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遵義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結合《遵義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併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十二五」時期工作回顧

  過去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市上下高舉發展團結奮鬥旗幟,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定不移實施主基調主戰略,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十二五」規劃的主要目標任務全面或超額完成,為「十三五」守底線走新路率先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二五」是我市經濟加速發展、綜合實力提升最快的五年。經濟實力明顯提升。初步統計,2015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68.3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實現五年翻番,年均增長1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5000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00億元,比上年增長25.4%,五年累計完成近1萬億元,年均增長4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7.6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年均增長25.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9.9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增速連續五年全省第一,年均增長17.1%;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3306.6億元和1925.5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28.8%、26%。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86.5%,紅花崗、匯川、仁懷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結構調整成效明顯。三次產業結構由15.4︰41.8︰42.8調整為16.1︰44.8︰39.1。工業經濟達到「3個1000」新水平,完成5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1010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年均增長15.6%,工業經濟總量穩居全省第一;5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達1100家,利潤總額占全省的60%左右,以晴集團、海螺水泥等一批大項目建成投產;工業投資突破1000億元,縣縣搭起經濟開發區或工業園區平台,累計建成標準廠房933萬平方米,引進786戶企業入園;茶酒「姊妹篇」、裝備製造等傳統產業穩步發展,大數據、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從無到有,智能終端產品製造實現突破,淘汰落後產能533萬噸。文化旅遊提速發展,成功舉辦四次旅發大會,海龍屯土司遺址成功申遺,遵義會議陳列館、土城千年古鎮等一批重點旅遊景區建成投用,新增級景區11個,桐梓杉坪等農旅融合景點成為休閒度假新熱點,旅遊接待人數、綜合收入分別達6200萬人次、547億元,「紅色聖地·醉美遵義」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升。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遵義國際商貿城、新雪域冷鏈物流等一批大型綜合市場建成運營,阿里巴巴·遵義產業帶、淘寶·特色中國遵義館、愛特購等電商平台相繼湧現,建成一批縣級電商平台,全市限額以上商貿企業達764家。農業「1234」戰略和「8531」工程深入實施,茶葉、蔬菜(辣椒)、中藥材、生態畜牧、乾鮮果等主導產業初具規模,認證「三品一標」(1)農產品281個,糧經比由6:4調整為4:6,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開始走向前台,省級園區達45個,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502家,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3310個。四大區域競相發展。中部、西部、東部、北部四大區域生產總值年均分別增長16.7%、15.8%、15.4%和15.6%,6個縣(市、區)經濟總量突破100億元,仁懷市突破500億元進入中國百強縣。縣域經濟比重提高到74%。

  「十二五」是制約瓶頸快速突破、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五年。基礎設施全面改善。遵義新舟機場通航25個城市,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3萬人次,遵義仁懷茅台機場加快建設;建成投運仁赤、杭瑞(遵義段)、道安等一批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如期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國省幹線通車里程達,是「十一五」期末的5.4倍;新增農村公路通車里程1.,基本實現村村通油(砼)路、鄉鄉有客運站;渝黔快鐵等鐵路和構皮灘翻壩運輸等水運工程加快建設。開工建設骨幹水源工程47座,治理病險水庫186座、中小河流71條,解決328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增供水能力,發展灌溉面積68萬畝。電力總裝機突破1000萬千瓦,桐梓火電廠和習水二郎電廠(一期)等一批電力項目建成運行,農村電網改造基本完成。中衛—貴陽(遵義段)和遵義至習水天然氣支線管道全線貫通。在全省率先實現移動信號鄉鄉通,與貴陽、安順實現通信同城化。城鄉建設提檔升級。城鎮化率提高到45%。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突破110平方公里,新蒲新區、南部新城、北部新城拉開發展格局,形成承載200萬人口城市框架。「3個100平方公里工程」「八大工程」(2)「5個100民生工程」(3)深入實施,中心城區高速公路入城口全面改造,官井隧道、萬里路、蘇州路等「腸梗阻」全面暢通,城市微循環道路系統大為改善。所有縣城建成區面積實現倍增,21個城市綜合體、54個示範小城鎮建設成效顯著。成功創建4個國家衛生縣城(城市),省級衛生縣城實現全覆蓋。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紮實推進,9個縣城(城市)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向縱深推進,90%以上農村人口受益小康「6+1」行動計劃(4),餘慶縣紅渡等一批精品示範點點亮黔北大地。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七要素」(5)黔北民居建設樣板,讚譽遵義縣花茂村為「找到鄉愁的地方」。生態底線不斷築牢。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通過驗收;累計建成國家生態示範區5個、生態鎮38個,赤水市、湄潭縣在全省率先通過國家生態縣(市)創建驗收;營造林255萬畝,治理石漠化面積75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1850平方公里,「月月造林」活動持續推進,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5%;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9%,城鎮污水處理率89.9%;縣城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設施全覆蓋,城市(縣城)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99.2%;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明顯。

  「十二五」是改革開放破立並舉、發展活力動力最足的五年。深化改革蹄疾步穩。市、縣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完成,市級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取消,編製發布市級權力清單、責任清單;頒發全省第一本不動產權證書;湄潭農村改革試驗區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四河四帶」(6)建設取得實效,赤水河流域生態文明制度改革成果在全省推廣;率先在全省實施公共資源交易改革;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醫療衛生等一大批事項改革力度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空前。遵義綜合保稅區籌建取得階段性成果,遵義新舟機場臨時航空口岸建成開放並開通直航香港定期航班,遵義軟件園、遵義大學生創業園掛牌運行。遵義(上海)產業園建設有序推進;實施上海對口扶貧項目122個。「引金入遵」成效明顯,銀行業金融機構增至40家、保險機構23家、證券機構5家,與工行、交行、中國銀行等簽訂銀政合作戰略協議。累計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192億元。2015年預計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14.8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2.7%。創新驅動活力顯現。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創建有力推進,超臨界萃取技術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全國領先,建成院士工作站19個、重點實驗室19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達93家、國家級創新型企業3家,實施國家、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轉化600多項。註冊商標累計達1.7萬餘件,其中馳名商標19件,省著名商標322件。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各類市場主體突破32萬戶,民營經濟比重提高到55%;全面落實「3個15萬」扶持政策,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8億元,扶持微型企業1萬餘戶,帶動就業5.76萬人。

