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子長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8年子長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子長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雷興平
2020年子長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子長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2月13日在子長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各位代表:

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8年工作回顧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我縣脫貧攻堅歷史進程中極其重要的一年。一年來,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轉型發展、富民強縣這一主題,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面實施「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做強文化旅遊產業、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戰略,凝心聚力、苦幹實幹,較好地完成了縣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擺脫了連續低速增長的發展困境,全縣經濟社會步入平穩較快發展新階段。實現生產總值114.6億元,增長10%;地方財政收入6.5億元,增長29.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75億元,下降21.2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71億元,增長10.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2%和9.5%。榮獲「陝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爭先進位獎」。

(一)堅持調結構、促轉型,着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充分發揮現代農業園區示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建成省市級「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專業鎮村32個、綜合示範村10個。堅持「前生產、後整理」並重,蘋果面積累計達到26.3萬畝,購置3條4.0智能選果線,陝果集團南家莊、安定現代果業物流園區開工建設。新建改造蔬菜大棚630座、拱棚1176座,新增棚數量是歷年最多的。澗峪岔省級蠶桑現代園區全面建成,蠶桑系列產品投入生產。新增良桑3200畝,管護5萬畝。新建、擴建規模養殖場16個。馬鈴薯、中藥材種植面積分別穩定在24萬畝和5萬畝。全力支持煤油氣生產企業擴能增效,生產原煤1344萬噸、原油75.7萬噸,新打天然氣井143口。車村煤礦一號井地面附屬設施基本建成,主、副、風井掘進工程進展順利;羊馬河煤礦開工建設。工業轉型項目穩步推進,500萬噸低階煤多聯產循環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土方工程完工,工業中試裝置建成。陝北至湖北電力外送通道獲批,為推動薛家溝、魏家岔煤電項目創造了條件。華能、國電投風電項目開工前準備工作就緒。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文化旅遊產業持續發展,子長革命烈士紀念館創建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6處文物點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組織各類文化惠民活動200餘場次,精心舉辦第三屆高柏山山丹丹文化藝術節、首屆「農民豐收節」美食技能大賽等,全年入境遊客69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87億元。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278戶,其中「五上企業」19戶,市場主體累計達到14601戶,非公經濟增加值占經濟總量的比重提高到32.7%。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34.7億元,增長12.8%。

   (二)坚持优环境、抓项目,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围绕省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安排部署,制定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总体方案》和《“10+1”行动方案》,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查摆、大督导、大提升”行动,关心、重视营商环境的氛围初步形成。出台了《争取项目资金考核奖惩办法》《项目前期工作补助经费管理办法》,激励引导部门、乡镇跑项目、争资金。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92个,开复工率96.8%。子长至清涧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子长至姚店高速公路完成征迁,全面开工;经过多方争取,启动了子长至建华寺高速公路项目工可研;210国道子长段完成施工图纸审查。红石峁水库放水塔、输水泵站、库区移民安置房建成,采空区治理试验段完工。县城净水厂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省水务集团子长水务信息化大楼进入招投标。羊马河战役指挥所旧址修复工程完工。公益性公墓建设进展顺利,烈士陵园、殡仪馆基本建成。城乡居民用电“一户一表”改造工程有序实施。完成重点区域绿化1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补植补造22.3万亩,新修基本农田0.91万亩,治沟造地2.1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平方公里。积极参加丝博会、农高会、跨采会等各类招商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拓宽招商渠道,累计引进项目16个,概算投资92.62亿元。

