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窩先生文集/卷三
䟽
編輯請寒岡旅軒兩先生陞廡疏
編輯伏以臣等。謹按宋史氏。論儒賢從祀之美曰。儒先重則吾道亦重。儒學輕則吾道亦輕。誠哉言乎。蓋吾道者天地之大經。儒賢者國家之元氣。一輕一重之間。有以關世道之汚隆。係人心之淑慝。則人主之所以審其輕重。以爲立經扶元之地者。顧不在於從祀一擧乎。洪惟我聖朝右文興化。跨越百王。崇德衆賢。媲隆三代。前後儒宗。次第陞祀。古今縟儀。輝暎聖廡。其所以啓休運於千一。綿寶籙於億萬。鞏基不拔。曆服無疆者。實亦有賴於斯矣。猗歟盛哉。第惟先正臣文穆公鄭逑,文康公張顯光。學問精邃。道德純備。蔚然爲昭代之醇儒。後學之宗師。其在朝家崇褒之道。宜躋聖廡腏享之列。而曠世盛典。至今闕然。擧國輿情。尙此鬱伊。是知事固有未遑。而時亦有所待也。臣等始於頃年。𮖐足千里。稽首九門。妄陳蕘說。冀蒙纊聽。惟我殿下不以草野之倨傲爲罪。特下溫批。諭以難愼之由。勉以退修之功。臣等雖甚愚且賤。亦有以仰認殿下之深意也。今夫聖廟重地也。從祀大事也。道學愈尊。而其選愈嚴。公論益峻。而其聽益謹。殿下之所以鄭重低徊。終靳允兪者。蓋出於重其事尊其軆。而夫以我兩賢臣之學問之正。道義之美。未蒙殊褒之恩。而竟漏躋享之科。則皇明祀典。不列蔡西山,黃勉齋者。不幸而近之矣。其爲聖世之欠典。士林之遺恨。果何如哉。臣等散歸田野。抱此耿耿。踰年越歲。猶未釋然。玆敢凟冒天威。更伸前請。夫其言行之始終。出處之顚末。曾經睿覽。已入俯燭。請以其羽翼斯文。扶植名敎。大有功於道統之傳者。特擧而陳之。伏願殿下。留神澄省焉。臣等竊惟東方道統。其來蓋久。文敬公臣金宏弼,文獻公臣鄭汝昌,文正公臣趙光祖,文元公臣李彥迪。相繼以起。而至若文純公臣李滉。實爲山南夫子。海東考亭。當時及門。後來私淑。固多成就。而東南正脈。惟有鄭逑,張顯光兩人而已。蓋鄭逑。天資豪邁。志氣遠大。年甫弱冠。師事李滉。講學論禮。亟見穪許。異日之單傳密付。已在於是矣。其爲學也以家禮爲日用儀則。以大學爲工夫節次。竆理以盡其性。居敬以養其心。造詣旣深。踐履益篤。而軆用兼該。博約兩至。葢其門路之正當。階級之峻截。䂓模之宏大。心法之嚴密。有非謏聞淺見之所可得以擬議也。夫如是故。起膺召命。登對前席。論大學之工程。而首陳天德王道之要。訪治道之先務。而必進保民興學之說。其所以敷奏乎經義。啓沃乎君心者。蓋無愧於非堯舜不敢陳之義。而逮夫天地閉塞。彝倫斁壞。連上全恩之箚。繼進盡孝之說。辭意嚴峻。理義正大。至今讀之。令人凜然。則眞德秀之乙酉奏對。不得專美。而亦可與朱夫子甲寅封事。前後同揆也。惟其守道自重。難進易退。平生所蘊。雖不得盡布。而講學林泉。闡明斯道。四方來學者。坌然輻湊。而隨材敎誨。各使成就。陶山以後。此其爲盛。而有光於國家之治敎者大矣。其所著述。卛皆正大微密。而至於天命之敘秩。心學之淵源。尤致意焉。有如五先生禮說。酌古今之異宜。參常變之折中。使夫吉㐫賓嘉之儀。靡所不該。家鄕邦國之用。皆得其宜。有如心經發揮。發明朱子之本意。黜去程氏之謬見。使夫儒禪之分。不得相雜。輪翼之功。未或偏廢。其所以極深硏幾。尊信而表章之者。有能接千載之遺緖。開萬世之羣蒙。則實有符於考亭陶山之正印矣。蓋張顯光德器渾厚。襟量弘遠。粵自早歲。已見大意。甞曰能做天下第一事業。方爲天下第一人物。間嘗從遊鄭逑。以相資益。而其所以眞積力久。默契精到。則蓋由不待師承而超然自得者矣。其爲學也。主靜以爲基本。持敬以爲節度。靜存而動察。內外之交養。軆立而用宏。本末之俱備。蓋其氣象之宏偉。見識之博達。義理之精深。淵源之流通。有非拘儒曲學之所可得以窺測也。夫如是故。隨時隱見。與道行藏。三不可仕二可恥。所以明出處也。敦孝悌。厲廉恥。尊德行。所以蒞民而出治也。建極之疏。三不忘大機軸之說。所以道君心而勉君德也。及夫神州陸沉。九幅飈回。則深入永陽之立巖。以寓蹈海之微意。其所樹立於氣數翻覆之際者。視諸劉因之爲元伯夷。吳澄之自處以今日之貞者。相去遠矣。惟其卷懷巖穴。囂囂自樂。爵祿不累於其心。齒德俱卲於當世。在卛國家爲蓍龜。在士林爲山斗。一時從遊者。屨滿戶外。質疑而考德。心悅而誠服。文穆以後。又一斯文之盛會矣。其所著述。率皆廣大淵邃。而平生用力。尤深於易。自夫天地之大。性命之奧。以至昆蟲草木之微。莫不硏竆軆認。豁然貫通。有如易學圖說,圖書發揮,易卦總說等諸書。皆所以闡河洛理數之原。達陰陽變化之機。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有能發前聖之所未發。曉後學之所難曉。深有得於經世啓蒙之眞訣矣。嗚乎。惟玆兩賢臣。俱以間世之姿。應運而生。學問旣如是純正。德行又如是卓越。前後列聖之所以禮遇於當時。褒奬於旣歿者。可謂極其哀榮之典。則臣等之極意論列。請陞聖廡者。非出於阿好之私。而乃百年公共之正論也。乃一國秉彜之良心也。臣等謹按皇明臣藩府之論從祀祀典曰。秦火以後。諸儒苟能存經。則從祀聖廟。或所不棄。而至於後世。則必其節行之美。足以維持名敎。著述之善。足以羽翼聖經。二者皆無歉焉而後可也。今以此言律之。則兩賢臣之合於躋廡者。可謂的然而無疑矣。以言其節行。則頹波中間。獨爲元祐完人。滄海東頭。自處崇禎遺老。其所以維持名敎者何如也。以言其著述。則微辭奧旨。發妙鍵於程,朱。妙契精造。溯眞源於羲文。其所以羽翼聖經者何如也。夫所謂二者皆無歉焉者非耶。雖然臣等之私憂過計。竊以爲自古從祀之議。