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三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四十三 山西五 澤州 沁州 遼州 下一卷▶

山西五

編輯

澤州

編輯

  ◇澤州 東至河南衛輝府四百十里,南至河南懷慶府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河南府二百八十里,西至平陽府絳州四百五十里,西北至平陽府四百十里,北至潞安府一百九十里,東北至河南彰德府三百二十里。自州治至布政司六百二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一千八百里,至京師亦一千八百里 。

  《禹貢》冀州地。春秋屬晉,戰國屬韓,後屬趙。秦屬上黨郡。漢為上黨、河東二郡地。後漢及魏、晉因之。後魏置建州 魏收《志》:慕容永分上黨置建興郡,真君九年省,和平五年復置。永安中,罷郡置建州,治高都城 ,領高都、長平、安平三郡。北齊亦為建州及長平、高都二郡。後周並為高平郡。隋廢郡,改建州為澤州 因澤水為名 。煬帝又改州為長平郡。唐初,復置建州,尋改蓋州。貞觀初,又改澤州 《舊唐書》:武德初,置蓋州,領高平等縣;又置澤州,領澤等縣。三年,置建州,領晉城等縣。六年,廢建州,以蓋州治晉城縣。貞觀初,又廢蓋州,以澤州治晉城。是也 。天寶初,曰高平郡。乾元初,復為澤州。宋仍為澤州 亦曰高平郡 。金曰南澤州 以別於北京之澤州也 ,尋復故 元光二年,又升為忠昌軍節度 。元屬平陽路。明初以州治晉城縣省入。洪武九年,改隸山西布政司 編戶一百六十七里 ,領縣四。今仍為澤州。

  按:州境山谷高深,道路險窄。戰國時,秦爭韓、魏,往往角逐於此。自兩漢之季,以迄晉室之衰,自晉陽而爭懷、孟,由河東而趣汴、洛,未有不以州為孔道者。後魏都洛,迨其末也。河北多事,高都、長平恆為戰場。隋末,竇建德與唐相持於虎牢,其臣凌敬謂宜取懷州、河陽,鳴鼓建旗,逾太行,入上黨,是也。唐之中葉,澤潞一鎮,藉以禁制山東,說者謂州據太行之雄固,實東洛之藩垣。五代時,晉王存勖敗梁人於潞州,進攻澤州,梁將牛存節自天井關馳救,曰:澤州要害,不可失也。既而梁爭上黨,往往駐軍澤州。周顯德初,周主敗北漢兵於此,而河東之勢日蹙。宋初李筠起兵澤、潞,閭丘仲卿說筠:公孤軍舉事,大梁甲兵精銳,難與爭鋒。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懷、孟,塞虎牢,據洛陽,東向而爭天下,計之上也。筠不能用而敗。蓋太行為河北之屏障,而州又太行之首沖矣。

  ○晉城廢縣 今州治。本漢高都縣地。隋為丹川縣地。唐武德三年,析置晉城縣為建州治。六年,廢建州,自高平移蓋州治此。貞觀元年,廢蓋州,自端氏移澤州治焉。後因之。明初省。今城,洪武初因舊城修築,周七里有奇,有門三,北面無門 。

  高都城 在州東三十里。戰國時魏地。秦莊襄三年,蒙驁拔魏高都。漢置高都縣,屬上黨郡。魏、晉因之,慕容永置建興郡於此。後魏真君九年省。和平五年,復置郡。永安初,改置建州,又置高都郡治焉。三年,魏主誅爾朱榮,爾朱世隆自洛城北走,至建州,刺史陸希質拒守,世隆攻屠之。永熙中,高歡以其黨韓賢為建州刺史,魏主修罷州以去賢,因復置建興郡。既而高歡謀遷魏主於鄴,遣三千騎鎮建興。北齊仍為高都郡治,後周為高平郡治。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為丹川縣,澤州治焉。唐武德初,縣屬蓋州。三年,析置晉城縣。九年,省入晉城。今亦曰高都村。○蓋城廢縣,在州東北,唐武德初置,屬蓋州。九年,省入晉城 。

  ○太行山 州南三十里。自此東西一帶諸山,雖各因地立名,實皆太行也。《志》云:州南九十里有碗子城,是為太行絕頂。其間群山迴環,兩崖相夾,中立小城,隱若鐵瓮,亦曰碗子城關,亦曰碗子城山。明朝正統中,鑿石平險,以免折軸摧車之患。今關屬河南河內縣。余俱詳河南名山太行 。

  五門山 州西十二里。形若城墉,有門凡五。又松嶺山,在州西南三十里。○浮山,在州東南三十五里,以高近浮雲而名。其並峙者曰硤石山,以兩石拱峙,壁立若門也。又天池嶺,在州東三十七里,其巔石崖壁立如城,南北二石門中,可容千人,昔人嘗設寨避兵於此 。

  馬牢山 在州東南。唐大順初,汴軍圍澤州,河東將李存孝擊之,汴將李讜等遁去,存孝等隨而擊之,大破之於馬牢山。山即太行之別阜也。○丹谷,在州東太行山麓。《水經注》:丹水出高都縣東北,東南流,注於丹谷,《晉書•地道記》:高都有太行關,丹溪為關之東谷,塗自此去,不復由關矣。魏主子攸誅爾朱榮,爾朱世隆引兵犯洛陽,不克,北趣并州,詔源子恭出西道討之,仍鎮太行丹谷,築壘以防之。既而爾朱兆自汾州引兵據晉陽,南破丹谷軍,遂渡河趣洛陽 。

