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農廬集
卷三
作者:姜獻奎
1895年
卷四

答李臨淵亮淵

編輯

獻奎乞死不得。負釁苟延。奚足見恤於先生長者。而迺者念逮舊契。爰及不肖之罪疚。遠賜慰訊。悼恤備摯。益仰篤老精力。不遺遐外後生。拜感殊眷。哀淚橫逬。伏惟暮春。經體益膺難老。年與道隆。爵因德尊。西南士林。屬望益專。矧爲其故人穉子者。所以依歸而瞻仰。尤當如何也。門下於先人。違面而神交。誄辭中亦稱知言會神。曠世一遇。則其於心法。想應犀照矣。蓋先人斷斷一心。專在於講明斯文。傳扶大敎。所以孜孜仡仡。不知老之旣至。恆誦懿戒自警之篇。獨抱禪宿無傳之悲。及其易簀前一日。手書仰不愧俯不怍心廣體胖等句。以警門生。不肖輩蒙愚無似。旣不能少承厥志於平日過庭之際。況今謦咳永閟。典型莫攀。弓箕緖業。愈益荒墜。寃霣情私。號訴無地。一縷未絶之前。惟有收拾巾稿。仰質於門下。就乞一言以圖不朽。庶可以少贖冥頑之罪。然篇帙浩穰。修整無期。至若陶陰焉馬之誤。亦無以辨別。衆盲摸象。此之謂也。痛矣奈何。近搆家狀一本。扳乞狀行於果齋門下。而每承撝謙不敢當之敎。伏切哀悶。

獻奎竊聞之。古君子之葬其親也。必求名世大君子之言。以圖不朽。然而或限於勢分。無由自通於門墻。或自通門墻。而秉筆者以未悉其人之實蹟。雅不欲只憑家狀而屑爲辭者矣。惟下執事於先君子。有朱張之契。往復書牘。溢篋盈箱。其必有詳悉其巨細者矣。至如不肖無狀。猶處以故人之子。辱與之往復焉。是以犯僭踰之戮。敢冐昧以誌爲請。痛惟先君子宅心制行。庶無愧於古人衣鉢淵源的有所承。著述文字。足以傳後。筵剡恩除。雖未膺命。而秉執義理。亦足以有辭於後。不肖以苫凷中所述家狀。乞平日親炙者信筆。而果翁狀行之文。尙未出正本。襄禮只得以禮月權奉。而要當待年改葬矣。伏惟素所知愛。有不待行狀而備悉。故姑先以所述家狀。因便呈上。惟執事特垂哀矜。賜以一言之惠。則往居俱受賜矣。但賤軀善病。遙程曳衰。實難自力。玆敢以書替懇。尤不勝顚越之至。

伏惟亢炎。道體神勞。獻奎向來一疾。遂成眼眚。廢閣書卷。合眼塊坐。晦翁所謂盲廢恨不早者。發得太早。秖自憐悶。幽誌幸蒙允許。而銘已先成。誌敘不知又就緖否。頃承百字爲限之敎。得無太簡乎。宣尼延陵之銘。晦翁龍川之題。尙矣不必依樣。如今圖所以不朽者。恐不若詳載事行。以詔後人也。銘則辭意俱盡。而但句法太奇。恐非先人平日篤厚粹正底氣像。向來未敢煩稟。間因果齋丈轉達。更加留意。韓山斗誌樊類樊誌柳類柳。或可取而爲法耶。是所懇祈耳。

與李尙書若愚

編輯

獻奎薰沐再拜。蓋聞布衣上宰相書。古或有例。彼皆達人賢士懷瑾握瑜。思欲定價於當世之司命。而如獻者山南一賤儒也。跧伏窮巷。甘自暴棄。土頭灰面。六十無聞。乃敢以踈賤姓名。自通於門墻。非僭則妄也。雖然古之欲顯其親者。必求名世大君子之言。以圖不朽。程朱之於韓周是耳。夫二先生所以揚先懿闡幽光。宜若無待於外。而猶復如是。顧玆不肖無狀。旣不能立身揚名。以顯其親。專靠立言者之言。冀以傳世者。其情亦慽矣。若復限於勢分。自外而不前。則其圖不朽者不亦難乎。痛念先君子立朝四十年。在仕之日無多。事蹟雖無表表著見。而其簪筆承明。橫經論思。分符州縣。冰蘗著績。足以有辭於後。至若禔躬䂓矩。宅心繩墨。學術之端的。操履之堅貞。實亦無愧於古人。亦於明公曾有縞紵之交。書牘往復。有如筍束。靈犀之照。固應無遺矣。第不肖孤迄未有灑掃之役。嗣修先誼。是可誅也。伏惟明公文章望實。師表一世。名足以取重。言足以垂後。向所謂名世君子非明公其誰歟。是以忘卑賤之猥。犯僭踰之誅。敢以墓石之鐫爲請。謹以不肖所敘述家狀。先於將命者。以聽進退焉。惟明公特垂哀矜焉。則往居俱受賜矣。但宿苦頻肆。未克趨簉門屛。躬侍筆硏之役。替送家兒。以書拜懇。尤不勝顚越之至。

曏以文字事。仰瀆崇嚴。自知僭猥。屛息俟踰分之誅。兒回伏承下覆書。不惟不加誅。又有以寵之。兼之惠以鴻筆闡幽光而表隱德。益仰大君子盛德弘度未可以涯量也。伏庸感泣。繼之以悚縮。伏惟雪寒。台體度衛道萬安。區區伏切戀德之忱。墓銘擎讀百回。體製簡要。深得金石之例。辭旨稱停。絶無溢沒之失。若非平日心契有素。何以及此。不肖無狀。雖糜身隕結。無以爲報也。第字句間。恐不無商量處。玆敢別錄仰稟。其僭越無所逃罪。然簡易子嘗言碑碣請改。使吾文不得自在。淸陰駁之曰此殊不然。吾則不難於改之又改。淸陰之德業文章。此一事可徵矣。閤下以爲如何。

歲改春仲。瞻慕政摯。伏惟台體度衛道萬安。縱不能躬執灑掃。少伸嚮慕之忱。而引首馳戀。未嘗不在於軒屛之下也。獻奎嗣守遺矩。修身俟命。爲究竟法。而近遭膝下功制。悲悴闋日。無隙繙書。媿懼何達。間以文字事。輒控愚悃。乃蒙貶損高明。曲賜鐫誨。有以發幽光傳久遠。以覆露其後嗣。在閤下實爲盛德事。而鄙生凟尊援上之罪。則自知有不容曲貸者矣。銘辭旣已圓成。復焉有仰凟。而竊有數字稟裁在別錄。以低矮之見。指議廈屋。販袴之線。改縫黼黻。殊極猥越。安敢望曲恕耶。

與成果齋

編輯

伏聞投紱歸田。養閒鄕第。經體燕超萬重。晩工益詣崇深。念昔簿書期會。豈不脫然快活也。孟學類編。已成完帙。而孝經發揮。亦無餘蘊否。此等文字。不但爲一家篋衍之藏而已。其將行之海內。不但爲一時考覽之便而已。其將傳之後世。任千古具眼之撏撦而無一句可擇。當四海麁拳之推鑿而無一字可疵。然後可謂成書矣。終古作者家何限。而所著述不能皆傳於世。如魏徵之禮記類編。程氏之六禮大畧。亦或有未盡而然耶。幸須一審又審。俾壽其傳如何。

㫌招別諭。近復織路。伏想感頌鴻恩。不專爲撝謙辭謝而已也。抑有附奏。密贊鴻猷。如昔賢之爲耶。未覩疏辭。甚爲紆欝。鏶侄坐春風數月矣。收斂凝定之功。講明精義之論。其必有辟咡之詔。而醯醬旣加。未見醎酸之頓異。是其乏受和之質而致然也。然觀其儀狀。實有步亦步趨亦趨之意。可謂虛往實歸矣。深用荷幸。家親特旨陞六。遴選外臺。光寵稠疊。闔門感祝。而親意則以涯分兢惶。益自勉修。爲將心報佛之道。不肖輩旣不能專意家學。又不能立揚顯親。近受朱門旨訣。兄弟相習。而合講究實體驗處。往往流循濶畧。不曾著意。如此讀。亦可望有好消息來耶。好學論深仰指迷。而其末端不求諸己求諸外者。正中鄙病。盛敎中不如此是藥者。可謂頂門一針。而下劣頑愚。終恐無以承當也。

