鮚埼亭集 (四部叢刊本)/外編卷第六

外編卷第五 鮚埼亭集 外編卷第六
清 全祖望 撰 清 董秉純 撰年譜 景上海涵芬樓藏原刊本
外編卷第七

鮚埼亭集外編卷六

           鄞 全祖望 紹衣

 碑銘

  明故大理寺評事林先生阡表

古今來保孤之事嬰杵而後如漢李陳二太尉之有王

成朱震唐張丞相濬之有葉彥明方學士之有魏澤莫

不豓稱而樂道之葢不負師友之誼者使其與人家國

必無慙德倘盡如王舒甄邵之徒將取室毀子必使覆

巢之下竟無完卵而人𩔖可盡化爲鴟鴞矣順治戊子

吾鄕殘明諸臣思翻城迎故主事洩死者兵部華公嘿

農屠公天生董公若思評事王公石雁推官楊公瑤仲

而推官之弟御史圓石亦連染於難其發難者降人謝

三賔也三賔與推官之父最厚而以反覆不持士節見

擯於淸流至是刺得其事告之六人者旣死妻子皆應

北徙爲勛衞役華夫人陸氏小楊夫人張氏最先死大

楊夫人沈氏屠夫人朱氏相繼殉華夫人將投繯忽徘

徊曰職方一子已殉僅存一子挈之死則絕嗣畱之則

辱將若之何其時董戸部守諭高隱君斗魁輩昕夕必

造五家之門勸以早自裁恐一旦發遣且卒卒莫措手

足旣聞華夫人命相聚商榷林先生荔堂曰是易耳乃

竊取職方之孤匿於家而取瘽子以代當是時三賔方

眈眈然誓不盡殲諸人血嗣不止諸大吏亦以事勢有

關偵邏四岀倘遭發覺禍且不測顧先生行之泰然踰

十年累更肆赦爲之婚哭而誡之曰汝勝國忠臣之子

也汝父死吾捧頭䑛血而殮之汝母死吾躬市檟木焉

吾亦不料其得保身以保汝也今幸矣吾不負汝矣雖

然父不肯帝子不肯王不具此骨汝終非華氏子也汝

負吾矣乃爲之復姓而遣之諸遺民爲作孤兒行以紀

其事嗚呼三賔殺故人之子以遂其私先生不顧其身

以存故人之子氣𩔖之相縣一至此耶林先生者諱時

躍字遐舉別號茘堂世爲浙之鄞人曾祖某祖某父某

先生於太常卿時對爲兄行而先生之年輩爲太常所

嚴事以明經入太學少弟時𧰼亦有名時稱三林畫江

之役諸公累疏薦先生謝曰時事不可挽也卽家版授

大理評事固辭而周旋忠義之徒甚篤張公蒼水轉徙

山海密書往復一歲數至其出仕 新朝者求一覿其

面不可得也悲憤之餘發諸詩歌則晞髪白石之儔也

晩年與徐先生霜臯緝甲申以來枌社死事諸公各爲

之小傳而取其生平著述之有係於名節者附之曰正

氣集其鶴山書院集如干卷太常與同志上私諡曰端

節因思喪亂之際如寧都彭兵部劍伯保淸江楊閣部

之孤吾鄕陸公子披雲保華亭張閣部之孤皆以知名

然而兩孤不過畏官司之不赦非有怨家剚刃於旁也

如林先生者則更危矣乃百年以來漸無知者夫非文

獻不足之故歟先生之族孫某聞予言而泫然乃乞見

之貞石之文以發之予文雖劣弗敢謝也詩曰

我聞防風其骨一節足見全體兮先生之行採薇采芝

差足比擬兮手提孤兒以還死友不畏焦原兮以彼其

人故國故君死且弗諼兮

  明故按察副使監軍贛菴陸公墓碑銘

少讀南雷黃氏文案最愛其陸周明先生墓誌其紀先

生葬姚江王侍郞首文甚奇顧於先生大節尚有所未

盡近來著述家但以黃志爲底本不知當時之諱忌固

多也今已年運而往吠堯之嫌盡在蠲除不及是時大

闡幽德將與桑海劫灰同歸脫落先生之子經異亦老

矣每垂涕乞予文乃更爲墓碑一通以補其闕先生當

南都覆沒時慟哭學宮適董公幼安至相抱而號因聚

謀爲起兵計㑹張公雲生華公吉甫王公卣一毛公𧰼

來不戒而集董公出載書於袖中先生遂連名署紙尾

顧徧謁諸薦紳莫有以爲是者計無所岀先生沈吟良

久曰是惟錢𠛬部虞孫可語但彼以喀血踰年不應客

吾當排闥見之乃往直入臥內告焉錢公亟強起曰不

敢辭先生曰決乎錢公曰決矣不告其家遂行召募數

日事終不就會聞紹興兵起諸薦紳始稍稍集虛左席

以讓錢公而夫已氏者方從江上迎降歸欲敗其事貽

