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靈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 2017年靈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2018年靈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何軍 |
2019年靈寶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二O一八年三月七日在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7年工作回顧 2017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一年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市政府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強支撐、控風險、惠民生各項工作,全市保持了經濟運行平穩可控、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26.1億元,增長7.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9億元,增長7%;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56.1億元,增長9.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1.8億元,增長1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73.3億元,增長1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36.6元,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52.9元,增長9.1%。我市位列2017年全國中小城市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第43位。 (一)堅持抓項目、強載體,發展支撐更加牢固。產業集聚區實力不斷壯大。強力推進產業轉型提質、開放招商提效、項目建設提速、低效資產盤活、要素保障優化五大工程,實施各類項目18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9.1億元、增加值51.7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483.6億元、稅收6.27億元,從業人員達3.2萬人。特色商業區加快發展。新建項目4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2億元。區內服務業法人企業達95家,從業人員達2583人,實現稅收3023萬元。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全年確定的118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9.3億元,占年計劃的126.7%,在三門峽市年終項目觀摩綜合考核中位居第二。 (二)堅持調結構、促升級,產業轉型步伐加快。 工業經濟企穩回升。黃金產業,完成探礦進尺16萬米,新增金金屬儲量10.5噸。金城黃金冶煉項目引進國投礦業注入資本7.9億元,成為三門峽央地合作的成功案例。銅產業,4萬噸動力鋰電池負極專用銅箔項目一期工程主體基本建成;華鑫電解銅箔產能突破2萬噸,居全國第二,銅精深加工產業優勢日益凸顯。農副產品加工業,匯源杜仲易拉罐飲料、新偉菌業加工出口等項目建成投產,國人酒業二期工程主體基本完工,農副產品加工產業持續壯大。我市位居2017年全國工業百強縣市第98位。 特色農業鞏固提升。規模效益持續壯大,深入實施科技興果戰略,分別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合作,建設靈寶蘋果技術推廣站、試驗站,更新發展蘋果3萬畝,新發展現代矮砧蘋果3050畝;國家食用菌改良中心中原香菇良種繁育基地成功揭牌,食用菌總規模達到1.28億袋,總產值突破16億元;合同種植煙葉5萬畝,實現稅收3136萬元;核桃、蔬菜、中藥材、水產養殖總面積分別達到35萬畝、12.8萬畝、10.2萬畝、1.66萬畝。產業化經營穩步推進,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萬畝,總面積達到23萬畝;新發展家庭農場20家、專業合作社50家,總數分別達到140家、530家。品牌建設成果豐碩,「靈寶蘋果」位居「2017中國果業品牌三十強」第三位,榮膺質量之光年度 「魅力品牌」稱號。 「靈寶香菇」成功創建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誌示範樣板。我市被評為首批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農業設施持續改善,弘農澗河城區至函谷關段、灞底河磨里村至國道310段河道治理工程完成年度建設任務,農田水利、貧困村安全飲水等工程穩步推進,新增有效灌溉面積4000畝。 第三產業更趨繁榮。旅遊產業加快發展,成功與中青旅、香港善婷、蘇州道禾等大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實現旅遊產業借智借力發展。投資1.18億元,完成函谷關、娘娘山等7個景區提升工程年度建設任務。漢山景區滑雪場、紅亭驛民俗文化村項目建成運營,成為旅遊發展新亮點。函谷關道德小鎮成功入選全國特色小鎮。圓滿舉辦「第四屆函谷論道·穿越千年函谷關」系列活動,春節期間旅遊市場持續火爆,靈寶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商貿服務業活力凸顯,新建、續建重點服務業項目25個,累計完成投資14.2億元。恒隆廣場商業綜合體、源浩生活廣場等8個項目建成運營。電子商務效益顯著,市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成運營,建設村級服務站點83個。我市被確定為省級第二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三)堅持治污染、修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年政企聯動投入生態建設、環保治理資金達4.7億元。集中攻堅環境整治,重拳打擊違法排污行為,整治取締「散亂污」企業514家,得到省環保督導充分肯定。