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峯全書/卷三十二

卷三十一 隱峯全書
卷三十二
作者:安邦俊
1864年
卷三十三

混定編錄續集

編輯

仁祖朝

編輯

海西儒生尹弘敏等五十人上疏。其略曰。伏以大賢。實百世之所同師。天下之所共尊。不係於世之近遠。地之遐邇。而關閩荒僻之地。得被張朱之化。然後丕變卑陋之習。終爲君子之鄕。則臣等所居之方。卽宋之關閩也。其觀感之效。尊敬之誠。實倍於他人矣。臣等曾於殿下卽祚之初。裏足遠涉。叫閽陳章。首請文成公李珥文簡公成渾兩賢之從祀文廟。雖於其時未蒙允許。伏覩殿下疏批之敎。特以擧措之重爲諭。臣等以爲以殿下聖學之高明。非不知兩賢之道德。而從祀莫大之典。不可以一方之請。容易卽許。只陳再疏而退。以待多士公論之發矣。幸今館學諸生。竭誠連章。以請從祀。此正聖朝崇儒重道之一大機。而臣等之宿願至望。亦可以伸矣。臣等竊聞聖明不惟不卽快許之意邈然。反下未安之敎。中外士望。已極缺然。而不幸一種邪論。乘時竊發。蔡振後等醜詆兩賢。無所不至。年少邪妄之徒。有何所見。此不過或挾祖先之宿憾。或拾父兄之餘論。恣意媢嫉。略無顧忌。一以熒惑天聽。一以沮遏公議。噫。其於兩賢。固無所損。而人心士習。一至於此。終未知世道之如何也。夫兩賢道德之懿。被誣之狀。館學多士前後之疏。相臣儒臣所陳之箚。旣已備論而痛辨。臣等不須覼縷更爲煩瀆。而第臣等偏蒙薰炙之遺化。備諳兩賢之實跡。當此異論之橫出。安敢默然而不言乎。臣等請爲殿下粗陳其梗槩。伏願聖明留神焉。嗚呼。大賢之所以宗而師之者。以其道德之高明。出處之正大也。未有道德明而出處不正者也。亦未有出處正而道德不明者也。兩賢之道德出處。求諸古賢。固無少歉。而陷賢之輩。其於兩賢之學問道德。不敢嗤點。乃捃摭出處間不近之說。以爲厚誣之資。其心以爲若言出處之失。則道德不期毀而自毀。其計雖似陰巧。求其實則愚且拙矣。蓋斯文之所重者。只在於晩年道德成就之如何耳。微時汎濫。非所追論。如曰一入禪門之後。雖以成德之大賢。終不許爲儒宗。則其可以少時之耽禪。終爲朱子之疵病乎。且以李珥之入山一事。爲有間於前賢。則是尤有所大不然者。心旣耽彼。則身雖在此。未必不爲吾道疵累。身雖在彼。心旣覺此。則實不害爲吾儒之所宗。然則只論心之覺不覺而已。身之入山不入山。不必當論也。李珥之從事禪門。殆周一年。翻然覺悟。終成大德。其天分之高。蓋可見矣。振後之疏。引李珥解職之辭。欲爲攻斥之地。誠不滿一哂而亦可痛也。又以成渾往在辛卯方在議律之中。及夫壬辰賊鋒雖迫。身在山野。朝夕待罪。則未有召命而徑進闕下。於義不可。若大駕西幸。則出謁路次。以俟進退之命矣。去邠之幸。出於蒼黃。而家在大路二十里之外。大駕之過。專不聞知。而李弘老構成罔極之譖。以間君臣之際。小人之巧陷。吁可慘矣。成渾本以山野之士。進退以義。其在平日。雖因召命之勤。黽勉入城。未嘗有終月淹。故顚沛之際。亦不易其所操。死於丘壑。乃其志也。蓋在野之臣與在廷之臣。其義不同。故成渾雖不得每人煩說。而亦不得終自泯嘿。或於士友之間。亦有所及者。其答故臣李海壽之書曰。大抵來敎。則臣子之大經大法。鄙見則又是一道。死。一也而死於野。不害其忠。又於答故相臣尹斗壽書曰。每聞人之責我之臣節虧損。