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 | 2003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 2004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05年3月3日 |
2005年美國的人權紀錄 |
2004年,美軍瘋狂虐待伊拉克戰俘的醜聞,暴露了美國的「人權神話」的反人權面目,震撼了人類良知,受到國際輿論的同聲譴責。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今年2月28日,美國國務院再次以 「世界人權衛道士」自居,發表《2004年國別人權報告》,對包括中國在內的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指手劃腳,而對自己在人權領域的斑斑劣跡諱莫如深、不置一詞。這讓世人不得不再次將目光投向美國,看看自由女神像背後的人權紀錄。
關於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
編輯在美國,暴力犯罪泛濫成災,司法侵權相當嚴重,人民的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缺乏保障。
暴力犯罪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安全。據美國司法部2004年11月29日公布的報告,2003年美國12歲及以上的居民共經歷了將近2400萬起犯罪,發生謀殺與搶劫等暴力犯罪案件1381259起,平均每10萬人475起。其中,兇殺案達16503起,比2002年增加1.7%,幾乎每10萬居民中就發生6起,每44個12歲以上的美國人中就有一名犯罪受害者。[1]美聯社2004年6月24日報道說,2003年,美國許多城市的暴力犯罪呈上升趨勢。僅芝加哥就發生了598起兇殺案,其中80%是槍殺案。哥倫比亞特區2003年發生謀殺與搶劫等暴力犯罪案件41738起,平均每10萬人中發生6406.4起。2004年,華盛頓特區共有198人因兇殺犯罪被殺害,兇殺率是每10萬居民中35人。在人口不到100萬的底特律市,2003年共發生18724起刑事案件,其中包括366件謀殺案和814件強姦案,兇殺率達到每10萬居民中41人。2003年,巴爾的摩市的兇殺率也高達每10萬居民中43人。[2]另據報道,截至2004年9月4日,洛杉磯市兇殺案死亡人數達368人,同比增長4.2%。[3]據《今日美國報》2004年7月16日報道,在美國,平均每個星期有1名職工在工作場所被現在的或以前的同事殺害,至少25人在工作場所因暴力襲擊而嚴重受傷。另據《辛辛那提郵報》2004年11月12日報道,目前美國的工作場所每周有17人因兇殺致死,每天發生近5500起暴力事件。[4]
美國是世界頭號「槍國」,槍禍不斷,殃及無辜生靈。2001年芝加哥大學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有41.7%的男子和28.5%的女子報告說家裡有一支槍,29.2%的男子和10.2%的女子個人擁有一支槍。[5]《洛杉磯時報》2004年7月19日的報道說,2000年以來,加州居民擁有槍支的人數增長了28%。美國每年有3.1萬人死於火器之下,7.5萬人被槍擊傷,平均每天有80多人因槍殺斃命。[6]2002年,美國有30242人因槍殺致死;在所有自殺的人中54%的人使用槍支,所有他殺案中67%使用了槍支。[7]在底特律市,2004年上半年就有808人被槍殺。[8]
警察施暴、司法侵權不容忽視。目前,全美約有5000個執法機構在使用一種TASER電擊槍,射中目標後,發出足以致人眩暈的5萬伏衝擊電壓。1999年以來,有超過80人因受這種電擊槍射擊而後死亡,其中60%發生在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間。據調查,1985至2002年的17年間,洛杉磯市警察開槍射擊駕車人的案件增長了100多倍,至少造成25人死亡,30多人受傷,其中90%系因錯誤判斷而開槍。[9]2004年7月21日,正常赴美進行公務活動的中國公民趙燕被美國移民局警察戴上手銬後猛力抽打,身體多處受傷,精神受到了嚴重摧殘。據2004年4月《紐約時報》報道,在過去15年中,有328起刑事犯罪案件被誤判,且有73人被判死刑,一半以上的人已經被關押了10年以上。據估計,現在美國有數以千計的無辜的人被關在監獄裡。[10]
美國號稱「自由者的樂土」,但被剝奪自由人數的比例名列世界前茅。根據聯邦調查局2004年11月公布的數字,2003年美國執法人員共拘留或逮捕了1360萬人次,全國每10萬人中有4695.1人被逮捕,比上年增加0.2%。[11]據美國司法部統計,從1980至2000年間,美國監獄在押犯人數由32萬急劇增加到200萬,翻了將近3番。從1995年到2003年,美國監獄的關押人數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長。目前,平均142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生活在鐵窗之中。如果加上假釋、緩刑者,美國的犯人總數則高達600多萬。據《芝加哥論壇報》2004年11月8日報道,2004年,美國在聯邦和州一級監獄犯人數量已達147萬,比上一年度增加2.1%。有11個州的犯罪人數增長率超過5%,其中,北達科他州的增長率高達11.4%,明尼蘇達州為10.3%。監獄人滿為患,供不應求。過去的十年中,美國為建造新監獄平均每年要花費70億美元。自1984年以來,加州只新建了一所高校,卻增建了21所監獄。監獄成為一項巨大而且最有利可圖的產業之一,僱傭工作人員總數達53萬多,是僅次於通用汽車公司的第二大雇主。私營監獄越來越普遍。美國有私營監獄100多座,分布在27個州;共有18家私人監獄管理公司。1980至1994年,美國囚犯創造的產品和勞務總價值從不到4億美元急劇增加到11億美元。
