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5年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安偉
2017年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十二五」主要成就及「十三五」目標任務

  「十二五」以來,宏觀經濟錯綜複雜,改革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搶抓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河南省「三大國家戰略規劃」實施等機遇,積極適應經濟新常態,主動作為,敢於創新,善抓落實,交出了一份經濟平穩增長、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群眾生活持續改善、綜合實力再上台階的合格答卷。

  綜合實力競爭力顯著提升。經濟總量不斷壯大,「十二五」期間,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6萬元,均為2010年的1.4倍。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3.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4.4%,進出口總值年均增長21.8%。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建設成效初顯,沿黃半島景觀帶建設、舊城區和城中村改造紮實推進,「城市管理年」和「潔城行動」深入開展,中心城區品位魅力明顯提升,縣(市)城區帶動力持續增強,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1.3%,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21個村入選全國和全省「美麗鄉村」試點。

  發展方式加快轉變。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8.0∶68.5∶23.5轉變為9.4∶60.1∶30.5。工業經濟提質發展,黃金、鋁等主導產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80%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升12.3個百分點,榮獲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現代服務業提速發展,在全省率先建設商務中心區,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占生產總值比重比2010年提高7個百分點。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特色農業產值占比85%以上。萬元GDP能耗、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累計下降17%和30%,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氮排放分別削減9.9%、15.5%、10.5%和13.4%,森林覆蓋率達50.7%,保持全省第一,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稱號。

  發展支撐日益增強。鄭西高鐵、三淅高速、連霍高速改擴建等建成通車,「三縱四橫」交通網絡不斷完善。三門峽海關等三大通關機構順利建成,國家果品及果蔬汁檢測重點實驗室落戶。與省工、農、中、建、農發5家銀行開展戰略合作,落實協議資金1236億元。「十二五」期間共實施重點項目1269個,完成投資3670億元,中金黃金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河南科技大學應用工程學院掛牌成立,填補了我市本科院校的空白。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聯合申遺成功,實現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零」突破,為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改革開放紮實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持續深化,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面取消,醫藥衛生、財稅金融、工商登記等領域改革紮實推進。積極開展招商引資,累計簽約項目745個,總投資528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20.4%,實際到位省外資金年均增長23.4%。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上升為國家戰略。

  群眾生活不斷改善。持續實施省市「十項重點民生工程」,財政民生支出累計520.7億元,占財政支出的70%,是「十一五」的2.4倍。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7.9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40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年均增長10.1%和13.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連年位居全省前列。紮實推進新一輪脫貧攻堅,實現13.5萬人穩定脫貧。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在全省率先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榮譽「長安杯」。

  各位代表!「十二五」時期的輝煌成就,集中展現了全市人民的偉大創造力,極大增強了全市上下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必將激勵我們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征程上奮力前行!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行各業的建設者,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向駐峽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廣大客商以及關心支持三門峽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五年奮鬥,五年發展,我們深深地感到,要加快轉型步伐,實現華麗轉身,必須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在發展中調整,在調整中提升;必須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不斷以改革創新的舉措激發活力、轉換動力;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民之所望作為工作所向,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必須加強作風建設,以精神狀態的上行動力應對經濟運行的下行壓力,埋頭苦幹、久久為功。這是全市人民辛勞和智慧的結晶,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牢牢堅持,使之成為贏得未來發展的制勝法寶!

  各位代表!往事可鑑,來者可追。「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我市加快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準確把握我市發展所處的歷史階段和經濟新常態帶來的趨勢變化,以捨我其誰的勇氣,奮力開拓發展的新境界!

  根據市委意見,市政府編制了《三門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已與綱要說明一起印發會議,提請審議。

  「十三五」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主動適應國際經濟新形勢新變化和國內經濟新常態,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總引領,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轉型發展示範城市、休閒文化城市四大戰略定位,不斷優化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着力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中心城區轉型兩大突破,爭取提前一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

  主要預期目標是:在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基礎上,生產總值增速和主要人均指標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到2019年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態環境更加優良,轉型升級實現突破,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大幅提升,動能轉換基本完成,城市帶動能力顯著增強,城鄉發展日益協調,初步形成優勢產業強大、新興產業壯大、城市規模擴大的區域中心城市,跨入全省綜合實力強市行列,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黃河明珠、天鵝之城展現出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深入落實「54321」轉型發展戰略:

  一是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把創新發展作為關鍵動力,強化理念、方法、路徑創新,培育轉型發展新動能。把協調發展作為有力保障,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增強發展的整體效能。把綠色發展作為內在要求,促進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態建設產業化,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把開放發展作為必由之路,擴大開放招商,深化區域合作,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把共享發展作為根本目的,推進脫貧攻堅,增進民生福祉,創造幸福和諧新生活。

  二是明晰四大戰略定位。搶抓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努力建設「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加快建設區域交通、物流、商貿、旅遊中心,打造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堅持做強工業、做大服務業、做優農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和自主創新體系,打造轉型發展示範城市。依託生態環境優勢和歷史文化優勢,加快城市轉型發展,提升城市氣質,增添城市魅力,打造休閒文化城市。

  三是優化三大空間布局。優化生產空間布局,以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為載體,推動形成產業升級與城市提升雙輪驅動、互相促進的發展格局。優化生活空間布局,着力構建「一核兩翼三帶多點」的新型城鎮體系,建設美麗鄉村,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形成城鄉互促聯動、共同繁榮新局面。優化生態空間布局,科學劃定綠色系統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讓美麗與發展同行。

  四是着力實現兩大突破。努力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突破,建設新型工業化城市、高成長服務業先進市、特色農業強市、網絡經濟大市。努力實現中心城區轉型突破,拉大城市框架,強化產業支撐,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文化品位,增強城市影響力和輻射帶動力。

  五是提前實現一大目標。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持續保障改善民生,到2019年實現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提前一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各位代表!展望未來,奮進的目標召喚着我們,人民的期待鞭策着我們,光明的前景激勵着我們,我們信心百倍。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和衷共濟、砥礪前行,我市「十三五」發展的宏偉藍圖一定能夠如期實現!

  二、2015年工作回顧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我為三門峽發展作貢獻」主題實踐,着力穩增長、保態勢、抓落實,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261億元,增長3.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3.9億元,增長1.6%。規上工業增加值602億元,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51億元,增長1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7億元,增長11.6%。進出口總值4.4億美元,增長84.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38萬元和1.1萬元,實際增長5.4%和8.4%。

  (一)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全市23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01億元,占年度目標的140.5%。245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58億元,占年度目標的142%,其中億元以上工業轉型升級項目54個,完成投資295億元。中金黃金產業園一期、連霍高速改擴建等48個項目建成,蒙華鐵路等200多個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積極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54個項目爭取基金39億元,位居全省第三位,可帶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11億元。12個項目納入國家、省PPP示範項目。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謀劃重大項目1546個,總投資1.18萬億元。

  (二)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工業經濟轉中趨穩,積極培育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河南能化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樂氏同仁藥業中藥產業園等項目加快推進。新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7家、院士工作站等各類創新平台15家。三門峽產業集聚區創業服務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孵化器。高新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104億元,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17.2%。特色農業加快發展,糧食總產7.2億公斤,占目標任務的143%。果品總產23億公斤,其中蘋果18.6億公斤。收購煙葉57.5萬擔,規模和質量繼續保持全省首位。食用菌突破1.76億袋。省、市農業產業化集群達到39個,農業龍頭企業20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100家。「三品一標」農產品數量133個,「靈寶蘋果」品牌價值171億元,躋身全國初級農產品類地理標誌產品十強。建成全省首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服務中心,被確定為全國信息化基地建設整體推進市。現代服務業擴量提質,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3.3個百分點。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萬石物流等項目進展順利。義馬市農商行正式掛牌,金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8%。黃河公園等4家景區成功創建4A級景區。成功舉辦第21屆黃河文化旅遊節、白天鵝旅遊季等大型活動,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2687萬人次,增長13.2%,旅遊總收入225.6億元,增長11.3%。

  (三)城鄉建設取得新提升。陝州區正式掛牌,三門峽進入「一城兩區」時代。商務中心區完成投資75億元,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2000戶居民實現回遷,3所配套學校正在建設,50多個招商項目有序推進,昔日的荒山荒溝,正在成為「生態宜居、產城融合」的城市新中心。虢國中路等4條新建、改建道路通車,新增供熱面積30萬平方米。上村一期等舊城區和城中村改造項目進展順利。實施「魅力天鵝城·美麗三門峽」潔城行動,施行「以克論淨·深度清潔」,城區路面達到「雙十」標準。休閒文化城市建設紮實推進。義馬、澠池基礎設施對接加快,靈寶市被列入省級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盧氏縣城跨洛河拓展,縣(市)城區面貌持續改觀。新增美麗鄉村示範村61個,總數達138個。紮實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76%的行政村達到「三無一規範一眼淨」,走在全省前列。農村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大石澗水庫項目設計通過國家評審,國家抗旱規劃項目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全面實施。