  ○丹水 州東北三十里。源出高平縣西北仙公山,流經州境合白水,下流入於沁河。《漢志》註:丹水出莞谷,東南入泫水。《水經注》:丹水出高都縣東北,東流,左會絕水也。水即《漢志》所謂泫水,今丹水是也。《寰宇記》:丹水一名泫水。又《水經注》云:丹水經石人北。其石人各在一山,犄角相望,南為河內,北為上黨,二郡以之分界。《志》云:州東南八十里有石人山 。

  白水 州南三里。源出城西南胡泓水,東南流,歷天井關,合於丹水。晉太元十五年,慕容永引兵向洛陽,朱序自河陰北濟河,破永於太行,進軍至白水。去長子百六十里,即此也 。

  天井水 出天井關南,三泉並導,淵深不測,北流注於白水。亦謂之北流泉。又有源漳泉,在州東北三十三里,東流入於丹水 。

  ○天井關 州南四十五里,當太行絕頂,俗傳孔子將入晉,回車於此。宋靖康初,賜名雄定關。元末謂之平陽關,其南即羊腸坂道,至為險要。今詳見重險天井關 。

  巴公鎮 州北三十五里。五代周顯德元年,北漢主南侵,引兵至高平南,陳於高原,與周軍遇;又以中軍陳於巴公原,周主自將御之,大敗漢兵。今為巴公鎮。○韓店,在州北,明初元孽擴廓遣兵攻澤州,王師御之於此,不利 。

  科斗店 在天井關南。唐會昌三年,河陽帥王義元討劉稹,遣兵軍於天井關南科斗店,為稹將薛茂卿所敗,即此。○橫望隘,在州西南八十里,太行絕頂也。即狄梁公望雲思親處。今為橫望鎮巡司,洪武二年置,與懷慶府碗子城相距六里。又南有柳樹隘,亦曰柳村店,有巡司戍守,與碗子城相接 。

  高平縣 州北八十三里,西北至潞安府長子縣八十里。戰國趙長平地。漢置泫氏縣,屬上黨郡。魏、晉因之。後魏曰玄氏縣,屬建興郡。永安中,析置平高縣,屬長平郡。北齊屬高都郡,改縣曰高平。後周屬高平郡,隋郡廢,縣屬澤州。唐初置蓋州於此。武德六年,蓋州移治晉城縣屬焉。貞觀初,蓋州廢,縣屬澤州。宋因之。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百五十三里 。

  ○泫氏城 在縣東十里。《竹書》梁惠成王九年,晉取泫氏,是也。漢縣治此。晉永興初,劉淵遣劉曜取泫氏。後魏改為玄氏縣。永安中,置長平郡治焉。高齊廢郡,仍省縣入高平。五代梁開平二年,晉將周德威攻梁澤州,不克,退保高平。周顯德初,北漢主南侵,過潞州,不攻,引兵而南,軍於高平之南,既而敗於巴公原,周軍追至高平,漢兵失亡無算。即今縣也 。

  長平城 縣西北二十一里,即秦白起破趙處。漢武帝元朔二年,封衛青為侯邑。《後漢志》:泫氏有長平亭也。晉永嘉三年,劉淵遣其子聰及石勒等攻壺關,東海王越遣王曠等濟河拒之,至太行,與聰遇,戰於長平之間,敗沒。《水經注》:長平城西有秦壘,秦坑趙卒,收頭顱築台於壘中,因山為台,崔嵬傑起。今仍號白起台。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里,東西二十里,秦、趙壘壁存焉。《志》云:頭顱山在縣西五里,白起台在其上 。

  陽阿城 縣南六十里。漢縣,屬上黨郡。高帝封萬為侯邑。後漢因之。晉廢。《魏土地記》:慕容永分上黨郡置建興郡,治陽阿縣。後魏亦置陽阿縣,初屬上黨郡。永安中,屬高都郡。北齊廢入高都。○光狼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秦紀》:昭襄王二十一年,白起攻趙,拔光狼城,今其地名秦趙村。《志》云:縣南三十五里有故關城,秦置 。

  ○米山 縣北十里。相傳趙將廉頗積米於此,俗呼為大糧山。又韓王山,亦在縣北。《志》云:縣之主山也,其山獨高,上有平地數畝,登眺之,四面諸山,皆如培婁。相傳秦圍韓王於此,因名。又金門山,在縣北五里,當趙壘之門,其土赤色,日照如金 。

  羊頭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相傳神農嘗五穀於此。山畔生黍,和律者采之以定黃鐘。又翠屏山,在縣東三十六里,山峰秀麗,若翠屏然。又仙公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丹水出焉。○走馬嶺,在縣西北十里,出鐵礦。《志》云:縣西十里王降村有護國鐵冶,元大德間置,至正間廢。明洪武間,徙置縣北二十里,永樂中廢。今舊治猶存。又縣西二十里為省冤谷,即趙括敗死,餘眾被坑處也,舊呼殺谷。唐玄宗幸潞州,過此致祭,改名省冤 。

