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 2008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09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劉樹華 |
2010年鄧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09年3月19日在鄧州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政府工作回顧
2008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遇到困难最多、面临挑战最大的一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特色亮点较多的一年。一年来,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建设“三市”目标,强力实施“三抓”战略,持续推进“六大工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沉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积极化解自身突出矛盾,上下团结一心,奋力强渡难关,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完成了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实现了新提升。坚持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冷静应对各种挑战,积极调节经济运行,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发展预期。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05亿元,同比增长12.1%;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76亿元,同比增长 17.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亿元,同比增长 2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4亿元,同比增长3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18元,同比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5089元,同比增长7.2%;居民储蓄66亿元,同比增长 18.4%,增速居南阳各县市区首位。
——工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坚持在日趋严峻的宏观形势下,采取针对性措施,逐企解决发展困难,工业经济实现了量质同增,农区工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工业效益持续提升。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6.3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入库税金9796万元,同比增长 22.9%,工业对财政的贡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园区发展势头喜人。市、乡、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业增长极作用日益显现。市工业园区被评为南阳市先进县级示范园区‘张楼食品加工小区被评为河南省重点食品产业集群;穰东服装工业小区跻身河南省18个产业集群之列。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新建续建投资1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93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0个,全市工业企业净增360家。花洲建材一期、裕祥纺织一期、赛博板业一期、永泰棉纺五期、宝源建材一期、六合饲料二期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材投产,花洲建材圆了邓州人20多年的大水泥梦,六合饲料成为豫西南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骨干企业快速发展。30多家骨干企业完成增加值24.6亿元,拉动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提高6个百分点。雪阳集团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成长之星,华纺实业等四家企业进入南阳市“工业发动机”计划。“益嘉”木地板被评为省免检产品,“娃娃鱼”食用油被评为省优质产品,“雪阳”彩棉纱顺利通过省名牌产品复审并被列入中国名牌产品初选名单。队伍建设力度加大。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邓州企业家培训中心,培训了340多名企业管理人员,选送了30多名企业家外出进修,举办了6届企业家论坛,企业家综合素质明显增强。银企合作实现突破。充分发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职能作用和金融机构能动作用,适时举办金融信贷产品推介会和银企洽谈会,全力拓展融资渠道,企业贷款规模在国家货币政策从紧形势下净增了2.25亿元,有效破解了工业发展瓶颈制约。
——“三农”工作取得了新成就。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政策,全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粮食总产20.6亿斤,连续6年增产,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杨树经济”推进有力,荣获“河南省绿化模范市”称号。发展规模养殖场2526个,实现畜牧产值29.6亿元,畜牧养殖总量和产值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10位。烟棉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烟叶税达到6年来最高。劳务经济势头不减,全年实现劳务收入40亿元。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开局良好,5000亩核心区率先实现了“六统一”。农业基础设施切实加强。引丹改建续建、土地整理、农综开发、标准化良田建设等项目全面实施,整治中低产田19万亩,新增灌溉面积8.7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新建农家店115家,新装太阳能热水器5481台,新建沼气池9400个,幼儿园、卫生室、文化茶馆等都实现了新发展,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作成果初显。82个示范村特色突出,带动有力,全市涌现出一大批规模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等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农民增收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
——城乡面貌发生了新变化。坚持构建四级城镇体系,统筹推进规划、建设、管理,城乡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加快。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北环中路、人民西路、邓汲路入市口升级改造、东一环南路、团结东路至207环城通道建设工程圆满完工;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通过省达标验收;橡胶四坝、火车站广场改造有序开展;蓝湾家园、电力花园、财富世家等重点房地产项目稳步推进。城市环境明显改善。硬化背街小巷5.2万平方米,铺设彩砖4.1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厕7座,新建游园5个,绿化、美化面积大幅增加。集镇建设富有成效。新建和配套集镇道路36条43万平方米,排水沟1530米,新建专业市场6个,小游园81个。村庄整治硕果累累。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整治1673个自然村,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 61%。
