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菴先生集/卷三十五

卷三十四 陶菴先生集
卷三十五
作者:李縡
1803年
卷三十六

墓碣

編輯

生員朴公墓碣

編輯

國朝言治。莫尙於己卯之世。言小人之禍。亦莫甚於己卯。其時用人。有賢良科一路。禍旣作而法亦旋廢。不可復行矣。夫三代以後。野無遺賢。惟此時爲然。苟有行道之志。則宜若有出無處。如金老泉先生。固上下之所共渴企者。而其餘百二十人中。不就試者爲四十人。豈以薦法稍近古。而猶以科爲名。非三代之制。而不屑就也耶。抑禍機已見。不可有爲而然耶。是未可知也。朴公以洪字士毅。正德丁卯生員。當薦時。有以用心醇謹。孝悌夙著爲目者。或雲靜菴文正先生所薦。而不可詳也。公始在不就試之中。禍作之後。薦中諸賢。盡被黨錮之禁。公走入月峰山以自晦。山在昌平縣東。洞壑淸邃。公意甚樂之。就峰下置一室。爲藏修之所。圖書蕭散。絶無塵趣。老年從學者衆。優游講磨。以終其世。自號以月影者。其亦不受溷濁之意也歟。朴出咸陽。遠祖善。仕高麗禮部尙書。其後簪纓不絶。至吏部尙書臣蕤。討平南賊。事載麗史。曾祖諱得時。司僕卿。祖諱鮮。司醞署正。考諱遂和。進士。生及免懷。能執父喪。不食羶葷。時稱三歲孝子。妣彥陽金氏。將仕郞伯衡女。司醞公以下皆籍光州。至公始移於昌。世傳公兄以寬爲養出宰潭陽。而金夫人不樂赴公府。公奉以往昌。以昌近潭。便於就養也。後不復返鄕。子孫仍爲昌人。公初配崔氏。早歿而無育。繼娶光山金氏府使崇汀女。生五子。惟新直長,惟哲,惟年,惟成,惟吉。惟新男吳卿僉知,眞卿,長卿參奉。以孝旌閭,仁卿。惟哲男沖卿。惟年男春卿。惟成男元卿,亨卿,貞卿。曾玄以下不盡記。公葬於潭陽府南高佐院坐艮之原。後孫新克來乞銘。銘曰。

黨錮籍中。以靜菴爲首。豈獨老年之光華。自可百世而不朽。

處士愼公墓碣

編輯

樂水齋愼公。以萬曆癸酉十二月二十三日。卒於安陰之書堂。壽七十三。卒後百有幾年。鄕人懷其德。廟而祀之。詩曰樂只君子。德音不已。其斯之謂歟。公諱權字彥中。居昌人。德器天成。甫成童。已能志於學。而以親命勉就公車。屢發解。輒不利。旣而歎曰。人爵在人。天爵在我。安可舍我而求諸人哉。遂杜門讀書。覃思實踐。不求聞達。以終其身。其造詣之深。有不可得以測也。顧其可見之行。則居致敬養致樂。蓋無愧於古所謂孝者。而享祀之節。尤致其誠。嘗作小齋於祠堂西階之側。齋於斯祭於斯。忌日必前期十日而齋。齋之日。使子弟進食。女奴不敢近前。祭則肅然如在。老而不能躬則人扶而伏於庭。陳饌必一一點視而後進。其純孝如此。而公則猶欿然不自足也。其爲學。大抵明體達用。而以毋自欺愼其獨爲要。嘗曰小學是做人樣子。治己治人。一以是爲律。嚴於正家。厚於睦族。於人則揚善而隱惡。臨歿顧諸子曰。汝曹愼勿爲不善。嗚呼。古人不可見。而其心若可見。若公者豈非篤行君子人歟。所居有巖泉之勝。公樂而忘憂。林葛川薰兄弟於公爲婦兄弟。暇日從遊。有訪花隨柳之趣。李龜巖楨又數相訪。留連講討。安陰人至今傳爲盛事雲。公葬於同縣草岾里。孺人林氏祔。蓋從判書公先兆。判書諱仁道。是生贊成諱以衷。生參判諱幾。參判之孫諱友孟。是爲公考。妣八溪鄭氏。府使玉衡女。公五男。復亨,復興,復行,復振,復始。女歸士人金聲遠。諸孫曰證,譡,諫,誢,誡,誧,說,𧨳,訒,譍,譫,諃,諾,諧,讘。曾玄以下不能盡載。公五代孫守彝能紹其家學。來乞樹墓之文。余嘉其志。又悲公湮沒不章。遂爲之銘曰。

德裕之山。磅礴扶輿。跨數百里嶺湖。意其間必有瓌才碩德遯世而不聞者。公其人歟。

處士金公墓碣

編輯

河西金先生嘗詔其門人曰。太極圖說。道理精明。文𥳑意足。西銘䂓模廣闊。不泛不漏。若天質高明。先從太極上用功。不然則且理會西銘。以及乎太極。太極德性之本領。西銘學問之綱紀。要之終不可偏廢。仍手書以授之。先生學問門路。於此可攷。而其授受之際。門人之賢。亦可知。公則其人也。諱齊顔字士愚。義城之金。出自新羅敬順王。我朝議政居翼。直提學湄。校理運秋。仍三世大顯。是生傅賢直長。顥護軍。於公爲考。自護軍始居古阜之優德村雲。公善事親。自幼少時已然。及喪前後廬墓凡六年。嘗毀極而疾。水漿不入口。夢人授神丹乃甦。人謂誠孝所感。喪畢又結茅墓下。晨夕展拜。涕淚汍瀾。終身不近華采。不聽絲竹。每喪餘。自月朔變食。以少時衣有母夫人手線者。常深藏之。祭日必服而行事。臨歿又出置床上。泣而言曰。吾死以此斂之。其至行如此。公旣從河西遊。絶意公車。潛心力學。一遵先生所眎旨訣。而尤酷好大學。於子弟則以孝經小學爲始。其敎之也。必曰知有不明。行必窒礙。此又得於先生者也。又與高峰奇公爲道義之交。於四端七情理氣之際。多所辨難。高峰嘗勸以仕。公笑而不應。伯氏齊閔號鰲峰。李一齋門人也。兄弟學有淵源。士友咸推重焉。公天姿高邁。脫然無塵累。於物少所好。獨愛竹。雜植庭除。顧而樂之。仍名其軒。且能詩。往往膾炙人口。年六十五。萬曆甲午卒。葬於同郡先塋之傍。室南平潘氏祔。男女各二人。智晟生員。以孝克家。韓珩判官。金剛其壻。生員生地南。文科持平。地西,地一,地精。地南取地一子八柱子之。地西男世柱,宗柱。地一男鰲柱,元柱。地精男廈柱。日晉,日恆,日漸,日休,日臨,日井,日升,日謙。其玄孫。而外裔之顯者曰參議柳諫,掌令宋思胤,佐郞宋思翊也。余讀鰲峰哭公之詩。有曰心淸似片冰。於此可以想見其爲人矣。獨其踐履之篤。造詣之深。有不可得以聞者。是可恨也。然大賢所以嘉惠後學之意。賴公而得傳於世。又烏可少也。余故曰河西先生門人金公某。以此題公之墓足矣。