二旬陪穩。實是三十年來刱有之事。袖帶旁映。草木生輝。寒泉衡嶽之會。當不專美於前矣。講錄參聽時手不給耳。似或遺漏。記錄處心不應手。亦不條暢。且數段解說。頗涉支離。而先輩議論之互相歧異者。恐不必硬說斷案。以招雌黃也。覽後畧加刪改如何。

近因養痾。一閱傳習錄。蓋其議論。背朱右陸。叛道非聖。退翁斥之以詖淫邪遁狂惑喪心。誠是也。而其學專以收斂爲主。其功績又如彼其赫赫。亦非有體無用之學也。今世蒙士纔解讀四書小註。便皆肆口罵陽明。此所謂石虎小竪。可以肆諸市朝者也。但其才太高跡太奇言太僻。出入於禪門。有膏油近人輒汚之慮也。惠饋二封茶。飮之足以䟽滌病胃。南軒雲草茶如草澤高人。臘茶如臺閣勝士。此茶可謂兼之矣。感荷良深。

與李鹿門

編輯

雪積深山。煙火不接。餐松絶粒之餘。道體不瑕有損。入山後詩篇流傳人間者。無異美人之隔簾環佩。乍響乍撤。莫知眞面也。陶寫性情。發於歌詠者。想多有可誦。而題石面書落葉。風飄雨洗。幷無痕跡。其在蠅頭蠶書退筆故紙之間者。又與煙墨煤丸。同歸於壞滅。豈不可惜也哉。古稱唐衢之詩瓢。劉蛻之文塚。是固文人跌宕之意。而亦何嘗埋且放也。自今稍爲收拾。寫成篇帙。使咸兄藏弆之如何。

答李靑松玄好

編輯

秋風一翰。千里飛墜。滿箋諄複。寫出衷曲。若非情愛深摯。何以及此。書出浹時。篆體益衛萬勝。令胤今在貳室。課學精專否。曾看在家塾時。性情惠和。才諝警敏。不待熱喝痛捧而斅學聽受。如磁吸鐵。今則骨格當益壯大。學業亦益超詣矣。獻奎省暇繙動。雖不至孟浪無事。而看讀無成法。識解無正見。只如此流循濶畧。恐無以湊成片段。今承勉修家學。勿溺口耳之敎。佩服良箴。無以爲謝。但口耳之學。亦有多般。翕受訓辭。非耳不能。含咀英華。非口不得。口耳不已。以至於心印體認。則古君子因文悟道。亦是一事。但未有實得。而終爲記誦而已則不可不戒耳。

與李監役漢膺

編輯

秋梢歷拜。固知踰雖隣不往之禮防。而慕德之深。猶不自知其不可也。伏候至沍。經體萬旺。續近思錄近得收輯整頓否。朱張呂三賢及我退陶先生。允合四子。而曾看東萊集於朱張二子之書。不無差殊。望須十分精抄。成就此一件大事如何。覺軒星溪豈不是大學識大力量。而其所續補。前輩或譏其不若元本。是可念也。昔我先人亦嘗受師門付託之重。以靜退牛栗爲吾東四子。門目已成。而但靜翁則著書甚尠。抄載極零星。此爲可欠。然今按寒泉書。程張說甚多而濂溪說較少。此可以爲例耶。

與成主簿退默

編輯

頃者歷拜。尙恨凌遽。歸臥山樊。更深瞻想。伏惟霜令。調體靜攝崇謐。近日水落石出。巖瀑可聽。想多遊人之上來。其中亦有可語者否。靈砂性味。未知如何。而此道家所謂外丹也。不鍊內丹而專服外丹。何能療病。漢魏時有寒食散五石散之劑。而服之者皆中其毒。韓子作李博士墓誌。深戒金石之毒。而晩復自餌硫黃。後山嗟哉行所謂韓子作誌還自屠。自笑未竟人復吁者是也。是豈非前車之戒耶。

答李承旨彙寧

編輯

頃承如水閣記文中移建處添入之敎。敢不商量。而蒙陋忒甚。荒墜家學。安敢有一字增損於先人已成之文耶。況時移事往。境界旣移。雖欲改動一字。其可得乎。晦翁以韋齋遺命。居潭溪之上。而依印章舊刻牓所居之廳事。又以韋齋舊號。揭於寢室。所謂樂樂其所自生。禮不忘其初者也。此於名堂室記詳之。蓋紫陽徽州之舊牓。而記中都不言彼此景物。韋齋亦有羅曺二公之記名。而未聞有改動字句。雖依本文揭之。雅有援據矣。未知如何。

古溪亭記。始也不敢當者。非飾讓也。誠以今之人。無足發古義。且不知作者家軌範也。屢承勤敎。乃敢強其所不能。而全欠體製。第切歉悚。夫記者敘事之文也。始於學記樂記而退之之畫記。子厚之遊山記。爲體之正。若記營建則當記日月之久近。工費之多少。敘事之後。畧有議論而結之。若韓之燕喜亭記是耳。至若範文正之記嚴祠。歐文忠之記晝錦。東坡之記山房。晦翁之記婺源書閣。專尙議論。然言足以垂世立敎。不害爲體之變也。如鄙記則言不足以立敎而徒失正體。陳後山所謂今之記。乃論也者此也。良媿良媿。

與尹進士耆鎭

編輯

洛師邂逅。緬想如夢。及此衰暮。尙或記存否。高駕入𰎟之日。過門而乖拜。尤不勝悵歎。因胤友歷訪。詢審寓體萬謐。甚慰阻悵。此山此境。居此者亦未曾一覽。望之若抱犢仇池。不可躋攀。而居然作執事泉石。高情幽趣。深用欽歎。但虎豹晝嘷。霜雪夏零之地。篳藍陶復。不徒興居之失適。餐松屑楡。恐非尊年之調度。此爲仰慮耳。獻奎孤露餘喘。亦已龍鍾。遺緖荒墜。無以收拾。時展先人西遊錄。曁先阮府戱齋公會話於止美竹浦之間。題銜賦律。手澤尙新。摩挲三復。感涕簌簌。先契之若是敦密。而後承不能嗣修。是用自慨也。

答鄭密陽允容

編輯

春間西遊。閱月而還。惠書遺案矣。寄意繾綣。感佩良箴。伊後月再朏。不審篆體萬重。邑巨瘼痼。想貽惱神用。而十舍之地。聲猷遐播。區區攢賀。養窩集其篇首眞諺之題。令人字字出涕。理宜還送本家。以副故相國題篇之意。而聞其後孫淪落遐鄕。若不能奠守先緖。則恐不若在此之爲愈。故京宰如洪參判,朴尙書百道求見而未敢遽出者。蓋以受人付託。欲全終始也。況原集弁題。雖雲歸之本家。而末段則以藏之名山。爲歸宿地者。豈非雲翁預知其後嗣之零星。而書之轉傳至此。亦或無異於面授而手付之耶。今以旬相之意。俯索一覽。不獲已唯命齎上者。誠以旬相是這家人。與他自別。老兄亦非俗吏。必知當初傳付之深意故耳。幸須傳寫一本。付之剞劂。而原本則歸之鄙中。以爲謹守寶藏。以俟百世之計如何。

答成尙書遂默

編輯

旌節南麾。聲光若復可接。而山川綿邈。阻閡無異京城。非意耑價遠垂惠存。感荷盛眷。泐謝在心。萊是南藩重鎭也。燕饗關市之際。異類肆戢。關府伯之治政。必須廉公惠和。嚴肅剛明。尙仁惠而不專尙乎仁惠。主嚴威而不偏主乎嚴威。則乖厓之治蜀。范公之守延安。要亦不外此爾。金井雲臺之勝。古稱詭觀。公暇觴詠。必多雅趣。而卻恨靳秘記勝。不使蹩躄者臥遊耳。

