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三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五十三 陝西二 西安府 下一卷▶

陝西二

編輯

西安府,東至河南陝州四百五十里,東南至河南南陽府九百九十里,南至漢中府興安州六百八十里,西至鳳翔府三百四十里,西北至平涼府六百五十里,北至延安府七百四十里,東北至山西蒲州黃河界三百五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二千六百五十里,至南京□□□□□□里。

《禹貢》雍州地。周爲王畿,東遷後屬秦。始皇置內史郡。漢初爲渭南郡,尋復爲內史。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內史,此爲右內史。武帝太初元年改京兆尹,與左馮翊、右扶風爲三輔。後漢因之。三國魏改尹爲守。後爲秦國,又爲京兆國。晉爲京兆郡兼置雍州治此,愍帝時都焉,後即淪沒。劉曜及苻健、姚萇相繼都之赫連夏時,號曰南臺。後魏亦曰京兆郡仍置雍州治焉。西魏亦都於此。後周復爲京兆尹。隋初置雍州。大業三年改爲京兆郡。唐初復曰雍州。天授初,亦曰京兆郡,是年復故。開元三年改曰京兆府時亦謂之西京。至德二載,改爲中京。上元二年復曰西京。廣德初,亦曰上郡。詳見州城形勢。天祐初,廢爲佑國軍。五代梁改爲大安府,又改軍爲永平軍。後唐復爲京兆府。晉曰晉昌軍。漢曰永興軍。宋復爲京兆府,亦曰永興軍初置陝西路,後析爲永興軍路,皆治此。金亦曰京兆府兼置京兆府路。元曰安西路。皇慶初,又改爲奉元路。明初改爲西安府,領州六,縣三十三。今仍曰西安府。
府名山聳峙,大川環流,憑高據深,雄於天下。戰國時,蘇秦說秦惠王曰:「秦四塞之國,被山帶渭。東有關河,南有巴蜀,西有漢中,北有代馬。楚漢間,韓生說項羽曰:「關中阻山帶河,四塞之地,地肥饒,可都以霸。漢初,婁敬說高祖曰:「秦地被山帶河,四塞爲固。卒然有警,百萬之衆可立具。入關而都之,此扌益天下之亢而撫其背也。張良曰:「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賈誼亦言踐華爲城、因河爲池者也。又東方朔曰:「漢興,去三河之地,止灞、以西,都涇、渭之南,此所謂天下陸海之地。東漢初,寇恂曰:「長安道里居中,應接近便,從容一處,可製四方。杜篤《論都賦》亦備言長安之險固,謂進攻則百克,退守則有餘也詳見前。又班固曰:「昔後稷封斄,公劉處豳,太王徙岐,文王作豐,武王治鎬。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務本業,故豳《詩》言農桑衣食之本甚備,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號稱陸海。其《西都賦》云:「漢之西都,在於雍州,實曰長安。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衆流之隈,汧湧其西。華實之毛,則九州之上腴焉;防禦之阻,則天地之奧區焉賦有云:「晞秦嶺,我北阜,挾灃、灞,據龍首。此專言都城之形勝也。又云:「前乘秦嶺,後越九嵕,東薄河華,西涉秦雍。此概言西都之形勝也。張衡《西京賦》亦云:「左有崤函重險桃林之塞,右有隴坻之隘,隔礙華戎。晉潘岳《西征賦》云:「邪界褒斜,右濱汧隴。面終南而背雲陽,跨平原而連嶓塚。九嵕嶻𡾲,太一巃嵷。南有玄、灞、素、滻,湯井、溫谷,北有清渭、濁涇、蘭池、周曲。浸決鄭、白之渠,漕引淮、海之粟。蓋山川形勝,莫若西京也。且原隰沃衍,則資儲易足,地勢便利,則戰守有餘。有事於中原者,未嘗不屬意於此焉。北魏孝武初,高歡破爾朱兆於鄴西,入洛陽,召賀拔岳於關中。薛孝通《說岳》曰:「今以華山爲城,黃河爲塹,進可以兼山東,退可以封函谷,奈何束手受制於人。隋末,李密爲楊玄感謀曰:「關中四塞,天府之國。宜直取長安,據險而守之。及密攻東都,柴孝和亦說密曰:「秦地山川險固,秦漢所憑以成王業。不若西入長安,然後東向以清河洛。唐自太原舉義,先入長安,根本既固,遂以削平羣雄也。宋初,太祖西巡至洛,欲留都之,議者以爲不可。帝曰:「遷河南未已,終當居長安耳。蓋貴形勝也。建炎中,張浚以五路之師敗於富平,而關中遂不可復。豈非永興一路,尤爲五路之襟要歟?論者曰:「雍州之險,在華嶽與黃河,交會在於潼關。然必東南有宛、洛,東北有晉、絳,而後可以爲固。無宛、洛,則武關、崤函之險可入;無晉、絳,則臨晉之阻可入。昔人言:「臨晉以限東諸侯,武關以限南諸侯,而函谷以限河北。此三關者,誠長安之重地歟。又建都議云:「都關中者,以漕運爲重,而尤以耕屯爲主。張良云:「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東方朔曰:「酆、鎬之間,號爲土膏,其價畝一金。司馬相如《上林賦》曰:「終始灞、滻,出入涇、渭,酆、鎬、潦、潏,紆餘逶迤。經營乎其內,蕩蕩乎八川分流。釋之者曰:「長安之地,、鎬經其南,涇、渭繞其後,灞、界其左,灃、澇合其右。此八川者,蓋灌輸所資也。又虞詡曰:「雍州厥田惟上,水舂河漕。晉潘岳曰:「黃壤千里,沃野彌望。唐杜佑曰:「雍州之地,厥田上上,鄠、杜之饒,號稱陸海。《唐志》:「長安有興成見咸陽縣、五門或雲在醴泉縣、六門見武功縣、龍首見咸寧縣、涇堰即白渠、滋堤即霸水凡六堰,皆有丞,貞觀六年廢。貞元四年京兆尹鄭叔則言涇陽有三白渠限口,其六縣分水之處六縣,涇陽、雲陽、三原、富平、高陵、櫟陽,實爲利害。請準諸堰例,置監掌之。十三年詔昆明池俯近都城,蒲魚所產,令韓皐充使修堰。十六年以東渭橋納給使,兼白渠、漕渠、升原見鳳翔府寶雞縣、成國見武功縣等渠堰使。自是歲常修治。蓋自秦漢以來,皆因八川之流,環繞畿輔,用以便漕利屯。隋建新都,八川之流,漸移其舊。唐人踵之,而渠堰之製益備,然灌溉之利,去秦漢時遠甚。宋以西夏之擾,關中多故,屯田足食之計,乍修乍輟見前大川涇水。今且陵谷遷改,川原非故矣。夫關中形勝,自古建都極選也。其便漕利屯之策,不班班可考歟?
今府城,{{annotate|隋開皇二年所營大興城也。漢都城,在今城西北十三里,本秦離宮。漢高帝七年始都於此。城狹小,惠帝三年更城長安。周圍六十五里,六年始成之《紀年》:「惠帝元年始作長安城西北方,至五年乃畢。蓋前此未有城雲。城南爲南斗形,北爲北斗形,人呼爲斗城亦名陽甲城。甲,始也,取一陽初生之義。北負渭水,南直南山子午谷。有十二門。東面三門:「東出南頭第一門,曰霸城門,亦曰青城門霸城門色青,民間因以名也,或曰青門。廣陵人邵平爲秦東陵侯。秦破,爲布衣,種瓜青門外。《廟記》亦曰青綺門。又《洞冥記》:「武帝時,有雀羣翔於霸城門,因改爲青雀門。莽天鳳二年霸城門災,莽因更爲仁壽門無強亭。東出中門,曰清明門,亦曰籍田門門內有籍田倉也,或曰凱門。《漢宮殿疏》:「第二門名城東門,莽更爲宣德門布恩亭。東出北頭第一門,曰宣平門,亦曰東都門庾子山云:「望宣平之貴里,言貴戚所居也。民間謂之東都門,或曰東城門,其郭門亦曰東都門。景帝三年以七國反,軍東都門外。又東城門至外郭亭十三里。有廣明亭,在郭門外。又東即廣明苑也。霍光之廣明,都肄郎羽林,昌邑王賀入承大位,至廣明東都門,龔遂曰:「此長安東郭門也。又逢萌掛冠於東都門,即此矣。王莽改宣平門曰春王門正月亭。更始初,漢兵誅莽,從宣平門入。三年赤眉自高陵進攻東都門。城門校尉李況開門納之。初平三年董卓部曲李傕等作亂,屯南宮掖門。王允扶帝上宣平門避兵。興平二年傕等復作亂。車駕東幸,出宣平門。南面三門:「南出東頭第一門,曰覆盎門,亦曰下杜門《廟記》曰:「覆盎門與洛門相去十三里二百十步,有魯班輸所造橋。徵和二年戾太子戰敗於長樂闕下,南奔覆盎城門,是也。其南有下杜城。應劭曰:「杜陵之下聚落也。或雲即杜誠矣。故亦曰杜門,又曰端門。北對長樂宮,莽更名曰永清門長茂亭。南出中門,曰安門,亦曰鼎路門北對武庫,莽更爲光禮門顯樂亭。南出西頭第一門,曰平門,亦曰西安門北對未央宮,即便門也。古平、便同字。建元三年初,作便門橋,渡渭水,趣茂陵。永光元年酹祭宗廟,出便門,欲禦樓船,薛廣德當車諫止,是也。莽更爲信平門誠正亭。西面三門:「西出南頭第一門,曰章城門,亦曰章門一爲光畢門,莽更爲萬秋門億年亭。胡氏曰:「章門或謂之白門。北魏孝昌末,蕭寶寅據關中以叛,屢爲魏所敗。其將侯終德因還軍襲寶寅,至白門,寶寅始覺,即是門也。西出中門曰直城門,亦曰直門《宮殿疏》:「亦名龍樓門。張晏曰:「門樓有銅龍也,又趙亻亻予所居鉤弋宮,在直城門外。莽天鳳初,大風發直城門屋瓦,莽更爲直道門端路亭。西出北頭第一門,曰西城門,亦曰雍門水北有函里,民名曰函里門,或曰突門,莽更爲章義門著誼亭。北面三門:「北出東頭第一門,曰洛城門,亦曰高門《宮殿疏》:「又名鶴雀臺門,門外有臺,漢武承露盤在臺上。其外又有客舍,民曰客舍門,亦曰洛門,或謂之利城門。莽更爲進和門臨水亭,門外有石橋。北出中門曰廚城門,亦曰朝門長安城北面之中門也。內有長安廚宮,因名。赤眉入長安,更始單騎走,從廚城門出是也。或曰廣門,莽時更爲建子門廣世亭。北出西頭第一門,曰橫門,亦曰橫城門橫,讀曰光。元鳳四年更立樓蘭王弟尉屠耆爲王,改其國號曰鄯善,丞相率百官送至橫門外。蜀漢建興六年魏延請出子午谷,襲長安橫門邸閣,蓋魏置邸閣於橫門以積粟雲。門外有橋,曰橫橋,莽時更爲朔都門左幽亭。又橫門外郭有都門,又有棘門。《黃圖》:「棘門在橫門外。漢徐厲軍於此,以備匈奴。又有通門、亥門也。《藝文類聚》載:「長安十二門,其宣平、覆盎、橫門、東都、青綺諸門,則漢名也;萬秋、宣成、章義、仁壽等門,則莽名也;又有元成、石,不知其名何據。《漢舊儀》:「長安城方三十里,經緯各長十五里周回則六十五里。《唐志》:「長安故城東西十三里,南北十二里。潘岳《關中記》:「長安城皆黑壤赤城。今尚赤如火,堅如石。父老相傳鑿龍首山土爲之。漢之盛時,宮殿臺觀,高下羅列,千有餘區。及王莽更壞,赤眉殘破,西京宮闕,半爲禾黍。又變亂迭乘,氐羌竊據,以及西魏後周之際,雖數有增飾,而前規未逮。隋開皇二年以故都制度狹小,歷年既久,宮宇朽蠹,乃議遷都於故城之東南十三里,南直子午谷《呂氏圖》云:「南直石鱉谷,北枕龍首原《長安志》云:「西北據渭水,左臨灞,右抵灃水《長安志》云:「西枕龍首原。《西京記》:「隋唐都城,在龍首原。是原在城北也,曰大興城隋文帝初封大興公也,或曰其地本名大興村,遂定都焉。大業九年發丁男十萬,城大興。唐初因之。永徽四年又復增築,名長安城。後亦曰京師城《實錄》:「唐永徽五年築京師羅郭。開元十八年築外郭。貞元四年又築夾城。《六典》:「長安左河華,右隴坻,前終南,後九嵕。京城即外城也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東西十八里一百十五步,周六十餘里此因隋舊。皇城即內城,俗名子城南北三里一百四十步,東西五里一百十五步,周二十五里。宮城有三,所謂三內也。一曰西內,在皇城內西北隅,正門曰承天即隋大興宮城正南門也。初曰廣陽門,開皇二年造。九年平陳,獻俘於廣陽門,既又禦廣陽門宴將士。仁壽初,改曰昭陽門。唐武德初,改曰順天門。神龍初,始曰承天門。《六典》:「長安宮城,亦曰太極宮。城南面三門:「中承天,東長樂,西永安。又大興宮城正北門曰玄武,東北門曰至德。一曰東內,在皇城內東北隅即西內之東北也,正門曰丹鳳即大明宮也。高宗龍朔二年置,自是天子常居東內。建中四年涇原軍作亂,陳丹鳳門外。《宮苑薄》:「大明宮南面五門:「西來第一門曰興安,第二門曰建福。又至德三載,改丹鳳門曰明鳳。一曰南內,在皇城內東南隅《唐志》:「在東內之南,所謂興慶宮也。自東內達南內,有夾城復道,經京城之通化門,人主往來兩宮,人莫知之。宣宗時,於夾城南頭開便門,俗號新開門。三內皆有宮城《志》云:「唐西內有三城:「外一重曰京城,外郭城也。南近樊川,北連禁中。內一重曰宮城,惟列府寺,不使雜人居之。又內一重曰內宮城,太極宮在其內,即隋之大興宮也。今省城正直宮城之地。其皇城之門凡七。南面三門:「中曰朱雀亦曰端門,其北對承天門,門外西街有都亭驛,東曰安上至德三載,以安祿山叛,改安上曰先天,尋復舊。胡氏曰:「安喜門樓當在其上。大順初,遣張討李克用,禦安喜門樓餞之。明年,楊復恭作亂,禦安喜門。劉恭望謂禁軍,天子親在街東督戰,是也,西曰含光。東面二門:「南曰景風,北曰延喜大中三年河隴老幼詣闕,帝御延喜門樓見之。西面二門:「南曰順義,北曰安福《六典》:「安福門西直京城之開遠門。乾寧二年李茂貞等再犯闕,上御安福門待之,即此。京城之門凡十。南面三門:「正中曰明德門北當皇城之朱雀門,南出抵終南山。《五行志》:「元和八年京師大水,城南深丈餘,入明德門,猶漸車輻。是也,東曰啓夏門門外即杜曲也。其西南二里有圓丘、先農、籍田三壇。乾寧二年岐兵犯闕,駕出啓夏門,趣南山,西曰安化門至德三載,改曰達禮門。東面三門:「正中曰春明門隋名也。唐公李淵義師至長安,營於春明門西北,既又遷館於安興坊。坊在安興門外,自都城東行者,多出是門。故唐人詩云:「「春明門外即天涯」也,南曰延興門隋之安興門也,唐改,北曰通化門建中四年涇原軍作亂,自長樂坡入通化門。興元初,李晟收京城,耀兵通化門外。西面三門:「正中曰金光門隋名也。唐初舉義師,劉弘基次長安城,振隊金光門。廣明初,黃巢入關,田令孜以帝自金光門出,趣駱谷,是也。《唐志》:「自此西出趣昆明池,南曰延平門,北曰安遠門隋曰開遠門,唐改。《唐書》:「天寶十二載,時中國強盛,自安遠門西盡唐境萬二千里。又安遠門揭侯署曰:「西極道九千九百里,示戍人無萬里行也。至德三載,改安遠曰開遠。光啓初,王重榮、李克用逼京師,帝自開遠門出幸鳳翔。北面一門,曰光化門宋氏曰:「唐京城諸門,大抵皆因隋舊。永徽四年築長安外城,三旬而畢。開元十八年又築西京外郭,九旬而畢。《舊唐書》:「京城內有東西兩市,南北十四街,東西十一街,街分一百八坊,坊廣長皆三百餘步。皇城南大街曰朱雀街,街東五十四坊,萬年縣領之。街西五十四坊,長安縣領之,京兆尹總其事。《長安志》:「朱雀街南北盡郭有六條坡,象乾卦六爻,橫亘城中,亦謂之六岡。隋宇文愷營都城,於九二爻置宮殿,以當皇居;九三列百司,以像君子之數;九五貴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觀、興善寺鎮其地。寶歷初,裴度宅在朱雀街東永樂坊,略與街西安善坊玄都觀東西相對。忌度者以爲宅近岡原,蓋近第五岡也。又有苑城,本隋大興苑也亦開皇二年置。唐曰禁苑,亦曰三苑以三大內皆有苑也。苑城東西二十七里,南北三十二里,周回一百二十里。東接霸水,西接長安故城,南連京城,北枕渭水《西京記》:「苑西即太倉,倉北距中渭橋、與長安故城接。故城亦隸苑中。又苑有四面監及總監,以掌種植。其南面監亦曰長樂監,中有離宮亭館凡二十四所,凡十門。南面三門:「中曰景耀《六典》:「禁苑南門直宮城玄武門,東曰芳林《唐紀》:「元和十二年築夾城,自東內雲韶門,過芳林門、西至修德里,通興福佛寺,西曰光化。東面二門:「南曰光泰程大昌曰:「在京城通化門北,小城之東門,門東七里即長樂坡。呂大防《長安圖》,光泰門在大明宮東苑之東。興元初,李晟收京城,與賊戰光泰門外米倉村,乘勝入光泰門,明日復陳於光泰門外。又中和三年李克用等數敗黃巢於渭南,自光泰門入,賊從藍田逸去,北曰昭應。西面二門:「南曰延秋天寶末,安祿山陷潼關。上密與貴妃、皇子等黎明出延秋門西幸。中和初,黃巢據長安,諸道會兵進討。鳳翔行軍司馬唐弘夫等進薄長安,巢東走,別將程宗楚等自延秋門入,賊近在霸上,訁知官軍不整,引軍襲敗之,復據長安,北曰元武。北面三門:「中曰啓運,東曰飲馬,西曰永泰苑中又有白華門,殿門名也。李晟敗賊於光泰門,賊衆走入白華門。既而晟軍入苑城,進至白華門。又望仙門,亦苑中門名也。李晟收長安時,亦屯兵於此。三苑地廣,故唐世用兵,多在苑中景龍末,臨淄王隆基討韋氏之亂,集兵苑中。天寶末,安祿山陷西京,使安思順將兵屯苑中,以鎮關中。又興元初,朱泚據長安,自含元殿徙居苑中之白華殿。元《圖經》:「今奉元路城,唐天祐元年匡國節度使韓建所築新城也。朱全忠遷昭宗於洛,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廬舍,長安遂墟。建去宮城外郭城,重修子城即皇城,南閉朱雀,東閉延喜,西閉安福三門,北開玄武門,是爲新城。城之製,內外二重,四門,門各三重。今門惟二重,內重基址尚存。東西又有小城二,以爲長安咸寧縣治。程大昌有言,昆明鑿而鎬都爲池,隋城立而漢京爲苑。夫陵谷變常,玄黃易位,所當慨者,豈惟城郭淪亡雲爾《城邑考》:「府城,即唐末新城之址,明洪武初,增修。城周四十里,門四,東長樂、南永寧、西安定、北安遠。嘉靖五年隆慶二年皆常葺治?