持續深化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全年多因子空氣優良天數達到243天。全面啟動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重點排污企業管控,涉重金屬企業全部實現廢水「零排放」,域內河流水質持續向好。強力推進環保工程,含重金屬無主廢礦渣處置項目,克服重重困難,快速推進,陽平閿鄉處置場、故縣安家底處置場圓滿竣工;豫靈澗溝處置場主體完工,正在廢渣入庫。鑫安固廢胭脂溝處置場項目建成投用。4條主要河流底泥治理項目加快推進,環保歷史遺留問題正在逐步解決。嚴守生態環保紅線,全面完成小秦嶺、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年度環境整治任務,初步通過國家檢查驗收。實施林業生態建設工程8萬畝,生態環境持續優化。 (四)堅持真脫貧、脫真貧,脫貧攻堅紮實推進。聚焦產業扶貧,積極推廣為民實業、溫氏養殖、浩岩製衣等合作社經營和龍頭企業帶動模式,建成培訓就業基地6個、特色產業基地60個、產業增收大棚370個,覆蓋貧困群眾1454戶5237人,得到了省政府的肯定。積極推進金融扶貧,發放小額信貸2744戶3.37億元,戶貸率達到28.75%。14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全部分房到戶,1297戶4540名貧困群眾即將喜遷新居。明確52個行業部門167項脫貧攻堅任務,加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意外保障、社保兜底等政策落實力度,實現了行業部門政策、項目、資金向脫貧攻堅聚焦聚集。全年累計投入財政扶貧資金6480.5萬元,實施各類項目95個,1269戶4815名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圓滿完成年度脫貧任務。 (五)堅持強功能、補短板,城鄉面貌不斷改善。城鄉規劃修編完善,高標準編制完成2035版城鄉總體規劃,同步開展城市總體設計及28個專項規劃編制。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加快推進,實施項目81個,18個項目竣工,完成投資81億元。城市西出口項目穩步推進,控制性工程高架橋主體完工。中心城區長安路、新華路排水管網改擴建項目建成投用,承載功能持續完善。城市管理不斷規範。深化城市精細化管理,持續完善市政基礎設施,集中整治占道經營行為,規範取締早市、夜市經營攤點200餘家,新設立便民市場4個,改造升級環保式公廁20座,市容秩序明顯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大力實施「道路暢通、環境淨化、鄉村綠化、村莊亮化、農村文化」工程,農村環衛工作機構實現全覆蓋。成功創建三門峽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4個、精品村12個,豫靈鎮文峪村被評為國家級 「美麗宜居示範村」。城鄉出行更加便利。蒙華鐵路快速推進,西閻至川口繞城高速啟動建設,國道310、省道245等幹線公路改建工程順利推進。完成縣鄉公路10.3公里、通村公路43.8公里,城鄉通行條件持續改善,成功創建省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示範縣。 (六)堅持抓改革、擴開放,發展活力顯著增強。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黃金股份公司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扭虧為盈;黃金投資公司與民營志成金鉛公司合作,成功組建河南秦嶺冶煉股份有限公司;東方輔機改製取得階段性成效,國企改革攻堅戰首戰告捷。創新開展「以藥控稅」「發票搖獎」,綜合治稅成效顯著。信用聯社各項指標達到農商行改制組建標準。醫藥衛生、司法、城管等方面改革有序推進。招商引資成效顯著。與國投礦業、中華供銷總社等央企達成合作意向17個,4個取得重大突破。全年簽約項目38個,總投資88.3億元,開工項目27個,完成投資16.2億元。引進省外資金83.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9億美元。創新驅動成果喜人。率先在三門峽市建立2支產業發展基金,總規模達12.5億元。其中,先進製造業發展基金已成功向寶鑫電子、金城冶金等項目注資1.47億元;黃金產業發展基金正在授信審核。公司債、企業債成功獲批。積極推動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化發展,建成各類科技創新平台38個,高新技術領域規上企業達到35家,示範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 (七)堅持惠民生、促和諧,社會事業協調進步。惠民成果持續擴大。財政民生支出比例達68.7%,省、三門峽及我市確定的為群眾辦實事項目紮實推進,一批事關民生的大事難事得到妥善解決。城市集中供熱項目點火運營,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實施棚改項目16個,主體完工10個,建成安置房1366套,貨幣化安置群眾1793戶。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5億元,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2025人,失業再就業5222人。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7.5%、6.7%,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社會事業統籌發展。市第四實驗小學如期招生,市第一幼兒園主體完工,靈寶一高被授予「清華大學優秀生源基地」。新醫院建設穩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46.59萬人,被評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深入推進文化惠農工程,改擴建村級文化大院25個,北陽平遺址保護總體規劃通過省級評審,成功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全民健身示範市創建活動深入推進,在三門峽市八運會上我市金牌、獎牌數位居首位。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整治活動,保持打非治違高壓態勢,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強化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日常監管,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解機制,紮實開展信訪積案化解攻堅、拖欠農民工工資專項整治等系列活動,一批涉及民生、影響社會穩定的信訪積案得到妥善化解。