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學士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

卷第九 蘇學士文集 卷第十
宋 蘇舜欽 撰 清 河焯 撰校語 景上海涵芬樓藏白華書屋刊本
卷第十一

蘇學士文集卷第十

   荅韓持國書

近得京信長姉奄逝中懷殞裂不堪其哀更承慰問重

増號絶且蒙見責以兄弟在京不以義相就以盡友悌

之道獨羈外數千里自取愁苦持國予之素所畏者也

今言如是疑非出於持國也然筆跡趨向皆持國又不

足疑是持國知其一未知其他予不得不爲持國班班

而言也予亦人也非翼而飛蹄而馳者也豈無親戚之

情豈不知㑹合之樂也雖是禽獸亦安肎舍安逸而就

愁苦哉此語去離物情逺矣豈當出於持國之口邪昨

在京師官時不敢犯人顔色不敢議論時事隨衆上下

心志蟠屈不開固亦極矣不幸適在疑嫌之地不能決

然早自引去致不測之禍猝去下吏無人敢言友讎一

波共起𧩂議被廢之後喧然未已更欲寘之死地然後

爲快來者往往賾言言語欲以傳播好意相在䘏者幾

希矣故閉戶或宻出不敢與相見如避兵冦惴惴然惟

恐累及親戚耳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間遂超然逺舉

羈泊於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實亦少避其機穽也

況血屬之多持國見之矣屋廬之隘持國亦見之矣資

入之薄持國又見之矣常相團聚不衣與食可乎不可

也衣食雖足閉𨵿常不與人相接可乎亦不可也旣與

人接不與之言可乎又不可也既與之言不與之往還

可乎又不可也既與之言語往還人人皆如持國則可

今持國尚有此說況親也義也識也不迨持國者多矣

使之加釀惡言喧布上下不能自眀則前日之事未爲

重也便都無此事亦終日勞苦應接之不暇寒暑奔走

塵土𭰖淖中不能了人事羸馬敝僕日棲棲取辱於都

城使人指背譏笑哀憫我亦何顔面安得不謂之愁苦

哉此雖與兄弟親戚相逺而伏臘稍充足居室稍寛又

無終日應接奔走之勞耳目清曠不設機𨵿以待人心

安閒而體舒放三商而眠髙舂而起靜院眀窗之下羅

列圗史琴尊以自愉踰月不跡公門有興則泛小舟出

盤閶吟嘯覧古於江山之間渚茶野釀足以消憂蓴鱸

稻蟹足以適口又多髙僧隱君子佛廟勝絶家有園林

珍花奇石曲池髙臺魚鳥㽞連不覺日暮昔孔子作春

秋而𡗝吳又曰吾欲居九𡗝觀今之風俗樂善好事知

予守道好學皆欣然願來過從不以罪人相遇雖孔子

復生是亦必欲居此也則持國以彼此較之孰爲愁苦

哉人生內有自得外有所適亦樂矣何必髙位厚祿役

人以自奉養然後爲樂今雖僑此亦如仕官南北安可

與親戚常相守邪持國眀年終喪昆仲亦必遊宦何以

盡友悌之道也況予窘迫勢不得如持國之意必使我

屍轉溝洫肉餧豺虎而後可也何其忍邪常觀棠棣之

詩云凡今之人不如兄弟謂兄弟以恩當有急難之時

必相拯救後章雲喪亂既平旣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

友生謂友朋尚義及安寧之時以禮義相琢磨也予於

持國外兄弟也當急難之時不相拯救今又於安寧之

際欲以義相琢刻雖古人所不能受予欲不報慮淺吾

國也前得 子注意亦然未暇縷述今並此以達子

 予非躁而忉咄者察之

   荅馬永書

放廢幽居士友罕顧足下昧於平昔猥以長書見投充

然其未盡士君子相見之禮竊觀書意論辨甚嘉然似

孰予之跡而未燭其裏者也謂予不以得喪累其所守

不爲怨憤不懌之詞此固細節悔過避害者能爲之又