長安縣,附郭,在府治西。本秦杜縣之長安鄉。始皇封其弟成喬爲長安君。楚懷王亦封項羽爲長安候。漢初,以封盧綰。高帝五年置長安縣,定都於此。惠帝始築城,在今縣西北。王莽更曰常安。後漢復舊。魏晉以後因之。隋遷縣於今治。唐仍曰長安縣。《唐志》:「縣治長壽坊,乾封初,分置乾封縣,治懷直坊。長安三年復併入焉。五代梁改曰大安。後唐復舊。今編戶五十五里。

咸寧縣,附郭,在府治東。本杜縣地。後周始置萬年縣於長安城中,此爲萬年縣地。隋遷都後,改曰大興。唐復曰萬年。《唐志》:「縣治宣陽坊,乾封初,分置明堂縣,治永樂坊。長安三年復併入。天寶七載,改爲咸寧。乾元初,復故。五代梁改曰大年,後唐復舊。宋曰樊川。金復改曰咸寧。今編戶八十二里。
長安故城,府西北十三里。本長安鄉。漢初盧綰封長安侯。班固曰:「長安故咸陽也。蓋與咸陽界壤相接耳。高祖七年都此。自是置城邑。其後營繕益廣。王莽之亂,光武徙都雒陽。初平中,獻帝復都此。《後漢紀》:「初平三年董卓部曲李傕等作亂,圍長安。長安城峻,不可攻。守之八日,會內有叛者,傕等乃引兵入城。興平三年傕等再作亂,駕復東徙。又長安有小城及外城。晉建興四年劉曜陷長安外城,麴允等退保小城以自固,城中飢困,乃降於曜。永和十年桓溫伐秦,進至灞上。苻健帥老弱固守長安小城,是也。後毀。宋元嘉十一年魏人發秦雍兵築小城於長安城內。西魏大統四年宇文泰自北邙遁還恆農,東魏降卒趙青雀等遂反,據長安子城。旋討平之。賈耽《縣道記》:「長安故城在今苑中渭水南,隔渭水北對秦咸陽宮。西晉時,常置安夷護軍於城內,其後更迭爲宮邑。隋建新都,始移於今所。大業十三年唐公淵義師渡河,軍馮翊,遣劉弘基等南渡渭,軍長安故城。既而世民亦自阿城進屯焉。《三輔故事》:「長安城中有八街、九陌。漢京兆尹張敞走馬章臺街。丞相劉屈妻梟首華陽街。陳湯斬郅支單于,懸首藁街。又有香室街。亦曰香街。魏主子攸初,元言,漢高立太上皇廟於香街。《黃圖》云:「太上皇廟在長安香室街。是也。又有尚冠前街,亦曰尚冠里。賈耽云:「漢京兆府在故城內尚冠里。其相次者,爲夕陰街、太常街、熾盛街,凡八街。九陌,一作九市,市各方二百六十八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東,四里爲一市,以致九州之人,在突門夾橫橋大道。《元和志》:「漢長安大俠萬子夏居柳市,太學諸生朔望集槐市,司馬季主卜於東市。又有西市在醴泉坊,隋曰利人市。此皆漢市之可考者。
霸陵城,府東三十里。春秋時,秦繆公築霸宮於此。昭襄王時,謂之芷陽宮。《秦紀》:「悼太子死魏,歸葬芷陽。又宣太后亦葬焉。《三秦記》云:「秦襄王葬芷陽,謂之霸上。其後漢文帝起陵邑於此,因更名霸陵,並置縣治焉。文帝二年從霸陵上欲西馳下峻阪,爰盎諫止處也。後漢仍爲霸陵縣。興平二年李傕等作亂,奉車駕夜至霸陵。曹魏景初元年徙長安銅人於洛陽,重不可致,留之霸城。晉曰霸城縣,屬京兆郡。永康初,封趙王倫子詡爲霸城侯。明年倫篡位,立爲霸城王。永和九年呼延毒起兵霸城。苻秦將苻法等討滅之。後魏亦曰霸城縣。後周廢。唐武德二年析萬年置芷陽縣,七年廢。《三秦記》:「白鹿原東有霸川,川之西阪,故芷陽也。漢曰霸陵。沛公去鴻門,從驪山下道芷陽,間行趣霸上,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孔氏曰:「鴻門至霸上四十里,間行不過二十里雲。
南陵城,在府東南二十五里。漢文帝七年置南陵城,薄太后葬焉。《廟記》云:「在霸陵南十里,因曰南陵。太后嘗言:「東望吾子,西望吾夫。俗因名其陵爲見子陵。《括地誌》:「陵在長安水東原上,霸陵之西。元始四年爲王莽所廢。唐建中四年朱泚據長安,劉德信將兵自汝州入援,破泚衆於見子陵,即此。或曰:「見子陵,秦莊襄王陵也,在臨潼故新豐縣南三十五里,始皇陵在其北,故名,非即南陵也。
杜陵城,府東南十五里,周杜伯國也。秦武公十一年初置杜縣。漢宣帝元康元年葬於杜東原上,曰杜陵,更縣曰杜陵縣。時亦謂之下杜,對陵而言也,屬京兆尹。後漢建武二年延岑屯杜陵。赤眉將逢安擊岑,岑太破之。晉曰杜城縣。後魏曰杜縣。後周省入萬年縣。○奉明城,在故長安城東,漢宣帝置縣,屬京兆尹,後漢省。《水經注》:「奉明縣廣成鄉有廣明苑,史皇孫及王夫人葬於郭北,宣帝移於苑北,以爲悼園,因置縣以奉園陵。又山北城,在今府東南五十里,後魏分長安、藍田二縣地置縣,屬京兆郡,後周廢。
阿城,在府西三十四里,即秦所作阿房宮也。《黃圖》:「秦作宮阿基旁,天下謂之阿房。孔穎達曰:「宮在今上林苑中,雍州郭城西南面,即阿房宮城東南面也。始皇三十六年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周馳爲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爲闕,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即此。顏師古曰:「阿房牆壁崇廣,故俗呼爲阿城。漢武帝欲籍阿城以南,以東,宜春以西,除爲上林苑,屬之南山。晉建興初,劉聰將趙染襲長安,將軍麴鑑自阿城馳救,染引卻。大興三年劉曜以巴酋句徐庫彭等相結爲亂,囚於阿房,殺之。於是四山氐、羌、巴、羯盡反,衆至三十餘萬,關中大亂。太元九年慕容衝敗秦兵於灞上,遂據阿房以逼長安。隋末,李世民入關,自涇陽引兵趣司竹,還頓於阿城,即此。《一統志》:「阿房宮在今咸陽縣東二十五里。
龍首山,府北十里。長六十里,首入渭水,尾達樊川,頭高二十丈,尾漸下,高五六丈,土赤不毛。隋以長安城狹小,改作新都於此,亦曰龍首原。
終南山,府南五十里,都城之巨鎮也。又太一山,《志》云:「在府西南八十里。」《一統志》云:「在終南山南二十里。蓋即終南之異名矣。詳見名山終南。
子午谷,府西南百里。南達漢中,或謂之蝕中。漢王之國,從杜南入蝕中。元始五年王莽始通子午道,從杜陵南直絕南山,經漢中,置子午關於谷內。魏延謂諸葛武侯當子午而北,即此。詳見漢中府子午道。
石鱉谷,府南六十里。谷口有大石如鱉,因名。呂大防曰:「隋築都城,南直南山石鱉谷,是也。今咸寧長安以此分界,或之太乙谷。
錫谷,府東南六十里。有路達歸安鎮,合義谷路通漢中府。《志》曰:「義谷近藍田縣。元至正二十一年張良弼引兵出南山義谷,屯藍田,受察罕帖木兒節制,良弼陰貳於察罕,即此。
細柳原,府西南三十里。有細柳觀,又漢之柳市亦在其地。張楫以爲周亞夫屯兵處。《漢•郡國志》:「長安有細柳聚。《元和志》:「萬年縣東北三十里有細柳營,而細柳原在故昆明池南,非戍守要地。說者以爲周亞夫屯兵處,非也。或曰:「文帝時,昆明未鑿,徐厲軍渭北,而劉禮、亞夫軍渭南,內外聯絡以防衛京城,安知其非是。杜佑亦曰:「細柳原,蓋亞夫屯於此。
樂遊原,府南八里。其地最高,四望寬敞,本秦時宜春苑地。漢宣帝神爵三年起樂遊苑於此。《關中記》:「漢宣帝立廟於曲池北,號樂遊廟。蓋初爲苑,後因爲廟,唐曰樂遊園,其南即曲江池。○少陵原,在府西南四十里,漢宣帝葬許後於此。唐貞觀七年校獵於少陵原。《志》云:「漢時名鴻固原,又神禾原,在府南三十里,下臨樊川。其相近者又有鳳棲原。《志》雲在少陵原北。
長樂坡,府東北十里水西岸。本名陂,隋文帝惡其名,改爲長樂阪,亦曰長樂坡。有長樂驛,唐時爲迎餞之所。建中四年發涇原軍救襄城,過京師,至水而作亂。涇原帥姚今言自禁中出,馳至長樂坡,遇亂兵擁之,西入通化門,車駕倉卒幸奉天,或謂之三陵坡。明洪武二年徐達取奉元,渡涇渭,軍於三陵坡,父老出迎,是也。襄城,今河南許州屬縣。○狗脊嶺,《唐志》:「在京城東市,蓋龍首山之支隴,唐爲行刑之地。又子城西南有獨柳樹,亦爲行刑處。
渭水,府北三十里。自咸陽縣流入境,合灃、鎬二水東流,經府北,又東合霸、諸川,入臨潼縣界。詳見前大川渭水。
霸水,在府東二十里,源出藍田縣南山谷中。《漢志》註:「霸水出藍田谷,亦名藍谷水也。自南山北流,經縣西,歷白鹿原東,又北經府東霸陵故城西,又北入於渭水。本名滋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始皇二十二年命王翦伐楚,送至霸上。《通釋》云:「霸水經白鹿原,謂之霸上。或曰,即霸陵城西也。沛公破秦軍於藍田,至霸上,既入咸陽,復還軍霸上。漢十一年上自將討黥布,太子監關中兵,軍霸上。文帝后六年備匈奴,使劉禮屯霸上。景帝三年七國反,周亞夫擊之,將會兵滎陽,發至霸上。又昭帝崩,昌邑王徵至霸上,大鴻臚郊迎。晉永安初,河間王將張方劫遷車駕趨長安,迎於霸上。永興三年東海王越等發兵謀討遣張方屯霸上。既而越等遣兵入關,敗將馬瞻等於霸水。建興四年劉曜寇長安,華輯監京兆、馮翊、弘農、上洛四郡兵,屯霸上,畏曜兵強,不敢進。永和十一年桓溫敗苻秦軍於藍田,頓兵霸水上。王猛來謁,溫問:「三秦豪傑何以不至?猛曰:「今去長安咫尺,而不渡霸水,百姓未知公心,所以不至也。溫尋與秦軍戰於白鹿原,敗還。太和五年苻堅使王猛伐燕,送之霸上。太元九年慕容沖自華陰進向長安,苻堅遣將薑宇等拒之於霸上,敗死。十年苻秦將竇衝據茲川,有衆數萬,拒姚萇。茲川,即霸水也。義熙十三年劉裕伐姚秦,至潼關。秦主泓軍霸上。其將姚贊自定城退屯鄭城,晉軍逼之,又退屯霸東。未幾,王鎮惡入長安,劉裕自鄭城引軍西,鎮惡迎於霸上。十四年赫連勃勃陷長安,築壇於霸上,稱皇帝。西魏大統初,東魏將司馬子如等軍潼關。宇文泰軍霸上以拒之。隋開皇四年後梁主巋入朝於隋,辭還,隋主餞之霸上。胡氏曰:「府東二十餘里有霸橋,霸水經其下。又東十里爲霸城,又東五十里即新豐古城也。舊時霸水爲畿南大川,奔流入渭。唐貞元四年嘗暴溢,殺百餘人。蓋下流漸壅、山水驟決所致也。自唐以後,遷絕不可復問矣。《紀勝》:「霸水出秦嶺,合藍谷、傾谷諸水入水,而北注於渭。
水,舊《志》云:「在府東十五里,源亦出南山谷中。《漢志》註:「與霸同源而異流,經藍田縣白鹿原西,又北至霸陵城南,合於霸水。《西京道里記》:「水在長樂坡西。隋開皇三年引水北流入苑,謂之渠,亦曰龍首渠。唐太極初,幸水東耕藉田。開元二十六年迎氣於水之東。至德二載,收西京。僕固懷恩與回紇兵自城南過,營於水東。廣德初,吐蕃逼西京,度便橋,車駕出苑門,度水。胡氏曰:「出光泰門度水也。既而郭子儀自商州遣軍出藍田,經度水。吐蕃疑懼,引去。子儀因自商州至水,西入長安。車駕尋自陝還,子儀率百官迎於水。興元初,李晟收復京城,華州帥駱元光敗朱Г衆於西。《六典》:「禁苑包大明宮北,東距水。《長安志》:「渠在長安縣東北五里。自故霸陵城界龍首鄉馬頭,控堰水入渠,西流過萬年城東,而入長安縣界,又北流注渭。蓋水本入霸水。自隋遷都後,堰水爲渠,而霸、之流漸亂。王氏曰:「唐時以渠導入城者有三:「一曰龍首渠,自城東南導水至長樂坡,釃爲二渠,一北流入苑,一經通化門興慶宮,自皇城入太極宮,以渠近龍首原而名;二曰永安渠,自城南導交水,從大安坊西街入城,北流入苑注渭;三曰清明渠,亦導交水,自大安坊東街入城,繇皇城入太極宮。宋大中祥符七年陳堯諮知府事,以城內井泉大半咸苦,乃相度城東二里之龍首渠。其水清冷甘冽,可五六十丈,開渠引註入城,散流廛民咸賴之。明天順初,守臣餘子俊以宋渠湮塞,乃相城外西南有交、二水,源流未竭,因地勢高下,導之灌注城市。其水清甘,民皆取給焉,亦謂之通濟渠。《志》以爲成化中開,悞也。又城東今有景龍池,引水入城,注秦王府中,即龍首渠舊跡矣。舊《志》:「水出藍田縣,合荊谷諸水,北流入霸水。
灃水,府西三十里,出鄠縣南山谷中。《漢志》注云:「源出秦嶺西北,經子午谷,又得豐谷口水,故名焉。張楫曰:「灃水出鄠南山豐谷也,東北流,經故長安城西,又北至咸陽縣境入渭。《禹貢》:「灃水攸同。《詩》:「豐水東注。《老子》:「豐水出,深十仞而不受塵垢。金鐵在中,形見於外,是也。成帝鴻嘉中,王商穿長安城,引內灃水注第中。晉大興中,劉曜嘗立囿於水上,曰灃水囿,尋省囿以與貧民。義熙十三年後秦姚恢以安定叛,南據城。秦主泓遣姚等屯灃西以備之。唐至德二載,廣平王ㄈ敗安慶緒將安守忠等於豐水,遂復京師。《地說》:「豐水出豐谷,北流,經漢龍臺觀東南,與渭水合於短陰山。舊《志》:「灃水出南山,合太平高觀谷水,東至咸陽入渭。一云:「灃水今名賀蘭渠,東北流,注交水。
鎬水,府西北十八里,源亦出南山谷中。舊《志》云:「出太白山西谷中。悞也。北流經故長安城,西南注昆明池。又北爲鎬池,又北經阿城西,達咸陽縣境,入於渭。《十道志》:「鎬池在長安城西、昆明池北,即周故都。《詩》:「考卜惟王,宅是鎬京。《書傳》云:「文王作豐,武王理鎬。鄭康成曰:「鎬在豐東,豐、鎬相去蓋二十五里。秦始皇時,鎬京故址毀。漢武帝穿昆明池,而故址益無可究。《廟記》云:「鎬池周二十一里。晉大興三年劉曜起凌霄臺於鎬池。唐貞觀中,以鎬池併入昆明池。《括地誌》:「鎬水今不入渭,有漕渠西自長安入,注於渭,漢武元光六年所開也。自唐貞觀間,堰豐、鎬二水入昆明池,二水於是斷流。今則昆明池亦涸爲民田,而豐、鎬之流不可復問矣。《地誌》:「鎬池在咸陽縣西南二十五里。
滮水,府西北二十里。亦曰滮池水。《水經注》:「鎬水上承鎬池,西北流,與滮池合。滮池水本出鎬池西,而北流入鎬。《詩》:「滮池北流。是也。晉太元十一年苻秦將鄧景帥衆據滮池以擊後秦。時竇衝據茲川,與景相首尾,是也。《圖經》:「滮池,一名聖女泉。
水,在府南十里。出南山石鱉谷,亦謂之瀋水。《水經注》:「瀋水上承樊川皇子陂,北徑長安城西,與昆明池水合。呂忱曰:「水出杜陵之樊川。,音決,亦曰沈。北流合昆明池,又東北流入渭,或謂之高都水。西漢末,五侯王氏大治池沼,引水入長安城。百姓歌之曰:「壞決高都,竟連五杜。唐至德二載,郭子儀敗賊於白渠,遂自西渭橋進屯西,是也。白渠,今見三原縣留運橋。
澇水,府南五十里。源出鄠縣南山澇谷,亦曰潦水。經縣西南秦陽宮西,又北合陂水,又北流至長安縣界,入於渭。《一統志》:「澇水下流,合於水入渭。
交水,府南三十里。一名福水。上承樊川,西至石碣,遂分爲二,一注灃水,一入昆明池。《志》云:「長安南有便梓谷水,出南山中,北流合潤國渠。又西北流至長安縣東南三十里,入交水。又有豹林谷水,亦出南山中,北流,有竹谷水自南來會焉。子午谷水自東來會焉,並流入於交水。
樊川,在府南三十里。其地本杜縣之樊鄉。一雲周仲山甫所封。或曰:「非也。漢初,樊噲賜食邑於此,川因以名。水所經也,本名浚寬川,漢初,始曰樊川。程大昌以爲即御宿川。唐貞觀十四年大獵於此。