未始不以繁顆有所嫌難。未敢知殿下之意。果以爲如何。而凡論從祀。但觀其賢之當祀與否而已。不必慮其繁顆。三代以後。儒贒之盛。莫如有宋。而卛皆次第從祀。初以五賢。其後以張栻,呂祖謙。又其後以司馬光,邵雍。又其後以楊時,胡安國,蔡沈,眞德秀。又其後以歐陽修,胡瑗。而歷代沿之而爲常典。史氏書之而爲美談。今以殿下之明睿。豈不灼知其然。而有所嫌難於崇褒之典也哉。大抵國家之於儒賢。以輩出爲盛。以陞祀爲榮。自古已然。若以鄭,張兩賢臣。秩之從祀。參錯聯腏於本朝諸賢侑坐之庭。則實足以昭列聖培養之厚。著當寧文明之休。而永有光於天下後世矣。殿下何不深思而亟圖之也。臣等於此。又竊有所感者。今我國家。運際昌熾。慶膺祚胤。凡於斂福錫極之道。祈天永命之術。罔不眷眷夙夜以勤。聖念若其所以扶竪正脈。培養元氣者。則尤豈非今日之所當急務者乎。臣等區區不勝憂愛之忱。敢進狂妄之說。竊伏想淸燕乙覽之際。必將起相感於曠世。恨不及於同時。而惟我列聖之所以遺殿下繼述者。亦可得以次第擧行矣。豈不美哉。豈不盛哉。伏願殿下。特下兪音。亟賜成命。以興維新之化。以基無疆之休。則邦國幸甚。斯文幸甚。臣等無任瞻天望日。皇恐屛營之至。謹冒昧以聞。
江湖金先生請謚疏
編輯伏以我聖朝。崇德象賢。媲美於成周。尊儒重道。跨隆於皇宋。凡在儒臣之學有淵源。道存開繼者。則無不施以褒贈。加以節惠。不以時世之久遠而有所或歇。不以事蹟之寢微而有所或忽。所以培植元氣。維持世敎。以基我億萬年無彊之休。猗歟盛哉。第伏念故贈戶曹判書臣金叔滋。學問精邃。道德醇備。蔚然爲昭代之眞儒。後學之宗師。其在褒贈之道。宜有節惠之恩。而事有未遑。時有所待。至今爲聖朝之欠典。士林之遺恨。臣等生長衣履之舊鄕。濡染山水之高風。好德之心。微而亦切。景行之誠。久而不泯。玆敢𮖐趼千里。稽首九門。妄陳擧國之輿情。冀蒙曠世之殊眷。請以其淵源之正。開繼之盛。與夫平日言行之始終。出處之顚末。大有功於斯文者。歷擧而臚列之。伏願殿下留神澄省焉。蓋叔滋乃文忠公臣金宗直之父。而高麗忠臣吉再之高第弟子也。吾東方道學之傳。實自高麗文忠公鄭夢周始。而夢周傳之吉再。吉再傳之叔滋。叔滋傳之其子宗直。宗直傳之金宏弼鄭汝昌。自其後儒贒輩出。斯道大明。不讓乎濂洛關閩之盛。是以粵在明廟朝。太學儒生。請復文正公臣趙光祖之䟽曰。光祖學於金宏弼。宏弼學於金宗直。宗直之學。得於其父叔滋。叔滋之學。得於吉再。再之學。得於鄭夢周。夫鄭吉兩賢。乃麗朝人也。而至若本朝。則道學之傳。叔滋爲之宗祖矣。上有所承。下有所授。闡明乎理學。羽翼乎聖經。爲聖朝開太平。叔滋之功。於是爲大。自古國人之公論。固不可誣矣。惟其世代寢遠。兵燹累過。嘉謨懿蹟。盡八蕩佚。遺風餘韻。亦就湮沒。只有其子文忠公所撰彝尊錄一編。可覷其萬一。試就而觀之。蓋其爲人。慈詳而惻怛。端方而簡直。動靜詰默。皆律以䂓矩。年未弱冠。師事吉再。得聞有性理之學。自是篤志經傳。覃精極慮。紆餘以就之。博約以成之。有以求程,朱之緖。溯孔,孟之源。猶以爲未也。則聞別洞尹祥之深於易學。徒步往謁。躳受旨訣。竆陽變陰化之數。探原始要終之妙。及夫升於司馬。遊於太學。儕流爲之推重。長官爲之嘆賞。制擧之選。無出其右。師儒之薦。必居其首。此則其爲學之大要也。夫如是故。其事親也。從事小學。曲致愛敬之誠。其奉先也。一遵家禮。快洗俗習之陋。其處同氣也。友愛篤至。其待交際也。忠信爲主。以至於御家庭而居宗族也。無不各得其歡心。及夫出而居官。則以爲有土地有人民。是亦可以行吾學也。專以革汚俗。興六行爲首務。而修先聖之廟。以正栗主之法。復改火之制。以頒鑽木之令。以至於勸農捄荒之俱極其誠。備盜馭吏之咸盡其道。至有甘澍洽至之頌。淸水白石之號。則雖其恬於進取。沈於下僚。而憂愛之忱。致澤之志。未嘗少衰。又以貢法之便。改量之利。申請兩朝。勤勤懇懇。此可見其經綸之一端。何莫非學問中流出。而尤有所眷眷於成就人才。葢其學出於吉再。故其敎人也循循有序。不使之躐等。先入小學。從事於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間。以涵養其本源。然後次大學次語孟次中庸。次詩次書。次春秋次易次禮記。然後又令讀諸史百家。又令學射學書學數曰。射古人之所以觀德。非博奕比也。書心畫也。須要端正精熟。數日用事物。非此未易究。位次不可以傾側也。又甞曰。爲人子者。不可不讀禮。平時不講究節文。至於倉卒。茫然無所知。以是淪於佛法。惑於巫覡。人之失愼終追遠之義者。每坐此也。其敎諸子。雖當暑月。必於案上。親揲蓍布卦以敎之。因訓以讀書之法曰。讀書。勿以麁心大膽。容易放過。須仔細看破。雖沒緊要處。要把玩。又曰。讀書勿謂古人糟粕。務要軆認自家分內事。竆而行己。達而治人。一切以聖賢爲法。又曰。庸學或問。不可不讀。若欲剽竊章句。以助著述。則非性理之學也。若其所著述。則得於經學者。旣深且厚。故發爲文章。簡絜精緻。措辭命意。一字不苟。大司成趙庸。甞見其易卦彖傳解義。穪爲第一。大提學卞季良。亦曰金叔滋今世名儒。苟無其實而惡能如是乎。惜乎其遺文之不盡傳於世也。平生以闢異端爲己任。斥冥府地獄之說。辨放光舍利之妖。前後上書。必以黜釋道爲正人心之大端。而喪葬祭禮。終不用浮屠法。嘗於韓魏公書儀。見有盂蘭齊之說。而深歎其流俗之所陷。聖朝以來。西敎之不敢熾肆。實有賴於此矣。嗚乎。叔滋之學問如彼其正大。德義如彼其純美。而衛聖道闢邪說之功。又如彼其深切。則文忠公之以其子也。其所以耳擩而目染。手記而筆書者。卽何異於致堂之於文定。九峰之於西山。而容有一毫過溢之辭哉。