蘆溪先生文集 (朴仁老)/序

蘆溪先生文集

作者:金裕憲
1831年
卷一

聲之不可俱者。笑與哭也。手之不可竝者。規與方也。惟才與德。無所不俱。而無所不幷。寬而栗。直而溫。剛而能柔。質而能文。性分之所具也。龍川。蓋世之豪也。所沾沾者堂堂之陣。而至硏義理析古今。則逡巡避舍。全才備德之眞正英雄。不亦難乎。蘆溪朴公。發身弓馬之中。龍蛇之難斬賊無籌。賊旣平油油然退於林。日取四子朱子書而讀之潛心講討數十年。寤寐先聖。得忠孝誠敬四字。演之爲四圖。圖皆圓而整。賾而粲。發前人之未發。間又發爲詩文。依胸信手。卷舒自如。有安樂擊壤之意。言之不足則永言之。皆直遂性情。文與言雜。而依附忠孝。渢渢乎二南之正。嗚呼何其具也。公殆所謂豪傑之姿。而聖賢之學者耶。晉卻穀。敦詩書而說禮樂。我朝朴松堂。武人而醇於學。公其卻穀松堂之流匹歟。孔子曰。詩可以觀。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公其深於詩敎者歟。李尙書溟有薦公牘。敍事親之節。如曲禮內則。敍經傳用工。如道學名臣錄。敍居官淸白。如循吏傳。敍特立獨行。如高士傳。張旅軒先生跋公自傳。以爲仁義人。以爲尙德之人。以爲東方未有之人豪。具於性者。有如是矣。發於性者。安得不如彼也。嗚呼。公今不可見矣。可見者詩與文。而逸而不傳。詩僅十餘紙。文半而不及。歌稍多倍之而過。冠以四圖。總若干編。嗚呼。此亦是以見其具也。歌不必翻。翻之。恐失眞而害於具也。公之後孫慶濩。年少能文章。千里訪余。求弁卷一言。余豈能言者耶。抑文者。行之餘也。公之行。薦牘具焉。張先生跋具焉。余又何容言。但道其具於性者如此雲。

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兼經筵參贊官春秋館修撰官知製敎。金𥙿憲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