御宿川,在府西南四十里。宿,亦作羞。如淳曰:「御羞,地名,在藍田。其地肥沃,出御物,揚雄謂之禦宿。《黃圖》云:「川在長安城南,漢武帝爲離宮別館,禁禦人不得往來游觀,常宿其中,因名。師古曰:「川在樊川之西,是也。唐廣德初,吐蕃入長安,郭子儀自禦宿川循山而東,將趣商州,即此。一名華嚴川。
牛首池,《括地誌》:「在長安縣西北三十八里漢上林苑中。《史記》:「秦上林苑旁有牛首池。是也。池中有自生之韭,亦名韭澤。一雲在咸陽縣境渭水南。《黃圖》:「上林中有十池,曰初池、麋池、牛首池、蒯池、積草池、東陂池、西陂池、當路池、大臺池、郎池。《初學記》:「上林有十七池,曰承靈池、昆靈池、天泉池、龍池、魚池、蒯池、菌池、鶴池、西陂池、當路池、東陂池、太一池、牛首池、積草池、麋池、舍利池、百子池。師古曰:「蒯,草名也,可以織蓆,因名。又《圖經》:「長安西有冰池,西北又有盤池。今並廢。
太液池,{{annotate|在漢建章故宮西,未央宮北,周回十頃,亦謂之倉池。《水經注》:「瀋水枝渠至章門西,飛渠引水入池,東爲倉池,中有漸臺,起三山,爲蓬萊、方丈、瀛洲,以像海中神山。亦曰清淵海,池邊多雕菰紫,鳧鴈充滿。西魏大統初,宇文泰與公卿如昆明池觀魚,行至漢故倉池,即此。後漸湮廢。○唐中池,在太液池南,周回十二里。唐,庭也。又有影娥池,在建章故宮中,漢武所鑿,使宮人乘舟玩月處
昆明池,在府西南三十里。地名鸛鵲莊。《漢書》:「元狩三年減隴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發謫使穿昆明池。臣瓚曰:「西南夷昆明國有滇池,方三百里。漢欲伐之,故作池以習水戰。周回四十里,凡三百二十頃。《三秦記》:「池中有靈沼,名神池。堯時治水,嘗停船於此。陸機曰:「堯時已有沔池,漢因而深廣之。《水經注》:「交水西至石碣,武帝開昆明池所造,有石闥堰,在長安縣西南三十三里。後漢建武二年赤眉大掠長安,引而西。鄧禹乃南至長安,軍昆明池,謁祠高廟,大饗士卒。唐武德九年幸昆明池。貞觀五年獵於昆明池。《括地誌》:「貞觀中,修昆明池,豐、鎬二水皆悉堰入,無復流派。《括地誌》:「昆明池深六尋,袤十里。貞元十三年命京兆尹韓皐濬之,追漢制,引交河及豐水合流於池。又修石炭、賀蘭兩堰,並造大堰以匯衆流。太和九年復濬之。《雍勝錄》云:「池在長安故城西十八里,池中有豫章臺及刻石爲鯨魚。旁有二石人,象牽牛、織女,立於河東西。池中養魚以給諸陵祭祀。自宋以後,不加浚治,遂湮爲民田。胡氏曰:「武帝作石闥堰,堰交水爲池。昆明基高,故其下流尚可壅激,以爲都城之用。於是竝城疏列三派,城內外皆賴之。唐太和以後,石闥堰廢而昆明涸矣。舊《志》云:「上林苑中有波、郎二水,武帝因鑿爲昆明池。
定昆池,府西南十五里。唐景龍二年安樂公主恃寵,請昆明池爲私沼,帝不許。自鑿定昆池,袤數里,即此也。今亦廢。《朝野僉載》:「定昆池方四十九里,直抵南山雲。
隆慶池,在府城東。《六典》:「隆慶坊南有井。武后時,忽湧爲小池,袤數十丈,常有雲氣或黃龍出其中,至景雲間,潛復出水。其沼浸廣,里人悉移居,遂鴻洞爲龍池。《實錄》云:「則天時,長安城東隅民王純家井溢,浸成大池數十頃,號隆慶池。相王子五王立第於其北。望氣者言,鬱鬱有帝王氣。中宗景龍三年幸隆慶池以厭之。開元二年作興慶宮於此,謂之南內。《長安志》:「龍池在躍龍池南,本是平地。自垂拱初載後,因雨水流潦爲小池,後又引龍首渠水分溉之,日以滋廣。至景龍中,彌亘數頃,深至數丈,常有雲龍之祥,後因謂之龍池。程大昌曰:「《志》雲隋城外東南角有龍首堰,自此堰分滻水北流,至長樂坡,分爲二渠。其西渠自永嘉坊西南流,經興慶宮,則是龍池之成,引滻水之力也。
曲江池,在今府城東南。漢武帝時鑿。其水曲折似嘉陵江,因名。《唐志》:「朱雀街東第五街,皇城東第三街,其南有曲江池,周六七里,亦名芙蓉池,本秦洲。司馬相如賦:「臨曲江之州。顏師古云:「曲岸之洲,謂曲江也。漢武帝因秦宜春苑故址,鑿而廣之,爲曲江池。宣帝時,起樂遊苑,以爲校文之所。唐開元中,更疏鑿之。南有紫雲樓芙蓉苑,西爲杏園、慈恩寺。江側菰蒲蔥翠,柳陰四合。都人遊賞,中和節三月三日最盛。玄宗嘗錫臣僚宴飲於此。後秀士登第者,亦賜宴焉。本漢時校文之義也。文宗太和九年從鄭注言,浚曲江及昆明池。《雍錄》:「曲江基地最高,隋營京城,宇文愷以其在城東南隅,地高不便,故缺此地,不爲居人坊巷,而鑿池以厭勝之。又會黃渠水自城外南來,遂從城外包之入城,爲芙蓉池,且爲芙蓉園。唐作紫雲樓於江上。其後頹圮,太和六年復作之。胡氏曰:「曲江池,漢時周六里餘,唐時周七里,佔地三十頃,今且堙爲平陸矣。《一統志》云:「池在今府東南十里。
蓬萊池,在唐東內禁苑中。憲宗嘗畋遊於此。《志》云:「池在蓬萊殿北,亦名太液池。池中有蓬萊山,自蓬萊池西出玄武門,入重元門,即苑中也。重元蓋苑之南門,對宮門玄武門。又有魚藻池,亦在東苑內。唐穆宗時,嘗發神策軍濬之。其相近者又有凝碧池。○龍首池,在唐東內苑中。《志》云:「苑中有龍首殿、龍首池,因龍首渠之水,自城南注此。元和十三年浚龍首池。又西內有海池三。《太極宮圖》云:「東海池在玄武門內之東,近凝雲閣。北海池在玄武門內之西。又南有南海池,近咸池殿。武德九年上方泛舟海池,世民殺太子建成等於玄武門,是也。今皆湮廢。
廣運潭,在府東九里望春宮之望春樓下。天寶三載,韋堅所鑿。《志》云:「初,水銜苑左有望春樓。堅於其下鑿爲潭,以聚江淮運船,賜潭名廣運。未幾,潭不可漕。又天寶二載,京兆尹韓朝宗引渭水入含光門,置潭西街以貯材木。《宮殿圖》望春樓在霸水西,臨廣運潭,潭在京師苑城東。
河池陂,在昆明池東。池水流經陂北,東合瀋水,一名女觀陂。○雁鶩陂,在鎬池北,亦承昆明之下流,方六頃。沈約詩:「東出千金堰,西臨雁鶩陂。是也。
皇子陂,在府西南二十五里,周七里。《十道志》:「秦葬皇子,起塚陂北原上,因名。隋文帝改曰永安陂。○塔坡,在府南二十里韋曲之西,地有浮圖,產稻極美,土人謂之塔坡米。
王渠,在府西。其上流曰昆明故渠,自昆明池東徑河池陂北,又東合瀋水,亦曰漕渠。徑故長安城南,至漢青門外,有瀋水枝渠流入焉。枝渠自章門西入城,爲倉池。又徑未央宮北、桂宮南,謂之明渠。又東徑武庫北及長樂宮北,而東出城,合昆明故渠。又分爲二,謂之王渠。東北注渭水,今涸。蘇林曰:「王渠,官渠也,猶今御溝。漢哀帝爲董賢治大第,開門鄉北闕,引王渠灌園池。崔豹《古今注》:「長安御溝,謂之楊溝,植楊於溝上。又戴延之《西征記》:「御溝引金谷從閶闔門入雍州。《圖經》:「金谷水出藍田西終南山,西入霸水。○七里渠,在故長安城宣平門外,上有飲馬橋,亦曰七里溝。唐長慶中,王播浚之以便漕。
靈軹渠,在府西南漢上林苑中。武帝所穿,起縣東十五里平地,北流入苑,用以溉田。《河渠書》:「關內則輔渠靈軹。是也。一名蒙籠渠。
清渠,在府南。程大昌曰:「唐京城西北有漕渠,南出豐水,徑延平、金光二門,至京城西北角,屈而東流,徑漢故長安城南,至芳林園西,又屈而北流入渭。清渠在漕渠東,直秦故杜南城,稍東即香積寺北。至德二載,郭子儀圖復西京,自西擊賊安守忠等於清渠,敗績。
運木渠,在府南。唐大曆元年京兆尹黎,請開漕渠,自南山谷口引澗水,直抵景風、延喜二門入苑,以漕薪炭,謂之運木渠,久之不就。又鹽渠在故長安城南。唐武德七年長安古城鹽渠水生鹽,色紅白,謂之瑞鹽。今皆湮廢。
長樂宮,在府西十四里長安故城東隅,周二十里。本秦興樂宮也,始皇時建。漢高帝五年都長安。九月,治長樂宮。七年宮成,諸侯皆朝。既而未央宮成,乃以未央宮爲朝會之所。其後,長樂宮每爲太后所居,亦謂之東宮,又謂之東朝。元康四年神雀集長樂宮。五鳳三年鸞鳳集長樂宮東闕樹上。宮西有長信、長秋、永寧諸殿,正殿內又有溫室。更始入長安,居長樂宮,三年徙居長信宮。《黃圖》:「從洛門至周廟門,中有長信宮。蓋即長信殿矣。赤眉入長安,劉盆子復居長樂宮。後廢。西魏以後,復修治之。隋大業十三年唐公淵軍馮翊,進趣長安,命世子建成等自永豐西趣新豐,進至長樂宮。既而淵入長安,還屯長樂宮,與民約法十二條。天寶以後,廢。○章臺宮,在長安故城中,秦宮也。中有章臺,因名。或曰:「章臺,戰國時諸侯宮室之通稱。蘇秦說秦曰:「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臺之下。說楚亦曰:「南面而朝章臺,是也。《秦紀》:「楚懷王西至咸陽,朝章臺。孔氏曰:「臺在渭南。漢有章臺街,街蓋在臺下。又明光宮在長樂宮後,漢太初三年所作。《黃圖》:「明光宮南聯長安,北通桂宮。
未央宮,在府西南十八里,長安故城西南隅。漢高祖七年蕭何起未央宮,斬龍首山而營之,高出長安城。北闕曰玄武,東闕曰蒼龍,東南立武庫,西爲太倉,自此常爲朝會之所。王莽時,改曰王路堂。地皇初,大風毀王路堂。更始初,義兵入城誅莽,莽將王邑等距擊北闕下,未央宮被焚。後漢初平元年董卓劫遷車駕入長安,復輯未央殿居之。《西京雜記》:「未央宮周回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街道周回七十里。臺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一在後宮。池十三,山六,門闥凡九十五,而昭陽殿在宮中尤爲巨麗。《漢宮殿疏》:「未央宮有金馬門、青瑣門、朱鳥堂、畫堂、甲觀、非常室,又有延年、合歡、承明、昆德、白虎、麟趾、玉堂、金華、宣室諸殿,天祿、石渠、麒麟三閣。又有鉤盾弄田。鉤盾,官寺名。弄田,天子燕遊之田也。又有曲臺爲天子習射處。《水經注》:「未央宮蒼龍闕內有閶闔、止車諸門。劉曜據長安,復營治焉。西魏以後,亦增修之。大統四年置紙筆於揚武門外,以求得失。揚武門,或以爲即漢止車門。又有露門,或以爲即故閶闔門也。宇文周仿古制,外朝曰路門,訛曰露。程大昌曰:「漢未央宮在唐禁苑中,改爲通光殿。貞觀七年從上皇置酒故漢未央宮。會昌中,詔重修未央宮。蓋自隋至唐,屢經修治。《元和志》:「未央宮東距長樂宮一里,中隔武庫。○桂宮,在未央宮北,漢武帝建,周十餘里。中有明光殿。從宮中復道上城,西至建章宮。《關中記》:「桂宮,一名甘泉宮,武帝作迎風颱以避暑,或謂之北宮,亦謂之紫宮。《水經注》:「宮內有走狗臺、柏梁臺,又有壽宮,亦武帝所作,以奉神君者。元狩五年置酒壽宮是也。《黃圖》:「漢有犬臺宮,在長安西二十八里。
建章宮,在府西南二十里故未央宮西南上林苑中,周回二十里。長漢武帝太初元年以柏梁臺災,更作宮度,爲千門萬戶。其東別起鳳闕,乘高望遠,一名別風闕,又謂之圜闕。上立銅鳳凰,故曰鳳闕。時又於其南立神明臺、井樓。顏師古曰:「上林苑中有宮十二,建章宮其一也。又西有蒲萄宮。哀帝元壽二年單于來朝,以太歲厭勝所在舍之,因起此宮。赤眉入長安,壞建章宮。今俗呼貞女樓,即建章故闕雲。○明堂,在長安故城外。《水經注》云:「在鼎路門東南七里。其製上圓下方,有九宮十二室。又漢圓丘亦在故長安城南。成帝建始二年罷雍五疇,始祀昊天上帝於南郊是也。《志》云:「漢圜丘,在昆明池南。唐武德初,於明德門外道東二里立圜丘,高十二丈。東北去啓夏門外亦二里有奇。
宜春宮,在今府東南,近曲江池。《黃圖》:「在杜縣南,秦離宮也。趙高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即此。漢亦爲宜春宮。武帝嘗東遊宜春,又於宮東置苑,亦曰宜春下苑。初元二年罷宜春下苑,是也。其在鄠縣者,又有宜春觀雲。○長門宮,在府東北。《括地誌》:「漢長門故亭,在萬年縣東北苑中。文帝十六年於長門道北立五帝壇。景帝時,竇太主獻長門園,武帝改爲宮。如淳曰:「長門者,因長水爲名。
宣曲宮,在府西南昆明池西。漢置宮於此,又邑名也。高祖封功臣丁義爲宣曲侯,亦爲胡騎所屯。漢制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又武帝微行,私置更衣,從宣曲以南十二所,夜投宿長陽、五柞諸宮,是也。長水,見藍田縣。○望春宮,在府治東十里,水西岸。隋開皇中建,大業初,改爲長樂宮。《唐志》:「萬年縣有南望春宮,臨水西岸。有北望春宮,下臨廣運潭。朱Г之亂,援軍遊騎時至望春樓下,是也。
長安宮,在長安故城東。戴延之《西征記》:「苻秦築宮於長安東城中,有太極殿。西魏以後,皆謂之長安宮,有肅章門。宇文周建德二年周主弟直作亂,襲攻肅章門,蓋宮西南門也。宮中有大德、永安、正武等殿。建德六年毀路寢、會義、崇信、含仁、雲和、思齊等殿,以其壯麗也。又有天興宮,後周主ど所居。其東爲正陽宮,周主闡所居也。楊堅輔政,以正陽宮爲丞相府,亦謂之東宮。天興宮東門曰崇陽宮,堅每繇此如東宮。又臨光殿亦在天興宮,楊堅受禪處也。唐廢。
太極宮,在今府治西北。即隋大興宮。隋開皇三年營新都,名其城曰大興,宮殿亦皆以大興爲名。其北苑亦曰大興苑,唐人謂之西內。正殿曰太極殿,即隋大興殿也。一雲後改爲翠微殿。殿東曰武德殿。又東曰延恩殿。隋開皇二十年陳兵武德殿,廢太子勇。又大業十三年以武德殿爲丞相府,唐公淵居之。太極殿西曰承慶殿,又西有承乾殿。唐武德三年元吉居武德殿,世民居承乾殿。宮之北有臨湖殿。武德九年建成、元吉入玄武門,至臨湖殿覺變,是也。《西京記》:「太極宮城西有弘義宮。武德五年以秦王有克定天下之功,別建此宮居之,亦謂之西宮,承乾殿在焉。秦王既誅建成等,遂居東宮。宮在太極宮東,內爲武德等殿,有左右長林門。太宗尋即位於東宮之顯德殿。而西宮有山林勝景。貞觀二年高祖徙居之,改曰大安宮。宮中又有丹霄、垂拱等殿。其東宮又有萬春、立政等殿,而兩儀、甘露、神龍、天成、披香、千秋等殿,亦俱在太極殿以北。又相思殿,則在玄武門內也。《六典》:「太極殿次北曰朱明門,門之左曰虔化門。高祖初爲丞相,視事虔化門。朱明門之右曰肅章門。肅章之西曰揮政門。貞觀十年葬長孫皇后,將軍段志玄、宇文士及分統士衆出肅章門,是也。自太極殿以北,曰兩儀殿,古之內朝也。其東曰獻春門,內爲萬春殿。又東曰立政門,內即立政殿。其西爲宜秋門,又西爲百福門,內爲百福殿。又太極殿門之東爲恭禮門,自虔化門南出之門也。又南即宮城之長樂門。太極門西曰安仁門,自肅章門南出之門也。又南即宮城之永安門。《太極宮圖》宮西有左藏庫,庫西曰通明門。天寶十一載改曰鳳集門。而玄武門之西有青霄門,或謂之凌霄門,亦曰凌雲門,與嘉德等門俱爲宮門。宮中又有通內諸門,曰九仙、睿武、顯道、金液、玄德、白獸、凌煙閣及東西上閣,左右銀臺門。劉昫曰:「西內中別殿臺閣,凡三十四所。
