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蘭菊齋集
卷之四
作者:李禮煥
1851年

祭文

編輯

先祖益齋影幀奉安文

編輯

濂洛旣遠。吾道其東。孰能倡是。惟我文忠。羲文遺經。程朱奧旨。私淑諸人。硏竆篤履。唐史之詠。暗合感遇。都堂之書。功逾夷吾。泰山北斗。仰之彌高。光風霽月。服之無斁。芘尊鴻業。炳垂竹帛。忠孝累仁。以裕後昆。維玆新宮。遽然告功。百年微忱。效之在今。矧是卜宅。允非尋常。文靖遺榻。彝老舊莊。於西於北。密邇相接。事與跡遇。不期而然。敢奉眞簇。迨玆良辰。牲牢孔碩。庸薦明禋。

祭性堂鄭先生文

編輯

嗚呼。士生斯世。以道自任者。未嘗不多矣。然而的見道源。親履其域者。自鄒夫子後千載之下。惟有宋之周程朱羣賢。我東栗尤塘諸先生而已。斯可見吾道之至大至重。或顯或晦。而自關氣數者歟。嗚呼。先生以剛明純粹之姿。出乎程朱尤塘之後。隱約窮山。硏窮經傳。精思力踐。不達不措。五經五書。無不通透。而平生精力。尤在庸學。濂洛諸子。靡不玩索。而太極圖書。最爲沈潛。細繹精微則臨食忘味。思有所得則樂而舞蹈。酬應之際。卽事而明善。卽物而察理。動靜之間。檢之以禮法。律之以義理。嗚呼。先生獨得之見。卓異之行。雖質諸鬼神而無愧。以俟聖賢而不惑者也。然則先生之存也。道與之存。先生之沒也。道與之沒。於此可見先生之道。上可以接程朱千載之緖。下可以續栗尤不傳之統也。然而先生之文章道德。有非愚騃之見所可測其一斑。而姑以一事之徵於外者言之。盛德之全體。庶可以想像矣。飯疏飮水。樂在其中。仲尼所以爲聖也。簟瓢陋巷。不改其樂。顔氏所以爲賢也。推此觀之。聖賢所以自許而許人者。亦不外乎處約固窮之中。而惟我先生。其居處也。只是數間茅廬而不蔽風雨。其契活也。不過數畒山莊而餒在其中。有時乎簞瓢屢空而處之泰然。以至於申愉之容。和若陽春。坐立之貌。嚴若泰山。粹盎之風采。舒泰之氣像。足以使鄙夫流俗起敬起感焉。小子於此窺得先生之實有孔顔之樂。而亦能擔負吾道之責者也。嗚呼惜哉。先生之學。可以折衷羣經而曾傳之解未了。先生之志。可以致君澤民而蘊櫝之玉未沽。言念至斯。慟絶罔涯。然而先生之庭。詩禮有托。先生之門。衣鉢有傳。意者天將以先生之德。終畁食果之效。而又以先生之道。闡明百世之後耶。嗚呼。小子愚蒙。蚤承不揮。三隅之反雖不能焉。一隅之擧不倦。父事之道雖未致焉。子視之恩偏重。寧知今來。儀形永隔。哭之哀兮。烏山欲摧。涕之流兮。西湖欲渴。筵几之撤。知在明晨。安放之慟。終焉已矣。若其不盡之哀。不盡之言。庶其默會而昭鑑乎。

祭圓峴先生李公相郁丙子

編輯

嗚呼。恩如山河而不能報。慕如父兄而不能敦。欒共子所謂報生以死。報賜以力者。小子何讀焉。嗚呼痛哉。小子十有一歲。始受學於門下。才甚魯鈍。而先生愛且奬詡。異於他兒。不數年。先生取圓峴之閑寂而居焉。小子負笈往從。門下無他徒。惟小子晝夜讀句讀。綴文細櫛敎督。出入坐臥。亦加檢察。敎欲日就。視養如傷。時値大無。先生與夫人。朝夕草食。人不堪其苦。而至饋小子。炊以各鼎。俾少無飢時。時年十二三。而猶不知悶且讓焉。其愚沖不敏可知矣。有時還家。王母與父母見小子之肌膚豐潤。喜曰汝食何物而肥若是。文理稍長。擧止少靜。又大喜曰汝得師矣。嗚呼。吾先父母爲不肖擇師。必求文行俱備之門。畢竟托於先生。父母之願得矣。而不肖之無狀特甚。先生之謹勑守拙。孝悌淸介。皆不得效其萬一。父師之間。兩皆辜負。晩後悔恨之私。庸有極乎。至於先生之文章。亦不得而學焉。然則旣無所得。而曰恩如山河者。人必不信。而若先生之行。悅之而不能。迄於今學之之心未嘗無。先生之文。悅之而不能。迄於今學之之心未嘗無。見得處。必思先生之淸介。行文處。必思先生之豪健。小子今年四十有五。齒益闊髮益白。雖欲學焉。無復可爲。而炯炯一心。惟先生不忘。故但以古人詩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爲報佛恩之句。以爲圖報之萬一。且先生晩得一胤。詩禮之敎。克紹家聲。而兩老獨子。極爲孤單。故他日篤老疾病之時。問候侍病之節。左右無方。與胤哥一體事之矣。不幸窮極無聊。甲戌冬。蓬轉至金谷先壠之下。而舊居則來往稍間。時値大殺之餘。救死不贍。久闕起居矣。前年此時。金友子有傳㐫音。痛恨罔極。心事皆左。嗚呼。禮緣人情。情因勢行。先生之存。弟子之職全闕。而先生之喪。情不得行。人道絶矣。小子於此痛恨罔極。而人孰知之。靈有不昧。嗚呼尙饗。

祭白仲禮師亨戊辰

編輯

嗚呼。善人云亡。湖海遂空。吾已吾已。無爲爲善。天生斯人也。將有望焉。天夭斯人也。抑又何意。謂天無知則終歸於慢。謂天有知則吾於兄夭。竊有疑焉。吾道也蕩蕩而無外。淵淵而無底。非明無以造道。非誠無以踐履。然而知及之。仁不能守之。則其道也云乎。故聖賢之門。必以忠信爲本。兄以謙沖允塞之資。遊於眞儒之門。孜孜專心。一物不累。確乎自任之重。裕如容物之量。高山巖巖。春水浩浩。豈非天資忠信者。終有望於道耶。始信天生斯人也實不偶然。而年纔四十。遽捐琢玉之椎。仁者必壽。於何諶焉。蒼蒼之無信。莫莫之無神。吾竊疑之。顧余資志凡下。無足有爲。而兄必許我以道義。勸我以讀書。見一可則喜而不忘。聞一讀則書以相與。有一過則言而警之。弟於兄。如瞽者之有相。病者之信醫。依靠如山。自負薜蘿之質。將冀松柏之榮。意尙不同。大義相聚。有疑思質。有事必思。會面雖疎。心慕耿耿。矧乎年未弱冠。幸同門屛。淵琴點瑟。情意交孚。棄彼俗學。偕志大道。務絶褊淺。誘入寬裕。兄實使然。弟輩自以爲樂而忘形。豈意一疾。俾此後死者。不得與於道也。嗚呼痛哉。道不行久矣。雖洙泗洛建之學。昭爛日星。而嗜正學如飮食。近良善如芝蘭者。求之載籍。幾箇人斯。至於仲禮。嗜學樂善。根於天性。非孝悌不行。非道義不言。不邇不端人。不道惡人行。於行日篤。於學日就。善人樂告以善。惡人亦不至憎疾。知與不知。賢與不肖。莫不悼惜其夭。其夭也反不榮歟。誠切尊先。事夕蹇迍。丁卯梅川之不幸。士林齊憤。庚申東溪之中輟。兩家齎恨。龍巖祠之竟成。惟吾宗齊心之力。新安祠之復設。亶由兄格天之誠。痛哉。事功未半。奄棄友生。奚啻同志之感涕。亦見多士之無聊。難知者天。不忘者心。眷眷之忠。恢恢之容。今不得見矣。湖上卜鄰。南山對床。豈意一朝。遽作夢話。嗟我年來。素髮日生。神氣隨耗。貧病交侵。憂惱轉並。初心漸喪。志業殆絶。所恃吾兄。導前策後。黽勉向道。今復往矣。吾道息矣。雖其存者。亦復何爲。臨筵大哭。萬事已矣。兄其昧耶不昧耶。仁孝慈諒之英。宏厚溥博之靈。一朝去此。終復何適。爲鳳爲鸞。向靈區以翺翔乎。爲雨爲露。降草木以恩澤乎。載靈載神。浮洙泗以遨遊乎。豈復爲賢人以續其志乎。九原難作。只自一慟。嗚呼尊兄。庶或聽之。

祭芙塘任公載成庚午

編輯

嗚呼。公之疾革矣。鄕人憮然相謂曰今將善人亡矣。鄕無人焉。公守世莊也。富者衆之怨也。而於其將沒也。何以得人深愛之如此也。若非存於中者忠信。而發於外者能如是乎。生與公同里閈。得於公事親接人之間者多矣。居庭也。色溫而氣和。叱咤之聲。不及於犬馬。居憂也。鄕黨稱其善居喪。友愛季氏。致其怡怡之樂。常共談笑。親戚極其歡心。與人交而持敬不衰。賙窮恤乏。多有所濟。於書尊信小學。於人親近老成。厭煩就閒。訥言愼行。如一日者。五十有五年於玆矣。然則謂之六行俱備者宜矣。噫彼便儇之輩。見公悃愊無華。往往挾其才而侮之。多見其不知量也。於公何有哉。嗚呼。公與先人。情誼深許。聞訃來吊。手撫靈床。失聲而哭。生於袒括之日。深有感矣。迄於今何嘗忘也。從容諄諄之誨。莫非好古慈諒之言。幾微倀倀之色。盡是不能自強之嘆。嗟嗟薄俗。孰識其貴。嗚呼。惇哉公也。質哉公也。世皆治表。公獨治裏。人過於薄。公過於厚。過則過矣。仁斯可知。如何一疾。使此仁厚之德不得壽。後生於何覿德。公之少胤。亦何以繼述耶。公無憾焉。根茂葉盛。膏沃光澤。公承數世之仁而又復積累。豈無後昆之克紹者乎。嗚呼。生誦詩至溫溫恭人。惟德之基。未嘗不廢誦而稱公也。從今以後。誦此詩而亦未嘗不掩涕也。靑烏告期。眠牛占靈。趁此在堂。敢竭鄙誠。嗚呼尙饗。