雲巧辨餙說言悲貌蹙或舍其所脩而小人是從此則

𡗝狄之民之所爲烏足道之哉夫士之學經術知道義

非所以貿易爵祿之來無有以應之耳道勝而位喪於

道何傷而不樂邪世有知道而居位者尚或爲衆牽躓

不得盡施其所學憂道之削處心甚危內負於已外媿

於人畏時刑而懼鬼誅何所樂哉然賢者必欲推已之

樂以樂衆故雖焦苦其身而不舍爵位者非己所樂也

苟去其位則道日益舒宐其安而無悶也是施於衆則

勞而足於己則易亦物理之常勢周公大聖智也尚皇

皇不暇食使其退居環堵之中鼓琴詠歌以味先聖之

道何憂憤之可入也乃知古者至治之世有其道而不

見用獨居畎畞樂以終身葢亦多矣故韓退之謂顔子

惡衣食於陋巷而依於孔子雖樂不足稱也又觀其感

二鳥賦悲激頓挫有騷人之思疑其年壯氣銳欲發其

藻章以耀於世非其所存也予年四十矣志於道亦有

年豈一旦受譴而並棄之舍其所樂自爲沮憤亦何益

於事哉足下但見今之庸人得則軒然而愉失則枯槀

而吟謂予當然而不者可取也殊不以聖賢之道策予

所未至徒以衆人而望於予尚慮足下始以是合終將

有所彂焉故敢不黙黙

   答范資政書

道逺且阻不得上記以𠊱起居家兄封到閏月所賜手

教一通訓愛切至情義並隆懷感益深不可言喻某昨

得罪後都下沸騰未已其𧩂皆出人情之外而往往信

而傳之自念非逺引深潛則不能快讎者之意又以世

居京師墳墓親戚所在四方茫然無所歸始者意亦重

去不得已遂沿南河且老吳中既至則有江山之勝稻

蠏之美充州有租田數頃郡中假回車院以居之親友

分俸伏臘似可給豈敢更求贏餘以足所欲日甚閒曠

得以縦觀書策及往時著述有未備者皆得綴緝之治

易頗有所得時苦奧處無人商論乃知君子理身格物

之道自有本也險難以萌而不之見宐其悔焉況某性

疎且拙疎則多觸時忌不能防閑小人拙則臨事不敏

無所施爲因此遂得退藏蓋亦自幸苟致之劇地責其

功績徒自勞困而無補於時也衣食之分秖此而已今

得心安舒而身𨓜豫坐探聖人之道又無人譏察而責

望之何樂如是攝生事素亦留意今起居飲食皆自適

內無營而外無勞斯莊生所謂遁生之刑者也歳餘來

能飲冷而少病此其效歟某旣廢於世本當於江湖之

上與魚鳥麋鹿同樂不欲使聲問蹤跡一至於人間因

閣下之教丁寧委折不得不具道所懐幸問察焉

   又荅范資政書

去冬捧策問條目甚備𣸧眀憂患之故實之坐右一食

三誦嚴然如臨師之前雖未能盡其要處而粗忘隕穫

之苦專人至久承親筆伏審坐鎮之暇體力平裕且謂

某窮道著書日與聖人語堂奧晏然自居得易艮象時

行時止而其道光眀也此閣下教之愛之之過實也夫

適其時而動靜使其道之光眀此大君子之行藏屈伸

非罪戾人之所可爲也本以不知時之可止而遂於行

蹈此機穽今既止而雖欲行莫可得也閣下前視卿輔

之地不欲處謙譲引去偃息籓鎭以閒放自喜此正得

時止之道也處此至靜益宐思念康世尊本之術充於

胷中因時而發大庇天下則其道卷舒而光矣放廢者

安有此理但守六五一爻之義而已庶乎語言有序悔

吝稍亡不貽知己者之所憂念耳閣下察之

   荅李銳書

去年五月中足下相過遺書始愛文藻之美未甚悉其

義退而尋繹乃謂予以道自公失而不憂有至髙至難

之節其言襃矣過甚不敢領覧但一詣門奉謝又不相

見迄今將逾年矣嘗謂足下以予不相酬對見怒而絶

前日復𫎇相訪又貺之書乃以聲名不見稱道於士大

夫間爲媿予欲以道相訓而又譽之文義稠重敢又不

報其所說焉夫道無古今但時有用舍有志之士不計

時之用舍必趨至極之地以學探求聖賢之意而亦其

所行本原既眀則將養其誠心而泯去異端也當其未

知於人用於世則脩之益勤守之益堅內自貴珍而有

待也蓋先能寘身名爵祿於慮外然後乃能及此故君

子雖被賊害顚沛其身不更所守豈慮外之物足顧哉

今足下所爲之文皆希慕賢哲之業背衆人之所向取

