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
市長 凌雲
2018年1月10日
本作品收錄於《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7年和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編輯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省市黨代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新理念引領新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大力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主動作為,砥礪奮進,在建設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征程上闊步前行。

一年來,我們當好排頭,經濟實力再上台階,主要指標穩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十,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升;我們勇擔使命,科技創新再添動力,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建設高位推進,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引江濟淮三個全省「一號工程」全面開工;我們敢破難題,改革開放激發活力,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縱深推進,內陸開放新高地加快崛起;我們爭創一流,城市建設管理提質提效,全國文明城市成功蟬聯,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我們善解民憂,全心全意辦好民生實事,群眾滿意度、獲得感進一步提升。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順利完成了市十五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經濟發展持續穩中向好。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綜合施策,精準調度,出台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20條」和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10條」,開展「四送一服」,強化「四督四保」,經濟發展保持較快增長,質量效益持續提升。預計,生產總值突破7000億元、增長8.8%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固定資產投資6350億元、增長5%;財政收入1251.1億元、增長1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55.9億元、增長6.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30億元、增長11.8%;進出口總額238億美元、增長2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00元、增長9.2%。節能減排指標全部完成省控目標。

(二)創新驅動實現重大突破。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蕪蚌自主創新示範區,編制濱湖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集中區等重大規劃,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正式貫通,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成功落戶,科大訊飛智能語音入列國家人工智能四大平台,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獲批組建,離子醫學中心、安徽創新館等建設積極推進。深化與高校院所戰略合作,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中科大先研院、清華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北航科學城等創新平台建設加快推進,新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工程)實驗室258家,新增國家「雙創」基地2家。出台人才新政「20條」,獲批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引進國家千人計劃等高層次人才300餘人,「哈佛八劍客」追夢科學島成為人才回歸、創新報國的時代佳話。

(三)產業轉型邁出重大步伐。以「三重一創」建設為統領,新型顯示、機器人國家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加快建設,6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領跑全省,首批4個市級基地認定掛牌。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突破14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京東方10.5代液晶顯示、康寧玻璃基板等項目竣工投產,站上了顯示產業全球制高點。晶合12吋晶圓一期成功量產,在驅動芯片領域提升了國產化率,實現了「合肥芯」「合肥造」。長鑫存儲器晶圓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家電「四大件」產量突破7000萬台(套),聯寶電子主營收入首超500億元。完成技改投資1370億元、增長8.5%,建成智能工廠41個、數字化車間320個。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合肥商貿物流園區躋身全國首批示範園區,成功舉辦中博會、家博會等重大展會192場。

(四)改革開放取得顯著成效。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實施「多證合一」,新登記市場主體16.3萬戶。積極推進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建立事業編制周轉池制度,組建數據資源局。調整市區財政分配體制,優化財力資源配置。出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實施意見,着力解決「三供一業」等歷史遺留問題。健全企業上市融資服務機制,新增上市公司7家,直接融資3463.8億元、增長47.9%。民營安徽新安銀行正式開業。實施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紮實推進醫保管理體制「六統一」試點。穩步開展農村「三變」改革,全面完成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出台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實施意見,聚焦重點領域開展精準招商,引進大項目90多個。「合新歐」國際貨運班列加密運行,合肥港吞吐量突破24萬標箱,國際快件監管中心、航空港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通過驗收,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全面建成。設立「留學合肥」獎學金,有序推進中德教育合作示範基地等建設,50餘家企業入駐「僑夢苑」。

(五)城市建設譜寫嶄新篇章。開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工作,推進全國首批城市設計試點市建設。新建續建大建設工程1514項,完成投資470億元,六項工程榮獲「魯班獎」。合肥鐵路樞紐規劃獲批實施。廬銅鐵路全面建成,商合杭高鐵等加快建設。滁淮高速、合寧擴容等工程進展順利,合銅路二期等國省幹線公路快速推進。軌道交通1號線運行平穩,2號線正式通車,單日最高客流量超過57萬人次,3、4、5號線全面開建。阜陽路高架延伸、長江西路快速化改造等加快建設,上海路、繞城高速改線等全線貫通。啟動長江中路街區等改造,開工紅星路等慢行系統62條,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新增公交車輛800台,建成500kV肥北變電站,五大類公共場所實現無線網絡免費覆蓋。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淨化、序化、綠化、亮化、美化水平全面提升。

