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臨安志 (四庫全書本)/卷021

卷二十 咸淳臨安志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咸淳臨安志卷二十一  宋 潜說友 撰
  彊域六
  橋道
  府城南自登平坊内石橋起直至天宗水門
  大河
  登平橋登平坊内
  六部橋舊稱都亭驛橋
  黒橋六部橋北
  州橋玉牒所對巷
  安永橋執政府前大渠南
  下瓦後橋又名衆樂橋
  衆安橋清湖至此止
  清湖橋八字橋西至釣橋止
  黒橋左藏庫東
  左藏庫橋左藏庫前
  安濟橋駙馬府前西
  安福橋安濟橋西通太學前新街
  丁家橋安福橋西
  長生老人橋霍史君廟前
  錢塘縣橋在縣前不通舟楫
  大和橋俗呼柴垜橋常慶坊内東北
  薦橋富樂坊東
  豐樂橋善履坊東
  油蠟局橋元名新橋
  鹽橋興徳坊東
  蒲橋塩橋東不通舟楫
  咸淳倉橋元名東橋
  塌坊橋御酒庫東
  仙林寺橋仙林寺東
  西橋平糴倉北
  通濟橋豐儲倉後葛家橋東俗呼梅家橋
  葛家橋豐儲倉後
  小梅家橋御酒庫北
  田家普濟橋通濟橋北
  白洋池橋白洋池前
  方家橋
  小河自内宗陽橋轉西由鍾公橋起至衆安橋轉至觀橋又轉以北直至淳祐倉前接餘杭水門弔
  橋止

  鍾公橋通上下抱劍營街
  清冷橋南通沙皮巷北通漆器墻
  熈春橋南瓦熈春樓前
  灌肺橋融和坊對入巷
  金波橋通和坊内
  普濟橋金波橋北
  巧兒橋榮府㸔街後
  寳祐橋寳祐坊内
  亨橋五間樓東
  平津橋俗呼猫兒橋賢福坊内
  舍人橋平津橋北
  永清橋舍人橋北
  水巷橋蘭𨹧坊内
  日新樓橋水巷橋北
  芳潤橋羲和坊内元名炭橋
  李博士橋武志坊内
  棚橋新安坊内
  新安橋新安坊内
  鵞鴨橋元名北橋安國坊内
  安國橋懐逺坊内
  軍頭司橋延定坊内
  觀橋報恩坊北至御街上過此橋轉西一直至新荘橋入萬壽觀
  貢院橋禮部貢院前
  潘葑庫橋潘葑酒庫前
  祥符橋祥符寺前
  小新莊橋普寧坊東
  清逺橋普寧坊東
  仁和倉橋仁和縣巷對
  萬嵗橋仁和縣巷北
  天水縣橋六部架閣庫前
  百萬倉橋淳祐倉前
  永新橋
  西河
  自斷河頭直北至衆安橋止
  自府治前橋由流福坊水路至惠遷橋止自涌金橋入俞家園鑷子橋至白蓮花橋止自八字橋西入清湖橋至北關餘杭水門止
  普濟橋㫁河頭五聖廟後
  施家橋龍翔宫後
  侍郎橋郎簡字叔廉王荆公有寄詩甚稱其賢以工部侍郎致仕居此里人徳之遂以名橋三橋西樓金文正西酒庫北
  府衙前橋
  流福橋元名閘兒橋
  樓店務橋樓店務前
  戒子橋慈幼局前
  定安橋戒子橋北
  凌家橋豐豫坊口
  徳夀橋油車巷口
  普安橋運司前
  渡子橋
  永安橋一名五聖廟橋在度牒庫後
  如意橋六房院前
  臺官衙後橋
  太常寺後小橋
  惠遷橋即舊金文橋界于西酒庫惠遷井之間轉北入三橋
  涌金橋介於涌金三池之中有扁
  鑷子井橋永安橋西鑷子井東