監獄管理混亂,虐囚和監獄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據《洛杉磯時報》2004年8月15日報道,過去25年來,全美共有40多個州的監獄系統曾經因為虐待犯人、監獄過於擁擠、犯人伙食太差或缺乏醫療保健服務而受到法院處罰。據美國《新聞周刊》2004年5月報道,在賓夕法尼亞、亞利桑那等州的監獄裡,犯人在轉到別的監獄或其他獄室之前經常被當眾脫個精光,男犯人經常被迫穿上粉色女內衣以示羞辱,新來的囚犯時常遭毆打和咒罵,有時還被勒令在地上爬行。在紐約市的一家監獄裡,一些獄卒將犯人往牆上猛撞,擰他們的胳膊和手腕,並強行對他們實施侮辱性的裸體檢查。一些男性犯人有時被強迫裸體站在一群女獄警面前。有的女囚生病或懷孕,仍然需要帶着鐐銬去醫院接受治療和護理。有的女囚在無人接生的情況下分娩,有的在進行剖腹產手術之後被用腳鐐鎖在病床上。在美國監獄服刑的女囚中,有8萬多人已做了母親。女囚的未成年子女大約有20萬。2000年到2003年間,美國監獄中有3000多名懷孕的女囚。在這段時間內,有3000多個女囚的孩子降生。[12]據估計,美國至少有4萬多名囚犯被關押在「超級監獄」,犯人在極小的單元內,常年見不到其他人,每天只有一小時放風時間。
監獄內性侵害事件普遍。據《紐約時報》2004年10月12日報道,美國監獄中至少有13%的犯人受到性侵害。在美國中西部7個州的監獄中,21%的囚犯在入獄後至少有一次受到性侵害的經歷。女囚犯受到性侵犯的比例更高,差不多每4人中就有1人受到性侵犯,侵犯她們的通常是監獄的管教人員。
關於政治權利和自由
編輯美國一向自詡為「民主的典範」,實際上,美國的民主是由金錢操縱的,存在諸多弊端。
美國的選舉實際上是一場金錢競賽。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和國會選舉的費用總計接近40億美元,較2000年的大選多出近10億美元,高出近三分之一。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被列為歷史上最昂貴的一次選舉,由2000年的近10億美元上升到2004年17億美元。[13]為贏得選舉,民主黨和共和黨都想盡辦法籌款。《華盛頓郵報》2004年12月3日報道說,自2003年1月1日到2004年11月22日,民主黨共籌得3.898億美元,共和黨籌得3.853億美元,兩黨的籌款數量均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大選,創造了新的紀錄。
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2004年12月14日公布的報告顯示,2004年競選一名參議院議員的平均費用是2518750美元,最高達31488821美元;競選一名眾議院議員的平均費用是511043美元,[14]最高達到9043293美元。[15]大選電視廣告費創下歷史新高,共和黨、民主黨陣營和外圍組織在大選中投入的電視廣告費,合計達12億美元。廣告播放達75萬次,相當於2000年大選的兩倍。僅在2004年10月1日至13日,共和黨在廣告宣傳上就用去1450萬美元,民主黨在10月份前20天的廣告費達2400萬美元。在選舉中,政黨和利益集團既為他們中意的候選人捐款,也更直接地把資金用於最大限度地擴大他們自己對選舉的影響。在馬里蘭州,一些公司老闆的捐款高達13萬美元。為回報這些大的政治捐款人,候選人當選後就為他們的利益服務,《巴爾的摩太陽報》把這種現象稱為用金錢「購買權力」。[16]由於38個州的地方法官需要選舉產生,許多法官候選人開始打競選廣告,尋找捐款大戶。一些利益集團也介入法官競選。
美國選舉制度存在諸多缺陷。新通過的「2004美國選舉法案」要求選民登記時必須提供身份、居住地等一系列證明,實際上剝奪了成千上萬無家可歸者的投票權。美國是世界上唯一規定服過刑的人員無投票權的國家。這使得500萬服過刑的人員和13%的男性黑人喪失了投票權。[17]200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存在計票錯誤、投票機器故障、選民登記混亂、選舉法律不明確、對選民缺乏尊重等許多問題。據《今日美國報》2004年12月28日報道,由於計票錯誤,在全國被抽查的10個縣中,有1.2萬張選票沒有計算在內,相當於這10個縣選民總數的十分之一;因為機器故障,僅俄亥俄州就有9.2萬張選票沒有記錄在內;選民登記混亂造成五分之四的州在選舉時選民的數據系統發生故障。[18]至少在17個州發生了35宗由民主黨人提出的指控共和黨違反選舉法阻嚇選民特別是少數族裔登記或投票的訴訟。在佛羅里達州,黑人被從選民登記名單中剔除,或者他們的選票遭到拒收的比例比其他人種高出10倍。英國廣播公司(BBC)2004年9月22日報道說,在選舉期間,經常有人向黑人選民散發傳單詐稱:凡欠付電費、房費、停車罰單的人將在投票站外遭到逮捕,以此恐嚇黑人選民。在有的投票站外,有人假扮便衣警察,要求選民出示證件,而由於能拿出帶照片證件的黑人還不到白人的五分之一,許多黑人選民因此被拒之門外。
與此同時,炮製真假不分的畫面和語言陳述進入政治行為日程。競選廣告和政治辯論充滿扭曲信息、錯誤資訊和謊言。據安能堡公共政策中心(The Annenberg Public Policy Center of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統計,2004年美國大選競選廣告中具有錯誤訊息、足以誤導選民的比例,比1996年的50%還高。其中,共和黨陣營的競選廣告至少有75%都夾帶不實信息和個人攻擊。在該中心的網站(http://www.FactCheck.org)上,至少列出100項以上此類訊息。