(六)城鄉統籌發展強力推進。持續加大縣域發展支持力度,安排各類轉移支付資金144億元。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到96家,新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550家。「糧安工程」全面實施,糧食產量315萬噸,肉蛋奶及水產品總量超過100萬噸,主要「菜籃子」產品保障能力居全國大中城市第8位。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連續19年實現「占補平衡」。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推進,完成34個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任務,建成省、市級中心村278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三大革命」深入推進,完成陳年垃圾清理任務,改造農村廁所2.6萬戶。建成農村道路暢通工程5100多公里,行政村光纖網絡實現全覆蓋。災後水利水毀修復工程順利完成,滁河幹渠江水西調工程正式通水。紮實開展「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專項整改行動,1.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

(七)生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出台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建設綠色發展美麗巢湖「20條」等,啟動編制巢湖綜合治理總體規劃,強力抓好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統籌推進巢湖綜合治理工程,建成十五里河污水處理廠三期和清溪淨水廠。完善「湖長制」「河長制」,設置各級河長4600多名,雙橋河、十五里河等重污染河流水質明顯改善。實施藍天行動,紮實開展餐飲油煙、揚塵等十大專項整治,PM10、PM2.5濃度分別為79.9、56微克/立方米,是全省唯一實現「雙下降」的城市。出台土壤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啟動4個修複試點項目。建立重點生態區域「林長制」,全年植樹造林3.45萬畝、城鎮綠化1534萬平方米。

(八)人民生活全面改善提升。高質量完成「31+9」項民生工程,傾心辦好20項為民辦實事事項。城鎮新增就業2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下降至2.86%。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城鄉低保、五保標準進一步提高。毫不動搖實施「十條新政」,積極探索租賃住房試點,有效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實現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新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2.62萬套,改造城中村、危舊房項目9個,整治老舊小區192個。制定學前教育提升計劃,出台中小學規劃建設管理導則,啟動「美麗校園」創建活動,建成城區幼兒園47所、中小學25所,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黃麓師範學校改擴建等加快建設。成功創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大型原創舞劇《立夏》全國巡演,舉辦上海國際藝術節合肥分會場等活動,建成城市閱讀空間24個。國家區域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順利獲批,全國首家智慧醫院掛牌成立,市兒童醫院綜合樓等建成使用,市公共衛生管理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加快建設。加大治安立體防控力度,刑事案件發案起數下降15.8%。信訪維穩形勢總體向好,信訪積案化解率近100%。紮實開展「百日除患鑄安」專項行動,全力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取得新進展。民族宗教、人防民防、防震減災、統計、地方志、科普、氣象、檔案、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工會、共青團、婦聯、紅十字會、老年人、殘疾人和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實現新進步。

各位代表!

過去一年,我們深入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講重作」專題教育,不斷提升政府自身建設水平。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全年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194件、政協提案628件。出台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意見,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依法行政考核連續8年保持全省第一。全面實施「五項清單」,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持續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堅決查處各類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持之以恆整「四風」、強作風。

各位代表!

五年來,本屆政府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保持定力、科學研判,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這五年,我們始終把創新驅動作為戰略支撐,下好「先手棋」,搶占制高點,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性發展。我們始終把工業立市作為強基之本,瞄準中高端,構建新體系,推動「合肥製造」邁向「合肥智造」。我們始終把生態保護作為永恆底線,堅守綠水青山,強攻大湖治理,努力讓合肥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我們始終把優化環境作為重要保障,全力營造「四最」環境,充分激發乾事創業活力。我們始終把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作為至高追求,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干,以政府辛苦指數換取百姓幸福指數。

