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郅書安
2018年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2月14日在新安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五年,是新安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五年。面對新世紀以來前所未有的困難形勢,縣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統籌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工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新的台階。

——經濟綜合實力持續增強。我們始終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一鮮明導向,着力建立健全有利於發展的體制機制,全力穩定經濟增長,加快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經濟實力始終保持在省、市縣域前列。2016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4.8億元,是2011年的1.36倍,年均增長11.1%;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是2011年的1.33倍;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19.4億元,年均增長8.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210.8億元,年均增長13.8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19.1億元,年均增長19.7%。

——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我們緊緊抓住產業轉型升級這個根本,加快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走出了一條具有新安特色的轉型發展之路。五年引進工業項目110個,兩家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達到441家,2016年全縣工業總產值超過1200億元。大力實施「兩群三級千百億」工程,全縣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30家,培育龍頭骨幹企業10家、「小巨人」企業20家,萬基控股集團連續十年上榜「中國企業500強」。圍繞建設總面積400平方公里的黛眉山旅遊休閒度假區,推動旅遊業加快發展。新安函谷關遺址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龍潭峽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全縣3A以上景區達到5家。成功推出櫻桃谷騎行賽等洛陽西線游品牌,塑造了「絲路漢關?山水新安」的新安旅遊新形象。物流、電商等新型業態加速發展,國能黃河物流園區一期建成投用,2015年成功進入商務部首批「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2%。探索推廣養種一體化產業發展新模式,全縣農業龍頭企業達到30餘家,特色產業種植面積超過20萬畝。三次產業比例由2011年的5.7:66.7:27.6調整到5.5:60.4:34.1。

——創業創新活力競相迸發。我們紮實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五年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4273戶,累計提供就業崗位26580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7億元,幫助4508人成功創業,帶動27107人實現就業,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2011年增長60.4 %、75.6 %。創建省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4家、市級工程技術(企業研發)中心62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家,培育高新技術後備企業30家;完成專利申請近千件。2016年全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94.7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2.8%。紮實推進改革改制,萬基控股實現經營機制轉換,龍新玻璃、美迪雅瓷業等企業實現轉型復產,組建水務集團、城投公司等投融資平台,發展活力全面激發。

——城鄉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我們始終堅持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不動搖,圍繞打造「北方山水城、宜居宜業地」城鄉建設目標,加快提升城市品質,完善鄉鎮功能,建設美麗鄉村。四期縣城總體規劃順利通過市政府批覆,編制完成「山城」、「水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和「漢關遺產城」概念性規劃,11個鄉鎮全面完成總體規劃編制任務。縣城東西區開發建設基本完成,城北新區發展框架已經拉開,「水城」建設全面啟動,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28平方公里。新建改建各類公園、遊園19個,總面積超過1萬畝。310國道改建工程、連霍高速新安西出口、新峪景觀大道、鐵磁路東延等重點交通項目相繼建成,全縣公路總里程達到2280公里,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以連霍高速、310國道和246省道、314省道為骨架,以縣鄉公路為脈絡的「六縱六橫、環線對接」的交通體系。開工實施引畛濟澗、引故入新等重大水源性建設工程,啟動了澗河水利風景名勝區建設,新安缺水的現狀將很快得到改善。紮實推進小城鎮建設,「11500」工程建設任務圓滿完成,「八配套」基本到位。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試點6個,創建省級以上傳統古村落11個,所有行政村全部達到「三無一規範」標準。全縣城鎮人口達到21.42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4.25%。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我們牢牢把握生態宜居這一核心價值,切實把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有機結合、統籌推進,着力優化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紮實開展省級生態縣創建活動,累計關閉「十五小」、「新五小」企業及生產線141個(條),整治「小散亂差」企業172家,治理污染嚴重或排放不達標企業170家。萬基控股、香江萬基、中聯水泥等企業燃煤機組脫硫脫硝除塵改造全面完成,實現達標排放,全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增加8%。新建污水處理廠17個,完成萬基控股等企業的中水回用和城鎮污水收集處理工程,全縣水體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創建國家級生態鎮1個、省級生態鎮10個、省市級生態村53個。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五年補充耕地2萬餘畝。累計完成造林12.6萬畝,完成森林撫育和改造14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較2011年提高4.8個百分點,2016年榮獲「全國綠化模範縣」榮譽稱號。