卽因便風。惠翰墜案。謹審台體萬重。酉卯供劇。靖恭匪懈。區區慰祝。實有在於寒暄之表也。曾看大學衍義長在丌上。未知近看已了否。獻亦嘗讀此書。槩知其爲作聖之眞訣。爲治之要道。而仕䆠者之尤當熟讀者也。但其編輯之例。不以三綱八條一經十傳。逐章爲綱。附衍義諸書於下。而借客形主。遺綱揭目。條理不整。亂無統紀。此爲未盡耳。丘氏衍義補亦好看雲。而窮鄕書籍不備。姑未閱眼可恨。獻奎老親臺銜。恩數曠絶。朝家崇儒之典。自是昭代盛擧。私情感祝。有不容已也。

罪蟄乞死中。安容以等閒書疏。與人往復。迺蒙台慈特垂存訊。欲謝則喪人筆蹟。不合宰相記府。欲已則揆以事體。亦涉不恭。玆敢冒陳哀腔。不其大戾於禮防否耶。伏惟霜令。台體崇衛。獻奎未卽殞滅。尙寄於世者。以襄事之未完也。遺稿之未及收拾也。狀碣之未有所屬也。強息忍死。屢見節序之遒變。而連以霜露之恙。委頓蒿席。自恐此事終爲不瞑之恨也。家狀一冊。上呈霞亭。謁以狀行。想當一塵台鑑矣。顧不肖無狀素蔑學識。敘述先懿。無能如程端中,邵伯溫。此爲媿死耳。台之祭詞。固已闡揮潛光。而平日親炙之際。或有默識於子弟之所不及知者。就狀本添刪之伏望。

與李儀瑞羽峻

編輯

昨冬臨唁。兼以漬綿。哀感鐫肺。不知爲謝。而山川迢遆。徒勞夢想。伏惟淸秋。靜頤體事增重。獻奎草土餘喘。疾病頻劇。早晩尋數。動輒敗意。每思與吾兄揚扢沈冥。發今曩之蘊。剖釋疑豫。暢人我之懷。尙足以振拔庸愚。噴醒沈痾。而衰晩相際。若是其甚難。良可惋歎。然責善切偲。朋友之道也。數百里寄信。焉用寒暄例套哉。江右古多文士。而少䂓矩準繩之度。江左雅尙經術。而絶激仰慷慨之氣。必須二者兼備然後。乃可以進步向上。竊瞷兄奇偉卓犖骯髒之氣。視弟之委靡頹闒。當在十駕之前。而律之以矩繩。或似未之盡合。請以弟之不足。易兄之有餘。韋弦玉石。交相資益。不亦可乎。昔魏人適吳。吳人饋筍曰此竹也。魏人歸而煮簀未熟。則曰吳人轣轆欺人。老兄其不笑我以轣轆否耶。好笑好笑。

與徐穉玉

編輯

杜門養痾。不與世作緣。而獨懷人一念。不能遽忘也。仰想江湖上。白髮老侍從。諫筆閒於明時。幽盟燖於林泉。忍飢臞簞。兀膝對書。其必有所守而安之矣。其必有所樂於胷中。而人不能與知者矣。朱先生曰人於天地間。幷無窒礙。大小大快活。便是顔子樂處。此固非吾儕之所敢妄儗。而苟能無歉於中而俯仰無媿。則亦便是這氣像也。佳山勝水。鷗沙犢坡。俱是眼前眞景。早晩攜冠童。徜徉其間。又是閒居人婆娑境界。足以忘薇垣搢笏栢府鳴玉也哉。山居者不以魚鱉爲禮。澤居者不以鹿豕爲禮。獻山人也。以山居之樂。爲鹿豕之禮。尊兄其必莞爾也。

與李尙書敦榮

編輯

獻奎薰沐再拜白。頃歲一造軒屛。粗遂識荊之願。邇來貽阻。非敢自外也。疎賤之蹤。不得不然。蓋避嫌之事。賢者不爲。而自嘆其非賢也。伏惟晩春。台體度若序康福。獻奎山南一鄙人也。早擩染於鞴罏之中而未化鈍根。晩蟄伏於樵牧之濱而輥到白鬂。家庭詩禮。荒墜幾盡。顧安所藉手而事其大夫之賢者乎。第爲先闡幽。古之盛德君子容爲之。其所以躬自樹立。顯揚其親者。不爲不足。而猶必求當世立言者之言。以圖不朽。矧以不肖無狀。旣不能立揚。使人稱幸哉者哉。痛惟先君子八十年讀書林下。衣鉢淵源。的有其緖。宅心制行。無愧古人。平生撰述。有足以輿衛斯文。至若秉執義理。亦足以有辭於後世。而剷彩鞱光。沒身於草萊。此不肖孤所含恤隱痛。終天靡逮。而圖所以不朽者。惟墓石之鐫爲重。伏惟明公奕世儒賢。爲吾林之宗門。德望隆重。爲輿人之所依歸。名足以取重。言足以垂後。雖遐外素昧者。想望風采。咸願執鞭。且惟先大阮相公於吾先人。違面而神交矣。不肖之在疚也。明公以世契而辱賜之慰問。惻然憫念而不忍遐棄之。是以忘卑賤之猥。犯僭踰之戮。敢自通於門墻。竊伏聞明公休休容物。以貴下賤。陶甄一世之士。各欲成其名而唯恐沒其善。況於先人之隱淪而沒世者。其忍靳一言之惠哉。謹以不肖所敘述家狀及成李二徵君之狀與誌。先於將命者。以聽進退焉。惟明公恕其罪而哀其意。特垂信筆。俾闡幽光。則往居俱受賜矣。但賤祟方劇。未堪遠趍。玆敢以書替懇。尤不勝悚惶。

尊伯氏令丈喪事。曷勝驚愕。伏惟皓首包特。哀慟摧裂。何以堪抑。承訃晩後。未修慰儀。迺者下狀以先之。恕其愚而牖其迷。益仰大度包荒。無物不容也。伏未審雪沍。哀體萬支。有以理遣否。區區溯慕。實有在於謄例問慰之表也。獻奎以文字事。仰凟崇嚴。自知僭踰。屛息俟譴。卽伏蒙亟垂鴻筆。體製典雅。深得古金石之例。先人幽翳之光。其將賴而不朽矣。再拜擎讀。感鐫心肺。如不肖無狀者。雖欲效誠於隕結。顧何以報盛德之萬一哉。但字句間。或不無增刪處。旣承十反之敎。故玆敢別錄仰稟。未知所稟之的當與否。而凟冐之誅。無所逃矣。當躬晉面稟。而宿病當寒。無能自力。尤不勝悚仄之至。

自有文字往復。屢凟威尊。雖曲蒙原恕。與之酬酢。而其援上僭越之罪。自知甚審。更不敢無事呈書。致煩賜答之勤。迺者伏承先施下狀。所謂位高心下。德盛禮恭。復見於今世矣。感頌隆眷。尤深景仰。書出已浹旬。制體度連衛萬支。獻奎鼎器旣弊。塡補無術。家緖荒墜。收拾不得。長樂劉生之不能尊聞行知。以顯其親。宜其見責於朱門矣。內省慙汗。下俵三冊宗英懿蹟。宜其與弘璧琬琰。寘之西序。而顧遠曁樵牧之社。抑亦藏名山之意也。熏盥敬閱。尊閣爲案實。跋語尤致意於忠孝二字。令人感發油然。拜嘉無斁。千歲曆農廬寒盡。極爲要切。又將誦慕德惠。與是曆幷久矣。伏切銘感。

