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川先生集/卷十六
啓辭附收議
編輯備局啓辭戊寅
編輯啓曰。日本出變之言。若是眞的。則在我國無患矣。但念此乃倭中應諱之事。而如是顯言於倭譯者何也。臣等反覆思之。恐是出於緩我之計。凡干待變之道。此時尤不容少忽。而諸道閫帥且�倭中生變之言。而不存戒心於其間。則未必不正墮計中矣。海路雖有添防之擧。不可不另加申飭。而陸路元無遮障。頃年興海郡守洪鎬上疏所謂自東萊至京師不置一城攔敵地雲者。誠是深思之言也。平地城雖未可輕議。保險設備之計。誠不可少緩。依前本司行移。預爲料理措處。無致後悔之意。三南監兵使統制使巡檢使處。密爲移文知會何如。
第二
編輯啓曰。竊聞咸鏡道飢荒太甚。餓殍相望。民之提挈老幼。流入兩西及江原道者相續不絶。耳目所接。極可矜慘。而得見本道監司睦長欽狀啓。則今年雨澤周足。起耕處甚多雲。此與臣等所聞相左。初甚疑訝。更竊思之。民之稍有產業。不至流離者。春來得雨則固有盡力耕作之處。而其失業流徙者。雖有雨澤。將救死之不暇。尙何東作之可望乎。且聞江原道亦患飢饉。民頗流離。北民之路出江原道者。無所就食。必且轉向三南。菜色之民。千里行乞。其能得免塡壑者幾希矣。思之至此。不覺酸鼻。該曹所送五千石之米。無異杯水之於輿薪。而其流入他道者。則尤無仰食之處。不唯是也。他道之人。懲於刷還之令。不爲容接。則哀我赤子。其將相枕死於道路而已。事勢至此。不可無變通之政。着令該道監司。査問各官。凡北民之流入境內者。盡心賑救。力有不足。則守令轉報監司。題給某樣米穀。以活其性命宜當。又聞北路中鏡城一境。餓死者尤多。緣本府不卽分給還上。以致如此雲。此言若然則其爲地方官者。難免重罪。而守令賢否不齊。其中愛民誠淺。不肯盡心救活者恐非一二。令本道監司及南北兵使。通査道內各官人民死亡多寡。守令救荒能否。從實啓聞。以憑賞罰。亦合事宜。以此意竝爲下諭何如。
第三
編輯啓曰。消災之道非一。而審冤枉爲其最重者。東海有冤婦。天不雨者三年。蓋冤氣鬱結。上徹穹蒼。感傷和氣。致有災沴。誠能明察幽枉之情。快釋冤鬱之氣。則豈不足以回天心而致霈澤乎。頃日引對時。臣等論審理一事曰。以文具爲之則爲虛文。以誠心爲之則爲實事雲者。亶爲是也。贊襄之責。雖在於下。而聽用之實。當出於上。入告爾後。出則順之。三代君臣。以此致治。頃日筵中之言。旣已蒙允。則政院直以上命明告京外。方爲得體。而今見政院啓辭。謄出筵中問答說話。分付中外。有若尋常公事者然。已非臣等本意。而至於知會外方之際。不請下諭。只爲移文。則尤涉歇後。刑曹無長官。所謂審理亦近塞責。當此無前之旱。旣有審理之命。而朝家擧措如此。畢竟歸於文具而已。可勝歎哉。且念外方刑獄。出於監兵使守令之手。而朝廷不得知者甚多。在官者公私明蔽。人各不同。爲民者枉直辯訥。情態非一。其中有冤莫伸。繫在牢獄者何限。誠宜別爲下諭。令各道監司。將道內獄囚。察其罪之輕重。輕者卽爲決放。重者論理啓聞。其中雖有罪涉難赦者。亦皆具事狀列名以聞。而或有抱枉而死如東海孝婦者。在雖在已往。亦爲據實啓聞。以待朝廷處置。刑曹判書另擇寬平剛正之人從速差出。使之更爲審理。俾有誠實之效何如。
第四