處士愼公墓碣

編輯

公諱復振字伸之。樂水齋諱權之第四子也。愼出居昌。自判書仁道。葬於傍縣安陰。子孫仍家焉。左通禮後庚,進士榮壽,承訓郞友孟。樂水以上三世也。外祖曰林石泉得蕃。其二子薰,芸。卽世稱葛川,瞻慕堂者。公素受業葛川之門。博學篤志。葛川器重之。始爲親應科。屢屈會圍。不復爲擧業。其居喪食粥三年。廬於墓側。每省拜。哀號欲絶。傍有老僧嘖嘖叉手於後。時有朝命焚士大夫墳庵。官人到公廬。公令焚之則再拜而退曰。寧獲罪於官。吾不忍也。婦翁無子。欲以公次子屍祀。公不可。及歿亟議於李氏。立其後。君子曰有禮。蓋善其不滅姓也。婦翁之兄靑蓮公後白勸公應蔭薦。公曰呈身干進。士之恥也。所居山水淸絶。公就先人故廬。日與隣友成石谷彭年講學於其中。蓋其樂有人不及知而己獨知之者。年八十四。萬曆己未十二月十二日。終於夜川書齋。夜川其號也。其明年二月。葬同縣古昌里。李孺人祔。公四男𧨳,訒,譍,譫。女婿參判曺好益,忠義柳榎。生員景稷,光盛,景望,景逸,景運其孫也。公爲人溫恭豈弟。於鄕黨尤和厚。雖不爲崖異之行。而明辨義理。處事不苟。不近聲色。不喜交遊。安分守身。以全其天得。蓋以樂水爲父而葛川爲師也。公嘗曰忌日終身之喪。豈以支子而不可行祭耶。及老而病。歎曰少不能爲孝。老不能與祭。不如死之久矣。又戒子姪曰。勿言人過失。吾家家法也。當仁弘有盛名。公獨先言其必敗。果驗。余旣銘樂水公墓。樂水公後孫守彝又爲公請銘。愼氏之門。一何多賢也。然而生而不顯於時。歿而不傳於史。於今百有餘年。寖遠寖湮。世無有知者。嗚呼。其可哀也。然公旣實有諸己矣。雖不知於公何損。後之爲善者。無或以是而怠焉。銘曰。

在家爲賢子。在鄕爲善士。以此銘公。庶不愧已。

生員朴公孺人兪氏墓碣

編輯

嗚呼。此故成均生員朴公好賢曁其配孺人杞溪兪氏之墓也。公字季容。密陽人。其先出新羅始祖。本朝集賢殿副提學剛生以下五世連擢第大顯。考諱忠元吏曹判書。妣星山李氏。僉正麟壽女。公生而穎秀。未弱冠。文譽藉甚。隆慶庚午司馬兩試。自後發解。輒居上游。判書公卒。公柴毀不勝喪。年三十二辛巳卒。後以曾孫新胄貴贈司僕寺正。孺人考曰泳郡守。祖曰絳判書。壬辰之亂。從其母鄭氏避兵於楊州車踰嶺下。寇猝至。鄭氏老病不能行。孺人相守不忍去。遂與母幷命。車踰嶺卽兪氏先山。公始權葬於此。孺人歿而仍祔焉。夫孝者。人道之大經。人孰無一死。而死於孝者爲難。聖人固不以滅性爲孝。然從古死者少而不死者常多。則其死者終不害爲孝。況婦人移天之後。能爲所生辦一死者尤絶尠。可以配公而無愧矣。嗚呼烈哉。凡三男。安節早死無後。安禮通政楊州牧使。安行進士宗廟令。安禮生承任,承儒。安行生承仁。天文學兼敎授早死。承休,承健。皆文科執義。女適監司李東稷。玄胄,震胄,天胄,新胄,文胄,聖胄,慶胄,相胄,弘胄,東胄,命胄,世胄。皆公曾孫。而外孫顯者李監司之子判書秀彥也。玄胄之孫聖源方爲承文正字。以諸宗人之請。來徵碣文。余夙慕其孝烈。遂爲之敘次如此雲。

生員朴公墓碣

編輯

山陰山水。甲於嶺南。而龍湖又甲於山陰。有所謂臥龍亭者。故生員朴公尙圭居之。其祖考文楧亦生員。考以爀亦中司馬。旋罷榜。兩世有文有行。酷愛龍湖之勝。優游以卒其身。至公卽舊廬而葺之。仍寓尙友隆中之意。滿室圖書。一塵不到。角巾嘯詠於其中。士大夫慕其風致。咸折節與交。往來冠蓋。殆無虛日。公家素貧。烹魚釃酒。各盡其歡。以是臥龍亭益名於嶺南。公字賓卿。羅州人。鼻祖應珠。七代祖孟智。官校理號春沼者最顯。公與弟崇圭友愛甚篤。未嘗一日離事親。居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居母喪時年六十三。而不勝而卒。癸亥十二月二十日也。公嘗移葬其考於龍亭之西。從遺志也。及是公又葬於其下。妣長水黃氏。翼成相國喜之後。縣令廷說之女。公娶淸州韓氏。其考察訪夢參。二男壽一,壽齊。側出曰壽祉,壽祺。壽一男師亮進士,志亮。女爲盧世勛魚翼龍妻。壽齊男景亮,仲亮,季亮。師亮來乞銘。銘曰。

龍湖之水。淸且漣漪。嗚呼善士。老於斯葬於斯。

進士楊公墓碣

編輯

處士楊公時冕子整。嘗於台山之下赤江之上。作落霞亭而居之。公萬曆癸丑進士。間游太學。時昏朝政亂。彝倫斁絶。公賦長安曲一篇以見志。大歸鄕里。凶人宰南土者往往過門。輒不見。仁廟反正。公婦黨有當路者勸之仕。笑而不應。偃仰嘯詠。樂而忘世。士大夫高其風致。年四十二。丙寅六月二十日卒。葬於山之中麓。去亭數里。楊之先。在麗末大提學以時,直提學首生最著。直學夫人李氏早寡。父母欲奪其志。負腹子走南原。南原夫之鄕貫而別業在焉。夫人因避寇亂。上飛鴻之山。望龜岳曰。山氣佳哉。遂宅於淳昌。子孫因之。公直學八世孫也。考諱士衡正郞。祖諱洪副正。室海南尹氏。端中之女。觀察使復之孫。一男汝稷。高斗望生員,金浯,李文英其女婿。而郡守五擧,舜擧,說擧,卨擧,震基,載基,漢基,命基,翊基生員,炯基,處基,道基,春基。孫若曾孫也。公十五而孤。能自力爲學。動遵繩墨。閨門斬斬有法。其實行如此雲。玄孫應秀近從余游。作而言曰吾祖歿百有餘年。亭旣廢矣。墓亦無刻。願得一言之重。余嘗得所謂長安曲者而讀之矣。詩出性情。其人可知也。遂爲之銘。銘曰。