——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我們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牢牢把握共建共享這一現實追求,把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心盡力促民富、解民憂、保民安,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改革發展成果。縣級財政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年均達到79%。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等逐年提高。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及幼兒園164所,2013年榮獲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大力發展衛生事業,建成縣醫院醫技病房綜合樓、縣精神病專科醫院綜合樓,新建改擴建8個鄉鎮衛生院、1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49個農村衛生室,在全省率先實行「先看病、後付費」服務模式。加快發展文化事業,2014年順利通過全國文化先進縣覆核驗收。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一年來,全縣上下面對錯綜複雜的宏觀環境,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着力轉方式、調結構、補短板、破困局、防風險,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全縣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2.1%(同口徑增長9.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9%。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穩增長、保態勢,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有效投資持續增加。突出重點重大項目建設,全年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121個。310國道改建工程順利完工,連霍高速新安西出口建成投用;水城棚戶區改造及長江大道建設順利推進;萬基控股2×60萬千瓦機組項目全面開工,東大產業園、新鈦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服務企業力度加大。深入開展縣級領導、首席服務官入企走訪解困和服務企業活動,幫助企業解決問題93個。組織銀企對接活動4次,簽訂貸款意向20餘項13.5億元。縣內企業累計利用「過橋資金」225筆3.5億元,企業運行效益不斷好轉。對外開放日趨向好。圍繞「222」現代產業體系,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6個,其中34個開工建設,利用省外境內資金78.7億元,吸收境外資金2.48億美元。我縣成功入選2016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魅力示範縣。

(二)堅持不懈調結構、促轉型,產業升級亮點紛呈。做大做強先進裝備製造和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投資20億元的「中原鈦谷」項目成功簽約。中超新材料年產4萬噸超細超白氫氧化鋁等重點項目順利推進,冀能新材料年產120萬噸高鈣石灰石等重大項目竣工投產。謀劃了總投資100億元的甲醇制烯烴、投資16億元的鈣產業高端深加工等項目。積極培育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兩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創建,建成縣運營服務中心和物流分揀中心、11個鄉鎮服務站、150個村級服務點,打通了農村電商「最後一公里」。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4億元。加快實施現代物流業發展「333工程」,國能黃河物流園區開通了新安—新疆貨運專列,實現物流公共服務平台全國聯網。大力發展旅遊和高效農業兩大特色產業。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評估,青要山開發、黛眉山提升等重點旅遊項目加快推進,龍潭峽風情小鎮、石井古鎮等項目順利竣工。全年累計接待遊客887.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9.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3%、10.8%。積極推廣養種一體化產業發展新模式,形成了綠爾蝸牛、鐵豐朝天椒等知名品牌,培育出春天牧業、鵬雲牧業等20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正大集團生豬養殖項目一期竣工投產,以「土地流轉+資金眾籌+託管服務」為核心的五頭萬畝油用牡丹基地初具規模,「三線五業十亮點」發展格局更加鞏固。

(三)凝心聚力抓改革、促創新,發展動力活力持續增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三去一降一補」全面實施,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紮實推進,水泥、電解鋁、玻璃等行業建立了縣內企業互為市場機制。2016年商品房累計銷售3921套,上升28%;庫存面積同比減少17.64萬平方米,下降19.7%。國企改革持續深化。美迪雅瓷業、龍新玻璃等縣屬企業順利完成改制,新一輪國企改制全面啟動。義煤集團新安煤礦「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有序推進。萬基控股通過機制轉換、精細管理,全年實現盈利3.17億元,一舉扭轉連續五年虧損局面。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全年科技創新財政投入1000萬元,同比增長17.6%。創建市級企業研發(工程技術)中心25家。全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4.9%。紮實推進「雙創」工作,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3858戶,增長12.7%。

(四)完善功能打基礎、強支撐,城鄉一體化水平不斷提升。縣城建管水平明顯提高。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和縣城居民居住環境改善,改造城市道路10條,新建星級公廁14座,完成地下管網雨污分流改造12.2公里;新建換熱站2座,供熱面積達到255萬平方米;城區燃氣覆蓋率達到90%;新建公共停車場3個,增加車位660個;新建過街天橋1座,城區過街天橋達到5座。在全市率先啟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程。枕頭山公園主體完工,並對市民開放。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和國家衛生縣城復驗。鎮村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小城鎮「八配套」基本到位,承載能力持續增強。加快實施鎮鎮通燃氣工程,南李村、五頭兩鎮主管網基本鋪設完畢。啟動試點村「三水」設施建設,鋪設雨污分流管道32.9公里、自來水管道26公里,改造農村旱廁840座。倉頭孫都、曹村圪塔等特色試點村的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塔地、大章等6個示範村的提升任務和34個農村環境整治項目全面完成。北冶甘泉、石井寺坡山等古村落保護開發全面啟動。基礎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啟動了新安大道、長江大道建設,長江大道產業集聚區段和鐵磁路東延伸工程竣工投用。「引畛濟澗」工程完成總工程量的55%,「引故入新」及三河水廠等配套工程即將開工建設。澗河水利風景名勝區建設工程加快推進。完成了14個村、1萬餘人的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智慧新安」一期上線調試運行,二期項目順利啟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強力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整改違法企業327家,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56天,超額完成市定目標。加快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全面開展中小河流治理,澗河、金水河等河流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和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嚴格用地管理,補充耕地5310畝,實現耕地占補平衡有餘。實施生態造林5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40%。