  「十二五」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群眾得實惠最多的五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4997元和9249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10.6%,年均分別增長10.4%、17.1%。累計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11萬人,4個貧困縣和111個貧困鄉鎮「減貧摘帽」,226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下降到7%以下。累計新增城鎮就業45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2%以內,榮獲全國創業先進城市稱號。新(遷)建成各類中小學87所,新(改、擴)建中職學校14所。遵義四中、遵義縣一中升格為省級一類示範性高中,遵義幹部學院和4所高校近7萬名師生入駐遵義大學城。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日益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全面啟動,省內異地就醫實現適時聯網結算,市縣公立醫院全部實現「二甲」以上目標並取消藥品加成,新農合參保率保持在98%以上。人口計生工作取得新成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310萬人。新改擴建農村敬老院210所,實現鄉鎮全覆蓋。累計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23.2萬套,改造農村危房23.2萬戶,實施扶貧生態移民搬遷近2萬戶8萬餘人。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以「一場四館」(7)為重點的文化體育工程加快建設,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快速發展,榮獲2018年省十運會承辦權。依法治市深入推進,「六五」普法通過驗收。「平安遵義」建設成績顯著,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連續5年實現「雙降」,社會矛盾化解「餘慶經驗」全面推行,「三送一連心」(8)活動深入開展,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躍居全省前列。食品藥品安全、疾病防控、衛生監督、雙擁工作、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國防教育、人民防空、氣象、婦女兒童、殘疾人、地方志、紅十字、檔案等各項工作全面進步。

  「十二五」是政府效能大幅提升、幹事創業激情最高的五年。解放思想「十破十立」、以「五梳理三帶頭」為載體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深入開展,政府自身建設和廉政建設全面加強,推動幹部作風明顯轉變、部門服務意識明顯增強、政府效能明顯提升。成功舉辦紀念遵義會議80周年、「貴州茶一節一會」等重大活動,成功抗擊「8·11」百年不遇特大自然災害,人民群眾對經濟社會發展滿意度位居全省前列,得到了省委「發展思路很清、發展舉措很實、發展態勢很好、幹事創業勁頭很足」的充分肯定!

  各位代表!回首「十二五」,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率先小康的新征程中,必須堅持解放思想求創新,以善學善思善謀劃的睿智,敢闖敢試敢突破的勇氣,創先創優創一流的自信,走一條符合時代特徵、具有遵義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必須堅持守牢底線走新路,在全力趕超中加快轉型,在轉型升級中跨越發展,做到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推動兩條底線一起守、兩個成果一起收。必須堅持「四輪驅動」助發展,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融合發展,實現以產為主、產城互動、產城景一體。必須堅持改革開放破瓶頸,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激發活力,增強動力,彎道取直,後發趕超。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促和諧,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發展成果共創共享,千方百計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必須堅持依法行政轉作風,築牢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的思想意識,始終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的軌道上,依法履職,勤勉工作,用幹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

  各位代表!以上成績和經驗的取得,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關懷,得益於市委的堅強領導,得益於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得益於全市幹部群眾的艱苦奮鬥,得益於社會各界的傾力相助和上海等城市的對口幫扶。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廣大幹部職工,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向駐遵解放軍、武警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公安幹警,向歷屆老領導老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遵義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欠發達、欠開發、欠開放的階段特徵沒有變,貧窮落後是主要矛盾、加快發展是根本任務的基本市情沒有變,仍面臨着經濟總量不大、人均水平較低、產業結構不優、基礎設施滯後、發展動力不強、創新活力不足,以及生態環境仍然脆弱、扶貧攻堅任務艱巨、民生改善任務繁重、人才科技短板明顯等具體問題。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通過艱苦細緻的工作和堅持不懈的努力,認真加以解決,努力讓全市人民滿意!

  「十三五」時期奮鬥目標及戰略任務

  今後五年,是遵義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也是可以大有作為、必須奮發有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面對中央加大脫貧攻堅力度、強力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面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和我市新老矛盾交織、各種潛在風險並存的挑戰,面對既「趕」又「轉」的雙重考驗和全面脫貧、率先小康的雙重任務,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打破才能得生機、取直自然出新路」的理念,主動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學習貴陽、緊跟貴陽、緊追貴陽,深度參與重慶市場競爭、與巨人同行,傾力打造開放高地、發展寶地、生態綠地、民生福地,奮力譜寫好「第一個百年目標」遵義新篇章。

  「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9),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落實主基調主戰略,以「堅持紅色傳承,推動綠色發展,奮力打造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為主題,以守牢底線、走好新路、率先小康為主線,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着力實施大扶貧、大數據戰略行動,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城市的發展新路,確保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向現代化邁進。

  「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左右,突破4000億元,占全省比重提高到25%左右,躋身西部30個非省會同類城市前5強;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0︰46︰44;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核算口徑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3.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3%、13.5%以上;城鄉居民收入比降到2.8︰1以內。現行貧困標準下,2016年貧困鄉鎮全部摘帽,2017年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確保全市2018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力爭縣縣實現全面小康。經過五年努力,全力建設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協調進步、民族文化繁榮、生態優勢突出、民主法治健全、人民幸福安康的美麗遵義。

  一、強力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全面奪取脫貧攻堅新勝利

  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時期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精準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堅定不移實施「35669」行動計劃(10),舉全市之力打贏科學治貧、精準扶貧、有效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三步走」戰略(11)目標,決不讓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落伍掉隊。全面構建大扶貧工作格局。突出「黨委主責、政府主抓、幹部主幫、基層主推、社會主扶、群眾主體」,健全市縣鄉三級扶貧工作機構,實行黨政主要領導「雙組長」領導體制和市負總責、縣抓落實、重在鄉村工作機制,強化「五包」責任制(12),做到不脫貧不脫鈎。全面深化滬遵合作,大力開展千企幫村、萬戶結對活動,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新格局。實施少數民族扶貧攻堅計劃,促進少數民族貧困人口儘快脫貧。全面實施精準扶貧脫貧。強化全省「1+10」文件政策落實,重點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項行動」(13)。按照「八個精準」(14)要求,完善貧困退出機制,對貧困人口實行動態化精細化管理,做到扶貧對象和脫貧成效精準。落實目標、任務、資金和權責「四到縣」,推動涉農資金有效整合,探索財政扶貧資金和農村集體資源量化到戶、股份合作、入股分紅、滾動發展,做到扶貧項目和資金精準。因地制宜充實配強駐村工作組,堅持「六個到村到戶」(15),對兩有戶、兩因戶、兩無戶、兩缺戶(16)實施精準滴灌、靶向治療,做到因村派人、扶貧到戶精準。實行最嚴格的差異化考核和問責激勵雙重機制,建立常態化督促檢查工作機制,做到考核評價和督促檢查精準。按照往縣城、產業園區、中心城區和重點城鎮集聚搬遷的思路,全面完成18.1萬人易地脫貧搬遷任務,讓搬遷農民過上體面生活。全面落實貧困家庭學生和醫療救助扶貧對象資助政策,決不讓寒門學子因貧失學,決不讓群眾因病致貧返貧。全面創新扶貧開發體制機制。針對不同區域、不同類型、不同致貧原因,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脫貧致富路子,統籌抓好經濟強縣和非經濟強縣範圍內貧困鄉鎮、貧困村的脫貧工作,探索運用大數據扶貧、典型扶貧等新途徑,建設扶貧開發攻堅示範區,打造脫貧攻堅遵義模式。