山峨峨兮水泱泱。我懷古人兮不可忘。

處士權公墓碣

編輯

安東權翕子和從余游。間謂余曰。吾曾大父醉醒公抱德潛光。以終厥世。墓無顯刻已七十年所。其將泯泯焉無聞。子其憐之。余謹按其狀。諱以一字士中。始祖幸佐麗祖。官太師。國朝判書興,司諫參,壯元及第正郞克中。相繼赫舃。其後數世不振。祖世愚從仕郞。考大信文川郡守。外祖完山李叢。公少而聰穎。看書過目成誦。萬曆丙午生員。未幾光海政亂。母后幽廢。賊臣纘男鼎吉皆公親黨。有時來見。公惡之。從後門避去。仍盡室歸陽城之德山。自後足不跡城市。疏糲不繼。而處之夷然。傲睨塵濁。沉冥身世。不知老之將至。醉醒其堂號也。鄕人屢以才行薦聞。公漠然無意於世。年七十四。辛丑某月某日卒。始葬同縣萬祥洞。又改卜故堂之址。室寶城吳氏。進士尙吉之女。與公祔。五男碩老,碩弼,碩載,碩儁,碩賢。側出曰碩平,碩洪。碩弼生道重。碩載生宜重台重衡重。碩儁生萬重器重。碩賢生泰重。翕。泰重出也。翕之弟曰弇,盒。余高公志行。遂爲銘。銘曰。

赤城之陽一畝宮。醉耶醒耶嗟是翁。逢此百罹欲無聰。去惡若浼凜遺風。聖化方新如日中。誰令此老死蒿蓬。衡茅之墟四尺崇。我作銘詩眎無窮。

龍巖閔公墓碣

編輯

余觀古今孝烈固多矣。未有如龍巖閔公一門之盛者也。尤菴先生嘗爲龍巖傳。載其事甚詳。其傳曰閔垶載萬。驪興人。早拋擧子業。跌宕文史。砥礪名節。寓居通津之鳳翔里。鳳翔蓋其十世祖愉所居。愉知高麗將亡。以府院君退居。入我朝不仕。仍歿於鳳翔雲。載萬事親奉祭。盡其誠心。有四子。長之釙次之鈺次之釛次之釴。女亦四人。長爲崔汝峻妻。居常訓戒。必以義方。崇禎丙子。北虜大至。大駕入南漢。載萬挈家屬入江都。與諸子屬義旅。丁丑正月二十一日。賊曳船於陸地。至甲串東岸。載萬盡率諸子及奴僕。出信地把守。二十三日朝。賊船將渡。而我船無一隻防禦。俄而留守張紳率舟師至。人皆喜躍。已而紳偃旗止鼓。載萬曰此必無戰意也。紳果棄船走。或謂載萬曰。事無可爲者。一隻船罣在岸邊。吾輩幷力曳入於江則可以走矣。載萬曰士大夫以義旅爲名。事急先渡可乎。言未訖。義將去而師徒潰。載萬顧謂三子曰已不聞行朝消息如何。又未知疆域餘存者幾何。八路盡爲腥羶之地。而今此彈丸一島又如此。雖獲保存。將安歸。聞家屬已向摩尼山。追及至德浦曰今日之義。惟向潔凈處。從容就死而已。或曰此去劒島不遠。潮退雖無船可以跋涉矣。載萬曰跋涉泥濘之際。賊騎猝至則雖欲死不可得也。且奔走道路。苟冀倖免。本非吾志也。遂同至天登寺。升法堂列坐。使處女三人幷笄。各服其服。時避亂士庶彌滿寺中。載萬厭其紛擾。討一靜處。寺後有三四間土宇。卽移坐。諸婦女各解所帶白紬巾。自經於宇內。載萬臨訣謂奴曰。豈望收葬先壠乎。一家十餘人同此一處。庶得相依於地下。我輩死後。毀此宇以掩之。汝輩各出圖生可也。之釙曰吾豈忍目見父親之亡乎。遂先其父而經焉。蓋一家死者十三人。載萬及庶姊。之釙及其妻李氏。之釛及其妻金氏。之釴及其妻柳氏。女崔汝峻妻。其次處子三人。妾禹姓也。載萬父仁伯。能文有行。號苔泉。受學於牛溪先生。策勳封驪陽君。祖思權副正。壬辰倭變。宣廟將西行。思權伏駕前請曰。宗社在此。請效死勿去。外祖縣令鄭煕鄰。溫陽人。有高行。栗谷將薦爲臺官。會先生卒。遂不果。蓋其家世。尙氣槩崇節義勵行檢。雖其婦孺習熟見聞。皆視死如赴樂地。噫。人誰無天賦之良心。獨閔氏如此者。豈無所以也。嗚呼。先生此言。可以不朽於百世。雖謂之與日月爭光可也。公之後孫爀乞公碑文。余遂撮其略而爲之序。系之以辭。銘曰。

此惟天地間正氣之所鍾。其鬱結噴薄。安知不化風霆而爲長虹。使吾東禮義之邦。增光於百世。繄公一門之功。我作斯銘。以昭示於無窮。

進士鄭公墓碣

編輯

咸平之飛川。有所謂濯纓齋者。進士鄭公穉長孺所宅也。昏朝戊午。靈光人李垓等主讎母之論。設疏會於本縣。公深懷公正之憤。倡多士逐之出境。人謂危禍立至。而公不少動。竟坐是停擧十年。築室於斯。左右圖書。優游自適。士夫高其風節。丁酉倭亂。公門遘禍最酷。公母及祖母李氏。皆自投於七山之海。父進士諱希得。與姜睡隱沆同陷賊中。終以誠孝感狡奴。先姜公出。有海上錄行於世。公伶仃無依。依外氏。年尙幼而哀痛如成人。不食肉不戲言。及父還。爲其母追喪。哭朝夕。公亦從傍哭。父止哭亦止。又共素以終三年。及娶婦入門。見其服御華彩。容色慽然。婦亦感泣。去其美飾。凡魚薧之出自七山者。不忍近口。家人無貿於市者。父疾涕泣嘗糞。不一解衣帶。每夜久命之退。不得已出戶外。潛候鼻息。知安寢而後乃退。又能善事繼母。母嘗歎曰雖自生。何加焉。其喪也。旣衰而廬墓致毀。一如喪父時。當祭。家內寂然無一聲。雖病不與祭。而祭之日。必明燭而達曙。其至行如此。中己卯進士。是後不復應擧。累登薦剡。不沾一命。公議惜之。公性喜任恤。窮族歸之如家。而來則忘歸。尤急人之喪。不計家有無。是以爲鄕黨所重雲。公生於萬曆癸巳。卒於顯宗丁未。年七十五。葬於同縣板橋坐酉之原。配陽城李氏。生四男一女。弼周,鳴周,以周,昌周。士人李杓其婿也。內外孫曾。不能盡記。縡嘗爲公狀德。而今又以濟弘之請。作樹墓之文。濟弘其曾孫也。銘曰。