  永安橋俞家園張府後鑷子井湖水由此注出六房院後
  石橋六房院後不通舟楫湖水由此注出曲阜橋
  紅蓮花橋
  白蓮花橋並在俞家園不通舟楫
  將軍橋三橋北
  曲阜橋韓府前
  施水坊橋井亭橋南
  井亭橋甘泉坊東
  洪福橋清和坊東
  鞔鼓橋洪福橋北
  馬家橋鞔鼔橋北
  八字橋舊名洗麩橋西轉入清湖橋
  石灰橋十官宅前
  結縳橋沂王府前
  下瓦後橋又名衆樂橋
  衆安橋清湖至此止
  清湖橋八字橋西至釣橋止
  黒橋左藏庫東
  左藏庫橋左藏庫前
  安濟橋駙馬府前西
  安福橋安濟橋西通太學前新街
  丁家橋安福橋西
  長生老人橋霍史君廟前
  錢塘縣橋在縣前不通舟楫
  真珠河橋一名白虎橋在錢塘門裏跨真珠河不通舟楫
  紀家橋國子監前
  車橋國子監後
  青龍橋車橋畔不通舟楫
  長夀橋茶場巷西元名楊四姑橋
  新荘橋萬夀觀前
  車馬門橋景靈宫車馬門側不通舟楫
  師姑橋鎮城倉西
  中正橋元名斜橋在餘杭門裏
  釣橋舊名便橋餘杭水門前
  城南左廂
  進隆橋皃門白塔嶺下
  五聖廟橋歩司左軍歩一將前
  大慈橋歩司左軍東門
  崇寧橋
  夏郎橋皃門裏
  楊婆橋交木場後
  李家橋洋泮橋東
  洋泮橋城南廟南
  紅橋馬倉巷内
  美政橋城南廂前
  南新橋一名朱橋雪醅庫東
  利渉橋嘉會門外
  上梁家橋雪醅庫巷
  下梁家橋顔家街樓
  跨浦橋浙江亭側
  渾水閘橋便門外鮝團前
  東横河橋便門外南
  外横河橋便門外布行
  蕭公橋南外酒庫前
  上泥橋大郎巷
  清水閘橋南外酒庫對
  衆惠橋候潮門外南
  下泥橋䕶聖歩軍南門
  上欏木橋候潮門外直東亦名普濟橋
  下欏木橋䕶聖上教場門東
  上洪橋䕶聖白旗寨東
  中教塲橋䕶聖中教塲門東
  柴市橋䕶聖下教塲門裏
  濟衆橋盛家衖東
  諸家橋保安門外竹車門南
  保安閘橋諸家橋西保安閘頭
  保安橋保安水門外
  昇仙橋富景園前
  南新草橋富景園東
  駱家橋城東駱家跳
  馬軍橋駱家橋西寨前
  歩軍橋四版橋東寨前
  四版橋善應寺北
  萬夀橋一名吕公橋四版橋西
  通利橋景隆觀西
  米市橋通利橋北
  五栁園橋米市橋北老兒營後
  福濟橋一名席潭橋五栁園北
  章家橋崇新門外直東
  淳祐橋章家橋北
  螺螄橋崇新門外拱聖營東
  普安橋一名横河橋小粉場前
  廣濟橋普安橋東
  安濟橋蒲場巷軍廵鋪前
  教塲門橋逰奕教塲門口
  報恩橋東横河軍廵鋪前
  蔡湖橋螺螄橋北蠏行
  遊奕寨橋遊奕軍真武廟後
  小蔡湖橋安崇橋南路上
  安榮橋遊奕橋北
  前軍橋殿司前軍雙寨門
  菜市橋東青門外直東
  太平橋東青門外選鋒軍東
  端平橋太平橋北
  十善橋
  黄姑橋並在東青門外
  順應橋元名壩子橋艮山門外東
  無星橋艮山門外仁和尉司前
  駱駝橋法明寺前
  蠒橋艮山門外走馬塘
  龔家橋仁和尉司後
  韋家橋沙河角頭水陸寺北
  石斗門橋走馬塘東石斗門鋪前
  廣度橋韋家橋側
  木版橋仁和縣司側
  宋家橋沙角頭
  翁泰橋
