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醉古堂劍掃
◀上一卷 卷一 集醒 下一卷▶

  松陵陸紹珩湘客父選,兄陸紹璉宗玉父閱。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無一日不醉,無一人不醉,趨名者醉於朝,趨利者醉於野,豪者醉於聲色車馬,而天下竟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涼,[1]人人解酲,集醒第一。

  倚才高而玩世,背後須防射影之蟲;飾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膽之鏡。

  恠小人之顛倒豪傑,不知慣顛倒方為小人;惜吾輩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見吾輩。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纔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

  澹泊之守,須從穠艷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

  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要譽不如逃名之為適,矯情不如直節之為真。

  使人有面前之譽,不若使人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懽,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過高,當原其可從。

  不近人情,舉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

  遇沈沈不語之士,[2]切莫輸心;見悻悻自好之徒,應須防口。

  結纓整冠之態,勿以施之焦頭爛額之時;繩趨尺步之規,勿以用之救死扶傷[3]之日。

  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

  儉,美德也,過則為慳吝,為鄙嗇,反傷雅道;讓,懿行也,過則為足恭,為曲謹,多出機心。[4]

  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

  彼無望德,此無示恩,窮交所以能長;望不勝奢,欲不勝饜,利交所以必忤。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兩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勞我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阨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澹泊之士,必為穠艷者所疑;撿飾之人,[5]必為放肆者所忌。

  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之士,要觀其末路。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纔是生成的德量。

  好辯以招尤,不若訒黙[6]以怡性;廣交以延譽,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費以多營,不若省事以守儉;逞能以受妬,不若韜精以示拙。

  費千金而結納賢豪,孰若傾半瓢之粟以濟飢餓;構千楹而招徠賓客,孰若葺數椽之茅以庇孤寒。[7]

  恩不論多寡,當厄的壺漿,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淺深,傷心的杯羹,召亡國之禍。

  仕途雖赫奕,常思林下的風味,則權勢之念自輕;世途雖紛華,常思泉下的光景,則利慾之心自淡。[8]

  居盈滿者,如水之將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處危急者,如木之將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了心自了事,猶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羶存而蚋還集。

  情最難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終不失性。

  才子安心草舍者,足登玉堂;佳人適意蓬門者,堪貯金屋。

  喜傳語者,不可與語。好議事者,不可圖事。

  甘人之語,多不論其是非;激人之語,多不顧其利害。

  真廉無廉名,立名者,正所以為貪;大巧無巧術,用術者,乃所以為拙。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念;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譚山林之樂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厭名利之談者,未必盡忘名利之情。

  從冷視熱,然後知熱處之奔馳無益;從冗入閒,然後覺閒中之滋味最長。

  貧士肯濟人,才是性天中惠澤;鬧場能篤學,方為心地上工夫。

  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

  貪得者,身富而心貧;知足者,身貧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勞;處下者,形勞而神逸。

  局量寬大,即住三家邨裏,光景不拘;智識卑微,縱居五都市中,神情亦促。

  惜寸陰者,乃有凌鑠千古之志;憐微才者,乃有馳驅豪傑之心。

感慨之極,轉生嬉笑。舞蹈之極,轉生欷歔。[9]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要看他會救。

  書畫受俗子品題,三生大劫;鼎彞與市人賞鑒,千古異冤。

  脫穎之才,處囊而後見;絕塵之足,歷塊以方知。

  結想奢華,則所見轉多冷淡;實心清素,則所涉都厭塵氛。

  多情者,不可與定妍媸;多誼者,不可與定取與。多氣者,不可與定雌雄;多興者,不可與定去住。

  世人破綻處,多從周旋處見;指摘處,多從愛護處見;艱難處,多從貪戀處見。

  凡情留不盡之意,則味深;凡興留不盡之意,則趣多。

  待富貴人,不難有禮,而難有體;待貧賤人,不難有恩,而難有禮。

  山棲是勝事,稍一縈戀,則亦市朝;書畫賞鑒是雅事,稍一貪癡,則亦商賈;詩酒是樂事,少一徇人,則亦地獄;好客是豁達事,一為俗子所撓,則亦苦海。

  多讀兩句書,少說一句話,讀得兩行書,說得幾句話。

  看中人,在大處不走作,看豪傑,在小處不滲漏。

  留七分正經以度生,留三分癡呆以防死。

  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從極迷處識迷,則到處醒;將難放懷一放,則萬境寬。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灑脫是養心第一法。