積極穩妥處置非法集資,有效防控區域金融風險。深入推進「平安靈寶」「法治靈寶」建設,嚴厲精準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八)堅持轉作風、提效能,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全面貫徹從嚴治黨要求,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強化擔當作為、深化效能革命」「三嚴三強化」等系列活動,嚴厲整治不作為、慢作為和亂作為,政府的執行力、公信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1件、建議116件,政協委員提案158件。紮實推進「放管服」改革,編制完成行政權力事項清單,取消行政許可事項11項、行政職權事項35項,清理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21項。公布第一批實現「最多跑一次」辦結事項422項,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辦事效率大幅提升。 國防、雙擁、統計、物價、民族宗教、婦女兒童、群團組織、計生、農機、氣象、檔案、史志、防震減災、殘疾人事業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2017年是我市發展史上不同尋常的一年。一年來,我們頂住安全、環保、信訪等歷史遺留問題帶來的巨大壓力,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科學施策,精準發力,解決了一批長期困擾靈寶發展的難題,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奠定了基礎、積蓄了力量。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科學決策、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理解信任、建言獻策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鬥的結果,也是社會各界關心支持、無私奉獻的結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關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辛勤勞動的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向關注家鄉發展的靈寶同鄉,向駐靈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和政法幹警,向廣大客商以及所有關心、支持靈寶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科學審視靈寶現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市的階段性特徵,經濟社會發展中還有許多現實問題,亟需我們去攻克:一是發展面臨着保增長與調結構、轉方式的雙重壓力,傳統主導產業發展乏力,新的增長點拉動不足,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難度加大;二是產業結構不均衡,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比重還比較低,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任重道遠;三是國企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長期積累的歷史包袱大,距離建立現代企業標準還有不小差距,深化改革還有許多難啃的「硬骨頭」需要我們想法設法去克服;四是資金、環境、土地等要素約束趨緊,財政收支矛盾加劇,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區域性金融風險防控壓力依然嚴峻,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任務艱巨;五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業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農民增收渠道不寬,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任務繁重,一些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亟待解決;六是面對艱巨繁重的任務,部分幹部擔當意識不強,攻堅克難能力不足,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營商環境仍需優化。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18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目標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責任重大,意義深遠。 根據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2018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主動融入全省「讓中原更加出彩」、三門峽「三次創業」大局,圍繞打造轉型創新發展示範市、三門峽建設省際中心城市排頭兵、承接「一帶一路」中西部地區重要節點城市、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四大定位」,持續抓好產業提升、項目提速、城鄉提質、民生改善、創新驅動「五大任務」,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着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譜寫靈寶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圍繞上述要求,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6%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左右;進出口總值保持穩定;城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7.5%左右,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約束性指標完成上級下達任務。 