  馮家橋
  章家橋
  姚店橋
  翁塔橋並城東鄭家園後
  麥莊橋鄭家園後麥莊廟前
  樟木廟橋城東九里松大路
  江家橋樟木廟前
  行人橋城東盧家雪窨南
  張娜兒橋走馬塘范家村
  新塘橋姚斗門鋪
  蔡家大橋石斗門鋪前
  蔡家小橋城東蔡家村
  姚馬四橋髙塘灣横塘路
  李家橋鴨舍橋大路
  鴨舍橋城東官園裏
  孫家橋城東官園裏北
  猪坊橋城東官園裏金家村
  資福橋姚斗門鋪屠家村
  小資福橋屠家村
  陸家橋姚斗門東南陸家村
  歐家橋姚斗門沈家塘口
  昇仙橋姚斗門南大路
  㸔經橋㸔經寺前
  范家橋
  徐家橋
  李家橋
  伸家橋
  陳家橋
  普寧橋
  杜家橋
  錢下廟橋
  姚家橋並在城東胡陳畈等䖏
  張家橋五里塘路口
  菩薩橋張家橋側
  殊勝橋五里塘殊勝寺前
  王家橋五里塘大路
  嚴家橋五里塘行人庵側
  鮑家橋五里塘東新橋側
  施家橋五里塘西
  城北右廂
  石函橋一名西石頭橋錢塘尉司西徳生堂側
  㫁橋今名寳祐橋孤山路口
  涵碧橋孤山路中
  處士橋林和靖故居前
  西林橋延祥觀西
  映波橋蘇堤南来第一橋
  鎖瀾橋第二橋
  望山橋第三橋
  壓堤橋第四橋
  東浦橋第五橋
  跨虹橋第六橋以上止據京城小説
  袁公橋先賢堂前
  小新堤橋淳祐中建
  東行春橋麯院大路
  西行春橋九里松左軍教場大路
  合澗橋飛来峰路
  歸隠橋在龍井東坡易為過溪橋
  孝義橋麥嶺西太清宫前
  新河橋麥嶺口寨前
  善安橋
  永安橋
  永福橋並在麥嶺至龍井路
  䨇井橋
  丁家山橋
  丁家山小橋並在茅家歩丁家山路
  惠因橋髙麗寺側
  長橋浄慈寺東
  清化橋錢湖門外海子口前
  流福水路橋清波門外咸淳四年
  顯應觀橋清波門外顯應觀前
  相國井橋涌金門城北水口上
  右並在西湖上南北山及沿城一帶
  九曲昭慶橋元係小渡咸淳六年剏建
  昭慶廣濟橋大昭慶寺前
  策選寨橋昭慶寺西寨前
  教塲橋昭慶教塲西
  崇福橋教塲橋北
  羊坊橋霍山大路口
  保安橋霍山廟巷口
  溜水橋羊坊巷北
  小溜水橋精進寺北
  沈家塲橋溜水橋西北
  安民橋沈家塲前一帶
  八字橋西馬堘觀音菴西
  馬軍橋運司竹木塲前
  上泥橋
  下泥橋
  閻家橋
  崇夀橋並在羊角埂上
  富春橋一名烏盆橋在西馬堘烏盆塲前
  䇿選馬軍橋羊角埂西雙寨門
  神勇歩人橋羊角埂两入裏
  試院大通橋
  王家橋本府試院前
  道姑橋本府試院東
  清水橋本府試院西
  西堰橋古塘裏東
  方公橋古塘橋東
  西觀音橋
  古塘橋城西銅錢局前
  惠安橋古塘裏
  右並在錢塘門外至羊角埂及古塘裏
  餘杭橋北郭税務前端平二年殿司建
  上堰橋天宗水門外
  下堰橋餘杭橋側
  糖餅橋北郭税務北
  過軍橋神勇鋪
  上斗門橋上閘南
  永興橋上斗門西
  中斗門橋上閘南
  天宗棧庫橋上閘東陸家塲前
  上閘橋上閘北中閘頭
  中閘橋上閘北中閘頭
  唐家橋中閘西一名夀安橋
  下閘橋中閘北下閘頭