豈不悚然惶懼。思所以遷改乎。老謬迷昧。守死而不悟。又於答領相臣尹昉書曰。倘非開一線自新之路。有差除號召之命。則安敢自比無罪之人而進身於闕下哉。謬妄之見。守株不易。以此而得罪誅死。萬萬無復恨矣。臣等以此三書。決知其成渾之意。專以出處爲重。而不以頰舌嘵嘵而易其介操也明矣。嗚呼。君臣之義。雖未全其終始。所謂傳旨者。實鄭仁弘輩所構之辭。而振後全沒當初兩賢眷遇之聖旨。謄出仁弘搆陷之餘論。有若實出於宣廟之傳敎者然。欲使聖明不敢是非於其間。而且爲箝制衆口之計。其傾巧之態。言之醜矣。噫。兩賢被誣之顚末。雖如臣等之愚暗。亦明知其詖淫。而實有可據之卞。故臣等明目張膽。痛斥無隱。而至於道德之高下。非如臣等蒙學所敢輕議。而粗得於著述論辨之書。或聞於父兄師友之間。亦豈無一二淺見乎。李珥。天資穎悟。踐履篤實。論學則必以誠敬爲主。治身則必以聖人爲準。居家則以孝悌爲本。事君則非堯舜不陳。論治則非三代不言。立朝則以枉尺爲恥。其在經幄。啓沃是任。眷眷於天人之際。勤勤於王霸之間。其於治國。更化是務。汲汲於弊政之革。懇懇於民隱之恤。論國家之大禮。請罷文昭延恩之祀。辨朝廷之邪正。論削乙巳僞勳之錄。備陰雨之綢繆。宿講養兵捍蔽之策。繩愆糾謬。謇諤之風著。難進易退。取捨之分明。耳提面諭。樂育人才。而誨人之誠靡倦。薰陶漸磨。移風易俗。而成物之功不淺。其於性理之學。造閫奧精微之蘊。明見而實得。義利之辨。毫分而縷析。其見於著述者。四端七情之論。發前賢之所未發。自警文,擊蒙要訣。切學者日用之功。東湖問答。究治亂得失之源。聖學輯要。明帝王學問之要。其他建白之章。雜著之文。亦無非扶世敎而衛吾道。明體適用之實。繼往開來之學。深得程朱之正脈。而直繼李滉之道統也。特被宣廟之眷遇。將有大有爲之期。而爲群小所忌。必欲擯斥而後已。聖鑑洞示其邪正。至以天未欲平治我邦爲敎。堯舜君民之志。庶可得展。而不幸早歿。功業未究。斯文之痛。可勝言哉。成渾。故徵士守琛之子也。守琛受學於先正臣趙光祖。高風懿德。爲一世所敬服。守道林樊。徵辟不就。成渾之學。得於家庭。淵源之傳。其來有自矣。天稟方嚴。莊重篤厚。早棄科擧之業。專務爲己之學。語默動靜。一遵聖訓。講明踐履。交致其力。操存省察。用功不息。以言其事親。則承顏順志。以言其居家。則齋肅有度。以言其律己。則悉從小學。以言其喪祭。則必法家禮。接人之間。和敬兼至。嚴毅難犯。而自少與李珥爲道義之交。硏窮相勉。講磨切磋。人心道心之說。互相發明。李珥之所著擊蒙要訣。小學集註。四書辨疑。其他著述之文。無不求正於成渾。然後得爲完書。李珥常以爲踐履篤實。吾所不及。趙憲之節行卓識。遠出古人。年輩不甚相遠。而平生師事。久而彌勤。可見其學問德行取重於士友也。聲名彰著。徵書屢降。不改莘野之囂囂。終守空谷之皎皎。宣廟眷待之隆。亦出於曠世之典。立朝之日。未滿一年。施措事業。雖未大著於一世。致君澤民之志。已見於庚寅萬言之章。濟亂籌邊之策。亦著於前後時務之條。眞聖世之逸民。儒林之宗師。畢竟爲群奸所擠。齎志而歿。士林之痛。垂數十年。逮我聖明臨御。始得昭雪。吾道之幸。何可量哉。臣等雖於成渾。未蒙誘掖之化。成渾旣與李珥生竝一時。志同道合。臣等景仰尊慕之誠。豈間於李珥哉。伏願殿下特從多士之請。亟下兩賢從祀之命。以扶元氣。以重師道。斯文幸甚。國家幸甚。

