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二十四至二十七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二十四至二十七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
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9.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9.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9.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9.djvu/5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9.djvu/6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9.djvu/7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9.djvu/8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9.djvu/9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9.djvu/10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9.djvu/11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9.djvu/12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9.djvu/13
大清一統志
天津府〈在直隸省治東四百六十里東西距一百八十里南北距三百三十三里東至海一百里〉
〈西至順天府霸州界八十里南至山東武定府樂陵縣界三百里北至順天府武清縣界三十三里〉
〈東南至山東武定府海豐縣界三百二十里西南至河間府東光縣界三百一十里東北至順天府〉
〈寶坻縣治一百六十里西北至武清縣界一百二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二百五十里〉
︹分野︺天文尾箕析木及虚危元枵之次〈府治及靜海青縣為燕分〉
〈野滄州以南屬虚危之宿為齊分野〉
︹建置沿革︺禹貢冀兗二州之域〈府治屬冀滄州屬兗〉周為幽兗
二州之域戰國為燕齊二之境秦為漁陽上谷
二郡地漢為漁陽勃海二郡地後漢因之晉為燕
章武及勃海郡地後魏為浮陽章武勃海三
郡地分屬滄瀛冀三州隋屬河間勃海二郡地唐
為瀛滄二州地宋金為清滄二州地元因之明永
樂初置天津左右三衞為河間府地
本朝初設關置總兵鎮守雍正三年改天津衞為直
隸州九年升為天津府領州一縣六
天津縣〈附郭東西距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七十里東至海一百里西至靜海縣界三十五〉
