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本作品收錄於《新安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新安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全縣上下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六穩」要求,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聚焦「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圍繞深化「9+2」工作布局,堅持「1366」總體發展思路,以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五項抓手」為重點,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加快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保持了穩中有進、穩中有新、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基本完成了縣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我縣榮獲全省2018年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先進縣,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蒞臨新安觀摩,入選全省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國家級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脫貧攻堅工作在上半年省核查中綜合評定為「好」的等次,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在年度測評中取得較好成績。

一年來,我們致力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綜合實力逐漸增強。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全年實現生產總值501.9億元,同比增長8.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6.6億元,同比增長8.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7561元、17543元,同比分別增長8.6%、9.8%,主要指標增速高於省市平均水平,發展質量邁上新台階。工業經濟穩中有升。滾動實施「96141」合理有效投資行動計劃,全年實施重點項目100個,完成投資108.6億元。卡勒幅醫用磁共振成像系統、萊茵希德無機功能新材料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86.7億元,同比增長10.4%,兩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占全縣的71.2%。新安縣產業集聚區入選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洛新產業集聚區榮獲省裝備製造業轉型發展示範園區,萬基控股集團上榜「中國企業500強」「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第三產業勢頭良好。文化旅遊、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服務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42%。青要山、甘泉古窯村等景區建設加快推進。洞真觀成功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潭峽、黛眉山榮獲省智慧旅遊「三鑽級智慧景區」、首批洛陽市研學旅行基地,石井鎮入選省特色生態旅遊示範鎮,東山底村入選省鄉村旅遊特色村,樹鑫生態園入選省休閒觀光園區。全年接待遊客1175.8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8.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31%、10.94%。

一年來,我們致力深化改革、開放創新,發展活力日益彰顯。對外開放持續擴大。全年簽約千萬元以上項目85個,總投資172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1個,總投資120億元;實際利用省外境內資金85.28億元、省內資金49.3億元,超額完成市定目標。地企合作持續深化,共簽約產業項目15個,總投資87.8億元;簽約產銷對接、科技成果轉化、產融合作項目86個,履約資金21.7億元。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全面實施「三去一降一補」,為企業減稅降費2.9億元。新銷售商品房面積31.4萬平方米,商品房庫存下降至17.4萬平方米,去化周期下降至4個月。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紮實開展「減證便民」改革行動,行政服務大廳新入駐38個職能部門,代管7個部門事項,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全縣黨政、群團、事業單位和鄉鎮機構改革圓滿完成。國資國企改革深入推進,6家「殭屍企業」完成破產處置,萬基改製取得實質性進展,發達集團法人治理結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基本完善。創新「硬核」加速升級。積極實施創新「雙倍增」行動,全年新認定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市級企業研發中心22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博士工作站1個。實施「三大改造」項目56個,完成投資75億元。洛新產業集聚區入選省首批智能化示範園區建設試點,我縣被評為洛陽市創新型縣域試點縣。

一年來,我們致力完善功能、創優環境,城鄉面貌持續改善。城市建設穩步推進。大力開展「新區開發起步年」行動,北區「山城」路網「主骨架」正在形成,安置點已現雛形,南部「水城」長江大道美迪雅瓷業以西段建成通車,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部分入住。謀劃實施百城提質項目72項,完成投資50.2億元。紮實開展「清網行動」,城區「三線入地」效果初顯,7個小遊園建成投用,13個老舊小區改造加快推進,城市形象持續提升。一線房企建業、碧桂園入駐落地。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現場觀摩會在我縣召開。基礎支撐更加有力。洛新快速通道實現主線通車,引畛濟澗實現試通水,澗河生態河谷建設基本完成。城區供水主管網裡程達到82公里,實現集中供水全覆蓋;集中供熱面積達到480萬平方米,供熱率達到73%;燃氣管網裡程達到200公里,供氣率達到85%。鄉村振興平穩起步。全年新增流轉土地4萬畝,大粒櫻桃等特色種植面積達到27萬畝。新安櫻桃入選省「我最喜愛的名特優新農產品」,卓成軟籽石榴榮獲中國綠博會金獎,五頭鎮馬頭村被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倉頭鎮孫都村、北冶鎮甘泉村入圍中國傳統村落。成功打造9個溝域經濟示範區和15個農業休閒園區,黃河神仙灣在市溝域經濟示範區綜合考評中獲得第2名。大力實施「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工程,改造農村旱廁1.3萬座,我縣榮獲農村垃圾治理省級達標縣。實施村級集體經濟試點項目52個,順利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雙80%」目標。磁五倉路被評為「全國美麗鄉村路」,我縣在全市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助推鄉村振興現場會上作經驗介紹。生態治理提質增效。加快推進城市「雙修」,縣城建成區遊園、廣場達到29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3平方米。完成生態綠化15萬畝,實施36個村的綠化美化,全縣林地面積達到5.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6.5%。黛眉山入選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省林業重點龍頭企業,石井鎮寺坡山村、鐵門鎮土古洞村等12個村被認定為首批國家森林鄉村,石井鎮入選省園林城鎮,全市國土綠化工作現場會在我縣召開。治理礦坑59處5300畝,完成礦區植被恢復1000畝。中聯萬基方山石灰石礦、洛陽鋁礦、新安煤礦獲評「2019年度國家級綠色礦山」,我縣在全省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工作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