七山之魚。終身不登盤。孝哉誰儔。滄浪之歌。消遣此生涯。樂哉何求。我銘玄石。載闡厥幽。

承議郞朴公墓碣

編輯

蓋當丙丁以後。天地崩裂。忠志之士。多憤慨自廢。或走入山林。或放浪江海。若滄海許公格,南溪朴公承任其尤者。而許公猶以詩名。朴公務晦跡不見。以是世無知者。悲夫。朴爲密陽大家。副提學剛生,正字切問,左參贊仲孫。最有名。歷累世至判書大提學號駱村諱忠元。是生諱好賢司馬。以孝死。生諱安禮。通政楊州牧使。娶靑松沈氏縣監友聖之女。公其子也。公孝友篤至。丙子遭牧使公憂。旣葬猶晨昏展墓。雖風雨不廢。啜粥飮水。不茹菜果。是冬虜兵大至。士女奔波。公方上墓號哭。奉母入東峽。已而聞城下報。西向痛哭不已。公素不喜擧子業。卒喪不復就擧曰。縱未能蹈海而死。豈復有當世之念耶。杜門奉老。孝養備至。及憂守制。一如前喪。有弟承儒抱疾沉痼。公年踰六旬。所居稍遠。而日日躬問。如是者累年。公多讀古人書。泛濫諸家。尤閑於孫吳法。丙子亂。權井吉自關東勤王。逆公於路中。問以計策。公曰方今城中苦待援兵矣。余見龍津渡有訓局倉。倉有火藥六七櫃。可急遣人取之。分兵上黔丹山。樹旗張砲。以爲疑兵。則賊必撤半圍而來襲矣。乘此時以輕銳從東門入則賊鋒少挫。而我師氣倍矣。井吉不果用還敗。識者慨恨。孝廟時尤菴先生在朝。聞公義槩。要與同事。因知舊勸起。而公終不肯焉。己亥大喪之後。公語人曰不久當有寧陵移奉之議。自此山林之禍作矣。公歿後果驗。公之先事燭幾多如此。平居不以産業經心。屋不蔽雨。朝不繼夕。而常晏如也。持身斬斬有矩度。而與人樂易。以是鄕隣不威而畏。無施而恩。趙公龜錫爲楊州牧時。公里中民有訟於官者。趙公謂之曰汝居有君子。何不就質耶。公之見重於人如此。公不喜與俗士游。所游多方外不羈之士。而滄海翁其知己也。年六十三。庚戌十月一日。無疾而卒。葬於楊根水多谷酉向之原。室龍仁李氏承旨弘望之女。與公同年生。壽八十四終。祔於公墓。一男五女。男某女某。其曾孫聖源從余游乞銘。銘曰。

碧海之水。不可蹈兮。衡門之下。可以老兮。千秋萬世。應爾悼兮。

通德郞洪公墓碣

編輯

遜愚洪公有子曰聖迪字允之。不幸年三十六而卒。遜愚嘗遯於太白之春陽洞。孝廟己亥。起布衣。授六品官。強起趨朝。公時遘疾將死。泣曰何辜於天。不復見吾父耶。聞者悲之。公南陽人。副提學泂。燕山朝以直道追謫。靜菴先生銘其墓。子彥弼,孫暹。皆官領議政。二傳爲郡守敬紹。遜愚其子也。諱錫。外祖曰監正杞溪兪尙曾。公神秀而氣和。幼有至性。出遇異味。必歸遺父母。十三歲虜使至京。公發憤倡羣童。以瓦石邀擊於路。虜大駭遁去。亂作。遜愚適不在。公搜取書帙中父所嘗好者以隨身。顚沛不失。兵戈甫定。士大夫子弟絶不讀書。公獨不懈益勤。及長喜棲山房。往輒忘返。人戒其過勞則曰。與其不學而生。寧死。爲文不事雕刻。操筆立成。旣屢屈公車。遂乃斂就實地。於心近二書。用力尤至。使假之以年。庶幾克紹其家學。而天遽奪之。何也。嗚呼惜哉。配漆原尹氏。縣監敏道女。男女皆二人。翊相,宅相。士人權以得,王之佑其壻也。長房男煕績生員。次房男煕緝。煕績來乞銘。銘曰。

嗟遜愚。有才有學。而不得其位。而有賢子。而又不得其年。奈何乎天。

贈持平李公墓碣

編輯

肅廟庚子。命贈學生李志益爲司憲府持平。以孝也。抱川人士數百人。咸言志益五歲母死。九歲而孤。善事繼母李。溫凊之節。甘毳之供。務以順適其意。設枕斂簟。未嘗使婢僕代之。推以事繼母之母如母。母之疾親嘗糞。冬月浴於冰泉。泣禱神明。仍以成疾。殆不能起居。而母所服饘粥藥餌之屬。不委諸家人。躬自監視。母服之則喜形於色。忘己之有疾也。母病旋愈。人以爲孝感。及母死。哀毀過節。居喪之節。一遵文公家禮。歠粥以終三年。與人語。未嘗見齒。每以穉年不能執喪。爲終身至痛。衣必純素。食不重味。每遇忌月。不食肉。具明衣處別齋。以盡其誠。又必思平日所嗜之物。以辦祭需。祭日哭泣號擗若在袒括。聞人有老親。貧無以養。又或親死而窮不能斂者。輒爲之惻然。竭力顧助。無難意也。年旣衰老。猶躬行享祀。未嘗攝行。或勸以調養則公泣曰。吾天地間一罪人。早失怙恃。不能盡人子之職。不於此用誠。惡乎用其誠。聞者感泣。死時又飭其子毋厚葬。雖古所稱孝子。無以加之。觀察使臣演以聞。下禮曹。臣鎭厚請贈職。有是命。今上丁未又命旌門。公字子謙。驪州人。高麗仁勇校尉仁德其上祖。我朝兵曹判書敬憲公諱繼孫。號爲名臣。公其六世孫也。祖諱友廉贈參判。考諱尙豪同知中樞府事。妣丹城李氏義秀之女。公甲戌四月三日卒。去其生戊午七十七。葬於抱川蓼洞。室咸平李氏。府使瑞麟其考。無嗣取族弟志得之子時鎭爲後。時鎭二男。曰潭曰濯。三州李縡嘉其行。表之於碣曰。