美國的新聞自由充滿虛偽。在新聞自由的光環下,籠罩着權力和威脅。《紐約時報》2004年3月30日發表評論說,美國政府對誹謗手段的依賴在現代美國政治史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政府隨時準備濫用權力,威脅潛在的批評者。一本名為《審查官美國》的文集揭露指出,每當觸及政府高官或大公司的過失,美國強大的新聞審查系統就猛咬一口,使堅持調查的新聞工作者成為最後的犧牲品。[19]聯邦調查局對伯克萊大學一位言論自由運動的領袖進行了長達十年的監視,雖然沒有顯示他違反了聯邦法律,但聯邦調查局在沒有獲得法庭准許的情況下,僱人一直監視他每日的活動,並收集其個人資料。2004年7月16日,美國國務院違反大多數國家的通例做出規定,要求外國記者在等待延長簽證有效期時必須離開美國。美洲記者協會年度報告對美國當局這種限制外國記者行動,嚴重侵犯新聞自由的做法提出了批評。[20]美國報紙主編協會有關人士認為,美國當局的措施反映出對他國媒體的排斥。[21]在伊拉克,美國一方面宣稱給伊拉克人民帶來民主,另一方面卻在鎮壓輿論。2004年3月28日,美軍查封了巴格達什葉派主辦的一家報紙,引發了數千名伊拉克人的抗議示威。9月27日,美國大學出版社協會、美國出版協會等機構聯名向紐約曼哈頓地方法院提交訴狀,指控財政部外國資產管理局蓄意阻止伊朗、古巴和蘇丹作家的文學作品進入美國,把針對伊朗、古巴和蘇丹的經濟制裁變為一種「審查制度」,阻止信息和思想自由傳播。在另一起案件中,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羅得島普羅維登斯電視台的記者吉姆•塔里卡尼與《紐約時報》的朱迪思•米勒和《時代》周刊的馬修•庫珀等8位記者因為拒絕透露秘密消息來源,被判有罪。《紐約時報》2004年11月10日指出:「通過這些案例,我們可以發現新聞自由受到了無所顧忌的侵犯。」
此外,近年來,有十多名外國記者在洛杉磯等數個機場被扣留。在2003年3月,一位丹麥攝影記者在被抽取了DNA樣本後遭驅逐。一位瑞士記者在華盛頓機場被拒絕入境,機場人員還強行給他拍了照並提取了指紋,同時不允許他同瑞士駐美使館取得聯繫。5月,兩批共6名法國記者在洛杉磯機場被拒絕入境,而他們赴美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採訪一次博覽會。兩名荷蘭記者在去採訪一次電影界頒獎典禮時遇到麻煩。10月和12月,分別有1名英國和奧地利記者在機場受阻。2004年5月初,英國女記者埃琳娜•拉平受《衛報》委託到洛杉磯採訪,她在洛杉磯機場被扣留並不得不接受審訊和搜身,被戴上手銬帶到市中心的拘留所扣留26小時後被遣送回國。
關於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編輯美國拒不加入《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消極對待勞動者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貧困、飢餓和無家可歸等痼疾像影子一樣伴隨着這個世界頭號富國。貧困人口有增無減。據《巴爾的摩太陽報》2004年7月6日報道,從1970年到2000年,處於美國社會底層的90%的人平均年收入在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後基本上沒有增加,掙扎着維持生計,而處於社會上層的10%的人平均收入增加了90%,享受着奢侈的生活,形成了對照鮮明的「兩個美國」。[22]據《華爾街日報》2004年6月15日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阿瑟•肯尼克爾(Arthur Kennickell)2003年秋季做的一項研究發現,美國最富有的1%的人擁有所有個人或家庭持有股票總量的53%、債券的64%,占有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的財富。[23]在首都華盛頓,20%富有家庭的平均年收入是20%低收入家庭的31倍。[24]自2003年11月以來,大多數美國家庭的工資在持續下降。許多中低收入的家庭的收入無法跟上物價的上漲,不堪重負。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04年公布的數據,美國的貧困人口連續三年上升,2003年比上年增加130萬,達到3590萬人,貧困率達到12.5%,即每8個美國人中就有一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達到1998年以來的最高點。[25]
無家可歸者問題日趨嚴峻。美國市長會議2004年12月15日公布的新年度調查報告顯示,要求緊急食品救助的平均增加了14%,要求緊急住所救助的平均增加了6%。[26]據估計,美國目前有350萬無家可歸者。美國聯邦預算卻不再為新的低廉住房提供經費,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削減公共住房項目。聖地亞哥市(SANDIEGO)約有8000名無家可歸者,而政府只能提供不到3000個臨時床位。而那些沒有得到「居住許可票」(LODGING TICKET)的人如果露宿街頭將被視為「非法」而被傳訊或拘押。2004年1月,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一名調查官員譴責美國政府在住房問題上存在着「大規模侵犯人權」的現象。
醫療保險危機日益突出。據《華盛頓郵報》2004年9月28日報道,在過去的4年中,美國醫療保險的費用連續以兩位數的百分比上漲,到2004年已經上漲了59%,比工資增長和通貨膨脹大約快了5倍。大約有1430萬美國人將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用於醫療方面的開支。[27]目前,家庭醫療保險計劃的價格超過了每年1萬美元,許多家庭承受不起,享受醫療保險的工人從2001年的65%下降到2004年的61%。[28]2004年美國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數比2003年增加了140萬,達到4500萬人,占美國人口總數的15.6%。[29]在德克薩斯州,大約四分之一的工人沒有醫療保險。[30]在加州,約有600萬人沒有醫療保險,每年耗資600億美元的福利系統面臨崩潰。[31]與此同時,醫療事故頻頻發生,成為僅次於心臟病和癌症的第三大殺手。據《波士頓環球報》2004年7月27日報道說,入院治療的25個患者中就有1人深受其害。從2000年至2002年,每年有19.5萬人因醫療事故而命喪黃泉,而實際數量可能比原先估計的多一倍。
