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澄邁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列席的其他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顧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縣委縣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快速響應應急機制,全面貫徹「聯防聯控、群防群控」要求,落實「四早」「四集中」[1]措施,在全省率先運用「大數據+網格化」精準排查,在全省同類市縣中率先建成核酸檢測實驗室,僅用21天就控制疫情、實現確診病例零增長。創新建立復工復產「五個清單」[2]工作機制,財政累計投入各類防疫資金1.6億元,制定了16條惠企舉措,全口徑減稅降費8.2億元,減免2773家企業社保費4.8億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推動經濟在全省率先扭負為正,成為全省唯一一個第一季度就實現正增長的市縣,在防疫大考中充分展現澄邁作為、彰顯澄邁擔當。


    初步核算,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8.4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7.1億元,同比增長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8億元,同比增長18.8%,增速排名全省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9億元,同比增長0.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91元,同比增長2.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81元,同比增長7.8%;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047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0.9%,多項指標好於全國、領先全省。

在這場疫情大考中,全縣上下聞令而動,眾志成城,彰顯了澄邁人民戰勝疫情的硬核力量!繪就了澄江邁嶺迎難而上、共克時艱的時代畫卷!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所有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各級幹部、醫務人員、社會各界以及廣大群眾,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誠摯的感謝!向仍然奮戰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致以親切的慰問!


    各位代表!滄海橫流顯英雄,大事難事看擔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歷史性考驗和嚴峻複雜的宏觀形勢挑戰,全縣上下保持戰略定力,堅持高質量發展不動搖,強化統籌思維,紮實做好「六穩」[3]工作,全面落實「六保」[4]任務,有效應對「三個大考」[5],交出了令全縣人民滿意的「三張答卷」。

   

     2020年,我們搶抓自貿港建設開局的歷史機遇,奮力推進早期安排爭取早期收穫,助推自貿港建設蓬勃展開。

    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海南生態軟件園正式掛牌。澄邁(南海)油氣勘探生產服務基地、海南國家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基地2個自貿港先導性項目建設蓬勃展開。初步編制完成油服基地產業布局落地規劃,組織籌建油服基地開發運營平台公司。引進中海油、萊佛士等中外知名企業項目。國家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基地匯聚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等112家科創平台。設立海南自由貿易港人才服務「單一窗口」。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7家。2020年集中開工4批21個自貿港建設項目,總投資約44.1億元。澳洲進口活牛屠宰加工項目建成投產,累計進口2批3587頭澳洲活牛。新設立外資企業80家,新增外貿企業145家。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13.5億元,同比增長223.1%。實際利用外資3.4億美元,是省下達任務的4.2倍,同比增長13.4倍,實現連續三年翻番目標。

    

    2020年,我們咬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建成小康澄邁勝利在望。

    2020年,全縣上下以「背水一戰」的姿態打好收官戰,全縣脫貧攻堅質量進一步提升,貧困村集體經濟平均收入超過8萬元,是省退出標準的2.9倍;貧困群眾人均純收入達到15074.6元,是省退出標準的3.8倍。建立健全防返貧機制,為2229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及邊緣戶購買防貧綜合險,新增200個就業扶貧公益專崗,零務工家庭全部清零。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編制《澄邁縣鄉村民宿發展規劃》,扶持75個村實施「6+3」扶貧產業項目55個,108個行政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達3萬元以上,占比75%。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7.6%,生活垃圾處理率達100%,畜禽資源化利用率達85.7%。組建了154個鄉村振興工作隊,累計招錄145名鄉村振興指導員駐村工作。「十三五」規劃設定的39項指標全面完成,全面小康指數達97.96%。


    2020年,我們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加快構建具有澄邁特色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縣十二個重點產業實現增加值224.2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64.4%。一是數字經濟產業蓬勃發展。海南生態軟件園新增入園企業2833家,年營業收入620.0億元,稅收53.2億元,超額完成省下達的「雙五」目標,為實現全省互聯網產業年度目標做出一半以上的貢獻。二是生產性服務業加速聚集。加快推進澄邁(南海)油氣勘探生產服務基地建設,先後引進中海油後方陸域擴建等7個項目,完成年度投資3.7億元。金馬物流中心引進京東、蘇寧、新加坡淡馬錫豐樹集團、普洛斯、小松機械等多家世界500強或行業前五企業,優質項目集聚效應不斷凸顯。三是富硒特色農業品牌做大做強。新增「6+2」特色品牌農業[6]種植面積2.4萬畝,產值首次突破10億元,超額完成省下達年出欄生豬31.5萬頭的任務。冬季瓜菜出島量同比增長5.6%。四是智能製造業加速布局。陝建機股份海南智能製造、檀溪三期90萬噸/年礦渣微粉等項目加快推進,工業經濟向高附加值和智能製造方向發展。


