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玉屑/卷18
卷之十七 ◄ | 詩人玉屑 卷之十八 |
► 卷之十九 |
卷之十八
編輯涪 翁
編輯宗派圖
編輯呂居仁近時以詩得名,自言傳衣江西,嘗作宗派圖,自豫章以降,列陳師道、潘大臨、謝逸、洪芻、饒節、僧祖可、徐俯、洪朋、林敏修、洪炎、汪革、李錞、韓駒、李彭、晁沖之、江端本、楊符、謝薖、夏倪、林敏功、潘大觀、何覬、王直方、僧善權、高荷,合二十五人,以為法嗣。謂其源流皆出豫章也,其宗派圖序數百言,大略云:唐自李、杜之出,焜燿一世,後之言詩者,皆莫能及。至韓、柳、孟郊、張籍諸人,激昂奮厲,終不能與前作者並。元和以後至國朝,歌詩之作或傳者,多依效舊文,未盡所趣。惟豫章始大出而力振之,抑揚反覆,盡兼眾體,而後學者同作並和,雖體制或異,要皆所傳者一。予故錄其名字,以遺來者。余竊謂豫章自出機杼,別成一家,清新奇巧,是其所長;若言抑揚反覆,盡兼眾體,則非也。元和至今,騷翁墨客,代不乏人,觀其英詞傑句,真能發明古人不到處,卓然成立者甚眾。若言多依效舊文,未盡所趣,又非也。所列二十五人,其間知名之士,有詩句傳於世,為時所稱道者,止數人而已;其餘無聞焉,亦濫登其列。居仁此圖之作,選擇勿精,議論不公,余是以辨之。(漁隱)
得意句
編輯蜀人石翼,黃魯直在黔中時游從最久。嘗言見魯直《自矜》詩一聯云:「人得交遊是風月,天開圖畫即江山。」以為晚年最得意,每舉以教人,而終不能成篇,蓋不欲以常語雜之。然魯直自有「山圍燕坐圖畫出,水作夜窗風雨來。」余以謂氣格當勝前聯也。(石林詩話)
乞貓詩
編輯《乞貓》詩:「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甕翻盆攪夜眠。聞道貍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衘蟬。」雖滑稽而可喜。千歲而下,讀者如新。(後山詩話)
少 作
編輯世傳山谷七歲作牧童詩云:「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桐江詩話)
魯直少警悟,八歲作詩送人赴舉云:「送君歸去明主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此已非髫稚語矣。
奇 語
編輯山谷謂洪龜父曰:「甥最愛老舅詩中何語?龜父舉「蜂房各自開戶牖,蟻穴或夢封侯王。」「黃流不解涴明月,碧樹為我生涼秋。」以為深類工部。山谷云:得之矣。腸字韻茶詩,山谷自和云:「曲豈團蒲聽煮湯,煎成車聲繞羊腸。」東坡見之云:黃九怎得不窮!張文潛嘗謂余曰:黃九似「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真是奇語。苕溪漁隱曰:汪彥章有「千里江山漁笛晚,十年燈火客氈寒」之句,效山谷體也。余亦嘗效此體,作一聯云:「釣艇江湖千里夢,客氈風雪十年寒。」(王直方詩話)
句相似
編輯魯直《過平輿懷李子先》詩:「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題徐孺子祠堂》詩:「白屋可能無孺子,黃堂不是欠陳蕃。」二詩命意絕相似,蓋嘆知音者難得耳。(漁隱)
蘇黃相譏
