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危機是美帝國主義的不治之症

財政危機是美帝國主義的不治之症
財政部 紅財兵
1969年1月2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美帝國主義頭子約翰遜在下台前夕向國會提出了他的最後一個預算咨文。他大言不慚地吹噓自己當政五年取得的所謂「成就」,並且拋出了一個所謂「平衡」的一九七○財政年度(一九六九年七月一日至一九七○年六月三十日)預算。美帝新頭目尼克松上台時發表的就職演說,滿口漂亮詞句,自欺欺人地宣揚「物質充裕」,大談什麼「福利」,什麼「富裕的社會」。約翰遜和尼克松的一唱一和,大演這齣雙簧醜劇,並不是偶然的,這表明美帝國主義妄圖用花言巧語欺騙人民,掩蓋其日益加劇的政治經濟危機,進行垂死的掙扎。

偉大領袖毛主席說:「帝國主義制度內部的矛盾重重,無法克服,使帝國主義者陷入了極大的苦悶中。」美國政府一九七○財政年度預算咨文,就是美帝走投無路的寫照。

財政赤字激增 編輯

美帝國主義的財政危機是國內外各種不可調和的矛盾的必然結果,是政治經濟危機的一種反映。美國的財政危機集中表現在長期的龐大的預算赤字上。

美國的財政預算,從一九四五年以來,幾乎年年都有赤字,到一九六八年為止的二十四年中,共有赤字一千一百多億美元。所謂取得「史無前例」「成就」的約翰遜政府,更是每況愈下,赤字確是史無前例地增加,從一九六五年的三十四億美元增加到一九六八年的二百五十二億美元。

美國多年來的赤字預算和信用膨脹,早已使美國財政陷入通貨膨脹的深淵中。隨着美帝繼續加緊對外侵略,通貨膨脹更是惡性發展。一九六八年十一月,美國的貨幣流通量已達一千九百三十三億美元,比約翰遜上台時增加了二百八十七億美元,大大超過了市場上的需要量。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標誌是物價節節上漲。根據美國官方公布的材料,在約翰遜上台的五年中,物價上漲了百分之十三左右,這是美國歷屆政府所罕見的。在約翰遜下台的一九六八年裡,一年的物價就上漲了百分之五點五,達到了十七年來最嚴重的程度。特別是那些與勞動人民關係最密切的生活必需品、醫療、房屋維修費用等上漲得更為猛烈。

美帝為了應付財政困難,濫發鈔票,造成通貨急劇膨脹,物價直線上升,這一愈演愈烈的惡性循環,是美國財政危機的特徵之一。連約翰遜也不得不承認這是「最艱巨的經濟任務」。

債台愈築愈高 編輯

債台高築是美國財政危機的又一個重要跡象。目前美國的國債,已達三千六百多億美元。現在是舉債還債,舊債未清,新債又欠,雪球越滾越大,每年僅支付公債的利息就需一百三十多億美元。在約翰遜當政的五年中,聯邦的債務增加了近六百億美元,超過了前十四年國債增加的總額,開創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歷屆政府的新紀錄。按照約翰遜提出的一九七○年預算,債務總額將要增加到三千七百多億美元,等於當年財政預算收入的兩倍。這筆巨大的債務,完全落到勞動人民的肩上。一九七○年美國的勞動人民平均每人要負擔二千多美元,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平均每人負擔債務數額增加百分之六十以上。

美國反動統治集團面臨嚴重的財政危機,無路可走,妄圖用增加捐稅的手段,進一步搜括民財,解脫困境。約翰遜政府在一九六八年六月二十日,經美國眾議院通過徵收所得稅附加稅百分之十。原法案規定只徵收一年,到一九六九年六月底停止徵收。約翰遜為渡過財政危機的難關,在預算咨文中,要求把這個徵稅法案延長一年,由此即可向人民多搜括約九十多億美元。尼克松在去年競選總統時,曾以反對徵收百分之十的所得稅附加稅來撈取選票,但在當選後又馬上支持約翰遜提出的延長徵收附加稅的措施,充分暴露了尼克松老奸巨滑的反革命嘴臉,同時也說明尼克松政府對於嚴重的財政危機同樣是黔驢技窮。

美國是一個「苛稅猛於虎」的國家,目前沉重的捐稅負擔,已經壓得勞動人民喘不過氣來。一九六八財政年度,美國人民負擔的捐稅,按人口計算,平均每人為一千一百美元,比約翰遜上台時的一九六五年增長了近百分之三十。