大明宮,府治東北五里。唐爲東內,貞觀八年建,初名永安宮,旋改曰大明宮。《六典》:「大門宮在禁苑東南,西接宮城之東北隅。程大昌曰:「太極宮之後苑也,在龍首山上。龍朔二年改作,謂之蓬萊宮,取殿後蓬萊池爲名。正殿曰含元殿,殿成,遂移仗居之,更命故宮曰西內。咸亨初,又改曰含元宮。武后長安初,復曰大明宮。其含元殿,據龍首山之東趾,階上高於平地四十餘尺。南爲丹鳳門,殿東曰翔鸞閣,西曰棲鳳閣,二閣之下爲東西朝堂,後殿則宣政殿也。殿之東西,有東西廊,與西內太極殿之東西廂,皆有日華月華門。其西上閣之西,則爲延英門。門左曰延英殿。自宣政殿而北,則紫宸門。門左曰崇明門,右曰光順門。光順門外爲昭慶門,門南直光範門。而紫宸門內之紫宸殿,即內衙正殿也。又西曰金鑾殿。殿當龍首山坡隴之北。有金鑾坡,即龍首山之支隴,隱起平地,坡陁逶迤,殿在坡東,因以爲名。宮內又有長樂門、長樂殿,又有芳蘭殿,或曰紫蘭殿也。貞觀二十年宴回紇諸酋長於芳蘭殿。《大明宮圖》玄武門右有玄武殿,後有紫蘭殿。又紫宸東西爲左右銀臺門,左銀臺門北爲太和殿,殿西爲清思殿。又南爲宣徽殿,北爲珠鏡殿,而右銀臺門內有麟德殿。殿有三面,亦謂之三殿。又紫宸之北爲溫室、浴堂等殿。溫室殿西南,浴堂殿東,則少陽院也。其觀德殿在宜春門北,射殿也。貞觀十四年侯君集獻高昌俘於此。或曰,亦在大明宮內。劉昫云:「東內別殿臺館,亦三十餘所。
興慶宮,在今府治東南五里。初曰隆慶坊,玄宗在藩時宅也。開元初避諱,改曰興慶坊,宋王成器等居之。二年成器等獻興慶坊宅爲離宮,許之,始建興慶宮。後謂之南內。宮中有文泰、南薰、大同諸殿,宮南臨大道,有長慶樓。其西南隅,又有二樓,西曰花萼相輝,南曰勤政務本。至德中,上皇自蜀還居此。上元二年李輔國逼遷上皇於西內,而南內漸廢。《雍錄》:「南內在皇城中,直東內之南。是也。又仙都宮,在今府西。《隋志》:「長安縣有仙都、福陽、太平等宮。唐廢。
太和宮,府南五十里。終南山有太和谷,唐武德八年置宮於此。貞觀十年廢。二十一年復置,勅名翠微宮。宮中有含風等殿,籠山爲苑,列臺觀其中。二十一年以翠微宮險隘,不能容百官,乃改營玉華宮於宜君縣之鳳凰谷。永徽中,廢爲翠微寺。
上林苑,在舊長安城西十里,本秦苑。《史記》:「秦都咸陽,諸廟及章臺、上林皆在渭南,是也。漢建元三年開廣之,延袤三百里。李吉甫云:「漢上林苑,在長安西北十四里,周匝二百四十里。苑中有昭臺宮,又有平樂觀。《括地誌》:「觀在未央宮北,周十五里。宣帝地節中,霍禹等馳逐平樂觀。王莽居攝二年以三輔兵起,使其黨王惲屯平樂觀。是也。後漢建武三年馮異屯軍上林苑中。時羣盜延岑等分據藍田,長安及諸城邑,合兵擊異,異大破之。於是招徠降附,撫慰百姓,三歲上林成都雲。○博望苑,《黃圖》云:「在長安城南杜門外五里。《元和志》:「在今長安城北五里。漢武爲太子,立博望苑,使通賓客之處也。
禁苑,今府城北。《唐志》:「皇城北爲禁苑。《雍錄》:「唐太極宮北有內苑,有禁苑。太極宮居都城北,內苑又居宮北,禁苑又居內苑之北。禁苑廣矣,南面全包漢之都城,東抵霸水。其西南兩面,攙出太極宮之前,與承天門相齊。承天門西,排列景耀等三門,皆禁苑門也。《六典》:「禁苑北臨渭水,東距川,西盡都城,周百二十里。興元初,李晟收京城,議兵所從入。諸將請先取外城,據坊市,然後北收宮闕。晟曰:「坊市狹隘,賊若伏兵格鬥,居人驚亂,非吾利也。今賊重兵皆聚苑中,不若自苑北攻之,潰其腹心,賊必奔亡。如此則宮闕不殘,坊市無擾,策之上也。諸將從之,遂定京邑。《志》云:「禁苑中有漕渠,首受灃水北流,矩折入於禁苑而東流,又矩折北流入於渭。苑地自漕渠之東,大安宮垣之西,南出與宮城齊。詳見前苑城。
逍遙園,在今府城西。亦漢時舊苑也。《水經注》:「瀋水合昆明池。其枝津東北流,徑鄧艾祠南,又東分爲二,一水東入逍遙園。晉建興初,劉聰使劉曜、趙染寇關中。染襲長安,入外城,既而退屯逍遙園。義熙十二年王鎮惡自河入渭,趣長安。姚泓屯於逍遙園。後魏孝昌二年蕭寶寅爲秦賊敗於涇州,收散卒屯逍遙園,即此。
韭園,在長安故城西。《志》云:「牛首池亦名韭澤。韭園蓋在其旁。晉太元九年苻堅將李辨等召集西州人,屯於韭園,即此。又栗園,在今府城南。隋文帝嘗幸此。
芙蓉園,在府東南,近曲江池。《西京記》:「芙蓉園本隋離宮,周十七里。劉飠束《小說》,園本古曲江,隋文帝惡其名曲,改曰芙蓉,以水盛而芙蓉多也。唐貞觀七年幸芙蓉園。二十年又幸焉。《雍錄》:「開元二十年築夾城,通芙蓉園,自大明宮夾東羅城,復道繇通化門、安興門入興慶宮,次經春明門、延喜門,則至芙蓉園雲雲。
杏園,《志》云:「在曲江池西。唐制,進士放榜後,於此宴集。又園內有慈恩寺塔,本隋無漏寺地,唐初廢。貞觀十二年高宗在青宮爲文德皇后請立寺,因名。寺南臨黃渠,竹松森邃,浮圖七層,崇三百尺。唐進士賜宴後,率題名於此,所謂雁塔題名也。又梨園,在禁苑光化門北。唐景龍四年禦梨園球場。開元初,教法曲於梨園。即此。又有梨園在涇陽縣甘泉山下。《志》云:「禁苑中芳林門內又有芳林園。○奉成園,《唐志》:「在丹鳳門,南出茅六坊之安道坊。德宗初立,命馬子獻其園隸官司,謂之奉成園。
靈臺,在府西四十里,漢靈臺也。高二十丈,周回四百二十步。《三輔故事》:「周靈臺在鄠縣豐水東,漢靈臺在長安故城西北八里,本秦之清臺,漢曰靈臺。郭緣生《述征記》:「長安宮中有靈臺,高十五仞。《水經注》:「漢靈臺在秦阿房宮南,南去明堂三百步,鎬水經其西,漢平帝元始四年立。晉湣帝末,劉曜逼長安,南陽王保遣將胡崧破曜於靈臺。義熙十三年後秦姚恢自安定叛,南攻城,進逼長安。秦主泓使姚紹等拒之,與恢相持於靈臺,恢敗死,即此臺也。《黃圖》長安西有周靈臺,悞。
漸臺,在未央宮西南太液池中。高二十餘丈,以池水所漸而名。漢兵斬王莽於此。又神明臺,在建章宮中,高五十丈,上有九室。又有昆明臺,在昆明池西。《水經注》云:「漢故臺也。○鴻臺,《黃圖》云:「在長樂宮中,高四十丈,上起觀宇,嘗射鴻於上,因名。漢惠帝四年長樂宮鴻臺災即此。
子午關,在子午谷內。即漢元始中王莽所置關也。見上子午谷。
曲牢堡,在府東。晉太元十六年苻登自雍攻後秦將金榮於范氏堡,克之,遂渡渭水。攻後秦京兆太守韋范於段氏堡,不克。進據曲牢,復自曲牢向繁川,軍於馬頭原,爲姚萇所敗,退屯於。胡氏曰:「曲牢在杜縣東北,范氏堡在渭北,段氏堡又在曲牢堡東北繁川,即樊川也。馬頭原,蓋在龍首山之南麓。○莎城鎮,在府東南。唐乾寧二年、岐二鎮兵作亂,上出啓夏門,趣南山,宿莎城鎮。胡氏曰:「鎮在長安城南近郊。
中渭橋,在府西北二十五里,故長安城北。本名橫橋。秦始皇都咸陽,諸廟及章臺、上林,皆在渭南,架橋渭上以通南北。《黃圖》:「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是也。《三輔舊事》:「橫橋在長安北二里橫門外,秦始皇造。漢承秦制,廣六尺,長三百八十步六十八間,七百五十柱,一百二十梁,號石柱橋。《關中記》:「石柱以北屬扶風,以南屬京兆。其北首壘石水中,故曰石柱,亦曰渭橋。漢呂後之亂,大臣迎立代王。王至高陵,使宋昌馳之長安觀變。昌至渭橋,丞相以下皆迎。昌還報,王乃馳至渭橋。始元初,大雨,渭橋絕。甘露二年呼韓邪單于來朝甘泉,就邸長安。上自甘泉還,諸蠻裔君長王侯數萬咸迎渭橋下,夾道陳。上登渭橋,咸稱萬歲。更始初,漢兵討莽,長安旁兵四會城下。莽出兵擊之,度渭橋,皆散走。後漢末,橋壞。魏武嘗更修之。《雍錄》:「中渭橋在今咸陽東南二十二里,渭水南有長樂宮,北有咸陽宮,此橋通二宮之間。漢末,董卓毀之。魏文帝更造。其後復毀。晉永和十一年秦苻生髮三輔民治渭橋。義熙十三年劉裕入關,又毀之。後魏時更造。貞觀十年移於今所。宋敏求曰:「漢之渭橋,約其地望,即唐太極宮西,而太倉北也。亦曰中渭橋。漢文帝二年行出中渭橋,即此。唐至德二載,安慶緒之黨據長安,別將王伯倫等攻中渭橋,破之,乘勝至苑門,敗死。廣德初,吐蕃入長安。尋引卻,命築城於鄠縣及中渭橋,屯兵以備之。建中四年朱Г據長安,馬燧遣河東兵入援,屯中渭橋。元和十一年渭水溢,毀中橋。尋復修治。中和三年李克用討黃巢,進軍渭橋,騎軍軍於渭北。乾寧二年、岐、華三鎮兵犯闕,李克用帥河東兵討之,軍中渭橋,是也。《志》云:「中渭橋與東西渭並爲三橋。興元初,李晟復京師,車駕自興元還長安,晟等謁見於三橋。景福二年鳳翔帥李茂貞、靜難帥王行瑜犯闕,軍於,進逼官軍於興平。官軍潰,乘勝進攻三橋。乾寧三年岐兵邀劫車駕,上幸石門。李克用入援,營於渭橋。既又命克用遣騎三千,駐三橋爲備禦。克用尋還鎮。上遣諸王戒丕募兵屯三橋。岐帥李茂貞託言討己,復犯闕。蓋三橋並立於渭上,京師北面之險也。石門,見藍田縣。
東渭橋,在府東北五十里。漢高祖造此以通櫟陽之道。或曰,景帝時所作也。《史記》:「景五年三月,作陽陵渭橋。《索隱》云:「渭橋有三,通咸陽路者曰西渭橋;通高陵路者曰東渭橋;在長安城北者曰中渭橋。陽陵,即今高陵縣境。程大昌曰:「灞水合渭之地,有東渭橋。劉裕伐秦,王鎮惡自河入渭,姚泓使姚丕守渭橋。既而鎮惡至渭橋,大破丕軍,遂入長安。平朔門,即東渭橋也。唐咸亨三年王思順運晉絳之粟於河渭,增置渭橋倉。自是歲運每由河陰、太原、轉遞至東渭橋倉。永泰初,吐蕃、回紇入寇,命李忠臣以淮西兵屯東渭橋,馬、郝廷玉以鎮西、河南兵屯便橋。建中四年朱Г據長安,汝鄭應援使鄭德信破賊兵於見子陵,以東渭橋有積粟,因進屯之。既而李晟等自蒲津濟,軍於東渭橋。興元初,晟奉詔與李懷光合軍咸陽,尋復移軍東渭橋。橋舊有營壘,晟益修治之。廣明初,黃巢入長安,使其將朱溫屯東渭橋。既而義武帥王處存入援,引兵屯渭橋。中和初,延帥李孝昌、夏州帥拓跋思恭討黃巢,屯東渭橋,與朱溫相拒。孝昌等尋敗卻。三年宰相王鐸都統諸道軍討黃巢,使定難、保大二軍屯渭橋,共逼西京。四年夏援兵皆屯東渭橋,以討黃巢。天復二年朱全忠自河中引軍趣鳳翔,至東渭橫橋,遇霖雨,留旬日,乃復進,是也。《元和志》:「東渭橋在萬年縣東四十里。
西渭橋,在府西北五十里。本名便橋。漢武建元三年作此以通茂陵之道。長安西門曰便門,此橋及閘相對,因名。亦曰便門橋。唐時亦曰咸陽橋。《元和志》:「西渭橋在長安西四十里,東去故長安城二十里,跨渭水上。漢宣帝受單于朝,登渭橋。此西渭橋也。唐武德末,突厥寇涇州,進至渭水便橋之北。太宗出玄武門,徑臨渭水,呼頡利隔水與語,與盟於便橋之上。至德二載,郭子儀收西京,自西渭橋進屯西。廣德初,吐蕃敗唐兵於,遂渡便橋入長安。永泰初,吐蕃復入寇,詔諸將屯東渭橋、便橋拒之。建中四年朱Г作亂,詔韓游瑰拒朱Г於便橋。三橋蓋形援相及矣。唐末,橋廢。宋乾德四年重修,後爲暴水所圮。淳化三年徙孫家灘。至道二年復舊。
霸橋,在府東二十五里,舊跨霸水上。王莽地皇三年霸橋水災,更名爲長存橋。隋時更造以石。唐人以餞別者多於此,因改爲銷魂橋。橋凡十五虹,長八十餘步。元季修築。明成化六年布政使余子俊增修。今霸水遷徙,橋在平陸矣。《志》云:「唐有霸橋驛,在長樂驛東二十里。今爲霸橋遞運所。
羌橋,在故長安城東,以苻姚諸羌而名。周主邕建德初如羌橋,頒賜長安以東諸軍,是也。後毀。○王橋,或雲在故長安城東王渠上。唐中和初,拓跋思恭以夏綏兵及延帥李孝昌討黃巢。時巢據長安,官軍與戰於王橋,不利。
氐柵,在府西南。後魏孝昌三年蕭寶寅據長安以叛。其長史毛遐等起兵於馬氐柵以拒之。又九曲寨,在府東。唐興元初,朱Г將張光晟屯此。時李晟屯東渭橋,相拒十餘里,光晟密送款於晟,是也。
棘門,在府西北。漢文帝後六年以匈奴入上郡,使徐厲爲將軍,次棘門。孟康曰:「棘門在長安北,秦宮門也。如淳曰:「在橫門外。《括地誌》:「棘門在渭北十餘里。《志》云:「今咸陽縣東北十八里有棘門。
嘉禾倉,《三輔故事》:「在長安城東。漢置。其細柳倉在長安西北,今入咸陽縣界。又常滿倉在故長安西北六里。《黃圖》:「漢太學在長安西北七里。其東爲常滿倉。倉之北爲槐市。
霸昌廄,府東北三十八里,漢所置馬廄也。景帝中二年使田叔等按梁事,還至霸昌廄,悉燒梁獄辭,即此。又交道廄,在府西北六十里,近咸陽縣之廢延陵,亦漢所置馬廄雲。
軹道亭,在府東。《漢宮殿疏》:「亭東去霸城觀五里,觀東去灞水百步。沛公入關,秦王子嬰降軹道旁。又呂后七年祓還過軹道。《水經注》:「軹道在長安縣東十三里。《括地誌》:「在萬年縣東北十六里苑中。又徐廣曰:「杜縣有亳亭,即湯所起處。似悞。
臨皐驛,府西十里。唐元和初,劉辟以西川叛,高崇文平之,檻送京師。詔神策軍領辟等自臨皐驛至闕下,禦興安門樓受俘。又景福二年李茂貞犯闕,陳於臨皐驛。胡氏曰:「驛與長樂坡爲京城東西出入要地。《志》云:「今府治東南有京兆驛。
米倉村,在苑城東光泰門外。又有神村,在苑東。唐興元初,李晟收長安,自東渭橋移軍於光泰門外米倉村。朱Г軍來戰,晟破之。既又分命諸將,直抵苑牆神村。夜開苑牆二百餘步,賊旋樹柵塞之。晟軍拔柵而入,賊大潰。神村,亦作神倉。《新唐書》:「神村在苑北。
章敬寺,在府城東。《唐志》:「寺在通化門外。大曆二年官者魚朝恩以所賜莊爲帝母章敬吳後造寺,以資冥福,因名。興元初,李晟討朱Г,敗之於神倉東,遂入苑城。賊潰,進敗之於白華門。Г西走,晟因屯含元殿前,舍於右金吾仗,使兵馬使孟涉屯白華門,尚可孤屯望仙門,駱元光屯章敬寺,晟以牙前二千屯安國寺,以鎮京城。白華等門,見前苑城。○安國寺,在城南。《雍錄》:「在朱雀街東第四街長樂坊。開元中建,其南又有興唐寺。《會要》云:「興唐寺在大寧坊。神龍初,太平公主爲武后立罔極寺,開元三年改爲興唐寺。永泰初,吐蕃遣使請和,詔元載等與盟於興唐寺。
安業寺,《唐志》:「在宮城南安業坊。貞觀二十三年太宗崩,以安業坊濟度尼寺爲靈寶寺,盡遣太宗嬪禦爲尼,武氏與焉。又資聖寺,在皇城南崇仁坊,長孫無忌宅也。龍朔三年立爲寺。又西明寺,在延康坊,本楊素宅。貞觀初,賜魏王泰。泰卒,立爲寺。○薦福寺,在今府城南。《志》云:「本隋煬帝潛藩,後爲蕭宅。唐天授初,改爲寺。中有浮圖,俗呼爲小雁塔。又興善寺,在今城南六里。舊爲朱雀街東,隋開皇中建。唐太和二年建天王閣,雄勝甲於海內。
香積寺,在府西南。唐至德二載,郭子儀自扶風進兵收西京,至長安西,陳於香積寺北、灃水之東。《呂氏圖》:「寺在子午谷正北微西,子儀陳於寺北,距豐水,臨大川。所謂大川者,瀋水、交水及唐永安渠也。蓋寺在豐水之東、交水之西。子儀先敗於清渠,至此則循南山,出都城後,據地勢以待之也。