編輯元祐文章,世稱蘇黃。然二公當時爭名,互相譏誚。東坡嘗云:黃魯直詩文如蝤蛑、江珧柱,格韻高絕,盤飧盡廢;然不可多食,多食則發風動氣。山谷亦云:蓋有文章妙一世,而詩句不逮古人者。此指東坡而言也。二公文章,自今視之,世自有公論,豈至各如前言。蓋一時爭名之詞耳!俗人便以為誠然,遂為譏議,所謂「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者耶!(漁隱)
有補於世
編輯讀魯直詩,如見魯仲連、李太白,不敢復論鄙事,雖若不適用,然不為無補於世。(東坡)
少游文潛評論
編輯山谷舊所作詩文,名以焦尾弊帚,少游云:每覽此編,輒悵然終日,殆忘食事,邈然有二漢之風。今交遊中以文墨稱者,未見其比。所謂珠玉在傍,覺我形穢也。有學者問文潛模範,曰:看退聽稿。蓋山谷在館中時,自號所居曰「退聽堂」。(王直方詩話)
出奇之過
編輯後山謂魯直作詩,過於出奇,誠哉,是言也!如《和文潛贈無咎》詩:「本心如日月,利慾食之既。」王聖塗《二亭歌》:「絕去藪澤之羅兮,官於落羽。」洪玉父云:魯直言羅者得落羽以輸官。凡此之類,出奇之過也。漁隱
過於出奇
編輯唐人不學杜詩,惟唐彥謙與今黃庶、謝景初學之。魯直,黃之子,謝之婿;其於二父,猶子美之於審言也。然過於出奇,不如杜之遇物而奇也。三江五湖,平漫千里,因風景而奇耳。(後山詩話)
用新奇字
編輯黃庭堅喜作詩得名,好用南朝人語,專求古人未使之一二奇字,綴葺而成詩,自以為工,其實所見之僻也。故句雖新奇,而氣乏渾厚。吾嘗作詩題其編後,略曰:「端求古人遺,琢抉手不停。方其得璣羽,往往失鵬鯨。」蓋謂是也。(隱居詩話)
誠齋紀逸詩
編輯予昔為零陵丞,嘗肩輿過一野寺前,壁間有山谷親筆一詩,予小立肩輿,誦之三過,既歸書之,止記一聯云:「春將國艷薰花骨,日借黃金縷水紋。」今集中無之。
陳履常
編輯得意詩
編輯「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其後又《寄黃充》前四句云:「俗子推不去,可人廢招呼。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娛。」蓋無己得意,故兩見之。(復齋漫錄)
相似句
編輯樂天有詩云:「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東坡有詩云:「兒童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鄭谷有詩云:「衰鬢霜供白,愁顏酒借紅。」老杜有詩云:「髮少何勞白,顏衰肯更紅!」無己詩云:「髮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皆相類也。然無己初出此一聯,大為當時諸公所稱賞。(王直方詩話)
秀 句
編輯陳留市中有刀鑷工,隨其所得,為一日費,醉吟於市,負其子以行歌。江端禮以為達者,為作傳,而要無己作詩。有「閉門十日雨,吟作饑鳶聲」之句,大為山谷所愛。山谷亦擬作,有云:「養性霜刀在,閱人清鏡空。」(王直方)
雁 詩
編輯杜牧之《早雁》云:「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六一居士《汴河聞雁》云:「野岸柳黃霜正白,五更驚破客愁眠。」皆言幽怨羈旅,聞雁聲而生愁思。至後山則不然,但云:「遠道勤相喚,羈懷誤作愁。」則全不蹈襲也。(漁隱)
近世詩人莫及