——民生保障得到了新加强。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十件实事全面完成,人民生活改善步伐进一步加快。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有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4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12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3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粮食直补3141万元,综合补贴1.49亿元,良种补贴1967万元,农机补贴395万元,家电补贴160万元,廉租房租赁补贴105万元。完成8个村整村推进脱贫任务;解决4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免除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机关事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城市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差标准提高到125元,农村低保对象补差标准提高到50元。全市新建7个乡镇敬老院,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 40%。新农合参合率99.9%,农民受益率100%,位居全国前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1万人,位居南阳各县市区首位。
——社会事业得到了新发展。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协调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投资1.45亿元,改建农村公路245.8公里,完成了邓罗路、邓九路、邓汲路、陶都路升级改造。耕地保护工作再创佳绩,被确定为全国116个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示范区之一。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加强,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任务按期完成。科技工作成效明显,被确定为“省科技富民项目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城区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教育“两基”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工作成效显著,80%以上债务已偿还,维持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减轻了乡村债务负担。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落实,民族事业空前繁荣。文化工作亮点纷呈,戏剧《范仲淹》荣获中国戏剧文华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茶馆建设独具特色,得到省、南阳市充分肯定。群众体育蓬勃发展,首届农民运动会成功举办。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全面完成,农村有线电视普及346个行政村。第六届村委换届选举圆满进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人口计生工作力度加大,人口自增率控制在3.5‰,落后局面有效扭转。安全生产全面加强,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打击“两抢一盗”、打击邪教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群众安全感指数上升了72个位次,被评为全省打击“两抢一盗”先进市、南阳平安建设先进市。信访稳定责任制得到严格落实,维护了发展大局,确保了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城乡社会风气、公共秩序显著改善,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政府职能切实转变,施政能力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持续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群众社会监督,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统计、人事、物价、气象、残疾人、地方志、侨务外事、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在国际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区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我市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危中求机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积极帮助、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同心同德、负重奋进的结果;是驻邓单位和社会各界热情关注、全力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邓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政府工作中还有不少亟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增收需求,农业望天收成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二是财政压力较大,财源匮乏与急剧增加的建设资金需求反差巨大,年初确定的十件大事和生态邓州建设工程还没有按照计划全面落实;三是弱势群体加大,社会保障任务繁重,潜在不安定因素增多,信访稳定劣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扭转;四是政府系统干部队伍作风不优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个别干部、个别单位“吃、拿、卡、要”行为时有发生,发展环境不优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同时,也恳请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对政府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齐心协力根除阻碍邓州发展的顽疾,众志成城共创邓州发展的美好明天!
二、2009年政府工作重點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更是面临挑战极为严峻、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实际经济损失逐步扩大,各种现实矛盾更加突出,给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更为沉重的压力和更为巨大的挑战。这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全面检验,更是对我们发展信心的全面考量。能否顺利渡过经济严冬、迎来发展春天,关键在于能否抓住“危”中之“机”,能否积极“危”中求“机”。化“危”为“机”,借“机”发展。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积极转向、沿海产业的加快转移、国家粮食战略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全面启动,使我市区位、资源、劳动力优势更加突出,给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强大的物质支持和信心支持。新的一年,我们将积极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一切发展机遇,从艰难的逆境中发现和培育一切有利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奋力在危机中提升区域竞争力,在逆境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三市”目标,持续推进“六大工程”,坚持“三抓”带动,强化项目支撑,突出工业发展,着力民生改善,深化改革开放,确保和谐稳定,抓机遇,扩投资,调结构,保增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4和3.7个百分点。