  二、強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大力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始終堅持以信息化為引領、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大數據為鏈條,全神貫注抓園區、凝神聚氣抓工業,全力以赴守底線、凝心聚力上項目,推動信息化與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茶酒、大健康與新醫藥、文旅農旅一體、現代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四個姊妹篇」,形成發展新業態,打造經濟新引擎。堅定不移做強新型工業。着力打造大數據、白酒、大健康、新能源節能環保、特色農產品加工「五大千億級產業」。大力發展以大數據應用和智能終端產品製造為重點的電子信息產業,深入推進「五個計劃」「六大工程」(17),加快建設智能終端產業集聚區,形成「4個1億」產能(18),打造「遵義智造」品牌;建設大數據應用示範城市、特色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和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建成服務外包呼叫中心5萬座席。完善促進白酒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白酒企業拓展市場,着力提升「中國醬香·赤水河谷」地域品牌和全國重點名優白酒產業集聚區影響力。實施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六項計劃,建設一批醫藥、健康養生示範園區、產業基地和企業集團。大力發展頁岩氣、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開發煤層氣、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着力發展節能環保低碳產業和新型建築建材業,支持發展新能源汽車及配套產業,打造新能源汽車製造集聚區。大力發展以茶葉、特色食品、健康水等為主的特色輕工產業,做大做強一批農產品加工園區,打造農產品加工集聚區。着力培育機電製造、新材料、新型化工、煙草等百億級產業,打造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加快建設機電裝備製造業基地。大力推動原材料、建材、化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完成遵義捲菸廠異地技改。深入開展質量興市工作,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堅定不移做特山地旅遊業。圍繞打造國際山地旅遊和度假公園目的地,推進旅遊產業規模化、精品化、市場化、國際化,全力建設「全景域、四季游、多業態」山地特色旅遊產品體系和精品旅遊線路,加快構建「快進慢游」設施體系,全面提升旅遊接待能力、服務水準和宣傳營銷水平,形成「全景域體驗、全過程消費、全產業融合、全民化共享」旅遊發展新模式,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文化旅遊發展創新區。堅持以紅色旅遊為引領,大力發展避暑休閒、溫泉度假、汽車露營、科普探險、修學旅行等新業態,加快工旅、城旅、農旅、商旅、文旅、智旅等融合發展。創建國家級景區2個以上。創新區域流域旅遊資源統籌開發體制機制,着力把文化旅遊業培育成千億級戰略性支柱產業。堅定不移做大現代服務業。圍繞打造千億級現代服務業目標,大力實施現代服務業「十百千」工程(19),加快發展金融保險、現代物流、研發設計、檢驗檢測、商貿會展、軟件和信息服務、中介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着力發展城鄉電子商務,建設一批綜合性電商平台,引進培育一批電商骨幹企業,打造電子商務遵義版。積極發展房地產、健康養生養老醫療、文化娛樂、社區服務、教育培訓等生活性服務業,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堅定不移做優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深入實施「1234」戰略,重點發展壯大茶葉、蔬菜(辣椒)、中藥材、乾鮮果、生態畜牧等市級五大主導產業,打造一批百億級農業產業。繼續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農業全產業鏈創新,發展農業先進生產力和先進生產方式,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抓好品種品質品牌建設,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和監管體系,加大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力度,推進農業標準化、信息化和機械化,打造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大力發展循環農業,着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健全農產品銷售、物流體系,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實現農業「接二連三」,走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新路。堅定不移提升產業集聚發展水平。堅持把產業集聚和企業主體作為轉型升級的主要載體和抓手,以「綠智園區」建設為引領,深入實施「1351」產業園區成長計劃,建成9個100億元級、5個300億元級、3個500億元級、2個1000億元級產業集聚平台,提升產業園區、農業園區、現代物流園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質量和經營效益。深入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20)和「百企引進」「千企改造」工程,落實「雙培育」「雙退出」行動計劃(21);培育年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龍頭企業、超十億元的小巨人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規模工業企業達1200家,限額以上商業企業達1000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800家。民營經濟比重達60%以上。培育優質企業上市。

  三、強力推進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打造城鄉統籌發展新格局

  堅持以人為本,走產城景一體、鐵公機聯動、山水田融合、村社園統籌、文教衛配套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構建統籌城鄉發展新格局,讓綠色城鎮山水相融,讓綠色家園美麗鄉村人人嚮往。城鎮化率達55%。着力建設黔北區域性特色城市。落實城市工作「五個統籌」(22),增強城市發展的持續性、宜居性。大力推進遵義縣、綏陽縣撤縣設區,着力把南部新區打造成國家級高新區,形成中心城區三個國家級平台支撐、五大核心發展主戰場新格局;推進仁懷、桐梓、湄潭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堅持疏老城、建新城,堅持「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築方針,突出地方特色元素,搞好城市規劃設計,加快綠色城市(23)、智慧城市、海綿城市(24)、公交都市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範、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制。到2020年,全面提升200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品質,形成承載300萬人口的遵義都市圈。着力建設新型特色城鎮。在遵義縣、湄潭縣開展國家級整縣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加快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城。實施小城鎮「十百千」行動計劃(25),打造100個「六型」特色示範小城鎮(26)。加快戶籍人口城鎮化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在就業創業、子女入學、社會保障、就醫報銷等方面實現同城同待遇。着力建設「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堅持黔北民居「七要素」要求,按照「四在農家·美麗鄉村」標準體系和「三線目標」要求(27),2018年實現集中居住村寨創建全覆蓋,2020年實現95%以上的農戶受益。深入實施小康「6+1」行動計劃,着力打造美麗宜居家園、增收致富田園、寄託鄉愁故園、觀光休閒公園、投資興業樂園美麗鄉村升級版,實現建設新農村向經營新農村轉變。