(三)堅持補短板、強弱項,着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對照「57」標準,圍繞「村村過硬、戶戶過硬」要求,持續開展問題整改,紮實推進「八個一批」工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調整完善了《扶持貧困戶發展產業實施辦法》,投入產業扶持資金4944萬元,發放扶貧小額信貸3095萬元,村級互助資金協會發放借款2180萬元,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實現產業全覆蓋。全市春季農業生產暨產業脫貧現場會在我縣召開。積極實施就業扶貧,安置貧困人口就業604人。健康扶貧政策全面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醫生簽約率100%。嚴格落實控輟保學「七長責任制」和貧困戶子女教育資助政策,共資助貧困家庭就學子女7457人次。易地扶貧移民搬遷安置點建設全面竣工,「十三五」期間2961戶9327人搬遷任務全部落實;完成了1635戶農村危房改造。貧困村道路、安全飲水、通動力電、衛生室建設如期達標。實現2355戶7861人脫貧、68個貧困村退出,全縣有望整體脫貧。狠抓中省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大力開展水污染和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全面落實「河長制」,持續實施河道「三清」,縣城污水管網延伸改造工程投入運行,縣污水處理廠擴容和尾水治理項目開工建設,建成楊家園則、安定等7個污水處理廠(站),南溝岔、澗峪岔等4個污水處理廠(站)動工修建,城鎮直排污水問題基本得到規範處理,秀延河水質穩定好轉。堅持「鐵腕治霾」,深入開展「煤種優化、集中供熱、氣化工程、揚塵控制、機動車尾氣和餐飲業油煙」治理,城區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拆改」,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規範政府性債務舉借、資金使用和融資平台管理,化解政府性債務2.12億元,債務總額控制在下達額度內。

(四)堅持抓城鎮、帶鄉村,着力加快城鄉一體化。撤縣設市順利通過民政部論證答辯,已報請國務院審批。啟動了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編制完成了縣城重點片區詳規、控規和旅遊景區、文物保護區等專項規劃。子長中學新校區加快建設,縣婦幼保健院遷建工程開始配置醫療設施和科室裝修,玉家灣、史家畔衛生院綜合樓投入使用。秀延河北岸文化長廊貫通工程開工,文昌山生態公園一期工程完成,新修了順騁佳苑等一批商住小區。縣城新增停車場5處,停車難問題有所緩解。實施了城區重點區域美化亮化工程。延長石油張家莊集氣站至縣城輸氣管道建成供氣。楊家園則、澗峪岔重點鎮基礎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安定省級文化旅遊名鎮建設有序推進。安定中心學校、安定幼兒園、新區移民搬遷房投入使用,西門城牆、縣衙和古院落恢復等21個項目建設步伐加快。安定村被授予「中國傳統村落」稱號。農村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實施了44個建制村181.1公里通村公路,維修改造33個貧困村265.3公里「油返砂」道路,完成257處農村安全飲水提升工程。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編制了《子長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總體規劃》,出台了三年行動方案,圍繞「七改三清三完善」工作重點,實施村莊綠化、淨化、美化,提升村容村貌,新增垃圾中轉站9個、垃圾車23台,為139個村購置了垃圾收集設施。10個綜合示範村創建取得明顯成效,涼水灣村被確定為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崖頭、宋家坪村被確定為市級美麗宜居示範村。

(五)堅持保基本、兜底線,着力增進民生福祉。堅持把新增財力和財政總支出的80%以上用於民生,切實辦好民生實事。圍繞鞏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和「雙高雙普」合格縣創建成果,開展「教育質量提升管理年」活動,強化質量意識,提高辦學水平。縣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取消城鄉居民門診統籌各病種起付線,實現了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和基層首診率達到50%的目標。深入推行食品藥品網格化監管機制和「一票通」管理制度,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專利授權19件。就業再就業和創業工作取得新進展,城鎮新增就業1603人,農民工返鄉創業1998人,勞動力轉移就業3.09萬人次。提高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居民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社會保障救助體系日益完善。分配租賃型保障房424套,發放廉租住房貨幣補貼256萬元。堅持從源頭抓起,加大矛盾糾紛調處力度,積極化解信訪積案,越級訪和「非訪」明顯減少。以開展安全生產「三項攻堅」行動為抓手,深化專項整治和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不斷創新社會治理體系,紮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十個沒有」平安創建,破獲涉惡刑事案件76起,有效震懾了犯罪,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

