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有實踐經驗的工人審查教材

請有實踐經驗的工人審查教材
廈門大學化學系教育革命實踐隊
1970年12月1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毛主席教導我們:「認識從實踐始,經過實踐得到了理論的認識,還須再回到實踐去。」我們在教育革命的實踐過程中,到三明市農藥廠編寫出了《有機合成——農藥化學部分》教材。但是,新教材怎樣呢?還需要到實踐中去檢驗。為了進一步修訂教材,我們又到三明市農藥廠舉辦「教材短期討論班」,把新教材拿到工人同志中去試講,請工人審查和修改教材。

我們剛去時,有的同志產生了「怕」的思想,怕講不好「出洋相」;怕一討論「露了餡」。駐校工、軍宣隊的同志引導大家反覆學習「老三篇」,鼓勵大家開展積極的思想鬥爭,把參加討論班當作接受再教育、改造世界觀的好機會。

三明市農藥廠革委會也非常重視這項工作,把辦好討論班當成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給我們以大力的支持,派了一名委員負責,挑選了二十四名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工種的優秀工人參加,成立了三結合的領導小組,領導審查教材工作。

在討論班中,工人們以主人翁的態度,認真進行審查。他們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從教材的政治觀點、思想體系,到工藝流程圖上的一條線、示意圖中的一個箭號,都仔細審閱,錯了就改過來,不清楚就提出來,有的還對照教材上講的,親自動手做一做,看是否合乎實際。 實踐證明,由於「教材短期討論班」能夠有組織、有領導地發揮工人群眾審查教材的集體作用,集思廣益,互相啟發,發現和分析教材中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同時能夠充分運用工廠生產、設備的有利條件,檢驗教材。因此,教材討論班辦的時間雖短,但收效很大,集中表現在:

加強了教材的革命性。

在討論班中,工人同志提出教材一定要突出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比如,在討論《農藥化學》的「緒論」部分,工人同志們就提出教材中農藥工業中的兩條路線鬥爭不夠突出;發展農藥工業的重要意義談得不充分;本省農藥工業發展的情況反映得不夠。工人們補充了許多事例,提供了許多資料,大大豐富了這部分教材的內容,增強了它的思想性。

在討論教材過程中,工人同志還和我們一起在車間開展革命大批判,狠批爬行主義、洋奴哲學以及理論脫離實際的修正主義教育路線。一位工人同志說:「過去的教材,我們工人根本看不懂。生產上的東西,書上沒有;書上的東西,生產上又沒有用。你們現在編教材,一定要樹立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為工農業生產服務的思想,千萬不能再走過去的老路。」

加強了教材的實踐性。

理論脫離實際,教學脫離生產,是舊教材的一大弊病。這次編寫新教材時,雖然我們也提出要「打破舊框框」,「貫徹『少而精』、『理論聯繫實際』」等原則,但因受反革命修正主義教育思想的毒害較深,經常暴露出這方面的弱點。工人在討論過程中曾尖銳地指出這個問題。例如,新教材在談到「硫磷酯」生產中關於酸鹼度的控制問題時,教材單純從理論上分析,認為「偏鹼有利,偏酸不利」。工人同志指出:「在實際生產中,恰恰是『偏微酸有利,偏鹼不利』,偏微酸才能高產優質。」糾正了我們原來的看法。講到計算「投料比」的公式時,我們只考慮到要「準確」、「嚴密」、「能適用於一切情況」,因此選用了一個複雜的公式,工人同志批評說:「從生產實際看,根本不需要用那麼複雜的公式,完全可以簡化!」我們根據工人的意見,簡化了原來的公式。現在,廠里一般的操作工人,大都會掌握運用了。

集中群眾智慧,總結交流經驗,豐富了教材的內容。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在討論班裡,工人同志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解釋了許多實際問題,這是在舊教材和舊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例如在講到氯乙酸甲酯的生產時,按舊本本的記載,一般都要用濃硫酸作為催化劑,但工人同志說,經過革新,我們已經完全不用濃硫酸,而是採用一種簡單的土辦法代替,其產量與質量同樣達到要求。我們就吸收了工人們的經驗和創造,豐富了教材內容。

總之,通過舉辦「教材短期討論班」,我們受到了一次生動、深刻的教育。我們體會到,教材審查大權掌握在誰手裡,絕不是一個簡單的組織形式的問題,而是一場階級鬥爭。過去審查權被一小撮反動學術「權威」和資產階級「專家」、「教授」所把持,教材就成了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實行專政的工具。今天無產階級要在文化教育等上層建築領域中對資產階級實行全面專政,就要牢牢掌握教材的審查大權。工人階級審查教材的過程,就是我們在政治上接受再教育,業務上進行再學習的過程。一位教師很有感觸地說:過去編了教材,送給資產階級「專家」審查,結果把教材搞得又多、又雜、又玄,塞滿洋、名、古,嚴重「三脫離」。今天教材由工人階級把關,工人群眾參加討論,堅持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用毛澤東思想統帥,就使教材有了明確的方向,有了豐富的內容,真正是培養無產階級一代新人的新教材。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