  ○丹水 縣西北五里。自仙公山南流,經縣南入州境,一名長平水。《志》云:丹水上源合上黨諸山之水,建瓴而下,每暴雨漲高二三丈,浮沙赤赭,水流如丹,因名。唐貞元初,縣令明濟引水入城,號曰甘水。又泫水,在縣西北,《通典》謂泫谷水流合丹水,泫氏縣以此名,今湮 。

  絕水 在縣城西。《志》云:頭顱山下有陽穀,絕水出焉。秦軍築絕此水,不令趙飲,故名。今堙。據《水經注》:絕水出泫氏縣西北陽穀,東南流,徑泫氏縣城北,又東南與泫水合。水出西北玄谷,東南流,徑泫氏城南,又東會絕水亂流,東南至高都與丹水會。今所云絕水即泫水,而丹水乃絕水也。源流相錯,存以俟考。○許河,在縣南二十五里。《志》云:源潔泉出縣西南三十里之原村,其泉周四丈,深丈五尺,東西分引溉田,西南流十餘里合山水,經許莊,名許河,東南流數里入丹河 。

  ○長平關 縣西北四十五里。隋置,有關官,唐因之。《通釋》:澤州有長平關,即此。今亦為長平驛,與潞安府長子縣接界。○磨盤寨,在縣西北,明初馮宗異取澤州,破磨盤寨,進克潞州,是也。又桑子鎮,在縣西南,近時官軍嘗破賊於此 。

  趙障 在縣西。戰國趙孝成王四年,取上黨,廉頗軍長平,秦陷趙軍,取二障四尉。《括地誌》:趙障故城,一名都尉城,今名趙東城,在高平縣西。又有故城,此二城即二障也。○西壘壁,在縣北。趙孝成王七年,趙括為將,秦攻趙,奪西壘壁。又有趙東壘,一名趙東長壘,即趙括戰不勝,築壁堅守處也。《正義》曰:俱在高平縣北 。

  陽城縣 州西百里。東南至河南濟源縣百十里。漢河東郡澤縣也。晉屬平陽郡。後魏屬安平郡。隋屬澤州。唐武德初,置澤州於此。八年,移澤州治端氏。貞觀初,又移州治晉城縣屬焉。天寶初,改為陽城縣。今編戶百里 。

  ○澤城 縣西三十里。戰國時魏邑也。《竹書》:梁惠成王十九年,晉取泫氏、澤。漢置澤,縣蓋治於此。後漢封鄧鯉為侯邑。建安十年,高舉兵并州,入澤,即此。後魏移今治。今為澤城村 。

  ○析城山 縣西南七十里。即《禹貢》所云底柱析城者,蓋太行之支山也。山下有神池,淵深莫測,相傳與濟瀆相通。《水經注》:山甚高峻,上平坦,有二水,東濁西清,左右不生草木。亦曰析津。山東麓地名桑林,相傳神湯禱雨處。○王屋山,在縣南八十里,即《禹貢》所云析城至於王屋也。山連絳州垣曲縣及懷慶府濟源縣界,《古今地名》云:王屋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冀州之河陽山 。

  白澗山 縣西北十六里。《水經注》:澤水出澤城西白澗嶺。是也。晉義熙十二年,丁零翟猛雀驅掠吏民入白澗山為亂,後魏主嗣遣將張蒲等擊平之。○史山,在縣東北三十里,產鐵。其西五里有金裹谷堆,堆下亦有鐵礦 。

  山 縣東三十里。有百脈泉,百流騰沸,亦名百聚泉,東流入沁河。又崦山,在縣北三十里,東有白龍潭。又羊腸坂,在縣東六十里,下有栖龍潭,亦東流入沁 。

  ○沁河 在縣東二十里。自沁水縣流入境,又南入河南濟源縣界。今詳見大川沁河 。

  澤 縣西北十里。《墨子》云:舜漁於澤。漢以此名縣。《水經注》:澤水出白澗嶺,經澤城南,又東注於沁水,即澤也。隋置澤州,亦因以名 。

  ○荊子隘 在縣南八十里,路通河南濟源縣,向有懷慶衛官軍戍守。又有三纏凹,在縣北,其地險僻,近時官軍嘗敗賊於此 。

  陵川縣 州東北百四十三里。北至潞安府壺關縣五十里,東至河南輝縣九十里。漢泫氏縣地。隋初為高平縣地。開皇十六年,析置陵川縣,屬澤州,以縣多陵阜而名。唐屬蓋州。貞觀初,屬澤州。會昌三年,忠武帥王宰討澤、潞叛帥劉稹,敗稹兵於天井關,進拔陵川,即此。宋仍曰陵川縣。今城周二里有奇,編戶九十二里 。

  ○馬武山 在縣東五十里。後漢初,馬武嘗屯軍於此。又孤峰山,在縣東七十里,以孤峰特起而名。《寰宇記》:縣西南六十里有九仙台,一峰孤峙,三面泉流 。

  ○淅水 出縣東北四十里佛子山,下流經潞安府平順縣界,又流入河南林縣,注於洹水。又平田水,在縣東南九十里,源出孤峰山,下流亦入河南林縣界,注於濁漳水。○蒲水,在縣西北二十里,西流入於丹水 。