  處事最當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觸忤,斯能為人不能為之事功。

  輕與必濫取,易信必易疑。

  積丘山之善,尚未為君子;貪絲毫之利,便陷於小人。

  智者不與命鬭,不與法鬭,不與理鬭,不與勢鬭。

  良心在夜氣清明之候,真情在簟食豆羹之間。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俠之一字,昔以之加意氣,[10]今以之加揮霍,只在氣魄氣骨之分。

  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妄生是非,故知無事之人好為生事。[11]

  才人經世,能人取世,曉人逢世,名人垂世,高人出世,達人玩世。寧為隨世之庸愚,無為欺世之豪傑。

  沾泥帶水之累,病根在一戀字;隨方逐圓之妙,便宜在一耐字。[12]

  天下無不好諛之人,故諂之術不窮;世間盡是善毀之輩,故讒之路難塞。

  進善言,受善言,如兩來舩,則相接耳。

  清福上帝所吝,而習忙可以銷福;清名上帝所忌,而得謗可以銷名。

  造謗者甚忙,受謗者甚閒。

  蒲柳之姿,望秋而零;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人之嗜名節,嗜文章,嗜游俠,如好酒然。易動客氣,當以德性消之。[13]

  好談閨門,及好譏亂者,必為鬼神所怒。[14]非有奇禍,則必有奇窮。

  神人之言微,聖人之言簡,賢人之言明,眾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士君子不能陶鎔人,畢竟學問中,工力未透。

  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終身之福者,切須撿點。

  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積銖累,自成富翁。

  金帛多,只是博得垂死時子孫眼淚少,不知其他,知有爭而已;金帛少,只是博得垂死時子孫眼淚多,亦不知其他,知有哀而已。[15]

讀書,須尋出書中眼目始得。[16]

  景不和,無以破昏蒙之氣;地不雄,無以壯光華之會。[17]

  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出一個喪元氣進士,不若出一個積陰德平民。

  眉睫才交,夢裏便不能張主;眼光落地,死去又安得分明。[18]

  佛只是個了,仙也是個了,聖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萬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幾見月當空。

  憂疑,杯底弓蛇,雙眉且展;得失,夢中蕉鹿,兩腳空忙。

  名茶美酒,自有真味。好事者投香物佐之,反以為佳,此與高人韻士悞墮塵網中何異。

  花棚石磴,小坐微醺。歌欲獨,尤欲細;茗欲頻,尤欲苦。

  善默即是能語,用晦即是處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適境。

  雖無泉石膏肓、煙霞痼疾,要識山中宰相、天際真人。[19]

  氣收自覺怒平,神斂自覺言簡,容人自覺味和,守靜自覺天寧。

  處事不可不斬截,存心不可不寬舒,待己不可不嚴明,與人不可不和氣。

  居不必無惡隣,會不必無損友,惟能自持者兩得之。[20]

  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於五更頭檢點,思想的是甚麼便見得。[21]

富貴人家,常有窮親戚來往,便是忠厚。[22]

  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處古人間。

人生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又涵養之,如不識字人,是謂善讀書者。享世間清福,未有過於此也。

