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俱舍論/卷001

目錄 阿毘達磨俱舍論
全書始 卷1 下一卷▶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一

尊者世親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分別界品第一

 諸一切種諸冥滅  拔眾生出生死泥  敬禮如是如理師  對法藏論我當說

論曰。今欲造論。為顯自師其體尊高超諸聖眾。故先讚德方申敬禮。諸言所表謂佛世尊。此能破闇故稱冥滅。言一切種諸冥滅者。謂滅諸境一切品冥。以諸無知能覆實義及障真見。故說為冥。唯佛世尊得永對治於一切境一切種冥。證不生法故稱為滅。聲聞獨覺雖滅諸冥。以染無知畢竟斷故非一切種。所以者何。由於佛法極遠時處及諸義類無邊差別。不染無知猶未斷故。已讚世尊自利德滿。次當讚佛利他德圓。拔眾生出生死泥者。由彼生死是諸眾生沈溺處故難可出故。所以譬泥。眾生於中淪沒無救。世尊哀愍隨授所應正法教手拔濟令出。已讚佛德。次申敬禮。敬禮如是如理師者。稽首接足故稱敬禮。諸有具前自他利德。故云如是。如實無倒教授誡勗。名如理師。如理師言顯利他德。能方便說如理正教。從生死泥拔眾生出。不由威力與願神通。禮如理師欲何所作。對法藏論我當說者。教誡學徒故稱為論。其論者何。謂對法藏。何謂對法。頌曰。

 淨慧隨行名對法  及能得此諸慧論

論曰。慧謂擇法。淨謂無漏。淨慧眷屬名曰隨行。如是總說無漏五蘊名為對法。此則勝義阿毘達磨。若說世俗阿毘達磨即能得此。諸慧及論。慧謂得此有漏修慧思聞生得慧及隨行。論謂傳生無漏慧教。此諸慧論。是彼資糧故亦得名阿毘達磨。釋此名者能持自相。故名為法。若勝義法唯是涅槃。若法相法通四聖諦。此能對向或能對觀。故稱對法。已釋對法。何故此論名對法藏。頌曰。

 攝彼勝義依彼故  此立對法俱舍名

論曰。由彼對法論中勝義入此攝故。此得藏名。或此依彼。從彼引生。是彼所藏。故亦名藏。是故此論名對法藏。何因說彼阿毘達磨。誰復先說阿毘達磨。而今造論恭敬解釋。頌曰。

 若離擇法定無餘  能滅諸惑勝方便  由惑世間漂有海  因此傳佛說對法

論曰。若離擇法無勝方便能滅諸惑。諸惑能令世間漂轉生死大海。因此傳佛說彼對法。欲令世間得擇法故。離說對法。弟子不能於諸法相如理簡擇。然佛世尊處處散說阿毘達磨。大德迦多衍尼子等諸大聲聞結集安置。猶如大德法救所集無常品等鄔拕南頌。毘婆沙師傳說如此。何法名為彼所簡擇。因此傳佛說對法耶。頌曰。

 有漏無漏法  除道餘有為  於彼漏隨增  故說名有漏  無漏謂道諦  及三種無為  謂虛空二滅  此中空無礙  擇滅謂離繫  隨繫事各別  畢竟礙當生  別得非擇滅

論曰。說一切法略有二種。謂有漏無漏。有漏法云何。謂除道諦餘有為法。所以者何。諸漏於中等隨增故。緣滅道諦諸漏雖生。而不隨增故非有漏。不隨增義隨眠品中自當顯說。已辯有漏。無漏云何。謂道聖諦及三無為。何等為三。虛空二滅。二滅者何。擇非擇滅。此虛空等三種無為及道聖諦。名無漏法。所以者何。諸漏於中不隨增故。於略所說三無為中。虛空但以無礙為性。由無障故色於中行。擇滅即以離繫為性。諸有漏法遠離繫縛證得解脫。名為擇滅。擇謂簡擇即慧差別。各別簡擇四聖諦故。擇力所得滅名為擇滅。如牛所駕車名曰牛車。略去中言故作是說。一切有漏法同一擇滅耶。不爾。云何隨繫事別。謂隨繫事量。離繫事亦爾。若不爾者於證見苦所斷煩惱滅時。應證一切所斷諸煩惱滅。若如是者。修餘對治則為無用。依何義說滅無同類。依滅自無同類因義亦不與他。故作是說。非無同類。已說擇滅。永礙當生得非擇滅。謂能永礙未來法生。得滅異前名非擇滅。得不因擇但由闕緣。如眼與意專一色時餘色聲香味觸等謝。緣彼境界五識身等。住未來世畢竟不生。由彼不能緣過去境。緣不具故得非擇滅。於法得滅應作四句。或於諸法唯得擇滅。謂諸有漏過現生法。或於諸法唯非擇滅。謂不生法無漏有為。或於諸法俱得二滅。謂彼不生諸有漏法。或於諸法不得二滅。謂諸無漏過現生法。如是已說三種無為。前說除道餘有為法。是名有漏。何謂有為。頌曰。