答曰。省疏具悉。兩人雖賢。從祀莫重之禮。不可輕議矣。

答再疏曰。難從之意。已夬論之。爾等勿爲瀆擾。退修學業。

坡州幼學兪應台等三十八人上疏。其略曰。伏以先正臣文成公李珥文簡公成渾從祀之請。館學抗疏連章累牘。繼而廟堂論列。儒臣陳箚。至於遐方縫掖之士。裹足遠涉。仰籲闕下。可謂一國公共之論也。而殿下非徒不爲準請。反下未安之敎。使儒林落莫。多士缺望。臣等不能無憾於天地之大也。夫兩賢臣學問之精粹。道德之高明。如臣等蒙學。不足以知之。而略擧一二。仰瀆天聽。伏願聖明垂察焉。李珥天資卓異。見得實地。造詣深奧。表裏一致。立言著書。擴前賢所未發。繼往開來。直接未傳之統緖。遭遇宣廟。不負所學。懇懇於啓沃者。無非致澤之方。勤勤於施爲者。皆是經濟之策。不幸天奪之速。雖功業不究。可謂間世之眞儒。而士林之標準也。成渾服膺庭訓。踐履篤實。杜門山野。潛心聖學。居家行義。無愧於古人。立心處事。可質於神明。際會宣廟。眷注彌隆。難進易退。在朝日少。雖事業未克大著。而與李珥講論義理。羽翼斯道。可謂百世之儒宗。而斯文之領首也。不幸奸兇媢嫉。讒舌嘵嘵。罔極之讒。皆出於構捏。三至之疑。竟至於投杼。抱恨泉壤。至冤未雪。幸賴聖明當寧。洞燭誣枉。三十年怫鬱之公議。一朝得伸。殆天啓佑我聖朝而未欲喪斯文也。嗚呼。東方理學之宗。莫如五賢。而得其正脈者。二臣也。五賢皆與於從祀之列。而二賢獨不蒙褒崇之典。豈非斯文之大欠。而國家之未遑也。頃者。館學之請。實出於多士之血誠。而一國之公論也。一種橫議。便生其間。蔡振後,權蹟。掇拾奸兇之餘論。敢陳醜正之悖說。詆斥二臣。不遺餘力。而殿下不惟不爲痛斥。反示假借之色。增益其氣勢。臣等竊未知殿下以多士儒臣皆爲阿其所好。而振後等所言。獨出於公正之論乎。噫。聖賢如孔孟。而反遭桓魋,臧倉之誣毀。正學如程朱而未免孔文仲,林栗之攻斥。則殊不知彼譖者自陷於讒賊之歸。而初何傷於孔孟程朱之道德乎。然人君苟不明好惡定是非以別白其邪正。則公論何以得行。而士習何以得正乎。嗚呼。以殿下高明之學。正大之見。必不動於憸小之浮議。而邪正之道。混而莫辨。紛紜未定。至於累月之久。古今天下。寧有是非泯泯而可能一日爲國者乎。嗚呼。往在昏朝。倫紀斁絶。宗社將傾。當是時也。以士類自名者。亦多隨俗變化。斲方爲圓。同歸於從惡。以身徇道。慷慨立節。不變其素志者。皆出於二臣之門下。則賢者之有益於國家。豈不明甚乎哉。臣等卽二臣鄕里之人。而託名於書院者也。雖未及摳衣於函丈之間。而講樹猶存。遺風不泯。旣建祠宇。永爲依歸之所。則景慕之心。實倍他人。目見是非顚倒。邪正混淆。竊恐人無一定之見。士迷趨向之方。元佑奸黨之禍。慶曆僞學之禁。將復起於今日。故臣等不避僭越。冒貢危懇。伏願殿下快示邪正之分。特擧崇報之典。則國家幸甚。斯文幸甚。