書定海鎭將有請殺六狂生以靖亂之語詳見予所作

董公幼安碑誌中當時六狂生皆窶儒獨先生以貴公

子毀家輸餉夫已氏尢欲殺之不料其計之不行也先

生貽之以書曰昔德祐之季謝昌元贊趙孟傳誘殺袁

進士以賣國執事之家風也今幸總戎不爲孟傳遂使

執事不得收昌元効順之功以是知賣國之智亦不能

保其萬全也夫己氏得書咋舌而已監國次於㑹稽授

先生監紀同知俄進按察副使仍監軍時馬士英亦逃

至越匿方國安軍中先生陳士英十大罪乞䲷其首以

謝江左同朝王詹事思任莊給事元辰皆助先生言不

報黃侍御宗羲亦廷爭之卒格於國安而止先生歎曰

卽此已不堪立國矣遽棄官歸而士英果挾國安以爭

金華江上軍事爲之崩裂諸軍航海先生爲馮王二侍

郎募兵於榆林已而皆破於是六狂生者相繼死其四

而先生之志不灰翁洲之破也先生捐金與諜者令訪

死事消息乃得聞張閣部之孫以俘至亟治槖饘入獄

視之語其弟宇燝使爲脫繫董公幼安之喪在海上先

生致而葬之已亥之役蒼水以孤軍入江北先生爲之

飛書發使其家初亦不知但見其喜形於色私相語曰

殆有好音聞其敗也當食失箸是時蒼水在海上遙仗

先生爲內主壬寅降卒以先生之事告捕至錢唐先生

已病用奇計出獄門抵館而卒嗚呼先生雖世臣子然

自甲申以前未嘗一日有位於朝而必自外於維新之

化濡首沒頂以從之亦可怪也先生諱宇𤐣字周明別

署贛菴浙之鄞縣人贈太僕少卿大漳孫右都御史世

科子生於萬歴戊申十月初二日卒於康熙癸卯四月

十二日得年五十六歲弟宇燝爲上私諡曰節介娶周

氏再娶崔氏子二經異經周女一適經師萬先生斯大

祔葬於城西右都墓旁先生所唱酬者周順德囊雲王

博士水功矢詩不多沈痛悲楚合爲一卷曰霜聲集先

生旣以此落其家遺言諸子雖貧無得妄求宦達聞者

哀之其銘曰

莫辭百鍊不磨者金莫畏九死不移者心又惡知夫西

崦之日潮落淵深彼一腔血與之陸沈力竭氣索化於

鄧林試遊墓道如聞杜宇之哀吟

  楊職方塋域志

楊推官兄弟共七人而嫡出者五長推官次職方次文

瑛早卒次御史次參軍皆以殉義死而職方最後其絕

命詞曰憑誰瘞我孤山上魄是梅花鶴是魂故同難歸

安韓炎士殯之湖南山寺旁韓卽求仲之子也又十二

年石門曹給諫廣仗義葬推官父子兄弟十棺參軍死

閩無骨可歸而於職方則爲之兆以待遷祔後三年同

里林太常時對與先贈公復招魂以葬參軍因議歸職

方之柩先贈公曰職方遺意不必歸也夫南屛數里張

公蒼水之骨在焉而職方偕雪竇山人均以幕府賔客

其死同葬之地又同又奚殊骨肉之相聚矣於是諸遺

民與楊氏皆以爲然不果遷雍正甲辰予館湖上拜蒼

水雪竇墓因訪職方殯得之灌莽中爲加封之職方本

末已具予所作楊氏四忠𩀱烈合狀中同遊厲君樊榭

以爲當更志之以備湖上掌故予乃略舉其槪以答之

嗚呼推官兄弟其當甲申以前未嘗邀解巾釋褐之恩

徒以文懿康𥳑而後世臣之誼不肯負國截江之舉欲

聯閩中以助浙者御史最有勞已而事去其謀㑹同山

海以復江東者推官之力居多禍作牽連御史參軍而

職方獨得脫推官御史被難參軍逃之劉公中藻軍次

年亦以守福安死假令職方柴門謝客自託於養父以

終身有何不可而必不自晦奔走海上求遂其兄弟之

志以相從於焦原則亦良可悲矣職方諱文琮字天璧

鄞人故諸生監國授職方郞中娶李氏早卒其死也以

海上將趙彪營中降卒來告捕至錢唐賦詩絕吭而卒

於是其庶弟文珽文玠及諸從子皆遣戍斃於路其家

再被籍一門無復遺者其銘曰

推官之弟御史之昆蒼水之客雪竇之倫南屛山色足

慰精魂何必鏡川戀茲社枌

  明晦溪汪參軍墓碣

丙戌之夏浙東之勢不支姚江督師孫公嘉績熊公汝

霖皆不復能軍以其殘卒付之侍御黃公宗羲黃公因

與同官王公正中合軍料𥳑士伍尚及三千欲渡海取