編輯啓曰。傳曰國家設法。郞薦再避。幷爲禁革。其所謂公議不必拘也。所謂再避不可爲也。柳淰有才無咎。實爲可用。而沈東龜敢以不當比之事。任意攻斥。李景奭之惡其已甚。有何不可哉。申翊亮所犯不至緊急。所聞亦且不同。則姑爲持難。更加詳察。乃是例事。此有何不可哉。金振避辭。誠爲過當。可謂非矣。然其不爲再避之罪。奚至於罷職哉。且箚子所謂惟欲苟帶。遑遑罔措等語。甚爲無倫。不書避辭。直爲處置。亦爲可怪。惡人不恭而不擇己言。責人非例而自作新規可乎。頃者新法講定之時。以從多爲主。則洪命一尤無所失而竝欲斥去。此亦何意哉。大抵吏曹郞官。無恥者碎首之物。朋比之惡。皆由此出。爭是者皆非人類也。今之玉堂。爲此不美之辭。以起朝著不靖之端。其輕君上蔑國法甚矣。古人所謂不塞不流。正謂此也。令廟堂參酌處置。以警後人事傳敎矣。近因柳淰事。三司論議紛紜。爻象不佳。臣等竊憂之。伏見備忘記。事之是非。罪之輕重。靡不洞察。臣等所見。亦何以異此。大槩柳永慶七年當國。專權植黨。見非淸議。固其宜矣。然於其時綱紀粗立。朝野粗安。亦未聞有貽禍士林之罪。而末梢顚沛。橫罹酷禍。人所共憐。故反正之初。特爲蕩滌。復其官爵。人或有以復爵爲過厚者。而惟其受禍最酷故。報施之道。不得不然。假令柄用之久。終未免後議。不至於累及曾孫。故柳淰之司馬狀元。三司淸選。人無異議。則銓郞之擬。有何不可。籍曰揚歷未久。遽擬極選。微欠愼重。而旣有盡出銓郞之敎。則其時事勢誠有不得不爾。在前銓郞之擬。因有上敎未及遍詢外議。只與席上諸僚相議擬望者。亦非一二。而年少之人。過生疑訝。不從長官與諸僚之言。必行己見。比擬失倫。已涉不當。而其中一款語。極陳保合之不可。此則尤所未曉。搢紳輯睦。國家之福。特患不能。保合誠能。何善如之。而違背同隊。獨出意見。惟以壞了好意爲快。可謂黨之甚者也。因此輾轉惹生。多少波瀾。金振之避太厲聲色。朴守文之避又違近規。玉堂之非斥固也。而事涉新例。語多失中。憲長鎭定之論斥以模稜。諫長和平之擧指謂乖當。至於金振之被斥太甚。不敢再避者。有何大段所失。而加之以情外之謗至此哉。責人違例而不覺其同歸一窠。可勝嘆哉。第念玉堂儒臣一時被罪。無論當否。實駭聽聞。而發源濫觴。餘波滔天。馴致之勢然也。鍾自欲鳴。執莛而先之。其鳴也可禁乎。以此言之則今日之事。恐不可專咎玉堂。且違例過當之失彼此所同。則俱遞職名。兩解調停。方合鎭定之道。此後如有不體聖意。更惹鬧端者。則別爲論罪。以懲後人。恐亦未晩。伏候上裁。
第五
編輯啓曰。監司久任之言。初發於筵臣啓辭。自上有廟堂議處之命。而事係重大。臣等不敢輕易處置。遷延等待。以過半年。此非以筵臣之言爲不可行。蓋以係干沿革重事。思之不可不深。講之不可不熟故也。大抵我國監司所管州縣多者六七十。一年之內巡歷未遍。而瓜限已滿。雖有周,召之才。其何以責其成效乎。是故自前論治道者。皆以此爲先。而宣祖朝辛丑年間。亦嘗行之於三南矣。纔經二三方伯之後。緣所任非人。三道監司不治之言。藉藉於一時。遂竝與久任之規而罷之。卽丁未年間也。不思擇人。歸罪於久任。其時議者無不竊歎。聖上卽位之後。廟堂之上屢有此議。而未聞有建請行之者。實爲大欠。今因筵臣之進言。復行宣祖之良法者。豈非治道之先務乎。竊念我八道監司內。兩界則元有成規。京畿,江原道郡縣無多。道里甚近。雖不久任亦可。海西雖小。西開直路。其任之重。無異平安道。三南及海西幷爲久任。一依兩界監司。則其於軍民之政。必有着實之效。似聞海州公州皆以相避在應遞中雲。而全州府尹亦未及辭朝。如欲變通。此正其時。議者多言兵水使各兼守令。以除收布之弊。而責其久任之效。亦爲便當雲。而莫重之事。一時擧行。亦涉難便。此則不妨徐議。故先以監司久任爲請。以候睿裁。