答曰。省疏具悉。伸冤贈職。乃是褒崇之典。此外莫重之禮。不可輕議矣。

答再疏曰。省疏具悉。予意已諭。爾等勿爲瀆擾。退修學業。

平安儒生洪僎等十六人上疏。其略曰。伏以臣等。識劣童觀。學慙瞽誦。而亦且知先正臣李珥成渾道學高明之實。而仰之如泰山北斗。私相語之曰。兩賢繼五賢而作。學到古人不到之處。發明先儒未發之端。寔可以廟食兩廡之下。而在殿下崇儒重道之日。不爲建請。則更待何時。豈意今者館學儒生五上疏章。而殿下不之允許。又下道學未高疵累有謗之敎。臣等千里炎程。裹足而來者。非敢謂殿下之必採蕘言而亟賜允許也。竊欲先格王而後正厥事也。嗚呼。殿下之一靜一動。史必書之。百世之下。其有眞儒作而必崇信兩賢道德之實。然則後世之觀今日聖批之語者。得無竊疑殿下者耶。此臣等之所謂恨也。臣等俱以末學。豈足以知兩賢道德如何。而蓋兩賢文集。行於世久矣。觀其言論文字。亦可知儒宗矣。嗚呼。兩賢學問之實。被誣之狀。業已詳盡於諸臣之章箚。必不更爲煩論。只以兩賢出處之大節言之。當先王作興之日。結爲一國善士之友。而李珥則吾斯能信而出當世道。在左右則必稱堯舜之道。論治道則必以三代爲法。冀欲展布其所學。而不幸齎志而歿。此所謂任世道者也。成渾則讀聖賢書。退在山野。雖恩命薦加。而未嘗久淹於朝廷。修身樂道。訓誨學者。而讒人罔極。構陷是事。後進之士。孰不痛恨。此所謂任世敎者也。然則兩賢共貞於一時。致澤君民之大志。挽回頹風之高節。固非人人容易見得處也。殿下以向道好德之盛心。強違多士之輿望。無乃殿下致疑於弘老仁弘二奸之餘論而輕視我儒臣耶。嗚呼。儒先已歿。聖學蓁蕪。年少浮妄之徒。逐藝於科擧章句之末。以朋黨排擊爲己任。以侮慢先賢爲能事。士習日益渝薄。風俗月異而歲不同。方今夷狄之爲患。不足憂也。盜賊之侵興。不足憂也。年歲之凶歉。亦不足憂也。殿下之大可憂者。惟在於士習之淆漓。風俗之渝薄。抑恐殿下右文衛道之誠。時或間斷。而奮勵振作之方。或不加勉故也。至如文景之世。風俗篤厚。恥言人過。而我朝扶植正道。作育人材。至矣盡矣。士習與風俗。宜軼三代醇古之盛。而反不如西漢雜霸之治。言人之過失。猶謂之不可。況兩賢道德。可謂百世之宗師。而掇拾應漑,仁弘之餘論。幻出不近之說。煩瀆於紸纊之下。士習至此。誠可寒心。殿下如欲使風俗篤厚。士習克正。則尤可以崇奉二臣之德行。培植一線之道脈。然則斯文未喪之天。必不荒矣。百年文明之世。亦不夜矣。而風俗士習。不期正而自正也。臣等雖居窮裔之鄕。亦是箕井一廛遺氓也。天之所賦之良性。必不獨貧於臣等。故好是懿德之心。油然而興。不能自欺其衷曲。而敢此來籲天聽。伏願殿下亟行崇報之禮。使兩賢繼入五賢從祀之列。則吾道幸甚。國家幸甚。答曰。省疏具悉。修身讀書。乃是爾等之業。勿爲強論不知之事。以取人之笑侮。可也。