夫以有淵源之學。而尙闕壹惠之榮。有開繼之功。而未蒙易命之褒者。已非爲百年美事。而況又贈以正卿。秩躋二品。朝家贈謚。自有常典。則此臣等今日。不念草野之倨傲。敢陳蒭蕘之鄙說。闡儒宗傳道之重。籲多士久菀之情者也。第伏念叔滋之歿。今且三百餘年。而請謚之論。始發於今日。則人之聞之者。未始不以此持疑。而孔門七十子。漢,唐以來。諸儒之封贈諡號。皆至宋元而後爲之。世之稍遠。事之差遅。又何害於尊尙之道耶。況惟我殿下。春秋鼎盛。聖學乾健。聦睿之德天成。緝煕之工日就。環東土數千里含生之類。莫不瞻仰蹈舞。涵煦發育。喜見其右文作人之化。重光於今日。則崇德象賢。尊儒重道。係是繼述中一事。履端初一政。伏願殿下。特加淵念。快賜兪音。取叔滋行狀之文。降太常擧謚之命。邦家幸甚。斯文幸甚。臣等無任激切屛營之至。謹冒昧以聞。
松庵金先生請謚請額䟽丁卯
編輯伏以臣等。謹按節惠宣謚。昭載於禮經。建廟延額。屢書於史傳。此自歷代以來。明後喆辟之所以㫌善褒能。尙德報功。以爲裨敎化而樹風聲。培元氣而扶正脈之大關棙者也。雖然。世代之久遠不同。事蹟之闡隱亦殊。或有始顯而終晦者。或有先微而後著者。豈不以機有所會。時有所待而然耶。竊惟高靈人故贈吏曹判書臣金沔。學問精深。道德隆厚。忠義炳烈。勛業卓犖。聖朝爲之贈秩而賜祭。士林爲之揭虔而妥靈。則㫌褒可謂極矣。崇報可謂至矣。而以正卿而尙闕易名。在遺祠而未蒙錫號。其爲昭代之欠典。輿情之缺望。當何如哉。臣等秉彜不泯。景仰冞切。𮖐足千里。稽首九門。敢冐天威之嚴。略陳寸窺之微。伏願殿下試垂採焉。蓋金沔。卽先正臣文貞公曹植之高第弟子也。天姿渾樸。人品高邁。生質之美。已有異於人者。自其幼少時。不喜遊戱。儼若老成。侍於親側。終日危坐。未甞小有懈。見者異之。稍長氣局峻整。宇量弘毅。常忼慨有大節。不屑爲拘儒俗學。必以聖賢事業。自期待。而孝友之行。出於天性。其父府使臣世文。歿於慶源任所。徒步奔赴。艱關跋涉於數千里外。雖在顚沛之際。澌頓之餘。而持喪奉祭。一遵禮制。顔色之慽。哭泣之哀。有足以感動行路者。服旣闋。則事母氏。晨昏承歡。盡其婉愉。左右就養。備其誠敬。及丁憂。戚易中節。情文合宜。一如前喪。甞就所居後麓先塋相望之地築臺。名之曰懷先。日當登眺。以寓終身之慕焉。有一弟曰滋。出爲人後。遠在湖中。蓋無以同室共居。陟岡之懷。看雲之思。無時或已。其未見也。必問遺源源。其旣會也。必湛樂翕翕。不以山川之遼濶。而或忽於式好。粵自弱冠。師事曺植。得聞爲學大方。退而與並時諸名碩。講磨切偲。以相資益。有如金誠一,柳成龍,鄭逑,金宇顒及郭𧺝。吳澐。趙宗道,郭䞭,文緯,朴惺,李魯。皆其平日交遊。而尤與鄭逑,郭䞭最厚。嘗同遊伽倻山。同志四五人隨之。其在山中。晨輒盥櫛而坐。或講近思錄。或讀南嶽唱酬。晝則聯袂玩景。行到一谷口。有飛瀑可玩。將與鄭逑促赴。而有同遊者。掉臂而過曰。吾且洗眠。則遂惕然。謂郭䞭曰。夫所處之不可以不愼也。使此瀑在舍人巖考槃谷之間。亦豈不爲淸償之一助乎。而所處卑汚。有此掉臂洗眼之譏。此有以自取也。交相諷戒於遊觀諧笑間者。恰有朱張南嶽遊之氣象矣。葢其師友之淵源。道義之刮磨。旣如是而又能不事科臼。專意問學。杜門讀書者。四十有餘年。凡聖經賢傳。洛建諸書。無不硏精。覃思深究。力索以求其歸趣。尤喜二程全書。深加玩味曰。行己處事。必於此標準。則可以無大過矣。是故。其爲學也。深有得於程門之敬字工夫。以爲下學上達。不離灑掃。天德王道。只在謹獨。必欲驗之身心。而無一毫之或差。見之行事。而無一息之或違。其所以涵養於不睹不聞者益厚。省察於莫顯莫著者愈嚴。儼乎若上帝是對。遫乎如大賓是見。而雖家人子弟。未甞見其傲惰褻慢之容焉。及其眞積力久。資深養厚。則日用之動靜語默。皆有以左右逢其原。而蘊之爲和順之充實。發之爲粹盎之光輝。人一見知其爲成德君子。夫所謂程門敬字之說。有功於聖學者。非此之謂歟。初與李基卨,郭𧺝,許潛。同擧孝廉。除參奉不就。吏曹啓曰。李基卨,金沔。學行尤爲卓異。請六品調用。遂與趙穆,成渾,鄭逑,李基卨。同被薦擢。拜工曹佐郞。蓋特選也。初辭不赴。已而又拜。辭不獲命。則遂黽勉赴闕。謝恩卽歸。守靜丘壑。從吾所好。無復有當世之念。遂築室於萬松深處。扁之曰松庵。燕居讀書。益竆性命之奧。以尋孔顔之樂。遠近學者宗之曰。松庵先生。摳衣挾筴者。屨滿戶外。日與之談說義理。討論墳典。作詩以諭學者曰。嗟吾君子學。天理勝私情。須得如溪水。秋來日漸淸。隨才敎誨。不厭不倦。成就者甚多。而一鄕亦皆薰然化之。不敢爲悖亂之事。或有爲不善者。亦必曰。不可使松庵先生知。無不革舊而自新。自是優遊𤱶畒。囂然自樂。若將終身焉。逮夫壬辰亂作。列鎭奔潰。慨然曰。大駕播越。廟社流離。當此之時。豈忍垂手不出。坐使六十州民物。盡爲魚肉乎。捐身報國。此其會也。遂約趙宗道,郭䞭,朴惺,文緯等。首倡義旅於居昌,高靈之間。募兵調糧。遠近爭趍。未及旬月。而已得數千衆。勵之以忠義。感之以恩信。號令嚴明。部伍整肅。人皆思奮。士皆賈勇。初捷於牛旨。再捷於鼎津。三捷於茂溪。四捷於知禮。五捷於金山。前後鹵獲之多。斬馘之衆。最於當時之諸義將。而威名遠播。賊酋破膽。軍聲大振。義徒增氣。所向輒克。所到必摧。江右一帶諸縣邑。次第收復。此非徒籌策有定。指揮得臧。蓋其義理昭明。忠信夙著。有以感人於死生存亡之秋。而能得其死力者也。嘗行軍到居昌之新倉。見閭落蕭條。民物創殘。慨然太息曰。擧目山河之異。正道今日事。遂作詩一絶曰。國破家亡虜報𭶿。領軍三度到新倉。莫言賊衆吾兵小。思漢民心不敢忘。及其進擊知禮。移檄湖南伯請助兵糧。