  世上人事無窮,越干越見不了,我輩光陰有限,越閒越見清高。

  兩刃相迎俱傷,兩強相敵俱敗。

  我不害人,人不我害;人之害我,由我害人。

  商賈不可與言義,彼溺於利;農工不可與言學,彼偏於業;俗儒不可與言道,彼謬於詞。

  博覽廣識見,寡交少是非。

  明霞可愛,瞬眼而輒空;流水堪聽,過耳而不戀。人能以明霞視美色,則業障自輕;人能以流水聽弦歌,則性靈何害。

  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常眾;休誇我能勝人,勝如我者更多。

  人心好勝,我以勝應必敗;人情好謙,我以謙處反勝。

  人言天不禁人富貴,而禁人清閒,人自不閒耳。若能隨遇而安,不圖將來,不追既往,不蔽目前,何不清閒之有。

  暗室貞邪誰見,忽而萬口喧傳;自心善惡炯然,凜於四王考校。

  寒山詩云:「有人來罵我,分明了了知,雖然不應對,卻是得便宜。」此言宜深玩味。

  恩愛吾之仇也,富貴身之累也。

  馮歡之鋏彈老無魚;荊軻之築擊來有淚。

  以患難心居安樂,以貧賤心居富貴,則無往不泰矣;以淵谷視康莊,以疾病視強健,則無往不安矣。

有譽於前,不若無毀於後;有樂於身,不若無憂於心。

  富時不儉貧時悔,潛時不學用時悔,醉後狂言醒時悔,安不將息病時悔。

以理聽言,則中有主;以道窒慾,則心自清。

  先淡後濃,先疏後親,先遠後近,交友道也。

  苦惱世上,意氣須溫;嗜欲場中,肝腸欲冷。

  形骸非親,何況形骸外之長物;大地亦幻,何況大地內之微塵。

  人當溷擾,則心中之境界何堪;人遇清寧,則眼前之氣象自別。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擾;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馳。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無事便思有閒雜念頭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時時檢點得到,從多入少。從有入無,才是學問的真消息。
人生順境難得,獨思從願之漢珠。世間尤物易傾,誰執擊人之如意。

  筆之用以月計,墨之用以歲計,硯之用以世計。筆最銳,墨次之,硯鈍者也。豈非鈍者壽,而銳者夭耶?筆最動,墨次之,硯靜者也。豈非靜者壽而動者夭乎?於是得養生焉。以鈍為體,以靜為用,唯其然是以能永年。

  貧賤之人,一無所有,及臨命終時,脫一厭字;富貴之人,無所不有,及臨命終時,帶一戀字。脫一厭字,如釋重負;帶一戀字,如擔枷鎖。

  透得名利關,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關,方是大休歇。

  人慾求道,須於功名上鬧一鬧方心死,此是真實語。

  病至,然後知無病之快;事來,然後知無事之樂。故御病不如卻病,完事不如省事。

  諱貧者,死於貧,勝心使之也;諱病者,死於病,畏心蔽之也;諱愚者,死於愚,癡心覆之也。

  古之人,如陳玉石於市肆,瑕瑜不掩;今之人,如貨古玩於時賈,真偽難知。

  士大夫損德處,多由立名心太急。夫人身在局外,未可輕議局內事。[23]

  多躁者,必無沈毅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24]

  剖去胸中荊棘,以以便人我往來,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古來大聖大賢,寸針相對;世上閒言閒語,一筆勾銷。

  揮灑以怡情,與其應酧,何如兀坐;書札以達情,與其工巧,何若直陳;棋局以適情,與其競勝,何若促膝;笑談以洽情,與其謔浪,何若狂歌。[25]

  拙之一字免了,無千罪過;閒之一字討了,無萬便宜。

  斑竹半簾,惟我道心清似水;黃梁一枕,任他世事冷如冰。欲住世出世,須知機息機。[26]

  書畫為柔翰,故開卷張冊,貴於從容;文酒為懽場,故對酒論文,忌於寂寞。

  榮利造化,特以戲人,一毫著意,便屬桎梏。

  士人不當以世事分讀書,當以讀書通世事。

  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無小害者,惟書。

  意在筆先,向庖羲細叅易畫,慧生牙後,恍顏氏冷坐書齋。

  明識紅樓為無塚之邱壟,迷來認作捨生岩;直知舞衣為暗動之兵戈,快去暫同試劍石。[27]

  調性之法,須當似養花天;居才之法,切莫如妬花雨。

  事忌脫空,人怕落套。

  煙雲堆裏浪蕩子,逐日稱仙;歌舞叢中淫慾身,幾時得度?