答再疏曰。省疏具悉。莫重之禮。不可輕議。爾等退修學業。

京畿儒生辛喜道等上疏。其略曰。伏以我朝儒先繼五賢而作者。未有盛於文成公臣李珥文簡公臣成渾。則今日從祀之擧。固聖朝當行之禮。而頃者館學諸生。竭誠連章。相臣儒臣。相繼陳箚。其於兩臣之道德發明。無餘蘊矣。聖鑑之洞察。亦已盡矣。而尙闕快許之音。反下未安之敎。中外人士。擧皆缺然。斯豈非世道之不幸也。李珥。以上智之資。明睿卓絶。博文約禮。具體無違。深明王霸之辨。未忘憂世之志。汲汲於君心之格。勤勤於民隱之恤。務積誠意。感動上下。其立朝施措見於事爲之間者。必本於天德王道。而不肯爲司馬光以下之事業。則斯豈非一世之眞儒而盛代之王佐乎。成渾。氣質厚重。踐履篤實。專務爲己之學。工夫縝密。充養完備。語默酬酢。一循義理。力耕自給。澹然自求。雖被宣廟之隆遇。黽勉入朝。而未嘗有數月之淹。故終未究施設之大效。而其致君澤民之志。可見於前後之封章。則斯可謂士林之宗師而聖世之逸民也。誠使二臣。當宣廟嚮用之隆。更相調護。協濟於朝。則朋黨偏重之患。可以消釋。同寅協恭之風。可以陶甄。堯舜君民之志。庶得展布。而李珥旣歿於前。未死之成渾。亦終顚踣於姦讒。不卒其遭遇。則斯世斯民之不幸。可勝言哉。雖然。遊其門而慕其風者。皆知王伯醇疵。義利輕重。臨大利害。値大變故。而能免爲禽獸之歸者。皆兩臣之遺化也。其功如是。其德如是。崇之報之。在禮固宜。而猶委從祀之莫大而退託焉。臣等竊未曉聖意之所在也。頃者。蔡振後,權蹟等。接跡投疏。醜詆兩賢。捃摭不近之說。以爲厚誣之資。詖淫之說。極其狼藉。而聖主之明鑑在上。百世之公議在下。張程朱子之學。何害於初染禪門。楊時胡安國之忠。不愧於從君執羈。則群邪謗毀。雖極巧慘。二賢道德。顧何損傷。而臣等區區之深憂過慮。獨爲世道國家懼也。不識殿下其亦念及於此乎。殿下若不快從多士之公議。以示尊儒崇德之旨。則邪說不熄。終至於充塞。士習不變。終至於晦盲。人心貿貿。莫知所之。世道汚而國家亂矣。然則臣等之請。豈但爲斯文爲先賢而已也。此實爲世道國家而發也。雖然。以至公之論而使殿下疑其不公。以當行之擧而使殿下眩於難行者。非殿下之過也。乃群臣之罪也。當此館學儒生。徒知尊賢之爲重。而不審時勢之非便。人心之難度。乃於大科當前之時。輕發莫大之論。以致變怪百出。矛盾角立。做點中撤。未免齊謗於彼輩而致疑於聖上。則其言雖是。失其時矣。臣等俱以凡民。居在王畿。沐浴敎澤。雖非有造粗知尊賢之義。懷疏叫闕。冀悟聖心之萬一焉。伏願殿下深思斯道之重。快許二臣從祀之請。則斯文幸甚。國家幸甚。

答曰。予意已諭於館儒矣。

再疏。無批答。

豐德儒生崔時達等上疏。其略曰。伏以臣等伏見先正臣文成公李珥文簡公成渾從享之請。內而館學之儒。外而草野之士。連章累牘。日叫閶闔。殿下不惟不卽許。反下未安之敎。況如臣等以一邑孤陋之蹤。雖有血誠之懇。其不蒙曰兪之旨。非不知也。丹悃所激。不勝景仰之情。相挈繭足來叫闕下。伏願殿下少垂採焉。兩賢臣資質之美。學術之醇。言論德行之懿。進退出處之正。館學多士前後之疏。相臣儒臣所陳之箚。旣已備論。則非假一二臣等之言。而殿下亦已詳知之矣。故臣等不敢更爲煩瀆。而惟陳從享之義焉。宋朝河南兩程。紫陽夫子。得不傳於遺經。繼絶緖於已絶。以扶植斯道爲己任。發揮前聖爲己責。正學大唱於一時。而孔孟之道。復行於數千載之下。故亦以程朱從享於兩廡。此前代已成之美典也。其在我東方。於羅於麗。靡不各有享祀之人。而式至我朝。五賢臣俱以淵源之學。亦享從祀之禮。而一時之所矜式。後世之所嘆美者。爲如何哉。今者李珥成渾兩賢。先後乎五賢臣之道學。發揚乎五賢臣之微蘊。其景行懿德。領袖一世。遺風餘韻。聳動後學。風俗之美。士習之正。蓋有賴於二臣者多矣。其所作成之效。繼來之功。可以無愧於古人。而崇報之典。尙今寥寥。此豈非昭代之欠事而士林之深恥也。是以從享之議一發。遠近同聲。刳肝瀝血。連絡抗疏者。實出於公共之論。而亦可見從祀之無疑矣。斯文不幸。橫議爲梗。邪說充塞。正人道消。蔡振後,權蹟等未窺兩賢臣道德之一端。黨其邪論。譸張爲幻。祖述李弘老之巧讒。掇拾鄭仁弘之餘論。醜詆兩賢。罔有紀極。其亦自比於凶邪。設淫辭而助之攻也。伏願殿下更加三思。快辨邪正。深察兩賢臣之道德。有功於斯文。深賴於國家。而尊崇之異數。煥然於一朝。則一國之內。孰不欣欣感激曰。吾君之尊賢尙德。振起斯文。出尋常萬萬也哉。云云。