祭李道凝相文辛未

編輯

嗚呼。兄之棄友朋。倏已期矣。哀兄之哀。非他人慟。屬纊之時。弟無庾袞之篤行。未能握手而訣。執紼之日。適値老泉之譜事。未能臨壙而哭。今又憂薪。玆以替告。辜負之歎。巧違之悵。亦復何言。惟我性堂先生。隱約竆山。光氣不顯。與山中負薪之叟。無所異焉。世之毀者。無足可慍。譽之者。歸之於一謹飭讀書之士。嗚呼。此輩安足以知之。嗚呼。吾兄藐起南服。逸才精藝。將善鳴於一世。年未弱冠。棄今學古。深慕先生。竟焚詩稿。能行束脩。顧此鄕曲。本非文鄕。於何問學。載驚載笑。十室咻之。兄若不聞。愈勤課程。二鄰興起。作此不孤。致謙之孝友。仲禮之忠信。相與翺翔。羽翼斯文。於是乎羣疑稍定。衆笑漸霽。然則二友雖善。不有豪傑。斯焉取斯。麗澤之美。百年相擬。大運旣窮。末光奄忽。謙友先亡。禮兄鱗次。嗚呼。天道一至於此哉。惟兄獨立。收拾前功。可以功存師門。惠加後生。不幸之運。終於吾兄。悠悠之人。視之尋常。憂道者存。怛焉如何。然兄之去也。豈無遺躅。熊湖弟子。稍知義理之可貴。小學之可尊。此是仲禮之所薰陶。而推原其來則兄有榮矣。至若不佞。失恃之餘。萬念俱灰。科農之業。兩無住着。彷徨無歸。竹馬是依。一日二日。樂聞其說。同往師門。略聞東方自有正學。心雖無惡。寧有實得。笑矣時人。擬之於三人之中。此所謂西河之民。疑汝於夫子也。然而予未得爲三益徒也。踽踽此鄕。哀外之痛。非人可知。大病之餘。漏千擧一。不昧者存。鑑我衷情。

祭金馨汝文辛未

編輯

嗚呼。馨汝之逝。尙忍言哉。爾貌如蘭。爾心如玉。聲音宮商而鏘然。才行苗秀而蔚然。士友欲其親而不欲其疎。父母望其食之收之。光祖先大門戶也。豈意斯人年未三十。遽至於斯耶。大人聞訃。時在千里。慈闈侍湯。無他兄弟。孀閨晝哭。一女執帶。柩車臨穴。誰忍贈也。幽明奄隔。目忍瞑耶。生之哀死。死之哀生。庸有極乎。老之哀老。少之自相哀者。亦有極乎。白日無光。城闉可崩。嗚呼。君出君家。理之常也。而忽焉反常。亦何數也。余以不佞。猥蒙先王丈不遐。忝在甥館。深知世濟之美。冰丈謙退之德。無與爲儔。冰母承順之行。鄕鄰所稱。大人之柔雅溫醇。克紹家聲。以此世濟之美。宜乎有孫如君。有子如君。將見不食之報矣。何其來之有常。去之忽然耶。嗚呼。君之讀書。固已多矣。一言遠慰。不亦可乎。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者。夫子之訓也。存吾順事。沒吾寧也。橫渠之銘也。人之昏狂。棄其德義。內而父兄慽焉。外而鄕黨誅焉。則百年血肉之軀。虛寄於芻狗之中者。生而死者也。人之良善。敦其孝悌而順乎其親。沒而無愧其心。則太虛乘化之魂。徜徉乎白雲之鄕者。死而生者也。君自飮乳。至於飯含。中間二十有六年。未嘗一日令父母慽慽。其生也。言必稱孝。其死也。泣必稱孝。鄕鄰友朋。惜其才行。與生而反是者。其優劣何如哉。君如囿私。不我信焉。乘雲鞭鶴。往質於洙泗之天如何。此言近戲。實不爲戲。不昧者存。庶幾來格。

祭漁樵堂金公漢鼎丙子

編輯

維年月日。卽學生金公之祥事也。前一日。侍生李禮煥隔漲難厲。謹遣子基鑣。以酒果之奠。哭於靈筵之前曰。洙岸古城也。崇山峻嶺鎭其後。巨浸大川經其前。村俗多尙義氣。故老後生。繼繼有倜儻磊落之風。先氣槩而後謹飭焉。公於斯生長。而天分溫然。檢身若不及。出言若不能。怡色養親。因心友弟。庭無叱咤之聲。門有和順之樂。文翰自娛。漁樵是事。題其堂曰漁樵。謙退勤事。少不尙氣。異哉。公洙人也。而言論氣像。與山川風氣里巷習尙。大有徑庭者何也。嗚呼。孝謹謙拙。公家之世業。自公曾高以上。一鄕皆稱信善守拙之家。況復內助之美。世世相濟。宜乎公之性情言行。溫恭謙退。孝友謹飭者也。昔我先考妣嘗爲不肖擇師。稱公孝弟。可以托子。但文學兼備。少遜於圓峴李先生。竟使不肖受業於圓峴。故雖未執弟子之禮於漁樵之堂。然同閈景慕之心。何異於受業也。晩尤情深。朝夕承候。吟詠唱和。忘形役論經籍。相期以回里風於儒雅。導後進以詩禮。不幸窮困到骨。取柴水於墓下。僑居半月。凶音忽至。痛哭無限之懷。其何可量。嗚呼。以公仁孝。終鮮一子。以從子爲後。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於公舛矣。然允哥鍾山川傑然之氣。際公家世濟之美。其稟也磊落。其德也忠信。以其年富。卒以讀書。則成就閫域。蓋非凡人所可知也。於是公之門。安得不昌大乎。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始可雲不誣矣。嗚呼尙饗。

祭三從叔仁暹丁丑

編輯

嗚呼。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歡欣交遊。甚盛事也。而當其時也。或囿於形骸之內。梏於憂慽之中。不知所以樂其樂。且不知日月水逝。人生塵棲。當其可樂之時。荏䒣過去。轉眄之間。有疾病焉。有死生焉。其遺慽於後死者。當如何哉。叔主才華非凡。幼少時同學者。至十數輩而皆不能通。惟能通者。叔主一人。豈非才乎。天性安靜。我先考平日亟稱之。豈非德乎。以叔主才且德而猶未充量。年至五十一而卒。蓋吾宗之不幸而痛恨滋甚。嗟我同師於盃山之門。師門季氏道凝最有才氣。叔主次焉。致謙有時來往。君瑞亦然。見日而會。見日而罷。戲笑談話。不越乎文墨義理之間。余猶幼沖。於其言語文字之間。不能盡解。而見其儀而樂之。亦未嘗一日不隨行也。樂此數年。道凝,致謙,仲禮三益。棄擧業。從事於烏山門墻。叔主雖未攜手同歸。聞其說而不厭。言論風旨。彷彿乎二三友。且於吾性堂師門。片言隻句。莫不心悅誠服。蓋可見好善之心發於性也。辛壬癸甲之間。同作文會於致謙精舍。叔主道凝君瑞作一接。仲禮時時來遊。其文則釋疑。其言則義理。其戲則古。於斯時也。富貴貧賤。豈挾於其間哉。嗚呼。良辰不留。樂事難久。戊午致謙死。戊辰仲禮死。庚午道凝亦死。餘存者幾人。撫向時之至樂。哭今時之至痛。則山可裂而川涸。淚不盡而腸摧。流光無情。人心如石。忽焉數年。踽踽涼涼。歲當癸甲。俱際萬死。叔主北頑姪南。苟救性命。復見樂歲。則擬續餘樂。我生益孤。叔又長逝。又一年。君瑞亦死。顧此痛恨。萬倍於庚午後吾三人。悲惜先死者三益也。何者。族姪今日之痛哭。奚啻爲叔主地也。並與其疇昔之哭而哭也。然則我死之後。後之哭我者。亦如我之哭公之哭乎。我未敢知。世債中彼此家。不忍聞不忍見。切迫情地。何忍言其詳也。情當自哭。而猝然一病。駸駸不醒。薄奠拙文。泣以付人。嗚呼尙饗。

祭族姪子建煥斗

編輯

嗚呼哀哉。仁孝如子建而不得其壽。好禮如子建而不卒其業。親友如子建而未究其講磨之工。嗚呼哀哉。天豈降割於君家。抑亦有關於僻鄕之否運也。君以安詳恭敬之資。操執玉奉盈之行。愉色惋容。務悅乎親。一言一步。不忘乎孝。讀書而顧行。講禮而心好。大而婚喪之節。小而衣食之間。惟古之效。人笑之不顧。至若晨昏定省之必勤。閨房楎椸之相別。雖是禮家之疏節。而亦可見執禮之一端。惟其疾革之時。招諸弟戒以安親持身之道。因以謝母屛妻。以行不絶於婦人之禮。時余目見。言有條理。極其雍容。得正而斃。以禮而終。惜乎。臨死雍容。似勝於康節之好諧。謝母屛妻。庶近乎晦翁之揮手。噫此數節。足以見吾姪工夫淺深。非我阿好。人皆知之。泛愛容衆。好賢如色。喜其合而悲其離。孝子哉若人。奚啻學就。天性然也。尙德哉若人。內無賢父兄。斯焉取斯。嗚呼。周公之禮。孔子之文。如日星之麗乎天而易見。如菽粟之近乎人而易味。生質之懦者謂之高遠而不由。剛者謂之無利而攻之。鄕願假之而無實。滔滔此世。弁髦大典。笆籬聖言。而惟吾子建。以質魯之資。早承訓於庭下。已知道無古今。聖可學至。受一句而必思踐履之方。以之事親而親安。以之友弟而弟恭。以之接人而人悅。於是乎如喫蔗尾而漸入佳境。自強其進。冀至於堯舜之域。顧此貿貿坊曲。初見子建之學古而疑之。久而悅之。稍知古道之可行。義理之可貴。噫。斯人之力行而化人。便如雨潤物而無聲。入芝蘭而不聞。至其屬纊之日。令間廣譽。人不間於父母昆弟之言。可驗其實踐之力也。近年以來。君之立心愈堅。操行愈篤。近裏做工。日有求益之望。於乎。一部小學。庶幾賴斯人而不爲空言。余亦相觀而善。擬以六十而化矣。豈料天奪之速耶。吾之門。挾冊而來者。不爲不少。而溫溫容不見。慥慥言不聞。余心悲兮。無以爲懷。人謂天道無知。使子建無兒。余獨曰天豈無知。氣數適然。栗谷東方孔子而無嫡子。尤庵後朱子而嫡妾俱無子。由是觀之。何疑乎子建之無兒乎。不昧者存。能知我痛。嗚呼哀哉。尙饗。

祭任江汝文

編輯

嗚呼。君拙直也孝先也。以孝先也拙直也。行年四十不能娶。身死而塡於溝壑者何也。吾未可知也。人或曰貧家神主。子孫之不幸。父母死而不立主。立之而無依則投諸坑塹。掉臂而行。如此輩人。奚啻不學之致也。亦無誠孝之心也。君家兩世神主在處奉行。敗壁窄窨。極力以奉。忌日俗節。粥飯隨薦。人或憫其艱窘。使之埋之。則怒目相視。疾之如讎。終始一心。死於神主。義哉君也。彼蒼者天。胡降割於江汝。使之無妻無子。死而塡於壑。彼必曰神主不可且少。艱必埋之。人必視君自懲而能無愧於君乎。死不殯窆。朋友之責也。一二同志。往封其阡。數十年間。樵童指點曰。雙女峯下觀溪之上。蓋有江汝塚雲。嗚呼哀哉。悲風冷煙。山鬼爲侶。寒松碧蘿。明月相吊。嗚呼哀哉。尙饗。

祭吳公伯讓壬午

編輯

嗚呼。人孰無孝心。公實有孝心。人孰不事親。公實能事親。余少於公十餘歲。公之事親之節。目見之矣。居庭之日。嘗見愉色惋容。未嘗見忿怒之色。家貧而甘旨難繼。則負薴於百里之外。得剩而供甘。孜孜一念。惟以奉養爲主。不顧家之有無。出外而還。每進食物。先公之待公。如兒之待母。故人心悅服。無不以孝稱焉。中年永感後。奉先之道。無異於奉養之日。辦需之節。省墓之禮。不以篤老而少倦。推斯心於由中。見侍下人則欽問其親之安否。聞其安則輒嘆其三公不換。如是而至於違世之日。較若畫一。公可謂生於順而死於寧也。嗚呼。公之堅操雅致。好古樂善。確卓乎乎人所難及。而不可盡記。苟能孝於其親則推之於他。無往不善。此惟孝爲百行之源故也。顧此餘生。從今以後。有事無質。有會失老。嗚呼痛矣。文有盡懷無窮。靈必不昧。格此菲薄。