其文有曰。秦庭痛哭。實抱存楚之心。鄴兵馳援。要紓伐趙之禍。張鎬之來救若急。巡遠豈失睢陽。蕭何之轉漕不贍。信耳寧保巴蜀。有曰。七十齊城。惟餘莒墨殘邑。三千釰路。哀此杜甫孤臣。憂國之白髮千莖。討賊之丹血一斗。中夜甞越膽。泰華撐於心胷。半歲臥吳薪。蟣蝨生於介冑。天不可與賊共戴。國不可過江偏安。有曰父老望漢官之儀。士女傒周王之轍。人臣當此。死生寧論。共効諸葛之鞠躳。無如伯叔之充耳。淸宮禁秪謁唐廟。李晟之精忠足觀。集新亭共悲楚囚。晉臣之偸安可恥。今觀詩若文。可謂一字一淚。足令人想象感慨於千載下矣。時文忠公臣金誠一。以招諭使爲本道方伯。連上褒狀。上深嘉之。除陜川郡守。下書諭之。若曰。爾沔挺身糾師。刻意討賊。乃於旬月之內。緫得累千之兵。義氣天臨。烈士嚮應。揚兵鼎津。則遁賊裭魄。接刃茂溪。則流屍蔽江。官軍一何善崩。義旅一何齊勝。彼之所懷者刑。而刑不施律。此之所結者義。而義不思退。爾其先淸嶺嶠。亟迎乘輿。予言欲竆。予淚先下。已而拜掌樂院正。已而陞僉知中樞府事。又已而特賜義兵大將之號。以統一道諸義兵。又下書諭之。若曰。不蕫而効其勤。不督而赴於難。方可謂之忠臣烈士。庶無愧於茂績鴻功。孰玆之能。惟我臣沔。獨自拔跡於俎豆。奮然繼武於箕裘。丹心所存。皎然猶日。赤手而起。從者如雲。際平時而投簪。幾年捿遅林壑。遭喪亂而起釰。一朝衝突。戈鋋。義士附尾而承風。武夫關口而奪氣。夫豈功利乎見誘。蓋非職守焉是階。頃緣人或有言。得聞兵多無統。士各自爲戰。雖曰義以之名。將苟非其人。郤恐軍無所總。宜拜一介司命。俾統闔道義士。是庸拜爾慶尙道義兵大將。使遠近諸軍皆管攝一身。爾其刑人殺人劓刖人一於義。吹之呴之撫摩之惟其仁。灑十三代深羞。非爾誰也。恢二百年舊業。惟子能之。敎書至。北望四拜。伏地痛哭。起謂諸將士曰。方今主上播越。廟社流離。爲人臣子者。義當効死。而十行哀敎。感動心肝。惟爾將士。協心討賊。鞠躳盡力。死而後已。不可與此賊俱生也。一軍莫不嗚咽流涕曰。敢不惟令是從。於是。東至慶蔚。北至榮禮。四五百里之間。凡斬木揭竿。裂帛懸旗。火起風發。星馳霧屯者。無不遙請節制。雖如鄭仁弘,郭再祐,權應銖之別立標號。各專隅落。而亦皆來請命焉。當時義兵之處處羣起。在在殊戰。使國家終賴其力者。實由於先倡之風動。而特敎之委任也。時朝廷有招來勤王之議。聞卽辦嚴。提師欲往赴之。諸處義徒。列邑民庶。喁然不能鎭定。巡使金誠一深慮羣情渙散。馳啓以報曰。義兵大將金沔。一道之人。方倚以爲重。而朝議欲招以勤王。當此之時。此道旣沒。則湖南次第被兵。湖南不支。則國家恢復根柢。恐無餘地。思之至此。心肝欲裂。伏願十分參商。許留此將於本道。以固保障焉。朝廷遂寢其議。先是。家屬流離飢寒。不能自存。而終不往見。行過先塋下。本縣爲供奠需。卻之曰。白露園陵。掃灑久缺。吾豈敢受公具而薦私享乎。卽自辦以祭。將士皆歎服。癸巳正月。又陞拜右道兵馬節度使。特遣宣傳官傳諭。受命以來。尤增感激。每以任大責重。智踈才蔑。夙夜憂懼。期於掃蕩㐫醜。廓淸區域。以圖報効。卽進陣金山開寧界。將邀擊尙善往來之賊。巡使金誠一。憂其深入。欲使移軍弁岩。觀勢徐圖。而猶奮然不聽曰。不入虎穴。安得虎子。遂刻期擧事。軍謀大定。部分已整。而不幸遘厲歿於陣中。方其臨歿。執文緯,郭䞭手。而歎曰。吾與君輩。殉國忘身。誓滅此賊。以謝君恩。命卒於此。天也奈何。因擧手指善山。發聲長嘆。命諸參佐。秘不發喪。舁還新倉。語終而歿。一軍皆扣胷痛哭。一路諸民。亦皆哀號。以至山谷之間。荒野之外。莫不咨嗟痛惜曰。嶺南之民。將無孑遺矣。巡使金誠一聞之。大驚痛曰。此人妻妾在十里外。而終始不相見。精忠義烈。可質神明。豈吾儕所及。馳啓行朝曰。兵使本以多病。養痾山林。變生之初。奮不顧身。倡起義兵。經年血戰。屢摧兇鋒。江右一帶。至今保存。皆其功也。起兵以後。長在陣所。經夏涉冬。暴露風霜。而屹不動念。爲國之誠。炳然如丹。卒遘大厲。畢命軍中。長城一壞。三軍飮泣。天不助順。一至於此。啓至。上震悼。特命贈兵曹判書。兼知義禁府事。大駕還都後。遣禮官致祭。其文若曰。惟靈挺姿渾樸。藏修靜專。縱甘自珍。曷終晦焉。蘭榮谷香。束帛屢馳。幡然而起。浩然而歸。國運丁否。降割斯酷。逖矣西土。一隅王業。八路瓦解。千官鳥竄。孰遏其勢。挺身赴難。河北無人。獨有顔卿。誓心討賊。糾集鄕兵。義旗所至。㐫徒裭魄。幼學壯行。素期不忒。事聞行朝。授卿㫌節。復讐除兇。倚卿忠赤。營星遽隕。天奪何速。追官報功。正鄕其秩。爰命宗祝。遠奠菲薄。丁未以宣武原從功臣。改贈吏曹判書。光海初。又遣禮官致祭。顯廟丙午。邑侯趙逢原。與一鄕多士。建祠以享之。卽高靈之道巖也。臣等竊伏念臣沔以山野儒雅。守靜高遯。似不閑軍旅。而乃能糾烏。合數千之士。抗鴟張百萬之衆。而邦家倚以作屛翰。生靈賴以曆衽席。何其偉哉。蓋其平日格致之工。能明於分數忠義之操。有足以感人。故出而應變。所樹立如是卓異。而世之議者。祇見其設機運籌。摧鋒陷陣之外面粗跡。一切歸之於勛業之科。而殊不知內修外攘。必資於敬義。任重致遠。亦藉於弘毅。則其亦淺之乎知人也。是故。文穆公臣鄭逑之祭墓文曰。孝友之敦。問學之力。杜門積功。古人是慕。累徵不起。起又旋還。出處之間。惟義是視。時運不幸。醜冦跳梁。奬卛義兵。激厲士氣。敵王所愾。藩翰一方。如何蒼天。長城遽奪。軍民失望。後學失依。文純公臣朴世采海東師友錄曰。幼而志學。不屑擧業。淑艾君子之鄕。講磨性理之學。敎誨後學。學者坌集。觀於此二賢臣之所論。則可知斯人之所存所發。自有源萎矣。況伏見聖祖之前後敎書。及賜祭文。哀痛之情。發於淵衷。褒美之辭。極其隆摯。宸章炳煥。玉音如昨。字字句句。無非實蹟。則信乎知臣莫如吾君。三復奉玩。感淚自零。第惟貤贈已加崇秩。芬苾方享故閭。而誄行之縟儀。迄未擧焉。扁楣之殊渥。久未降焉。是固朝家之有所未遑。而抑亦冠儒服儒者之不得辭其責耳。夫如趙宗道,郭䞭,郭再祐皆以當時之門生僚友。先已賜謚頒額。而惟臣沔獨後焉。尤豈不慨然者乎。臣等或居湖中。或居嶺外。杖屨經過。遺風未歇。鄕里生長。餘敎尙存。則封疆雖別。尊慕何殊。謹以其師友講學危亂倡義顚末。一一捃摭。敢藉緇衣之誠。仰塵黈纊之聽。伏願殿下深軫鼙瑟之睿思。俯察蒭蕘之鄙言。特下太常。仍命該曹。擧行彜典。宣布恩光。一以示右文重道之意。一以爲褒忠勸義之地。國家幸甚。斯文幸甚。