——這五年,經濟發展質量更優,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更好地提高質量、做大增量、擴張總量。生產總值連跨三個千億台階,年均增長10.1%,總量前進五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10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4%,總量升至第9位。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4.4%,總量升至第6位。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5%,地方財政收入升至第10位。進出口總額穩居第9位。五年爭先進位、跨越趕超,合肥開啟了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這五年,創新轉型升級更快,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堅持以創新培育發展動能,以轉型增強經濟韌勁。基礎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悟空探秘、墨子傳信、熱核聚變、鐵基超導等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相繼問世。主要創新指標進入省會城市前七,全社會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比重升至3.15%。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光伏太陽能、新能源汽車等保持國內領先,家電、新型顯示等全國生產基地優勢地位持續鞏固;服務業占生產總值比重由39.8%提升至45.3%。新業態加速湧現,新經濟快速發展。五年創新引領、厚積薄發,合肥抒寫了建設創新之都的新華章。

——這五年,城市功能品質更好,承載輻射力有效提升。尊重城市發展規律,以現代城市理念提升規劃建設品質。大建設工程累計投入1900多億元。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確立,「米」字型高鐵網絡基本形成,新橋機場通航國際,合肥港通江達海,「一環八線」高等級公路網不斷完善。合肥都市圈擴容升級,「5+2」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建立,與省內其他城市聯動發展的態勢初步形成。「1331」城市空間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城鎮化率超過73%。城市步入地鐵時代,快速路網加快構建,主城區與各組團基本實現「一刻鐘快速交通」。農村基礎設施與城市加快對接,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服務均等化穩步推進。高新區、經開區、新站高新區、合巢經開區主引擎作用顯著增強,輻射帶動效應明顯提升。肥西、肥東、長豐進入全國百強縣,巢湖、廬江躋身全國中小城市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包河、蜀山、瑤海、廬陽成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五年內外兼修、提升能級,合肥塑造了現代城市的新風貌。

——這五年,生態環境保護更嚴,持續發展力明顯提升。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理念深入人心,制度體系更加嚴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巢湖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大氣污染治理成效明顯,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持續增加。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森林覆蓋率、城區綠化覆蓋率分別提高到27.4%、46%,巢湖、肥東、肥西躋身國家園林城市(縣城)。五年強力治污、生態保護,合肥描繪了綠色發展的新畫卷。

——這五年,改革開放力度更大,社會創造力持續提升。堅持先行先試,全面深化改革多點發力、縱深推進。65項改革納入國家試點,國資國企、財政金融、農業農村、行政審批和社會治理等重點改革取得突破。馬(合)鋼冶煉生產線整體關停,4800多名職工全部妥善安置。動態完善「1+3+5」產業政策體系,在全國率先探索光伏扶貧模式,省市共建公共資源交易「合肥模式」、高鐵南站綜合管理領跑全國,金融改革創出「一通三改」新模式。八大開放平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經貿合作,43家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在肥投資。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加強與長江中游城市群聯動發展,合肥上海雙城合作漸入佳境。對台經貿和文化交流不斷深化。結對合作紮實開展,阜合等共建產業園區建設穩步推進。援疆、援藏工作取得新進展。五年改革攻堅、開放合作,合肥彰顯了革故鼎新、海納百川的新氣魄。

——這五年,獲得感幸福感更強,民生保障力全面提升。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質化。民生工程投入449億元,惠及760餘萬群眾。城鎮新增就業近105萬人。社會保障提標擴面,城鄉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居民大病保險、被徵地農民保障實現全覆蓋。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持續擴大,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06所、新建中小學150所。安徽名人館等一大批公益文化設施建成開放,《合肥市志》《合肥通史》出版發行,連續榮膺中國最愛閱讀城市,「大湖之約」藝術名家大講堂形成品牌。138位市民入選「中國好人」,居全國省會城市第2位。三河古鎮成功創建5A級景區,成為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市。編制完成健康合肥2030規劃,覆蓋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全民健身成為風尚,環巢湖四季賽事打響品牌。平安合肥建設成效顯著,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五年初心不改、躬身為民,合肥集聚了更加豐滿的新福祉。

各位代表!

