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郅書安
2019年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1月20日在新安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7年工作回顧

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之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新發展體系為支撐,緊緊圍繞全市「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堅持「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旅遊富民、科教興縣」發展戰略,迎難而上,聚力攻堅,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保持良好態勢。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堅持穩增長、保態勢,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綜合實力持續提升。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0億元,同比增長9.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2億元,同比增長15.8%,總量穩居九縣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586億元,同比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億元,同比增長12.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2萬元、1.5萬元,同比均增長9%。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重點項目紮實推進。大力實施「9563」合理有效投資行動計劃,全年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110 個,計劃完成投資107億元,實際完成152.8億元,占全年目標的142.8%。對外開放成果豐碩。全年引進千萬元以上項目56個,總投資193億元;簽約地企合作項目67個,涉及金額207億元;實際利用省外境內資金82.5億元、外資2.6億美元。企業效益逐步好轉。舉辦銀企、用工、產銷等對接活動14場,幫助企業融資超過200億元。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223億元,實現利潤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6%、47%,利潤率為近年來最高。

(二)堅持調結構、提質量,產業體系更加完善。主導產業不斷壯大。投資50億元的東大高科技產業園、投資10億元的雙瑞萬基海綿鈦二期等重點項目竣工投產;投資15億元的萊茵希德無機功能新材料、投資2億元的核新鈦業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投資30億元的大域航空鈦業、投資15億元的上海澤方鋁板帶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先進裝備製造和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產值達到942億元,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6.2%。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河南國能黃河物流園區項目進展順利,新加坡豐樹物流洛陽現代綜合物流園區項目落戶新安。全縣電商交易額達到32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網絡零售額完成8.4億元,同比增長13%。特色產業亮點紛呈。旅遊業繁榮發展,全年接待遊客98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2.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4%、14%。青要山、漢函谷關分別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AAA級景區,黛眉山景區提升、甘泉古窯村文化旅遊等項目加快推進。高效農業穩步發展,完成大粒櫻桃、核桃、油用牡丹等特色種植8.4萬畝,新安櫻桃谷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櫻桃種植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正大集團養殖一期項目建成投產,種養一體產業格局更加鞏固。一、二、三產增速分別達到4.6%、8%、11.5%,產業結構更趨合理。

(三)堅持促改革、增活力,發展潛力日益增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完成10對煤礦關閉任務,化解過剩產能165萬噸;新銷售商品房面積25.7萬平方米,庫存面積降至市定標準以下,去化周期由2016年底的16.4個月下降到10.2個月。國企改革步伐加快。整合重組國有企業25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36家。萬基控股集團改制加快推進,蘭光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取得突破,發達建投集團組建到位。省屬企業「三供一業」剝離和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移交順利完成。「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大。取消行政審批事項96項、職權事項93項、證明事項217項。全程電子化登記、「三十五證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措施全部落地,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3989戶。營改增全面實施,累計為766戶企業減稅1601萬元。農村改革平穩推進。土地流轉面積達到25.9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比重超過45%。土地確權到戶面積53.5萬畝,發放經營權證9.8萬本,占應確權農戶的95.1%。

(四)堅持搭平台、促轉化,發展動力加快轉換。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新增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創新平台4家,市級以上研發平台超百家,完成專利申請近400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04億元,同比增長16.6%。產業集群效應明顯。兩家產業集聚區均晉升為二星級,集聚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9億元,占全縣的84.4%。智慧新安啟動運行。一期項目完成投資8852萬元,智慧中心建成投用,五個子系統上線運行;智慧教育等二期項目積極推進,數字化管理能力顯著提升。