  四、強力推進縣域經濟大發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新突破

  大力實施縣域經濟「1261」行動計劃(28),推動中心城區走前列、經濟強縣率先發展、非經濟強縣增比進位,確保「十三五」經濟總量縣縣翻一番,全部過百億。按照「中部跨越、西部轉型、東部崛起、北部突破」新要求,完善促進「四大區域」差異化發展的工作思路、政策體系、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中部六縣(區)大力發展大數據端產品等電子信息產業,以製藥為重點的大健康醫藥產業,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製造業、創新轉型的新材料產業和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研發設計、商貿金融、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加快建設智能終端產業集聚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西部三縣(市)加快白酒、能源化工、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着力打造特色產業創新示範區,加快建設「四河四帶」,積極申報建設赤水河流域生態經濟示範區。東部三縣大力發展茶旅一體、休閒養生、現代優質高效特色農業、特色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加快建設「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示範區、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高端休閒度假養生體驗區。北部三縣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行動和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加快發展山地特色優質高效農業,着力發展生態畜牧業、中藥材、新藥創製、健康養生、文化旅遊等特色產業,着力建設扶貧攻堅示範區、特色農產品產銷集聚區、仡佬文化旅遊體驗區、渝黔開放合作創新區。

  五、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建設綠色遵義新家園

  堅持綠色發展,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讓青山更多彩、碧水更長流、土壤更潔淨、天空更蔚藍,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紮實推進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推動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按主體功能發展。推進「多規合一」,實現一個市縣一本規劃、一張藍圖。加快中心城區飲用水源調整和保護,推進赤水河、烏江、洛安江、芙蓉江等流域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紮實推進生態建設。落實「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地質災害三年綜合治理行動計劃和林業產業三年倍增計劃,實現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還林還草,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2%。實施石漠化、水土流失、中小河流綜合治理等生態建設工程,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紮實推進環境治理。深入實施大氣、水、固體廢棄物、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重點流域、區域、行業整治,推進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全市城鄉污水處理廠和垃圾收運系統全覆蓋,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4%,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5%,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達90%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創新環保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模式,推進環衛作業市場化,形成政府、市場、公眾多元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紮實推進循環低碳發展。建設全國新能源示範城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積極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實施循環發展引領計劃、全民節能行動計劃,實施最嚴格的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2.5%,萬元GDP用水量下降到,建設節約型社會。推動以循環工業、循環農業、循環園區為主的循環經濟發展,實施100個循環經濟示範項目,打造10個循環經濟示範區,形成10條循環經濟產業鏈,促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制度改革。總結推廣赤水河流域生態文明制度改革成果,落實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全市生態文明建設考評機制、自然資源權屬登記和用途管制制度。建成實時在線環境監控系統。完善環境保護懲防並舉的行政管理體系,以零容忍態度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六、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大會戰,實現發展支撐條件新提升

  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協調、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堅持大交通引領大發展。建設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成渝黔快鐵、川黔鐵路遵義城區段線路外遷工程、城市軌道交通1、2、3號線,開工建設攀昭黔、遵義至瀘州鐵路和開陽至遵義城際軌道交通,加快涪陵至柳州、貴陽經襄陽至鄭州客專等鐵路前期工作,確保全市鐵路營業里程達到,城市軌道交通里程達;加快貴遵複線、遵崇複線、綏正、南環、習正、余遵、務彭、遵仁、道武、湄潭至新舟機場等高速公路建設,推進國省幹線公路升級改造,加快建成便捷高效的骨幹公路路網,建成一批「多式零距離換乘」交通樞紐;實施農村公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建設農村公路1.67萬公里,打通農村公路最後;加快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和站場建設,實現村村通客運目標;完成遵義新舟機場改擴建,建成遵義仁懷茅台機場,爭取建設黔東北機場,組建通用航空公司,力爭建成3個以上通用機場;推進出省水運通道建設,提高烏江、赤水河通航能力。加快完善城鄉用水保障體系。加大骨幹水源、供水管網和民生水利保障工程建設;開工建設觀音水庫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及45座中小型水庫,續建31座中小型水庫,新增供水能力,基本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農村飲用水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達90%以上;力爭開工建設仁赤習等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工程,發展灌溉面積60萬畝。加快信息和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無限網絡·滿格遵義」「寬帶鄉村」「景區景點免費WIFI覆蓋」項目建設,推進骨幹網絡優化、城鄉網絡全覆蓋、農村寬帶延伸等重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速「三網融合」,形成「出市寬、市內聯、覆蓋廣、資費低」的信息設施體系。加強輸電通道建設,完善500千伏骨幹電網,加快建設220千伏電網和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構建安全、穩定、合理、適度超前的區域供電網絡。規劃布局「一主一環五支」(29)輸氣管道,加快建設縣城區、園區生產生活管網,實現縣縣通天然氣管道。

  七、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創新,打造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

  堅持以開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進創新,以創新推動發展。全面深化改革。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全面完成各項改革清單任務,在對外開放、行政審批、國有企業、資源配置、財稅金融、投融資、電力、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社會事業、法治建設等領域,集中推出一批力度大、措施實、接地氣的改革方案。紮實抓好湄潭農村改革試驗區等國家改革試點,新增一批國家級、省級改革試驗試點,力爭在打造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全面擴大開放。牢固樹立全域開放理念,以建設開放型城市為引領,大力打通開放通道,全力全面聯通並提升進入成渝地區的交通、通訊基礎設施,向北融入重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向東依託重慶國家一類開放水運口岸進入長江經濟帶,向南聯結泛珠三角經濟區並延伸至東盟,向西聯結「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30),規劃建設渝黔快鐵經濟帶。加強與新加坡、韓國、瑞士、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合作。全面深化渝遵、滬遵合作,促進產業園區共建雙贏,力爭讓遵義成為上海自貿區的一塊「飛地」。全力申建遵義新舟機場正式航空口岸,建成遵義綜合保稅區,打造空港經濟區和外貿出口基地,培育壯大外貿經營主體。努力建成遵義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提升遵義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遵義軟件園、遵義大學生創業園建設營運水平,做實做強「六大開放平台」(31)。着力優化開放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引技力度,引進優強企業和引領性大項目。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會展經濟,高水準辦好「貴州茶一節一會」、省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全力打造2個以上國際性展會平台。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培育「遵商精神」,打造「遵商聯盟大會」品牌。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年均分別增長20%和15%以上。全面推動創新。圍繞「5個100工程」等重要平台,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入開展科技創新「五大行動計劃」(32),重點推進科技、管理、產品、業態等創新,加強市藥品與食品開發公共服務平台等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設立科技創新基金,健全產學研用合作機制,積極申報組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創新現代金融管理體制機制,積極發展互聯網金融。創新人才發展機制,加快創新人才隊伍建設,落實「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33)和「15851」人才精英工程(34),每萬人人才數達1300人以上。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新增發明專利5000件以上,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達到68%,進入國家創新型城市行列。

