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四庫全書本)

吕氏春秋 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
  吕氏春秋       雜家類一雜學之屬提要
  等謹按吕氏春秋二十六卷舊本題秦吕不韋撰考史記文信侯列傳實其賓客之所集也太史公自序又稱不韋遷蜀世傳吕覽考序意篇稱維秦八年涒灘之嵗是時不韋未遷蜀故自高誘以下皆不用後説葢史駁文耳漢書藝文志載吕氏春秋二十六篇今本凡十二紀八覽六論紀所統子目六十一覽所統子目六十三論所統子目三十六實一百六十篇漢志葢舉其綱也其十二紀即禮記之月令顧以十二月割為十二篇每篇之後各間它文四篇惟夏令多言樂秋令多言兵似乎有義其餘則絶不可曉先儒無説莫之詳矣又每紀皆附四篇而季冬紀獨五篇末一篇標識年月題曰序意為十二紀之總論殆所謂紀者猶内篇而覽與論者為外篇雜篇歟唐劉知幾作史通内外篇而自序一篇亦在内篇之末外篇之前盖其例也不韋固小人而是書較諸子之言獨為醇正大抵以儒為主而參以道家墨家故多引六籍之文與孔子曾子之言其他如論音則引樂記論鑄劍則引考工記雖不著篇名而其文可按所引莊列之言皆不取其放誕恣肆者墨翟之言不取其非儒明鬼者而縱横之術刑名之説一無及焉其持論頗為不茍論者鄙其為人因不慎重其書非公論也自漢以來註者惟高誘一家訓詁簡質於引證顛舛之處如制樂篇稱成湯之時穀生於庭則據書序以駁之稱南子為釐夫人則據論語左傳以駁之稱西門豹在魏襄王時則據魏世家孟子以駁之稱晉襄公伐陸渾稱襄成王慢晉文公則皆據左傳以駁之稱顔闔對魯莊公則據魯世家以駁之稱衛逐獻公立公子黚則據左傳衛世家以駁之皆不蹈註家附㑹之説然如稱魏文侯虜齊侯獻之天子傳無其事不知誘何以不糾其謂梅伯説鬼侯之女好妲己為不好因而見醢謂白乙丙孟明皆蹇叔子謂甯戚扣角所歌乃碩鼠之詩謂公孫龍為魏人並不著所出亦不知其何所據又共伯得乎共首及張毅單豹事均出莊子乃於共伯事則曰不知其出何書於張毅單豹事則引班固幽通賦竟未見漆園之書亦謂可異若其注五世之廟曰逸書則梅頤偽本尚未出引詩庶姜孽孽作䡾䡾鼉鼓逢逢作韸韸則經師異本均不足為失也乾隆四十六年五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
  呂氏春秋目録     雜家類一雜學之屬
  卷一    孟春紀第一凡五篇
  一曰孟春     二曰本生
  三曰重己     四曰貴公
  五曰去私
  卷二    仲春紀第二凡五篇
  一曰仲春     二曰貴生
  三曰情欲     四曰當染
  五曰功名一作由道
  卷三    季春紀第三凡五篇
  一曰季春     二曰盡數
  三曰先己     四曰論人
  五曰圜道
  卷四    孟夏紀第四凡五篇
  一曰孟夏     二曰勸學一作觀師
  三曰尊師     四曰誣徒一作詆役
  五曰用衆一作善學
  卷五    仲夏紀第五凡五篇
  一曰仲夏     二曰大樂
  三曰侈樂     四曰適音一作和樂
  五曰古樂
  卷六    季夏紀第六凡五篇
  一曰季夏     二曰音律
  三曰音初     四曰制樂
  五曰明理
  卷七    孟秋紀第七凡五篇
  一曰孟秋     二曰蕩兵一作用兵
  三曰振亂     四曰禁塞
  五曰懐寵
  卷八    仲秋紀第八凡五篇
  一曰仲秋     二曰論威
  三曰簡選     四曰决勝
  五曰愛士一作慎窮
  卷九    季秋紀第九凡五篇
  一曰季秋     二曰順民
  三曰知士     四曰審己
  五曰精通
  卷十    孟冬紀第十凡五篇
  一曰孟冬     二曰節䘮
  三曰安死     四曰異寳
  五曰異用
  卷十一   仲冬紀第十一凡五篇
  一曰仲冬     二曰至忠
  三曰忠㢘     四曰當務
  五曰長見
  卷十二   季冬紀第十二凡六篇
  一曰季冬     二曰士節
  三曰八立一作立意   四曰誠亷
  五曰不侵     六曰序意一作亷孝
  右為十二紀凡六十一篇
  卷十三   有始覽第一凡七篇
  一曰有始     二曰名類
  三曰去尤     四曰聽言
  五曰謹聽     六曰務本
  七曰諭大
  卷十四   孝行覽第二凡八篇
  一曰孝行     二曰本味
  三曰首時一作眉時   四曰義賞
  五曰長攻     六曰慎人一作順人
  七曰遇合     八曰必已一作本知又作不過
  卷十五   慎大覽第三凡八篇