 又諸有為法  謂色等五蘊  亦世路言依  有離有事等

論曰。色等五蘊謂初色蘊乃至識蘊。如是五法具攝有為。眾緣聚集共所作故。無有少法一緣所生。是彼類故。未來無妨。如乳如薪。此有為法亦名世路。已行正行當行性故。或為無常所吞食故。或名言依。言謂語言。此所依者即名俱義。如是言依具攝一切有為諸法。若不爾者應違品類足論所說。彼說言依十八界攝。或名有離。離謂永離。即是涅槃。一切有為有彼離故。或名有事。以有因故。事是因義。毘婆沙師傳說如此。如是等類是有為法差別眾名。於此所說有為法中。頌曰。

 有漏名取蘊  亦說為有諍  及苦集世間  見處三有等

論曰。此何所立。謂立取蘊亦名為蘊。或有唯蘊而非取蘊。謂無漏行。煩惱名取。蘊從取生故名取蘊。如草穅火。或蘊屬取故名取蘊。如帝王臣。或蘊生取故名取蘊。如花果樹。此有漏法亦名有諍。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故。損害自他故。諍隨增故。名為有諍。猶如有漏。亦名為苦。違聖心故。亦名為集。能招苦故。亦名世間。可毀壞故。有對治故。亦名見處。見住其中隨增眠故。亦名三有。有因有依三有攝故。如是等類是有漏法隨義別名。如上所言。色等五蘊名有為法。色蘊者何。頌曰。

 色者唯五根  五境及無表

論曰。言五根者。所謂眼耳鼻舌身根。言五境者。即是眼等五根境界。所謂色聲香味所觸。及無表者。謂無表色。唯依此量立色蘊名。此中先應說五根相。頌曰。

 彼識依淨色  名眼等五根

論曰。彼謂前說色等五境。識即色聲香味觸識。彼識所依五種淨色。如其次第應知。即是眼等五根。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眼謂內處四大所造淨色為性。如是廣說。或復彼者。謂前所說眼等五根。識即眼耳鼻舌身識。彼識所依五種淨色名眼等根。是眼等識所依止義。如是便順品類足論。如彼論說。云何眼根。眼識所依淨色為性。如是廣說。已說五根。次說五境。頌曰。

 色二或二十  聲唯有八種  味六香四種  觸十一為性

論曰。言色二者。一顯二形。顯色有四。青黃赤白。餘顯是此四色差別。形色有八。謂長為初不正為後。或二十者。即此色處復說二十。謂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雲煙塵霧影光明闇。有餘師說。空一顯色第二十一。此中正者。謂形平等。形不平等名為不正。地水氣騰說之為霧。日焰名光。月星火藥寶珠電等諸焰名明。障光明生於中餘色可見名影。翻此為闇。餘色易了故今不釋。或有色處有顯無形。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闇。或有色處有形無顯。謂長等一分身表業性。或有色處有顯有形。謂所餘色。有餘師說。唯光明色有顯無形。現見世間青等色處有長等故。如何一事具有顯形。由於此中俱可知故。此中有者是有智義非有境義。若爾身表中亦應有顯智。已說色處。當說聲處。聲唯八種。謂有執受。或無執受大種為因。及有情名非有情名差別為四。此復可意及不可意差別成八。執受大種為因聲者。謂言手等所發音聲。風林河等所發音聲。名無執受大種為因。有情名聲。謂語表業。餘聲則是非有情名。有說。有聲通有執受及無執受大種為因。如手鼓等合所生聲。如不許一顯色極微二四大造。聲亦應爾。已說聲處。當說味處。味有六種。甘醋醎辛苦淡別故。已說味處。當說香處。香有四種。好香惡香等不等香有差別故。本論中說。香有三種。好香惡香及平等香。已說香處。當說觸處。觸有十一。謂四大種滑性澁性重性輕性及冷飢渴。此中大種後當廣說。柔軟名滑。麁強為澁。可稱名重。翻此為輕。煖欲名冷。食慾名飢。飲欲名渴。此三於因立果名故。作如是說。如有頌言。

