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三百八十六至三百八十七

卷三百八十四至三百八十五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三百八十六至三百八十七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三百八十八至三百九十

大清一統志

成都府

︹人物︺︹漢︺司馬相如成都人景帝時為武騎常侍病免客遊梁著子虚賦武帝讀而善之

  乃召相如令尚書給筆札奏上林賦以為郎會唐蒙使蜀畧通夜郎西僰中巴蜀民大驚恐乃使相

  如諭告巴蜀民後復通西南夷道拜為中郎將建節往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請為臣邊關益斥

  常從至長楊獵因上疏諫上善之拜為孝文園令病免家居茂陵上使所忠往取其書相如已死遺

  札言封禪事太史公曰相如賦雖多虚辭濫説然其要歸引之節儉此與詩之諷諫何異臣君

  子漢書藝文志道家者流臣君子二篇蜀人張寛成都人武帝時從上郊甘泉泰畤在帝後

  七車辨乳星之異世稱為七車張為揚州刺史别蛇莽之妖嚴遵成都人卜筮於成都市與

  人言各因勢導之以善日閲數人得百錢足自養則閉肆下簾而授老子博覽無不通揚雄少時從

  遊學雄著書稱曰蜀嚴沈𠖇久幽而不改其操君平未嘗仕然其風聲足以激貪厲俗近古之逸民

  何武郫縣人宣帝時舉賢良方正徴對策拜爲諫大夫遷揚州刺史入爲丞相司直丞相

  薛宣敬重之綏和三年爲御史大夫更爲大司空武爲人仁厚好進士奬稱人之善爲楚内史厚兩

  龔在沛郡厚兩唐及爲公卿薦之朝廷其所居無赫赫名去後常見思其立朝功名畧比薛宣而經

  術正直過之後以不附王莽見誣死李宏成都人少讀五經不爲章句處陋巷淬厲金石之志

  州命從事常以公正諫爭居成都里中化之斑白不負擔男女不錯行揚雄成都人少好學

  博覽無所不見爲人簡易佚蕩黙而好深湛之思成帝時有薦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詔承明廷哀

  帝時丁傅董賢用事雄方草太元有以自守泊如也又譔法言十三卷及訓纂州箴反離騷廣騷畔

  牢愁於時人皆忽之惟劉歆范逡敬焉而桓譚以爲絶倫楊宣什邡人長於天文圖緯成帝徴

  拜諫大夫勸上立定陶王子爲太子出爲交州牧哀帝即位徴拜太倉令上言封周公孔子後帝從

  之又薦王剛徐吉郭越龔勝皆名士平帝時持節授為講學大夫王皓江原人平帝時為美

  陽令王莽篡位棄官歸公孫述遣使徴之恐不至先繫其妻子皓先自刎以首付使者王嘉

  江原人平帝時為郎以王莽⿱𫂁么 -- 簒位棄官歸公孫述徵之嘉聞王皓自刎歎曰後之哉乃對使者伏劒

  而死又繁人侯剛為郎以莽⿱𫂁么 -- 簒不事非主見殺章明為大中大夫莽篡歎曰不以一身事二主遂自

  郭堅雒縣人與子游君並修清節不仕王莽姜詩雒縣人事母至孝母性好飲江

  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泝流而汲母嗜魚膾又不能獨食夫婦常力作供鱠呼鄰母共之舍側忽有