五年的成就令人矚目,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依法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頑強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奮戰在各個領域、各個崗位為合肥發展作出貢獻的全市人民,向駐肥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和中央駐肥單位,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合肥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當前合肥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主要是: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夠高,傳統優勢產業亟需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仍需提速擴量,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城區轉型不快,縣域經濟發展動能不足,區域協調發展任務繁重;巢湖綜合治理、大氣污染防治等任重道遠;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國際化都市區建設不快;大城市管理經驗不足,精細化不夠,交通擁堵等問題較為突出,教育、醫療、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質化水平有待提升;效能建設仍需加強,少數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不作為、慢作為等現象仍有發生。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編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引領着合肥現代化建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新時代標註新方位。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雲湧,國際競爭合作方興未艾,「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等縱深推進,為我們科學發展、跨越趕超提供了重大機遇和良好條件,合肥仍處於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新時代承載新使命。進入發展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要緊扣新矛盾、瞄準新目標,勇於擔當,奮力爭先,努力實現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新發展。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國家戰略賦予合肥新的城市定位,省委省政府對合肥寄予厚望,全市人民對美好生活殷切期盼,我們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上再創佳績。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市黨代會和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局,堅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要求,堅定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創新驅動、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軍民融合發展等戰略,大力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在全國省會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中爭先進位,在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中作好表率、走在前列,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合肥篇章。

今後五年的主要奮鬥目標是: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創新動能顯著增強,開放高地引領內陸,城鄉融合更加協調,生態質量明顯改善,文化建設繁榮興盛,民生福祉全面提升,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市生產總值超過1.1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萬美元,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和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開啟合肥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各縣(市)區、開發區要找准新定位,實現新發展。四大開發區加快轉型升級,推進產城融合,成為引領發展、輻射帶動全市的高端產業集聚區、創新創業引領區、宜居宜業新城區。高新區全力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經開區全力建設全球知名先進製造業集聚區,新站高新區全力建設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示範區,合巢經開區全力建設全國有影響的大健康產業集中區。瑤海、廬陽、蜀山、包河四個城區全力打造國際化都市區核心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新經濟新業態發展先行區、社會治理示範區。五縣(市)全力增強新型工業化主戰場作用,成為全市發展新引擎、全省縣域發展排頭兵,肥西、肥東、長豐鞏固提升全國百強縣位次,巢湖、廬江加快躋身全國百強縣。

今後五年的主要任務是:

(一)融入全球創新體系,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標準規劃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濱湖科學城,全面提升參與全球科技競爭合作能力。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科學裝置集群,高水平建成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等大科學裝置,建設人工智能等交叉前沿研究平台,推動中科大先研院等創新平台形成示範效應。在量子信息、核聚變等領域形成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原創成果,在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生命科學等領域形成一批引領性、顛覆性技術。以全球視野招才引智,引進培養集聚一大批國際水平的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強化知識產權創造、應用和保護,構建最優創新生態圈。基本建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成為世界級科技創新策源地、國家級產業創新核心區、全國重要教育科研區。

(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中國製造強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系統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推動新型顯示、集成電路、光伏太陽能、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成為世界級產業集群,促進汽車、家電、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升級成為全球製造研發基地,搶占量子信息、大數據、機器人、生命健康等未來產業發展先機。瞄準國際標準提高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推動三次產業跨界和融合發展,高定位建設區域金融中心,把旅遊業打造成重要支柱產業。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深入推進國資國企、商事制度、金融體制等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培育一批「獨角獸」和「隱形冠軍」。紮實推進軍民融合示範城市建設,加速壯大軍民融合產業規模。

(三)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建設國際化都市區。貫徹「一尊重、五統籌」要求,加快建設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都市。建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構建現代交通體系,提升國際國內通達能力。完善「米」字型高鐵網,銜接南京、福州、武漢、西安等9個方向,加快形成商合杭、合福、合寧、合武等13條線路引入的大型放射狀樞紐。加密提標高速公路網,建成全國公路樞紐。深入推進智慧城市、信用城市建設,構建現代城市治理體系。持續實施城市暢通工程,構建軌道交通骨幹網,建成快速路網體系和「公交都市」。全域優化功能布局,全面實施「多規合一」,開展城市設計試點,推進城市「雙修」和「微更新」,高品質打造城市地標、特色街區和人文景觀。