今世之所舍而反求聲名於其間不亦異乎是亦非予

之所知也苟志於彼必失於此故莫得而兩全也心旣

淆亂將求合之不暇豈道之能專乎孟子謂脩天爵而

人爵從此非必至之論乃誘衆人之說急於教耳志士

烏能以聲利動之哉予所以廢棄於時而晏然無悶者

此所得也以足下問之之勤安敢藏所得而不吿也足

下試思之

   荅杜公書

伏捧十一月十七日病吿中所遣書教筆墨精勁慰諭

曲折深開憂灼煩苦之抱所示夢有求解之勸此乃區

區之心積誠有所止通也抑又有說焉丈人才略閎逺

而躋位至此復值朝廷多事之時必將開彂素藴以尊

主康民使天下想望風采謳⿰⿱亞⿰口亅欠 -- 𰙔德業而後世法則其所

爲以拯𡚁亂雖數百千年赫赫不忘凜然尚有生氣此

大君子之事業丈人之所以夙懷也古人常患天不與

之全苟得其全逕可至此蓋或得其位而無其才有其

才而無其時者多矣丈人才位如此而又當有爲之時

是天付之全而使施設才業之秋也設丈人有爲才逢

此時而不得此位則某必當歎息泣涕而相弔今丈人

其位其才其時而某反數數有求解之勸是不愚則狂

矣然以丈人自入樞府於今二年餘矣雖天下共知丈

人於朝廷謨謀論議日有所補然未猒天下之所以望

丈人之意蓋賢者未甚進不肖者未甚退二邊猖熾兵

帥數敗科率誅斂天下騷然丈人雖抱雄才處髙位反

爲人牽制上下躓疑而不能盡伸徒卷縮憂鬱成疾病

於胷中內損天和外隳物望生平辛苦爲善得令名至

此而削以此論之較其得失輕重是不若解之之當也

或以謂其呶呶煩辭勸解者以丈人當塗而已不得進

此庸人之說恐或有之若丈人得盡其才使天下和平

某雖老死甽𠭇終身不入仕宦如在三旌之位也所可

痛者丈人之心與古人通而其才可以治世成務而不

得盡彂以救艱急此義夫烈士之所感激而慟𡘜也日

月可惜功名易隳處雖爲難退亦未易今雖能倖然引

去無補於時亦安足以爲嘉事昔夫子孟氏無位尚屑

屑走列國見其陪臣雖甚鄙惡者猶皆以言語感動庶

乎一行其所言以休乎生民況今太上好諫樂善文人

日對天光故未可與彼同年而語今若能挺然不顧竭

力盡忠使言行榮施則天下被其賜與夫黙黙全身而

去事萬里矣苟不得已則薦賢代己逡巡而退亦不失

古人去就之道此必丈人昔夙之所在念然尚恐爲佞

䛕之言上惑髙眀故不避縷述也某再拜

   上范公參政書

五月日某頓首獻書於參政諫議閣下某伏觀自唐至

於本朝賢者在下位天下想望傾屬期至公相聲名烜

赫未有如閣下者自閣下作諫官天下之人引領數日

望閣下入兩府使天下被其賜及閣下受譴天下之人

識與不識皆歎息怒罵以謂宰相蔽君怙權不容賢者

在朝將日衰𡚁無復太平之期當是時無此言者衆指

以爲愚惟是險姦凶殱之人嫉閣下聲名出人甚於讎

寇然驅於羣議喑嗚相次羌賊不庭西方用武策畫顚

倒兵師敗𣳚衆謂非閣下之才不能了此事天子采天

下之議用閣下於延州果能使士卒奮厲逆寇聞之不

敢窺境有求和之請時堂上有沮陷者議者欲食其肉

某嘗靜思閣下功業未及天下而天下之人愛而美之

非人之盡受惠也由閣下藴至誠以康濟斯民爲己任

故誠之感人如四時之氣鼓動萬物逺近無不被也去

年天子又采天下之議召閣下入政府天下之人踴躍

詠歌若已得之皆曰朝廷用人如此萬事何足慮日傾

耳拭目望閣下之所爲未及半年時某自山陽還臺巳

聞道路傳雲閣下因循姑息不肎建眀大事時尚竊竊

私語未敢公然言也某旣絶不之信必謂怨惡之人煽

成此𧩂談者好奇易傳耳及至都下言者稍衆不復避

人矣某始疑之是何知於前而昏於此邪旣而又爲辨

之曰治久疾者不可速責以效苟以悍劑暴藥攻之死

生未可知也談者或然之已而某又當閣下之薦不復

可與衆辨矣與之合倡實不忍爲但惻然媿羞喑不敢

言而念慮終夕不能去懷乃知古之烈士爲知己死者

