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道德真經註疏
◀上一卷 道德真經註疏卷之四 下一卷▶

道德真經註疏卷之四

編輯

吳郡徵士顧歡述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註:道以無為為常。○疏:凝寂之道,寂爾無為,從體起用,應物施化,故曰而無不為。前句是本,後句是跡,此明本跡,跡本寂動,動寂之義也。○蔡曰:道體凝寂,真際不動,故曰無為。應物而動,物無不用,故曰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

註:侯王而能守道,萬物將自化,效於己也。○御曰:妙本清淨,故常無為。物恃以生,而無'不為也。侯王若能守道無為,則萬物自化。君之無為,而天下純朴。○疏:萬乘之主,五等之君,若能守持此道,八荒萬國,自然從化。行人亦爾,所以偏舉侯王者,明君王為化,利物弘多也。○杜曰:德能伏物,道在則尊,皇王守道,不令自均,公侯懷德,不嚴而化。○羅什《內解》曰:心得一空,資用不失,萬神從化,伏邪歸正。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

註:吾,身也,無名之朴,道也。萬物以化,效於己也。復欲作巧偽者,侯王當以身鎮撫之以道德也。○御曰:言人既從君上之化,無為清淨,而復欲動作有為者,吾將以無名之朴而鎮靜之。無名之朴,道也。○疏:作,起修也,朴,道也。言衆生初起脩者,必有心欲於果報也。既起斯欲,即須以無名樸素之道安鎮其心,令不染有,此以空遣有也。○顧曰:作謂偽生也,言侯王守道,物皆從化,忽有人從安化中欲生詐偽之心者,老君言我將以道鎮之。又曰:混沌其心,令無分別也。又曰:無名之朴者,教戒是也。

無名之朴,亦將不欲,不欲以靜,

註:言侯王鎮撫以道德,民亦將不欲,故當以清淨導化之。○疏:非但不得欲於有法,亦不得欲於此無清名之朴也。前以無遣有,此則以無遣無。有無雙遣,離一中道也。

天下將自正。

註:能如是者,天下將自正安定也。○疏:靜,息也。前以無名遣有,次以不欲遣無,有無既遣,不欲還息,不欲既除,一中斯泯,此則遣之又遣,玄之又玄,所謂探微索隱,窮理盡性者也。既而一切諸法無非正真,稊稗瓦甓,悉皆至道,故云天下自正,此一句結衆妙之門也。○御曰:無名之朴,亦將不欲者,言人君既峽無名之朴鎮靜之,蒼生不可執此無名而令有逃,將恐尋進喪本,復入有為,故於此無名之朴,亦將兼忘。不欲於欲,無欲亦忘,泊然清淨,天下自正也。又曰:道常無欲,樂清淨,故令天地常正,天地者道之臣也,君王法道行戒,臣下之心悉皆自正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註:上德謂太古無名號之君,德大無名,故言上德也。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養人性命,其德不見,故言不德也。言其德合於天地,和氣流行,民得以全也。○疏:上者高昇,是超出之名,德者得也,以尅獲為義。言上德之人,妙契道境,境智冥會,得失兼忘。得失兼忘,故言不德。境智冥會,故言有德。有德則遣其失,不德則遣其得也。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註:下德謂有號鎰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見,其功可稱。以有名號及其身,故無德也。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註:言法道安靜,無所施為,故無以名號為也。○疏:以,用也。上德無為,至本凝寂,而無以為,跡用虛妙,此名無為而為,為即無為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註:言為教令,施政事皆以為己,取名號也。○疏:心不忘德,故稱為之。亦仍有事,故言有為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註:上仁為行仁之君,其仁無上,故言上仁也。為之者,為仁恩也。功成事立,無以執為也。○疏:仁,慈悲也,有心覆育,故言為之。不貴恩報,故言無以為。確論上仁不及下德,對義仁勝,故稱無以為。三寶之中,以慈為首,故五德之內,亦以仁為先者也。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註:為義以斷割也,動作以為己,殺人以成威,賦下以自奉也。○疏:義主正惡裁非,即經中戒律是也。然戒律之本,被下機士涉有為,未階虛妙,故言為之有以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註:謂上禮之君其禮無上也。為之者,言為禮制度序威儀也。言禮華盛實衰,飾偽煩多,動則離道,不可得應也。○疏:禮尚威儀,即經中教齋威儀等是也。且至道沖寂,大象無形,今乃賤素貴華,重文輕質,不崇恬淡,唯尚威儀,雖為漸教法門,而未能與理相應,非但內乖於道,而乃外亦不能應物,故言莫之應。○盧曰:玉帛之禮,以為行聘之端,故曰上。爵命有度,故曰為之。禮節煩多,玉帛斯竭,下不供上,故曰而莫之應。以不應,故刑罰行焉。