  (四)發展活力取得新增強。各項改革深入推進,政府權力清單全面建立,減少行政審批事項26項。積極推行工商稅務「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新增市場主體9868家,增長13.2%。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全面完成,黨政機關公車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和農村土地確權頒證紮實推進。開放合作不斷擴大,積極爭取省政府出台《河南省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實施方案》。推行「三專一委託」招商工作法,簽約招商項目176個,總投資730.7億元,履約率85.8%,開工率67.6%,資金到位率31.3%。引進實施中電投等央企合作項目11個,完成投資145億元。對外貿易完成出口1.75億美元,增長47.3%。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額增長59.1%。4家公司在「新三板」掛牌,8家公司在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掛牌,27家公司進入省上市「後備隊」。發展載體日趨完善,推進產業集聚區「三上一提高」,三門峽產業集聚區在全省觀摩中取得小組第一,澠池縣產業集聚區進入全省「十快」。全市產業集聚區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877億元,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服務業「兩區」建成區面積達到4.6平方公里,入駐企業941個,從業人員4.3萬人。高陽山溫泉國際度假區等11個項目建成投用,澠池縣特色商業區被評為全省「十快」。電子商務蓬勃發展,阿里巴巴·三門峽產業帶運營平穩,培育省、市電商示範企業27家。成立市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中心,農業電子商務千縣萬村計劃和阿里巴巴「淘寶村」項目加快推進,盧氏縣被確定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全市電商交易額15億元,網絡零售額4億元,均實現歷史性突破。

  (五)群眾生活取得新改善。加大財政民生投入,積極實施省、市「十項重點民生工程」。努力擴大就業,紮實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市創業孵化基地掛牌運營,完成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培訓9.5萬人次。持續實施「崤函創業扶持行動」,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1億元,扶持創業7702人。城鎮新增就業6.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8%。加強社會保障,社會保險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城鄉低保等覆蓋面及標準位居全省前列。新開工保障性住房4624套,基本建成2425套。加大扶貧開發力度,3.7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解決14.9萬農村居民和在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積極發展社會事業,河南科技大學應用工程學院首批本科專業招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二期等教育工程深入實施。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紮實推進,市中心醫院晉升「三級甲等醫院」,單獨二孩政策穩妥實施,免費孕前健康檢查實現城鄉全覆蓋,人口自然增長率4.25‰。文化體制改革紮實推進,義馬市榮獲「全國文化先進縣」稱號,函谷關文化產業園入選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政府採購百場戲」「舞台藝術送農民」紮實開展。群眾健身活動蓬勃開展。新行政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道德建設宣傳教育工作在全省受到表彰,「文明河南·暖暖新年」系列活動成效顯著,志願服務形成了「愛心之家」「扶人協會」兩大品牌,新增全國文明村鎮2家,湧現出一批省級精神文明先進個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大力實施「藍天碧水」工程,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污染治理目標任務,萬元GDP能耗、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0.7%和2.1%。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風電裝機規模34萬千瓦,占全省一半以上。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新造林42.3萬畝,森林撫育和改造34.5萬畝。創新社會治理,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全面排查處置非法集資風險,信訪形勢總體穩定。深入開展「三查三保」活動,安全生產和食品安全形勢平穩,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深入開展,軍政軍民團結更加鞏固。統計、審計、外僑、民族、宗教、對台、史志、人防、防震減災、無線電、黃河河務、婦女兒童、殘疾人、老齡、慈善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主導產業產品以原材料和初加工為主,產業層次低,產品附加值不高,距離中高端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接替產業規模偏小,新興產業培育不足,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有限。財政收入增長放緩,公共服務水平不高,脫貧攻堅任務繁重,民生領域欠賬較多等。特別是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有的行業困難加劇,問題更加凸顯。同時,法治政府建設仍需加強,一些地方和部門服務意識不強,行政效能不高,消極腐敗現象依然存在。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解決,盡心竭力做好政府工作,決不辜負人民重託!