鹽官駐兵潭山浙西烽火響應其時總統列將者吾鄕

奉化汪涵叔度也叔度少學於侍御忼慨喜言兵法時

中原鼎沸累欲棄諸生從戎至是遂參軍事已而歸安

茅翰飛卿以浙西諸公之使來叔度與談兵大喜茅氏

自鹿門止生以後皆好兵事飛卿 甚侍御畱之使與

叔度共事無何浙東失守監國由江門入海潭山之師

踉蹌而歸沿途爲 大兵及降卒所梗塞侍御乃諭軍

士不願從者任所之尚得親兵五百叔度爲前導重趼

閒行得達四明山中駐仗錫寺侍御再三申戒以山民

皆貧不可就之求糧一日侍御偶出部下糧絕不得巳

取之山民於是山民以語邏卒導之焚寨夜半火起寨

中倉皇出𨷖皆徒手死者十九叔度從烈焰中殺數人

巳得出歎曰所圖不遂命也不死且自取辱還𨷖而死

卿亦歿於圍中是役也論者皆咎軍律之疏致崎嶇

百死之義士盡爲國殤雖然當日之搶攘人力莫施豪

傑之士不過存一穴胸斷脰之念以求不媿於君臣之

大義而已不然遠揚而去又何不可而必以身殉之乎

叔度居奉化之晦谿曾祖某祖某父某娶某氏子某其

死也腰閒有軍符故其家得求其屍而合之予求甬上

諸忠遺事於奉化祇得一叔度至是其家來求銘亟喜

而爲之其誄曰

其事不成其死無名其志可矜其目未瞑其銘足徵其

人如生

  明施公子墓碣銘

思宗以文武大臣多不足用思得勛臣戚臣與同休戚

嘗曰此究屬吾家世臣也甲申之變戚臣尚有劉新樂

張惠安鞏都尉而勛臣無之李國楨降賊受拷死其家

行賂於南都置之殉節之列恥矣南都則趙之龍劉孔

昭朋附奸臣以亡其國之龍首迎附孔昭遁去自是而

閩而浙而粵而滇祇沐黔公耳嗚呼明勛臣之無後也

中山開平所爲飮泣於九原者也而吾於勛臣之微者

乃得數人如寧武周都督遇吉揚州劉都督肇基皆以

襲爵起家者然兩公已積功至大將其死宜也保定劉

指揮忠嗣金山侯指揮承祖李指揮唐禧福州胡指揮

上琛以末秩而死事難矣然諸公已列世爵者也吾鄕

施公子邦玠則諸生耳是尢難矣公子字仲茂浙之鄞

縣人施氏自明  中予襲寧波衞指揮數傳至都督

僉事翰總戎開府施氏始大卽公子之父也都督雖以

甲冑起家而有儒將風詩筆書法皆絕工公子承家學

文事武備兼習之旣補諸生思以科名自見故於應襲

世爵懸而未赴當是時甬上世家極盛薦紳子弟迭相

酬酢公子於其中所謂碧梧翠竹者也國難旣作思執

干戈以衞社稷乃悔曰吾未襲爵無可以號召人者錢

忠介公師起毀家輸餉忠介言之監國許以左班從優

換授部曹以病未上而江上破益鬱鬱不得志㑹華職

方夏謀引海上師取浙東公子知之謂王評事家勤曰

吾招集城東豪傑幾三千人管江諸杜爲之魁其餉吾

一人可任也以之輔職方可乎評事大喜乃共議以職

方主中甄評事與公子主東甄慈谿馮氏主西甄先一

日爲夫已氏所發城中大索公子時在管江評事來奔

偵事者亦至公子䲷其首以兵拒命管江彈丸地然山

谷巖險遂得負嵎三日力竭公子拔先世所遺佩刀自

刎曰吾不負此刀也公子死而無子都督遂絕慈谿鄭

副使平子都督壻也密遣人取其屍葬之都督大墓旁

命子孫世祀之副使之子高州太守梁太守子貢生性

至今弗替予過鄭氏見壁上懸寶刀性曰此公子所殉

也吾以百金從老兵贖之言未旣流涕汍瀾因乞予表

其墓嗚呼國亡爵絕昌平之陵且不祀而公子有彌甥

爲之主亦已幸矣銘曰

上公岀降徹侯內附廟社之羞不徒門戸峩峩公子攘

臂求死一雪此恥總戎有子

  明婁秀才窆石志

桑海之際吾鄕以書生見者最多奇節如所云六狂生

五君子三義士皆布衣也當時多以嫌諱弗敢傳年來

已再世遭逢

天子寛大屢下明詔於是烈士之遺行稍稍得岀而予

謬以文章推於鄕里諸公之碑表多以見屬吾友萬承

勳一日以婁秀才事來乞銘謂於今將修府志須君表

墓之文使秉筆者有所據予曷敢辭秀才世居海上江

東之破也秀才正衣巾哭謝先聖廟及祖祠徧詣親知