則攘臂而仍之。

註:言禮煩多不可應,則上下忿爭,故攘臂相仍引之也。○御曰:禮尚往來,不來非禮,行禮於彼,而彼不應,則攘臂而怒,相仍引也。○疏:仍,因也。禮尚往來,更相責望,因其禮薄,即攘臂怒之,欲明上禮為教之弊,故《莊子》云:魯酒薄而邯鄲圍,即其事也。

故失道而後德,

註:言道衰而德化生也。○疏:德,上德也。衆生感衰,道化斯隱,應物隨時,下德方見。

失德而後仁,

註:言德衰而仁愛見也。○疏:德化漸替,仁恩繼之。

失仁而後義,

註:言仁衰而分義明。○疏:仁慈不行,厥義方起。

失義而後禮。

註:言義衰則禮施,聘行玉帛。○御曰:失道者,失上德也,上德合道,故云失道。夫道德仁義者,時俗夷險之名也,故道衰而德見,德失而仁存,仁亡則義立,義喪而禮救,斯皆適時之用。故論禮於淳樸之代,非狂則悖,忘禮於澆醨之世,非愚則誣。若能解而更張者,當退禮而行義,退義而行仁,退仁而行德,忘德而合道,人反淳樸,則上德之無以為之者也。○疏:自道喪澆醨,於斯為極,不能止惡,方事節文,雖復強作威儀,而浮偽以甚。

夫禮者,忠信之薄,

註:言禮廢本治末,忠信日以衰薄。

而亂之首。

註:禮者賤質而貴文,故正直日以少,邪亂日以生。○疏:徒日外彰

文飾,未是情發於中,既非信實之厚,適足忠誠之薄,不懲淫勃之原,更資昏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

註:不知而言知,是前識,此人失道之實,得道之華也。

而愚之始。

註:言前識之人,愚闇之倡始。○御曰:禮以救亂,而貴固知,而失禮意者,則將矜其玉帛,貴其拜跪,如此之人,故為愚昧之始也。○疏:不知強知日前識,識在知前也。言此前識之人於修道行中,甚為華偽,既非大智慧源,乃是愚癡之始也。○顧曰:前識者謂不待研求也,夫清淨虛妙,則深不可識,無色無象,其道自真,若夫辭說辮贍,儀形煥炳,相好森羅,在前可識,此非至真之實,乃是大道之華而愚之始。夫愚人始化,未見真實,故以前識引其愚。道華化其始也,序家云:此釋最為勝。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

註:大丈夫,謂道德之君也,處身於淳樸也。

不處其薄。

註:不處身違道,為世煩亂也。○疏:丈,長也。夫,扶也。謂有勇猛慈救之智,堪為群品之長,以扶護蒼生也。其志弘普,故稱大丈夫。大丈夫當懷道德之厚,豈處禮義之薄耶。

處其實,

註:處忠信也。

不處其華。

註:不尚言華也。○御曰:有為者,道之薄。禮義者,德之華。故聖人處無為之事,其厚也。○疏:達道之夫,方外之士,當留情於道德之實,豈處心於前識之華。

故去彼取此。

註:去彼華薄,取此實厚。○疏:去彼華薄,則是絕仁去義。取此實厚,則是返樸還淳,且上德聖人體無分別,豈有心於彼此,情係於去取者乎。蓋明不去而去,雖去不去,亦不取而取,雖取不取,非去之而去,取之而取者也。去取既爾,彼此亦然也。

昔之得一者:

註:昔,往也,一,無為也,道之也。○御曰:一者,沖和之妙氣也。○疏:昔,古也。言曩劫初,得道之者,所得之狀,具列於下文,斯則御今而引古也。

天得一以清,

註:言天得一故能垂象清明。○節解曰:謂泥丸在人頭中,清氣下灌,故曰以清。○疏:稟得道之氣,故積陽成天,清浮在上也。

地得一以寧,

註:言地得一,故能安靜不動搖也。○疏:同稟一道,故凝陰成地,寧靜於下。○節解曰:謂丹田不淫不亂,精神居其身,故曰寧也。

神得一以靈,

註:言神得一,故能變化無形。○節解曰:神謂心也。心為神靈,五藏之主,故曰以靈。○疏:神道處陰,幽冥難測,由其得一,故靈智無方,故《莊子》云: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也。