 諸佛出現樂  演說正法樂  僧眾和合樂  同修勇進樂

於色界中無飢渴觸有所餘觸。彼界衣服別不可稱。聚則可稱。冷煖於彼雖無能損而有能益。傳說如此。此中已說多種色處。有時眼識緣一事生。謂於爾時各別了別。有時眼識緣多事生。謂於爾時不別了別。如遠觀察軍眾山林無量顯形珠寶聚等。應知耳等諸識亦爾。有餘師說。身識極多緣五觸起。謂四大種滑等隨一。有說。極多總緣一切十一觸起。若爾五識總緣境故。應五識身取共相境非自相境。約處自相。許五識身取自相境非事自相斯有何失。今應思擇。身舌二根兩境俱至。何識先起。隨境強盛彼識先生。境若均平舌識先起。食飲引身令相續故。已說根境及取境相。無表色相今次當說。頌曰。

 亂心無心等  隨流淨不淨  大種所造性  由此說無表

論曰。亂心者。謂此餘心。無心者。謂入無想及滅盡定。等言顯示不亂有心。相似相續說名隨流。善與不善名淨不淨。為簡諸得相似相續。是故復言大種所造。毘婆沙說。造是因義。謂作生等五種因故。顯立名因故言由此。無表雖以色業為性如有表業。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無表。說者顯此是師宗言。略說表業及定所生善不善色名為無表。既言無表大種所造。大種云何。頌曰。

 大種謂四界  即地水火風  能成持等業  堅濕煖動性

論曰。地水火風能持自相及所造色。故名為界。如是四界亦名大種。一切餘色所依性故。體寬廣故。或於地等增盛聚中。形相大故。或起種種大事用故。此四大種能成何業。如其次第能成持攝熟長四業。地界能持。水界能攝。火界能熟。風界能長。長謂增盛。或復流引。業用既爾。自性云何。如其次第即用堅濕煖動為性。地界堅性。水界濕性。火界煖性。風界動性。由此能引大種造色。令其相續生至餘方。如吹燈光。故名為動。品類足論及契經言。云何名風界。謂輕等動性。復說輕性為所造色。故應風界動為自性。舉業顯體故亦言輕。云何地等地等界別。頌曰。

 地謂顯形色  隨世想立名  水火亦復然  風即界亦爾

論曰。地謂顯形。色處為體。隨世間想假立此名。由諸世間相示地者。以顯形色。而相示故。水火亦然。風即風界。世間於動立風名故或如地等隨世想名。風亦顯形。故言亦爾。如世間說黑風團風。此用顯形。表示風故。何故此蘊無表為後說為色耶。由變壞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由變壞故名色取蘊。誰能變壞。謂手觸故即便變壞。乃至廣說。變壞即是可惱壞義。故義品中作如是說。

 趣求諸欲人  常起於希望  諸欲若不遂  惱壞如箭中

色復云何欲所惱壞。欲所擾惱變壞生故。有說。變礙故名為色。若爾極微應不名色。無變礙故。此難不然。無一極微各處而住。眾微聚集變礙義成。過去未來應不名色。此亦曾當有變礙故。及彼類故。如所燒薪。諸無表色應不名色。有釋。表色有變礙故。無表隨彼亦受色名。譬如樹動影亦隨動。此釋不然。無變礙故。又表滅時無表應滅。如樹滅時影必隨滅。有釋所依大種變礙故。無表業亦得色名。若爾所依有變礙故。眼識等五應亦名色。此難不齊。無表依止大種轉時。如影依樹光依珠寶。眼等五識依眼等時則不如是。唯能為作助生緣故。此影依樹光依寶言。且非符順毘婆沙義。彼宗影等顯色極微。各自依止四大種故。設許影光依止樹寶。而無表色不同彼依。彼許所依大種雖滅而無表色不隨滅故。是故所言未為釋難。復有別釋彼所難言。眼識等五所依不定。或有變礙。謂眼等根。或無變礙。謂無間意。無表所依則不如是。故前所難定為不齊。變礙名色理得成就。頌曰。