  八、強力推進民生共建共享,不斷滿足人民生活新期待

  堅持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千方百計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實在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更加突出教育為先。全面實現「新兩基」(35)。優化城鄉教育資源配置,有效解決中心城區、縣城大班額問題,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促進高中教育特色發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積極發展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繼續教育,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全面提升遵義大學城建設和管理水平,加強高校創新能力建設,確保成功申建遵義大學,力爭成功申建遵義醫科大學,申報遵義醫專本科層次高等院校,建成貴州航天職院新蒲校區,推動遵義職院轉型升級。把遵義幹部學院打造成全國有影響力的幹部教育培訓基地。持續實施各類教育工程,優化教育辦學條件。大力實施「名師名校長」工程和教育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更加突出就業為本。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堅持眾創、眾包(36)、眾扶、眾籌(37),實施全民創業行動計劃,增大產業對勞動力的吸附能力,實施「技能興遵」培訓項目,全面促進易地扶貧搬遷移民、返鄉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發揮小微企業就業主渠道作用,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更加突出健康為基。全力打造健康遵義,以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着力實施醫療衛生「五大工程」(38),實現醫療衛生資源總量持續增加、醫療服務環境明顯改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明顯見效、群眾醫療負擔明顯減輕、人民健康水平明顯提升以及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和滿意度明顯增強「六大目標」。發揮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龍頭作用,實現市縣鄉遠程診療網絡全覆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強人口和計生工作,落實全面兩孩政策。積極籌建市級體育產業集團,全力辦好省十運會。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加快發展,實現「一場四館」縣縣全覆蓋和體育健身工程鎮村全覆蓋。更加突出文化為魂。圍繞建設文化強市,提升遵義文化軟實力目標,堅持紅色文化傳承,着力打造紅色文化「4個1」工程(39),弘揚長徵文化紅色基因和地域歷史文化、仡佬民族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舉辦「遵道行義」大講堂,構築「遵道行義·自強不息」城市精神體系;倡導全民閱讀,共創「書香遵義」;加強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後續建設,實施文化精品工程和「513」文化產業工程(40),振興「遵義少兒雜技」等地域傳統文化品牌;支持茅台申報世界「雙遺產」(41)、雙河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加強市縣檔案館建設;推進誠信社會建設;確保2017年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更加突出社保為重。落實全民參保計劃,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社會保險關係跨地區轉移接續。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落實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高度重視城市貧困人口幫扶工作。健全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關愛服務體系。抓好社會救助,積極發展慈善事業。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和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和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實現住有所居。更加突出社會治理為要。深化「平安遵義」建設,建好「七張網」(42),大力實施「六項工程」(43),創新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提高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全面開展「七五」普法,持續深入開展「三送一連心」活動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強「雙擁」工作,力爭蟬聯「全國雙擁模範城」。實施「數據鐵籠」計劃(44),推行大數據、網格化服務管理,提升政府科學決策和風險防範水平。深入推進「四民社區」建設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創新群眾工作機制,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要採取更堅決的措施,全方位強化市場監管和安全生產,全過程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各位代表!「十三五」的美好願景令人期待、催人奮進。我們將切實增強踐行「三嚴三實」的自覺性,以全新視野把握新形勢,以全新理念引領新發展,以全新實踐走出新路徑,以全新目標開創新局面。我們將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依法履行政府職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們將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堅決取消一切不必要的行政審批,大力推進政務公開,打造全覆蓋、全方位、全聯通、全過程、全天候公共服務網絡平台,嚴肅查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自覺接受各方監督;我們將始終保持定力、精準發力,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干到底,切實提高政府的執行力、公信力,把一幅幅宏偉藍圖變成生動實踐,把一個個規劃目標變成美好現實,決不辜負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

  2016年主要目標任務

  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抓好今年工作,對於實現後發趕超、率先小康至關重要。我們將按照市委關於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堅持把「五大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力推創新,更加注重推進結構性改革、更加注重中央「五大政策」(45)落地,千方百計推進「五大任務」(46)落實,奮力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

  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2.5%,力爭13.5%;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確保增長20%,力爭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確保增長10%,力爭12%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3%、13.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省調控目標範圍內,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等指標控制在省下達目標內;新增城鎮就業12.6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0.5萬人;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90%,赤水市、遵義縣全面小康達標。

  第一,着力抓好脫貧攻堅。完成全部貧困鄉鎮摘帽、300個貧困村出列、21萬貧困人口脫貧。紮實抓好遍訪貧困村貧困戶和「千企幫村、萬戶結對」活動,大力實施「五個一批」(47)工程。突出打好易地脫貧搬遷關鍵一仗,注重同解決「三個1億人」(48)問題、去房地產庫存、發展產業園區和職業教育等方面結合起來,探索創新多種易地脫貧搬遷模式。把扶貧攻堅納入全市項目觀摩重要內容。較大幅度增加專項扶貧資金規模,支持每縣發展1-2個主導產業,確保產業和資金覆蓋50%的貧困鄉鎮、70%的貧困村和80%的貧困人口。切實落實貧困家庭學生教育資助政策,把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範圍。辦好新型農民夜校,加強對貧困人口的技術、技能培訓。高質量、高效率抓好上海對口幫扶項目,在實施遵義承接上海對口幫扶「十三五」規劃上開好局、起好步。

  第二,着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大力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抓好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爭取和落地,創新運用產業基金、PPP(49)、眾籌等投融資新模式,優化投資結構,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新開工建設市級以上重大工程項目350個以上,完成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100億元,其中工業投資620億元、城建投資1040億元、交通投資320億元、農村基礎設施投資40億元、水利投資50億元、社會事業和其它投資30億元。大力開展市場促銷年活動。積極引導企業加大產品創新和營銷力度,幫助企業拓寬銷售渠道。推動縣縣建立農村電子商務平台,重點培育5-10家本地電商企業。改造縣鄉農貿市場20個以上。精心籌辦各類大型促銷活動,推動以消費新熱點、消費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消費升級。大力開展外貿突破年活動,加大對外貿龍頭企業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新增外貿企業50家以上,新增外資企業10家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8%以上。支持茶酒、電子信息等重點外貿企業開拓境外市場,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20%以上。大力開展精準招商年活動。強化點對點招商、產業鏈招商、駐外招商分局招商,瞄準重慶先進製造、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開展合作招商;瞄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一流高科技企業或高技術含量、高科技創新成長型企業抓好精準招商,提高招商的成功率。力爭引進國內外500強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20個以上,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15%。