書
編輯上百弗庵先生丙午
編輯日間連承下問書。又惠以詩。致眷眷之敎。其意蓋鄭重焉。三復以來。自不覺赧然而汗也。門下不以人無似而外之。常欲推而納之於古人之域。使得立其志而進其業。究其心而驗其事。以爲終始而不忒焉。爲今日從門下遊者。如或有一分勇邁底氣象。孰不感發而興起焉。如興璧者。前日所得聞。葢不甚草草。亦豈欲甘作小人之歸哉。立志不固。太欠努荷擔當去。往往有牽意隨波時節。無乃此身自坐在裏許而不之察耶。是愧是愧。
答百弗庵先生己卯
編輯日月已成晦朔。而落落無便。未得修付候儀。罪愧深深。卽伏承下書。憑審雨雪。寓中氣度平安。伏喜萬萬。興璧過蒙師門眷恤。不爲外之而收而敎焉。其勸勉誘掖。實出誠意。感幸無量。惟本質不敏。不能軆其萬一。而講討之間。自有感發處。因此可得其着手進步時節耶。此中敎法。只在一敬字。而爲敬之方。又以容貌辭氣上做去。甚覺緊要也。歸期當以念六七爲定。而亦有過歲之意。然村家無可供億處。恐似未成耳。
答百弗庵先生庚辰
編輯小學每以朝間取誦。而欲爲收拾計。雖不免務口誦。自不無間有所益。伏承下敎。以爲熟之心目。則後日當事。自有過半之功。此固興璧所素爲心。而每患其未能。今幸敎諭適中而發其端。敢不服膺而有所自激耶。同人俱散。甚是索然。固亦無奈。羣童之責。只是一時。何足悶也。
上百弗庵先生己亥
編輯月前士毅歷扣。因布寄言。意甚勤摯。伏領感誦。至今若耳提也。曾所屬意。在家固已佩服。流寓以來。尤常耿耿。恐或墜失。是亦疢疾之長德慧時。以是自慰。果能終有所進益否。日前偶作伽倻行。到學士臺。曾所手植三松。猶保無恙。一長而二短。此亦可爲山中故實。古人有菖蒲平安之報。玆以尾告耳。
上百弗庵先生
編輯一自西渡。居僻而路夐。起居之狀。末由以時承聞。尋常戀仰。第切幽菀。庚炎比酷。伏不審調養節宣神毖否。興璧旬日之內。洊承從妹,從侄女寃逝之報。遠想諸父情事。悼怛何喩。惟以各居異鄕。無騎卛隨意往來。則至親患難。便同秦瘠。亦可痛歎。至如書冊之工。雖不敢放過。而傍絶師資之訓。索居竆山。但覺烏頭之力日益盡。是甚可懼耳。
答百弗庵先生乙巳
編輯違拜已換一年。雖在憂愁悲慽之中。戀德一念。何甞不憧憧。卽伏承耑人下書。慰存勤摯。辭旨懇惻。拜讀感荷。繼之以涕。因審調中節宣。無有愆損之患。此今年第一消息。區區無任奉賀之至。興璧命益崎𡾟。意外遭家人寃逝。奉老卛𥠧。情景難堪。其爲痛悼。不但伉儷之重而已。慈患以悲疚見添。蒼黃數月。無暇窆事。今纔占山定日。而近來山閙。無處不有。亦一惱心事也。家門禍故。係是一串運氣。茶山從兄。計至之翼日而又遭此。不可以地步之稍間。人事之巧避。有所能免。誠如下諭。尤切痛嘆。亟欲扶老挈幼。還依族親。因返寃柩。葬之先壠之下。庶幾生死俱安。而百爾思度。亦有所不可容易者。自此此身尤爲纏縛。如衣不澣。每伏念寄意鄭重。益覺懷緖愴恨。不知所以仰諭。
上大山李先生問目
編輯魂魄。
答曰。耳目聦明爲魄。其中煖氣爲魂。四肢之有煖氣。卽四肢之魂。其能屈能伸能作用底。卽四肢之魄。蓋精氣充滿。周流於一身之中。不獨耳目爲然也。詳見節要答梁文叔書。檢看如何。
虛靈不昧。
北溪說自無病。恐不必疑也。妙用二字。指虛靈不昧之妙而言。與軆用之軆。自不同耳。虛靈二字。有合理氣說處。有分說處。在所用如何。不可主此而疑彼也。朱子嘗曰。心者氣之精爽。而又曰。理未知覺。理與氣合。自然有知覺。〈不記全文。〉須如此兩下說。方周遍耳。
養知莫善於寡慾。
多欲則二三而不專一。紛亂而欠安靜。若作無狀之欲。則奚但寡而止。細看孟子集註。可知。
喜怒憂懼動於中。
此上文言事物之來。應之旣或不能無失。且又不能不與俱往云云。則包方應與已過底。皆在其中。今只作將來底看。則恐非本文正意。
道理之分。
來喩看得甚好。但當行之路。是有條理底。不是別物也。又須就事物上。認取當行之路。各有條理。是何樣面目。仔細講求討得正當意思。然後回來就自家身上。行得當行之路。循得各有條理底。方始據爲己物。益見親切意味。只說得。恐不濟事。
上大山李先生戊戌
編輯通書德愛曰仁云云。註道之得於心者謂德一段。
竊詳來喩。似以爲道之得於心者。元有此五者。而不待行道而得之也雲。鄙見於此。不敢有異。
大學或問格物傳。天道流行以下一段。下諭以前後二段。〈天下雖大云云。心雖主乎一身云云。〉爲一統說。竊詳其意。似以衆物之理。緫會於心而無內外精粗之分者。爲一統說。然自天道流行以下。至於不能遺。是從源頭說。自流行而及賦與。自心而身。自己而物。自大而小。無所或遺。而以明此理之無不在。則此一段。亦不可謂一統乎。
所喩於前後二段下註曰。一統說云云。所謂一統者。以二段爲一般說雲歟。抑二段所說。皆以衆物之理。總會於心者。而謂之一統歟。未詳盛意。玆敢奉稟。待回敎。當更有以反覆也。