祭金敬理鍾根己丑

編輯

嗚呼痛哉。公無渡河。嗚呼痛哉。公無渡河。鰲潭無底。遺恨如何。遺恨無極。鰲山只麽。丙子春會。戒之在科。癸酉夏札。禮學相磨。負兒之言。滄浪之歌。知者或採。裨益實多。樗櫟之壽。不足有無。蘭芝之焚。夫復何辜。恭謹寡儔。慈惠無徒。可與爲善。若將進道。師門之蘊。依公是敷。可惜相導。非範馳驅。幷州之路。一任其徂。莫非天也。不由人乎。年來病深。癃廢一隅。漬綿尙稽。心愧交孚。憑人以哭。情不盡輸。嗚呼尙饗。

祭從叔父東培庚寅

編輯

維歲月日。從姪禮煥與村人某某等。文而哭之曰。嗚呼。人爲萬物之靈。而其中亦有優劣。有萬其殊。得其正且直者。能幾人矣。惟公稟其正且直焉。其發言論。溢乎慷慨。沛乎如河。直乎如矢。其逢疑難。如竹之破。如圭之合。聽者無不灑然。有時乎高冠緩帶。出而徘徊逍遙林臯。則行者住遠者近。無不悅而欽歎。強果之拔萃。儀容之出類。不可勝記。嗚呼。早失怙恃。幼被孀嫂養育之恩。欲報其德。立後推產。以奉其祀。爲先之事。奉公之節。較若畫一。準事而後已。謀忠之款。開導之誠。未嘗或怠。克終而後已。天資之潁悟。自養之峭直。罕世如儔。嗚呼。多少後進。出焉而從。入焉而從。勞亦從逸亦從。春夏四時之異景。南北八方之各種。無處而不然。無時而不從。有慶以相慶。有哀以相哀。喜怒憂樂。無不皆然。已焉哉已焉哉。哭而不盡。歌而亦不盡。嗚呼已矣。墓草已宿。鑽燧改火。一酹之禮。尙稽於今。羣情之鬱悒。哽將窒矣。今以莽辭菲奠。以寓萬端之懷。靈若有知。庶可歆格。

祭柳公奎煥

編輯

嗚呼。鳳去丹山。百鳥失隨。樑摧大廈。衆木難支。流光易逝。三霜忽屆。後死之淚。知心如泉。地際兩舍。緣因晉秦。二十年來。相知益詳。根天之孝。因心之友。內自家庭。無間鄕黨。以孝相傳。永類不匱。屬纊之日。胤子血指。公議聳動。神天攸感。先丈寢疾。刀圭多年。因以罄渴。甘旨難繼。無時釣魚。入廚具甘。寒天堅冰。徒涉捕捉。經歲經年。亦不疾作。雖是疏節。豈非竭力。不安之節。聞樂卽喜。不計有無。長致琴歌。搬移窮僻。空谷人稀。學得雅歌。以慰親癠。養心之孝。於公聞之。嗚呼。求忠於孝。實爲仁本。蕭灑之儀。溫厚之德。不言而喩。著於子姓。如非實孝。寧有是哉。幸托菰葛。覿德以醉。於嗟薄俗。好古如公。難以復見。顧此一疾。駸駸成痼。一酹之哭。永失所志。雖非由己。情何可極。庚秋之進。丹邱之餞。言長日短。去留踟躕。豈料數月。㐫音忽報。泫然南望。江天漠漠。獅孫兄弟。毛羽鬖髿。臨沒之言。諄諄燕翼。成就與否。實係家運。噫彼九原。耿耿不昧。監我衷情。尙饗。

祭溪山金公箕淳

編輯

嗚呼。曉雞一唱。行駕發軔。所之何方。復路幾日。昔者鄕山之行。拜別而悵。屈指而計。知有歸期。今者之行。丹旐在前。墻翣隨傍。送者之哭。如悲親戚。公必大歸。歸無其期。嗚呼。以公之強壯仁厚。胡寧至此。命耶時耶。痛之無限。哭之靡逮。公言論之家。淵源之後。以子諒謹愼之德。接人容衆之仁。已爲士友之望。幸同里巷。僻鄕之人。齟齬相視。初若難合。見公樂易之行。和謙之言。終始如一。懽然悅服。無不嚮慕。殆同凡獸之見麟。羣鳥之隨鳳。德非君子。斯焉取斯。二三不佞。幸蒙詡可。問柳尋花。追隨相慶。如何一疾。遠近驚悼。禍不單行。鳳逝凰隨。五子之慟。穹壤罔涯。古人言之。餘福留後。蘭玉列庭。振振俊雅。後死者祝。惟在乎斯。薄盃短辭。萬一難狀。嗚呼尙饗。

祭族兄希濂窩敬植

編輯

嗚呼哀哉。吾宗之棟樑摧矣。斯世之知音絶矣。零星衰李。誰復蔭庇。踽涼此生。於何理韻。羊山之巓。龍巖之灘。水咽咽而雲冥冥。山猶崩而恨難盡。水可絶而淚不乾。人曰慟矣。而非夫公慟矣。伊誰慟矣。嗚呼。惟我之李。益齋以後。自京淪鴻。由鴻轉藍。零丁孤危。不絶如綫。國初石城公。以名節而隱遯。後孫之零替。理所固然。近者宗長竹莊公。文章有餘。使我後人。去靡陋而稍爾雅者。其亦難哉。何幸吾公天資柔嘉。氣宇明秀。早知正學。晩益高明。從善服義。惠人濟物。根乎性也。洞有藜藿之不採。宗有輔車之相依。龍上之影宇巋然。雲仍之攸芋無窮。寔公追先人之孝也。亦係敦睦多宗之力也。於斯時也。吾宗亦將庶幾焉。門運不幸。年至六十五而卒。仰懷俯思。其痛如何。自今以往。嗟我後人。一則思公。二則思公。去去思矣。顧此迷弟。早失怙恃。繼喪師友。加之以徹貧。靡所底定。幸得歸乎大兄。如瞽者之有相。討論經籍。始難終合。諮諏事爲。先二後一。至若家事浩繁。酬應餘暇。手不釋卷。老而益篤。夜以繼晷。丌上之書。語類綱目。至微細事。多訪不佞。八九略同。每我墜壑。事事拯濟。恩誼之合。同父母兄弟也。甲乙變年。惟公是賴。就食金谷。非徒食之。牖開孔多。間日相從。娓娓相確。謂畢此生。池魚之戀。暮年益切。庚寅之冬。決歸故淵。相距之地。未滿半舍。送別之悵。如隔百里。嗚呼。初夏一書。病告末如。死不足恨。憂未卽吉。見書驚懼。走兒探候。兒還入門。面帶喜色。躍然大喜。患已得差。答曰然矣。翌日訃來。雖雲命也。天何速奪。扶病奔哭。一痛一羨。君子曰終。終之以禮。奎輩能繼。旣慽且易。情文俱擧。公其不死。公其不死。弟疾成痼。日迫西山。泉臺相慰。其何能遠。嗚呼哀哉。尙饗。

告族弟伯寅夏榮墓文

編輯

嗚呼。墓草再宿。哀情益多。儀形永隔。奈踽涼何。道路花溪。舊廬人非。俎豆龍巖。贊禮者幾。雲飛羊巒。水咽鷹干。聰敏之聲。幼少之時。風流儒雅。亦吾之師。況又博洽。一見輒誦。酬人富敏。閒雅從頌。承慈友弟。以爲家計。精神苗脈。粵有述繼。尊曾王考。號竹莊公。掀動一世。長槓鉅工。兩塲俱中。羽儀泮宮。崛起衰門。嗚呼賢弟。將紹家聲。使士人車。尋竹生路。不幸長吉。天難諶斯。竹陰頓改。烝嘗安歸。嗟我僉宗。惟自歔唏。不偶者天。相知者心。適遇幷世。惟庚辛壬。三人同行。惟君居中。世已遞四。免服之窮。塤箎相和。無間同氣。樂以燕安。憂以喪威。如何吾門。天降之咎。喪我賢弟。亡我良友。勁姿朗音。於目於耳。雅量捷才。在彼在此。少弟禮煥。撫昔悲越。戊辰之年。建亥之月。聯鑣西行。長程嚴霜。咀嚼墳典。今古爛商。入城半月。事未克準。我留兄行。一盃更進。崇禮門外。銅雀津邊。難別之懷。銷魂黯然。嗚呼哀哉。繼絶存亡。人孰不知。惟兄後事。事難可爲。委勢無義。立義無勢。日夕東谷。空言何濟。逖矣琶亭。落落相望。只馳悲書。其言也長。嗚呼尙饗。

祭白公尙獻

編輯

嗚呼哀哉。故令允仲禮之學與德。寔公門數百載一人。而非公之啓迪。則何以能學而至於成名乎。仲禮之事與業。寔公門數百載一逢。而非公之貽翼。何以能成而裕於後來乎。此謂人樂有賢父兄也。吾鄕庶可見程太中也。人曰仲禮。互鄕之子弟。何以聞正大光明之學。貴宗之千億。何由見彝齋俎豆之享。生獨曰呂榮公之學問。奚啻焦生之敎導。謝超宗之文章。豈非鳳毛之相傳。嗚呼惟公。不貳其德。介乎金石。老而喜學。惟日不足。今世上。不易得而見也。公之中年。一門二龍。人之稱善者。莫有右於公門。不幸晩年。二龍謝庭。庭戶寥落。懷善之人。反有疑於公門。然阨竆數也。德義天也。屈於數而無愧於天。則君子無悶。冥冥之中。抑亦有知也否。噫。我懷拙自遯。無與於世。而非公則孰能取之而不惡乎。近來新安事。寧靜無期。於心悄悄。亦獨哀哉。任之而已。嗚呼尙饗。

祭宗長通政公宗每

編輯

嗚呼。日月如流。自古然矣。而喪家日月。迅莫迅矣。永訣之哭。人皆痛矣。而白首之哭。痛莫痛矣。將薦菲薄。操觚述誄。誄不待述。欲言衷情。情以哭泄。忉忉我私。嗚呼。春花富貴。八十二年。泡沫天地。得者幾人。有子有孫。肯構肯堂。嗚呼。以言乎私則大殺之歲。就食來斯。賴公者多。十數年來。依如周親。數無不在。萬事有期。公之終祥。姪亦歸定。不期而然。由人乎哉。蒲柳之質。不啻望秋。多少感慨。文不能盡。嗚呼尙饗。