〈里南至靜海縣界三十五里北至順天府武清縣界三十五里東南至海一百十里西南至靜海縣〉
〈界二十里東北至順天府寶坻縣界五十里西北至武清縣界五十里本漢勃海郡章武縣及漁陽〉
〈郡泉州縣地唐以後為滄州地元為靜海縣地置海津鎮明永樂二年築城置戍三年置天津衞及〉
〈天津左衞四年人置右衞 本朝初因之雍正二年改衞爲州九年升爲天津府置天津縣爲府治〉
靜海縣〈在府西南七十五里東南距二百里南北距百里東至海一百六十里西至順天府〉
〈大城縣界四十里南至青縣界四十里北至順天府武清縣界六十里東南至滄州界七十五里西〉
〈南至青縣治九十里東北至武清縣界七十五里西北至順天府霸州治一百二十里本漢章武東〉
〈平舒二縣地宋爲清州窩口砦金明昌四年以其地置靖海縣屬清州元至元二年并入會川縣尋〉
〈復置屬清州明洪武初改靖曰靜七年屬河間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三年改屬天津州九年屬天〉
〈津府〉青縣〈在府西南一百六十里東西距六十七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東至靜海縣界四十〉
〈里西至順天府大城縣界二十七里南至滄州界九十里北至靜海縣界五十里東南至滄州界三〉
〈十里西南至河間府交河縣界七十里東北至靜海縣界四十五里西北至大城縣界四十里漢置〉
〈參户縣屬勃海郡後漢省入章武縣隋爲長蘆魯城二縣地唐乾寕中置乾寕軍五代晉天福初地〉
〈入遼置 寕州周顯德六年收復仍曰乾 寕軍並置永安縣 為治宋初軍廢屬滄州太平興 國七年復〉
〈置乾 寕軍並改永安縣曰乾寕熙 寕六年省縣為鎮元 符二年復置縣崇寕三年又 省縣大觀二年〉
〈升乾寕軍為清州 政和三 年賜名乾寕郡金仍曰清州屬河北東路 貞元元 年改縣曰㑹川元太宗〉
〈二年改州曰清 寕府七年復曰清州屬河間路明𥘉省㑹川縣入 州洪武七年廢清州為青縣屬河〉
〈間府 本朝初 因之雍正三年改屬天 津州九 年屬天津府〉滄 州〈在府南少西一百八十里〉
〈東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 距七十五里東至海一百三十里西至青縣界一 百步南至南皮縣三十〉
〈五里 北至青縣界四十里東南至山東武定府樂陵縣 界一百里西南至河間府交河縣界七十里〉
〈東北 至海一百三十 里西北至青縣治七十里秦上谷 郡地漢高帝五 年置勃海郡治浮陽縣屬冀〉
〈州後漢徙郡治南皮以浮陽為屬縣晉因 之後魏大和十一年於浮陽縣置浮陽郡熙平二 年又分〉
〈置滄州 治饒安縣隋開皇初郡廢於後周 所置長蘆縣置 漳河郡尋廢十六年又分置景州 十八年〉
〈改浮陽縣曰清池大業初二州皆廢為勃海河間二郡地唐武徳元年復置滄州治清池天寶元年〉
〈改景城郡乾元元年復曰滄州屬河北道興元三年置橫海軍節度使五代梁乾化三年改曰順化〉
〈軍後唐復曰横海軍宋亦曰滄州景城郡橫海軍節度屬河北東路金仍曰滄州元屬河間路明洪〉
〈武初始以州治清池縣省入屬河間府 本朝初因之雍正七年升為直隸州領南皮鹽山慶雲東〉
〈光四縣九年改屬天津府〉南皮縣〈在府西南二百五十里東西距七十里南北距八十五里〉
〈東至滄州界五十里西至河間府交河縣界二十里南至河間府寕津縣界五十里北至滄州界三〉
〈十五里東南至山東武定府樂陵縣界七十里西南至河間府東光縣界十五里東北至滄州治七〉
〈十里西北至河間府河間縣治一百四十里秦置南皮縣漢屬勃海郡後漢移郡來治晉因之後魏〉