下諭理之在己者有三等層節者。鄙見於此。不敢釋然。蓋此一段。從源頭說此理之無所不在。自流行而賦與。自心而身。自己而物。自大而小。無所或遺。而不但主一身而言。則只曰理之在己。有此三等者。無或有欠於渾全乎。若作層節看。則從賦與至大小。有許多節次。恐不必偏擧一身而作三等也。旣有僭疑。不敢自隱。伏望更賜鐫敎。幸甚。
不可喚做理之軆段一段。謹聞命矣。
李季修問。嚮晦宴息一段。下喩云云。果與丈席所聞相合。謹奉悉矣。
與小山李公光靖
編輯流落以來。山川尤閒濶。起居聲聞。邈然無以憑討。瞻望星斗。第切戀德之忱。伏惟卽日寒事。靜養道軆。對時康護。以是慰祝。無任區區。興璧春間。偶遭伉儷之慽。其酸苦已極難堪。八耋偏慈。恆在疾病沈淹中。日以煼煎爲事。寄寓光景。誠萬萬憫絶奈何。㓒溪族兄。年來凋謝倍蓰。前日每往拜。不勝危懼之私耳。此鄕先輩金松菴先生。乃南冥先生高足。壬亂倡義旅討倭冦。其嵬勛卓節。照映今古。鶴峰寒岡諸先生文集。可徵也。第遺稿實蹟。散佚於兵燹。僅有若干存者。此去金生。卽其傍後孫也。方圖收拾印出。而不可無弁卷文字。選日賫幣。跋涉晉候於軒屛之下。其誠意足尙。且其先祖高陽君金公南得。與牧隱先生相友善。甞爲尙州時。作風詠亭。請序於先生。以此謂於門下。有孔,李通家之舊要。興璧一書。爲之先容。伏望款賜接納。仍惠一言之重。使前賢久泯之蹟。遠地徒步之誠。得有所生色。如何如何。
與商山李丈
編輯拜違顔範。倐焉二十年幾矣。世故纏繞。如衣匪澣。末由奮然一致身於商山雲樹之境。以參采芝風味。居常瞻想。徒有山長水遠之嘆。古人所謂跂行卵化。不猶賢乎者。誠非虛語也。頃自㓒溪。獲承四月十七日所惠同門僉契書。長牋細字。出自手筆而傍邊點畫。無一差舛。神旺氣健。推此可認。奉讀以還。何等敬玩。況其意寄鄭重。辭旨諄復。所以䂓警而策勵之者。旣深且摯。契中同志孰敢不啣戢。謭劣如興璧者。亦荷不遺委及。尾訊穪說疇曩。此意又何可忘。第伏審年前。有以垂堂之厄。大致傷損。大耋之年。幾何不震驚摧鑠。雖然。充養有素。調將得宜。豈弟神勞。無妄有喜。是所慰祝萬萬。一自日觀頹後。警咳已邈。典型寢微。而吾輩之積年經營。迄未成就。有愧於湖門諸人。誠如所諭。第十數年來。同門長德如霞溪鄭丈。先已千古。若爾存者。亦皆星離雨散。師門之殘膏剩馥。恐無以發揚當世。不知一枝橫雲。化出何處。惟幸吾文丈執事。年高德卲。起居無恙。巋然作吾黨之一靈光。而際此以趁從筋力之事。有不敢望焉。向者李聖哉,李仲綏諸公。是皆自許以先後之力者。而不幸次第淪謝。以今言之。年紀之不甚衰耗者。當任其責。然朴定於惴於喪亂。避地深居。李𥠧謙斬然持服。方在憂中。其於此事。恐無暇可及矣。不佞則狗馬之齒。行且七十。而寄臥漳濱。疾病侵凌。凡世間人事之所當爲者。一切權倚閣。葢有年所。所謂少不如人老無能爲者。政是實際。更何足道也。但有一瓣心香。敬爲南豐。尙耿耿未化。有與執事一般。時就士矩,淸彥輩。有所揚扢。而時與勢之不得俱當久矣。或有時可而勢不可者。或有勢可而時不可者。由此因循遷就。以至於今而夫仁洞事。又作前秋。今夏再爲道會。呈營伸辨。蓋至三四次。而凡多士應接之需。皆從契中出。前後費用頗不訾。將爲不託。必難免無麵之患。況事機乖張。火色層激。淸彥方且騎虎而不得下。遑恤芒他乎。此則執事必聞之。而其詳恐有所未能悉矣。似此節拍。必將落吾事而後已。雖歎奈何。至如相其基址。此間僉議不無牴牾。尙未有適定處。今玆諭以龍巖之上。廣店之下。凡百措置。皆得便宜。可認深思遠慮。出於積費籌度。從當通告爛商以圖決定。而但未知僉意之將以爲如何也。遺集修正。則比諸上所說者。尤爲當急。士毅仲綏在時。嘗以是見責於不佞。不佞義有不敢辭者。遂取淸彥所謄本稿。手自傳寫。廑成若干卷。而讐對校勘。猶未精詳。部分彙別。亦未的當。決不可以此坯樸。遽出而示人。近方更圖繕寫數本。略成頭緖。然後以求是正於當世之具眼處。伊時亦當經由於執事之關照矣。然每恐誠意淺薄。未及收刷。溘先朝露。則遂成千古之恨。或者昊天不忘。有以相之耶。急於仰復所詢。未暇問別後細鎖。殊涉不情。未審晩來。子姓成就。過庭者有幾。置膝者有幾。調度之贍窘。又復如何。問詩學禮。有能繼跡傳業。而幹蠱之政。亦不貽念於耄境否。相愛者所欲聞也。興璧孤寓凋悴。只是性命粗遣。無他可言。近幸迷督偶占科第。可謂代間悰況。而鮎竿鷄肋。堪令人發冷笑耳。南北逈然。奉拜無期。戀德想義。不勝沖悵。惟伏祝益加珍嗇。黃耉無彊。
與耕讀齋金丈龍燦
編輯違拜已許多歲月。僻處江右。起居聲聞。無由憑接於道路來往之間。祗自遡北風而起遐想。伏惟卽日寒事。靜養節宣神相萬重。此鄕先輩金松庵先生。昔當龍蛇之亂。倡起義旅於鶴峰先生招喩之下。仍相與捍大難而成大勛。志未及畢。遂殉於陣中。其事實昭載於龍蛇日錄。而鶴峰先生之所以狀褒言奬者。不啻尋常。千載之下。猶可以想象而興感。惟其松菴無血續。只有若箇傍孫零替播散。以故其遺編斷藁之僅存於兵燹之餘者。久未得收拾登刊。深爲士林之恨。此去金生以傍孫。有慨於此。方欲某條印出。而請序文於蘇湖李敎官。因轉進高軒。蓋以兩先生舊誼也。且欲尋求漏落事蹟於德門家藏。委有此行。幸望款賜接納。詳閱家藏舊箱。或有有關於松庵事蹟者。指示傳謄。使此跋涉之誠。無至缺望如何。
答尹尙書光顔○辛未