嗚呼母兮。生我鞠我育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而鮮或有能盡其職者。使視公之行。其無愧色。

學生安公墓碣

編輯

順興安公悟覺初。年四十一崇禎庚子卒。葬於果川之良才里。孺人江陵金氏祔。其子堯佐欲乞銘於三州李縡。老不能躬。疾且革。命其子衡衢曰。吾父之棄小子也。小子甫五歲。儀形易覩也。猶不能識其髣髴。況德之蘊乎中者耶。然竊嘗徵諸吾母。有一二可傳。將以是徼惠於當世立言者。今則已矣。吾其不瞑乎。旣歿。衡等亟踵門涕泣而請。余悲安氏兩世之志。遂記其世著其行。錄其後承。俾刻於墓。其世則麗末洎我朝。及第碩,謹齋文貞公軸,文𥳑公宗源,良度公景恭,靖肅公純,文肅公崇善。凡五六世。赫然爲名人。文肅之後四傳爲縣監世寬。己卯士流。是生進士祥。祥生春仁。忠毅校尉。是公三世。外祖軍器寺正草溪卞廷立也。其行則九歲。爲卞夫人割指進血。其後父疾。又割股。父母歿。與僮指二三廬墓下。猶自力乎喪禮。又遭時亂離。家事蕩殘。比有室。能立祠堂備祭器。晨昏必拜展。當祭致愨。雖臠餘皮毛之屬。不令褻棄。甚嗜書。有市者。衣服馬牛亦不恡也。又手寫至四十餘卷。待妻子以義。與宗黨以和。遇鄕里以恭。當路有聞其賢。要與一見。終不肯。孺人之世曰縣監忠淹,牧使行。其父與祖。事君子無違志。及寡能理家嚴整。又敎子勤學。不爲姑息愛。是其行也。其後承則曰堯錫早死。堯佐其次。有文行。不幸坎壈以歿。一女爲李奎相妻。韓珪,李夏根,林蘅。堯佐之壻。李奎相二壻尹浟,黃腆虞候。衡,衢俱進士。衡男曰載泰,載復。銘曰。

父母畜兮胡不卒。喪亂集兮能自立。孝爲楨兮書滿籝。雖蚤亡兮其澤長。

學生閔公墓碣

編輯

閔氏世文雅。爲東國名族。在我朝立巖公最隆顯。季曰監察齊英。公其四世孫。諱光時字益之。考楗參奉。妣林川趙氏。參奉希聖之女。立巖公嘗居淸之立巖。至參奉遂家焉。公則生而老。歿而葬。據其狀。公事親能竭力。或釣於水。或採於山。得一味。必別藏之。家甚貧。便身之具畢給。以至月備歲制。靡有餘憾。祭奠咸如儀。又置墓田。與昆弟友。視其子如己出。孤者育之。仍爲之嫁娶。田取荒頓。僕取老羸。一如薛孟嘗。待人氣味溫然。見不善若浼。立巖之後。有文忠文貞曁文孝忠文諸公相繼大顯。公絶無扳援意。或勸之仕則不應。安分守朴。以終其世。距其生天啓丙寅七十一。配安東金氏。壽八耋。後公四歲祔。男晉重,漢重,虞重,楚重。女申洙。鎭岱,鎭岳,鎭𡼖二房出。鎭綏,鎭溥,鎭瑞三房出。四房男鎭埰,鎭溟。鎭埰爲長房後。公內蘊實行。旣壽而臧而多子孫。子孫又稍稍以文自振。天之報善人。其在是歟。綏岱嶽來請銘。以余立巖之彌甥也。銘曰。

宗族稱孝。鄕黨稱悌。伊聖人謂之士。豈必皆文質彬彬而後君子。

學生朴公墓碣

編輯

綾城朴獻可從余游。一日以其父思愼之言請曰。吾祖諱瀏字美源者。隱居求志。蓋類古之遺逸。其先出咸陽。高麗尙書善。本朝世子翊贊遂智。選淸白吏。是最顯者。曾祖主簿苓。祖同中樞成仁。考通德郞震煥。世居寶城郡。至公始徙於綾。綾之邑東五里有冷井村。公愛其泉壑。選勝而居焉。其改以寒泉則所以寓慕朱子之意也。公姿性雅潔。絶無塵俗之累。幼失怙恃。不及致養。實有終身之慕。昆弟四人。夜則同衾。未忍頃刻離違。孝友之出天如此。鄕俗故多躁競。公獨杜門守靜。以行義自礪。善者漸知嚮仰。不善者畏之。居久之。風俗寖變。頗以禮讓爲事。公築石爲砌。引流爲塘。左右花竹。交映琴書。而偃仰其中。讀書以自樂。蕭散有出塵之趣。乙卯七月二十七日卒。享年四十九。配淸道金氏。配君子無違。公歿後敎諸子成就。三男。斗咸,文咸,泰咸。泰咸吾父也。吾鄕之人語及公。必曰善士善士。然不有大君子一言之重。恐無以徵信於後。敢以請。余嘉其孝。遂爲之銘。銘曰。

千里相望兩寒泉。不見其人懷其賢。一室圖書坐蕭然。此樂惟公獲之先。我作銘詩寄幽阡。嗟哉令名垂億年。

學生金公墓碣

編輯

公諱始聲字大而。金出彥陽。高麗名臣就礪之後。本朝副提學敬直,直提學汶最顯。歷數世護軍宗胤。尤菴先生爲作傳。是生錡。壽職嘉善。公其子也。少能文。屢發解不耦。老於龍仁之直谷。谷有巖泉之勝。樂而玩之。自號玩㵎翁。讀書飭行。以終其身。壽七十七。葬於其屋後。公性孝。母疾爲之嘗糞血指。父老而視聽俱廢。服勤左右。至愛惻怛。及喪。喪制一從朱子家禮。每晨謁廟。喪餘之齋。不與人言語。當祭號慟如袒括時。至老猶然。樂善好義。尤急人之困。嘗游尤菴之門。己巳栗,牛二先生之黜享也。飭子弟廢擧。南相九萬爲同硏友。及貴不一造其門。其骯髒自守如此。孺人洪氏。南陽名族運之女。男後卨,後尙,後奭。女適朴相䂓。後卨男弘泰,弘履,弘濟,弘晉,弘復。後尙男弘俊,弘傑。後奭男弘敎,弘鼎,弘益。公卒於癸未十一月十日。孺人後公十四年卒而祔。弘敎,弘復以余之是鄕也。來請銘。銘曰。