(六)堅持抓改革、轉作風,着力提高政府效能。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公開政府部門權力、責任「兩個清單」,取消行政許可事項13項。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組建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劃轉移交16個部門187項行政許可事項,實現了「一枚印章」管審批。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梳理、優化審批事項和流程,項目審批由原來的平均266個工作日縮短在120個工作日以內。建成縣鄉村「互聯網+政務服務」平台,實現與省市平台互聯互通,完成238項行政許可事項數據錄入並上線運行,網上可辦率達到76.6%。縣級融媒體中心建成,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推進縣和全省示範縣。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稅收征管機構改革順利完成。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榮獲「全省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範工作先進縣」,連續5年被授予「全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先進縣」,全市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現場會在我縣召開。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21.2萬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4.6萬畝,建成縣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188個行政村均完成清產核資。

堅持依法行政、民主決策,自覺接受人大工作監督、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高度重視人大執法檢查和視察調研,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復率100%。加強重點事項督查督辦,推動工作落地落實。以扶貧領域為重點,狠抓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持之以恆糾正「四風」,政府系統廉政建設取得新成效。

統計、審計、國土資源、物價、質監、雙擁、金融、氣象、通信等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在各類矛盾問題疊加、改革發展任務繁重的壓力下,我們保持定力,攻堅克難,主動作為,譜寫了子長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這得益於縣委的堅強領導、正確決策,得益於縣人大、縣政協的有效監督、鼎力支持,得益於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頑強拼搏。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27萬幹部群眾,向省市駐縣單位、駐地官兵和廣大公安民警,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所有關心支持子長建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審視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一是經濟結構不優,新動能發育不足,尤其是第三產業和非公經濟占經濟總量比重偏低。二是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緩慢,龍頭企業規模小,村集體經濟薄弱,對農民增收帶動作用不明顯;在全縣整體脫貧後,實現脫貧戶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任務依然艱巨。三是土地、生態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壓力進一步加大,開發與保護的矛盾凸顯,全社會保護資源、生態、環境的意識亟待加強。四是隨着城鎮人口的增加,城鎮基礎設施、服務功能、管理水平與群眾的期盼有較大差距。五是一些幹部思想觀念、能力作風、責任擔當與新時代要求不相適應,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對此,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切實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9年總體要求和主要工作任務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改革開放,貫徹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全面落實「四大」發展戰略,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讓全縣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1%和9.2%,萬元GDP能耗降低3.8%。

全縣安排建設項目130個,其中新建項目92個、續建項目38個,總投資268.8億元,當年投資115.1億元。圍繞撤縣設市,着眼長遠發展,順應群眾關切,從這些建設項目中確定了十大重點項目和城鄉20件惠民實事。

十大重點項目:一是子長至清澗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二是子長至姚店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三是500萬噸低階煤多聯產循環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四是羊馬河煤礦建設項目;五是甄家溝煤礦建設項目;六是山地蘋果基地建設項目;七是紅石峁水庫建設項目;八是安定省級文化旅遊名鎮建設項目;九是縣委黨校遷建項目;十是李家岔、寺灣150兆瓦風電項目。

城鎮10件實事:一是子長中學新校區建設項目;二是環城公路連接線路網建設項目;三是縣城淨水廠建設項目;四是縣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和4個鎮污水處理站建設項目;五是城市垃圾衛生填埋場二期擴容工程;六是城區小學幼兒園建設項目;七是公共體育場建設項目;八是棚戶區改造項目;九是南家灣LNG儲氣調峰站建設項目;十是公益性公墓建設項目。

農村10件實事:一是陝果集團子長現代果業物流園區建設項目;二是秀延河川綠色蔬菜產業帶建設;三是子安路沿線標準化葡萄產業帶建設;四是省級馬鈴薯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項目;五是省級蠶桑現代園區優質桑園建設;六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七是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八是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九是賀鄭路三級公路改造工程;十是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項目。