與訣家人環哭而止之不可則兀立海濵之沙上俄頃

海潮大至浮之而去家人爲具棺衾議以大招之禮葬

之越數日海濵漁者忽見一屍隨潮蕩𣻌而來視之卽

秀才也顔色如生相與奔告舁歸殮之莫不驚以爲神

張將軍名振守石浦聞之來臨哭焉嗚呼忠孝者天地

之元氣旁魄而不朽者也白馬素車揚波重水葢千載

如一日其長往也雖感之以女嬃宋玉之誠而不返其

來歸也則亦不可度思斯其所以爲不測也不然𣺌然

七尺之軀天吳之呵護未必如是其嚴也秀才少有大

志文章遠岀流輩落落不羣或爲夸里中邵編修景堯

及第之榮以祝之秀才笑曰千里生民之業而但爾乎

於是其橫舍中師友聞之皆大驚憂時之亂慨然有請

纓之志至是竟死秀才名文煥字長明浙之寧波府𧰼

山縣人曾祖某祖某父某妻某氏子某葬於某處更爲

之詞以挽之其詞曰

痛星移而物換兮誓將從彭咸之所居彭咸勸予以首

邱兮返碧血於故廬短碑三尺怒潮所噓我銘可傳何

籍其餘

  薛高士塚闕文

故國甬上巨室於定海首薛氏尚書恭敏文介二公以

同產竝登一品時推名臣而恭敏公長子士珩最稱佳

公子士珩字長璵別署白榆少負異才其爲諸生時文

介公尚未第定海鄕校所推四雋其一卽文介後官禮

部尚書其一文介族弟玉衡後官歸德知府其一謝渭

後官四川按察司使其一爲先生獨累試不售以明經

貢國子先生生而鼎食顧蕭然若儒素內行尢醇篤恭

敏之卒聞訃勺水不舉哀毀骨立抵京扶櫬其在苫塊

不入寢門祖母病中思朱櫻適非其時尋卒先生歿身

見朱櫻不忍食以恭敏恩得任子讓之其弟葢其至性

過人非徒勉強名義者同里邵尚書輔忠奄黨之魁也

先生或與相見有問則答否則竟席無語論者以爲不

惡而嚴生平動必以禮或以非道犯之怡然不校其人

亦內媿終身不敢見國難旣作方嚴開薙之令不奉者

加以嚴𠛬無賴之徒乘此告訐或始終崛強至以身殉

而先生淳行內孚於里黨託疾不出無敢以此及之者

應門之童長年謝客非至契者不得入見終歲以大布

之巾蒙頭盛暑不去其園居卽在城北正未嘗入山入

林以晦跡也嗚呼風塵澒洞冒龍門積石之險而不大

聲色以過之先生於是乎獨絕也知定海縣朱懋華慕

先生再三致意及門皆謝之一日攜具經入園中先生

避之不及遂與飮極歡酒闌送之及屛而返握手謝曰

恕不報謁縣令歎息而去是後再至則稱病甚不得入

晩年點定經史以課子弟海上方多事先生爲世臣風

波不及焉予考同時遺民之高節者宣城沈眉生長洲

徐昭法嘉善巢端明錢唐汪魏美㑹稽余若水鄞周唯

一六人足與先生合傳其餘雖完節要猶未能謝絕人

事顧六人者皆得有力者之文以行世故世豓稱之而

先生之在里中不過稱爲長者莫能言其大節先生固

不求知於時然遺民如先生者有幾而聽其無傳𫆀先

生世系詳見恭敏大墓碑中生於明萬歴某年月日卒

於順治某年月日得年八十娶某氏葬某處子某所著

有白榆集同志者爲上私諡曰孝定其銘曰

章服之命驅以刀鋸誰稱完節而無他虞斯爲至德冥

然逃虛我觀明季遺民亦多苦心畸行或遭罔羅孰如

先生保合太和

  湖上社老曉山董先生墓版文

有明革命之後甬上蜚遯之士甲於天下皆以蕉萃枯

槀之音追蹤月泉諸老而唱酬最著者有四社焉西湖

入子爲一社故觀察贛菴陸先生宇𤐣故樞部𧰼來毛

先生聚奎故農部天鑑董先生德偁故侍御衷文紀先

生五昌故樞部昭武李先生文纘韞公周先生昌時心

石沈先生士穎而桐城方先生授以寓公豫焉其爲之

職志者昭武也南湖九子爲一社故農部靑雷徐先生

振奇故太常水功王先生玉書故舍人梅仙邱先生子

章故評事荔堂林先生時躍故監軍霜臯徐先生鳳垣

廢翁高先生斗權故徵士蟄菴錢先生光繡故武部隱

學高先生宇泰杲堂李先生文𦙌其後復增以故評事

卿倪先生爰楷故徵士立之周先生元初其爲之職

