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
制定機關: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講人為時西安市市長李明遠)
2019年2月20日
http://www.xa.gov.cn/gk/ghjh/zfgzbg/5d4908defd850833ac58a85c.html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西安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8年政府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西安砥礪奮進、負重爭先的一年。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陝西及西安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攬全局,圍繞「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紮實」要求,聚焦「五新」戰略任務和新時代大西安「三步走」戰略,以「追趕超越奮進年、營商環境提升年、招商項目落地年」活動為抓手,銳意進取、奮力趕超,較好完成了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大西安發展穩步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精彩開局。

紮實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生產總值跨越8000億元大關、達到8349.86億元,增長8.2%、增速居副省級城市第一,占全省比重升至34.2%、創14年來新高。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84.7億元,增長10.8%。新增市場主體55萬戶、總數達148萬戶,增速和市場主體活躍度均居副省級城市榜首。淨增「五上」企業736戶,創近五年新高。進出口總值首破3000億元,達到3303.87億元、增長29.6%,增速居副省級城市第一。被聯合國城市發展報告評為「2018全球最具發展潛力新興城市」,入選改革開放40年經濟發展最成功40個城市。

紮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特色農業發展亮點紛呈。深入實施農業提質增效「四大工程」,田園綜合體創建全面啟動,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496家,成功創建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園區達426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171家。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隆重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成功舉辦大西安農民節、中國櫻商大會、世界飲品大會等重大節會,全年休閒農業接待遊客2650萬人次。糧食生產實現「十五連豐」。

紮實加強文化建設,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大力實施「文化+」戰略,新增規上文化企業130家、總量達486家,實現營收500億元、增長23%以上。新增交大西遷博物館等8座博物館、總數達134座。新建實體書店840家、總量達1927家,獲評「中國書店之都」。精心策劃「西安年·最中國」「唐都長安1400年」等文化品牌活動,成功舉辦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2018中歐旅遊年」閉幕式、2018西安國際馬拉松賽、第十七屆西安國際音樂節等重大活動,城牆·碑林歷史文化景區晉級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世界文化旅遊大會永久會址落戶,西安當選「東亞文化之都」。

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着力辦好為民「十大實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8729元和13286元,增長8.1%和9.0%。改造老舊小區243.9萬平方米,完成12個城中村、5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回遷安置,解決12.5萬戶房屋辦證遺留問題。新增學位10.11萬個。新增養老床位7601張,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惠及60.5萬人。12345市民服務熱線高效運行,全市四級政務服務體系更加完善。「1+N社會救助體系」獲國務院通報表揚,榮獲「中國全面小康特別貢獻城市」稱號。

紮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着力打造鐵軍隊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踐行「兩個維護」,紮實開展習近平總書記對西安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貫徹落實情況「回頭看」,堅決肅清魏民洲等流毒影響,開展馮新柱案「以案促改」,不斷強化黨員幹部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充分發揮《問政時刻》《每日聚焦》《黨風政風熱線》等監督平台作用,大力糾治「庸懶散慢虛」作風問題。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積極開展「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專題教育,不斷提升政府自身建設水平,政府執行力、戰鬥力進一步提升。

一年來,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埋頭苦幹,主要做了八方面工作:

(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工業「五個三」行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分別增長9.4%和28.7%,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3.5%。編制出台9個硬科技產業規劃,舉辦2018全球硬科技創新暨「一帶一路」創新合作大會,「硬科技」作為西安原創概念進入國家話語體系。現代服務業占GDP比重40%左右。新增上市掛牌企業16家,金融業增加值實現874.9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4%,其中民間投資增長20.3%。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81.3%,非公經濟占比53.4%,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99%。舉辦中國500強企業峰會和百萬校友回歸等重大招商活動,全年簽約引進項目760個,計劃總投資2.45萬億元,三次集中開工重大項目852個、計劃總投資1.07萬億元,677個市級重點在建項目完成投資4068億元。全年接待海內外遊客2.47億人次、增長36.7%,旅遊業總收入2554.8億元、增長56.4%,西安成為十大國內熱門旅遊目的地城市第一位。