(五)千方百計辦實事、惠民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脫貧攻堅初戰告捷。堅持「轉、扶、搬、保、救」五措並舉,完成產業扶貧項目30個,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12個,惠及694戶2554人。實施「雨露計劃」工程,完成「金果樹工程」和「愛心圓夢工程」99個。為57個貧困村發放扶貧互助金1152萬元,幫助群眾發展特色產業。全縣投入扶貧資金2.3億元,23個村、1442戶、5110名貧困群眾實現精準脫貧。社會保障逐步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8%,養老待遇發放率達100%。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穩妥推進,社保一卡通發放工作全面完成。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億元,實現新增城鎮就業6265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2萬人次。加快推進鄉鎮衛生院和農村衛生室建設。中醫院遷建項目開工建設。全面啟動分級診療,25種常見病在鄉鎮衛生院免費住院治療。示範性養老機構縣綜合福利中心建成投用。教育質量持續提升。強力推進農村教學點合點並鎮工作,全縣171個教學點撤併156個,3573名學生轉入鎮區就讀。新建幼兒園2所,改造中小學17所,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普通高考本科上線率和上線人數實現全市「十一連冠」,市理科狀元花落我縣。職業高中上線人數、上線率均位居全省同類學校第一。民生事業加快發展。持續推動文化惠民,建成城鄉文化服務設施320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順利通過驗收。黃河澄泥硯、黛眉手織布、九蓮燈入選省級非遺保護名錄。漢函谷關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千唐志齋新館完成規劃,今年將開工建設。高標準建成縣體育中心「兩場三館」,成功創建省全民健身示範縣,全省全民健身工作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全面落實兩孩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社會管理不斷深化。強化110應急聯動服務,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積極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全面落實 「一崗雙責、黨政同責」,狠抓隱患排查、打非治違、專項整治,安全形勢平穩向好。紮實推進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群眾食品用藥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增強。加強社區矯正中心規範化建設,社區服刑人員教育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堅持打防並舉,嚴懲各種違法犯罪,社會治安形勢良好,群眾安全感持續提升。

(六)從嚴從實轉作風、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依法行政紮實推進。縣政府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全年辦理人大代表議案70件、政協提案80件。建立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各級領導幹部依法決策能力持續增強。紮實開展服務型法治政府建設,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明顯提高。服務效能不斷提升。堅持「放管服」三管齊下,持續推進簡政放權,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企業投資負面清單,取消行政審批事項 6項,承接上級下放事項37項。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機關作風持續改進。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學精神、促黨建、轉作風」活動,以作風建設成效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加大督查追責力度,慵懶散怠、不作為等現象得到有效整治。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政府採購、公務消費、財務管理、公車管理使用等更加規範,「三公」經費開支下降58%。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潔從政各項制度,廉政建設實現長效化、常態化。

與此同時,審計、統計、史志、檔案、人武、人防、民族宗教、擁軍優屬、殘疾人工作、婦女兒童事業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五年砥礪奮進、五年開拓創新、五年輝煌成就,為新安實現率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更是53萬新安人民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全縣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向駐新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新安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依然存在着一些問題和挑戰:產業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部分行業、企業經營困難,轉型升級任務艱巨;城鄉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還不夠完善,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程度不夠高,破解要素制約的辦法還不夠多,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任重道遠;經濟社會發展領域的一些潛在風險不容忽視,社會治理面臨着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依法行政能力和行政服務效能有待提高,轉變作風長效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的主要目標


今後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攻堅期,是跨越趕超、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期,是我們必須緊緊抓住並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從國際看,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長期存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世界經濟在深層次調整中曲折復甦。從國內看,我國經濟面臨着許多挑戰和困難,但韌性強、迴旋餘地大,經濟增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從省市看,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河南打好「四張牌」,國家要求洛陽做大做強區域性中心城市,省委明確提出鞏固提升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國(河南)自貿區相繼獲批,為洛陽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機遇。從新安看,我們正處在負重爬坡、加快轉型的關鍵時期,隨着經濟新常態帶來的發展方式、發展動力轉變,特別是作為洛陽「一中心六組團」發展戰略的重要組團,新安也面臨着新的重大機遇。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不辱使命,勇於擔當,牢牢把握髮展新機遇,主動適應發展新常態,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長動力上來,全力建設文明新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根據縣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今後五年的主要奮鬥目標是: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重大突破,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一個經濟富裕、文化繁榮、法治公正、生態宜居的文明新安。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認真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重點把握好以下六個方面:

——堅持產業支撐。始終把做強產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主動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製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積極發展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以企業強促進產業強,以產業強支撐經濟強,奠定新安發展的堅實基礎。

——堅持創新驅動。始終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把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充分激發企業創新積極性和社會創新活力,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發展方式,使創新這個推動發展的主引擎釋放出更為強勁的動力。

——堅持城鄉統籌。始終圍繞「構建三級城鎮體系、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目標,科學統籌縣城建設和鎮村發展,持續優化縣域空間布局、完善縣城基礎設施、提升縣城功能品質,加快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形成城鄉互動發展、相得益彰的和諧景象。