〈世祖改郡曰滄水太和二十一年復故東魏移郡治東光以南皮屬之隋屬勃海郡唐武德四年屬〉
〈𮗚州貞觀元年屬滄州長慶二年改屬景州太和四年又還滄州景福元年又屬景州五代周顯德〉
〈二年屬滄州宋金元明俱因之 本朝初屬河間府雍正七年屬滄州九年改屬天津府〉鹽山
縣〈在府南二百六十里東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一百里東至山東武定府海豐縣界六十里西至〉
〈滄州界二十里南至山東武定府樂陵縣界四十里北至滄州界六十里東南至慶雲縣界三十里〉
〈西南至河間府寕津縣治一百二十里東北至海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滄州界二十里春秋齊無棣〉
〈邑漢置高城縣屬勃海郡為都尉治後漢曰高成侯國晉因之後魏太和中屬浮陽郡興和十分立〉
〈東西河郡及隰城縣武定末罷仍屬浮陽郡隋開皇十八年改曰鹽山屬勃海郡唐武徳四年置東〉
〈鹽州貞觀元年州廢改屬滄州五代宋金元明俱因之 本朝初屬河間府雍正七年屬滄州九年〉
〈改屬天津府〉慶雲縣〈在府南少東三百二十里東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四十五里東至〉
〈山東武定府海豐縣界三十里西至鹽山縣界十五里南至山東武定府陽信縣界三十里北至鹽〉
〈山縣界十五里東南至陽信縣界三十五里西南至山東武定府樂陵縣界二十里東北至海豐縣〉
〈界二十里西北至鹽山縣治六十里春秋齊北境漢勃海郡陽信縣地隋開皇六年分置無棣縣屬〉
〈勃海郡唐初屬滄州貞觀元年并入陽信八年復置太和二年改屬棣州尋還滄州五代因之宋治〉
〈平元年徙治東界元初分無棣之半置西無棣縣仍屬滄州至元二年並入樂陵尋復置明永樂初〉
〈避諱改曰慶雲仍屬滄州 本朝初屬河間府雍正七年屬滄州九年改屬天津府〉
︹形勢︺東環大海西眺瀛滄枕漳衞之長流倚盧白之
重阻北瞻京邑居然屏翰南俯登萊似列几筵〈天津〉
〈廳壁記〉地當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車〈舊衞學記〉千淀歸
墟百川赴壑輸將要地商賈通津〈舊衞志〉
︹風俗︺地當衝要人雜五方〈重修分司署舊記〉民性淳良俗皆
敦朴以農桑為先務以詩書為要領〈舊衞志〉
︹城池︺天津府城〈周九里十三歩門四外有濠明永樂二年建 本朝雍正三年奉〉
〈敕修乾隆二十六年重修 天津縣附郭〉靜海縣城〈周六里門三濠廣二丈八尺 本朝〉
〈乾隆十二年修〉青縣城〈周五里門三濠廣二丈宋時建 本朝乾隆十二年修〉滄州
城〈周八里門五濠廣四丈五尺明天順五年建 本朝乾隆八年修〉南皮縣城〈周二〉
〈千三百丈門四明萬厯四十二年改建 本朝乾隆十三年修〉鹽山縣城〈周九里門三外〉
〈有濠明成化二年建 本朝康熙九年岐乾隆十三年重修〉慶雲縣城〈周四里門三濠〉
︹學校︺天津府學〈在府治東即舊衞學明正統元年建 本朝雍正十一年修入學額數二〉
〈十五名商學十五名〉天津縣學〈在府學西 本朝雍正十二年建入學額數十八名〉靜
海縣學〈在縣治東南明洪武初建入學額數十八名〉青縣學〈舊在城内明洪武四〉
〈年移建縣東衞河西岸萬厯十三年又改建於舊學西入學額數十五名〉滄州學〈在州治東〉
〈南明洪武𥘉建 本朝順治年間屢修入學額數十五名〉南皮縣學〈在縣治東南元至元〉
〈三年建 本朝順治中修入學額數十二名〉鹽山縣學〈在縣治西北明洪武九年建〉