關於種族歧視
編輯種族歧視在美國根深蒂固,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有色人種普遍貧困,生存狀況遠不如白人。據英國《衛報》2004年10月9日報道,2002年,白人家庭淨資產是8.8萬美元,是拉美裔家庭的11倍,接近非裔家庭的15倍。近三分之一的非裔家庭和26%的拉美裔家庭的淨資產是負值。擁有住房的白人家庭為74%,而非洲裔和拉美裔家庭的住房擁有率均為47%。黑人家庭的住房價值只是白人的65%;黑人買房和修繕住房申請抵押貸款遭拒絕的比例是白人的兩倍;有些家庭甚至根本不指望買房。黑人因疾病、事故和兇殺致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倍,黑人成為兇殺犯罪受害者而致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的5倍;黑人患艾滋病的可能性是白人的10倍,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倍。[32]據統計,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黑人人數是白人的3倍。黑人的平均預期壽命比白人少6歲。
少數民族受到就業和職業歧視。據《今日美國報》2004年5月5日報道,2003年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收到有關工作場所種族偏見方面的指控29000件。美國勞工部公布的統計數字表明,到2004年11月,黑人的失業率為10.8%,白人是4.7%,[33]前者是後者的兩倍多。在紐約市,2003年有將近一半16至64歲的男性黑人沒有工作。[34]黑人不僅工作機會少,而且收入也比白人低。從事同樣的工作,男性黑人的收入只相當於男性白人的70%。在加州等一些移民較多的地區,來美國工作的墨西哥勞工死亡率高達80%,幾成「死亡陷井」。來自於至少38個國家的未成年人從事着奴隸性勞動。[35]在美國無力負擔醫療保險的4500萬人中,700萬是非洲裔美國人,占美國非洲裔人口總數的近五分之一,這個比例比白人高77%。[36]《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2004年3月29日的一篇文章指出,《獨立宣言》稱人類生而平等,而白人與黑人之間的差距簡直是對這一「立國之本」的侮辱。
美國學校普遍盛行種族隔離式教育。1954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曾就著名的布朗訴教育委員會案(Brownv.Board of Edueation)做出判決,否定了當時美國一些學校的種族分離式教育以及「分離但平等」(「Separate but equal」)的種族歧視觀點。50年後的今天,美國學校黑人和白人分離的現象不僅沒有消除,反而有加劇趨勢。美國南方有八分之一的黑人學生上的是黑人學生占99%的學校,約有三分之一的黑人學生上的是少數民族占90%以上的學校;在北方,超過一半以上的黑人學生上這種黑人和少數民族學生占絕大多數的學校。[37]
美國大學校園種族主義抬頭。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迪亞波羅河谷社區學院接連發現法西斯標語口號及白人至上主義標語口號,還包括使用武器和語言進行威脅。在加州小聖羅斯學院,校報刊載專欄文章攻擊猶太人,引發抗議風潮;網站聊天室被白人至上主義分子占領。在達特茅斯學院,白人女生在籌款活動中拍賣「黑奴」。在南密西西比大學,一批白人在美式足球比賽結束後高喊種族主義口號,攻擊4名黑人學生。在只有55名黑人學生的密歇根州奧利維特大學,有51名黑人學生在發生種族暴力事件及騷擾事件後退學。
種族偏見和偏執造成社會矛盾激化,仇恨犯罪增加。據美國聯邦調查局2004年11月22日公布的對16%的執法單位有關報告的統計,2003年美國發生的總共7489件仇恨犯罪案中,有3844宗與族裔仇恨有關。其中,針對黑人的族裔仇恨犯罪案達2548宗,占51.4%,是針對其他所有種族的此類犯罪總數的兩倍多,有3150名黑人成為受害者。[38]而犯罪人當中62.3%是白人。[39]此外,《洛杉磯時報》2004年5月3日報道,受「9•11」事件及伊拉克戰爭影響,2003年,全美共發生針對穆斯林的仇恨事件1019起,同比增長69%。加州針對穆斯林的仇恨事件共221起,同比增長近3倍。
司法領域種族歧視司空見慣。有色人種被判刑和在監獄中被關押的比例明顯高於白人。根據美國司法部2004年11月公布的報告,有色人種占美國在押囚犯人數的70%以上。29%的黑人曾經有過一次入獄經歷。黑人只占美國人口總數的12.3%,但是,到2003年底,美國聯邦和州監獄關押的被判處1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40萬名犯人中,44%是黑人,平均每10萬非洲裔美國人中有3231名是犯人;19%是拉美裔人,平均每10萬拉美裔美國人中有1778名是犯人;21%是其他有色人種。[40]25至29歲的黑人男子被關押人數的比例為12.8%,而白人的比例僅為1.6%。[41]黑人往往受到比白人更重的刑罰。犯同樣的罪,黑人平均服刑期比白人長6個月,黑人被逮捕後被關進監獄的可能性比白人大3倍,而且黑人犯罪比白人更難得到緩刑。[42]