——堅持綠色發展。始終把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最大的民生、發展的生命,從生產和生活兩頭入手、治理和保護兩手齊抓、約束和激勵兩端發力,大力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生態治理結構,更加注重集約發展,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堅持改革開放。始終把改革開放作為新安可持續發展的活力之源,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全面深化各項改革,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並重,加快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轉型步伐,全面激發轉型提升新動能、構築區域競爭新優勢。

——堅持民生優先。始終把民生需求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導向,讓城鄉居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做到生活水平與發展水平同步提升、民生改善與經濟增長同步協調,讓全縣人民在共建共享中不斷增強獲得感、提高滿意度。


三、2017年工作任務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十次黨代會、市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緊圍繞「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穩中求進總基調、穩中求新、穩中求好,突出以體系為支撐、以專項為帶動、以項目為抓手,突出以黨的建設為統領,堅持「三大戰略」,做實「1233工程」,全面建設文明新安,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着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力爭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約束性指標完成市下達任務,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重點抓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穩定經濟運行,壯大綜合實力,努力鞏固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一是精細服務穩企業。認真落實縣級領導聯繫重點企業和向企業派駐首席服務官制度、重點企業掛牌保護制度和企業安靜生產日制度。圍繞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加強運行監測和分類施策,組織產銷、銀企、用工、產學研等專題對接活動,不斷幫助企業提高質量和效益。充分發揮企業協會和行業協會的作用,積極組織企業開展培訓、考察、交流等活動,給企業抱團發展提供平台。制定政策,精準服務,支持「222」現代產業體系龍頭企業調整結構、發揮優勢、加快發展。二是狠抓項目增投資。大力實施「9563」合理有效投資行動計劃,圍繞九大體系50個重大專項,突出抓好60個、總投資385億元的省市縣重點項目,計劃完成投資107億元;全年計劃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115個,總投資479億元。抓住國家有序放開電網、電信、市政等領域市場准入和河南省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機遇,加強項目謀劃,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儘快開工建設。三是多策並舉促消費。落實國家「十大擴消費行動」,着力擴大住房、旅遊、文化等領域消費,加快培育健康養老、體育健身等新型消費業態。加大棚戶區改造和市場、旅遊、文化、電商等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給城鄉居民擴大消費創造條件。四是保障要素解難題。加強要素保障和協調服務,推動一批項目儘快形成產能。搶抓新一輪國家電力體制改革機遇,積極支持兩個產業集聚區及香江萬基、雙瑞萬基等大用戶直購電交易,支持萬基控股執行電量代發政策。打通供煤渠道,提高電煤供應能力。積極爭取鐵路運力,強化重點企業、重要產品外運保障,減少庫存積壓。舉辦大型銀企洽談會,推動簽約資金落實,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做好土地、環境容量等約束性要素保障。

(二)堅持創新驅動,優化創新生態,加快構建現代創新體系。一是加快培育創新主體。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活力,不斷培育壯大創新主體。落實支持企業技術研發的優惠政策,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厚植中小企業創新優勢。完成省級科技型企業備案20家,培育高新技術後備企業20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家以上。二是加快建設創新平台。深入實施創新龍頭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工程,創建市級以上研發平台20家。引導和支持重點企業建立省級以上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積極創建國家級研發平台。鼓勵支持現有市級研發平台積極創建省級,成為行業技術中心。引導中小企業建設市級以上研發平台,推動規模以上企業研發平台全覆蓋。三是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縣級示範為載體,以兩個產業集聚區為依託,加快實施列入洛陽市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4個重點示範項目,打造具有新安特色的小微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制定政策,發揮融資平台作用,重點啟動建設一批運行模式先進、配套設施完善、服務環境優質、影響力和帶動力強的「眾創空間」、「孵化器」、「企業總部」等創業創新示範項目。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四是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着力打通「四個通道」、推進「四鏈融合」,促進產學研金政「五位一體」發展。制定並落實各項激勵政策,充分激發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加快實施 『『河洛工匠」計劃,培養引進一批領軍型、緊缺型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實施標準引領、質量認證和品牌帶動三大工程,不斷提升全縣質量水平。