三、2018年主要工作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一)突出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做大做強工業,做精做特農業,做活做優服務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做大做強工業。黃金及有色金屬綜合回收利用產業集群,全年完成地質探礦進尺16萬米,新增金金屬量10.5噸,完成黃金產量65噸;全力加快金城黃金冶煉項目建設進度,確保5月份點火試車,年內投產;積極謀劃實施金城冶金黃金精煉、污酸硫化渣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加快實施新凌鉛業多金屬資源綜合利用、黃河金三角礦產品交易中心、黃金小鎮等特色黃金項目,着力打造中西部地區貴金屬生產、加工交易中心。銅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加快4萬噸動力鋰電池負極專用銅箔、朝輝壓延銅箔二期等項目建設,全年完成銅箔產量3萬噸,積極推進國家級銅箔質量檢測認證及研發中心項目,探索建立國家級銅箔產品質量標準,加速銅產業鏈向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電力電氣等方面延伸,着力打造「中國銅箔谷」。先進製造業集群,搶抓中國製造2025機遇,推動製造業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全面完成東方輔機國有股份無償劃轉及改制工作,推動企業技術改造提升,規劃實施有機大分子裂解特種設備製造項目;整合提升黃金機械廠、豫西軸承等機械製造企業,統籌進行招商引資,推動裝備製造業擴量提質,做大做強。充分利用冶煉工業副產品,加強與化工龍頭企業洽談對接,着力謀劃發展磷化工、硫酸化工等產業,打造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 做精做特農業。推動農業提質發展。實施百年果業振興工程,深化與科研院所技術合作,新發展現代矮砧蘋果3000畝,更新改造喬化果園4萬畝,新建喬化果園提質增效示範園20個。完成食用菌栽培1.17億袋,新增食用菌「三品一標」產品3個以上。優化煙葉生產布局,合同種植煙葉穩定在5萬畝以上。深化「一村一品」戰略,穩定杜仲面積,鼓勵適宜地區合理發展核桃、花椒、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優化農產品供給質量,着力提升特色農業規模效益。推進產業化經營。積極發展土地流轉、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提升農業經營組織化程度。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萬畝,新發展家庭農場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0家。擴大品牌效益。探索建立特色農業大數據平台,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信息體系,全力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強化「母子品牌聯動」戰略,大力推進農產品品牌保護與商標註冊工作,3月底前完成「金蘋果」商標註冊;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創建農產品知名名牌,培育壯大一批企業子品牌,提升市場占有率,將品牌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強化基礎支撐。完成弘農澗河城區至函谷關段河道治理、貧困村安全飲水工程等項目年度建設任務,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000畝、節水灌溉6800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平方公里。 做活做優服務業。提升文化旅遊品牌。依託「一關四山」等優勢資源,實施基礎設施、景點景觀、服務管理三大提升工程,推動重點景區整合發展,構建點、線、圈相結合的旅遊線路,打造終極旅遊目的地。全力推進函谷關道德小鎮建設,加快函谷關景區5A級景區創建步伐,提升函谷關文化產業園層次。啟動建設漢城民俗一條街、昌盛田園綜合體等項目,辦好首屆蘋果賞花節,打造鄉村旅遊新亮點。以函谷關古城、城區許家城子、北陽平遺址群、楊公寨等為重點,分批推進歷史文化街區示範點建設,豐富城市靈魂、內涵和記憶,積極創建歷史文化名城。加快發展電商產業。培育壯大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推進小商品批發和電子商務中心等項目建設,帶動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推動外貿進出口總額持續增長。加快構建市、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力爭全市行政村電子商務服務網點覆蓋率達到60%以上。繁榮發展商貿服務業。積極引進電子、信息、傳媒等新興商業項目,推進特色商業區提質增效發展;依託特色農產品和礦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冷鏈運輸、大宗商品交易等現代物流業,加快實施農產品O2O電商物流園、大宗物料交易園等項目,着力打造豫西地區特色消費品、生產資料交易平台,構建服務黃河金三角、影響國內外的大市場。大力培育新興產業。積極培育壯大金融、科技、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加快推進函谷溫泉養老等項目建設,發展大健康、養老產業,不斷豐富三產業態層次,打造黃河金三角現代服務業強市。 (二)壯大提昇平台載體,着力夯實發展支撐 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工程,突出投資拉動,強化產業支撐,為轉型創新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強對「政府投資三年滾動計劃」項目的謀劃、篩選、包裝,不斷豐富項目儲備。