谷得一以盈,

註:言谷得一,故能滿盈而不絕。○節解曰:谷謂。也,。為華池宮,能致醴泉,故曰以盈。○疏:谷,川谷也。言谷得一故能泉源流潤,漢壑盈滿。

萬物得一以生,

註:言萬物皆須道以生成也。○疏:有識有情,通號萬物,同稟一道,故得生成。○節解曰:謂萬物異形,皆共得一以生,故曰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註:言侯王得一,故能為天下平正。○節解曰:謂脾也。位處中黃,以一制化四方,故曰以正。○疏:帝王公侯莫不察道為化,只以無為得一,故能布政天下,放勳文命是也。

其致之,

註:言致誡也,謂下六事也。○御曰:物得道用,因用立名,道存則名立,用失則實喪。故天清、地寧、神靈、谷盈,皆資妙用以政之,故云其政之。○疏:致,得也。通結前六事,鹹得一道也。內解云:通是一人而有六種行門也。○節解曰:謂天地人神靈水泉萬物各共一以成,故曰其致之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

註:言天,當有陰陽弛張,晝夜更用事,不可但欲清明無已時,將恐分裂不為天也。○節解曰:謂泥丸不得一,則腦桔頭白齒落,故曰裂。

地無以寧將恐發,

註:言地當有高下剛柔,節氣五行,不可但欲安靜氣無已時,將恐發泄不為地也。○疏:發,變動也。言地不能用道寧靜,則恐有崩淪之災。昔岐山崩,三川震是也。○節解曰:謂丹田不得一,則精氣發泄,故曰恐發也。

神無以靈將恐歇,

註:言神當有王相死囚休廢,不可但欲靈變無已時,恐虛歇不為神也。○節解曰:謂心亂不守一,則身空早老,故曰恐歇。○疏:歇,廢也。神不依道則智用愚怠,既無靈驗,將恐歇滅也。

谷無以盈將恐竭,

註:言谷當有盈縮虛實,不可但欲盈滿無已時,將恐枯竭不為谷也。○節解曰:謂。失其一,則華池不津液,故曰竭也。○疏:竭,塞也。言川谷乖一,災否斯起,致泉源枯竭,流注不通也。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註:言萬物生長收藏,當隨時死生,不可但欲長生無已時,將恐滅亡不為物也。○疏:一切萬物得一而生,若喪道乖真,則死滅俄頃。

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註:言侯王當屈己下人,汲汲求賢,不可但欲高貴,於人無已時,將恐顛蹶失其位也。○御曰:夫得一者不可以矜其用,聖人垂教,本為生靈,雖遠舉天地清寧,而會歸只在侯王謙和,守於雌靜之道,則無蹶滅等事。○疏:蹶,敗也。君王不能用道守貴,乖理勃德,將恐神器類覆,社稷傾危,夏桀殷紂,即其人也。

故貴必以賤為本,

註:言必欲尊貴者,當以薄賤為本,若禹稷躬耕,舜陶河濱,周公下白屋也。○節解曰:謂人求一長生,當以元氣為母,故曰本也。○疏:貴,尊高也。賤,卑下也。得一之君,故能謙下,失道之主,叉致驕矜,故知驕矜是下賤之基,謙卑是尊高之本,校量得失,故有斯戒。

高必以下為基。

註:言必欲尊貴,當以下為本基,猶築牆造功,因卑成高,下不堅固,後必傾危也。○節解曰:謂道人養精補腦,當用丹田為主,故為基也。○顧日:夫言高以下為基者,貴非自貴,由乎賤者所崇,高非自高,綠於下者所載。然則貴因賤立,得不以賤為本乎。是以智者務本,故居謙而不危。愚者殉末,故窮高而自墜。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

註:言孤寡者,喻孤獨也。不轂,喻不能如車轂為衆輻所奏也。王侯至尊貴,能以孤寡自稱,此非以賤為本乎。以曉示於人也。○疏:不轂,猶不善也。王侯貴人智慧,聰達體知,傲是喪身之本,謙是貴盛之基,故撫接下凡,以卑自牧,乃稱孤寡不轂。○顧曰:所以言不轂者,不善也。謂德非物宗,不能總眾之辭,凡上三者,皆人之所惡,而侯王自以為稱,豈非以賤為本乎。

此其以賤為本也,非乎?