 此中根與境  許即十處界

論曰。此前所說色蘊性中。許即根境為十處界。謂於處門立為十處。眼處色處廣說乃至身處觸處。若於界門立為十界。眼界色界廣說乃至身界觸界。已說色蘊並立處界。當說受等三蘊處界。頌曰。

 受領納隨觸  想取像為體  四餘名行蘊  如是受等三  及無表無為  名法處法界

論曰。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苦不苦不樂。此復分別成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想蘊謂能取像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此復分別成六想身。應如受說。除前及後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為行蘊。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說六思身為行蘊者。由最勝故。所以者何。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若不爾者。餘心所法及不相應。非蘊攝故。應非苦集。則不可為應知應斷。如世尊說。若於一法未達未知。我說不能作苦邊際。未斷未滅說亦如是。是故定應許除四蘊餘有為行皆行蘊攝。即此所說受想行蘊。及無表色。三種無為。如是七法。於處門中立為法處。於界門中立為法界。已說受等三蘊處界。當說識蘊並立處界。頌曰。

 識謂各了別  此即名意處  及七界應知  六識轉為意

論曰。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此復差別有六識身。謂眼識身至意識身。應知如是所說識蘊。於處門中立為意處。於界門中立為七界。謂眼識界至意識界。即此六識轉為意界。如是此中所說五蘊。即十二處並十八界。謂除無表諸餘色蘊即名十處。亦名十界。受想行蘊無表無為總名法處。亦名法界。應知識蘊即名意處。亦名七界。謂六識界及與意界。豈不識蘊唯六識身。異此說何復為意界。更無異法。即於此中頌曰。

 由即六識身  無間滅為意

論曰。即六識身無間滅已。能生後識故名意界。謂如此子即名餘父。又如此果即名餘種。若爾實界應唯十七或唯十二。六識與意更相攝故。何緣得立十八界耶。頌曰。

 成第六依故  十八界應知

論曰。如五識界。別有眼等五界為依。第六意識無別所依。為成此依故說意界。如是所依能依境界。應知各六界成十八。若爾無學最後念心應非意界。此無間滅後識不生。非意界故。不爾。此已住意性故。闕餘緣故後識不生。此中蘊攝一切有為。取蘊唯攝一切有漏。處界總攝一切法盡。別攝如是。總攝云何。頌曰。

 總攝一切法  由一蘊處界  攝自性非餘  以離他性故

論曰。由一色蘊意處法界。應知總攝一切法盡。謂於諸處就勝義說。唯攝自性不攝他性。所以者何。法與他性恆相離故。此離於彼。而言攝者。其理不然。且如眼根。唯攝色蘊眼處眼界苦集諦等。是彼性故。不攝餘蘊餘處界等。離彼性故。若於諸處就世俗說。應知亦以餘法攝餘。如四攝事攝徒眾等。眼耳鼻三處各有二。何緣界體非二十一。此難非理。所以者何。頌曰。

 類境識同故  雖二界體一

論曰。類同者。謂二處同是眼自性故。境同者。謂二處同用色為境故。識同者。謂二處同為眼識依故。由此眼界雖二而一。耳鼻亦應如是安立。若爾何緣生依二處。頌曰。

 然為令端嚴  眼等各生二

論曰。為所依身相端嚴故。界體雖一而兩處生。若眼耳根處唯生一。鼻無二穴身不端嚴。此釋不然。若本來爾誰言醜陋。又貓鵄等雖生二處有何端嚴。若爾三根何緣生二。為所發識明了端嚴。現見世間。閉一目等了別色等便不分明。是故三根各生二處。已說諸蘊及處界攝。當說其義。此蘊處界別義云何。頌曰。