(五)堅持抓統籌、提品質,城鄉一體步伐加快。「百城提質」穩步推進。堅持規劃引領,第五期《新安縣城鄉總體規劃(2017—2035)》通過評審,累計完成專項規劃60個。積極開展城市「雙修」,全年實施「百城提質」重點項目80個,竣工55個,完成投資30億元;改造提升縣城道路28條,更換安裝路燈1968基,實現道路亮化全城覆蓋;完成沿街樓體立面美化改造提升392幢、亮化225幢;持續深化「公廁革命」,全縣新建公廁119座,縣城基本實現步行5分鐘即可如廁;世紀廣場、體育公園、西湖遊園全面改造,縣城公園、遊園數量達到21個,城市環境更加宜居。文明創建卓有成效。紮實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突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城市管理,美化居住環境,提高市民素質,開展「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質明顯提高,順利通過國家衛生縣城、園林縣城復驗。基礎支撐更加有力。新310國道建設工程竣工通車,S246石井至黛眉山段、S314倉頭至許窪段大修工程建成投用,老310國道八陡山至洛三交界段改造提升基本完成;打造「四好農村路」示範路段88公里,貫通6個鄉鎮、48個行政村,惠及10餘萬農村群眾,縣域交通狀況全面改善,我縣被評為全國首批 「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全省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引畛濟澗完成隧洞開挖9600米,引故入新、谷山水庫開工建設,澗河生態河谷完成堤防修築5.8公里,縣域綜合承載能力不斷增強。鎮村面貌明顯改觀。深入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南李村、磁澗、石寺、石井等鎮對鎮區沿街樓體進行了美化、亮化,各鄉鎮共改造提升鎮區道路26條,鋪設雨污管網60公里,曹村鄉實現撤鄉建鎮。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6個試點項目穩步推進,71個達標提升村和48個示範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城鄉一體化水平持續提升。

(六)堅持抓實事、惠民生,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深入開展「問題整改、精準提升」和「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等專項行動,嚴格按照「六個一」標準、「三個零差錯」要求,提升檔卡資料12795份,基礎工作全面夯實。紮實推進產業扶貧,完成產業化項目20個,建成龍頭企業23家、扶貧基地59個、扶貧車間108個,帶動貧困群眾1.1萬人;強力推進扶貧重點工程,光伏發電實現併網17.2兆瓦,使2452戶貧困群眾獲得穩定收益;10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全部建成,為704戶2564名貧困群眾提供了安居之所;全面落實普惠政策,發放各類救助資金3500餘萬元;大力推進金融扶貧,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建成投用,籌集各類扶貧資金2.05億元,發放扶貧小額貸款1.07億元,惠及貧困戶1830戶。43個貧困村「七配套」設施全部完工,4878名群眾有望實現穩定脫貧,順利通過市脫貧攻堅年度考核驗收。污染防治攻堅實現新的突破。持續推進揚塵污染治理,嚴格落實建築工地「七個100%」;持續推進機動車尾氣污染整治,有效減少尾氣排放;持續推進燃煤污染治理,積極推廣潔淨型煤,完成電代煤、氣代煤12045戶;拆除燃煤鍋爐89家,治理工業廢氣19家,整治餐飲油煙單位627家,取締「散亂污」企業433家。PM10、PM2.5平均濃度低於市定目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2天。全面落實「河長制」,清理河道垃圾20餘萬方,5條河流的38個排污口全部實現截流,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達標率100%。持續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完成各類林業建設任務11萬畝,全縣森林面積達到4.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5.1%,全市國土綠化現場會在我縣召開。教育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更加注重均衡發展,高考本科上線人數和上線率繼續保持洛陽各縣市第一位置,一本上線人數在全市率先突破千人大關,全市理科狀元花落我縣;職業教育繼續在全省縣級保持領先地位,職教中心建設有望春節前全面完工;改擴建農村寄宿制學校12所,全省寄宿制學校建設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63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26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2644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8億元,扶持1310人成功創業、帶動5195人穩定就業。文化惠民紮實推進,115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成投用。醫療衛生、社會救助、社區管理等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健康養老、移民扶持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嚴守安全生產、信訪穩控、社會治安、食藥監管、風險防範等各條底線,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年財政用於民生支出達到28.2億元,占總支出的84.6%。

(七)堅持轉作風、提效能,自身建設不斷加強。深入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不斷加強黨員幹部黨性鍛煉,引導廣大黨員對照「四個合格」、做到「四講四有」,進一步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73件、政協委員提案106件,辦結率、見面率、滿意率均達到100%。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決治理懶政、怠政,嚴肅懲處失職、瀆職,全年查處案件154起,處理159人,幹部作風進一步轉變。紮實開展「清新簡約、務本責實」專題教育和「五查五改五促」集中督查活動,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軍政軍民團結進一步加強,「河南省雙擁模範縣」實現七連冠,國防動員深入開展,統計、審計、司法、質監、人防、檔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績,郵政、通信、氣象、廣播電視、防震減災、婦女兒童、殘疾人、民族宗教等事業獲得新進展。