小祥練。大祥白笠。禫舊漆笠。是斬衰人漸次變服之節。而至於心制則小祥墨縗。至大祥無變。則是無練無禫之服耳。此所以爲降等於斬齊者。而人或以禫後仍服。反隆於斬齊。當從禫日舊漆笠爲可雲。然斬齊喪服也。不可以喪服卽吉。故有此漸殺。而心制非喪服。豈有漸變之節乎。嘗於前喪有已行之節。而震剝餘喘。茫無記識。竊想執事與我同然。宜有經歷之近事。幸有以敎及之。

變除之節。不恥下問。矒於禮者。不知所以仰對。然蓋嘗身親經歷。妄自私議曰。禫服用黲古禮。非特心制爲然。特今人不行耳。心制之不爲變除。雖似加隆。而實則不然。故終禫月始變。而亦不敢純吉。待吉祭復常。然於心熲熲。恐犯禮家之譏。後攷愼獨齋禮說父在母喪變除條曰。心本非服也。何變除之有。不若待吉祭之期而復常。無事於變除而自爲變除之爲當也。此可以旁照。而其爲人後條則未有攷也。旣在儀表之地。唯在斟酌行之如何。而若有所攷。或蒙下示否。

先兄曾主四世祀。又有亡子東壁祔者矣。先妣入廟。姑祔禰位。雖違古人祔壁之義。今之廟貌異於古。不可不姑祔禰位。若其改題與合櫝。則將待吾兄入廟後。當祧之位祧之。當改之題改之。而吉祭三年後始行之祭也。今從孫雖畢吾兄三年之制。猶有承重內制。未可以吉服行祭。若拘於持制。不行改題與祧遷。則吾兄入廟後。廟貌儼爲六世。豈非未安之甚乎。所以欲於吾兄入廟後。幷行改題及祧遷。未知如何。

疑禮問解。於父喪中祖母禫吉祭之問。有吉祭不可行之說。卽以不忍於凶時行吉祭也。疑禮問答。於親喪先滿先除。至於吉祭。方有服衰兄弟。遽然行之。有所不忍之問。有退行數月之久。則不可等待而遲延正祭之說。卽以新主入龕。先代祧遷之爲時急也。且終喪別祭之不可久曠也。由沙翁說則喪中吉祭不可行也。由明翁說則正祭遲延亦不可也。今示敎中廟貌六世未安之甚者。尤所以明等威嚴禮防也。愚誠左右佩釰。不知所以仰對也。然而今世幷有喪家。多從沙溪說者。以其凶時不可行吉祭故也。然則廟貌雖有未安之節。而寧可稍緩。以待喪畢爲善耶。此非淺見所敢質言。幸更博攷禮家。斟酌行之如何。

答韓稚善輔衍

編輯

風禠忽奉惠翰。荷感良深。第年邁而業不進。心存而氣不率。知出例謙。然亦不可不勉也。讀書固所以爲學。而爲學不亶在於讀書。日用常行。俱是爲學也。須於憂患疾苦十分窒礙處。用工經歷鍛鍊過。方是眞工夫實見得。譬如良玉困於沙礫。愈磨礱愈成器。何必擔閣日用事爲。兀兀窮年。如村學究誦經然後。方可以爲學耶。志者氣之帥也。心不存雲爾。焉有心存而氣不率之患也哉。芳年雖邁。桑楡可收。程先生天際輕陰之句。爲兄誦之耳。乾鑿度,記歷樞,元命包,運斗樞,援神契。俱是緯書之名也。漢末夏賀良之徒作七緯。其名目或見於經史註中。全書則非東國所有也。苟能熟讀七經。其緯雖不讀何害。今世稱博識者。於本經未必能落得窠槽。而必於僻書中抽出一兩句。以爲帖括之資。若叩其本經則茫然不知。是所謂奇偉所聞。簡忽所見者也。雖如香山之白襆。廣文之薈叢。顧於自家工夫。有何一分進益耶。

答柳兄京老箕鎭

編輯

春闌而意思蹣跚。誦古人年來百念成灰冷。無語送春春自歸之句。政自無聊際。伏承滿幅新詩。帶來未盡之餘春。心靈意匠。新新相續。令人心明而目開。安敢以方隅之見。評隲其聲病哉。況其逸韻古調。有非聲病所可囿哉。獻亦幼少時。學得韻語。卽石鼎之蚓蠅耳。無足以陶寫性情。然間嘗櫽括於詩格。則平頭上尾。蜂腰鶴膝。旁紐正紐之病。無得以避之。只得隨意轉喉。擁鼻孤唱。與小兒集字樣無異。或謂詩意無疵。雖疊韻無傷。阮籍秋懷押兩歸字。韓昌黎庭楸押三間字。黃山谷阮郞詞疊兩山字。況其在聲病乎雲。而如獻者旣無古人之詩意。徒犯古人之聲病。此爲媿汗耳。

淸朝偶吟一絶雲。罷眠雙鬂白鬖髿。徙倚靑林弄晩霞。棃老梅殘春已盡。異香何處到山家。俄而惠翰颺風而至。可謂詩讖矣。況審靜履沖茂。易解攷證。無復餘蘊否。晦翁雲聖人有郢書。後世多燕悅。大抵校書之難。自古然矣。信而傳信。疑而傳疑可也。易之爲道。至精至微。聖人雖著十翼。而猶不敢錯列本經。彖象文言。各在一處。至費直改乾坤次序。王弼始合爲一。而非復古易面目。後來解易者。無慮數十百家。而傳義之外。擧皆摸象之箕杵。僞註假事。如鬼憑人。剽義竄辭。如蟲食木。使易經之本來義理。旋復洄淵於小小術數之中。至於阮逸之僞作關易。李筌之僞作陰符。戴師愈之僞作麻易而極矣。愚則謂今之解易者。依見行本取衷於傳義及啓蒙而已。自餘諸家。不必博採廣搜。淆亂本經。未知如何。

答姜聳華胄永

編輯

竊嘗中夜以念。年纔半百。見吾家上下七世。亦嘗瞻八世祖未祧之廟。而於吾從曾孫。已爲十一世。世代相禪。若是其忽忽。而粵我通溪先祖。於吾十四世矣。夫豈遠乎哉。然其子孫散在各處者。今皆路人矣。若使先祖遐壽而在堂者。彼路人豈非一室之人乎。所以油然藹然而旋又愴然而傷心也。卽承吾宗君手書自譜廳來。且謁弁文於家庭。此其程先生明譜系厚風俗之意也。亦先尊人始事未卒之業也。其所以遵賢訓繼先志者。甚盛甚盛。然譜事非始事之爲難也。乃竣事之爲難也。非竣事之爲難也。卽譜出而無疵纇之尤爲難也。前譜之所以屢始而屢未成。或已成而終不行者此也。愚嘗曰收族仁也。辨僞智也。祛利慾勇也。非兼此三德者。決不可以擔當此事。在座僉尊之於此三德。未知如何。而藉令以身處之。恐未能斬釘截鐵於義利之分。而或不免點鐵成金於眞僞之間。則其不爲譜事之疵乎。望須十分灑濯。十分審愼。無負宗族之望也。易同人之象曰君子以。類族辨物。是乃否之終而大有之始也。吾宗大有之亨。其不在玆乎。

答徐仁伯

編輯

爲學非謂讀書。而非讀書。亦無以爲學也。承示時對黃卷。足以維持此心。維持此心。固莫如讀書。而未讀書之時。此心卻在何處。昔許順之雲時玩聖賢之書。可以資吾神養吾眞。而朱先生深譏之。蓋讀書當如胡文定三年解春秋。龔實之轎中看一冊然後。書與我。自相乳入。方有進步處。若似做不做。間斷虧欠。則書自書我自我。焉有維持之理。望須大段著精彩大家著心力。讀得三五年不長進。世蓋無是理也。但無眞經歷實體驗。而只誦所聞。以責難於朋友者。誠愚且妄矣。然今有東隣之懶農。語西隣之農夫曰剡爾良耟。餵爾老犍。深耕而易耨。勿忘而勿助。祛其螟螣。剔其稂莠。待其成熟。登場而納稼。是其言也。皆己所不能行也。其事則固力農之道也。在東隣言之。不免於愚。而在西隣行之。足以多稼。今吾爲東隣之懶農。而兄得西隣之多稼。不亦可乎。