(三)強化項目支撐,振興實體經濟,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一是提升主導產業支撐力。圍繞兩大主導產業,積極引進和培育關鍵環節的重大產業項目,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左右鏈配套。重點推進萬基控股2×60萬千瓦機組、雙瑞萬基年產1.5萬噸海綿鈦、愛科麥鎢鉬年產1000噸電子功能鎢鉬新材料等項目,促使核新鈦業年產2000噸鈦合金等重大項目儘快開工建設。加快「中原鈦谷」、「中原鈣谷」建設。積極探索高硫煤清潔高效利用,謀劃實施甲醇制烯烴項目,帶動下游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二是提升新興產業競爭力。完善配套政策,加強開放協作,推動兩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以新310國道為依託,沿線布局發展物流園區,重點抓好河南國能黃河物流園區、醫藥物流園區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洛新產業集聚區中鐵物流園項目前期工作,爭取該項目順利落戶我縣。充分發揮我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綜合優勢,提升中州農商網運營管理水平和市場影響力,加強與國內知名電商企業的合作,重點抓好我縣農產品上線銷售和工業品順利下行,打通電商服務「最後一公里」,使農村電商真正成為我縣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三是擴大特色產業影響力。健全市場機制,拉長產業鏈條,打造具有比較優勢的兩大特色產業。重點推進青要山旅遊度假區建設、黛眉山景區提升等續建項目;開工建設漏明谷景區、千唐志齋新館等重點項目。推動正大農業生態園、春天牧業產能提升、爛柯山農業生態開發、五頭萬畝油用牡丹基地等項目建設,打造新安農旅結合知名品牌。四是增強產業集群帶動力。實施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培育工程,加快產業集聚區提質轉型。新安縣產業集聚區要加快新鈦產業園、鋁精深加工產業園、智能健康產業園、富僑循環經濟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建設。洛新產業集聚區要加快洛陽萬省生物科技園、洛陽科技職業學院智慧產業園、612軍民融合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建設,積極推進東大產業園、鎢鉬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爭取更多企業入駐。

(四)聚焦改革攻堅,激發市場活力,加快構建現代市場體系。一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去產能,嚴控各種產能過剩行業新增產能,完成全年淘汰落後產能任務。大力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推動電解鋁、煤炭、建材等行業轉型升級。圍繞去庫存,積極鼓勵農村和外來人員進城購房,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圍繞去槓桿,把降低企業槓桿率作為重中之重,引導企業通過債轉股、資產重組、掛牌上市等方式穩妥有序降低槓桿率。圍繞降成本,認真落實省政府50條降成本政策措施,深化涉企亂收費專項整治,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減輕實體經濟負擔。圍繞補短板,加大對脫貧攻堅、民生保障、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的投入力度,定向精準施策,提高補短板的有效性。二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分類推進縣屬企業深化產權制度改革,重點推動萬基控股、蘭光化工等46家國企改革按省市要求取得突破性進展。完成義煤集團新安煤礦、新華書店「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持續深化地企合作,鞏固與省豫資公司、省水投公司、市旅發集團的合作,推動與河科大、洛陽師院、中船重工、河南能源等院校、企業的戰略合作,力爭取得更加全面的共贏發展。三是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溝域經濟發展新模式,着力打造洛陽櫻桃谷、舜王牡丹谷、龍潭大峽谷、漏明崖大峽谷、梭羅生態谷、畛河生態谷六大溝域經濟產業帶。制定政策,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和土地流轉力度,壓縮傳統作物種植面積,發展壯大「果、椒、藥、菜、花」五大產業。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服務主體,新增省市級產業集群2家、市級龍頭企業5家。完成縣域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規劃,爭創全國星級休閒農莊3個,努力打造「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持續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積極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穩步推進河長制、集體林權和國有林場等各項改革。四是深化其他領域改革。穩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提高稅收征管水平。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探索試行「多證合一」。抓好行政審批標準化試點建設,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完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實現「雙隨機、一公開」全覆蓋。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平台。統籌推進教育、文化、電力、價格、公務用車等領域改革。

(五)優化空間布局,完善服務功能,加快構建現代城鎮體系。一是科學編制城鄉規劃。完成五期縣城總體規劃及各鄉鎮總體規劃修編,鼓勵有條件的鄉鎮實現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編制美麗鄉村及傳統古村落規劃;開展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及城市設計編制工作,建立以總體規劃為統領,控制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和城市設計等層次齊全、體系完善、結構合理的城鄉規劃體系。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加大規劃執法力度,堅決打擊違反法律法規的一切行為。二是加快縣城區擴容提升。規劃以澗河「一河兩岸」為主城區、以洛新產業集聚區為副中心的「大縣城」格局。加快「山城、水城、漢關遺產城」建設。持續推進城北新區路網建設,啟動宋村、石廟安置區建設,積極圍繞文化、旅遊、休閒養生謀劃新的業態,帶動北城區加快發展。「水城」建設要積極推進棚戶區改造一期工程,籌備開工棚戶區改造二期工程,加快長江大道建設進度,開工建設南京南路跨隴海鐵路大橋工程,儘快形成「水城」與新老城的互聯互通。「漢關古城」要加快規劃提升,爭取各項開發工程儘快付諸實施。縣城建成區要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按照「地上地下、平面立面、綠化亮化」統籌提升的原則,加大力度,保證在年內給全縣人民展示一個富有文化內涵和山水韻味的獨具特色的美麗新城。三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背水一戰,全力以赴抓好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提升全民文明素質為目的,開展豐富多彩的創建活動,真正使人民群眾認識創建的意義,支持並投身到創建全過程。加強城市衛生管理,力爭使縣城衛生機掃率達到90%以上。抓好公廁革命、「三水」改造。持續完善城市供水、供暖、供氣設施。加快推進「智慧新安」建設,推動教育、衛生、環保、旅遊、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全天候精準在線服務。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農業人口轉移促進機制,真正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願景。四是打造特色小城鎮。各鄉鎮要遵循鄉鎮的規劃,結合自身特點,按照「綠亮淨美暢」的標準,認真抓好鎮區的建設和提升。要發揮鄉鎮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原則發展產業,着力培育一批產業強鎮、生態美鎮、旅遊名鎮。五是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推進鄉村清潔行動,突出抓好310國道、246省道、鐵磁路、磁五倉路等主要道路沿線村莊的整治提升、「三水」治理和農村改廁工作,完成70個達標提升村和50個示範村的創建任務。結合美麗鄉村試點、特色農業發展、旅遊景區開發、易地搬遷扶貧和古村落保護開發,啟動特色村和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試點,力爭通過3至5年的努力,打造一批產業帶動型、生態觀光型、舊村改造型等特色美麗鄉村。