  涌泉味如江水每旦出雙鯉魚常以供二母之饍赤眉賊經詩里弛兵而過曰驚大孝必觸鬼神時

  𡻕荒賊乃遺詩米肉受而埋之永平三年察孝廉顯宗詔曰大孝入朝凡諸舉者一聽平之皆拜郎

  中詩尋除江陽令卒於宦所居稱治郭賀雒縣人為荆州刺史有殊政明帝南巡狩特見嗟嘆

  賜以三公之服勅行部去襜帷使百姓見其容服以彰有德徵拜河南尹卒楊終成都人年

  十三為郡小吏太守奇其才遣詣京師受業習春秋顯宗時徴詣蘭臺拜校書郎建初元年大旱穀

  貴終上疏請還諸獄徙者悉罷邊屯肅宗從之終又言宣帝博徴羣儒論定五經於石渠閣今章句

  之徒破壞大體宜如石渠故事於是詔諸儒於白虎觀論同異焉坐為郡守廉范游說徙北地貰還

  侍中賈逵薦終博達忠直永元十二年徵拜郎中郭玉雒縣人初有老父號涪翁著鍼經診

  脈法授弟子程高高亦隱跡不仕玉少師事高學六診六徴之技隂陽隱測之術和帝初為太醫丞

  多有效應楊統新都人父春卿善圖䜟學臨歿謂統曰吾先祖所傳祕記為漢家用爾其修之

  統感父遺言從犍為周循學習先法又就同郡鄭伯山受河洛書及天文推步之術建初中為彭城

  令一州大旱太守使統求雨即降甘澍自是朝廷災異多以訪之作家法章句及内䜟二卷解説位

  至光祿大夫為國三老李尤雒縣人少以文章顯和帝時侍中賈逵薦尤有相如揚雄之風

  召詣東觀受詔作賦拜蘭臺令史安帝時為諫議大夫受詔與謁者僕射劉珍等撰漢記帝廢太子

  為濟隂王尤上書諫爭順帝立遷樂安相孫充亦有文才李勝雒縣人有文才為東觀郎著詩

  誄頌論數十篇王阜成都人少好經學從犍為定生受韓詩聲聞鄉里𥙷重泉令政治肅清吏

  民嚮化鸞集於學宫為益州太守邊郡吏多放縱阜以法繩正百姓安業神馬四出滇河中世謂其

  用法平正寛慈惠化所致大將軍竇憲嘗遺書益州取六百萬阜以狀上憲遣吏迎錢阜俟詔書報

  給乃與焉 按後漢書阜作追張霸成都人年數𡻕而知孝讓鄉人號為張曾子七𡻕通春秋

  復欲進餘經父母曰汝小未能也霸曰我饒為之故字曰饒後博覽五經舉孝廉為光禄主事永元

  中為會稽太守表用郡人處士顧奉公孫松等並有名稱郡中爭勵志節習經者以千數四遷為侍

  中時皇后兄鄧騭當朝貴盛聞覇名欲與交霸不答後當為五更會疾卒楊厚統子厚母與前

  妻子不相安厚年九𡻕託疾不言不食母知其㫖瞿然改意恩養加篤厚少學統業精力思述安帝

  永初二年厚隨統在京師鄧太后使中常侍承制問以時政除為中郎尋免歸順帝時特詔徴厚因

  陳蠲法改憲之道及消伏災異凡五事制書襃美拜議郎三遷為侍中梁冀威權傾朝以車馬珍玩

  遺厚欲與相見厚不答稱病歸家屢徴不就敎授門生上名錄者三千楊竦成都人為益州

  部從事元初五年越巂夷封離等畔明年益州永昌郡夷皆畔應之破壊二十餘縣詔益州刺史張

  喬選堪能從事討之喬遣竦將兵至楪榆致討先以詔書告示三郡密徴求武士重其購賞乃進軍

  與戰大破之斬首三萬餘級夷懼皆降竦因奏長吏奸猾侵犯蠻夷者九十人州中論功未及上會

  竦病創卒喬深痛之乃刻石勒銘圖畫其像楊班成都人為不韋茂陵令治化浹洽徙西城

  閬中令號時名宰羅衡郫縣人為萬年令路不拾遺人家牛馬皆繫道邊曰屬羅君三府爭

  辟拜廣漢長二縣皆為立祠朱辰廣都人為巴郡太守甚著徳惠卒官郡民北送及墓獽蜑

  鼓刀辟踊感動路人於是葬所草木頃許皆倣之曲折朱倉什邡人受學於蜀郡張安餐豆

  飲水閉户精誦同業憐其貧資給米肉終不受著河洛解為郡功曹每察孝廉不就以諷詠自終

  陳省蜀人元初二年羌零昌種分寇益州遣中郎將尹就擊零昌黨吕叔都等至秋省同蜀人

  陳横應募刺殺叔都皆封侯賜錢張楷霸子通嚴氏春秋古文尚書門徒常百人除長陵令

  不至官隱居宏農山中五府連辟不就順帝詔云楷行慕原憲操擬夷齊郡守以禮發遣稱病不起

  柳宗成都人為州郡右職務在進賢其所拔致終至牧守州里諺曰得黄金一笥不如為伯騫

  所識後舉茂才為陽夏太守 按伯騫柳宗字翟酺雒縣人好老子尢善天文推算徵拜議郎

  遷侍中試策第一拜尚書時安帝任用外戚酺上疏諫寵臣咸畏惡之出為酒泉太守擊斬叛羌威

  名大震遷京兆尹順帝即位厯遷將作大匠損省經用𡻕息四五千萬屢因災異多所匡正又上言

  太學辟雍頺廢宜更繕修誘進後學帝從之後遂更起太學開拓房室學者為酺立碑段恭

  雒縣人少周流七十餘郡求師受學三十年明天文舉茂才順帝時太尉龎參數為左右所陷毁恭

  以上計⿰扌⿱彐𧰨 -- 掾上疏明參忠直願卒寵住順帝納之張俊蜀郡人有才能為尚書郎年少厲鋒氣郎

  朱濟丁盛立行不修俊欲舉奏之未及行反為所陷下獄當死俊自獄中上書自訟鄧太后詔以減

  死論俊復上書謝當時皆哀其文趙典成都人父戒官至太尉典少篤行隱約博學經書建

  和初四府表薦徴拜議郎帝欲開鴻池典諫而止時恩澤諸侯以無勞受封羣臣莫敢諫典獨論奏

  後為太常朝廷每有災異疑義輒諮問之典據經正對無所曲折每得賞賜輒分與諸生之貧者與

  李膺齊名列於八俊張陵楷子官尚書元嘉中𡻕首朝賀大將軍梁冀帶劒入省陵叱之出勅

  虎賁奪劒冀跪謝陵不應即劾冀請廷尉論罪百僚肅然初冀弟不疑舉陵孝廉謂曰舉君適以自

  禍陵曰今申公憲正報私恩也任昉成都人為尚書令梁冀憚之出為平原太守冀誅後昉復

  為尚書令遷大司農卒弟愷徐州刺史亦有治名趙謙典兄子官司隸校尉車師王侍子為

  董卓所愛數犯法謙收殺之卓怒素敬憚謙不加罪轉為前將軍遣擊白波賊有功封郫侯

  温謙弟初為京兆丞歎曰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遂棄官去𡻕遭大饑散家糧以賑窮餓所活

  萬餘人獻帝時徵爲侍中厯官至司徒任末繁縣人少習齊詩遊京師教授十餘年友人董

  奉德於洛陽病亡末乃躬推鹿車載奉徳喪致其墓所由是知名爲郡功曹辭以病免王忳

  新都人嘗詣京師見一書生疾困有金十斤願以贈忳乞葬骸骨未及問姓名而絶忳鬻金一斤營

  葬餘金悉置棺下後忳爲大度亭長有馬馳入亭中言於縣縣以歸忳乘馬到雒縣馬奔牽忳入他

  舍主人問所由乃知書生是其子也姓金名彦因與忳俱迎彦喪餘金具存由是顯名舉茂才除郿

  令到官至斄亭亭有鬼數殺過客忳竟入亭止宿夜中有女子稱𡨚訴門下游徼殺其家十餘口埋

  樓下盜取財貨忳爲理其𡨚同謀悉伏辜亭遂清安諒輔新都人仕郡爲五官掾時夏大旱太

  守出禱山川連日無應輔乃自暴庭中慷慨咒曰日中不雨乞以身塞無狀積薪將自焚俄澍雨一

  郡霑潤世以此稱其至誠折像雒縣人其先張江者封折侯父國爲鬱林太守徙廣漢因封氏

  焉像通京氏易好黄老言及國卒散金帛貲產周施親疏或諫阻之像曰昔鬭子文有言我乃避禍

  非避福也智者聞之咸服焉何英郫縣人學通經緯著漢徳春秋十五卷孫汶亦深於學徴

  爲謁者京師旱請雨即澍遷屬國著世務論三十篇禽堅成都人父信爲縣史使越嶲爲夷所

  得傳賣厯十一種去時堅方妊六月生母更嫁堅壯乃知傭賃以求父三出徼外周旋萬里經六年

  四月乃至夷中得父將父歸迎母致養州郡嘉其孝召功曹辟從事列上東觀太守玉商追贈孝廉

  立碑祠之汝敦新都人居世殷富兄弟早孤而嫂貪恡敦以所受田宅奴婢三百餘萬悉讓與

  兄裁留園地數十畝起舍耕作土中得金一器偕妻擔金與兄兄悟棄妻還金並舉孝廉李幾

  江原人修易論語大義畧舉質性恭順與叔子就同居就有痼疾幾推所有田園悉以讓就夫婦紡

  績以自給常洽江原人獻帝時厯侍中長水校尉以兵衛大駕西幸李傕作難洽衛天子左右

  爲傕所殺張任蜀郡人爲劉璋拒先主於涪敗退守雒城出戰於雁橋敗禽先主聞其忠勇令

  軍降之任厲聲曰老臣終不復事二主矣乃殺之先主歎息焉︹三國︺︹漢︺何宗郫縣人師

  事廣漢任安學問精博先主定益州辟為從事祭酒多所獻替遷大鴻臚何祗宗之族為人寛

  厚通濟補成都令時郫縣令缺諸葛亮以祗兼二縣二縣户口猥多饒諸奸穢祇常眠睡值其覺悟

  輒得姦詐衆咸畏其發摘無敢欺者汶山夷不安以祗為汶山太守民夷信服轉廣漢犍為卒

  瓊成都人少受學於任安精究安術後主踐祚拜諫議大夫遷太常為人静黙少言闔門自守不

  與世事蔣琬費禕皆器重之著韓詩章句十餘萬言張裔成都人治公羊春秋博涉書史幹理

  敏捿先主平蜀以裔為巴郡太守轉益州時雍闓據郡遥通孫權縛裔送於呉流徙伏匿數年諸葛

  亮遣鄧芝使呉從權請裔歸為亮參軍裔少與楊恭友善恭早死遺孤甫四𡻕裔迎與分屋而居事

  恭母如母恭之子息長大為娶婦置田宅時人重其義後官至輔漢將軍王伉成都人為永昌

  郡丞建興元年南中諸郡叛道路壅塞太守改易伉與功曹吕凱帥厲吏民閉境拒雍闓及丞相亮

  南討表伉等報忠絶域十有餘年封伉亭侯為永昌太守常播江原人建興中為縣功曹縣長

  𬒳誣逋沒官穀當論重罪播詣獄爭辨受數千杖肌骨刻爛更厯三獄幽閉二年詞終不撓事遂分

  明縣長得釋衆咸嘉播節義抗烈舉孝廉除郪長諸葛瞻亮子工書畫彊識念蜀人咸愛

  其才敏屢遷侍中加軍師將軍景耀六年拒鄧艾住綿竹艾書誘瞻曰若降者必表為琅邪王瞻怒

  斬艾使遂戰臨陣死長子尚歎曰父子荷國重恩不早斬黄皓以致傾敗用生何為乃馳赴魏軍死

  次子京入晉為郿令有稱位至廣州刺史劉諶後主子封北地王後主將從譙周策降於鄧艾

  諶怒曰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後主不納諶𡘜

  於昭烈之廟先殺妻子而後自殺趙廣雲次子為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陣戰死又張遵飛

  孫苞于為尚書於綿竹與鄧艾戰死羅偶郫縣人事親至孝二親亡時病不食肉遂終身不食

  肉察孝廉晉郡守王長文追為立表以旌之︹晉︺杜軫成都人父雄綿竹令軫傅涉經書察

  孝廉除建寕令風化大行秩滿將歸羣蠻追送賂遺一無所受除池陽令為雍州十一郡最累遷尚

  書郎奏議多見施用後拜犍為太守甚有聲譽何攀郫縣人仕州為主簿屬刺史皇甫晏為牙

  門張宏所害誣以大逆攀拜表證晏不反晏𡨚得伸王濬為益州辟為別駕時謀伐呉遣攀奉表詣

  臺口陳事機與張華籌量進討之宜帝善之詔攀參濬軍事呉平轉滎陽令上便宜十事甚得名稱

  除廷尉平時廷尉卿諸葛冲以攀蜀士輕之及共斷疑獄冲始歎服以預誅楊駿功封西城侯後遷

  大司農轉兖州刺史加鷹揚將軍固讓不就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肅子璋嗣亦有父風夀良

  成都人少與犍為張徴費緝並知名治春秋三傳貫通五經操身貞素辟除霸城令厯始平太守政

  治著稱徙扶風轉秦國内史子紹累官大長秋何旅郫縣人州典學從事泰始十年汶山白馬

  胡恣掠諸種刺史皇甫晏表討之旅諫曰昔周宣王六月北伐者獫狁憂及諸夏故也今胡夷相滅

  未為大患而盛夏出軍水潦將降必有疾疫宜須秋令晏不聽五月軍至都安屯觀坂上旅復諫以

  觀坂自上觀下反上之象援漢祖柏人岑彭彭亡事請移營亦不納夜中州兵蔡雄等反殺晏

  熙成都人世有徳彦父元犍為太守執金吾𤋮治毛詩京房易通五經事親至孝居喪盡禮為州

  鄉所稱察孝廉除南鄭令以病去官復轉梓潼令為政清靜辭疾告歸勤農力穡循訓闔門内則可

  法謙恭接物祗慎著聞太康中除越嶲䕶軍不往徵給事中終以疾辭即家拜朱提太守讓不之官

  好述作詩誄論難皆燦豔子蕃察孝廉蕃子迪俱知名杜烈軫弟明政事為平康安陽令所

  居有異績遷衡陽太守聞軫亡因表兄子㓜弱求去官詔轉犍為太守蜀士榮之弟良舉秀才除新

  都令涪陵太守不就後𥙷州大中正常騫江原人治毛詩三禮以清尚知名察孝廉厯萍鄉綿

  竹令魏郡太守新都内史騫性汎愛敦敬宗族當官修理恕以撫物好咨問動必謙讓州鄉以為儀

  何觀郫縣人清公淑慎知名州里察孝亷為南安令平西長史張昌作亂荆州徒黨西上

  至江陽觀討賊平殄除巴郡太守常寛江原人父廓以明經著稱早亡闔門廣學治毛詩三

  禮春秋尚書尤躭意大易博涉史漢彊識多聞而謙虚清素舉秀才為侍御史除繁令元帝立嘉其

  德行潔白拜武平太守民悅其政以榮貴非志三年去職卒於交州柳純成都人父伸漢嘉巴

  東太守純有名徳幹器舉秀木厯巴郡宜郡建平太守巴東監軍永昌元年賊張龍寇巴東純擊走

  之王敦圖逆純與甘卓等露檄陳敦過逆率所統致討杜毘軫子舉秀才厯尚書郎王敦表

  爲益州刺史將與宜都太守柳純共固白帝杜弢遣軍要毘遂遇害杜秀毘弟州主簿爲氐賊

  李驤所得欲用爲司馬秀不受見害常璩江原人永和二年桓温西伐李勢降温停蜀三旬舉

  賢旌善謂璩曰蜀之良也以爲參軍百姓感悅璩著霸史漢書凡十卷華陽國志十二卷文處

  茂蜀郡人安帝初爲涪陵太守桓靈寶既敗死桓振復攻沒江陵遣桓放之屯西陵處茂距擊破

  之安帝反正詔曰處茂宣贊蕃牧𫎇險夷難可輔國將軍巴西梓潼二郡太守譙縱反討蜀屢有功

  義𤋮三年劉敬宣伐蜀與處茂由墊江進轉戰而前達遂寕郡之黄虎糧盡引還縱送處茂母何歸

  盧循叛處茂於查浦中流矢死︹南北朝︺︹齊︺王續祖蜀郡人累世同建武三年

  表門閭蠲調役︹梁︺藺相如蜀人父為益州刺史劉季連所殺相如變姓名走建鄴季連叛

  而降赦為庶人人監四年正月出建陽門相如報而殺焉乃面縛歸罪帝壯而釋之 按藺相如梁

  書作藺道恭︹隋︺何妥本西域人父入蜀家於郫妥少機警時蘭陵蕭眘亦有雋才住青楊

  巷妥在白楊頭時人為之語曰世有兩雋白楊何妥青楊蕭眘文帝時為國子博士令妥考定鍾律

  妥以太常所傳宗廟雅樂惟作大吕廢黄鍾詔下公卿議從之開皇六年為龍州刺史有負笈從游

  者親為敎授作刺史箴勒石州門外以疾請還復知學事上言時政損益並指斥當世朋黨為國子

  祭酒卒諡曰肅何稠妥兄子累遷大府丞開皇木桂州俚李光仕為亂稠奉詔討平之象州羅

  州逆帥相繼降承制署首領為州縣官而還衆皆悅服信著蠻夷稍加至右光祿大夫︹唐︺朱

  桃椎成都人澹泊絶俗被裘曳索人莫能測長史竇軌見之遺以衣服鹿巾麂鞾逼署鄉正委

  之地不肯服更結廬山中夏則臝冬緝木皮葉自蔽嘗織十芒屩置道上見者曰居士屩也易米茗

  置其處輒取去終不與人接高士廉為長史備禮以請降階與之語不答瞪視而出士廉拜曰祭酒

  其使我以無事治蜀耶屢遣人存問見輒走林草自匿云袁天綱成都人善風鑑仕隋為鹽

  官令與杜衍王珪韋挺游決其名位皆有奇驗太宗召見曰古有君平朕今得爾何如對曰彼不逢

  時臣實勝之官終於火山令子客師亦傳其術官廩犧令焦懷肅益州人母病每嘗其唾若

  味異輒悲號幾絶母終水漿不入口五日負成墳廬守日一食杖然後起繼母殁亦如之

  景華益州人與焦懷肅皆事親居喪著至行者俱旌表門閭賜粟帛州縣存問陰宏道

  益州人世其父顥之業雜采子夏孟喜等十八家之說參定其長為周易新傳疏十卷合七十二篇

  於易有助仕為臨渙令朱灣蜀人貞元元和問為李勉永平從事灣率履真水娯情江湖郡

  國交辟潛曜不起有唐高人也詩體幽遠興用洪深因詞寫意窮理盡性於詠物尤工詩集四卷

  雍陶成都人太和進士大中時自國子毛詩博士出為簡州刺史自比謝宣城柳呉興

  鵠蜀人會昌初李德裕為相抑退浮薄奨抜孤寒鵠遂與盧肇丁稜同及第詩集一卷唐求

  崇慶人居味江山王建召為參謀不就人謂唐隱居每入市騎一青牛至暮醺酣而歸非其𩔖不與

  之交或吟詠有得將稿撚為凡納大瓢中二十餘年莫知其數暮年卧病索瓢置江中漂下識者曰

  唐山人詩瓢也潤損十得二三凡三十餘篇行世︹五代︺︹後蜀︺孫逢吉成都人博

  學尤善毛詩孟蜀時為國子博士儉校刻石經於蜀學同郡林罕亦善文學著說文二十篇附刻於

  孫知微蜀人孟蜀時隱居青城山及宋淳化中張詠鎮蜀雅慕之終不可致及還朝出

  劒閣一村童持思邈畫進問所在則曰去已遠矣其高潔如此張立新津人雅善吟詠朴直無

  忌諱蜀後主於城上徧種芙蓉立作詩云雖裝蜀國三秋景難入豳風七月詩國人號為詩諫

  淳成都人官龍游令好談治亂大畧後主與周世宗交惡曡興師旅淳疏諌後主又鑄鐵錢遣使

  徴厯年逋課淳言擾民聚財犯天意而損君道又常言王昭遠伊審徴韓保貞不可人任皆為大臣

  所深憾或勸以遜辭取貴仕淳曰大丈夫安能附狗鼠求進哉李起成都人仕孟蜀為補闕蜀

  以李昊領威信節度起援故事謂宰相無領方鎮者持論侃直昊畏之語曰以子之才能慎黙當為

  翰林學士起曰喉無舌乃不言耳范文通漢州人父羲西水令文通居父喪以孝聞廬墓

  側虎見之弭耳而去賜羊酒束帛張元江源人母死負土成墳有白兎馴繞其廬及羣鳥銜

  土置墳上事聞後主賜帛三十段並酒米等物孟熙蜀人販果養親承顔順旨父常云我雖貧

  養得一曾參父亡絶漿哀號布苫寢地三年不食鹽酪︹宋︺卞震成都人工詩舉蜀進士為

  渝州判官蜀平仍舊職㑹賊杜承襃率衆圍城震率士卒且戰且拒中流矢不能臨軍賊入據郡城

  以偽官厚賄誘震震皆斬其使賊有東章者本州兵校也震遣人諭以禍福章懼因伏兵擊其黨承

  襃之衆大潰震因急攻之賊遂平羅居通成都人母死廬墓三年有甘露降墳樹芝草生

  其旁開寶四年長史以聞詔為延長主簿王著成都人孟蜀時明經及第入宋授隆平主簿善

  書太宗時遷著作佐郎翰林侍書委以詳定篇韻真宗嘗稱其善於規益官至殿中侍御史

  充成都人雍𤋮中進士除孟州觀察推官寇凖薦其文學得召試授殿中丞大中祥符六年出權

  西京留守充詞學典贍性矌達澹於榮利自號中庸子有集二十卷郭震成都人博學能詩才

  識過人淳化中走京師上書言蜀將亂不報已而李順起卭僰間自是括囊不言隱身漁釣有漁舟

  集行薛映成都人登進士第授大理評事累遷禮部郎中擢知制誥以右諫議大夫知杭

  州臨決鋒銳庭無留事尋知河南府真宗以映有治狀賜御書嘉奨映好學有文善筆礼為治嚴明

  吏不能欺卒諡文恭子耀卿秘閣校理孫紳直龍圖閣卞衮震子舉進士知將樂縣通判宣

  州淳化中上命采庶僚中廉幹者給御書印𥿄俾書課㝡仍賜實俸以旌異之衮與焉咸平中為荆

  湖發運使以才幹聞景徳初官刑部員外郎充鹽鐵副使真宗嘗稱衮公忠盡瘁無所畏避人罕能

  梁鼎華陽人第進士知秭歸縣遷著作佐郎端拱初獻聖德徽號萬餘言通判歙州徙知

  吉州太宗賞其強幹代還特賜犀帶記其名於御屏遷度支判官建議興水利厯知數州皆有治績

  磊落尚氣有介節名稱甚茂好學工篆籀著隱書史論等書勾中正華陽人孟蜀時舉進

  士歸宋補曹州錄事參軍精於字學太宗時獻八體書授著作佐郎直史館被詔詳定篇韻又命中

  正撰定雍𤋮廣韻凡百卷又與徐鉉同校定說文模印頒行太宗覽之嘉賞因問中正凡有聲無字

  有幾何中正退條為一卷以進淳化𥘉遷屯田郎中杜門守道以文翰為樂嘗以大小篆八分三體

  書孝經摹石咸平三年表上之真宗命藏於祕閣子希古希仲並進士第王永華陽人太宗時

  為右補闕呉越納土受命往均賦至則悉除無名之算使還或言其多弛租賦帝詰之對曰使新附

  邦𫎇天子仁恩臣雖得罪死不恨帝大悅永孫罕字師言知宜興縣出為廣東轉運使募民為兵

  儂智高入寇竟不敢犯仕終光祿卿羅處約華陽人太宗時登第有詞學初知呉縣與長洲

  令王禹偁相倡酬傳誦一時後召直史館蘇易簡王禹偁集其文十卷題曰東觀集李畋

  人以學行為鄉里所稱初蜀士不樂仕宦張詠敦勉就舉畋遂登第累官知榮州所著歌詩雜文總

  百卷張詠語錄三卷孔子弟子傳贊六十卷同舉者成都張及厯官御史張逵厯官職方皆有時名

  范鎮華陽人薛奎守蜀愛之還朝載與俱人問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偉人當以文學名世仁

  宗時知諫院屢進讜言務引大體嘗請建儲而陳懇切至泣下帝曰朕知卿忠當俟之前後章十九

  上待命百餘日鬚髪為白朝廷知不能奪解言職以集賢殿修撰知制誥後為翰林學士論新法與

  王安石不合遂致仕蘇軾往賀曰公雖退而名益重矣鎮慨然曰使天下受其害而吾享其名吾何

  心哉哲宗即位起為端明殿學士固辭不拜平生與司馬光相得甚懽議論如出一口清白坦夷遇

  人必以誠臨大節決大議色和而語壯尤篤於行義卒諡文忠彭乘華陽人及進士第以親老

  乞歸侍養天禧初寇凖薦為館閣校勘後厯祕書丞求便飬得知普州州人鮮知學乘為典學召其

  子弟為生員敎育之父卒既葬有甘露降扵墓柏人以為孝感服除累遷䕫州路轉運使㑹起居注

  缺中書舍人帝指乘名曰此老儒也無以易之尋遷翰林學士周善敏雙流人喪父廬墓側

  母病割股愈之祥符中賜粟帛存慰王琪華陽人舉進士調江都主簿上時務十二事仁宗嘉

  之琪性孤介不與時合數臨東南名鎮政尚簡靜以禮部侍郎致仕從弟珪仕至門下侍郎封岐公

  何郯本陵州人徙成都景祐中為殿中侍御史言事無所避嘗極陳夏竦姦狀楊懷敏以衞卒

  之變猶為副都知郯力言不可爭甚力仁宗諭曰古有碎首諫者卿能之乎對曰君不從諫則臣有

  碎首今陛下受諫如流臣何敢掠美而歸過君父帝欣納之累官尚書右丞吕陶成都人蔣

  堂守蜀見陶所作論曰此賈誼之文也皇祐中進士調銅梁令遷知壽陽縣務以德化民府帥唐介

  器重之薦應制科時王安石執政陶對策枚數其過安石取卷讀未半色沮神宗使馮京竟讀謂其

  言有理通判蜀州元祐𥘉擢侍御史首獻邪正之辨極論蔡確韓縝張璪章惇之姦相繼羅去後以

  集賢學士出知潞州以元祐黨奪職徽宗立起知梓州致仕卒李大臨華陽人嘉祐進士累

  官祕閣校理仁宗嘗遣使賜館閣官御書至大臨家方自秣馬使者還奏帝曰真廉士也神宗時知

  制誥上言青苗法有害無益李定除御史中丞大臨封還詞命詔諭數四爭不已後為天章閣待制

  致仕大臨清整有守論議識大體自爭李定後名益重與宋敏求蘇頌稱𤋮寕三舍人章詧

  廣都人博通經學尤長易太元著發隱三篇明用著索易之法知以數寓道之用三摹九據始終之

  變蜀守以逸民薦命為州助教不就嘉祐中賜號冲退處士王素為州更其所居之鄉曰處士里曰

  通儒坊曰冲退子禩亦好古學世有隱徳郭輔廣都人天聖乙科范仲淹龎籍韓琦經畧陜西

  皆薦其才器可任自鳯州擢知興元平金房叛卒有功璽書褒美後以梓州轉運使皇祐二年征淯

  井夷梅摯新繁人以進士通判蘇州慶厯中擢侍御史李用和以帝舅除宣徽使摯上言

  不宜以名器濫授無功又言張堯佐由宫掖以進恐上累聖徳又奏召待制官同議政復百官轉對

  帝利其言事有體累遷右諫議大夫摯性淳靜不為矯厲之行政跡如其為人周表權

  人與姪尹字正孺同登慶厯六年進士第李稷使蜀榷茶為蜀害李𣏌劉佐繼陳苛法尹為御史言

  其害甚鉅時表權及吕陶呉師孟等奏爭之皆坐降出表權再知漢州改名表臣尹提㸃湖北刑獄

  後入厯考功郎中張愈郫縣人俊偉有大志寶元初上書言邊事其論甚壯除試秘書郎願

  以授父顯忠而隱於家文彦博冶蜀為置青城山白雲谿於杜光庭故居以處之丁内艱鹽酪不入

  口再朞植所持柳杖於墓忽生枝葉後合抱六召不應杜門著書以終代淵導江人性簡潔

  事親以孝聞年四十舉進士甲科得清水簿歎曰祿不及親何所為耶還家敎授屢薦不起著周易

  㫖要晚自號虚一子范百祿鎮兄鍇子第進士又舉才識兼茂科提㸃江東利梓路刑獄利

  州武守周永懿以賄敗百祿請復至道故事用文吏領兵熊本治瀘夷禆將欲殺降為功百禄謂本

  曰殺降不祥何容驕將横境内乎本矍然檄止之召知諫院手疏實法不便治李士安獄與執政忤

  貶監宿州酒稅哲宗時累官翰林學士為帝分别邪正之目以𩔖相反者凡二十餘條仕終中書侍

  范百常鎮兄鎡子熙寕中知茂州州初無城隍民甚苦蠻寇請築城蠻奄至百常撃走

  之乃合衆來寇百常拒守七十日援兵至蠻乃降范祖禹鎮之從孫舉進士從司馬光編

  修資治通鑑在洛十五年不事進取書成光薦為祕書省正字王安石當國甚愛重之竟不往謁哲

  宗立擢右正言厯官侍講勸帝日御經筵又上疏論人主正心修身之要遷翰林學士時帝始親政

  祖禹慮小人乘間害政上章論列蘇軾見祖禹疏遂附名同奏曰公之文經世之文也後以章惇譖

  竄賓化卒祖禹嘗為資州龍水令寛簡愛民尤以興學校為務平居恂恂口不言人過至遇事則别

  白是非不少借隱在邇英守經據正獻納尤多嘗進唐鑑十二卷帝學八卷仁宗正典六卷

  師孟成都人王安石當國以師孟同年生自鳳州别駕擢梓州路提舉常平師孟疏力言新法

  不便願罷歸故官後知蜀州又論茶法害民謝事去時稍矯矯六君子子縝初登第求與修唐書不

  得書成縝作唐書糾繆成都隱者程頤侍其父珦官於蜀嘗見篐桶者挾冊就視之則

  易也因質所疑酬答如響問其姓名不言問未濟男之窮曰三陽皆失位也後袁滋問易伊川曰易

  學在謝湜金堂人元豐進士官國子博士伊川高弟嘗入京師過洛見伊川問何之曰將

  試教官伊川喻止之遂不行弟潛元祐進士學術醇正議論剛方以詆王安石新法坐黨籍廢錮時

  共惜張唐英新津人少攻苦讀書登進士第孫抃得其正議五十篇薦試賢良方正不

  就調穀城令英宗繼大統唐英上書云為人後者為之子他日必有引漢定陶王故事以惑宸聰者

  願杜其漸既而濮議果起神宗即位擢殿中侍御史帝問何尚衣緑對曰前者固得之囘授臣父帝

  嘉其孝賜五品服唐英有史材嘗著仁宗政要宋名臣傳蜀檮杌行於世鄧宗古陽安人父

  死自培土為墳廬其側甘露降於墓木元豐中襃賜粟帛申積中成都人襁褓中楊繪從其

  父起求為子及長知非楊氏而絶口不言登進士事所養父母盡孝終身有二弟一妹為畢婚娶始

  歸本族復為申氏蜀人以純孝歸之政和中通判徳順軍成都守許光凝得其事薦諸朝擢提舉永

  興軍學事宇文昌齡廣都人進士甲科調榮州推官熊本經制梓䕫辟幹當公事凡攻討

  建諸城砦皆出其畫以功擢提舉累遷太常少卿詔議郊祀合祭昌齡曰今祭地於圜丘以氣則非

  所合以𩔖則非所應後竟用其議徽宗立爲户部侍郎陜西餽芻糧於邊舊制令内郡轉給爲民病

  昌齡建言止輸其州而令量取道里費助邊糴從之𡻕省糴價五百萬公私便之後厯知青杭越三

  州卒子常政和末知黎州有奏乞於大渡河外置城邑以便互市者常言恐虜情攜貳邊隙寖開非

  中國之福上從之累官中大夫勾濤新繁人崇寕進士調嘉州法⿰扌⿱彐𧰨 -- 掾召見論五事累官史館修

  撰後爲湖北安撫使知潭州秦檜嘗令人諭意欲與共政濤力辭乃上書論時事之害政者五帝歎

  其忠直濤長身偉貌以忠亮自許料邊情如在目前知名之士多所薦進楊應詢郫縣人厯

  知信安保定軍霸州塘濼之間地沮洳水潦易集居人浮板以濟應詢增隄防闢長衢濬其旁以泄

  流民頼之擢沿邊安撫使增歸信容城兩縣弓手知雄州治兵積粟契丹不敢肆師驥

  人宣和中為右正言十餘日凡七八疏論權倖及廉訪使者之害而去范祖述百祿子知

  鞏縣文彦博稱其能以父墮黨籍謫監中嶽廟久之知台州奏罷黄相葛簟之貢靖康初避地汝州

  與汝守趙子櫟共城守傍郡盡陷汝獨全累官朝議大夫杜翊世華陽人紹聖進士通判懷

  遠軍靖康中夏人乘隙入寇翊世與知軍劉銓率衆守禦謀徙妻子於長安翊世妻張曰願同死此

  城陷脅降翊世瞋目叱之遂遇害舉家皆没烈焰中贈朝議大夫官其後表所居曰忠義坊人因號

  為忠義杜范沖祖禹子紹興進士為虞部員外郎出為两淮轉運副使高宗重修神哲兩朝實

  錄召沖為宗正少卿兼直史館沖因論熙寕創置元祐復古紹聖以降弛張不一本末先後各有所

  因又極言王安石變法度之非蔡京誤國之罪帝嘉納之俄開講筵升侍讀上好左氏春秋沖敷衍

  經㫖因以規諷帝未嘗不稱善命與朱震同輔導東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沖修實錄時為考異一