(四)全面擴大對外開放,建設內陸開放新高地。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雙節點城市優勢,積極融入全球開放體系,着力提升競爭合作水平。系統提升八大開放平台功能,加快建成全國性綜合航空樞紐港、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全國一流的跨境貿易電商集聚區和產業示範區,全力打造江淮航運中心。構建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積極爭創以合肥為主片區的中國(安徽)自貿區。全面提升區域合作水平,拓展對德、對美、對俄等交流合作領域,深度融入長三角,聯動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紮實推進與皖北、皖西結對合作。增強核心作用,引領合肥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打造安徽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區。

(五)實施鄉村振興工程,建設融合發展先行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大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提檔升級農村基礎設施,逐步建立全面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提升產業園區發展水平,推進縣域工業和都市農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創新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平安鄉村。實施特色小鎮培育計劃,建成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體制機制靈活、人文氣息濃厚、宜業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鎮。

(六)聚力天藍水清地綠,建設綠色生態美麗合肥。全面實施生態優先戰略,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嚴格實施生態環境監管。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低碳城市。大力建設綠色發展美麗巢湖,構建數字巢湖、全域監管、系統保護相結合的治理體系,基本建成引江濟淮工程,流域水質明顯好轉,巢湖綜合治理成為生態文明安徽樣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嚴格保護耕地。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強化大氣污染源監測預警和聯防聯控。積極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高品質建成森林生態網絡,讓綠化景觀繪就城市最美生態畫卷。

(七)樹立高度文化自信,建設全國一流文化強市。堅定文化自信,持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文化素養,建設一座有底蘊、有氣質、有靈魂的城市。把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全市人民建設美好家園的生動實踐中,匯聚成追求美好生活的強大精神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反映時代、群眾喜愛的精品力作,推動文創企業、文創園區等發展壯大,不斷提升合肥文化對外影響力。打造全國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範區,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努力建成全國乃至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

(八)順應人民美好生活期待,建設和諧宜居幸福之城。堅持民生至上,構建高質量公共服務體系,打造15分鐘生活圈,努力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打造教育強市,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網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建設職教高地,支持「雙一流」大學建設,創建合肥大學。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提高就業質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進一步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穩步提高養老待遇水平,保障中低收入市民基本住房需求,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積極探索新市民享有同城待遇的實現方式。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建設健康合肥,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持續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醫養結合,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水平。深化平安合肥建設,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構築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三、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 編輯

今年是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我們要學習新思想,踐行新理念,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左右;財政收入增長1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快於經濟增長;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3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節能減排完成省控目標。

重點做好九個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進經濟發展質量變革。 編輯

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化解過剩產能,破除無效供給。積極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深化小微企業「雙創」基地城市示範建設,培育共享經濟、數字經濟、人力資本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壯大新動能。常態化推進「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切實降低企業成本。

擴大有效投入和消費需求。謀劃儲備一批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民生工程類重大項目,高效推進300個億元以上項目建設,建成180個以上。加大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公用事業等領域開放力度,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促進大眾消費升級。

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改善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擴大政策性融資擔保、「稅融通」等新型融資規模,提升股權投資基金運作效率。加強後備資源培育,支持企業上市融資。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全面加強地方金融監管和政府債務管控,開展非法違規金融活動打擊、「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地方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壓降「三大行動」。

(二)着力推進創新發展動力變革。 編輯

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按照國際標準規劃建設濱湖科學城。高水平建設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積極爭創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新能源國家實驗室,加快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等大科學裝置規劃建設,基本建成離子醫學中心,大力推進人工智能平台、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合肥中心等建設。

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中科大先研院等創新平台建立市場化運行機制,提升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產業培育能力。積極引進知名高校共建新型創新平台,推動中科大高新園區、合肥北航科學城、北外德國中心等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基本建成安徽創新館。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0戶以上,新建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各類研發機構100家以上,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技術合同交易額增長15%以上。

優化創新生態環境。深化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出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政策,擴大科技成果「三權」改革等試點。落實人才新政「20條」,實施人才發展「6311」工程,建成合肥國際人才城。推進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建設,新增示範企業100家以上。堅持「生態+創新」的理念,突出王咀湖、南艷湖、少荃湖等重點區域,以最美的自然生態集聚最高端的創新資源。