    2020年,我們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用心用情服務企業發展,致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全年完成重點改革任務31項,特別是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海南生態軟件園管理局掛牌運行,並賦予縣級管理權限136項。加快老城開發區和金馬物流中心合併轉隸步伐。出台《澄邁縣優化營商環境方案》,着力破解阻礙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極簡審批」[7]改革榮獲「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創新獎」一等獎。「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實現149項事項集中辦理。實行「標準地+承諾制+代辦制」「老城開發區廠房租賃和轉讓」等創新舉措。在政務服務大廳40個窗口推行「好差評」制度。推行「互聯網+海關」,企業申報備案、檢驗檢疫實現「零距離」網上辦理和「零跑動」網上出證。出台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和人身權、自主經營權等16條法制化營商環境建設措施,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加快形成,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激發,全年新增市場主體10688家,同比增長33.8%。


    2020年,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紮實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高質量完成中央環保督察第一輪、第二輪交辦件和海洋督察交辦案件整改工作。在全省率先全部完成中央環保督察重點問題整改工作,其中花場灣紅樹林整改工作成效突出,被生態環境部從海南省重點問題中剔除,並作為正面典型列入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看成效」系列在全國專題報道。顏春嶺生活垃圾焚燒廠三期點火投運,結束生活垃圾填埋時代。全面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99.7%,PM10、PM2.5濃度年均值分別下降6.9%、11.1%。城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達標率100%,全縣6個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城鎮內河水質達標率100%,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100%。大力開展禁塑、垃圾分類工作,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完成農用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定工作。建立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6.8%。建立健全環境保護長效管理機制,完成縣域生態空間環境影響評價暨「三線一單」[8]編制工作,建立環境資源執法司法聯動機制。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和生態補償機制,建立海上環衛制度,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不斷完善。


    2020年,我們着力打基礎補短板惠民生,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有了新提升。

    全年財政投入民生事業資金58.4億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5.1%。辦成辦好17件民生實事。全縣低保、特困等困難群眾保障到位。學前教育「兩個比例」[9]超額完成,4個試點鎮集中寄宿制辦學工程穩步推進。獲評第五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華東師範大學澄邁實驗中學高一年級在全省64所學校期末聯考中名列前茅。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海南外國語學校建成開學,海南中學美倫校區加快建設。實施醫療衛生「7+3」能力[10]建設項目5個,投入3.6億元用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縣疾控核酸檢測實驗室等一批公共衛生工程建成並投入使用。群眾「菜籃子」保障有力,超額完成常年蔬菜基地建設年度任務目標。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5.1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農墾職工待遇水平排名全省前列。大力推動「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農村公路六大工程項目528個。建成10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14659人飲水安全問題。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33.1%,高於省下達任務3.1個百分點。實施農村電網改造項目363個,新建或改造線路671.5公里,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縮短至14.9小時。建成5G基站145個,全縣行政村光纖覆蓋率100%。新增燃氣用戶超8.7萬戶,福山鎮燃氣下鄉試點工作穩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大幅改善。

   

     2020年,我們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和憂患意識,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

    着力防範重大風險,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較年中最高水平下降了6.8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貸款同比下降41.8%。將地方政府性債務全部納入歸口系統管理,安排10.29億元消化債務及還本付息,有效遏制債務增量和消化債務存量。深入實施兩違整治行動,全縣5批29612宗「兩違」圖斑處置率100%,共拆除違法建築22.1萬平方米。全力打好安全生產攻堅戰,實現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下降」,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全年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信訪工作實現重要敏感時期「零非訪」和「四未發生」[11]。禁毒三年大會戰取得階段性勝利,全省率先啟動「雙岸長制」[12],破獲毒品犯罪案件34起,同比下降77.9%。掃黑除惡清零攻堅戰役8個任務指標已經全部完成。繼續推動「四位一體」新機制建設[13],開展金江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建工作,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快形成。


    着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堅持依法行政,主動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8件,政協委員提案103件,辦復率、滿意率均達100%。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其實施細則和省委省政府、縣委縣政府具體規定,政府帶頭過緊日子,壓減一般性支出2481萬元。加強審計監督,查出違規問題資金2.5億元,管理不規範資金31億元。加大「四風」整治力度,切實為基層降壓減負,縣政府發文數量減少15%,政府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進一步加強。


    各位代表,2020年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標誌着我縣「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回首「十三五」,我們上下同欲、勠力同心,在建設幸福美麗澄邁的史冊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這是發展理念轉變最深刻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握新發展階段,融入新發展格局,保持定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發展方式,更加注重效益質量、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公平公正、更加注重綠色發展、更加注重擴大開放,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打開了發展新局面。五年共完成黨政機構改革、「多規合一」改革等234項重大改革,實現「十三五」順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這是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最好的五年。經濟總量跨越式增長,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48.4億元,是2015年的1.4倍,經濟總量全省排名第4,穩居15個縣級行政轄區之首。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跨越30億元關口,是2015年的1.7倍。五年固定資產投資近1191億元,實施省縣重點項目464個。經濟結構轉型取得歷史性突破,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26.0∶23.6∶50.4,第三產業比重較2015年提高了22.6個百分點。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調控房地產業,房地產開發投資較2015年下降58.3%,擺脫房地產業「一業獨大」的局面。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海南生態軟件園營業收入達到620億元,年均增長達60%以上,入園企業達7666家。高新技術企業達92家,全省排名第3,專利申請數量1617件,全省排名第3。