祭宗長文代作

編輯

嗚呼大兄。聖世閒民。太平逸人。年踰八旬。終始淸福。風楹月戶。輕裘緩帶。任性閑適。杖屨逍遙。世間雌黃。浮雲流水。靜裏餘事。含飴弄孫。拙以遺昆。安孰大焉。積而能散。末受恩命。帶緋之典。閭里之光。嗟我藍李。已歷十世。壽富而貴。惟兄一人。尤震余衷。迥出尋常。我宗中事。惟兄家在。先叔主來。收拾亂麻。頗有條理。令伯氏繼。繼之述之。於時兄主。左右贊助。終與賢咸。恢大規模。龍巖影宇。煥然而崇。猗歟兄家。三世四賢。迭作踵武。羽翼宗事。非我二三。人阿好言。他人公議。寧有異同。嗣守之美。古今之難。顧我寒門。賢乎賢乎。然我諸宗。知之者幾。嗚呼哀哉。音容漸遠。常事這回。敬薦菲薄。嗚呼尙饗。

祭吳致禮文

編輯

嗚呼。君以我一日之長。挾冊來遊。積有年所。安詳聰悟。出於諸生。而君早失怙恃。獨與弟存。無衣無食。救死不贍。奚及於文字上哉。惟其性好學而幼有操。能讀古書。手不釋卷。見人不善則若將浼焉。嗚呼。以君之窮。保君之操。自幼至終。較如一日。嗟我君也。與儔者鮮矣。噫。君我同是竆人。而君能全其操而歸。我則老無聞而尙未歸。全其操而歸。豈不安且榮乎。無聞而久於淵冰之地者。不亦勞乎。伯臣以薄於殯斂多悲辭。余則以爲厚也。如我輩死當裹屍以席。翌日乃窆理也。而令從氏貿木掩屍。問日而葬。吾所謂厚也者。似非過語。悲夫。往來屈伸。理之常也。君之今日飢而死。死無衣衾者。將以見伸於他日二孤也。然則吾與伯臣。何足悲乎。惟靈不昧。庶幾格思。

祭白子仰文

編輯

嗚呼。以君之孝且慈。星霜已周。雙親在堂。幼稺盈室。洋洋之游氣。彷徨來往於親庭之上下四方乎。抑或茫茫遠逝。與王生陸子相道隨於九原乎。初終呼臯之時。宜來而不來。宜復而不復。孝子向親之心。與平日不同耶。我不敢知也。哀哉子仰。非流俗中草草者也。順乎親愛同類。嫉貪墨重禮節。持身耿介。托意遠大。皎皎自潔。亭亭自高。隱然有與人立。若將浼底氣像。儘此流俗中不易得之人也。以餘一日之長。粗有文字之講。相從數十年。情同一家。甲戌炭洞。載穀而濟。厥後金塘。續食於囷。亶由庭訓。情亦實然。嗚呼哀哉。孰謂秀美精悍之姿。未四十而遽至於斯歟。余嘗多病。不遠於世。竊自擬病且死。執君之手。屬某事托某事。今焉已矣。難知者命也。顧此不死者。左右手失。哭之奈何。悲風西來。哀腸如摧。余尙如此。尊堂如何。人世如此。況復幽冥。懷之無益。不得不懷。靈必不昧。鑑我衷情。

祭白致行文

編輯

嗚呼。公之冰玉之姿。水月之操。奚啻同志之所知也。一見一語之人。皆可以知之也。蕭然一室。琴歌自樂。闃然空庭。俗客不過。知之者謂之林下自修之士也。不知者謂之物表道流之人也。玄默之中。所重者倫理。淡泊之間。所愛者朋友。事兄如父。訓姪若子。親友易色。近仁如蘭。君子哉公也。可惜哉公也。天假以年。使之學問。則損己利人。彈琴化邑。不獨惟與於孔門之子賤也。嗚呼。沈沈二竪。與之終始。庸學二篇。束之塵案。心不忘乎典訓。手不暇於尋行。年至三十一。而使吾輩爲之深惜。豈非天乎。然吾何恨於公也。三十年來。手揮五絃。口誦常棣。作膏肓於煙霞。抱明月而長終。樂哉公也。時開小窓。下視塵寰。則滔滔者人。奔走利塲。爭似螻蟻。以言乎公。則蟬蛻於糞土之窟。羽化於白雲之鄕。其榮不榮。果何如哉。且人家福履之有無。不可以一人之壽夭也。惟在於後承之如何耳。仲氏作之。令咸述之。使孩兒克紹公武。爲能寡慾而孝友焉。則公之門祚。果何如哉。嗚呼。日月隙駛。墓草再靑。我痛如新。嗚呼尙饗。

祭鄭公言昌

編輯

嗚呼。一自山頹樑摧。於今四十餘年。士友之足跡。不斷於山中。門人之聲息。不疎於門下者。以公忠厚之德。謹愼之操。足爲詩禮家後承也。不幸一疾。駸駸難醫。竟使士友只切山仰之懷。門人永失詩禮之攷。嗚呼。寥寥此世。典刑何倣。淳風何見。山中樵牧之人。如失城郭。遠近知心之友。如喪兄弟。猗歟德也。展矣行也。窮山之中。世貧益淸。人皆何賴。而處之裕如。種學之家。形影相弔。氣像零丁。而就之有緖。難矣哉公也。臨事之際。無跡而有功。接人之間。不狎而情深。豈以尋常修幅人意見。窺其度量之淺深乎。難諶者天。上壽之姿。何以終於斯也。七十之年。自古曰稀。而於公則不足。養德考終。非不爲福。而於公則猶嗇。莫非造物者所使。謂之何哉。然公薰陶於伯魚之庭。偃仰於山靈之區。終世於安樂之窩。德哉公也。福哉公也。然若使假年數十。則髧彼抱兒。自童而冠。自冠而成。發揚先師隱德積功於無竆。於斯時也公之八字。可謂錦上添繡。繡上添花。其樂何如哉。然世間榮辱。不可必也。不可極也。初終之簀。笑執孫兒手。浩然而訣。豈非順乎。某積惡孔多。六十五歲。遽失驥孫。自時厥後。便作狂人。升天無梯。浮海無航。顧此竆命。寧不如死而無知。而朝夕未絶之前。此恨銷骨。視公之浩然相訣。則豈不羨也。一以自哭。一以哭公。哭無止日。痛無終年。不昧者存。鑑我衷情。嗚呼尙饗。

祭吳自南文

編輯

嗚呼。千金易致。吉士難見。靑雲易登。吉士難友。然則世無吉士歟。蓋亦有之而人固未易知。譬如明月之珠夜光之璧。委之於道路而人未知焉。則與瓦礫等焉。豈見之難友之難乎。然則明月之珠夜光之璧。縱雲無價之寶。而委之於道路。與瓦礫無異焉。則曷若北山之石。輸之於殿闕之成。弘農之美。器之於述作之家而爲人所寶乎。噫。物之爲寶。各任其質。安在乎世之用與不用。人之知與不知。況人雖不知。天必知之。嗚呼。子之不幸短命也。聞子之王夫人,慈夫人撫子而哭曰。汝何置吾而去。汝何未娶而去。惜哉汝容貌。惜哉汝聲音。余則哭之曰。子之嗜學也不易見。子之親賢也不易友。取捨之正。是非之明。誰可與之。哭不盡哀。又復歌之曰。英英者雲。在荊山之陽。何斯逝斯。莫余對床。溫溫玉人。何日歸哉。英英者雲。在荊山之側。何斯逝斯。莫余羽翼。溫溫玉人。何年歸哉。英英者雲。在荊山之下。何斯逝斯。莫余袖把。溫溫玉人。何世歸哉。嗚呼哀哉。

祭金仲厚文

編輯

噫。人之天性安靜者物累少。物累少者重禮節。董子謂重禮節然後安處善。安處善然後樂循理。嗚呼。惟我鄕飮禊之設立。亶以君二三賢之樂聞其說而同心贊成者也。未及肄行其禮。君不幸短命。君之舅氏致行甫又卒。寔是鄕無文明之運。而二君皆秀而不實也。嗚呼。序齒同錄。期以百年會講。間有一二人以壽終。錄中之人。不勝少一之痛桓別之淚。況君以安靜好禮之德。奄棄朋友於妙英之年乎。平日所用紙箚筆硯之屬。亦無付託於一孤兒。君之兩堂幾不能聊生。而猶尙忍存慰之無辭。嗚呼。每當講信之席。閱到君之題名處。則鼻酸而眶淚。烏可禁也。嗚呼尙饗。

告妹婿張資郁聖文墓

編輯

惟靈。溫雅安靜。從容翰墨。以妹妻之。襟期暗合。貧病相尋。兄我一轍。豈不爾思。源源不得。妹逝三載。鳳隨凰逖。二子四女。穹壤號哭。未成諸孤。三壻是籍。今我來酹。墓草再碧。本以萍蹤。安措未卜。愛莫助之。揮淚亍彳。幽冥有知。相逢匪邈。餘生幾何。衰柳秋月。庶可神會。辭難盡泄。嗚呼尙饗。

淸溪集序癸酉

編輯

世幾有讀書之士乎。彼誦數是力。雜博是務者。不足言也。或有讀書而狃於小成者。不近於鄕黨自好者乎。余故曰味聖賢之言。體之於身而以求其至者。蓋不世遇也。白公仲禮甫。以剛毅悃愊之資。自幼如成人矣。及長受大學於性堂門下。始知天下有大道。泛覽經史。以聖賢之言爲必可行。體驗而有合則悅。有不合焉則必欲合而後已。此公之平生工夫也。其亭亭物表。遊衍光景。愛重人物。不有崖岸。人或知之。而以古人自期。囂囂自樂之趣。人不可及知也。世或以彝齋躋配之事稱道。所謂管中窺豹也。槩其盡心於顚沛之際。竟成曠世之擧者。人所難能。而公之所可稱者。豈在於是哉。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惟公庶幾焉。噫。天不假壽。中身而卒。若干所著之書。朴而未成。又未整緖。春府丈收拾屬愚曰。吾兒文字。不足有無於世。而其平日苦心之跡。可惜爲筐篋之糊。君其次第送之。余嘗同門。受而刪定秖一卷。若使老於文墨者。只論文章之工拙則不能無言。而因其言見其心則豈易之哉。如幽蘭鴻鴈之詩。靑山獨有情之句。有有道者氣像。至於理氣之說。若無實得。安能如是有條理乎。惟爾子孫實藏此冊。必得立言君於一語以爲見重也。

鄕飮禮笏記序丙子

編輯

鄕飮酒之禮。誠國家化民成俗之具。學者修己治人之方也。粵自上古。至於成周而大行焉。降自衰周。其法浸微而行者鮮矣。故惟吾洙泗洛閩之徒。聞之於師而肄之於身而已。所謂周公旣沒。百世無善治者也。曁於我朝。奎運東啓。治敎休明。成周之禮。復見於今日。雖以僻鄕鄙生。與有聞之。顧其樂歌。先奏小雅之鹿鳴。鹿鳴者燕賓。而九經所謂尊賢也。次奏四牡皇皇者華。四牡皇皇者華忠與孝。而鹿嗚所謂周行也。次奏周南之關雎葛覃卷耳。召南之鵲巢采蘩采蘋。關雎葛覃卷耳鵲巢采蘩采蘋。后妃夫人之德。而大學所謂齊家也。君子之道。修身爲本而能齊其家。則治國平天下。可運於掌而不足言也。然則鄕飮一禮。卽大學之道也。然讀大學者。以言敎也。士猶難入。而行鄕飮者。以事敎也。其入也不難。豈不重歟。然讀是篇肄是禮者。苟能見禮思義。愛親敬長。賤貨貴德。灑掃之餘。漁樵之暇。薄酒羸肴。賓主揖讓。則雖蓽門圭竇之中。可見仁賢之風禮儀之俗。苟或誦言忘味。自行自製。外本內末。於昏睡之餘。箕倨之暇。盈樽肥牡。戲怠效嚬。則雖襟紳翰墨之家。難免讀禮之娼家。禮佛之屠兒。若爾則反不若不讀不肄。不招外笑之爲愈也。惟我一二同志。誠心好古。有意於此禮。故玆依藍田呂氏設約之例。名之曰鄕飮禊。凡我同禊之士。不啻於禊會之時。講習儀節。各於居家之日。取勉齋之序文。節目之首末。時時閱覽。然後可免臨事齟齬之歎。玆以成冊分寄於某某處。金谷,東谷,洙岸,龍岡,菁洞,相洞。著實看詳。贊成斯禮。俾免外人之嗤笑。節目之下。又列座目。雖曰同禊。猶有親疎之分。置之案上。時時出覽。同禊人姓名年齒居住。習於耳目。則亦非親厚之一助耶。

