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學說(陳獨秀)

馬克思學說
作者:陳獨秀
1922年7月1日
本作品收錄於《新青年/卷9

本篇是在昊淞中公學的演說辭、演說時間為1922年4月23日。


(一)剩餘價值 編輯

馬克思是一個大經濟學者,他的學說代表社會主義的經濟學和斯密亞丹代表個人主義的經濟學一樣,在這一點無論贊成馬克思或是反對者都應該一致承認。

馬克思底經濟學說,和以前個人主義的經濟學說不同之特點,是在說明剩餘價值之如何成立及實現。二千幾百頁的《資本論》裏面所反覆說明的,可以說目的就是在說明剩餘價值這件事。斯密亞丹也曾說過:「在土地未私有資本未集聚的最初狀態,勞動者所生產的東西全屬勞動者自已所有。(見《原富》一卷六六頁。)又說:「勞動者自己享有全部生產品的最初狀態,土地私有資木集聚之後便不行了。」(見《原富》一卷六四頁。)這兩段明明說因為土地和資本私有底緣故,勞動者不能得著所做的生產品全部分,只得著一部分。那剩餘的部分歸了何人呢?照馬克思底學說,這就叫做剩餘價值,是歸了資本家底荷包,資本家奪取了勞動者底剩餘價值,做為他私有的資本,再生產再掠奪,以次遞增,資本是這樣集聚起來的,資本製度就是這樣發達起來的。話雖這樣簡單,但是要真實明白剩餘價值是什麽,以及他是如何成立如何實現和分配的,本是一件很煩難的事,現在不得不略略說明一下。

要明白馬克思所說的剩餘價值是什麽,首先要明白馬克思所指的價值是什麽,其次要明白馬克思所說的勞動價值是什麽及勞動價值如何定法。斯密亞丹以來的經濟學者,對於凡物之價格都分為自然價格(Natural Price)、市場價格(Market Price)兩種。剩餘價值所指的價值,是自然價格所表現的抽象價值,不是市場價格所表現的具體價值,我們千萬不可弄錯。勞動價值也分二種;(一)勞動力自身之價值,即是勞動者每月拿若干工錢把勞動力賣給資本家之價值;(二)勞動生產品之價值,即是勞動者每月做出若干生產品之價值。這兩種勞動價值是如何定的呢?照馬克思底意思是說;凡兩件貨物互換,這兩件貨物一定有什麽相同的地方,譬如拿若干布匹換若干麵粉,這兩樣貨物形式不同,物理的性質不同,用處不同,他們相同的地方只是都為勞動所作的結果;因此所費勞動相等的貨物價值亦相等,用十二小時做成的貨物,價值比用六小時做成的貨物高一倍,一個茶碗價值二角,一個茶壺價值一元,壺底價值比碗大四倍,是因為做壺所用的勞動比做碗的多四倍。所以馬克思說;「一切用勞力所製造的商品(就是貨物)之價值,乃是由製造時所需社會的勞動分量而定。(勞動分量,就是勞動時間長短的意思。社會的勞動,是與個別勞動不同的意思;個別勞動有個別勤惰巧拙以及工具精粗的差異,所謂社會的勞動,是指在一定時代的社會狀況之下,將這些個別的差異都作為平均程度,因此社會的勞動也叫做平均的勞動)。勞動者把勞動力賣給資本家,因此勞動力自身也是一種商品,所以馬克思說:「勞動力這種商品底價值,乃是由培養他所需的勞動分量,也就是製造勞動者及其家族生活品所需的勞動分量而定。」馬克思所謂製造一切商品所費的勞動分量,乃是兼「生的勞動」(製造該商品時所費的勞動)和「死的勞動」(製造該商品時所用原料、工具、建築等以前所費的勞動)二種而言,這也是我們不可忽略的。