  第三,着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工業轉型升級。推進「綠智園區」建設,深入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開工3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500個,建成投產120個以上;穩步提升白酒產業,發展線上線下白酒經營、交易、儲存新業態,助推白酒產業調整升級;制定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和年度目標計劃,實施一批「互聯網+」重大項目,全面推進智能終端產業集聚區建設,建成投運服務外包呼叫中心5000座席,信息產業規模達800億元以上;推動頁岩氣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加快巴斯巴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項目建設;落實促進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紅花崗、道真、新蒲等大健康醫藥產業園建設;推動能源、原材料等傳統產業、國有和軍工企業運用互聯網技術創新生產方式、管理模式和生產工藝,實現轉型創新發展;推動中心城區老工業企業改制重組和整體搬遷;建立開發區「管委會+經營公司」和「政府委託、園區辦理、部門備案」運作模式,加快完善園區路網、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強化園區產業配套,促進產業園區轉型升級。山地旅遊業提標加速。以承辦全省第十一屆旅發大會為契機,落實好省支持我市旅遊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全景域旅遊加速發展;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加快推進24個省級重點旅遊景區建設,建成赤水河谷旅遊公路、湄鳳余茶區木棧道等160個重點項目,啟動全景域長徵文化體驗園和紅色旅遊主題公園建設,接待遊客人次和旅遊綜合收入分別增長35%以上。現代服務業走出窪地。加快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房地產、現代物流、服務外包、居家養老、文化體育、住宿餐飲等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發展,開工建設黔北現代物流新城,大力推進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企業)建設。農業提質增效。主動引進先進生產力、生產方式進入農業領域,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加強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建設,創建一批農旅一體化示範點;大力抓好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規模化生產,促進品牌建設、市場銷售和質量監管,讓群眾吃得放心;高水準辦好「貴州茶一節一會」,推進「東有龍井、西有鳳岡」深度合作;實現農業增加值增長6%、糧食產量260萬噸以上,收購煙葉140.5萬擔,建成城市保供蔬菜基地10萬畝。培育企業主體。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啟動實施「百企引進」「千企改造」工程,堅持內外資企業、大中小微企業、工農商企業一視同仁,滿腔熱情為企業排憂解難,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把企業家舉過頭頂,全力營造重商、親商、敬商、扶商發展環境,推動具備條件的企業上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家以上、限額以上商業企業100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0家。

  第四,着力加大城鄉建設力度。加快中心城區、縣城和21個城市綜合體、56個示範小城鎮建設,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證制度雙落地,推進農民工市民化,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分別提高到38%和47%。加快推進「多規合一」,加速完善新蒲新區城市功能,強化北部新城產城互動,創新南部新區管理體制機制並強力推進開發建設。加快推進遵龍大道、高新快線延長線、鳳朝門至新蒲城市快速通道、綏陽至新蒲同城大道和西安路建設,建成大連路與長沙路立交橋等工程,推動新老城區互聯互通。力爭開工建設城市軌道交通1號、3號線,開工建設遵義東站高鐵新城、新蒲新區地下綜合管廊,強化城市道路交通、環衛設施、停車場站等公共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建成「12345」市民熱線。改革城市管理體制,推進城市綜合執法。擴大「四民社區·美麗城市」創建覆蓋面,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水平。確保國家衛生城市通過覆審和遵義縣、桐梓縣、綏陽縣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制定「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規劃,繼續實施小康6+1行動計劃,在面上縱深拓展的同時,建成升級型、特色型示範點30個以上。

  第五,着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全面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創建。力爭新增4個省級生態縣(市、區)和54個國家級、59個省級生態鄉鎮。紮實開展「月月造林活動」,完成營造林75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7%。建成20個山體公園、10個以上省級濕地公園。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7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積179.5平方公里。抓好烏江、芙蓉江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大對中橋水庫周邊及上游污染的治理力度。深入開展「六個一律」環保「利劍」專項行動和「六個嚴禁」保護森林資源專項行動,建成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預警系統。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85%以上、污水處理率達95%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3%以上,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3.5%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啟動赤水河流域生態經濟示範區建設,舉辦赤水河流域生態經濟高峰論壇。抓好洛安江流域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推進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國家低碳城市創建,抓好節能減排;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利用率達90 %以上。推動紅花崗區省級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和綏陽、湄潭省級水生態文明試點縣建設。

  第六,着力突破基礎設施建設。抓好交通設施建設。開工建設遵義新舟機場改擴建二期工程,實現遵義仁懷茅台機場建成通航,啟動通用航空機場建設前期工作;完成渝黔快鐵、川黔鐵路遵義城區段線路外遷工程年度建設任務;開工建設遵義至仁懷(複線)、遵義至餘慶、湄潭至新舟機場高速公路,紮實推進江習古(遵義段)、貴遵(複線)、綏正、習正、南環等7條高速公路建設;加快習酒廠至茅台、旺草至青槓塘等國省幹線改造;開工建設農村公路以上,全面實現村村通油(砼)路,建制村通客運率達90%以上;加快顏村綜合客運站建設和忠莊客運站搬遷,啟動南白客運樞紐及習水、正安2個縣級客運站建設;加快構皮灘過船設施工程建設,完成湄江航運建設工程。抓好水利設施建設。力爭開工建設觀音大型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建設9座骨幹水源工程,加快遵義綠塘、正安新洲、道真沙壩加高等31座中小型水庫建設和南郊水庫取水點上移前期工作。抓好能源通訊設施建設。新建10千伏線路、低壓線路,加快官莊、角木塘等重點水電站工程和正安天樓山等3個風電場建設,積極推進有條件的地方加快天然氣管道建設。深入推進信息基礎設施三年會戰,鄉鎮以上區域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有效區域覆蓋率達到80%。

  第七,着力增強發展動力活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認真承接落實中央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措施,緊緊圍繞打造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深入推進對外開放、行政管理、開發區(工業園區)、國有企業、財稅金融、資源配置、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城鄉發展、旅遊綜合、科技、扶貧、消費、社會治理和民生領域等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實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措施,激發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強開放平台建設。完善推進「六大開放平台」建設的措施,力爭遵義綜合保稅區獲得國家批准、遵義新舟機場正式航空口岸進入國家口岸建設「十三五」規劃;完成遵義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修編,加大擴區移位爭取力度;加快申報遵義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前期工作;藉助遵義新舟機場直飛香港和「貴州茶一節一會」、正安·國際吉他文化藝術節等國際性節會平台,推動與新加坡、瑞士、韓國等國家和港澳台地區交流合作取得新進展;深化對重慶的認識,依託地緣優勢,向重慶靠近,與重慶同行;加強滬遵兩地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園區建設、科技創新、智力幫扶等領域的交流合作。着力推進創新發展。深入實施科技創新「五大行動」,推進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加快新蒲高新產業園區和婁山關高新區發展。全年新增市級創新平台20家,省級科技型企業50家,申請發明專利1000件以上。着力活躍區域經濟。支持各地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加強城鄉建設,做實發展平台,確保綏陽縣、赤水市經濟總量突破100億元,全市百億級縣(市、區)達8個。加強「四大區域」精準調度,推動地區生產總值中部增長14%、西部增長13.5%、東部增長14.5%、北部增長15%以上。