咸陽縣,府西北五十里。東北至涇陽縣五十里,西北至醴泉縣七十里。秦置縣,孝公徙都此。山南水北曰陽。縣在九嵕諸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皆陽,故曰咸陽。漢初改爲新城縣。元鼎二年曰渭城縣屬右扶風郡。後漢省。晉咸和中,石勒置石安縣。苻秦兼置咸陽郡。後魏因之。隋郡縣俱廢。唐武德二年復置咸陽縣屬京兆郡。宋因之。元省入興平,尋復置。今城周八里有奇,編戶十二里。

咸陽城,《志》云:「咸陽有三故城:「其一在今縣東三十里,秦所都也;其一在今縣東北二十里,苻秦咸陽郡城也;其一在今縣東二十里,唐縣城也。元時置縣於今治。《秦本紀》:「孝公十一年衛鞅築冀闕於咸陽,徙都之。其後並都於此。秦初並六國,收天下兵聚之咸陽,又徙天下豪富十有二萬戶居焉。每破諸侯,輒寫放其官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南臨渭水,殿臺復道,周閣相屬。北至九嵕、甘泉,南至長楊、五柞,東至河西、、渭之交。東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離宮別館,相望於道,窮年忘歸,猶不能遍及。項羽屠咸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既而漢王還定三秦,曹參東取咸陽,改爲新城縣。其後改曰渭城,又爲石安。西魏仍爲咸陽郡治。大統四年雍州民於伏德等叛保咸陽,宇文導討平之。十六年宇文泰討齊高洋,以宇文導屯咸陽,鎮關中。隋郡縣俱廢。唐復置咸陽縣。貞觀十年畋於咸陽。劉昫曰:「縣初治鮑橋,旋移治於杜郵。鮑橋,或以爲即石安縣舊治雲。《志》云:「今縣治明初洪武四年所遷,景泰三年始築城,周四里有奇。嘉靖二十六年以城南臨渭水,其險足恃,乃拓東西北三隅,四里有奇,合城。
渭城故城,在縣東北十七里。《志》云:「秦孝公所居也。漢元鼎三年渭城縣置於此。後漢縣廢而城如故。晉永安初,河間王鎮關中,遣軍犯洛陽。頃軍於鄭,爲之聲援。雍州刺史劉沈起兵新平,進討因還屯渭城。大寧三年劉曜以其子胤爲大單于,置單于臺於渭城是也。
零武城,在縣東。本零武鄉。晉建興初,劉曜、趙染逼長安。將軍麴鑒自阿城進救,追曜等,大敗於零武。三年劉曜等自馮翊轉寇上郡,麴允去黃白城,軍於靈武,即零武也。苻秦置零武縣,屬咸陽郡。後魏因之,亦曰靈武。後周廢。○景陵城在縣東北。漢初,曹參將兵守景陵。三秦將章平等攻參,參大破之。《正義》曰,景陵,縣名也。
長陵城,在縣東三十五里。漢高帝陵也。亦曰長山。呂后六年置陵邑。太初以後屬左馮翊。後漢縣廢。《志》云:「縣北有蕭城,世傳蕭何所築,以守長陵,因名。《漢•百官》註:「長陵有南北西三面,而東面無城,一名原陵。
安陵城,在縣東二十一里。本秦之舊邑。漢惠帝葬此,置安陵縣。太初以後,屬右扶風。魏廢。《雍勝錄》:「安陵有程地。《周書》:「王季宅於程。《孟子》:「文王卒於畢郢。郢即程也。周有程伯休父,蓋得姓於此。漢惠帝七年崩葬安陵,徙關東倡優樂人五千戶,以爲陵邑,善於啁譏,俗號安啁陵。又渭陵,在縣東北十三里,漢元帝陵也。《漢書》:「王莽使壞渭陵園門,曰:「勿使民思漢氏。又延陵,成帝陵也,在縣西北十五里。義陵,哀帝陵也,在縣西八里。康陵,平帝陵也,在縣西二十五里,亦曰康陵阪。自渭陵以下,始不復置邑雲。
畢原,在縣北五里。亦謂之咸陽原。《詩》註:「畢,終南山之道名也。《書》註:「周公葬於畢原。南北數十里,東西二三百里,亦謂之畢陌。《通典》曰:「文王葬畢。初王季都之,後畢公高封焉。又武王及成康亦皆葬此。《縣誌》云:「渭水經城南、九嵕、甘泉諸山控城北。畢原即九嵕諸山之麓也,亦謂之咸陽北阪。漢武又更名爲渭城北阪。王氏曰:「畢原無山川陂湖,井深五十丈。秦謂之池陽原。漢曰長平陂。石勒建縣於此,又名石安原。《志》云:「今長安縣西南二十八里有畢原。又云:「畢原,在涇陽縣南十里。
濁谷,在縣北。後魏太和十七年北地民支酉聚衆附於齊,進至咸陽北濁谷。魏將穆亮與戰,爲酉所敗。或曰,谷蓋近九嵕山麓。
陳濤斜,在今縣東。其路斜出,故曰斜。宋敏求《退朝錄》引唐人文集曰:「唐宮人墓,謂之宮人斜。四仲遣使者祭之,此或內人所葬地歟?唐至德初,房將兵復西京,至便橋,遇賊將安守忠於咸陽之陳濤斜,軍大敗。又德宗興元初,李晟屯東渭橋,討朱Г,與李懷光會軍於咸陽西陳濤斜。或雲,斜者,山澤之稱,亦曰陳濤澤。杜甫有《悲陳陶》詩,爲房作也。亦謂之咸陽斜,蓋近長安城西北。
渭水,在縣南一里。自興平縣流經此,又東與長安縣接界。《志》云:「縣東三十五里有安劉渡,縣西七里有安陽渡,又西八里有兩寺渡,皆渭水南北渡處也。○涇水,在縣東北四十里,自醴泉縣流入境,與涇陽縣分界。漢建始四年安陵岸崩,壅涇水逆流是也。
灃水,縣東南三里。自長安縣西北流入境,注於渭。又澇水,在縣西南二十里,亦自長安縣西流入境,下流入渭。
周氏陂,在縣東三十里。漢賜周勃田宅於此,陂因以名。亦謂之周氏曲。又東入高陵縣界,唐高祖數幸周氏陂,過故墅是也。《長安圖》陂南一里即故蘭池宮,故墅在高陵縣界。又同州南有故市。○興成堰,在縣西十八里。秦漢時,堰渭水爲漕渠處也。唐太和元年咸陽令韓遼請疏之,東達永豐倉,罷車挽之勞雲。
蘭池,在縣東。亦曰蘭池陂。《黃圖》:「始皇三十一年微行咸陽,逢盜蘭池。《史記》:「景帝六年伐馳道樹填蘭池。《元和志》:「蘭池陂,在縣東二十五里。始皇引渭水爲池,東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築爲蓬萊山,刻石爲鯨魚,長二百丈,置蘭池宮。唐武德七年太宗出豳州禦突厥,高祖餞之於蘭池宮是也。《縣誌》:「縣南八里有牛首池、野韭澤,蓋皆與長安縣接境。
德陽宮,《括地誌》:「在咸陽縣東北二十九里,漢景帝廟也。帝所自作,諱廟,故言宮。《一統志》:「縣境渭水南有長信宮。秦始皇初居長信宮、祁年宮,即此。
望賢宮,縣東五里。唐開元中建。天寶末,西幸至咸陽望賢宮。至德二載,自鳳翔還西京,至望賢宮。又上皇幸蜀還,肅宗備法駕奉迎於此。其後懿宗數幸焉。《志》云:「自便橋涉渭宮,其必繇之道。
細柳倉,在今縣西。《元和志》:「縣西南二十里有細柳倉,漢舊倉也。漢文帝后六年匈奴入上郡,使周亞夫爲將軍,次細柳,即此。《史記•匈奴傳》:「亞夫軍長安西細柳北。服虔曰:「細柳在長安西北。如淳曰:「在渭北石徼西。《三輔故事》:「細柳在直城門外阿房宮西北維。皆指此也。亦謂之柳中。漢初,樊噲從入關,攻下柳中,即細柳雲。
杜郵亭,縣東二十里。即唐咸陽縣治也。秦白起伏劍於此。《秦記》:「武安君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遂自殺。《水經注》:「安陵南渭渠側有杜郵亭。孔穎達曰:「今咸陽城本秦杜郵。《一統志》:「唐咸陽城在渭水北杜郵館西。今其地亦名孝里亭。○成貳壁,在縣境。成貳,人姓名也。晉太元十年慕容沖將高蓋攻渭北諸壘,秦太子苻宏與戰於成貳壁,大破之。胡氏曰:「壁在渭北。
便橋,在今縣城東南。即長安之西渭橋。《雍錄》云:「西渭橋在咸陽縣西二十里。蓋縣移今治也。又中渭橋,《志》云:「在今縣東二十五里。亦詳見長安縣。渭水驛,在今縣治東。

涇陽縣,府北七十里。西北至醴泉縣九十里,北至州淳化縣九十里,東北至三原縣三十里。本秦邑。昭王弟悝封此,號涇陽君。漢爲池陽縣地。後魏置涇陽縣,屬咸陽郡。後周縣廢。隋復置,屬雍州。唐初因之。武德九年突厥入寇,自涇州進至高陵,尉遲敬德敗之於涇陽。天授二年隸鼎州。大足初,還屬雍州。宋屬京兆府。元省入高陵,尋復置。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戶五十里。

雲陽城,縣西北五三十里。秦縣。始皇二十五年使蒙恬通直道,自九原至雲陽。既而徙五萬家於雲陽。漢亦爲雲陽縣,屬左馮翊。後漢建武二年赤眉自隴坻大略而東。鄧禹拒之,不克,遂棄長安走雲陽。又漢中王嘉敗赤眉於谷口,就谷雲陽,遂詣禹降。永康元年東羌先零掠雲陽。晉省。後復置。後魏屬北地郡。後周置雲陽郡。隋開皇初,郡廢,縣屬雍州。唐貞觀元年改爲池陽縣。八年復曰雲陽。天授二年置鼎州於此。大足初,州廢,縣仍屬雍州。會昌四年幸雲陽校獵。乾寧二年李克用敗寧叛帥王行瑜,還軍雲陽是也。五代時,縣屬耀州。宋因之。金屬京兆府。元至元初,併入涇陽。
石門城,在縣北。本雲陽縣地。唐武德元年分置石門縣。三年兼置泉州,領石門、溫秀二縣。貞觀元年廢泉州,改石門曰雲陽,而改雲陽曰池陽。八年廢。溫秀城,見永壽縣。
宜秋城,在縣西北。《水經注》:「鄭渠自中山西瓠口東流,徑宜秋城北,又東徑中山南。晉永和八年故趙將張琚據宜秋,稱秦王。苻健擊斬之。
嵯峨山,縣北四十里。一名[B18D]山,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又名慈娥山。頂有三峰,其西又有二峰,亞於三峰。或云:「此爲《禹貢》之荊山,特出雲表,登其巔,則涇、渭、黃河舉在目前,視秦中如指諸掌。《長安志》:「嵯峨,讀曰[B18D]。慈娥山又在其東。《括地誌》:「山在雲陽縣北十五里,或謂之北山。唐建中四年朱Г攻奉天。李懷光自河中馳援,軍於蒲城。尋引兵循涇陽並北山而西,敗Г兵於醴泉。Г懼,引還長安。廣明中,官者曹知愨以黃巢陷長安,集壯士據嵯峨山南,爲堡自固。賊不敢逼。田令孜忌之。中和四年令孜遣岐將王行瑜,潛師自嵯峨山北,乘高襲攻,合營盡。又天祐末,華原賊帥溫韜聚衆嵯峨山,暴掠畿內,發掘陵寢。《城塚記》:「嵯峨山,唐德宗崇陵在其上。
中山,《志》云:「在縣西北七十里。《圖經》:「中山北接嵯峨,西拒冶谷,南並九嵕,涇河自中而出,故名中山。一雲以山在冶水西,涇水東也。漢元鼎初,獲寶鼎於汾陰,薦之甘泉。鼎至中山,氤氳有黃氣蓋焉。俗訛爲仲山,雲漢高祖兄仲居此。山多竹箭,鄭國渠經其下。《水經注》:「鄭渠首承涇水於仲山西瓠口,所謂瓠中也。《爾雅》以爲周之焦獲。《河渠書》:「鑿涇水自中山。是矣。後周主ど常祈雨於仲山。唐武德四年獵於仲山。貞觀初,置折衝府,一曰仲山府,蓋以山名。又有泉曰小師泉,冬夏不溢不涸。《括地誌》:「仲山在雲陽西十五里。《城塚記》:「唐宣宗葬此,謂之貞陵。
甘泉山,縣西北百二十里,周回六十里。一名石鼓原,一名磨石原,亦曰磨盤嶺,又名車盤嶺。甘泉出焉。舊《志》云:「山在雲陽縣西北八十里,登者必自車箱阪而上。阪在雲陽縣西北三十八里,縈紆曲折,單軌財通。上阪即平原宏敞,樓觀相屬。范睢說秦王,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即甘泉山也。漢七年帝幸甘泉,以備匈奴。文帝三年匈奴入北地,居河南爲害,帝初幸甘泉。十四年匈奴入蕭關,至彭陽,侯騎至雍甘泉。後六年匈奴入上郡、雲中,烽火通於甘泉。《長安輿地誌》:「甘泉山有宮,秦始皇所作林光宮周匝十餘里。漢武帝元封二年於林光宮旁更作甘泉宮,自是屢幸焉。宮周十九里,宮殿臺觀,略與建章相比。百官皆有邸舍,常以五月避暑,八月始歸。其地最高,去長安三百里,望見長安城堞。又於宮城築通天臺,去地百餘丈,雲雨悉在其下。元朔五年復立泰畤於甘泉,時亦謂之雲陽宮。《漢紀》:「太初元年朝諸侯,受計於甘泉,作諸侯邸。是也。後往往朝會於此。宣帝亦數幸焉。甘露三年幸甘泉,匈奴呼韓邪來朝。黃龍初,匈奴復朝甘泉,元帝亦數幸甘泉。後漢時漸廢。西魏時復修治。後周主邕數如雲陽宮。唐貞觀二十年幸漢故甘泉宮,是也。《漢書音義》:「匈奴祭天處,在雲陽甘泉山下。秦奪其地,徙休屠王於右地,故雲陽有休屠金人。屠,音除。又車箱阪,《水經注》謂之長箱阪。《志》云:「即冶谷口往甘泉之道。
冶谷,在在縣西北五十餘里。亦謂之谷口。《雲陽宮紀》:「冶谷去雲陽八十里,山出鐵,有冶鑄之利,因名。入谷便洪潦沸騰,飛泉激射,兩岸皆峭壁對峙,凜然凝深。又曰:「入冶谷二十里,有百里槐樹。樹北有泉,名金泉。谷中有毛原監,或謂之雲陽谷。後魏孝昌初,稽胡劉蠡升居雲陽谷,稱天子。自離石以西,安定以東,方七八百里,常被其患,謂之胡荒。東魏天平二年高歡襲敗之於離石西境,尋爲歡所滅。離石,見山西永寧州。
石安原,縣西南七里。高二十丈,東西三十八里,南入咸陽縣界爲咸陽原。十六國秦苻健常登此,歎曰:「美哉斯原!因愾然有終焉之志。又豐稔原,在縣北二里,亦謂之北原。唐永泰初,回紇、吐蕃合兵圍涇陽,郭子儀拒之,退屯北原,即此。《志》云:「縣西北近冶谷口,有覆車原。抵洪門監,曰西城原。冶谷水東岸,曰百頃原,西岸曰豐樂原,東南岸曰清涼原。其勢蜿蜒不絕,或闊或狹,隨在殊稱。洪門,縣西北白渠堰口也。舊設監於此。接醴泉縣界,去縣治七十里。
長平阪,縣西南五十里,亦南接咸陽縣北。東方朔謂秦時置獄處也。漢武帝上甘泉經此。宣帝自甘泉還,登長平阪。又有長平館在其上。元後登長平館臨涇水,是也。後漢章帝建初七年幸長平館。又興平元年馬騰等謀襲長安,誅李傕等,勒兵屯長平觀。觀與館通也。顏師古曰:「涇水之南原,今謂之睢城阪,東南去長安五十里。
涇水,縣南七里。經仲山、九嵕山間,出冶谷口東南流,入高陵縣界。王莽天鳳三年長平館西岸崩,壅涇水不流,毀而北行,是也。有花池渡,在縣南十里,通長安。又東曰宋村渡,在縣東南十五里,通臨潼。縣西五十里爲狄道渡。西南三十里爲臨涇渡。又有睢城渡,在縣西南二十里。相傳襄十四年諸侯伐秦時,濟此。漢唐之通津也。津口有橋曰涇橋。
鄭國渠,在縣西北六十里洪口。《唐志》雲陽縣有古鄭國渠。又六輔渠,在縣西北。漢元鼎六年左內史兒寬所穿,亦謂之輔渠,亦謂之六渠。師古曰:「在雲陽三原兩縣界。
白渠,亦在縣西北六十里。引涇水南行,至縣北五里,立三限閘以分水,北曰大白渠,中曰中白渠,南曰南白渠。《元志》:「三限閘,在洪口堰下七十里。又有彭城閘,在三限下二十里。餘詳大川涇水。○仇班渠,舊在縣西。或雲白渠之支渠也。晉太元十年苻堅與慕容沖戰於仇班渠,大破之,又破之於雀桑。既而戰於白渠,秦兵大敗。雀桑,或雲堡聚名也,亦在縣西北。又《唐志》涇陽縣有茂農渠。蓋亦白渠之支渠矣。今皆湮廢。
豐利渠,在縣西北。宋熙寧七年殿中丞侯可議自仲山旁鑿石渠,引涇水東南與小師泉會,下流合白渠,不果。大觀四年渠成。疏涇水入渠,民賴其利,因賜名曰豐利。《志》云:「豐利渠口在白渠之上,即洪堰也。明成化中,撫臣項忠等復自舊渠上並石山鑿渠口,引涇入渠,易名廣惠渠。而白渠之利,得以不廢。
冶谷水,縣西北五十里。出冶谷中,流涇縣之嵯峨、武康、青龍等鄉,溉灌民田凡數百頃,下流入渭。《志》云:「冶谷水分渠十二,曰上王公渠、下王公渠、磨渠、上北泗渠、下北泗渠、仙里渠、天津渠、高門渠、廣利渠、海西渠、海河渠、暢公渠。又有清谷水,在縣北六十里,即清水也。自三原縣流入境,合冶谷水。分渠凡六,曰原成渠、公進渠、下五渠、木丈渠、廣惠渠、廣濟渠。○五龍水,《水經注》:「出雲陽宮西南。今謂之五龍谷泉,流繞長箱阪下。
焦獲澤,在縣西北仲山西。《詩》:「狁匪茹,整居焦獲。《史記》:「犬戎殺幽王,取周之焦獲。《爾雅》:「焦獲,十藪之一也。後謂之瓠口。《水經注》:「涇水東南流經瓠口,鄭、白二渠出焉。○龍泉陂,在縣南三里,周回六里,多蒲魚之利。
望夷宮,在縣東南八里。秦始皇建。臨涇水,望北夷,因名。趙高使其婿閻樂弒二世於此。
池陽宮,在縣西北十里。漢建,在長平阪北。甘露二年呼韓邪單於來朝,就邸長安,宿長平阪。上自甘泉宿池陽宮,登長平阪,詔單於毋謁。後漢建初七年幸長平,御池陽宮,東至高陵,造舟於涇而還,是也。
梨園寨,在縣西北。王褒《雲陽宮記》:「車箱阪下有梨園,漢武帝所築。大一頃,樹木數百株,青翠繁密,望之如車蓋,因以爲鎮名。唐乾寧二年李克用討寧王行瑜,進攻梨園寨,屢敗其兵。梨園閉壁不敢出,既而食盡,棄城走。別將李罕之邀擊之,殺獲無算,克梨園等三寨。克用因進屯梨園,是也。
麻隧,在縣西南。《史記•晉世家》:「厲公三年與諸侯伐秦,至涇,敗秦人於麻隧。又悼公十四年使六卿率諸侯伐秦,度涇,大敗秦軍,至或林而去。《世本》:「鄭桓公居或林。或林,一作咸林,今華州也。

興平縣,府西百里。北至醴泉縣四十里,西至武功縣五十里。漢槐里縣地,屬右扶風。始元中,爲平陵縣地。三國魏黃初中,改爲始平縣,以縣北始平原名。晉置始平郡,治槐里,始平縣屬焉。後魏仍爲始平縣,屬扶風郡。西魏移扶風郡治焉。隋廢郡,縣屬雍州。唐天授二年改隸稷州。大足初,還隸雍州。景龍二年改爲金城縣。至德二載,始改今名。貞元中,常以神策軍屯此,曰興平鎮。宋仍屬京兆府。今城周七里有奇,編戶十七里。

