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張曉燕
2021年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盧氏縣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2019年和今年以來工作回顧

編輯

2019年以來,在省、市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以脫貧攻堅統攬全縣工作大局,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縣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取得了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15.65億元,增長8.2%;一般財政預算收入完成8.13億元,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1%;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96.1元,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8.8元,增長11.2%。

一年來,重點抓了以下七項工作:

凝心聚力促脫貧

編輯

突出精準策略,下足繡花功夫,緊盯貧中之貧,攻克堅中之堅。2019年,全縣3398戶8839人達標脫貧,85個貧困村脫貧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98%。群眾認可度等各項脫貧指標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2020年2月26日,經省政府研究批准,盧氏縣正式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掀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嶄新一頁。強化產業就業帶動。52家帶貧龍頭企業發展迅猛,375個產業扶貧基地建成投產,229個產業扶貧項目陸續見效。全縣4.1萬名有就業能力和意願的貧困家庭勞動力實現全部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7088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830萬元;2019年貧困戶產業就業收入超7億元,戶均收入3.8萬元,發放產業就業獎補資金2300萬元,1.8萬戶群眾受益。貢獻金融扶貧智慧。全年新增金融扶貧貸款2.66億元,金融扶貧「盧氏模式」被列入全球最佳減貧案例和全國金融扶貧典型案例,榮獲河南省勞模助力脫貧攻堅「十面紅旗單位」稱號;全省金融暨產業扶貧推進會再次在我縣召開。加強搬遷後續管理。全縣55個安置點成立黨支部22個、黨小組33個,設立居委會19個,居民小組160個,安排社區公益崗位2000餘個,建成產業扶貧基地71個,16500餘名搬遷群眾實現就近就業,初步實現「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生活好」目標。幫扶合力持續增強。鄭州市、省農業廳、鄭州大學、海關總署、懷柔區對口幫扶持續發力,累計投入、引進幫扶資金超8億元,為盧氏脫貧事業提供了強力支持。問題整改有力有效。逐村逐戶逐項開展「大排查、大整改、補短板、強基礎」等活動,11類8.6萬條疑似問題全面整改到位,工作基礎不斷夯實。

千方百計穩增長

編輯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項目投資穩步提升。年度確定的88個重大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04.9億元。完成招商引資104.7億元;實際引進省外資金40.05億元。綠色農業提質增效。成功創建省級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食用菌生產規模突破2.2億棒,綜合產值達26億元,帶動農戶3.5萬戶,其中貧困群眾8250戶,戶均增收1.8萬元以上。實施了百萬畝核桃提質增效工程,帶動1.3萬戶貧困戶,戶均增收3000餘元。高效連翹面積突破百萬畝,丹參、黃芩等中藥材達到2萬畝,培育中藥材合作社185家。煙葉面積穩定在7萬畝,產值2.6億元,完成稅收5600萬元。完成綠色食品認證15個。特色工業轉型升級。總投資113.3億元的27個工業重點項目進展順利。浩洋服飾、聖瑪斯等企業通過「三大改造」,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盤活新潤礦業等4家停產半停產企業,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和項目61個,其中「四上」企業34個;特色商業區東大街全面貫通,南區、中區建成運營,北區有序推進。第三產業提速快進。官道口新坪村等7個旅遊扶貧開發項目建成運營,豫西大峽谷等3個4A級景區提質增效。成功舉辦首屆全球文旅創作者大會(盧氏分會場)暨2019中國•盧氏槐花節等一系列活動,先後榮獲「中國最佳康養休閒旅遊名縣」、首屆百佳「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等榮譽稱號。年接待遊客79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7.76億元。電商產業穩步發展,電子商務交易額7.5億元,網絡零售額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4%、21.4%。

城鄉建設提質量

編輯

推進「百城提質」建設,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品質明顯提升,永濟路等5條道路建成通車,靖華西路等10條道路有序推進,新建路等5條道路雨污分流全面完成,棚戶區改造、思源水廠等工程進展順利。完成城區綠化14.7萬平方米,持續開展「打非治違」等專項行動,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整潔暢通有秩序的社會好生態持續鞏固。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交通建設提速發展,浩吉鐵路通車運營,欒盧高速如期開工,盧洛高速有序推進;全縣所有行政村和20戶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車所有行政村真通實達;「四好農村路」示範縣成功創建。水利保障持續強化,金盧(雞灣)水庫通過批覆立項;洛河城區段水生態提升一期工程全面完工;改造飲水工程242處,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得到全面解決。電力通訊持續發展,大唐石牛嶺風電併網發電,23個行政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全部竣工。人居環境大幅改善。建立城鄉環衛一體化運營模式,所有行政村垃圾治理實現全覆蓋;大力開展拆舊復墾、「危房清零」等行動,拆除舊房36.8萬平方米,改造危房6052戶,創建「五美庭院」3962家,村容村貌明顯提升。

