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平方和差/緊急處置:認真對待抄襲

平方和差/緊急處置:認真對待抄襲正在翻譯。歡迎您積極翻譯與修訂
目前已翻譯25.8%,原文在s:en:Dispatches: Let's get serious about plagiarism
Dispatches: Let's get serious about plagiarism
Awadewit (Adrianne Wadewitz), Elcobbola, Jbmurray, Kablammo, Moonriddengirl and Tony1
2009年
"Dispatches: Let's get serious about plagiarism". Awadewit (Adrianne Wadewitz), Elcobbola, Jbmurray, Kablammo, Moonriddengirl and Tony1. (April 13, 2009). The Wikipedia Signpost.

正文 編輯

By Awadewit, Elcobbola, Jbmurray, Kablammo, Moonriddengirl and Tony1

正如維基百科上關於這個主題的條目所言,抄襲是"使用或緊密模仿另一位作者的語言和思想,並將其作為自己的原創作品表述出來"。往小了說,它是智力上的疏忽,往大了說,它是徹頭徹尾的盜竊。[1]羅賓·列文·本斯萊爾在《研究倫理學:案例與材料》中指出,「抄襲真正的惡果是遭到學術共同體的憎惡。」[2][3]它會給一個團體帶來不好的聲譽。維基百科的編輯們應該創造自己的文章,而不是拿來別人的作品。然而儘管這是個受推薦的簡單方法,但抄襲可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樣簡單——它常常是無意中犯下的。防止抄襲的最好方法是明確它是什麼、如何去避免、以及出現時如何處理。

理解抄襲 編輯

維基百科不是第一手資料,也沒有原創研究。因此,維基百科上出現的所有內容都應紮根於可靠來源之中。剽竊的問題並不在於它涉及到使用他人的觀點,而在於別人的話語或觀念被歪曲,尤其是它們被視為「編輯者自己的原創作品」。如果貢獻者沒用引號清楚地標出原話部分,就算是只引用了一個句子,也算抄襲。引文被普遍認為是用來表明信息來源的,而不是複製原話的許可證。

有三種主要的抄襲方式:

  1. 未能確認引文及借鑑的觀點的來源;
  2. 未用引號明確標出複製來的話;
  3. 未能充分調整摘要或釋義,因而仍嚴格使用來源的用語。[4]

抄襲與侵犯版權 編輯

 
就算作品已經「失去版權」或「處於公有領域之中」,也不允許假冒別人的作品是自己的。

抄襲和侵犯版權不一樣:抄襲既可以抄有版權的,也會從公有領域裡抄。[5]一個關於維基百科抄襲醜聞的報道稱:"維基百科的編輯者們……說一些[涉嫌抄襲的文章]是無傷大雅的,因為複製來的部分來自公有領域。」[6]如果這真的是維基百科編輯者的反應,那他們是搞錯了。為了澄清這件事,我想起了簡·奧斯汀的小說《傲慢與偏見》的著名開場白:「凡是有錢的單身漢,都需要一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7][8]這部小說里的話,和1911年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一樣,在公有領域內。然而,這是奧斯汀的話。即便已經沒人擁有它們的版權,我們還是得承認這是她的說法。通過沒帶引號就把這句話加進一篇文章,維基百科的編輯者可能就剽竊了奧斯汀。[9]除了因使用奧斯汀的話而要提到她的道德義務,維基百科也有告知讀者語句來源的責任,包括句子所在的出處頁碼。

維基百科的政策老是說侵犯版權,但很少說抄襲。有關這個問題的指南去年(2008年)才寫,還有待社群採納。然而,維基百科的聯合創始人吉米·威爾士在2005年就對這個議題有明確觀點:「讓我說句實在話,[有關抄襲的]法律問題很重要,但簡直重要死了的是道德問題。我們希望所有人能指着維基百科說:『這是我們自己弄的,光明磊落』。」[10]