(三)着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編輯

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積極建設「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爭創國家級示範區。統籌推進「三重一創」,以京東方、科大訊飛、晶合等為龍頭,加快「中國聲谷」、長鑫存儲器晶圓等建設,集聚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打造全國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先行區和智慧產業新高地;推動通威、晶澳等企業,鞏固儲能技術領先優勢,加快陽光電源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建設,持續提升光伏太陽能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江淮大眾、長安二期、大陸馬牌輪胎四期等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海爾、格力、美的等家電企業智能化升級,促進產業鏈整體提升;積極培育量子通信等未來產業。推進智能製造「萬千百」工程,新建智能工廠15個、數字化車間150個。建成軍民融合信息平台,建立企業庫、產品庫和項目庫,爭創國家軍民融合示範城市。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會展、物流、中介諮詢等生產性服務業,培育發展健康養老、旅遊休閒、家政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提速發展工業設計、大數據、服務外包等高技術服務業,改造提升城區商圈服務功能。積極引進國際知名服務品牌和服務企業,聚力提升瑤海物聯網產業園、廬陽金融集聚區、蜀山跨境電商園、包河創意文化戰新基地、濱湖金融後台服務基地等發展水平。全力創建環巢湖國家旅遊休閒區,推動巢湖市、廬江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扶持發展民營經濟。放寬市場准入,加大政策支持,破除制約障礙,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培育更多、更大、更強的民營企業。繼續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專注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和「配套專家」。積極倡導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大力培養創新型企業家。

(四)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編輯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修編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完成全市空間規劃等重大規劃,提升縣城規劃,完善鎮村規劃。強化全域規劃管控,推動東部新中心、駱崗機場、空港示範區等重點片區城市設計實施,構建中心城區、副中心、產業新城、小城鎮、美麗鄉村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化格局。

建設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商合杭高鐵、合安客專,開工建設合新高鐵,完成合寧高鐵前期,規劃建設合肥新西站,建成高鐵南站南廣場。積極推進新橋國際機場二期,規劃建設通用機場。全面建設引江濟淮主體工程,開工建設派河港,推進合裕線航道船閘改造。加快實施合寧高速擴容等工程,開工建設合六高速擴容、明巢高速等工程,積極謀劃外繞城高速連接線等前期工作。

完善城市承載功能。加快建設軌道交通3、4、5號線和1號線三期工程,積極推進6號線和2、3、4號線延長線。加密主城區與各組團快速通道,全面建成銅陵路、阜陽路高架延伸和長江西路快速化改造等重點工程,開工建設金寨路快速化改造等骨幹路網工程,繼續推進「暢通二環」建設。加快建設黃山路等公交專用道,完善城市慢行系統,有序實施城市支路和小街巷改造等「微循環」工程。開工建設龍河口引水工程,建成七水廠二期、繞城天然氣高壓管線、220kV大學城變電站等重點項目。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鞏固城市管理提升年成果,全面開展「兩治三改」專項行動。實施城市出入口環境美化工程、骨幹路橋亮化工程,推進長江中路等精品化改造,完成城隍廟片區等環境綜合整治。加強重點時段和區域交通管理,加大公共停車場規劃建設力度,鼓勵市民綠色出行。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構建城市智能運營平台,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

(五)着力推進鄉村振興。 編輯

推進縣域經濟振興。大力實施製造強縣戰略,聚力發展主導產業,培育壯大特色產業,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質量和層次。推進縣域工業園區整合和優化升級,支持肥西桃花工業園、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爭創國家級開發區,支持廬江縣爭創農業類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

提升都市現代農業水平。實施糧食產業三年提升行動,穩定糧食產能,強化「菜籃子」供給保障。推進農業多功能開發和標準化建設,做大做強高效綠色種養業,加快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定製農業、農產品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打造更多農產品知名品牌。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大力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區、現代農業園區,新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00家以上。

大力改善農村設施環境。探索促進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的政策措施。加強城鄉規劃和建設標準銜接,建成農村道路暢通工程3200公里,全面實施城鄉客運公交化改造。鞏固「百河千渠萬塘」行動成果,提升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水平。大力實施土地綜合整治,新增耕地4萬畝以上。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面完成29個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和70個中心村建設任務,啟動建設80個中心村。深入開展農村環境「三大革命」,新建鄉鎮污水處理廠20個、中心村污水處理設施70個,完成農村改廁10萬戶以上。建立自治、法治、德治治理體系,推進鄉村由「管理民主」向「治理有效」升級。