  書又别為辨誣錄又為司馬光編𩔖記聞十卷奏御孫松壽郫縣人紹興進士守漢嘉甚有

  惠愛范成大與江原樊漢廣𠃔南同薦於朝召用不起趙雄在樞府言其賢詔轉一官趙汝愚復奏

  松夀挂冠勇退内行素飭終始不渝除直祕閣不就蘇雲卿漢州人紹興間客豫章東湖結

  廬獨居稱曰蘇翁少與張浚為布衣交浚為相馳書函金幣屬豫章帥及漕曰余鄉人蘇雲卿管樂

  流亞聞灌園東湖幸為我致之帥漕乃屏騎從入其圃出書函金幣力請共載辭以詰朝上謁旦遣

  使迎伺則扃户閴然不知所往楊震仲成都人負氣節有志當世登淳熙進士第權大安軍

  呉曦叛馳檄招之辭疾不赴飲藥死詔贈朝奉大夫諡節毅表其里曰義榮賜廟額曰旌忠

  商老廣都人乾道九年青羌努爾吉寇安靜砦商老以推官戰死李蘩晉源人第進士

  為隆州判官攝綿州又提㸃成都路刑獄兼提舉常平又知興元府所至有惠政梁洋間繪像祠之

  仕終太府少卿講學臨政皆有源委著桃溪集百卷胡晉臣江源人紹興進士為成都通判

  孝宗召對除著作佐郎時近習用事晉臣極論之出知漢州後為侍御史林栗奏朱子傲慢晉臣獨

  抗疏留光宗時拜參知政事與留正同心輔政中外帖然卒諡文靖陳敏政什邡人自敏政

  高祖母王氏遺訓五世同居並以孝友信義著乾道九年特賜旌表門閭劉光祖陽安人登

  進士淳𤋮五年召對論恢復事請以太祖用人為法光宗即位擢侍御史劾罷户部尚書葉翥大府

  卿沈揆謂宜詔大臣僉舉朝野所共屬賢愚所同敬者一二十人參錯立朝國勢自壯慶元初累官

  司農少卿入對獻謹始五箴時韓𠈁胄寖擅威福光祖首論其姦及朱子以直言予祠光祖力請留

  再疏不聽出為湖南運判不就𠈁胄誅累遷顯謨閣學士卒諡文節賈子坤懷安軍人嘉定

  進士為西和州推官攝通判關外𬒳兵子坤與郡守陳寅誓死守城城陷子坤朝服與其家十二口

  死之追贈承議郎趙彦呐彭州人少以才稱呉曦叛遣將守䕫彦呐結義士殺之遂顯名

  嘉定中經理西和州金兵再至戰卻之在州五年得軍民心厯官四川制置使許奕簡州人厯

  起居舍人韓𠈁胄議開邊奕遺書謂今日之勢如元氣未復不足以當寒暑之寇𠈁胄不樂後使金

  金人聞奕名禮迓甚恭還奏和不可恃宜葺紀綱練將卒使屈伸進退之權復歸於我權禮部㑏郎

  條六事以獻擢給事中論駮十有六事皆貴族近習之撓政體者帝嘗稱其骨鯁以顯謨閣待制知

  瀘州安撫使安丙新立大功讒忌日聞奕以百口保之異論頓息奕天性孝及通籕隷書宋德

  之江源人慶元中為山南道掌書記召除國子正後出知閬州召為兵部郎官朝論有疑安丙意

  丞相史彌遠首以問徳之德之對曰蜀無安丙朝廷無蜀矣忤時相意遂罷安丙深感徳之請婚不

  許論者賢之王鞏蜀人佚其籍為儒林郎端平丙申破鞏闔門死於兵嘉𤋮四年贈通直

  郎官一子文學賈純孝子坤孫為揚州教授受知李庭芝元兵下江南二王在福州文天祥

  辟佐其幕累官右司轉朝散郎厓山師敗純孝偕妻牟同蹈海死王翊郫縣人寶慶元年進

  士呉曦嘗招之入幕及曦叛抗節不拜為陳大義曦怒欲殺之曦誅而免嘉𤋮𥘉為制置使參議官

  為文訣先墓誓以死報國元兵至翊募兵拒守城破元兵入公署見翊朝服危坐問何以不去曰食

  天子祿臨難不能救死有餘罪願速殺我元兵相謂曰忠臣也戒勿殺翊以朝服赴井死穆演

  祖彭州人為衡陽尉元將烏蘭岱自雲南大理入廣南先鋒破永州衡守令聞之皆走時演祖戍

  石灣馳入城收散亡以守城俄而烏蘭岱兵大至演祖出於楊林廟相距七晝夜募死士沈所聚舟

  烏蘭岱遁去城頼以完 烏蘭岱舊作兀良哈台今改正許彪孫奕之子為四川制置使參

  謀官景定二年劉整叛召彪孫草降文以潼川一道為獻彪孫辭使者曰我腕可斷此筆不可書也

  即閉門仰藥死張抃蜀人佚其籍明習韜畧文天祥起兵領廣東提舉督撫參謀左右幕府知

  無不為兵敗為亂兵所殺鄒㵯得其尸葬之︹元︺張惠新繁人侍世祖藩邸以謹敏稱世祖

  即位授燕京宣慰副使為政以寛簡名至元元年遷參知政事行省山東以銀贖俘囚三百餘家為

  民李璮之亂軍士擄掠甚衆惠至大括軍中悉縱之又奏選良吏去冗官以蘇民瘼巴延伐宋詔惠

  主其饋餉宋降惠入城按閲府庫版籍收其禮樂器物巴延北還俾惠居守官至平章政事行省揚

   州杭州所至有能聲巴延舊作伯顔今改正張䇓導江人僑寓江左從金華王柏學六經語

   孟以及周程朱張之言靡不潛心玩索究極根柢至元中行臺中丞呉曼慶廷至江寕學宫俾子弟

   受業大臣薦諸朝命為孔顔孟三氏敎授䇓器宇端重講說精詳有經說及文集行世呉澄序其書

   以為議論正援据博新安朱氏尸祝也至正中真州守臣以䇓及郝經呉澄皆嘗留儀真作祠宇祀

   之曰三賢祠趙世延成都人至元中授承事郎雲南按察使判官烏䝉蠻叛世延會省臣

   討之蠻大潰請降擢監察御史劾丞相僧格不法按平陽獄發伊克圖贓巨萬出僉江南湖北道肅

   政廉訪事至大初陞陜西行䑓侍御史朝廷方征八百媳婦國世延言窮兵黷武實傷聖治章再上

   卒罷之遷御史中丞留守大都拜四川行省平章特們德爾復相誣以罪拜住言其𡨚仁宗釋之泰

   定元年召還朝復為御史中丞定策迎立文宋累遷奎章閣大學士兼修經世大典封魯國公卒諡

   文忠子伯忽䕫州路總管囊嘉特叛死於難贈蜀郡公諡忠愍 僧格舊作桑哥伊克圖舊作也忽

  都特們德爾舊作帖木迭皃囊嘉特舊作囊加歹今俱改正伊濟台趙世延子累轉黄州

  路總管湖廣既陷朝廷察其才升四川行省參政命與平章耀珠討賊耀珠分銳卒八百使伊濟台

  為前驅攻賊於巴東縣拔之又平歸峽等州賊進拔枝江松滋兩縣乘勝趨江陵賊出陣清水門鏖

  戰至夕退乃據其門俟耀珠軍至黎明賊出戰三時頃耀珠軍止百步外不救遂死追封涼國公諡

  忠壯 伊濟台舊作野峻台耀珠舊作咬住今改正布景龍新都人舉進士授芒部路益涼

  州同知李額驢來寇景龍募義兵力戰拒之援絶矢盡乃北向再拜曰臣力竭矣冐刃衝敵死 按

  景龍明統志作景範章卿孫蜀人佚其籍本劉氏㓜與母富氏相失三十九年遍訪於江西

  諸郡迎歸養之費著華陽人進士授國子助教有詩名居母喪盡禮哀毁骨立厯漢中廉訪使

  調重慶府總管卒於犍為兄克成亦進士時入稱為成都二費楊椿新都人博學能詩文教授

  呉中強起為義軍府參謀張士誠兵入平江與其子巷戰俱死椿妻求得其尸亦自經死馮文

  舉什邡人初為漢州學正達嚕噶齊宴僚佐以一手致觴文舉恥不受隱去次科成進士授雲南

  儒學正提舉明玉珍攻雲南文舉與妻馬氏對縊於學宫 達嚕噶齊舊作達魯花赤今改正︹明︺

  王平新繁人洪武間以御史遷河南僉事行部孟津宜陽屬吏有謀以貨撓法者平以狀聞特

  敕襃奬累官右都御史楊廷和新都人成化進士正徳中累官文華殿大學士參預機務

  安化王寘鐇反詣擢邊將仇鉞以離其黨鉞果執寘鐇薦陸完彭澤將邊兵討畿南流賊以功累加

  少師代李東陽為首輔乾清宫災上疏勸帝早朝晏罷親九廟祭祀崇兩宫孝養勤日講復面奏開

  言路達下情凡十餘條世宗繼統由廷和定策時平虜伯江彬擁重兵在肘腋間廷和以太后㫖捕

  誅彬盡革正徳中蠧政引用正人布列在位及議大禮廷和持論不撓遂引去隆慶初諡文忠

  韶灌縣人成化進士宏治間由郎中出知曲靖府興學平賦弭盜招亡民祠祀之終副使

  佑雙流人宏治進士厯官御史正徳初言劉瑾輩日獻鷹犬導騎射乞置之法羣奄大恨瑾得志

  指佑爲姦黨勒罷之瑾誅起山西僉事顧佖成都人正徳進士知豐城縣興學省刑築隄擇

  水積粟數萬石荒旱減價以糶宸濠反佖捕斬從逆者四十八人以徇極力備禦後從王守仁討賊

  有功遷大理寺丞進少卿楊慎廷和子正徳進士第一授修撰武宗微行出居庸𨵿慎抗疏切

  嘉靖三年擢翰林學士及議大禮慎偕廷臣伏左順門力諫下詔獄廷杖之謫戌雲南永昌衞慎

  㓜警敏在翰林時武宗問星有注張又作汪張是何星也衆不能對慎曰柳星也厯援周禮史記漢

  書以復預武宗實錄事必直書既投荒多暇書無所不覽好學窮理老而彌篤詩文雜著至一百餘

  種並行於世天啓中追諡文憲劉士元彭縣人正徳進士官御史巡按畿輔武宗獵於古北

  口將招致朶顔衞酋和通巴爾斯等納質燕勞士元厯陳曰不可爲嬖幸所譖下詔獄謫麟山驛丞

  世宗立復故官出爲湖廣副使修荒政積粟百萬餘石事聞被旌勞屢遷右副都御史巡撫貴州

  和通巴爾斯舊作花當把皃孫今改正何卿成都衛人嗣世職爲指揮僉事嘉靖時積功至

  松潘副總兵屢破番賊著威望自威茂迄松潘龍安夾道築墻數百里行李往來無剽奪患先後莅

  鎮二十四年軍民戴之王汝梅華陽人父弼成化進士由知縣擢御史厯福建僉事皆有

  名績汝梅登正徳進士嘉靖初官禮科都給事中八年二月以災異求言汝梅言比來章奏多逢迎

  大臣奏事多留中宜倣祖宗故事時御平臺召宰執面決大議以除壅蔽忤㫖時禮制紛更汝梅數

  率同官抗論出為浙江參政卒於官樊景麟新繁人嘉靖進士知長沙民謡曰樊作長沙官

  止飲長沙水知漢陽府水齧城址景麟為隄禦之不欲勞民躬率隸役随地斂石致之江岸仕至雲

  南憲戢汝止簡州人嘉靖進士厯禮户兩科剛正不阿出為湖廣僉憲飭武備足兵食

  江洋無警後升福建參政屢疏陳情歸奉親甚懽居鄉和易蓬蓽慶弔必躬造焉劉希簡

  漢州人嘉靖進士除行人為工科給事中以爭張福逹獄杖未幾又以直言得罪直聲大振久之謫

  縣丞終鞏昌知府李應麒成都人嘉靖中旌表孝子同縣楊茂勲萬厯中旌閻宗

  德簡州人敦行孝誼天啓中旌李藎成都人隆慶進士萬厯初任雲南推官仁恕明察案

  無留牘振興文敎習俗一變署臨安知府時有牳㹒之役軍興旁午饋餉不乏召入為御史

  之臣成都人萬厯進士知徳安府下車之日為文以誓於神闢如水堂以待問字者名士多出

  其門崇禎初任貴寕道凡軍民利弊殫力興革厯官户部侍郎文章政事為時推重張紀

  人萬厯舉人知湖口縣内監李道榷湖關為商旅害紀條病商十四事上撫按疏請之罷李道撤湖

  何節漢州人萬厯進士事孀母至孝言行不苟知長沙府案無留牘繕城堡淯賦役興學

  校覈屯伍諸政具舉蔡心一漢州人萬厯末知麻陽縣邑田苦無水心一度地勢築陂堰四

  十餘所民食其利嘗判一訟里老於公堂駮其誤欣然改從莊祖詔成都人萬厯中知常

  寕縣革里甲舊規禁行户以杜侵漁厯順天治中歸里獻賊陷城與弟祖誨雲南按察使祖誥及郫

  縣舉人江騰龍舉義兵討賊不克死之闔門𬒳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祖詔諡節愍祖

  誥諡烈愍祖誨騰龍   予入忠義祠雍鳴鑾成都人崇禎元年士知孝感縣縣為寇

  衝鳴鑾繕樓櫓練鄉勇晝夜乘城賊至輒擊走之城賴以全張允登漢州人萬厯進士厯

  知咸陽咸寕縣卓異遷主事累遷河西副使鄜延𡻕饑亟遭盜允登拊循備至士民德之崇禎四年

  督餉至甘泉流賊劫餉力禦不敵死鄜人迎其喪哭聲震十里罷市三日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愍楊鏡四川人佚其籍崇禎中知保康縣空城無人招集逃亡浚池修城作保障

