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市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是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也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後統一開展的自然資源基礎調查。根據國務院和貴州省人民政府統一部署,我市「三調」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匯總數據,統一執行國家技術標準和省的相關要求,全面採用優於1米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影像作為調查底圖,廣泛應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無人機等新技術,創新運用「互聯網+調查」機制,全流程嚴格實行村、鄉、縣、市4級質量管控體系,歷時3年,2000多調查技術人員先後參與,實地調查了161.49萬個圖斑,全面查清了全市國土利用狀況。

全市「三調」數據成果全面客觀反映了我市國土利用現狀,從國土利用的角度反映出我市近十年來城鎮化發展、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脫貧攻堅、生態建設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績,以及下一步耕地保護、節約集約用地等面臨的挑戰。現將銅仁市主要數據成果公布如下:

一、全市主要地類數據

(一)耕地357718.90公頃(536.58萬畝)。其中,水田126216.80公頃(189.33萬畝),占35.29%;水澆地154.94公頃(0.23萬畝),占0.04%;旱地231347.16公頃(347.02萬畝),占64.67%。全市10個縣(區)中,沿河縣、思南縣、松桃縣、德江縣耕地面積較大,占全市耕地的63.27%。

位於一年三熟制地區的耕地111269.37公頃(166.90萬畝),占全市耕地的31.11%;一年兩熟制地區的耕地246449.53公頃(369.68萬畝),占全市耕地的68.89%。

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9676.60公頃(14.51萬畝),占全市耕地的2.71%;位於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32384.12公頃(48.58萬畝),占9.05%;位於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37337.07公頃(206.01萬畝),占38.39%;位於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105245.82公頃(157.87萬畝),占29.42%;位於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73075.29公頃(109.61萬畝),占20.43%。

(二)林地1157871.47公頃(1736.81萬畝)。其中,喬木林地804089.87公頃(1206.14萬畝),占69.45%;竹林地16834.47公頃(25.25萬畝),占1.45%;灌木林地323344.15公頃(485.02萬畝),占27.93%;其他林地13602.98公頃(20.40萬畝),占1.17%。松桃縣、沿河縣、江口縣林地面積較大,占全市林地的42.58%。

(三)草地8279.87公頃(12.42萬畝)。其中,天然牧草地19.01公頃(0.03萬畝),占0.23%;人工牧草地60.19公頃(0.09萬畝),占0.73%;其他草地8200.67公頃(12.30萬畝),占99.04%。草地主要分布在沿河縣、松桃縣,占全市草地的40.37%。

(四)濕地562.55公頃(0.84萬畝)。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全市濕地二級地類中只有內陸灘涂562.55公頃(0.84萬畝)。濕地主要分布在碧江區、江口縣、松桃縣,占全市濕地的77.95%。

(五)城鎮村及工礦用地78448.19公頃(117.67萬畝)。其中,城市用地3769.86公頃(5.65萬畝),占4.81%;建制鎮用地10308.71公頃(15.46萬畝),占13.14%;村莊用地60351.04公頃(90.53萬畝),占76.93%;採礦用地3361.33公頃(5.04萬畝),占4.28%;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657.25公頃(0.99萬畝),占0.84%。

(六)交通運輸用地35947.21公頃(53.92萬畝)。其中,鐵路用地611.18公頃(0.92萬畝),占1.70%;公路用地11975.45公頃(17.96萬畝),占33.31%;農村道路23209.08公頃(34.81萬畝),占64.56%;機場用地113.11公頃(0.17萬畝),占0.32%;港口碼頭用地15.34公頃(0.02萬畝),占0.04%;管道運輸用地23.05公頃(0.04萬畝),占0.07%。

(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8751.54公頃(43.13萬畝)。其中,河流水面15098.88公頃(22.65萬畝),占52.52%;水庫水面10087.25公頃(15.13萬畝),占35.08%;坑塘水面2154.87公頃(3.24萬畝),占7.49%;溝渠914.69公頃(1.37萬畝),占3.18%;水工建築用地495.85公頃(0.74萬畝),占1.73%。

二、全市專項調查數據

全市5000畝以上耕地壩區共4個,壩區內耕地面積2897.22公頃(4.35萬畝),其中坡度在6度以下(含6度)耕地面積2494.21公頃(3.74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0.70%。5000畝以上耕地壩區分布在松桃縣(3個)、思南縣(1個)。其中松桃縣內6度以下(含6度)耕地面積較大,占全市五千畝以上壩區耕地面積的70.38%。

全市石漠化耕地共30050.76公頃(45.07萬畝)。沿河縣石漠化耕地面積較大,占全市石漠化耕地的58.27%。

全市60.97%的土地坡度在25度以上,18.25%的土地坡度在15-25度(含25度),15.59%的土地坡度在6-15度(含15度),3.61%的土地坡度在2-6度(含6度),1.58%的土地坡度在2度(含2度)以下。6度以下(含6度)相對平緩的土地僅占5.19%,主要分布松桃縣、思南縣、江口縣。

銅仁市「三調」成果是制定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規劃、重要政策舉措的基本依據。全市要加強「三調」成果共享應用,將「三調」成果作為國土空間規劃和各類相關專項規劃的統一基數、統一底圖,推進全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