大同禊帖序戊寅

編輯

大同之義。聞之於孔子。曰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子其子。貨惡棄地。不必藏於己。力惡不出身。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竊盜亂賊不作。是謂大同。大同之義。顧不大哉。選賢而講信。則人皆推親親長長之道。先義而後財。則邪慝熄而盜賊不作矣。所謂選贒講信之本。不過曰公而已。以至公之心。行至公之事。則胡越爲一家而天下和同矣。反是則雖州里行乎哉。凡洞禊之名以大同者。其始命名者。不忘孔子之言而有志於大道之行也。然禊之營辦吉凶之需。各使無憾於冠昏喪葬之節焉。則於推孝悌通貨財均筋力之道。可庶幾焉。而敦厚恭遜之風。不能如古。喧譁凌爭之習。不能頓去者。其故何哉。我不敢知也。然竊伏念禊長及二三主事之人。秉心至公。捨己從人。惟是言是從。禊財應需之外。稍存贏餘。擇師立學。講明古道。因行賞罰。以示榮辱於禊中。而至誠處之。少無私意。則所謂鄕約兼擧而可以挽回古道於一洞中矣。試嘗思之也。富堂一社。設行此禊者。累十年於此矣。往往有歷世三四者。後生可不繼承。而人心有古今。風俗有時月。自今年始有攜貳分張之歎。洙之南北。各立禊名。不幸也甚矣。然禊名同。義理亦同。凡我同禊。顧名思義。講信修睦。聿追前人設立之義。則日後安知不分而復合。南北一家也哉。

性堂集跋

編輯

噫。同門中才德具備。聰明潁悟者。惟苕溪李丈文福氏,象隱李丈時德氏,李友相文數人而已。以所事先生者。事苕溪丈。遺稿傳後事。又依靠於此丈。昔在壬戌春。苕溪丈與李友讎整得詩卷。厥後更未續整。不幸庚午。李友早死。甲戌苕溪丈,象隱丈鱗次棄後學。上而爲師門痛。下而爲吾私痛。當如何哉。先生胤子聖拜甫曰。遺稿之如意完役。迄今已矣。與其散亂無統於箱篋之中。寧粗依苕丈設始之例。定篇次印出可也。禮煥不得已而來校。而誤梭獲戾之心。如蹈春冰。參校中。先生外孫金鍾根甫,象隱堂姪李典學甫。皆見識高。又敏於事。賴而卒役。校正之善不善。非愚所明知。至於事之神速就緖。苕溪丈庶幾莞爾於冥冥之中歟。詳在鍾根甫跋。今不疊床。

雜著

編輯

大學退記

編輯

嘗聞大學先要分本末。本末旣分則王道定。王霸之分。只在於本末之先後。二帝三王。先本而後末。故唐虞三代之治。如彼其隆盛。桓文管商。先末而後本。故霸者功利之私。如彼其卑也。大學先王之心法。萬世之大典。篇中之旨。專在於先本。故經之首節明明德新民對擧之後。第二節言知止。又言定靜安慮。又言能得知止。能得兼言明新而心爲主。定靜安慮亦主心。可見其先本也。第三節言本末終始之先後。以結上文。亦先本也。第四節言明明德於天下。又言先字。第五節言後字。第六節言修身爲本。章末言本末。總結一章之旨。聖人申申丁寧之意。惟在於本末先後之分。學者若能知所先後。則不畔於道矣。傳文亦然。明德章之自明。新民章之自新。止至善章之對擧明新。而衛詩之言明德工夫次第者。極其縝密。周頌之略言新民之道。無非先本之意。至於本末之拈出立傳。尤可見聖賢先本之意也。三綱八條之數乘之。則魯齋,晦齋之別立一見。似近於理。章句之正以今本者。似過於分屬。而大學立意。專在於先本。故經一章傳三章。先本之意。節節言章章言。而猶慮後學之未盡信也。明新止三傳之後。又復立傳。以明本之當先末之當後。開萬世學者入德之門。章句所以正其錯簡。斷然爲一章。故曰知大學者。莫如我朱子也。推之下文。無非此理。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齊家以下。新民之事。而齊家章之孝悌慈。治國章之有諸己。皆明德也。平天下之先愼乎德。亦明德也。明明德一事。爲大學之綱領。而大學爲萬世之大典也。三王以上。先本後末而天下文明。五霸以下。先末後本而大道隱。先本而爲君子。先末而爲小人。天下治亂。於此焉分。君子小人。於此焉分。故君子修身爲本。而齊家以下。擧此而措之耳。朱子斷然以明明德爲三言之綱領而此篇之本也。先生嘗以知止之知字。爲大學之全德。李友道凝疑而問之曰。全德二字。可言於性而不可言於用處。知止之知字。卽用處而謂之全德。未知何如。先生曰。無傷也。體用一源。知識智之用也。智爲全德於體。則知亦爲全德於用。不亦可乎。大學只是八目。而止包八目。知包止字。吾所以以知止之知字爲大學之全德也。

本末章。先輩或以使無訟看明德。聽訟看新民。先生以使字看明德。無訟看新民。新民雲者。各得分願。均齊方正之謂也。各得分願。均齊方正。則訟不待聽而自無也。無訟然後。必曰新民。而所以使無訟者明德也。故於使無訟三字。明德屬於使字。新民屬於無訟字雲爾。

誠意章好惡。先輩多屬於情。先生曰。此章好惡屬於情。則誠意之意字。不當好善惡惡意也。好之如好好色。惡之如惡惡臭。誠意也。若以此章好惡屬之於情。則傳者當曰誠情也。

常有言曰格物致知夢覺關。誠意人鬼關。眞知事物之理。則固可實用其力。無自欺之失。而凡學者知易而行難。若不實用其力。苟焉以自欺。則歸於鬼魅之域。誠意之要。在於毋自欺。凡人自欺之事。多在於夫婦衽席之上。於此守正而不自欺。則推之於他。自可無難矣。

於此章曾子曰三字。可見傳文之出於曾子之門人矣。

正心章專言靜時工夫。去其所有之病。心之本體湛然虛明而得其正。則用之所行。亦無情慾之動矣。若於此不言靜時工夫。則以羣經綱領之書。未免遺半之失而不成規模之大矣。塘翁之以正心屬於靜時工夫者至矣。

修身章五辟。正心章四有所。誠意章好惡。若配屬於太極圖說。則好惡陰陽。四有所五辟五行。而誠太極也。雖非傳者之本意。而亦可備一說。先生此言。果非傳者之本意。推而言之則有益於學者。正心修身。皆本於誠意之誠字。奚獨正心修身也。上而格致。下而齊治平。皆本於誠。先生之以太極配誠字。爲學者惠豈不大哉。

齊家章章句曰立敎之本。不假強爲。在識其端而推廣之耳。先生以其端之端字屬之於慈。事親敬長愛民則人多強爲。而至養厥子。未有不誠者焉。事親敬長愛民者不假強爲。亦如養子之女。則敎立而化行矣。

新民之道推化二意。每每相因。或先推而後化。或先化而後推。先推後化則化因於推。治國章之先言孝弟慈。後言興仁興讓者是也。先化後推則推因於化。平天下章之先言興孝興弟不倍。後言絜矩者是也。先推後化者。新民章自新而新民也。先化後推者。新民之後。又加作之之政也。

平天下章絜矩。非但爲一章之大旨。亦爲一篇之大旨。格物致知。明此矩也。誠意正心修身。正此矩也。齊家治國平天下。推此矩也。矩卽明德也。此章之先愼乎德。例之以俗文。則所謂中鋪頭也。平天下新民之極。而更言明德。以示先本之意也。

或問曰。舜時天下和平。鳳凰來儀者何也。先生曰。舜以孝治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以至感應天地。鳳凰來儀。非但聖人之道孝而已。天地之道亦孝而已。天道乾乾。晝夜不息。以效太極之理也。試嘗言之。太極天地之父母。天地萬物之父母。聖人天地之孝子。天地太極之孝子。故孝順之治行於天下。則天心悅豫。四靈畢至。然則孝經一篇。亦孔子之言。而與大學並稱也。

洙岸書社納束

編輯

一。取士之法。勿論尊卑長少。志學業。名行無汙者許入。

一。擇諸生有識者。掌約束。

一。每日晨起。整疊寢具。少者掃室中及廳事。盥櫛正衣冠。

一。常時恆整衣冠。拱手危坐。如對尊長。毋得以褻服自便。且不得着華美近奢之服。凡几案書冊筆硯之具。皆整置其所。無或亂置不整。作字必楷正。毋得書於窓壁。

一。凡居處。必以便好之地推讓長者。毋或自擇其便。長者出入時。少者必起。○長者經宿已上。出入時諸生皆拜。諸生亦經宿已上。出入皆拜。

一。凡食時。長幼齒坐。於飮食不得揀擇取捨。常以食無求飽爲心。食不語。

一。讀書時。必端拱危坐。專心致志。務竆義趣。毋得相顧談話。

一。凡言語必愼重。非文字禮法則不言。毋談淫褻悖亂神怪。毋談他人過惡。毋談朝廷政事。毋說州縣官員得失。

一。朋友務相和敬。相規以失。相責以善。毋得挾賢挾才挾父兄以驕於儕輩。且不得譏侮儕輩以相戲謔。

一。自晨起至夜寢一日之間。必有所事。或讀書或製述。或講論義理。或請業請益。至於暇時游泳。亦皆從容齊整。長幼有序。昏必明燈。夜久就寢。

一。若不遵約束。威儀放曠。學業怠惰者黜座。解黜時。滿座面責。不悛論罰。終不悛則除於書社之籍。

一。有時歸家。切宜勿忘約束。事親接物持身處事存心。務循道理。如或在書社修飭。歸家放倒。則是懷二心也。不可容接。

一。每月朔望。會諸生。先講白鹿洞規。次講弟子職學則。仍使善讀者抗聲讀書社約束一通。且察諸生得失。無故不參者黜座。有故則告由。凡初入書社者。必先讀約束。

右謹依栗谷先生所著文憲書院學規撰成。而間附以己意。非敢曰訓蒙。要以自警雲。

蘭菊齋記

編輯

客有問於余曰。子之庭。有芭蕉之繁華。有梧桐之聳直。而特取蘭菊爲齋號何也。余應之曰。性本疎拙。又極柔弱。繁華不欲取。聳直不能學也。惟蘭菊莖幹甚弱。遇風不抗。故雖不挺然自持而不見摧殘。稟性貞勁。不和於俗。故能自特然發榮而不畏嚴霜。氣味馨香。表裏無間。故雖不的然自聞而人自求之。比諸君子。則遇風不抗。亦不摧殘者。有似乎君子之巽而自保。特然發榮。不畏嚴霜者。有似乎君子之處亂危行。馨香無間。人自求之者。有似乎君子之韞櫝待價。余愛之深而取之勤。種於庭而扁吾齋也。然蘭王者瑞也。世不常有。庭中數種。皆非眞品。心誠求之。迄今未見。余髮又漸星星。噫。未死之前。所謂眞蘭。見耶未見耶。吾未可知也。客乃唯唯去。