編輯自聞台旆移住湖第。宜復有討便嗣候。而衰�無人事。祗令迷督替修。豈敢曰戀德慕義之有誠耶。每自歉悚而已。卽因魯城金君。得拜辱賜手書。辭旨勤摯。仰認不遺之厚眷。感荷實深。況伏審履玆新正。台軆節宣神衛保重。觀居自適。燕超日勝。是知向來一行。有以資今日淸閑之福。區區慰仰。但恐玉溪抱琴。果於無心。而反爲山前荷簣者知焉。興璧年至病深。作一床笫間癃醜物。日昃之離理也。奈何。第記年前嘗過達府。入樂育齋。以賞其布置一新。心乎艶之。旣又見一大屛。首題盛作。次列諸名勝所述。而不腆姓名。亦廁其中。此可見良師之不棄寸長。而殆有古人知遇之感。若使此屛長存。爲營中故事。則竆山老於菟。豈不因此而留得一班皮耶。不知者雖或視之甚微。而顧此所以藏之胷中。蓋深且久矣。乃敢擧似。不憚猥屑。其亦欲鳴之而通其意者乎。鄙家先世忠義事蹟。特荷褒聞。得八貤贈之列。固已闔門感頌。而仰托文字。又許以待此事究竟。必欲據實屬筆。百年幽潛。從可以闡發。不知如何可報也。餘祝爲道自愛。以副遠誠。
與金侯重祚○乙巳
編輯伏惟仲夏。視篆尊軆節宣。對序萬重。詩云豈弟君子。神所勞矣。以是慰祝。無任區區。興璧達城丐士。爲氓治下。數年於玆矣。閤下不以鄙夷。常存安否。甚至於憫其貧而憐其竆。及其遭妻喪而無役丁以爲葬也。則特下匍匐之題。俾襄其大事。興璧是何人。乃敢得此於大人君子之前也。昔負蒭者行歌而晏子脫驂。旅遊者臥病而方干鬻乘。江革露處大雪而謝宣州爲之割氊具。曼卿喪在淺土而范舍人爲之付麥舟。此諸公之於數子者。何甞有一面之雅哉。特以其義氣相感耳。今我閤下之事。何異於此。興璧雖愚陋。尙能啣恩鐫德。自幸知己之得遇。吾夫子所謂士居是邦。事大夫之賢者。正謂此也。豈不欲澡神祓慮。亟進鳴謝。以遂平日願言之忱哉。竊恐猥蔑蹤跡。久有所鄭重而不敢焉者。今且偶見墜傷。僵臥床蓆。轉側須扶。復起爲人。似難以時月期。逋慢之罪。自此而益深。然病或小間。則早晩當以不腆姓名。一凂於將命者。第伏念士見大夫無贄則不敢。故以書爲贄者。古多有之。太白之於韓荊州。文昌之於李浙東。乃其尤也。興璧僭不自揆。謹布一二。以替乘韋之儀。惟閤下進退之。
答金侯
編輯向以一書自通於軒屛。方深訟其猥越。不惟不以爲罪。乃又降屈德位。俯賜寵答。兼以紅露黃肉兩種珍饋。寔出於千萬意望之外。承領惶感。罔知攸謝。正所謂旣醉以德。且飽以仁者也。第諭以不敢當之語。過自貶損。太爲推許。此雖君子愛人之意。而自顧倥侗。何以得此。尤不任愧恐之至。仍伏審玆者潦炎。視篆軆候久愆天和。朱墨之困。米塩之勞。昔人所嘆。安得無貽損於節宣之際耶。以是貢慮區區。興璧望入老親。疾病侵尋。已是人子煎迫處。且採薪之憂。廑得搊策起動。而屈伸回轉。不能任意。這憫又何以盡喩。竊伏聞禮曰尊者有賜。不敢在家受之。姑俟數日。當趍走拜謝於門外矣。
答金侯
編輯昨伏承下覆書。就審視篆節宣。久愆天和。仰慮區區。所饋三斗白米。寔出意望之外。興璧是何人。特荷曲念之至此哉。昌黎爲縣。而盧仝省隣僧之乞。如晦作宰而聖兪免鳴鵝之歎。知己相感。自古已然。興璧之朱愚。雖不敢以此自擬。然盤中一飧。粒粒皆仁賜也。旣感且悚。不知所以爲喩。卽當趍進拜謝之不暇。而非特親癠。賤疾種種相仍。少游乏欵段。魯直無跂奚。雖欲副急出入。亦且奈何不下。伏望曲加恕諒。不以逋慢而罪之。如何。
與徐侯季脩
編輯向者下車之初。俯賜問安。卽當趍進門外。以遂識荊之願。而寒七蹤跡。嫌於猥越。不敢以不腆姓名。自通於閽者。千萬不意。又以興璧有老母。特惠米肉之饋。噫。養老之政。不講也久矣。今幸見之於城主。是知君陳孝友之推。伏承感戢。繼之以頌歎。天寒歲暮。伏惟視篆節宣。豈弟神勞。興璧來自達城。寄寓於玆者。已十年所。跧伏竆山。樵牧與伍。而老母今年已薄九耋。疾病侵尋。貧無以爲養。城主優念遽及此際。奉而供之。一室交忭曰。此仁太守之惠也。則百里湖山。盡囿於有腳之春。將自此可占矣。何幸何幸。大夫有賜。往拜禮也。從當修刺。以通於鈴軒之下。果不爲將命者所搪否。
答李仲綏己酉
編輯春間蒙左訪。已極感荷。繼承遞存。寄意頗鄭重。尤認眷厚。就審竆律。靜養有相。且有隨分看究之功。仰慰殊深。至如神耗目昏。自是向衰者例患。亦何必過自忉怛耶。興璧年來洊遭大小功朞之慽。悲汩無暇。兼以親年恰滿八十。氣力綿如綴旒。煎懼之私。有難以筆舌旣也。似此經過。有何點撿。可以相告於賢知己能如所喩者。動心忍性。正今日所可用力。而竆居僻處。未有強輔相資益。則其亦無聞而止。奈何奈何。士矩爲受碣文作洛行已久。而狀行文字。終有所如何。以此受碣。又安保無後悔耶。鄙所搆成者。亦偕付而不能與左右有所商略。必多有疵纇處。以是之懼耳。遺集考校。自是己事。近將數卷。爲之下手。而竊覸左右。與毅仲士矩所已點次。則與鄙意。大有逕庭。會待他日相對。可以揚扢矣。㫌閣木役告訖。而塗墍丹雘。尙未施功。恐有緩事之悔是慮。
答李仲綏
編輯春間所惠書。至今闕然不報。恨可知也。未審節宣如何。興璧草土餘喘。轉成衰相。無足可言者。迷兒向來小成。固偶爾然。亦可以小洩。而但困於酬債。未能送候。堯夫所謂南華仙子。亦未免較量者。此等處是已。還可好笑。淸彥近又遭故。已行襄禮。而尙未往唁。是豈平日意也。兄亦一般懷緖。遺集則以本家喪亂多故。未敢更責辦紙。自此略得薄劣紙數冊。躳自下手。玆未能奉完。若容許四五朔。則待其謄畢呈上。然後更加考閱商定如何。吾輩各在遅暮。簪盍無期。拊念疇昔。徒增傷歎。
與李仲綏
編輯日前修謝書。付之㓒溪。或已關照否。竊想兄旆。必趁卄四期會。已到㓒溪。而寒節老人事。亦未可卜其必然也。不審卽日嚴沍。靜養起居連護晏謐否。頃見𥠧謙兄書。以聚物之逐年斂散。有所難便。必欲從他區處。伊日兄與此兄必相會。則其所區處。當有頭緖。深欲與有聞也。興璧義當趍會。僉益又有命。豈敢不翼如。而滯痰吐血之症。近益添苦。未敢生意。苟未知實狀。則必賜訝咎矣。迷兒爲見毅仲祥事。且欲轉謝於爲渠座主諸處。委作此行。使之進候軒下。幸賜一言之敎。俾有所受用。則渠行恐不爲虛往還。近逢李君慶龜。造取璣衡。頗多失制處。然亦足以測候度數。但不知星宿。則難以推步。曾知貴藏有天文書。或可暫借耶。李君乃前日往來於㓒溪門下者也。其知識頗可與語。可貴可貴。