 聚生門種族  是蘊處界義

論曰。諸有為法和合聚義是蘊義。如契經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由此聚義蘊義得成。於此經中。無常已滅名過去。若未已生名未來。已生未謝名現在。自身名內。所餘名外。或約處辯。有對名麁。無對名細。或相待立。若言相待。麁細不成。此難不然。所待異故。待彼為麁未嘗為細。待彼為細未嘗為麁。猶如父子苦集諦等染污名劣。不染名勝。去來名遠。現在名近。乃至識蘊應知亦然。而有差別。謂依五根名麁。唯依意根名細。或約地辯。毘婆沙師所說如是。大德法救復作是言。五根所取名麁色。所餘名細色。非可意者名劣色。所餘名勝色。不可見處名遠色。在可見處名近色。過去等色如自名顯受等亦然。隨所依力應知遠近麁細同前。心心所法生長門義是處義。訓釋詞者。謂能生長心心所法故名為處。是能生長彼作用義。法種族義是界義。如一山中有多銅鐵金銀等族說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此中種族是生本義。如是眼等誰之生本。謂自種類同類因故。若爾無為應不名界。心心所法生之本故。有說。界聲表種類義。謂十八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名十八界。若言聚義是蘊義者。蘊應假有。多實積集共所成故。如聚如我。此難不然。一實極微亦名蘊故。若爾不應言聚義是蘊義。非一實物有聚義故。有說。能荷重擔義是蘊義。由此世間說肩名蘊。物所聚故。或有說者。可分段義是蘊義。故世有言。汝三蘊還我當與汝。此釋越經。經說聚義是蘊義故。如契經言。諸所有色若過去等。廣說如前。若謂此經顯過去等一一色等各別名蘊。是故一切過去色等一一實物各各名蘊。此執非理。故彼經言。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蘊故。是故如聚。蘊定假有。若爾應許諸有色處亦是假有。眼等極微。要多積聚成生門故。此難非理。多積聚中一一極微。有因用故。若不爾者。根境相助共生識等。應非別處。是則應無十二處別。然毘婆沙作如是說。對法諸師若觀假蘊。彼說極微一界一處一蘊少分。若不觀者。彼說極微即是一界一處一蘊。此應於分假謂有分。如燒少衣亦說燒衣。何故世尊於所知境。由蘊等門作三種說。頌曰。

 愚根樂三故  說蘊處界三

論曰。所化有情有三品故。世尊為說蘊等三門。傳說。有情愚有三種。或愚心所總執為我。或唯愚色。或愚色心。根亦有三。謂利中鈍。樂亦三種。謂樂略中及廣文故。如其次第世尊為說蘊處界三。何緣世尊說餘心所總置行蘊。別分受想為二蘊耶。頌曰。

 諍根生死因  及次第因故  於諸心所法  受想別為蘊

論曰。諍根有二。謂著諸欲及著諸見。此二受想。如其次第為最勝因。味受力故貪著諸欲。倒想力故貪著諸見。又生死法以受及想為最勝因。由耽著受起倒想故。生死輪迴。由此二因及後當說次第因故。應知別立受想為蘊。其次第因。隣次當辯。何故無為說在處界。非蘊攝耶。頌曰。

 蘊不攝無為  義不相應故

論曰。三無為法不可說在色等蘊中。與色等義不相應故。謂體非色乃至非識。亦不可說為第六蘊。彼與蘊義不相應故。聚義是蘊。如前具說。謂無為法。非如色等有過去等品類差別可略一聚名無為蘊。又言取蘊為顯染依。染淨二依蘊言所顯。無為於此二義都無。義不相應故不立蘊。有說。如瓶破非瓶。如是蘊息應非蘊。彼於處界例應成失。如是已說諸蘊廢立。當說次第。頌曰。

 隨麁染器等  界別次第立

論曰。色有對故諸蘊中麁。無色中麁唯受行相。故世說我手等痛言。待二想麁。男女等想易了知故。行麁過識。貪瞋等行易了知故。識最為細。總取境相難分別故。由此隨麁立蘊次第。或從無始生死已來。男女於色更相愛樂。此由耽著樂受味故。耽受復因倒想生故。此倒想生由煩惱故。如是煩惱依識而生。此及前三皆染污識。由此隨染立蘊次第。或色如器。受類飲食。想同助味。行似廚人。識喻食者。故隨器等立蘊次第。或隨界別立蘊次第。謂欲界中有諸妙欲。色相顯了。色界靜慮有勝喜等。受相顯了。三無色中取空等相。想相顯了。第一有中思最為勝。行相顯了。此即識住。識住其中顯似世間田種次第。是故諸蘊次第如是。由此五蘊無增減過。即由如是諸次第因。離行別立受想二蘊。謂受與想。於諸行中相麁生染。類食同助。二界中強故別立蘊。處界門中應先辨說六根次第。由斯境識次第可知。頌曰。