  三、2016年重點工作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第一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做好政府工作,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市委「54321」轉型發展戰略,以穩中求進、轉型發展為主基調,牢牢把握產業升級和城市轉型兩大突破,着力穩定經濟增長,着力培育優勢產業,着力抓好城市建設,着力深化改革開放,着力推進脫貧攻堅,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不斷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確保「十三五」良好開局。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進出口總值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0%以上,節能減排、環保等約束性指標完成省定目標。

  綜合分析各方面情況,今年我們發展面臨的困難較大、挑戰較多,但困難和挑戰並不可怕,我們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困難和挑戰中前進的,只要我們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發揮好政策疊加的機遇優勢,利用好作風建設的豐碩成果,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轉型發展,以捨我其誰的勇氣建設省際中心城市,以敢於擔當的責任感推動脫貧攻堅,以馳而不息的精神推動作風轉變,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就一定能夠披荊斬棘、破浪前行,贏得「十三五」發展的開門紅!

  今年要重點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穩定經濟增長,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穩增長、保態勢作為全局工作的突出任務,全力抓好經濟運行,推動全市經濟發展提質增速。

  加快項目建設。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抓好22個省重點項目,年度完成投資152.9億元。全力推進242個市重點項目,年度完成投資550億元。加快實施已獲得國家專項基金的54個項目。持續做好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爭取工作,力爭繼續在全省保持領先位次。謀劃篩選適宜PPP模式的新項目,爭取納入國家、省PPP項目推介庫。

  加強企業服務。堅持分類指導、一企一策,加大對規上工業企業、限額以上商貿企業、農業龍頭企業、小微企業服務力度,搞好產銷、銀企、用工、產學研「四項對接」,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穩妥有序處置「殭屍企業」,對產品有市場、有效益但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積極爭取中央、省專項獎補支持。規範清理涉企收費,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和稅費負擔,為企業破解發展瓶頸提供「保姆式」服務。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推動提升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

  強化要素保障。強化土地、能源、資金等要素支撐,抓好資源整合開發,加快推進澠池煤下鋁等國家整裝勘查項目。實行有保有控的供地政策,優先保障重點項目用地。積極拓寬大用戶直供、大工業用電渠道,做好煤電油運等要素供給。加強政銀企合作對接,完善政保貸、助保貸、過橋資金池等政策措施,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加強與國開行、農發行等金融部門對接,做好國家專項建設基金項目的融資工作。設立5000萬元經濟轉型發展專項資金,研究建立推動產業升級和城市轉型的若干基金,重點支持對全市經濟發展貢獻大的工業企業、商貿企業、電商企業和金融機構,確保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今後發展的資金需求。

  (二)堅持發揮優勢順應趨勢,加快推動產業升級突破。堅持把培育優勢產業、新興產業作為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推動產業規模壯大、結構優化、層次提升。

  加快建設新型工業化城市。以《中國製造2025河南行動綱要》和省委、省政府「十大重點產業」為指導,改造提升傳統工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化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動工業提質增效。黃金工業,抓好中金集團黃金產業園、靈寶4萬噸鋰電銅箔、志成金鉛技改提升等項目,拉長黃金、銅精深加工產業鏈,建設全國重要的黃金珠寶加工交易基地和銅材生產加工基地。鋁工業,抓好戴卡輪轂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同人鋁業年產60萬噸鋁合金鑄造及深加工、錦江集團汽車輕量化等項目,推動鋁工業向高端產品加工轉變。煤化工,抓好開祥化工產品結構調整、義煤綜能公司甲醇蛋白等項目,推進煤化工產業向精深加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抓好義騰新能源年產3000萬套鋰離子電芯、康耀電子年產300萬片導電玻璃、樂氏同仁藥業中藥產業園等項目,加快裝備製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突出創新驅動,支持行業骨幹企業重大技術攻關、智能化改造和重大產業基地建設,推動電動汽車、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行業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新平台建設,爭取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45家,高新領域企業總數突破150家,新認定市級以上創新平台10家。

