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窮棒子精神大搞綜合利用

靠窮棒子精神大搞綜合利用

——石家莊橋西焦化廠的調查報告
《人民日報》通訊員
1970年11月2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石家莊橋西焦化廠的革命工人,在毛主席「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偉大方針指引下,從一九五八年以來,靠窮棒子精神大搞綜合利用,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很大貢獻。目前,這個廠已經投產和試製成功的產品有五十五種。十二年來,他們僅綜合利用一項的收入,就上繳利潤兩千一百多萬元,而國家為發展綜合利用對這個廠的投資僅四十多萬元。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編輯

橋西焦化廠是一個有五十多年歷史的老廠,只有六百多工人,機器設備很陳舊。早在解放初期,這個廠的煉焦爐就已經破爛不堪。當時,有人主張「拆除重建」。廣大工人群眾遵照毛主席關於「節省每一個銅板為着戰爭和革命事業」的教導,用修修補補的辦法,抹平了一千七百多條裂縫,很快恢復了生產。一九五三年,外國洋「專家」和資產階級技術「權威」看見焦爐嚴重變形,即判定它的壽命不長了。但是,工人們認為,爐是死的,人是活的,爐子能否長壽,人是決定的因素,我們有一雙手,只要精心維護,可以延長焦爐的壽命。為了維護焦爐,工人們頭戴濕草帽,身穿石棉衣,鑽進高溫的爐膛內搶修。一個人鑽進爐膛只能砌一塊磚,或抹一鏟泥。這個人從爐膛里出來,那個人接着又鑽進去,輪換作業。工人階級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使這座多次被判處「死刑」的焦爐至今還在生產,而且產量比解放初期提高一倍半。

焦爐壽命延長,焦炭產量提高,為綜合利用、回收化工產品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同時,廣大群眾自力更生維護焦爐的革命精神,為大搞綜合利用奠定了思想基礎。幾年來,他們因陋就簡生產出了混合甲基萘、工業菲、咔唑等多種重要化工產品。

窮棒子精神威力無窮,潛力挖不盡。今年初,為了把廢水中的酚收回來,工人們提出要修舊利廢,要從廢品堆里「挖」出一套廢水脫酚設備。為此,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學習毛主席關於「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和「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教導。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工人們走遍全廠,把一切可用的廢舊材料都收集起來。有人看了這些東西,搖頭說:「就憑這堆七窟窿八眼睛的破爛,還能搞成脫酚塔?」工人們回答說:只要有一顆忠於毛主席的紅心,敢教廢鐵變黃金。他們切切割割,焊焊接接,修修補補,七拼八湊,苦幹一個月,終於把一套廢水脫酚設備建成了。其中,三個八米高、九十厘米粗的主體塔,補釘摞補釘,焊口接焊口,大大小小補了一百五十多塊,工人們給它起名叫「百花塔」。一條四百多米長的廢水輸送管道,焊接了三百二十八節,有的節不足一寸長。

橋西焦化廠窮棒子精神蔚然成風。十幾年來,他們因陋就簡,修舊利廢,土法上馬,土洋結合,自製了一套又一套設備。這些土設備,雖然外觀不美,但是非常適用。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編輯

工人群眾最有實踐經驗,最少洋框框,他們一旦掌握了毛主席「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偉大思想,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的辦法就會層出不窮。一九五八年,這個廠接受從煤焦油中回收古馬隆的任務。有人認為,這種產品國內都沒有搞過,咱們這個又老又小又破的廠要搞古馬隆,那是「牆上掛門帘,沒門。」工人同志們想:帝國主義拿古馬隆卡我們,向我們挑釁,生產古馬隆既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也是一場政治鬥爭。我們有毛主席領導,有毛澤東思想指引,天大困難也不怕。他們懷着為偉大領袖毛主席爭光,為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爭光的豪情壯志,立即組成試製小組。沒有設備,工人們找來盆盆罐罐,瓦缸鐵桶,在露天大院裡用鐵鍋熬,木棍攪,試驗三百多次,終於用土辦法試製成功了古馬隆。