  浴堂橋米市橋南
  米市橋下閘西北
  黒橋米市裏
  採蓮橋麻線巷
  袁家橋夹城巷内
  下斗門橋徳勝橋北
  鄧家橋一名廣利橋舊瓦子後
  袁公橋石牌頭巷内
  徳勝橋舊名堰橋韓世忠于此掩撃苗劉故杭人呼為徳勝
  長板橋
  楊婆橋並在糴場後
  髙家橋
  梁婆橋
  張家橋並在下界倉後
  東新橋五里塘大路口
  范婆橋莫家塲前元係小石橋洎咸淳五年重建
  水氷橋魚行裏
  望佛橋接待寺南
  復明橋一名倪郎中橋望佛橋西
  雷道橋復明橋東
  黒橋魚行裏
  香花橋接待寺前
  佐家橋北外酒庫南大路
  寳慶橋一名葱版橋又名螄螄橋西倉南
  西倉橋豐儲西倉前
  洞霄道院橋西倉北
  富春橋一名茆家橋城北廂巷口
  醋坊橋西倉北
  吳家橋管界廵司東
  黄家橋管界廵司西
  江漲橋江漲税務東
  歸錦橋江漲橋西南
  洪橋瓜山涇巷口
  社公橋瓜山涇巷東
  獅子橋
  喻家橋董家巷北
  葛家橋
  余家橋喻家橋側
  葉家橋喻家橋西
  費家橋北新橋東
  羊棚橋北新橋南
  北新橋元名中興永安橋在羊棚橋北
  康家橋北新隅北
  豐惠橋康家橋側
  印墓橋正等鋪
  板橋康家橋北塘上
  右並在餘杭門外
  以上諸橋自咸淳四年九月安撫潜說友奉朝㫖修治廼遣僚相視撤舊更新者大半餘則隨其缺壊一切整葺庫者増崇狹者増闢舟車往來始無前日偪仄阻礙之患工浩事殷越明年十月告偹是役也紀朝廷首撥錢四十六萬六千緡有竒
  記文两浙運司陳文惠堯佐撰涵碧橋記傳曰凡啟塞從時説者曰門戸橋道謂之啟城郭墻塹謂之塞皆從壊時治之斯不曰政之先民之急乎昔子産聼鄭國之政以乗輿濟人於溱洧孟子譏其惠而不知為政且曰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民未病渉也予嘗反復其説必欲告天下之為士者勉于斯焉會分職⿰氵曺 -- 漕輓觀政郡邑能焉否焉得于兹矣兩越之郡杭為大郛山堞野宇秀宅異景附郭之勝又得西湖寒山鱗鱗屏焉四合澄波瑟瑟鑑焉中照倒萬象之影而曲直可見湛千流之注而毫髪不隠黼黻交林花之彩律吕諧谷鳥之韻有時朝陽麗梵刹之金碧或爾夕靄暝城闉之村落原隰溝堘佐佑逺邇其或憑髙軒寫幽望含毫者才竭而莫抉舉酒者罍覆而既醉而萬景具在一意未得噫豈清和所毓之粹不可以言筌耶風雅所蓄之藴不可以力探耶何軒檻之
  寳俎几之實俯之而不能有也湖之西南地益嘉勝橋曰闕文寺曰孤山     之亘波心之百尺矗雲表于千仭三春樂逰四民萃止惜乎橋絶弗濟寺楼將壓居者藉乎茂草行者病乎濡足予謂春秋之訓即墜于地暮春三月時和圄空乃同太守宻學戚君綸方扁舟侣嘉客泛清風于蘋末艤細浪于烟外疇兹既壊之址挺乎必葺之議㳙吉肇事浃日而畢觀夫虹夭矯而欲飛鶴翺翔以始歸冠盖利往坎窞攸濟萬目以之而改觀千峯于焉而増氣雖草木魚鳥莫不歌于斯逰于斯咸樂其成也矧衆君子乎若夫言非文不足以垂久橋非名不足以潤色以雅易鄭署曰涵碧盖出於攬景而生乎自然也且將圗以歸好事者或思見之當出以示或曰啓塞之説實由古之訓山水之樂未達予之志曰今朝廷有道區宇無事能敏其政又適其性則斯人也庶㡬不為妄矣别作五言律詩一章章四韻刻于他石率大雅者和之以永涵碧之説 