槐里城,縣東南十一里。周曰犬丘,懿王所都,後更曰廢丘。《志》云:「以其地久廢於戎也。項羽封章邯爲秦王,都廢丘。漢元年章邯迎擊漢軍於陳倉,兵敗還走,止戰好畤,覆敗走廢丘。漢王引水灌之,廢丘降,章邯自殺。漢三年始置槐里縣。後漢建初七年幸槐里。晉初爲始平郡治。建興四年南陽王保鎮上わ,遣其將胡崧救長安。崧破劉曜於靈臺,引還槐里,長安遂陷。太元十九年姚興敗苻登,乃即帝位於槐里。後魏廢始平郡,以縣屬扶風郡。後周廢入始平縣。其西城曰小槐里。魏武以楊阜爲武都太守,徙其郡於小槐里,即此城矣。又縣東十五里有文學、武學二城,各高一丈五尺。相傳秦章邯所築。其相近又有舒丘城。漢桓帝封皇甫嵩爲舒丘侯,邑於此。
平陵城,縣東北二十里。漢昭帝陵邑也,屬右扶風。陵南有肥牛亭。元延初,張禹請平陵肥牛亭地,即此。後漢仍爲平陵縣。曹魏改曰始平。後魏時,遷於今治。唐貞觀十二年畋於始平。景龍二年送金城公主出降吐蕃至此,更名金城縣。天寶末西幸,夜將半,乃至金城。至德二載,改曰興平縣。《志》以爲興平軍置於此,悞也。中和初,寧將朱玫討黃巢,軍興平。巢遣兵圍之。玫引卻。西川帥陳敬復遣將李等軍興平,屢敗賊兵,即今縣矣。《一統志》:「平陵在咸陽縣東北十三里。
茂陵城,縣東北十七里。本槐里之茂鄉。漢武建元二年析置陵邑,屬右扶風。後漢因之。三國魏廢。《志》云:「平陵縣與茂陵城相去二里。又縣南十五里有樊噲城。相傳噲圍章邯於廢丘畤築。城南有武延臺,亦噲所築,以望廢丘城者。
馬嵬城,縣西二十五里。舊《志》云:「在咸陽西,去長安百餘里。孫景安《征塗記》:「馬嵬所築,不知何代人。晉太元十一年苻麟有衆數千,保據馬嵬,爲姚萇所敗,奔漢中。十九年後秦將姚詳據馬嵬堡以拒苻登。元魏正光中,崔延伯軍於此,以拒秦州賊莫折天生。唐置馬嵬驛。景龍四年中宗送金城公主入番,別於馬嵬驛。城北有馬嵬坡。天寶末,玄宗西幸,至馬嵬驛。六軍不發,因賜貴妃死,葬於馬嵬坡。坡旁有馬嵬泉,周數十步,深百尺,流入白渠。其泉久涸。洪武中,忽湧一泉於舊泉之旁,行役者資焉。
始平原,在縣治北二里。亦曰北芒岩。原東西五十里,南北八里。或曰即咸陽北阪之別名也。北芒西原,或謂之黃山。《志》云:「縣北一里即黃麓山。
六陌,《志》云:「在馬嵬坡西。晉元康七年周處攻叛氐齊萬年於六陌,後軍不繼,力戰而死。太元十九年苻登擊姚興,自六陌趣廢橋,是也。
渭水,在縣城南二十五里。自武功縣流入,經黃山宮南,揚雄《甘泉賦》所云「北繞黃山」是也。天寶末,西幸至馬嵬,太子爲父老所留,西至渭濱,擇渭水淺處,乘馬涉渡,自奉天北上趣新平,是也。渭水又東入鄠縣境。《志》云:「縣南十五里有清水,東流入渭。
成國渠,縣北一里。《志》云:「魏司馬懿所開。初自陳倉至槐里,達於臨晉,引氵、洛溉舄鹵之地三千餘頃。故址漸堙,近時復浚之,上承氵水,合韋川、莫谷、香谷諸水,溉武功、興平、咸陽、高陵等田萬餘頃。今漸廢。《志》云:「縣南二里有清渠,十里有普濟渠,十五里有升原渠,縣西十二里又有五泉渠。舊皆引水溉田,今並涸。
馬牧澤,縣東南二十里。南北廣四里,東西二十一里,即《長安志》所稱四馬務也。一曰飛龍務,二曰大馬務,三曰小馬務,四曰羊澤務,凡三百七十頃。又有百頃澤,在縣西二十五里渭水南,周回十六里,多蒲魚之利。《志》云:「縣西二十里有宋泊,周四十里,西南十五里有曲泊,皆渭水所溢而成也。
黃山宮,在縣西南三十里渭水北。《宮闕薄》云:「漢惠帝二年建。《東方朔傳》:「武帝微行,西至黃山宮遇盜處也。《漢志》槐里有黃山宮。武帝建元三年始爲微行,北至池陽,西至黃山,南獵長楊,東游宜春,是也。又宣帝地節中,霍雲多從賓客獵黃山苑中。莽天鳳三年民訛言黃龍墜死黃山宮中,奔走往視,莽惡之,即此。
劉回堡,在縣東南。晉義熙十三年劉裕入長安,以沈田子爲始平太守。及裕還,赫連勃勃遣其子璝向長安,至渭陽。田子將兵拒之,畏其衆盛,退屯劉回堡,即此。○婁館,在縣西。唐乾寧三年李茂貞再犯闕。官軍與戰於婁館,敗績。茂貞遂進逼京師。
廢橋,在縣西北。苻登自六陌趣廢橋。後秦將姚詳據馬嵬堡以拒之。姚興遣尹緯馳救,緯趣廢橋以待登。登兵爭水不得,渴死者十二三,爲緯所敗。橋蓋在馬嵬之西。胡氏曰:「廢橋近櫟陽。似悞。
長寧驛,縣西四十里。《輿程記》:「自縣治北白渠驛四十里至長寧驛,又四十里至邰城驛,即武功縣也。又底張驛,在縣東北三十里。驛東爲底張村遞運所。

臨潼縣,府東七十里。西北至涇陽縣七十里。周爲驪戎國。秦爲驪邑。漢置新豐縣,屬京兆尹。後漢移陰盤縣寓此。晉仍曰新豐縣,兼置陰盤縣,屬京兆郡。後魏因之。隋初並陰盤入新豐縣,屬雍州。大業初,屬京兆郡。唐仍屬雍州。垂拱二年改爲慶山縣。神龍初復故。天寶三載,分新豐、萬年置會昌縣。七載,省新豐縣,改會昌曰昭應。宋大中祥符間,以縣臨潼水,改曰臨潼,屬京兆府。今城周四里,編戶五十二里。

新豐城,縣東十五里。漢高祖乙太上皇思東歸,因置此以象豐邑,兼徙豐人及枌榆舊社於此,故曰新豐。自長安東出關者,必由此。漢文帝指新豐示慎夫人曰:「此走邯鄲路也。更始初,李松等至華陰,分遣偏將軍韓臣等西至新豐,敗莽軍,追奔至長門宮。興平二年李傕等作亂,駕幸新豐。晉永嘉五年劉聰遣子粲等寇長安,粲軍於新豐。雍州刺史麴特等擊破之。粲走還平陽。建興二年劉聰遣劉曜、趙染等寇長安,染屯新豐。索與戰於城西,敗之,皆此城也。唐武后改曰慶山,又改屬鴻州。大足初,還屬雍州。天寶七載,省入昭應。
櫟陽城,在縣北三十里渭水北。或曰,本晉之櫟邑。晉悼公十一年秦取我櫟,是也。杜氏《釋例》云:「櫟,蓋在河北。《史記》:「秦獻公二年自雍徙都櫟陽,因城之。項羽入秦,封司馬欣爲塞王,都櫟陽。顏氏曰:「國以塞名者,取河華之固爲阨塞也。漢高祖初都此,二年令太子守櫟陽。諸侯子在關中者,皆集櫟陽爲衛。既而葬太上皇於城北原,謂之萬年陵。因分置萬年縣於城中,爲陵邑。武帝以後,屬左馮翊。後漢建武二年封景丹爲櫟陽侯,尋廢櫟陽入萬年縣。晉屬京兆郡。後魏屬馮翊郡。後周徙萬年縣於長安。隋又改萬年曰大興縣,尋分置萬年縣於此。唐初,又改大興曰萬年,而改隋之萬年曰櫟陽。天授初,改隸鴻州。大足初,還隸雍州。宋屬京兆府。元省櫟陽縣入臨潼。今亦曰萬年鎮。
廣陽城,在縣北。又東北有彰縣城。後魏太和二十一年分萬年置彰縣。景明初,又分彰縣置廣陽縣,俱屬馮翊郡。後周移萬年縣入長安,而移廣陽入舊萬年城。隋廢彰縣,復改廣陽曰萬年。《通典》:「漢櫟陽城,在今櫟陽東北二十五里。唐櫟陽,即魏廣陽縣也。西魏大統三年高歡侵魏,軍蒲阪。宇文泰軍於廣陽以御之,即此城雲。
陰盤城,在縣東。酈道元曰:「漢靈帝建寧三年改新豐爲都鄉,封段爲侯邑,後立爲陰盤城。魏收曰:「陰盤縣本屬安定。晉屬京兆。魏真君七年併入新豐。太和十一年復置陰盤縣於縣東二十里司馬村。鴻門、戲水正屬縣界。宋白曰:「京兆昭應縣東十三里有故城。後漢靈帝末,移安定郡陰盤縣寄理於此。今亦謂之陰盤城。後魏太和九年復移而東。今昭應縣東三十二里零水西、戲水東司馬村,有陰盤故城,是也。後周廢。《晉紀》:「永寧二年河間王鎮長安,謀東擊齊王ぁ,遣其將李含屯陰盤。又有陰盤驛。後魏孝昌三年蕭寶寅謀據關中,攻殺關右大使酈道元於陰盤驛,即此。
驪戎城,縣東二十四里,故驪戎國。春秋,晉獻公伐驪戎,滅驪子,即此地也。《秦紀》:「始皇十六年置麗邑,三十五年徙三萬家於麗邑。即驪戎故城也。《里道記》云:「城高一丈五尺,周四里。
驪山,縣東南二里,因驪戎所居而名。《周紀》:「幽王無道,申侯與犬戎共攻王,殺王驪山之下。潘岳《西征賦》所雲,軍敗戲水之上,身死驪山之北者也。秦始皇二十七年作甬道,自咸陽至驪山八十里。又營葬於驪山,役徒七十萬人,是也。山頂舊有露臺鄉,極高顯,漢文帝欲作露臺處。晉太元九年慕容沖進攻長安,苻堅使苻方戍驪山。明年,沖攻殺之。秦將荀池等復與沖戰於驪山,敗死。山西北麓有溫泉,後周至唐,數臨幸焉。唐先天二年幸新豐,講武於驪山下。開元初,復講武於驪山。山左右皆峻嶺,如雲霞繡錯,因有繡嶺之名。天寶初,改曰會昌山。七載,復改曰昭應山。俗仍謂之驪山。長慶二年幸華清宮,畋於驪山,是也。其東支麓曰肺浮山,泠水出焉。又東南曰金斧山,石罅中有石如斧而名。亦謂之金谷。谷中常溫。衛宏《古文奇字序》云:「秦既改古文爲篆隸,恐天下不從,乃密令冬月種瓜於驪山谷中溫處。皆熟,詔博士諸生說之,前後七百人,人人各異,則皆使往視,因伏機陷之。後人號其處爲坑儒谷,又爲湣儒鄉。唐天寶中,改爲旌儒鄉。一雲,坑儒谷在縣西南五里。又《城塚記》:「始皇陵在縣東八里驪山下。驪山水泉本北流,皆陂障使東注,北徑陵下,水積成池,謂之魚池。又山無石,取於渭北,故縻費工力最多。《志》云:「魚池在始皇陵東北五里。
慶山,縣東南三十五里。唐武后時,因風雷湧出,初高六尺餘,漸高至二百餘尺,詔以爲慶山。荊州人俞文俊上書曰:「地氣不和而堆阜出。今陛下以女主處陽位,山變爲災,以爲慶山,臣以爲非慶也。
鴻門阪,縣東十七里。《水經注》:「新豐古城東有阪,長二里餘。塹原通道,南北洞開如門,謂之鴻門。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此即沛公會項羽處,有鴻門亭。漢神爵元年從方士言,祠天封苑火井於鴻門。或謂之蕞城。趙悼襄王四年龐爰將趙、楚、魏、燕之銳師入函谷,攻秦蕞。徐廣曰:「新豐有蕞鄉也,亦謂之扌取城。更始以赤眉將入關,使王匡等軍新豐,李松軍扌取以拒之。後城廢。《里道記》:「自新豐古城西至霸城五十里。又西十里則霸水。《史記》云:「鴻門去霸上四十里。蓋約言之也。
鸚鵡谷,縣東北十里。層崖疊壑,飛淙瀑水。《唐史》:「武德元年鸚鵡谷水清。世傳此水清天下平也。又韋嗣立營別廬於此。中宗臨幸,賜名幽棲谷。谷傍又有鳳凰原。《後漢書》:「延光二年鳳凰集新豐原,因以名。
渭水,在城北三十里。自咸寧縣東流入縣境,與高陵縣分界。又東入渭南縣境。唐先天二年獵於新豐之渭水,即此處也。又縣西北四十里有交口渡,以近涇、渭交流處而名。○潼水,在縣西半里,源出驪山,西北流入於渭水水。
戲水,縣東三十里。源出驪山鴻谷,東經戲亭,北入渭。宋元嘉二十三年魏主燾討叛胡蓋吳等,自汾陰濟河,至洛水橋,聞蓋吳在長安北,以渭北乏穀草,欲渡渭南,循渭而西。崔浩以爲今去蓋吳營六十里,輕騎趣至,可以必克。克吳,南向長安,不過一日。一日之乏,未至有傷。若從南道,吳徐入北山,猝未可平。不從。自渭南向長安,至戲水。吳衆聞之,悉散入北山,軍無所獲。洛水橋,今見朝邑縣。
冷水,在縣東。亦謂之零水。《水經注》:「冷水出肺浮山,徑陰盤、新豐兩原之間。漢靈帝立陰盤城,冷水際城北出,亦謂之陰盤水。又北流絕漕盤溝,注於渭。其入渭處,謂之零口。唐聖曆二年鴻州水漂千餘家,蓋即冷水雲。
清水陂,縣西南十里。多水族之利。《志》云:「縣南十五里有煮鹽澤,多鹽鹵。苻秦於此煮鹽。周回二十里。
華清宮,在縣東南。《志》云:「驪山西北有溫泉,在今臨潼縣南百五十步。秦始皇初,砌石起宇。漢武更加修飾焉。《十道志》:「溫泉有三所。其一處即皇堂石井,後周天和四年宇文護所造。大象初,天元如溫湯。隋文帝時,更修屋宇,並植松柏千餘株。開皇十五年幸溫湯。唐武德六年亦幸驪山溫湯。貞觀四年復幸焉。自是歲,常臨幸。十八年詔閻立本營建宮殿,賜名溫湯宮。咸亨二年改溫泉宮。開元二年以後,臨幸益數。十一年又改作新宮。天寶初,更驪山曰會昌山。三載,以新豐去宮遠,析新豐、萬年二縣地,置會昌縣,治溫泉宮西北。六載,發馮翊、華陰民,築會昌羅城。益治湯井爲池,環山列宮室,中有朝元、重明等閣,九龍、長生、明珠等殿。又置百司及十宅,王公亦各置茅舍。自是每十月臨幸,歲盡乃還宮。七載,改縣曰昭應。山名亦改焉,而華清宮如故。製作宏麗,雕飾侈靡,不可名狀。湯有供奉及太子、宜春、少陽、玉女諸名。天寶末,爲賊毀。惟太子、少陽二湯存焉。元和以後,復加修治。十五年穆宗幸華清宮。寶曆初,幸溫湯。咸通中,亦幸焉。廣明以後,鞠爲茂草矣。楊大年曰:「隋置太和宮在驪山絕頂。唐武德中,改置於終南山。又有白鹿觀,在縣西南十五里。本名驪山觀。唐武德中,幸溫泉經此,改今名。
零口鎮,在縣東三十六里。即零水入渭處,爲往來之通道。唐貞觀十八年幸零口。永徽元年零口山水暴出,漂廬舍。即此。宋白曰:「天授二年於零口置鴻州。又於郭下置鴻門縣,縣尋廢。大足二年又廢鴻州鎮,蓋古鴻門地也。中和三年李克用等敗黃巢兵於零口,進軍渭橋。天復初,朱全忠入關,次於赤水,進至零口。聞車駕西幸,復還赤水。後唐應順初,潞王從珂舉兵鳳翔,所至迎下,尋自昭應至零口,是也。赤水,見華州。
戲亭,在縣東。《魯語》:「幽王滅於戲。是也。蘇林曰:「戲在新豐東南三十里,周幽王舉烽燧征諸侯以悅褒姒處。秦二世二年陳涉遣周文收兵入關,至戲,軍焉。二世使章邯擊卻之。既而項羽破函谷關,進至戲西。漢元年諸侯罷戲下,各就國,是也。顏師古曰:「今有戲水驛,蓋唐置驛於此。
畦畤,在廢櫟陽縣東北二十五里故櫟陽城中。晉灼曰:「形如種韭一畦,畦中各一土封也。秦獻公二年櫟陽雨金,因以爲得金瑞,作畦畤以祀白帝,即此。
曲郵聚,在縣南二里。俗謂之郵頭。《漢儀》:「五里一郵。郵。今之候也。漢高伐黥布,張良送至曲郵。亦曰曲亭。漢成帝樂霸陵曲亭南,更營昌陵,即此。○千戶固,在縣西。晉太元十五年苻登與姚萇相持。登趣長安,據新豐之千戶固,去長安五十里。
昌亭驛,在縣東南三十里。漢成帝鴻嘉元年於新豐戲鄉置昌陵縣以奉初陵。永始元年罷。《關中記》:「昌陵在霸陵城東二十里。成帝作初陵,或言不便,乃於步昌亭起昌陵。取土成山,與粟同價,靡費巨萬,積年無成,乃復還延陵。其後置驛於此。延陵,見咸陽縣。今縣治西爲新豐驛。又有安幕坳,在縣東二十里。相傳漢高祖幸新豐,安營幕於此。因名。

渭南縣,府東百四十里。東至華州五十里,東北至同州百四十里。漢新豐縣地。苻秦折置渭南縣,屬京兆郡。後魏孝昌三年改置南新豐縣及渭南郡。西魏復爲渭南縣。後周屬雍州。隋因之。唐初屬華州。武德五年復隸雍州。天授二年改屬鴻州。大足初,州廢,還隸雍州。五代周復屬華州。宋因之。熙寧六年省入鄭縣,爲渭南鎮。元豐初復故。金元因之。明嘉靖三十八年始改今屬。今城周七里有奇,編戶八十六里。

蓮勺城,在縣北七十里。漢縣屬左馮翊。師古曰:「蓮勺,讀曰輦酌。後漢因之。晉亦屬馮翊郡。後魏仍爲蓮勺縣。隋屬雍州,大業初縣廢。如淳曰:「城南有咸池,縱廣十餘里,鄉人名爲鹵中。漢宣帝微時,常困於蓮勺、鹵中,是也。或曰鹵池,在今蒲城縣界。
下わ城,在縣北五十里。秦武公伐わ戎,取其人置縣。隴西有上わ,故此爲下。漢亦曰下わ縣,屬京兆尹。後漢省入鄭縣,桓帝復置。晉屬馮翊郡。永嘉末,南陽王模將趙染降,劉聰帥騎兵攻模於長安,敗模兵於潼關,長驅至下わ。後魏置延壽郡於此。隋廢郡,以縣屬同州。唐垂拱初,改屬華州。《四夷縣道記》:「下わ故城,在唐下わ縣東南二十五里,渭水之北。《九域志》:「富平縣至下わ三十五里,下わ至華州六十五里。唐乾寧三年李茂貞犯闕,上出至渭北,如富平。華州節度使韓建請幸華州,乃自下わ趣華州。又朱梁貞明六年晉將李存審救同州,敗劉兵,略地至下わ,謁唐帝陵而還。宋仍屬華州。金因之。元省。又《城塚記》:「下わ城東南有物定倉城。《西京雜記》:「物定倉近渭河岸,收貯五穀,先定其物性,則不挹壞。俗訛爲無底倉。
靈源城,在縣境。西魏分渭南置靈源縣。又析置中源縣。後周省。《一統志》:「縣東北九十里有甘泉城,俗傳赫連勃勃所築。又縣南十里有休屠王城。漢時休屠王部落來降者,築城居此,因名。
玄象山,縣東南三十七里。一名倒獸山,或謂之倒虎山。苻秦末,隴西處士王嘉隱居倒虎山,有異術,是也。又有石樓山,在縣西南五十里,一名石鼓山。
明光原,在縣東四里。亦曰新豐原。後魏置南新豐縣於原西偏。隋開皇中,以原上無水,移縣於今治。又東谷,在縣東十三里。
渭水,在縣城北。四里自臨潼縣流入境,又東入華州界。西魏大統三年高歡寇馮翊,軍於許原西。宇文泰至渭南,造浮橋於渭,令軍士輕騎渡渭,輜重自渭南夾渭而西,是也。《志》云:「縣北有上漲、下漲二渡,即渭水津濟處。
湭水,在縣城西。《水經注》謂之首水,源出石樓山,東北流,曆新豐原東,合東谷水注於渭。又縣東二十里有赤水,蓋與華州接界處也。
金氏陂,在舊下わ城東南二十里。漢車騎將軍金日𤧸有功,賜田宅於此,陂因以名。《水經注》:「白渠經蓮勺城南,又東注金氏陂。是也。唐武德二年又引白渠灌之,置監屯於此。
步高宮,在縣西南。《水經注》:「首水徑秦步高宮,世名立市城。《三輔黃圖》謂之市丘城。或曰,即步壽宮也。隋《圖經》:「秦步壽宮在縣西南三十里。○游龍宮,在縣西十里。《唐志》:「開元二十五年更置。又縣東十五里有隋所置崇業宮。《志》云:「縣治東南,今有豐原驛。