有㵎可濯。有書可讀。白首婆娑。我全我樂。刻此玄石。以發幽德。

學生權公墓碣

編輯

權故爲大族。自安東太師幸以來。世有人。國朝有諱準領議政。公其後也。祖諱耋僉正。考諱士吉洗馬。公諱磬字樂甫。不求仕進。終身讀書以自娛。壽六十五終。孺人鎭川宋氏。通德郞興吉女。公始葬水原。孺人後公十四年乙酉卒。明年三月。遷公之墓。合封於木川原洞山。子男四人。必衡,必達,必昌,必聞。女三人吳斗星,金櫶,漢恩君趙廷翊婿也。必衡生萬載,萬年。必達生萬重,萬裕。必昌生萬成,萬秤。必聞生萬時,萬柱,萬朝。萬裕嘗從余。道公內行之美。親有疾。斫指以進。又爲之嘗糞。其喪也啜粥以終三年。又推而及於兄弟宗黨。咸盡其愛。此其大者也。嗚呼。人道莫大於孝友。而公則能之。其可銘也已。銘曰。

有行無位。而獨有年。豈所謂不得於人。而得於天耶。

學生徐公墓碣

編輯

徐丈行遠以才行進而仕於朝。賢公卿大夫多折節與交。旣而余聽諸鄕人則曰。某之翁善士。質實無僞。德積於躬。宜其生是子也。今讀狀果然。公諱重榮字子觀。利川人。世居木川。上祖神逸。新羅阿干。高麗章威公煕。本朝判書選。判書之曾孫應敎赳最顯。有諱後長將仕郞。娶洪州李起成女生公。出爲族父通德郞鏶後。牧使壽千。僉中樞煥。主簿得亨。通德以上三世也。公蚤失怙恃。其事通德公。志物之養。靡有不備。一言一事。無或敢違。通德公稱爲孝子。通德公三載淹疾。公至誠救護。爲之嘗藥嘗糞。以至親禱山川奧竈。而盛冬沐浴致虔。及其喪也。晝夜露處於殯側。雖寒一不入室。鄕里觀葬者累百人。見其顔色哭泣。莫不感悅。晩年家業稍饒。常有不及之歎。每祭具饌豐潔。祭之日。坐而待晨。僾乎若見之。其誠孝如此。平居整衣冠端坐。至寢始解。病倦亦未嘗攲臥。聞人善。若己有之。見人惡。疾之如讎。而至於傷人害物之意。不曾一萌於中。村秀子弟多從遊。勸課有方。壽七十九。壬辰三月二十八日卒。室扶安林氏。宣務郞尙䭲之女。年七十六。與公同年而歿。合祔於縣內飛靈山甲坐之原。一男卽行遠。進士司憲府監察。二女適朴愼交,金𪣶。行遠男慶普。李光白,李龍登其女婿。朴之子宗厚。壻李聖登。金之子胤錫。婿韓後洛。慶普二男陽遇,夢遇武科。女爲李命虎,郭泰濟,張一紹妻。監察丈遺命託余以墓文。不能辭。銘曰。

生爲善士。死有令子。天之餉公。亦孔之豐。

贈持平李公墓碣

編輯

有與靜菴友而色斯高擧。以校理終於鄕者曰杏園李公阜。鎭人慕其孝。躋享於百源書院。公其來孫也。諱楫字用汝。固城人。其先在麗末國初。文貞公嵒,文敬公岡,襄憲公原。仍三世大顯。五傳而爲杏園。杏園之曾孫恪同知中樞府事。其子健修義副尉。於公爲祖若考。妣咸平李氏僉樞好文之女。仲父別提倜無子。子公。公以崇禎己酉生。自幼有至行。愉色順志。左右致養。不使人代勞。父母曰是善事我。親黨無異辭。親癠衣不解笑不矧。嘗糞甜苦。夜則露立禱天。居喪啜粥三年。每哭墓。行路住足出涕。羸毀幾不保。或勸以薑桂之滋則輒泣。勸者亦泣不忍復言。父病時思西瓜。背節不能得。終身以爲恨。不復近口。以葬地不吉。積歲誠求。比卜兆。公病矣。趣令子弟行事曰。吾死不恨矣。手執山圖。臨絶猶不肯捨。且曰父喪吾不幸病癘。斂殯不克盡誠。毋我厚葬。以重我不孝。卒年七十五。後四年肅廟丁酉。鄕人以公行聞於縣。縣曰觀察在。觀察曰噫。旌善吾職也。乃上於朝。越三年贈司憲府持平。今上乙巳。復表其閭。君子曰不如是。善者何勸焉。又曰杏園公可謂有後矣。公端愨謙恭。非甚病。未嘗自逸。正容體遠暴慢。喜揚人善。聞人過若無聞。仁於鄕黨。睦於宗族。諸妹貧甚。病則賣田爲藥。新作舍無蓋。撤其屋以覆之。是皆孝之推也。恤窮匱如不及。有喪必匍匐。婦家所有臧獲一無問。人有假貸而不能還者。爲焚其券。其泊於貨利如此。然孝者行之首。其細可略也。室文化柳氏佐郞以厚女。十歲喪母。夜失火將及寢筵。仰天哭守不去。旣而風反火滅。人謂之孝感。及歸公。事舅姑以誠。六親稱之。與公同葬於鎭之玄巖坐壬原。一子參奉燮。繼娶鎭川宋氏。父曰之任。先公一年卒。葬同縣甕巖。去墓五里而近。四女爲安脩,尹榎,趙奎範,進士張源妻。余嘗寓雪嶽下。燮委來謁文。越巖崿凌虎豹而無難色。余辭不敢則泣曰。吾老且死。無以歸見先人矣。語竟復泣。其後屢見常然。辭氣懇欵動人。不問可知爲孝子子也。噫。公以杏園爲祖而有子又如此。余雖不及公。公之孝益可信可敬也已。遂爲之銘。銘曰。