  ○永和隘 縣南六十里,路出河南修武縣。明初設巡司戍守,嘉靖中革。尋以寧山衛官兵戍此,復罷。今仍設官兵戍守。又五度關隘,在縣東南八十里,路通河南輝縣,明初調寧山衛官兵戍守,後亦罷 。

  沁水縣 州西二百里。西至平陽府浮山縣百二十五里。漢端氏縣地,屬河東郡。後魏析置東永安縣。孝昌中,置泰寧郡治焉。後又為廣寧郡。北齊廢郡,改縣曰永寧。隋開皇十八年,復曰沁水縣,屬澤州。王世充嘗置原州於此,唐復故。今編戶五十四里 。

  ○沁水故城 縣西三十里。漢縣,在河南濟源縣界。隋始改置於此,後移今治。今名故城村。又安平城,《志》云:在縣東六十里,後魏安平郡治此,東南去端氏縣三十里 。

  端氏城 縣東九十里。本晉邑。《史記•趙世家》:成侯十六年,與韓、魏分晉,封晉君以端氏。肅侯元年,奪晉君端氏,徙之屯留。漢置端氏縣,屬河東郡。晉屬平陽郡。後魏置安平郡於此。隋初郡廢,縣屬澤州。唐武德八年,徙澤州治此。貞觀初,又徙州治。晉城縣屬焉。宋因之。元至元三年,省入沁水 。

  馬邑城 在縣東二十里山上。秦、趙拒戰,築此城以養馬。其地峻險,南臨小澗,北距大川。或云:即白起與趙括戰時所築。○王離城,在縣東北五十六里。《志》云:秦將王離所築,阻險臨崖,四面懸絕 。

  ○三尖山 縣東北三十里。三峰並峙。又縣東三十里有偃月山,俗呼車輞山,有車輞水。○石樓山,在縣城南,山下有濯纓泉,流入杏谷水。又鹿台山,在縣南三十里。《水經注》云:山上有水,淵而不流 。

  嵬山 縣東九十里。一名隗山。其形峻岌,與群山連綿不絕。《志》云:山在故端氏城東,城西南又有磕山。○東輔山,在縣西南九十里,其西為西輔山,與析城山相連,有輔車之勢。《水經注》:輔山高十餘里,與垣縣北教山相接雲 。

  烏嶺 縣西北四十里。或曰:即春秋晉之黑壤也。宇文周諱黑,改為烏嶺。唐會昌三年,晉、絳行營節度使石雄討劉稹,敗之於烏嶺,即此。嶺與平陽府翼城縣接界。○空倉嶺,在縣東百四十里,相傳秦白起詭運置倉以紿趙括處 。

  ○沁河 縣東五十里。源出沁州沁源縣,經平陽府岳陽縣界,東南流入縣境,又東南流入陽城縣界 。

  蘆河 在縣南。源出鹿台山,流經陽城縣東十八里,合於沁水。○杏谷水,在縣城東,源出縣西三十五里陝溝村,流至此,合於梅谷水。梅谷水源出縣西北三十五里梅谷村,流至城東,與杏谷水合,流經縣東鄭莊村,入於沁河。又秦川水,在縣東。《水經注》:秦川水出巨峻山,帶引眾流,積以成川,西南徑端氏故城東,又南入於沁水。《隋志》:端氏縣有巨峻山秦川水,今堙 。

  ○東烏嶺關 縣西北五十里。宣德四年,置巡司於此。○竇莊堡,在縣東北,近時土人嘗敗賊於此 。

  附見:

  寧山衛 在州治東北。洪武四年,置所。十一年,改衛,隸河南都司。永樂七年,改隸後軍都督府 。

沁州

編輯

  ◇沁州 東南至潞安府二百二十里,西南至平陽府三百四十里,西北至汾州府四百八十里,北至太原府三百十里,東北至遼州一百七十里。自州治至布政司見上,至江南江寧府二千四百里,至京師一千七百里 。

  《禹貢》冀州地。春秋屬晉,戰國屬韓,後屬趙。秦屬上黨郡,兩漢及魏、晉因之。後魏置鄉郡 魏收《志》:石勒分上黨置武鄉郡,後罷,延和二年,改置鄉郡 。隋初,郡廢。開皇十六年,置沁州 治今沁源縣 。大業初,復廢,屬上黨郡。義寧元年,置義寧郡。唐初,復改為沁州。天寶初,曰陽城郡。乾元初,復曰沁州。宋太平興國四年,改置威勝軍 治銅 ,沁州省入。金復曰沁州 元光二年,升為義勝軍節度 。元隸平陽路。明初,以州治銅縣省入 編戶六十六里 。洪武九年,直隸山西布政司,領縣二。今仍曰沁州。

  州北接太原,南走澤、潞,居心膂之地,當四達之沖,山川環抱,形要之地也。

  銅廢縣 今州治。其舊城在今州南十里,中有宮闕台基,即春秋時晉之別宮也。《左傳》:成九年,鄭伯如晉,晉人執之銅。襄三十一年,鄭子產謂銅之宮數里,即此。又晉大夫羊舌赤所邑也。昭二十八年,滅羊舌氏,魏獻子使樂霄為銅大夫。劉昭曰:羊舌所邑在晉宮北二十里。漢置銅縣,屬上黨郡,高帝八年,周勃轉攻韓信軍銅,破之。後漢亦為銅縣。後魏時,縣屬鄉郡,隋屬潞州。唐武德初,改屬沁州,尋屬韓州。貞觀中,韓州廢,仍屬潞州。劉句曰:武德三年,銅縣移治泫水堡。六年,移於今所。今縣南四十里又有銅故城,或以為隋、唐時縣治此。宋太平興國三年,於縣之亂柳石圍中置威勝軍,尋移銅縣為軍治。金仍為沁州治。元因之。明初省。今州城,元末築。洪武十一年,因舊城增修,周六里有奇門四 。