〈本朝順治九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慶雲縣學〈在縣治東南明洪武六年建 本朝康熙〉
〈年間修入學額數十二名〉問津書院〈在天津府城内 本朝乾隆十六年建嘉慶十二年〉
〈修〉三取書院〈在天津縣治東 本朝康熙五十八年建乾隆二十年修嘉慶十二年重〉
〈修〉瀛海書院〈在静海縣治 本朝乾隆二十一年建嘉慶元年知縣莫謩修〉滄曲
書院〈在滄州治 本朝乾隆二十三年建〉香魚書院〈在鹽山縣治本朝乾隆三年〉
〈知縣金昌世建〉古棣書院〈在慶雲縣治 本朝乾隆六十年知縣張元英建〉
︹户口︺〈原額人丁三萬二千四百三十五今滋生男婦大小共一百六十萬八百二十二名口計三十〉
〈七 萬一 百五 十二 户〉
︹田 賦︺〈田 地五 萬二 千 七 百二 十八 頃 三 十 八畝 二分有 奇額 徵地 丁 正 雜銀 一十 一 萬 二 千八 百九〉
〈十 九 兩七 錢 三 分 六 釐豆 四 百六 十 七石 五 斗 八 升 八合 二 勺〉
︹山 川︺中山 〈在青縣 南 二 里山 巖 高 聳懸瀑數十 丈 俗 呼為 高 土 岡〉西 山 〈在 青縣西 南五〉
〈里 四周 高峻 其 頂 平衍 昔人 甞立 砦 於 此〉條 山 〈在滄 州 城北三里 按舊志 謂 唐陽城所 隱 今〉
〈攷 城所 居 中條 山在 蒲州 此 中山 在 青 縣 條山 在滄 州 二山 牽合 並稱 與 彼無 涉 不 可 從〉大 小
台 山 〈大 台 山 在 南 皮 縣 北 小 台 山 在 其 東 北 按金 史 地 理 志 南 皮 縣 有 大 小 台 山 河 間府舊〉
〈志 謂 在滄州 者 非〉篋 山 〈在 鹽山 縣東 水經 注 浮 水東 逕篋山 北魏 氏土 地記 曰 高 城東 北五〉
〈十 里 有篋 山長七 里 隋 書 地 理志鹽山 有 箧山 寰 宇記 篋山一 名 峽 山 在 縣東南四 十 里〉鹽 山
〈隋 書 地理 志鹽 山 縣 有鹽山元 和 志在 縣東 南 八 十里〉 闊 山 〈寰宇 記 在 鹽山縣東 南 九 十里〉
〈郡國縣道記曰此山及鹽山並低小無峯巒樹木舊志縣東南境止三十五里無鹽闊二山即境外〉
〈亦無之〉騮山〈在鹽山縣東北七十里接山東海豐縣界一名小山〉老烏山〈在慶雲縣〉
〈寰宇記無棣縣有老烏山縣志起縣治東南由學宫跨文運井左縁城址蜿蜒一里餘至於鬲津北〉
〈岸〉長城嶺〈在慶雲縣南四十里又有卧龍岡在縣東南二里鬲津河中〉五龍岡
〈在南皮縣南五十里相傳神女產龍處有卧兒臺拖裙嶺過街樓下有龍灣又有覆盆井在岡下姚〉
〈村〉渤海〈在天津縣東一百二十里南自鹽山縣東北接山東海豐縣界又北經滄州青縣靜〉
〈海至府東諸川滙入處折東北接順天府寶坻寕河二縣界古曰勃海應劭曰海之旁出者為勃漢〉
〈置勃海郡以此 按天津舊稱海套東連旅順南控登州廟島為重門户中復有沙橫亙如闑洋〉
〈舶非乘潮不能進故明季倭寇從未敢至天津元時海運皆由東直沾入口至明永樂中㑹通河成〉
〈始罷 本朝瀛海恬波梯航重譯康熙中 盛京嵗歉自津轉粟不三日而即逹近則 盛京糧羨〉
〈值平估販者雲集津門矣乾隆三十二年高宗純皇帝廵幸天津有 御製觀海詩紀〉
〈其事〉南運河〈即衞河自河間府東光交河二縣流入逕南皮縣西又北逕滄州城西又北入〉
〈青縣境滹沱舊河及老漳河自西來㑹之又北逕靜海縣城西又北流至天津縣西折而東北與子〉
〈牙河北運河合曰三岔河又東流入於海即古清漳二水所合流也唐宋以來謂之永濟渠水經注〉