圍繞上述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今年將突出抓好七項重點工作,努力做到七個「堅持」,全力實現七個「確保」:
(一)堅持把擴大投資作為實現增長的第一驅動力,確保經濟社會整體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投资是增长之根,我们将坚持三管齐下,三措并举,努力实现向上争取政策项目资金20亿元、向外招商引资30亿元、向内激活社会投资40亿元,力争全年项目总投资达到100亿元,确保经济稳增长、快增长。
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项目。今年国家新增5000-7000亿元投资项目和2000亿元地方政府国债,我们将抢抓这一难得历史机遇,动员全市上下围绕国家八大资金投向和省定重点领域,筛选上报一批重大政策项目。同时,立足近、中、远期发展实际,重点储备200个以上不同领域的项目,切实做到在建、上报、谋划、储备同步运行,确保政策项目争取持续推进。继续实行重大政策项目领导分工负责制,确保一个重大项目一套班子、一套人马一抓到底。全面落实政策项目争取目标管理责任制,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找准对接点,选好切入点,切切实实把国家的政策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借政策项目促进经济增长。
积极向外开展招商引资。进一步健全招商机制,完善招商政策,抢抓沿海产业转移升级机遇和中央倾斜“三农”政策机遇,闻风而动抢商机,不遗余力跑引资,千方百计引项目。进一步选好招商载体,打造招商平台,有的放矢,灵活把握,大中小一齐引,高中低一起上。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研究招商规律,在全市掀起聚精会神抓招商、一心一意引资金的热潮,借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增长。
积极向内激活社会投资。深入开展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创业活动,努力激活内生动力,全面挖掘社会资本。以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经济能人、优势农户为创业主体,鼓励支持发展型社会投资,新上、快上一批投资项目;鼓励支持生产型社会投资,切实优化现有生产组织结构,壮大现有经济实体规模;鼓励支持文化服务型社会投资,繁荣文化事业,提升服务质量;鼓励支持基础建设型社会投资,致力改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产条件;鼓励支持生活消费型社会投资,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满足人民消费需求,构建千军万马共创业、千家万户创大业的生动局面,借社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二)堅持把培強扶差作為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確保工業經濟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工业是强势之本,我们将坚持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推进“工业振兴”工程不动摇,全力以赴大上工业,坚定不移上大工业,确保工业大起来、强起来。
着力扶强骨干企业。一是按照“扶强不扶弱”的原则,培强一批骨干企业。利用3至5年时间,以花洲建材、热电厂、15万吨制浆、雪阳集团、六和饲料、永泰棉纺为重点,培育5个以上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以北园木业、金星啤酒、裕祥纺织、华纺实业、太子奶、玉华复混肥、10万吨再生纸为重点,培育10个以上年产值超5亿元企业;以赛博板业、科生生物、杏山水泥、宝源建材为重点,培育50个以上年产值超亿元企业,以大个骨干企业支撑邓州经济发展。二是按照“扶好不扶差”的原则,扶持一批暂处困难企业。重点选择就业人数多、市场前景好、暂时处与困难的骨干企业,依据政府扶一把、银行拉一把、自己挺一把的思路,通过完善支持发展政策,抓好生产要素调度,加强协调服务力度,帮助企业保生产、保市场、保效益、保发展。三是按照“扶高不扶低”的要求,发展一批高成长型企业。重点以雪阳集团、北园 木业、宝源建材、天衡制药等高成长型企业为主体,进行全方位培育、多层次扶持,尽快形成邓州工业发展的新亮点。
着力优化工业结构。一是调整组织结构,培育企业集团。以发展潜力大、牵动能力强的企业为依托,引导同行业企业或关联度高的企业组建企业集团,打造企业航母,扩大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竞争力。积极引导花洲建材、雪阳棉纺等自主发展能力强的企业通过扩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潜能扩建成企业集团。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产业集群。以棉纺、粮油食品加工、针织服装加工、林板纸、建筑建材、医药化工六大产业集群为重点,依据资源优势和现实生产力水平,从单个企业入手,采取针对性应对危机措施,帮助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全力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质量水平,将集群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效益优势。三是调整产品结构,培育名牌产品。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坚持“科技兴工”,重点培育5个以上省级、南阳市级产品研发中心,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重点培育“花洲”牌水泥、“恒泰”牌棉纱、“正点”牌系列饼干等一批品牌争夺省级名牌。
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切实抓好新上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抓好总投资2.7亿元、一期投资1.8亿元的生物能电厂项目;总投资3.5亿元年产100万吨、一期投资1.7亿元年产50万吨的复混肥项目;投资1.7亿元,年生产能力20万吨的太子奶项目;投资1亿元的雪阳6万锭精梳纺纱项目;投资1亿元的裕祥6万锭精梳纺纱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花洲建材余热发电项目。二是切实抓好在建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抓好投资1.2亿元、年产10万立方米高密度板的北园木业二期项目;投资1亿元800台织机的华纺项目;投资1.2亿元、年产1500万件羊毛衫的熙华项目。三是切实抓好技改扩规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抓好投资8000万元的穰东、构林两个5万吨再生纸技改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宝源建材二期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花洲建材混凝土搅拌加工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金叶30万担打叶生产线二期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瑞达3万锭纺纱扩规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华盛信3万锭纺纱扩规项目。四是切实抓好前期项目争取进步。2×35万千瓦大热点项目和年产15万吨木浆造纸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花洲建材二期项目已经报批,我们将继续加大这三个项目的争取力度,尽早实现项目落地。