一年來,我們致力改善民生、增進福祉,群眾生活質量穩步提高。脫貧攻堅成效明顯。統籌整合涉農資金1.02億元,實施扶貧項目562個,完工率100%,資金支付率超過96%,全市產業扶貧暨扶貧車間規範管理現場觀摩會在我縣召開。發放小額信貸資金6091.2萬元、各類保障資金2874.5萬元,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76處,「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年實現貧困人口脫貧8672人、貧困村出列28個,貧困發生率降至0.24%。污染防治紮實開展。堅持以「三鐵」治「三散」,全面打響西部區域治理「一號會戰」,按照綠化、亮化、美化、淨化標準,全面整治提升19.2公里沿線環境,取得明顯成效。4家停車場提標改造全面完成,12家重點企業實現超低或特別排放限值,20家硅砂企業整治取得初步成效,68起中央和省市環保督察檢查交辦案件全部辦結,214項工業企業治理任務基本完成,「散亂污」企業實現動態清零。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12天,年度考核位居九縣第6位。認真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紮實開展「五河同治」,金水河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為95.5%,飲用水源地達標率為100%。完成2家疑似污染地塊調查,督促13家工業企業開展土壤檢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處置場建設步伐加快,土壤環境質量逐步改善。民生保障日益加強。全年完成民生支出31.5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0.3%。向全縣人民承諾的十一類43項民生實事順利推進。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西關小學新教學樓建成投用,3所寄宿制學校建設、9所學校216套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全部完工,第二實驗幼兒園建設正常推進,全縣一本及本科上線人數連續14年保持全市第一,職業類對口高考全省第一。新安職高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我縣作為唯一縣級代表在全省職業教育大會上作典型發言。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遠程會診實現全覆蓋,改造提升農村衛生室40個,縣人民醫院被評定為全省縣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與市中心醫院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社會保障擴面提質,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新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3個、農村幸福院29個,超額完成貧困重度殘疾人無障礙改造任務,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550元、每人每年4000元,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深入推進文化惠民,新建城市書房3座,縣城區城市書房達到10座,基本形成「15分鐘閱讀圈」。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河洛歡歌?唱響新安」等系列活動4000餘場,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全民國防教育、人民武裝、民兵預備役、雙擁、人防等工作得到加強,廣播電視、婦女兒童、老齡和殘疾人事業繁榮發展,統計、審計、移民、糧食、供銷、食品安全、藥品監管、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績,稅務、郵政、通信、煙草、鹽業、氣象等工作實現新進展。

一年來,我們致力倡導文明、促進和諧,民風政風日益改進。文明新風日漸濃厚。以「三抓」「三樹」「三全」為路徑,以「新安是我家,我為我家添光彩」活動為載體,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實施、高效率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面深化。大力實施交通秩序、農貿市場等專項整治,先後表彰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800餘人次,評選十星級文明戶1190餘戶,建設家風家訓展示館14個,鎮村「一約四會」組織實現全覆蓋。我縣被評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河南省試點縣,南李村鎮、青要山鎮獲評「洛陽市文明鄉鎮」。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積極推進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改,全縣銀行不良貸款率同比持續下降,金融形勢總體穩定。全面落實財政增收21條措施,妥善化解省市交辦問題樓盤5起,政府債務安全可控。深入推進「黨建引領、三治並進、服務進村」,全面實施「拆牆便民親民工程」,基層基礎不斷夯實。大力開展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圓滿完成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安保維穩任務,全縣信訪總量同比下降10.2%,榮獲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社會治安形勢總體平穩,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持續提升。政府建設不斷加強。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推進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整治,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氛圍日益濃厚。自覺接受縣人大依法監督、縣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2件、政協委員提案135件,辦結率、見面率、滿意率均為100%。堅定不移正風肅紀,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決戰年等四大專項行動,全年查處案件186起,處理282人,給予黨政紀處分238人,幹部作風持續好轉。