註:言非乎者,蓋是嗟嘆假問之辭雲耳。○節解曰:非謂其道是元一歟。

故致數車無車。

註:致,就也,人就車數之,為輻為輪為轂為衡為轅為軸,無有名為車者,故成為車。以喻侯王不以尊號自名,故能成其貴。○疏:箱襲轂輞,假合而成,徒有車名,數即無實,五物四大為幻亦然,所以身既浮虛,貴將安寄,是以處貴應須謙下。○蔡曰:所言譽者,毀譽也。言有道王侯,卑以自牧,既忘貴賤,亦一毀譽,故人數數譽揚,言其有德,亦不以為貴,數數毀敗,言其無道,亦不以為賤。○顧曰:言行人君子善以道德功行建立身心,無德可彰,無跡可顯,則深根固蒂,不為是非,欲惡之所抽拔也。

不欲球綠如玉,落落如石。

御曰:琭琭,玉貌,落落,石貌。以賤為本也。

反者道之動,

註:此明權也,反者取其反經合義。反經合義者,是聖人行權,行權者是道之運動,故云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也。

註:此明實也。弱者取其柔弱雌靜,雌靜者,是聖人處實。處實者,是道之常用,故云弱者道之用也。

天下萬物生於有,

註:天下萬物皆從天地生,天地有形位,故言生於有。

有生於無。

註:天地神明,蜎飛蠕動,皆從道生,道無形象,故言生於無也,此言本勝於華,弱勝於強,謙虛勝盈滿也。○御曰:夫實之於權,猶無之生有,故行權者貴反於實,用有者必資於無,然至道沖寂,離於名稱,諸法性空,不相因待,若能兩忘權實,雙泯有無,則數輿無輿,可謂超出矣。○疏:有,應道也,所謂無一之氣也。元一妙本,所謂冥寂之地,言天地萬物,皆從應道有法而生,即此應從妙本而起。妙本即至無也。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註:上士聞道,勤苦竭力而行之。○疏:上機之人,智慧聰達,一聞至道,即悟萬法皆空,所以勤苦修學,遂無疑怠。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註:中士聞道,治身以長生,治國以太平,欣然而存之,退見財色榮譽,惑於情慾,而復亡之。○御曰:中士可上可下,故疑惑,則若存若亡。○疏:中機智暗,照理不明,雖復聞道,未能妙悟,若斂情歸定,即時得虛心,纔涉世塵,則滯於有境,與奪不定,故云存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註:下士貪狠多慾,見道柔弱,謂之恐懼,見道質朴,謂之鄙陋,故大笑。○疏:下機之人,機性愚鈍,聞真道玄遠,至言弘博,心既不悟,謂之虛誕,遂生誹謗,撫掌大笑也。

不笑不足以為道。

註:不為下士所笑者,不足名之為道。○疏:不為凡人所笑,不足稱為聖道。

是以建言有之:

註:建設之道也。設言已有道,當如下六句。○疏:建,立也,言上士所行之道,建在下文有之,則明道若昧等是也。

明道若昧,

註:明道之人,若闇昧無所見知也。○疏:昧,暗也。照達真道之人,昧跡同俗,不顯其明,若愚昧也。

進道若退,

註:進取道者,若退不及也。○疏:大學之人,不見其逵,內雖進修,外若衰退。

夷道若類,

註:夷,平也,大道之人不自別殊,若多比類也。

上德若谷,

註:上德之人若深谷,不恥濁濕也。○疏:勝尚道德之人,與太虛等量,故能包容萬物,若彼空谷也。本欲有作俗字者,言能忘德,不異囂俗也。

大白若辱,

註:大潔白之人若污辱,不自彰顯也。○疏:白,潔淨也。辱,污辱也。言大潔白高行之人,和光同塵,不耀於物,故能混跡揚波,若污辱也。故東方生潔其道而穢其跡,即斯義也。

廣德若不足,

註:德行廣大之人,若頑愚不足也。○御曰:大成而執謙也。○疏:言懷大德之士,體道虛忘,故內至有餘,而外若不足。老子傳云:良賈深藏若虛,盛德容貌若愚也。

建德若偷,

註:建設道德之人,若可偷引使空虛也。○疏:偷,盜也。言建立大德之人,藏名匿進,如彼偷竊不用人知,故上經雲猶若畏四鄰也。

質真若渝,

註:質朴之人,若五色有淺不明也。○御曰:淳一而和光也。○疏:質,實也。渝,變也,言素質體真之士,寂而動,真而應,變見無常,故若渝也。

大方無隅,

註:大方正之人,無委曲康隅也。○疏:隅,角也。言體道大方之人,因循順物,不守節操,不立小隅角,所謂上達無節也。

大器晚成,

註:大器之人,若九鼎瑚璉,不可倉卒而成也。○疏:瑚璉九鼎,非一朝可成,喻大學之人,豈近心能證,必須累劫修守,方政虛極,即任公子釣驚是也。○節解曰:謂守一不殆,老則得道。