志者隱學也已而西湖七子又爲一社故徵士正菴宗

先生誼香谷范先生兆芝披雲陸先生宇燝曉山董先

生劍鍔天益葉先生謙雪樵陸先生崑而故錦衣靑神

余先生楍以寓公豫焉其爲之職志者曉山也最後南

湖五子又爲一社故太常林先生時對周先生立之高

先生斗權朱先生釴與曉山也其餘社㑹尚多然要推

此四集爲眉目雲曉山先生字佩公一字孟威鄞人前

翰林改官四川監司樾方曾孫諸生光臨之孫高士非

能先生士相之子少而淸俊工爲詩古文詞非能先生

自課之甲申之變非能先生尚茂齒憤甚謂先生曰兒

曹無庸讀萬卷書且挽五石弓耳先生抱父而泣焚其

衣巾自是父子互相鏃厲爲遺民當是時大學士錢忠

介公故董氏壻尚書蒼水張公亦董氏壻故國世臣之

感兼以姻眷所連倒庋傾筐以相從於焦原者董氏較

諸故家獨多先生方館於族兄推官德欽家共參五君

子之密謀嘗濳行至海上覘諸幕府已而煙沈潮息相

繼淪喪通判光遠以自縊死推官以兵死農部德偁兄

弟父子四人以悒悒死而先生力固首陽之節不妄交

一人其所鬱結皆見之詩古文詞陸觀察宇𤐣竄取故

督師王公之首藏於密室先生歲往哭之及葬於城北

哭之終身杜秀才殉義先生課其子讀書撫之如子海

寧查職方繼佐最持標格及遊粵中得交范先生兆芝

因讀湖上七子集歎曰吾每飯不忘佩公與披雲也又

曰佩公眞古人兄弟更番負米其事非能先生尢竭其

力雲生於天啓二年九月初三日卒於康熙四十二年

四月初三日娶陳氏子允實允寶孫四葬於柳隘所著

有墨陽內編外編閏編曉山遊草若干卷先生之弟徙

山先生德鑣亦有高節不媿其兄年運而往文獻凋殘

諸社老之姓名且有不傳者予友鈍軒董宖方輯董氏

家乘請予爲曉山表墓之文予因牽連及之庶後之學

者有所徵也夫其詞曰

南嶽之遺民西臺之故人試過湖上之詩竂猶令我黯

然其消魂百年過者式此孤墳

  陸佛民先生志

佛民先生姓陸氏諱觀字賔王浙之寧波府鄞縣人也

廣西布政使銓之四世孫少於書無不窺其學元元本

本洞悉百氏之流別絕工詩古文詞而不自表見丙戌

以後悵然棄其諸生其時族父觀察周明先生鞅掌戈

甲閒田荊高宋之徒旁午於庭而先生與居相近深坐

複閣中雖祖父忌日俱不出臨莫得見其面者獨周明

至則納之語或移日而去乃知二人之跡不相肖而心

相孚也周明嘗從容問先生曰今世之委身軍持者以

開布薙之令也子之種種者固無恙而何以曰佛民先

生笑曰非也吾所謂佛民者拂人也夫吾之冥然而不

有其生也亦可哀矣而尚奄然而未抵於死拂孰甚焉

拂人者佛民也周明曰甚矣夫予之昧於六書也先生

前此授徒甚多至是皆莫得至牀下惟林都御史蠒菴

偶一見之其複閣中詩文亦惟周明與蠒菴一見之已

亥得年六十有七病卒周明枕之股而哭之曰吾家五

世相韓之痛更誰與吾分此志者乎是日也諸子弟來

㑹弔者始見其髪𣯶𣯶然未有損也皆爲流涕葬於某

鄕之某原又四年周明竟以事死葢自國步改易抗開

薙之命以殞生者大江南北所在多有其不然者或終

身逃之㠀上獨吾鄕蛟川薛公白榆與先生偃然居城

市中風波不及須𩯭依然斯亦高蹈之一奇也然而柴

門謝客甘心於死灰槀木以逃世網斯尢難矣今先生

之後甚衰遺文散失殆盡漸無知者周明先生之子經

異以其事請予揭諸墓予乃序以貽之

  陸披雲先生阡表

吾鄕湖上前輩二陸最多奇節贛菴副使之墓誌於姚

江黃公其子經異以事不備重乞予爲之碑已而又以

披雲先生阡表爲請因曰昔宋季桐廬二孫之志晉卿

華川先後爭勝何如子之兼之也予文於昔人何能爲

役而懼隱德之弗曜曷敢辭先生諱宇燝字春明別署

披雲贛菴副使之第五弟也負才自喜俯視一切副使

風格稜稜不可犯而先生稍濟之以和故世人親之以

爲夏日冬日之分然其刻意厲行雖嚬笑皆歸名節則

一也丙戌後棄諸生與喪職之徒遊荒亭木末時聞野