圍繞總體要求和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一是科學規劃,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按照「20字」總要求,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為重點,編制完成《子長縣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2018—2022年)》,制定出台年度實施計劃,按階段、分步驟組織實施。二是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提升現有10個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輻射帶動能力,建設盛宇、郝家川、西山溝3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新增「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專業村30個、專業鎮2個。堅持把山地蘋果放在農業產業的首要位置,作為農業現代化的突破口。提早謀劃、落實地塊,保證完成2萬畝新建園任務;蘋果面積較大的鄉鎮要聘請技術員,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全面落實各項管護措施,提升果品質量;依託陝果子長分公司,建成南家莊、安定兩處集分揀、儲藏、加工、營銷於一體的現代果業物流園區,在北京、西安等大中城市設立延安蘋果品牌店,新增授權使用「延安蘋果」品牌企業3家,通過「後整理」,真正實現延伸產業鏈、提質增效的目標,為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起到示範作用。加快建設秀延河川綠色蔬菜產業帶,新建改造蔬菜大棚、拱棚各500座,實行標準化生產,培育子長綠色蔬菜品牌,蔬菜總產達到14.5萬噸。以澗峪岔省級蠶桑現代農業園區為中心,打造重耳川優質蠶桑產業帶,提升蠶桑業效益。建設子安路沿線標準化葡萄產業帶,新增葡萄面積1000畝。加強「非洲豬瘟」等疫病防控,促進畜禽養殖業健康發展。建成省級馬鈴薯現代農業園區,實施好馬鈴薯優質高產示範基地和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建設項目,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24萬畝。推廣種植特色中藥材1.5萬畝。三是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力度,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為契機,採取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多種股份合作方式,鼓勵各類主體從事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和社會化服務,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主力,其他組織形式為補充的農業經營體系。加快職業農民隊伍建設,重點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農村帶頭人、農場主和企業(合作社)管理者。培育縣級以上龍頭企業10個、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30個、家庭農場50個、職業農民100人。四是深入實施惠農工程,不斷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加快推進紅石峁水庫建設,完成魏家岔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啟動中小河流治理、秀延灌區節水改造、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新修改造基本農田2.05萬畝,全面完成治溝造地配套工程和項目驗收。圍繞建設「四好農村路」,實施非貧困村28條、194.1公里「油返砂」道路改造。提升農村電網自動化水平,改造農村電網51公里。探索建立農村道路、安全飲水等公共服務設施後續運行管理機制,實現政府補助、村用村管、長久受益。統籌抓好農業綜合開發、保護性耕作、糧改飼、農機購置補貼等項目。

(二)聚焦經濟轉型升級,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分析我縣經濟結構和資源潛力,培育發展新動能,重點要在工業轉型升級和第三產業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堅持走「穩油、擴煤、增氣、興電、促轉化」的路子,在穩產增產的基礎上,積極尋求能源轉化的途徑,推動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完成子長礦區總體規劃和區域環評編制、評審,加快煤炭產能建設。車村煤礦一號井年內建成,羊馬河煤礦加快推進,甄家溝煤礦開工建設;已建成未進行竣工驗收的7處煤礦,6月底前完成竣工驗收;對在建和停產的5處煤礦,落實領導包抓責任,逐礦制定幫扶措施,限期達產達效,確保完成1450萬噸原煤生產任務。強化協調服務和環境保障,支持油氣企業勘探開發、技術創新,新打油井300口、注水井120口、氣井81口,全年生產原油76.6萬噸、天然氣3億立方。繼續推進延長10億方天然氣淨化廠建設,加快建設500萬噸低階煤多聯產循環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和4.5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華能李家岔100兆瓦、國電投寺灣50兆瓦風電項目全面開工,做好國電投薛家溝2×66萬千瓦、大唐魏家岔2×66萬千瓦煤電項目前期工作。