  閼與城 州西北二十里。孟康曰:閼與,讀曰焉與。戰國時,趙將趙奢大破秦軍,解閼與之圍,其地在河南武安縣。秦始皇十一年,王翦攻閼與及陽。又漢二年,韓信破代,擒代相夏說於閼與,即此處也。《後漢志》涅縣有閼與聚,《冀州圖》謂之鳴蘇城,俗曰烏蘇村。陽,見遼州。○甲水城,在州北七十里,漢上黨郡涅縣地,後魏改置陽城縣,屬鄉郡。隋開皇十八年,改置甲水縣。大業初,廢入銅縣。唐武德三年,復置甲水縣,六年省 。

  斷梁城 在州東北。下臨深壑,三面絕澗,廣袤二里。《水經注》:斷梁城即銅縣之上亭。又東南有傾城,即縣之下聚雲。《志》云:傾城,在襄垣縣西北九十里,蓋接境處也 。

  ○銅山 州南四十里。一名紫金山。又州西北五里有龜山。《圖經》:銅峙前,龜山峙後,為州之形勝。○聖鼓山,在州東北五里,上有大石,擊之聲如鼓。一名聖鼓嶺。下有水,流入漳河,俗呼為小河。又伏牛山,在州西北三十里,山有龍泉,漳河源出焉。又有石梯山,在州南七十里,山勢峻險,因名 。

  ○漳水 在州西二里。有二源,一出伏牛山西谷,一出州西北三十里滑山。流至交口,合為一川,名西漳河,又名小漳水,亦謂之銅水。流經此,又東南入潞安府襄垣縣界,經亭鎮,至甘村,合於濁漳。○池,在州西二十里山下。又後泉在州西南四十里後泉山下,俱流入漳河 。

  ○亂柳寨 在州城東北。五代梁開平二年,晉將周德威解潞州之圍,聞晉王李克用病篤,退屯亂柳。又後唐清泰末,趙德鈞奉命攻河東,將幽州兵趣潞州,合澤、潞兵至亂柳,盤桓不進。宋太平興國四年,親征北漢,駐蹕於此,今有駐蹕台。○良馬寨,在州東八十里。《志》云:潞州津梁寺地美水草,良馬寨置於此。唐會昌四年,河中帥石雄討劉稹,拔其良馬等三寨一堡,是也 。

  西唐店 在州北。唐,一作湯。胡氏曰:店在亂柳西。後唐清泰末,趙延壽自河陽引兵如潞州,遇其父德鈞於西唐店,以兵屬之,既而趣團柏谷,與諸軍合。團柏谷見太原府祁縣 。

  沁源縣 州西二百里。西南至平陽府岳陽縣百九十里。漢置遠縣,屬上黨郡。晉省。後魏建義初,置沁源縣,兼置義寧郡治焉。隋初,郡廢。開皇十六年,置沁州治此。大業初,州廢,縣仍屬上黨郡。義寧初,復為義寧郡治,唐初復置沁州治此。宋改置威勝軍,縣屬焉。金因之。元光二年,升為州,元復故。今城周二里有奇,編戶十五里 。

  ○遠城 在縣城南。漢縣治此,晉廢。《志》云:上黨入河東遠,其通途也。後訛為孤遠城。魏收《志》:義寧郡治孤遠城,即此。○綿上城,在縣北八十里。隋末分介休縣之南界置。唐屬沁州。宋屬威勝軍。金屬沁州。元省入沁源縣。又廢昭遠縣,亦在縣北,唐武德二年置,三年廢 。

  ○綿山 縣西北百里。與汾州府介休縣接界,即介山也,沁水出焉。又靜草嵬山,在縣西北七十里,與靈空山相接,勢高風寒,不生草木。《志》云:靈空山在縣東北六十里。○琴泉山,在縣東六十里,下有靈泉,西流入沁河。又雕巢嶺,在縣東南四十里 。

  ○沁河 縣東一里。源出綿山東谷,流入平陽府岳陽縣界。《漢志》註:沁水出遠縣羊頭山世靡谷,東南至滎陽入大河。或以為即綿山也。《水經注》:沁水一名泊水,出山谷中,三源奇注,徑瀉一隍,左右近溪,參差翼注。《寰宇記》:沁有二源,一出綿山東谷,一出縣東北馬圈溝,俱南流,至交口村而合,經縣城東而南注云。又青龍河,在縣東二十五里,亦曰青龍溝,西南流入沁河。○寒泉,在縣東北五十里青裹山上。又有馬跑泉,出靈空山,俱西南流入沁河 。