  一曰慎大     二曰權勲
  三曰下賢     四曰報更
  五曰順說     六曰不廣
  七曰貴因     八曰察今
  卷十六   先識覽第四凡八篇
  一曰先識     二曰觀世
  三曰知接     四曰悔過
  五曰樂成     六曰察微
  七曰去宥     八曰正名
  卷十七   審分覽第五凡八篇
  一曰審分     二曰君守
  三曰任數     四曰勿躬
  五曰知度     六曰慎勢
  七曰不二     八曰執一
  卷十八   審應覽第六凡八篇
  一曰審應     二曰重言
  三曰精諭     四曰離謂
  五曰淫辭     六曰不屈
  七曰應言     八曰具備
  卷十九   離俗覽第七凡八篇
  一曰離俗     二曰髙義
  三曰上徳     四曰用民
  五曰適威     六曰為欲
  七曰貴信     八曰舉難
  卷二十   恃君覽第八凡八篇
  一曰恃君     二曰長利
  三曰知分     四曰召類
  五曰達鬱     六曰行論
  七曰驕恣     八曰觀表
  右為八覽凡六十三篇
  卷二十一  開春論第一凡六篇
  一曰開春     二曰察賢
  三曰期賢     四曰審為
  五曰愛類     六曰貴卒
  卷二十二  慎行論第二凡六篇
  一曰慎行     二曰無義
  三曰疑似     四曰壹行
  五曰求人     六曰察傳
  卷二十三  貴直論第三凡六篇
  一曰貴直     二曰真諌
  三曰知化     四曰過理
  五曰壅塞     六曰原亂
  卷二十四  不苟論第四凡六篇
  一曰不苟     二曰賛能
  三曰自知     四曰當賞
  五曰博志     六曰貴當
  卷二十五  似順論第五凡六篇
  一曰似順     二曰别類
  三曰有度     四曰分職
  五曰處方     六曰慎小
  卷二十六  士容論第六
  一曰士容     二曰務大
  三曰上農     四曰任地
  五曰辯土     六曰審時












  呂氏春秋原序
  呂不韋者濮陽人也為陽翟之富賈家累千金秦昭襄王者孝公之曾孫惠文王之孫武烈王之子也太子死以庶子安國君柱為太子柱有子二十餘人所幸妃號曰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安國君庶子名楚其母曰夏姬不甚得幸令楚質於趙而不能顧質數東攻趙趙不禮楚時不韋賈於邯鄲見之曰此竒貨也不可失乃見楚曰吾能大子之門楚曰何不大君之門乃大吾之門耶不韋曰子不知也吾門待子門大而大之楚黙幸之不韋曰昭襄王老矣而安國君為太子竊聞華陽夫人無子能立適嗣者獨華陽夫人耳請以千金為子西行事安國君令立子為適嗣不韋乃以寳玩珍物獻華陽夫人因言楚之賢以夫人為天母日夜涕泣思夫人與太子夫人大喜言於安國君於是立楚為適嗣華陽夫人以為已子使不韋傅之不韋取邯鄲姬已有身楚見說之遂獻其姬至楚所生男名之曰正楚立之為夫人暨昭襄王薨太子安國君為王華陽夫人為后楚為太子安國君立一年薨諡為孝文王太子楚立是為莊襄王以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雒陽十萬户莊襄王立三年而薨太子正立是為秦始皇帝尊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不韋乃集儒書使著其所聞為十二紀八覽六論訓解各十餘萬言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名為呂氏春秋暴之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有能增損一字者與千金時人無能増損者誘以為時人非不能也蓋憚相國畏其勢耳然此書所尚以道徳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以忠義為品式以公方為檢格與孟軻孫卿淮南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雄相表裏也是以著在録略誘正孟子章句作淮南孝經解畢訖家有此書尋繹案省大出諸子之右既有脫誤小儒又以私意改定猶慮傳義失其本真少能詳之故復依先師舊訓輒乃為之解焉以述古儒之㫖凡十七萬三千五十四言若有紕繆不經後之君子斷而裁之比其義焉髙誘撰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