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頂上攀「忠」峰

雪山頂上攀「忠」峰
《人民日報》通訊員
1969年2月1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在青藏高原上,有一條被稱為「世界屋脊」上的「幸福彩虹」——青藏公路。當人們乘汽車從西寧出發,經過日月山,爬上崑崙山口,翻過拔海五千五百米的唐古拉山,就會看到雪山窩裡出現的一排排、一幢幢嶄新的建築物。這就是藏北大草原、唐古拉山南麓的一個兵站。

一到這裡,很遠就能瞧見寫着「『完全』、『徹底』為人民」、「永遠忠於毛主席」字樣的高大的「忠」字彩牌。走進兵站,人們常常可以碰見一個身材魁梧的大個子,他目光炯炯,精神抖擻,穿着招待衣,軍帽上的五角紅星閃爍着耀眼的光輝。他滿面笑容地迎接來客,爭着給客人們扛行李,安排住宿,提水倒茶,忙個不停。客人們進餐時,他就向大家傳播祖國內地和西藏高原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最新喜訊。晚上,他又利用客人們就寢前的空隙時間,組織大家學習毛主席的最新指示。

這個人就是青藏公路上有名的先進人物、兵站的站長、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的積極分子李文海。他的英雄事跡,在風雪高原上到處傳頌着。

那是唐古拉山區風雪瀰漫的嚴冬。一天清早,李文海剛上班,就接到上一站的通知:下午四時左右,有個車隊要在這個站住宿,要他們及早作好準備。並告訴他,車隊已經出發了。

接到通知後,李文海和其他幾個值班的同志,立即動手安排食宿,按時作好了菜飯,還準備了電影。可是,他們左等右等,連汽車的影兒也見不到。李文海很着急,一次又一次地跑出站門了望,茫茫一片白,天比鍋底還黑,狂風在呼嘯,大雪在紛飛。

車隊為什麼還不來呢?李文海很納悶。他帶着這個問題,反覆學習毛主席的光輝著作《為人民服務》。當學習到:「完全」、「徹底」這四個光芒四射的大字時,他想:雪這樣大,夜又這樣黑,車隊可能被雪封在山上了。同志們長途跋涉,已經夠辛苦的了,又遇上這麼大的風雪,一定是又飢又渴。想到這裡,他當機立斷,馬上帶了熱茶熱飯,乘上一輛急救車,頂着暴風雪,去迎接車隊。

這時,風越刮越急,雪越下越大。公路被雪掩蓋,路跡不清,他們就下車探一段路,再坐一段車,邊探邊走。當他們趕到唐古拉山腳下時,整個公路全被大雪埋住了。氣溫已下降到零下三十多度,狂風象尖刀一樣刺着臉,雪片很快變成了冰雹,遮天蓋地般打下來。汽車打滑,連一步也不能向上走了。他們身上的衣服全被淋濕了,冷風一吹,都結成了冰,凍得梆梆硬。就在這個時候,李文海手捧紅彤彤的《毛主席語錄》,高聲朗誦:「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頓時,產生了無比的勇氣,增加了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李文海第一個脫下身上的大衣,填在車輪底下。沒有工具,他們就用自己的雙手,扒開汽車底下和公路上的積雪。暴風雪吹來,手凍僵了,腳也凍腫了,站都站不穩。這時,李文海又給夥伴們朗誦毛主席教導:「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他說,愚公能移走兩座大山,我們是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革命戰士,難道克服不了這一點點困難?李文海率領大家在積雪三尺多深的公路上,一邊挖雪,一邊推車,一步一步地向前進,整整苦戰了一夜,終於把汽車推上了拔海五千多米的唐古拉山。

清晨,瑰麗的彩霞映紅了白雪皚皚的唐古拉山高峰。當李文海親手把菜飯遞給車隊的同志們時,大家使盡全身的力氣高呼:「毛主席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

李文海等三個人送去的菜飯,雖然已經凍成了冰塊,可是,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卻使高原上的戰士永遠感到溫暖。

李文海這種專門利人,事事為別人着想,處處突出毛澤東思想的精神,深深感動了過往的同志們,人們稱讚他是「『世界屋脊』上攀登『忠』字高峰的闖將」。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