堅持重點項目市級領導聯繫分包、部門幫扶、聯席會議、觀摩考評等制度,強化項目台賬管理、跟蹤問效,提升項目建設效率,爭取項目建設在投量、投速和增效上取得新突破。全年計劃實施重點項目118個,總投資457.5億元,當年完成投資179.4億元。 着力提高招商引資實效。準確把握國家宏觀政策和資金投向,聚焦央企、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科研院所,持續抓好項目謀劃、平台建設、委託招商、精準招商、產業招商,引入招商效果前置評估制度,落實招商引資第一引薦人獎勵政策,加快構建靈活高效的招商引資體制機制,提升招商引資精準度和實效性。全年引進省外資金86.8億元、利用外資1.95億美元以上。 推動產業集聚區提檔升級。持續完善園區配套服務設施,加快中小企業孵化園、金城冶煉鐵路專線項目建設,積極籌劃建立產業研發中心,增強承接產業能力,推動園區建設提檔升級。全年區內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10%以上,稅收收入、從業人員分別增長5%以上,成功創建省二星級產業集聚區。 (三)強力推進環境治理,打造綠色美麗家園 堅持全民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經濟與生態良性互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家園。 全力解決突出問題。全面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推動精準治污。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深化水污染防治成果,大力提升鄉鎮現有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加快弘農澗河二期、文峪河、棗香河、陽平河底泥治理項目建設,推動全域河流水質持續改善。全面打響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管控,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探索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着力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 加快修復生態環境。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穩步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和重點修復工程。全面完成小秦嶺自然保護區、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環境整治任務,大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全年完成林業生態提升工程9萬畝,義務植樹310萬株,增強生態涵養能力,打造綠色生態屏障。 集約高效利用資源。堅持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嚴守耕地紅線,規範用地行為,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盤活低效利用及閒置建設用地,大力開發耕地後備資源,全面推進土地綜合整治,最大化發揮土地效益。加快實施大唐、青山等風電項目,鼓勵開發利用新能源。 (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聚焦深度貧困,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堅持精準發力,確保25個貧困村摘帽、6200名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紮實抓好產業扶貧。堅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長短結合、以短為主」,積極推廣浩岩製衣培訓就業新模式,大力謀劃實施特色種養、風電扶貧等到戶增收項目,實現貧困戶產業項目全覆蓋。穩步開展金融扶貧。發揮三級金融服務機構作用,以小額戶貸為重點,積極幫助貧困戶謀劃產業,提升戶貸率。探索開發更多的金融扶貧特色產品,精心遴選帶貧企業,提高風險防控能力,提升金融扶貧的水平和成效。加快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堅持搬遷安置和後續產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通過產業基地帶動、勞動力就近務工等方式,切實解決搬遷群眾的生計保障和後續發展問題,確保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今年再建設易地搬遷安置點4個,搬遷群眾1095人。積極推進行業扶貧。加大教育、醫療、社保兜底等行業扶貧政策落實力度,重點圍繞 「看好病」「防住病」「少生病」「方便看病」,實施「三個一批」健康扶貧行動計劃,提高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衛生服務保障水平,嚴防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提高脫貧實效。 (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堅持城鄉發展統籌謀劃、同步推進,在完善薄弱環節中增強發展後勁,在融合發展中拓寬發展空間,不斷提升發展協調性、整體性。 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依託2035版城鄉總體規劃,加快城市控制性規劃修編,完成重點區域城市設計,科學指導城鄉建設。統籌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和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投資4.1億元,啟動實施多熱源多能互補集中供熱項目,逐步擴大集中供熱範圍。完成城市西出口建設,統籌解決函谷路與新華路、長安路交叉路口堵塞問題,同步打通經二路北段、緯三路等「斷頭路」,暢通城市微循環。實施尹溪路、函谷路、金城大道、長安路等4條城區主幹道路雨污分流改造,減輕污水處理負荷。積極爭取國家儲備林項目,開展弘農澗河、斷密澗河河道治理美化工程,高標準建設城區綠化風光帶,打造城市「綠肺」。創新投融資模式,逐步啟動實施經七路、經五路、緯七路、函谷關連接線等道路工程,進一步拉開城市發展框架,推動「產、城、景」融合發展。 