「9•11」事件後,美國借國土安全的名義公開限制公民權利,通過監聽電話、追查訪問過的網站、監控金融資金轉移等多種手段,監視公民的一舉一動,而少數民族、外國人、移民成為主要受害者。據統計,「9•11」事件以後,全美共3200萬人曾面對種族歧視性調查問題。受到歧視性調查的人中,非洲裔最多,占47%,其次為拉丁裔、亞裔,白人僅為3%。2004年6月23日,曾因毆打黑人司機羅德尼•金一案而臭名昭著的洛杉磯市警察局再爆醜聞,3名警察在追捕行動中對一名毫無反抗的黑人青年大打出手。[43]與此同時,美國反移民浪潮日益高漲。2004年11月,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一年來,已有157281名移民被遣返,比去年增加了8%,創下了新的紀錄。逮捕的無證件外國人也增加了112%。[44]另據報道,去年開始,在舊金山、巴爾的摩、費城、邁阿密、聖保羅、丹佛、堪薩斯和波特蘭等許多州的城市,每天有幾十名來自墨西哥或其他國家的移民被逮捕,並像嫌犯一樣被強行帶上沉重的電子腳鐐。這種對待非法移民如同對待刑事罪犯的做法已經成為全國性的趨勢。恐怖分子和非法移民的定義界限已經變得非常模糊。
關於婦女、兒童權利
編輯美國婦女和兒童的狀況令人擔憂。
美國婦女受身體傷害和性傷害比例很高。2003年,美國共發生強姦案93433起,每10萬婦女中有63.2人是受害者。[45]據統計,平均每2分鐘便有一名受害者遭性侵犯;每6分鐘便有一名婦女被強姦。由於受到虐待而每年到醫院急救中心接受治療的婦女人數超過100萬人。美國每年有1500名婦女被她們的丈夫、情人或同居者殺害。[46]美國婦女有將近78%一生中至少經歷了一次身體傷害,有79%至少經歷過一次性傷害。[47]而據美國國家司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lite of Justice)2004年11月公布的一項調查表明,到4年大學結束的時候,88%的婦女至少經歷了身體傷害或性傷害中的一項,有64%的婦女兩者都已經歷過。在過去的十年間,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收到的指控中,對婦女性騷擾的指控增加了22%。[48]美軍性侵犯案件不斷增加。《華盛頓郵報》2004年6月3日報道說,從1999年到2002年,正式報告的陸軍性侵犯案件的總數從658起增至783起,增加了19%,正式報告的強姦案從356起增至445起,上升了25%。而在2002年2003年之間,正式報告的性侵犯事件又增加了5%,強姦案增加5%。另據英國《衛報》2004年10月25日報道,到2004年9月份為止,邁爾斯基金會已經收到242名駐伊拉克、科威特、巴林和阿富汗的美國女軍人在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期間提交的遭到強姦或者性騷擾的報告,另外還有發生在別的駐地女軍人身上的431起性騷擾案。婦女的勞動和社會權利受到侵犯。據《太陽報》2004年7月16日報道,在過去十年間,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收到的指控中,性別歧視增加了12%。2004年美國發生涉及160萬女員工的沃爾瑪公司性別歧視案和涉及340名女員工的摩根士坦利公司歧視婦女案,引起廣泛關注。[49]男女同工不同酬。據美國勞工部2004年1月的統計,美國中等收入的全職工作的婦女的收入僅為男子的81.1%。[50]與此同時,《芝加哥論壇報》2004年8月27日報道說,婦女貧困人口比例大幅上升,達到12.4%。
美國婦女的勞動保護水平低。按照美國《家人生病請假法》的規定,大約只有一半產婦可以享受12周無薪休假,其餘產婦則什麼都沒有。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表明,與其它168個國家相比,美國工人享受的合法休假權更少,而產假和病假則幾乎處於最低水平。「美國在立法保護勞動家庭的健康和福利方面大大落後於其它國家。」[51]
兒童貧困現象嚴重。《芝加哥論壇報》2004年8月27日報道說,貧困兒童從2002年的1210萬人上升至2003年的1290萬人,貧困率比上年增長0.9個百分點。有2000萬孩子生活在不足以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低收入勞動家庭」里。[52]在加州,每6名兒童中就有1人沒有醫療保險。[53]洛杉磯地區每晚無家可歸的兒童達8000人,僅擁有2500個床位的政府緊急避難所遠不能滿足無家可歸者的要求。[54]貧困使得許多兒童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美國146家最有名的高等學府中,只有3%的學生來自社會低收入階層,而74%來自社會高收入階層。
兒童是性侵害的受害者。美國每年大約有40萬名兒童被迫在街頭賣淫或從事各類色情活動。離家出走或無家可歸的孩子是兒童性侵犯的最大受害者。從1998年到2003年,美國全國失蹤和被剝削兒童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Missing & Exploited Children)收到的有關兒童受到性剝削的報告由4573起上升到81987起。[55]近年來,美國不斷爆出教堂神職人員對兒童實施性虐待的醜聞。據美國天主教主教會議發表的報告,2004年,美國共有756名天主教神父和其他神職人員涉嫌對兒童進行性騷擾而被起訴。據信,在1950年到2002年間,有超過10600名男孩和女孩遭到過近4400名各種神職人員的性侵犯。[56]此外,美國每年有450多萬學生在幼兒園和學校受到不軌性行為的襲擾,每十個孩子中就有一人受害。[57]
暴力傷害頻繁發生。據調查,有近20%的青少年生活在有槍的家庭中。[58]在華盛頓特區,2004年,有24個18歲以下的青少年被殺害,是2003年的兩倍。[59]在巴爾的摩市,到2004年9月27日,已經有29名青少年被殺害,2003年該市因暴力犯罪被殺害的青少年達35人。[60]據美國司法部2004年11月29日公布的報告,2003年,約9%的9至12歲的美國學生報告在學校受到傷害威脅或遭到武器襲擊致傷。[61]越來越多的學生因為沒有安全感而不願去學校。