  加快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先進市。以物流、金融等專業化服務為引領,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以休閒、健康等個性化消費為導向,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充分發揮服務業對轉型發展的帶動作用。提速發展現代物流業,確保錦江集團「一帶一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標誌性項目開工建設,加強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打造黃河金三角區域物流中心。積極發展金融服務業,陝州區農商行年內掛牌開業,靈寶市農信社達到農商行組建標準。加快組建村鎮銀行,實現縣(市)村鎮銀行全覆蓋。積極引進域外金融機構在我市設立分支網點。積極穩妥發展互聯網金融、綠色金融、金融租賃等新興業態。壯大提升旅遊業,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遊時代,整合自然山水和歷史文化等旅遊資源,加快發展全域旅遊。推進旅遊綜合服務中心、陝州地坑院文化旅遊區等重點項目,年內完成投資16億元,創建4A級景區1家、省級旅遊度假區1家。辦好第22屆黃河文化旅遊節暨投資貿易洽談會。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依託「青山綠水好空氣」生態環境優勢,大力發展休閒、健身、養老、療養等大健康產業。積極促進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提檔升級,推動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服務業加快發展。穩步發展房地產業,落實省、市政策措施,促進新市民在城鎮購房,鼓勵農民進城購房,爭取房地產銷售增長10%以上。建立購租並舉住房制度,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率。

  加快建設特色農業強市。發揮特色農業優勢,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高品質、致力高品級、形成大品牌,推動農業向質量效益、生態化、品牌化轉變。種植農業堅持生態化、品級化、有機化,大力推進地理標誌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等標誌認證,加強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使農產品真正成為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精靈」。加工農業堅持鏈條化、效益化、品牌化,瞄準市場需求,加快發展果汁、食用菌、畜禽、核桃等加工產業,提高農產品效益。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高起點嫁接利用匯源果汁、雛鷹農牧等知名品牌,實現跨越發展。農業產業集群堅持規模化、融合化、循環化,積極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經濟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續提升果品、畜牧等集群發展水平。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觀光農業、加工農業、鄉村旅遊有機融合,形成全鏈條、全體系、全循環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體系。強化農業基礎支撐,開工建設大石澗水庫等水利工程,加快灌區建設和節水改造,繼續實施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

  加快建設網絡經濟大市。把網絡經濟作為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強化基礎支撐、平台支撐和人才支撐,推動以電子商務為先導的網絡經濟加速發展。籌辦好首屆「互聯網+」聯盟峰會,搭建面向中西部的網絡經濟發展平台。加快電商園區建設,推進商務中心區電商大廈、頤高集團電商產業園等項目,謀劃打造三門峽快遞物流園,抓好市電子商務創業園、市眾創空間暨創業孵化基地等各類園區運營發展。抓好產業帶運營,依託阿里巴巴·三門峽產業帶運營優勢,大力發展平台經濟,扶持本土電商企業做大做強,謀劃舉辦三門峽網上購物節,積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壯大農業電子商務,圍繞「一村培育一品、一品叫響一店、一店帶富一片」的目標,重點推進盧氏縣、靈寶市「農村淘寶」項目,引領和帶動全市農業電商發展,力爭70%的行政村達到「一村一品」,網絡銷售額超過20億元。加強人才培育,與國內知名電商培訓機構和重點院校合作,謀劃推動電子商務培訓機構、專業學科建設,全年培訓不少於1萬人次。認真辦好全省農業電子商務現場會。

  (三)突出中心城區帶動,加快推動城市轉型突破。把中心城區轉型作為轉型發展的主戰場,深入落實中央、省委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突出特色,傳承文脈,增添魅力,加快構建「一核兩翼三帶多點」城鎮化格局。

  強化業態支撐。依託產業集聚區、開發區、湖濱工業園區等載體,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依託城郊家庭農場,大力發展都市生態農業,促進特色農業與休閒度假等充分融合。以沿黃半島景觀帶為主體框架,整合旅遊資源,打造黃河天鵝湖濕地旅遊度假區,加快青龍澗河景觀帶改造提升,做大做強主城區旅遊。堅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繁榮,加快服務業「兩區」建設,持續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招商,進一步提升承載能力,培育發展金融保險、研發設計、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和現代商貿、娛樂健身等生活性服務業。