古馬隆試製成功,準備成批投產時,有人又說,這種產品質量要求高,國家既然急需古馬隆,應該給我們一套象樣的設備。工人群眾認為,拿試製成功稀缺產品,當做向國家伸手要東西的資本,是違反自力更生精神的。他們說:窮棒子精神是我們革命的「傳家寶」,在毛主席的領導下,過去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日本鬼子和國民黨反動派,打出了一個新中國,現在,我們還要用窮棒子精神建設社會主義。工人們堅持土法上馬,自製簡易設備。他們從外地運來一套人家報廢的焦油蒸餾設備,奮戰三個月,加工改制成一套生產古馬隆的設備。沒有高壓蒸汽設備,工人們根據試驗時用火熬煉的經驗,決定內加蒸汽外加火,火汽並用蒸餾。當時,有個資產階級技術「權威」說:「火蒸餾在國際上沒有先例,那樣干是冒險。」工人們不聽他那個鬼話,硬是靠窮棒子精神,通過自己的實踐,成功地創造了火、汽並用的蒸餾方法,成批生產出了尖端產品古馬隆。後來,他們又對酸洗、鹼洗和水洗等重要工藝,先後改革了四十多次,使生產古馬隆的工序減少三道,產量提高十多倍,酸和鹼的消耗量降低百分之三十到六十。

窮棒子精神在群眾頭腦里扎了根,領導又做到遇事同群眾商量,支持群眾的創造精神,群眾在搞綜合利用中的積極性就越高。今年,有人把改建提酚罐列入了預算項目。工人群眾感到,能夠自己動手而不動手,偏要伸手,就不符合毛主席「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教導,便建議由廠內挖掘潛力,自己動手改建。廠革委會支持了群眾的正確意見。結果,沒有增加投資,就改建了一個容量四噸多的提酚罐。工人們還把拆下的舊提酚罐改制成一台分離器,不僅為國家節約六噸多鋼材和四萬多元投資,而且使生產效率提高兩倍。在改革蒸餾釜時,因為新裝置在釜上的乳化塔的塔體高,原有的廠房低,怎麼辦?廠革委會就發動群眾討論。大家遵照毛主席關於「勤儉辦工廠」的教導,想出了巧妙的辦法:在原廠房頂上捅開一個天窗,把乳化塔伸出去。為了保護這個設備,根據塔的高度,在舊廠房頂上搭一小棚。大家興奮地說:「毛主席教導指方向,天窗上的小棚能頂洋廠房。」

不斷前進

編輯

橋西焦化廠由於綜合利用的範圍越來越廣,經常出現原有設備與生產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的矛盾。廠革委會就經常用毛主席的不斷革命的思想教育群眾,使大家認識到,必須不斷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才能使窮棒子精神具有無窮的生命力。

這個廠原來土造的壓萘餅設備,不能滿足生產發展的要求,大家都打算對它進行改革。去年,一位青年工人到外地參觀後,就仿照人家的洋設備設計了一個更新設備的方案。老工人從他的這個方案中銳敏地察覺到,艱苦奮鬥的精神必須經常講,才能不斷克服貪大求洋的思想,培養一代艱苦奮鬥的接班人。於是,老工人便和這個青年一同學習了毛主席的有關教導,批判了劉少奇「貪大求洋」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老工人和這個青年一起,用廢舊材料,對土設備進行了改革,提高效率四十五倍。幾年來,他們就是這樣不斷改革土設備,先後使百分之六十的設備有不同程度的改進,工效分別提高幾倍到幾十倍。

為了解決綜合利用回收產品增多與設備不足的矛盾,他們還十分注意設備的綜合利用。廠里有三個焦油釜,原來都是粗餾。大搞綜合利用以來,需要蒸餾的產品多了。工人們通過改革操作方法,用兩個釜承擔了三個釜的任務,騰出一個釜來進行改革試驗。結果,使這個釜由生產一種產品,發展到生產七種產品。

隨着回收產品的增多和機器設備的綜合利用,工人們不怕苦、不怕累,自覺地為革命多學幾手。現在,化工車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能掌管十多個工種,其中不少人能掌握車間全部設備的操作技術。由於「一人多技」、「一專多能」,所以,在綜合利用產品日益增多的情況下,這個廠的人員始終沒有增加。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