綠色發展保生態

編輯

深入貫徹「兩山」理論,堅持生態立縣,促進「三生融合」。全年優良天數304天,同比增加20天,空氣質量全省排名由第7位上升到第5位。投資260萬元,完成縣級4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項目建設;洛河、老灌河、淇河水質穩定達標。建立健全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加強危廢重點單位監管,土壤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省級生態示範縣通過驗收。造林14.5萬畝、森林撫育29.6萬畝,完成南山北嶺、國省道等新增綠化任務。

改革創新增活力

編輯

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不斷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12345」政務服務熱線共受理群眾各類訴求3100件,績效考核全市第一。「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工程服務遍及所有貧困村;引進人才團隊7個、人才項目7項,申請專利106件。經濟體制、社會信用、醫藥衛生、財稅征管、商事制度等重點領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

不忘初心惠民生

編輯

民生實事有序實施。洛河城區生態治理、洛神公園提升改造、西沙河及洛北大渠等民生實事較好完成。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中小學教育質量不斷提升,全年投入資金1.35億元,教育教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所有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衛生室全部建成。困難群體參保全覆蓋,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率達96.6%。就業數量持續增加,城鎮新增就業7277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62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18%。社會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發放社會保險金4.4億元、低保等社會保障金8682萬元。縣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異地新建、縣醫院新建醫技綜合樓和心血管醫院綜合樓及殘疾人康復中心等醫療項目有序推進。社會治理效果明顯。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積極預防化解社會矛盾,安全生產、信訪形勢平穩,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文明創建樹新風

編輯

「三城聯創」持續推進。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省級園林縣城創建成果進一步鞏固。文明實踐活動實現常態化開展。新建縣級實踐中心1個、鄉級實踐所20個、村級實踐站278個、縣直單位實踐站70個,組建服務隊472支,註冊志願者8143名。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全面築牢。廣泛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省市勞模等先進典型選樹活動;新創省級文明鄉鎮2個、文明村3個、文明單位22個。持續開展「爭創農村文明誠信家庭」活動,表彰「標兵戶」2485戶;全面落實文明戶、標兵戶縣內免費體檢等激勵政策,向上向善、誠實守信、自強自立、和合包容、孝老愛親的良好社會風尚進一步鞏固。

階段總結

編輯

各位代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在縣委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團結一心、和衷共濟,着力早部署快啟動、強指揮明職責、防輸入控擴散、保供給重引導,廣大醫務工作者捨身忘我、無畏逆行;廣大基層幹部、公安幹警、志願者不懼風險、堅守崗位;廣大民營企業、在外鄉親情系桑梓、火速馳援;廣大黨員衝鋒在前、英勇奮戰;廣大人民群眾充分理解、配合支持,鑄就了一道抗禦疫情、護佑生命的人民防線,實現了全縣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雙項為零」。我們在全市率先調整卡點布局,率先啟動復工復產,率先出台惠企業穩經濟系列政策,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秩序有序恢復,初步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戰雙贏」。我們堅決響應黨中央和總書記號召,選派7名精幹醫療隊員千里馳援武漢,為打贏武漢保衛戰貢獻了盧氏的「硬核」力量。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38萬盧氏人民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和大義,書寫了和平年代保家護國的壯麗篇章!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英雄的盧氏人民、向關心支援盧氏抗疫的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狠抓政府自身建設,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紮實推進「基層減負年」,持之以恆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減少文件、會議30%以上。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認真辦理縣人大代表建議52件、政協提案121件。國防教育、人防、雙擁、統計、民族宗教、市場監管、檔案史志、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等各項社會事業均取得新業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儘管高質量脫貧摘帽的目標曾讓我們倍感壓力,但取得的成績也令人歡欣鼓舞。這主要得益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得益於省、市和縣委的堅強領導,得益於全縣人民的不懈奮鬥。此時此刻,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職工,向駐盧部隊、武警官兵、政法幹警,向各人民團體和關心支持盧氏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脫貧成效還需進一步鞏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縣域經濟體量小、層級低的問題依然存在;幹部能力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更加有力舉措加以解決。