編輯無己《賦宗室畫》詩:「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又作《曾子固挽辭》:「丘園無起日,江漢有東流。」近世詩人莫及。(許彥周詩話)
學詩如學仙
編輯無己詩云:「學詩如學仙,時至骨自換。」山谷亦有「學詩如學道」之句。若語意俱勝,當以無己為優。王直方議論不公,遂云:陳三所得,豈其苗裔耶!意謂其出於山谷,不足信也。(漁隱)
炫耀太甚
編輯無己嘗作小放歌行兩篇,其一云:「春風永巷閉娉婷,長使青樓誤得名。不惜卷簾通一顧,怕君著眼未分明。」其一云:「當年不嫁惜娉婷,傅白施朱作後生。說與傍人須早計,隨宜梳洗莫傾城。」山谷云:無己他日作詩,語極高古,至於此篇,則顧影裴回,炫耀太甚。(王直方詩話)
寇國寶詩
編輯「黃葉西陂水漫流,蘧篨風急送扁舟。夕陽暝色來千里,人語雞聲共一丘。」寇國寶,徐州人,久從陳無己學。乃知文章淵源,有所自來,亦不難辨,恨不得多見之也。(石林詩話)
秦太虛
編輯品 題
編輯東坡嘗有書薦少游於荊公云:向屢言高郵進士秦觀太虛,公亦粗知其人,今得其詩文數十首拜呈。詞格高下,固已無逃於左右。外此博綜史傳,通曉佛書,若此類未易一一數也。荊公答書云:示及秦君詩,適葉致遠一見,亦以謂清新婉麗,鮑、謝似之。公奇秦君,口之而不置;我得其詩,手之而不釋。又聞秦君嘗學至言妙道,無乃笑我與公嗜好過乎!(漁隱)
詩甚麗
編輯少游詩甚麗,如「翡翠側身窺綠醑,蜻蜓偷眼避紅妝。」又「海棠花發麝香眠」,又「青蟲相對吐秋絲」之句是也。(雪浪齋日記)
嚴重高古
編輯「雨砌墜危芳,風軒納飛絮」之類,李公擇以為謝家兄弟得意不能過也。少游過嶺後詩,嚴重高古,自成一家,與舊作不同。(呂氏童蒙訓)
諸 詩
編輯少游汝南作教官日,郡將向宗回團練有登城詩,少游次韻兩篇云:「沄沄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燒痕。千點湘妃枝上淚,一聲杜宇水邊魂。遙憐鴻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賊負恩。粉蝶朱垣都過了,恍如陶侃夢天門。」「庖煙起處認孤村。天色清寒不見痕。車輞湖邊梅濺淚,壺公祠畔月銷魂。封疆盡是春秋國,廟食多懷將相恩。試問李斯長嘆後,誰牽黃犬出東門。」又嘗於程文通會間賦《牽牛花》詩云:「銀漢初移漏欲殘,步虛人倚玉欄幹。仙衣染得天邊碧,乞與人間向曉看。」又一歲,太守王左丞二月十一日生日,程文通諸人前期袖壽詩草謁少游,問曰:左丞生日,必有佳作。少游以詩草示之,乃壓小青字韻俱盡。首云:「元氣鐘英偉,東皇賦炳靈。蓂敷十一莢,椿茂八千齡。汗血來西極,摶風出北溟。」諸人愕然相視,讀畢,俱不敢出袖中之草,唯唯而退。(桐江詩話)
張 秦
編輯元祐初,與秦少游、張文潛論詩,二公謂不然。久之,東坡先生以為一代之詩當推魯直。二公遂舍舊而圖新。其初改轅易轍,如枯弦敝軫,雖成聲而跌宕不滿人耳;少焉遂使師曠忘味,鐘期改容也。
張文潛
編輯佳 句
編輯文潛詩云:「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蓋用郎士元《送楊中丞和番》詩耳。郎詩云:「河陽飛鳥外,雪嶺大荒西。」元祐中,諸公以上巳日會西池,王仲至有二詩,文潛和之最工。云:「翠浪有聲黃帽動,春風無力彩旗垂。」少游有「已煩逸少書陳跡,更屬相如賦上林」之句,諸人亦以為難及。(王直方詩話)