第六
編輯啓曰。上年事定之後。外方束伍。姑以時存數內整頓。而闕額則待秋充定之意。曾已定奪行會矣。今年旱災之慘。甚於兵禍。此時搜括閑丁。必有擾民駭散之患。臣等竊以爲憂。近見外方疏章。多有以此爲言者。爲今之計。須先以安集飢民爲務。束伍闕額充定一事。使之姑爲停止。更待朝廷分付宜當。以此意。三南監兵使處移文何如。
第七
編輯啓曰。三南凶荒。近古所無。賑飢之策。須當早講。而諸道各官元穀掃如。百爾思量。了無移粟之路。念及民事。不覺酸鼻。若使方伯守令盡心周旋。則其惠之及民者亦多矣。如橡實豆葉收採等事。不待勸勉。民自爲之。守令但當寬其雜徭。令得自盡其力而已。各官官廳所收。雖有多少之差。若能節用預儲。以爲春來賑救之計。則雖未能遍及民間。而垂死顑頷之輩。可救頃刻之命。此乃仁人君子所宜用心處也。且草食之民例資鹽藿。本道監司廣設鹽盆。優煮秋鹽。除出營儲。就所產官預爲貿藿。而申飭有物力各官。亦令依此措備。以待明春分給。則今日救荒之計。此爲切務。以此意下諭於三南監司。使之盡心擧行宜當。且京畿江原道雖不至三南之大無。而明春飢荒亦似難免。兩道監司處一體下諭何如。
第八
編輯啓曰。近來士大夫風習不美。半鄕半京。乍來乍往。或一去之後久不還來。或出仕未久旋卽呈告。朝纔遞職。夕已還鄕。往來憧憧。貽弊不貲。在官日鮮。瘝曠亦多。此乃今日之痼弊也。在外之人不必擬望之敎。出於聖上矯弊之至意。但朝廷用人。罔間內外。而注擬之際。唯才是視。若以京外區別。有所取捨。則苟充之患生。遺才之歎起矣。況今士夫樂於居鄕。而以在京從宦爲苦。一聞此令則歸鄕者益多。在京者益少。將何以備百官而成國家之貌樣乎。至於受由出去之人。分其地之遠近。察其職之閑劇。或遞或否。非但頭緖煩瑣。難於擧行。事係新創。有違法典。該曹所謂朝家命令卽是成法。雖出於畫一。猶恐奉行不公。況一樣之事半行半廢雲者。誠有意見。臣等據此思惟。往在壬辰變亂之後。依墻壁立朝廷。滿目灰燼之中。士大夫艱苦之狀。有甚於今日。而百官咸聚於輦轂之下。奔走供職。罔敢怠忽。其時薦紳豈皆無病。亦豈無父母。而誠以人臣委質爲臣之後。私情有不暇顧也。今之士大夫異於是。臣等竊爲世道傷心焉。如欲激礪士風。矯革時弊。則莫如責以大義。驚動其心。宜令該曹行文各道。備將國家艱危之日。人臣分義所當竭力供職。退臥鄕曲。自圖安便。於義不可之意。明白措辭。除衆所共知年老有病自前不仕者外。其餘無故之人。使各道監司知委上送。如是而猶且偃臥不來。則論以逋慢不敬之罪。在所不已。且五年一掃墳。三年二覲。載在法典。而受由之人。遠道近道亦有程限。一依法典施行。毋或違越。京則小官之身病呈辭。政院絶勿捧入。外則臺侍之臣病重未得上去之疏。監司勿爲上送。然後庶可革紛紜辭遞之弊矣。臣等區區之見如此。伏候睿裁。
第九
編輯啓曰。臣還自瀋陽。行過兩西。或因民人呈狀。或因耳目聞見。不無可以採察區處之事。故敢爲別紙條列以聞。令他大臣及本司堂上裁度可否。稟旨以處何如。