默可軒記

編輯

余誦朱子感遇詩。至彼哉誇毗子。呫囁徒啾喧。但逞言辭好。豈知神鑑昏。未嘗不廢誦而歎也。言者人之所不可無。而不知所以裁之。則神鑑內昏。軀命隨滅。可不戒哉。可不戒哉。聊以自警。心常惴惴。任斯文德淵氏以書來曰。吾存心格致。固已有日。尙未能果者。蓋不能默識底道理也。如欲反求。惡乎可乎。默然後可也。故拈出默可二字。揭爲軒名。夙夜顧諟。爲吾心箴。而終不得要訣之所在也。使余作記。顧余寡聞。何足以奉承盛意哉。但默之一字。余亦平生用工處而尙未有得。且吾斯文揭扁之意。以爲己之學。志已確然。余雖文拙。豈無贊一言交勉之心乎。蓋默者非含默不言之謂也。禁止其非禮之言而涵養其靜專之體也。故栗翁有言曰言簡者近道。易曰吉人之辭寡。然則學問之道無他。只是默字上用功而已。制於外而安其內。則志氣淸明。事理通達。萬事之綱領。一身之主宰。觸處洞然。汎應曲當矣。然則一默字。豈非自鄕人可至於聖人之道乎。苟或不默而易其樞機。則本心日喪。過咎日積。內而六親離心。外而九族反目。不行州里。難乎免矣。然則默之反也。豈非興戎招禍殞身滅性之道乎。更言默字上要訣。則程夫子言箴盡矣。而其中四句最切要之語是也。請爲高明誦之。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上二句言其不時之病也。下二句言其悖理之病也。自修君子。欽哉訓辭。非法不道。刊其枝葉之繁而收其一原之功。則不期默而自默。言自然時矣。

白子仰字敍

編輯

玄天見象。星辰粲然。衆星拱之。中列四垣。紫宸居尊。北斗易瞻。萬古瞻仰。惟彼之斗。崇高莫大乎富貴。而古人猶不敢侔擬。惟是德行與文章。嘗已取譬焉。故夫子言星拱之德。昌黎顯斗仰之文。然則人於宇宙。莫高莫仰者。豈非德行也文章也哉。然和順積中。英華發外。和順者德也。英華者文也。本末之序。亦可見歟。白雅士上章敦牂菊月。行冠禮。予名之曰師斗而以子仰字之。告以北斗仰之之說。師斗以德行爲本。極其高如北斗。使今與後仰之。無以富貴自居也。

任德汝字敍庚午

編輯

相古先民。惟德之好。今也不然。好利而已。好德之人。由內及外。先行後文。移孝而忠。及民而物。極其效也。四海一春。好利之人。外本內末。崇文滅質。的然日亡。爲德之賊。及其弊也。流毒生靈。惟此二者。其端綿綿。間不容髮。明者能辨。盧斯文栗亭先生冠任雅士以禮。名之以好燦。字之以德汝。屬余以字辭。余不能好德。焉敢贊一辭。而字之之先生旣好德。受字者性又雅潔。可以當此字。故余亦以良心起祝曰。伏願德汝甫。顧名思字。好德如好色。惡利如惡臭。從事於斯。造次必是。燦然成章。毋忝爾所生。

呈大同禊中

編輯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歲凶見烈女。當此薦凶。或有棄夫而走者。或有棄子而走者。又有新婚而叩人門者。洞中故吳禮仲妻。抱一女守義多年。遭此大殺。切鄰不得見其面。豈非烈女乎。幸須禊中優待尊尙。使洞人興起矜式可也。

行狀○墓表○傳

編輯

先考妣行錄

編輯

家君諱東郁字文彥。慶州李也。文忠公益齋先生十六代孫。入我朝諱俶祉縣監公十二代孫也。景泰甲戌。出宰石城縣。翌年秋。謝事歸鴻山麻田谷。不復仕進。卽世祖朝初也。孫諱龜齡中生員科。値燕山朝戊午士禍。隱德不仕。生員公生諱荃。天資極高。文學卓詣。先輩咸推重。登中宗朝己卯司馬科。時年二十。是歲士禍作。遂謝擧業。遯於藍田之內洞。閉戶自修。與世相忘。客至非親友。謝病不見。杖屨不到村鄰。婚姻不出鄕黨。世由是莫或知而無所憫焉。於家君爲九代祖也。由是觀之。栗翁著趙靜菴墓誌雲先生旋敗。士林瓦裂者。其斯之謂歟。是以後世子孫。雖年至百歲。以先世之隱德不仕。咸辭壽秩。曾祖諱道貫。祖諱又白。以正直剛介。有一鄕之望。考諱光元。妣德水李氏。忠愍後諱翊祥之女也。家君氣宇明秀。胷懷疎暢。倜儻豪俊。泛愛喜施。發言處事。無所隘陋。早失所怙。事慈堂致其樂。與諸弟友愛篤至。治產不異財。敎子以豁達剛直。常以惠人濟物爲心。無親疎洞輸情衷。是故宗族鄕黨。極其歡心焉。家君生於辛未五月初十日。卒於己酉十二月十五日。明年三月。葬於藍浦艮峙下老人洞。從先兆也。先妣辛氏。系出寧越。麗朝金紫光祿大夫謚廷議諱鏡之後也。考諱碩勳。妣水原白氏。辛公性淸白剛直。苟非其義則一芥不取於人。與惡人處。若將浼焉。家法斬斬。敎子女有範。士友嚴憚。鄕里儀表。先妣幼而聰慧。於辛公口授。聞則輒記。多識前言往行。稍長言語簡默。動止有常。人未有問則未嘗言。終日不移席。執事時雖奇玩當前。未嘗廢事而閱眼。失怙恃後。事叔父母如父母。有過則溫言熟諫。期於感悟。羣弟嘗有言人之過者。卽正色責之。此後人於先妣之前。不敢言人之不善。連以喪故。二十有六歲。適家君。未幾王父沒。事王母甚謹。凡事無或擅爲。王母或有過則委曲陳達。改而後已。或不見聽則至於涕泣。夙抱羸疾。委頓床第。月輒居半。而當祭則極其誠敬。不廢齊潔。娣姒嫂叔之間。和敬兼至。務去圭角。而相規以義。家人雍睦而自相戒飭。平居威儀整齊。如初來時。敎子義方。有過不宥。與他兒爭。雖是不右。自七八歲。不使與女兒遊。爲之擇師。先行後文。御僕恩義兼至。庶母初來。性行不順。先妣寬而撫之。嚴而束之。終能感化。事先妣如事母。所生子女。先妣愛如己出。養育之節。莫不致察。不使暫離膝下。或曰。此輩長必背恩。何其愛之若是。先妣曰。吾天性難欺。此輩後日背恩。何足計也。聞者莫不感歎。外內之親。嘗會於中堂。語及不肖兄弟優劣。有一人曰大兒無物慾。貧寒可知。先妣不悅曰。兒果無欲則將來不陷於不義。所願止此。悖理而富。非所望也。座中識者心深服之。傳相告語。常恨未學經史。每使不肖讀書於前。解釋文義。欣然歎賞曰。宿疴如脫。不啻經史。雖於童稺之言。有善必稱。使不肖輩則之。常以鄕里貿貿。不能成就不肖輩爲恨矣。宿症沈久一年之間。累度危境。有時勿藥輒效。家衆甚欣。先妣雲夜夢家親道服冠而來。愀然撫余。負而緩步移時。賜以港浦鯉一尾。港浦卽辛公家後浦。精神爽然。病勢快蘇。自前幾死回生之時。亦有此等夢寐也。因以宿惠。四十九歲。不幸棄世。卽戊申三月二十一日也。蓋天分極正。溫和而剛毅。明斷而閑雅。不喜祈禱。不取華彩。平生發言行事。求合於道理。故不待學而多暗合焉。王母每對人泣曰。孝哉婦也。渠之身病。雖濱於死而未嘗一言死也。反以回生終孝慰我。如此人不可復見。先妣三霜後。西原眞外從叔李三秀來問墓所趨拜曰。吾早失所恃。寄養於君家。先慈堂撫養之恩如親母。至被楚撻。而吾無賴之習因以懲戢。誼雖嫂叔。恩如母子。吾死且不忘云云矣。嗚呼。先妣在家。父兄宗族。稱其孝悌聰慧焉。出嫁舅姑姻黨。服其敬謹慈惠焉。鄰里咸稱女中君子。或曰全德婦人。豈非公論耶。孤誠極不肖。不得立言君子一言以傳於後世。嗚呼痛哉。墓炭洞祖考山餘麓文義墟上辰坐原。生二男。長曰禮煥。次曰義煥。義煥出後於從叔諱東發。

外祖辛公墓表

編輯

外王父辛公諱碩勳字聖叟。系出寧越。勝國大姓。入我朝。有諱熹漢城判尹。男頤文科忠州牧使。有遺愛碑。男永貴文科吏曹判書。屢經方伯。所在多聲績。男桂典籤。以書狀官赴京卒。男淑良南原府使。男伯粹文科經歷。實公九代祖也。曾祖諱樂道。祖諱澈。考諱廷鳳。妣咸平李氏。萬夏女。肅廟丙申月日生公。天資淸直慈惠。平生未嘗以勢利苟且之事經營於心。常有慷慨難合之志。好爲衆集事。人多賴之。家法嚴肅。兄弟四人。公居長。羣弟敬公如嚴父。宗家從兄夭而無子。從嫂在。公長男爲後。非門中不得已事。公未嘗往宗家。以事往則公正衣冠立於庭。言訖卽退。公年三十餘喪配。五子女盈室。欲再娶之際。堂燕哺五子呴呴將飛。一日母燕亂飛相鬪。數日後。子燕忽皆死。怪而諦視。則皆口含刺。必是母燕出外死。繼母燕猜殺之。公感傷反己。因止再娶。鰥居十有餘年。五子女無恙敎育。當乙丙大殺年。本郡無以救民。公爲郡宰左右。殫誠竭力。闔境全活。又多繩糾。郡政淸平。鄕人至今傳頌。嗚呼。天不假年。又不能學問以充其生質之美。可勝惜哉。然男女五人。長男事所後母至孝。次男剛直自守。彷彿於公。三女皆有婦德。亦可見懿德之有所徵也。英廟癸未七月二十二日卒。享年四十八。墓世居郡林川魚隱洞先塋下癸坐原。配水原白氏。同知世復女。墓祔公雙兆。長男一源出後。次男再源娶潭陽田氏。女一女適豐壤趙雲耕。二女歸我先人諱東郁。三女適務安朴瑀。再源生一男二女。男曰賢。女適韓山李名缺。次適濟州高霽峯後孫。次適安東權壽仁。楓潭八世孫。先考生不肖兄弟。曰禮煥。曰義煥。賢無子。一源男啓賢。以其次男翼男還本宗。爲後於贒。