開城府儒生高迥等上疏。其略曰。伏以館學儒生。以二臣從祀事。連章陳請。而臣等在於畿內。未及叫閽。以爲聖明必允兪於館學之疏矣。今聞陳請之疏。非一非再。而聖批邈然。終無允兪之意。臣等未知聖意之所在。而不勝微懇。來叫天閽者。非敢謂以臣等之請。遽得允兪之綸音也。若夫從祀。乃國家之大禮。而儒士之第一義也。其在尊師重道之義。固不可一任放過。以孤萬世公議也。臣等伏念二臣之道德言行。或見於當時之著述。而聖明必深察而明辨之矣。或在於後世之耳目。而儒疏相箚。必歷擧而具載之矣。臣等不必毛擧其緖餘。而其所造之精奧。踐履之篤實。深有得乎關閩之眞脈。而無愧於我國五臣之賢也。是實一代之儒宗。百世之師表。而所當從祀於五臣之列者。一國皆知其必然。夫以聖學之高明。豈不知二臣之賢。而不許其崇德報功之典。以定多士之趨向。以培國家之元氣也。然而聖明之所以持難者。必以擧措重大也。臣等亦知國之大事在祀。而尤莫重於從祀之禮也。然其所以莫重者。豈不以道德之懿美者不常出。而鮮有合於從祀者乎。今夫二臣之德行。實繼五臣之列。而一世之宗師者在是。表準者在是。則二臣之賢。宜受崇報之典而信合乎從祀者也。於斯二臣。重其擧措而不爲之許。則未知所重者何義也。臣等以從祀之禮重矣。而於其所當從祀者。必施其禮。然後得其重大之義也。若以爲重大而不施其禮於所當從祀者。則反失其重大之義也。嗚呼。從祀與否。絶無絲毫損益於儒先之道德。而但使褒崇之典。不擧於今日。則此是國家之欠典。而抑恐元氣摧折而無所扶。此臣等之所以天賦油然。不敢不陳其肝膈之悃者。伏願聖明察二臣言行道德之粹美。遵先王崇德報功之令典。允許從祀之擧。則國家幸甚。斯文幸甚。伏願聖明留神焉。云云。