一。上年兵亂時。淸北山城中獨鐵山山城人民。與淸兵相戰。殺獲頗多。及事定後。他山城之民卽爲下城。與淸人相雜爲春耕。鐵山之民自懷疑懼。淸兵盡撤後始爲下城。農節已晩。全廢耕種。義州之民因淸兵久留本境。其奔走之苦又非他官之比。廢耕與鐵山無異。以此之故。兩官人民貧困特甚。專籍官穀以活其命。故一戶所受還上。多者或至數百餘石。而今年又遭早霜之災。許多官穀萬無還償之望。情理極爲可矜。竊念內地之民非如邊上之比。而朝廷因上年凶荒。或京中設賑恤廳。各官亦以米粟分賑。況此兩邑之民。其不得下種。出於事勢。非渠等之罪。賑恤之惠理宜先及。而道路遙遠。朝廷耳目不及。本道監司亦以仰賴官穀。倖免塡壑之故。不爲請粟於朝廷。所食官穀旣多。自成難支之勢。身有許多負債。頓無安業之念。若至渙散之後。則將竝民與穀而皆失之。與其兩失。無寧損穀而存民。且兩官元穀實數。時存亦爲不少。戊寅還上固不可不捧。丁丑還上則特爲減半。而其減後應捧石數猶多者。許令漸次隨力隨捧。以保其生。幸甚。
一。上年兵亂時。諸處山城中。與淸兵相戰而獲全者。鐵山雲巖城也。與淸兵血戰。所殺甚多。而兵少不敵。終不得保者。昌城之棠我城也。雲巖力戰之人理宜蒙賞。而因其時監司李袨身死。未蒙褒典。棠我守將昌城府使趙應立,朔州府使李詺立壯烈苦戰之狀。本道之人稱之不已。平壤之寶山山城未有官兵。因監司洪命耇一時分付。江西縣令李大純,假判官姜綬,平壤人前正洪乃範等。召募儒生及民兵。終始固守。管餉財帛及近境人民。賴而得全。海西之瑞興山城府使韓灝。盡率境內人民入守。淸兵連三日環住城下。屢次耀脅而終不動。故瑞興人民及官家雜物少無損失。而許多走回人作粥賑救。所活不啻累百。此兩城雖無戰功。而俱有可紀之績。臣一路所聞如此。竝令該道監司詳査啓聞以處之宜當。
一。黃海兵使入處正方山城。獨判官留在本州。接應使命。而本州之政岐而爲二。人民怨苦。官事無形。若不得及時變通。日後恐難收拾。本州之民皆願兵使還駐舊城。山城差定別將。以爲守護之地。其言固爲有理。然此則有難遽議。而本州判官以文臣中有才局者別爲擇差。掌印臨民。一如北靑,鏡城等處判官之例。則所補亦似不少。
一。海西之平山。關西之義州。皆爲本道咽喉之地。此處不支則他處皆不支矣。平山屢經匪人。蕩敗已極。而今幸得人。一年之間。收拾頗多。與上年所見頓別。而義州之事極爲可慮。本州臨民聽政等事則別無大段關涉。而接應使命。調發刷馬。令人眼鼻不開。若非筋力強壯。耐苦奔走之人則決難堪任。且出林慶葉拮据收合。費心喣撫之餘。若欲遽更前轍。則民且駭視。而邊上無恆產之輩。將不日而散。此時得人之難。實倍尋常。本道監司與道內物情。皆以爲決非文臣所堪。臣與閔聖徽商量可合人。則聖徽之意專在金述,柳廷益。此若不可得則龍川府使李坦稍可雲。臣欲具由啓稟。而及到海西。聞府尹已爲差出而中止矣。黃一皓雖有才智。恐欠縝密。於臣之見則金述似可而方在閫帥。黃一皓業已差出。試可無妨。而終不能無區區之慮。且本州人民未滿數百。長立夫馬之役。前者纔還。後者繼去。不得數日寧息。卜月以前則猶有海西農軍。推移替勞。前頭之事尤可爲念。臣之愚意三南及江原道每年調出數百名。添防本州如頃年之例。則三南通左右道及江原道束伍之數。不止累千。就中抄擇裝束。輪回入送。不過七年一赴。不至大苦。而其有助本州則多矣。今日收拾本州之策。恐無出此。