漁樵堂行狀代作

編輯

先人諱漢鼎字養來。姓金貫慶州。始祖敬順王。曾祖諱世元。祖諱萬益。考諱昌器。妣驪州李氏也。以庚午月日。生先人。天稟溫謹謙遜。詳審愼密。好善如渴。臨事喜問。務於自修。不言人短。王父母享年皆近八十餘矣。色養承顔。家中常有和悅之氣。菽水之供。未嘗不盡心適口。癸卯春。王考棄世。喪葬之節。過於家力。三年後家無餘存。八耋王母。難以供養。先人杜門力農。躬自漁樵以爲養。王母猝有疾。三年彌留。進食侍湯。親執致察。不任家率。暫不離側。三年如一日。乃得回春。戊申秋。遭王母喪。居憂盡禮。一依前喪。每當祭月。則預備祭需。臨齊必浴。夜不就寢。與叔父順柱本生親。友愛之情。惟日不足。雖一日十見。喜悅如新。事雖微細。必先相議而後行之。叔父曰可。先考亦曰可。叔父曰不可。先考亦曰不可。未嘗一言一事之或有相左。至於居室之道。敬而和導以義。先妣或有過誤。則不加厲色。雍容開諭。期於歸正。故兄弟之家。常如聞喜之狀。人未嘗見其忿狠喧鬧之聲。或有則之者。嗚呼。孤甚不肖。早馳博弈。幾成痼癖。先人隱忍不發怒。先自責而後敎誨。使自悔悟。愛猶子甚至。其有疾病。調理治療。靡不用極。寢食不安。疾瘳乃已。雖於鄰里有病。爲之軫念。救之甚至。於畜生。亦不等閑視斃。蓋慈惠之德。天性然也。婢僕得其歡心。不行榎楚而事自理。洞內有喪。誠心恤之。情之厚薄。隨以相賻。不以貧乏而有闕焉。受學於甑山李丈諱檍。進退坐立。惟先生是從。退息之時。亦不自恣戲怠。與羣兒處。或有犯之者。以理自解。不大聲氣。是故先生長者。莫不愛之。淡於女色。村女見先人之美貌而欲近之。則輒嚴斥之。自幼不喜華彩。長上或以采繒編髮。羞不自勝。終必解去。少事科業。尤工於筆。勢家以利挽之。而必以親命拒之。終不見屈。眞外曾祖李營將墓在庇仁。外祖墓在洪州。兩家皆不幸無後。守塚之計。極力經紀。他人犯葬。呈官掘移。墳墓崩頹。必皆封築。徒步省楸。每歲數次。老而不廢。家居無事。常誦四勿箴,范益謙座右戒,九容,九思及他古人所作好箇詩。又使子姪聽之而學焉。追憶少時漁樵奉養之事。甚自悲痛。扁其堂曰漁樵。以寓終身之慕。嗚呼。先人積行。知德者鮮。孤又不肖。無以顯之。略記見聞之所及。以傳於後孫。先妣坡平尹氏光成女。繼妣光山金氏成鎭女。皆無育。以不肖碩柱爲後。

從伯母金氏殉節錄乙酉

編輯

從伯母金氏。光山大姓。而實端廟朝名臣司僕正諱孝宗與訓鍊正諱得一之十一代五代孫。而考諱大齡。妣尹氏也。從伯母秊二十一。來嫁於從伯父諱東發。從伯父性極仁厚而早孤。從伯母性行自在家時蓍聞。兩美相配。琴瑟甚和。不幸乙未秋。以紅疹早世。而初無子女。從伯母誓死從之。懷中藏刀。門內長上咸萃喩之曰。今此一死。誰能止之哉。但小叔男妹幼沖。相存三四年撫育。以至成就。則舅姑與亡夫之香火賴而有托。此後生死任意云云。且叔叔男妹號哭哀乞。從伯母幡然改思。以成就小叔爲大事。自其日處家事。皆有頭緖。祭祀極盡誠敬。孤叔男妹愛如同氣。費財就師。無至浪遊。御奴僕有紀綱。不敢恣行。居喪之節。衣垢食素。冬不綿夏不涼。哭聲之哀。人不忍聞。曁戊戌五月。叔叔成人。因以於歸。從伯母以從伯父之立後。申托於叔叔。是日二十六日。以信石自決。聞之者莫不悲而賢之。嗚呼。凡人性剛者。一於徑情而少裁製。從伯母性本嚴正。難以口舌曉解。而聽夫黨立後之說。見小叔可矜之狀。回心於罔極之中。延命四年之久。卽於了債之日。遂其下從之志。其識見度量。孝友烈行。兼備幷著也。惜乎遠近士林。齊聲呈書數十年。營縣非不欽歎。登聞無期。此命耶。叔叔以不能報恩。深自痛恨。逮其再喪配而無男。故特以從父弟子義煥立後。推與田宅臧獲之美者。

白氏烈行錄

編輯

白氏勝國名賢文憲公彝齋先生諱頤正之後也。適吾宗弟震榮。甚執婦道。情摯而相敬。鄰里稱之矣。震榮以病將死。末如之何。白氏先飮陳醬。欲與之俱死。夫黨共救倖免。而夫竟不幸。則因以絶粒。幾於隕絶。夫之叔父爲之喩曰。汝雖不幸而寡。一介孤兒倖存而飮乳。其在人情。豈忍決死。因勸飮食。則白氏雖強飮食。而幷日一食。食不能一溢。未哭則無時頓絶方蘇。奄過一年。髮不櫛衣不澣。爪長寸許。夫黨見其有必死之志。望其寬抑。勸令覲親。則白氏曰。父母見吾則尤令增悲。何以覲爲。白氏之母來見。則白氏了無喜色曰。女已棄矣母。何來也。或以孤兒慰之。則白氏曰。姑氏在矣。吾雖死。我無慮矣。因成羸疾。毀瘠骨立。進食而食必吐。用藥而藥亦不受曰。當死之人。死而寧也。勿令苦也。於其垂盡之時。數行血流出眼中。但遺言曰。合葬於夫塚雲。因以致死。震榮年十九。白氏二十餘而殉節。鄕里莫不悲而贒之。諺雲牛無溺死之海。人無哀死之塚。今白氏哀毀而從容致死。則猗歟白氏烈行。可謂今於無而古未聞也。

李氏烈行錄

編輯

故士人李大勳。宗室臨瀛大君後裔也。其妻慶州李氏。卽石灘公十三代孫相文之女也。而相文素以經學操行聞於世。且李氏生而異凡幼。讀三綱行實。能曉大義。志操貞一。賢有家法矣。齡至二十。適於大勳。不逾兩朔。大勳死焉。李氏含忍哀痛。盡其家力。已過喪葬。三時掃塋。朝夕哀毀。大勳之所着冠及囊與草匣煙竹。夫黨惡見之。盡給於他人。則李氏一一還推曰。亡人身上物。豈於三年內給人乎。信守此物。泣焉而持。語焉而持。食焉而持。寢焉而持。泫然下淚。依然摩挲。如復見夫面。甚至於覲母之時。亦持此物而來。母泣而止之曰。汝何爲而持來。吾不欲見。他人所見。亦可羞也。李氏泣而對曰。夫旣入地。几筵貧不能設。若非此物。不能暫寓心而延縷。他人見恥。母何言之。見者感聳。聞者歎美。終始如一。奄過三年大祥後。手將此物。燒之墓側。經其頸而死。卽丁丑三月二十日也。天應憐之。鬼必吊之。於人何爲哉。李氏情厚者。惟鄰家一老婆晝宵來留。及其死前日。冷待忽甚。老婆一日不來。則乘隙自經。識者謂如此貞烈。今古罕有。且曰莫非李相文訓導之效。無乃石灘公遺風餘韻之攸曁也歟。

吳氏孝烈呈文

編輯

伏以本縣故學生金浩柱妻吳氏。孝行貞烈。出尋常萬萬。於其殉節之時。遠近章甫齊聲贊揚。迄於今四十餘秊。公議不泯。每當式年孝烈啓達之時。則在處儒生。慨然咨嗟曰。吳氏之尙未旌閭。吾輩之羞恥。朝家之欠典。何幸今者伏見營門關子。則閭里間卓異之孝烈。莫不採訪。以爲啓達之意。眷眷申申。故生等前日慨嘆之心。戚戚復起於今日宣化之下。玆更齊聲仰達焉。吳氏眞孝女也。眞烈女也。年纔十三。吮其父疽。豈非孝乎。其夫小祥之日。仰藥同逝。豈非烈乎。篋中封書。盡是立後之遺書也。壺酒也榼膳也南草也。一一堅封。獻厥尊舅。亦是遺書中語也。豈非死不忘孝者乎。當時兒童走卒。遠近士大夫聞而莫不揮涕。亦非秉彝之同稟於吾人者乎。此孝此烈。出於四十年之前。生等聞於四十年之後。秉筆而述其行跡。則涕淚盈眶。猶尙不禁。豈非至孝卓烈感人之深焉者乎。伏惟巡相閤下。德義孚於人。地位司其化。聞此吳氏之至孝特烈。則感慨賞歎之仁。迥出於輿情。故玆以齊聲仰達。伏乞存察實蹟。期於登聞之地。千萬祈懇。

病夫傳

編輯

長安有自號病夫者名鎤字日汝。卽斥和功臣李忠莊公六代孫。尤齋門人諱商翼五代孫也。眉宇淸疎。神精明秀。志氣倜儻。言論慷慨。詞律豪宕。筆法典雅。以淸白爲世業。以詩書爲家計。其論古今人物。必揆之以道。雖先輩如有過。則無依阿之辭。雖今人如有取。則有傾蓋之舊。識者服其特立之見。其身世也。簞瓢屢空。三十未有室。一足蹣跚不利行。此所謂病也。其衡於中拂於外者蓋如是。而人不見其戚戚之容焉。或曰。斯人也言必稱古之人古之人。絶今不爲。惟古是學。而不能脫然於擧子之業。不以貧憂焉。不以疾戚焉。而必以病夫自號者何歟。余應之曰。斯人也風節自先世。學問有淵源。辨其義利。立其大者。則科業不至於奪志矣。亦知病於德者爲病。病於足者非病也。而必號病夫者。以病託於世。而將以謝乎輦轂之下。退伏於江湖之間。養成厥德者也。豈若賤丈夫之長戚戚於疾病而形於言語者乎。試嘗論之。使斯人洗拂靑雲之上。早當路於時。則淸風峻節。猶足以激濁揚淸。羽翼世道。不讓於古人。矧是託病遐遯。求志養德。高者抑之。亢者裁之。終歸於純熟和平之地。而以作廊廟棟樑之材。則天所以病斯人也。豈非玉成者耶。然則斯人之自號也。非所以怨天也。而乃所以知天也夫。

