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樂亭集
卷一

所謂文章者。非謂其詞翰之藻艶工贍而已。必根理道本德行。弸乎中而彪乎外。精華之用。足以黼黻乎邦國。賁飾乎治化。然後爲可貴也。觀氣運之盛衰。世道之升降。治化之汚隆。亦必於是焉察之。吾東自三國以後。文章之士。代不乏人。其或當氣運之盛則蔚然輩出。以鳴於世。文字之富燁者。固亦多有。未必皆闡理據德有本有原之作。蓋時之所尙者然也。及至聖朝。治以道隆。運協煕昌。光嶽氣盛。鍾英毓秀。環偉傑特之才出爲世用。布列巖廊館閣之上。贊燮化理。粉繪太平者前後相望。皆能以道德爲之根柢。而敷以精華之文。培養之厚。至世文兩朝而極盛。以及光陵右文。

成廟繼而樂育。文章又復盛興。回視羅麗之舊。豈是霄壤乎。高靈申文忠公當三朝之盛。歷館閣而陞相位。勳德文章。一世仰若山斗。其孫二樂先生嗣興於成廟全盛之時。英資間氣。益之以家世淵源之學。早捷巍科。聲華震赫。敭歷翰苑。論思經帷。與一時諸彥。被選賜暇。大肆力於文學。旣蓄之深而積之多。其位廟堂典文衡。事業文章。炳燿乎世。皆本之德義之粹學問之正。有非絺章琢句組織爲能者之所得窺其藩墻也。試誦公之詩與文。醇嚴典正。不事靡麗。裁之以規度而無邊幅之窘。發之以勁健而絶粗厲之氣。望之知其爲弘公德人之述心。傳之於後。足以知我國家文運之盛。世道之升。治化之隆。有非前代之所得擬其萬一也。先生平日。愛賢樂士。奬掖不倦。安國爲其寮屬。屢順下風而承謦欬。遏蒙許可。粗聞翰墨之梯徑。於先生所著。非敢僭有所評議。常取搢紳名勝之推論而樂道之。先生之胤子今晉州牧使瀚仲容氏。與安國友善。編次先生遺集。將鋟于梓。以安國嘗受知於先生。庶得以少發先生之意趣。索序於安國。以爲徵於後。安國鹵學膚識。且非知言者。其於文章。泛有所論。尙且不敢。況敢有所措說於先生之述作乎。僅以平昔所誦而道之者。書而復之。時嘉靖紀元二十年之辛丑三月上澣。崇政大夫。議政府左贊成兼知經筵春秋館事。弘文館大提學。藝文館大提學。知成均館事。五衛都摠府都摠管。世子貳師金安國。謹序。

人有形斯有氣。有氣斯有聲。文者。聲之成章者也。氣昌而大。則其文雄贍暢達。惟所欲言而無所底滯。一餒于中則綿弱無力。不能自振。劌鉥刻斲。矻矻若不給。其役心猶勞而氣之傷也益甚矣。古之論詩文者。一視其氣而已。二樂公平生著作。以氣爲主。富貴而爲寒儉之語。廊廟而有山林之趣。歌吟賦詠。往往信口縱筆。若不經意。而思味雋永。援據該博。其氣完然無所傷。而燁燁葩藻。蔚爲國華。文柄落其手。儒林稱其宗。雖欲辭一代偉作之名。以靳于後世。不可得也。公之祖高靈申相國叔舟。秉文柄有名稱。其風流文雅之美。至今在人耳目。公自少能文章。以世其風範。其秀朗之氣。雖稟於天。而其所得於家者。亦安可誣哉。夫文章之與事業。大抵皆氣之所爲。氣有所主。則發而爲言。言而爲文章者。皆充然而有餘。措而爲行。行而爲事業者。皆毅然而難奪。顧氣在我。而用不用繫乎時。故韓昌黎,蘇眉山之氣。見乎文章。韓忠獻,富文忠之氣。見乎事業。雖所就不同。其在天下。皆有不可泯者。公之氣。或見於文章。或見於事業。能兼古人之所難兼者。然着力於事業者專。故其見於文章者有不專也。負抱遭際。兩得其盛。弛而能張。憂而能樂。長篇大章。情興逸發。如鼇負山鵬運海。氣勢軒揭。莫之與抗者。皆餘力所及。視彼旬鍛而月鍊。章𤧫而句琢者。固其所不暇爲。亦其所不屑爲也。公所著詩文。散亡殆盡。其子牧使瀚。旁搜累輯。僅得若干篇。彙次成帙。將就梓以傳。亦二十之一耳。觀一隅而知室。嘗一臠而知羹。欲求公者。於斯集焉足矣。瀚於余。爲同年司馬。請余序。余少時。在翰苑將史事。見公於門下。公於後生。常重許可。謬加稱奬。比得其詩文觀之。雖蠡勺之見。不能測其津涯。然未嘗不知爲文之難。而嘆前輩之不可復作也。敢以糠粃爲嘉穀先。公諱用漑。字漑之。官至議政府左議政。贈諡文景公。二樂。其亭名。蓋取仁智之意云。

嘉靖乙未冬。資憲大夫。工曹判書兼同知經筵春秋館事。藝文館提學。五衛都摠府都摠管。沈彥光。謹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