  山窮鳥道,縱藏花谷少流鶯,路曲羊腸,雖覆柳陰難放馬。

  能於熱地思冷,則一世不受淒涼;能於淡處求濃,則終身不落枯槁。

  會心之語,當以不解解之;無稽之言,是在不聽聽耳。

  佳思忽來,書能下酒;俠情一往,雲可贈人。

  藹然可親,乃自溢之衝和,粧不出溫柔緩款;翹然難下,乃生成之倨傲,假不得遜順從容。[28]

  風流得意,則才鬼獨勝頑仙;孽債為煩,則芳魂毒于虐祟。

  極難處是書生落魄,最可憐是浪子白頭。

  世路如冥,青天障蚩尤之霧;人情如夢,白日蔽巫女之雲。

  密交定有夙緣,非以雞犬盟也;中斷知其緑盡,寧關萋菲閒之。

  隄防不築,尚難支移壑之虞;操存不嚴,豈能塞橫流之性。

  發端無緒,歸結還自支離;入門一差,進步終成恍惚。

  打渾,隨時之妙法,休嫌終日昏昏;精明,當事之禍機,卻恨一生了了。

  形同雋石,致勝冷雲,決非凡士;語學嬌鶯,態摹媚柳,定是弄臣。

藏不得是拙,露不得是醜。

  開口輒生雌黃、月旦之言,吾恐微言將絕;捉筆便驚繽紛綺麗之飾,當是妙處不傳。

  風波肆險,以虛舟震撼,浪靜風恬;矛盾相殘,以柔指解分,兵銷戈倒。[29]

  豪傑向簡淡中求,神仙從忠孝上起。

  人不得道,生死老病四字關,誰能透過;獨美人名將老病之狀,尤為可憐。

  日月如驚丸,可謂浮生矣,惟靜臥是小延年;人事如飛塵,可謂勞生矣,惟靜臥是小自在。[30]

  平生不作皺眉事,天下應無切齒人。

  闇室之一燈,苦海之三老;截疑網之寶劍,抉盲眼之金鍼。[31]

  攻取之情化,魚鳥亦來相親;悖戾之氣銷,世途不見可畏。

  吉人安祥,即夢寐神魂,無非和氣;凶人狠戾,即聲音笑語,渾是殺機。

  天下無難處之事,只要兩個「如之何」;天下無難處之人,只要三個「必自反」。

  能脫俗便是奇,不合污便是清。

  處巧若拙,處明若晦,處動若靜。

  叅玄藉以見性,談道藉以修真。

  世人皆醒時作濁事,欲得睡時有清身;若欲睡時得清身,須於醒時有清意。[32]

  好讀書非求身後之名,但異見異聞,心之所願。是以孜孜搜討,欲罷不能,豈為聲名勞七尺也。

  一間屋,六尺地,雖沒莊嚴,卻也精緻;蒲作團,衣作被,日裡可坐,夜間可睡;燈一盞,香一炷,石磬數聲,木魚幾擊;龕常關,門常閉,好人放來,惡人廻避;發不除,葷不忌,道人心腸,儒者服製;不貪名,不圖利,了清靜緑,作解脫計;無罣礙,無拘繫,閒便入來,忙便出去;省閒非,省閒氣,也不遊方,也不避世;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佛何人,佛何處?此即上乘,此即三昧。日復日,歲復歲,畢我這生,任他後裔。