各位代表,一年來,我們始終把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改善民生、增進福祉作為努力方向,把奮力攻堅、主動擔當作為根本途徑,把轉變作風、履職盡責作為堅強保障,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深感不易,面對困難和挑戰,全縣人民和衷共濟、砥礪奮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離不開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凝聚着全縣上下迎難而上、團結拼搏的不懈追求,更浸透着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全縣廣大創業者、勞動者、建設者的辛勞和智慧。藉此機會,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新安建設,為新安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縣上下堅決有力貫徹中央、省、市和縣委決策部署,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立足「早、快、准、實、嚴」,第一時間啟動一級響應,眾志成城、精準防控,全面打響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同時,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復商復學,生產生活逐步恢復到正常軌道,有序有力有效穩定了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這場戰「疫」中,各級各部門令行禁止、步調一致,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頑強拼搏,醫護人員義無反顧、日夜奮戰,援鄂醫療隊不懼風險、逆行出征,公安民警、村(社區)工作人員堅守崗位、加強值守,廣大志願者、新聞工作者不辭辛勞、深入一線,社會各界慷慨解囊、援手相助,廣大人民群眾同心協力、共克時艱,築起了抗擊疫情的巍峨長城。在此,謹向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同志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貢獻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與此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一系列問題和挑戰:國際疫情持續蔓延,鞏固疫情防控成果、防反彈的任務依然繁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部分重點項目推進緩慢,投資增長後勁乏力;產業轉型升級任務依然艱巨,新興產業總量偏小、支撐引領作用不夠;城鄉二元結構矛盾依然突出,發展仍不平衡;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產業創新能力不強;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攻堅任務仍較艱巨;部分民生實事落實不到位,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公共服務水平還需要提升,金融、安全穩定等領域的風險隱患需要有效防範和化解;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效能效率有待進一步提升,推動工作的落實力、執行力、穿透力、戰鬥力還不夠強。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20年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全面加快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設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當前,我們面臨的發展環境依然複雜嚴峻,長期積累的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矛盾相互交織,困難和挑戰增多。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沒有變,我們仍處在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全面啟動,作為洛陽重要組團、沿黃縣域和洛陽都市圈發展的重要節點,新安將享有比過去更多的「真金白銀」政策支持;我縣經濟體量在全市率先突破五百億,產業鏈較為完備、產業較為集聚、基礎設施較好,實現高質量發展有基礎、有優勢、有潛力;我縣成功入選全省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縣(市),省里將在擴權放權、環境容量、土地指標、節能指標、項目布局、財政轉移支付等方面對我縣加大傾斜支持力度。尤為重要的是,通過疫情防控阻擊戰,全縣人民的凝聚力、幹部群眾的精氣神得到了全面提升,當前全縣上下思想統一、思路清晰、精神振奮、鬥志昂揚,思發展、謀發展、求發展、促發展的氛圍濃厚。只要我們堅定必勝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強化攻堅韌勁,站位全局、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善作善成,就一定能夠化危為機、搶占先機,推動「圍繞副中心、打造增長極,踐行『三起來』、實現新跨越」各項工作落實落細落地。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屆十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推進會,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全市領導幹部會議,縣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和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全縣領導幹部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省委王國生書記「三個奮勇爭先」要求、市委李亞書記來新安調研講話要求,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聚焦「圍繞副中心、打造增長極,踐行『三起來』、實現新跨越」,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堅持「1366」總體發展思路,突出「六項抓手」,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實施「五提」行動,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在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中更有擔當、更有作為,在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陽絢麗篇章中勇於擔當、貢獻力量,奮力邁進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行列,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為「十四五」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統籌考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收官、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的要求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速高於全市0.5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增長目標與生產總值相適應,高於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平均增幅,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主要指標增速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城鎮調查失業率和登記失業率分別控制在5.5%和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5%以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6個百分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GDP增速,污染防治、節能降耗完成市定目標。


三、2020年重點工作


圍繞實現全年預期目標,要持續發揚疫情防控鬥爭中淬鍊的好作風,更加清醒地認識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彈的任務繁重,認清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衝擊前所未有,因時因勢落實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措施,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今年重點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擴大投資、穩定增長,持續鞏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堅定不移把穩增長放在經濟工作首位,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關鍵和「牛鼻子」,強力實施項目攻堅,着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狠抓項目擴投資。積極對接中原城市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高質量謀劃和包裝產業項目,實現精準對接、動態入庫。開展「項目建設攻堅年」行動,實施「96152」合理有效投資行動計劃,嚴格落實領導分包、首席服務、領辦代辦、聯審聯批等項目推進制度,完善「周通報、月督查、季觀摩、年評選」項目推進機制,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效,助推實體經濟大發展。突出抓好100個省市縣重點項目,確保中超新材料擴建、靜脈產業園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萬基控股2×66萬千瓦熱電聯產機組、智能健康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豫西LNG應急儲備中心建成投用,卡勒幅醫用磁共振成像系統項目量產達效。加大與省投、豫資、洛陽國宏、旅發、農發、恆大、建業、碧桂園、健康基金、上海均和等公司對接力度,實施「引金入新」,以大投資拉動大發展。

多策並舉促活力。加快構建現代市場體系,打好促進商貿領域消費高質量增長、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組合拳」,努力補齊縣域消費供給短板。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消費促進活動,引導企業投資興建特色商業綜合體,打造區域性消費中心,推動我縣城鄉消費不斷升級。突出民生導向,支持社會力量增加養老、托育、文旅、體育等服務供給。深入研究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多元化的消費產品,培育發展消費新熱點,打造1—2條(個)高品質特色商業街(區),建設多功能新型消費載體,繁榮夜間經濟,滿足居民日益擴大的消費需求。