馬克思的價值及勞動價值公例,略如以上所說,以下再說剩餘價值是什麽。

剩餘價值究竟是什麽呢?乃是貨物的價值與製造這貨物所費的價值(兼生的勞動之價值及死的勞動之價值而言)之差額;例如費一萬元生產一萬五千元的貨物,在這貨物一萬五千元的價值中,除去生產這貨物所費一萬元的價值,所剩餘的五千元就是剩餘價值。說詳細一點,當分為剩餘價值之成立及剩餘價值之實現和分配二部分。

剩餘價值是如何成立的呢?照馬克思說:剩餘價值是在生產過程中成立的,不是在流通過程中成立的,這個意思十分重要我們也千萬不可弄錯。此話怎講?因為馬克思所指出的剩餘價值,雖然要在流通過程中才能夠實際歸到資本家底荷包,但是奪取底方法和剩餘價值底本質,都不是指流通過程中一件一件生產品的賣價,乃是指生產過程中勞動者為資本察所做「剩餘勞動」的價值。「剩餘勞動」又是什麽呢?是因為近代利用機器,製造業底規模一天大似一天,手工的生產品比機器的生產品貨色不好價錢又貴,因此手工業一天敗似一天。於是由手工工業時代變了機器工業時代,由家庭工業時代變了工廠工業時代,由獨立生產時代變了共同生產時代,這就叫作「產業革命」。自產業革命以來,所有生產所必需的工具(土地、礦、房屋、機器、原料等)都為資本家所占有,資本家以外的人,除了將自身底勞動力賣給資本家,便做不成工,便得不著生活費用。資家給他們多少生活費用(即工錢)呢?照馬克思的價值公例,一切商品之價值常與製選此商品時所費的勞力相等,勞力(也是一種商品)之價值(即工錢)也常與培養這勞力所需的勞動(即製造勞動者所必需的生活品之勞動)相等那麽,譬如一個勞動者每日所需的生活品值六小時的勞動分量,照理他每日做工六小時便已產出他生活品的價值,然而資本家往往要勞動者每日做工十二小時,所給工錢只值六小時的生活品,其餘六小時,在實際上勞動者未曾得著工錢,是替資本家白做了,這白做的六小時就叫作「剩餘勞動」;生產品之全部價值都是勞動者做出來的,而勞動者所得只一部分與六小時勞動價值相等的工錢,其餘部分由六小時剩餘勞動而生的價值,就叫作「剩佘價值」。

剩餘價值是如何實現和分配的呢?剩餘價值雖然成立在生產過程中,但是必須到了流通過程中才能夠實現。資本家雇用勞動者產出一定價值的貨物,剩餘價值的本質及作用固然已經包含在這貨物之中;然必待將這貨物賣給消費者,把這貨物底價值變成市場價格,剩餘價值變成貨幣歸到資本家底荷包,這時剩餘價值才算實現。譬如一資本家費價值五成的勞動工錢,造成價值十成的棉紗,這時剩餘價值五成固然已經由剩餘勞動五成在生產過程中成立了,然必待將棉紗賣給消費者,將價值十成的貨物變成價格十成的貨幣歸到資木家底荷包,那時五成剩餘價值才算實現了。這是因為生產者不能將貨物直接賣給最後消費者,中間必須經過販賣者之手,販賣者須得一定資本及勞力之報酬,於是生產者不得不在價值以下的價格賣出他的貨物。僻如用價值五成工錢造成價值十成的棉紗,因為販賣者之報酬,價值十成的棉紗至多只能賣得價格八成的貨幣,因此五成剩餘價值中,製造棉紗的資本家只能得著三成,其餘二成是歸了販賣棉紗的資本家;製造棉紗的資本家若是向他資本家借過資本,便須拿一部分剩餘價值付他資本家的利息;紗廠底地基若是向地主租的,又須拿一部分剩餘價值付地租。剩餘價值大概是如此分配的,各種資本家分配所余才是製造棉紗的資本家實際得著的剩餘價值。所以說:剩餘價值是在生產過程中成立的,是在流通過程中實現的。