  草色花香,遊人賞其真趣;桃開梅謝,達士悟其無常。

  招客留賓,為歡可喜,未斷塵世之扳援;澆花種樹,嗜好雖清,亦是道人之魔障。[33]

  人常想病時,則塵心便減;人常想死時,則道念自生。

  入道場而隨喜,則修行之念勃興;登丘墓而徘徊,則名利之心頓盡。[34]

  鑠金玷玉,從來不乏乎讒人;洗垢索瘢,尤好求多於佳士。止作秋風過耳,何妨尺霧障天。

  真放肆不在飲酒高歌,假矜持偏於大庭廣眾;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認得當下真,是以常尋樂地。[35]

  富貴功名、榮枯得喪,人間驚見白頭;風花雪月、詩酒琴書,世外喜逢青眼。

  慾不除,似蛾撲燈,焚身乃止;貪無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涉江湖者,然後知波濤之洶湧;登山嶽者,然後知蹊徑之崎嶇。

  人生待足,何時足;未老得閒,始是閒。

  談空反被空迷,耽靜多為靜縛。

  舊無陶令酒巾,新撇張顛書草;何妨與世昏昏,只問君心了了。

  以書史為園林,以歌詠為鼓吹,以理義為膏梁,以著述為文繡,以誦讀為菑畬,以記問為居積,以前言往行為師友,以忠信篤敬為脩持,以作善降祥為因果,以樂天知命為西方。

  雲煙影裡見真身,始悟形骸為桎梏;禽鳥聲中聞自性,方知情識是戈矛。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白日欺人,難逃清夜之愧赧;紅顏失志,空遺皓首之悲傷。

  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的景象;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的風光。

  平地坦途,車豈無蹶;巨浪洪濤,舟亦可渡;料無事必有事,恐有事必無事。[36]

  寒灰內,半星之活火;濁流中,一線之清泉。

  攻玉于石,石盡而玉出;淘金于沙,沙盡而金露。

  乍交不可傾倒,傾倒則交不終;久與不可隱匿,隱匿則心必嶮。

  丹之所藏者赤,墨之所藏者黑。

  懶可臥,不可風;靜可坐,不可思;悶可對,不可獨;勞可酒,不可食;醉可睡,不可淫。

  書生薄命原同妾,丞相憐才不論官。

  少年霝慧,知抱夙根;今生冥頑,可卜來世。

  撥開世上塵氣,胸中自無火炎冰兢;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塵緑割斷,煩惱從何處安身?世慮潛消,清虛向此中立腳。

  市爭利,朝爭名,蓋棺日何物可殉篙里?春賞花,秋賞月,荷鍤時此身常醉蓬萊。

  駟馬難追,吾欲三緘其口;隙駒易過,人當寸惜乎陰。

  萬分廉潔,止是小善,一㸃貪污,便為大惡。

  玄奇之疾,醫以平易;英發之疾,醫以深沈;濶大之疾,醫以充實。

  纔舒放即當收斂,纔言語便思簡黙。

  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賤不足惡,可惡是賤而無能;老不足歎,可歎是老而虛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無補。

  身要嚴重,意要閒定;色要溫雅,氣要和平;語要簡徐,心要光明;量要濶大,志要果毅;機要縝密,事要妥當。

  富貴家宜學寬,聰明人宜學厚。

  休委罪於氣化,一切責之人事;休過望於世間,一切求之我身。

早知窮達有命,恨不十年讀書。[37]

  世人白晝寐語,苟能寐中作白晝語,可謂常惺惺矣。

  觀世態之極幻,則浮雲轉有常情;咀世味之皆空,則流水翻多濃旨。

  大凡聰明之人,極是誤事。何以故,惟聰明生意見,意見一生,便不忍舍割。往往溺於愛河慾海者,皆極聰明之人。

  是非不到釣魚處,榮辱常隨騎馬人。[38]