精準服務優效益。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健全企業「直通車」服務制度,不斷提升政務服務質量。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物流等成本。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樹牢服務企業的「店小二」理念,開展「聯企入企惠企助企」活動,完善政策落實、企業減負、企業問題辦理、政企溝通四項機制,實行企業問題台賬管理、辦理、通報三大制度,積極破解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做好企業煤電油氣運等生產要素協調保障,滿足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需求。

培育主體增動能。實施重點工業企業「扶優培強」工程,堅持引龍頭與育龍頭相結合,圍繞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龍頭,培育產業集群,實現龍頭帶動、集群發展。開展重點工業企業「提質倍增」試點行動,推動20家試點企業做實做優做強,實現產值、效益倍增目標。推進一系列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工程,推動工業企業實施「三大改造」,實現具備條件的重點規上工業企業「三大改造」全覆蓋。加大雙瑞萬基鈦業、德勝生物科技、新開源石化等企業上市培育力度,力爭中超新材料在科創板上市。

(二)突出轉型升級、調優結構,着力壯大縣域經濟。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縣域治理「三起來」為根本遵循,以強縣富民為主線,以改革發展為動力,以城鄉貫通為途徑,圍繞構建「222」現代產業體系,突出特色優勢,壯大產業能級,加快擴容提質,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轉型提升主導產業。制定產業集聚區主導產業提升計劃,聚焦鋁鈦、鎢鉬等重點細分領域,以雙瑞萬基鈦業、中超新材料、萊茵希德新材料、愛科麥鎢鉬新材料、東大鎢鉬科技園為依託,謀劃實施延鏈、補鏈、強鏈項目,積極壯大鎢鉬材料及下游產品,推動鋁鈦新材料產業向應用領域發展。積極對接洛(陽)澠(池)產業帶、洛陽—平頂山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以萬基鋁加工、新強聯風電軸承為依託,加大骨幹企業培育和龍頭型項目引進力度,鞏固提升先進裝備製造、有色金屬等優勢主導產業。突出以納稅貢獻論英雄導向,緊盯企業畝產效益和貢獻率,逐步調優產業結構。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謀劃建設電子商務綜合示範園,推動農特產品網上銷售、運營。加快電商孵化中心建設,着力打造1—2個淘寶村,力爭全年電商交易額增長8%以上。加快現代物流產業發展,重點抓好豐洛現代綜合物流園、鐵門現代物流園區建設,謀劃實施城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依託隴海鐵路新安西貨運站,加快推進鐵路專用集裝箱物流園建設,大力發展公鐵聯運,着力打造豫西地區重要的現代物流企業集群。

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全面落實全省文化旅遊強省大會精神,積極對接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和都市圈一體化文旅聯盟,加快編制新安全域旅遊規劃,推動構建北部「四山一湖一集群」、南部「一帶一城一園區」、東部「一溝一域一特色」的文化旅遊新格局。挖掘提升黃河文化、和合文化、函谷關絲路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加快漢關文化城、千唐志齋文化產業園區等規劃建設,着力打造文旅核心展示區。依託農旅田園綜合體和溝域經濟示範區,打造一批生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加快推進新安櫻桃小鎮、甘泉古窯村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石井老街、神仙灣方舟營地、寺坡山等民宿集群,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新營銷模式,用好「心安禮得」文創品牌,叫響網紅「安小淘」,提升「絲路漢關、山水新安」「來到新安、自然心安」「我在新安等你」文旅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持續推動園區建設。落實省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方案,持續實施提質倍增、幫扶解困、盤活資源「三大工程」,紮實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支持產業集聚區開展「管委會+公司」管理體制改革,研究設立產業發展、軍民融合專項基金。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抓好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打造數字化供應鏈網絡,推動中小企業上雲,實現資金、技術、人才、市場共享。

(三)突出改革開放、創新發展,不斷激發經濟發展活力。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大力提升經濟開放程度和發展環境優越程度,為經濟發展增添活力和後勁。

傾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切實把營商環境作為新安發展的「命門之穴」,在體制機制弊病上做「減法」,在加強服務和監管上做「加法」,以優質的服務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紮實開展「營商環境優化年」行動,啟動營商環境評價工作,推行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確保在全市營商環境評價中保持領先位次。推廣項目投資「容缺辦理」、網上註銷「一網通辦」,實現企業開辦「一日辦結」,將建築工程全流程審批時間壓縮到15至56天。建立規範化機制化政企溝通渠道,幫助企業紓難解困,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民營企業,着力造就一支勇立潮頭、奮進擔當的民營企業家隊伍。