〈清河自東光縣東北逕南皮縣故城西又北逕北皮城東左㑹滹沱别瀆又東北浮水故瀆出焉又〉
〈北逕浮陽縣故城西又東北滹沱别瀆注焉謂之合河又東北過邑北水出焉又東北過鄉邑〉
〈南又東北逕紵姑邑南又東北逕窮河邑南東北至泉州縣北入滹沱又東逕漂榆邑故城南入於〉
〈海又曰衡漳逕建成縣左㑹滹沱别瀆又東北入清河謂之合口又逕北皮亭浮陽縣章武縣故城〉
〈西枝瀆出焉謂之水東北逕參户渟北又逕東平舒縣故城南又東北分為二水一水右出為澱〉
〈一水北注滹沱謂之口清漳亂流而東注於海寰宇記永濟河在清池縣西三十里自南皮縣入〉
〈乾寕軍亦呼為御河又御河在乾寕縣南十歩從滄州流入又東北一百九十里入潮河合流向東〉
〈七十里於獨流口入海金史地理志南皮清池㑹川三縣皆置河倉舊志衞河自滄州以下本西漢〉
〈時大河所經東漢以後為清漳二瀆所經隋時開為永濟渠宋皇祐初河合永濟渠仍為大河所經〉
〈南渡後大河南徙而衞河如故金元以來皆漕運所經也張希良河防考天津運河北自武清縣界〉
〈三岔河起南至東岸南皮縣西岸交河縣界止厯天津靜海青縣滄州共三百四十五里 本朝乾〉
〈隆二年以後屢經疏治増築隄壩其興濟捷地兩減河所以分洩運河盛漲亦節次疏濬使暢流無〉
〈滯三十年復以青縣之鮑家嘴為舊滹沱河老漳河黒龍港諸河及故城景州阜城東光交河諸州〉
〈縣水所歸每當南運河盛漲時鮑家嘴不能下注反虞運河之倒灌而西乃於青縣之十里窪開〉
〈挑引河由新河口下入於千金泊歸子牙正河其鮑家嘴仍建石閘一座視内外水勢盈縮以時啓〉
〈閉於是旁流無壅運道益安〉北運河〈在天津縣北亦名白河即潞河也自順天府武清縣〉
〈流入至縣北三岔口與南運河會詳見順天府〉子牙河〈即滹沱下流自河間府獻縣西南分〉
〈流入靜海縣與大城分界以經子牙村得名又東北流入天津府城北與南北二運可㑹為三岔河〉
〈入海河歸海舊志一名鹽河又名沿河 按子牙河自大城縣之張家莊下至王家口正支分流其〉
〈修濬工程詳見順天府志至王家口以下向與淀通易致淤塞 本朝乾隆十年自王家口之北莊〉
〈兒頭起築格淀隄東屬於天津之紅橋以隔别之使大河别由陳家泊改溜東行三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天津相視河淀以莊兒頭西至三灘里為子牙入淀舊道今河水北趨而淀水往〉
〈往南溢為患因 命接築淀隄十六里餘西屬於千里長隄自是清淀濁流更無侵溢之患嘉〉
〈慶十七年復加疏濬〉滹沱河〈自河間府獻縣之完固口分流出單家橋東行經青縣南七十〉
〈里之杜林鎮與老漳河㑹至鮑家嘴入南運河謂之合河口 本朝雍正四年以濁流淤運塞完固〉
〈口使滹沱專由臧家橋東流為子牙河而故道遂為無源水所歸近年屢經濬治 按漢志滹沱〉
〈河從河東至文安入海寰宇記高陽莫縣大城文安皆為滹沱所經蓋古滹沱經流本在河間西北〉
〈合易水而東今子牙河自獻縣分流由文安大城而東其上流雖南徙而下流則與古合乃滹沱正〉
〈流也其自青縣西南來合漳河者乃樂成之滹沱别河舊以子牙為支水而入漳之别瀆反謂之正〉
〈流乃沿襲之誤又舊志謂水經注獨缺滹沱今按水經雖無滹沱之目而濁漳易滱巨馬諸篇中往〉
〈往互見且滹沱大川見於周禮禮記桑經當自為一篇考寰宇記於蒲津滋水白馬渠大浦淀各條〉
〈下凡四引水經皆有滹沱之文而今本水經注無之可知水經原有滹沱水篇宋初尚存而其後散〉
〈佚耳竟謂桑酈獨缺此水亦非也〉漳河〈自河間府交河縣界來至杜林鎮與滹沱舊河合又〉
〈北至青縣南二里鮑家嘴合於南運河其合處曰岔河口亦曰河口水勢洶涌闊數十丈 按漳〉