  計賊突至城破閉門自盡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韓醇四川人佚其籍知新

  野縣崇禎十四年闖賊陷城不屈死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母崇正

  人佚其籍崇禎間知桂東縣十六年張獻忠陷衡郴遣賊徇桂東衆皆竄走崇正曰吾為朝廷守土

  敢愛死乎賊至執之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張寳山四川人佚

  其籍初隸總戎麾下史可法使率健丁八十人戍桐城賊勢甚熾寶山身先士卒皆以一當百授撫

  標參將戰輒捷辛已賊革里眼叛寳山禦之戰死於魯硔山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

  王坦四川人佚其籍知安定縣攝會寕事崇禎十六年為賊所執逼令說後任安定令應

  昌士降及登垣朂以死守被殺 本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郭金城四川人佚

  其籍崇禎末以禆將守羅田流寇薄城大戰斬首百餘追至英山賊大集困三日突圍轉戰力盡被

  執不屈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愍朱 東旦四川人佚其籍兵部郎中事桂

  王奉命謀除孫可望事洩𬒳殺 本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愍邱之坊成都人貢

  生以理學名獻賊陷城使招之託疾堅卧不食死第三子祖福邑諸生父卧不起遂代父往賊瞋其

  不跪曰吾乃朝廷士子豈跪賊乎罵不絶口而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俱   予入忠義祠

  邱祖德之坊子崇禎進士授寕國推官調濟南擢僉事分巡東昌奉命招撫土寇多解散厯

  保定山東巡撫京師覆賊遣使招降祖徳斬之南渡後寓寕國與金聲等起兵兵敗死之 本朝乾

  隆四十一年  賜諡忠烈朱國寶成都人官汝寕府通判崇禎十五年與僉事王世琮

  守城城陷死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節愍顧 鼎鉉成都人貢生崇禎十年

  自成寇蜀被執大罵死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予入忠義祠王履亨華陽人官

  宣府同知崇禎十七年張獻忠陷成都𬒳執不屈死又成都乾日貞官知縣以艱歸里獻賊陷城以

  甎擊賊而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俱   賜諡節愍朱 奉華陽人藩籍崇禎進士官

  御史劾督師丁啓睿為時所稱巡撫貴州杜絶苞苴辨疑獄數十案號為神明歸蜀值獻賊亂率兵

  拒賊於雅州飛仙𨵿兵敗被執磔死成都南關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愍 按

  王秉乾華陽人仕湘陰令報最時魏璫擅權同事者欲招秉乾附和秉乾力拒之授大

  理寺正平反無滯流賊陷成都秉乾令闔門投井罵賊死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諡烈

  費經虞新繁人崇禎末以舉人知昆明縣薄征省訟重士勸農勘覆吾必奎叛黨全活

  數萬人罷歸遇亂寓江都自以不得養親忌辰哭泣終日至七十猶然著有毛詩廣義諸書

  源長新津拔貢為獻賊所執不屈死又成都布衣雷應奇糾集義勇殺賊於高境𨵿追之至桑

  園力戰死彭縣人魯城隍佚其名人以其正直有守呼焉賊至𬒳執大罵不屈磔死彭縣生員劉祚

  昌罵賊死生員徐端履赴水死華陽生員何繼皋獻賊偽官迫脅應考憤罵自刎六人於 本朝乾

  隆四十一年俱  予入忠義祠陳雲鵬漢州人早孤率母敎年十六為諸生奢酋變援

  兵饑乏雲鵬罄所有輸穀麥凡千五百石明末獻賊搜執之迫以偽官不從遇害 本朝乾隆四十

  一年予入忠義祠

 ︹本朝︺尚自察成都人順治五年任武城敎諭李化鯨陷城自察署縣事選諸生有才幹者集

  民兵為扞禦籌餱糧備器械俱有方畧賊懈則擊之可撫則招之旬月賊平以勞卒於官入祀名宦

  傅永吉成都人順治七年知福建長泰縣九年海寇圍城永吉晝夜修守備率驍勇力

  戰彎弓殪賊酋三人賊乃引去中礮洞腹猶呼殺賊事   聞贈按察使司僉事費密

  人父經虞知昆明縣會張獻忠亂密奉母避黎州徒步往來滇蜀間後流寓揚州以詩文自娯又稱

  中文先生子錫琮有白雀樓諸集錫璜有掣鯨堂詩集俱承家學以文行著張吾瑾

  順治乙未進士性純孝母疾篤昕夕禱神請以身代授山東夏津知縣轉行人司致仕歸因江都

  堰為金堂水利請於當事修三泊洞古埭里人賴之陳大常漢州人雲鵬子明末流賊肆毒

  大常避什邡山中合衆阻險保全者數千家順治初中鄉試任廣州府推官誅巨盜於順德縣之桂

  陽堡升淮安同知祀廣州府名宦唐大陶成都舉人康熙十年山西長子知縣以經術

  飾吏治政績著稱去官僦居呉市名宿亟相推重著述甚富其潛書九十七篇寕都魏禧尤稱之

  李永昌華陽人江西南豐把總康𤋮十三年耿逆據閩隨軍進剿力戰死嘉慶七年

   予恩騎尉世職又元江州把總華陽汪自貴雍正十年擊猓賊於阿者奮勇赴敵死把總成都王

  世用雍正十三年出師𠞰黔苗戰殁俱𥙷卹廕如例周玉麟成都人康𤋮三十九年以守備

  隨師進打箭爐攻大岡有功擢冕山營遊擊冕山賊蠻羅都等恣行刦掠玉麟往諭𬒳圍身中五矢

  猶奮勇決戰死贈副將卹廕如例王天祿成都人候推守備康熙三十九年隨師取打箭

  鑪力戰死事  聞卹廕 趙 曰榮漢州人事母至孝賊至獨負母避難妻子皆𬒳

  宋瑋成都人康𤋮乙卯舉人任南海知縣愛民造士循聲著聞時粤多大盜瑋盡心緝捕羣奸

  斂迹以薦内擢邑人罷市塞門不得行督撫題請留任三載洊升廣東按察使以病乞歸王德

  璋成都人倜儻有才康熙中累官潮州協副將時海島有盜魁牛骨頭者聚衆肆掠德璋以計擒

  殺之其黨復讐德璋復擊殺五百餘人衆散島空潮人感焉廟祀以報倪國珍成都人康

  熙丁卯舉人任廣西義寕知縣邑境雙江苗與楚苗煽亂國珍請兵四百駐縣當事者意主撫國珍

  力陳不可不聽遂撤防禦兵而遣國珍與巡檢蔡多奇等往諭多奇易衣逃或勸國珍去國珍矢死

  直前苗窘之脅降國珍厲聲罵之苗刳其齒舌死 贈按察司僉事向廷颺成都人康𤋮甲

  午舉人知仁懷縣興利剔弊獄無繫囚值𡻕饑民流命人於鄉里分設粥厰親厯撫慰泣語曰爾輩

  皆吾赤子饑至此吾敢辭咎乎但 國法不可犯慎勿滋事且歠粥以待秋成衆皆歡躍復開倉以

  賑不待報自劾大吏嘉之以勞卒官楊宏緒新繁人康𤋮辛丑進士任河南尉氏知縣邑多

  盜號難治宏緒甫下車即捕治盜魁閭井肅然厯官浙江按察使所至有能名吏不能欺而持法平

  允性孝友工詩文著有真養齋集楊棟榮金堂人康𤋮中由拔貢任犍為敎諭方正自持

  待士以禮誨誘後進科第日盛升夔州敎授去犍為人思之祀名宦羅國賢崇慶人康𤋮中

  官州同招撫呉三桂逆黨楊家嘉等至巫山單騎赴賊營諭以順逆言辭激烈賊殺之於山河口

  岳超龍本莊浪衞人兄昇龍官四川提督以母老奏隸蜀籍遂家成都超龍積功至逰擊雍

  正二年領河州兵會參將張元佐𠞰鐵布撒路等寨破畨寨四十一所擢河州協副將是年五月自

  西寕出口七月復領先鋒帶四川兵𠞰逆夷羅卜藏丹津擒斬甚衆超龍儀幹修偉沈勇敢戰厯湖

  廣提督卒官子鍾璜字渭章由藍翎侍衛洊擢總乾隆十九年自廣西調四川提督疏請停止松

  潘鎮臣每年出口化番以節勞費二十三年二十八年金川土司迭搆釁鍾璜與督臣討平之卒官

  諡莊恪鍾璜子湘以廕官至逰擊三十六年隨征金川攻宜溪梁子先登傷卒岳鍾琪

  子少有至性母苗氏病刲股以進猶忍痛習射嗜學工書能詩尤殫心武畧遇宿將老卒詢山川夷

  險番情向背特詳由同知改武職康𤋮五十九年隨定西將軍噶爾弼征西藏功加左都督授四川

  提督六十年與總督年羮堯𠞰平三果羅克雍正元年青海羅卜藏丹津叛寇西寕鍾琪率兵會謀

  勦撫所過五千餘里烽煙肅清明年授奮威大將軍進征青海以五千人出邊計十五日擒滅逆賊

  大酋而還授三等公復平桌子山棊子山諸番兼甘肅提督三年兼巡撫晉授川陜總督疏邊防職

  事多得請七年湖南逆民曾靜遣徒張熙投書勸鍾琪以叛鍾琪佯與設誓盡得靜與吕留良之徒

   謀叛狀   上優奬之凖噶爾不靖鍾琪為西路安遠大將軍與北路靖邊大將軍傅爾丹討之

   十年鍾琪以屢失機宜所委非人禠職論斬乾隆二年釋歸十三年金川逆酋莎羅奔作亂起為總

   兵從征尋授四川提督連敗賊十四年經畧傅恒抵軍營莎羅奔懼欲降未決鍾琪率從者十三人

   袍服入賊巢諭以順逆酋素服鍾琪棄刀弩羅拜次日詣大營降   詔許班師復封鍾琪威信

   公還提督任十九年重慶姦民陳琨等滋擾力疾親往督緝還卒於資州諡襄勤   賞給一等

   輕車都尉顔清如成都人隨征西藏青海積功至遊擊雍正五年西藏與噶隆搆釁清如從

   使臣往定其界蕆事歸至中途聞西藏阿爾布巴隆布柰𢦤殺噶隆康濟鼐乃復返後藏而噶隆頗

   羅鼐率衆圍藏使者懼將遷達賴喇嘛於工布以避之清如爭曰處重圍中避將安出縱出藏必殘

   破與守土失陷同罪彼衆為仇而來義也誠諭以大義更執讎以俟   朝㫖彼必束身歸命矣

   如其計登樓呼頗羅鼐與語清如剴切譬諭之果稽首退兵俟命清如復說違賴喇嘛俾執其所讎

  阿爾布巴隆布柰井勘噶隆稱兵之罪奏之時巳發三省兵中道而事定超擢清如副將旋遷總兵

  隨大將軍岳鍾琪出師巴里坤授四川提督移吐爾番囘民於哈密乾隆二年師還調湖廣提督以

  病乞休歸年八十一卒冶大雄成都人隨總督岳鍾琪征西藏青海累功至參将雍正八

  年偕總兵樊廷率兵二千破凖噶爾賊二萬轉戰七晝夜殺賊過當厯遷山西大同鎮總兵以事褫

  乾隆元年起衡州協副將五年城綏苗SKchar2不靖大雄𠞰撫之復擢總兵十三年随經畧大學士傅

  恒征金川授雲南提督洊加左都督銜岳濬鍾琪長子以廕入仕雍正七年授山東巡撫在

  任十年一以和易為政𡻕得屢豐盜賊屏迹乾隆元年調江西初鍾琪得罪下獄濬終日憂戚結草

  舍以居茹蔬食粥非公事不衣絲枲三疏請以身代及鍾琪得釋濬旋以事鐫秩補光祿寺卿出為

  福建按察使累遷廣東巡撫復降鴻臚少卿厯通政司參議卒濬任封疆近三十年所至有聲不為

  子孫置田産營官職而年僅五十人皆惜之楊岱彭縣人雍正丙午人事父能先意承志

   以孝稱著有村山詩集弟崑有三樹堂集岐有碧蘿亭稿俱以詩名人稱三楊顧汝修

   乾隆壬戌進士厯編修贊善遷順天府尹莅任即革除諸𡚁清理積案旋𥙷大理寺少卿奏讞或

   有未允即與刑部駮詰適座主某為尚書謂之曰君無太剛汝修曰事論可否不當問剛柔也回籍

   後掌敎錦江書院門下知名者甚衆晚精宋儒之學著有鈞引編四勿箴味竹軒詩文集高辰

   金堂人乾隆丁卯金川用兵辰以諸生詣軍門陳山川形勢攻取之策當事奇之而不能用辛未成

   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清河知縣調華亭有盜魁竄伏浙之歸安辰偵知擒𫉬破積案數十盜風以

   靖薦升禮部主事授鳳陽同知未任卒辰居官亷介不名一錢而負奇愛士奨成者多著有白雲山

   房詩文集胡連成都人甘肅寕州營參將乾隆十年征瞻對與同縣參將呉錦江均力戰陣

   亡卹廕各如例又同縣守備梁士瑋千總潘浩把總李應選外委王致中俱於十二年金川陣亡都

   司温和楊先春把總高天昇王朝柱曽榮劉記印外委賽清注俱於十三年金川陣亡千總何茂榮

  陳志外委陳國泰俱於十五年西藏陣亡都司張璋於三十二年𬗟甸陣亡千總胡印王國英外委

  單應魁俱於三十七年金川陣亡參將沈寛守備王汝衡千總富國安把總岳方善達正逵楊繼梁

  黄伸范惠俱於三十八年金川陣亡千總張魁王謐把總劉宗文俱於三十九年金川陣亡逰擊崔

  文傑守備劉魁把總賈國榮唐偉馬鑑俱於四十年金川陣亡遊擊劉越於五十三年安南陣亡參

  將張占魁千總李端蘇國龍唐忠榮俱於五十七年廓爾喀陣亡遊擊王重品千總王治趙榮俱於

  六十年黔楚陣亡均卹廕如例楊國璽華陽人官把總乾隆十二年從征金川陣亡䘏廕如

  例同縣外委趙坤於三十二年𬗟甸陣亡千總李洪基把總石璽孫連俱於三十六年金川陣亡把

  總王得陞黄安國俱於三十七年金川陣亡把總丁元功於三十八年金川陣亡外委賈廷臣於三

  十九年金川陣亡外委劉應照於四十年金川陣亡千總楊茂於四十六年甘肅陣亡把總張治平

  於五十七年廓爾喀陣亡守備高乾於六十年黔楚陣亡均卹廕如例陳敬修温江人官

  把總乾隆四十年從征金川陣亡同縣把總余奉璋五十六年廓爾喀陣亡均卹廕如例趙廷

  鼎新繁人乾隆巳卯舉人任廣西羅城知縣邑多曠土民未知水利廷鼎度原隰濬渠築堰廣為

  引注溉田數萬頃民徳之為立祠名其堰曰趙公堰厯官泗城知府所至有聲劉君相

  人官外委乾隆三十二年從征𬗟甸陣亡同縣守備虎成林三十七年金川陣亡均卹廕如例

  世亨新都人乾隆三十六年以守備從征金川積功十九等洊升貴州威遠鎮總兵五十二年

  調𠞰臺灣逆匪所向克捷臺灣平列 紫光閣二十功臣圖像升廣西提督偕總督孫士毅征安南

  克黎城封一等子五十四年阮惠等謀奪黎城士毅將渡江世亨止之曰總督非鎮將可比設有疏

  虞 國體攸𨵿自率將弁於橋南力戰死之事   聞贈三等壯烈伯諡昭毅祀賢良祠

  嚴端郫縣人父殁廬墓三年妻亡有二子嚴端年甫二十四遂不更娶親操井臼晨夕不離母

  側母殁廬墓如初乾隆五十九年 旌楊玉林郫縣人官千總乾隆六十年從𠞰黔楚苗

  匪陣亡卹廕如例馬捷灌縣人官千總乾隆十三年從征金川陣亡卹廕如例李獻

  廷彭縣人官把總乾隆六十三年𠞰黔楚苗匪陣亡卹廕如例鄭思強崇慶人父尚客

  死山東思強甫十𡻕力學遊庠授徒養母久之積五十金徒步往尋父櫬不得門鄉人王姓昔官山

  東知之復囘蜀問王得實耗再住扶櫬歸葬廬墓四年乾隆四十年 旌邦漢州人乾

  隆己卯舉人官河南襄城知縣時有事緬甸兵差絡繹邦伸均其役而民不擾通湛汝諸水以利民

  田勤聴斷出冤滯囹圄空虚者六月調固始濬河賑災皆有善政著有文谷詩文鈔雲棧紀程錦里

  新編地學正宗醫述歸田集全蜀詩匯等書譚公義成都人官守備嘉慶元年與同縣千

  總廖廷魁把總張大斌馬世傑何世雄外委周廷玉俱從𠞰川楚教匪力戰陣亡卹廕各如例又同

  縣守備樊摸雲騎尉李榮千總魯君俸冶正華馬國安王大倫陳萬年把總馮玉成蒙彪王榮陛毛

  安國張瑛外委鍾德勝韓連陞俱於二年陣亡遊撃靳文銓守備趙成龍千總李占魁把總王正剛

  外委王正林岳彪張占鼇朱玉貴俱於三年陣亡副將關聯升於四年陣亡遊擊冶正恩都司劉忠

  魁千總虎正江馬應舉馬應魁王國相馬良奇把總曾守忠廖榮俱於五年陣亡遊擊傅廷剛都司

  賈紹復千總段松林外委鄭起高俱於六年陣亡千總宋廷杰把總龍廷貴外委江順艾玉林俱於

  七年陣亡副將張應貴千總馬正龍把總羅純王得勝陳貴外委敬聯升俱於八年陣亡都司鄭起

  貴外委江國用俱於九年陣亡均䘏廕如例李應貴成都人嘉慶十一年官福建汀州鎮

  總兵帶兵巡洋遇逆匪蔡牽應貴麾舟直進親冒矢礮躍登盜船手刃數人以衆寡不敵被害卹廕

  何元卿華陽人由行伍從征金川廓爾喀累功官參將嘉慶元年隨𠞰湖北敎匪攻克

  旗鼓寨賊巢擢陜西興漢鎮總兵調𠞰四川達州教匪攻克冉家壩土地埡等處十一月追賊至牛

  背山身先士卒遇伏力戰陣亡   賜祭葬照提督例卹廕同縣千總徐文英把總岳占魁外委

  郭萬福俱於元年從𠞰川楚敎匪陣亡都司安如峒胡魁圯總馬正乾外委陳釗俱於二年陣亡外

  委周仁黄玉祥俱於三年陣亡守備朱映堂千總徐恩宋廷柱王廷耀張大陞外委曹易新駱維煥

  王增江魁楊占龍呉占超俱扵五年陣亡守備陳應彪於六年陣亡都司李鳳鳴黄鳳千總江鵾化

  俱於七年陣亡遊擊曹文通都司彭家棟千總李國泰恩騎尉李啓功俱於八年陣亡均卹廕如例

  康恒彩雙流人官把總嘉慶元年與同縣外委李雲龍俱從𠞰川楚敎匪力戰陣亡卹廕

  如例又同縣把總謝復榮於二年陣亡都司應元寛於七年陣亡外委楊廷英於九年陣亡均卹廕

  蔡魁雙流人由行伍從征金川及甘肅逆囘累功官福建建寕鎮標遊擊嘉慶十一年

  月帶兵巡洋遇逆匪蔡牽魁以孤軍扼險斷賊艘取水要道賊傾舟來撲力戰陣亡卹廕如例

  連温江人官把總嘉慶元年從𠞰川楚敎匪力戰陣亡卹廕如例同縣守備文光斗把總羅舉睿

  俱於二年陣亡外委王得勝於七年陣亡均卹廕如例薛文魁新繁人官外嘉慶七年

  從𠞰川楚敎匪力戰陣亡卹廕如例高傑新都人官都司嘉慶元年與同縣外委馬懷龍俱從

  勦川楚教匪力戰陣亡卹廕各如例同縣外委羅應舉於二年陣亡把總羅廷柱於三年陣亡均卹

  廕如游金階郫縣人官千總嘉慶五年與同縣外委謝玉貴俱從𠞰川楚敎匪力戰陣

  亡卹廕各如例同縣把總張聯程於六年陣亡外委鄧維仕扵八年陣亡均卹廕如例楊映

  揚彭縣人官千總嘉慶二年從𠞰川楚敎匪力戰陣亡卹廕如例謝占魁簡州人官守備

  嘉慶六年從𠞰陜西敎匪力戰陣亡卹廕如例田占魁崇慶人官都司嘉慶二年從𠞰貴州

  狆苗力戰陣亡同縣千總余伸於是年從𠞰川楚敎匪陣亡卹廕各如例倪占鼇新津人官

  守備嘉慶元年從𠞰川楚敎匪力戰陣亡同縣把總童鈞於六年陣亡均卹廕如例張超

  嘉慶九年從𠞰川楚教匪力戰陣亡卹廕如例

 ︹流寓︺︹漢︹楊仲續河東人舉賢良方正拜祁令甚有徳惠樂益部風俗因家新都代修儒學

  以夏侯尚書敎授侯芭鉅鹿人揚雄病免家居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芭從雄受太元法言

  雄卒芭為起墳喪之三年申屠剛茂陵人嘗慕史鰌汲黯之為人平帝時舉賢良方正對策

  直言罷王莽篡位剛遂避地河西轉入巴蜀往來二十許年建武七年詔徴為尚書令廉范

  杜陵人父客死於蜀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歸鄉里年十五西迎父喪蜀郡太守張穆范祖丹之故