虐待和忽視兒童的現象大量發生。據《太陽報》2004年5月18日報道,2002年美國有90萬青少年受到虐待,近1400人死亡。每年每10萬青少年中有1.98人被他們的父母或監護人殺害,馬里蘭州的比例更高,每10萬青少年中被他們的父母或監護人殺害達2.4人。[62]據《休斯敦紀事報》2004年10月2日報道,德克薩斯州負責保護兒童權益部門每人每月要受理50件虐待和忽視兒童的案件。有三分之二的美國青少年拘留中心關押着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每天有2000名青少年因為不能得到社區精神健康服務而被關押,有33個州的青少年拘留中心關押着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但對他們沒有任何指控。[63]從2003年1月1日至6月30日,美國有15000名被關押在青少年拘留中心的青少年在等待着精神健康服務,有117個青少年拘留中心關押着10歲及10歲以下的兒童。[64]管教系統完全不顧人權和安全,濫用藥物、使用過分暴力手段、沒有適當護理有精神問題的犯人,甚至把犯人關在籠子裡。加州懲教局和少年懲教所相繼出現醜聞,兩名少年犯1月在遭獄警瘋狂毆打後自縊身亡。[65]
關於侵犯別國人權
編輯2004年,美軍虐待和污辱伊拉克戰俘的行徑被揭露,舉世為之震驚。美軍對待伊拉克戰俘手段之殘暴、行為之卑鄙,令人髮指。他們強令戰俘裸體,用內褲(甚至女人內褲)罩住頭;用皮帶拴住戰俘脖子,在地上拖行;用軍犬咬,用皮鞭打,用電棍擊,有時還用針扎,在傷口上撒含磷的化學液。他們還強迫一些戰俘裸體「疊羅漢」,自己站在頂上取笑,甚至用燈管和掃帚雞姦。有些伊拉克平民百姓也遭到殘酷的凌辱。美軍虐囚事件嚴重違反了國際人權準則,引起世界公憤。《金字塔報》指出:「美國人真正的嘴臉暴露出來了。」國際紅十字會發言人頗具嘲諷意味地說:「美國讓全世界看到了到底什麼樣的國家才是一個民主的、法治的國家。」[66]
根據美國《新聞周刊》、《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報道,早在幾年前,在阿富汗的美軍監獄裡,調查人員就使用各種酷刑逼供,導致多人死亡。[67]國際紅十字會報告揭露,美軍士兵在伊拉克戰事結束前就已經形成了一種「抓人模式」。「虐待,是審訊程序的一部分」。大約100多名伊拉克前軍政高官被美軍特別監押,每天有23小時都在密不見光的、狹小的混凝土密閉房間內度過,每天只允許走出禁閉室兩次,包括洗澡與上廁所的時間每次只有20分鐘。[68]2003年11月24日,阿布格萊布監獄12名囚犯遭槍擊,有3名被打死。11月26日,伊拉克少將阿比德•哈米德•穆胡什將軍在審訊過程中被強行推進睡袋並遭到肉體的摧殘後窒息而死。[69]據美聯社2005年2月18日最新報道,2003年11月,美國中央情報局人員在阿布格萊布監獄以極其殘忍的手段將一名「幽靈」囚犯背剪雙手活活吊死。當他被解開手銬放下時,嘴中鮮血「像打開的水龍頭一樣」噴涌而出。在美陸軍督察長辦公室確認並公布的94起虐俘案中,共造成39人死亡,其中20人被定性為謀殺。[70]美軍對兒童的虐待情況也相當嚴重。駐伊拉克美軍在阿布格萊布等7座監獄,關押了至少107名兒童,[71]他們不能與家庭聯繫,沒有確定的關押期,也不知道何時會被審判,而且其中有些兒童遭虐待。一名曾在阿布格萊布監獄服役的美軍下級軍官證實,美軍士兵對一些在押少年進行虐待,甚至對女童實施性侵犯。更為殘忍的是,美軍用狼狗恐嚇未成年犯人,並比試看誰的狗能嚇得他們大小便失禁。美軍還違反《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規定,將巴勒斯坦駐伊拉克的兩名外交官與90個男人關押在阿布格萊布監獄一間牢房裡,在獄中惡劣的生存條件下飽受折磨,時間長達一年。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認為,虐待被囚禁的伊拉克人的事件並非僅限於臭名昭著的阿布格萊布監獄,而是系統性行為。美國白宮2004年6月22日解密文件顯示,國防部曾於2002年12月批准對關塔那摩囚犯使用嚴厲的審訊手段。2002年,在古巴關塔那摩美軍監獄爆出虐囚醜聞後,美國國防部長竟公開宣稱,《日內瓦公約》並不意味着所有的被關押者尤其是那些所謂的「非法戰鬥人員」都應按照戰俘來對待。[72]美國國防部的一份類似備忘錄也宣稱,美國總統作為美軍總司令可以不受美國法律和國際公約,包括禁止使用酷刑的《日內瓦公約》的約束,下令對在押人員使用酷刑。美國司法部備忘錄表述得更為直白:「美國可以用國際法衡量其他國家在戰俘問題上的行為,但華盛頓自己卻不必遵守這些法律。」[73]審訊人員接受的培訓就是想辦法虐待囚犯。據前受訓人員披露,美軍在培訓囚犯審訊員時告訴受訓者,他們可以給犯人造成肉體上的痛苦,但是在技術上不要超越《日內瓦公約》的規定。媒體揭露出照片中描述的美軍士兵羞辱伊拉克囚犯的行為,正是他們所學的典型手段。曾負責管理巴格達阿布格萊布監獄的美軍准將亞尼斯•卡爾平斯基告訴媒體,她的上司曾告訴她「囚犯就是狗」,「如果讓他們認為自己在某一點比狗強,就會失去對他們的控制。」[74]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卻連續第三年尋求延長安理會的一項決議,以使軍人違反有關規定也可以免受國際刑事法院起訴。在伊拉克發生虐待俘虜事件的情況下,這種作法受到聯合國秘書長的強烈批評。[75]就連美國前總統卡特也批評美國那些由高層制定並被廣泛實行的政策是倒退,破壞了民主和法治的原則,缺乏對基本人權的尊重。[76]