藍田縣,府東南九十里,南至商州二百四十里。秦縣。玉之次美者曰藍。縣之山出玉,因名。漢亦曰藍田縣,屬京兆尹。晉仍屬京兆郡。後魏太平真君七年省入霸城縣。十一年復置。後周兼置藍田郡,尋廢郡,縣仍屬京兆。今城周五里,編戶十九里。

藍田故城,《志》云:「在縣治西十一里。《竹書》:「梁惠成王三年秦子向命爲藍君。蓋向之故邑,後置縣。周赧王三年楚懷王因丹陽之敗,悉國兵復襲秦,戰於藍田,大敗。又沛公與秦軍戰於藍田南,敗之。漢建安十七年馬超餘衆屯藍田,夏侯淵擊平之,即此處也。後周時縣移今治。
柳城,今縣治也。晉永和十年桓溫伐秦,破青泥。秦主健遣太子萇帥衆軍嶢柳以拒之。又義熙十三年劉裕伐姚秦,沈田子、傅弘之等入武關,進屯青泥。秦主泓使姚和都屯嶢柳拒戰,即此城也。或謂之柳嶢城。○青泥城,在縣南七里。晉永和十年桓溫伐苻秦,入武關。別將薛珍攻上洛,進擊青泥城,破之。義熙十三年沈田子等屯青泥。秦主泓自將擊之,敗走。既而夏王勃勃圖取關中,從王買德言,使將兵屯青泥。十四年義真自長安引而東,夏赫連璝之,至青泥,晉兵大敗,義真僅免。《志》云:「縣東南三十里有思鄉城。相傳宋武帝入關,築城於此。南人思鄉,因以名之。傍多柳,一名柳城。
白鹿城,在縣西十五里。亦後周置。隋廢。唐武德二年復置。三年改爲寧人縣。貞觀初,廢。又玉山廢縣,在縣南,亦後周置。隋初廢。唐武德三年復置,貞觀初廢。
七盤山,縣南十里。旁有坡。杜佑曰:「七盤十二,藍田之險路也。王莽命王級曰:「繞ニ之固,南當荊楚。繞ニ者,言四面塞阨屈曲、水回繞如屋ニ然。唐廣德初,吐蕃入長安,上幸陝州。郭子儀將詣商州發兵,恐吐蕃逼乘輿,留軍七盤,三日不行。建中四年朱Г據長安。李晟討之。尚可孤以神策兵保七盤,受晟節制。既而敗Г將仇敬,遂取藍田。貞元七年剌史李西華患此路之險,自藍田至內鄉,開新道七百餘里,回山取途,人不病涉,謂之偏路,行旅便之。明初,元主詔李思齊由七盤金商圖復汴洛,是也。
嶢山,縣南二十里。亦謂之嶢嶺,秦因以名關。又東南五里有蕢山。漢高入武關,引兵繞嶢關,逾蕢山擊秦軍,至藍田,遂西入咸陽,是也。
藍田山,縣東南三十里。《周禮》:「玉之美者曰球,其次曰藍。山出玉英,因名。亦曰玉山。又形如覆車,亦名覆車山。李廣屏居藍田山下,見草中石,以爲虎,而射之處也。《寰宇記》:「山有古華胥氏陵。覆車山北有山曰倒震山,一名□□山。
秦嶺,在縣東南,即南山別出之嶺。凡入商、洛、漢中者,必越嶺而後達。班固《西都賦》:「前乘秦嶺,是也。由此東出,即藍田關矣。劉裕伐秦,以沈田子等入武關,恐衆少不敵,遣沈林子將兵自秦嶺往助之。蓋自華陽循山西南至秦嶺也。時裕軍於今河南閿鄉縣界。
橫嶺,縣北三十五里,自藍田西達驪山之道。嶺北爲韓公堆。唐廣德初,吐蕃入長安,郭子儀走商州,發武關防兵,使長孫全緒將之,北出藍田,至韓公堆。吐蕃疑懼,遂引卻。即此。《志》云:「縣南二十五里有桓公堆。蓋桓溫伐秦時駐此,因名。
石門谷,縣西南五十里。唐時有石門鎮。乾寧二年岐兵犯闕,上出長安啓夏門,駐華嚴寺。晡晚,出幸南山莎城,尋徙石門鎮,駐於佛寺。既而李克用入援,遣將史儼將兵詣石門侍衛,是也。又大峪谷,亦在縣西南。近時羣賊爲官軍所迫,傍終南山,入商洛,更深入大峪。官軍逐之,東走輞谷川,復入大山遠竄。《志》云:「縣東南接商、洛諸山,有大峪谷、鄉溝諸險,路通潼關。莎城,見長安賀城戍。○倒回谷,在縣東南五十里。《志》云:「霸水源出於此。或謂谷在七盤山北,悞。
白鹿原,縣西五里。相傳周平王時,有白鹿游此,因名。晉桓溫伐秦,敗秦兵於藍田。別將桓沖又敗苻雄於白鹿原。《水經注》:「枸枷川,經白鹿原西。原上有枸枷堡,秦襄公時堡也。又雲原在霸川西。《三秦記》:「驪山西有白鹿原。《通釋》云:「白鹿原在咸寧縣東二十里。《志》云:「咸寧縣東有神谷,在水東白鹿原。原蓋跨咸寧、臨潼境內矣。《雍勝錄》:「白鹿原者,南山之麓,坡陁爲原也。東西十五里,南北二十里,霸水行於原上,至於霸陵,皆此原雲。
涼風原,縣西南四十五里。南接石門谷,北入故萬年縣界。《遁甲開山圖》:「驪山西有涼風原,亦雍州之福地也。一名風涼原。
霸水,在縣西。《水經注》:「源出縣之藍田谷,亦曰藍田谷水,經藍關,歷白鹿原東下,流入渭。漢建昭四年藍田山崩,壅霸水,即此。○水,在縣南,北流經白鹿原西,又北合於霸水。《志》云:「縣有荊谷水,出縣東南秦嶺之荊谷。又有石門谷水,出石門谷,北流合廣谷、采谷、庫谷諸水,經白鹿原東,又北會於水。
長水,在縣西北。《水經注》:「長水出白鹿原,亦謂之荊溪。溪之西北有枸枷川流合焉。川水有二源,俱出南山谷中。西川東北流,徑涼風原西。東川西北流,歷涼風原東。二川會流,徑白鹿原西。又北徑杜陵廢縣東,注於荊溪。又北入於霸水。《勝覽》:「枸枷川出南山,合圍谷、岐孟谷、崔谷諸水爲一川,西北流入咸甯縣界。胡氏曰:「漢有長水校尉,即此長水也。顏師古曰:「今鄠縣東有長水鄉,故胡騎所屯。以姚萇諱,改曰荊溪。
輞谷水,在縣南八里。谷口乃驪山、藍田山相接處。山峽險隘,鑿石爲途,約三里許。商嶺水自藍橋伏流至此,有千聖洞、細水洞、錫水洞諸水會焉。如車輞環輳,自南而北,圓轉二十里。過此則豁然開朗,林野相望。其水又西北注於霸水,亦謂之輞川。
萬泉宮,在縣東南四十里。唐永淳初建,亦曰萬全宮。《會要》:「儀鳳三年於藍田作涼宮,名曰萬全。弘道初,廢。
藍田關,縣東南九十八里。《志》曰:「藍田關,即秦之嶢關。子嬰遣將拒嶢關。沛公引兵攻嶢關,未下。逾簣山擊秦軍,大破之。又漢王使周勃守嶢關,轉擊項籍。杜篤《論都賦》所云「關函守嶢,山東道窮」者也。晉太安二年以義陽賊張昌憂亂江沔,詔雍州刺史劉沈將兵出藍田關以討昌,不果。亦名青泥關。王買德謂赫連勃勃:「青泥上洛,南北之險。是矣。西魏大統三年東魏高敖曹拔上洛,欲入藍田關,不克。唐天寶末,安祿山陷河南,遣兵圍南陽,詔以虢王巨爲河南節度。巨自藍田出南陽,賊解圍去。或謂之藍田道。唐中和三年黃巢據長安,兵數敗,陰爲遁計,發兵扌益藍田道。既而李克用等破賊於渭南,入長安。賊自藍田入商山逸去。《魏土地記》:「藍田縣有嶢關,亦名曰嶢柳,道通荊州。
太昌關,在石門谷南。《唐史》:「天寶中,崔言山南可引舟水通漕至商州,自商鏟山出石門,北抵藍田,可通挽道。以充使,開大昌關,役徒數萬,竟不能通,即此。
藍橋,在藍田關南。唐中和初,忠武監軍楊復光克鄧州,逐黃巢將朱溫,至藍橋而還,即此。《志》云:「橋在縣東南五十里,似悞。

鄠縣,府西南七十里。西北至乾州武功縣百里。夏爲扈國地。殷爲崇國地。周爲豐邑地。秦爲鄠甘亭。扈、鄠一也。漢置鄠縣,屬右扶風。晉屬始平郡。後魏屬京兆郡。隋因之。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戶二十三里。

鄠城,在縣北二里。古扈國也。《左氏傳》:「夏有觀扈。杜預曰:「鄠縣有扈鄉,秦改爲鄠。漢縣治此。又縣西南五里有甘亭,以在甘水之東而名。夏啓伐有扈,誓師於甘,即此。○鐘官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相傳秦始皇銷兵鑄於此。一雲在長安上林苑中,漢鐘官也。唐時故城猶存。貞觀十八年駕幸鐘官城。
酆城,在縣東五里。殷爲崇侯虎國,文王伐之。故《詩》雲「既伐於崇,作邑於酆」也。酆宮在焉。周武王雖遷鎬而酆宮不改。《書》云:「步自宗周,至於豐。《左傳》昭四年楚椒舉曰:「康有酆宮之朝。杜預曰:「酆宮東有靈臺,康王於是朝諸侯。孔穎達曰:「豐去長安西鎬池二十五里。《括地誌》:「鄠縣東三十五里,有文王豐宮。
牛首山,縣南二十五里。張衡《西京賦》所云「繞黃山而款牛首」者也。澇水出焉。《志》云:「牛首山東有白雲山,與縣相值。又東有圭峰。
雞頭山,縣東南三十里。《十六國春秋》:「秦苻生棄長安,欲西上隴,士卒散盡,遂入雞頭山,爲追兵所害。又縣南有五床山,與牛首、雞頭諸山皆爲鄠之南山,蓋終南支阜也。唐武德七年校獵於鄠南山。又紫閣峰,亦在縣東南三十里。
庫谷,在縣南南山。唐置庫谷關。《六典》:「庫谷在鄠縣,就谷在,百工監在陳倉,太陰監在陸渾,伊陽監在伊陽,兼置將作監,掌採伐材木處也。又甘谷,亦在縣南山。唐武德八年幸鄠縣,校獵於甘谷。
渭水,縣北九十里,自興平縣流入境,與咸陽縣分界。○灃水,在縣南,出南山豐谷,北流入長安縣境。《志》云:「在縣東三十里。
澇水,在縣西三里。出南山澇谷,北流經故陽宮西。成化中,澇水泛溢,撫臣項忠導廣濟渠流入城壕。又北入長安縣界。又甘水,在縣西南。《水經注》:「甘水出南山甘谷,亦北流經秦陽宮西,又北徑甘亭西,合於澇水。又有扈水在縣南,出南山扈陽谷。一名馬腹陂,流合於甘水。
高觀谷水,縣東南三十里。西北流,入於灃水。又有太平谷水、檀谷水,俱出終南山,注於豐水。
渼陂,在縣西五里。《唐十道志》:「陂周十四里,產魚甚美。寶曆間,嘗勅尚食禁採捕,水則任民溉田及碾。太和中,復勅還府。其水西北流入澇。《志》云:「縣東南十八里有八部澤,周五十里。
甘泉宮,在縣西南十二里。程大昌曰:「古以甘泉名宮者三:「秦甘泉宮在渭南;漢甘泉宮在雲陽磨石嶺上;隋甘泉宮在鄠縣,對甘泉谷。或曰甘泉爲秦之南宮,隋宮疑即秦舊址也。秦宣太后誘義渠戎王,殺諸甘泉。又始皇十年迎太后於雍,入咸陽,復居甘泉宮。二十七年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此皆渭南之甘泉。隋復置宮於此。又有隋太平宮,在縣東南三十里,以對太平谷而名。
陽宮,縣西南二十三里。秦惠文王時建。始皇九年遷太后於陽宮。漢甘露二年幸陽宮屬玉觀,是也。,讀曰倍。又縣北有宜春觀,漢武帝建。《水經注》:「澇水經漢宜春觀,合渼陂入渭。
靈臺,在縣東北,周靈臺也。《志》云:「酆宮又東二十五里,即靈囿之地。中有靈臺,《詩》所稱「經始靈臺」者。《春秋》僖十五年秦、晉戰於韓,秦獲晉侯以歸,舍諸靈臺。是也。又有龍臺,在縣東北三十五里,一名龍臺觀。《三輔故事》:「龍臺高六丈,去豐水五里。漢時龍見陂中,故作此臺。張楫曰:「龍臺在豐水西北,有龍臺澤,亦名觀水,《上林賦》所云登龍臺者也。澤中又有馬祖壇。
田家在縣西,舊爲碾之所。唐天復初,宦官韓全誨等,以朱全忠將至長安,劫上幸鳳翔。上至鄠縣,李茂貞迎車駕於田家,明日,至,是也。
縣,府西南百六十里。西北至鳳翔府二百里,北至乾州武功縣四十里。漢縣,屬右扶風。山曲曰,水曲曰,故以名縣。後漢省。晉末復置,仍屬扶風郡。後魏因之。後周保定中,徙縣於鄠縣西北,而於此置恆州及周南郡。尋州郡俱廢,移縣治此,屬京兆郡。隋仍舊。唐天寶中,改曰宜壽縣。至德初,復故。天復初,改屬鳳翔府。宋因之。金貞祐四年又置恆州於此。元州廢,縣屬安西路。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戶四十里。
宜壽城,縣西一里。唐天寶中,縣治於此。至德初,房將兵收西京,分軍一自宜壽入,一自奉天入,一自武功入。既而皆爲賊所敗。中和初,鳳翔帥鄭畋討黃巢,軍,即此。
終南城,在縣東。西魏時置縣,屬雍州。後周屬恆州,尋廢。唐武德二年復分置終南縣。貞觀八年省。宋爲縣之清平鎮。大觀初,置清平軍。後置終南縣,以清平軍使兼領。金廢軍,仍置終南縣。元廢。《隋志》:「後周時,分置倉城、溫湯二縣,尋並廢。
五福山,在縣東南。縣北去終南山三十里。山其支峰也。《志》云:「縣東南四十里有太微峰,形勢嵯峨,直接太虛。其地又有五峰聳峙,俗呼五福山。又東南十里爲玉女洞,旁有飛泉甚甘。《水經注》:「甘水出玉女峰。是也。又有芒谷,亦在縣東南。芒水出此。相傳馬融曾讀書谷中,石室存焉。
沉嶺,縣南五十里。蜀漢景曜初,姜維率衆出駱谷,經沉嶺,向長安,即此。今亦名姜維嶺。又有關家洞,近駱谷。明初,大兵下西安。元將桑麻失里守關家洞,徐達破走之。
老子陵,縣東三十里。一名石樓山,又名樓觀山。舊有尹先生草樓,即關令尹故宅。秦始皇於樓南立老子廟。晉元康中,重葺,蒔木萬株,連亘七里。《水經注》:「就水東北經大陵,世謂之老子陵。是也。唐武德七年幸樓觀山,謁老子祠。既又改爲宗聖觀。開元末,得玄元像於樓觀山間,即此。
渭水,在縣北五里。自武功縣流入界,與興平縣接境。《水經注》:「縣有就水,出南山就谷,北流與黑水及三泉合,又北注於渭。又有田溪水,出南山田谷,北流徑長楊宮西,又東北注於渭。又東有湧水,出南山東谷,東北流,經長楊宮東,又北徑望仙宮,又東北耿谷水注之。水發南山耿谷,北流與柳泉合,東北徑五柞宮,合湧水注於渭。
黑水,在縣西南。水出南山黑谷,北流合於就水。後魏正光末,秦州賊莫折念生遣其弟天生東侵岐雍,軍於黑水。魏將崔延伯軍於馬嵬以拒之。既而選精兵西度黑水,向天生營。蓋自馬嵬越渭水而南,又度黑水而西也。
芒水,在縣東南。出南山芒谷。《水經注》:「芒水,經縣竹園中,分流注渭。蜀漢延熙二十年姜維出駱谷,至沉嶺,爲鄧艾所拒,壁於芒水。是也。○甘水,在縣東十里。縣東六十五里有甘河鎮,以此名。《志》云:「縣東北五里又有水。下流俱入渭水。
駱谷水,在縣西南。出駱谷,北流徑長城戍西,又北注於渭。《水經注》:「駱谷水,出塢東南山駱谷北。是也。○韋谷渠,在縣西南三十五里。自南山流經清化店,北入渭,一名廣濟渠。又縣有夾水溝,近時官軍敗賊於此。
望仙澤,縣東南三十里,周十里。又東南五里有仙遊潭,亦曰五龍潭。唐時歲降中,使投金龍於此。
長楊宮,《黃圖》云:「在縣東南三十里。秦宮也。又有五柞宮,在縣東南三十八里。亦秦故宮。漢武南獵長楊,即此。《漢書》:「武帝后元二年幸長楊宮,崩於五柞。《水經注》:「二宮相去八里。長楊有長楊數畝。楊雄作《長楊宮賦》,謂此宮門有射熊館。元帝永元五年幸長楊射熊館。成帝元延三年校獵長楊射熊館。五柞宮門外有柞樹五。又南有清梧觀,觀前有梧桐三,因名。○宜壽宮,在縣南三十里,周隋時建。又《隋志》縣有宜壽、文山、仙遊、鳳凰等宮。
司竹園,《元和志》云:「在縣東十五里。隋《圖經》雲十二里。《史記》:「渭川千畝竹。《漢書•王莽傳》:「霍鴻負倚芒竹。即此地也。師古註:「芒竹在南,芒水之曲而多竹林也。《穆天子傳》:「天子西征至玄池,奏《廣樂》三日,是曰樂池,乃植之竹。漢時謂之鄠、杜竹林,有竹丞。魏置司守之。晉永和六年苻健至長安,故趙將杜洪、張琚屯司竹。九年秦胡陽赤起兵司竹,苻雄等擊滅之。後魏有司竹都尉管領,歲終以竹功之多少爲考課。隋末,西域商胡何潘仁入司竹園爲盜,與李神通攻下鄠縣,以應李淵。唐廣德初,吐蕃入奉天、武功。郭子儀奉詔鎮咸陽。方至,吐蕃已自司竹園渡渭,循山而東。渭北行營將呂月將破之於西,既而敗沒。《寰宇記》:「園周圍百里,以供國用。宋有司竹監。蘇軾云:「官竹園,臨水數十里不絕。蓋北跨武功,西連縣,東接鄠、杜,皆古司竹地矣。明設司竹局大使典之。
駱谷關,縣西南百二十里。《通釋》:「駱谷在長安西南三百里。唐武德七年開駱谷道通梁州,因置駱谷關,在今關外九里。貞觀初,移於此。至德二載,安慶緒之兵據長安。崔光遠破賊於駱谷。興元以後,關中多故,每由駱谷幸興元。又天祐初,岐以車駕遷洛,傳檄合兵討朱全忠。全忠自河中西入關,引兵北屯永壽,南至駱谷。岐兵竟不出。詳見漢中府儻駱道。○柴家關,在縣南百七十里,有巡司。又縣西南百里有十八盤巡司。
長城戍,在縣西南三十里。蜀漢延熙二十年姜維出駱谷,至沉嶺。時長城積谷甚多,而守兵少。魏司馬望、鄧艾進兵據之以拒維。晉永和五年石趙亂。梁州刺史司馬勳謀取雍州,出駱谷,破趙長城戍,壁於懸鉤,去長安二百里。王氏曰:「懸鉤,在長城戌東,地險固,內控駱谷之口,外通雍、豫之境。既而勳釋懸鉤,東出武關,遂拔宛城。宛城,今河南南陽府也。○賀城戍,在縣西。晉永和中,司馬勳破趙長城戌,又拔賀城。三輔豪傑,多殺守長以應勳,凡三百餘壁,即此。又女媧堡,亦在縣西南。晉永和十年桓溫伐秦,梁州刺史司馬勳軍出子午谷,爲苻雄所敗,退屯女媧堡。