(二)統籌城市高品質規劃建設。城市高質量發展「十字方針」深入實施,「多軸線多中心多組團」空間格局逐步形成,大西安2050空間戰略規劃不斷完善。制定實施支持西咸新區、富閻一體化發展意見,西咸國家級新區建設全面加快,大西安建設有了實質性突破。紮實推進基礎設施補短板行動,實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96個,全年完成城建投資773.6億元。地鐵4號線開通運營,西延路快速路建成通車,打通斷頭路30條,新增公交線路20條、新能源公交車1700輛,73個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加快推進,城市綜合承載力明顯增強。系統推進城市雙修試點,強力開展「四改兩拆」、城鄉環境大整治行動,拆除違法建設1891萬平方米、整治290萬平方米,繞城高速路兩側單立柱廣告實現「清零」。盒馬鮮生等「新零售」競相布局,SKP、大悅城、大融城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建成開業,新增萬眾國際W酒店等高品質酒店15座,言幾又、鍾書閣等一批知名書店相繼進駐,城市品質形象大幅提升。

(三)深化全面創新改革。順利通過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系統評估,14個優秀案例入選全國百佳,6條創改經驗在全國推廣。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市級機構改革按期完成,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居全省第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全年研發投入410億元、占GDP比重4.91%,專利申請總量7.12萬件,技術成果交易額1028.33億元,獲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培育瞪羚企業和小巨人企業404家,「易點天下」成為我市首家獨角獸企業。積極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民參軍」企業達430家,軍民融合產業總收入突破2500億元。開展「創業西安行」系列活動596場,累計建成眾創載體1156個、3281萬平方米,入孵企業和團隊4.18萬家,躋身全國「雙創」城市第一梯隊。

(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和「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為契機,推出開放政策升級版,積極創建「一帶一路」綜合改革開放試驗區。大力發展「三個經濟」,獲批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新增7條國際客運航線、總數達64條,航空旅客吞吐量躍居全國第七,貨郵吞吐量突破31萬噸、增速位居全國十大機場第一,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獲批第五航權。西安港鐵路口岸監管區正式投用,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1235列,實際開行總量、重載率、貨運量全國第一。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127項和西咸新區區域69項改革試點任務全部完成,形成167個創新案例,「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併新模式」等5個案例在全國複製推廣。新增國際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8個,第二國際商事法庭落戶西安。成功舉辦絲路國際電影節、全球程序員節等重大國際活動,在我市投資或設立分支機構的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分別達215和293家。全年引進內資3114.49億元,實際利用外資63.54億美元。西安在開放中贏得了口碑、積蓄了加速趕超的強大動能。

(五)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啟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工作。深入開展「五路」兩側增綠美化、「美麗西安·綠色家園」行動,建成綠地廣場62個,城區新增綠地647萬平方米,完成造林3.56萬畝,免費開放公園15個,順利通過國家園林城市覆審。大力清理整治「大棚房」,完成整改682處、恢復耕地3514.88畝。紮實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問題整改,強力整治黑臭水體,加快江村溝等重點環境問題治理。持續開展「五策治水」,「八水繞長安」生態恢復工程和剿劣水「十大工程」穩步推進。

(六)打好「三大攻堅戰」。紮實推進脫貧攻堅,抓好「八個一批」政策措施精準落地,聯村黨委、扶貧超市等創新舉措在全省推廣,「周至縣摘帽、142個貧困村退出、14534戶4121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指標全部達標,貧困發生率從1.28%降至0.23%。有效開展污染防治,制定實施新一輪「鐵腕治霾·保衛藍天」三年行動方案,聚焦「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燒、增綠」六大行動,全年整治「散亂污」企業16281戶,削減煤炭156.41萬噸,PM10、PM2.5分別下降6.2%、13.7%。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展開,高陵、藍田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加快推進。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底線,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活動,網貸機構數量和交易規模均達到「雙降」要求。

(七)優化城市發展環境。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營企業發展的系列重要講話和中央25號文件精神,制定出台我市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0條措施」,召開第二屆世界西商大會、對外開放暨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成立西商總會,舉辦西安企業家節,隆重表彰優秀企業、優秀民營企業家和優秀創業明星。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三大革命」,持續升級「三大新政」,營商環境綜合排名躍進全國前十。出台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組合方案,西安政務服務網建成投用,「最多跑一次」和「網上辦」分別達90%和96%,企業開辦平均時間從14.1天縮短到2.7天。全年落戶人口80萬,引進培養各類人才38.6萬人。頒布實施《西安市控制吸煙管理辦法》。新建改建各類公廁2098座,提升改造農村戶廁16.7萬座,開放社會單位公廁385座。深入開展「車讓人」等活動,入選全國十大正能量城市。