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增長點來培育,堅持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圍繞「四大」板塊布局,突出「一城一堡一窟一山」四個重點,全方位展現子長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加快景區景點建設,完成安定古城牆、舊縣衙和臨街古蹟、古院落修復工程,確定運營模式,開展招商活動,安定古城特色街區和小吃一條街投入運營。建設高柏山生態文化園景區道路,完善服務功能。完成子長烈士紀念館、羊馬河戰役指揮所和安定塔陳列布展,提升鐘山石窟、瓦窯堡革命舊址保護利用水平,積極申報謝子長故居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依託景區景點,鼓勵發展農家樂、休閒農莊、特色民宿等鄉村旅遊,打造一批特色旅遊示範村。進一步改善交通、住宿、餐飲、廁所等配套設施,提升旅遊服務水平。以「君到子長、幸福綿長」為主題,精心組織各類旅遊推介、體驗和節慶活動,展示子長文化旅遊獨特魅力,全年接待遊客75萬人次。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無中生有、有中生新」,培育發展新經濟、新業態。鞏固提升「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創建成果,擴大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覆蓋面,培育電商龍頭企業,實現電商和產業深度融合,助推經濟發展。認真貫徹省市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保障措施,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破解用地難、融資難,千方百計拓展民營企業生存空間。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引導民營企業規範管理,守法經營,健康發展。全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400戶,其中「五上企業」16戶,非公經濟占比提高到33.5%以上。紮實做好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和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

(三)狠抓項目建設,拉動經濟持續增長。一是精心策劃包裝項目。認真研究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重大部署,圍繞基礎設施、

生態環保、健康養老、產業鏈建設等,儲備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依託資源優勢,立足發展前沿,謀劃一批產業轉型升級類招商項目。積極推行PPP建設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服務和項目建設,有效緩解建設資金短缺問題。順應國家審批項目新要求,紮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提高項目爭取成功率。二是建立項目爭取考核獎懲機制。全面落實《項目前期經費補助管理辦法》《爭取項目資金考核獎懲辦法》,充分調動鄉鎮、部門跑項目、爭資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項目爭取列入部門、鄉鎮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嚴格兌現獎懲。三是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對重點項目,繼續實行縣級領導包抓、部門鄉鎮包建、現場辦公、集中開工等辦法,加大項目推進力度。建立重大項目縣長月調度會制度,及時研究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市縣重點項目和城鄉20件惠民實事,跟蹤督查,一月一通報。進一步壓縮項目審批時限,推行容缺後補審批制度,加快項目前期工作進度,一季度集中開工一批項目,項目開復工率達到40%以上,上半年達到70%以上。四是切實加強環境保障工作。深入開展投資建設環境專項整治,建立項目建設環境問題清單,明確化解責任和期限,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吃拿卡要、強買強賣、漫天要價、惡意阻工等不法行為,為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四)加快城鎮建設步伐,推進撤縣設市。圍繞撤縣設市和建設延安北部副中心城市定位,實施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編制小微企業創業園區、城區專業市場規劃方案。抓住城市「雙修」試點縣機遇,完善縣城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功能。清子高速公路年內建成通車,加快子姚高速公路建設進度,開工建設清子高速公路引線以及馮家屯、薛家溝、劉家溝、桃樹窪4條環城公路連接線,完成縣城人行道維修改造,貫通秀延河北岸文化長廊。完成縣城污水處理廠擴容及尾水治理工程,實施縣城垃圾填埋場二期擴容工程,推進城區雨污分流項目建設。延伸改造縣城供水、供氣、供熱管網。建成縣城淨水廠、數字化城管指揮平台,縣婦保院、袁家溝社區服務中心投入使用,縣委黨校遷建、水務信息化大樓動工修建,公益性公墓建成運營。啟動桑樹坪、向陽巷等棚戶區改造項目。新建西門坪至瓦窯堡新區大橋,加快建設子長中學新校區、縣中醫院、殘疾人康復中心和居民安置房,推動瓦窯堡新區建設,拉大城市框架。持續開展「多城聯創」,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檢。強化城市執法管理部門職能,推行「以克論淨、深度清潔、以分計時、快速保潔」機制,打造城市精細化管理新模式,加大「兩違」整治力度,提升城市整體形象。繼續抓好安定省級文化旅遊名鎮和楊家園則、澗峪岔重點鎮建設,發揮重點鎮的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提高城鎮化率。