持續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構建現代開放體系,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支持新安縣產業集聚區、洛新產業集聚區創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積極對接「三區」融合發展,爭取享受更多政策紅利。全面落實「1+2+7+11」招商體系,開展精準招商,突出以商招商、平台招商、產業鏈招商、工業地產和商業地產招商,積極引進境內外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高科技企業,力爭全年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4個、億元以上項目15個、千萬元以上項目20個。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加大招商項目服務力度,開展項目手續完善專項行動,着力解決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合力推進招商項目早簽約、快落地。

統籌抓好重點領域改革。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一站式」功能,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深化聯審聯批聯辦機制,建成全市一流、全縣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對接「三區」融合發展,爭取先行先試政策,推動黃河先進製造業產業投資基金等重大事項儘快落地。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資監管,統籌推進國有企業產權、組織、治理結構改革,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國有企業薪酬制度改革。做大「發投」「水投」「文投」,推動融資平台向投資運營公司升級,加大土地收儲、項目運作力度,提升盈利能力,努力實現更開放、更活躍、更有力、更創新。落實上級生態環境體制改革有關要求,做好「三線一單」編制對接工作。深化行政執法、醫藥衛生、教育等體制機制改革。

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健全「政產學研金介」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打通「四個通道」、促進「四鏈融合」,加快創新型縣域試點縣建設,增強發展動能。加強科技孵化器、院士工作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各類創新平台建設,積極引進新型研發機構,爭創高新技術企業5家、市級以上創新平台15家,完成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40家。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引導激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實現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發,推動形成產業集群。實施「新安人才計劃」,開展各類人才(團隊)評選工作,充分營造尊重人才、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

(四)突出城鎮提質、新區開發,着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立足「強組團」定位,搶抓「六組團」擴容提質政策機遇,做好規劃、建設、管理「三篇文章」,畫好畫精畫美城市建設「工筆畫」,傾力打造「北方山水城、宜居宜業地」。

強力推動城鎮建設提質。堅持規劃引領,積極對接洛陽都市圈規劃,啟動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全面推行城市設計,完善提升各類專項規劃,加快鄉鎮總規、村莊規劃編制進度,使空間布局更科學、功能定位更合理、資源配置更完善。持續推進城市「雙修」,深入開展「清網行動」,重點抓好老城區和鎮區提升、產業集聚區產城提質、背街小巷治理、老舊小區改造、農貿市場提升、停車場和小遊園建設。加快推進森林進城、竹藤進園、花草進房,重點抓好龍泉生態谷、西湖生態園二期項目建設。持續抓好「五項治理」,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城鄉公共資源特許經營權市場化競爭機制,破解城市建設資金瓶頸。

大力推動新區開發建設。紮實開展「新區開發推進年」行動,持續抓好山城「兩谷兩院兩廠三校四區五路」、水城「一河兩路三區四水五橋」等重點項目建設,迅速拉大城市框架。山城綠雲路6月底前完工,臥虎山路、青河大道、雲夢路二期年底前完工,黛眉大道擴寬工程開工建設,陳灣、宋村、牌樓安置區年底前主體封頂,石廟安置區年底前主體完工。水城長江大道6月底前完工通車,安置區區間道路年內建成投用,澗河治理提升全面完工,5座景觀橋梁完工投用。探索推進城區管理體制改革。加大新區土地報批力度,推動新區土地有序出讓。

着力構建基礎設施體系。主動對接洛陽高速路網、軌道交通、快速交通規劃,加快推進縣城環線等重點工程,積極實施南京南路延伸等城區路網工程,開工建設八陡山互通立交、萬山湖環道,做好縣域南北通道、連霍高速函谷關站、沿黃大道、軌道交通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全力配合新伊高速、新邵高速、G310二期相關工作,確保洛新快速通道6月底前全面完工,青石線年內建成投用,着力構建互聯互通、內捷外暢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加快推進引熱入洛工程建設,着力推動2×66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供熱管網建設,年底前實現向洛陽市區供熱。全力抓好水利工程建設,確保引畛濟澗10月底前全部完工,引故入新年底前完成總工程量的75%,青要山水庫、三河水利樞紐、澗河治理鐵門段等重大工程年內竣工投用,為山水城市建設夯實基礎。

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堅持「三抓」「三全」「三樹」,持續深化「新安是我家,我為我家添光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六進」、文明「六創」等活動,推動文明創建走向深入。加快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志願服務中心建設,着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狠抓城市基礎設施和精細化管理提升,奮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五)突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着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實施「七大行動」,推動「五個振興」落實落細,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行動。把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作為關乎鄉村振興全局的深刻變革,全面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行動,着力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持續調優「種、養、加」結構,新發展大粒櫻桃、軟籽石榴等特色種植5萬畝。積極改良櫻桃品種,大力發展溫室大棚,全面提升新安櫻桃附加值。實施節水灌溉、溫棚冷棚項目,提高科學管理水平,促進農業轉型升級。以山頂生態林、半坡林果業、溝谷文旅業為重點,推進農業與旅遊、文化、養老等深度融合,加快黃河神仙灣、大河田園、櫻桃生態谷、樹鑫生態園等項目建設,打造12個特色鮮明的溝域經濟示範帶(區)。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年培育市級龍頭企業5家以上。堅持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將「心安禮得」打造成為全省知名農業品牌。