湖南儒生金時𪰙等一百九十人上疏。其略曰。伏以世道日降。人心不淑。尊德樂義之風。銷鑠無餘。黨同伐異之習。轉輾沈痼。不識是非之眞。而以己之好惡爲是非。不識議論之實。而以己之愛憎爲議論。雖有大賢名儒而出於一時。則其道德之高下。學術之淺深。全然不知爲如何。詆斥排擊。惟恐不及。不但發之於口。又敢筆之於書。至做不近之謗。加於旣骨之人其所損所益。不在此而在彼。則所當任彼呶呶。不必相較。而第念世道之汚隆。斯文之興喪。實有係於此。則所爭者。非一人之私。而乃天下之公。故臣等不得不力辨。仰質於建中建極之聖明。伏惟聖明垂察焉。先正臣文成公李珥。天性穎悟。造詣高明。文簡公成渾。氣質剛嚴。操履篤實。結爲道義之交。從事義理之學。發揮聖訓。羽翼斯文。大有功於吾道。眞所謂豪傑之士也。宋時瑩等從祀之請。實出於士林之公議。而蔡振後等乃敢攜貳。私議標的。醜詆兩賢。不遺餘力。其言有曰李珥有出處不正之譏。自道盡矣。成渾有黨奸遺君之罪。聖批嚴矣。嗚呼。爲此說者。其亦自比於䜛賊。設淫辭而助之攻也。館中諸儒。廟堂宰臣及外方韋布之士。上章論辨。靡不詳悉。臣等不必更煩。而各有所懷。要必自達。則豈敢默默而已乎。彼等所謂出處不正雲者。指初年染跡禪學之事。而其自道雲者。指辭職陳箚之語也。噫。世間無識俗子。或有此一種說話。而自有識觀之。眞不滿一哂者也。蓋禪學之誤人。雖以程張之賢。亦所不免。而若朱子則特甚焉。朱子初年師事僧謙開善者幾十年。而始得延平。乃悟禪學之非。珥之於朱子。雖或有間。而其初之迷溺。一也。如云云者之說。斷之以律。則朱子亦未免末減之科耶。朱子之言曰。吾嘗師其人尊其道。其爲自道。與李珥一也。珥之自道。果得罪於吾儒。則朱子之自道。亦將見非於此輩乎。孟子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蝕焉。其過也。人皆見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若如云云者之說。則君子有過。必須掩藏遮護。終匿其非。然後乃得爲君子。而自道其過。勇革其非者。適足爲小人之歸耶。至若謂成渾黨奸雲者。必指故相臣鄭澈。而遺君一款。則又引宣廟去邠時事。喚做題目。噫。此特一時讒毀者之構捏也。而襲其餘論。爲陷賢之資。其亦巧矣。論辨曲折。備在左相吳允謙箚辭及館儒疏中。不須更贅。而撮其大要粗陳焉。鄭澈淸直孝友。絶出流輩。出處行事。特立不顧。渾之終始交厚者。正所謂君子之朋也。己丑之獄。反覆救解之跡。著於章箚者。國人所知。則澈之心事。已無可疑。而況累及於成渾乎。遺君一事。則稍知自好者。尙不忍爲。而謂渾之賢而爲之耶。初出於李弘老之讒舌。後出於鄭仁弘之凶吻。萋斐百端。撓惑聖聰。其一時聖批。豈出於宣廟之本心乎。若以人主一時之好惡。斷爲百代賢否之定論。則古今天下。賢人君子之不遇於君上者。皆可以此貶抑。不齒於聖賢之列耶。渾以山林碩德。爲群小所忌嫉。生被譏穽之禍。死蒙誣衊之辱者。幾四十年。而及我聖朝公議大明。贈爵賜諡。洗滌無餘。眞斯文之幸。士林之福。而不幸若干輩。追竊當初讒賊之餘論。又且托以聖批以好惡之蔽於邪說者。援爲罪案。欲以拑制人口。使之不敢容喙。而宣廟實心好賢之盛德。反昧昧不明於世。此臣等之竊痛者也。且仁弘一生。以誣陷儒賢爲能事。至於先正臣李彥迪,李滉。李極醜詆。陳疏構陷。此一國士子所共憤。而彼乃急於傾陷。患其無辭。反不覺紹述仁弘之緖餘。不自覺其自陷於誣正之罪。其亦可哀也已。若權蹟之疏。雖不上達。而其措辭悖妄。尤極無理。其中不忠不孝等語。固不足辨。其言有曰。東國儒宗。莫如文純公李滉。而理氣之說。與之差異。羅整庵禪學之說。儒宗所斥。而李珥謂有自得之見。欲以此爲李珥之詬病。此則坐井觀天而不知天地之大者也。理氣之說。微妙難辨。賢人君子相與論辨。不能究竟者何限。則李滉李珥所論之異同。當待後世之朱子。然後乃定。決非權蹟乳臭輩所可與論也。大抵吾儒之學。各隨淺深所到。不爲苟同。故從古諸賢。或生同一時而反覆論難。或出於後世而追辨旣往。理氣心性之論。雖有不合處。而各出於格物窮理之公心。不可以不同者爲非。而亦不可以偶同者爲是也。若如云云者之說。則直須斷去格致一節。除卻自己定見。惟務雷同響合。然後爲可以善學聖賢。古今天下。安有如此學問乎。至如程傳,本義。多有異同之處。若如云云者之說。則亦將以程朱之所見不同。有所瑕玷於此間乎。羅整庵學術之高下。臣等未能詳知。而珥之言曰。整庵則望見全體而有未盡瑩者。且不能深信朱子。的見其意。退溪則多依樣之味。而深信朱子。深究其意。不可謂不契於全體雲。則其於先輩所見。隨吾權衡。捨短取長。其心至公。其論至平。彼輩之以此訾謷者。何其無理之甚也。整菴謂吳草廬。有伊蒲塞氣。李滉之言曰。整庵之說得之。然則李滉之於整菴。亦有所取。則抑將以李滉之許整庵。竝與李滉而歸於禪學。嗚呼。毀譽生而天下無完名。偏黨出而擧世無完人。雖以孔孟程朱之聖賢。猶且不得免焉。其他則又何說。況兩賢之生。又後於程朱數百歲之下。則其世道之益降。人心之益渝。又有甚焉。則其不得免於小人頰舌者。何足怪也。雖復摧折之黜辱之。有甚於此。其於兩賢本分。少無加損。而顧有兩賢之道。在中朝則程朱之道也。在我朝則卽五賢之道也。程朱被斥於憸小。而宋室因而不振。五賢卒陷於讒鋒。而國運以之中否。以其旣往觀之。則儒賢之有益於國家。吾道之有關於世敎。夫豈淺鮮。而其尊尙之詆斥之。一彼一此之間。人心之邪正。世道之治亂。皆可卜也。伏願聖明明示好惡之正。快從從祀之請。使士論歸一。公議復明。則斯文幸甚。國家幸甚。