着力加大服务支持。一是继续推进园区建设。完善东一环南段、南二环西段、建设北京大道南段、三贤路南段11万伏变电站和二水厂,切实提高园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尽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产业集聚区、项目集中区、土地集约区、人才汇集区、信息集流区。二是继续优化发展环境。严格落实各项优化环境政策措施,健全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法人等各界代表行风评议制度,对骨干企业派驻人民监督员,坚决查处各类破坏发展环境行为。加强行政审批中心建设,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周到、办事高效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尽力把邓州打造成企业家成长的摇篮、民营经济发展的摇篮、工业企业快速壮大的摇篮。但是继续破解发展瓶颈。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抢抓国家货币政策松动机遇,加强与上级行沟通,提高授信等级和授信额度,扩大信贷规模,力保没有一个骨干企业因资金问题停产,力保没有一个重点项目因资金问题停工。积极推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工作,精心组织银企合作,破解企业资金瓶颈。全面盘活土地存量,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加强企业环境保护建设,尽力实现企业规划、建设、运行同步监控。四是继续重数企业家信心。对在当前形势下能坚定发展信念,辨证对待挑战,主动调结构、革技术、提质量、增效益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增强企业家创业信心,尽力帮助企业在应对危机中优化升级,在困难形势下发展壮大。
(三)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要務,確保「三農」工作水平持續提升
农业是稳市之基,我们将坚持不遗余力发展农业经济,改变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钱袋子鼓起来、日子好起来。
实施产业支撑,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粮食资源优势,研究生产“配方食品”,提高产品功能和品位,拉长粮食生产链,变“粮仓”为“厨房”,打造邓州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响当当的粮食品牌,为全市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创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继续培育壮大林牧烟棉四大优势产业。林业生产以生态市建设为契机,力争今年新发展7.2万亩;畜牧业以优化养殖结构、培育大场、大户为重点,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积极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烟叶生产以扩大面积、科技兴烟为方向,突出发展大乡、大村、大户和核心示范区,力争面积达到4万亩,实现烟叶税1000万元;棉花生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力争面积达到50.6万亩。强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明确发展方向,突出发展特色,扩大发展规模,创新发展机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产业化发展、优质品牌培育等方面的有效措施,在资金、土地、环保、技术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在种养加到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培育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尽快在全市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或一乡多业、一村多品、一户一品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最大限度开辟增长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实施服务支撑,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健全良种繁育、农业机械、动物防疫、农业气象等农业服务体系,全方位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多层次加强农业经济支撑力量。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和质量检测等现代农业体系,努力培育优质农业品牌,切实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力争实现乡乡有经济组织。积极培育农村流通主体,发挥农村经纪人作用,提高农产品销售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全面规划建设东、西、南、北四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打造邓州现代农业样板。
实施项目支撑,加强基础建设。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抓住国家加大对粮食核心主产区投入等重大机遇,以涉农项目为支撑,加强农综开发、引丹灌溉、农田水利、标准化良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打造粮食核心主产区。重点抓好投资3500万元的土地整理、投资3000万元的农综开发、投资5400万元的引丹灌溉、投资2000万元的标准化良田建设等大个项目。持续开展“三项整治”工作,确保整治项目100个以上,新增耕地8000亩以上。以农村公共事业项目为支撑,加强农村交通、饮水、生态、通信、电力、广电、卫生、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重点抓好村庄整治,力争整治自然村达到总数的 80%以上。扎实推进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小游园、信息村、文化茶馆建设,努力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认真执行移民安置政策,扎实做好试点规划建设,力争6月底建设工程任务全部完工,10月底全部搬迁到位,确保移民搬得来、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四)堅持把商貿文化旅遊產業作為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的有效途徑,確保三產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商贸是活市之源,我们坚持把商贸文化旅游业作为提升三产比重、培育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一环来抓,确保三产实现新发展、获得新突破。
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步伐。重点推进粮油市场、农机市场、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体系建设,规范整治铺栖凤园蔬菜、农副产品市场,改造升级新风市场、舒心园市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结合集镇建设,大力发展乡镇集贸市场,形成遍布城乡的物流集散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和公用事业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教育、体育、信息咨询、物业管理、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切实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在规划、资金、土地、政策扶持等方面研究探索,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迅速形成对周边县市的吸引和集聚能力,切实加快邓州商贸流通次中心建设步伐。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明晰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打造文化节庆,推广城市品牌,以邓姓文化、忧乐精神、雷锋精神研究为载体,深入剖析邓州文化的根、魂、神;通过编撰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深挖城市故事,创造文艺精品,形成城市名片。加大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力度,提高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引进大企业、大财团投资,加快福胜寺、吾离陵、杏山地质公园保护开发建设步伐。完善有景区配套基础设施,打造精品景区,发展相关产业,拉动文化旅游消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财政金融发展步伐。切实做好税收征管,巩固重点税源和骨干税源,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努力扩大财政支付规模,增强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财政监督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力加强金融生态建设,以创建平安金融和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为切入点,努力创造“资金洼地”规模效应。