在美國財政危機中,美國的廣大勞動人民受害最深。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債台高築、捐稅奇重,這一個又一個的枷鎖,都是美國壟斷資本集團殘酷剝削勞動人民的工具。不僅如此,他們還叫嚷要對工人的工資實行限制的政策,強迫勞動人民勒緊褲帶,降低生活水平。約翰遜、尼克松之流吹噓的所謂「充分就業」,增加「福利開支」等等動聽的詞句,只不過是一套騙人的鬼話。

美元危機嚴重 編輯

美國嚴重的財政危機,動搖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美帝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了橫財,經濟實力增長,到一九四九年末,它掌握了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儲備量的百分之七十,取得了美元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的霸權地位。但是由於美帝到處發動侵略戰爭,大量地消耗了財力、物力,從而造成了國際收支的巨大逆差。從一九五○年以來的十八年中,逆差共達三百五十億美元以上,使得美國的黃金大量外流,庫存急劇下降。目前美國的黃金儲備量已由一九四九年的二百四十五億美元,下降為一百零七億美元左右。美元在國際上的信用大大地降低了。

在最近一年多來資本主義世界金融危機的大風暴中,儘管約翰遜政府採取了「兩種金價」等「搶險」措施,仍然拯救不了美元變相貶值的命運。約翰遜在預算咨文和經濟報告中,大聲疾呼要「加強美元」,要「大大減少國際收支的壓力」。無法挽救的美元危機,勢必使美國的財政狀況更加惡化,政治經濟危機日益尖銳。

軍事開支龐大 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說:「一切反動勢力在他們行將滅亡的時候,總是要進行垂死掙扎的。他們必然要採取軍事冒險和政治欺騙的種種手段,來挽救自己的滅亡。」尼克松政府正是這樣干的。他們一方面施放煙幕,侈談「和平」,另方面增加軍費,窮兵黷武。兩種手法,一個目的:為了繼續推行侵略和戰爭政策,妄圖在深重的危機中作絕望的掙扎。

美國一九七○財政年度的直接軍費預算,高達八百一十五億美元,同上年比較,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和約翰遜上台時的軍費預算比較,增長了百分之六十。軍費開支仍然是美國一九七○財政年度預算支出總額一千九百五十三億美元中最大的一項,也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軍事預算。實際上,美國的全部軍事費用,遠遠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擴軍備戰的開支,分散埋伏在其他項目中。

約翰遜在預算咨文中凶相畢露地叫囂,美國一九七○財政年度預算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要「保持和加強軍事能力」,用以「支持美國在東南亞承擔的義務」,同時要繼續提供「在越南的軍事活動所需要的資金」。並且還在預算中具體規定要拿出很大一筆資金,來搞「戰術空軍現代化」,搞核武器和其他新式武器的「研究與試製活動」,以便進一步勾結蘇修社會帝國主義,共同鎮壓世界人民革命鬥爭,陰謀重新瓜分世界。

事情很清楚。美帝國主義頭子高唱的「和平」,完全是騙人的。美國一九七○年的軍費預算,恰恰戳穿了尼克松所講的,要把「財富能從用於在國外進行戰爭的破壞方面轉用於滿足國內人民緊迫需要」的謊言。

美帝國主義長期以來瘋狂推行反革命全球戰略,使得本來已經百孔千瘡的美國財政更加惡化。尼克松政府沿着他前任的老路走下去,其結果必然會使美國的財政危機越來越嚴重,走上全面崩潰的絕境。

日子更不好過 編輯

人們不禁要問,約翰遜的「平衡」預算究竟是怎麼編出來的呢?拆穿了說,也很簡單,那就是大搞會計騙術,玩弄數字遊戲而已。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的喉舌《華爾街日報》也抱怨說,約翰遜的預算是「玩弄數字的花招和若干假設」。秘密也正在這裡,約翰遜把虛假的收入打入預算,將一些開支故意縮小,捏造了一個紙上的「平衡」。其實,約翰遜玩弄的這套把戲,早已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他的前任肯尼迪在一九六三財政年度預算里,曾經用過這種手法,自稱平衡後將有五億美元的盈餘,結果不但沒有盈餘,反而出現了六十二億美元的赤字。約翰遜今天揀起這套破爛貨,只能表明美國政府的處境是多麼的尷尬。

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帝國主義制度走向全部崩潰的時代,帝國主義者業已陷入不可解脫的危機之中」。

美國的財政危機是帝國主義制度各種固有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美帝國主義的一種不治之症。美國統治集團為了擺脫這種困境,對內向勞動人民加緊勒索,對外向其他國家人民進行殘酷掠奪,這樣倒行逆施的結果,必然會促使美帝國主義的政治經濟危機加速發展,促進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進一步覺醒,用強大的革命鬥爭把美帝國主義送進墳墓。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