頃見晁無咎舉文潛「斜日兩竿眠犢晚,春波一頃去鳧寒。」自以為莫能及。《苕溪漁隱》曰:文潛夜直館中詩云:「蒼龍掛斗寒垂地,翡翠浮花暖作春。」亦佳句也。(石林詩話)
「白頭青鬢隔存沒,落日斷霞無古今。」此文潛過宋都詩,氣格似不減老杜也。「千山送客東西路,一樹照人南北枝。」此王康功詩,語意新奇。(王直方詩話)
自然奇逸
編輯文潛詩自然奇逸,非他人可及。如「秋明樹外天」,「客燈青映壁,城角冷吟霜」,「淺山寒帶水,旱日白吹風」,「川鳴半夜雨,臥冷五更秋」之類,迥出時流,雖是天資,亦學可及。學者若能常玩味此等語,自然有變化處也。(呂氏童蒙訓)
不食煙火人語
編輯文潛先與周翰公擇輩來飲余家,作長句;後數十日,再同東坡來,讀其詩嘆息云:此不是吃煙火食人道底言語。蓋其間有「潄井消午醉,掃花坐晚涼。眾綠結夏帷,老紅駐春妝。」之句也。此詩首句云:「朝衫沖曉塵,歸帽障夕陽。日月馬上過,詩書篋中藏。」造語極工。(王直方詩話)
韓子蒼
編輯語意妙絕
編輯李伯時畫太一真人,臥一大蓮葉中,手執書卷仰讀,蕭然有物外思。韓子蒼有詩題其上云:「太一真人蓮葉舟,脫巾露髮寒颼颼。輕風為帆浪為楫,臥看玉宇浮中流。中流蕩漾翠綃舞,穩如龍驤萬斛舉。不是峰頭十丈花,世間那得葉如許。龍眠畫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恍然坐我水仙府,蒼煙萬頃波粼粼。玉堂學士今劉向,禁直岧嶢九天上,不須對此融心神,會植青藜夜相訪。」子蒼此語,語意妙絕,真能詠盡此畫也。(漁隱)
冬日詩
編輯子蒼有和李上舍冬日詩,最為世所推。故商老有黃葉之句。全篇云:「北風吹日晝多陰,日暮擁階黃葉深。倦鵲繞枝翻凍影,飛鴻摩月墜孤音。推愁不去如相覓,與老無期稍見侵。顧藉微官少年事,病來那復一分心。」(復齋漫錄)
茶筅子詩
編輯子蒼《謝人寄茶筅子》詩云:「看君眉宇真龍種,猶解橫身戰雪濤。」盧駿元亦有此詩云:「到底此君高韻在,清風兩腋為渠生。」皆善賦詠者,然盧優於韓。(漁隱)
王逢原
編輯佳 句
編輯逢原集中佳句頗多。如《讀老杜》詩:「鐫劖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瓜洲渡》云:「風力引雲行玉馬,水光連日動金蛇。」《謝滿子權寄》詩云:「九原黃土英靈活,萬古青天霹靂飛。」(桐江詩話)
蔡天啟
編輯申王畫馬圖詩
編輯《東坡集》中,有《申王畫馬圖》詩,即天啟作;氣格有類東坡,世因誤收入。其後姑蘇居世英家刊《東坡前後集》,遂刪去。今錄之云:「天寶諸王愛名馬,千金爭致華軒下。當時不獨玉花驄,飛電流雲絕瀟灑。兩坊岐薛寧與申,憑陵內廄多清新。肉鬃汗血盡龍種,紫袍玉帶真天人。驪山射獵包原隰,御前急詔穿圍入。揚鞭一蹙破霜蹄,萬騎如風不能入。雁飛兔走驚弦開,翠華按轡從天回。五家錦繡遍山谷,百里鳥珥遺塵埃。青騾蜀棧西超忽,高準濃蛾散荊棘。苜蓿連天鳥自飛,五陵佳氣春蕭瑟。」(漁隱叢話)
佳 句
編輯天啟詩「城響濤頭入,江昏雨腳斜。」「柳間黃鳥路,波底白鷗天。」皆佳句。《松江》詩最奇云:「斷蓬帆影天平入,夾鏡波光水到流。」(雪浪齋日記)
荊公詩
編輯王荊公在鐘山,有馬甚惡,蹄嚙不可近。一日,兩校牽至庭下,告公請鬻之。天啟時在坐曰:世安有不可調之馬,第久不騎,驕耳。即起捉其鬃,一躍而上,不用銜勒,馳數十里而還。荊公大壯之。即作集句詩贈之:「蔡子勇成癖,能騎生馬駒」者,後有「身著青衫騎惡馬,日行三百尚嫌遲。心源落落堪為將,卻是君王未備知。」士大夫自是盛傳荊公以將帥之材許之。紹聖初,章申公當國,首欲進天啟侍從,會執政有不悅者,乃出為永興軍路提舉常平;因欲稍遷為帥,會丁內艱不果,猶是用荊公遺意也。(石林詩話)