一。兩西一路各官。到今支保。實是望外之幸。前頭若能擇人除授。善爲收合。則猶可支持度日。但官奴婢等在在單少。其餘存者皆已年老。而子息不蕃。似若時運所關。而亦有從前守令私情太勝。或稱免賤免役。或逃徙他境。或作人畜妾。竝未刷還。日銷月鑠。以至於此。臣之愚意一路各官中奴婢數少處。或以境內各司奴婢。或以僻邑官屬。計數分給。永杜免賤免役之路。其應刷之類。刻督刷還爲便。
一。一路各官中江陰一縣最爲殘薄。不久將至潰散。臣之愚意。江陰移設於金郊。而牛峯亦爲移設於金郊,平山彼此相距各三十里之間。除其官屬負戴出接之勞。而無使江陰獨當支應之弊。然後方可支過。然亂定未久。須待數年後爲之。其前則江陰一縣田稅及其他貢賦雜役。竝爲全減。專責支應一事。似爲便當。
一。直路守令善治者居多。然皆是武臣。營門將校之侵責。一路使客之貽弊。俱不得免。此則雖非己罪。民之受病一也。自今以後。沿路守令差出時。依平時例雜用文官蔭官。無令專屬武臣似爲便當。
一。直路各官所係固重。而直路各驛尤爲緊重。關西之大同。海西之金郊。皆當直路。而兩驛時存馬匹。比平時不能三分之一。頃日雖有湖南馬匹分給之擧。而所餘驛卒無多。不能餵養。雖欲更爲添立。其勢末由。兩驛館軍日守。別擇完護。多數充定。然後方可責馬於兩驛。館軍日守。非無充定之規。而緣察訪風力不足。守令視爲歇後。必居於正軍充定之後。故其所定。莫非孱民。且是大段苦役。朝定暮逃。有名無實。自今以後。先定直路驛夫。然後次及正軍。以爲扶持驛路之地。似合今日事宜。此固監兵使所當別爲留念處。而察訪不得其人則終亦無益。臣見大同察訪徐挺然。慈詳勤謹。頗有收合之效。金郊察訪辛應望到任日淺。亦似留心馬政。但聞此兩人各有八十偏母在於南中。恐不能久於其任。自今以後該曹除拜時。必擇年少勤幹無老親者。使之專力驛政。以責成效爲宜。高山一驛。在北路初面。故例以六品以上文官爲之。而不得可合則往往以參下文官有才者除授。則西路兩驛。亦何以異此。臣意參上如不得可合。則間間以參下有才者差遣。亦無不可。蓋陞遷則勸勵倍他。年少則志氣方銳。而參上則二年乃遞。參下則三年乃遷。旣有勤職之實。又有久任之效。如得其人。所補必不少。臣之此言。非欲必用參下官。蓋欲廣其門路。以收得人之效也。
一。頃日湖南馬匹分送兩西後。兩西監司區處之方各異。關西則先計本馬價直後。分給沿路各官願受人。使之准價應役而仍爲己物。民情甚便之。海西則給與願受人。令一朔三立刷馬之役。而其外則自爲使用。民情亦便之。獨平山一邑。被府使多方募集。有馬人來住府境者百餘戶。而又有湖南馬四十餘匹分給本府。前來募集者不能專其利。頗有渙散之形。平山所受湖南馬則許令准價賣與。以其木爲刷價則其馬旣在本境。自應刷役。與官馬無異。而募集人離散之弊自除矣。且湖南馬給驛時。兩道處置亦自不同。關西則計其驛卒中無馬者一戶各給一匹。故所分雖少而餵養無難。海西則不計驛夫多少。泛然分給。故一戶所受或至三四匹。故驛卒以餵養爲苦。此等事似當參商指揮。保無兩道同異之難。似爲便當。
賓廳啓辭己卯