馮給事檝撰北關之中興永安橋記水行乎地中大為江河淮濟小為溪澗井泉汲而取之引而導之可以充灌溉具食飲資滌濯偹塗澤然可用而不可犯可渉而不可履古之聖人設為方便使犯之而不溺履之而不䧟去其害而就其利者盖有道焉于水之直流而逺者作舟航以行之于水之横流而近者造橋梁以通之凡人往来乎萬里四海之外水潦莫能為之阻者舟之利固大而橋之功亦居多今夫道塗之間一水之隔深不可舟淺不可渉咫尺之近如在千里有橋濟焉頃歩得達兩山相瞰水流其中懸崕萬仭其險可怖彼不能至此不可往有橋濟焉如履平地平原曠野穿渠走水水欲常運渠不可陻渠通水流行者有阻有橋濟焉二俱無碍然則橋之為用大矣哉東南之地勢最趨下受百川水潦之歸隨流上下固有舟矣截流而過非橋孰能濟之錢塘大都甲于二浙中有兩河架橋數百所府北十餘里𭈹北關鎮商賈駢集物貨輻萃公私出納與城中相若車馳轂擊無間晝夜而河流阻乎其間舊有三石橋行者頼以獲濟居北而最大者曰永安係建中靖國初碑有闕文僧舜欽募縁成之積有嵗年日就隳損經由不敢俯視慮其覆墜人人寒心鎮民耆艾陳徳誠數往觀焉遂萌濟衆念一日齋沐禱諸天願同興脩與同儕余慶施宗宥等命僧梵海結約募縁共成其事見聞皆助之自是紹興丁已仲秋鳩工聚材至次年戊午初春告成皆躬自督役比舊橋尤堅厚雄牡可以經久觀者稱歎仍以新舊橋餘材於橋之東建一小閣屋二厦上安諸天聖像下接待雲逰僧道計用錢四千餘緡徳成慶宗宥出其半于是年中秋日設大會供應真五百阿羅漢以慶其成是日香雲芬馥梵唄交奏一會勝集兵火之後歎未曽有會中有客曰觀天時地利指日可太平矣宜加中興二字言訖莫知所之至冬金國果遣使議和越己未春遂復三京五路故地諸路父老稱賀能由此橋趨闕事之𠮷祥有開必先兹橋之成若有兆乎今日之事者焉故如客之言號曰中興永安橋僧梵海與諸父老乞紀其嵗月因為書以貽後人

  御街
  自和寧門外至景靈宫前為乗輿所經之路嵗久弗治至咸淳七年安撫潜説友奉朝命繕修内六部橋路口至太廟北遇大禮别除治外袤一萬三千五百尺有竒舊鋪以石衡從為幅三萬五千三百有竒易其闕壊者凡二萬蹕道坦平走轂結軫若流水行地上經涂九軌於是為稱
  錢塘縣
  義橋
  徐村橋
  牌山橋
  范村橋
  朱橋
  葉婆橋
  夌家橋
  右並在徐范村
  職家橋
  洪凌橋
  雙澗橋
  李家橋
  荆山橋
  楊家橋
  女兒橋
  蔣公橋
  杜浦橋
  千秋橋
  蔡家橋
  長興橋
  積堰橋
  太婆橋
  童家橋
  太平橋
  戴家橋
  黄杜店橋
  永明橋
  長明橋
  安溪橋
  良大橋
  浦家橋
  祥符橋
  沈大悲橋
  猪坊橋
  右並在餘杭塘調露鄉安溪奉口
  仁和縣
  魏家橋
  應家橋
  江家橋
  章家橋
  明月橋
  孫家橋
  轉塘橋
  酒坊橋
  廣濟橋
  錢沙橋
  鹽監北橋
  鎮市橋
  樂安橋
  報恩橋
  鹽監南橋
  相家橋
  阮家橋
  祝家橋
  董婆橋
  范公橋
  跨塘橋
  江家橋
  西塔橋
  長生橋
  宜春橋
  中店橋
  陳橋
  孫公橋
  吳家橋
  像光寺橋
  右並在湯村鎮界
  鄧家橋
  雋堰橋
  馬家橋
  舊宣港橋