(六)強化基礎支撐,提升承載能力,加快構建現代基礎設施體系。一是完善綜合交通體系。實施新安大道、S246南石線石井至黛眉山段、S314倉頭至正村段、長江大道鐵門段、柳灣段等交通建設工程,支持配合新汝高速、沿黃快速通道工程建設,做好新安至邵原高速公路、新安至洛陽軌道交通項目謀劃和前期工作,抓好26個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不斷優化縣域交通網絡體系。二是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實施新安東220KV變電站建設,加快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儘快開工老城和新安縣產業集聚區供熱工程,加快鎮鎮通燃氣工程建設速度,推動城鄉基礎設施擴能增效。三是加快水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引畛濟澗工程建設進度,確保年底前通水。高標準推進澗河水利風景名勝區建設。開工建設「引故入新」工程和三河水廠及供水樞紐項目。儘快開工建設柳灣3萬噸污水處理廠。確保鄉鎮污水處理廠儘快達標運營。

(七)傳承歷史文脈,彰顯特色文化,加快構建文化傳承創新體系。一是加強文化遺產傳承創新。加強文物保護,實施漢函谷關等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加快設計建設函谷關歷史文化博物館。突出文化傳承,儘快實施「名鎮、名村、古鎮、古村落」工程和明長城、鐵塔山鐵塔、川上書院等修復重建工程,推進鐵門古鎮、石井古鎮和甘泉、東山底等傳統古村落的保護開發。加強千年櫻桃樹申遺和洛陽櫻桃溝旅遊開發工作,叫響「河洛邙山天地院、養生千年櫻桃溝」品牌。建立新安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保護與傳承。二是做大做強文化旅遊產業。挖掘整合歷史文化和山水生態資源,強化項目支撐和品牌塑造,提高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水平。積極創建國家級、省級旅遊度假區。加大青要山開發建設力度,確保4月份開園迎賓。高標準提升建設黛眉山、荊紫仙山,促使黛眉山成功創建5A級旅遊景區,荊紫仙山、青要山創建4A級旅遊景區。實施新安旅遊品牌宣傳戰略,利用新興媒體及傳統方式大力宣傳我縣景區景點,提高新安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加強旅遊管理,提高旅遊服務水平,創新營銷思路,辦好旅遊節會,打造新安全域旅遊獨具特色的靚麗品牌。支持黛眉手織布、新安紫砂、新安黑陶等傳統文化產業做大做強。建設萬山湖文化旅遊產業園,促進文化旅遊產業不斷做大、做活、做優。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鞏固提升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成果,加快推進圖書館、文化館數字化建設。大力開展「河洛歡歌?唱響新安」廣場文化演出、送戲送電影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創作一批具有新安特色的優秀藝術作品。

(八)加強環境保護,狠抓污染治理,加快構建生態環境建設體系。一是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狠抓燃煤、工業、黃標車、揚塵等重點領域污染治理,強力推進「小散亂差」污染企業整治,徹底消除污染圍城問題。全面打響水污染防治攻堅戰,認真落實「河長制」,大力推進澗、畛、金、青「四河同治」,加強河渠截污、黑臭水體治理和污水管網建設,6月底前澗河所有入河排污口全部截流,縣城和兩家產業集聚區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95%以上,鄉鎮污水收集率達到85%以上。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污水處理廠全部實現達標排放。積極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加強污染土地治理修復。二是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實施廊道綠化、城郊森林公園建設,高標準完成2017年生態綠化任務,打造全縣城鄉「春有花、夏有蔭、秋出彩、冬有綠」的景觀效果。建設好管護好枕頭山、鐵塔山公園,改造提升世紀公園、西湖遊園等城市公園,配套完善郁山、翠屏山、慕容山等周邊森林公園,規劃象山、八陡山、雲夢山等城郊森林公園,拓展城市生態空間。抓好天然林保護,開展荒山綠化,持續提高林木覆蓋率。三是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實施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展替代工程,積極發展光伏電站、風力發電等節能環保產業。實施燃氣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和清潔型煤替代工作,年底前城區所有燃煤鍋爐全部完成清潔能源改造。推進建築垃圾、生活垃圾與污水處理廠污泥循環利用。