編輯啓曰。臣等曾以宮人拿問事。累日陳請。聖批以可疑人更爲摘發爲敎。雖若未快於群情。或冀因此而發奸。退竢明命。爲日亦久。至今寥寥。未有處分。國人之惑。到此滋甚。又何敢以煩瀆爲嫌而遂止不言乎。凡臣等之爲此請者。非謂一宮姬侍盡與此謀。但以大內妖變。若是狼藉。則凡處殿下之宮中者。俱未免不謹內職之罪。倂被刑誅。未爲過濫。況兇人情態。最難覺察。未必不在於親近可信之中。而群居昵處。耳目相接。積日累月。機事易露。依俙聞覩之間。得其可疑之狀者應不止於一二人。而權力所在則恐致反坐。證佐未明則難以輕發。初未卽告則後更懷疑。揆諸理勢。自應如此。今若倂付有司。一一按問。彼見必死之刑。宜有幸生之望。仍開首實之路。以示祝網之仁。則事端自露。玉石易分。罪人斯得。王法可行。如其終諱不言。是乃自就死地。夫身處宮中。而不謹侍奉。致有此變。與心知奸狀而有所畏難。不肯直吐者。論以春秋大義。皆在應死之科。參酌處斷。掃淸宮闈。更選良家。充補女官。申嚴閽寺之守。永絶交私之跡。內外斬斬。恪遵厥職。奚但防患於一時。亦將垂福於來世。捨此不圖。而一向依違。保養虺蜮。其爲他日罔極之患。豈但止於咀呪一事而已哉。伏願聖上。更加惕念。早賜兪音。以副臣等區區之望。
第二
編輯啓曰。卽承聖批。以雖付有司。亦難區別。更思可據之端。勿爲疏闊之論爲敎。此見聖上於臣等之言。固已察其情矣。而特慮有司治獄之難審。宮人盡拿之太過。思得可據之端。以爲鉤得兇人之地。能如是則可以刑罰無濫。而罪人斯得。豈不善哉。第念治獄之難。莫甚於咀呪。而內間之事。又非臣等耳目所可及。此所以只捋竝拿之說。爲今日消患之策者也。竊聞洪武皇帝時。宮中有兒屍。而不知某人所棄。遂將一宮之人。無問大小。屰爲誅戮。若使當時有鉤得罪人之路。則何至大行殺戮。致有濫刑之歎哉。蓋以事旣難明。而法又不可廢故也。英雄之主一時處置。雖不可爲後世之法。而至於今日宮闈之變。實非洪武之比。若無大段擧措。則何以懲兇賊之心。而防後日之患乎。臣等竊聞諸閭巷。曩時宮人。多雜於左右使令之中。而亦或有已嫁之女還入宮中者。則其舊染之未除。怨氣之陰結。勢所難免。而經亂以後。宮禁內外之禁。頗不如前。若不一番痛洗。盡革奸濫之習。則因仍薰染。轉相效習。後患終無窮矣。此臣等所以連日籲呼。以回天爲期。無非出於愛君之誠。非敢以淫刑酷罰勸導君父者也。今承聖敎。與在庭諸臣聚首相議。終不得別樣善策。然念藏妖於寢褥則同時縫造之人皆可問。埋兇於竈堗則前後供爨之人皆可問。以至各處妖變。皆可問於平日服役典守之人。則以臣等意慮所及可據之端。似不出此。而又依昨日啓辭定爲首實免死之令。使知隱諱者必死。直告者必生。則按問之際。必有吐實之人。臣等愚見大槩如此。伏願聖明。丞賜夬斷。以副臣民之望。
第三
編輯啓曰。今日國事。尙忍言哉。所恃者聖德罔愆。春秋方富。或可圖存萬一。迓續景命。不幸宮闈之變。又出意慮之外。聖躬違豫。宸居屢移。罪人未得。危機潛伏。中外遑遑。大小惴惴。咸曰不有非常之擧。終無絶根之理。臣等今日之請。實是擧國公共之論。而殿下強拂群情。留難至此。乃以日久數少。竝付未妥爲敎。將何以解國人之惑。慰臣民之望。而杜絶亂階。肅淸宮闈乎。凶穢之物。遍滿四闕。則殿下其以爲數少宮人之所能辦乎。稔惡雖久。一時竝發。則殿下能必其一二人之所爲乎。設使逞凶之輩止於一二。而其布置彼此若是狼藉。則同處戶庭之內。朝夕與居者。豈無幾微情態得於耳目之所及者哉。假曰邈然無所與知。