  吏重資送范范無所受至葭萌載船觸石破没范抱持棺柩遂俱沈溺衆傷其義鉤求得之療救僅

  免於死穆聞復馳遣使持前資物追范范又固辭︹唐︺王勃龍門人嘗客劒南登葛璝山曠

  望慨然思諸葛之功賦詩見志杜甫襄陽人流寓劒南結廬成都西郭浣花溪上成都尹

  裴冕為築草堂嚴武鎮蜀辟為參謀待之甚異張道古臨淄人昭宗時為左拾遺時方鎮擅

  兵道古極陳其弊謫施州司户參軍後入蜀聞王建憾之乃變姓名賣卜導江青城市中建開國召

  為五部郎中至玉壘關謂所親曰吾唐室諫臣於死之日葬我於關東不毛之地題曰唐左𥙷闕張

  道古墓後竟遇害︹五代︺︹前蜀︺韋莊杜陵人蜀王建以為掌書記文不加㸃而語多

  韋縠杜陵人少有文藻夢中得軟羅纈巾才情益進仕蜀為尚書嘗選唐人詩為才調集

  ︹後蜀︺母昭裔中州人貧時借文選於交游見有難色遂發憤曰異日若貴當鏤板以遺

  學者後避難依孟蜀仕至宰相遂鏤文選諸書︹宋︺宋汝為豐邑人吕頣浩為相使致書於

  劉豫汝為見豫勉以忠義不從乃謀劫豫事泄逃歸及金人通和以汝為姓名來索乃變姓名為趙

  雙字逸老入青城山其後金人叛盟朝廷始求汝為巳卒乃官其子南強譙定涪陵人隱居青

  城山建炎初召至揚州留之講筵不可以通直郎致仕淳熙中年百三十餘巢居險絶數年一出人

  亦罕見之者邵伯温洛陽人父雍嘗曰世行亂蜀安可避居及宣和末伯温載家使蜀故

  免於姚平仲山西人靖康初在圍城中夜攻賊營不利乃逸去建炎初所在揭榜以觀

  察召之不出淳熙間或見之青城山丈人觀年近九十矣安世通開禧初僑居青城山呉曦

  反乃獻書於成都帥楊輔陳君臣大義輔不用遂東如江陵請呉獵舉兵以討曦未幾㬢敗獵使蜀

  薦士以世通為首︹明︺方孝孺寕海人㓜警敏長從宋濂學恒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巳任

  洪武十五年以薦召除漢中敎授蜀獻王聞其賢聘為世子師陳說道徳王尊以殊禮名其讀書之

  廬曰正學

 ︹列女︺︹漢︺姜詩妻龎氏廣漢人龎盛女詩事母至孝龎奉順尤篤母好飲江水水去舍

  六七里龎常泝流而汲後值風不時得還母渴詩責而遣之龎寄止鄰舍晝夜紡績市珍羞使鄰母

  以意自遺之姑久之姑感慙呼還恩養愈謹其子因遠汲溺死龎恐姑哀傷託以行學母嗜膾人婦

  嘗力作以供母膳張霸妻司馬敬司成都人霸前妻有三男一女敬司撫敎五

  子恩愛若一子棤禀母敎為聘士王遵妻張叔紀霸女孫適廣漢王遵生子商海

  内名士時頌曰少則為家之孝女長則為家之賢婦老則為子之慈親孝廉汝敦妻

  廣漢人敦兄弟共居有父母時財嫂心欲得妻勸敦盡讓田宅奴婢與兄自出居後敦耕得金一器

  妻復勸送之兄嫂見金踊躍兄悟即出妻讓財還弟弟不受相讓積年後並察孝廉世爲冠族

  超二女妣饒郫縣人建初中超爲廣柔長九種夷反殺超𫉬二女欲使牧羊二女誓不

  辱以衣連腰沈水死見夢告兄慰曰姊妹之喪當以某日至溉下慰如夢得喪郡縣圖像府廷使

  敬賓妻常元常江原人適廣漢便敬賓夫早亡無子養賓族子父母欲嫁乃祝刀誓

  志而死又常靡常江原常仲山女適成都殷仲孫遭疫舉家死亡靡常年十八收塟諸喪養遺生子

  成家乂常洽女紀常適趙謙夫洽遇害於長安二兄先殁遣父門生瞿登張順迎喪時寇賊蠭起紀

  常晝夜悲哀喪還無恙人皆謂精誠所感趙憲妻何玹郫縣人憲早亡無子父母欲改

  嫁何恚憤自幽不食死又羅倩女貢羅景竒妻也奇早亡無子父愍其年壯以許何詩羅白書誓父

  不還家詩告縣逼遣之羅乃訴州刺史高而許之公乘㑹妻張氏廣都人夫早亡

  無子姑及兄弟欲嫁之張誓不許而言之不止乃斷髮割耳養會族子事姑終身又新都便敬妻王

  和敬早亡養孤守義蜀郡何玉因媒求之兄喻以公族可憑和恚割其一耳又繁縣張氏女名昭儀

  廣漢朱叔賢妻賢爲郡督郵昭烈圍劉璋於成都賢坐事誅璋以昭儀配兵將見逼自殺三軍哀歎

  ︹三國︺︹漢︺張惟妻程貞玦牛鞞人十九適惟未期惟亡養惟兄子悅供養舅姑

  夙夜不怠資中王沖欲娶玦玦叔父肱答以女志不可奪沖爲太守李嚴督郵遣縣掾以太守命聘

  之玦自投水救援不死後太守爲立表作頌李昭儀魏以蜀宫人賜諸將之無妻者昭儀

  曰我不能二三屈辱乃自殺︹晉︺許延妻杜氏成都人延益州别駕爲氐帥李驤所

  殺驤欲納杜杜哭守夫尸罵驤見害︹唐︺李希妻俞氏蜀人有異色王建克成都軍校

  徐瑶虜而逼之脅以劒矢死不受辱瑶壯而釋之︹宋︺張愈妻蒲氏名芝賢而有文

  愈卒蒲爲之誄陳安節妻王氏雒縣人歸𡻕餘而夫卒事親治家有法舅姑安之一

  子日新入太學早卒二孫綱紱咸篤學有聞親屬貧窶者收養婚嫁至三十四人鄉人敬其節操行

  義呼曰堂前猶私家尊其母也乾道中其元孫敏政猶五世同居詔旌之又華陽范祖堯母趙氏杜

  準妻黎氏雙流宇文邦彦妻黎氏均以賢母聞廣都喻舜二女以節行著范孝純妻師

  氏彭州人父驥右正言孝純建炎初還蜀至唐州遇賊𬒳害執師氏師罵曰我中朝言官女豈為

  賊辱吾夫已死宜速殺我賊遂害之︹元︺張保童妻郝氏成都人早寡不忍獨生以

  死從夫事聞褒表李世安妻王氏成都人年十九夫卒有欲奪其志者引刀斷髪

  復自割其耳狀上旌之費氏女灌縣人至正丁酉軍亂肆掠費恐辱豫自縊︹明︺李

  孝先妻文氏郫縣人夫殁守節孝事翁姑永樂中旌李瑞妻夏氏

  人成化中羣盜夜劫其室夏知難免密令夫遁挺身禦賊死之葉馨妻彭氏彭縣人年

  二十五夫殁撫孤丗蓁領正徳鄉薦蓁卒又撫孫瑞成立以詩禮丗其家瑞既娶而卒妻柳氏年十

  七復矢志守節先後被旌楊烈女漢州人楊通女正德初為寇所掠大罵不屈死蔣芹

  妻曹氏成都人早寡守節二子三近三益俱登嘉靖進士同時同縣進士林軏祖母謝氏母

  韓氏均以節旌郭朝用妻姜氏漢州人早寡守節四十餘年二子同舉嘉靖乙酉

  任高妻李氏温江人隆慶初高為萬載敎諭江行遇寇李擕二女投水死次日三

  尸浮出面如生詔於其地立祠萬厯中又建三烈坊於本邑乾道妻楊氏成都人年

  二十五夫卒撫遺腹子及長有一孫而子尋殁媳汪氏年十六或諷令改適汪泣曰吾姑不負吾舅

  吾忍負吾夫哉萬厯中並旌一門雙節里人榮之同縣汪源妻關氏向昇陽妻邵氏周繪妻楊氏桂

  瑄妻方氏周選妻李氏楊綸妻高氏均夫殁守節徐大美妻劉氏華陽人與同縣

  楊琯妻程氏宋元嗣妻趙氏楊惟畏妻胡氏劉南陽妻鄭氏程時信妻劉氏均夫殁守節賈席慶妻

  潘氏夫殁殉節李孝女華陽人李廷幹女年十三刲股愈母疾事聞𬒳何志聰

  妻鄭氏温江人與同縣劉某妻李氏均夫殁守節田汝均妻徐氏夫殁殉節趙及第

  妻左氏新繁人與同縣楊體乾妻羅氏向可久妻王氏均夫殁守節郭惟尚妻

  杜氏金堂人翁年九十杜侍奉誠孝至口舐潰癰事聞𬒳旌同縣杜勝海妻彭氏夫殁守節

  孫思孔妻楊氏新都人與同縣楊廷學繼妻趙氏均夫殁守節王正宇繼

  妻林氏郫縣人與同縣鄧承芳妻劉氏陳三甲妻張氏均夫殁守節朱政妻陳

  氏灌縣人成化十一年政守茂州鎮戎堡值羌番犯邊戰死陳走抱屍慟哭既殮遂投崖死

  可刋妻王氏灌縣人夫亡殉節劉松茂妻王氏彭縣人與同縣趙三

  畏妻劉氏邊一俊妻祝氏楊雲鵬妻趙氏均夫殁守節殷子襄聘妻杜氏

  人未婚而子襄殁守志母家事母勤懇人稱其貞孝同州李朝英妻羅氏夫殁守節葉相妻

  唐氏崇慶人與同州梁拱岷妻鍾氏方從徳妻黄氏均夫殁守節劉無我聘妻王氏未婚守節

  何其瑞妻唐氏漢州人與同州戴處信妻孟氏方涇妻鐵氏妾許氏趙文耀妻馬氏

  趙一琴妻郭氏胡桐妻章氏均夫殁守節李可植妻馬氏什邡人夫殁殉節

  鳴珂妻熊氏成都人崇禎末流賊張獻忠陷城𬒳執不屈死之同時罵賊死難者漢州

  江禹澤妻陶氏子婦張氏抗節自盡者金堂李仕俊妻楊氏彭尚仁聘妻李氏彭縣劉時雨妻黄氏

  趙某妻官氏新津王源長妻徐氏藍燦妻袁氏什邡顧存志妻賈氏子婦張氏李愛芳二女

  應選妻陳氏什邡人陳百户女有才智能騎射崇禎末張獻忠屠蜀應選結山寨自保

  疾甚賊乘夜來攻陳率衆力戰卻之立柵於木瓜坪據險以守聚避寇諸婦女擇其壯健者敎練之

  號孃子軍賊不敢犯應選殁陳守柵五年糧盡采木實炙鼠雀以食衆恃爲固賊退移夫柩歸葬守

  節以

 ︹本朝︺周之徳妻文氏成都人夫亡二子相繼殤文織絍飬姑苦節四十二年

  望臣妻劉氏新繁人年十八夫亡守節舅姑卒於湘江劉載骸歸葬同縣節婦鄒珏妻

  高氏均康𤋮年間 旌李廷藩妻謝氏金堂人夫亡無子孝事孀姑苦節三十四

  年康𤋮年閒 旌武嶽年妻劉氏新津人嶽年隨征呉逆陣亡劉苦節奉姑敎子

  丗臣登鄉薦康熙年間 旌岳超龍母楊氏成都人夫亡守節敎子以武勲世其

  家雍正年閒 旌何生美妻顧氏成都人早寡子方襁褓兵燹流離竄隱巖谷常

  摘木葉冩四書章句教子成立八十五𡻕終雍正年間 旌楊於浤妻劉氏

  人早寡孝事翁姑撫子燕慕婚後旋亡姑媳相依時稱雙節雍正年間 旌師大成妻

  危氏新都人夫亡守節雍正年閒 旌何以政妻顧氏郫縣人明太僕卿造

  孫女淹通經史以政起義兵與流賊戰殁顧年二十六子甫一𡻕泣曰吾不可以一死殄忠烈之祀

  也兵戈艱險卒能完節敎子孫成立苦節四十五年卒同縣節婦樊彬妻郭氏張鳳騰妻趙氏唐廷

  獻妻李氏楊遠妻陳氏均雍正年間 旌殷輅妻張氏崇慶人夫早殁事舅姑以孝稱

  日勤紡績敎子成立守節三十五年同州節婦秦開甲妻李氏均雍正年閒 旌宋玉洪

  妻林氏新津人早寡斷髪(⿸𠩺力)面誓志守節翁姑皆七十餘祖姑九十有三林撫二𡻕孤養生

  送死不愆於禮雍正年閒 旌胡嘉貴妻郭氏漢州人夫亡翦髪誓志孝事舅姑撫

  子成立苦節四十九年同州節婦劉尚臣妻何氏均雍正年間 旌拜納妻瓜爾佳

  氏成都駐防滿洲人夫亡守節又節婦瑪錫妻章佳氏札稜泰妻郎氏六十一妻餘庫爾氏額勒

  墨妻劉氏爾納妻納拉氏祿昌妻特氏阿玉喜妻巴里克氏林安圖妻杜喇氏西䝉額妻余氏富森

  布妻伯衣克氏巴延泰妻瓜爾佳氏官星保妻伊爾根覺羅氏天紹保妻巴氏巴彦布妻李氏白石

  保妻劉氏長銘妻河托氏伊蘭泰妻李氏九家保妻郭羅吉氏瑪桑阿妻呉氏觀德保妻馬尼克氏

  實靈妻郭氏德保妻塔祿克氏德升保妻蘇都哩氏興旺妻拉氏富隆阿妻阿勒爾氏明福妻章京

  氏色楚妻汪嘉氏福保妻郭氏依林布妻李氏穆克敦妻舒穆嚕氏德成妻劉氏常齡妻陳氏靈保

  妻章佳氏富敏妻舒穆嚕氏色稜額妻兆墨特氏峩新布妻舒穆嚕氏均乾隆年閒 旌張璽

  妻趙氏成都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江以寛妻葉氏高廷英妻張氏陳有世妻李氏王世美

  妻趙氏劉友諒妻任氏劉瑞麟妻胡氏酆登相妻王氏汪宏烈妻王氏郭現瑞妻王氏鄭國興妻葉

  氏劉漢倫妻鄭氏劉應沛妻胡氏黄霖妻王氏來琢妻李氏劉沛裔妻陳氏胡嘉㑹妻毛氏高登榜

  妻張氏馮祖裔妻陳氏張國用妻李氏張廷基妻楊氏陳大紀妻梅氏張明甫妻高氏胥芳妻宋氏

  林承恩妻張氏李文鍾妻林氏李先興妻陳氏馬守貴妻賈氏黄家正妻張氏陳開甫妻徐氏郭應

  麒妻杜氏郭之玉妻林氏李若秋妻劉氏海自清妻李氏馬麟妻王氏張翺妻郭氏趙儀鳳妻陳氏

  楊棟繼妻卞氏王國棟妻張氏彭象乾妻涂氏王志鼐妻孫氏張鳳基妻熊氏黄宗堯妻王氏任上

  國妻黄氏汪靈妻桂氏李國柱妻張氏曹廷柱妻常氏王之林妻李氏陳翰極妻李氏陳翰枚妻張

  氏王居仁妻劉氏張文嵐妻楊氏何其玠妻王氏呉廷機妻葉氏錢熙妻王氏張之琪妻高氏趙裔

  性妻周氏孫良焜妻王氏陳文相妻胡氏曹振妻郭氏崔鍾意妻李氏劉宗印妻胡氏錢𤇍妻葉氏

  劉漢妻敬氏貞女張元德聘妻向氏陳天佑聘妻張氏均乾隆年間 旌周永安妾張

  氏華陽人年二十夫病革刲股療之不起嫡亦亡乃嗣夫姪纘纘亡撫孫宗旦宗旦亡又撫曾孫

  元音三世存孤年至九十三𡻕同縣節婦徐學明妻黄氏王宏勲妻張氏馬元鼎妻石氏杜秉越妻

  黄氏郭九㑹妻褚氏袁朝聘妻黄氏張惈妻李氏張永璧妻梅氏段作霖妻劉氏鄒君玉妻袁氏楊

  汝楹妻李氏閔攀林妻李氏李正芳妻韓氏文天錫妻李氏田時志妻楊氏王維璧妻李氏李懷妻

  蒲氏楊翠岡妻陶氏雷聯吉妻趙氏趙祿妻汪氏陳紹猷妻黄氏趙永泰妻楊氏雷作貴妻李氏蔡

  廷極妻尚氏黨明智妻史氏郭秉忠妻王氏彭萬英妻宋氏劉瑞麟妻胡氏楊棲鸈妻許氏賈緒妻

  張氏戴勝續妻許氏曾琯妻李氏周廷元妻李氏張斌妻李氏余澤潤妻鍾氏劉汝梅妻周氏李際

  昌妻呉氏張翯妻余氏均乾隆年間 旌周奇祿妻羅氏雙流人夫亡守節同縣節

  婦徐蓼妻侯氏解元相妻彭氏盧大張妻李氏王國卿妻劉氏呉之璲妻彭氏均乾隆年間 旌

  石士林妻鄭氏温江人夫亡守節訓二子皆成立同縣節婦張士榮妻許氏薛掄元

  妻李氏陳瑛妻江氏張邦逹妻劉氏張邦倫妻林氏張珖妻夏氏周耀隆妻李氏呉玠妻盧氏熊聖

  瑞妻王氏楊慎修妻周氏張若楷妻税氏李抒薈妻伍氏王廷藩妻武氏李需妻王氏陳韶妻胡氏

  盧某妻李氏楊廷柱妻王氏劉覲祖妻陳氏曹樸妻張氏李品特妻鍾氏烈婦楊國選妻文氏均乾

  隆年間 旌王璘妻劉氏新繁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李行義妻趙氏袁景任妻酆

  氏李俊妻彭氏李伯妻王氏梁詔選妻胡氏梅洪妻王氏李明賢妻楊氏雷君元妻駱氏楊譜妻黄

  氏陳昇妻李氏烈婦張洪信妻劉氏均乾隆年間 旌黄茂發妻曾氏金堂人夫

  亡守節同縣節婦楊沅妻劉氏周邦良妻蕭氏秦正傳妻張氏何世偉妻段氏賴贊章妻劉氏均乾

  隆年間 旌練琮環聘妻曾氏金堂人未嫁夫亡白母請奔喪不許遂誓不他

  適琮環父聞之致書女父迎歸及期迎者阻雨未至女以爲誑遂自經葬日棺重不能起祝以同穴

  乃合葬焉乾隆四十五年 旌張世瑛妻黄氏新都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馮于楊

  妻趙氏趙洞妻王氏魏正宇妻楊氏蘭全妻馬氏曹志孔妻彭氏周坤元繼妻王氏均夫亡守節俱

  乾隆年間 旌郭璵妻戴氏郫縣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郭元重妻李氏陳啓元妻秦

  氏石璽妻郭氏陳奇龍妻閭氏劉其瑛妻何氏黄再霸妻楊氏嚴自琳妻孟氏貞女徐鴻猷聘妻董

  氏烈女蘇萬吉女均乾隆年間 旌劉天祿妻毛氏灌縣人夫亡守節訓二子成名

  長子旋卒婦李氏亦勵苦節同縣節婦馬人仕妻李氏楊世珩妻李氏張廷貴妻吕氏楊開先妻劉

  氏貞女郭義聘妻陳氏烈女曹金榮女均乾隆年間 旌陳維復妻姜氏彭縣人夫

  亡守節同縣節婦黄在職妻張氏駱應聯妻喻氏烈婦胡宏祥妻王氏均乾隆年間 旌曹新

  貴妻樊氏崇寕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高淳妻牟氏蔣熾妻劉氏田廣元妻李氏米啓盛

  妻曾氏烈婦葉華松妻李氏均乾隆年間 旌張鳳翌妻韋氏簡州人夫亡守節同

  州節婦陳珖妻王氏張庭槐妻謝氏劉瑚文妻蘇氏田玉妻藍氏烈女都廷琗女李國用女李正恭

  聘妻龍氏均乾隆年間 旌胡宣妻李氏崇慶人夫亡守節同州節婦王之相妻謝

  氏秦開甲妻李氏董萬乗妻嚴氏董萬里妻胡氏陳域妻程氏林國柱妻胡氏仇正元妻陳氏李純

  妻朱氏嚴聖修妻何氏烈女盧長英均乾隆年間 旌周應揚妻謝氏新津人夫

  亡守節同縣節婦楊文思妻呉氏魏良佐妻毛氏徐民炘妻趙氏均乾隆年間 旌嚴以容

  妻楊氏漢州人以容病割股救之不起矢志守節家貧紡績以養翁姑翁病復割股以進同

  州節婦張越妻程氏黄宗孟妻廖氏張仁守妻周氏黄國依妻劉氏陳斌蓮妻羅氏潘啓祥妻邱氏

  烈女李氏女均乾隆年間 旌楊蕃妻張氏什邡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羅醇妻李氏

  周君用妻王氏張文煒妻姚氏景文成妻余氏林明綱妻劉氏歐陽正龍妻劉氏劉中和妻米氏劉

  玉鰲妻王氏楊河妻呉氏均乾隆年間 旌額勒琿妻特氏成都駐防滿洲人夫

  亡守節又節婦保靈妻拉氏哈勒洪阿妻羅氏克興額妻特氏廣德妻爾氏禪布妻鄒氏阿林阿妻

  甘氏阿林妻佳氏朱隆阿妻𤓰爾佳氏德倫妻何氏全福妻蘇凡特氏哈豐阿妻威古特氏佟福妻

  張氏徳隆額妻安氏均嘉慶年間 旌王壆妻張氏成都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葉

  洪謨妻龔氏韓維新妻徐氏黄秉賢妻曾氏方禹治妻張氏王𥙿彦妻姜氏馬承恩妻馮氏黄承奎

  妻張氏杜慶頤妻王氏呉仕奇妻廖氏呉仕章妻張氏郭宇宗妻董氏郭貴賢妻彭氏王進忠妻張

  氏胡元隆妻周氏江源妻黄氏許謙榮妻馬氏陳廷柱妻何氏王蘭生妻劉氏劉廷貴妻趙氏王朝

  選妻李氏朱文忠妻劉氏李材妻梁氏張勲妻章氏烈婦李某妻廖氏唐某妻馬氏貞女呉七姑均

  嘉慶年間 旌洪淵妻劉氏華陽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胥玉妻趙氏馮恭達妻楊氏

  王宗舜妻楊氏盧懷義妻王氏王菼妻張氏張志忠妻顧氏呉大濬妻顧氏賴正己妻劉氏嚴成國

  妻呉氏聶思品妻陳氏王金印妻沈氏張治成妻王氏何貴萬妻郭氏許字芳妻季氏張顯權妻蕭

  氏湯可耑妻羅氏趙于重妻閻氏安述業妻孫氏張汝翼妻曹氏馬呈圖妻曾氏何國才妻賀氏李

  琯妻王氏余紹文妻任氏劉尚佐妻崔氏烈婦李某妻王氏貞女洪淵女烈女劉信懷女傅某女均

  嘉慶年間 旌劉彭煥妻楊氏雙流人夫亡守節家貧紡績以養舅姑撫姪祥爲嗣

  祥卒復撫孫成立同縣節婦蒲薦蓁妻王氏蒲瑄妻敬氏蒲紹宗妻王氏烈女帥公策女孝女胡姑

  均嘉慶年間 旌周繼統妻胡氏温江人夫亡守節事姑盡孝姑病割股療之遂

  愈同縣節婦李文䕫妻馬氏屈師宓妻陳氏冉瑗妻李氏范準妻鄢氏王治成妻余氏趙文瑞妻劉

  氏胡奇遇妻劉氏鄢瓊陽妻文氏李文貴妻殷氏熊白珩妻董氏呉謨妻帥氏黄現龍妻張氏烈婦

  趙某妻鄭氏黄宗義妻蔣氏鄒文富妻蕭氏貞女徐淑雲徐淑英烈女王三姑均嘉慶年間 旌

  楊萱妻李氏新繁人夫亡守節同縣烈女黄金蓮均嘉慶年間 旌鄭尚忠

  妻陳氏金堂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龍在海妻謝氏潘啓祥妻邱氏魏成璞妻陳氏陳大賅

  妻何氏均嘉慶年間 旌冉仕颺妻譚氏新都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周琴妻趙氏

  史學彰妻巫氏呉子仙妻楊氏周灉妻王氏貞女史學珠聘妻曾氏均嘉慶年間 旌程𧰼

  益妻曾氏郫縣人夬亡守節同縣節婦張其綬妻李氏李朝柱妻康氏李經妻蕭氏李

  妻蘇氏李妻向氏劉其才妻黄氏呉朝相妻李氏余丗昕妻黎氏余天眷妻王氏烈女張開賢女

  保英均嘉慶年間 旌周維琦妻王氏灌縣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楊廷權妻魏

  氏趙安妻劉氏趙仲元妻任氏苟廷輝妻江氏王朝相妻楊氏官澤灝妻羅氏烈婦張啓盛妻王氏

  蔡某妻羅氏烈女鄧氏女均嘉慶年間 旌陳獻圖妻侯氏彭縣人夫亡守節同

  縣節婦張爵茂妻甯氏烈婦李某妻袁氏烈女龍亨耀女均嘉慶年間 旌楊朝臣妻

  蔡氏崇寕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田璞妻李氏李朝舉妻劉氏余鎮湖妻徐氏唐德茂妻楊氏

  蔣熾妻劉氏均嘉慶年間 旌陳德熥妻李氏簡州人夫亡守節同州節婦王化淑

  妻林氏張丗忠妻章氏朱敦立妻馬氏均嘉慶年間 旌李志浩妻蔡氏崇慶人夫

  亡守節同州節婦程尚志妻施氏姜名奇妻楊氏陳衡妻牟氏孟興宗妻張氏胡定庠妻楊氏陳國

  璠妻張氏陳國珩妻牟氏劉子孝妻文氏龔祿重妻盧氏龔朝輔妻何氏袁仕永妻楊氏張文才妻

  史氏楊廷輝妻王氏沈适妻曹氏何永安妻周氏劉化浦妻何氏李朝榮妻楊氏烈婦楊某妻徐氏

  張某妻王氏沈國佑妻旦氏烈女王慈英黄氏女均嘉慶年間 旌岳有榕妻田氏

  新津人夫亡守節同縣烈婦岳某妻王氏均嘉慶年間 旌金國瑞妻余氏

  人夫亡守節同州節婦李耀妻張氏侯肇禋妻劉氏劉守家妻胡氏唐國材妻陳氏段秀章妻鄧氏

  劉懋庸妻胡氏唐鳳秀妻卿氏張乾惕妻黄氏譚正瑚妻唐氏方應農妻曾氏烈婦文某妻趙氏羅

  萃章妻蔡氏烈女游二女均嘉慶年間 旌劉應瓏妻嚴氏什邡人年二十四夫

  亡遺㓜子二翁姑衰耄氏奉養撫育艱苦備嘗人稱節孝嘉慶年間 旌

 ︹仙釋︺︹古︺甯封黄帝時人隱居青城山丈人峯下黄帝從之問龍蹻飛行之道自唐以來號五

  岳丈人儲福宣命真君︹周︺李八百蜀人時人計其年八百 𡻕因號焉或隱山林或居 𢋨

  市初居金堂山龍橋峯下修道周穆王時居廣漢棲元山雲遊五岳還山鍊藥又居什邡仙居山

  ︹漢︺欒巴内黄人一云蜀郡人順帝世厯桂陽豫章太守有道術能役鬼神常毁淫祀翦姦巫

  所在有績徴拜尚書正旦大會巴後到乃飲酒西南噀之有司奏巴不敬詔問巴頓首曰臣本縣成

  都市失火臣故因酒為雨以滅之詔令驛書問成都果然李常在蜀人治道術常如五十許

  人治病困者三月微者一日愈二弟子隨之各以青竹杖度其身遣歸家置杖卧床其家見皃尸在

  床各泣埋之有人於郫縣逢二子隨常在行附書到家發棺視之惟青竹杖耳李阿蜀人常乞

  食於成都市所得輒復散與貧窮者市人莫知所止有古強者試隨阿還乃入青城山中李意

  其漢文帝時人三國時尚在先主欲伐呉迎意其問吉凶意其不答但求𥿄筆畫作兵馬器仗數

  十𥿄已便一一裂壞之又畫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經去先主敗還遂卒於永安宫︹隋︺李珏