以此也某又竊觀閣下所爲於時亦孜孜數有建白未

甚爲曠是何毀之多也豈誠之少衰不銳於當年乎豈

施設之事未合羣望乎豈以有髙世之名未見爲髙世

之事乎愚者不可曉但聞論議之衆皆云教訓醫工更

改磨勘復職田定贖刑之𩔖皆非當今至切之務譬如

倒懸者饋之以食大餧者飲之以漿徒益人之忿耳某

受閣下非常之知日思所報欲閣下之譽復如當年念

之無他術焉必取衆議而用之則皆厭然而服不復有

所詆訾矣今輒條數事布於左右非出於淺見寡識蓋

得之羣言焉若閣下擇其一二上聞而行之於國甚利

人又甚樂故非刻薄僥一時之利也今議稍喧矣閣下

若更畏縮循黙顧望而不爲則不唯國計漸隳亦恐禍

患及身矣如此則使姦殱之人得以藉口而快意天下

之疑惑有名之人天子不肎采羣議而用人是不爲來

者之地閣下其念之今所建之事不合指極不過於免

位則天下之責不及若不建事而無所爲天子將采天

下責而免閣下若天子未免閣下安能肆然久當天下

之責乎必因事求免含胡而退則人無後望平生令名

至此盡之矣夫建事而免絶異逺其苟建而得行位自

不免於朝廷之利大閣下之聲名復還不亦美乎所建

之事不必某之所陳其術在衆論之長者閣下納而行

之無憚其大且難也嗚呼歳月有去而無回功名難成

而易隳此古人所以珍重寸陰而皇皇於立事也若蹉

跌失時則齋汨前志則抱恨萬世爲來者所笑戮無復

自眀亦已痛哉亦可惜哉幸閣下留意焉

   諮目一

方今儲貳未立國本不建此近臣所當念及也昔憲宗

即位五年李絳已上言乞立皇太子今若以太上春秋

鼎盛大臣未敢言則請於皇族中擇親賢而長十數人

使於內殿日侍講席或時令近臣辨論經義及四方難

決之事使據經而對以𮗚其才至十分領籓鎭是亦前

世常行恐今未肯便行且令於京師內當三館國子監

審官三班太常諸寺禮院之𩔖得與士人參用知天下

憂勞之事使之成立有過則罷歸宮邸有勞則優與遷

秩陶染數歳漸可任用夫爲國之要在乎長育人才至

於異𩔖逺民不忍廢棄勤勞教化使就器能豈於宗族

本支之間乃異於是幽閉禁錮僅如繫囚雖有教授之

官備員而已縦有資性無由發揮豈足稱皇上敦睦之

意愛育之心乎又無以示有衆而教天下也此由近世

大臣畏縮避事不肯建言淵衷豈有疑間哉

   諮目二

漢之亂由後族典北軍唐之亂由中人領神策禁旅之

官不可不愼也近年不擇其才以寵近戚何以魁壯皇

武備禦非常乎又都下經營之至僻逺者眞宗亦常幸

之親視其教閱而賞勞焉今上則車駕罕及也故今諸

營教習固不用心事藝豈能精練蓋上不留意則典軍

者亦不提轄將校得以苟且𮥠弛紀律加之等級名分

往往不肎自異至於人員與長行交易飲博者多矣此

則約束教令豈復聽從故出入無時終日嬉遊𠪨市間

以鬻伎巧繡畫爲業衣服舉措不𩔖軍兵習以成風縱

爲驕惰若不更加嚴察緩急何以禦寇皆由主軍政者

素不擇人所致也今宐建言𨕖威重有才謀能訓撫者

爲之嚴而不煩使之畏伏禁絶末作專一武事仍乞皇

上聽政之暇時出巡幸別立賞罰著之眀文庶使數年

之間軍容復振外方取法不敢因循

   諮目三

方今之急莫急於貨財主計者十餘年來相習其𡚁不

務經久疏通之術日偷月削相蒙不知閒則懈怠於事

急則侵暴於民外郡轉運州牧承望風㫖以尅爲能不

計時之豐凶地之出産民之有無一切迫之以刑朝令

暮辦雖是至多之物其價重増數倍大家居蓄以困下

戶使弱者流轉強者爲賊尋其根本盡任三司也三司

者國之計府當愼𨕖才者主之運動四國權衡萬貨平

準其價移有足無然後天下之務舉矣今但取髙科及

久在翰林者居其任他本不曉財利又知朝廷之意用

之以爲資給但應副人情不復留心金穀多者踰歳少

者數月已入兩府此不惟國之貨利用度日蹙亦使生

民愁苦四海離怨可不思也今欲革其𡚁必知其本先