各位代表!一年來,我們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主要抓手、始終把民生改善作為努力方向、始終把轉變作風作為根本保障,進一步堅定了發展信心、夯實了發展基礎、凝聚了發展力量。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有力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和社會各界團結拼搏、真抓實幹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新安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比如:在產業結構方面,第二產業比重過大,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低於全市13.8個百分點,實現產業結構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轉變任重道遠;在質量效益方面,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未達到70%,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占比較大;在創新投入方面,科技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僅有0.46%,低於全市1.64個百分點,科技支出占財政總支出比重較低;在民生改善方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與群眾的期盼仍有較大差距,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較突出;在作風建設方面,一些部門履職盡責能力不強,部分幹部缺乏敬業精神,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懶政怠政現象依然存在。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8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預期目標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更是我縣實現跨越發展、努力躋身全省經濟總量10強縣的重要一年。做好2018年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展望新的一年,與全國、全省、全市一樣,我縣經濟已進入由高速度增長轉為高質量發展的演進階段,我們仍處於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擁有諸多有利條件。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來看,《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壯大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新安縣要力爭進入全省經濟總量前10強」,為我們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標;從全省縣域經濟實力排序來看,近年來我縣連續榮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評先進縣」,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已達全省縣域前15位,與經濟實力先進縣市的差距逐漸縮小,為我們到2020年進入全省前10強夯實了基礎、鼓足了底氣;從全市縣域發展現狀來看,我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穩居各縣市首位,經濟總量、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發展速度和年均增幅均穩定在前三名。同時,洛陽市自創區和自貿區「兩區同建」、城區經濟和縣域經濟「雙向發力」等戰略措施的深入實施,為我們爭當全市縣域發展排頭兵帶來了機遇、創造了條件;從我縣自身發展基礎來看,新安地處連接洛陽與三門峽等西部城市的重要節點,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產業、市場等優勢,特別是經過近年來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經濟社會發展始終保持良好態勢,幹部群眾思想統一、思路清晰、精神振奮、鬥志昂揚,思發展、謀發展、求發展的氛圍濃厚,為我們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根基,凝聚了人心。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堅持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方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做好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圍繞全市「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堅持「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旅遊富民、科教興縣」發展戰略,積極對接「兩區同建」,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着力建好政治生態樹正氣,着力推動經濟發展促轉型,着力實施城鄉建設提品質,聚焦現代化經濟體系、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旅遊開發、生態文明、民生保障、文明新風、社會治理和黨的建設,推動新安更平衡更充分發展,爭當全市縣域發展排頭兵,奮力邁進全省縣域經濟先進行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新安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

——經濟運行保持平穩。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以上。

——結構不斷優化。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4.6%、8.5%、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現代服務業比重進一步提升,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8個百分點。

——質量效益持續提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5%左右、稅收占比不低於70%,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約束性指標完成市下達任務。

——民生持續改善。完成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任務,城鎮新增就業6000人以上,調查失業率、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3%以內。

今年政府工作的着力點是:一條主線,三大攻堅,三件大事。

——「一條主線」,即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線。把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真正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確保十九大精神在新安落地生根。

——「三大攻堅」,即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打好三大攻堅戰,是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關係到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必須全神貫注,全力以赴,抓好落實。

——「三件大事」,即政治生態樹正氣、經濟發展促轉型、城鄉建設提品質。這是市委對新安工作的重要要求,是縣委做出的重大部署,是開創新安工作新局面的基礎和關鍵,必須明確責任,細化舉措,積極實施。


三、2018年工作任務


圍繞落實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我們將集中精力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優化產業體系,持續提升發展質量。圍繞把新安打造成為洛陽向西輻射發展的先導、中西部地區重要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產業基地,聚焦 「222」現代產業體系,優化縣域經濟結構,努力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圍繞構建九大體系,推動產業上規模、調結構、增效益,着力謀劃實施總投資510億元的158個千萬元以上重點項目,確保完成投資150億元。突出抓好投資53億元的萬基控股2×60萬千瓦機組、投資30億元的大域航空年產1萬噸航天鈦合金材料、投資15億元的上海澤方年產9萬噸鋁板帶、投資15億元的萊茵希德年產6.5萬噸無機功能新材料、投資2億元的核新鈦業年產2000噸鈦絲及鈦合金棒、投資2億元的河南萬盾年產10萬噸輸電線路鐵塔等在建項目,千方百計加快進度,力促早日建成投產;持續跟蹤投資50億元的坤融新材料年產1000套特種裝備、投資32億元的萬基控股年產20萬噸鈦白粉、投資6億元的上海康達醫療、投資5.5億元的中色萬基熱連軋、投資3億元的北航產業園、投資2.3億元的中航(洛新)高精經貿中心等在談項目,力促早日簽約落地,儘快開工建設。認真落實重大項目縣級領導分包、首席服務官和聯審聯批等機制,實施節點管理、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督查考核,確保項目建設梯次跟進、有序接替、滾動發展。