    這是城鄉面貌改變最明顯的五年。城鄉道路總里程達到1025公里,實現全縣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和縣城到各鎮公共交通線路全覆蓋,城鄉一體化路網基本形成。建成225宗供水及飲水安全工程、11座大型供水廠和2座大型污水處理廠,縣城供水普及率達93%。11個建制鎮和金安地區實現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城市高壓電網和農村電網全面升級,戶均停電時間比2015年減少28.3小時。老城經濟開發區和金江鎮主城區實現燃氣管網全覆蓋。在全省率先實現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4G信號、光纖寬帶全覆蓋。推動農貿市場、市政道路提檔升級,建成3個特色產業小鎮、36個美麗鄉村,城鎮化率達到56.6%以上,較「十二五」末提高9個百分點。


    這是生態環境改善最顯著的五年。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質量完成中央、省環保督察和海洋督察交辦的突出問題整改工作,設立鎮級生態環境保護站,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等環保工作長效機制,精心呵護好澄邁的生態環境。大力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造林綠化5.4萬畝,森林覆蓋率持續穩定在54%以上。拆除違法建築101.8萬平方米。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和「灣長制」,10處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PM10、PM2.5的平均濃度分別比2015年末下降32.5%、23.3%,全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地表水水質優良率等生態環境質量指標持續保持全國一流水平。


    這是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的五年。五年民生支出248.8億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8.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縮小5195元。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全面消除現行標準下的絕對貧困。辦成辦好111件民生實事。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合作辦學5所。實施鎮級集中寄宿制辦學工程試點,學前教育「兩個比例」高於國家、省的要求。引進省級優質醫療資源開展「醫聯體」合作項目6個,縣婦幼保健院、62個基層衛生院標準化項目建成使用。建成澄邁學宮博物館,村級公共文化場所覆蓋率達100%。社會保障不斷提升,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1%,新增各類保障性住房576套,發放困難群眾社會救助資金3億元,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率[14]達100%。


    這是社會治理能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加快推進「四位一體」社會治理模式,「澄邁經驗」在全省複製推廣。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海南省文明城市」,入圍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全面深化平安澄邁、法治澄邁建設,升級立體化、智能化、可視化治安防控體系,刑事警情零發案天數達711天,群眾安全感明顯增強。強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禁毒三年大會戰,破獲毒品犯罪案件1148起,現有吸毒人員占比下降至4.5,成功摘掉全國毒品「重點關注地區」帽子。打掉涉黑涉惡犯罪團伙12個,破獲各類案件119起,抓獲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190人。安全生產實現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逐年「雙下降」目標,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五年來,我們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努力建設法治政府。認真執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和決定,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監督,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復率100%。建立健全縣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加強行政複議、行政應訴工作,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審理行政複議案件113件。加強政府廉政建設,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土地利用和工程招投標專項整治,審計全覆蓋常態化開展,完成黨政機關公車及辦公用房改革。縣本級一般性支出下降約66%。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四風」突出問題,多措並舉切實為基層降壓減負,土地利用和工程招投標專項整治靶向發力,審計「經濟體檢」常態化推進,政府廉政建設水平明顯提升。


    五年來,我們爭創軍民融合發展實踐範例,大力支持國防動員,獲評「全國雙擁模範縣」稱號。婦女、兒童、民族宗教事務、外事、僑務、老齡、殘聯等事業取得新的進步,審計、統計調查、通訊、氣象、防震減災、供銷、檔案、史志等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十三五」發展成就令人鼓舞。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市場主體偏少偏小,新產業、新動能「底盤」偏小、支撐作用不強;農業農村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南北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較大;城市管理「繡花功夫」下得不深;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存在短板;物價整體水平較高;優質教育、醫療資源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一些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水平不高,與自貿港建設要求還有差距,等等。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採取有力措施加快解決。 


    二、「十四五」主要任務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是高質量高標準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關鍵五年,是澄邁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和重要窗口期。根據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12號文件、《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和縣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精神,縣政府制定了《澄邁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大會審議。


    《規劃綱要(草案)》圍繞「十四五」主要目標,明確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重點突出七個方面。