(八)提升市民幸福指數。全市財政用於民生支出達921.5億元,增長9.7%。新增城鎮就業14.39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2.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6%。組建66個市級、193個區級「名校+」教育聯合體,惠及學生32.5萬人,全市普通高中全部達到省級標準化。新建緊密型醫聯體13個,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154萬人,市人民醫院、國際醫學中心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50045套,近60萬職工利用公積金改善了住房條件。新農合按病種定額付費全面推行。食品藥品抽檢合格率均在97%以上。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疫情。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積極開展「平安鼎」創建活動,刑事、「兩搶」接報警數分別下降14.2%、53.6%。連續7年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過去一年,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秦嶺保護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聚焦「徹底查清、徹底排查、徹底整治、徹底查處」要求,全面徹底整治秦嶺北麓違建別墅問題,依法依規做好撤銷立項、違建拆除、資金追繳、土地收回、覆土復綠等工作,共拆除違建別墅1185棟,沒收9棟,回收國有土地4557畝,退還集體土地3257畝,拆除各類違建162萬平方米,復綠2646畝,實現了政治上查清、整治上徹底、長遠上規範的目標,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

過去一年,我們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74件,政協提案753件,辦復率100%。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積極開展雙擁共建等工作。國家安全、人民防空、民族宗教、防震減災、婦女兒童、參事、統計、檔案、僑務、氣象、地方志、殘疾人等工作取得新進步。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成績的取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英明決策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團結拼搏、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駐市中省單位,向在西安投資興業的企業家、創新創業者,向所有關心支持西安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向駐市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以及海內外同胞、僑胞、友人,致以崇高敬意!

我們深知,西安發展仍面臨不少問題:經濟總量不大,一二三產業內部結構不優,「拳頭」產業、龍頭企業規模偏小、數量偏少;科教、軍工資源優勢發揮不充分,西安製造、西安創造的水平還偏低,經濟實力與創新能力不相匹配;各類惠企政策落實還不到位,企業獲得感還不明顯,民營經濟發展相對滯後;污染防治工作亟待加強,打贏藍天保衛戰面臨巨大壓力,持之以恆有效保護秦嶺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教育、醫療等優質資源總量供給不足、分布不平衡,上好學校難、看大病不方便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安全生產基層基礎薄弱,城市運行安全保障和精細化管理水平還需提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依然存在,政府自身建設還需加強。對此,我們將採取更有針對性、更有力的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19年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是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之年,也是奮力追趕超越、加速高質量發展的攻堅之年。今年市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進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緊扣「追趕超越」和「五個紮實」要求,全面落實「五新」戰略任務,大力培育「三個經濟」,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着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着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增強市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優異的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綜合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和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左右;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8%,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完成省上下達任務。

做好今年工作,需要搶抓以下五個方面機遇:

——搶抓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機遇。用好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區域協調發展和支持西部發展等政策措施,高標準建設「三中心二高地一樞紐」,高水平推進「一帶一路」綜合改革開放試驗區,構建大西安都市圈,全面提升引領、輻射和帶動能力,彰顯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擔當。

——搶抓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機遇。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八字方針」,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集聚先進生產要素,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鏈水平,暢通經濟循環,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搶抓加大基礎設施投資機遇。爭取中省更大支持,全面加快交通、物流、能源、市政、生態環保、農業農村等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推進水電氣暖設施、棚戶區等改造和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建設,打一場基礎設施補短板的主動仗和攻堅戰。

——搶抓加力民營經濟發展機遇。在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招商引資、支持民企發展、激發微觀市場主體活力等方面創新舉措、狠抓落實,推動民營經濟大發展、大突破,讓開放之門開得更大、改革之路走得更快。

——搶抓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機遇。加快教育、育幼、養老、醫療、文化、旅遊等服務業發展,增加高品質有效供給,統籌做好戶籍人才新政服務配套,持續辦好為民實事,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

圍繞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聚焦9個高」工作部署,紮實開展「追趕超越攻堅年」「營商環境提升年」「作風建設強化年」活動,重點做好10方面工作:

(一)聚力打好「三大攻堅戰」

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堅持鐵腕治霾,系統推進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燒、增綠,加快清潔能源替代、柴油車污染治理和新能源車推廣,強化「散亂污」和揚塵污染源分類整治,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和區域聯防聯控,空氣質量排名退出169個城市後20位。堅決整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幫助企業制定解決方案,防止「一刀切」。全力打贏碧水保衛戰,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深化「五策治水」,啟動實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三年行動,加強水源地保護和水體生態修復,新建4座污水處理廠,完成10座污水處理廠提標擴能,修復濕地4000畝。全力打贏淨土保衛戰,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法》,抓好農業用地污染管控和修復完善,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分類工作,落實生活垃圾末端處理系統解決方案,確保5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建成投用。實施江村溝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啟動唐家寨等4個村整村搬遷,從根本上解決江村溝生態環境問題。

全面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三年行動,以鞏固提升、防止返貧為重點,實施增收富民、人居環境、新風文明、公共服務、體制機制「五大提升工程」,統籌打好產業扶貧、就業創業、環境整治等「十場硬仗」,確保有條件的貧困戶至少有1個增收產業,有勞動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大力推進易地搬遷戶舊房騰退、宅基地復墾。強化扶志扶智,激發內生動力。堅持脫貧不脫政策,有效鞏固脫貧成果。

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實行政府舉債負面清單制、舉債終身問責制和債務問題倒查機制,實施債務全口徑動態監測,確保全市政府性債務有序下降。建立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平台,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行為。同時,加強房地產、社會穩定、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等重點領域風險研判,堅守底線、積極化解。

(二)聚力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創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級示範區為目標,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加快突破高端產業、高端環節、高端品牌,打造萬億產業、千億集群、百億企業。圍繞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新能源汽車之都,重點發展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智能製造、光電芯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硬科技產業。實施電氣設備、集成電路等重大產業化工程,集中力量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建設以軍民融合為特色的國家創新高地。支持華為、中興、比亞迪、西飛、陝汽、鉑力特等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發展,塑造「西安製造」「西安創造」品牌,壯大「百億元企業俱樂部」,力爭年內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0家以上。

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質量。深化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着力培育現代物流、科技服務、金融服務、工業設計、文化創意、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現代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向便利化、精細化、高品質升級。制定實施西安國際消費中心建設規劃,開展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實現「買全球、賣全球、享全球」。紮實推進「商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滻灞、西咸等6個城市商業中心建設,推動鐘樓、南門等重點商圈升級。鼓勵發展美食經濟、月光經濟,支持開設品牌咖啡店、連鎖便利店、時尚餐飲店,創建5條特色街區,抓好「大唐不夜城·現代唐人街」國家高品位步行街試點。加快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建設,促進實體零售轉型發展和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力爭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4300億元。

毫不動搖發展民營經濟。全面落實我市《關於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堅決破除民營企業發展「隱性障礙」,打造新型民營經濟示範城市。推行涉企行政事業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公示制度,確保清單外「零收費」。實施民營企業用地優惠政策,實行小微企業「零成本」接電。健全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獎補機制,實施中小企業金融「增氧」計劃,着力解決給民營企業不敢貸、不願貸的問題。建立親清政商關係,完善民營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成立民營企業維權投訴中心。充分發揮西商總會橋梁紐帶作用,繼續辦好西商大會、西安企業家節等活動,讓西商群體自信起來、自強起來、自豪起來!

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圍繞科技、文化、綠色、軍民融合等十大產業,加大金融創新力度,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發揮政府基金引領作用,鼓勵扶持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產業投資等投資基金,支持民營銀行、社區銀行發展,加快打造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搶抓「科創板」設立機遇,深入推進「龍門行動計劃」,推介更多優質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企業上市掛牌,年內新增上市企業2家,新增「新三板」「青創板」掛牌企業10家。

(三)聚力擴大有效投資

強力推進招商引資。更加注重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效益,圍繞產業聚鏈、強鏈、補鏈,充分利用各類招商推介平台,發揮好各駐外辦「前哨」「橋梁」作用,加強城市品牌營銷,積極開展精準化、專業化招商,着力在招大引強、聚新培優上實現新突破。實施差異化招商策略,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庫,明晰全市土地、標準廠房、寫字樓等資源要素,推出產業用地指南,精準開展項目推介、項目流轉,避免同質競爭。全年新簽約百億元項目18個以上,實際引進內資3300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70億美元以上。