先生行狀金碩柱撰

編輯

先生姓李。諱禮煥字致和號蘭菊齋。人或稱洙岸先生。其先慶州人。新羅佐命功臣諱謁平之後。麗季有諱齊賢謚文忠號益齋。於先生十七代祖也。我朝有諱俶祉。以石城縣監。光廟初。棄官入鴻山麻田谷。水石自娛。因以終焉。縣監孫諱龜齡生員。値燕山戊午士禍作。遂隱不仕。生諱荃。資高學精。中廟己卯。年二十中司馬。是歲見趙靜菴被禍。遂遯於藍田之內洞。仍以自廢。生諱堯年。不應擧。事親至孝。年八十二。丁內艱廬墓。享年九十六。以先世皆隱遯。終辭壽秩。六代祖諱汝信。有文學行誼。曾祖諱又白。正直剛介。有一鄕之望。祖諱光元。考諱東郁。氣宇明秀。倜儻豪俊。輕財好施。友愛篤至。妣寧越辛氏。士人碩勳女。高麗金紫光祿大夫鏡之後也。貞靜簡嚴。溫柔寡默。咸稱女中君子。英廟壬辰十一月初三日乙亥。先生生於藍浦洙岸里。母夫人淸瘦多疾。乳道艱澀。祖母德水李氏。常負抱借乳於四鄰。李氏勤雅誠莊。亦有賢德。姑婦一心並育。自赤子敎養有法。其遊戲。常喜與好施。升降禮讓。依樣長者。豪勇峻正。天資潁悟。聽於長老之側。口不辨是非。而中心瞭然。觀其色可知也。與等輩遊。有不直者。必正色叱斥。不少假借。同類不敢爲非。八九歲。就學於圓峴李公相郁。適同學兒之大人。以非理詰責先生。先生對語稍欠恭遜。彼愈激怒。至擧杖擬之。先生謹避免。因是節言。鮮有口過。至衰老而每道其事。十四歲。丁內憂。先生新娶。而金孺人病未迎歸。家力已傾而無主饋。先生獨自致辦喪葬之具祭奠之需。情文備至。哀逾毀禮。幾至傷生。居憂常講喪祭禮。有所未暢。不勝憤悱。聞性堂鄭先生學博行高。往從之。行束脩禮。聞正大之學。遂斥絶科業。專心爲己。務益自修。難疑問答。師生間爲知己。一時同縣。有白公師亨,李公相文,吳公益讓。皆先生倡導之。與之同門。聰明才識。或有相長。而眞實刻苦。皆推先生焉。留學門下。忽一日心動。冒大雪還家。則先公宿患已猝劇矣。竭誠救護。僅數日遂無及。叫叩攀擗。如不欲生。喪葬盡禮。哀毀愈至。連遭巨創。家財蕩竭。遂至幷日之食不繼。易衣之衣不得。菜茹之塩。松葉之粥。亦絶者屢。而親戚故舊及門人有所周。或辭或受。必適於義。艱窶旣極至。不保先廬。流離轉徙。癸酉冬。搬移於炭洞。又不能支。翌冬往金塘墓下。淹留十七秊。又移於坪里。又四年還於舊廬。甚欣然曰。吾復以先人舊廬奉祠板。死無餘恨矣。嗚呼。先生可謂四方之人。窮乏困厄。飢寒備至。不以此少挫。少無慽容。肌膚豐腴。人不見其飢色。對人亦未嘗言飢。惟樂仁義嗜禮樂。講學論道。若不及焉。善引朋友。誘進後學。如飢如渴。未嘗少倦。聰明絶人。雖義理難曉處。目無全牛。雖千事萬疑。剖決如流。左酬右應。無所壅滯。無事則斂膝危坐。默如泥塑。望之儼卽之溫。就其座而聽其言薰其德。雖跖魋悖意自沮。雖賁育麤氣自消。言若不出口。身若不勝衣。待人恭遜。情意懇至。如有少差。必正色直責。凜乎若秋霜。如快刀截物。至於好善服義。雖婦孺疎賤。寸長片善如有聞。則便喜而亟稱之。書示親知。言及友生。期於效則。惓惓不已。隱惡揚善。顯微闡幽。常激勵頹俗。期欲偕之於正。其始則樂之者鮮。不樂者衆。所親憫其太直截。從容規之。先生慨然曰。天生吾人。萬理具備。與堯舜同。或局於氣質。或蔽於私慾。滅稟喪賦。至於無恥。從以承順。不爲圭角爲能事。一人出言。千人和之。世道崩降。彝倫斁敗。載胥及溺。盡由於此也。天下有道。天子亦有爭臣。士庶且有爭友。無是則日月無光。天地晦塞。世人自謂情深誼篤而面好背惡。坐視其入於坑塹而不救正。豈不寒心哉。人於五倫。遺其一非人也。孔子曰。忠焉能勿誨乎。孟子曰。不敎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故非人不敎。不敎非人。聖賢千言萬語。皆所以明天理正人倫。天之生斯人。使斯道覺斯人也。君子明其道而已。人之樂聞與不樂聞。豈可恤乎。吾故每嘆朋友氣魄不足。不能正直責善。懦軟退巽。自取柔佞之科。良可恨也。聽者莫不肅然。其終也樂聞而改過者多矣。尤謹四禮。喪盡哀慽。祭盡誠敬。冠用賓贊。昏用親迎。省文就質。必則先進。不以貧窶而廢禮。雖粟飯菜羹。歲必祭先墓以盡追遠之誠。慕切隆師。隨事盡心。時省師墓。老而不廢。曰民雖生三。不敎無二。九經所以尊賢居先。今之世。師道久廢。道之不行。良以此也。用今之俗。無變今之道。挽回三代。豈不難哉。長吁永歎者數矣。嗚呼。先生早罹艱難。夙失怙恃。僻鄕竆陬。只藉一二遺經。獨致極功。擧而措之。觸處洞然。經紀規畫。無非學問中出。敦宗族修譜牒。明親親也。厚倫彝行鄕飮。勸忠孝也。扶風敎設鄕約。推以及人也。於是乎士氣蔚興。建朱夫子祠於縣西新安武夷山下。諸孫並力。立益齋公祠於縣東龍溪之上。奉位板追配於新安院。又與士友隨力出財。設性堂書社禊。春秋講信。又倡起同志。鳩合財力。助南塘韓先生及屛溪尹先生之祠役。皆出於推本尊賢之至意也。每事必光明正大。若靑天白日。雖或偶有差失。必自訟於人。無一毫遮護。人或告之以有過。則樂聞而稱謝不已。待其人加於平日焉。性雖不嗜酒。亦愛飮。有時微醺興到。則或撫琴或聽簫。或與人唱和。詩格沖淡。不事雕琢。筆法蒼古。必則先輩。飮食起居。一遵鄕黨篇。曾於寒冷爲祟。寧日罕矣。而心誠慕賢。不憚涉遠。累造性潭宋文敬公問學。大被奬詡。性潭手書蘭菊齋以贈之。標其淸操。從遊鰲村宋文簡公。鰲村許以道義交。至於名區勝地。游屐殆遍。入華陽洞。次煥章菴壁上韻曰。華陽迥出首陽山。日月昭懸屋數間。假使當年無此洞。中州海外盡腥寰。慨然有匪風下泉之思。每當花鳥之時楓菊之節。與同志覽賞風物。暢舒幽情。如龍岑之汝川,炭山之文川。村醪野蔬。約日招邀。歲以爲常。實倣乎陶靖節曾城斜川之遊。朱先生武夷馬川之會也。鄰里有同宗希濂窩敬植氏。資高德厚。爲先生麗澤。氣味相同。終始一體。合力周旋。可見德不孤必有鄰也。嘗於夢中孔子謂曰。只知義理。不知衣食最少也。夢作一句詩曰。安貧遊世外。樂道聞夫子。蓋其素尙而致也。暮年縣官擧於方伯曰。博學明經。師受有源。道臣薦於朝曰。勤學實行。鄰境咸服。顯晦有數。竟未有一命之施。在先生何憾。而爲世道慨然也。配金氏籍光山。士人諱尙茂之女也。徽柔溫雅之德。可以配君子。恆言無所違。常對必加敬。平生不擧眉於先生之前。奉先接賓。一如先生之意。先生亦甚宜之。先生有一弟。出後於從叔父。又有庶弟妹二人。常見怡怡。皆早亡不勝慽慽。五十以後。宿疴漸深。微暑薄寒。不能出門。日益沈綿。蕭然茅屋。四壁徒立。但寓懷圖書。尙友千載。北山之薇。南㵎之蘋。可以療飢。與世相忘。由是以樂孔顔之所樂。雖野老里兒若儕輩。隨遇隨應。無老少貴賤。一如也。燕閒或破紙作豆。或括蓬爲矢。戲壼弄俎。或說農桑。或說經綸。不以疎而減。不以密而加。吐心竭衷。皆得其歡心焉。曁乎殘景。同氣之慽。長孫之慘。摧傷無餘。因而枕席居多。雖末疾沈淹之中。坐則必跪。兩膝曲而不能伸。含涕曰。吾不復再跪。是何罪哉。每當父母忌日。涕泣而道之曰。吾之不肖甚矣。不能早幹家。未得一日甘旨之養。自幼多疾。徒貽父母憂。吾嘗有病。慈氏欲啖余。買生魚親割曰。已甚憊疲。思食一鱗。而但爲汝未能也。不肖猶不知。慈氏先已遘疾。是夕奄至屬纊。終天之痛。無時可洩。始吾往學於圓峴。慈氏多率艱乏中。親舂米辦佳味。時以饋師。到今追思。罔極之恩。無報一毫。涕淚如雨。丁酉四月二十日。以宿疾卒。享年六十六。喪之日。晴天雷震。前數日。澣濯所着上下衣及單被。理髮剪爪。托於門人曰。近身之物。業已整矣。喪葬稱勢度力。以儉爲主。勿用繁文。一依家禮。病日劇神日淸。亹亹之言。少不差爽。若平人發程也。言言戒後人。無自欺尊德性。準的仁義。以存天理遏人慾。無忝所生。昏昏中。語東土善人。鍾山嶽而出。護邦國捍南北。言之復言。是年六月十四日。葬於縣南三十里老人洞。從先兆乾坐原。先生所占也。初喪。里巷婦竪。莫不如喪親戚。靷而男女老少。擁路哭送。所經市井街路。皆曰賢人亡矣。嗚呼。先生稟高資粹。充養有素。身長七尺。頭正面方。鼻峻耳白。鼻根入頂。眼明如星。眉秀如燕翼。顔帶玉光。齒白而直。口大而唇紅。鬚疎而美。胷襟灑落。神精瑩然如冰玉。衣鶴氅戴雲巾履木履。大帶羽扇。時行三逕。緩步逍遙。居則焚香默坐。對越上帝。接人則言簡而正。至論古今說經義。如雲行水流無礙滯。毫分縷析。益精益密。衆楚喧息。奔流波靜。遇事坦然。剛毅果斷。若破竹迎刃。行其所無事。猶常恐懼戰兢。若臨溪履薄。察理明物。彌細彌謹。自晦之道。尙褧之德。人固鮮知。至於致用之具經世之才。尤不得以窺其蘊也。噫。古人論易曰。已形已見者。可以言。無形無見者。不可以名求。所謂易者。果何如哉。先生之德已形已見者。略可以言之。未形未見者。不可得而言也。嗚呼。君子有龍德。龍德果如是乎。金孺人之墓。在先生墓右上數步。一男四女。男基鑣娶水原白東哲女。育二男。長鋤。次鍤。女長適柳秀元。育二男。長鎭台。次鎭斗。次女適辛東漢。次適柳賢魯。次適崔秉烈。小子碩柱幸同里閈。厚蒙不棄。熟瞻威儀。胤子基鑣托以狀草。鹵莽蔑識。曷形其萬一。固辭非再。固請不已。不敢永辭。謹述若干。以待立言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