今年發展主要目標和下一階段工作總體部署

編輯

2020年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的關鍵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的重要一年,做好各項工作尤為重要。根據中央、省、市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確定今年全縣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和市委安排部署,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搶抓機遇、做強優勢、補齊短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鞏固脫貧成果、產業發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等工作,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高質量,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在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中砥礪實幹、奮勇爭先。

綜合研判形勢,我們對疫情前考慮的預期目標作了適當調整。今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以上,城鎮和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如期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退出,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新增城鎮就業70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環保指標完成市定任務;在守住「六保」底線,穩住經濟基本盤的基礎上,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努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確保「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十個方面工作。

鞏固減貧成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編輯

堅持「四個不摘」。堅決落實「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要求,不斷加大行業扶貧政策落實力度,上足上活幫扶措施,全力鞏固脫貧成效。

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完成剩餘1542戶3255人貧困人口減貧任務,完成剩餘2個貧困村脫貧退出任務。做好767戶2752人「兩類戶」的持續幫扶,確保不出現返貧致貧。

深化金融扶貧。完善提升金融扶貧「盧氏模式」,拓寬貸款路徑,推進普惠金融,全面落實「企業貸」「香菇貸」和政銀擔;做強擔保平台,實現中小企業投資擔保公司股本金增加到1億元以上,更好為中小微企業貸款提供融資擔保;推進鄉村振興暨金融扶貧大數據中心建設,年內建成投用。

夯實增收基礎。持續加大產業扶貧投入,規範帶貧模式,健全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大力開展消費扶貧、電商扶貧,拓寬農產品流通和銷售渠道;興產業、擴就業、促創業,落實就業創業政策,拓寬就業增收渠道。

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利用配套產業基地、公益崗位等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實現每戶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發揮好搬遷社區居委會和「六大員」作用,實現搬遷群眾自主管理;落實搬遷群眾就學、就醫、就業保障;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樹立良好社會風尚。

強化社會保障。持續推進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持續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社會最低保障、農村低保等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範圍;對特困人員、孤棄兒童等特殊群體,全面落實相關養育和保障政策;對生活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全面落實「兩項補貼」政策。

強化投資拉動,蓄積經濟發展新動能

編輯

加快建設保投產。全面抓好2020年總投資439.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3.1億元的102個重點項目建設。重點抓好食用菌產業園等4個省重點項目建設;全力抓好總投資267.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9.1億元的32個市定重點項目建設,繼續實行「五個一」推進機制,確保如期投產見效。

精心謀劃備後勁。把握疫情帶來的產業重組和國家「兩新一重」等政策機遇,主動對接戰略層面的新興產業、先導產業、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深度謀劃一批具有前瞻性、實效性的重大重點項目,增強發展後勁。抓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省「十四五」規劃盤子。

爭取資金添動能。準確把握上級政策性資金投向,最大限度擴大中央預算內資金、省專項建設資金和政府專項債券的爭取規模,全年實現爭取政策性資金10億元目標。着力擴大民間投資,為非公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持。

激活消費增活力。大力培育綠色消費、信息消費、數字消費、康養消費等新興消費增長點,推動線上消費乘勢增長,促進線下消費加快回補。合理設定流動攤販經營場所,不斷增強市場活力。

聚焦綠色農業,構建協同發展新體系

編輯

培育壯大產業集群。聚焦優質香菇、高效連翹、特色林果、生態養殖等產業,加快推進河南伏牛山香菇產業集群、省級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鑫合藥業連翹深加工產業園等建設,培育特色產業集群。繼續擴大食用菌規模,力爭食用菌生產規模達到3億棒,新建高效出菇大棚1500座以上、新打造高標準出菇基地10個以上。加強百萬畝高效連翹後期管理,發展蒼朮、丹參等中藥材3萬畝以上。生態觀光果品示範基地面積突破1萬畝。穩定煙葉面積,實現煙葉產量915萬公斤,產值2.4億元以上,稅收5200萬元以上。