    (一)堅持開放為先,推動自由貿易。一是聚焦貿易自由便利。推進澄邁縣社會管理信息化項目建設,爭取在澄邁試點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監管制度。用好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便利,為我縣培育發展產業和建設產業園區提供跨境資金保障。二是聚焦投資自由便利。落實「非禁即入」,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幅減少限制和禁止條款,整合招商服務力量,提升外商招商服務專業化水平。強化國家安全審查、產業准入環境標準,建立健全以信用監管為基礎、與負面清單管理方式相適應的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管體系。三是聚焦跨境服務貿易。依託海南生態軟件園吸引國際貿易、國際會計、市場評級等專業機構和人才落戶澄邁。發揮區塊鏈等數字信息技術優勢,積極爭取試點建設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平台。大力發展離岸金融和離岸專業技術服務貿易,為外資外貿企業提供專業技術服務。


    (二)突出集成創新,破除體制弊端。一是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加快老城經濟開發區和金馬物流中心機構改革重組,探索實行「管委會+平台公司+產業鏈生態」的運營機制,不斷釋放園區改革發展動能。健全縣直單位及各鎮綜合績效考核機制,激發乾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二是推進審批制度改革。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推進「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打造便利化便民智慧政務新平台。探索政務服務第三方和公眾評價機制,強化對窗口服務單位日常監督考核,提升服務效能。三是探索推動投融資機制創新。積極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工作。推進能源綜合改革,着力降低北部臨港產業集聚區生產性供水、供電、供氣等要素成本。加快農村「三塊地」改革[15],推動農村集體土地依法依規入市。


    (三)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是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立足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找準定位,加快建立具有澄邁特色的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高效農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着力提升縣域核心競爭力。二是豐富高質量發展內涵。圍繞海南自貿港「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實施「兩區兩縣」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即以數字經濟促進產業轉型,打造數字創新生態引領區;以區域協同加快產業聯動,打造港、產、城融合發展活力區;以新業態新模式引導消費升級,打造農旅融合消費樣板縣;以新思想新理念推動綠色發展,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三是用好用足財稅金融政策。圍繞澄邁特色產業鏈、供應鏈,落實好、實施好部分進口商品「零關稅」正面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部分進口商品零關稅政策儘快落地發揮效益。


    (四)堅持系統思維,推動鄉村振興。一是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形成開發性和保障性並舉的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格局。加大農民培訓力度,幫助農村就業困難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和增收。二是強化產業支撐。穩步擴大「6+2」品牌農業規模。加快發展休閒漁業。抓好「米袋子」,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實施農業旅遊消費服務精品工程,打造一批農旅融合型消費樣板鎮、樣板村。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三是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實施農村基礎設施整體提升工程,實現所有鎮及具備條件的行政村5G網絡全覆蓋,獲得電力核心指標達到國內一流,基本實現城鄉地區燃氣全覆蓋,完善城鄉供排水、防洪、水生態保護修復體系。加快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資源向農村配置,縮小城鄉、南北差距。四是深化農村改革工作。創新鄉村治理方式,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積極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深化農墾市場化改革,深入實施農墾「八八戰略」,推動墾區資源資產整合和土地資源資產化資本化。五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提升城市數字化水平,打造智能城市。完善城市生態和安全系統,有效治理交通擁堵等「城市病」。規範有序引導農村地區人口向縣城、縣城周邊、城鎮梯度轉移集聚。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實行公共資源按實際服務人口規模配置的新機制。全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


    (五)踐行「兩山」理念,強化生態保護。一是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將生態紅線區進一步區分為禁止紅線區和限制紅線區,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建立環境污染「黑名單」制度,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二是打造一流的生態環境。全面實施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程,營造宜居宜游的生態空間。計劃完成造林綠化面積5萬畝,森林覆蓋率保持在54%以上,重點推進北部藍色海灣生態環境治理等生態環境修復工程。建立全縣生活垃圾投放、收運、處理的全過程分類系統。三是全面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力爭到2025年全縣城鎮污水處理率達100%,農村污水處理率達70%以上,污泥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置。


    (六)堅持人民主體,增進人民福祉。一是加大就業創業幫扶力度,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和勞動報酬增長機制,多渠道促進農民收入增加。未來五年力爭新增城鎮就業1.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二是提升教育發展質量,推進鄉鎮集中寄宿制辦學工程,繼續推進與優質名校合作辦學,促進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三是提升醫療衛生水平,實施「一縣一院」工程[16],加強縣級公立醫院傳染病、胸痛、新生兒等專科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縣」。四是推動基本社會保險由制度覆蓋到人群全覆蓋,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安居型保障性住房等綜合保障制度。五是加大保供穩價力度,切實解決老百姓吃菜貴的問題。六是保障本地居民和引進人才住房需求,建設安居型商品住房。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完成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任務,全面實現「抄表入戶」。七是全面推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推動文物與旅遊深度融合,把國家級非遺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城市品牌優勢和經濟發展優勢。