哭同里杜秀才懋俊仗義物故先生藏其遺孤憲琦延

師敎之長爲授室憲琦羸弱先生撫之如嬰皃苟見其

色理不和輒有憂色華享張閣部孫茂滋囚鄞獄中先

生百計岀之茂滋旣出而病幾死先生一茶一藥無不

躬親葉布衣謙早夭先生養其母終身其後茂滋旋里

甫舉一女而卒憲琦亦夭先生每與客言之未嘗不於

邑淋漓廢餐竟日桐城方授亦遺民之好奇者避地來

鄞先生館之湖樓中授遊𧰼山而卒先生經紀其喪收

拾其遺文以致其家靑神余楍來鄞亦館於先生以是

盡喪其先世所遺之產而不顧也副使崎嶇㠀寨之閒

蹤跡臲卼已而終以降卒所牽逮入牢戸家門震動禍

在不測先生上奉家廟下撫諸姪神色自如風波甫定


而兄死矣先生𨾏輪孤翼身益窮節益厲故太史葛公


世振登啓事親從爭從臾岀山太史尚壯年先生以十

斷句爲祖道祝之以危學士和州之役太史歎曰吾尚


可以行乎力辭不赴嗚呼翹車弓乘古人所以致畏於


友朋者至後世葢希聞矣先生以危行發爲危言故聞


者足戒而太史累奉徵書卒保高蹈先生性嗜異書晩


年家旣貧不能具寫官乃手鈔之瀕病不倦從子官山

左令其訪東萊趙隱君士喆遺書垂歿尚以其書未至


爲恨自棄諸生卽練衣蔬食叢林或以爲佞佛爭勸之

披緇先生笑不答及遺命不作佛事衆始瞿然少時嘗

買苕娘爲婢己乃知其爲宦家女遽還之不索其値國

難而後傾家以贖子女之被掠者三䣊或以急告雖出

晨炊之米應之弗計也然以先生之大節言則此特其

緒餘耳董處士劍鍔評其集曰先生峩冠正衿危坐一

室焚香漑花意其人爲右丞蘇州一流乃唱歎之餘則

爲羽徵變聲如風如雷不知者以爲詩殊其人其知者

以爲人寄於詩也聞者以爲知言所著觀日堂集八卷

藏於家先生生於萬歴己未十月二十六日卒於康熙

甲子六月十四日得年六十六歲娶朱氏再娶沈氏葬

城西李家橋之原其墓誌乃自製者子經旦其銘曰


西湖之西喬木蒼蒼康僖而後三石爭光曁於右都不


屈逆奄明之世臣吾鄕所瞻乃有高節國亡彌厲右都


之子副使之弟

  宗徵君墓幢銘

改玉之際吾鄕諸遺老社會極盛而湖上之七子苦節


爲最七子之中以詩言正菴先生爲最正菴先生姓宗

氏諱誼字在公原籍南直隸徽州府歙縣遷鄞曾祖某

祖某父某徽俗以懋遷有無爲業起家至陶猗者不可


指屈先生之父亦以此豪於貲而先生之性所好獨在

詩繞狀阿堵絕口不道若窶儒然江東起事議以正兵

食正餉義兵食義餉正兵者方王諸營是也義兵者孫

熊錢沈諸營是也正餉之岀自田賦者旣盡隸方王而

浙東數十州縣各有義兵但食其地勸輸之餉勢旣不

給尚時時爲正兵所掠奪於是遂乏食鄞之義餉以故

太僕富推之爲主其人已迎降江上爲諸公脅之以從

則日輦兼金賂貴戚得入閣反乾沒里中所輸而出內

於軍中甚吝先生慨然發其家得十萬金徑送錢督師

營督師疏請奬之且言其才宜在館閣監國召詣都堂

先生曰是將以卜式岀身也辭不赴江師航海資糧扉

屨不能不仍仰之內地先生家已落猶貨其田園奴婢

之未盡者以應之葢至是屛當一空遂無擔石之儲而

先生怡然湖上之結社也陸披雲董曉山葉天益陸雪

樵皆鄞產范香谷則定產而蜀人餘生生以寓公亦預

焉七子以扁舟共遊湖上或孺子泣或放歌相和或瞠

目視岸上人多怪之先生之詩如怪峯奇瀾嵯峨淡冽

不自人閒所著有南軒南樓二集湖上集蘿巖集西村

集療飢集晩年合爲愚囊稾刪定得六卷然此皆其外

集頗和平至內集則無見者先生性狷急嘗在先贈公

座中擁爐圍火適有客至其人頗遊時貴之門將以淡

巴菰引火先生拂然遽曰汙吾火矣晚年所居僅破屋

時至絕粒哦詩不衰先生生於某年月日卒於某年月

日夫人某氏葬某鄕某原其愚囊稾今藏董生秉純葢

周卽墨證山所手書其銘曰

於國有益於家奚惜其命雖窮其詩則工荒江夕照靈