與尹松如

編輯

深居僻隈。無與講劘。耿耿一念。未嘗不在於兄邊。伏惟榴夏。經履珍謐。棣樂湛翕。方遜志曰言乎家世之可貴則莫尙乎爲賢者子孫。而言乎道德之難全則亦莫難乎爲賢後者。以其先德崇高。繼之尤難故也。玆豈非吾輩兢惕之地乎。獻奎五十年詩禮家庭。耳染目擩。罔非此事。而及痛纏風樹。尤覺擿埴。先人所一生苦心輿衛斯文者。其將墜地而莫之收拾矣。痛苦奈何。每念魯中諸彥。林立雲委。亟欲抱稿一進。參訂對校。而山川敻邈。未易辦得。剛恨剛恨。

答柳仁叔

編輯

秋高矣。愼節長第就平否。病裏工夫。有甚節度。治病莫若順氣鍊性。若不先調心氣。而惟藥石是靠則其不爲損氣壞腸。還添別症者幾希矣。大抵人之病。都由於嗜慾。比如烏喙之脯。初啗若芥。再啗若黍。復啗若丸。未見其顯有大害。旣而更㗖若棗。鮮不中毒。於是腸腑起火。火生濕熱。濕熱生風痰。風痰生咳嗽。咳嗽者未必至死。而庸醫投之以藥石。欲降火而火愈起。欲治痰而痰愈盛。左右病源。未必不由於此。而聞方服治痰之劑。竊恐病未除而氣益受損也。嘗觀退書中摩擦湧泉之說乎。此其道家導引之法。而降火滋水。莫此若也。肉之大會爲谷。肉之小會爲溪。溪谷之間。榮衛行焉。湧泉之穴。實通溪谷而運乎任督。所以養榮衛補眞元。回陽而奪化者。豈藥石之比哉。

與權周甫

編輯

三昧之日。時用書籍自娛否。退翁曰必有不可奪之志。不可屈之氣。不可昧之識見。而學問之力。日淬而月鍛。然後庶可以牢着跟腳。不爲世俗聲利所掀倒也。此可以爲束帶居官者之鞶帨也。如何。獻近得葬身於古紙堆中。以麟經爲主。朱書爲案。其餘百家諸書。爲左右龍虎。不知世所謂九星家。以此爲吉宅否也。

答或人

編輯

向蒙足下不鄙。旣辱爲之臨門焉。又辱與之折年結契焉。扳別無幾。尺一之牘。復墜塵案。滿箋娓娓者。意深麗澤。自念空踈。何能承當其萬一耶。雖然旣承俯就。許以切磨。敢不畧陳瞽見。以求鐫誨焉。今之士甫離齠齔。卽從事擧業。以帖括爲章程。以詞賦爲日業。工鞶帨飾竿牘。爲干進之圖。而其所見識則一二經史外。不復知有何書。至若濂洛性理之書則視若外書雜傳。畧不究窮。其稍上者則手不知灑掃之節而口談性命之理。目不識祖先之蹟而舌騰程朱之說。蠅襲蛙傳。以文其陋。而叩其中則空空矣。宜其爲高明之所厭薄。而高明之所自爲則過高而入玄牝之門。至微而探無極之初。無極是濂圖之首揭而爲萬化之原也。濂翁何嘗膠守無極。閉眉合眼。留神於沖漠之際。而更不以事物經心乎。圖說曰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之靜也卽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之靜。而朱子猶慮夫靜字或致錯認。淪於空寂。故改下敬字。豈是無思無慮。終日屍居。而日用常行。都不下手之謂乎。足下試更取朱子敬齋箴及退陶靜存齋箴。熟讀而細究之。則當知愚言之不妄矣。

前者凟冐。未蒙採納。更此分踈。殆同磨驢之踏舊跡。然旣承盛敎。不敢不供對。未知高明以爲如何也。老氏所謂知其䧺守其雌。爲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爲天下谷者。可謂至簡至要。而其意不過敎他作用己占便宜。是其自便自私之極其巧者也。莊氏所謂天其運乎。地其處乎。雲者爲雨乎。雨者爲雲乎。孰主張是。孰隆施是。這數句語。大爲朱子所稱詡。而其逍遙騈拇胠篋之篇。丕誕玄虛。左乎洙泗之軌轍。佛氏所謂日月歷天而不周。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皷而不動。山嶽偃仆而常靜。此四句說得動中有靜之理。亦爲朱子所許。而彼所謂性卽吾所謂心也。彼所謂心卽吾所謂意也。本原旣差。萬事乖舛。毫釐而千里者也。大抵孟子之求放心。老氏之抱一。釋氏之牧牛。雖曰一般。而須於一般之中。看破其不一般處。庶可免心術之謬矣。是固前賢之所嘗痛辨。無容更聒。而高明乃游辭更端。分疏不已。恐亦傳習錄爲祟耳。

與金文玉鎭澔

編輯

各自煢然在疚。迄未握手相唁。而又承兄帷堂之位遽空。伏惟枕凷哀霣之中。伉儷之痛。知有不遑。而從服未闋。饋食無主。如之何不吊也。不審肇寒。哀履支衛。諸穉失哺。躬兼阿孃。這間經歷。必有難堪者矣。獻奎哀疚所同。而頑忍所獨也。連以霜露之恙。委頓床蓆。宛轉乞死。而猶不辭草木之滋。非王非和。此何人哉。旣不死矣。未死之前。收拾巾稿。俾先人心學。不至墜地。則尙可以少贖冥頑之罪。而編帙浩穰。茫未頭緖。銀根謬誤。無地叩訂。哀至之暇。不住手修述。而恰滿一載。尙未斷手。痛泣奈何。

答金穉實

編輯

執事不諦此至頑至冥之狀。而猶慮過毀滅性。或犯禮戒。遠垂存恤。勉以節抑。哀感則深而愧悚尤極。謹審涼秋。經履萬謐。奮起滄海之徼。從事淵源之學。脫畧章程之文。留意禮經之疑。非能自審於內外輕重之辨。其能如是乎。甚盛甚盛。俯詢諸條。忘陋供對。恐犯汰哉之誚。然此非愚見之臆說。爰有考據。覽後鐫誨之切仰。

家禮告遷條。祝板云云處有四。而無祝辭何也。備要雖有其文。而家禮則備要以前書也。備要祝辭。考諸何書耶。

先生丁祝令人憂。參酌古今。以爲家禮。而書未成而爲童行所竊去。先生易簀後。其書始出。故祝式未備。而備要祝辭。出於丘氏儀節耳。

備要倚廬圖。無齊衰幕次何也。期服當與大功同幕耶。

倚廬圖無齊衰期幕次。誠所未曉。而間傳父母之喪居倚廬。齊衰居堊室。大功席小功緦麻床。唐楊垂喪服圖說。倚廬形制及堊室幕次。敘別次第雲。設廬於東廊下北上。廬南爲堊室。室南爲大功幕次。次南爲小功緦麻幕次幷西戶。此二條錄於家禮源流。所以補備要之闕耶。

祠堂章在外香案。當於何時用之耶。

沙溪輯覽雲兩階間卓子。蓋晨謁及出入告辭時。不開中門。故爲此設也。且家禮主人晨謁於大門之內。註曰焚香再拜。此雖不明言在外香案。而可以默識矣。

素王事記釋奠儀。復聖述聖兩位不載何也。

釋奠儀復聖。恐是宗聖之誤耶。顔子是晉時躋享。孟子是宋時王安石建議躋享也。宗聖述聖。是宋度宗咸淳三年建議躋享。而釋奠儀是朱子所定。則二聖不載。宜其然矣。

河洛先後天辨說。非不詳矣。而朱子曰乾坤之交。自其所以成而反其所由生。故再變則乾退於西北。坤退於西南也。蓋以六十四卦圓圖觀之。則乾變爲姤。坤變爲復。而復變爲乾爲坤。雖千萬變。似當如是而已。而後天圖。以乾置西北坤置西南。六子隨而互據者何也。不如是則乾坤不得用事耶。抑先後之分。始自何時耶。