深入推進脫貧攻堅。深入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強化支撐保障體系,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把扶貧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確保脫真貧、真脫貧,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年度任務。

(六)着力深化改革攻堅。 編輯

深化經濟領域改革。加快國有企業改制、整合和上市步伐,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分類監管體制。推進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有序放開競爭性領域商品和服務價格,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步開展「三變」改革試點,加強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成果應用。

深化行政領域改革。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權責清單制度,全方位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深層次推進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加大「多證合一」整合力度。全面落實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理順城市綜合管理職責範圍,推進執法標準化建設。持續推動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改革創新,加快省市縣一體化平台建設。積極推進投融資改革,穩步擴大PPP模式運用。

深化社會領域改革。加快社區治理體制改革,積極開展城鄉社區協商和村(居)民自治試點。培育壯大社會組織,探索實踐「五社聯動」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完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深入推進「三醫聯動」,全面完成醫保管理體制改革試點任務。持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切實保障流動人口權益。

(七)着力提升開放水平。 編輯

增強開放平台功能。高標準建設國際內陸港,力爭「合新歐」班列全年開行100列。推動合肥港發展多式聯運,穩定提升港口吞吐量。開通航空港國際貨運新航線,力爭進境水果、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指定口岸成為區域分揀中心。拓展提升海關特殊監管區功能,高水平建設綜合保稅區、出口加工區。

大力開展招商引智。聚焦變革性技術研發、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高端環節,全力引進領軍人才、頂尖研發團隊、知名研發機構,全鏈條引進重大產業項目。發揮「合肥之友」等平台作用,開展精準招商,加強與央企、知名民企、外企合作,辦好2018世界製造業大會,全年招商引資4100億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32億美元以上。

提高對外貿易水平。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擴大高技術、高附加值、高效益產品出口,鼓勵外貿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等國家和地區建立營銷服務網絡。大力推動汽車、家電、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走出國門,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擴大對外交流合作。積極搭建合作平台,加快中德教育合作示範基地、中德(合肥)智慧產業園、智能製造創新園、「僑夢苑」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強國際友城等合作交流,爭取舉辦高層次國際會議、高水平國際賽事。全面深化區域合作交流,深入推進上海合肥雙城合作。推動合肥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加強與省內城市聯動發展。

(八)着力強化生態環境治理。 編輯

深化巢湖綜合治理。高水平編制巢湖綜合治理綠色發展總體規劃。全面排查污染源,大力整治入河(湖)排水口。高標準實施巢湖綜合治理三期、四期工程,開工建設五期工程,加快推進六期工程前期。推進胡大郢等污水處理廠建設,實施十五里河一期、望塘等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嚴格落實「湖長制」「河長制」,系統推進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和水環境治理。鞏固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建立監管養護長效機制。

整治突出環境問題。深入開展親水行動,加強董鋪、大房郢水庫等飲用水源和良好水體保護,集中攻堅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等重污染河流治理,確保水質按期達標。打好藍天保衛戰,開展餐飲油煙污染專項整治,實行城區煙花爆竹禁放,嚴控道路、施工等揚塵,鞏固秸稈禁燒成效。紮實推進淨土行動,推動馬(合)鋼等土壤治理修複試點取得實效。嚴格工業固廢、生活垃圾、醫療廢物處置和監管。

提升城市綠化水平。全力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優化提升大蜀山、濱湖國家森林公園,高品質建設環巢湖綠色景觀生態廊道,加快改造城市道路、廣場和居民小區等綠化景觀,新增公園遊園、街頭綠地40個以上。持續抓好森林長廊建設,完成植樹造林5萬畝,新增綠色長廊200公里、綠化面積600萬平方米。推進廬陽三十崗等新十大城市公園建設,實施4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建設試點,積極申報國際濕地城市、申辦中國(合肥)國際園林博覽會。