全力抓好項目建設。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深化重大項目領導包抓制度,優化規劃、土地、資金等要素配置,全力破解徵地、拆遷、管網遷改等難題。強化項目建設績效評估,落實「通報、督查、考核、約談、激勵」五大機制,不斷提高項目開工註冊率、資金到位率、竣工投產率。深入實施特色小鎮總體規劃,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創新力強的特色小鎮。持續開展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示範觀摩等活動,統籌推進738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年度完成投資3500億元以上。

不斷優化投資結構。結合大西安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推動各類資本向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商貿物流業和文化旅遊業集聚。紮實推進工業項目建設,突出抓好三星二期、吉利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等9個單體投資5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力爭工業投資增長15%以上。充分釋放民間投資潛力,吸引更多民間資本投資我市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特色優勢產業,鼓勵支持民間投資、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力爭年內民間投資增長10%以上。

(四)聚力打造「三化五最」營商環境

縱深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政府數字化轉型,聚焦「一網、一門、一次」目標,推動數據整合共享,持續完善政務服務網功能。啟動西安市市民中心建設,建成全市「政務雲」和「一網通辦」總門戶,推進「無差別全科受理」,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實現「網上辦、掌上辦、馬上辦、一次辦、就近辦」,年內實現500項以上高頻事項「一網通辦」。

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圍繞與市場主體密切相關的開辦企業、辦理規劃許可、獲得信貸等方面,開展涉企政策措施大排查大落實和營商環境滿意度大提升專項行動,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優化環保、消防、稅務、市場監管等執法方式,大力降低企業合規成本,爭創全國營商環境標杆城市。實施新經濟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壯大新經濟產業集群。全年新增小巨人企業260家,各類市場主體60萬戶以上。

打造「雙創」升級版。持續深化「三大新政」,開展「雙百萬」工程,以更好的環境、政策、舉措引才聚才,年內再落戶各類人才40萬人以上。深入推進「創業西安行」系列活動,升級各類雙創載體平台,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動孵化器、眾創空間從數量向質量轉變。爭取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推動「五大創業經濟」取得新突破。統籌抓好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範城市和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建設,高標準辦好2019全球硬科技創新暨「一帶一路」創新合作大會、西安國際創業大會和國際創業大賽、第三屆全球程序員節等活動,讓「創業西安」城市品牌越來越響亮。

(五)聚力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不斷提升西安文化影響力。圍繞世界文化之都定位,大力發展「互聯網+文化+外貿」新模式,辦好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第八屆西安戲劇節和東亞文化之都、「唐詩之城」系列活動,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藝術精品。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建成一批農村文化禮堂,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積極引進文化運營企業和產業化項目,抓好文化交流基地建設,繼續辦好「石榴花之春」中韓文化交流等活動,積極申辦絲路衛視,支持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藝術品交易平台和華商傳媒等做大做強。全面實施文化復興工程,建設西安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數據庫,用好兵馬俑、大小雁塔、城牆等名片,豐富「西安語言」,講好「西安故事」。強化歷史文化遺址保護和開發利用,加快推進三學街、七賢莊、小雁塔、大唐東市等特色片區建設。大力發展非遺經濟,支持有條件的區縣創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建設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圍繞世界旅遊時尚之都定位,堅持全域旅遊理念,聚焦「商養學閒情奇」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建立大旅遊產業生態圈。實施旅遊國際行動計劃,用好「過境免簽+第五航權」政策,讓西安成為全球遊客出遊必選、途經必游的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構建現代旅遊服務體系,加快高品質酒店建設,實施精品民宿發展三年行動,加快推進灃東華僑城旅遊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建設,抓好朱雀·太平景區、大明宮遺址公園、翠華山·南五台創建5A景區工作。辦好「西安年·最中國」系列品牌活動,力爭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3億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3000億元。

深化書香、音樂、博物館之城建設。實施「書香西安」重大文化設施提升工程、「品讀西安」文化發展工程,推廣「書店+咖啡+茶吧+文創+零售+互聯網」等新型業態一體的綜合書店,讓書香成為古城的獨特味道。建設提升一批大中型演藝場館、音樂主題示範街區、音樂特色小鎮和社區「音樂角」,辦好西安國際音樂節、「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博覽會等品牌活動,實施「西安音樂人回家」計劃和專題招商引資活動,讓音樂成為古城的時尚韻律。全力支持省三大博物館改造提升,加快實施西安博物院改擴建項目,鼓勵民營博物館發展及各類數字博物館、智慧博物館項目建設,把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標識地品牌叫響做亮。