  吕家橋
  鮑家橋
  費家橋
  孫家橋
  王家橋
  徐家橋
  蔡家橋
  章家橋
  吴家橋
  昭慶橋
  永興橋
  徧福寺橋
  桐扣橋
  黄家橋
  浄信橋
  丁山寺橋
  王家橋
  洪家橋
  吳家橋
  八家石橋
  崇福橋
  李家橋
  丁橋
  秦家橋
  菩薩橋
  伊家橋
  康家橋
  茆橋
  右並在運河㳂流塘岸
  餘杭縣
  丁家橋在溪北去舊縣西十二里丁氏家傳云丁遵梁天監初為臨安縣令性恬静薄于名利授代築室山間洗心學道嘗為橋以濟不通邑人徳之號丁公橋
  隆興橋跨大溪在縣東南一百三十歩本號北溪橋
  張公橋在舊縣西一百三十歩南渠河上餘杭風土記云後漢末邑人張儼好學有賢徳不樂榮利嘗種瓠以自給大者可容粟数斗以所市錢為橋俗呼葫蘆橋
  支家橋在溪南南渠河上舊縣東一里
  安濟橋在縣南半里
  部伍橋在縣東二里三十歩
  曹橋在溪北去縣二十五里
  官橋在溪南舊縣南渠河上
  衆善橋在溪南舊縣東二十歩南渠河上
  靈光橋在溪南舊縣前一里
  臨安縣
  平政橋在縣西北一里於端平二年令王鍨建景定壬戍令家之㢲修并重建亭
  石鑑橋在縣西南二里
  羅村橋在縣南二里
  普安橋在縣東三里
  錦橋在縣南二里
  安國橋在縣西北二里
  舒前橋在縣西北二里
  定跨橋在縣西三里
  平土橋在縣西三里
  福昌橋在縣西四里
  市門下橋在縣西四里
  萬嵗橋在縣西四里
  道泰橋在縣北五里
  睦州巷橋在縣西南五里
  市門橋在縣西四里
  五柳橋在縣東五里
  梅仙橋在縣西六里
  通津橋在縣西北四里
  清通橋在縣西四里
  閬川橋在縣西二十里
  萬安橋在縣西南十里
  龢豐橋在縣西南十五里
  錦山橋在縣南三里浄土院普明大師僧智閑建
  錦秀橋在縣西十五里長樂村
  鳳山橋在縣西南十五里
  康會橋在縣西十五里
  天目橋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鶴山橋在縣東南十二里
  長春橋在縣西十五里
  艮山橋在烏艮山縣西十二里
  蟠龍橋在縣西五里
  安常橋在縣西十五里
  崇福橋在縣西門外
  正心橋在縣西十五里
  長帶橋在縣西南十五里
  常樂橋在縣西十五里
  於潜縣
  縣橋在縣西二十歩扵咸淳四年重建名長官橋
  坊橋在縣北半里
  南門橋在縣南半里
  後渚橋在縣北三里今名太平橋
  丁泰切馬橋在縣西三里
  九里橋在縣東九里後名惠政橋葉丞相建
  朱角橋在縣南六里後名嘉泰橋
  亭口橋在縣東二十五里名廣利橋
  鎮前橋在縣南一里
  虞溪橋在縣北二里
  傳杭橋在縣北二十里
  靈源橋在縣北二十里
  浮溪惠衆橋元名浮溪橋又名順濟橋在縣西一里令邵文炳始創故又名邵公橋後屢毁于水令趙彦倓程燾前後重建皆有記至淳祐十年令趙孟敏與趙侍郎景緯又相與經營之比舊増壯
  安流橋在縣東二十里
  仁惠橋在安流橋西澡溪市
  濟川浮橋在縣南十里
  三登橋在縣南七里
  登龍橋在縣南十七里
  神坑橋在縣東三十里
  桂芳橋在縣東十五里