為了逃避國際社會的監督,美國在全球20多個監禁中心關押恐怖戰爭嫌疑犯,半數完全保密。在阿富汗至少有7座由美國控制的不受法律約束的秘密監獄,其中有一處被稱為「地獄」。[77]「人權第一」組織編撰了一份關於美國24個秘密審訊中心的報告,並認為這些監獄的保密性「使不當拘押和虐待不僅可能,而且不可避免」。[78]為了對這些人進行刑訊逼供,同時能夠規避美國法律,美國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從美國馬薩諸塞州私營企業租用了一架公務機,將恐怖嫌疑人一批批地送往其他國家。這架被媒體稱為「虐囚航班」的飛機先後飛行300架次,到過美國以外的49個目的地,其中包括古巴關塔那摩灣美軍基地等。嫌犯被送上飛機之前多被捆綁、嘴巴被堵並被施用鎮靜劑。[79]在過去3年來,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秘密跨國轉移了數千名俘虜,且絕大多數從未被起訴。
美國是世界頭號軍事強國,軍費開支仍在急劇增加。2005財政年度國防預算法案總額4220億美元,比2004財政年度預算增加21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美國作為全球最大軍火商,大發戰爭財。2003年,美國常規武器的轉讓協議總額超過145億美元,占全球軍售總量的56.7%,比2002年的136億美元增加了9億美元。伊拉克戰爭成為「拉動美國經濟增長的救命稻草」。
美軍的對外侵略和軍事打擊經常濫殺無辜。2004年5月,西班牙《起義報》開列清單,歷數美軍侵犯人權事件。文中引述了兩句充滿血腥味道的「名言」。1964年,美國將軍柯蒂斯•勒梅說:「我們要將越南打回石器時代。」1875年,指揮屠殺印第安人的美國將軍菲利普•謝里登說:「唯一的好印第安人就是死去的印第安人。」[80]在伊拉克戰爭,我們依然可以聞到這種血腥味道。伊拉克臨時政府衛生部的一項統計資料顯示,僅2004年4月15日至9月19日,伊拉克18個省中的15個省就有3487人死於戰亂,其中婦女兒童328人,傷者達13720人。另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巴格達的穆斯坦西里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進行的一項關於伊拉克平民死亡情況的研究報告估計,自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以來,伊拉克平民的死亡人數比據戰前正常死亡率計算的死亡人數多出10萬人,其中大多數是婦女和兒童。在非正常死亡人數當中,暴力致死占大多數,而空襲是暴力致死的主要原因。[81]美軍濫殺無辜的事例不勝枚舉。2004年1月3日,4名駐伊美軍士兵曾逼迫兩名伊拉克平民跳入底格里斯河,導致其中一人溺水死亡。5月19日,一架美軍飛機襲擊了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一個村莊,包括15名兒童和10名婦女在內的45人喪生,婚禮被炸成葬禮。11月20日,安巴爾省首府拉馬迪市的一輛客車行駛到市中心時,遭到駐守美軍的槍擊,7名平民被打死。一名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士證實,他所在排在一個半月的時間裡殺死了30多名平民。他還親眼目睹許多屍體遭到褻瀆並慢慢腐爛,許多受傷的平民不曾接受治療便被拋棄在路旁。[82]此外,美軍進駐伊拉克以來,還經常借搜捕反美武裝人員之機劫掠平民,遭到搜查的伊拉克人90%都是無辜者。美軍至少已經製造了數千起搶劫事件。
美國對聯合國人權機制進行阻撓和抵制。聯合國酷刑問題和健康權特別報告員聯合要求訪問美軍關塔那摩基地,任意拘留問題工作組亦提出訪問的要求,美政府一概採取拖延策略,不予理睬。一些主持正義的發展中國家在59屆聯大第三委員會專門提出了「美國民主和人權狀況」的決議草案,對美在反恐中侵犯人權、虐囚、控制新聞媒體、選舉制度漏洞表示強烈關注。
促進和維護人權是世界各國的共同目標和責任,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自稱其人權完美無缺,無需改善,更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置身世界人權發展進程之外,將自己視為人權的化身,凌駕於其他國家之上,對其他國家發號施令。美國也不應例外。美國自身的人權問題一大堆,還到處窮兵黷武,粗暴侵犯別國主權,不斷在國際上製造侵犯人權的悲劇。美國政府理應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正視自己存在的嚴重問題,而不應熱衷於發表《人權報告》對其他國家進行指責。美國政府這種在人權問題上奉行雙重標準,把人權作為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工具的做法,必然遭到國際公正輿論的反對,使自己陷於孤立和被動。
注釋
編輯- ↑ http://www.ojp.usdoj.gov/bjs
- ↑ Killings in D.C. Fewest Since '86, The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l, 2005.
- ↑ The Los Angles Times, September 8, 2004.
- ↑ Killing at Job Sites Soaring, The Cincinnati Post, November 12, 2004, http://www.cincypost.com/2004/11/12/violencelll204.html
- ↑ http://www.jointogether.org/gv/resources/facts/reader/0,2055,267418,00.html
- ↑ http://www.jointogether.org/Z/0,2522,575444,00.html
- ↑ http://www.hsph.harvard.edu/hicrc
- ↑ Report:Gun Violence Surging in Detroit,Associated Press, August 16, 2004.
