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赤壁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2年赤壁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3年赤壁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赤壁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赤壁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3年1月16日在赤壁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2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我們緊緊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奮發圖強,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績。預計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54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8億元,增長3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9632元,增長14%,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

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規模效益同步提升。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377.3億元,增加值113.5億元,增長37.6%(現價);工業綜合效益指數420%,增長65個百分點;工業稅收占整個稅收比重51.8%。華潤電廠二期3號機組併網發電,20多個項目新投產,新增各類市場主體3034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6家。工業園區建設穩步推進。榮獲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和「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先進縣(市)」。

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農村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8.9億元,增長38.7%;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7:1。出台了一系列推進茶、竹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羊樓洞磚茶產業園獲批省級農業科技園;建成各類農業產業化基地147萬畝,新發展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31個,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5家,「赤壁竹筍」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繼續改善,改造縣鄉公路30公里,新建農村公路50公里,籌資2.1億元對一批重點水利工程進行整險加固,整治塘堰1794個。榮獲全省「三萬」活動先進縣(市)和全國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示範縣市。

旅遊產業蓬勃發展,服務業水平進一步提高。創建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城市通過中期評估,成功舉辦了三國赤壁國際文化旅遊節,接待海內外遊客37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8.5億元,分別增長26.7%、32.1%。金融服務經濟能力得到增強,建立了政銀企對接平台,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餘額41.8億元,增長30.9%,新增存貸比達到84%;全省首家縣級創業投資基金落戶赤壁,再次榮獲「省金融信用縣(市)」。商貿流通運行平穩,新增限上企業54家,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56億元,增長22.8%(現價)。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物業服務覆蓋率達到90%。

城市功能持續完善,綜合承載力不斷加強。城市總體規劃通過省級評審,中心城區控制性詳規覆蓋率達到75%以上。啟動各類城建項目57個,集中改造提升了一批市政設施,對城區6條主要道路進行改造拓寬,完成了7條主次幹路和11處背街小巷路燈改造,解決了周畫路等3處城區漬水問題, 50個公交站台整體提檔升級,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生態新區建設取得新進展,蒲紡大道二期春節前通車。城市管理創新進一步加強。榮獲湖北省森林城市稱號。

改革開放取得積極進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紮實推進。加強農村「三資」監管,榮獲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範縣(市)。農村醫療實現了「全市一張網、就醫一張卡」。推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實施了其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核減行政審批事項5個,簡化了114個審批流程。實際利用外資1.442億美元,增長20.2%。「重大項目建設年」活動取得明顯成效。全年施工項目264個,固定資產投資180.2億元,增長43.2%。引進項目227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5億元,增長36.4%。

重視發展社會事業,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改善。全年地方公共財政用於民生支出占73%。啟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試點工作,榮獲省「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示範縣(市)」稱號。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設施更加完善,送戲下鄉近百場,電影下鄉1860場。成功申報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社會保險已覆蓋全市城鄉居民,社會保障、社會救助體系更加健全,較好地解決了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城鎮登記失業率降至4%以下,新增城鎮就業6826人。建成保障性住房2266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567戶。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出生人口性別比穩步下降。加強生態保護,完成省定節能減排任務,陸水湖環境綜合治理效果明顯;國土資源保障發展的能力增強。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雙擁共建取得新成效,再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創新社會管理,全面推行社區網格化管理,社會矛盾化解和應急處置機制進一步完善,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食品藥品安全和安全生產監管力度進一步強化。同時,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加快發展,民族、宗教、對台、外事、僑務工作取得新成績,工青婦、科普、老齡、慈善、助殘事業取得新進步,人事、編制、統計、檔案、方志、保密、氣象、人防等工作進一步加強。政府承諾的十件惠民實事得到認真落實,文體中心納入省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規劃,其他工作基本完成。

努力提高行政效能,發展環境得到優化。自覺在市委的領導下履行法定職責。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建議、政協提案206件。認真落實企業「五零服務①」,切實為企業解決了一批實際困難。廉政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一崗雙責」得到認真落實,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不斷強化,招投標監管機制更加完善。開展治庸問責、「電視網絡問政」、「政法部門企業評」等活動,政府部門服務水平和效率進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在經濟下行的嚴峻形勢下奮力開創的,展示了全市上下不畏艱難、奮勇爭先的精神面貌,咸寧市委書記任振鶴同志在我市三級幹部會上,充分肯定赤壁發展「風正勁、火正旺、勢正雄、氣正壯」,更加增強了我們加快推進跨越發展的信心決心。成績來之不易,是市委審時度勢、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齊心協力、頑強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離退休老同志,表示誠摯的感謝!向駐赤解放軍、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幹警,表示誠摯的感謝!向駐赤單位和在赤投資創業的企業家,以及所有關心支持赤壁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較多困難和問題,與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差距。主要表現在:經濟實力不夠強,市場主體偏少;產業結構不夠合理,新興產業還很弱小;發展後勁仍顯不足,項目庫里的數量和質量令人擔憂;城市特色不明、品位不高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持續解決民生的能力還不夠強;政府行政效能有待進一步提高,發展環境還需進一步改善。我們一定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決,決不辜負全市人民的重託與期待。