  ○綿上關 縣北八十里。洪武四年,置巡司於此。又柴店關,在縣北,唐置,舊為戍守處 。

  固鎮寨 縣西南三十里。唐會昌四年,官軍討澤、潞叛帥劉稹,降將高文端言:固鎮寨四崖懸絕,勢不可攻,然寨中無水,皆飲澗水,在寨東約二里許,官軍宜進兵逼之,絕其水道,不過三日,賊必棄寨遁去,官軍即可追躡。前十五里至青龍寨,亦四崖懸絕,水在寨外,可以前法取也。其東十五里即沁州城矣。胡氏曰:時州治沁源。《唐史》:時河中帥王逄破石會關,詔以文端所言示逄,仍令屯翼城。據此,則寨在沁源之西南 。

  武鄉縣 州東北六十里。東至遼州榆社縣五十里,北至太原府太谷縣八十里。漢涅縣地,屬上黨郡。晉析置武鄉縣,仍屬上黨郡。石勒置武鄉郡於此。後魏改為鄉郡縣,亦為鄉縣。隋初郡廢,縣屬潞州。唐初屬韓州。州廢,仍屬潞州。武后時復曰武鄉縣。神龍初,仍曰鄉縣。天寶初,復曰武鄉。宋改屬威勝軍。今城周一里二百四十步,編戶三十六里 。

  ○武鄉城 在縣東北。晉初,置縣於此。石勒生長武鄉,曰:武鄉,吾之豐、沛。因置武鄉郡。孝武帝修大昌初,高歡自鄴討爾朱兆於晉陽,入滏口,軍於武鄉,兆遂北走。東魏置南垣州,尋改豐州。後周州廢。唐亦曰武鄉縣。會昌中,劉稹以澤、潞畔,遣其黨康良守武鄉,以拒官軍,即此。《寰宇記》:武鄉舊城,在今遼州榆社縣西北二十里,唐武德三年,移於今治 。

  涅縣城 縣西七十里。漢涅氏縣治此。後漢曰涅縣,晉因之。後魏移武鄉治涅縣,既又徙武鄉治南亭川,涅縣併入焉。○石勒城,《志》云:在縣城北半里許,石勒嘗屯兵於此,因名。魏收《志》:鄉縣三台嶺上有李陽墓。又有麻池,即石勒與李陽爭漚麻處 。

  ○八角山 縣西三里。以山形八角而名。又な山,在縣東北一里,相傳石勒微時耕牧於此,嘗聞な鐸之音而名。○羊徑山,在縣東百里,路若羊腸,為入太行之徑。其相接有龍巖洞,洞深廣,即太行山麓也 。

  護甲山 縣西北九十里。亦曰胡甲嶺,一名侯甲山。《水經注》以為覆甑山也,涅水出焉。又有隆舟水,流入太原府祁縣界,其下流亦名侯甲水。《水經注》:侯甲水發源胡甲山,山有長坂,謂之胡甲嶺,劉歆《遂初賦》所謂越侯甲而長驅者也。今為北出太原之徑道。明初設巡司戍守。又西交山,在縣西百二十里,以山勢相交而名 。

  ○涅水 縣西五里。源出護甲山,東南流經此,注於漳河。又漳水,源出遼州八賦嶺,流經榆社縣,至縣西五里合涅水,又東南流,至潞安府襄垣縣東北三十五里,入於濁漳,所謂武鄉之漳河也 。

  ○昂車關 在縣東北七十里。唐置。一作車關,亦曰芒車關。聲相近也。魏收《志》:上黨郡沾縣有昂車嶺。《新唐書》:武鄉縣有昂車關,會昌三年,劉稹以昭義畔,詔討之,河東節度使劉沔以兵守昂車關,既而詔沔自昂車關路臨賊境。又光化五年,朱全忠將氏叔琮入太行,由天井關進軍昂車關,是也 。

  土河寨 縣東七十里,西南北三面阻絕深澗,東面有牆,舊為戍守處,今名土河村 。

  附見:

  沁州守御千戶所 在州治西。洪武十一年建 。

遼州

編輯

  ◇遼州 東至直隸廣平府三百六十里,東南至河南磁州三百里,南至潞安府二百四十三里,西北至太原府三百四十里,北至太原府平定州二百二十里,東北至直隸順德府二百四十里。自州治至布政司見上,至江南江寧府二千四百二十里,至京師一千二百里 。

  《禹貢》冀州地。春秋屬晉,戰國屬韓,後屬趙。秦屬上黨郡,兩漢因之。晉屬樂平郡 郡治沾縣,見前樂平縣 ,後魏因之。隋屬遼州 州治樂平縣 ,大業初州廢,屬太原郡。唐初,仍屬遼州。武德六年,改置遼州於此。八年,改為箕州。先天元年,改儀州。天寶初,曰樂平郡。乾元初,復曰儀州。中和三年,復為遼州。五代因之 石晉天福二年,嘗改置昭義軍於此,兼領沁州,四年廢 。宋仍曰遼州 亦曰樂平郡 。熙寧七年,州廢,屬平定軍。元豐八年,復置遼州。金曰南遼州 別於東京之遼州也 ,尋復故。元屬平陽路。明初,以州治遼山縣省入 編戶三十里 。洪武九年,直隸山西布政司,領縣二。今仍曰遼州。

  州居太行絕頂,地少平原,僻而實險。唐會昌中,澤、潞兵亂,李德裕遣兵自儀州東據武安 河南屬縣 ,以斷、邢之路。光化以後,河東與汴人爭邢、,州境常為孔道。五代之際,邢、有事,自晉陽而逾太行,州實為之腰膂,形勢詎不足恃哉?