(五)提高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堅持脫貧攻堅是第一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不動搖,全縣整體脫貧退出通過評估驗收後,要紮實落實「不脫政策、不脫責任、不脫措施、不脫幫扶」的防控返貧風險機制,重振精神再出發。一是突出抓好產業扶貧。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根本之策,加大扶持力度,穩固貧困戶產業基礎,在穩產、提質、增效上下功夫。深化「三變」改革,積極扶持發展一批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經營大戶,吸納貧困戶入股、就業,把每個貧困戶都鑲嵌在產業鏈上。注重技能培訓,保證有條件的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有一技之長。二是紮實做好移民搬遷後續工作。全面完善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套設施,加快裝修進度,易地搬遷安置戶10月底前全部入住。把幫扶易地搬遷群眾就業作為重點,採取產業園區、社區工廠、企業吸納和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方式,實現搬遷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真正做到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進一步完善易地搬遷戶舊宅基地騰退復墾規劃,全面完成年度騰退復墾任務。三是不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組織開展評優樹模、文明創建、「愛心超市」、文化下鄉等活動,繼續加大「以獎代補」力度,建立「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獎懲機制,倡導勤勞致富、脫貧光榮,注重發揮貧困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增強自我造血能力。加強「四支隊伍」管理,進一步夯實黨員幹部幫扶責任,堅持物質幫扶與精神幫扶並重,最大限度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四是持續落實好各項扶貧政策措施。做好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金融扶貧、兜底保障等工作,加強項目資金管理,把各項政策措施切實落實到位。重點關注因災、因病、因房等存在返貧風險的貧困戶,研究解決收入水平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群體缺乏政策支持等新問題,制定落實防控返貧工作措施。完成38戶94人脫貧任務,鞏固提升9487戶26056人脫貧成果。

(六)築牢生態和資源保護防線,努力建設美麗子長。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刻汲取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教訓,嚴守生態底線,狠抓資源環境保護,切實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是加強生態建設。認真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和「林業六大工程」,加快推進重點區域綠化和生態修復,完成造林3.5萬畝。充分利用城市空間,做精做細城區綠化美化和景觀小品,提升城市綠化覆蓋率。繼續抓好國家森林督查反饋問題整改,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嚴格征占用林地報批。深入宣傳《延安市退耕還林成果保護條例》,嚴格執行封山禁牧政策,堅持不懈抓好林木管護、生態植被保護和森林防火工作,確保森林資源安全。二是強化資源環境保護。嚴守耕地紅線,鞏固「大棚房」清理整治成果,強化土地利用剛性約束,集約節約用地。紮實做好征占用土地自查工作,全面清查整治違法用地,迎接國家土地例行督查。打好碧水保衛戰,堅守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加強水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進一步夯實「三級河長」責任,持續開展河道「三清」,狠抓畜禽養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嚴懲重處違法排污行為。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年內各鎮和重點社區污水處理站全部建成投用,加強鄉鎮河流出境斷面監測,確保縣境內主要河流水質持續穩定好轉。打好藍天保衛戰,繼續推行城區大氣污染治理網格化監管模式,盯緊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協同攻關、重拳出擊,大力整治「散亂污」企業,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全面落實秸稈禁燒、煙花爆竹限放要求,加快實施煤改氣工程,突出抓好建築工地、煤礦、運輸車輛、堆料場等重點領域揚塵治理,繼續開展露天燒烤和餐飲油煙污染整治,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確保空氣質量持續向好。同時,強化土壤污染調查、管控和修復,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打好淨土保衛戰。對破壞資源環境的違法行為,堅持「一案雙查」,實行違法主體、責任主體「雙追究」。三是集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啟動實施「三清一改」行動。大力整治亂倒垃圾、亂排污水和畜禽糞污現象,改善農村環境衛生;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成1萬戶衛生廁所改造任務;持續改善村容村貌,鞏固提升188個「清潔鄉村」創建成果,建成19個「美麗宜居示範村」、57個「生態村」。

