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意見

關於進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意見
青政字〔2020〕20號
2020年8月26日
發布機關:青島市人民政府
正文

各區、市人民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市政府各部門,市直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數字中國戰略,落實數字山東、數字青島規劃部署,進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全面賦能城市發展,推動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更高水平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高效率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更高質量賦能經濟加快發展,不斷增強城市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和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防控力。

  (二)基本原則。統籌規劃,集約建設。堅持全市「一盤棋」,加強前瞻性、戰略性研究,統籌頂層設計,強化系統布局。集約建設通用基礎設施和平台,促進系統集成、平台共用、數據融合、業務協同。

  以人為本,惠企便民。以解決城市治理難點、滿足居民生活需求、推動產業發展為重點,鼓勵各類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強化政府的引導作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應用場景開放,構建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互動發展格局。

  創新發展,數據賦能。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加快推動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信息流引領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集聚。

  (三)建設目標。到2022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全國前列,達到城市「慧」思考、產業「慧」融合、社會「慧」協同的發展目標,實現城市雲腦「一體貫通」,公共服務「一網通辦」,社會治理「一網通管」,基層社區「全線聯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全面融合」,城市物聯感知體系「全域感知」。

  二、推動城市雲腦建設,夯實城市智能基礎

  (四)建立統一標準規範體系。堅持「需求導向、急用先行」的原則,在國家、地方、行業相關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城市雲腦平台建設、系統對接、數據共享、應用服務、安全防護、管理評價等實際需求,制定統一、開放、可操作的標準和規範體系,在實踐中不斷修訂完善,確保標準化建設成果具有實用性。(市大數據局負責)

  (五)加快城市雲腦建設。統籌城市雲腦頂層設計和總體架構,集約化建設青島市城市雲腦。各區(市)、各部門優化整合各自現有業務系統,建設城市雲腦區(市)中樞、城市雲腦部門專項系統,並按照統一的標準和規範,接入市城市雲腦,實現系統互通、數據和應用共享。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城市雲腦智慧化水平,為政府決策、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提供支撐。(市大數據局負責)

  (六)加強數據資源匯聚共享。完善人口、法人、公共信用等基礎數據庫,加快建設重點領域主題數據庫。加強社會、產業、互聯網等領域數據匯聚。堅持數據資源統籌管理,健全數據資源管理標準,制定數據匯聚治理規範,加強數據治理,提升數據質量,確保數據完整性、規範性和準確性,為風險防控、應急調度、公共決策、協同治理提供大數據支撐。依法依規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市大數據局負責)

  三、推動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七)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再造政務服務流程,加快構建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體系,推進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推動企業和群眾辦事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市行政審批局、市大數據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快「一碼通城」試點。充分利用二維碼、人臉識別技術,在政務服務、交通出行、醫藥衛生、文化旅遊等領域開展「一碼通城」試點,推進一碼通用、無感通行、便捷支付。(市大數據局、市行政審批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公安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體育局,各區、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加快智慧醫療建設。推進全市醫療大數據應用平台、城市醫療影像中心建設,加快全市醫療數據共享,逐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流行病學和溯源調查、智慧分級診療等。(市衛生健康委負責)建設一批智慧醫院、互聯網醫院、遠程診療中心,提高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市衛生健康委負責)加快構建「醫療+養老」智慧服務體系。(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完善智慧人社服務。構建「一制五化」的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體系,深化「一網一庫一卡一號一平台」建設,拓寬社會保障卡公共服務應用,深化大數據在人社信用評價、人社服務畫像、個性化推薦等方面的應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十一)提高智慧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數字校園建設覆蓋率,構建集教育管理、教學資源、智慧校園於一體的一站式「互聯網+教育」大平台,持續加強先進技術與教育教學全過程深度融合。(市教育局負責)

  (十二)推動智慧文化旅遊體育建設。推進數字圖書館、數字檔案館、數字博物館、數字文化館建設,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平台。以實現「一部手機游青島」為目標,整合全市範圍內「食、住、行、游、購、娛」等資源,加快旅遊大數據平台建設。開展數字示範景區建設,加強與旅遊互聯網企業深度合作。(市文化和旅遊局負責)統籌全市體育健身資源,推行全民健身網上查詢、網上預約、網上指導,提升公共體育服務水平。(市體育局負責)

  四、推動數字社會建設,提高社會治理能力

  (十三)提升應急管理智能化水平。建立集中高效的應急指揮體系,推動風險隱患日常監管、應急響應和指揮決策一體化平台建設,深化應急管理領域業務聯防聯動,提升突發事件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市應急局負責)運用數字技術提升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防控救治水平。(市衛生健康委負責)

  (十四)加強智慧公安建設。發展智慧警務,推進人臉識別、視頻結構化、智能感知、空間地理信息等技術在社會治安領域的應用,構建全維動態感知智能防控體系。建設公安大數據平台,強化公安信息、社會治安信息、互聯網信息、視頻信息等數據資源融合、治理和大數據智能化應用。(市公安局負責)

  (十五)加快智慧交通建設。推進交通服務數據共享融合,促進多種出行方式相互銜接,提升交通疏導、應急救援、車輛引導等服務能力。推動交通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提供交通運行狀態查詢、路線規劃、智能停車、智慧充電、無感支付、聯網聯程售票等智能交通服務。(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提升重點領域治理能力水平。推動智慧司法建設,推進公安、審判、檢務和司法數據協同共享。(市委政法委負責)提升市場監管、生態保護、宏觀調控等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支撐以網絡化運行、海量化參與、社會化協同為特徵的社會治理需求,提高數據匯聚、事中監管、趨勢研判、協同聯動等能力。(市市場監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推動建設海區集觀測、監測、調查、集成保障於一體的智慧海洋平台。(市海洋發展局負責)