(九)擴大雙向開放,提高開放水平,加快構建現代開放體系。一是增強精準招商實效。圍繞「222」現代產業體系和50個重大專項,抓好項目謀劃,推進精準招商,用好牡丹文化節、河洛文化旅遊節等招商平台,探索運用園區招商、股權招商、併購招商等新模式,加強「一對一」產業專題對接,力爭對接境內外500強企業5家以上,引進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0個以上。二是加強項目跟蹤服務。進一步完善項目跟蹤服務體系,落實好重大項目縣級領導分包、首席服務官和聯審聯批等機制,提高項目履約率和項目開工率。着力加強已簽約項目的跟蹤服務,爭取儘早開工建設。三是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出台優惠政策,支持縣內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鼓勵萬基控股、雙瑞萬基、蘭光化工等企業到境外投資建廠,開拓「一帶一路」沿線新興市場。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加快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打造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和企業孵化平台,重點扶持1—2家跨境電商企業,開闢企業轉型升級新途徑。

(十)傾力改善民生,增進群眾福祉,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服務體系。一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大精準扶貧力度,紮實推進「五個一批」,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8個,完成扶貧搬遷451戶、1504人,確保20個村、4360名貧困群眾實現精準脫貧。二是紮實辦好民生實事。圍繞群眾最現實、最迫切、最關心的問題,加大投入力度,辦好惠民實事,讓人民群眾更好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三是穩定就業促進創業。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創新「互聯網+高校畢業生服務」,加快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建設,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業熱情。認真落實就業扶持政策,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8億元,城鎮新增就業5500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2萬人次。四是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認真落實教育發展規劃,全面完成農村教學點撤點並鎮工作,新建小學5所,改造提升中小學8所,開工建設東區幼兒園,推動教育均衡發展。深入實施教育培優工程,持續提升高中教育質量。加快職教中心建設,確保新學年投入使用。鼓勵、規範民辦教育發展,積極推動教育產業化健康發展。五是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紮實推進城鄉居民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現社會保險費由地方稅務機關徵收。抓好城鎮居民大病保險試點、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制度整合工作。落實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政策。完善公租房建設管理制度。完成農村危房改造700戶。積極謀劃實施福利性養老產業項目,新增養老床位500張以上。提高農村敬老院集中供養水平。六是着力打造健康新安。加快推進中醫院遷建工程,年底完成綜合病房樓建設。實施婦幼保健院遷建項目,綜合業務樓開工建設。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整合縣級衛生機構資源,加強鄉鎮衛生院、村級衛生室建設,提升農村醫療保障水平。認真落實「全面兩孩」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七是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防範各類事故發生。深化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保障群眾食品用藥安全。深化平安新安建設,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創新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依法妥善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着力化解非法集資等風險隱患,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四、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持續加強和改進政府工作,規範行政權力運行,推動作風建設常態長效,不斷提高政府的執行力、公信力和服務水平,樹立務實為民清廉的政府形象!

——深化簡政放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大力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試點建設,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以更有力的舉措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着力破除制約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體制機制性障礙,讓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大力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並實行動態管理,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推進兩集中兩到位職能歸併改革,最大限度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推動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推進依法行政,切實維護公平正義。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依法設定權力、行使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建立健全縣、鄉兩級政府法律顧問網絡和工作機制。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大力推進服務型行政執法建設。嚴格執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決定,提高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質量,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高度重視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使政府的每一項決策都體現社情民意、遵從法律法規、寫滿公平正義!

——堅持抓實抓長,全面提升效能效率。以智慧新安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高標準、高起點打造貫通縣鄉的政務服務平台,做到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全程在線,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讓企業更滿意。加大財政預算、重大項目、公共資源、公益事業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力度,做到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大力倡樹清新簡約、務本責實的作風,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加強執紀問責,實行問責倒逼,推動政府各項工作提速、提質、提效。

——加強廉政建設,持續改進政風行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持續深入反對「四風」,嚴肅查處和曝光典型案件,始終保持反腐高壓態勢。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從源頭上遏制和預防腐敗行為。注重家風傳承,以良好的家風促政風帶民風。深入開展行風和反腐倡廉建設,營造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新常態帶來新機遇,新目標開啟新征程。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務實重干、積極作為,加快推進「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在新安落地生根,堅決打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仗,奮力譜寫全面建設文明新安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附件1

2017年十大民生實事


一、實施交通暢通工程。加快推進新安大道改建工程、長江大道鐵門段建設工程,實施S314倉頭至上坡段、S246石井至黛眉山段大修提升工程和曹石線曹村至石井前口旅遊道路改建等工程,進一步改善全縣交通條件。