高陵縣,府北八十里。西至涇陽縣五十里,東至三原縣三十五里。本秦縣,爲左輔都尉治所。漢屬左馮翊。三國魏改爲高陸縣,屬京兆郡。晉因之,尋復舊。後魏熙平中,復改爲高陸縣,馮翊郡治焉。隋初郡廢,縣屬雍州。大業初,復曰高陵縣,屬京兆郡。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十四里。

左馮翊城,縣西南二里。《括地誌》:「即高陵故城也。秦昭王封同母弟顯爲高陵君。又呂氏之變,代王乘傳詣長安,至高陵休止。更始末,赤眉至高陵,王匡等迎降。潘岳《關中記》:「三輔舊治長安城中,長吏各在其縣治民。光武東都之後,扶風出治槐里,馮翊出治高陵,即此城也。
陽陵城,縣西南三十里。《索隱》云:「在長安東北四十二里。是也。本秦弋陽縣。景帝五年營陵邑,改焉。太初以後屬左馮翊。後漢改屬京兆。曹魏時廢。《帝王世紀》:「陽陵山方百二十步,高四十丈,西去咸陽縣十五里。○鹿苑城,在縣南二十五里。唐武德二年析高陵地置,貞觀初廢。
鹿苑原,縣西南三十里。唐貞觀四年獵於鹿苑是也。原上有鹿臺祠。元至正二十一年張良弼貳於察罕,營於鹿臺。二十六年擴廓總諸道兵,良弼復不應命。擴廓遣關保等攻之於鹿臺。既而明師平山西,渡河趣奉元,良弼由野口北遁。徐達等渡渭,駐三陵陂,遂入奉元。野口,或雲即醴泉縣冶谷口。又有奉政原,在縣南十里。
渭水,縣西南二十里,與臨潼縣接境,合於涇水,又東入渭南縣界。○涇水,亦在縣西南二十里,自涇陽縣東南流,合於渭水,又東經廢櫟陽縣界。晉義熙十三年劉裕伐秦,王鎮惡自河入渭,趣長安。姚弘使姚強等合兵涇上以拒之,蓋在縣界。
南白渠,在縣北。白渠自涇陽縣來,分三限。中白渠首受太白渠,入縣界。南白渠首受中白渠,東南流,亦入縣界。《水經注》:「白渠又東,支渠出焉。東南流,經高陵故城北。是也。唐寶曆初,縣令劉仁師更浚古白渠水道。渠成,名曰劉公渠,堰曰彭城堰。《白氏六帖》:「高陵有清、白二渠。交口置斗門堰。清水三分入白渠,二分入清渠。
龍躍宮,縣西四十里。地名十里店。亦謂之故墅,唐高祖龍潛處也。武德六年置宮,七年臨幸焉。德宗改爲修真觀。《志》云:「龍躍宮西接咸陽周氏陂,唐高祖屢幸周氏陂,過故墅,即此。○雍門,徐廣曰:「在高陵縣。秦都咸陽,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復道,周閣相屬。是也。

東渭橋,在縣南十里。詳見長安縣。橋西二里有新開渡,縣西南二十里有黃家渡,又西南十里有孫張渡,俱渭水津濟處。

富平縣,府東北一百二十里。西北至耀州七十五里,西至三原縣五十里。漢縣,本治寧夏之廢回樂縣界。後漢徙治今慶陽府之廢彭原縣界。晉徙懷德城,屬北地郡。後魏移於懷德城東北。後周置中華郡,旋廢郡,以縣屬馮翊郡。隋改屬京兆郡。唐屬雍州,徙治義亭城,天祐中屬耀州。五代以後因之。明萬歷三十年改今屬。城周三里,編戶四十四里。

義亭城,即今治。古鄉亭也。唐初,治懷德故城東北。武德五年校獵於富平。開元中,始移於義亭城。宋因之。建炎中,張浚以五路之師次於富平。吳玠曰:「兵以利動,今地勢不利,未見其可。諸將不聽,及戰,爲敵所敗。○懷德城,在縣西南十五里,漢縣也。《志》云:「縣舊治在今朝邑縣界。此城乃後漢建安中,因舊名移置於此。晉爲富平縣治。
頻陽城,在縣東北六十里。秦厲公二十一年初縣頻陽,以在頻水南而名。始皇二十一年王翦謝病歸頻陽,即此。漢亦爲頻陽縣,屬左馮翊。更始初,鄧曄遣其屬王憲爲校尉,將數百人北渡渭,入左馮翊界,北至頻陽,所至迎降。晉仍屬馮翊郡。後魏因之。後周廢。魏收《志》頻陽有廣武城。《一統志》在今縣南十五里。又縣南三十里有秦穆公城,西南兩面有牆,各高一丈五尺,相傳秦穆公築。
美原城,在故頻陽北三里。故土門縣。苻秦以頻山有二土門,因置土門護軍。後魏景門元年改爲縣,屬北地郡。隋大業初,廢入華原縣。唐咸亨初,析富平、華原、同州之蒲城縣地,置美原縣,治故土門城,屬京兆府。上元初,党項寇美原、同官,大掠而去。天佑三年靜難帥李繼徽合關中諸邑兵,攻夏州,軍於美原。朱全忠遣同州帥劉知俊等擊敗之。五代梁開平末,李茂貞置鼎州於此。朱友改曰裕州。後唐廢州,縣仍屬京兆。宋屬耀州。金因之。元廢入富平縣。
荊山,縣西南十里,懷德故城北。《禹貢》:「荊、岐既旅。又曰:「導及岐,至於荊山。所謂北條之荊山也。《帝王世紀》:「黃帝采首山銅,鑄鼎荊山下,。又云:「禹鑄鼎於荊山下,有荊渠。《漢書》註:「懷德縣有荊山。蓋主朝邑縣之懷德城而言。○迤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孔氏謂之靡迤。昔周東遷,以岐豐之地賜秦襄,遂有周畿內八百里,東至迤山是也。
頻山,縣東北七十里。秦時於山南置頻陽縣,頻水出焉。應劭云:「秦置縣於頻水之陽也。今爲大石、小石二澗。○中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龍泉山,縣西北十五里。唐中宗定陵在焉。代宗永泰初,吐蕃寇富平,焚定陵殿,即此。又檀山,在縣西二十五里。代宗元陵在其上。縣西北二十里爲天乳山,有兩峰相對。唐文宗葬此,謂之章陵。○金甕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唐順宗豐陵在焉。縣西北四十里爲紫金山。其上有懿宗簡陵。又萬斛山,在縣東北九十里。
八公追,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其追兩畔各有小谷,象公字,中心有堆,故曰八公堆,亦曰八公原。金人繇扶風東還,將犯永興。宋將賀師範與戰於此,敗死。今壘壁尚存。
漆沮水,在縣西北。自耀州南流經此,入蒲城縣界。其支流經懷德城南,而爲石川等堰。○石川堰,在縣南五里。亦曰石川河。《寰宇記》:「漆沮水一名石川河。又縣南十五里有常平堰,又南五里爲龍門堰,皆漆沮之支流也。鄭、白二渠,舊自涇陽東入注焉。《志》云:「縣境南有富平堰。《後周書》:「西魏大統十六年涇州刺史賀蘭祥修富平堰,開渠引水,東注於洛,人獲其利。
澤多泉,縣西十三里,東流入漆沮河,有灌溉之利。《志》云:「縣西南二十里有直城渠。又西南八里有楊九渠。縣西二十五里有永濟渠。又有文昌渠,在縣西北十七里,又西北八里爲高望渠。又長澤渠,在縣西北三十里,又西北五里爲石水渠。又白馬渠在縣西北四十里,又西北三里爲偃武渠。以上九渠,俱引漆沮之水,互相灌注,溉田甚廣。
雨金堡,縣東南三十里。周八百步。中有一泊,每天雨,水色如金,因名。《史記》:「秦獻公十八年櫟陽雨金。縣本古櫟陽縣界,堡因以名。又直市,在縣南十五里,秦文公所置,以物價無二而名。
靈感寺,在今縣治西。唐中和二年王鐸將兩川、興元之衆討黃巢,屯於靈感寺,即此。

三原縣,府北九十里。西至耀州九十里,南至醴泉縣百十里。漢池陽縣地。苻秦置三原護軍,以其地在清酆原、孟侯原、白鹿原間,故名。後魏廢。西魏置三原縣,屬北地郡。後周置建中郡。建德初,郡廢,縣屬馮翊郡。隋屬京兆郡。唐武德四年改爲池陽縣。六年改曰華池,復分置三原縣,屬北泉州。貞觀初,廢三原縣,而改華池爲三原,屬雍州。天授初,改隸鼎州。大足初,仍隸京兆府。五代唐屬耀州。宋以後因之。明弘治四年改今屬。城周九里有奇,編戶三十四里。

池陽城,縣西北二十里。漢縣。應劭曰:「在池水之陽也。惠帝三年置。武帝時,屬左馮翊。後漢因之。晉爲扶風郡治。永和九年苻秦孔持起兵池陽,苻雄擊滅之。義熙十二年赫連勃勃遣兄子提南侵池陽,秦將姚裕擊卻之。後魏亦曰池陽縣,屬咸陽郡。後周縣廢,移三原縣治焉。唐武德四年移三原縣治清水南,改爲池陽縣。五年校獵華池,即池陽也。六年復還舊治,改曰華池縣。貞觀初,改爲三原縣。元至元十二年始移縣於龍橋鎮,即今治也。《長安志》:「池陽舊城,俗名迎冬城,南去涇陽縣二十八里。唐會昌中,涇原帥史憲誠築三原城,疏涇於隍,積錢儲粟,以便戍守。五代梁開平四年岐王李茂貞合涇兵,攻夏州帥李仁福。全忠救之,遣軍屯三原。即故池陽矣。
三原故城,在今縣北。《通典》:「苻秦置三原護軍於[B18D]山北。後魏罷護軍,置三原縣。後周移治漢池陽城。唐武德四年幸三原。是年移縣治於清水南,改曰池陽。六年又分置三原縣。貞觀初,以華池爲三原,而此城遂廢。
永安城,縣北五十里。或雲即毛鴻賓堡也。宋白曰:「三原縣有鴻賓柵。後魏孝昌二年蕭寶寅作亂,關右刺史毛鴻賓立義柵以捍賊,因名。唐太子建成將詣仁智宮,未至六十里,悉留其官屬於毛鴻賓堡,是也。《寰宇記》:「後魏永安元年於此置北雍州,因名爲永安城。唐肅宗嘗勅改爲建京郡,旋廢。貞元中,又以神策軍分屯永安城。是也。仁智宮,見宜君縣。
黃白城,在縣西南二十里。《水經注》:「秦曲梁宮也。後爲黃白城。東漢興平二年李傕等作亂,欲劫車駕幸池陽黃白城。晉湣帝初,劉曜等寇長安,詔麴允屯黃白城以拒之。永和六年苻健入關中,羌酋白犢屯黃白,迎降於健,即此。
堯門山,縣西北三十里。其山兩合如門。《括地誌》:「山亦名石門山,兩崖峻險,途出其中。相傳堯鑿山爲門,因名。周顯王五年秦獻公敗三晉之師於石門,蓋即此。又有浮山,在縣北二十里。○[B18D]山,在縣西北四十里,與涇陽縣接界。
齊天原,縣西北二十里。《志》云:「原長七里,南連白鹿,北連[B18D],有青谷水出焉。一名鬼谷,相傳蘇秦、張儀師事鬼谷先生處。《史記索隱》:「扶風之池陽,穎川之陽城,俱有鬼谷。蓋因其人所居爲號。○孟侯原,在縣西北。《志》云:「其相近者,又有白鹿、清酆二原。清酆,一作清風原。
青谷,在縣北。或曰,即清谷也。朱梁開平二年岐王李茂貞遣梁降將劉知俊攻靈州,梁遣康懷貞攻靜難軍。知俊釋靈州而還。梁急召懷貞等旋師,遣兵迎援於三原青谷,即此。
漆沮水,在縣東北。自耀州流入境,與鄭渠合,又東流入富平縣界。《志》云:「縣北有鄭渠。《水經注》:「鄭渠東經[B18D]山南,又經池陽故城北,又東南與沮水合。是也。
清水,在縣西。自耀州而南,入縣境。徑黃白城西南,絕白渠,屈而東流,爲曲梁水。又東南絕白渠瀆,至萬年鎮,爲五丈渠。又經藕原東南流,注於渭水。《志》云:「清水今自縣西南流,入涇陽縣,合於冶谷水。亦謂之清谷水。萬年鎮,見臨潼縣。
太白渠,在縣南十里。清谷水合焉,東南流入渭。《水經注》:「渭水又東,得白渠支口,又東與五丈渠合。是也。○長孫堰,在縣北三十里。又縣東北二十里,有馬牌堰。又東北五里,有木王堰。皆自耀州境引濁谷水,爲灌溉之利。《志》云:「縣西又有邢堰。白渠北限地高,水勢微,不能及。遂堰清、冶二谷水,經縣之龍橋鎮,東至邢村,截河爲堰。其水與涇合流,以溉三原、櫟陽並渭南屯所之田。堰下水分二渠,中有深溝,即古白渠故道。恐水流軼入,堰之以分溉高田。今名其溝曰乾溝。
寡婦渡,在縣西北。晉義熙末,赫連勃勃遣其子璝向長安。傅弘之破之於池陽,又破之於寡婦渡。宋白曰:「慶州北十五里有寡婦山。是水發源於其山,下流乃爲寡婦渡,是也。
留運橋,在縣東南白渠上。唐至德二載,郭子儀奉詔自河東赴鳳翔。賊將李歸仁自長安邀之於三原北。子儀使將僕固懷恩等伏兵擊之於白渠留運橋,殺傷殆盡,是也。
黃洛堡,在縣東北。晉昇平初,姚襄自杏城進據黃洛。秦王苻生遣苻黃眉等擊之,佯敗走。襄追至三原,黃眉等前後夾擊,襄敗死。杏城,見中部縣。○和寧堡,在縣北。姚秦初,秦馮翊太守蘭櫝,率衆自頻陽入和寧,謀攻姚萇於長安,是也。或雲和寧在嶺北杏城之東南,似悞。
蕩社,在縣西南。《史記》:「秦寧公三年遣兵伐蕩社。司馬貞曰:「西戎之君,號曰亳里。蓋成湯之胤,其邑曰蕩社。《括地誌》:「三原縣有湯陵。又有蕩臺,在始平縣西北。蕩社,蓋在三原、始平之界。建忠驛,在縣治北。明初,置於此。

醴泉縣,府西北百二十里。西北至乾州四十里,東南至涇陽縣九十里,西南至武功縣九十里。漢谷口縣地,屬左馮翊。後漢及晉爲池陽縣地。後魏爲寧夷縣,屬咸陽郡。西魏置寧夷郡。後周改爲秦郡,尋廢。隋開皇十八年改縣曰醴泉。大業中,屬京兆郡。唐貞觀初廢。明年復置。宋仍屬京兆府。金屬乾州。元因之。明嘉靖三十八年改今屬。縣有內城,土城也,元末築,周里許。成化四年增築東西南三面外城,周六里有奇。編戶二十一里。

谷口城,縣東北七十里。本漢縣。文帝六年淮南王長遣其黨謀以輦車四十乘反谷口。後漢建武二年漢中王嘉,大破赤眉於谷口,即此。縣尋廢。西魏武帝修於谷口,置甯夷、溫夷二護軍。其地即古之寒門也。亦曰冶谷當九嵕山東、仲山之西、涇水出山之處,故謂之谷口。仲山之北寒涼,故又謂之寒門。西北去甘泉山八十里,燕鞠武所稱秦北有甘泉、谷口之固者。又《封禪書》公孫卿以明廷者,甘泉也。所謂寒門者,谷口也,即故城矣。
仲橋城,縣東三十里。晉咸和四年長安入於石趙。劉曜子胤復自上わ趣長安,軍於仲橋,是也。隋爲醴泉縣治。唐永泰初,吐蕃入寇,移兵攻醴泉。建中末,李懷光敗朱Г兵於醴泉。《志》云:「唐末移縣而西。今縣東北十里泔北鎮,即其故址。元末,又移今治。胡氏曰:「鄭國渠經仲山下,渠上有橋,謂之仲橋,在九嵕山東。《金志》:「縣有仲橋鎮。○新畤廢縣,在縣東。又有甘泉廢縣,近甘泉山。皆後魏置。後周廢。
九嵕山,縣東北六十里。有九峰,俱峻。山之南麓,即咸陽北阪也。《志》云:「山高六百餘丈,周十五里,與甘泉相埒。《西征賦》云:「九嵕嶻嵲,太一巃嵸。《西都賦》:「冠以九嵕,陪以甘泉。《西京賦》:「九嵕甘泉,涸陰沍寒。是也。山之北謂之嶺北。晉以後,新平、北地、安定諸郡,皆爲嶺北地。太元九年姚萇規取關中。時慕容衝方攻長安。萇因議移屯嶺北,廣收軍資,以待秦亡燕去,拱手取之。義熙三年赫連勃勃圖關中,侵掠嶺北諸城戍。曰:「使彼疲於奔命,我遊食自若,不及十年嶺北河東皆爲我有,長安在我計中矣。唐武德四年獵於九嵕。貞觀末,太宗葬此,謂之昭陵。《六典》:「九嵕,關內道之名山也。
武將山,縣西北二十里。一名馮山,或謂之五將山。唐肅宗建陵在焉。又西北三十里,曰承陽山,左右有水,合流入甘河,《黃圖》所謂浪水也。○覆甑山,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又東北五里爲青峰山。《志》云:「縣東北三十五里有鳳凰山,魏徵墓在焉。又石泉谷,在縣北四十里,又北四十里爲白水谷。
涇水,縣東北三十里。自永壽縣南流,經谷口而南,有甘水來匯焉。《志》云:「甘水源出永壽縣,經乾州,至縣西北,又東會涇水,謂之涇甘渡。今渡在縣東五十里。
洪口堰,在縣東北六十里,即谷口。《方言》:「石阻河流爲洪也。堰接涇陽縣界。涇水會甘水,流經此。元英宗至治初,陝西屯田府言,自秦、漢至唐、宋,每年例於八月,差使水戶,自涇陽西仲山下,截河築洪堰,改涇水入白渠,溉田七萬餘頃。詔從之。又十里,即白渠故跡矣。
醴泉宮,在縣東南三十里。《寰宇記》:「漢宣帝置宮於此。旁有泉湧出,味如醴,因以名宮。後周主邕天和三年如醴泉宮,其後數如醴泉。唐貞觀中,泉復湧出,因重修故宮雲。
附見
西安左衛,在府城內。又有西安前後二衛。俱洪武初置。又西安右護衛,洪武中爲秦府置。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