〈水自山東邱縣分流一北行至冀州合滹沱所謂新漳河也一東北行至青縣合滹沱入衞所謂老〉
〈漳河也今自上流改由館陶入衛二支皆微又按水經注衡漳水自建成東北合清河唐書薛大鼎〉
〈爲滄州刺史衡漳二渠洩汙漆水不爲害地理志清池縣西四十里有衡漳隄二顯慶元年築西北〉
〈六十里有衡漳東隄開元十年築寰宇記衡漳水在廢乾符縣西六十里皆在今滄州界内舊志謂〉
〈今漳水自交河東北入青縣不經州界以州西至衞河青縣界僅一百歩故屬青縣非水道有改也〉
古界河〈在静海縣西北亦曰潮河古名爲滹沱易水巨馬三水匯流處自文安運河入合南〉
〈運河宋遼以此河爲界故名今文安大城之水皆㑹於武清縣三角淀入白河不入南運河矣〉減
水河〈有二一在滄州南十五里甎河以近捷地鎮今亦呼捷地減河一在青縣南興濟鎮曰興〉
〈濟河皆明宏治中開以洩衞河泛溢之水久堙塞 本朝雍正四年重濬甎河百二十里興濟河九〉
〈十里各建滚水石壩引水分入海港滄青水勢藉以宣洩乾隆二年以後屢經疏導令汎員專司啓〉
〈閉三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命重加修築運河益收分洩之利三十六年並疏濬下游引河及〉
〈歧口入海處俾成建瓴之勢焉〉清河〈在青縣西南五十里又有湛河泗河共三河皆無源爲交〉
〈河縣雨潦洩水之渠北至汊河口南二十里魚兒莊注於南淀〉黒龍港河〈在青縣西有三〉
〈上流自獻縣完固口循滹沱故道而東北入新河口為西支稍東者為中支又東者為東支宋史河〉
〈渠志緣邊諸水東起滄州界距海岸黑龍港西至乾寕軍沿永濟河合破船淀灰淀方淀為一水衡〉
〈廣一百二十里縱九十里至一百三十里縣志黒龍港河在縣西十五里又馬家橋河在縣西八里〉
〈胡家店河在縣西十里三河俱無源乃河間獻縣水澇所洩入者至縣北十五里空城村匯而為一〉
大清河〈在靜海縣境古河久淤 本朝嘉十三年重濬長三十三里〉浮河〈在滄州東〉
〈南又東入鹽山縣界水經注浮水故瀆首受清河於浮陽縣界東北逕高城縣之宛鄉城北又東逕〉
〈章武縣故城又東逕篋山北又東北逕柳縣故城南又東北逕漢武帝望海臺東注於海應劭曰浮〉
〈陽縣浮水所出今無水矣唐書地理志清池縣東南二十里有渠注毛氏河東南七十里有渠注漳〉
〈並引浮水皆刺史姜師度開又縣南十五里有浮河隄寰宇記浮水源自東光縣南界永濟渠分出〉
〈東北 流經滄 州南 十里又北經州 城東一里又東北入 於海又 有迎 河在清池縣西 南二十三里從〉
〈南皮來分漳 河入 浮水舊 志浮水 在滄州東南五十 四里 鹽山縣 東北百 里〉陽 通河〈在滄〉
〈州東南唐書地理志清池縣東南 十五里 有陽通河開元十六年開又縣南十五里 有陽通 河隄亦〉
〈是年築〉屯氏河〈在 滄州南自南皮流入 又東入 鹽 山縣 界漢書地理志屯氏 河東北 至 章〉
〈武入 海顔師古曰屯音大 門反隋室 誤以 為毛氏河唐 書地理志南皮縣古 毛河自臨 津經 縣入清〉
〈池開 元十年 開寰宇記毛 河在 清池縣 西南五十七里 從南皮 來又呼為棣 河又 屯氏小 河在鹽山〉
〈縣南十 歩東北流入 海〉無 棣河〈自南皮縣流逕滄州 南又東逕鹽山慶雲二縣入 海豐縣〉
〈界水經注清河自 東光 又東北 無棣溝岀 焉東逕南皮縣故城南又 東逕 樂亭北 又東逕新 鄉城北〉
〈又東分 為二瀆又東逕樂陵郡北又 東逕宛 鄉故城南又 東南逕高城縣故城南與枝 瀆合枝 瀆上〉
〈承無 棣溝南逕樂陵 郡西又東南逕千童縣故城東又 東北注無棣溝 無棣溝又東北逕鹽山東北〉