先天體也。後天用也。後天之置乾西北退坤西南。震兌坎離。得位於四維。譬如一家。父母旣老而長子主器之象也。蓋聖人之微權也。後天之易。雖建於文王。而其象則已著於伏羲之時。其理則已具於畫卦之前矣。未有此易。先有此象。未有此象。先有此理。先天之體。本具後天之用。後天之用。必待先天之體。則今曰先後之分。始自何時者。有若先天之外。別有後天。其可乎。雖然三皇以前。天造草昧。故只立其體。三王以後。風氣日開。故兼言其用。此先後天位置之不得不有異也。程子曰乾坤任六子而自處於無爲之地。如人生六子則各任其事。而父母自閒。風䨓山澤之類於天地間。如人身之有耳目手足。豈可謂手足耳目皆用而身無爲乎。又曰乾坤退處不用之地而用六子。若人便分君道無爲。臣道有爲。大抵先後天變置之理。極爲難辨。故旅軒別爲中天圖而承接之。魯西又爲疊天圖。取兩本更加考訂如何。

諸條疑目。鄙之嘗濶畧看者。而幸因來示。始覺其有疑。朋友講磨之益。儘不些矣。深用欽尙。乃敢忘僭猥。略綽供對。或不近於王日休解麒麟爲獅子者耶。幸垂鐫誨焉。

外香案之用於晨謁固然。而以不開中門四字觀之則有疑。

晨謁之不開中門。人不能長齊。恐或有不潔。故只得門外瞻謁。退翁晨謁。但行庭拜。栗谷要訣。亦云諸子異居者。就祠堂拜辭。但不開中門。

先後天體用之辨。不翅明白。而未知自何時爲先天。何時爲後天故爲疑。近見花潭集理氣說曰。無極而太極。是則先後之分。觀於此庶可以領會。然人事不得盡察。安敢說天道。還覺僭猥也。

說卦傳天地定位。至水火不相射。此言先天也。帝出乎震。至成言乎艮。此言後天也。先天天地之始乎。後天天地之成乎。始也故財成輔相之道肇焉。成也故扶衰抑邪之意存焉。後來有先後天次序方位之圖。而未嘗分屬於無極太極。何必私智臆見。鑿空說去耶。若以無極太極分先後天。則此有大不然者。先後天雖本一理。而翻轉局面者。以其體用有殊也。今以無極太極。分體用說來。則太極之先。先有無極。而無極之後。更有太極耶。是不但不解先後天也。太極之理。恐似未透。花潭說槩多認理爲氣之病。故先輩或有疵議者矣。

爲人後者。本生父母不幸無喪主。則禫吉祭不得行耶。

小記曰大功者主人之喪。有三年者則必爲之再祭。愼齋先生曰無三年者則主其喪者。不過期功之親。服除則几筵撤。几筵撤則祥禫之廢。從可知云云。本生喪無三年者則無祥禫可知。而或雲祭非爲除喪而設。祥禫是喪中大節目。則服雖除而祭不可無。此則於禮未有所攷。然本生之喪。與他期功之喪不同。或者之說。恐不害爲禮疑從厚耶。未敢質言。當有可據然後行之矣。

夫爲妻服。只言禫。盡十五月而除。不言練祥變服之節。當如何處耶。

夫爲妻服。杖禫則練時受葛。不言可知矣。

喪禮沐浴條雲主人以下皆出帷外。更無入之之文。乃於爲位條。言主人坐於床東。未知坐帷內床東耶。坐帷外床東耶。

士喪禮有主人入坐床東之文。備要亦有入卽位之文。則帷內床東可知。

家禮祠堂章。出入告廟曰將適某所。喪禮朝祖。只告曰請朝祖。不言某所何也。

朝祖不言適某所者可疑。而問解曰禮無告辭。當闕之。退翁曰朝祖無焚香再拜之文。蓋靈柩辭廟。喪子不可代行云云。則適某所者。恐亦不可代行而告之矣。

祀土地祝。開塋稱亡者姓名。窆日稱封謚。必有意義。而備要改葬時兩祝。俱稱姓名何也。

開塋祝稱姓名。窆日稱封謚。問解亦云未可知。或雲檀弓請謚於君曰日月有時。將葬矣。請所以易其名。易名以謚。故不稱姓名。未知是否。備要改葬兩祝俱稱姓名。亦未知何意。而家禮源流則改葬時後祝。不稱姓名矣。

時祭受胙條。主人受飯實於左袂者。何義。

受胙時受飯實於左袂。恐以上文祝詣主人之左。嘏於主人。故實於左耳。

間傳曰斬衰貌若苴。齊衰貌若枲。又曰斬衰之哭。若往而不返。齊衰之哭。若往而返。父母之喪。雖有斬齊之別。孝子哀痛之心。似無輕重。若使齊衰之貌與哭。或如斬衰。則不謂之稱情耶。齊衰有三年有期有杖不杖之殊。而如是其統稱何也。齊衰之貌與哭。無隆殺之節耶。

此恐是不當疑而疑也。喪不可以徑情而直行也。故聖人制爲斬齊哭踴之節。苴枲瞿梅之容。所以節文之也。齊衰之貌與哭。亦豈無隆殺之節耶。復取考儀禮如何。禮雖不言隆殺之如何。而多旁照處矣。

間傳曰小功十升十一升十二升。緦麻十五升去其半。然則緦麻升數。反有重於小功之服。是可疑也。衰服升數。有葬前後練前後之異。此非人人所能易辦。而隨時變改。未知如何處之。

緦麻十五升去其半。是爲尋常致疑者也。喪服小記錫衰傳曰錫者十五升抽其半。雜記朝服十五升去其半。則似是今之單縷布。而朝服之必以是者。可見其輕細也。或雲去其半則十四升半也。其然乎。衰服之葬。練前後隨時變改。家禮已省之。苟能居喪如禮。雖不能依其制辦行。不悖於與易寧戚之訓爾。

花潭原理氣寄來。多幸示破也。花潭明於理學。後學何敢容喙。但以太一無形之始爲先天。二氣有形之後爲後天。先後天分理氣。恐似不然。退溪先生曰某但知篤信聖賢。依本分平鋪說話。不能覷到花潭奇乎奇玅乎玅處。是其許之之辭乎。退翁之學。平實圓熟。花潭之學。奇玅幽深。與其篤信花潭。恐不若篤信退翁之爲無病也。

答崔穉受雲璜

編輯

宜春旣爲婚姻之邦。闕里又是禮義之鄕。則擇里處仁。舍魯奚適。而一善桑榟。獨無睠顧之戀耶。貴星之往來於此者。擧有瑣尾蒙戎之歎。亦可念也。歐文忠深愛潁上山水。老而致事。歸此而終焉。後之君子。或譏其不以思潁者思廬陵。而惜其不老於隴崗之下也。海平卽兄之廬陵。恐不若旋軫舊居。復我邦族之爲愈也。苟以姻婭相從而言則海平之遠。宜不若宜春之近而爲兄地故如是耳。

答李博如彙溥

編輯

窮居養痾。直一廢物耳。迺蒙記存。遠垂惠問。良感厚眷。而於鄙人尙此念逮。則丹之人不其蘇乎。其必有捐廩而蠲瘼矣。其必有求芻而字惠矣。區區仰賀。豈亶爲故舊不遺之誼哉。伏惟榴夏。篆履謐重。曾聞朱墨之暇。行百拜之禮。是禮也卽所謂王道之易易也。以夫子家人。行之於遐徼。殊聳聽聞。丹俗之淳龎質厚者。刱覩晠禮。想必有興起者矣。石屛詩所謂聞說晝簾無一事。邑人長聽讀書聲者。重爲之攢頌耳。