——提高產業集聚水平。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區、特色商業區集聚效應,統籌推進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完善配套服務功能,加快要素集聚,提升承載能力。加快推動產城一體,實現鐵門與新安縣產業集聚區、磁澗與洛新產業集聚區有機融合,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空間。到2018年底,新安縣產業集聚區綜合銷售收入力爭達到780億元,洛新產業集聚區力爭達到490億元;特色商業區爭創星級以上標準。

——優化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做強主導產業。緊緊圍繞先進裝備製造和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加快「中原鈦谷」核心區建設,推動鋁鈦新材料產業向更精、更深、更細方向邁進,着力打造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的鋁鈦新材料產業集群;加快培育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產業,推動裝備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發展,積極構建銷售收入超500億元的先進裝備製造業集群。不斷做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兩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現代物流產業,重點推進河南國能黃河物流園區二期、新加坡豐樹物流洛陽現代綜合物流園等項目,謀劃實施鐵路專用集裝箱物流園項目,打造豫西地區重要的現代物流企業集群;做大做強電子商務產業,重點推進呼叫產業園、電子商務產業園等項目,着力打造電子商務網絡經濟強縣。持續做優特色產業。深入挖掘旅遊業和特色農業優勢,加快構建以品牌為特色、精品線路為依託、龍頭企業為支撐的旅遊產業體系,推動農旅融合,促進全域旅遊發展;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推進天興生態園、黃河神仙灣、易卜生農業採摘園等項目,做大溝域經濟規模,促進高效農業進一步提質增效。

(二)着力深化改革創新,持續激發經濟活力。全面深化綜合改革,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強力實施創新驅動,充分釋放和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不斷深化各項改革。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搞好「破、立、降」,優化「產、供、銷」,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紮實推進國企改革,支持萬基控股集團實施產權制度改革倍增提質,打造銷售收入超500億元的「航空母艦」。完成商務系統6家殭屍企業破產清算,妥善安置企業職工。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落實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促進各類市場主體更快增長。持續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全面完成發達建投集團資產整合和下屬公司的改制,充分發揮國有公司在縣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中的主力作用。探索開展公共服務領域特許經營權市場化交易。

——不斷提升開放水平。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心,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積極對接「兩區同建」,力促我縣產業集聚區進入自創區輻射區,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自貿區設立窗口公司。圍繞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積極開展精準招商、園區招商、以商招商,探索開展以資招商、股權招商、併購招商,力爭對接境內外500強企業2家以上,引進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5個以上。深化地企合作,強力推進725所鈦產業園、洛新鎢鉬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建設,着力開拓地企合作新空間。加快與洛陽國宏集團和旅發集團的合作步伐,積極探索集群化、園區化整體開發運營新模式。進一步強化土地、環境容量等要素保障,依法從嚴規範涉企收費行為,認真落實掛牌保護、安靜生產日制度,為實體經濟營造更加寬鬆的發展環境,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60家以上。

——不斷提升創新能力。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培育壯大東大產業園、洛新創業中心、智慧產業園、智能健康產業園等孵化基地,確保科技研發投入強度超過1%。大力實施創新主體、創新平台培育工程,完成科技型企業備案30家,爭創市級以上研發平台15家,完成專利申請400件以上,力爭高新技術產業占比達到45%。鼓勵企業到資本市場融資,推動我縣企業在主板上市實現零的突破。大力實施「新安人才計劃」,吸引和激勵更多人才(團隊)來新安創業創新。

(三)着力構建城鎮體系,持續提升縣域承載能力。堅持規劃引領、組團定位,統籌推進縣城、中心鎮特色鎮、美麗鄉村建設,着力打造「北方山水城、宜居宜業地」。

——突出規劃引領。牢固樹立「先規劃後建設、不規劃不建設」的法制理念,圍繞做好「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四篇文章,編制縣城提質規劃,搞好城市總體設計,完成新安縣城鄉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鄉鎮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論證和審批,啟動編制村莊規劃。高水平編制北向發展規劃,以城北新區為起點,以石寺為節點,依託豐富的山水資源,發揮生態優勢、特色優勢、資源優勢,壯大山水旅遊,推動傳統採礦業轉型發展,加快形成北部發展新格局。