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全面開展城市「雙修」,深入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工程,加快推進城市公共設施、道路管理、廣告店招的「微更新」,讓老城區煥發「年輕態」。以主次幹道、背街小巷為重點,紮實開展市容市貌整頓、經營秩序治理,推動城市治理長效精細。堅持「先易後難」「由近及遠」「由小及大」的原則,着力解決群眾關心、社會關切的「行車難、停車難、如廁難」等問題。全面貫徹新修訂的《河南省物業管理條例》,不斷提高物業管理水平,構建和諧鄰里關係,推動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同步提升,確保2019年省級文明城市提名創建成功。 促進鄉村振興發展。按照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引導支持農民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城鎮市民下鄉、農民工返鄉創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政策,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持續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壯大提升集體經濟。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實施通村公路項目61.2公里,加快彌補農村基礎設施短板,促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力推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戶廁建設改造,新創建垃圾治理達標村102個以上。加快推進4個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試點項目建設,新創建三門峽市級美麗鄉村精品村2個。鼓勵各鄉鎮依託特色產業優勢,發展果食品加工、觀光採摘、民俗文化體驗等產業,重點支持蘋果小鎮、香菇小鎮建設,着力培育一批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三產融合發展的宜居宜業特色鎮村。 鞏固提升基礎設施。紮實做好蒙華鐵路、運寶大橋等重點交通樞紐工程服務工作,積極推進西閻至川口繞城高速工程建設,加快實施國道310南移、省道312改建等重點交通項目,完成澗東汽車客運站改造、窄口水庫港航安全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着力構建「通達便利、高效快捷」的交通網絡。 (六)深化改革開放創新,激活釋放發展動力 按照「三力聯動」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擴大開放,堅持創新引領,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以改革破解發展難題。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效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穩妥推進豫靈鎮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嚴格按照中央、省、三門峽市部署,堅決推進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做好金源公司、黃金投資公司改制工作,加快構建現代企業制度,基本完成重點國企改革任務。積極推進國資公司改革,整合盤活各類國有融資平台,全面提升融資擔保能力。堅持「一企一策」,穩步推進破產企業重組改制,處置盤活殭屍企業,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現資產優化配置。持續完善綜合治稅機制,紮實開展稅收征管年行動,堅決杜絕「跑冒滴漏」,確保應收盡收。全面完成信用聯社組建農商行工作。深入推進教育、司法、戶籍、醫療衛生、文化旅遊等領域改革,充分釋放改革紅利。 以開放拓展發展空間。深化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加強與周邊地區在能源利用、文化旅遊、交通運輸、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全方位、常態化合作,積極爭取共享國家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的各項政策。主動捕捉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謀求與先進發達地區、行業領軍企業的深層次合作。鼓勵支持優勢企業「走出去」,沿着「一帶一路」布局資源開發、投資興業,把靈寶建設成為豫晉陝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交流的中心腹地、河南向西開放的前沿。 以創新激活發展動能。創新投融資模式,在充分發揮現有產業基金作用的基礎上,積極培育發展特色農業基金、旅遊產業基金、先進製造業基金二期,助推主導產業做大做強;鼓勵支持優勢企業上市融資,力爭2到3年內,在工業、農業領域分別新上市企業2—3家,多措並舉破解企業融資難題。積極推廣PPP模式,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撬動民間資本積極參與重點項目建設。弘揚企業家精神,組織開展域內重點企業家培訓,打造一支理念先進、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現代企業家隊伍。創新柔性招才引智機制,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進駐靈寶、紮根靈寶、服務靈寶。用活用好現有科技創新優勢平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以上,確保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以上。 (七)統籌發展社會事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共享水平和均等化程度,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健全社會保障,提高群眾獲得感。