二、實施城市綜合提升工程。按照《城市色彩專項規劃》對縣城主幹道沿街樓體立面、亮化進行改造提升,同時在城區合適位置建設立體停車場;對新老縣城市政道路和市場進行全面改造提升;逐步實施老城供熱工程,鋪設燃氣管網,提升全縣供氣供暖能力。

三、實施水生態建設工程。繼續推進引畛濟澗工程,年底實現通水試運行;完成澗河尤彰段和澗河洛新產業集聚區段水利風景名勝區建設;「引故入新」、三河水廠和谷山水庫建設工程全面開工;大力推進澗、畛、金、青「四河同治」,加強河渠截污、黑臭水體治理和污水管網建設,6月底前澗河所有入河排污口全部截流。

四、實施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實施廊道綠化提升工程;規劃建設奎樓山、鐵塔山、象山、雲夢山等城郊森林公園,拓展城市生態空間,打造環城生態防護帶。

五、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開工建設河南村、鮑莊村、暖泉村、上河村、柳灣村棚戶區改造工程(二期);持續推動王莊、北關、轉角樓、江莊老村及新安縣、洛新產業集聚區棚改工程。

六、實施教育惠民工程。加快推進職教中心建設,確保新學年投入使用;加快學前教育推進項目,開工建設新城東區幼兒園;加快中小學校提升項目,新建小學5所,改造提升中小學8所;實施農村學校旱廁改造和師生公寓建設項目。

七、實施公共醫療建設工程。加快中醫院遷建項目,年底完成綜合病房樓建設;改造提升鄉鎮衛生院和村級醫療診所,完善鄉村醫療就醫條件。

八、實施「智慧新安」二期建設工程。加快推進智慧新安二期建設,建成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物價、智慧教育、電子政務、智慧交通、職高呼叫基地等子項目。

九、實施脫貧攻堅工程。確保2017年完成20個貧困村、4360人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目標,完成扶貧搬遷451戶、1504人;實施好18個產業化項目,徹底改善生存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十、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在縣城和各鄉鎮建設24小時自助圖書館;組織開展周末百姓劇場演出;繼續開展送戲、送電影下鄉和 「河洛歡歌?唱響新安」廣場文化活動;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將戲曲文化在校園中發揚光大。







附件2

《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兩群三級百千億:是新安縣工業轉型升級的總體目標。即以兩個產業集聚區為平台,着力培育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的鋁鈦、銷售收入超500億元的先進裝備製造及新材料兩大產業集群,全力打造龍頭骨幹企業、「小巨人」企業和小微企業共同發展的「三級工業企業體系」。

三無一規範:即村內及周邊無垃圾堆放、無污水橫流、無雜物擋道,日常生產生活用品堆放規範有序。

「222」現代產業體系:是指縣委、縣政府按照「發展壯大兩大主導、積極培育兩大新興、大力發展兩大特色」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產業布局,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兩大主導產業:即先進裝備製造業、新材料產業。兩大新興產業:即現代物流產業、電子商務業。兩大特色產業:即旅遊業、高效農業。

現代物流業發展「333工程」:利用3年時間,發展3家骨幹企業,實現300億元物流產值。

三線五業十亮點:「三線」即310國道、新峪路、鐵磁—磁五倉環線;「五業」即種植業、養殖業、林果業、鄉村旅遊業、農產品加工業;「十亮點」即打造果、椒、藥、花、菜等十個「結構調整、土地流轉、生態旅遊」有機結合的特色農業亮點。

三去一降一補: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

三水:即自來水、雨水、污水。

兩場三館:即體育場、室外體育活動廣場和體育館、游泳館、全民健身綜合館。

「三公」經費:即政府部門的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

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9+2」工作布局:是洛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構建現代創新體系、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市場體系、現代城鎮體系、現代基礎設施體系、文化傳承創新體系、生態環境建設體系、開放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展布局。

四高一強一率先:是洛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城鎮化水平和生態文明程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創新能力更強,鞏固提升中原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地位、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四張牌:是指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提出,希望河南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及競爭力,着力打好「四張牌」,即以發展優勢產業為主導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構建自主創新體系為主導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以強化基礎能力建設為主導推進培育發展新優勢,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概括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驅動發展、基礎能力建設、新型城鎮化。

十大擴消費行動:為促進居民消費擴大和升級,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加快培育發展新動力,增強經濟韌性,按照國務院有關部署,國家發改委提出圍繞十個主攻方向,出台實施「十大擴消費行動」。即:城鎮商品銷售暢通行動、農村消費升級行動、居民住房改善行動、汽車消費促進行動、旅遊休閒升級行動、康養家政服務擴容提質行動、教育文化信息消費創新行動、體育健身消費擴容行動、綠色消費壯大行動、消費環境改善和品質提升行動。

四個通道、四鏈融合:即政產學研深度融合通道、軍民企地對接轉化通道、市場化運作通道和人才成長通道「四個通道」,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和政策鏈「四鏈融合」。

雙隨機、一公開:即在監管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