——提升縣城品質。以百城提質為抓手,進一步加強城市建設。深入推進城市「雙修」和海綿城市建設,實施總投資86億元的68個百城提質重大項目。加快城北新區路網建設,積極推進長江大道及地下管廊、南京南路延伸二期等市政道路工程。對老城主要街道立面進行漢唐風格的立面改造,對老城供水、供氣進行全面提升,推動城市供暖向老城延伸。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積極推進河南、鮑莊等澗河南村莊和北關、江莊老村等棚改項目。紮實推進澗河生態治理,改造提升慕容山公園、城北森林公園,讓城市更加宜居。以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持續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大力開展文明新風「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商戶、進社區、進百村、進萬家」和「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等活動,掀起新時代文明新風。加強社區管理,規範小區物業管理,改善群眾居住環境。針對市容衛生、交通秩序、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着力抓好「髒、亂、差、污」專項整治。推進立體停車場建設,逐步解決群眾停車難問題。以傳承歷史文化為抓手,進一步豐富城市內涵。重視城市特色和文脈延續,開工建設千唐志齋新館,謀劃設計漢關遺產博物館,着力打造「絲路漢關」品牌。逐步對奎星樓、明城牆、川上書院等歷史遺存進行保護修復,注重老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開發,進一步豐富城市文化內涵。落實經營城市要求,建立健全特許經營權市場化競爭機制,走出一條自我積累、自我增值、自我投入、自我發展的新路子。

——打造特色鎮區。各鄉鎮要立足自然稟賦和鎮域規劃,因地制宜,尊重客觀,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水則水,找准發展定位,統籌謀劃產業發展。石井、北冶、青要山、倉頭要探索發展山水旅遊產業,五頭、正村、南李村要探索發展農旅融合產業,城關、鐵門、磁澗要探索發展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石寺要圍繞打造新安副中心,着力增強城市功能和吸引帶動能力。按照鎮區規劃,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重點抓好道路設施、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公廁建設、小型遊園、燃氣聯通、集貿中心等市政建設和運營管理,不斷增強小城鎮的承載能力。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建設品位,積極策劃、規劃和打造鐵門書法小鎮、石寺奇石小鎮、北冶陶瓷小鎮、五頭櫻桃小鎮、石井旅遊小鎮等一批產業特色鮮明、服務便捷高效、文化濃郁深厚、環境美麗宜人、體制機制靈活的特色小鎮。

——做靚美麗鄉村。以達標提升村和示範村創建為重點,深入開展鄉村清潔行動計劃,積極推進農村雨污水分離設施改造和農村改廁試點,探索建立城鄉環衛保潔一體化運作機制,高標準完成52個達標提升村和30個示範村的創建任務。結合脫貧攻堅,下大力氣抓好農村環境整治,全面鋪開「美麗家園」行動,推動村莊環境優化美化,逐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結合特色農業發展、旅遊景區開發、易地扶貧搬遷和古村落保護開發,每鎮謀劃啟動1—2個示範村建設試點,打造一批生態優美、設施完善、農旅結合、宜居宜業的特色美麗鄉村新亮點。

——強化基礎支撐。加快洛新快速通道、新伊高速、S312倉田至新澠交界段改建、青要山至石井旅遊道路提升、長江大道等建設進度,啟動縣城環線、八陡山互通立交橋等前期工作,做好新邵高速、城際鐵路等配合工作,謀劃萬山湖環湖旅遊公路、縣域南北新通道,鞏固提升「四好農村路」,打通縣域協調發展新動脈。積極打造縣域水循環,推進引故入新、谷山水庫等河湖連通工程,完成澗河生態河谷綜合整治,為山水城市建設夯實基礎。

(四)着力發展全域旅遊,持續推進旅遊富民。充分挖掘旅遊資源,加快構建南部文化旅遊、中部農旅融合、北部山水旅遊和生態對接、環路連接、獨具特色的「三帶一圈」旅遊新格局,叫響「絲路漢關·山水新安」旅遊品牌。

——加大景區開發力度。着力推進青要山景區深度開發、黛眉山景區提升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甘泉古窯村、黛眉大峽谷、漢關遺產城文化旅遊園區等景點開發建設,積極打造萬山湖水上旅遊線路、沿黃生態休閒旅遊精品線路。強化「三帶」環路連接,增強各景區快速通達能力。

——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加快龍潭峽景區重整步伐,力爭黛眉山早日成功創建國家AAAAA級景區。不斷提升營銷水平,以新安為中心,鞏固拓展以鄭州、西安為主的「大啞鈴」市場和以洛陽、三門峽為輔的「小啞鈴」市場。完善智慧旅遊設施,積極籌辦游泳、攝影、騎行、攀岩等賽事活動,不斷培育新安旅遊品牌,提高新安旅遊的知名度、美譽度。