引用:「常識」例外 編輯

不是所有維基百科條目中的事實都需要出處。當一個事實是「常識」時,即其是眾所周知的時候,即便是從特定的參考文獻上得知了它,重複它也不算抄襲。例如,大家都知道艾米莉·狄金森一生中只發表過很少詩歌[11] 。總的來說,如果某個信息被許多來源提到(尤其是一般的文獻資源),而且還容易找到,就可以認定為常識。複製毫無創造性的有關基本信息的列表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影片裡按字母順序排序的演員表。儘管維基百科的可供查證方針鼓勵引用這些信息,但不這麼做不算抄襲。

儘管常識和毫無創造性的基本信息列表是無需給出出處以避免抄襲的,但鮮為人知的信息、觀點和創造性的文本需要給出。同樣,創造性表述(即便是常識)屬於原作者。對於創造性的的工作,貢獻者們可以安全地重複使用事實,但說法不能用,除非是標題,或是完全沒有創造性,比如常用短語。從版權的角度看,聲稱擁有所有權所需的創造力水平很低。美國最高法院據管理着維基百科的版權事宜的版權法稱:「絕大多數作品很容易達到標準,因為它們擁有一些創意的火花,不管它有『多麼粗疏淺陋或顯而易見』」。[12] 同樣,大多數文本都足夠有創造力,以至複製它就是抄襲。相應地,儘管像「狄金森出生於1830年12月10日」的話可以不帶引號就複製,但一定要注意不要過度依賴文本沒有創造性的推定。此外,視完全複製部分的篇幅長短,優秀的編輯者會發現其不實之處:沒給出出處。[13]

鮮為人知的事實或對事實的解釋必須給出出處[14],並且創造性的文字也必須被引用[15]或進行適當修改。

避免抄襲 編輯

直接引用 編輯

調整來源:改寫和總結 編輯

研究與寫作方法:避免抄襲的技巧 編輯

發現抄襲 編輯

處理抄襲 編輯

注釋 編輯

  1. Leight, David. Plagiarism as metaphor. (編) Buranen, Lise and Roy, Alice Myers. Perspectives on Plagiarism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a Postmodern World. Buffalo: SUNY Press. 1999: 221. ISBN 0791440796. 
  2. Penslar, Robin Levin. Research ethics: cases and material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148. ISBN 0253209064. 
  3. 譯者註:該書書名及作者人名沒有查到對應中文譯名,譯者已自行翻譯,該書信息見[1]
  4. Hacker, Diana. A Pocket Style Manual 5. Boston: Bedford/St. Martin's. : 107. ISBN 0312559933. 
  5. Fishman, Stephen. Public domain: how to find & use copyright-free writings, music, art & more 4th, illustrated revised. Nolo. 2008: 35. ISBN 1413308589. To avoid charges of plagiarism, authors of scholarly works ... always give proper credit to the sources of their ideas and facts, as well as any words they borrow. This is so even if the work borrowed from is in the public domain. 
  6. "Wikipedia Critic Finds Copied Passages", {{{publisher}}}, 4 November 2006
  7. Austen, Jane. Pride and Prejudice. Chicago: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14: 1 [First published 1813] [18 March 2009]. 
  8. 這句話可見q:傲慢與偏見
  9.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use of quotation marks on Wikipedia to delineate duplicated public domain text, where attribution is obvious, is disputed. See Wikipedia talk:Wikipedia Signpost/2009-04-13/Dispatches.
  10. Wales, Jimmy. Comment. Wikipedia. 28 December 2005 [31 March 2009]. 
  11. Hacker offers this as an example of common knowledge (p. 107).
  12. Feist Publications v. Rural Telephone Service, 499 U.S. 340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1991).
  13. 譯者註:此處參考葡萄牙文版本的機器翻譯結果將come down to譯為depend on。
  14. 譯者註:參考烏克蘭文版本的機器翻譯結果,將cite譯為specify。
  15. 譯者註:這裡的引用應指的是給出出處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