打造會展、賽事、文創名城。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加快「三中心」建設,積極爭取承辦國家重大主場外交和國際大型會議,辦好歐亞經濟論壇、絲博會等品牌活動,全年舉辦規模以上會展活動260場以上。大力推進「體育+」,積極申辦全國、國際高級別體育賽事,辦好2019西安國際馬拉松等精品賽事,做好十四屆全運會各項籌備工作。大力發展文創產業,推動會展、會議、賽事、產業、園區融合發展,加快建成一批創意街區、創客空間、文創園區和特色小鎮,培育一批國際文化企業和文創品牌。

(六)聚力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統籌抓好兩個「國字號」創新改革示範工程。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和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抓好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和運營試點城市建設工作,積極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大力實施「高校+」戰略,健全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和產業化率。探索建立吸引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創新團隊有效機制,實施爭創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爭取更多大科學裝置、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前沿技術創新平台和產業創新平台落地西安。加快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國家技術轉移西北中心建設,推進中科院西安科學園、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鎮等項目,打造絲路科創中心、國家創新高地。持續推進軍民融合創新,加快軍地科技、軍地經濟融合發展,力爭軍民融合產業總收入達2700億元以上,「民參軍」企業達450家。

創建「一帶一路」綜合改革開放試驗區。落實自貿區建設「53條」新政,爭取設立新的自貿片區,積極研究申報內陸自貿港,打造自貿試驗區升級版。支持西咸新區自貿區建設中醫藥健康養生產業聚集區,加快建設西安綜合保稅區和西安航空綜合保稅區,推進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城市和二手車出口試點申報。紮實推進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打造跨境電商產業集群。深化「兩園兩地」合作模式,加快推進歐亞經濟綜合園區、中俄絲路創新園和中歐、中德、中法等國際園區建設。鼓勵陝鼓、西電、法士特、隆基股份、愛菊集團等本地骨幹企業開展跨國併購、境外投資、境外園區建設和國際產業合作,確保全年進出口總值達到3500億元以上。創新國際人文交往模式,加快領事館區建設,着力做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友城結對工作。加快建設一批高服務水平的國際化社區,為外國人來西安工作生活提供更大便利。

打造「三個經濟」發展示範。出台加快發展「三個經濟」實施意見,着力培育具有比較優勢的國際產業體系和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推進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西安火車站改擴建等重大項目建設,不斷提升全要素流通能力,促進樞紐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加快航空、鐵路口岸以及進口商品展示交易、跨境電商國際合作、加工貿易轉移承接等平台建設,着力構建交通商貿物流、國際產能合作、科技教育、國際文化旅遊、絲綢之路金融等五大中心。加快西安新築鐵路物流基地、長安航空營運基地、西咸新區現代服務貿易企業聚集區建設,支持空港保稅物流中心申報綜合保稅區。促進「長安號」高頻次運營、高質量發展,力爭全年開行1800列以上。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集中監管和國企混改,組建一批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規範完善國企法人治理結構。做好天然氣價格疏導工作,實施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季節性差價制度。繼續做好國有林場改革,確保通過國家驗收。完成機構改革任務,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創新公共資源配置方式,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七)聚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堅定不移保護秦嶺生態環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秦嶺生態保護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鞏固和拓展專項整治成果,用最鮮明的政治立場、最自覺的政治擔當、最堅決的實際行動,持之以恆有效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加快修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規劃》《辦法》,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旅遊發展、村鎮建設等專項規劃。建立秦嶺生態保護基金,實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負面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構建「數字秦嶺」全方位監督體系,完善區縣、鎮街、村(社區)三級網格化管理,健全常態化專項執法檢查機制。加快秦嶺國家公園建設和生態修復,開展「愛我秦嶺」活動,切實保護好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讓綠色成為城市最優質的資產。構建綠色生產方式,明確禁止和限制發展的行業、生產工藝和產業目錄,制定實施綠色循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在高新區、經開區等產業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試點,推進產業結構綠色轉型。促進能源消費綠色升級,強化燃煤清潔高效利用和城市供氣管網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加快花城、綠道建設,推進「五路」兩側及「1+38」酒店周邊區域綠化提升,年內新增城市綠地不少於600萬平方米。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深入開展節約型機關和綠色家庭、社區、學校等創建活動,引領綠色生活新時尚。