資本家底資本是奪取勞動者剩餘價值變成的,剩餘價值是剩餘勞動之價值變成的;工作時間越長,剩餘勞動越加多;工錢越少,剩餘勞動也越加多;出產能力越提高,剩餘勞動也越加多。所以資本家想擴張剩餘價值,天天在那裏提高出產能力,天天在那裏反對增加工錢反對減少作時間,拿剩餘價值變成貨幣,又拿貨幣製造商品增加剩餘價值,再拿剩餘價值變成貨幣,如此利上生利,這就叫作「資本主義的生產方法」。資本主義的生產營業底規模一天大過一天,掠奪兼並底規模也一天大過一天,加上交通機關一天便利過一天,殖民地新市場一天擴大過一天,精巧的機器一天增多過一天,大銀行大公司便一天發達過一天,從前的小工業都跟隨著這些製度之發展,逐漸被大工業吸收了壓倒了。這種吸收壓倒底結果,便是把全社會的資本聚集在少數人手裏,這就叫作「資本集中」在從前小工業時代,資本不集中,因此產業不能發達,所以資本集中使生產能力增加產業規模擴大,資本主義的生產方法好過以前的生產方法只在這一點。但是在財產私有製度之下,把全社會的財產大部分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裏,便自然發生以下各項結果:(一)無財產的傭工漸漸增多(二)生產能力增加而無產傭工的購買能力不能隨之增加,因以造成「生產過剩」的結果,生產過剩又必然造成「市場縮小經濟恐慌」和「工人失業」兩種結果。合起這幾項結果,無產傭工的困苦一天比天沈重,而他們的人數卻一天比一天增多,他們的團結也就一天比一天龐大,這個隨著資本集中產業擴張而集中而擴張的無產階級,必有團結起來,奪取國家政權,用政權沒收一切生產工具為國有,毀滅資本主義生產方法之一日。

象以上所說資本主義的生產方法怎樣利用機器對手工業起了產業革命,怎樣奪取剩餘價值集中資本,怎樣造成大規模的產業組織,同時便造成了大規模的無產階級,又怎樣造成無產階級對於資本主義革命之危機,這種種歷史上經濟製度之必然的變化,在馬克思學說裏叫作「經濟的歷史觀察」,又叫作「唯物的歷史觀察」。

(二)唯物史觀 編輯

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學說雖然沒有專書,但是他所著的《經濟學批評》、《共產黨宣言》、《哲學之貧困》三種書裏都曾說明過這項道理。綜合上列三書中所說明的唯物史觀之要旨有二:

其一說明人類文化之變動。大意是說:社會生產關系之總和為構成社會經濟的基礎,法律、政治都建築在這基礎上面。一切製度、文物、時代精神的構造都是跟著經濟的構造變化而變化的,經濟的構造是跟著生活資料之生產方法變化而變化的。不是人的意識決定人的生活,倒是人的社會生活決定人的意識。

其二說明社會製度之變動。大意是說:社會的生產力和社會製度有密切的關系,生產力有變動,社會製度也要跟著變動,因為經濟的基礎(即生產力)有了變動,在這基礎上面的建築物自然也要或徐或速的革起命來,所以手臼造出了封建諸侯的社會,蒸汽製粉機造出了資本家的社會。一種生產力所造出的社會製虔,當初雖然助長生產力發展,後來生產力發展到這社會製度(即法律經濟等製度)不能夠容他更發展的程度,那時助長生產力的社會製度反變為生產力之障礙物,這障礙物內部所包涵的生產力仍是發展不已,兩下沖突起來,結果,舊社會製度崩壞,新的繼起,這就是社會革命;新起的社會製度將來到了不能與生產力適合的時候,他的崩壞亦復如是。但是一個社會製度,非到了生產力在其製度內更無發展之餘地時,決不會崩壞。新製度之物質的生存條件,在舊製度的母胎內未完全成立以前,決不能產生,至少也須在成立過程中才能產生。