(五)堅持把創建衛生城市、園林城市、優秀旅遊城市作為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的有效載體,確保城鄉一體化水平持續提升
城乡面貌是区域综合实力的形象体现,我们将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同步推进,城、乡、村一体发展,以四项改革为突破口,全力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确保城乡面貌美起来、靓起来。
稳步推进城乡规划修编工作。按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求,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村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把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规划统一叠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市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推动60%的村庄完成规划修编任务;完成城市东区、内城河围合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火车站、福胜寺、花洲书院等重点部位修建性详细规划。
扎实推进市区重点工程建设。一是整合教育资源,新建一所初中、一所小学;二是搬迁第一人民医院,打造全省一流县级医院;三是持续推进二水厂和橡胶四坝建设,改善城市供水管网;四是建设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改造完善老干部活动中心;五是筹建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达到职教园区;六是改造S335线邓州至桑庄高速路口段,打通207国道至邓孟路线绕城环线,建设南郊汽车客运站。同时,有序推进仲景路、新华路、铁西路改造工程;持续推进城区游园、公厕建设、绿化和背街小巷硬化工作;积极推进以团结中路周边地区建设为重点的“城中村”改造,切实解决中轴线交通堵塞问题;全面推进市区主次干道、街区门牌、路牌规划安装、主次干道亮化、道路交叉口红绿灯设置安装等工作。
持续推进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构筑四级城镇体系要求,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以乡级集镇建设为重点,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功能,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扭转城乡建设“哑铃”现状。继续加强穰东、孟楼、汲滩等重点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小城镇建设规模和水平,尽快把穰东建成在周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小城市。
全面推进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改革。以城区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城区规划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城管综合执法改革、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制度改革为重点,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改革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城区管理办法,提高城市居民素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依法整治交通、环卫、市场、建筑四大秩序,严厉打击城乡违章建筑、违法占地,集中解决中心城区“脏、乱、差”问题,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步伐。
(六)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確保經濟建設保障水平持續提升
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我们将坚持“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开放就没有前途”的理念,努力消除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机制体制障碍,广辟合作领域,接纳八面来风,确保经济发展动力更足、后劲更大。
深入进行体制改革。扎实做好正兴公司改制后的遗留工作,尽早完成化一厂、钢窗厂、工具厂破产改制任务。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争取年底前改革到位。认真搞好成品油税费配套改革,继续完善市场发展服务中心改革,全面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金融体制和林权、水管体制改革,3月底前完成水管体制改革,年底前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土地管理机制,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逐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失地农民补偿金转化为稳定的、长期收益的资本投入机制,用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靠改革确保各项目标实现。
扎实推进对外开放。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加强市内骨干企业、优势产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高新企业、名牌企业的战略性合作。重点推进花洲建材誉国内外大型水泥集团、生物能电厂与大唐电力集团、2×35万千瓦热电项目与华能电力集团、金业公司于中国烟草工业公司、羊毛衫加工群体与熙华公司以及化肥一厂、嘉田化工与国内外大型化工集团的合作。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邓州力度。积极组织参与各类经贸活动,千方百计开辟招商渠道。认真开展邓姓文化研究和范仲淹文化研究,组织举办全球邓姓华人联谊会暨经贸洽谈会,把文化、经济两篇文章一起作,将两个单项优势转化为合力优势。三是进一步加大出口创汇力度。把扩大出口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现有企业中选择有条件的企业,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逐企研究对策,逐企解决问题。在巩固扩大天河木业、裕华针织进出口的基础上,力争北园木业、科生生物、老廷公司3家企业实现进出口零的突破。
(七)堅持把關注民生作為實現以人為本目標的基本方法,確保和諧社會構建水平持續提升
关注民生是政府执政宗旨的内在要求,我们将坚持更加关切百姓切身利益,更加关注社会保障,确保在加快发展中促进和谐、在促进和谐中加快发展。