  完善城市功能。強力推進商務中心區建設,確保明珠大廈等在建項目儘快竣工、武警指揮中心等項目儘快開工,加快建設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進一步提升承載能力,打造連接湖濱區和陝州區的城市新中心。推動中心城區基礎設施擴容提升,加快綜合管廊、海綿城市規劃建設。打通六峰南路等7條「斷頭路」和黃金大道、中心大道,推進經三路等3條雨污水管網和老舊道路、橋梁改造。加快推進上村片區、崖底村等舊城區和城中村改造項目,依法處置違法違規建設行為。完善城市交通網絡,爭取國道310線南移項目開工建設,抓好三淅高速豫晉省界至靈寶段、國道344線、省道313線等項目建設。推動陝州區與湖濱區融合發展,加快靈寶城區功能改造,積極向東與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對接發展。加快義馬、澠池一體化進程,努力建設生態宜居新盧氏。

  提升城市品位。堅持融入自然,依託沿黃生態帶、崤山—小浪底生態帶、伏牛山—熊耳山生態帶,打造城市生態走廊。優化城市綠地布局,推動立體綠化規劃建設。堅持融入文化,大力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加快推進廟底溝文化遺址公園等項目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踐行價值觀、文明我先行」等系列活動,持續抓好精神文明創建,大力倡導「做文明人,辦文明事」,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持續開展好橫渡母親河、黃河大合唱、萬人帳篷節等品牌活動,涵養城市底蘊和氣質,塑造城市形象新名片。堅持融入現代,推進智慧城市規劃建設,啟動實施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中心項目,持續開展「潔城行動」,中心城區主次幹道「以克論淨」達到「雙五」標準,加強背街小巷的治理和管理,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讓我們的城市更有序、更乾淨、更美麗、更宜居。

  統籌城鄉協調。堅持「一基本兩牽動三保障」,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證制度「雙落地」,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將農民戶口變動與「三權」脫鈎,有序推動進城農民市民化。支持函谷關鎮、洪陽鎮、觀音堂鎮、官道口鎮等重點鎮因地制宜發展主導產業,提升城鎮發展水平。鞏固提升138個美麗鄉村示範村,新啟動62個示範村創建,打造6條示範帶。持續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5年專項行動,力爭95%以上行政村基本達到「三無一規範一眼淨」,40%以上行政村達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達標村標準。

  (四)深化改革開放,增添經濟社會發展動力。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在開放中擴內需,激發轉型發展動力活力。

  持續深化改革。加快財稅體制改革,積極推進預決算公開,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加快經濟發達試點鎮改革,推進靈寶市豫靈鎮等4個試點鎮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實施PPP項目。全面完成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穩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等其他領域改革。

  加大招商引資。圍繞培育優勢產業,加強招商引資頂層設計,依託我市黃金及有色金屬、鋁工業等優勢產業和黃金珠寶加工基地等重點項目,積極招大引強。用好「三專一委託」等工作方法,堅持產業鏈招商、駐地招商、以商招商,把握企業「抱團轉移」新趨勢,加強與行業協會、企業商會、中介機構對接合作,進行整體招商,着力提高招商引資實效。完善招商責任推進機制,加強簽約項目的落地服務,提高簽約項目履約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辦好「百名客商三門峽行」活動,爭取第22屆黃河文化旅遊節暨投洽會、第四屆特博會成功簽約一批好項目。

  深化開放合作。抓好外經外貿,充分發揮通關優勢,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抓好省級蘋果及果汁出口基地建設,培育食用菌等出口龍頭企業,新增進出口備案企業50家以上。鼓勵煤炭、黃金、水利工程等優勢企業「走出去」,到境外承包工程、建立生產基地。強化區域合作,落實《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加強區域內基礎設施對接,加快蒙華鐵路、黃河公鐵兩用大橋等項目建設。

  (五)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宜居新家園。堅持治、防、管一體抓,持續實施藍天、碧水、鄉村清潔工程和城市河流清潔行動計劃,打贏污染治理攻堅戰,努力讓山更青、水更綠、空氣更清新,環境更舒適更宜居,叫響「黃河三門峽,美麗天鵝城」品牌。

  強力推進污染減排。全面落實《河南省減少污染物排放條例》,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減排任務。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堅決淘汰落後產能。繼續嚴把項目建設審批關,落實「四個不批」,規範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從源頭上杜絕污染。加強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運營監管,確保污水達標排放。

  深入開展大氣、水污染防治。加強大氣污染治理,突出做好工業大氣污染防治、機動車污染控制、揚塵綜合治理、農作物秸稈禁燒、油氣回收治理等工作,有效削減PM10和PM2.5濃度,遏制霧霾天氣高發態勢。繼續深化斷面水質達標行動,抓好澗河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衛家磨水庫等飲用水源地保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保護工作,守好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