二、2013年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

根據市委八屆二次全會決策部署,2013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中央和省經濟工作會議、省十次黨代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把握穩中競進、進中求好總基調,着力推進產業振興、城市升級、民生改善,求真務實,改革創新,為早日建成強而優中等城市而努力奮鬥。

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6%;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6.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外貿出口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全面完成省定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上述預期目標是基本要求,必須確保完成。在實際工作中,要以「跳起來摘桃子」的精神,確定更加積極的工作目標,力爭更好的結果。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着力產業振興,努力提高產業整體素質

把產業振興作為發展的核心,突出工業主導,增強農業發展活力,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推進工業崛起。加速現有企業轉型升級,加強與華潤集團深度對接,完成電廠二期建設,推進三期項目前期工作,同時加大電廠粉煤灰、脫硫石膏等資源綜合利用,建設華潤循環產業園;積極推進華舟應急裝備及專業車輛產業園、德力林紙一體化等項目建設,支持一批骨幹企業擴大規模。盤活蒲紡工業園存量資產,推進紡織服裝、機械製造企業技術改造、產品升級和市場開拓。大力倡導全民創業,加快制定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促成一批個體工商戶轉變為法人企業、一批小微企業跨入規模以上企業行列、一批續建項目建成投產,新增規模企業25家以上。

努力培育新興產業。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光電信息等新興產業②,引進龍頭企業和配套產業,形成產業集群,發揮支撐引領作用。加快推進宇順電子、巨龍科技、星聚工業印刷設備等一批企業發展壯大,建設光電產業孵化園。圍繞武漢「中國車都」,發展汽車配套產業。圍繞武漢80萬噸乙烯項目,培育上下游配套產品,發展塑料橡膠產業。推進凱迪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發展新能源和綠色循環經濟。依託武漢科教優勢,加強與省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育創新主體。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30%以上。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着力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培育產業龍頭,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扶持壯大羊樓洞茶生態文化產業園和趙李橋磚茶產業園,籌建省級黑茶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大力發展優質茶葉基地。深度開發竹資源,規劃建設官塘驛楠竹產業園,支持竹加工企業創新品牌,開發竹系列產品。按照標準化、健康化、規模化要求,鞏固發展蔬菜、水果、水產、畜牧等其他種養業;大力發展有機農業③。新增省市級龍頭企業6家,新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20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8 : 1。加強農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生態休閒、旅遊觀光等新型農業。認真落實國家強農、富農、惠農政策,加大水利、農業、國土、財政等涉農項目整合力度,推進高產農田、板塊基地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推進旅遊產業新發展,努力創建國家旅遊標準化示範城市。增強三國赤壁、陸水湖和溫泉三大品牌效應,推進赤壁古戰場創建5A級景區,提升陸水湖自然風光旅遊區品質,加快溫泉休閒養生產業集群集約發展;開發羊樓洞明清古街、隨陽葛仙山等人文旅遊新亮點。深度營銷高鐵沿線和長江中游城市群旅遊市場,積極開拓日韓、東南亞三國文化旅遊市場。發展旅遊新業態,制定實施自駕遊基地、旅遊商品研發、鄉村旅遊開發規劃。努力將赤壁建成高鐵沿線重要旅遊節點城市和旅遊目的地。

着力增強金融、商貿物流、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的帶動力。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能力,深化政銀企對接,優化信貸資源配置,保障新增存款優先投放本地企業;加快引進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扶持壯大金融市場主體,全年餘額存貸比達到55%以上。加快交通物流業發展,搭建企業與物流之間公共信息平台,規劃籌建武漢新港赤壁港區和臨江物流園,推進望家歡國際農產品物流園、大潤發物流中心建設,完善城區配送中心、鄉鎮超市、村級綜合服務社「三位一體」的「新網工程④」。加快商貿企業擴規升級,新增限上企業20家,推進各類專業市場建設和規範管理。加快信息技術在傳統服務業中的應用,擴大電子商務應用領域。

(二)着力城市升級,增強城市發展質量和水平

按照環境優美、功能完善、便捷舒適、宜居宜業的要求,努力做到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