大音希聲,

註:大音猶雷霆,待時而動,喻當愛氣希言。○疏:希,猶無也。至道至虛,大音寂乎無響,自妙本降跡無聲也。師曠聽而不聞其聲也。瓊音振於宇宙,欲明是跡即本,故言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

註:大法象之人,質樸無形容。○疏:大道之象,象而無形也。離婁視之而莫見其形也,色像遍乎虛空,欲明即有而無,故云大象無形也。

道隱無名。

註:道港隱使人無能指名也。○疏:至道妙本,幽隱窈冥,非形器之所測量,豈名言之能詮辯也。

夫唯道,善貸且成。

註:成,就也。言道善稟貸人精氣且成就之也。○疏:貸,借也。獨此無名之道,有大慈悲,故能俯救衆生,借其善力,亭毒群品,生化三才,種種方便,趣令成就。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註:道生一,道始所生者一也。一生二,一生陰陽也。二生三,陰陽生和清濁三氣,分為天地人也。三生萬物,天地人共生萬物也,天施地化,人長養之。○榮曰:道生一,虛中動氣,故曰道生。元氣未分,故言一也。一生二,清濁分,陰陽著也。二生三,運二氣三才。三生萬物,圓天覆於上,方地載於下,人主統於中,何物不生也。

萬物負陰而抱陽,

註:萬物無不負陰而向陽,回心而就日也。陳曰:陰陽,道之妙用也,負則在外,抱則在內。

沖氣以為和。

註:萬物之中皆有元氣,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虛,和氣潛通,故得長生。○榮曰:陽氣熱孤,亦不能生物,陰氣寒單,亦不足成形。因大道以通之,借沖氣以和之,所以得生也。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註:孤寡不者,穀不祥之名,而王公以為稱者,處謙卑,法空虛和柔也。○疏:孤獨鰥寡,乃不善之事,以此為惡,人之常情。而王公貴人用斯自牧,足明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以勸脩行之人,必須處心謙順。

故物或損之而益,

註:引之不得推讓心還,文子曰:爭則不足,讓則有餘,讓則禮義生,爭則暴亂起。

益之而損。

註:夫增高者玫崩,貪富者政息。○御曰:自損者,人益之。自益者,人損之。故朝宗者善於下,謙弱者德之柄,孤寡為稱,不亦宜乎。御疏曰:故者,仍上之辭也。損,貶毀也。言王公稱孤寡以自毀損,則為百姓樂推,尊敬而事之而政益也。或益之而損者,若王公貴寵其身,居上而驕,則下人離散而玫損也。《書》曰:滿招損,謙受益,斯之謂也。○成疏:謙卑柔弱,損己濟物,物必歸之,故生道獲全。矜誇傲誕,益己凌物,物必挫之,故致危敗。危敗是損,全生是益,損益之驗,其義盡然,故言損之而益,益之而損也。

人之所教,

註:謂衆人所教我去弱為強,去柔為剛。

我亦義教之。

註:言我教衆人,使去強為弱,去剛為柔。○御曰:老君云:人君所欲立教教人者,當以吾此柔弱謙虛之義以教之也。○疏:言俗人儒教亦尚謙柔,我之法門,本崇靜退,貴在虛忘,所以為異。

強梁者不得其死,

註:強梁者,謂不信玄妙,背叛道德,不從經教,尚勢任力也。不得其死者,為天命所絕,兵刃所伐,王法所殺,不得以壽終而死也。

吾將以為教父。

註:父,始也。老君以強梁之人以為教戒之始也。○御曰:吾見強粱者亡,柔弱者全,故以此柔弱之教為衆教之父。○疏:強粱猶剛躁也,父,始也。言強梁之人必當夭折,不得依於天命壽終而死也。老君雖復演法多端,教門匪一,而每說柔弱為善,剛強為惡,以此切當將為學道之先。父亦本也。○顧曰:言此強梁之士,既不得其死,我即為其立教,說斯無為道德,作其教學之本父也。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註:至柔者水也,至堅者金石也。水能貫堅入剛,無所不通也。○疏:至柔,水也。至堅,金也。馳騁,貫穿之義也。言水至柔能攻金石之堅,喻無為至柔能破有為之累,故下文雲天下柔弱,莫過於水,攻堅強者,莫之能先也。