  蜀人隱青城山為道士後仙去唐明皇時封祐應保慈先生趙昱蜀人隋末隱青城山煬帝

  聞其賢徴召不起督讓益州刺史強起之昱至京師縻以上爵不就獨乞為蜀太守帝從之拜嘉州

  太守斬潭中老蛟以除民害莅政五月隋大亂昱隱去不知所終︹唐︺王仙柯青城人儀

  鳳中拔宅上昇蜀僧中寤遇於龍岱問曰飛昇後何為來此仙柯曰吾昔得靈藥令能飛步今全家

  隱於後城更修道法益州父老則天末攜壺於成都賣藥以錢濟貧乏得藥者疾無不愈

  嘗告人曰夫人一身如一國心即帝王也腑臟内輔也九竅外臣也欲身無病必先正心不亂求狂

  思不惑嗜慾則腑臟雖有病易療九竅亦無由受病矣藥亦有君臣佐使小不當其用必自亂也何

  能攻人病𡻕餘浴於錦川化鶴飛去道一什邡人姓馬氏故俗稱馬祖開元中習定於衡嶽遇

  讓和尚密受心印貞元四年於建昌石門山示滅元和中諡大寂禪師羅公遠九隴人幼

  好道明皇欲學其術對曰陛下宜習唐虞之無為繼文景之儉約豈可以萬乘之尊徇小術為戲翫

  乎若盡臣術必懷璽入人家困於魚服矣帝堅學隱形術卒不得怒殺之數𡻕有中使入蜀逢公遠

  䄂出書一緘以蜀當歸為寄︹五代︺彭曉永康人善修煉別號真一子常分魏伯陽參同

  契為九十章而註之以應火候九轉有參同契分章通義行世掃地和尚蜀王建開國後

  有僧常持大帚遇官府第宅寺觀即加灑掃人目為掃地和尚掃畢即書云水行仙怕秦川及後罹

  秦川之禍人始悟水行仙為衍字︹宋︺魏漢津蜀黔卒自言師事唐仙人李良皇祐中以

  善樂薦徽宗時朝廷方考鐘律得召見獻樂議請先鑄九鼎大鐘及二十四氣鐘四年鼎成賜號沖

  顯居士大晟樂成頒其樂書於天下漢津曉陰陽數術多奇中云

 ︹本朝︺石穴僧不知何許人嘗卧武都山石穴内二十餘年不起亦不飲食樵牧習見之一日

  有士人扵山下遇髯道人云此山有六祖應化知否士即詣僧拜云師大祖耶僧張目曰莫信髯道

  人亂道明日再過之不復見矣

 ︹土産︺麩金唐書地理志簡州土貢麩金元和志温江皁江牛鞞水出麩金寰宇記彭州産麩金

  蜀州産金唐書地理志簡州陽安金水二縣有銅寰宇記成都府舊貢銅盆唐書地理

  志新津縣有鐵華陽國志成都江水濯錦則鮮明唐書地理志成都府蜀州土貢錦寰宇記成

  都九壁村出美錦唐書地理志成都府蜀州土貢單絲羅彭州漢州土貢交梭羅寰宇記廣

  都雙流温江出單絲羅九域志成都土貢花羅唐書地理志成都蜀州貢花紗寰宇記成都出

  交絲唐書地理志漢州土貢絞寰宇記成都華陽新都新繁郫縣出綾漢州出紋綾九域

  志成都府出雜色綾綿紬唐書地理志簡州土貢綿紬寰宇把成都府貢絁綿絹雙紃

  唐書地理志漢州土貢雙紃寰宇記郫縣出絲犀浦縣出柘蠶絲唐書地理志成都府

  土貢高杼布漢州出彌牟紵布衫段寰宇記新都出高杼布及椑布衫段漢州出紵布彌牟布永康

  軍舊貢交梭布唐書地理志成都府土貢麻唐書地理志簡州貢葛隋書地理

  志陽安縣有鹽井明統志府境鹽井不一以其水煮之而簡州為盛寰宇記成都府貢漆

  𥿄唐十道志成都紙維十色寰宇記成都府舊貢薛濤十色牋短而狄纔容八行合簟

  記漢州土貢唐十道志成都府竹則九種新志椶竹生府城葉似椶有刺其中實而不虚又

  有刺竹刺環節而生名艻竹牡丹諸色俱備花千瓣而大如毬兩都所不及一名魚血紅者

  海棠寰宇記成都此樹尤多未開時如朱砂爛漫稍白半落如雪天下所無又有鐵梗海

  棠其色稍紅旌節花寰宇記出成都枝直上花紅紫層發出旌節葉碧𩔖百合千葉

  刺榆寰宇記出成都紅似桃花極大寰宇記蜀州土産元和志蜀州責木蘭皮新

  津出紫草寰宇記成都府舊貢雪山朴硝其色如玉彭州貢升麻續斷蜀州産紫草紅花永康軍産

  紫貝龍牙白貝龍牙寰宇記茶生益州山谷凌冬不死三月三日採乾為飲令人不睡又簡州

  亦產茶茶經出彭州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堋口鎮者與襄州茶同味毛文錫茶譜蜀州普源洞口

  横源味江青城皆出有雀舌鳥觜麥顆片甲蟬翼諸名皆散茶之最上者龍葵菜寰宇記出

  成都蒟醬寰宇記出成都府如今之大蓽撥梅煎唐書地理志成都府貢梅前

  蔗糖唐書地理志成都府土貢蔗糖元和志蜀州土貢沙糖唐書地理志成都府土貢

  生春酒方輿勝覽漢州出鵝皃酒華陽風俗録郫縣有郫筩池池旁有大竹郡人刳節傾春釀於筩

  號郫筩酒寰宇記細鱗似鱒蜀中謂之拙魚蜀郡山中處處有之每年春從石穴出大者長五

  桐花鳳寰宇記成都出小鳥紅翠碧色相間出扵桐花開時惟食其汁不食他物花落

  即死土人畫桐花鳳扇即此鳥也

重慶府表                

                    

大清一統志

 重慶府在四川省治東南一千二百里東西距五百六十里南北距五百九十五里東至忠州墊

  江縣界二百二十里西至敘州府隆昌縣界三百四十里南至貴州遵義府桐梓縣界二百五十里

  北至順慶府岳池縣界三百四十五里東南至貴州遵義府正安州界三百里西南至遵義府仁懷

  縣界二百里東北至酉陽州彭水縣界三百五十里西北至潼川府遂寕縣界二百二十里自府治

  至 京師六千六百七十里

︹分野︺天文井鬼分野鶉首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梁州之域周為巴國山海經西南有巴國太皞生咸

  鳥咸鳥生乘釐乘釐生后昭是為已人郭璞注為巴之始祖華陽國志武王克殷封宗姬於巴爵之

  以子都江州或治墊江或治平都後治閬中戰國時嘗與楚婚及七國稱王巴亦稱王慎靚

  王五年秦滅蜀置巴郡華陽國志蜀王伐苴苴侯奔巴已爲求救于秦秦遣

  張儀司馬錯救苴巴遂伐蜀滅之儀貪巴苴之富因執巴王以歸置巴郡漢仍爲巴郡

  治江州縣屬益州後漢因之初平元年劉璋改爲永寕

  郡建安六年復爲巴郡華陽國志獻帝初平元年征東中郎將安漢趙頴建

  議分巴爲二郡穎欲得巴舊名故白益州牧劉璋以墊江以上爲已郡江南龎羲爲太守治安漢以

  江州至臨江爲永寕郡胊䏰至魚復爲固陵郡建安六年魚復蹇淯白璋爭巴名乃改永寕爲巴郡

  以固陵爲巴東徙羲爲巴西太守是爲三巴 按晉書地理志初平元年劉璋分巴郡立永寕郡建

  安六年改永寕爲巴東以巴郡爲巴西二十一年先主分巴郡立固陵郡章武元年又改固陵爲巴

  東郡巴西郡爲巴郡與華陽國志不同三國屬蜀漢華陽國志建興中李嚴督江州

  求以五郡爲巴州諸葛亮不許晉宋齊俱爲巴郡梁太清四年武

  陵王蕭紀於郡置楚州西魏大統十七年改曰巴

  州周閔帝元年復曰楚州隋開皇初郡廢改州曰

  渝州大業初復罷州為巴郡唐武德元年復曰渝

  州天寶初改曰南平郡乾元初復為渝州屬劒南

  東道元和志新唐志皆屬劒南舊唐志及寰宇記則屬山南西道五代屬蜀宋

  亦曰渝州南平郡屬䕫州路崇寕元年改曰恭州

  淳熙十六年升為重慶府見宋史本紀以光宗潛藩故地理志作高宗或

  作淳熙初改皆誤至元十六年立重慶路總管府為四川南

  道宣慰司治屬四川行省至正末明玉珍據此建號曰

  夏明洪武初平之仍曰重慶府屬四川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屬四川省領州二縣十一廳一

  巴縣附郭東西距二百八十五里南北距一百十五里東至長壽縣界二百里西至壁山縣界

  八十五里南至綦江縣界九十五里北至江北廳界十里東南至南川縣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江

  津縣界八十里東北至江北廳界十里西北至銅梁縣界一百十里春秋巴國都漢置江州縣為巴

  郡治後漢及晉宋因之齊改曰墊江梁為楚州治武成三年改曰巴縣隋初為渝州治後復為巴

  郡治唐復為渝州治宋為重慶府治元為重慶路治明為重慶府治 本朝因之江津縣

  在府西南一百三十里東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九十里東至巴縣界五十里西至永川縣

  界九十里南至綦江縣界一百五十里北至壁山縣界四十里東南至綦江縣界一百五十里西南

  至瀘州合江縣界一百里東北至巴縣界五十里西北至永川縣界九十里漢江州縣地西魏分置

  江陽縣兼置七門郡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縣曰江津仍屬巴郡唐屬渝州宋西之元屬重慶路

   明 屬重慶府  本朝因之長 壽縣在府東北二百三十 里東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一 百六十

   里東至涪 州界二 十里西至江北廳界三十里南至南川縣 界九十 里北至順慶府鄰水縣界七十

   里東南至涪州界六十里西南至 江北廳界六十里東北至忠州墊江縣界一百九 十里西北至合

   州界一百三十 里漢枳縣地周隋為巴縣地唐武德二年析置樂 温縣屬南潾州九年改屬涪州宋

   因之元至元 二十 年省入涪州 至正中明玉 珍改置長壽縣仍 屬涪 州明洪武六 年改屬重慶 府

   本朝因之永川縣在府西少南一百八十 里東西距 九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 里東至江 津

   縣界四十 里 西至榮昌縣界五十里南至瀘州合江縣界一 百 里北至銅梁縣界三十里東南至江

   津縣界四十里 西南至榮昌縣界六十 里東北至壁山縣界四十 里西北至大足縣界五 十里唐壁

   山縣 地大厯十一年分置永川 縣屬昌州宋因之元至 元中省入大足縣明洪武 初復置屬重慶府

    本朝因之榮昌縣在府西 少南二百六十里東西距七十九 里南北距六十八里東至

   永川縣界二 十九 里西至内江縣界五 十里南至瀘州界三十 里北 至大足縣界三十八 里東南至

   瀘州 合江縣界七十 里西南至 敘州府隆昌縣 界三十 里東北至永川 縣界七十 里西北至大足 縣

   界八 十里漢犍爲郡資中江陽巴 郡墊江三縣 地唐初 爲瀘普渝合資榮等六州之 界乾元元年 分

   置昌州兼 置昌元縣爲州治大厯六年廢十 年 復置屬劒南 道光啟元年徒州治大足以昌元 爲 屬

   縣宋因之元省明初改置榮昌縣屬重慶府 本朝因之綦江縣在府南少東二百里東西

   距二百 十里南北 距一百九十五 里東至南川縣界八十 里西至江 津縣界一百二 十里南至貴州

   遵義 府桐梓縣界一百七十五 里北至江津縣界二十 里東南至南川縣界八十 里西南至遵義府

   仁懷縣 界一百四十里東北至巴 縣界四十 里西北至江 津縣界八十里漢江州縣 地唐武德 二年

   分 置隆陽縣兼置南州三 年改 曰楚 州四年復曰南 州先天元年改縣曰南 川天 寶初 改州曰南川

   郡乾元初復曰南州屬江南道黔州 都督府宋初爲羈縻州慶厯八年改屬渝州皇祐 五年廢州爲

   南川縣熙寕七 年復置南平 軍屬夔州路嘉熙三年軍徙治隆化 縣廢元置南 平綦江長官司屬播

   州 宣撫司明 洪武初改置綦江 縣屬重慶 府 本朝因之南  川縣在府東 南三百五十 里東

   西 距一百 四十 里南北距 二百里東至涪州界七十 里西至 綦江 縣界七十 里南至貴州遵義府正

   安州界一 百里北至涪州界一百里東南至正安州界九十 里西南至遵義府桐梓縣界六十里東

   北 至涪州界八十 里西北至巴縣綦江二縣界一百 里漢枳縣地周 隋為巴縣地唐貞觀十一年

   置隆化縣屬涪州先天元年改曰賓化宋初復 曰隆化熙寕七年改屬南平軍嘉熙三年移軍來 治

   至元二十二年軍廢改置南川 縣屬重慶路明屬重慶府 本朝因 之合 州在府北少西二

   百五里東西距三百五十里南 北距一百二十里東至順慶府岳池縣界一百十 里西至潼川府安

   岳縣界二百四十 里南至壁山縣界六 十里北至定遠縣界六十里 東南至巴縣界六十 里西南至

   銅梁縣界七 十里東北至定遠縣界六十里西北至潼川府遂 寕縣界一百五十里古巴國别都秦

     為巴 郡 地 漢 置墊 江 縣屬 巴 郡 後  漢因 之建 安 六年改 屬 巴 西 郡三 國 漢建 興 十 五  年還 屬巴 郡 晉

     因  之宋元 嘉  中置 東 宕 渠 郡 西 魏 恭 帝 三 年 改 郡曰  墊江縣 曰  石鏡 又 于 郡 置 合 州 隋 初 郡 廢 開 皇

     末 改  合州 曰 涪 州 大 業 初 又 改 州 曰 涪  陵郡 唐  武德 元  年復 曰 合 州 天 寶 初 又 改 曰 巴 川  郡乾 元  初

     復 曰  合 州 屬 劒 南  道五  代屬 蜀宋 乾 德三  年改 縣曰 石  照 仍 曰 合 州  巴川  郡屬 潼川 府 路元  至元 二

     十 年 為 散 郡二 十 二 年復 為 州改  屬重 慶 路 明 洪武 初 以 州 治石 照 省 入仍 屬 重慶  府  本 朝 因 之

     涪州在府 東 少 北 三 百 五 十  里東 西 距 一 百 五 十里南 北 距 一 百 六 十 三  里東 至 忠 州 酆 都 縣

     界 九 十  里西 至 長 壽縣 界 六 十  里南 至 南 川 縣 界一 百 三  里北 至 長 壽縣 界 六 十  里東 南 至 酉 陽 州

     彭 水 縣 界 一 百 六 十  里西南 至 南 川 縣界 一 百 里東 北 至 酆 都 縣 界 九  十里西 北 至 長 壽縣 界 六 十

     里 戰國 時 楚 枳 邑 漢 置 枳 縣 屬 巴 郡 後漢 及 晉 初因 之永 和 中 移 涪 陵 郡 治 此 宋 齊 因 之後 周 廢 枳

     縣徙 郡 治 漢  平隋 開 皇 初 郡 廢 十 三 年 移 漢 平  於此改 曰 涪 陵  縣屬 巴 郡 唐 武 德 元 年 於 縣 置 涪  州

     天 寶 初 曰 涪 陵 郡乾 元 初 復 曰 涪州 屬 山南 西  道五 代 屬 蜀 宋 亦 曰浩 州 涪 陵 郡 屬夔 州 路元 至  元

     二 十 年 以 州 治 涪 陵 縣 省入 二 十 一 年改 屬 重 慶 路 明 屬 重 慶 府  本 朝 因 之銅             梁縣 

     西 少  北二 百 四 十 里 東 西 距 八 十 里 南 北 距 一 百五 十  里東 至 壁 山 縣 界 五 十 里 西 至 大 足 縣 界 三

     十 里 南  至永 川 縣 界 一 百 里 北 至  潼川 府 遂 寕 縣界 五 十  里東 南 至 巴 縣 界 七 十 五  里西 南 至 大 足

     縣 界 一 百 二 十  里東 北 至 合 州 界 六 十 里西 北  至大 足 縣 界 六 十  里漢 墊 江 縣 地 西 魏 為 石鏡 縣  地

     唐 長 安 四 年 置 銅 梁 縣 屬 合州 元 移 今 治 明 因 之  本 朝 康 熙 元 年 併 入 合 州六 十 年 復 置 屬 重 慶

      大 足縣 在 府 西 三 百 十 里  東西 距 一 百 二 十 里南 北 距 一 百 四 十  里東 至 銅 梁 縣 界 六

     十 里 西  至潼 川 府 安 岳 縣 界 六 十 里 南  至永 川 縣界 九 十  里北 至 潼 川 府 遂 寕 縣 界 五 十  里東 南 至

     永 川 銅 梁 二  縣 界 八 十 里 西 南  至榮 昌 縣 界 一 百二 十 里 東 北  至 銅 梁 縣 界 八 十  里西 北 至 安 岳 縣

     界 一  百里 合 州  巴川 縣 地 唐 乾 元 元  年置 大 足 縣屬 昌  州光 啟 元  年移 昌 州 來 治 宋 因  之元 州 縣 俱

  廢入合州明洪武四年復置屬重慶府 本康熙元年省入榮昌縣雍正六年復置壁山

  縣在府西少北一百里東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四十五里東至巴縣界七十五里西至銅梁

  縣界二十五里南至江津縣界九十五里北至合州界五十里東南至巴縣界九十里西南至永川

  縣界一百里東北至合州界三十里西北至銅梁縣界三十里漢江州縣地隋為巴江津二縣地唐

  至德二載分置壁山縣屬渝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二年省入巴縣明成化十九年復置屬重慶府

   本朝康熙元年省入永川縣雍正六年復置定遠縣在府北少西二百九十五里東西距

  一百六十里南北距八十里東至順慶府岳池縣界七十里西至潼川府蓬溪縣界九十里南至合

  州界六十五里北至順慶府南充縣界十五里東南至合州界七十五里西南至合州及蓬溪縣界

  俱九十五里東北至岳池縣界八十里西北至蓬溪南充二縣界一百里漢墊江縣地宋為合州地

  至元四年置武勝軍後改為定遠州二十四年降為縣屬合州明嘉靖十三年移今治 本朝康

  熙八年併入合州雍正六年復置屬重慶府江北廳在府北一里東西距三百里南北距

  二百一里東至長壽縣界二百里西至合州界一百里南至江邊與巴縣水面分界一里北至順慶

  府岳池縣界二百里東南西南俱至巴縣界一里東北至順慶府鄰水縣界一百六十里西北至合

  州界一百七十里漢江州縣地嘗為巴郡治謂之北府城周以後俱為巴縣地明為巴縣之江北鎮

   本朝乾隆十九年移同知駐此二十四年分巴縣地隸之屬重慶府

 ︹形勢︺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華陽國志

  江州地勢剛險重屋累居承三江之㑹江州以

  東濱江山險墊江以西土地平敞

 ︹風俗︺江州以東其人半楚姿態敦重墊江以西精敏

  輕疾上下殊俗華陽國志二江商販舟楫旁午方輿勝覽

  瘠民貧務本力穡其士亦喜靜退不爲剽鋭元統

 ︹城池︺重慶府城周十二里六分門十七九開八閉俗以爲九宫八卦之形環江爲池明洪

  武初因舊址甃石 本朝康熙二年乾隆三十年重修 巴縣附郭江津縣城

  里六分門四明成化中建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嘉慶九年重修長壽縣城周五里有

  奇門四舊治瀕江明天順中築 本朝嘉慶四年移建石城於今所依山爲址永川縣城

  周八百丈有奇門六明成化中建本朝乾隆三十年修五十六年重修榮昌縣城

  里五分門四明成化中建 本朝乾隆三十四年綦江縣城周二里七分門三明成化

  中建 本朝康熙八年修乾隆三十年嘉慶十五年重修南川縣城周三里五分門四明

  成化中築嘉靖九年甃石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修雍正十二年乾隆十年三十一年重修

  州城周十六里二分門八明成化中建 本朝乾隆三十三年修五十三年嘉慶八年重修

  涪州城周四里門五明成化初因舊址建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乾隆二十九年重修

  銅梁縣城周六里六分門四明天順中建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大足縣城

  周四里八分門四明天順中建 本朝嘉慶二年壁山縣城周三里八分門四明成化

  中建 本朝雍正八年重建乾隆三十五年定遠縣城周三里七分門四明嘉靖三十

  年建 本朝雍正六年乾隆二年四十四年重修江北廳城周十五里門四南臨江三

  面依山 本朝嘉慶六年土築

 ︹學校︺重慶府學在府治西宋紹興中建明洪武四年重建 本朝康熙三年修三十八年

  乾隆十九年重修入學額數二十名巴縣學在縣治東宋紹興中建 本朝康熙三年重建

  入學額數十一名舊額十二名嘉慶十六年減三名二十三年增二名江津縣學

  治南宋治平中建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重建乾隆四十二年修嘉慶九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