  陵口橋在縣北七里
  西菩橋在縣西十五里
  大酉橋在縣北三十里
  武山橋在縣北三十五里
  仙源橋在縣北四十五里
  山口橋在縣北十里
  目源橋在縣北四十里
  雙坑橋在縣南二十里
  後千橋在縣北四十里
  泥堠橋在縣西二十里
  記文浮溪橋李教授廷忠記自六飛南渡爰駐蹕錢塘潛為邑始著其西抵歙繇鄱江達荆湖湘漢巴蜀諸道羽檄之交馳貢輸之絡繹商賈之流通憧憧往来馬東首車西轅者皆問津焉而或阻乎潛之水盖發源自天目合石柱之𣲖抱邑而流曰浮溪山髙水悍凌岸觸石涌潏横出激而為湍滙而為淵衍而為大川遇霖潦浸淫洪濤稽天如猛獸之抉奔迅雷之鼓怒砊磕輣軋觀者愕立初土人循習茍簡幸其水之縮為略彴以渡稍漲溢心掉足駭溺者甚衆既而勢横暴繼以舟或半濟摧篙折柂覆者又益衆此盖往来者所甚病而數十百年間凡為縣者㡬未嘗過而問也前令邵君文炳始闡其規模鳩材木跨溪而梁之作亭其中平夷顯敞具松江垂虹之媺而景尤勝甲寅秋浲水為灾蕩無復存浚儀趙君承其後涖官之明年政通民和按轡溪上履遺蹟而太息顧謂父老曰橋之廢天變也廢而復興人力也夫物莫堅于石石之難為功莫如橋然速成者易壊勞費者永寧更以石為之可乎應曰善計材揆工議成而嵗不入或者難之令曰興役于饑年使民得食其力亦救荒一畫也乃出帑廩之羡募工採石其石之良者産巉絶之巖地逺材鉅莫能致令獨躬勤勦登山相視命厚償其直應募者樂趨無𢇁毫病民邑人壮令相率輸金助作得浮屠二人属以役事曰了懃善經度曰師衝勤勸相區置悉有記叙不逾年告成結根深固植柱駢立峭焉如壁雄跨崛起之勢控帶山川駕軼雲霄居人過客逰覽其上如歩康莊之衢莫不鼓舞歌詠之為快也其袤四十尋横二丈崇二十有七尺上為屋覆之神庭中峙歩櫩相属縂二十有三楹令有感于神得名曰順濟之橋其在慶元元年秋八月也客有告余曰美哉斯橋其惠而知政者歟抑聞令所以拯民于溺者有異政顧非恃橋之惠前嵗之水包城郭漂廬舍遺骸蔽江其肆徧于東鄰亦惨矣而潛獨無恙以令在焉令誠心憂民為救災偹至悉若夫不避塗潦當泛濫奔潰之衝拜之而水立退數尺此豈智巧所能及哉然令之為斯民計深且長謂弭患于一時固不若堅久不磨之功雖千百世猶䝉其利顓惠于一方又孰若使行旅出於其塗者雖千萬里之逺亦均其賜此橋之所繇作也父老属余為之説余喜吾邦得能令奮然出力為人之所甚難民不告勞而績用成令之器業盖可觀也故書之令名彦倓字安卿十月望日 平齋洪端明記浮溪吴蜀往来之津始以畧彴渡繼維以舟前令邵紫薇梁而亭之山潤川明彷彿垂虹宣霅分𣲖南注潦水時滙雷轟電射橋莫克支久趙帥卿来累以石且屋其上規制堅宻而勢益雄前年秋洪發諸山平疇廣隰漭為一壑縱放横軼洶如濤江直北之橋盡决順濟亦壊方令垂滿緜蕞儀度暴漲㫁綆渉者仍病焉池陽程君燾至之逾年間與客行溪上愛風物之勝思䇿墜立壊如帥卿而重于煩民遂一用紫微成模釃水為走道巨植駢峙修闌旁翼袤三百二十丈廣二尋有二尺東西石梁各一新兩亭壓岸猶舊先是紫微中橋著亭亭麗于北坐挹兩天目以便逰息迎湍受激亭仆而橋隨之改著于南勢相属而不相麗異時亭或不力橋庶㡬保無恙市材僦工直與時平手畫目授匠與心謀不累朔而告功疊障危瞰漪連涵碧霏開烟合人冉冉行圗畫中潦無停輪氷無留屨相與夸誦前邵後程不容口而君意猶若欿然者謂凡物廢興沿革相襲無窮壊必有由成必有漸橋凡㡬變矣今揆時度力所就僅爾佗山可斵安知来者之不復石乎夫士大夫之患莫大于吝與驕吝者㧞一毛利其民不肯為驕者毫髪及其民則施施然有徳色盖無學問義理以養其心而氣為之贏縮也君廉平有精力得敬事愛人之意視可以興利除害者不慮費而橋役甚大橋成不務為已惠又以圗堅惠逺望後之人加于人一等矣時紹㝎二年十月甲子
