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名政論
作者:牛僧孺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682

《史記》商鞅見孝公,以為鞅說之以帝王道,公曰「安得待數十百年」;以伯說之,欲而未能;以強國之術說之,而公甚歡也。似雲強國非帝王之道,又若雲帝王之道必成於數十百年。余愈恐後之為政者,舍強國富人,而別求帝王之道,則潰潰然無指歸矣,請榷而論之。且君道無定名,便國利人,則君之道也。然予所謂鞅之政,必可以強國富人也,而鞅之《傳》曰:「令不十年而人大悅,家給而人足,怯私鬥而勇公戰。」予則不知皇帝王伯,舍此何為君道也?且帝如軒轅、虞舜乎,斬蚩尤而格有苗,是不欲強其國歟?王如夏啟、周文乎,滅有扈而伐有崇,是不欲強其國歟?伯如齊桓、晉文乎,修內政而蒐被廬,是不欲強其國歟?況秦之患者六國,若不先富其人而強其國,又可以高枕無為而成君道歟?況皇帝王伯,同位而異名者也,孰謂皇帝之名優乎哉,王伯之名劣乎哉?君人者當務乎道適時,不務乎名飾位也。故舍名而就時者日昌,舍時而就名者日亡。宋襄之亡,慕伯之名而失時者;徐偃之亡,慕仁之名而失時者;魯隱之亡,慕讓之名而失時者。若使秦居六國之衡,不先富人強國,而別求皇帝王伯之道,予謂就帝王之名而失時者,又安得君於天下乎?嗚呼!天地不分於皇人、帝人、王人、伯人,政利於人皆君也。秦始可以弱其國而有天下,皇矣乎?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又曰:「既庶矣,繼曰富之。」若此,則夫子之政,亦先強國富人也。庸可謂夫子之道,非帝王之道歟?又曰:「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若如此,又不可謂帝王之道必成於數十百年也。或曰:「子云『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百年亦可勝殘去殺矣』,如此,則帝王之道,久而成者也。」予又不知其然矣。且堯之有道乎?生丹朱焉。舜之有道乎?生商均焉。則堯之道,宜成於朱也;舜之道,宜成乎均也。又何堯、舜之道,末成於身,而不成於朱、均之世也?且危邦之人思治,甚於饑人之思食也,若以數十百年之道導危邦,是猶強柔嘉之食,遠其期而給饑人,邦危人饑,此何以安之乎?飽之乎?予故曰政有富生人強國家,皆安得不謂之君道也,不知皇帝王伯之名升降也,又不知數十百年而成何待也。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