整治美化人居環境。以「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示範工程為抓手,以農村垃圾治理、污水處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創建「美麗小鎮」2個,市級「四美鄉村」10個,「美麗庭院」5000戶,農村無害化改廁2900戶。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深化農村土地「三權分置」、集體產權制度暨「三變」等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創新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機制,所有行政村穩定實現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要在穩定和增加農民非農就業基礎上,增加工資性收入,穩定農民轉移性收入,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提效特色工業,實現工業轉型新突破

編輯

推進工業轉型升級。聚焦高新技術產業,抓好以聖瑪斯為代表的高新企業提質增效;聚焦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抓好食用菌、中藥材等精深加工項目;聚焦加工製造業,拓寬以浩洋服飾為代表的製造業產業領域。用好我縣企業上市「直通車」政策,再引進一批高新企業,全年力爭實現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0家。

提升產業集聚水平。完成產業集聚區東擴批覆和控規批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要素保障能力。盤活產業集聚區標準化廠房項目,使其儘快發揮效益。全年力爭新入駐億元以上企業3家;從業人員達到6000人,全省排名較2019年再前進10個位次。

強化科技支撐能力。抓好渤海香菇交易中心等平台建設,創建市級科技研發平台2個、省級1個;紮實推進「三大改造」,引導現有企業積極申報省級科技項目。

繁榮第三產業,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

編輯

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持續提升改造雙龍灣等3個4A級景區;冠雲山和飛龍山旅遊度假區年內達到4A標準;抓好湯河鄉民俗等旅遊扶貧項目提質增效。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推進紅二十五軍軍部幹部學院等項目建設,重點打造文峪鄉—雙龍灣鎮—徐家灣鄉—官坡鎮紅色旅遊精品路線。加強文物保護及開發,抓好城隍廟、清真寺等重點文物的保護利用,建成曹靖華紀念館並對外開放。力爭全年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收入實現新提升。

提升電商物流層級。積極為電商企業賦能提效,助推農產品上行,擴大「原本盧氏」縣域公共品牌影響力;加快推進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完善提升縣鄉村三級服務體系建設,打通電商物流「最後一公里」。

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完成盧氏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利用我縣生態優勢,謀劃一批以「鄉村旅遊、休閒娛樂、養生度假和養老服務」為主的健康產業項目,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

統籌城鄉發展,彰顯美麗宜居新風貌

編輯

全面推進城鄉建設。以縣域治理「三起來」為根本遵循,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不斷提升城鄉發展品位和功能內涵。推進城市建設,緊抓中央「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政策機遇,推動舊城提質改造、老舊小區改造、棚改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城區水生態建設,全面推進洛南新區開發建設;新建迎賓南路等11公里城市道路;實施縣城供水管網、第一污水處理廠異地擴建等工程。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持續開展「兩違」治理;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建成餐飲油煙在線監測系統。加快中心鎮及特色小鎮建設,支持官道口、五里川、朱陽關、官坡等中心鎮建設,加快朱陽關古鎮、湯河溫泉小鎮、范里商聖小鎮、官坡紅色小鎮、橫澗梅花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進程。

強化基礎設施支撐。緊抓中央「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政策機遇,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後勁。交通方面,加快欒盧高速施工進度;爭取盧洛高速開工建設;推進生態廊道、呼北高速連接線改建、省道246線建設;抓好公路養護和交通執法,做好「村村通」客車後續服務和行業監管。水利工程方面,金盧(雞灣)水庫全面開工;全力推進生態河道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面提升。能源通訊方面,完成天然氣長輸管道、大唐風電、崤山嶺風電建設任務;推進5個非貧困村電網升級改造。逐步實現5G網絡覆蓋,全年能源通信建設實現投資不低於10億元。

守護綠水青山,提升生態建設新水平

編輯

打贏藍天保衛戰。持續治理「三散」、實施「六控」,確保全縣PM2.5年均濃度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年均濃度達到70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85%以上;創建空氣質量國家二級標準達標縣;啟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和「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建設。

打贏碧水保衛戰。深化河長制,加快實施「四水同治」,鞏固提高全縣地表水水質,確保老灌河、洛河、淇河達到規定水質標準,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保持100%。

推進淨土保衛戰。持續開展土壤污染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強化工礦企業環境監測,積極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