全年新增城鎮就業8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全面落實城鄉低保、醫保、養老保險等政策,做好社會弱勢群體救助工作,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構建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繼續實施好2017年開工的5個棚改項目,再開工棚改項目16個,建設安置房屋23669套,貨幣化安置560套;加快安興家園建設步伐,建成保障性住房816套,保障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需求。 發展社會事業,提高群眾幸福感。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不動搖,加快市六小、第一幼兒園建設,完成18所農村中小學改薄任務,優化配置城鄉教育資源。鼓勵發展民辦教育,增加優質教育供給。推動靈寶職專和高級技工學校優勢互補、整合發展,組建技師學院,積極申報創建大專院校。加快市新醫院、疾控中心綜合檢驗樓等項目建設,深入推進分級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醫聯體建設,不斷提升醫療衛生保障水平。深入挖掘北陽平遺址文化內涵,叫響靈寶黃帝文化、中華源頭品牌。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發展具有鮮明靈寶特色的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創新社會治理,提高群眾安全感。強化風險防控意識,持續加大非法集資打擊處置力度,下大力氣解決企業互保互貸問題,積極防控政府債務風險,堅決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紮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平安和諧社會秩序。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隱患排查治理常態化機制,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治理,確保實現「一個杜絕、三個持續下降」目標。深化省級食品安全縣創建活動,加快區域性食品檢驗檢測中心建設,強化食品藥品安全源頭治理和全過程監管,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持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全面化解信訪積案,大力開展平安建設「三創一建」活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 各位代表!經濟再冷不冷民心,財政再難不難民生。今年我們將繼續優先保障民生投入,集中有限財力,聚焦教育、文化、衛生、環保、金融等方面,投資3.4億元,着力為群眾辦好十項重點民生工程:1、完成市第六小學建設工程;2、完成文化體育惠民工程;3、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4、完成醫療衛生設施改造工程;5、完成廣電網絡平台升級改造工程;6、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程;7、完成農村配電網改造工程;8、完成農田水利建設及農業綜合開發工程;9、完成弘農澗河城區段綜合整治工程;10、完成政府金融扶持工程。 我們將自覺適應實踐發展新要求,努力造就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幹部隊伍,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一是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入學習貫徹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樹牢「四個意識」,做到「四個服從」,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想問題、謀發展,確保政府工作始終沿着正確方向紮實推進。 二是一以貫之厲法治。堅持厲行法治,堅決杜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等各類問題。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高標準、高質量辦好人大代表議案、政協委員提案。健全「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大力推行專家諮詢、科學論證、集體討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高度重視審計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三是持之以恆提效能。始終保持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勇於攻堅克難,敢於擔當碰硬,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發揚新時代 「店小二」精神,持續深化「千名幹部幫千企」活動,拿出更多的精力、更實的措施,服務企業、幫助企業,着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深化效能革命,加快 「互聯網+政務」建設,推動更多事項「最多跑一次」,力爭「一次都不跑」,不斷提升辦事效率,優化營商環境。 四是警鐘長鳴守底線。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帶頭髮揮「頭雁效應」,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進一步糾正「四風」和加強作風建設重要批示精神,堅決杜絕工作日午間飲酒等問題。認真貫徹「兩準則三條例」,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提升政府系統從嚴管黨治黨水平。主動接受市監察委依法監察,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從嚴抓好幹部「八小時」以外全程監管,嚴厲打擊「雁過拔毛」式腐敗,努力打造政治生態上的綠水青山。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點、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靈寶而努力奮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