    (七)落實依法治理,打造法治政府。一是完善社會治理,推進依法治理,強化風險控制,提升數字治理,加快構建與自由貿易港建設相適應的治理體系。全面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構建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二是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政府機構、職能、責任法定化,認真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提高決策質量和效率。三是全面提升應急管理、安全監管、防震減災、消防救援等工作水平,完善預防、救援、處置、保障等協調統一的「大應急」管理格局。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落實重大疾病尤其是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加強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防範化解公共衛生風險。


    各位代表!新起點要有新氣象,新征程要有新作為。展望「十四五」,我們要緊緊圍繞自由貿易港建設這個大局,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久久為功,一步一個腳印,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努力開創幸福美麗澄邁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2021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和「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加快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大力實施「兩區兩縣」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爭創貫徹新發展理念示範縣,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引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牢牢抓住自貿港建設機遇,突出澄邁特色優勢,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完善政府治理體系,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推動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2%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左右,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左右,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左右,全面完成省下達的年度節能減排降碳控制指標。

   

    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做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持續落實「六穩」「六保」政策,着力擴投資促消費穩外貿,紮實做好強實體穩增長工作。


    1.爭取自貿港建設更多早期收穫。用好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三大稅收政策,着力降低企業的財務成本。圍繞「3+1」重點產業[17]開展全產業鏈招商,調整優化對賭協議等招商機制。引進國外先進裝備製造、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產業優質項目。加快推進自貿港先導性項目建設,實現區塊鏈技術賦能產業、賦能政務服務等場景應用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推動東方物探區域總部、中油深南LNG儲備庫擴建、北京寶石海洋石油鑽井製造等油服基地項目加快建設。


    2.持續推進強企穩企扶企行動。聚焦自貿港貿易投資自由便利等六大要素,着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主動當好產業鏈的組織者,以產業補鏈強鏈不斷夯實經濟根基。落實穩崗補貼政策,鼓勵縣內企業項目優先招聘本地工人。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金融機構人民幣期末貸款餘額要增長9%以上,並重點向民營中小微企業傾斜,着力解決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引導外資外貿企業用好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促進外資外貿企業高質量發展。


    3.精準發力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落實自貿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初步安排省縣重點項目76個,年度投資計劃53.37億元,強化項目進度和質量管理,實施重點項目「揭榜掛帥」制度,做到「雙提高、雙優化」:一是提高項目推進效率。推行「標準地」出讓方式,推動項目「拿地即開工」。加強項目進度管理,實行月度排名通報制度,並強化排名結果在年度考核評優和績效發放等場景應用。二是提高項目統籌能力。堅持以產業項目為主,力爭產業投資增速達到12.9%,產業投資占總投資比重提高到64%。三是優化要素資源配置。把土地資源、規劃指標等要素向具備開工條件的優質項目傾斜,財政資金優先向「海澄文定」一體化、基層教育、衛生、農村「五網」基礎設施等領域傾斜。四是優化項目投資結構。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槓桿放大效應,每年財政安排1億元政府先導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現代產業、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項目建設。


    4.全面促進消費擴容升級提質。把擴大消費需求放在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高度加以推進,從供給和需求雙側發力,不斷推進消費擴容升級提質。一是堅持供給創造需求。提升農副產品商品化程度,力爭全年「6+2」品牌農業產值增長5%,「五香」產業[18]培育初具規模。積極舉辦國際性或全國電子競技、互聯網大賽等文體活動,積極培育消費新熱點。二是堅持需求牽引供給。聚焦「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遊要素挖掘消費需求,組織開展樂購嘉年華、旅遊消費季等商業活動,引導各景區、酒店、商超等市場主體開展個性化促銷活動。


    5.以高水平開放穩定外資外貿。全力完成省下達我縣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9.8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億美元的目標任務。落實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制度,破除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移動等服務貿易模式下存在的各種壁壘。主動靠前服務,為外貿企業提供國際貿易政策諮詢和法律援助。擴大遊戲產業出口規模,力爭實現遊戲產業出口產值同比增長16%,打造自貿港數字產業對外開放重要窗口和基地。


    (二)不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6.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一是培育壯大油氣勘探生產服務業。完善澄邁油氣勘探生產服務基地先導性概念規劃,實現產業規劃和空間規劃的高度融合。推動成立油服基地運營公司。加快推進油服基地基礎設施和產業服務平台建設,開工建設中海油服等重大項目,確保中海油海南馬村碼頭後方陸域擴建等3個項目竣工投產。二是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海南生態軟件園要實現營業收入和稅收增長均超過16%。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區塊鏈試驗區、騰訊生態村、百度生態村、中國遊戲數碼港等百億級產業項目建設。積極爭取創建離岸數據中心、國際互聯網專用通道,打造鏈接全球的創新網絡。開展數據跨境傳輸安全管理試點,推動「監管沙盒」試點落地實施,加快推進美造村整村搬遷和智慧新城片區徵地拆遷工作。