是惟孝子之藏。嗟後人無毀傷。

通德郞尹公墓碣

編輯

尹君鳳適父客死於黃驪。翌年鳳適又不勝喪以死。砥平洪生煥箕。於鳳適爲婣屬。鳳適夢洪而告之曰。吾父嘗爲吾王父裒集言行。欲乞銘於李公某。不及就。鳳適受顧言不敢墜失。不幸又遽死矣。吾已草家狀。又作上李公書。爲我語諸弟亟圖之。吾乃瞑矣。洪心異之。以其言告之。弟鳳休等泣曰果有是矣。然吾父旣葬。吾兄爲取家屬往嶺之安東。死而無歸。草本固已有意而不及耳。已而鳳休閱嶺外書帙得之。手墨宛然。蓋死前數日也。又泣曰余小子不及知。於是以其書及狀。疾來示縡。拜且泣曰。此吾父若吾兄泉下之望也。余感其至誠。亦爲之泣。按其狀。公諱時卿字汝相。坡平人。侍中瓘。以德業大著於麗。我朝昭靖公坤錄佐命功。公其九代孫也。曾祖參判諱仁涵號竹齋。宣廟朝名臣。祖諱弘毅。京畿都事。考諱惟謹正郞。妣安東權氏。都事必中女。公生有至行。其居正郞憂。廬墓致毀。家貧兄弟析居。每以爲恨。語及流涕。母夫人或在他所。晨夕徒步展省。不以風雨而或廢。出而遇異味。輒懷歸以進。母夫人嘗病痢。竭誠救護。夜則涕泣禱天。三月而瘳。人以爲孝感。事伯氏如嚴父。待家族有恩。見幼小者。必擧祖先孝友敦睦之行。申戒不已。嘗謂黨議乖人心術。平居罕與人論辨。甲寅尤菴先生之受誣也。公慨然曰此世道消長之機也。同朴公泰斗上章直其寃。蓋公考正郞公以太學齋任。嘗首倡栗,牛兩先生從祀之論。家世主張士論如此。公性好酒而不及亂。往往發興吟哦。格調淸高。筆法亦遒勁可喜。屢擧卒不第。年四十六乙丑五月五日卒。士友咸齎咨曰。斯人至斯。相與賻襚而斂之。時母夫人猶在堂。公臨命無他語。惟以不得終養爲痛。葬於永平先山負甲之原。配羽溪李氏德雨女。無育。繼配淸州韓氏。考曰司果𩒮。喪公三年之後。猶疏食惡衣以終身。一男二女。男明啓。卽顧言者。女適金聖溥,洪鎭杓。明啓四男。鳳適其長進士。次鳳休次鳳彩。次鳳周出後族人。女爲金德綏,黃圭,李龍瑞妻。金聖溥子大徵。洪鎭杓二子聖箕,胤箕。申思幹,李永配其女壻也。鳳適之男曰心傳。公之善行多可書。而大抵一本之孝。觀於子與孫而可知其所自矣。況鳳適之事甚異。豈天相至孝。欲以是彰公家三世之孝也耶。嗚呼。是亦有是理也。銘曰。

永之水兮淸瀉。永之山兮窈深。惟此一片石兮。千百世之下。尙或見孝子慈孫之心。

處士宋公墓碣

編輯

宋君頤錫。湖南之望士。從余游學。嘗以柳上舍乘所爲狀。爲其從叔處士公請樹墓之文。余讀其狀。公諱緯奎字善徵。宋氏始出礪良。中間一泒移籍於新平。蓋從郡守自殷始。歷四世有大護軍起源。生諱格同知中樞。其子諱之煥。娶進士光山金成輅之女。是爲公考妣。公生而穎秀異凡兒。學書不煩師敎而能通大義。穉齡遭外艱。執禮如成人。其事金孺人。極其誠愛。朝夕入廚。躬視烹餁。務以適口。或言其太勞則曰。如是而後於分爲安。孺人年高病甚。頃刻不離側。起居飮食。必身爲之扶持。孺人憫其憂悴。強令退歇。公雖未敢違。然常屛息門外。屬耳窓壁間。以候氣息之如何。如是者四五年如一日。疾旣革。連夜澡浴。拜於北斗。旣又築壇園中。至誠祈禱於上下神祇。願以身代。而不能得則毀極而僅不死。喪除後數年。猶不與人宴樂。其祭也僾然如或見之。庶羞取精不務多。子弟或不謹於齋潔者。必斥退之。雖僕隷之助供者。不令以不潔入齋所。自以早孤。擬以所事先人者。事其季父。所居不甚邇。而必日一候焉。祁寒盛暑。未之或闕。得一美味。必先進之。出入又必告焉。敎子弟以義方。亦皆信服。不敢爲非。以門內多窮族。與數三家稍饒者。捐出餘財。每朝夕登石亭高處。望見煙氣不起則曰某家飢矣。亟取以救之。宗人有欲賣田以爲生。而患瘠確不能售。公令於己田中聽其自擇。又愍其族兄窮甚。爲之構草屋。邀與之同居。薪水之勞。亦令婢僕同之。其敦於睦婣任恤如此。蓋公天資篤厚。性又嗜書。老年猶閉戶深居。仰讀俯思。日誦中庸,大學以自勵。故其實行之可見者又如此。以戊辰二月十五日卒。享年四十七。是歲九月。葬於縣南天堂洞。公配錦城羅氏。進士僖之女。後公六年歿。與公祔。二男範錫。次曰文錫進士。余惟公溫醇謹恭之德。洽於家庭。信於鄕黨。殆古所謂善士者。遂敢樂爲之役。而所恨頤錫已死。不令見之也。系之以銘曰。

十室忠信。聖人有言。如公篤行。孝爲之源。身備六德。到老彌敦。嗚呼君子。終不可諠。作銘闡幽。表玆墓門。

贈參判洪公墓碣

編輯

南陽洪公受晉。卒於高山之寓舍。無嗣。仍葬其縣北。卒後十五年壬午。婦具氏上言乘輿前。願以兄子禹傳爲後。上矜許之。蓋公嘗於諸子中賢禹傳。禹傳己亥以咸陽郡守。闡乙科。越二歲進職爲慶尙道觀察使。遂贈公吏曹參判。具氏封貞夫人。人曰洪公眞知子哉。觀察尋進二階爲行大司諫。大諫將樹碣墓前。屬余爲文。縡敬諾。未幾大諫卒。縡心悲之。猶因循不就。旣而歎曰。使公復起。吾無愧乎。亟取其狀而敘之。公厚重寡言笑。器度甚偉。事親有至行。居喪暑不脫衰絰。病不近薑桂。與羣兄弟處油油。如筆硏服食。無一物自私。遠貨色避勢利。接人和易。無畦畛。每論古今人得失。聽者忘倦。性又聰穎。傍治明經業。謂一第可朝暮取。卒不偶。命也。麗氏佐命臣殷悅。實鼻祖。我朝友菊齋諱敬孫。石壁諱春卿。海峰諱命元。俱以文學才猷顯。海峰之子諱處深。僉正。公考也。妣羅州朴氏錦溪君東亮之女。公字景三。崇禎甲申生。戊辰四月七日卒。具出綾城。夫人考曰通德郞致中。四壻李敏榮,宋必煕直長,尹直敎,李宇濟生員。長婿子東喆。宋繼子生員載萬。尹子東淵,東游,東啓。季婿繼子集聖。大諫娶吾叔祖打愚先生諱翔之女。男啓福。有雋才。未娶夭。啓祿蚤死。啓禧進士。始夫人之上言也。或謂曰不有四女乎。夫人曰不者。無以見君子於地下。卒備享榮養。及大諫卒。夫人大耋猶無恙。悲哉。然大諫以直道見黜而死。士論賢之。有子如此。公鑑識之明。於是乎益驗矣。吾知不食之報。將永世而無窮也。銘曰。