無有入無間,

註:無有謂道也,道無形質,故能出入無間,通神明,濟群生也。○御曰:無有者,不染塵境也,心中無所有也。無間者,道性自然清淨,妙體混成,一無問隙。夫不為可慾所亂,令心境俱靜,一無所有,則心與道合契,出入無間。○疏:間,隙也。言顛倒之流,見空為有,達觀之士,即有而空,故言無有也。入,契會也,有為麤疏,故有隙。無為微密,故無間也。而即有即無,故能入無間之理也。○車曰:言水之與風,本無質相,金石骨髓,亦無間隙,風之與水,已能縱入,行之所攻。至妙之道,本自無形,煩惱結陋,又無間竅,道之妙惠,早已入訖,原其結縛之由,要其頑執之本,投其悟解之藥,開其正性之機,此即無有入無間也。

吾是以知無為有益。

註:吾見道無為而萬物自化成,是以知無為之有益於人也。

不言之教,

註:道法不言,師之以身。

無為之益,

註:法道無為,治身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於人,不煩勞也。○孫曰:柔能破剛,無能遣有,以是知無為之教,大益於人。

天下希及之。

註:天下者人主也,希能有及道之無為治身治國也。○疏:所謂不言,非關杜口。在理即有即無,在教亦即言即默。即言即默,故名不言之教。即有即無,故名無為之益。益既不益而益,教豈教而教哉,斯乃窮理盡性,蓋世之談,世間名教罕能及者,故言天下希及之。○顧曰:則天玄默,而風俗自移,故曰不言之教。法道無為,人物自化,故言無為之益。

名與身孰親?

註:名遂則身退也。○御曰:名者實之賓,世人徇名以亡身,故設問誰親,欲令去功與名,而全其真。○疏:身,內也,實也。名,外也,賓也。孰,誰也。世人皆求外喪內,貪名喪實,何者?夫令譽芳名,本為身也,身既為名,身死名竟何施。老君愍玆顛倒,故覆雲名之與身,誰是汝親乎,而汝貪名忘身耶。以斯格量,親疏可見,故《莊子》云: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也。

身與貨孰多?

註:財多則害身。○御曰:徇多將以求財,財得而亡身,故設問孰多,欲令擲玉毀珠,以全其身。○疏:夫資貨者,本為我身,迷惑之徒,喪身徇貨,故老君責言汝去貨存身利多,為聚貨喪身利多耶。故《莊子》云:盜跖死利於束陵之上。

得與亡孰病?

註:好得利則病於行也。○疏:夫多責得財必喪己,少慾亡貨則存身。然則得是喪己之徵,亡是存身之驗,喪己可以為病,存身可以為樂,世人翻以得為適,以亡為病者,不亦謬乎。故教主言:得與亡,定誰是病。

甚愛必大費,

註:甚愛色,費精神,甚愛財,遇禍患,所愛甚少,所亡者多,故言大費。○疏:費,損也。為是義,故甚愛名譽之人,必勞形休心,費神損智,此一句解名也。

多藏必厚亡。

註:生多藏於府庫,死多藏於丘墓,生有攻劫之憂,死有掘塚剖棺之息。○疏:夫多藏賄貨於府庫者,必有劫盜之息,非但喪失財物,亦乃害及己身,其為敗亡,禍必深厚。故《書》云: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莊云:大儒臚,傳曰:青青之麥,生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於是以金鎚控其頤,徐別其頰,無傷口中珠是也。此一句解貨。

知足不辱,

註:知足之人,絕利去欲,不辱其身。○疏:體知財賄虛假,守分不貪,清康知足,故無恥辱,此一句解貨。

知止不殆,

註:知可止則止,財利不累於身心,聲色不亂於耳目,終身不危殆也。○疏:既悟名譽非真,所以止而不著,全身遠害,故無危殆。上經云: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此一句結名。

可以長久。

註:人能知止足,則福祿常在於己,治身則神不勞,治國則民不擾,故可長久。○疏:知止於名,知足於貨,忘名忘利,則可長可久。此一句總結名。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