完善城市內在功能。加快推進城市交通、供排水、供電供氣、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水系整治、園林綠化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升級一批城市主次幹道,疏通主次幹道之間的「毛細血管」,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環」;改擴建107國道城區至中伙鋪路段,啟動陸水二橋危橋重建,增強陸水河水運能力;改造國省幹線、縣鄉公路,跟蹤推進赤壁長江公路大橋項目。抓緊新區水廠立項,積極開闢備用水源,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啟動新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建成華新城市垃圾處理項目。加快城區、工業園區供電系統建設,繼續實施路燈節能改造。強力推進一批城市重要節點的綠化、亮化、美化,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建管水平,改善市民居住環境。加快老城區改造步伐,推進「城中村」、危舊房集中區整體改造。合理配置城區文化、教育、衛生、商業等公共資源,改造一批社區公共服務空間。

統籌生態新城融合發展。建立產城融合發展的推進機制,加快產城一體建設步伐。堅持產業集群發展、資源合理配置,高標準優化產城空間布局,促進商務、政務、人居、產業等互為一體。建立自我積累、滾動發展機制,堅持地方財政引導和社會資本融入相結合,引進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土地開發經營。加強重大項目的謀劃、儲備、申報和引進,推進項目落地。堅持項目引進、園區建設與生態保護、社會保障、就業安置、小城鎮建設等民生工程同步推進。

精細高效管理城市。強化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擴大城區控制性詳規的覆蓋面。加快推進園林綠化、環境衛生、渣土清運、設施維護等公共管理市場化。實施精品示範路創建工程,將河北大道建成「市容環境美好示範路」。完善城管機制,堅持獎罰並舉、教育引導與制度執行並重。加大城管執法力度,嚴管重罰、責任追究,繼續保持拆違控違高壓態勢。進一步強化蒲圻、赤馬港、陸水湖三個辦事處在城市管理中的職責和作用。

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按照「規劃一體、產業帶動、資源共享、服務均等」的思路,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支持官塘驛建設宜居古驛、生態竹鄉,打造省級重點中心鎮;支持趙李橋重鑄「茶鄉」輝煌,建設鄂南經濟強鎮;支持車埠建設現代紡織新城;支持赤壁鎮建設旅遊名鎮、臨港新城;支持神山、新店、茶庵嶺、黃蓋湖、柳山湖、余家橋等鄉鎮發展特色農業。加快推動公共基礎設施向農村覆蓋,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繼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切實解決好偏遠山區農民飲水問題,農村數字電視覆蓋率達到80%以上。加快農村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試點,探索「村企合作」模式,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深入開展新一輪「三萬」活動⑤,創建一批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

(三)着力民生改善,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緊緊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個根本,把群眾身邊的事、關心的事做實做好,增強民生GDP⑥,讓人民群眾滿意。

努力改善民生質量。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切實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農民收入和城鎮居民收入同步增長。以提高統籌層次和待遇水平為重點,健全多層次、全覆蓋的社保體系,完善養老保險關係轉移銜接、異地就醫報銷等制度,全面實施城鎮居民醫保門診統籌,開展城鎮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加強對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濟等社會救助的監督管理。大力發展社會慈善事業,對特困群眾給予更多關心幫助。切實解決被徵地農民的保障問題。加強未成年人保護,關心關愛留守兒童的生活和成長。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將符合條件的農民工有序納入城鎮住房保障範圍,確保保障性住房質量和公平分配。

積極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教育內涵發展,辦好更加規範的學前教育、更加均衡的義務教育、更具特色的職業教育和更高水平的高中教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做好健康公平保障、安全維護、健康關懷、醫療服務惠民等工作。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現代傳媒、新聞出版、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業加快發展。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爭創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穩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繼續實施「菜籃子」工程,保持物價穩定。積極發展老齡事業和養老產業,密切與工青婦等社會團體聯繫,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推進檔案館建設前期工作,開展全國第三次經濟普查,重視民族、宗教、對台、外事僑務工作,統籌抓好氣象、人防、保密、方志、網絡信息等工作。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強化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健全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信訪維穩工作,積極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落實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加強校園、校車、食品藥品、醫療、消防等公共安全和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建設,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進一步做好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健全打防控一體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赤壁。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產業振興、城市升級的方向,樹立綠色GDP⑦發展理念。嚴格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推進生態可持續發展,爭取將陸水湖納入全國優良湖泊保護規劃。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範工程,重點解決飲用水不安全、土壤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