  名心未化,對妻孥亦自矜莊;隱衷釋然,即夢寐皆成清楚。

  觀蘇季子以貧窮得志,則負郭二頃田,誤人實多;觀蘇季子以功名殺身,則武安六國印,害人亦不淺。

  名利場中,難容伶俐;生死路上,正要糊塗。

  一杯酒留萬世名,不如生前一杯酒,身行樂耳,遑恤其他?百年人做千年調,至今誰是百年人?一棺戢身,萬事都已。

  郊野非葬人之處,樓臺是為丘墓;邊塞非殺人之場,歌舞是為刀兵。試觀羅綺紛紛,何異旌旗密密;聽管絃冗冗,何異松栢蕭蕭。葬王矦之骨,能消幾處樓臺;落壯士之頭,經得幾番歌舞。達者統為一觀,愚人妄指為兩地。[39]

  節義傲青雲,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鎔之,終為血氣之私,技能之末。

  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嗜。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

  己情不可縱,當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當用順之法調之,其道在一恕字。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執,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爲欲根。[40]

  文章不療山水癖,身心每被溪山縛。[41]

校勘記

編輯
  1. 乾隆三十五年問心齋刊本此處多一散字,疑衍文,內閣文庫抄本亦無「散」字,今從嘉永本
  2. 問心齋本作「沉沉」,沉沈通。
  3. 問心齋本救死扶傷作救死扶危
  4. 問心齋本「為曲謹」作「為曲謙」
  5. 撿字問心齋本作檢,二字通
  6. 問心齋本作「訒嘿」,凡嘉永本之作「黙」者,問本皆作「嘿」。下不復出校記。
  7. 嘉永本椽作掾,如是則文意不通,蓋誤字也
  8. 此處兩雖字,問心齋本皆作「須」,蓋抄襲之訛,或有意為之。
  9. 此條問心齋本無。
  10. 問心齋本作「義氣」
  11. 問心齋本此句少一「之」字
  12. 此條嘉永本無。
  13. 問心齋本少一「性」字。
  14. 問心齋本作「閨閫」、「譏諷」、「為鬼神所忌」三處皆改末字。
  15. 問心齋本博得作「愽得」。
  16. 此條問心齋本無。
  17. 問心齋本作「地不和」
  18. 問心齋本「死去」作「泉下」
  19. 膏肓,嘉永本訛作「膏盲」
  20. 問心齋本作「惟在」,文義不通,訛。
  21. 問心齋本無「見」字
  22. 同治朝錢塘陳氏如不及齋本《日省錄》有「富員之家,常有窮親戚往來,便是忠厚。」
  23. 「夫人。。。」至「局內事」兩句,問心齋本無。
  24. 問心齋本作「沉潛」、「質實」作「篤實」
  25. 問心齋本作「書禮」、「笑譚以治情」
  26. 問心齋本斑作班,黃粱一枕作黃粱一夢
  27. 問心齋本直訛作「真」
  28. 問心齋本「緩款」作「軟款」
  29. 嘉永本撼訛作「憾」
  30. 問心齋本作「可謂勞攘矣,惟靜坐是小自在。」
  31. 金鍼,嘉永本用一僻字代「鍼」,見U+2CAF9。疑為日本所謂幽靈漢字,孑然無匹者。
  32. 問心齋本作「安得睡時有清身」
  33. 嘉永本扳作板,訛。
  34. 問心齋本丘字訛作「邱」
  35. 問心齋本作「大庭賣弄」。嘉永本認得作「認的」
  36. 此條嘉永本無。
  37. 此條問心齋本無。
  38. 抄本作「泣魚處」,復於右側加小字曰:「泣一作釣」。校者按:泣魚,事用戰國策龍陽君之典。此句謂是非不到某處,然龍陽所泣,正是非也。故知泣字訛。
  39. 問心齋本無「妄」字。
  40. 此欲字二本無異,非慾也。
  41. 問心齋本作「野雲羈」
◀上一卷 下一卷▶
醉古堂劍掃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