  ○遼山廢縣 今州治。戰國時趙地,亦曰陽。秦始皇十一年,王翦攻趙陽,即此。漢為涅氏縣地,屬上黨郡。晉置陽縣,屬樂平郡。後魏曰遼陽縣,北齊廢。隋開皇十年,置遼山縣。十六年,以縣屬遼州。大業初,州廢,縣屬太原郡。唐武德三年,置遼州,縣屬焉。六年,自樂平移州治此,後因之。明初廢。《城邑考》:州北三里有故遼陽城,城周五里,相傳縣舊治此。唐武德三年圮於水,徙今治。今城,元至正十四年重築,明景泰初因舊城修築,周四里有奇,門四 。

  平城廢縣 州西北七十里。《志》云:即趙平都城也,趙簡子所立。東魏武定末,高洋謀受魏禪,自晉陽擁兵而東,至平都城,即此。隋開皇十六年,置平城縣,屬并州。唐初因之。武德三年,改屬榆州。六年,又改屬遼州。宋熙寧七年,廢為鎮。元初,復為縣。金貞元二年,又廢為鎮。貞四年,復為縣,改曰儀城。元至元三年,省入遼山縣。○交漳城,在州東南七十里。隋開皇十六年,置交漳縣,屬遼州,大業初廢。今曰交漳村 。

  ○遼陽山 州東三里。後魏以此名縣。又箕山,在州東南七十里,山有石室,唐箕州以此名。○五指山,在州東五十里,山岩高聳,有五指跡。《十六國春秋》:石勒當生時,此山草木皆成鐵騎形 。

  黃澤嶺 州東南百二十里太行山上。唐光化三年,朱全忠遣兵攻劉仁恭於幽滄,拔德州,圍滄州,克用遣周德威將兵出黃澤,攻邢、以救之。五代梁乾化五年,魏博附晉,晉王存勖引兵自黃澤嶺東下,與李存審會於臨清。既而梁將劉與晉兵相持於魏縣。以晉兵盡在魏州,晉陽必虛,乃潛引軍自鄴而北,由黃澤嶺西出。會陰雨,黃澤道險,堇泥深尺余,士卒援藤葛而進,皆腹疾足腫,死者什二三。晉人覺之,先為之備,不能進,至樂平而還。周廣順元年,北漢主劉崇發兵屯黃澤嶺,謀窺邢。趙周亦遣將陳思讓戍磁州,扼黃澤路,是也 。

  千畝原 州東南三十里。州境多山,惟此地高平,廣可千畝,上有泉,自石穴湧出,分流灌溉,眾沾其利。亦名千畝泉 。

  ○清漳水 在州東南。源出平定州樂平縣之少山,流入州境,分而為二:一自廢平城縣東南流,經州南一里而東。一自和順縣石堠嶺,流經州東七十里而南,至交漳村。二水合流,入潞安府黎城縣界。詳見直隸大川漳水 。

  遼陽水 在縣西北,出和順縣境。或曰:即漳水支流也。流經廢遼陽城東,謂之遼陽水,東南流,仍合於清漳水 。

  ○黃澤關 在黃澤嶺上。山勢險峻,路徑曲折,凡一十八盤,元置關於此。路通河南武安縣。洪武十一年,置巡司戍守 。

  前亭 在故平城縣西。高洋謀受魏禪,自晉陽行至前亭,馬忽倒,洋意惡之,至平都城,不復肯進,即此地也。又州北有甘露寺,北齊主洋天保十年,嘗禪居深觀於此 。

  榆社縣 州西百里。西北至太谷縣百六十里。漢上黨郡涅縣地。晉武鄉縣地。隋開皇十六年,置榆社縣,屬韓州。大業初,縣廢。義寧初,復置。唐初,於縣置榆州。武德六年,州廢,縣屬遼州。宋熙寧七年,廢入武鄉縣。元初,復置。元至元三年省。六年,復置。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三十二里 。

  ○榆社故城 在縣西。魏收《志》:鄉縣北有榆社城,隋因置榆社縣。唐會昌三年,河中帥劉沔討劉稹,壁於榆社,即今縣也。○偃武城,在縣東北。唐武德三年,置偃武縣,屬榆州。六年州廢,縣併入榆社。《郡國志》:縣東三十里有箕城。《春秋》:僖三十三年,晉人敗狄於箕,即此。《寰宇記》云:唐箕州所理也。又武鄉廢縣,在今縣西北二十里,蓋與沁州武鄉縣接界 。

  ○秀容山 在州東南三里,縣之鎮山也。山勢逶迤而西,峰巒秀麗,因名。《志》云:以山達忻州定襄縣界而名,似誤。○頂山,在縣西北八十里,峰巒特起,冠於群山 。

  鼓腰嶺 在縣西。唐會昌三年,澤、潞畔帥劉稹遣其黨康良等守石會關,良為河東帥王逄所敗,棄關退屯三十里,守鼓腰嶺。嶺蓋與沁州武鄉縣接界。又縣西五十里有黃花嶺,為往來之徑道,有巡司戍守 。

