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土地储备贷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风险提示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土地储备贷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风险提示的通知
银监通(2004)75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近年来,城市土地储备贷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包括小城镇建设贷款、老城市改造贷款及开发区建设贷款等)增长迅速,对于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部分银行在发放此类贷款时,对相关担保主体、承贷主体,以及相关抵押权益可能形成现金流的评估和把握缺少经验,致使部分银行贷款面临较大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为切实防范风险,全面、准确、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特别提示如下:

一、密切关注由于政策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在发放土地储备贷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时,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对银行贷款的影响,认真研究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土地审批权限、出让方式等方面的规定,掌握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化,关注和监测政策变化对贷款风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二、确保贷款项目合法合规。土地储备贷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项目,必须符合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依法审查贷款担保主体、承贷主体的资格与履约能力,切实防范此类贷款的法律风险。应依法严格审查土地储备贷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担保主体的合法性,严格审核企业实际担保能力,以及出现风险后担保主体或担保资产的可执行性,防止担保虚置,或者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法律风险。

四、准确评估权利质押或资产抵押的实际可实现价值,关注土地价格的周期性变化。发放土地储备贷款,主要是以土地储备公司(中心)土地使用权质押,以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为未来还款保障。部分地方因为土地储备和土地储备贷款管理缺陷较多,土地真实价值被过分高估;或仍采用协议出让、低价出让的方式处理储备土地,使得地价不确定因素较多。这些情况都可能使未来土地出让所产生的收益和现金流不足以偿还银行贷款,银行贷款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应予以高度关注。

五、注意控制贷款集中度,加强信息沟通。部分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总量已大大超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还款能力,少数地方甚至超过了未来几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及土地收益总和。要建立土地储备贷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信息通报机制,严格控制土地储备贷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集中度风险,防止竞相向某些地区的土地储备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放贷款,出现因地区集中度过高导致银行贷款风险积聚。

六、建立土地储备贷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还款能力评估体系,持续监测还款能力的变化。要根据审慎原则,尊重这类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规律,按照土地储备的获取途径、管理水平、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市场价格预测等因素,建立土地储备贷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评估体系,尤其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化要持续地、科学地监测和评估,及时认真地作出授信和授信变化的决策。要认真总结经验,摸索规律,锐意创新,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七、注意分类指导,有堵有疏。严格控制不符合审慎经营原则或达不到贷款标准的土地储备贷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要继续大力支持一切符合贷款条件的此类项目,对风险状况出现变化的项目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区别对待,积极做好工作,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工作,不搞“一刀切”。

请各银监局根据本文件精神,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城市土地储备贷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风险提示,及时将文件精神传达至辖内有关金融机构,做好跟踪调查研究工作,稳妥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情况和问题。

2004年6月23日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