深化農村重點改革。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鼓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指導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鎮級合作聯社開展實質性運營,推動農村「三變」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效,實現所有行政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50%以上的行政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萬元。積極整合農林水等涉農資金,確保資金向優質產業地區和鎮村傾斜。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強化農業保險保障作用。持續推進水利、供銷社、林權等改革。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入實施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加強村莊規劃管理和風貌管控。持續實施「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工程,完成村莊綠化美化80個,改造提升農村廁所1.35萬座,有序推進農村污水集中處理、垃圾分類處理,真正讓農村淨起來、綠起來、美起來。加快完善農村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提升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紮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管理,建立健全農村各項設施運營、管護長效機制,讓農村成為承載美麗鄉愁的新家園。

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充分發揮農村各類社會組織作用,多開「板凳會」,讓「群眾事群眾定」。紮實開展「四官進村」活動,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和新鄉賢文化,規範「一約四會」,推進移風易俗。做好「拆牆便民親民工程」後半篇文章,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事務服務,打造服務群眾的「溫馨家園」。

壯大農村人才隊伍。積極探索人才引進新模式,實施招才引智,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大力發展「回鄉經濟」,鼓勵引導各類人才返鄉創業。建立鄉土人才庫,在創業政策、金融信貸、培養培訓、交流學習、技術資格評定等方面給予支持,為鄉土人才施展才華提供更廣闊的平台空間。積極培養本土人才,深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讓農村的環境留住人。

(六)突出生態文明、環境保護,着力保障黃河流域長治久安。堅持生態保護為先、確保安瀾為底、統籌治理為要、傳承文化為魂、高質量發展為本,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做好「綠」的文章。持續開展「綠盾」行動,守好生態保護紅線。以新安黃河沿岸自然保護區、生態濕地、地質公園、水源涵養區、防護林區等生態紅線敏感區域為重點,開展各類開發活動大排查、大整治,嚴禁一切與生態保護政策不相符的行為。實施植樹造林、生態綠地修復工程,提升沿黃植被覆蓋率和水源涵養能力。高質量實施2萬畝國家戰略儲備林工程,大力推進1.2萬畝北部山區黃河生態屏障、沿黃景觀林帶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黃河新安段生態長廊。積極爭取歐行低利率貸款,大力扶持經濟林,合理配置用材林,適度建設苗木培育基地。

做好「治」的文章。強力推進「45699」水資源生態涵養綜合利用工程,持續增強水資源調控配置能力。深入推進縣域內全流域水環境大治理,持續開展「五河同治」,根除污染口、劣質水,切實改善水環境。落實河長巡河常態化機制,推動河長真履職、真盡責。重點抓好沿河排污口截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污水處理、飲用水源地保護、生態河道修復、河湖「清四亂」行動,推動澗河、金水河、磁河、青河、畛河水質由三類向二類提升,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新安沿黃生態水系。

做好「創」的文章。堅持「重在實踐、貴在創新、成在轉化」,搶抓機遇,因地制宜,謀劃實施一批適合新安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重點抓好青河省級濕地公園建設,全面推進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縣創建,積極建設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強化生態引領,弘揚生態文化,築牢「生態立縣」根基,擦亮「黃河縣域」生態符號,實現黃河新安段高質量發展。

講好黃河故事。突出「中華源·黃河魂」主題,深入挖掘和傳承黃河文化,創作、編排一批有影響力的文藝作品,用文藝精品講好「黃河故事」。主動融入全省沿黃旅遊精品帶建設,支持青要山、黛眉山創建國家5A級景區,推動龍潭大峽谷、荊紫仙山、漏明崖等景區品質提升,謀劃實施一批沿黃文旅融合項目,叫響中華文明溯源之旅、大河風光體驗之旅品牌,打造獨具新安特色的黃河文化旅遊產品,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七)突出強化弱項、補齊短板,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把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擺在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精準施策、強力攻堅,補齊高質量發展短板。

着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加強國有企業、金融機構、政府融資平台、非法集資、問題樓盤等領域風險排查處置,支持非公企業開展「債轉股」,有效防範化解疫情可能誘發的經濟糾紛等各類社會面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有效化解政府債務,嚴格控制預算外支出,抓住擴大投資、產業轉型、新區開發、物流整合、城市綜合體建設、城鎮建設提質等機遇,開展稅收專項治理,調優收入支出結構,強化財政保障能力。堅持「黨建引領、三治並進、服務進村」,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學習借鑑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依法妥善解決群眾合理訴求。落實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完善公共安全治理體系,維護社會安定,守護百姓安寧。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緊盯脫貧目標,聚焦全縣剩餘的800餘名貧困人口,強化分類指導、因戶因人施策,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掉一戶、不落一人。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全面落實「四個不摘」,強化返貧監測預警,落實「精準防貧保險」,抓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確保脫貧群眾不返貧、能致富。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等重點任務,着力把脫貧攻堅短板補齊、弱項增強、政策落細。全面排查解決「三精準」「三落實」「三保障」方面的問題,嚴格落實「五個一」工作法,持續深化「一轉三推進」「九個一」大走訪,緊盯扶貧領域信訪問題排查化解,增強群眾獲得感,提升群眾滿意度。