侍奉至尊。所職何事。而不謹扃鐍。不謹掃灑。使穆淸之所。汚穢無餘地。情雖可恕。罪實難貸。竝付有司。按驗辨覈。於義無疑。在法當然。而殿下不忍於目前取捨之際。罔念於蕭墻呼吸之患。使凶魁竊笑。虺毒潛吹。醞釀禍胎。人人自危。而殿下方且藐然獨處於群疑側目之中。當斷不斷。徒致驚懼。此臣等所以瀝血披肝。日再籲呼而不知止者也。至於移御之擧。事勢尤不可少緩。着地行兇之物。雖或掘去。而遍室邪穢之氣。何能淨掃。有形者已去。而無形者難容人力於其間。何可以旬月之修掃。復蹈旣避之水火乎。伏願聖明。廓回乾斷。快從廷議。仍命有司。別擇淨地。刻日移御。以答群下之望。
備局啓辭
編輯啓曰。大典吏典。六品以上官員仕滿九百日。方許遷官。祖宗朝謹守此法。六曹郞廳佐郞三十朔方陞五品。正郞三十朔方陞四品。故職事無曠廢之患。仕者無驟進之嫌。壬辰以後。事多苟簡。此法遂廢。然臣及仕宣廟末年。其時仕路之淆亂。豈至於今日之甚乎。臣嘗慨然於此。前月二十五日朝講時。語及戶兵曹郞廳。因擧祖宗朝正佐郞各三十朔之例。陳於榻前。上敎曰。今亦如是爲之可也。蓋臣之所陳本意。通六曹爲言。而記事者因其時有戶兵曹郞廳說話。故擧行條件。專以戶兵郞廳久任爲言者。誤也。大典本意。六曹皆爲重選。奚但戶兵曹久任而止哉。且見再昨政目。戶曹佐郞黃德柔除授本職未滿十朔。遽陞正郞。臣問諸該曹堂上。答雲聞其能擧職。且陞授本曹正郞。與他遷官者不同。故如是擬望雲。此亦不然。蔭官郞僚已爲極選。豈可以數朔勤仕之故。遽陞五品爲正郞乎。然旣有擧職之名。且已擬望受點。不妨仍責成效。而後日除授。該曹不可不詳察爲之也。一郞官除拜。自是該曹循例注擬之事。非臣所敢與知。但念當此之時。如欲整頓頹綱。修擧廢政。則須以修明祖宗法典爲主。榻前一言。意非偶然。而史官旣誤記於前。該曹又做錯於後。事雖微細。所關亦重。自今以後。該曹注擬。另加詳察。以副榻前下敎之意爲當。以此申明分付何如。
備局啓辭壬午
編輯啓曰。本朝先寢穆,翼,度,桓四祖外。皆迷失其處。其說載於李穡所撰太祖大王先墓記中。至於太白山蘆洞有穆祖考妣陵寢之言。未知根於何處。而粵自祖宗。迄於宣廟。蓋常屢求而不已。事在三陟官謄錄中。此誠我列聖無窮之遺恨也。聖上龍興。孝理維新。奉先之道。一出至誠。第以先朝故臣。死亡略盡。後生新進。聞見未逮。無有以列聖故事仰聞於天聽者。遂使祖宗朝世世勤求之意。未免久廢。誠爲可嘅。昨年李明漢爲江原監司時。始承命往審。其所上蘆洞圖形。不似尋常之冢墓。在成廟朝蓋已求得此地。議於大臣。只禁樵牧。不爲封植。及宣廟朝監司鄭澈請加封植。其時亦議大臣。且依成廟故事。蓋終未敢保其眞的也。三陟近境民間相傳。以爲成廟所得非眞蘆洞。蘆洞實在黃池之上。而有人偸葬其中雲。宣廟因三陟府使黃庭式上疏。一番大索。其後己丑庚寅。又連歲下敎尋覓。蓋成廟所得。旣不敢保其眞的。而又聞偸葬之言。則其在追遠至情。固不得諉以民間訛傳而莫之省也。聖朝昨年求索之擧。實出繼述祖宗之意。而所審之地。不過成廟所已得。而疑不敢決之處。則其不可遂止不求也明矣。朴之英之言。似出三陟民間所傳之餘派。而語涉茫昧。人多疑訝。然虛實間旣雲自知其處。則姑依其言。一番試訪。何害於事。其時臺諫之論。至今猶有餘議。五六年前有一士人。逢嶺南老僧雪英爲名者。年八十餘。自言少時曾與尋墓之役。