禽所弔讀我銘文如見其人

  范處士墳版文

范處士者諱兆芝字香谷浙之寧波府定海縣人工部

員外郞我躬子也處士少不覊負才自異揮霍一切家

漸困里人多笑而遠之其婦翁謝氏爲豪宗子弟裘馬

炳赫處士視之若無有而諸謝亦以其落拓弗喜也獨

其婦弟二人者嚴事之處士曰吾婦家祇此二人者稍

可餘俱奴才耳時以比之趙岐同里華職方嘿農負風

節處士宗之一步一趨皆以爲準職方鞅掌國難處士

助焉戊子翻城之役亦牽連被囚將行𠛬矣謝徵君時

符其婦叔也以奇計脫之遂挈家避地鄞之東偏處士

自遊江上諸幕府以來家盡落連遭挫折不自得每酒

闌日暮語及平生則怒髪裂冠彈指出血座上人咸惴

惴惟恐其辭之未畢也好義日益甚華亭張茂滋被俘

陸公子披雲岀之獄未能爲其歸計也處士曰在我而

已爲之治行李設祭於閣部墓前送之歸華亭復爲之

謀其家事方去已而窮甚乃訪故人於廣東甫至而病

遂不起其從人爲旁皇作歸櫬計適有自慈谿至者過

泫然泣曰是嘗拯我於厄者殯當於我歸卽爲輿致

其喪至家然其家終不知處士之於是人所拯何事也

處士之岀遊也中途遇查職方方舟相得甚歡職方攜

女妓一部於舟中日邀處士過船飮酒醉則相與臥妓

側至其密語人莫得而聞也臨別與處士約以次年同

歸湖上脩史而處士死處士生於天啓甲子某月日卒

順治戊戌某月日子一基宥女二其長者許陸經旦

披雲子也未娶以哭父瞽范氏辭於陸請更娶陸氏不

可而女竟以毀卒披雲痛之乃更娶基宥女配經旦子

處士卒之十五年其孺人卒而謝氏二弟皆已貴爲之

營護其家重以姻好焉處士所著復旦堂集及諸書皆

散佚於廣東經旦以其殘稾歸予而請爲之墳記予不

敢以蕪劣辭其銘曰

雖灰其心未瞑其睫嗤彼皮相目爲遊俠

  葉處士志

葉處士謙字天益浙之寧波衞人也其始祖自濳山以

功賜爵世襲百戸來寧波居北郭曾祖武畧將軍紳當

嘉靖時海濵方有王直之亂寧波東隅日被兵城門晝

閉浮梁中斷大吏僅保郭內武畧憤甚出家財募死士

爲禦賊計一日傳賊至開門叱纜徑渡遇賊先鋒於七

里墊直前揮殺賊大創而兵不繼賊踵至武畧與二子

俱死之詔晉其所襲爵爲千戸時武畧年僅三十六相

傳其人放誕好飮博市廛中一旦臨大節始服其義至

處士乃以儒學起而亦以國亡爵絕處士爲人守規蹈

矩跬步不妄工爲詩其嚴格律審流派亦如其人顧自

謂忠節之後不肯屈身二姓嘗曰我家雖不敢與晉之

陶氏比大然其爲世臣則一也聞者多笑之當是時甬

句東遺民極盛而寓公亦多桐城方子畱成都餘生生

華亭宋菊齋皆重處士詩筒往來無日不相唱和顧蕉

萃特甚嘗於夏日曝衣持武畧所遺緋袍泣曰此茜色

者尚與當日沙場戰血相映紅也今孫輩之生存負乃

祖矣所居不蔽風雨其徒或爲之謀徙宅則曰此所踐

者先將軍賜第之土也弗敢易一時遺民共爲賦城北

破廬詩周鄮山過之歎曰昔人之稱東發一餐竟日不

願長生今於天益見之時處士母在堂束脩所入不足

供甘旨則稍爲人應詩文之請以潤筆然非其人不許

也尋病瘧不起訣其母曰兒所恨者以母在也不然兒

死晩矣無子葬於城北武畧大墓旁嗚呼處士之齎志

柴門其與武略之橫身馬革一也顧不得之軍師國邑

之世臣而得之草野乃知忠孝之稟各有所鍾數十年

以來耆老殆盡固無能知處士之大節者卽以其詩亦

在湖上七子集中而今知者鮮矣予友董宖旣屬予撰

曉山先生墓版文更爲處士請予乃爲之志以俟他日

之錄遺民者

  周徵君墓幢銘

鄮山先生周姓諱容字茂三浙之寧波府鄞縣人也曾

祖某祖某父某先生少卽工詩常熟錢侍郞牧齋稱之

謂如獨鳥呼春九鐘鳴霜所見詩人無及之者錄其詩

於吾炙集國難後棄諸生放浪湖山世多方之徐渭非

其倫也先生以布衣詩人名顧其素心原不肯以山澤

臞夸篇什者卽其捄徐御史心水一事要非東西京人