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生態立縣」戰略不動搖,持續實施生態環境建設「五大行動計劃」,堅決打贏污染防治「翻身仗」。以「六控」為重點,堅持以「三鐵」抓「三散」治「三源」,強力推進燃煤減量、「雙替代」、工業減排、重型柴油貨車管控、揚塵治理和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加快交通運輸結構調整,重點抓好西部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強力推進全縣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治,確保縣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以農用地和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有效管控土壤環境風險。以沿黃綠化、廊道綠化、礦山綠化、澗河綠化、村莊綠化為重點,持續抓好荒山荒坡、河湖沿岸綠化及森林公園、苗木基地、小遊園、濕地、城市「樂道」建設,全年完成造林綠化8.8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7.7%。全面完成廢棄礦坑生態恢復,加快推進全域綠化。

(八)突出共建共享、民生改善,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堅持民生為本,加大民生投入,辦好民生實事,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力辦好民生實事。圍繞教育惠民、文化育民、醫療養民、雙創富民、社保安民、物業福民、交通便民、服務利民等八個方面,紮實辦好60件重點民生實事,重點解決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冬季供暖、小區物業管理等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難題。分解任務、制定方案、建立台賬、明確責任,大力推動各項實事落實抓細,做到緊盯不放、一抓到底,有諾必踐、有諾必果。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優化全縣教育資源,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抓好學前教育,第二實驗幼兒園9月實現招生,第五實驗幼兒園年底前主體完工,新增學位1310個,緩解「入園難」問題。鞏固義務教育,實施6所農村中小學校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進城關二小、城關二中、西苑學校擴容提升工程,緩解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普及高中教育,開工建設新安二高,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力爭名校錄取實現新突破。實施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行動,優化職業教育專業設置,促進縣職教中心提質升級,走穩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彰顯新安職教特色。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開展返鄉下鄉創業提升專項行動、青年見習計劃、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確保新增城鎮就業5200人,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落實省市衛生健康大會精神,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做好無症狀感染者防控工作,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嚴防造成新的傳染和聚集性傳播,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鞏固疫情防控持續向好態勢。深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抓好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和縣域醫療中心建設,推進縣人民醫院與市中心醫院深度合作,規劃建設縣級三級醫院,加快縣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城關衛生院新建步伐,年底前基本完成主體工程,提升分級診療成效,力爭縣域就診率達到90%左右,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探索推廣醫養結合養老模式,讓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抓好棚改安置、危房改造,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着力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健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殘疾人幫扶,加快完善全覆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深入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全面提升文化場館、農家書屋,優化城市書房布局,叫響「書香新安」文化名片。積極開展雙擁共建,推動軍民融合發展。


四、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各位代表!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聚焦「圍繞副中心、打造增長極,踐行『三起來』、實現新跨越」,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堅決克服「自滿、等靠、安逸」三種心態,持續強化「進取、拼搶、攻堅」三種精神,紮實踐行「四力」要求,全面提升政府系統的落實力、執行力、穿透力、戰鬥力,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強化責任擔當。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紮實開展「強使命、找差距、明舉措、勇擔當」集中學習研討活動,把勤政高效融入政府工作各個領域,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一抓到底。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勇於刀刃向內,敢於較真碰硬,增強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對確定的目標、制定的政策、作出的承諾,確保說到做到、干成干好。

推進依法行政。牢固樹立依法行政理念,嚴格按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辦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的能力。主動接受縣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進一步提高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質量。健全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輿論監督制度,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加快建設誠信政府。

實行民主決策。堅持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提高政府決策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水平。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開展政府重大行政決策風險評估,加快構建「事前有目標、事中有監控、事後有評價、評價結果有運用」的全覆蓋全過程績效管理系統。進一步調整投資結構、優化投資方向、加強資金管理,真正實現「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

提高履職能力。時刻保持「本領恐慌」的危機感,加強能力素質提升,着力提高創新能力,善於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政府管理創新;提高專業能力,更多用專業力量、專業方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提高工作統籌能力,防範各種風險挑戰,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大力倡樹實幹為先的鮮明導向,深入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四風」問題,更加突出專心、專注、專業,以「釘釘子」「剝洋蔥」「透竹竿」的精神,堅決打通工作落實最後一公里的「最後一米」。

嚴守廉政底線。落實「黨建引領」戰略,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推動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向縱深發展。嚴格執行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強財政預算管理,政府帶頭過緊日子,嚴格控制行政性支出,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切實把錢用在刀刃上,全力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發展的溫度,凝聚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加快推動新安經濟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圍繞副中心、打造增長極,踐行「三起來」、實現新跨越,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在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陽絢麗篇章中勇於擔當、貢獻力量,奮力邁進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行列!