  第八,着力防範化解各類風險。加強經濟風險防控。支持原材料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實施城鎮住房制度改革,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積極消化房地產存量。幫助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加強金融風險防控。強化對金融機構監管,切實抓好源頭預防;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和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嚴厲打擊非法集資行為。加強債務風險防控。進一步規範政府性債務管理,建立政府性債務風險綜合管控機制,切實防範和化解債務風險。加強財政資金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社會風險防控。落實安全生產綜合監管措施,突出重點領域和行業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尤其要高度重視城市安全工作和地質災害防範治理。加大對「兩違」建設行為的打擊和預防力度。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嚴格維穩責任,做好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犯罪,堅持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化解矛盾糾紛,普遍建立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片組戶聯繫制度,從源頭上化解社會矛盾,確保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保持在全省前列。

  第九,着力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一是完成易地扶貧搬遷7.3萬人。二是完成通村道路硬化618條。三是實施60萬人農村安全飲水及鞏固提升工程,重點解決31個貧困鄉鎮、871個貧困村、10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四是完成100所農村學校「全面薄改」(50),新建、改擴建150個鄉鎮(街道)及村級幼兒園。五是建成市第一人民醫院內科綜合大樓,完成20個鄉鎮衛生院達標工程,建成200家村衛生室。六是建成市水上項目訓練基地、市體育健身中心游泳館、遵義文化館、遵義奧體中心。七是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10萬戶以上,改造農村危房5萬戶。八是實施中心城區小街小巷垃圾集中收運系統工程、亮化及路燈升級改造工程、主次幹道內澇治理工程、小微循環路網二期改造工程和100個社區排污管網二期改造工程。九是全面完成中心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和赤水河流域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十是新建成通信基站(設備)4700個(套)以上;改造城市光纖入戶端口32萬戶;實施223個小區寬帶提速工程,覆蓋住戶11.24萬戶。

  第十,着力提升政府服務效能。按照「三嚴三實」要求,加強政府效能建設,強化扣扣子、擔擔子、釘釘子意識,當高效率的公務人員,建高效率的人民政府。全面推進工作創新、服務創新、路徑創新、模式創新、制度創新,切實增強創新能力。堅持依法行政,決不法外設權,所有行政決策執行都要於法有據;加強行政複議工作,提高行政複議效率。加快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做到應進必進、充分授權。加大市級行政審批權限下放後的服務、監督力度,做到接得住、用得好。大力推行負面清單(51)管理,落實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加大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力度。推進市直機關重點崗位科級幹部輪崗交流。強化行政監察、審計監督、督促檢查、媒體監督、行政問責等措施,嚴肅查辦破壞發展環境、損害企業和群眾利益的行為;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政府廉政建設,加強對重點領域、重要崗位、關鍵環節風險防範,推進政府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成效,大力營造清廉、務實、擔當的政務環境。

  各位代表!美麗遵義新藍圖已經繪就,跨越趕超新征程揚帆起航。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同心同德、同頻共振、同甘共苦,鼓起勁來抓發展,彎下腰來拔窮根,攜起手來奔小康,為實現遵義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而奮勇前進!



  名 詞 解 釋

  1.三品一標:「三品」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一標」指農產品地理標誌。

  2.八大工程:是指2014年在全市實施的中心城區城市道路交通改善工程、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工程、文化旅遊景區精品工程、旅遊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工程、教育醫療民生建設工程、平安和諧工程和行政效能提升工程。

  3.5個100民生工程:即100個一類公廁建設、100條小街小巷照明升級改造、100個社區排污管網改造、100平方公里山體公園建設,100條小微循環道路改造。

  4.小康6+1行動計劃:「是指建設小康路、小康水、小康電、小康訊、小康房、小康寨,「是指農村生態建設。

  5.七要素:即小青瓦、坡屋頂、轉角樓、三合院、雕花窗、白粉牆、穿斗枋七大元素。

  6.四河四帶:將赤水河流域打造成生態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和特色產業帶、生態文化旅遊帶、美麗鄉村帶、綠色城鎮帶。

  7.一場四館:「一場」指標準體育場,「四館」指室內體育館、游泳館、圖書館、文化館。

  8.三送一連心:即送法律、送政策、送溫暖,黨群干群心連心。

  9.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10.35669行動計劃:用3年時間,減少貧困人口50萬人,實施精準扶貧「6個到村到戶」,完成基礎設施「6個小康建設」,到2017年貧困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000元以上。

  11.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到2016年,全面實現習水、正安、務川、道真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116個貧困鄉鎮「減貧摘帽」,全市減少貧困人口40萬人以上,建檔立卡貧困對象控制在10萬人左右;第二步,到2017年,全市減少貧困人口51.42萬人,基本消除建檔立卡絕對貧困人口,貧困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000元以上。實現87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第三步,到2020年,補齊脫貧指標和小康指標的差距,全市建檔立卡脫貧對象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指標超過西部平均水平,重點解決「插花型」貧困,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12.五包責任制:省領導包縣、市領導包鄉、縣領導包村、鄉鎮領導包戶、黨員幹部包人。

  13.十項行動:基礎設施建設扶貧行動、產業和就業扶貧行動、扶貧生態移民行動、教育扶貧行動、醫療健康扶貧行動、財政金融扶貧行動、社會保障兜底扶貧行動、社會力量包幹扶貧行動、特困地區特困群體扶貧行動、黨建扶貧行動。

  14.八個精準:扶貧對象精準、產業發展精準、項目扶貧精準、聯繫幫扶精準、基層組織班子建設精準、農民培訓教育精準、扶貧措施精準、扶貧工作責任落實精準。

  15.六個到村到戶:即結對幫扶、產業扶持、教育培訓、農村危房改造、扶貧生態移民、基礎設施建設到村到戶。

  16.兩有戶:有資源、有勞動力但無門路的貧困戶;兩因戶:即因學、因病致貧的貧困戶;兩無戶:無力、無業可扶的貧困戶;兩缺戶:缺基礎設施、缺技術資金的貧困戶。

  17.五個計劃、六大工程:「五個計劃」是指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計劃、產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計劃、高端人才引進和培養計劃、產業配套升級計劃、大企業培育和大項目帶動計劃;「六大工程」是指信息基礎設施提速工程、產業鏈整合提升工程、數據資源集聚加速工程、重點領域應用示範工程、核心產業載體發展工程、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工程。