嚴格生態環境監管。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市開發邊界。強化排污者責任,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制度。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格執行考核評價和責任追究等制度,積極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健全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加強區域聯防聯治,嚴厲打擊環境違法違規行為。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編輯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大力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積極推進市工人文化宮、中心圖書館建設,加快啟動市科技館新館、美術館、博物館、婦兒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檔案館、方志館等公益性項目,建成城市閱讀空間50個。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認真辦好第十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大賽等全國性品牌文化活動。大力繁榮文藝創作,努力推出一批原創精品力作。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辦好學前教育,建成城區幼兒園47個,全面實現「明廚亮灶」。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深入推進「三大提升工程」,實施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計劃。深入創建「美麗校園」,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4個,建成合肥新四中、巢湖二中新校區,加快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市特教中心北校區建設。加大農村教育投入,縮小城鄉教育發展差距。深入推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推動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合肥幼兒師專建設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實施中等職業學校質量提升工程,完成黃麓師範學校改擴建等項目建設。繼續推動合肥學院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推進更高質量就業。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全面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不斷提升四級就業創業公共服務網絡功能。大規模開展就業培訓,拓寬就業渠道。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完善各項社會保險關係制度銜接與跨區域轉移接續政策。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失業保險金標準,實現城鄉養老保險體系全覆蓋。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政策,全面實施按病種收付費結算。完善困難家庭救助機制,穩步提高城鄉居民低保。從嚴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穩步開展住房租賃試點,實施集體建設用地租賃住房試點項目,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籌集租賃住房1.5萬套。啟動11個城中村和危舊小區搬遷改造,新建棚戶區改造安置房2萬套,完成172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任務。

加快健康合肥建設。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推進國家區域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建設,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建設智慧醫院。推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分級診療,建設一批醫養結合示範基地、示範社區。鼓勵和規範社會力量辦醫,發展特色專科和高端醫療服務。加強應急隊伍和裝備建設,提升疾病預防控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健身工程,打造10分鐘健身圈,擴大合肥國際馬拉松賽等品牌賽事影響力。加快城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紮實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加強社會治理創新。深入開展「七五」普法,全面推進法治合肥建設。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加大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力度,引導各類信訪問題在法治軌道妥善解決。推進「智慧社區」建設,促進物業小區精細化管理。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建設「雪亮工程」示範城市,打造立體化、信息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堅決響應改革強軍號令,大力支持備戰訓練,全力推進雙擁工作。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全面提升綜合防災救災能力。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紅十字會等人民團體廣泛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紮實做好民族宗教、防震減災、地方志、氣象、新聞、檔案、保密、殘疾人等工作。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編輯

新時代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我們要以新擔當、新作為,不斷提高政府工作現代化水平。

以新思想引領方向。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定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的領袖和核心地位。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鞏固提升「講重作」學習成果,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奮力推動合肥各項事業新發展。

以新自覺依法行政。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意見,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完善行政執法和監督體系,推行重大行政決策民主公開。

以新標準執政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躬身傾聽群眾最深處的聲音,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以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評判政府工作的第一標準,抓住老百姓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紮實開展為民辦實事,讓民生幸福的底色更厚重,讓共享發展的主題更溫暖。

以新定力廉潔從政。全面履行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遵守《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健全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強化審計監督。支持監察體制改革,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市委實施細則,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種種表現進行堅決鬥爭,鍥而不捨糾正「四風」問題,堅決防止和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違紀違法行為。

以新擔當增強本領。以適應新時代的緊迫感,着力增強學習、政治領導、改革創新、科學發展、依法執政、群眾工作、狠抓落實、駕馭風險的本領。堅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勇於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做好各項工作。注重戰略思維,自覺將合肥發展置於全球全國全省的大格局中來謀劃,在敢闖敢試中探索新路、破解難題。

以新作風提升效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創優「四最」營商環境。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建成市縣鄉村一體化平台。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健全正向激勵機制,為敢於擔當、勇於創新者撐腰鼓勁,嚴厲整治庸政懶政怠政,全面提升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以永遠在路上的堅持,抓實抓牢作風建設,真誠服務好科學家、企業家、千萬家,使合肥真正成為養人的地方、創新的天地。

各位代表!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凝心聚力,開拓創新,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合肥篇章,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