 前五境唯現  四境唯所造  餘用遠速明  或隨處次第

論曰。於六根中。眼等前五唯取現境。是故先說。意境不定。三世無為。或唯取一或二三四。所言四境唯所造者。前流至此。五中前四境唯所造。是故先說。身境不定。或取大種。或取造色。或二俱取。餘謂前四。如其所應用遠速明。是故先說。謂眼耳根取遠境故。在二先說。二中眼用遠故先說。遠見山河不聞聲故。又眼用速。先遠見人撞擊鍾皷後聞聲故。鼻舌兩根用俱非遠。先說鼻者。由速明故。如對香美諸飲食時。鼻先嗅香舌後甞味。或於身中隨所依處上下差別說根次第。謂眼所依最居其上。次耳鼻舌身多居下。意無方處。有即依止諸根生者。故最後說。何緣十處皆色蘊攝。唯於一種立色處名。又十二處體皆是法。唯於一種立法處名。頌曰。

 為差別最勝  攝多增上法  故一處名色  一名為法處

論曰。為差別者。為令了知境有境性種種差別。故於色蘊就差別相建立十處不總為一。若無眼等差別想名。而體是色立名色處。此為眼等名所簡別。雖標總稱而即別名。又諸色中色處最勝。故立通名。由有對故。手等觸時即便變壞。及有見故。可示在此在彼差別。又諸世間唯於此處同說為色。非於眼等。又為差別立一法處。非於一切。如色應知。又於此中攝受想等眾多法故。應立通名。又增上法。所謂涅槃。此中攝故獨立為法。有餘師說。色處中有二十種色最麁顯故。肉天聖慧三眼境故。獨立色名。法處中有諸法名故。諸法智故。獨立法名。諸契經中。有餘種種蘊及處界名想可得。為即此攝。為離此耶。彼皆此攝。如應當知。且辯攝餘諸蘊名想。頌曰。

 牟尼說法蘊  數有八十千  彼體語或名  此色行蘊攝

論曰。諸說佛教語為體者。彼說法蘊皆色蘊攝。諸說佛教名為體者。彼說法蘊皆行蘊攝。此諸法蘊其量云何。頌曰。

 有言諸法蘊  量如彼論說  或隨蘊等言  如實行對治

論曰。有諸師言。八萬法蘊一一量等法蘊足論。謂彼一一有六千頌。如對法中法蘊足說。或說。法蘊隨蘊等言一一差別數有八萬。謂蘊.處.界.緣起.諦.食.靜慮.無量.無色.解脫.勝處.遍處.覺品.神通.無諍.願智.無礙解等。一一教門名一法蘊。如實說者。所化有情有貪瞋等八萬行別。為對治彼八萬行故。世尊宣說八萬法蘊。如彼所說八萬法蘊皆此五中二蘊所攝。如是餘處諸蘊處界類亦應然。頌曰。

 如是餘蘊等  各隨其所應  攝在前說中  應審觀自相

論曰。餘契經中諸蘊處界。隨應攝在前所說中。如此論中所說蘊等。應審觀彼一一自相。且諸經中說餘五蘊。謂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五蘊。彼中戒蘊此色蘊攝。彼餘四蘊此行蘊攝。又諸經說十遍處等。前八遍處。無貪性故此法處攝。若兼助伴五蘊性故。即此意處法處所攝。攝八勝處應知亦爾。空識遍處。空無邊等四無色處四蘊性故。即此意處法處所攝。五解脫處慧為性故。此法處攝。若兼助伴。即此聲意法處所攝。復有二處。謂無想有情天處。及非想非非想處。初處即此十處所攝。無香味故。後處即此意法處攝。四蘊性故。又多界經說界差別。有六十二。隨其所應當知皆此十八界攝。且彼經中所說六界。地水火風四界已說。空識二界未說其相。為即虛空名為空界。為一切識名識界耶。不爾云何。頌曰。

 空界謂竅隙  傳說是明闇  識界有漏識  有情生所依

論曰。諸有門窓及口鼻等。內外竅隙名為空界。如是竅隙云何應知。傳說。竅隙即是明闇。非離明闇竅隙可取。故說空界明闇為體。應知此體不離晝夜。即此說名隣阿伽色。傳說。阿伽謂積集色。極能為礙故名阿伽。此空界色與彼相隣。是故說名隣阿伽色。有說。阿伽即空界色。此中無礙故名阿伽。即阿伽色餘礙相隣。是故說名隣阿伽色。諸有漏識名為識界。云何不說諸無漏識為識界耶。由許六界是諸有情生所依故。如是諸界從續生心。至命終心恆持生故。諸無漏法則不如是。彼六界中。前四即此觸界所攝。第五即此色界所攝。第六即此七心界攝。彼經餘界如其所應。皆即此中十八界攝。

說一切有部俱舍論卷第一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