答成學友時默

編輯

便來承尺一之牘。汪洋舂容。縱橫開闔。而悠悠旆㫌之氣像自如。決非積月養病呻吟欝伊者之口氣也。外雖體弱而內實神旺。不日勿藥。是用仰賀。獻一番酬往。不過一塲戱言。何嘗有一斑管豹之見於作者之文而與執事論辨也。又況文者載道之器也。於道旣無寸咫之見。則設有所開口論辨。卽一眇者之盤籥也。人豈不笑之哉。雖然執事旣屑與之往復焉。則有不容終默。敢以平日所得於昔人之言。誦而質之。執事其不以爲妄且僭耶。夫文與道。非二致也。文不足以明道。豈文乎哉。三代以上。其道明故其文簡。三代以降。道晦而不章。故其文稍繁。然其所以明道一也。道充諸身。行被乎言。言而無跡。故假文以發之。若墳若典若經若傳之文。特言其天理人倫之常。修己治人之道。禮樂典章之具。其文萃然而崇。淵然而深。炳然而章。肆然而易直。以其見道高明也。至若莊列荀楊潘陸之文。其辭浩浩而不窮。其章斐亹而錯見。或馳騁廣漠之外。窮幽而極遠。或搜輯艱深之字。險僻而瑰怪。雖則雲蒸電𤌍。綺麗縠紋。而求其合於道者片言而不可得。以其見道不明也。唐宋來。韓柳歐蘇以文鳴。周程張朱以道尊。遜志子曰昌黎之文。道不足以逮文。程氏之文。文不足以勝道。愚則謂此亦非知文者也。文外無道。道外無文。是何文與道之二而分之耶。道不足以逮文則其文固非斯文之文。而文不足以勝道則道之所存。文不在玆乎。劉子澄嘗曰宋朝文字。太極圖說,西銘,易傳,春秋傳序是已。今觀此文字。不加斧鑿而自成體製。其意正而醇。其氣平而直。其陳理明而不繁。其辭宏而不放。簡而不遺。大可以經天緯地。小可以制禮作樂。其爲文也。不其彬彬乎。唯彼厭常而喜怪。背正而嗜奇。若弇滄荊鹿之倫。濶步張拳。竪頦扼拏。祖盤誥而禰檀左。昆先秦而弟西漢。自謂振古之傑。而畢竟掇拾韓柳家殘瀋。依樣荀楊氏葫蘆也。雖其巧而猴棘端。侈而繡土木。安足爲文哉。況今之爲文者。支離而非紫陽之軌範。怪異而左弇滄之轍跡者乎。若非洗濯刮磨而力祛其弊。文殆未易言也。執事旣有意於斯言。請以吾言質諸當世之文人。此非吾之言也。乃前人之言也。

示喩縷縷。文思益健。理致愈暢。精神筋骨。決非二竪所困。稍待春和。起得沈痾。則始知吾言之不誣矣。夫文者枝也。道者榦也。文者焰也。道者膏也。膏不加而焰舒。榦不大而枝茂者。未之見也。然文與道之判裂爲二者。亦已久矣。有道之文。今未可得見。而就以文人之文論之。自韓柳凡幾變而膚立於宋。茅靡於元明。每變而每下。又況今之爲文。愈降於元明者乎。若論爲文之法。則有製體焉有章程焉。有條理焉有格力焉。古今之爲文者。疇不曰具是四者。而亦唯在述者之能與不能耳。凡有著述。意以命之。思以運之。氣以昌之。體製欲其完。不完則端大而末微。始龍而終蚓。章程欲其嚴。不嚴則前甲而後乙。左鑿而右枘。條理欲其暢。不暢則散亂雜糅而不成章。格力欲其健。不健則破碎斷裂而不可句。今看韓柳歐蘇之文。其體製何如也。章程何如也。條理與格力何如也。如獻者於道無所聞。於書不能讀。雖寒暄尺牘。亦費多少神思。意塞而筆𤁧。氣沮而詞慙。絶沉浸濃郁之味。多冗長支離之態。如此而抗顔論文。多見其不知量也。今有一嬾婦。能言織文之法。理絲欲細。夏采欲熾。幅尺欲廣。刺繡欲巧。雲雯霞氣繡其邊。天吳紫鳳絺其中。而令其婦躬自登機。則終日不擲一梭。豈不可笑也哉。良自媿汗。

與李始伯敦稷

編輯

阻久矣。能念此懷想之苦否。不審近上寓履珍謐。居住綰轂之地。柴門剝啄。自難敻謝。下帷看讀。恐難專一。而朱先生曰人皆言爲事所奪。有妨講學者。政如不解使船。卻嫌溪曲也。若解得時。瞿塘灧澦。尙如平地。況溪曲乎。望須大段着精彩做去如何。

與李謹休晩愨

編輯

堂記焚蕤擎讀。有足以感發頑愚。不但永叔之得坡文。終日喜而已。蓋新本切實𢢽惻。條貫有序。如何臺溪味道堂記。舊本精神迥出。激仰皷發。言止而意不止。若劉氏墨莊記。儘可以傳後。而亦我先懿賴而不朽矣。然晦翁所謂君子之顯親者。不求諸人而求諸己。不務諸外而務諸內者。豈不媿且悚乎。況所以謁於公者。要得君子之言。以自警惕。冀有以少補前日之踦。而乃反稱許過當。有不敢承當。抑欲不沮人以難而納之於善也耶。拜嘉銘肺。無以爲報也。二篇俱美而後本尤得古記體。似當以是爲正矣。然於草稿中幷存之如何。前人文集或有如是者耳。獻屬玆衰暮。唯有讀書修身。無忝遺矩。歸侍之日。庶有以藉手。而疾病交攻。心無以接續。終恐荒墜先緖耳奈何。

答李重休晩愈

編輯

承訊審棣履沖謐。大寒之候。若是暄姸。可謂時氣失節。然兄甚淸寒矣。稺兒輩單衣負暄。亦自不妨耶。美愼幸得少安。迨此病間之日。猷爲者何事。須聳起精神。樹起筋骨。或讀書或應事。肅然如軍壘之不可犯。則不但氣像之差強。小少疾恙。自然退伏矣。

與權婿好淵

編輯

謂方在家。聞已戾洛。遂事勿說。未委行李無撓。旅履晏勝。文臣試藝。可得前列否。方今耀靈蛇握雕龍者。擧是仍叔之子。君雖能殖根芳苑。飛藻雲肆。終是聘而未行之處子也。何可與人爭媸姸耶。人謂仕䆠遲速。在涉世淺深。而分之所定。一毫躋攀不上。豈涉世之力。所可襲而取之哉。士當以退翁所謂退人一步低人一頭。爲第一義。始可免失身之累矣。幸卽退修初服。讀書三五年。則便見內外輕重之分。自有不可奪者矣。

答徐婿五淳

編輯

程氏之門。已仕者忘爵祿。未仕者忘飢寒。豈非以其樂有加於爵祿。而其憂亦有甚於飢寒者哉。吾人職事。唯有竭力事親。杜門讀書。此外悠悠。無足置胷中。凡讀書不進者。皆由心志未定。外物有以奪之耳。如其專心致志。若胡文定羅浮工夫則焉有不進之理耶。

答李載基

編輯

雪風一翰。帶得木蘭鐘聲。以審攜笭箵入山寺。讀履淸謐。左右以古家孤童。能辦得來此事。須聳起精神。樹起筋骨。讀得三五年不長進。趙州和尙所謂截取老僧頭去者。復爲君誦之。苟以省定之曠爲憂。則此有不然者。家有白眉在。不必憂滫瀡。步武密邇。音問朝夕相接。古人遊學者。亦有寄食白足傳信黃耳者矣。退書疑箚。曾聞諸先輩欲爲而不能。況我輩膚淺。何能盡解。秖得闕其疑而畧畧供對。亦未必其眞的如何也。朱子謂讀書有不解處方是進。又曰做到極辛苦不快活處。方是好消息來。至哉言乎。