馬克思社會主義所以稱為科學的不是空想的,正因為他能以唯物史觀的見解,說明資本主義的生產方法和資本主義的社會製度所以成立所以發達所以崩壞,都是經濟發展之自然結果,是能夠在客觀上說明必然的因果,不是在主觀上主張當然的理想,這是馬克思社會主義和別家空想的社會主義不同之要點。

有人以為馬克思唯物史觀是一種自然進化說,和他的階級爭鬥之革命說未免矛盾。其實馬克思的革命說乃指經濟自然進化的結果,和空想家的革命說不同;馬克思的階級爭鬥說乃指人類歷史進化之自然現象,並非一種超自然的玄想。所以唯物史觀說和階級爭鬥說不但不矛盾,並且可以互相證明。

馬克思底好友恩格斯曾述說馬克思的意見道:「在歷史各時代,必然有他的生產分配之特殊方法,又必然由這種特殊方法造出一種社會製度,那時代的政治和文明之歷史,都建設在那個基礎上面,依據那個基礎說明。所以人類全歷史是階級爭鬥的歷史,即是掠奪階級和被掠奪階級,壓製階級和被壓製階級對抗的歷史。這些階級爭鬥的歷史相連相續,構成社會進化之階級,到了現在又達到一種新階級,被掠奪被壓製的階級(即無產勞動者)要脫離掠奪壓製階級(即紳士、〔軍〕閥、資本家)的權力,將自己解放出來;同時還要將一切掠奪壓製和階級差別、階級爭鬥完全鏟除,永遠把社會全體解放出來。」這一段話可以說是把唯物史觀說和階級爭鬥說打成一片了。

(三)階級爭鬥 編輯

一八四八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共著的《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社會主義最重要的書,這書底精髓,正是根據唯物史觀來說明階級爭鬥的。其中要義有二

(一)一切過去社會底歷史都是階級爭鬥底歷史。例如在古代有貴族與平民,自由民與奴隸;在中世紀有封建領主與農奴,行東與傭工;這些壓製階級與被壓製階級,自來都是站在反對的地位,不斷的明爭暗鬥。封建廢了,又發生了近代有產者與無產者這兩個階級新的對抗,新的爭鬥。

(二)階級之成立和爭鬥崩壞都是經濟發展之必然結果。例如歐洲在封建時代的工業組織之下,生產事業是由同行組合一手把持的,到了發見了印度、中國等市場和美洲、非洲等殖民地的時候,便不能應付新市場需要底增加了,於是手工工場組織應運而生,各業行東遂被工場製造家所擠倒,接著市場日漸擴大,需要日漸增加,交通機關和交換方法都日漸發展。這時手工工場組織也不能應付了,於是又有蒸汽及大機器出來演成產業革命,從此手工工業又被大規模的近代產業所擠倒,近代的有產階級便是這樣成立的。近代產業建設了世界的市場,有了這些市場商業、航業、陸路交通都跟著發達,這些發達又轉而促進產業發達,產業、商業、航業、鐵路既這樣發達,有產階級也跟著照樣發達,資本越加多,產業越擴大,將中世紀留下的一切階級都盡情推倒了。由此可知,近代有產階級乃是長期發達和生產及交換方法疊次革命底結果。由此可知做有產階級基礎的生產和交換方法,是萌芽在封建社會裏面,這種生產和交換方法發展到一定地步,封建社會的生產和交換製度(即農業手工封建的製度)便不能和那已經發展的生產力適合,這種製度便成了生產力底障礙物,便必然要崩壞,結局果然崩壞了,封建的製度倒了,自由競爭的製度代之而興,適合這自由競爭的社會及政治製度也就跟著出現,有產階級底經濟及政治權力也就跟著得到了。有產階級得勢以後,造成了極雄大驚人的生產力(象工業、農業、輪船、鐵道、電報、運河等),惹起這般大規模生產及交換的社會,將人口財產及生產機關都集中了,建設了許多都市,將鄉村人口移到都市,使鄉村屈服在都市支配之下,使多數人民脫離了樸素的鄉村生活,使野蠻和未開化國屈服於文明國,農業國屈服於工業國,東洋屈服於西洋。但是到了有產階級底生產力發展到了與有產階級社會底製度不適合的時候,社會製度就成了社會生產障礙物,有產階級及有產階級社會底製度也是必然要崩壞的崩壞底徵兆就是商業上的恐慌,這種慌隔了一定期間便反復發生,一回兇過一回,常常震動有產階級社會底全部。這恐慌發生底緣故,是由於資本主義的生產方法所造成的生產過剩,是由於有產階級社會底製度過於狹小,不能包容那過於發展的大生產力。有產階級救濟這種恐慌的方法,不外一面開辟新市場,一而盡量剝削舊市場,這只能救濟一時,終是朝著更廣大更兇猛的恐慌方面走去,如此,有產階級顛覆封建製度的武器現在卻向著有產階級自身了。有產階級不但造成了致自已死亡的武器,還培養了一些使用武器的人,這些人就是近代的勞動階級,也就是無產階級。