健全生態安全保障體系。完善《大西安生態綠色空間體系規劃》,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科學確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准入清單。實行最嚴格環境執法監管,建立統一的監管和執法體制。設立「西安生態日」,建立生態補償標準體系和生態補償資金穩定增長機制。

(八)聚力增強城市功能品質

優化完善城市功能板塊。堅持「精準落子」,面上建新城、拓功能,線上密網絡、暢交通,點上抓整治、提品質,推動城市能級躍升。堅持「十字方針」,加快編制統一的、全覆蓋的國土空間規劃,強化城市設計和「城市雙修」。用好增量土地,重視低效存量土地開發,促進土地集約利用,避免新增違法用地。統籌推進大西安多軸線、多中心、多組團協同發展,加快建設軟件新城、長安大學城、灃西絲路創新城、東部新城等示範區,重點培育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中央文化商務區、西軸線中央商務區等增長極,推動空間結構調整、產業格局重塑,促進高端要素資源集聚。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實施「城市大腦」計劃,推進智慧治理、發展智慧經濟、共享智慧生活。

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全面構建公共服務設施網絡體系。啟動「5個一千公里」計劃,全面加快路網、管網、綠網、市政設施建設步伐。啟動公共交通「3個一千」行動,全面加快「公交都市」建設。加快地鐵5、6、9號線等在建工程進度,啟動軌道交通建設三期規劃,確保1號線二期開通試運營。實施「交通+」戰略,大力推廣TOD、XOD模式,加快上蓋物業開發。協調推進國省幹線改擴建工程,啟動西安外環高速南段、東三環至臨潼和西戶快速幹道建設,推進西閻快速幹道項目。推動5G應用示範和產業合作,加快站址規劃和基站建設,打造「無線西安」。

不斷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聚焦「潔化」,進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類處置設施體系,深入推進「煙頭革命」「廁所革命」,新建改建各類公廁1225座,提升改造農村戶廁20萬座。聚焦「綠化」,加快65個綠地廣場和口袋公園建設,改造提升40個老舊綠地廣場,開工建設3個主題公園,建設一批城區綠化景觀示範路,植樹造林3萬畝。聚焦「美化」,持續推進「四改兩拆」,加快實施城中村、斷頭路、違法戶外廣告「三年清零行動」,抓好開放式校園、開放式公園、開放式街區「新三大提升」。聚焦「亮化」,整體設計策劃「三環兩河三橫六縱」亮化,提升重點路段夜景亮化和樓宇亮化水平。聚焦「序化」,加快城市管理綜合服務平台建設,強化道路、街面、社區等城市末端管理,持續開展「車讓人」等主題活動,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質。

加快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建立關中平原城市群常態化交流平台和溝通機制,在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產業協作、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等方面,對接落地重大項目。加快西咸、富閻一體化進程和西銅、西渭融合發展,推進西咸新區國家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試驗區建設,協力建好富閻產業合作園,構建區域發展共同體,帶動關中平原乃至中西部城市群融合互動發展。

(九)聚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全力打造美麗宜居新鄉村。緊緊圍繞「五個振興」,加快推進「五個美麗」建設。不斷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實施「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開展農村垃圾、污水、廁所「新三大革命」。推進行政村規劃編制全覆蓋,完成400個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創建50個「五個美麗」樣板村,累計建成300個美麗宜居示範村。大力弘揚優良鄉風民俗,辦好農民豐收節等主題活動,營造全社會關注「三農」、關愛農民的良好氛圍。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積極培育發展農業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和職業農民,持續開展「四大提升工程」,不斷完善「一區三帶七板塊」現代農業發展格局。大力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力爭農產品加工經營收入達到650億元。培育壯大農村電子商務主體,打造5個電子商務示範鎮,25個電子商務示範村,農村電商企業突破400家。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臨潼創建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支持周至創建獼猴桃知名品牌示範區,建設好藍田縣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深入推進「大棚房」專項清理整治,堅決遏制農地非農化現象。抓好非洲豬瘟防控。

探索城鄉融合發展新模式。加快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三變」和金融改革,穩妥推進宅基地改革,高標準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市推進試點任務,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啟動實施幹部聯鄉、能人回鄉、市民進鄉、資本下鄉、企業興鄉「五鄉行動計劃」,出台村集體經濟發展獎勵扶持辦法,推動農民增收致富。堅持遠郊區縣綠色生態優勢和開發區輻射帶動優勢相結合,共建產業園區,共謀繁榮發展。