  抓好生態環境建設。全面落實《河南省濕地保護條例》和《三門峽市白天鵝保護區管理辦法》,提升黃河濕地生態系統整體功能,在全市形成「保護濕地、留住天鵝」的濃厚氛圍。持續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完成生態造林30萬畝,森林撫育和改造20萬畝。完成省、市級生態村和生態鄉鎮創建任務。

  (六)保障改善民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繼續實施好省、市「十項重點民生工程」,讓人民群眾更多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打好脫貧攻堅戰。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轉、扶、搬、保、救」五措並舉,大力實施「五個一批」工程,健全脫貧攻堅聯動機制,完善定點扶貧機制和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幫扶機制,強化易地扶貧搬遷頂層設計和模式創新,積極創建政策性金融扶貧試驗示範區,引導資金、土地、人才、技術等要素向貧困地區集聚,實現3.32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確保脫貧攻堅首戰必勝!

  積極擴大就業。持續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繼續實施「崤函創業扶持行動」,全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億元以上。深入推進全民技能振興工程,不斷提高就業能力,確保城鎮新增就業3.6萬人以上。

  強化社會保障。全面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深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完善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加快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市級統籌。深化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改革,將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提高到80%、75%左右,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年人均補助標準再提高30元。城鄉低保財政補差水平月人均分別提高15元和12元。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貨幣化安置比例達到50%以上。健全社會救助工作機制,建立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人補貼、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

  發展社會事業。大力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紮實推進「全面改薄」和「擴充城鎮義務教育資源」工作,新建、改擴建16所幼兒園和132所中小學,改善基礎教育辦學條件;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加大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力度。加快推進中職教育資源整合,在商務中心區開工建設1所高標準民辦學校。建立健全貧困生資助體系,免除經濟困難普通高中學生學雜費,努力讓所有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教育!鞏固基本藥物制度,保持二級公立醫院基本藥物使用比例不低於45%,三級公立醫院不低於30%。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加大出生缺陷干預力度,開展產前基因檢測,提高新生人口素質。抓好文化重點項目建設、文藝精品創作、文化惠民等重大文化工程,編輯三門峽文化叢書,推動傳統媒體、新型媒體融合發展。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行動。

  創新社會治理。推進平安三門峽建設,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一村一警」工作,爭創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四連冠」。強力推進隱患排查和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完善體制機制,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健全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制度,着重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全力抓好非法集資處置和風險防控,最大限度維護群眾利益,維護社會穩定。

  繼續加強國防動員、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支持駐三門峽解放軍、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和人民防空建設,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五連冠」。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更好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繼續做好統計、外僑、對台、民族、宗教、史志、氣象、防震減災等工作。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命扛在肩上,把萬家憂樂放在心頭,不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營造良好政務環境。

  推進依法行政。認真貫徹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堅持依法履職,把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健全依法決策機制,認真履行重大決策法定程序。推進服務型行政執法,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行政執法監督,促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啟動「七五」普法。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決定,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加強政府協商民主工作,落實與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聯繫制度,廣泛聽取意見建議,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讓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

  提升政府效能。堅持勤勉履職、恪盡職守,全面提高政府執行力。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堅持「放、管、服」三管齊下,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全面建立權責清單制度並實行動態管理,堅決把該放的放開、放到位,該管的管住、管好,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推行行政審批標準化,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政務公開,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便捷!

  加強廉政建設。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履行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黨規政紀教育,嚴格執行廉潔自律準則和各項規定。深入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完善「三公」經費預算管理和公開制度。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加大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力度,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以反腐倡廉的實效保障發展、取信於民!

  改進工作作風。深入踐行「三嚴三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化「我為三門峽發展作貢獻」主題實踐,督促引導各級公務人員「四問四做起」,弘揚「主動作為、敢於創新、善抓落實」的工作作風,形成「比工作、比奉獻、爭一流」的良好氛圍,繼續推進懶政怠政為官不為專項治理,馳而不息糾正「四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聽實話、察實情、出實招。強化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提升公務人員素質能力。完善全面覆蓋的督查機制,打通政策落實中的「最後一公里」。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為擔當者擔當,為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讓廣大幹部願幹事、敢幹事、能幹成事。

  各位代表!實幹實現夢想,拼搏贏得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奮發進取,為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而努力奮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