  ○武鄉水 在縣西南。出沁州武鄉縣界,流入境,又流經和順縣西南,而北入漳水。《志》云:出和順縣之孫臏坡,南入縣界,似誤。○儀川河,在縣東北,有二源,一出縣東四十里武鄉嶺,一出縣東北狼兒嶺,又東北流,合為一川,至州界合於漳水 。

  小漳水 有二:一自和順縣界,流經縣西之黃花嶺,有黃花嶺水流合焉,又南流,至武鄉縣合於涅水。一出黃花嶺東麓,流經縣東,合於儀川河 。

  ○石會關 在縣西北。又西即武鄉之昂車關,為扼要之處,唐置關於此。會昌三年,河東帥劉沔討澤、潞軍於石會,劉稹亦遣其將郭僚守石會關。既而河東將王逄克之。四年,太原軍亂,石會守將楊珍復以關降,稹尋復取之。五年,潞州軍亂,李德裕請召河東帥王宰守石會關,且分兵守潞州四境,亂尋定。又光化二年,汴將氏叔琮自馬嶺關西侵河東,為河東將周德威所敗,引還。德威追之,出石會關,叔琮復敗走。五年,朱全忠大舉攻河東,分遣其將氏叔琮拔澤州,降潞州,進取晉陽,出石會關,營於洞渦驛。攻晉陽不克,叔琮復自石會關引歸。天復二年,叔琮自晉州敗河東兵,長驅圍晉陽,不克,引還。河東將李嗣昭等追之,及石會關,叔琮留數馬及旌旗於高岡之顛,嗣昭等疑有伏兵,引去。五代唐同光初,梁人謀分道攻唐,以陝、虢、澤、潞之兵自石會關趣太原,不果。清泰三年,契丹救石敬瑭,至太原,圍唐兵於晉安寨,游騎至石會關。漢初以契丹既去汴,議進取之道,漢主欲自石會關趣上黨,不果。周顯德五年,潞州帥李筠擊北漢石會關,拔其六寨。關蓋澤、潞北走晉陽之徑道也。洞渦驛,在今徐溝縣 。

  馬陵關 縣西北九十里,與太原府太谷縣接界。其東接和順縣之孫臏坡,俗訛為龐涓自刎處,今有巡司戍守。詳見太谷縣。○古寨,在縣東南二里,高三丈,東南二面俱臨溝澗,旁有幽洞,蓋昔人避兵處 。

  和順縣 州北九十里。北至平定州樂平縣七十里。本春秋晉大夫梁餘子食邑也。亦名榆城。漢為沾縣地,屬上黨郡。晉屬樂平郡。北齊置梁榆縣。隋改曰和順,屬并州。唐初因之,武德三年,改屬遼州。宋熙寧中省,元初復置。今城周二里三百二十二步,編戶二十三里 。

  ○和順故城 在縣治東北。或雲石勒時所置。後魏廢。隋因以名縣。又義興廢縣,在縣西,唐武德三年置,六年廢。○梁榆城,在縣西。《水經注》:榆水出梁榆城西,盧諶《征艱賦》:訪梁榆之虛郭,乃閼與之舊都。是也。北齊因置梁榆縣 。

  ○合山 縣東四十里。盤踞紆迴,上多松柏,下有郎君、娘子二泉。又九京山,在縣北五里,亦名九原山。○山,在縣西八十里。又西十里有三尖山,以三峰並峙而名 。

  松子嶺 縣北三十里,與樂平縣接界,有關在其上,嶺路崎嶇,最為險峻,下有松子水。又石堠嶺,在縣西北四十里,漳水經其旁。又有石鼓嶺,在縣南三十里。○八賦嶺,在縣西百餘里,兩山對峙,如八字然,一名八縛嶺。大塗水出焉,流入榆次縣境。嶺下又有八賦水,東流合漳水。又小漳水,亦出於此。縣西百二十里又有孫臏坡,山勢盤曲,西接馬陵關 。

  ○漳水 縣西北三十里。自樂平縣流入境,分為二流,又南入州界。○小漳水,在縣西南百里,源出八賦嶺,流入榆社縣界 。

  榆水 在縣西。《水經注》:榆水有二源,一出梁榆城西大兼山,謂之北水,東南流,經城東南,注於南水。南水亦出西山,東南流,經梁榆城南,合於北水。《志》云:梁榆水今出縣之石堠嶺,流經縣東南,合於清漳。又南松嶺水,出縣西南四十里南萬嶺,其松子水亦曰北松嶺水,俱流入漳水。○水神水,源出縣東七里涉河谷,北流經樂平縣東南八十里水神谷,合沾水 。

  飲馬池 在縣境西山之陰。水甚清澈,相傳石勒飲馬處。又有漚麻池,在縣東北三十里李陽村,《志》以為即石勒與陽所爭者。○萬水泉,在縣東六十里,流合漳水 。

  ○黃榆嶺關 縣東八十里太行山頂,路通直隸邢臺縣。洪武三年,置巡司戍守。又松子嶺關,在松子嶺上。《志》云:路通直隸真定縣,五代末為河東守險之地。明正統八年,置巡司於此 。

  趙奢壘 《志》云:在縣東五十里,趙奢所築也。縣西二里有鹿苑,方廣數十畝,相傳趙襄子養鹿處 。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