(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着力優化發展環境。一是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按照中省市要求,紮實穩妥進行政府機構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精簡、取消行政審批事項,健全完善政府部門權力、責任「兩個清單」。加快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事項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建立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完善分級診療體系,推進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改革,不斷完善以「三量三度一服務」和「當量值考核」為核心的績效薪酬考核分配製度,提升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進一步完善校(園)長考核和教師培養培訓、考核評價體系,提升教育服務水平。深化財稅管理體制改革,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建立規範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嚴格稅收征管,堵塞跑冒滴漏,強化預算約束,大力增收節支,集中財力保基本、保民生、保發展。二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強化開放意識,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和全省「三個經濟」大格局,以開放合作拓展發展空間,尋找發展新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吸引更多客商到我縣投資興業。建立招商引資推進機制,強化服務保障,切實提高招商項目落地率和資金到位率。三是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提升縣域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實扶持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多渠道降低企業成本。動態調整涉企前置、後置事項目錄,繼續簡化企業開辦和註銷程序,在精簡審批事項和材料申報、優化流程、壓縮時限上持續發力。積極牽線搭橋,增進銀企互動,推廣「智慧縣域+普惠金融」,解決小微企業和農戶貸款難問題。堅持把服務作為最重要的資源,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增強「軟環境」吸引力,着力打造「誠信子長、營商聖地」。

(八)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大民生投入,落實惠民政策,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一是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持續開展「教育質量管理提升年」活動,促進教育內涵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加大教師培養和補充力度,着力解決教師結構性短缺問題;實施好城區小學、幼兒園建設項目,統籌城鄉教育資源配置,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入推進「健康子長」建設,爭創全省健康細胞示範縣,推動健康服務策略以疾病防治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認真總結食品藥品安全網格化監管模式和「一票通」制度,在「實」和「深」上下功夫,賦予改革新內涵。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高科技對縣域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加快實施城鄉居民用電「一戶一表」改造工程。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開工建設公共體育場,建成全民健身運動中心,實施好廣播電視無線台站基礎設施工程,加強基層文化站、室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精心編排陝北民歌劇《任志貞》,繼續開展送文藝下鄉、送圖書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二是織密社保網絡體系。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健全完善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普惠型社會保障體系。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創業帶動就業潛力,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自主創業,加強對零就業家庭、低收入家庭、移民搬遷進城鎮人員的就業援助,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605人,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萬人。高度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制度。三是創新社會綜合治理。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向縱深推進,堅持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依法嚴懲涉黑涉惡犯罪行為。深入開展「十個沒有」平安創建,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夯實基層基礎,進一步提升群眾安全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構建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體系,強化煤礦、道路交通、城市消防、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嚴查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完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增強應急處置能力。經常性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及時化解信訪突出問題,暢通信訪渠道,引導群眾合理表達利益訴求,依法打擊惡意「非訪」、無理「纏訪」,切實規範信訪秩序。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責任重於泰山,使命催人奮進。新的一年,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具體落實到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人民滿意作為追求的最高目標,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切實提高工作效能,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一)堅持依法行政。強化法治意識,敬畏憲法,尊崇法律,堅持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依法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縣政協民主監督,高度重視社會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提高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質量,不斷改進政府工作。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執法責任制和問責制,減少執法事項,避免多頭執法、多層執法。深入實施「七五」普法,增強全民學法、用法、守法的自覺性,加快依法治縣進程。