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1366」總體發展思路:「1」即「一個目標」,即縣域發展目標是「在譜寫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陽絢麗篇章中勇於擔當,貢獻力量,奮力邁進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行列」;「3」即「三個定位」,即縣域發展定位是「北方人文山水城市,現代裝備製造和新材料產業的基地,洛陽都市圈發展和向西輻射發展的重要節點」;第一個「6」即「六大戰略」,即縣域發展戰略是「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文旅興縣、科教驅動、民生為本、黨建引領」;第二個「6」即「六個轉型」,即縣域發展路徑是「產業轉型、動能轉型、城市轉型、生態轉型、社會治理轉型和體制機制轉型」。

「三去一降一補」:「三去」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一降」即降成本,「一補」即補短板。

「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三鐵」「三散」「三源」:「三鐵」即鐵心布置、鐵面檢查、鐵腕執法,「三散」即「散亂污」企業、散煤燃燒、散塵污染,「三源」即移動源、揚塵源、工業源。

「三抓」「三樹」「三全」:抓早、抓小、抓實,樹載體、樹典型、樹品牌,全民、全面、全域創建。

「一約四會」: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賭會。

「三個奮勇爭先」: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上奮勇爭先,在推動文化繁榮興盛上奮勇爭先,在發揮副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上奮勇爭先。

「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五提」:產業提質、消費提力、基建提級、動能提檔、都市圈提速。

縣域治理「三起來」: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

鄉鎮工作「三結合」:把改進作風和增強黨性結合起來,把為群眾辦實事和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結合起來,把抓發展和抓黨建結合起來。

「四山一湖一集群」:黛眉山、青要山、龍潭大峽谷、荊紫仙山、萬山湖和民宿集群。

「一帶一城一園區」:洛陽文化旅遊示範帶、漢關文化城和鐵門古鎮文化旅遊園區。

「1+2+7+11」招商體系:「1」即1個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2」即新安縣產業集聚區、洛新產業集聚區兩個招商主戰場,7」即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文化旅遊、高效農業、三產服務7大專業招商小組,「11」即11個鎮。

「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

四個通道、四鏈融合:政產學研深度融合通道、軍民企地對接轉化通道、市場化運作通道和人才成長通道「四個通道」,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和政策鏈「四鏈融合」。

「兩谷兩院兩廠三校四區五路」:「兩谷」即龍泉河生態河谷、皂澗河生態河谷,「兩院」即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兩廠」即城北水廠、城北污水處理廠,「三校」即縣委黨校、新安二高、育才學校,「四區」即陳灣、宋村、石廟、牌樓安置區,「五路」即雲夢路、青河大道、綠雲路、臥虎山路、黛眉大道。

「一河兩路三區四水五橋」:「一河」即澗河,「兩路」即長江大道、南環路,「三區」即東部函關文化片區、中部山水宜居片區、西部特色商業片區,「四水」即引畛濟澗、引故入新、三河水廠、三河水利樞紐,「五橋」即四個景觀橋和澗慕橋。

「六進」「六創」:進單位、進鄉鎮、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創建文明城市、創建文明單位、創建文明村鎮、創建文明家庭、創建文明校園、創建文明景區。

鄉村振興「七大行動」:產業振興行動、人才振興行動、文化振興行動、生態振興行動、組織振興行動、城鄉融合發展振興行動、深化農村改革行動。

「四官進村」:每村均有一名法官、一名檢察官、一名警官、一名法律服務官分包。

「45699」水資源生態涵養綜合利用工程:「4」即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中水,「5」即目前實施的5大水利工程(引畛濟澗、引故入新、青要山水庫、三河水廠、三河水利樞紐),「6」即6條河流(澗河、金水河、畛河、磁河、青河、皂澗河),「99」即99座溝塘。

「三落實」「三精準」: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脫貧。

脫貧攻堅「五個一」工作法:即一套任務清單、一套責任體系、一套工作機制、一套管理制度、一套考核辦法。

「一轉三推進」:持續轉變幹部作風,着力推進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村入戶,着力推進黨的脫貧攻堅政策落實落細,着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舉措落地見效。

「九個一」大走訪:開展一次脫貧攻堅集中宣講活動、進行一次問卷調查、提供一條致富信息、梳理一份政策落實問題清單、開展一次庭院環境衛生整治、化解一批信訪突出問題、選樹一批創業致富帶頭人、發展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其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一批村集體經濟。

「六控」:控塵、控車、控排、控燒、控煤、控油。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