本着普惠、積極、當年的原則,繼續辦好「十件惠民實事」: (1)加大陸水湖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加強陸水湖國家濕地公園生態修復。(2)新建優質商品蔬菜基地3000畝,建設和改造農貿市場3個。(3)建設人民廣場群眾露天舞台,新圖書館投入使用。(4)建成人力資源專門市場,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5000人次。(5)對41座小(二)型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完成陸水河5座泵站、11座涵閘改造。(6)改造農村電網高、低壓線路228公里,安裝變壓器65台。(7)在老城區選擇5個點進行公共空間改造,完成4個社區公共服務平台試點建設。(8)改造建設楊家湖公園和龍翔山森林公園,維修背街小巷道路15公里,完成東洲排污蓄水站池改造。(9)新建公交站台30個,完成農村公路改造50公里。(10)設立孤兒教育成長基金,在市特殊學校建設智力障礙康復訓練室。

(四)着力改革創新,增強推動跨越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加強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完善公共財政體系。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推進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深化農村綜合配套改革,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建立健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農村公路管護機制;推進擴權強鎮改革試點。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穩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增強事業單位運行活力。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進一步加強與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協作。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壯大現有外貿主體,培育更多外貿出口增長點;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

努力提升要素保障。堅持要素投入與提升全要素生產率⑧並重,增強綜合投資環境優勢。加快融資平台建設,充分利用各類資本市場,引導參與政府投資項目和產業建設,加大對融資性擔保企業支持力度,鼓勵企業直接融資,增強城投公司融資能力,推進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加快土地利用平台建設,保障項目建設用地需求。加快人力資源平台建設,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機制,增強勞動力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實行職業技能「訂單式」培訓。

強力推進招商安商。認真研究國家、省產業發展政策和區域性產業發展特點,制定符合赤壁實際的產業振興政策措施。實行更加務實的招商政策,完善和落實招商引資獎勵辦法,重獎招商有功人員。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服務力度,制定扶持中小企業相關規定,切實解決企業實際困難。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求真務實,干出一個強而優中等城市,是市委向全市人民發出的總動員令。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市委決策部署,解放思想,創新觀念,苦練基本功,實幹創未來,形成推動赤壁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的「正能量⑨」。

堅持求真務實。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⑩」,切實改進作風,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把精力用於幫助基層化解難題、推動發展上來。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深化治庸問責,完善監督環節,提升行政服務中心工作水平,堅決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故干預企業正常經營,堅決制止「三亂」行為。強化落實執行,敢於擔當,勇於負責,不懼困難,不避矛盾,確保各項決策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堅持提能提效。加強學習型政府建設,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以學提能、以能提效。更加注重調查研究,善於發現問題、及時研究問題、努力解決問題。進一步提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好經濟工作的科學化水平,遵循經濟規律,善於對症下藥,不搞形式,不圖虛名,以發展的實績贏得人民的信任。

堅持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切實規範行政執法行為。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虛心聽取和採納各個方面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健全行政決策機制和程序,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堅持廉潔從政。始終保持反腐倡廉與改革發展力度統一,紮實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落實政府投資預審、工程招投標、產權交易、土地拍賣、政府採購等制度。加強對重點領域及關鍵環節的監督和管理,規範部門財務收支行為,強化預算執行、公共工程、經濟責任審計和「三公」經費支出管理,把有限資金用於發展。推進政務公開,擴大公開範圍,保證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倡導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奢靡之風,以清明、清正、清廉的政府形象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赤壁已跨入建設強而優中等城市的新征程,時代召喚就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人民期待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團結拼搏,開拓進取,為早日把赤壁建成強而優中等城市而努力奮鬥!

《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1、五零服務:指企業註冊「零門檻」、行政審批「零收費」、行政服務「零距離」、生產經營「零干擾」、破壞環境「零容忍」等五項促進投資的制度。

2、新興產業:《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七個產業列為現階段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對象。

3、有機農業: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而採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需求的種植業,或採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需求的養殖業。

4、新網工程: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實施「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的簡稱,旨在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農副產品市場購銷網絡、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網絡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

5、新一輪「三萬」活動:指省委、省政府決定2013年在全省開展以「整治村莊環境、建設美麗家園、促進生態文明」為主題的「萬名幹部進萬村潔萬家」活動。

6、民生GDP:指「根本GDP」,即追求就業率高的GDP;追求人民收入同步增長的GDP;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實惠福利的GDP;完善社會保障的GDP。

7、綠色GDP:指「核心GDP」,即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GDP;生態環保、資源節約的GDP;創新驅動增長的GDP;可持續增長的GDP。

8、全要素生產率:指「生產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的效率」,是衡量單位總投入的總產量的生產率指標,即總產量與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來源包括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專業化和生產創新等。

9、正能量:指引導人向上、給人希望和鼓舞,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

10、中央八項規定:指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主要內容包括: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規範出訪活動、改進警衛工作、改進新聞報道、嚴格文稿發表、厲行勤儉節約等。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