  長壽縣學在舊縣治西北明末燬 本朝康熙元年重建四十八年修嘉慶十一年重修

  入學額數八名永川縣學在縣治西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建雍正三年修乾隆二十三

  年重修入學額數八名榮昌縣學在縣治東北明天順中建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

  乾隆四十三年修入學額數八名綦江縣學在縣治西南明萬厯中建 本朝順治十

  八年重建康熙五十六年修乾隆五十九年重修入學額數八名南川縣學在縣治東

  嘉靖十四年建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重建入學額數八名合州學在州治西明天順中

  建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重建入學額數十二名涪州學在州治南宋建 本朝康熙四

  十六年重建雍正三年修乾隆三十九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二名銅梁縣學在縣治西

  明初建 本朝康熙六十一年重建乾隆二十三年修入學額數七名又安居鄉學額七名舊額均

  八名嘉慶二十三年各減一名大足縣學在縣治東北明嘉靖中建 本朝雍正八年

  乾隆九年入學額數八名壁山縣學在縣治西明成化中建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

  雍正九年重修入學額數八名定遠縣學在縣治南明嘉靖中建 本朝雍正十一

  年修乾隆六十年修入學額數八名江北廳學在廳治西北 本嘉慶十六年

  入學額數六名東川書院在府治洪崖坊 本乾隆二十三年三益書院

  在巴縣城外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江津書院在江津縣城隍祠左 本朝乾隆六

  鳳山書院在長壽縣文昌宫左本朝乾隆五十一年錦雲書院

  川縣古察院基 本乾隆二十七年東皋書院在永川縣文昌祠左 本朝乾隆五

  十三年建玉屏書院在榮昌縣治東北本朝乾隆五十年瀛山書院

  江縣治南 本朝康熙四十九年建嘉慶三年隆化書院在南川縣城南二里 本

  乾隆二十一年嘉慶十年合宗書院在合州南津街嘉靖十年鉤深

  書院在涪州北輿地紀勝紹聖丁丑程伊川來涪於北巖普淨院闢堂傳易再嵗而成元符中

  黄山谷過此榜其堂曰鉤深嘉定丁丑范仲武請為北巖書院 本朝乾隆九年重建改今名

  川書院在銅梁縣治西 本乾隆二十五年瓊江書院在銅梁縣安居鄉

  本朝乾隆二十五年建棠香書院在大足縣治北舊在治東名寶鼎書院 本朝乾隆

  五十五年遷建改今名重璧書院在壁山縣東門内本朝乾隆十五年印山

  書院在定遠縣胡公祠前 本朝乾隆七年建二十四年修嘉陵書院在江北廳

  治西 本朝嘉慶十八年建合州義學在州治左 本朝乾隆五十五年大足

  義學在縣治西明萬厯中建 本朝乾隆中重建嘉慶十一年

 ︹户口︺原額人丁一萬四千五百九十二今滋生男婦共三百一萬七千九百五十七名口計九十五

  萬八千二十八户

 ︹田賦︺田地一十一萬二千二頃五畝四分有奇額徴地丁正雜銀五萬八千六十八兩七分六釐

 ︹山川︺塗山在巴縣東一里華陽國志禹娶塗山今江州塗山是也帝禹之廟銘存焉水經注江

  水北岸有塗山常璩庾仲雍並言禹娶於此按禹娶在壽春當塗不於此也寰宇記山在巴縣東南

  八里岷江南岸高七里周𢌞二十里東接石洞峽明統志山阯有石中分名曰龍門其下水與江通

  通志山之絶頂俯視兩江城如浮葉俗名真武山屈賓山在巴縣東南百里沱江

  山在巴縣南五十里其下有七里店又南十里有冠山又十里有太華山霖峯山

  縣南百里 高七里遇旱禱之 即應南 坪山在巴縣南百五十里一名青山仙女山

  在巴縣西四 十里相近有雲鳳 山砦 山在巴縣西 五十里上 有古砦昔人 曽保聚於 此

  雲山在巴縣 西接壁山縣界寰宇記山在巴縣西一百三 十七里其山高聳林木鬱茂下有泉

  水東西分流傳云黄帝於此山合神丹故名元統志山有九峯其中二峯最秀一名獅子一名香鑪

   左接漁鹿峽入涪江右入江津縣界華葢峯達於岷江横亙二百餘里舊志山在巴縣西八十里壁

   山縣東北二十里輿地紀勝謂之巴山今一名鳳凰山明通志有來鳳山在府西一百三十里亦此

   山之異名也踰越山在巴縣西七十里其峯峻拔高出衆山四面山在巴縣西

   北一百一十里四面壁立上有金田寺白崖山在巴縣北明統志在府城西北五十里又

   名朝陽山又涪州東二十里亦有白崖山雲篆山在江津縣東六十里元統志山勢險絶跨

   江南岸狀篆珞黄山在江津縣東六十里一名東山龍登山在江津縣東南

   百里西去綦江縣七十里上有虎跳嶺雙峯並峙頂有井泉又有龍塘石蟹泉四圍石壁嶃巖有一

   路可升明正徳八年盜起義兵屯此為一方保障固城山在江津縣東南百二十里其山

   四垂而上平宋馮壽居此黄庭堅為記寶鼎山在江津縣東南百三十里上有三石如鼎

   明正德中鄉氏築砦於此盜不敢窺鼎山在江津縣南一里三峯鼎峙棊盤山

  津縣南接綦江縣界綾錦山在江津縣西南接永川縣界元和志在萬壽縣西八十五里寰

  宇記在永川縣南八十里山之花木如錦女仙山在江津縣西南元統志距縣一百五十里

  漢東市對岷江南岸有二峯峙立可愛昔有二女於此登仙故名龜停山在江津縣西江

  中輿地紀勝山若龜形元統志在縣東北五十里江中周二百步高十二丈接巴縣境君井

  山在江津縣西隔江四十三里輿地紀勝有井泉淺深不常邑宰賢則水清溢否則濁涸

  威山在江津縣西五十里其西又有周望山石筍山有二一在江津縣西接永川縣

  孤峯如筍上有石泉一在縣東二百里平地一石突起高二十餘丈旁有石磴可升絶頂方平可

  坐數十人華葢山在江津縣西北二十五里石佛山在江津縣北一里與馬驍山相

  連一名鎮秀山有巨蟹泉自石孔流出馬驍山在江津縣對江北岸元統志其山縈曲周

  三里形勢峭拔昔有驍騎將軍馬邈葬此因名舊志一名馬騣山宋馬騣鎮此白君山

   津縣北六里輿地紀勝昔有白令住此學道因名元統志在縣東六十里周𮞉五里高二里

   山在長壽縣東輿地紀勝在樂温縣東八十里樂温山在長壽縣西南元和志在樂温

   縣南三十里縣因山為名舊志在今縣西南五十里地氣常温禾稼早熟下有樂温灘大江所經也

   鳳山在長壽縣西一里大道旁以形似名一名白虎山三峯山在長壽縣西十里上

   有菩提寺牛心山在長壽縣西十里形𩔖牛心銅鼓山在長壽縣西北輿地紀勝

   在樂温縣北一里巾子山在長壽縣西北輿地紀勝在樂温縣北一百里菩提山

   在長壽縣北十里上有菩提寺漏明砦山在長壽縣北四十里山皆石壁中有洞日光穿

   漏如屋宇然雲臺山在長壽縣北百里舊有雲臺觀長壽山在長壽縣東北七十

   同心山在永川縣東二十里以與石筍二郎兩山相連故名英井山在永川縣

   東南三十里鐵山在永川縣東南八十里寰宇記其山出鐵 按明統志在縣東二十里石

  如鐵色盖别一山也瀘龍山在永川縣南十里英山在永川縣輿地紀勝在縣西北

  十里下有龍洞明統志龍洞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即古英山上有龍湫旱禱輒應溪山

  川縣西北輿地紀勝去縣一百里接沙溪源因名桂子山在永川縣北三十里一名桂山

  又箕山在縣北四十里葛仙山在榮昌縣東元和志在昌元縣南一百五十里輿地紀勝

  圖經云山去昌元百餘里下臨中江上干霄漢有仙翁煉丹巖洗藥池甘露茶打丁石明統志在榮

  昌縣東十五里舊志在縣東二十里大道又有桃香嶺在縣東十五里嶺有桃樹根出石上無寸土

  相傳仙翁遺核於此而生慶雲山在榮昌縣東南六十里寶葢山在榮昌縣南一

  里宋寶葢鎮以此名舊志明初於鎮改置榮昌縣即今縣治井九山在榮昌縣南寰宇記

  在昌元縣南一百五十里側有鹽井磁窯山在榮昌縣西三十里綾波羅山

  昌縣西北寰宇記在靜南縣西三十里瀨波山在榮昌縣西北一名賴婆山寰宇記在昌

   元縣南七十里四面懸絶唐大厯四年在山上置行州老鴉山在榮昌縣西北輿地紀勝

   在昌元縣南三十里山下有李戡李戣兄弟善棊常應詔退虜文彦博贈詩云昌元建邑幾經春百

   里封疆秀氣新鴨子池邊登第客老鴉山下著棊人銅鼓山在榮昌縣北元和志在靜南縣

   北八十里得勝山在綦江縣東南輿地紀勝在南平軍東南二十里形勢艱險林木鬱茂亦

   名黄沙坎最高山在綦江縣東南輿地紀勝在南平軍東南九十里高十五里林箐深密視

   衆山猶培塿瀛山在綦江縣東南接貴州遵義府桐梓仁懷二縣界元和志在南平縣西南

   三百七十里以其高峻象海中蓬瀛故名輿地紀勝在南平軍西北七十里周𮞉九十里崖壁峻峭

   林木葱蔚山𩔖三峽中有四十八面面皆不同石印山在綦江縣南十里形如印又縣南五

   十里有石笏山祝融山 在綦江縣南五十里上有祝融寺蘿綠山在綦江縣南元

   和志在南川縣南十二里山多楠水堪爲大船九域志在隆化縣扶觀山在綦江縣南與

   地紀勝唐以之名縣今謂之砦山舊志縣有砦子山明萬厯中楊應龍破縣留苗兵結砦於此蕩平

   後改興文山朽石埡山在綦江縣南百二十里山多碎石有虚崖峭壁之勝琵琶

   山在綦江縣西輿地紀勝在東溪側近南山在綦江縣西北與地紀勝與瀛山相對岡勢甚

   遠其上平廣有石筍數峯嶄然秀拔其下名石筍峽牛岡山在綦江縣北十里高十里以形

   黑崖山在綦江縣北輿地紀勝在南平軍北七十里石崖峭拔九盤山

   川縣東十二里峯巒高遠九折而上馬嘴山在南川縣東五十里高三十里有小路通正安

   九遞山在南川縣東輿地紀 勝在隆化縣東六十里絶壁如銀色人 視其昏明以候晴

   雨上有水瀦為洞高廣百尺左右石臺有兩泉温冷靡常池上各蟠石龍初非鐫刻洞以龍名

   頭山在南川縣南一里以形似名又南一里有置燈山熊井山在南川縣南三里上

   有井 水清而味 鹹方 竹箐山在南川縣南五十里有小路通桐梓縣永隆山

   在南川縣西兀和志隆化縣因縣西永隆山為名寰宇記在隆化縣西二十里水從山

   川縣西五十里南江别源出此來遊山在南川縣西七十里路通巴縣鳳凰山

   川縣北輿地紀勝在隆化縣北七十二里有峯屹然二小山翼之如鳳因名又有獅子峯與鳳凰山

   相距不數里兩山為一邑之勝瑞應山在合州城内北隅輿地紀勝本名坐龍山唐改名明

   統志宋乾徳中山有異木生文成天下太平宇魏了翁有瑞應山房記學士山在合州東

   與地紀勝在石照縣東五里直郡治之江樓其高不踰旁山而南峯斜崖諸山班班若出其下

   魚山在合州東輿地紀勝在合州石照縣東十里涪内水在其南西漢上流經其北山南大石

   砥平有巨人跡相傳異人坐其上投釣江中山以是名明統志上有天池大旱不涸宋淳祐中移合

   州治比山東山在合州東輿地紀勝在合州石照縣東十里高四五丈縈紆可二里下瞰涪江

   又有書臺山在縣東北七里東漢末薛融讀書於此俗名東臺山銅梁山在合州南左思

  蜀都賦外負銅梁於宕渠元和志山在石鏡縣南九里出鐵及桃枝竹寰宇記銅梁山東西連亘二

  十餘里山頂平整遠望諸山而此獨秀舊志山有石梁横亘色如銅因名牟山在合州西輿地

  紀勝在州西二十里唐康元朗讀書於此俗名西臺山砦山輿地紀勝在合州西二十餘里

  峻峭如削朝霞山在合州西元和志在赤水縣南十八里龍多山在合州西北與

  潼川府蓬溪縣接界輿地紀勝在赤水縣北五里晉時廣漢人馮盖羅煉丹於山之仙臺永嘉三年

  舉家仙去唐孫樵有龍多山錄山東有大池即武后時放生池有東巖廣五十丈多唐人刻字泉自

  巖出瀦爲方池大旱不竭其山高明窈深變態萬狀有駕鶴軒下視涪水如帶煙雲出没山之偉觀

  也明統志在合州西北一百里青石山在合州西北接蓬溪縣界寰宇記在石鏡縣西二百

  四十里涪水之南 按此山爲巴蜀分界處詳見蓬溪純陽山在合州北三里相傳唐女

  冠范志元得道處九煉山在合州北七里九域志合州有九煉山唐道士任處華居此

  馬𩦲山在合州東北一百五十里宋咸淳九年將劉整獻計於蒙古欲自青石進築馬騣

  虎頭二山扼三江口以圖合州合州將張珏聞之濳師越砦七十里焚其船場由是馬騣城築不就

  龜山在涪州東輿地紀勝在黔江東岸州治據其上其形如龜故州亦名龜陵舊志在州

  東北一名三台山宋咸淳中移州治三台山即此種松山在涪州東輿地紀勝州産松屏

  石出山間相傳爾朱先生種松於此映山之石皆有松文舊志種松山在州東二里游蘭山

  在涪州東南輿地紀勝在涪陵縣高松鄉地名羅雲蘭真人修煉處人至洞門望見丹竈有真人題

  字巖石自摇欲墮駭不可至明統志在州東南七十里黄牛山在涪州東南泝江四十里

  羅浮山在涪州東南寰宇記在州東一百二十里白水入江處七龕山在涪州東

  南輿地紀勝在武龍縣北十五里舊志山有七穴故名又石尖山在縣北十里青雲山在縣東北五

  武龍山在涪州東南寰宇記唐武龍縣以邑界武龍山為名明統志龍橋山在武龍縣

  東五十里逶迤如龍下有空洞即武龍山也神鳳山在涪州東南輿地紀勝在武龍縣東

  望川山在涪州西南五里又許雄山在州西南七里五花山在涪州西二十

  里五山排列宛然如花星宿山在涪州西北五十里合掌山在涪州西北五十里

  二山對合如掌下有毛家泉一日三潮鐵櫃山在涪州北輿地紀勝一名呉君山横亘江

  北與廢涪陵縣相對雄壓諸山舊志山在州北五里屹立如櫃相傳諸葛武侯嘗屯兵於此其南二

  里爲北巖山即宋程子注易之所天共山在涪州北六十里新開山在銅梁縣

  東六十里有道直走巴縣崆峒山在銅梁縣東南五十里巴嶽山在銅梁縣東南

  輿地紀勝在巴川縣南十五里一名瀘崑山上有巨石如狻猊名香鑪峯又有崑谷洞多蒼玉有瀨

  玉溪又産木蓮花高五六丈葉如楩楠花如菡萏出山則不殖雙山在銅梁縣東南輿地紀勝

  在巴川縣南五十里相傳有漁者網得二石其一飛去其一留者因即山築室而寶祠之遇旱以水

    沃石即雨明統志在銅梁縣南五十里計都山在銅梁縣南三里又有羅㬋山在縣東北

    里許亦名東巖桂山在銅梁縣南五十 里又珠玉山在縣南一百里上 有石如玉鐘 山

    在銅 梁縣西南十里輿地紀 勝有池大旱不涸六 贏山 在銅梁縣西十 五里輿地紀勝相 傳

    昔人禦寇於此六戰皆捷故名龍透山在銅梁縣西三十里輿 地紀勝山壁絶峭中有穴 前

    後 透穿望之空明 有寶葢 山在縣西二十 里聖  燈山在銅梁山西六 十里巖間夜有光 熒

    然如小銅梁山在銅梁縣西北六 十里元和志銅梁縣取山 為名葛 山

    梁 縣北五 里歸 龍山在銅梁縣北 舊安居縣東山 形盤旋如龍東北 對峙者曰鳳凰 山山

    頂巨石平正曰鳳凰臺 按 通志又有隆龕山云唐置崇龕縣於山下誤唐崇 龕縣在今潼川府遂

    寕縣南接安岳縣界明 之安居縣亦非隋唐宋故縣 地龍 門山在銅梁縣東北七十里輿

    地紀勝隱士蘇汝礪之居在焉有書院藏書三萬卷井山在大 足縣東十 里寶 頂山

   在大足縣東三十里三華山在大足縣東三十里其山清秀三峯屹立陔山在大足縣

   東四十里輿地紀勝近三華秀氣屹然鼎立五桂山在大足縣東宋乾道中五士同登科

   第故牛鬬山在 大足縣東南六十五里今訛為牛口 山元和志在大足縣東南八十里

   寰宇記山長三百里崖石巉巖有雙峯對立如牛之狀玉口山在大足 縣東南九十 里有

   老君洞宏敞可容百餘人高山在大足縣南五里輿地紀勝上有龍洞醮壇旱禱輒應淳化二

   年供 奉官盧斌平蜀賊任 秀嘗駐兵此山鷄 棲山在大足縣南輿地紀勝在縣南下有藏馬

   崖相傳蜀王時産龍馬於此龍岡山在大 足縣西三里明統志其山 環拱山脊折紋若龍

   鱗然舊志即元和志所謂營山也望鄉山在大足縣西北四十里于衆山中最高

   山在大足縣北二里唐刺史韋靖於此置城又白塔山在縣北三里王來山在壁山縣

   東南 五十八 里龍 璫山在壁山縣南十里 倚障縣南又有龍梭山在縣北三 里擁蔽縣後

    重壁山在壁山 縣 西南十五里元和志壁山縣川中有一 孤 山西北二面險峻東南面梢平

    土 人號為重壁山 縣因山 為名府志一 名芽萊 山明 統志一名巴山  按方 輿勝覽巴山 即縉雲 山

    非 重壁山 也武 勝山在定遠縣 東明統志舊名飛龍 峯元兵攻合 州駐兵於此更今名

    焦石山 在定遠 縣北四十里 山高 聳石色焦赤又麻油 山在縣西南 六十 里土黒而潤

    山在江北廳東輿地紀勝山去巴縣四十八 里 一名凝脂山堯時洪水不沒故又名浮山元 統 志

    山高五 里周𮞉六十里又名雲鴻山明 統志在縣東三十里卧 龍山 在江 北廳東百 二十

    里高四里無路可通楊井山在江北 廳西九十 里上有古 泉號楊家 井石  獅埡山

    在江 北廳北九 十里二山峭峙四壁絶 險中盤小 徑分渝合之界崑  崙山在江北廳北百

    五十 里 元統志 據府及渠合之境 高十里俯暾三郡如 指 掌然林 壑深翠峯頂絶無 塵埃 按明統

    志作 崑嶁山在府城東北七 十里又名塔平山銷 劒山在江 北廳東北五十里 元統志昔人

   於山銷鐵爲劒南峯在銅梁縣東輿地紀勝在巴川縣東四十里高五里是爲峽山之首兩山

   複出對峙中廣十里塗左有穴謂之仙洞其深五里竇水流爲澗有嘉魚明統志在銅梁縣東七十