  富陽縣
  秦望橋在縣治西北隅地理志云秦始皇嘗升此橋故以名
  莧浦橋在縣西一里二十六歩今名通濟橋
  定跨橋在縣西十里
  歩橋在縣西十里
  笪笆橋在縣北五里二百歩
  新橋在縣北十里一百歩上有亭名安仁
  新城縣
  觀音橋在縣南一百歩二十四丈以木簰為平橋水勢暴至則撤簰以避率不過一二日水已復故道所費既省壊則易修於乾道三年十月落成邑人迎請觀音祈雪因以名
  塔山橋在縣西一里
  西梁橋在縣西一百歩今名登平橋
  南津橋在縣南一里今謂之過岸橋
  嵗寒橋在縣北五里地名松溪於元祐中脩
  行者橋在縣東一里
  莊宅橋在縣東二里
  張澗橋在縣西七里
  鳳舞橋在許村
  趙安橋在縣西五十五里南新鄉自淳祐三年瑞相院僧本源建石橋架屋十七間勢甚宏壮本源世傳醫瘍甚神所得酬謝輙施以造橋
  記文嵗寒橋令徐許撰新城古邑也去州百有三十里其地適當西南往来之衝四顧皆山也春夏之交山或决而為溪則洶湧散漫往往迷野而松溪惟甚予於元祐壬申受代是邑始過松溪橋見其已敝迨兩載而敝益甚蠧朽屹立行者病之予與主簿關君彦嗣邑尉王君純老状其事于府府稟二臺既得請雖欲新之猶未暇也適真州推官張君延之權邑尉延之豪傑人也樂所以聞指期以成于是經費考古鳩工聚材飭化小大無所羡闕逺近之人咸與致其力而少者趨老者勸靡靡踖踖曽不知朝暮從事之為勞嗚呼何其佚耶非以夫人之所欲者有素而物之廢興者有時則橋之復遲久而未暇必俟延之之来盖有待乎錢凡費三萬其址東西相去二百尺有竒復始于今紹聖改元季秋之丁巳終于孟冬之癸巳延之属予以名予因詢父老曰何謂松溪者皆曰溪昔有一松故名之溪本有二復合而為一前天聖中載土以為橋至慶厯間始易以木但曰松溪橋非名也今名之曰嵗寒云
  鹽官縣
  縣橋在縣南
  嘉㤗橋在縣西南舊名善見有唐咸通經幢
  紀家橋在縣北
  慶善塔橋在縣西南
  監橋在縣西南
  徐家橋在縣西南
  醋坊橋在縣西北
  永安橋在縣西北
  傅家橋在縣西北
  永興橋在縣南
  酒坊橋在縣北
  惠康橋在縣東北
  師姑橋在縣東北
  雙廟橋在縣西
  延恩寺橋在縣西北
  安國寺橋在縣西北
  勝安橋在縣東舊名烏鵲
  行春橋在縣西
  社壇橋在縣西南
  海昌橋在縣東南
  長安橋在縣西北
  昌化縣
  社丁橋在縣東南三十里
  晚溪橋在縣西九里
  遽溪橋在縣西二十里
  俞村橋在縣南三十里
  董溪橋在縣西二十五里
  頬口橋在縣西五十里
  蒲源橋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楊溪橋在縣西北九十里
  白牛橋在縣西十里
  玊泉橋在縣西南五十里






  咸淳臨安志卷二十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