答曰。云云。從祀重難之意。已喩於館儒。爾等勿爲瀆擾。退修學業。

答再疏曰。予意已盡言之。爾等勿爲強煩。

三疏略曰。當世之賢。旣不可得。則求其旣往之賢。爲一時所敬慕者。表章尊尙。以爲扶世道淑人心之地者。豈非帝王之所當務者乎。使聖上無意於尊賢也則已。如欲尊之。捨二臣而誰哉。夫二臣之學之正。旣有以溯濂洛之餘派。而接五賢之眞統。蔚然爲一代之儒宗。雖然。盛名之下。忌嫉者多。未免群小之噂沓。而至其居家行己。動遵禮法。粹然無一點疵累者。則可以質神明而證日月矣。殿下雖問於蔡振後輩。必不敢以爲不然。吹毛者不得疵其行。向風者靡不得其學。善之足以扶世敎。抑之足以沮士心。其所關之重如此。而殿下之忽焉莫之省。何哉。且非獨於此也。古昔帝王之所以致敬於儒冠之人者。非謂其人盡賢。以士爲名故也。曾在宣廟朝。京外儒生。以從祀五賢爲請者。不勝其煩。宣廟雖不卽允從。而未嘗不假以優禮。章朝入而批夕下。溫言慰勉。酬酢如響。何則。尊賢之風不可沮。而多士之心不可失故也。今臣等雖微賤。莫非我祖宗二百年培養之餘。而裂裳裹足。千里陳章。思以至誠動聖聽。而連投二疏。動輒經宿。使許多儒生彷徨俟命於闕門之外。困苦風露。徒爲輿卒所侮笑。聖朝待士之道。雖謂之失其當可矣。夫爲士而尊賢。爲臣而願忠。未知有何罪過。而聖朝之厭薄至此哉。今臣等所以悵然缺望。不知世道之所終如何也。聖心旣有所偏。難以口舌爭。臣等固將退也。見君父之有過擧。默無一言而去。則又非千里遠來之意。亦恐無以爲辭於鄕黨隣里。故冒死陳之。

左副承旨趙緯韓啓曰。外方儒生。以一事三呈疏章。其有前例耶事傳敎矣。從前雖或有累度呈疏之人。旣無謄錄無憑可考。昨日湖南儒生持疏來呈。臣等厭其支離。且其疏辭有未安處。還卽出給。開諭文字有誤處矣。今改其若干語而來呈。遠方多士之疏。每每出給。亦爲未安。玆以捧入矣。

傳曰。當該承旨推考。此上疏還出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