無產階級是跟著有產階級照同一的比例發達起來的,近代產業發展的結果,一般小資產的小商人小工業家,一方面因為他們的專門技能為新生產方法所壓倒,一方面因為他們的小資本為大規模的產業所壓倒,都不斷的降到無產階級,可是一方面產業愈加發展,一方面無產階級不但人數愈加增多,而且漸次集中結成大團體,因為生活不安,對於有產階級漸次增長階級抵抗底覺悟,發生爭鬥,始於罷工,終於革命。有產階級存在根本底條件,是在資本成立及蓄積資本底重要條件,是在工錢製度;工錢製度,全靠勞動相互競爭。但有產階級既已促進了產業進步,便已經使勞動者從競爭的孤立變成協力的團結了;近代產業發達,使有產階級的生產及占有之基礎從根破壞;有產階級所造成的首先就是自身的墳墓,有產階級之傾覆及無產階級之勝利,都是不能免的事。

馬克思說明階級爭鬥大略如此,我們實在找不出和唯物史觀有矛盾的地方。

(四)勞工專政 編輯

從前有產階級和封建製度爭鬥時,是掌了政權才真實打倒了封建,才完成了爭鬥之目的;現在無產階級和有產階級爭鬥,也必然要掌握政權利用政權來達到他們爭鬥之完全目的,這是很明白易解的事。所以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裏說:

「從前一切階級一旦得了政權,沒有不拚你使社會屈從他們的分配方法,鞏固他們已得的地位。」

「有產階級發達一步,他們政治上的權力也跟著發達一步。……自他們成為有產階級後,近代代議製度家底政權都被他們一手把持。」

「勞動階級第一步事業就是必須握得政權。」

「勞動階級革命,第一步就是使他們跑上權力階級的地位,也就是民主主義底戰勝。既達到第一步,勞動階級就利用政權漸次奪取資本階級的一切資本,將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手裏,就是集中在組織為支配階級的勞動者手裏;……其初少不得要用強迫手段對付私有財產和資本家的生產方法,才得達到這種目的。」

「原來政權這樣東西不過是一個階級壓製一個階級一種有組織的權力;勞動者和資本家戰鬥的時候,迫於情勢,自己不能不組織一個階級,而且不能不用革命的乎段去占領支配階級的地位,不得不用權力去破壞舊的生產方法。」

他又在所著《法蘭西內亂》裏說:

「勞動階級要想達到自己階級之目的,單靠掌握現存的國家是不成功的。」

他又在所著《哥達綱領批判》裏說:

「由資本主義的社會移到社會主義的社會之中間,必然有一個政治的過渡時期。這政治的過渡時期,就是勞工專政。」

1922年7月1日《新青年》第九卷第六號 署名:陳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