生子未必賢。賢未必不窮。生無子而死有子。子又賢而達。夫誰如公。嗚呼知子莫如翁。

大諫公卒後一年己酉。夫人卒。去其生壬午八十八。十月八日。穿參判公墓而葬焉。夫人誠孝出天。母李氏篤老久疾。夫人窮晝夜扶救。嘗藥奉袵。浣滌廁牏之節。靡不躬親。歷三歲如一日。羣兄弟咸歎曰吾儕愧且死矣。相與割田民。爲券而歸之。夫人辭不能得。夫人早寡。能自力紡績。嫁諸女不失時。晩年備受榮養。輒愀然出涕曰。吾忍獨享是乎。衣衾之屬。終身不近華靡。在嶺營時。晬辰例獻。亦多不受。夫人善行多可書。而其嚴正識大體。已見於原碣。其細可略也。

學生朴公墓碣

編輯

朴君聖源士洙自布衣時。力學績文。有聲士友間。及擢第。始從余游。疏糲不給。相守不去。余寡拙獨學。深有相長之益。若士洙者。使置程門。庶無愧於已仕忘爵祿者矣。今上甲子。坐直言栫棘於南海島中。日讀書不怠。曾以其祖考學生公樹墓之文見託。又有書速之。余遂出其狀而讀之。公諱玄胄字叔度。朴氏自新羅時。分封八大君。而貫密陽者最盛。入國朝。副提學剛生。生切問正字。是生左參贊仲孫。生楣禮曹參議。是生光榮刑曹參判。參判之孫諱忠元。吏曹判書大提學。號駱村。於公爲高祖。曾祖諱好賢。生員贈司僕寺正。祖諱安禮。通政楊州牧使。考諱承任。承議郞。丙子虜亂後不赴公車。有隱德。號南溪。妣宜人龍仁李氏。承旨弘望之女。公以仁祖丙戌生。天性慈仁。器度寬厚。庚戌承議公暴疾濱危。公涕泣號天。卽斷指和血以進而竟不救。公執喪盡禮。奉母夫人一意承順。家本淸貧。倂日而食。親廚甘旨未嘗乏絶。晝夜常在親側。躬視爇薪。以適其溫涼。其宿於外也。雞鳴必入。非不得已則雖隣不往。往必早還。母壽八十四而終。公哀毀踰節。成服後猶糜粥不入口。哭不絶聲。閔孺人曰夫子必以生時奉養之節未盡而然。此則妾之罪也。又泣而不食。衆人皆不食而泣。公之庶弟適出外歸見。苫次及諸房裏。有哭咽聲如未殯時。入視之。皆臥而不能起。遂泣而告公曰。將使闔家盡死耶。取粥飮力勸。公始強進之。公永感後不復爲公車業。且不喜交遊。杜門潛居。好讀經傳。日有課程。至老猶筭而讀之如童子時。燕居必跪坐。雖對子弟。少無褻容。御家衆多寬恕。而中有法度。諸妹婦女同室者多至十餘人。而公嚴飭婢輩。切無往來雜言。務令一家內外上下。一於和樂。平時若不以事物經心。而宗黨或有難處事。則必先幾默運。臨變裁斷。動必中窽。待鄕鄰大小。一以恩厚。皆得其歡心。己卯二月三日。遘癘卒。享年五十四。臨終顧諸子。縷縷敎戒。無非義方。始葬於楊根。移葬楊州大谷里坐卯之原。配孺人閔氏。節度使墡女。別有誌。年九十而終。與公祔。擧二男四女。男震錫,乃錫。女適士人權聖徵,李瑜,黃宗烈進士,洪河瑞文科佐郞。震錫三男一女。長最源。次聖源。卽以言獲譴者。次泰源。出爲乃錫後。健元陵令金應祉其婿也。諸孫宗相,宗植。餘幼。余嘗怪士洙勤篤。非今世士。方知來歷可徵。靈芝無根。醴泉無源。豈虛語也耶。如公寬恕孝友之德。宜若爲神所勞。而卒坎壈以終其身。豈爲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而然耶。士洙雖不遇於世。而天之困窮而增益之者。似不止於今而已。吾於士洙且卜之也。姑書此以俟之雲。銘曰。

駱村之後。近稍不振。讀書田地。種子未殄。培以孝友。壅以忠信。旣有於躬。胡靳其進。我闡厥幽。貞石不泯。有孫克肖。旣勤且敏。如彼醴泉。有源斯浚。爲善之報。萬億無盡。勉哉後承。餘慶是認。

處士金公墓碣

編輯

河西金文靖先生道學節義。卓然爲百世師。先生之先數世居長城。其後多以文行相尙。有諱鳴夏字大遠。其四世孫也。幼有美質。不嬉戲。謹守長者敎不失。深居喜讀書。村人號樓上郞。居喪哀動隣里。終三年不見齒。祭則肅然如在。蠲濯陳設。必躬蒞之。每日晨謁。節物不薦不食。別立祭田。文靖公易名久。子孫貧不能迎恩。至公始克行。母病思西瓜。不時不得。公以爲恨。終身不近口。又能事繼母孝。析産自取荒頓。又割己田以周外黨之窮者。平居儀度可觀。嘗與人行涷雨。公所騎良。猶緩驅如常。見在後者有遽色。引轡讓路。子弟有過不少貸。見人善欣然慕之。不善者面斥之。於卑賤則輒爲之惻然曰此殆不知而作者。嘗寓默會村。隣有爭楮而敺其妹者。公招致開諭。若蘇瓊之於乙普明。自與之如其數。其人叩頭不敢受。還其所爭。仍與讓田。改爲敦睦之行。人皆感服。去後追懷不已。少攻擧業甚力。親歿則曰欲爲榮。誰爲榮。杜門深山。足不及官府。左圖右書。雜植花木。嘯詠其中。年六十遘痘。自知不起。作輓歌抒懷。子弟勸藥物。不肯曰命也。以丙戌六月九日卒。葬於華蓋山下先兆。曾祖從虎察訪。祖南重。考亨祉贈佐郞。妣南原梁氏山嶷女。公配李氏國姓。能盡婦道。公平居不問産業。人謂內助爲多。後公七年歿。墓在麥洞。二男致瑞,奎瑞。三女爲邊俅,鄭萬濟,林蘇妻。致瑞生宅賢,普賢,挺賢。壻鄭堯臣,鄭樸。奎瑞生宗賢,益賢,得賢。閔師淵壻也。佐郞公有至行。鄕井以聞。方議贈典。公臨死飭諸子曰。恨吾不及見。制下可告我。如其言。公常自誦曰萬一有不義之事。是辱先也。其操心飭行如此。故一鄕稱爲善士。歿而咸嗟惜之。嘗聞河西翁於小學書用工最深。今以公狀觀之。其言行不合於小學者蓋鮮。豈亦得之家庭緖餘耶。嗚呼。若公者眞河西翁子孫也。公臨老又作十訓。以飭後孫雲。銘曰。

詩不云乎。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公實有之。我以爲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