  18.4個1億產能:即年產1億台智能手機、1億套可穿戴設備、1億片觸摸屏、1億套集成電路板。

  19.現代服務業十百千工程:即十個現代服務業發展示範區、百個重點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千個現代服務業重點項目。

  20.工業百千萬工程:即省級重點抓100戶企業「立標杆」,市級重點抓1000戶企業「強骨幹」,縣級重點抓10000戶企業「夯基礎」。

  21.雙培育、雙退出行動計劃:「雙培育」就是要聚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生成一大批小微企業,培育孵化一大批科技創新型企業,新增5萬戶以上企業市場主體,其中新增規上企業3000戶以上;「雙退出」就是要聚焦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存在的企業,以及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落後產能,綜合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和法治辦法,讓「殭屍企業」和落後產能有序退出。

  22.城市工作五個統籌:即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提高城市工作系統性;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提高城市發展持續性;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提高城市發展宜居性;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提高各方推動城市發展的積極性。

  23.綠色城市:是指充滿綠色空間、生機勃勃的開放城市;是管理高效、協調運轉、適宜創業的健康城市;是以人為本、舒適恬靜、適宜居住和生活的家園城市;是各具特色和風貌的文化城市;是環境、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動態城市。

  24.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25.小城鎮十百千行動計劃:即每年支持10個左右縣(市、區、特區)整體推進區域內小城鎮建設發展,繼續支持100個示範小城鎮建設發展,帶動全省1000多個小城鎮共同建設發展。

  26.六型特色示範小城鎮:即交通樞紐型、旅遊景觀型、綠色產業型、工礦園區型、商貿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等各具特色的示範小城鎮。

  27.四在農家·美麗鄉村三線目標要求:即在高線上要有風格、有生態、有環境、有功能、成風景,確保升級型有新突破;在中線上有規劃、有標準、有產業、有生態、有環境,確保特色型有新亮點;在底線上要體現「七要素」,有產業、有環境、有生態,確保普及型全覆蓋。

  28.縣域經濟1261行動計劃:到2020年發展一批經濟總量超過100億元、200億元、600億元和1000億元的縣級行政區。

  29.一主一環五支:「一主」,即中衛—貴陽聯絡線遵義段主管道;「一環」,即遵義市高壓環網;「五支」,即遵義—仁懷—榮昌壩、溫水—習水—赤水、遵義—道真(含正安—務川)、新舟—湄潭—鳳岡、甕安—餘慶等五條支管網。

  30.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推動共建絲綢之路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中提出的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規劃建設的六大經濟走廊之一。該走廊以中國廣西南寧和雲南昆明為起點,以新加坡為終點,縱貫中南半島的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是中國連接中南半島的大陸橋,也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跨國經濟走廊。

  31.六大開放平台:即遵義綜合保稅區、遵義航空口岸、遵義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遵義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遵義軟件園、遵義大學生創業園。

  32.科技創新五大行動計劃:產業技術創新、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科技創新主體培育、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培引、科技創新惠民。

  33.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貴州省「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實施辦法》明確,要重點圍繞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電子信息、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發展,大力實施「百人領軍人才計劃」「千人創新創業人才計劃」和「萬人專業技術人才計劃」。

  34.15851人才精英工程:《遵義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支持10名在全國有影響的傑出人才;選拔、支持500名在全省有影響的領軍人才;選拔、支持8000名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有影響的拔尖人才;選拔、支持5萬名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有突出貢獻的骨幹人才;選拔、支持10萬名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有重要作用的優秀人才。

  35.新兩基: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

  36.眾包:是藉助互聯網等手段,將傳統由特定企業和機構完成的任務向自願參與的所有企業和個人進行分工,最大限度利用大眾力量,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滿足生產及生活服務需求,促進生產方式變革,開拓集智創新、便捷創業、靈活就業的新途徑。

  37.眾籌: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是通過互聯網平台向社會募集資金,更靈活高效滿足產品開發、企業成長和個人創業的融資需求,有效增加傳統金融體系服務小微企業和創業者的新功能,拓展創業創新投融資新渠道。

  38.醫療衛生「五大工程」:即「百院建設工程」,全省新建、改擴建100所綜合性醫院。重點將1-2所綜合性醫院建成國家級區域醫療衛生服務中心。每個市(自治州)至少擁有2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和1所三級甲等中醫醫院,並可根據人口規模適當增設。每個縣(市、區)至少擁有1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和1所二級甲等中醫醫院,並可根據人口規模適當增設。市(自治州)級人民醫院(含中醫院)按照三級甲等醫院標準進行規劃和建設,人口規模40萬人以上縣市區的人民醫院(含中醫院)按照三級醫院標準進行規劃和建設。「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工程」,每個鄉鎮建成1所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將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建成中心鄉鎮衛生院,也可參照二級醫院的標準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標準化建設工程」,每個街道辦事處(社區)建成1所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工程」,每個行政村建成1所以上標準化村衛生室。「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工程」,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健康、精神衛生、急救、采供血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

  39. 紅色文化「4個工程:即打造1個「遵義紅色文化」高端論壇;打造1個全景域長徵文化體驗園區,實景展現強渡烏江、四渡赤水、爬雪山、過草地等紅色歷史,做響長征路上的山地旅遊;打造1個以遵義會議會址、婁山關戰鬥遺址、遵義縣苟壩、習水縣土城為主體的紅色文化紀念體系;打造1所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幹部學院。

  40.513文化產業工程:在全市培育5大文化產業集團,規劃建設10個以上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培育發展30個以上「專、精、特、優」的小微型文化企業。

  41.世界雙遺產:指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又名複合遺產,是同時具備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兩種條件者。

  42.七張網:即街面巡邏防控網、城鄉社區村寨防控網、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安全防控網、重點行業重點人員防控網、技術視頻防控網、信息網絡防控網、區域警務協作網。

  43.六項工程:即育新工程、陽光工程、雨露工程、安寧工程、紅絲帶工程、回歸工程。

  44.數據鐵籠計劃:即運用大數據手段加快網上政務建設,確保權力運行全程電子化,破解規範制約權力的難題。

  45.中央五大政策:2015年12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上提出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准、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

  46.五大任務: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

  47.五個一批:即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脫貧一批。

  48.三個1億人:即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

  49.PP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該模式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50.全面薄改: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

  51.負面清單:是指政府規定哪些經濟領域不開放,除了清單上的禁區,其他行業、領域和經濟活動都許可。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