   中峯在銅梁縣東南九十里山環二十 里如盤民居如畫絶頂有泉注下曰天 池

   佛巖在巴縣西一里兩壁峭起高一丈五尺唐一丈深直五丈中鐫諸佛像蟄龍巖

   在巴縣西二十五 里有泉出石縫間瀉入 巖下紫 雲崖在長壽縣北一里丹崖

   壽縣西北一里高二十丈相 傳爲徐神翁煉丹處有瀑布下注於江又有集仙 山爲神翁飛昇處

   櫃崖在綦江縣東南輿地紀 勝在南平軍東南 一百里峭崖壁立有洞不 可扳援其門有一 櫃

   石筍崖在綦江縣輿地紀勝在南平軍北一百里路通隆化縣有石如筍高者三四丈低亦

   丈餘凡數十焉斜崖在合州東北八十 里輿地紀勝高十餘里有石横亘崖 腹如拖修帛迤長

   四五里崖以此爲名下有穴謂之龍洞水由此出黄葛峽在巴縣東水經注江水又經黄

  葛峽山高險全無人居舊志塗山足有古黄葛樹丁有黄葛渡即黄葛峽也銅鑼峽

  縣東二十里懸崖臨江下有圓石如銅鑼狀大茅峽在巴縣西元統志棲真洞在縣西八

  十里大茅峽内相傳昔茅君昇仙於此故名其峽曰大茅洞曰棲真魚鹿峽在巴縣西北一

  百二十里涪江中流有石一狀若魚一狀若鹿故名石洞峽在巴縣東北寰宇記渝州東北

  二十里有石洞峽即劉先主置關之所東西約長二里明月峽在巴縣東北華陽國志巴

  郡東有明月峽廣德嶼故巴亦有三峽寰宇記在巴縣東八十里李膺記云廣陽洲東七里水南有

  遮要三塠石石東二里至明月峽峽首南岸壁高四十丈其壁有圓孔形若滿月因以爲名府志在

  縣東五十里鷄鳴峽元和志在涪州西十五里又黄草峽在涪州西唐大厯中楊子琳叛

  沿江東下守捉使王守先伏兵於此温湯峽在壁山縣西南輿地紀勝在巴縣西北一百六

  十里上有温泉自懸崖下湧出騰沸如湯舊志今名湯口峽山在壁山縣西南二十五里接銅梁界

  洪崖洞在巴縣西二里一名滴水巖蒼崖翠壁中懸巨石其下嵌空上有瀑布瀉出巖前

  長安洞在巴縣西八十里深二里入者必秉燭盡處有二石墩若龍狀過此則積水泓深不

  悟正洞在綦江縣南輿地紀勝在歸正砦一名白鹿洞中有聖泉晴雨無增減

  溪洞在涪州東輿地紀勝在高松鄉巖穴中有石洞二處一自洞門入約一里許有湫水一潭

  白龍洞在涪州南五十里又飛龍洞在州西六里松石坪在永川縣西南六十里輿

  地紀勝在永川縣來蘇鎮有松化石石質而松理或二三尺許大可合抱然不過相望數山有之俗

  呼雷燒松杜詩所謂萬年松花石即此白土坪在銅梁縣輿地紀勝在縣東北六十里地

  多梔子望如積雪香聞十餘里登雲坪在壁山縣南七十里山形似盤長十里横八里結為

  大坪秀峯羅列四面朝拱相傳明建文帝嘗潛於此大埡在江津縣東南一百二十里高峯連

  峙僅通一路明正德中副使李越破賊方四於此石門有二一在江津縣南三十里筍溪河

   兩岸一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亦曰龍門峽淩雲石在江津縣北十里聖泉寺左一石突

   起上逼霄漢其端俯瞰可覆數十人石鏡在合州南輿地紀勝内江有石屹立水心正圓如月

   其下嶄巖如雲氣俗謂石鏡冬出水可三丈大江在巴縣東南自瀘州合江縣流入江津縣

   界又東北逕府城東南又東北逕長壽縣南又東逕涪州北又東北入忠州酆都縣界水經注江水

   過符縣又東北至江州縣東強水涪水漢水白水宕渠水五水合南流注之庾仲雍所謂江州縣對

   二水口右則涪内水左則蜀外水是也又東逕陽關巴于梁又東右逕黄葛峽又左逕明月峽東至

   梨鄉厯鷄鳴峽至枳縣又東逕涪陵故郡北又東逕文陽灘灘險難上又東逕漢平二百餘里左自

   涪陵東出百餘里而屆積石東為銅柱灘又東逕望峽厯平都舊志岷江自合江縣界東北流一百

   八十里至江津縣北還繞縣治狀如几字亦名几水又五十里至銅罐驛入巴縣界又東北一百二

   十里至府城東内江水自北來注之又東北九十里入長壽縣界又六十里逕縣城南又折東南流

    三 十 三 里 入  涪州 界 又 九 十 里 至 州 城 北涪 陵江 自 南 來 注  之又 東 北 八 十 里 入 酆 都 縣界 南

    江 在 綦江 縣 東 自 貴州 遵義 府桐 梓縣流 入 又 西北 流入 江 津 縣 東入 大江 古名 僰溪今 名 綦 江

    元 和 志 三 溪 縣 内 有 僰 溪 東 溪 葛溪 其 僰溪 在 三溪 縣 西 又 經 南 川 縣 南 四 十 步 寰宇 記 僰溪 自 三

    溪 縣 西北 流 經 舟 溪 廢 縣又 北 流 逕 南 川 縣 東 南四 十 步又 北 至 江 津 縣 南十 四 里 西 北 流 入 大 江

    輿 地 紀 勝 僰 亦 名 夜 郎 溪從 夜 郎境 流 過 南 平 軍城 下 又 東 溪 在 軍 之 西 北元 統 志南 江 在 南 川 縣

    泉 溪 㑹 合 至 三 溪口 可 通 舟 楫 行 三十 里 至綦 市又 至 南 江 口 入 江名 勝 志 南 江 入 綦江 縣 界其 色

    蒼 白名 曰綦江 又 僰溪在 江 津 縣 東 南 三 十里 來自 夜郎 境闊三 十 步深七 尺 可 通 二 十 石 舟府 志

    綦 江 有 三 源 一自 桐 梓 縣 坡 頭 河 流 四 十  里至 綦江 縣 界 捍 水 鎮一 自 桐 梓 縣 松 坎 流 五 十  里又 自

    仁 懷 縣 李 漢 壩 流 六十 里亦 皆 至 捍 水 鎮三 派合流 名 三 岔 河 又 順 流一 百十 里 入 縣 界 為綦 江又

    順 流 四 十 里 至 縣 城 東又 西 北 三 十 里至 白 渡口入 江 津 縣 界 又 一 百 二十 里 至 南 江 口入 大 江

  嘉陵江在合州東自順慶府南充縣流入定遠界又南逕合州界合渠江涪江東南流入巴

  縣界至府城東合大江即西漢水也自合涪江以下俗統名涪江亦曰内江漢書地理志西漢水南

  入廣漢白水東南至江州入江水經注西漢水經宕渠縣又東南合宕渠水又東南逕江州縣東南

  入於江涪水注之庾仲雍謂涪内水者也方輿勝覽西漢水在石照縣東一百步又杜甫詩百丈内

  江船注水自渝上合州者謂之内江自渝由戎瀘上蜀者謂之外江舊志嘉陵江自南充縣李渡場

  流入定遠縣界五十里至縣城東門外又十里至南溪口入合州界又一百九十里合渠江曰嘉渠

  口又十里至州城東南合涪江曰三江口又南流四十里入巴縣界又東南流九十里至府城東合

  岷江自合州以下本涪漢強白宕渠五水合流其别名尤紛出不一五水之中漢名最古故班固漢

  志以爲經流而涪以一水獨當四流且逼近㑹城漢晉以來用兵者多由之故庾仲雍稱内水而獨

  條以涪自後遂總稱爲涪江而漢名亦隱然據漢志水經注終當以西漢水爲正流也涪江

   在 合州南自潼川 府遂寕縣 流入合州界至州城東 南與漢諸水合 流即内江 也漢書地理志剛氏

   道涪 水南至墊江入 漢水經 注涪水南至小廣魏又西 南入于墊江亦 謂之内 水元和志涪江水在

   銅梁縣東北四十里又逕石 鏡縣南二百 步舊志涪江自遂寕縣入安居廢縣 界東南流五 十里合

   兜 溪河又 三里逕縣北門外又十里入 合州 界又一 百四十里至州東南合嘉陵 江渠   江

   州東北自 順慶府廣安州流至合州東 北入嘉陵江即宕渠 水水經注宕渠水逕宕渠縣 又東南入

   漢寰宇記渠江源自萬頃池經巴達渠等州廣安軍界至合州東北十里與嘉陵江合涪陵

   江在涪州 東 自彭水縣流入又北入大江水經 江水至枳 縣 西延江從牂牁郡北流西屈注之 注

   水乃延江之枝津分水北注逕涪陵入江故亦 云涪陵水也其水南逕武陵郡昔司馬錯泝舟此 水

   取 黔 中地元 和志涪江 水在武龍縣南屈北流注於 蜀 江寰宇 記益州記 云涪陵江自萬寕縣西北

   二百八十里 至關頭 灘灘長百步懸崖倒水舟楫莫通舊志自 彭水江 口鎮西流入武隆廢縣界一

      百  二十 里 至 關 頭 灘 五 里 至 城  西南 又 五 里 至 石牀  灘又 十 里 至 白 馬 鎮 入 涪 州  界又 折 北 流 一 百

      二十 里至 州東入 大冮  長    橋 河在榮 昌 縣 西  舊 志 上 流 即  岳陽溪 自 潼 川  州 安 岳 縣 石  羊

      腸 東  流 十 五 里 至 大 足 縣 西 四 里 長 橋 又 五 十  里為 路  孔 河 又 二 十 八 里 至 觀 音 灘 又 西 南 流 二  里

      至 城 西 出 思 濟 橋 亦 名 思 濟 河 又 三 十 五 里 至  清江 灘 入 瀘 州 界   按 輿 圖 此 水 至 榮 昌 西 南 而  止

      不 入 他 水 或 云 即 元 和 志昌 元 縣 南 之 瀨 波 溪 也 四           十 八  渡水  在南 川  縣東輿 地  紀

      勝 在 隆 化 縣 東 三 十 里 兩 山 壁 立 一 水  灣 環 其 中涉 是 溪 者 凡 四 十 八 渡 其 門 有 穴 如 户  牖 行 平 徑

      數 百  步 涌 一 石 臺 水  出其 中 又  有  㳘 金 水 在 龍  化縣 南  五 里 水 色 如 黄  金泥 之 沉  下  者 與 硫 黄 無  異

      俗 傳 水 之 發 源 乃 硫 黄 所 出  處府 志 四 十 八 渡  水源 出 馬 嘴 山 西 流 二 十 里 至  四十 八 渡 又 四 十  里

      至  流 金 水 又 二 十 里 至 水東  橋 與 鎮 江 橋 溪 合 流白           水 源 出 南 川 縣 南  東北 流 入 涪 州 界  即

      今 大 溪 河  也 輿 地 紀 勝 白 水 在 涪 州 南 二 百 二  十里 源 出 天  衆 山 其 色 如 練 又 白 水 去 隆 化 縣 十  里

  自夷界龍泉鄉出流入縣界合黔冮舊志大溪河源出南川縣南方竹箐山谷北流四十里經鎮江

  橋溪又十五里至僰水橋又二十里主水東橋又五十里至涪州界名大溪河又東北流一百里至

  州南八十里入涪陵江温泉水在合州東南五十里源出巴縣縉雲山流一里入州界又

  東北入江信水在涪州東南舊武隆縣南二十里峽口其泉如沸日有三潮每至則高尺餘

  丹溪在巴縣東南自綦江縣流來源出涅婆山水色如丹東北流五十里入江曰丹溪口

  溪在江津縣南源出鼎山北流半里入城環帶學宫又半里至大通橋出城北入江筍溪

  在江津縣南源出棊盤山東北流一百六十里至牛渡又一百五十里入南江小舟通至牛渡止

  樂城溪在江津縣西源出馬鞍山東流二十里入江龍溪在長壽縣東自忠州墊江

  縣流入又西南入冮古名容溪寰宇記樂温縣有容溪源出縣理北南流逕縣東又南至永安縣東

  北二里注大江 按此水即墊江高灘之下流舊志謂即桃花溪誤桃花溪在長壽縣東二

   里亦自墊江縣流入源出老龍洞南流三十里至桃花洞又五里過新橋入江又有海棠溪源出雲

   臺山東南流七十里合桃花溪梅溪在長壽縣西北七十里即鄰水自順慶府鄰水縣流入縣

   境名玉溪又西南流七十里至巴 縣界名交龍 溪以溪側舊有古木盤曲如交龍因 名又南流七 十

   里入大江侯溪在永川縣南兀和志縣東西北三面並枕侯溪寰宇記溪在縣西南一百八十

   步舊志今有文曲水繞縣城盤旋四面流達松子溉蓋即侯水也其松子溉在縣南一百里源出龍

   洞山别流東入 大江 按輿圖此水上流曰車對河下流曰 洙溶溪自縣東南流入江骨 溪

   在綦江縣東源出老瀛山西流五十里至縣東下渡入綦江又金沙溪在縣北對岸二里西南入綦

   奉恩溪在綦江縣西輿地紀勝在南平軍西十餘里 按輿圖今縣西有清溪河有二

   源東曰三岔溝西曰魚子溪自貴州遵義府仁懷縣界東北流百餘里合為清溪河又東北百餘里

   入綦江盖即奉恩溪也水從溪在南川縣西南六十 里源出水從山西流十里入 綦江縣

   界入南江羅雲溪在涪州東五 十里源發 羅雲壩水洞北 流六里入 江安  居溪

   梁縣西北舊安居縣南城 外一 名 關箭溪又名 瓊江自遂寕縣東流至陽馬 橋入 縣 界六十里至 縣

   南 關又東 北入涪小 舟通至 陽馬橋兜  溪在銅梁縣舊安居 縣西北涪江北源出龍多 山西流

   一百里入 涪 以水流𮞉曲 而 名赤  水溪在大足 縣東元和 志大足縣東臨 赤水又赤 水溪在

   静南 縣南去 縣九十步舊志在大足東十里一 名馬灘 河源出 銅梁縣六贏山南流四十里至縣 界

   普安場又十五里合沙 河溪其沙河溪在縣 東七十五里源出玉口山石 谷流十五里合赤水 溪又

   五里至舊州 壩仍 東北流入銅 梁 縣界為淮遠洞河又六十里 入縣 城與巴川河 合 流出城東流二

   十里至合 灘與小安溪合其巴川河源出 龍透山東北二十 里至銅梁城北環繞縣治如巴 字穿城

   至平灘與淮遠洞河合 小 安溪源出 大 足縣界流逕永川銅梁二 縣 界至合州西南入涪

   江元和志 巴川縣有小安 溪源 出縣 南巴山 中舊志源出大 足縣東南玉口 山名 單石 溪東北 流三

    十 里逕 永川 縣西 北又五 十 里入 銅梁 縣界 為 跳石 溪又 五十 里至 合灘與 馬 灘河 合又 十里 至 樓

    灘 又 五十 里 至 合州西 南 侯灘 入 涪 江油     溪在壁 山 縣 西 源出 湯 峽口南 流 三 十 里出 馬 坊

    橋又 六 十 里至 鬬牛 石入 江 津 縣 界 與 來鳳 橋溪合流 為 油 溪又 三十 里至 縣 西 四 十 里 油溪 口入

    大 江九 域 志壁 山 縣有油 溪又 來 鳳 橋 溪在 壁山縣 東源 亦 出湯 峽 口東南 流八 十 里 出 來鳳 橋又

    四十 里 亦 至 鬭 牛石與 馬 坊 橋 溪 合花     石溪在 定 遠縣東二 里 源 出岳 池 縣名岳池 水 南 流

    入 縣 界 為花 石 溪又 西南流 四 十 里入 嘉陵 江又有 鹽 灘 溪在 縣 南十 里源出 蓬 溪 縣自 浴馬 坪入

    縣 界 東 南 流 八 十里 出南 溪口 入 江又 有苦竹 溪在 縣 南 二 十 里 源出 麻油 山曰 寶 泉東 南流四 十

    里 入 江兩 岸多 苦 竹因 名巴   子魚池 在巴 縣 東元和志在 南平縣西 北 十里輿地紀 勝在

    巴 縣東南 二 百五十 里流合 岷 江 蓮    花池在 江 津 縣 東二 里廣袤三 十 餘 畝 宋元 間鑿引

    水入 泮地由 大 通 橋入 江又 長池 在江津 縣南十 里 廣 袤五 丈四 時湛 然仙       池 在江 津縣北 岷

  江南天水池在江津縣北二里鍾秀山之上其水無源四時不竭又有魚池亦在縣北

  相傳為巴子養魚池開池在涪州東三十里元和志出剛鐵土人以為文刀悦池

  梁縣西十里明統志水深丈餘清澈如鑑内多芙蓉黑墨潭在巴縣西五十里其水如墨嵗

  旱祈禱輒應龍寶潭在涪州東南舊志在舊武隆縣東北七十里古箐凄其人鳥兩絶援

  藤而入幽逕可十里許忽平沙廣野曲壑清泉别一世境七門灘在江津縣西七十里輿地

  紀勝有大石横江凡七處望之如門因名舊志又有龍門灘在縣西十五里石梁如門水漲甚險

  觀音灘在榮昌縣北二里又清平橋水源出縣東青松山永利橋水源出縣東南慶雲山靖

  樂橋水源出縣南馬鞍山皆至觀音灘合流龍牀灘在南川縣北輿地紀勝在隆化縣北

  五十五里縣有朱婆渡灘面廣百步與龍牀相近古諺云龍牀如拭濟舟必吉龍牀彷彿濟舟必没

  是語頗信横石灘在涪州東後漢建武十一年岑彭破公孫述將侯丹於黄石章懷太子曰

   即横石灘在涪陵銅柱灘在涪州東寰宇記昔人於此維舟見水底有銅柱故名灘最峻

   白鶴灘在涪州西一里輿地紀勝在州上流妃子園下又有歇神灘在州治北又豬灘

   在州東十里水落石現形如羣豬昔人稱云灘急羣豬沸岸高落馬懸又百牽灘在州東五十里以

   舟行至此牽挽為難也錦繡洲在涪州東寰宇記銅柱灘東有錦繡洲巴土盛以此洲人

   能織錦罽故名清水穴在巴縣華陽國志江州縣下有清水穴巴人以此水為粉則膏暉鮮

   芳貢粉京師因名粉水輿地紀勝穴在巴縣西三十步孝婦泉在綦江縣南輿地紀勝在

   南平軍南一里俗稱有孝婦感出此泉極甘而冷又秋泉在軍東温泉在湯窠市三潮泉

   在南川縣北輿地紀勝在隆化縣北五里早晚兩潮晷刻不差每潮則泉下有聲如雷泉湧高四五

   尺春秋分必一大潮高可數丈聲聞十餘里故老相傳謂其泉通海鹹泉在涪州東南輿地紀

   勝在武隆縣白馬津東三十餘里江岸有鹹泉初康定間有程運使舟次鶻岸聞江中有硫黄氣襲

  人謂此必有鹹泉召工開之果得鹹衇遷忠州竈户敎以煮鹽之法至四百餘竈新井

  縣南輿地紀勝在縣南五十步東西十五里縣城在高岡之上唐天授中刺史許子儒鑿之無水先

  天中刺史皇甫珣鑿石六丈方至泉因名鹽井榮昌縣有鹽井五眼大足縣有鹽井九眼










                      前提調官鄭紹謙恭纂輯

                      提調官張日章恭覆輯

                      校對官宗稷辰恭 校

                      校對官章詒燕恭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