- ↑ The Los Angles Times, February 29, 2004.
- ↑ Study Suspects Thousands of False Convictions,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19, 2004.
- ↑ USA Today, November 8, 2004.
- ↑ [墨西哥]《千年報》(Milenio)2004年2月21日報道。
- ↑ http://www.opensecrets.org/overview
- ↑ http://www.opeasecrets.org/overview
- ↑ http://www.opensecrets.org/overview/topraces.asp?cycle=2004
- ↑ Buying Power, The Baltimore Sun, April 5,2004.
- ↑ [墨西哥]《千年報》(Milenio)2004年10月22日報道。
- ↑ Election Day Leftovers, USA Today, December28, 2004.
- ↑ [德國]《商報》2004年3月17日報道。
- ↑ 美聯社危地馬拉安提瓜2004年10月24日電。
- ↑ [墨西哥]《千年報》(Milenio)2004年6月20日報道。
- ↑ Two Americas, The Baltimore Sun, July 6,2004.
- ↑ U.S. Led a Resurgence Last Year Among Millionaires World-Wid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June l5, 2004.
- ↑ D.C. Gap in Wealth Growing, The Washington Post, July 22, 2004.
- ↑ Census: Poverty Rose By Million,USA Today,August 27, 2004. More Americans Were Uninsured and Poor in 2003, Census Finds, The New York Times,August 27, 2004.
- ↑ http://www.usmayors.org
- ↑ Higher Costs, Less Care, The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28, 2004.
- ↑ Health Plan Costs Jump 11%, The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10, 2004.
- ↑ Census:Poverty Rose by Million, USA Today August 27, 2004.
- ↑ [西班牙]《起義報》2004年5月11日報道。
- ↑ The Los Angles Times, May 6, 2004.
- ↑ 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4,Issued by National Urban League on March 24, 2004, http://www.nuL.org/pdf/sobaexec.pdf
- ↑ http://bls.gov/news.release/pdf/empsit.pdf
- ↑ Nearly Half of Black Men Found Jobless, The New Yorks Times, February 28, 2004.
- ↑ 埃菲社舊金山2004年9月26日電。
- ↑ http://www.johnkerry.com/communities/african-americans/gw_record.html
- ↑ Schools and Lives Are Still Separate, The Washington Post, May l7, 2004.
- ↑ 美聯社華盛頓2004年1月26日電
- ↑ http://www.fbi.gov/pressrel/pressrel04/pressrel/12204.htm
- ↑ http://www.ojp.usdoj.gov/bjs/abstract/P03.htm
- ↑ A Growing Need for Reform, The Baltimore Sun, June 20, 2004.
- ↑ The State of Black America 2004,Issued by National Urban League on March 24, 2004, http://www.nul.org/pdf/sobaexec.pdf
- ↑ 法新社洛杉磯2004年6月24日電。
- ↑ [阿根廷]《民族報》(Diario La Nacion)2004年11月21日報道。
- ↑ FBI Releases Crime Statistics 2003, http://www.fbi.gov/pressre/04/crimestat102504.html
- ↑ [墨西哥]《千年報》(Milenio)2004年9月26日報道。
- ↑ http://www.ncjrs.org/pdffiles1/nij/197019.pdf
- ↑ Women Workers in U.S. Have Bias in Common,The Baltimore Sun, July 16, 2004.
- ↑ Wal-Mart Bias Case Becomes Class Suit, The Baltimore Sun, June 23, 2004. Morgan Stanley Setttles Bias suit with $54 Million, The New York Times,July l3,2004.
- ↑ http://www.bls.gov/news.release/wkyeng.nro.html
- ↑ 美聯社波士頓2004年6月17日電。
- ↑ 美聯社華盛頓2004年10月12日電。
- ↑ The Los Angles Times, May 6, 2004.
- ↑ The Los Angles Times, March 6, 2004.
- ↑ Child Exploitation Reports Soar, USA Today,February 27, 2004.
- ↑ 法新社2005年2月17日報道。
- ↑ 美聯社2004年7月14日報道。
- ↑ http://www.jointogether.org/z/0,2522,570891,00.html
- ↑ Killings In D.C. Fewest Since '86, The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1, 2005.
- ↑ D.C.Juvenile Death Toll Rises With Boy's Shooting, The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28, 2004.
- ↑ http://www.ojp.usdoj.gov/bjs
- ↑ Md,Child Abuse Deaths Exceed National Average, The Sun, May 18, 2004.
- ↑ http://democrats.reform.house.gov/Documents/20040817121941-41051.pdf
- ↑ Many Youths at Detention Centers Are Mentally Ill, USA Today, July 8, 2004.
- ↑ 《星島日報》2004年3月18日報道。
-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May 10, 2004.
- ↑ The Observer, March 14, 2004.
- ↑ 美聯社2004年5月11日電。
- ↑ 路透社華盛頓2004年10月4日電。
- ↑ 美聯社華盛頓2004年7月23日電。
- ↑ [德國]《青年世界報》2004年7月6日報道。
- ↑ 美聯社華盛頓2004年5月12日電。
- ↑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2004年5月22日報道。
- ↑ 新華社2004年6月16日電。
- ↑ 路透社聯合國2004年6月17日電。
- ↑ The Washington Post, May 14, 2004.
- ↑ 拉美社喀布爾8月16日電。
- ↑ The Times, September 11, 2004.
- ↑ The Times, November 14, 2004.
- ↑ [西班牙]《起義報》2004年5月12日報道。
- ↑ 美聯社倫敦2004年10月28日電。
- ↑ The Independent, May 23, 2004.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