    7.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一是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推動醫療器械華南結算中心、長發眾邦美妝產業園等項目落地,建成京東澄邁電子商務產業園及運營結算中心、普洛斯澄邁物流園投入運營。完善城鄉快遞物流體系。啟動實施老城—金馬片區高壓線遷改工程,加快推進馬村港區和金馬物流園現代航運設施建設。二是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做足「富硒」「長壽」品牌文章,繼續打造一批精品鄉村旅遊點,建設椰級鄉村旅遊點2家,打造至少1個網紅打卡點。加快推進全民健身中心、美榔雙塔文物保護等項目建設。高起點開發東水港、玉包港、新興港休閒漁業旅遊資源。

    8.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一是推動農業提質增效。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漁業轉型、漁民轉產,實施休閒漁業試點建設和發展深海網箱養殖。大力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整體規劃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農業新業態,新增1-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組織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建設1個休閒漁業試點。二是實施「騰籠換鳥」戰略。加快推動華盛環保建材產業升級、陝建機股份海南智能製造等項目建設。積極引進國內外前沿數字化智能製造技術大型商用平台企業。重點發展維修再製造等保稅類低碳製造業。加快推進深海深空機器人、PK生態村等先進製造產業,推動製造業向低碳化、智慧化、高附加值轉變。

    (三)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有效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9.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對入駐政務服務中心行政許可事項實行動態管理,實現「一個平台管服務」「一枚印章管審批」「一網一碼管通辦」。推動澄邁縣社會管理信息化平台一期項目建設,利用區塊鏈技術等服務「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監管工作。繼續深化園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爭取省級對海南生態軟件園管理局下放審批權限,真正做到「讓項目進園區、讓園區說了算」。

    10.推動制度集成創新。推動國土空間規劃、產業規劃高度融合,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探索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兩新一重」[19]基礎設施和民生事業。在老城經濟開發區探索完善「管委會+平台公司」管理模式、在海南生態軟件園探索完善「法定機構+園區運營商」管理模式,爭取有營商環境制度創新案例列入自貿港制度創新成果案例。

    11.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全年力爭新增市場主體增長35%。落實《澄邁縣優化營商環境方案》,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年行動,建立每月通報營商環境負面典型案例制度。把更多的行政資源從事前審批轉移到事中事後監管上。堅持「六要六不准」[20],當好服務企業、項目和群眾的「店小二」,實行項目建設管家和幫辦制。加快推廣應用智慧澄邁等互聯網政務服務平台建設,着力提升政府服務效能。完善澄邁營商環境評價和考核體系,着力抓好省級評估中薄弱指標整改工作。

    (四)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努力推動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12.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對現有幫扶政策逐項分類優化調整,。加強脫貧人口、邊緣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監測和幫扶,確保無返貧和無新增貧困。繼續扶持壯大扶貧產業。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探索引進發展集體經濟第三方服務企業,力爭到2021年底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實現80%的村收入達3萬元以上。

    13.做精做強富硒特色農業。圍繞做「精」農產品、做「深」產業鏈,繼續發動農民擴種保收,力爭「6+2」品牌農業收穫面積和產量均同比增長5%左右,糧食收穫面積和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和3%,蔬菜播種面積和產量分別同比增長2.3%和3.5%。拉長產業鏈,加快推動20萬頭/年澳洲進口活牛屠宰加工(二期)、進出境動物指定隔離檢疫場(二期)等項目建設。各鎮要結合實際精心打造好「一鎮一業」「一村一品」。

    14.建設宜居宜游美麗鄉村。開展鄉村建設行動,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健全村莊保潔長效機制。新建和改建衛生戶廁2500 座以上,提高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原則,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向農村傾斜。推進12個美麗鄉村、28宗外語標識牌項目建設。制定全縣村莊和居民點現代化、產業化、旅遊化改造提升計劃,確保農村和墾區發展與自貿港建設同步推進。

    15.落實「三農」保障機制。高質量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加快推進農村房地一體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確保新一輪「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應編盡編。開展農房報建審批「零跑腿」試點工作,切實保障「一戶一宅」指標要素供給。繼續推進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21],穩步推進農村集體土地入市和宅基地改革試點工作。推進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建立縣、鎮、村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網絡。

    (五)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節約利用各類資源,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16.推進國土空間利用提質增效。一是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加快編制澄邁縣國土空間規劃,推動產業規劃和空間規劃高度融合。推進重點園區、城鎮、村莊及行業發展等各專項規劃修編工作,同步匯入省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二是推進建設用地高效利用。落實土地新政,推動要素向重點園區、重點項目傾斜。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加大盤活低效存量土地力度,推進金江、老城等重點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採取「退二進三」等方式,妥善解決土地歷史遺留問題。三是探索農村閒置建設用地盤活和入市有效途徑,重點盤活空心村、祖屋、廢舊學校等閒置用地,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17.推動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一是推進低碳節能發展。嚴把產業准入關,從源頭上全面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產業和低端製造業項目落地。加強重點耗能行業和單位監管,支持重點能耗單位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抓好電力、化工、建材、農漁產品加工等重點行業的資源消耗減量化。加快推進充電樁布局建設,完成推廣新能源汽車475輛任務。二是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加快裝配式建築、綠色建築等低碳項目建設,確保完成省下達的裝配式建築任務指標。三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嚴格落實「禁塑」工作,推動全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發展,實現替代產品規範化和全流程可追溯。推廣使用新型可降解農膜,推進廢舊農膜、農藥廢棄包裝物等農業投入品廢棄物、畜禽養殖廢棄物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構建生態循環農業產業鏈。  