俞秀老清老
編輯品 藻
編輯俞紫芝,揚州人,少有高行,不娶,得浮屠氏心法,所至翛然,而工於詩。王荊公居鐘山,秀老數相往來,尤愛重之,每見於詩。所謂「公詩何以解人愁,初日芙蕖映碧流。未怕元劉爭獨步,不妨陶謝與同游」是也。秀老嘗有「夜深童子喚不起,猛虎一聲山月高」之句,尤為荊公所賞。和云:「新詩比舊仍增峭,若許追攀莫太高。」秀老卒於元祐初,惜時無發明者,不得與林和靖一流概見於隱逸。其弟澹,字清老,亦不娶,滑稽善諧謔,洞曉音律,能歌,荊公亦喜之。晚年作漁家傲等樂府數闋,每山行,即使澹歌之。然澹使酒好罵,不若秀老之恬靜。一日見公云:吾欲為浮屠,但貧無錢買祠部耳。公欣然為置祠部,澹約日祝髮,既過期,寂無耗,公問其然,澹徐曰:吾思僧亦不易為,公所贈祠部,已送酒家償舊債矣。公為之大笑。黃魯直贈澹詩,其一有云:「有客夢超俗,去髮脫儒冠。平明視青鏡,正爾良獨難。」蓋述荊公事也。《苕溪漁隱》曰:魯直與清老同學,所謂後數年見之,儒冠自若也,則清老實曾為僧可知。而此以為祠部送酒家償舊債,石林之言非也。(石林詩話)
警 聯
編輯俞紫芝,字秀老,喜作詩,人未知之;荊公愛焉,手寫其一聯:「有時俗事不稱意,無限好山都上心。」於所持扇,眾始異焉。弟清老,亦修潔可喜,俱從山欲游。山谷所書「釣魚船上謝三郎」一帖,石刻在金山寺,雞林每入貢,輒市模本數百以歸,亦秀老詞也。(潘子真詩話)
《松聲》詩其詞極佳:「萬壑搖蒼煙,百灘度流水。下有跨驢人,蕭蕭吹凍耳。」(冷齋夜話)
袁世弼
編輯遒麗奇壯
編輯世弼能為詩,慕韋應物,而遒麗奇壯過之。王介甫嘗手書世弼《贈郭功父》詩云:「方山憶共泛金船,屈指於今五六年。風送梨花吹醉面,月和溪水上歸韉。浮生聚散應難料,末路窮通盡偶然。欲問故人牢落事,鹿裘深入白雲眠。」世弼自號遯翁,臨死一篇尤佳:「青靄千峰暝,悲風萬古呼。其誰掛寶劍,應有奠生芻。皎月東方隕,長松夜壑枯。山泉吾所愛,聲到夜臺無?」(王直方詩話)
荊公手寫其詩
編輯荊公居金陵,為功甫手寫所賦詩一軸,有「從來多病王僧祐,自小能文謝惠連。各厭塵勞思物外,莫辭攜手訪林泉。」又曰:「雪後姑溪水更深,冥冥寒雨作連陰。旅懷未可頓消遣,思與洛生溪上吟。」此兩篇,世弼贈功甫詩也。世弼年十七,《題百尺山》詩云:「瓊田收罷亞,玉溜注瑯玕。」讀書最苦,因爾臞瘠,沒時才三十四歲。自作墓銘,述其平生,有詩文十卷,號《遯翁集》。(潘子真詩話)
郭功甫
編輯鳳凰臺詩
編輯郭功甫嘗與王荊公登金陵鳳凰臺,追次李太白韻,援筆立成,一座盡傾。白句人能誦之,郭詩罕有記者,今俱紀之。太白云:「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國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功甫云:「高臺不見鳳凰游,浩浩長江入海流,舞罷青娥同去國,戰殘白骨尚盈丘。風搖落日吹行棹,潮擁新沙換故洲。結綺臨春無處覓,年年荒草向人愁。」(餘話)
警 句