強化林業生態建設。持續推進國土綠化和森林資源保護,深入實施「54321」工程,全年計劃完成造林21萬畝,森林撫育23萬畝。完成省級森林城市、2個森林小鎮及40個森林鄉村創建工作。

抓好「三城聯創」,打造城市形象新名片

編輯

爭創全國文明縣城。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和志願服務活動,持續開展以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誠信家庭等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台階。

爭創國家園林縣城。加快推進城市園林化建設步伐,大力開展見縫插綠、拆違建綠、拆牆透綠,積極發展立體綠化和廊道綠化,完善配套市政基礎設施。

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創建成果。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持續抓好環境衛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傳染病防治、公共衛生管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普及衛生健康知識,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行公筷和分餐制。

深化改革創新,增強社會發展新動力

編輯

繼續深化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繼續做好涉企收費清理工作,加快推進增值稅改革、新個人所得稅法、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社保降費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務,確保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擴大開放招商。進一步優化招商政策,以更大力度推進招商引資,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漢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機遇,把准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重點,爭取更多質量高、體量大的投資項目落地盧氏;加強區域協作,利用好京豫協作、鄭盧對接、鄭大幫扶,以及海關、農業廳等資源,圍繞主導產業,突出產業集群招商、產業鏈招商,推行大員招商、協會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打好高質量招引「組合拳」。全年完成招商引資不低於105億元,引進省外資金不低於40億元。

實施人才戰略。全面做好「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引進、事業單位招聘,以及教育、衛生等其他專項人才引進工作;加大對引進人才的培養力度,使其儘快成長,發揮作用。

補齊民生短板,順應人民群眾新期盼

編輯

辦妥辦好民生實事。聚焦民生關切,全力辦好靖華路貫通、洛河南岸污水主管網工程、城區易地搬遷社區配套幼兒園、縣婦幼保健院異地新建項目、縣中醫院異地新建項目、殘疾人康復中心、全縣「雪亮工程」、全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建設工程、縣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平台建設項目、縣第二生活垃圾處理廠等民生實事。

創新創優社會保障。堅持把穩就業放在第一位,繼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確保全縣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殘疾人、貧困勞動力、返鄉回流農民等群體的就業服務和就業保障工作;鼓勵返鄉下鄉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深入推進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提高勞動力技能水平;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穩步提升社會保險待遇水平。

共建共享社會事業。持續改善城鄉辦學條件,抓好6所幼兒園、7所教師周轉宿舍建設任務,啟動農村教師住房項目;強化教育管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高中教育實現考入「雙一流」大學人數和一本上線人數新突破;做好與鄭州大學和鄭州市教育局對接幫扶工作;紮實做好2020年教師招錄和培訓工作。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以中醫院異地新建項目為依託,加快專科中醫團隊的招引,積極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培訓,提升中醫藥發展水平。充分發揮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作用,廣泛開展群眾公共文化活動。

抓實抓細社會治理。主動防控債務風險,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穩妥化解企業風險,積極防範社會風險。加快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牢牢把握意識形態主動權,統籌抓好信訪穩定、治安防控、掃黑除惡、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等工作;鞏固全省平安建設優秀縣創建成果;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縣」。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編輯

今年的經濟發展形勢不同以往,異常嚴峻,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戰雙勝」絕非易事,面對艱巨繁重任務,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落實省委、市委和縣委各項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堅持依法行政。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不斷提高科學民主決策能力。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接受司法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認真做好人大代表議案、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不斷增強辦理實效,讓代表委員滿意,讓人民群眾受益。

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壓減行政審批事項,降低准入門檻,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和政務流程再造。增強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擴大「一網通辦」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覆蓋面,推進投資審批、工程建設管理等業務辦理全程電子化。

強化作風建設。大力弘揚真抓實幹、狠抓落實的工作作風,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腳踏實地把各項安排部署和惠民政策落到實處,以實幹實績取信於民。繼續發揚「土坯房」精神,有錢盡着百姓花,政府帶頭過緊日子,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格落實精文減會、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表彰等規定,持續為基層減負增能。

保持清正廉潔。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切實加強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要崗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強化國家監察和審計監督工作,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堅決打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廉潔高效的良好環境。

總結

編輯

各位代表!創業維艱,奮鬥以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迎難而上,砥礪前行,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新盧氏而努力奮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