物不尼語此先生未知名時首爲御史所識揄揚不啻

口出海氛四起多掠資糧於內地御史一日遊山莊爲

土兵突至縛之去窴平西將軍王朝先營索餉數萬不

得囚水牢中親友莫敢赴先生故常來往海上諸營多

相識者挺身往請之朝先握手道故遽釋御史歸而部

下大譁謂是必周生受賕故來請或力而拘或蹔而免

將軍乃爲秀才欺邪朝先故武人忽發怒下先生獄榜

掠之先生不屈賴座客方君伯呂萬君旋吉百方營護

而沈閣學彤菴亦以爲言伯呂等再請之得放還然先

生足由是躄嘗自笑曰吾今且爲半人因別署甓翁嗚

呼由其報知已者觀之而其君臣父子之閒可知也先

生蹤跡遍天下所至皆有詩於浙最厚查方舟於山右

則申鳧盟傅靑主於江右則王於一於閩則許有介於

山左則於公冶紀伯紫喪亂而後嘗盡薙其髪爲僧矣

未幾以母在返初服晩年巳倦遊適有以非意干之者

乃復出門時里中史侍郞立齋官於京招先生往巳而

有博學鴻儒之辟朝臣爭欲薦之先生以死力辭次年

卒於京邸生於明萬歴已未某月某日卒於康熙己未

某月某日得年六十有一初娶金氏亦工詩乙酉之秋

方產女七日喧傳土寇入城先生欲奉親岀避而堂上

徘徊不前孺人知之曰以吾故使舅姑瀕於危不可然

吾亦豈可辱乃爲素羅之歌引羅自經婢急解之雖未

絕然已困不能起時人歎其義烈再娶梁氏合葬於某

村子宛春先生所著有春酒堂詩集十卷文集四卷詩

話一卷乃其手定之稾其生平祕惜之作多付之火囚

鹿㠀時著滃志一卷以紀時事今亦不傳先生有一僕

甚義先生卒時或欲以兼金賄僕取其集以去僕固執

不可先生最工書亦喜畫飮酒數斗不亂詼諧閒作輒

傾一座丁亥游閩有以千金屬一事者揮去弗顧太原

閻徵君百詩嘗曰鄮山吾家白耷山人之儔而詩過之

雍正癸丑宛春寄予書京師以餘杭孫海門所作傳乞

予表阡忽忽六年未及掇稾予罷官歸宛春來請益力

且言海門之文不工然予文豈敢謂其必傳耶其讚曰

先生之節不愧遺民浮海急難幾困波臣岀其餘事乃

作詩人我銘其阡以慰後昆

  耕巖沈先生續志

少讀南雷前輩所撰沈徵君志愛其文顧不知其有志

而未葬也蹉跎至今六十七年猶未葬徵君之孫兆符

以賣畫遊江湖閒語及之卽流涕嘗曰先公生平重至

性每展轉以應朋友之急其在甲申以前不可勝紀甲

申以後尚多有之崑銅先生殉節暴骨雨花臺後適有

石埭令姚六康介人求見先公曰若能爲我瘞崑銅殊

勝於見我也六康亟召崑銅弟予以葬資而其弟中飽

其金先公復貽六康書卒葬之蘭谿令李滄葦餉百金

先公故不受達官一絲粟時適欲葬故人乃以其半爲

葬費而以其半坎而埋之先公之於朋友如此而今何

如矣猶憶二十年前吾友長興王豫者志節士也曾聞

而悲之爲書以吿浙中好事之士謀裒金以成此事而

不克今王豫亦死予官京師有以寧國守來見者予將

屬之及見其人則俗吏也恐言之亦無補乃止及歸而

予連遭先人之變不暇念及此去年之江都聞臨川李

閣學持節試白下予渡江訪之欲今檄下有司爲助而

臨川病甚弗能及因歎麥舟高誼如斯之難吾輩徒手

之苦賦詩一章志慨迨返棹江都朱上舍重慶見予詩

而歎曰曾有如耕巖先生者而忍聽其一棺淺土耶吾

力雖薄當爲任之予狂喜亟下拜時已歲暮予歸浙東

今年重慶以書來促予束裝共赴宣城而兆符館於桐

鄕予乃使人邀之同行顧重慶亦貧其里人馬曰璐聞

之致金爲助而仁和趙昱故前此王豫所致書屬之者

也亦以書來且助金遂以某月某日卜葬於某原勒南

雷之文於石納諸壙中而予續紀其葬之歲月於後兆

符曰予年十八以先公志石乞銘南雷拜謁牀下猶憶

南雷深衣幅巾須眉龐古流涕哭於寢門之外南雷之

文行天下且三易棗棃矣而先公至今始克歸黃土悲

鮚埼亭集外編卷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