編輯郭祥正,字功父,自梅聖俞贈詩有「採石月下聞謫仙」,以為李白後身,緣此有名。功父有《金山行》:「鳥飛不盡暮天碧,漁歌忽斷蘆花風。」大為荊公所賞。東坡守錢塘,功父過之,出詩一軸示東坡,先自吟誦,聲振左右;既罷,謂坡曰:祥正此詩幾分來?坡曰:十分來也。祥正驚喜問之,坡曰:七分來是讀,三分來是詩,豈不十分也。(王直方詩話)
金山行
編輯功甫《金山行》,造語豪壯,世多不見全篇,今錄於左方:「金山杳在滄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宮。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仿佛纏西東。我泛靈槎出塵世,搜索異境窺神工。一朝登臨重嘆息,四時想像何其雄。捲簾夜閣掛北斗,大鯨駕浪吹長空。舟摧岸斷豈足數,往往霹靂捶蛟龍。寒蟾八月蕩瑤海,秋光上下磨青銅。鳥飛不盡暮天碧,漁歌忽斷蘆花風。蓬萊久聞未成往,壯觀絕致遙應同。潮生潮落夜還曉,物與數會誰能窮!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白雲南來入遠望,又起歸興隨征鴻。」(漁隱)
山 居
編輯功甫曾題人山居一聯云:「謝家莊上無多景,只有黃鸝三兩聲。」荊公命工繪為圖,自題其上云:此是功甫題山居詩處。即遣人以金酒鐘並圖遣之。(遯齋閑覽)
清逸詩
編輯袁世弼,南昌人,宦遊當塗時,功甫尚未冠也。世弼愛其才,薦於梅聖俞,自爾有聲。功甫嘗謂吾大父清逸云:教載汲引,袁二丈力也;蒿理三尺,不敢忘其賜。功甫既壯,頗恃其才力,下筆曾不經意;論者或惜其造語無刻勵之功。清逸云:如功甫豈易得!但寘作者中,便覺有優劣耳。正如晉楚之輕剽,不當威文之節制也。清逸嘗有詩戲之云:「休恨古人不見我,尤喜江東獨有名。盡怪阿戎從幼異,人疑太白是前生。雲間鸞鳳人間現,天上麒麟地上行。詩律暮年誰可敵,筆端談笑掃千兵。」(潘子真詩話)
聖俞以為李白後身
編輯梅聖俞《採石月贈功甫》云:「採石月下訪謫仙,夜披錦袍坐釣船。醉中愛月江底懸,以手弄月身翻然。不應暴落饑蛟涎,便當騎魚上青天。青山有塚人謾傳,卻來人間知幾年。在昔孰識汾陽王,納官貰死義難忘。今觀郭裔奇俊郎,眉目真似攻文章。死生往復猶康莊,樹穴探環知姓羊。」李白從永王璘之闢,璘敗當誅,郭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聖俞用此事,尤為親切,若非姓郭,亦難用矣。(漁隱)
賀方回
編輯望夫石
編輯賀鑄,字方回,嘗作一絕,《題于定林寺》云:「破冰泉脈漱籬根,壞衲遙疑掛樹猿。蠟屐舊痕尋不見,東風先為我開門。」荊公見之,大相稱賞,緣此知名。方回嘗作《望夫石》詩云:「亭亭思婦石,下閱幾人代。蕩子長不歸,山椒久相待。微雲蔭發彩,初月輝娥黛。秋雨疊苔衣,春風舞羅帶。宛然姑射人,矯首塵冥外。陳跡遂無窮,佳期從莫再。脫如魯秋氏,妄結桑下愛。玉質委淵沙,悠悠復安在!」交遊間無不愛之。(王直方詩話)
張子野
編輯三 影
編輯子野嘗有詩云:「浮萍斷處見山影」;又長短句云:「雲破月來花弄影」;又云:「隔墻送過鞦韆影。」並膾炙人口,世謂「張三影」。(高齋詩話)
佳 句
編輯子野詩筆老健,歌詞乃其餘波耳。《湖州西溪》詩云:「浮萍斷處見山影,野艇歸時聞草聲。」與予和詩云:「愁似鰥魚知夜永,懶同蝴蝶為春忙。」若此之類,亦可追配古人;而世俗但稱其歌詞。昔周昉畫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蓋所謂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東坡)