——推動農旅深度融合。以「旅遊+」為帶動,推動旅遊與農業、美麗鄉村建設、養老產業等有機融合發展。圍繞旅遊實施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新安櫻桃谷、舜王牡丹谷、漏明大峽谷等溝域經濟和田園綜合體,激活休閒農業、觀光農業。積極發展旅遊小鎮、精品旅遊村落、鄉村旅遊創客基地。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把農產品轉化為旅遊商品。深入挖掘民間資源,強力開發新安窯、澄泥硯、紫砂、黑陶、手織布等新安旅遊特色產品,不斷拓寬旅遊業帶動服務業大發展路徑。

(五)着力推動鄉村振興,持續發展農村經濟。落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制定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

——持續穩定農業產業。堅持「穩」字當頭,切實抓好糧食生產;突出「轉」型升級,着力發展高效產業;注重「融」合共進,深入挖掘農村潛力。以大粒櫻桃等為重點,大力發展以新安櫻桃為品牌代表的特色高效農業,力爭全縣櫻桃種植面積到2020年發展到10萬畝,2018年櫻桃種植達到6萬畝,真正在全國叫響新安櫻桃品牌。以春天牧業、正大牧業為龍頭,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進一步鞏固種養一體產業格局。加快發展溝域經濟,培育市級溝域經濟示範區3個、縣級溝域經濟示範區4個。加快推動農業規模化經營,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年力爭培育市級龍頭企業5個、農業產業集群3個,爭創「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

——紮實推進農村改革。深化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制度改革,紮實做好土地確權工作。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抓好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提高農村各類資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多途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開放林地承包經營權,鼓勵現有村民組、農戶的林地依法規範有序流轉,引導石井、青要山、北冶等鄉鎮重點林區農民以林地承包經營權參股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或林業項目,促進增收致富。

——不斷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確保農村經濟組織、群眾自治組織、社會服務組織在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深化拓展「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健全村級矛盾化解機制,提高村級組織服務水平。倡導全民守法,加強法治教育,在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

(六)着力強化污染防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方針,傾力打造天藍、地綠、水碧的美麗新安。

——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嚴格落實 「氣十條」,以「控塵、控煤、控車、控油、控排、控燒」為重點着力治標,以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治本,全面提高防治工作科學化水平。持續抓好道路施工、建築施工、水利建設、拆遷工地、礦山開採、工業企業等揚塵整治。加快完善涉氣企業在線監測設施,加強基層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建設,實現智能化監管。加強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最大限度讓人民群眾呼吸上新鮮空氣。

——持續推進碧水行動。嚴格落實「水十條」,全面推行「河長制」,強力推進澗河、金水河、青河、磁河、畛河「五河同治」。重點加強澗河水利風景名勝區建設,力爭完成澗河新安境42公里的高水平生態建設任務。加強河渠截污、黑臭水體治理和污水管網建設,對澗河、金水河沿線500米內的畜禽養殖場進行清理整頓。完成磁澗、鐵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鄉鎮污水處理廠全部實現達標運行。深入開展鄉鎮飲用水源地綜合整治,確保讓人民群眾喝上放心水。

——全面啟動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落實「土十條」,認真做好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工作。堅決守住生態紅線,重點在工礦污染控制、受污染農用地安全使用、建設用地准入管理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創新。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耕地數量和質量雙重紅線。進一步規範礦業開採秩序,從嚴打擊無證開採、私挖亂采、搶采盜採行為,全面完成縣域所有礦區復耕任務。

——紮實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嚴格落實「規劃見綠、見縫插綠、提質優綠、協力植綠」要求,着力抓好荒山荒坡、河湖沿岸、道路沿線、街頭巷尾、房前屋後的綠化和城鎮遊園建設。儘快實施萬山湖沿岸、洛新快速通道沿線、澗河兩岸、函谷關控制區域等超萬畝綠化工程,積極構建「一河一帶兩山四廊」生態系統。加快城市綠道建設,連貫山、水、田、園、林等生態要素,構建城鄉生態網絡體系。