雨種惡徵。

恐是雨穀種。年前曾見天雨穀。其年旱荒。不然則或是兩字之誤耶。

乙亥字。

恐謂活字乙亥年所造耳。

東漢間自好人物。

朱子嘗謂東漢諸儒。直是自好人物。

四印。

恐是地名或別號也。

易理策。

其時以易理出策題。栗谷高峰幷登第耳。

臂珠。

恐是文烈影幀手持禪珠。此其麗末習。欲去之耳。

陶山天職。

依用朱書武夷之職事耳。

鄒御史事。

宋鄒浩言事謫配嶺外。

上家大人

編輯

隷回伏承下書。謹審直中氣體候萬安。向來承氣之症。旋卽復常伏慰。而桂附連服。雖有扶元之力。恐致助熱之害。似不若蔘芪之雙補也。經書兩筵。一時幷開。儘我邦國無彊之休。臣民慶抃。曷有其極。伏想日侍經幄。密邇耿光。竭平素芹曝之忱。盡今日論思之職。而三昧沐浴。未易頻請。五更霜靴。亦難供劇。區區伏切慕菀之誠。闕門抵泮。步武稍遠。朝夕傳餐。安有一點溫氣。近闕之地。或有可接之館則從便借供。庶免過冷矣。子慈癠恆患沈緜。而瘧症間發。藥餌無靈。焦悶何達。俄過生庭則出示西山衍義曰此書允合筵講。先儒亦有以是請講者。故玆敢仰稟耳。

官隷來。伏承下書。謹審氣體候萬安。水泉淸佳。政好調養。土俗淳厖。亦易臥治。所謂孰雲其薄。我愛其淸者。實際語也。第秋來仙境不免遊客之擾。或無貽惱耶。𨫌兒幸有瑞弟提攜。而能屈首讀書否。血氣方壯。易致流循。截趾適屨是可慮也。

上伯氏

編輯

東風煽和。紫荊生華。比時戀慕。尤倍平昔。伏不審仕體萬安。陵齋幽閴。政好讀書。而頖托則恐不免嶺人過從之擾。昔子瞻寄詩子由於長安。有曰遙知讀易西牕下。車馬敲門定不譍。古人榮進之初。弟兄相勉有如此。敢以此仰勉。而但兄寄於弟弟告於兄。事面稍別耳。舍弟省定之隙。讀退書一帙。實義理之府庫。文章之津涉也。素翁稱之以小朱書。豈欺我哉。

霜淸木落。秋光泬㵳。誦叔夜歸鴻之句。瞻慕政深。際伏承下書。謹審仕體萬安伏慰。而竊伏聞璜聲四馳。洛中人士羔鴈成羣。退翁嘗雲吾儕一爲人所知所譽。便是不好消息。是可念也。貞齋聯句。寫出各氣像。誦其詩可知其人。而不知其座上誰爲軒轅彌明也。新蓂已開七葉。瞻慕更覺一倍。矧當今晨。慟慕情私。益復如新。而兄主則孤寄懷緖。尤當難按。伏惟直中體候履端萬祉。舍弟父主體力一樣康泰。而年德俱卲。喜懼交幷。元朝萃兒孫於膝下。使之各誦所誦書。旣又親誦古經數三篇。氣像怡愉。榮衛舒泰。新歲之慶。孰加於此。但欠兄主不在此席。共此至樂也。

答再從弟周玉冕奎

編輯

喪亂中睽離之懷。政自難按。際承遠存。以審令體在旅康重。每承尋巢之示。而竟歸虛套。唐人所謂林下何曾見一人者。此之謂也。爲貧祿仕。聖賢所不禁。而但見汝送人作郡。不見人送汝作郡。今日頖邸。安知無羅宅仁椰楡之鬼耶。從七朔之內。哭一婿一婦。忘情不及情之間。無以自裁。所以外彫內鑠。便成癃瘁。屬乎形骸者已無可言。而關乎神明者便與人隔。只自悼憐。

耽羅新除。感祝鴻私。擁旄䧺藩。固可謂榮顯。而千里瘴溟。波譎濤詭。乘危涉險。恐非六十之叟所能堪當。爲慮不淺。但前書中矢口奉箴者。終歸於會稽愚婦之見。令必一塲快笑矣。從年來病源。專由風濕頑痰。乘虛流注無常。最爲難堪耳。

與再從弟而瑞

編輯

幾度倒綳了。今而後得老婦舞柘枝。喜可知也。況侍下貽悅者乎。臚唱不遠。應榜之具。何以辦得耶。拙約措備。尙可挨過。而從此世路百盤九折。其憂始大耳。楊誠齋贈頭陀詩云袈裟未着言多事。着了袈裟事更多。李南金登第後詩云如今各樣新裝束。典卻淸狂買卻顚。雖皆一時戲語。其加意檢束。亦自有味。幸須內樹其志。外禔其身。所以行於世者則每以退人一步低人一頭。爲第一義諦。則不但寡悔而已。君其勉之。

邇來病思。政自欝陶。風裭一翰。稍舒離憂。以審旅履珍謐。但久覊辛楚。必有極難堪處。誰鎩歸鴻之翮而若是低徊耶。前頭榮枯。自有天定。古聖賢朝夕見那天只在眼前。至若世間事。如浮雲流水。不足留情也。聽此不以爲迂遠耶。

寄長兒𨫌

編輯

來書入手。稍釋積懷。而得信於一旬之外。戀復如舊耳。日間涼生。大衙氣力萬安。汝侍況亦依前課讀。謂不全廢。然汝之懶習。在家已然。況落在繁華窠中。安保其勤着哉。須逐日早起。省定之外。只事看讀古人之要訓格言。或箚錄或諷誦。使不忘於心裏。聲色侈異之物。一切屛卻。不接於目前。則心地恬閒。而所用工又爲實得矣。勉之勉之。晦翁與受之書曰居處須是恭敬。不得倨肆惰慢。言語須要諦當。不得戱笑喧譁。又曰勤謹二字。循之以上。有無限好事。吾雖未敢言。而竊爲汝願之。反之以下。有無限不好事。吾雖不欲言。而未免爲汝憂之也。夫受之之賢而擩染詩禮者。焉有是事。而其戒之尙如此。況汝之癡騃。又乏余敎方者哉。千萬念之。無以此爲空言也。

寄仲兒鎏

編輯

不望而望。榜聲際到。差強人意。而老儒孫山良深咄咄。若雲使汝易地。則在昔則常情。在今則近詐。而如其幷雋則豈不圓滿耶。霜候總寒。旅況佳迪。粉墨之例固難免。而若俚謔駭戱。不可曲從。以損擧止也。應榜諸具。何以辦備。此書想到於臚唱之後。凡具豊嗇。不必追論。而此後則務加拙約。方不失儒家本色。所送極尠。似甚窘束。然村中諸儒回資。略略佽助也。安交諸山。必陪令從榮埽而歸。可免厚責。此吾所不能。至今爲恨故耳。卛倡切勿爲之。徒貽空費。且詩禮家人所不屑者。況汝年幾三十。可效粉華之態耶。

寄艮兒𨬋

編輯

稍寒念稍燠念。雪霜風雨。念念不能忘者。唯汝之能讀不能讀也。未委近日讀況何如。汝每患失音不能劇讀。須詳看小註。傍看他書。而亦不必貪多滅裂。犯朱先生餠餌膾脯左拏右攫之戒。只得優游厭飫。勿使一念有走作之弊。方有實得。須體此意也。

續見汝書。甚慰懸念。而所不能忘者。汝軀不充健。耐苦爲難。性又懶散。攻苦尤難。果能晨夜誦讀。不至悠浪否。鄒書讀得幾卷了後。讀魯語而小註兼看也。論語一書。無非要切。苟能熟讀此書。非但飭躬措事。受用有裕。雖斲而爲文章。其機軸未必不在於其中。朱先生曰諸經是打禾爲飯。四書是熟飯。又曰譬如砂糖。孟子說糖味甘。孔子只將糖與人喫。豈欺我哉。性理大全非不好矣。浩汗未可要領。譬如顯處看月。終是夜景。心近等書。精約自有肯綮。若牖中窺日。卻尤分明。必爲借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