東坡詩
編輯子野能為詩及樂府,至老不衰。居錢塘,蘇子瞻作倅時,年已八十餘,視聽不衰,家猶蓄聲妓。子瞻嘗贈以詩云:「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蓋全用張氏故事戲之。(石林詩話)
謝無逸
編輯有古意
編輯謝無逸學古高潔,文詞煆煉,篇篇有古意,尤工於詩。予嘗愛其《送董元達》詩云:「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塞垣苦寒風氣惡,歸來面皺鬚眉斑。先皇召見延和殿,議論慷慨天開顏。謗書盈篋不復辨,脫身來看江南山。長江袞袞蛟龍怒,扁舟此去何當還。大梁城裏定相見,玉川破屋應數間。」又《寄隱居士詩》云:「處士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幾千卷,手校韋編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臥一庵今白頭。襄陽耆舊節獨苦,只有龐公不入州。」淮南潘邠老,與之甚熟;二公皆老死布衣,士議惜之。(漫叟詩話)
佳 句
編輯謝逸字無逸,臨川韻人勝士也。工詩能文,黃魯直讀其詩曰:晁、張流也,恨未識之耳。無逸詩曰:「老鳳垂頭噤不語,枯木槎牙噪春鳥。」又曰:「貪夫蟻旋磨,冷官魚上竹。」又曰:「山寒石發瘦,水落溪毛凋。」皆為魯直所稱賞。(冷齋夜話)
邢敦夫
編輯龍眠圖詩
編輯雙井黃叔達,字知命。初自江南來,與彭城陳履常俱謁法雲禪師於城南,夜歸過龍眠李伯時,知命衣白衫,騎驢,緣道搖頭而歌,履常負杖挾囊於後,一市大驚,以為異人。伯時因畫為圖,而邢敦夫作長歌云:「長安城頭烏欲棲,長安道上行人稀。浮雲卷盡暮天碧,但有明月流清輝。君獨騎驢向何處,頭上倒著白接籬。長吟搔首望明月,不學山翁醉似泥。到得城中燈火鬧,小兒拍手攔街笑。道旁觀者那得知,相逢疑是商山皓。龍眠居士畫無比,搖毫弄筆長風起。酒酣閉目望窮途,紙上軒昂無乃似。君不學長安游俠誇少年,臂鷹挾彈章臺道。君不能提攜長劍取靈武,指揮猛士驅貔虎。胡為腳踏梁宋塵,終日飄飄無定所。武陵桃源春欲暮,白水青山起煙霧。竹杖芒鞋歸去來,頭巾好掛三花樹。」惇夫時年未二十也。(王直方詩話)
幼 敏
編輯邢居實字惇夫,年少豪邁,所與游皆一時名士。年十四五時,嘗作《明妃引》,末云:「安得壯士霍嫖姚,縛取呼韓作編戶。」諸公多稱之。既卒,余收拾其殘草,編成一集。號曰呻吟。惇夫自少便多憔悴感慨之意,其作秋懷詩云:「高歌感人心,心悲將奈何!」其作棗陽道中感興:「有意問山神,此生復來否?」已而果卒於漢東。惇夫之卒也,山谷以詩哭之云:「詩到隨州更老成,江山為助筆縱橫。眼看白璧埋黃壤,何況人間父子情。」蓋謂惇夫與其父,歆、向也。(王直方詩話)
潘邠老
編輯天下奇才
編輯「白鳥沒飛煙,微風逆上船。江從樊口轉,山自武昌連。日月懸終古,乾坤別逝川。羅浮南斗外,黔府古河邊。」「波浪三江口,風雲八字山。斷崖東北際,虛艇有無間。臥柳堆生岸,跳魚水搗灣。悠然小軒冕,幽興滿鄉關。」「西山連虎穴,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最羨魚竿客,歸船雨打篷。」「落日春江上,無人倚杖時。私蛙鳴鼓吹,官柳舞腰肢。獵遠頻翻臂,漁深數治絲。我猶無彼是,風豈有雄雌。」此邠老江間所賦也。邠老,唐太僕卿季荀之後,衢之曾孫,鯁之子,寓居齊安,得句法於東坡;頃與洪駒父、徐師川、洎予友善。山谷嘗稱:邠老,天下奇才也。其為詩文,他皆稱是。年未五十以歿,良可惜也。(潘子真詩話)