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工作。高度关注民生,全面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镇企业养老金征缴力度,扩大保障覆盖范围,落实“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800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全面落实低保政策,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作机制,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乡乡有一座中心敬老院目标。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万平方米,解决200户城市特困户住房困难问题。切实加大廉租住房补贴力度,使更多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享受住房补贴。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成5个贫困村整村脱贫任务,解决1万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投资3000万元,解决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全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成立职业技术学院筹建班子,加快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步伐。加强文化茶馆建设,加快文化大院、新农村书屋、乡镇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步伐,用文化软实力提振经济发展自信心。全面落实民族宗教政策,致力推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继续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基本实现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强化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加快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100个标准卫生所建设;继续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和“曙光行动”。稳步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组织办好第一届城市运动会。紧扣创建升级优质服务先进市目标,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交通工作,修建农村公路168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29座。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林业生态体系、节能减排和土地、水利资源保护等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面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坚持政府促进就业与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创业相结合的就业再就业原则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环境。创新培训体制,灵活采取“长短期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办法,区分层次广泛开展引导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力争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万人。
全面加大平安邓州创建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推进市直部门和重点部门监控设施安装进度,严格落实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突出打击“两抢一盗”、法轮功邪教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专项整顿行动,净化食品药品市场环境。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切实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创造安定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
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道德素养,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广泛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人事、统计、物价、审计、气象、残联、地方志、人民防空、侨务外事、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
三、努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政府负担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承受的使命光荣而伟大。我们将全力适应新形势,积极应对新挑战,危中求机,克难攻坚,坚决扼制经济回落,倾力推动社会发展。
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坚持市委统一领导,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依法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听取政协的意见与建议,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强化政府及政府部门工作责任,健全目标管理制度、绩效评估制度和竞争激励机制,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行政问责制。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持高效率、快节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推动落实。
切实提高政府创新力。创新行政理念,统筹人力资源,确保政府一切工作服从服务于发展的需要、服从服务于公平效率的需要,着力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创新行政举措,坚持不懈抓重点、攻难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切实提高政府控制力。全面提高组织经济社会工作能力、研究解决问题能力、化解防范危机能力,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规律,寻找经济运行中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最佳结合点,双管齐下,优势互补,在变幻莫测、日趋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快速反应,沉着应对,全力激活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驱动引擎,努力实现弯道超越,在全面落实保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发展政策措施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在化解危机、防范风险、推动发展中的调控作用。
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评议考核,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坚持阳光行政,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建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群众参与制度。坚持廉洁从政,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行风建设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廉洁奉公、勤政务实、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面临新的挑战,充满新的机遇。我们将会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积极抢抓机遇,沉着应对危机,全力开创邓州政府工作新局面,全力铸造邓州发展新辉煌,以实际行动报答全市156万父老乡亲殷切期望!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