(十)聚力滿足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千方百計穩定就業。堅持把穩就業放在突出位置,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統籌推動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深入實施治欠保支三年行動計劃,切實保障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實施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擴大職業技能培訓規模,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4萬人,職業技能培訓4.8萬人次。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面提升公辦學校辦學質量,持續做大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新組建市級「名校+」教育聯合體40個以上。出台新一輪中小學、幼兒園布局規劃,全面開展城鎮住宅小區配建教育設施排查整治工作,落實加大財政教育投入和支持區縣教育發展若干政策,啟動新建中小學34所、幼兒園54所,擴建中小學62所、幼兒園21所,確保新增中小學學位8萬個、幼兒園學位2萬個以上。大力發展特殊教育、網絡教育和職業教育,支持駐市高校「雙一流」建設,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實施引進新十大名校、十大國際學校「雙十計劃」,打造「一帶一路」教育中心。設立「一帶一路」獎學金,做大絲路大學聯盟,打造留學生之城。

推進健康西安建設。深入推進健康家庭、健康社區、健康村莊等8類「健康細胞」創建,做好國家衛生城市覆審,全面提升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持續開展綜合醫改,抓好國家藥品集中採購試點工作,健全完善緊密型醫聯體分工協作和雙向轉診機制,拓展智慧醫療應用場景,搭建全市統一的預約掛號系統和支付平台。繼續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做好疫苗使用和預防接種提升工作,加快紅會國際醫院、國際兒童醫院建設,不斷增加優質醫療資源供給。完善醫養結合政策,大力發展養老產業,全年新增養老床位6400張以上。積極引進國際醫療機構,鼓勵現有醫院開設國際院區,爭取區域醫療中心落地,打造「一帶一路」國際醫療中心。

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決扛起穩定房地產市場主體責任,把居住用地「兩個20%」原則落實到今年土地儲備供應計劃中,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年內新建保障性住房4萬套,實施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改造200萬平方米。繼續實施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護航行動」,完善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制度,優化「1+N」新型救助體系,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救助能力和救助覆蓋面。全力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讓市民生活更便捷、更舒適。

建設更高水平「平安西安」。抓好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繼續開展建築施工、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安全攻堅行動,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完善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切實保障城市運行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嚴防嚴管嚴控食品藥品安全風險,確保市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大力推進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紮實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持續開展「平安鼎」創建活動,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厲打擊盜搶、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打造全國最具安全感城市。

同時,加強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和後備力量建設,認真做好退役軍人事務和優撫雙擁工作,紮實做好民族、宗教、外事、氣象、地震、統計、檔案、地方志等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僑聯、科協、殘聯、慈善等事業發展。

四、全面建設新時代人民滿意政府

旗幟鮮明講政治。主動對標對表,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推進「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專題教育,不折不扣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各環節,堅決貫徹市委決策部署,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確保政令暢通、執行有力。

擔當作為抓落實。堅持「干」字當頭,突出「實在實幹實績」導向,全面落實「三項機制」,營造肯干、實幹、能幹的濃厚氛圍。堅持問題導向,當好「施工隊長」,踐行「一線抓落實工作法」,形成上下貫通、層層負責的主體責任鏈。牢記初心使命,堅決兌現承諾,為群眾福祉擔當,真心實意為群眾干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堅持以實績論英雄,落實國務院「30條」激勵支持措施,對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區縣、開發區進一步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真正讓願幹事、能幹事、干成事的受褒獎、得實惠。

馳而不息強作風。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市委實施辦法,大興求真務實之風,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疾,切實解決幹部隊伍中的「庸懶散慢虛」問題。堅持低調務實不張揚,事不過夜馬上辦,始終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為民造福的不懈奮鬥詮釋「人民勤務員」的政治本色和使命擔當。

清正廉潔樹形象。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時刻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深刻汲取秦嶺北麓違建問題慘痛教訓,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嚴守西安鐵軍「六條鐵規」,嚴防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嚴格遵守憲法法律,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監督和監委監督,主動接受群眾和媒體監督,加強審計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努力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新時代要有新氣象,大西安要有大作為。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鬥、逐夢前行,全面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奮力譜寫大西安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和全市人民高品質幸福生活的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