  (十七)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推進自然人、企業法人、非企業法人公共信用數據庫建設,推動信用信息的深度融合與協同使用,構建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增強社會誠信和自治能力。(市發展改革委、市大數據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動數字社區建設,增強城市管理基礎

  (十八)提升智慧社區治理能力。加快社區信息化平台建設,促進平台與現有部門業務系統數據互聯互通,實現社區信息的整合集成運用。深化社區數字網格化管理模式應用,提高社區監控能力,實現社區管理現代化、精細化。老舊居民小區改造和新建居民小區應參照智慧社區標準建設。(各區、市政府,市民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公安局、市大數據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提高智慧社區服務水平。藉助信息化手段進一步提升社區黨建、政務服務水平,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社區延伸。通過APP、智能服務終端等實現網上便民服務,增強社區特殊群體的智慧服務能力。(各區、市政府,市民政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大數據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推動智慧街區、智慧園區建設。充分利用5G、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設施、環境等元素的萬物互聯和數據匯集,為市民提供人性化、精準化服務。加快推動市政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鼓勵發展光影街區、數碼地標、車路協同、車充響應等應用場景示範。提升人員聚集預警、監控聯動能力和統一調度、協同管理能力。(各區、市政府負責)

  六、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二十一)培育壯大數據應用生態。出台公共數據開放政策,鼓勵引導公共服務機構數據開放。探索實現公共數據、社會數據、企業數據等多源數據協同應用,聚焦公用事業數據以及互聯網數據,構建涵蓋多類型數據的普惠數據和特殊數據供給體系,搭建創新應用「試驗場」和「孵化器」。(市大數據局負責)

  (二十二)搭建開放式行業發展平台。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以平台思維推進產業集群化,推動工業、軌道交通、海洋、港口、物流、金融等重點領域龍頭企業依託上下游產業資源,建設開放式行業發展平台,推動更多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要素向平台匯聚,支持工業互聯網、軌道交通雲、智能充電雲、海洋大數據中心、多式聯運中心等平台建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海洋發展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三)加快發展數字產業。推動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面向家電、海洋、金融等重點領域提供解決方案服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大數據局按職責分工負責)推動人工智能產業聚集,支持一批人工智能重點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深度賦能本地優勢製造業產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四)重點建設特色數字經濟園區。重點推進5G高新視頻園、青島國際創新園、青島國際特別創新區等數字經濟園區建設,鼓勵數字產業向重點園區集中。(市大數據局,李滄區政府、嶗山區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按職責分工負責)高標準建設中國軟件特色名城,培育一批面向雲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區塊鏈領域的骨幹型、創新型企業,全面提升園區綜合實力與品牌影響力。(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推動數字設施建設,構建物聯感知體系

  (二十五)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加快全市網絡基礎設施和應用基礎設施升級,打造「雲、網、端」一體的技術支撐體系。深化政務「一張網、一片雲」建設,優化統一政務網絡架構,加強部門非涉密業務專網整合應用,提升政務雲服務承載能力,推進城市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構築雲平台、雲數據、雲安全一體化環境。(市大數據局負責)全面建成全光網城市,5G網絡覆蓋區(市)級以上城區重點場所、重點應用區域,接入網、工業互聯網全面完成IPv6改造。(市通信管理局、市委網信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六)建設「物聯感知」體系。利用現有基站加快物聯網設施部署,加速多功能杆、柱、樁等新型智能感知設施建設,完善城市「觸覺感知」網絡。(市通信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公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優化全市視頻圖像點位布局和補點擴面,推進物聯共享和安全管理,構建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網,打造城市「視覺感知」網絡。(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大數據局按職責分工負責)打造城市「神經元網絡」,加快全市視頻監控資源共享平台建設,整合公安、交通、住建、政務審批大廳等視頻資源,推動物聯感知體系整合及跨區域、跨部門調用共享。(市大數據局、市公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七)強化數字空間安全體系。加強關鍵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推動建立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的網絡安全和等級保護評估體系,做好重點領域網絡安全評估。完善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應急預案,提升信息安全事件響應速度。強化安全管理,完善公共數據和個人信息保護,增強安全技術支撐和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安全防護體系。(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市大數據局,市政府有關部門,各區、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強制度保障建設,優化工作推動機制

  (二十八)優化組織機制。在市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市、區(市)、部門聯動協調銜接機制,強化規劃引導,完善標準體系,按照統分結合一體化的建設模式全面推進。(市大數據局,各區、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九)加強監督考核。各區(市)、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對標國際先進,主動謀劃並加強本地區、本領域規劃,明確建設目標、任務和計劃。(各區、市政府,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建立健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的考核評估機制,對責任單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考核督導。(市大數據局,各區、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十)強化政策資金人才保障。建立健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資金保障體系,對有一定社會效益、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的公共服務類智慧城市建設項目、智慧社區項目等給予政策支持。(市大數據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面向全球招募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合作夥伴,積極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市場化運營模式,支持建立智慧城市產業基金,完善投融資機制,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市大數據局,各區、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促進人才資源與我市既有優勢資源深度對接,調整完善創新創業領域人才引進、激勵和晉升等方面制度,依法依規給予企業更多自由決策權,探索建立以創新、實用為導向的人才管理辦法。(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

青島市人民政府

2020年8月20日


  (此件公開發布)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