(二)切實改進作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為民價值取向,多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注意傾聽群眾呼聲,認真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加強學習調研,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着力解決觀念落後、本領恐慌、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問題,切實增強服務群眾的能力。強化責任擔當,敢作敢為,善作善成,對群眾關心的事緊盯不放,對縣委、縣政府部署的工作立說立行,接受任務不講條件,執行任務不找藉口,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實。

(三)加強廉政建設。認真履行「一崗雙責」,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市、縣委實施辦法,以永遠在路上的恆心和韌勁轉作風、糾「四風」,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用制度管住權力,用紀律約束行為。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控「三公經費」,壓減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財力更多用於改善民生。強化審計監督,嚴格財經紀律,為人民用好權力。堅決同一切消極腐敗現象作鬥爭,堅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

各位代表!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面對新目標、新任務,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完成新的歷史使命。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致、攻堅克難、真抓實幹,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富裕幸福美麗新子長而努力奮鬥!




名 詞 解 釋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指以镇或村为基本单位,形成一个镇或村拥有一个以上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苹果产业“后整理”:指对苹果产后进行分拣、分级、冷藏、冷链、包装、加工、销售等后端的改变粗放苹果销售模式的一系列整理过程。

農民豐收節:指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秋分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一個全國性的廣大農民參與的節日。

「五上」企業:指規上工業企業、資質等級建築企業、資質內房地產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規上服務業企業。

   “一户一表”:指由供电部门将计费电能表直接安装到每一户居民住宅,由供电部门直接对每一户居民住宅抄表电费。

「三大攻堅戰」:指脫貧攻堅、污染防治、重大風險化解三大攻堅戰役。

「八個一批」:指產業扶持、就業創業、生態補償、易地搬遷、危房改造、醫療救助、教育支持、兜底保障脫貧工程。

「七長責任制」:指縣長、局長、鎮長、村長、校長、家長、師長等「七長」實行小學畢業班整班交接到初中學校的控輟保學責任制度。

河道「三清」:指清垃圾、清淤泥、清障礙。

「七改三清三完善」:「七改」即改路、改房、改水、改電、改廁、改圈、改灶;「三清」即清理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生產廢物;「三完善」即完善資金投入機制、基礎設施管護機制、村組自我發展機制。

「雙高雙普」:指高質量、高水平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普及學前教育、普通高中階段教育。

「三項攻堅」行動:指道路交通、煤礦和危險化學品安全攻堅。

「三權分置」:指農民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

「四好農村路」:指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

「四大板塊」:指紅色文化、歷史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四大文化旅遊產業板塊。

「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是指政府與企業或私人組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是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的一種項目建設模式。

「城市雙修」:指生態修復、城市修補。

「多城聯創」:指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雙擁模範縣、省級文明城市、省級生態園林縣城、省級環保模範城市、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和省級節水型城市「八個城市」創建。

「兩違」:指違法占地和違法建設的建築。

「三清一改」:指清垃圾、清塘溝、清畜禽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不良習慣。

「三變」改革:指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四支隊伍」:指脫貧攻堅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鄉鎮包村幹部和村「兩委」班子。

「大棚房」:指以建農業大棚之名,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農田,改變土地農用性質的違法違規行為。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三量三度一服務」:指工作數量、工作質量、工作效量、創新度、滿意度、風險度、社會服務在內的公立醫院績效薪酬分配體系。

「當量值考核」:指把服務質量、崗位工作量、技術難度、工作效率四要素的複合量作為學科當量值,全面建立以臨床醫技科室學科當量值為核心的績效薪酬考核激勵機制。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三個經濟」:指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

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指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

「四個意識」:指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四個自信」: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兩個維護」:指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四風」: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三公」經費:指財政撥款支出安排的公務人員出國(境)費、公務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