令兩府與三司㑹計天下一歳之費幾何一歳之入幾

何折其飢荒定其藝極所少之數當於何處節用緩急

所須於何處取給又取祖宗之時出入之數校於今日

何事不同往時四方用兵於何仰辦茶鹽二物爲利最

大舊用何法歳有登盈縁何改更遂至虧少不須逺引

前古利害盡見然後建白於上監而更張剗去煩細之

條別定眀白之制仍須自下拔取有才通曉錢穀者分

立三部各建使名令自辟屬官更相求勝眀下詔㫖必

使久任毎歳終則考其耗登而𦫵黜之若不如此改更

坐見殘𡚁而潰亂也

   諮目四

今二邊未寧軍須至急朝廷經費又廣過於前時今若

大有所爲必先自王者減損示天下以儉嗇則民間縱

有誅斂亦皆甘心知國家不肎枉費不得巳取之備邊

亦爲民也昨聞亦曽減省皇上服御之物所得不多不

足動人今若請於嬪御之中去其冗食約祖宗之數留

一兩倍其餘盡令放出縱之自便其大利者有四焉可

以動天下之心知王者約己以便人去欲而惜費其德

化大者無出於此一也又幽閒怨曠之人皆得匹耦攄

散積陰之憤以召至和之氣二也又令宮掖之中室屋

稍寛無塡委之煩以生溫戾三也又庖㸑者約可嚴火

禁四也況復歳可省五七十萬緡以助軍須不亦大乎

   諮目五

聚斂之事古皆爲之但不傷人情可謂之術漢之故事

令天下出戍邊之緡雖丞相子亦皆不免所謂三品之

更是也今財用頗匱故可舉行先自仕祿之家次及京

師有屋之人人歳輸錢有差以助邊用必先有位則人

自無怨不可多取則人自樂輸必令經歳則人復易辦

又不可全依漢制人人盡取恐下戶貧民難以應給況

郷邨之間徭役已多隻於京師仕宦及有屋業者取之

歳入不啻百萬若用度尚少徐行外郡坊郭之中且事

亦師古復不撓下民於掊斂之名最爲得術或謂之緩

急恐非至論若倉卒之際得錢何用不如先取爲備可

以建事立功消未形之患

   諮目六

唐世宰相私第不接賔客及裴公受詔討淮西遂上言

改去前制以延天下之士當時美之史氏書焉相國兩

府自來私第見客自閣下入拜乃有新制皆去閣下厭

苦候謁者衆遂令諫官上言不顧舊章自取安逸使人

情鬱塞深爲不快緩急有事無所赴吿此爲沽衆怨之

本也故前志以人言喻川必當疏導壅之則有決溢之

患況自古有賢智之才而處重位者必孜孜詢采不遺

下議然後能成就功業周公即其人也今人無周公之

才而又自塗其耳目不欲聞四方多士之論亦巳惑矣

幸急建言罷去前詔不惟可以自眀必當日有所得擇

議之長者舉而行之故可坐照天下裁製衆務亦使賢

不肖判然於前矣

   諮目七

今朝廷之患患在執政大臣不肯主事或循嘿或畏避

大抵皆爲自安之計也定策決議奮不顧身者未見其

人設有敗事使天子無所歸責當承平之時固未見闕

積至今日其𡚁乃彰近歳大務無如西北二邊前後論

議改更紛然不定已數年矣迄今見成算絶無功效者

以此也設有寇作定是敗衂廟堂之上每邊奏一至則

聚首相顧莫肎先開言而定議者意有數端㦯習於舊

𡚁以寡言忽事爲持重得體或不盡知緣邊利害於偏

見未敢必發或慮先言爲衆指執敗事受責或恐言而

未見信用反有沮之者拘此數節則往往累日不決致

失機㑹不然人人各述一端聱牙異同不可團合或以

間隙疑忌不爲平心處決之固亦爲害大矣如此不改

雖更百年終無成功之用也譬如舉一大器使數人共

之有力盡心者必爲懈怠緜力者所累敗必矣況西鄙

之事閣下所盡知北邊之事冨彥國所通曉今宐白於

上前乞二邊之事與彥國分領之每補絀邊吏裁製事

宜各立一局得以專決仍辟署一二有才識曉邊事者

使往來經畫於河北陜西庶知幾變隨時制宐蓋大臣

不可數出而親臨苟置措乖方有所當責如此則不敢

推避各竭其才一二年間必有成績


蘇學士文集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