(七)着力抓好脫貧攻堅,持續辦好民生實事。堅持從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加快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把脫貧攻堅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圍繞脫真貧、真脫貧,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既不降低標準,又不吊高胃口,保證現行標準下實現脫貧。認真落實「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等要求,盯住扶貧對象精準這個關鍵,精準識別、精準退出,決不讓小康路上落下一名貧困群眾。圍繞年度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搞好頂層設計,以強化產業帶動、推動政策落地、加大幫扶力度、保證脫貧成效為重點,以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為核心,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社會扶貧、教育扶貧、金融扶貧、健康扶貧、基礎設施建設等8項工程。把產業扶貧作為今年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畜牧養殖、鄉村旅遊、特色加工、電商流通、三產融合等6大產業,選准用好直接幫扶、託管幫扶、合作幫扶、社會幫扶、股份幫扶、資產收益、代種代養、集體帶動等8種幫扶模式,着力培育一批投資小、風險低、見效快、帶動強、收益穩的特色產業,努力打造「縣有龍頭、鎮有基地、村有項目、戶有門路」的產業扶貧新格局。紮實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年、抓黨建促脫貧、爭當脫貧攻堅先進等3項活動,以作風攻堅促脫貧攻堅,盯住全縣26個深度貧困村和22個軟弱渙散三類村,精準施策,持續發力,下足繡花功夫,確保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切實辦好民生實事。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圍繞脫貧攻堅、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公共安全、城建交通、住房改善、環境保護、便民服務等11個方面,紮實辦好50件重點民生實事,重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冬季供暖、小區物業管理、征遷補償欠賬等問題。要制定方案,明確標準,細化責任,建立台賬,加強協調,確保紮實推進、落地見效,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嚴格落實教育發展規劃,推動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打造「新安教育」金名片。加快縣第二實驗幼兒園建設,確保新學年投入使用。抓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改薄」工作,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穩妥推進合點並鎮工作,完成12所中小學校建設任務,消除「入園難、入學難、大班額」現象。高質量建設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切實改善農村教師生活條件。啟動新安二高遷建項目,縣職教中心實現搬遷入住,實現縣城區高中教育資源合理整合。實施教育培優工程,爭取名校錄取實現新突破。鼓勵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打造工匠人才培養基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教師素質提升工程」,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加快推進「數字校園」建設,着力提升城鄉教育「軟實力」,推動新安由教育大縣向教育強縣轉變。

——不斷提升公共服務。認真落實創業就業扶持政策,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億元,確保城鎮新增就業6000人以上。築牢織密社會保障網,加快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全覆蓋。積極推進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遷建等項目建設。全面實施分級診療,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努力構建縣域醫聯體和醫共體。大力推動全民健身,打造健康新安。加快養老健康產業示範園區建設,新增養老床位1000張以上。實施鄉鎮敬老院提升工程,全面提高社會福利機構綜合管理水平。抓好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不斷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書香新安」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八)着力防範化解風險,持續維護和諧穩定。強化風險防範意識,健全風險防範化解機制,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加強對非法集資、問題樓盤的綜合治理,確保非法集資風險持續下降、問題樓盤有效處置。加強對縣域企業風險的全面排查和分類管控,幫助企業依法有效化解。加強融資平台管理,規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行為,保持政府債務合理規模,防範化解政府債務風險。

——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從嚴從實抓好重要行業、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建設,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人民群眾「吃得放心」。

——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深入推進「平安新安」建設,充分發揮「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效能,集中排查整治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治安隱患,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堅持「重心下移、關口前移、抓早抓小、慎重穩妥」,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完善矛盾糾紛多元排查調處化解機制,妥善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四、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必須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民主決策、推進依法行政、加強行政監督、切實轉變作風、深化廉政建設,推動政府自身建設再上新台階。

(一)堅持政治引領,建設學習型政府。大興學習之風,動員全縣幹部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學習黨章黨規、學習政策法律、學習各類專業知識和現代管理知識,不斷提高執政履職能力,推動各項工作開展。

(二)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型政府。完善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嚴格落實領導幹部帶頭學法用法制度,加快建設法治新安。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虛心接受群眾和輿論的監督,不斷發現問題、改進工作。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完善重大事項公示、聽證、質詢制度,加快政府信用體系建設,推行法律顧問制度,着力推進依法行政。

(三)堅持簡政放權,建設服務型政府。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嚴格落實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着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全面完成「一門式」政務服務創新體系建設,最大限度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實現行政服務和行政審批「一門」集中、「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目標,營造企業負擔最輕、人民群眾辦事最方便的發展環境。

(四)堅持改進作風,建設效率型政府。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持續加強作風建設,堅決杜絕「四風」反彈。嚴肅人事制度和人事紀律,整治「為官不為」、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懶政怠政行為,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調整完善考核辦法,建立更加科學有效的績效考評獎懲體系,實行嚴格獎懲和責任追究,加快形成責任追究倒逼工作落實的導向和機制,推動各項工作有效落實。

(五)堅持從嚴治政,建設清廉型政府。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不斷加強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始終保持反腐高壓態勢。強化審計監督,加強對建築工程、政府採購、土地交易、資金使用等重點領域的監管,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從源頭上遏制和預防腐敗行為。紮實開展廉潔教育和廉潔文化建設,注重家風傳承,全力營造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擁抱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新時代新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奮鬥!