胡少汲
編輯與劉邦直詩
編輯胡少汲《與劉邦直》詩:「夢魂南北昧平生,解逅相逢意已傾。楚國山川千疊遠,隨堤煙雨一帆輕。我無健筆翻三峽,君有長才肅五兵。同是行人更分手,不堪風樹作離聲。」少汲,後生中豪士也,讀書作文,殊不塵埃,使之不倦,雖競爽者未易追也。「同是行人更分手」,佳句也;「解逅相逢意已傾」,已道了劉三十一矣。(山谷)
山字韻詩
編輯少汲宣和間在河朔作漕日,同官陳亨伯輩唱和山字韻詩,少汲最後和成,人皆嘆服。詩云:「章句飄飄續小山,古風蕭瑟筆追還。海鵬共擊三千里,鐵馬同歸十二閑。功業會看鐘鼎上,聲華已在縉紳間。他年記憶憐衰老,為報西川引一班。」苕溪漁隱曰:元豐間王平甫有「海鵬未擊三千里,天馬須歸十二閑」之句,甚為一時諸公所稱道;今少汲乃云:「海鵬共擊三千里,鐵馬同歸十二閑」,豈非剽平甫之句,但易此三字,以為己作耶!(桐江詩話)
徐仲車
編輯佳 作
編輯徐積,字仲車,古之獨行也,於陵仲子不能過;然其詩文則怪而放,如玉川子,此一反也。耳聵甚,畫地為字,乃始通語,終日面壁坐,不與人接,而四方事無不周知其詳;雖新且密,無不先知,此二反也。苕溪漁隱曰:余嘗記仲車二詩,有云:「淮之水,淮之水。春風吹,春風洗。青於藍,綠染指。魚不來,鷗不起。瀲瀲灩灩天盡頭,只見孤帆不見舟。殘陽欲落未落處,盡是人間今古愁。今古愁,可奈何!莫使騷人聞棹歌。我曹盡是浩歌客,笑聲酒面春風和。」又詠蒲扇詩云:「妾有一尺絹,以為身上衣。自織青溪蒲,團團手中持。朝攜麥隴去,暮汲井泉歸。無人不看妾,不使見蛾眉。」皆佳作也。(東坡)
楊公濟
編輯蓴菜詩
編輯楊蟠,字公濟,嘗為《蓴菜》詩云:「休說江東春日寒,到來且覓鑒湖船。鶴生嫩頂浮新紫,龍脫香髯帶舊涎。玉割鱸魚迎刃滑,香炊稻飯落匙圓。歸期不待秋風起,漉酒調羹任我年。」時人以為讀其詩,不必食蓴羹然後知其味也。(王直方詩話)
張芸叟
編輯西征二絕
編輯張舜民,字芸叟,邠人也,通練四事,稍能詩。從高遵裕西征回中,作詩二絕。一云:「靈州城下千株柳,總被官軍斫作薪。他日玉關歸去路,將何攀折贈行人!」一云:「青銅峽裏韋州路,十去從軍九不回。白骨似沙沙似雪,將軍莫上望鄉臺。」為轉運判官李察聞奏得罪,貶郴州鑒稅。(東坡)
唐子西
編輯佳 句
編輯子西《上張天覺內前行》云:「內前車馬撥不開,文德殿下宣麻回。紫微侍郎拜右相,中使押赴文昌臺。」此語善於敘事,質而不俚。又云:「周公禮樂未要作,致身姚宋亦不惡。向來兩翁當國年,民間斗米才四錢。」此語善於諷諭,當而有理。皆可法也。湖上云:「佳月明作哲,好風聖之清。」棲禪暮歸云:「草青仍過雨,山紫更斜陽。」語意俱新。(漁隱)
王仲至
編輯聯 句
編輯仲至與少游謁恭敏李公,飯於燕閑堂,即席聯句云:「黃葉山頭初帶雪,綠波尊酒暫回春。(欽臣)已聞璧月瓊枝句,更著朝雲暮雨人。(觀)老愧紅妝翻曲妙,喜逢佳客放懷新。(欽臣)天明又出桃源去,仙境何時再問津。(觀)」
絕 句
編輯仲至使遼回,謁恭敏李公,席中賦詩云:「穹廬三月已淹留,白草黃雲見即愁。滿袖塵埃何處洗,李家池上海棠洲。」(復齋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