    18.堅持不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一是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全面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年度銷號工作。完善全縣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構建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生態文明評價考核體系。進一步完善河、湖、灣、林長制管護機制,壓緊壓實生態保護主體責任。二是實施生態環境修復工程。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專項規劃修編工作,持續實施林區生態修復和植樹造林,重點推進北部藍色海灣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南渡江金江段上游生態防護林和下游沿江生態建設等重大工程。三是完善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鎮和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建立全縣生活垃圾投放、收運、處理的全過程分類系統。開工建設農村污水處理設施296個,實現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40%。

    (六)始終堅持民生優先,致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19.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實穩就業各項政策措施,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和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服務工作。支持返鄉大學生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落實好公益性崗位開發等就業扶持政策,確保脫貧戶零就業家庭有一人穩定就業。依託縣職校等平台大力推進職業技能培訓,着力解決就業供需結構性矛盾。

    20.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確保海南中學美倫校區2021年秋季開學招生。加快推進4個試點鎮集中寄宿制辦學工程進度,啟動6個鎮集中寄宿制辦學項目前期工作。啟動華東師範大學澄邁實驗中學二期建設和澄邁中學高中部搬遷工作。推進金江中心學校、實驗小學整體搬遷前期工作。逐步擴大學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比例。繼續實施特崗教師計劃和定向免費師範生培養計劃。持續深化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探索成立教師管理服務中心,推進教師交流輪崗,着力解決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穩步提高偏遠地區教師待遇。

    21.全面實施健康澄邁行動。加大公共衛生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度,建成5個「7+3」能力建設項目並投入使用。規劃建設縣疾控中心改造搬遷工程、縣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提升項目。推進遠程醫療、分級診療、智慧醫院等項目建設,提高對重大疾病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強化公共衛生應急體制建設,堅持「四早」要求,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等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提升核酸檢測實驗室檢測能力,做好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工作。規範各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建設,強化疫情防控和病例救治能力建設。

    22.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啟動旅遊和公共文化機構功能融合試點工作,推進文化惠民工程,繼續開展送文藝、戲曲、電影下鄉活動。抓好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推動文物與旅遊深度融合。精心辦好2021年中國龍舟公開賽等重大體育賽事活動。

    23.綜合施策保障菜價平穩。壓實「菜籃子」市縣長負責制,建立「菜籃子」建設聯席會議、降低菜價目標責任制和督查考核機制。保持常年蔬菜基地規模8000畝,蔬菜自給率達65%。設立農商超對接、直供直銷場所,政府主導建設運營一批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實現綜合菜價全省排名下降。

    24.更好保障居民住房需求。開工建設安居型商品住房項目。加快推動郵政局宿舍、邊防宿舍等5個老舊小區改造。繼續推進「抄表到戶」。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出台鼓勵政策,形成存量商品住房轉型利用、市場化租賃住房建設、利用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等實操案例。出台《租購合同權辦法》,整頓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秩序,及時處置長租房違約風險隱患。

    25.辦好民生實事。建立問需於民的常態化機制。辦好今年10件為民辦實事項目[22]。

    26.大力推進平安澄邁建設。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時刻繃緊保密守密這根弦,嚴密防範敵對勢力滲透和套取國家秘密。加強網絡意識形態管理,嚴厲打擊利用網絡傳播政治謠言等違法行為。持續開展新一輪禁毒三年大會戰。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加快岸線防護圈港口船舶綜合管控系統建設,開展「三無」船舶[23]集中打擊整治。加強應急管理、安全監管、防震減災、消防救援工作。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提高防疫物資和糧食儲備安全保障水平。加強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建設,健全完善社會矛盾糾紛源頭排查化解機制,努力打造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澄邁樣本。 