而求之未盡其道。至今追恨不已雲。此僧存沒。今不可知。試令該道尋問諸剎。倘或生存。可以得其詳矣。蓋自祖宗朝。尋墓一事。每委諸方伯。方伯之行。徒多廚傳騷屑之弊。適增愚民惶惑之心。故求之愈勤。得之愈難。凡閭巷小民。動多忌諱。私問則以實相告。官詢則反匿其情。今日之擧。必如唐太宗私遣近臣。誘取蘭亭之爲然後方可得其實矣。竊念安東,三陟兩官在於太白山之東西。而見任守令皆有識之人。誠以此事。專責兩官。使之會同相議。合人協力。勿拘期限。務爲方便聞見。如雪英。朴之英輩。竝許參採。以廣尋索之路。其他村翁巷老竊言是事者。無不以私探訪。至誠以詢之。多方而求之。則或不無萬一之冀。雖使不得。亦無遺憾矣。目今國事艱虞。臣等之請。人必以爲非時。而係干聖朝先寢。臣子情理。自不容已。且適當窮秋。木葉盡脫。新雪未降。登陟岡麓。此正其時。在座諸宰同然一辭。茲敢冒陳下情。伏候聖裁。
修史收議
編輯臣所患風痰之症。日益沈痼。自冬至春。連以艾灸爲事。瘢瘡遍體。迄未斷手。恆處密室。堇延殘喘。稽謝累朔。坐積罪戾。朝家大小事。非所敢與。然聖上以史事爲重。至下再問之命。在臣分義。亦何敢以病爲辭而不爲一言。竊念昏朝穢史。尙未釐正。誠爲淸朝大欠事。箚內所陳甚美意也。時事如此。邊虞荒政之外。其他誠所未遑。而歲月荏苒。耆舊凋喪。先朝事跡。日就黯昧。若欲等待平泰之日。則又恐更無撰定之時。臣之愚意。只依箚中所陳。收拾野言家錄及諸臣碑誌狀傳。折衷筆削。成一家書。而其間雖有異同之論。不必偏有取捨。亦不必遽加雌黃。但具載實跡。藏之各處史庫。令百世之後。有所考據。而定其是非。此則事無甚難。可無待設局而能爲之。司馬光承命撰資治通鑑也。官給筆札。容其在家撰述。未聞有設局置員之擧。夫一人精力。編緝數千年事跡。而能爲千古不刊之信史。況四十年間之事。耳目未遠。記籍尙存者乎。李植聞見贍博。方秉一時文衡。今以此事專付李植。足以了斷。何待多員。蓋在家撰集則可除員役廩料之費。一人獨當則自無推諉延拖之患。不過費該曹些少紙筆而事可完矣。若曰事貴詳悉。合有參討之員。則藝文館官員自是李植僚屬。而上下番外。無他職掌。可令與之同事。此則非如別置剩員之比。至於書役則槐院玉堂。皆李植所管。擇其中能書之人。分手寫完。恐或便當。臣久病垂死之中。精神昏昧。固知無足採者。旣承下問。不敢不略陳所見。以候聖裁。
再議
編輯臣之妄意。初以爲先朝實錄受誣已甚。不可不釐正。而設局撰集。同於史例。推諉延拖。糜費可慮。且不無惹生鬧端之憂。李植前箚所陳收拾野言家錄。折衷筆削。附藏史庫雲者。甚合今日事宜。故敢以專責一人之言。率爾陳達。今見箚辭。其不敢獨當此事。亦是李植自處之當然也。竊見韓愈文集。載其所撰順宗實錄五卷。皆出韓愈之手。而其中又稱令狐峘在史館。修玄宗實錄一百卷。撰代宗實錄三十捲雲。以此見之。可想唐朝修撰。亦皆專屬一人。非特司馬光。修綱目一事。可爲援例而已。況今日所議。不過掇拾閭巷聞見。以補史文闕略。就令撰完。不過野史小說中稍備者而已。與史例自不同。恐非李植所當辭也。若以考閱使喚等事爲難便。則該曹參酌定奪。以便集事。恐亦無所不可。臣非敢妄干朝議。姑陳所見。以俟睿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