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摩鄧女經

佛說摩鄧女經 東漢
譯者:安世高
本作品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
參考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底本:大正新修大正藏經錄入

佛說摩鄧女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阿難持鉢行乞食。食已,阿難隨水邊而行,見一女人在水邊擔水而去,阿難從女匃水,女即與水;女便隨阿難,視阿難所止處。女歸告其母,母名摩鄧,女於家委地臥而啼。母問女:「何為悲啼?」女言:「母欲嫁我者,莫與他人。我於水邊見一沙門從我匃水,我問何字?名阿難。我得阿難乃嫁,母不得者,我不嫁也。」

母出行問阿難,阿難者承事佛。母已知,還告女言:「阿難事佛道,不肯為汝作夫。」女啼,不飲食言:「母能知蠱道。」母出,請阿難歸飯,女大喜。

母語阿難:「我女欲為卿作妻。」阿難言:「我持戒,不畜妻。」復言:「我女不得卿為夫者,便自殺。」阿難言:「我師佛,不得與女人共交通。」

母入語女:「阿難不肯為汝作夫,言其有經道者不得畜婦。」女對母啼言:「母道所在?」母言:「天下道,無有能過佛道及阿羅漢道。」摩鄧女復言:「但為我閉門戶,無令得出,暮自當為我作夫。」母閉門以蠱道縛阿難。

至晡時,母為女布席臥處,女大喜自莊飾。阿難不肯前就臥處,母令中庭地出火,前牽阿難衣,語阿難言:「汝不為我女作夫,我擲汝火中。」

阿難自鄙為佛作沙門,今日反在是中不能得出。佛即持神,心知阿難。阿難還至佛所,白言:「我昨日行匃食,於水邊見一女人,我從匃水。我還到佛所,明日有一女人名摩鄧,請我欲得歸飯,我出便牽我,欲持女與我作妻。我言:『我持佛戒,不得畜妻。』」

女見阿難得脫去,於家啼哭。母言:「其有事佛者,我道不能勝。我本不語汝耶。」女啼不止,續念阿難。

女明日自行求索阿難,復見阿難行匃食,隨阿難背後,視阿難足、視阿難面。阿難慚而避之,女復隨不止。阿難還歸佛所,女守門,阿難不出,女啼而去。

阿難前白佛:「摩鄧女今日復隨我。」佛使追呼摩鄧女。見之,佛問:「汝追逐阿難,何等索?」女言:「我聞阿難無婦,我又無夫,我欲為阿難作婦也。」佛告女言:「阿難沙門無髮,汝有髮,汝寧能剃汝頭髮不?我使阿難為汝作夫。」

女言:「我能剃頭髮。」

佛言:「歸報汝母,剃頭髮來。」

女歸到母所,言:「母不能為我致阿難,佛言:『剃汝頭髮來,我使阿難為汝作夫。』」母言:「子!我生汝,護汝頭髮,汝何為欲為沙門作婦?國中有大豪富家,我自能嫁汝與之。」女言:「我生死當為阿難作婦。」母言:「汝何為辱我種?」女言:「母愛我者,當隨我心所喜。」母啼泣,下刀剃女頭髮。

女還到佛所言:「我已剃頭髮。」佛言:「汝愛阿難何等?」女言:「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難耳,愛阿難聲,愛阿難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洟,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處不淨。其有夫妻者,便有惡露,惡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女即自思念身中惡露,便自正心,即得阿羅漢道。

佛知已得阿羅漢道,即告女言:「汝起至阿難所。」女即慚而低頭,長跪於佛前言:「實愚癡故逐阿難耳!今我心已開,如冥中有燈火;如人乘船船壞依岸;如盲人得扶;如老人持杖行。今佛與我道,令我心開如是。」

諸比丘俱問佛:「是女人母作蠱道,何因緣是女得阿羅漢道?」

佛告諸比丘:「汝欲聞知是女不?」

諸比丘言:「我曹當受教。」

佛言:「是摩鄧女先世時,五百世為阿難作婦,五百世中,常相敬相重、相貪相愛,同於我經戒中得道,於今夫妻相見如兄弟。如是佛道何用不為?」

佛說是經,諸比丘聞皆歡喜。

佛說摩鄧女經

本東漢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