    四、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各位代表,圓滿完成「十四五」和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要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於政府工作各領域、全過程,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一)釐清職責邊界,嚴格依法行政。繼續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和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規範行政決策程序,加強規範性文件審查,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用「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明確政府權力邊界。建立和優化跨領域跨部門綜合執法機制,完善《澄邁縣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清單》,出台《澄邁縣綜合行政執法協作配合制度》,建立邊界清晰、協同高效的執法職責體系,解決多頭多層重複執法問題。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嚴格執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24],切實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二)堅持實幹興縣,提高行政效能。大力發揚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的精神,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的氛圍。大力推進政府數字化建設,搭建和優化政府辦公系統、政務服務、智慧督查等電子政務平台。實施政府執行力提升行動,建立重要工作專班推進機制,構建目標、平台、項目、政策、改革、機制、督查考核「七要件」的閉環運作體系。政府每件工作只要有可能性,都必須量化、項目化、責任化,切實消除工作推進的障礙和堵點,確保各項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地見效。

    (三)強化制約監督,恪守清正廉潔。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任務,縱深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持續開展土地利用、工程招投標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啟動國土空間規劃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落實精文減會,為基層減負。樹牢「過緊日子」思想,今年將非剛性、非重點項目預算平均壓減5%。各級政府及工作人員要永葆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本色,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乾乾淨淨幹事、清清白白做人,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

    各位代表!奮鬥成就偉業,實幹創造輝煌。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勠力同心,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奮力推動我縣高質量發展走在全省前列,不斷書寫新時代幸福美麗澄邁建設的新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附件2

名 詞 解 釋

[1]四早、四集中: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

[2]五個清單:一張項目清單、一張企業清單、一張責任清單、一張服務清單、一張政策清單。

[3]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4]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5]三個大考: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6]「6+2」特色品牌農業:指澄邁福橙、橋頭地瓜、福山咖啡、蜜柚、無核荔枝、茶油和妃子笑荔枝、鳳梨。

[7]極簡審批: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精簡行政審批事項、簡化行政審批流程、下放行政審批權限、提高行政審批效率,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優化營商環境。

[8]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准入清單。

[9]兩個比例:公辦園就讀幼兒比例達到5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提高到80%。

 [10]「7+3」能力:堅持合理布局、中西醫並重、平戰結合、防治協同的原則,注重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聚焦提升發熱門診、可轉換病區、可轉換 ICU、生物安全實驗室、傳染病檢測、醫療廢棄物處理、急診急救等7大能力,以及應急物資保障、應急醫療資源預案保障、重大疫情救治保障等3大保障能力。

    [11]「零非訪」和「四未發生」:無人到非信訪接待場所上訪和未發生大規模集體進京上訪、未發生涉訪極端事件、未發生信訪人員滋事擾序、未發生重大非訪行為。

    [12]「雙岸長制」:在海南省禁毒三年大會戰背景下,為落實禁毒堵源截流目標,實現海岸線的有效管控,推行港口海岸線「雙岸長」監管責任制,以屬地、領域責任分片為主要形式,將鄉鎮、交通、海洋部門、港口管理單位、海岸警察、派出所設立岸長、分岸長、岸巡員,通過監管重點港口、碼頭、船舶、人員、線索,構建人民群眾禁毒防線,確保港口海岸線巡防工作有效開展,達到毒品堵源截流的目的。

    [13]「四位一體」新機制建設:社管平台、綜治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四位一體」新機制建設。

    [14]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率:得到康復服務人數占具有康復需求人數的比例。

    [15]「三塊地」改革: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

    [16]「一縣一院」工程:「十三五」期間,每個市縣至少有1所國內優質醫院進行幫扶,每個市縣建成省級水平臨床重點專科和學科,實現每個市縣至少建設一所省級相當水平的醫院。

[17]「3+1」重點產業: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

 [18]「五香」產業:薯香、果香、咖啡香、油香、沉香。

[19]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

[20]六要和六不准:「六要」:一要關心、包容和鼓勵市場主體發展;二要平等對待各類市場主體;三要科學決策,對因政策調整造成企業合法權益受損的,要依法依規予以補償;四要依法行政,「無事不擾」;五要暢通溝通;六要大膽正常交往。「六不准」:一是不准濫用職權干預和插手企業招投標等市場經濟活動;二是不准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市場主體參加評比等類似活動或收費;三是不准以行政區劃調整、政府換屆、機構或者職能調整以及責任人更替為由,不履行對市場主體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以及依法訂立的各類合同,或者違約拖欠市場主體的貨物、工程、服務等賬款;四是不准為市場主體制定或者變相指定中介服務機構;五是不准對企業亂檢查、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亂募捐;六是不准借工作與企業打交道之便利謀取個人利益、獲取報酬、收受財物。

[21]「三權分置」制度:是指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經營權流轉的格局。

[22]10件為民辦實事項目:社保醫保綜合櫃員制改革、教室燈光照明改造、偏遠地區學校教師生活補助發放項目、農房抗震改造、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建設、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項目、農民小額貸款貼息、防貧綜合保險、縣城主城區市政道路「白改黑」城市提升工程(一期)項目(文明路、文化路、華成路)、政府採購苗木無償提供及造林補貼。

[23]「三無」船舶:無船名船號、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的「三無」漁業船舶。

 [24]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行政執法的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的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的法制審核制度。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