附 件


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9+2」工作布局:洛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構建現代創新體系、現代產業體系、現代市場體系、現代城鎮體系、現代基礎設施體系、文化傳承創新體系、生態環境建設體系、開放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展布局。

「四高一強一率先」:洛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城鎮化水平和生態文明程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創新能力更強,鞏固提升中原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地位、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9563」合理有效投資行動計劃:謀劃實施9大體系、50個專項、6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385億元。

「三供一業」剝離:國企(含企業和科研院所)將家屬區水、電、暖和物業管理職能從國企剝離,轉由社會專業單位實施管理的一項政策性和專業性較強、涉及面廣、操作異常複雜的一項管理工作。

「三十五證合一」:在原先工商登記「五證合一」的基礎上,將17個部門的30個涉企證照事項進一步整合到一張營業執照上,實行「三十五證合一、一照一碼」,使企業在辦理營業執照後就能達到預定可生產經營狀態,從而大幅縮短企業從籌備開辦到進入市場的時間。

「百城提質」:「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簡稱,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縣級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抓手,其目標是通過3至5年努力,使全省縣級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明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資源集約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城鎮特色更加鮮明,綜合承載能力顯著提高,城鎮吸納力、輻射力明顯增強,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一批縣級城市達到全國一流標準。

「四好農村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奮鬥目標。」

「六個一」標準:問題一村一村排查、檔案一戶一戶校準、幫扶一項一項抓實、資金一筆一筆審核 、政策一條一條落地、責任一級一級到人。

「三個零差錯」:貧困戶識別與退出零差錯,貧困戶主要信息零差錯,扶貧資金使用零差錯。

「七配套」:道路交通配套、飲水安全配套、電力保障配套、廣播電視配套、文化建設配套、醫療衛生配套、網絡寬帶配套。

「七個100%」:施工現場100%全封閉圍擋、土方物料100%覆蓋、工地路面100%硬化、工地100%灑水壓塵、出工地車輛100%沖淨車輪車身、施工現場長期裸土100%覆蓋、施工垃圾與生活垃圾100%處理。

「兩學一做」: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

「四個合格」: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揮作用合格。

「四講四有」: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

「清新簡約、務本責實」:用權崇「清」,從政貴「簡」,為官重「本」,做事求「實」。

五查五改五促: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向中央對標看齊情況,改「四個意識」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促維護核心、看齊緊跟的思想政治基礎;查打好「四張牌」、落實新定位、推進「9+2」工作布局落實情況,改影響發展的突出問題,促穩中求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改意識形態和宣傳思想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促團結奮進、喜迎盛會的輿論氛圍;查平安建設和民生實事推進情況,改社會民生領域存在的突出風險隱患,促文明有序、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查全面從嚴治黨各項任務落實情況,改黨組織和黨員在思想、組織、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黨風政風風清氣正。

「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222」現代產業體系:是指縣委、縣政府按照「發展壯大兩大主導、積極培育兩大新興、大力發展兩大特色」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產業布局,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兩大主導產業:即先進裝備製造業、新材料產業;兩大新興產業:即現代物流產業、電子商務產業;兩大特色產業:即旅遊業、高效農業。

科技研發投入強度: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

「四議兩公開」:是村黨組織領導下對村級事務進行民主決策的一套基本工作程序,是基層在實踐中探索創造的一個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四議」是指村黨支部會提議、村「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兩公開」是指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

「氣十條」: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即減少污染物排放;嚴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耗能;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強化節能環保指標約束;推行激勵與約束並舉的節能減排新機制,加大排污費徵收力度,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的信貸支持等。

「水十條」:2015年4月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十條」: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一河一帶兩山四廊」:「一河」即澗河水利風景名勝區,「一帶」即新安與洛陽市之間的生態隔離帶,「兩山」即北部的邙山、南部的郁山,「四廊」即沿G310、洛新快速通道、隴海鐵路、連霍高速4條道路兩側的生態廊道。

「兩不愁三保障」: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目標,即「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六個精準」:扶貧對象精準、措施到戶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五個一批」: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