與李仲綏
編輯曾聞重患痿痺之症。月前隣居郭君南爲。歸自仁里雲。拜座下。見巾櫛如常。竊想調候已向佳健矣。第其後又改月。未審近履更如何。養心調病。爲晩境最緊事。溫理之餘。必有自得。而人不及知者。恨無由相聞也。興璧冬春來。連苦身憂。無善狀可言。涔寂中無以遣日。雖以書冊爲遮眼之資。而精已耗神已短。終始無得力處。徒有歲月易去。工夫難進之歎耳。奈何。師門遺稿騰出。業已了當。準擬攜往。以爲一番相對校讐之地。而跨馬一出。亦自不易事。未知何時可以遂此計。而其心則實不敢一時放下也。貴院郭氏兒宗傳。乃故友德夫之孫。而從學於弟者。已數年矣。今將定醮加冠。而欲行三加古禮。渠之至親父兄。以戒賓之行。委進高軒。當此之世。其好古愛禮。亦足可尙。兄若無所礙。幸許其請。則一塲討話。緣此可得。深所望焉。
與李仲綏
編輯夏間琴湖上一遊。至今思之。殆若夢裏事。時自嚮風馳㴑。天寒歲暮。不審靜養起居履玆如何。轉聞仁境年事。與甲寅無異。是亦非細故。固知平日所得。必不以此有動於中。而相愛者心。爲之仰念。自不能已焉耳。興璧秋初。奄見子婦喪。私情慘痛已不可言。而自餘擾惱事。不一而足。身命之老益不佳。殊可歎也。比來閒中用工。或有可聞者否。師門遺集攷校。卻得幾許。此間甚不邇。末由參聽緖餘。只增悵菀。所餘未脫藁者尙多。淸彥曾未寄來。而弟以喪亂。姑未下手。吾輩各在遅暮。世故又如此。深懼此事之不能如意成就也。
答李仲綏
編輯因郭君便。承拜惠狀。哀死慰生。辭旨極其綢繆。感荷殊深。況審寒事。靜養起居燕超。何慰如之。第歉歲之憂。係是一番厄會。然賢者必已有得力處。以是竊有恃耳。興璧以素患痰症。畏寒不敢出門。心事極愁寂聊落。遂取朱子書。坐臥繙閱。不無可相與商量處。兄室遠矣。末由得資警之益。奈何。但吾輩居竆之道。觀於答蔡季通書。深有所會心。所謂瞑目之後。一切任之。都不屬自己界分者。誠一副海上單方。兄亦以是試之如何。鄭友出處。差強人意。可慰耳。前書亦有所說故並以仰呈。
與李仲綏
編輯今年熇澇不齊。靜養起居。得無有受損否。燕閒中所得。必日有超然。而無以參聞緖餘。徒切嚮𨓏之忱。興璧長夏困暑。涔涔無所猷爲。甚矣。離索政難堪也。尊先集。時取奉閱。而益覺望洋。但其中多闕漏詿誤處。乃敢依敎。以朱點圈。以俟他日是正。而金山錄末端四五行。與上文文勢。大相逕庭。欲求他家善本。以相參訂。而亦未容易奈何。㓒溪智翁君。又遭大艱。門內長德。零落已盡。一年內二大喪。尤爲非常。驚痛何言。兄亦與他知舊自別。必怛然矣。餘祝爲道加愛。
答李仲綏己未
編輯籬菊方垂黃。猶有九秋意。對此懷人益切。令胤奉書忽至。頓令人揩眼。仍伏審靜履履玆淸裕。已甚爲慰。況向來盤礴花韶間。得與好知舊談討情歡而歸。則雖有存亡悲懽之感。相雜於其間。而要之不虛作一行。尤可奉幸。但未識整頓後。溫理之工。益覺有超然處否。末由參聞和尙家風。殊自熲熲焉。興璧入秋後。病思稍蘇。略有推尋陳簏中故人之意。而又以兒子妄作京行。不無冒危事。心界自不安定。惱殺度日。殊覺平昔於內外分數。見得不透。雖恨奈何。尊先集奉玩以來。徒有望洋之懷。何敢以是正自居。而至如訛謬闕漏。可易知處。則或僭有點綴。極可猥越。今便當奉還。猶有未了者。故姑更留之。甚悚甚悚。但金山錄。實有可疑。前書亦奉告。而其說非面則難悉。惟待對討時耳。湖上刊役。聞以冬春間始役。吾輩所當爲事。未知在何時可了。只自愧恧而已。
答朴士允文國問目
編輯卽拜審靜履連勝。賢允作愚山行。及此力強。從遊好門庭。得知有終身事業。差令人強意。賢倩君。人品頗可觀。安知前頭不有長進。何不久處那裏。日使允玉輩遊。以求莊嶽之變也。顧無鑄人手段。亦何能有力。承此勤喩。還覺愧赧。餘在別紙。不宣。
文國罪逆無狀。內喪未練之前。又遭外喪。三年之內。未忍變在。則練事當以十一月行之否。練事卜日之法。亦何以爲之。舍弟家方犯痘。家內甚不潔凈。或未可退行否。喪中練事。旣是變禮。則考殯不可無告辭。荒迷未能詳考。玆敢仰白。伏乞逐條考據。允合情禮。使之自盡。如何如何。
謹按喪禮備要小祥條註。十一月而練者。擇日如禫儀。
禫祭條。前一月下旬卜日。註曰。下旬之首。擇來月三旬各一日。或丁或亥。告由此練事。當於前月下旬。告由於當練之殯。以擇日而行之。
謹按通典。庾蔚之曰。父亡未殯而祖亡者。不敢服祖重。爲不忍變於父在也。況父在之日。母亡已久。寧可以父亡而變之乎。徐廣曰。母喪父亡。至母十三月。猶壓屈而祥也。
此母喪不忍變在。則十一月卽小祥。十三月卽大祥。練事不可不於十一月而行之也。
朱子有過時不祭之說。蓋禫吉祭也。過時則不可追行。固可也。至於練。乃變殺之重節也。不於其月而祭。不但爲過時。揆之情文。大有所未安。退行恐未知如何。
世俗多以痘癘廢祭。此謬禮也。意者其初出於不㓗。而痘癘者在異宮。則何嫌之有。惟在自我齊㓗之如何耳。
練事惟係於傳重之子。季氏雖未參。亦且奈何。練事祝文。父在父爲主。今哀則當以攝祀例行之。恐當以此意告於考殯。祝文亦以此意措語爲之。而某封某氏下略曰日月不居。奄及練期。不肖罪逆。先考見背。攝主將事。五內糜潰。先王典禮。不敢不至。謹以云云。右數條。旣據先儒說。參以鄙見以塞俯詢。安知其不戾於禮意也。惟在深量。更詢於知禮家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