〈入海元和志無棣河在饒安縣南二十里唐書地理志清池縣西南五十七里有無棣河開元十六〉
〈年開又無棣縣有無棣溝通海隋末廢永徽元年刺史薛大鼎開寰宇記無棣河一名赤河在饒安〉
〈縣東南四十里又東逕無棣縣南又東與鬲津枯溝合而入海舊志有古河自南皮流經鹽山縣南〉
〈四十里又東經慶雲縣北十二里又東至崔家口與鬲津河㑹經海豐縣入海疑即無棣河或以為〉
〈即古黃河〉石碑河〈在滄州河之南自蔡家窪東北流經舊滄州與河㑹長一百五十餘〉
〈里此河無源為境内水所歸 本朝乾隆十二年開濬寛深於是各窪之水得所容洩無泛溢之〉
〈患又大蓮淀在石河東南寛二十餘里雖旱不涸魚蒲之利居民賴焉〉明溝河〈在滄州西〉
〈唐書地理志清池縣西四十五里有明溝河隄二皆永徽三年築〉獻河〈在慶雲縣南本名陷〉
〈河齊乘東無棣縣北有陷河濶數里西通德棣東至海舊志在慶雲縣南三十里即寕津縣土河之〉
〈下流自樂陵縣流入分南北二派南派入霑化北派由慶雲至海豐馬谷山前土河口入海 按此〉
〈河齊乘以為即鈎盤河縣志以為即篤馬河之别名又謂即禹貢簡河恐皆無據〉大河故
道〈在府南自河間府東光縣流入經南皮滄州青縣静海而逹於天津此西漢時大河入海之道〉
〈亦即宋時河合 永濟渠北流之道也漢書地理志河水至章武入 海水經注大河故瀆東北至東光〉
〈故城西而北與漳水㑹又淇水注云清河自東光縣又東北右㑹大河故瀆又東北逕南皮浮陽二〉
〈縣西漳水注云衡漳水東北過章武縣西又東北過平舒縣南東入海蓋西漢以前河自東光北至〉
〈章武漳衞皆合之以達海水經注所謂清漳二瀆河之舊道也王莽時河東徙千乘其故道遂為漳〉
〈衞所占至宋皇祐元 年河自澶州合永濟渠北流入海即今衞河所行 之道也宋史河渠志黃御河〉
〈帶北行入獨流東砦經乾寕軍滄州等八砦邊界直入大海其近海口闊六七百步深八九丈三女〉
〈砦以西闊三四百歩深五六 丈獨流砦即静海縣北之獨流口海口今直沽入 海之處也其在今南〉
〈皮鹽山慶雲及山東海豐諸縣界者乃宋嘉祐中二股河東流之故道宋史河渠志初商湖決河自〉
〈魏之北至恩冀乾寕入於海是謂北流嘉祐八年河流派於魏之第六埽遂為二股自魏恩東至德〉
〈滄入於海是謂東流熙寕初議者專欲導東流閉北流元豐四年河復注於御河於是北流盛而東〉
〈流閉元符二年河大決於内黃於是並勢北行而東流遂絶河間府志寕津縣古黄河隄在縣西三〉
〈十里東北入南皮界或謂即鬲津河故道慶雲縣志古黃河自南皮由鹽山孟家店至慶雲縣黒牛〉
〈王店又東逕海豐境達於海即古無棣河或謂即宋時二股河故道也 又按禹貢導河又北播為〉
〈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孔安傳同合為一大河名逆河而入於勃海漢書地理志勃海郡莽曰迎〉
〈河南皮縣莽曰迎河亭寰宇記迎河在清池縣西南二十三里從南皮來説者謂迎河即逆河古時〉
〈九河至南皮縣界合流今天津北之直沽為衆流所歸潮汐迎之則逆行而上疑即所謂逆河上至〉
〈滄州南皮以㑹九河蓋直沽即逆河入海之處東光南皮之間乃九河㑹流之始也〉九河故
道〈在府南滄州諸縣界一曰徒駭河在滄州西唐書地理志清池縣西五十里有徒駭河隄永徽〉
〈三年築宋史河渠志元符三年張商英請開木門口泄徒駭河東流是也一曰胡蘇河自河間府東〉
〈光寕津流入經南皮滄州慶雲入山東海豐界元和志胡蘇河在饒安縣西五十里寰宇記一名赤〉
〈河其水赤渾色在無棣縣西三百歩自饒安縣東一百里入海舊志在慶雲縣西南十二里流經分〉
〈水鎮東北十三里與鬲津河合是也一曰 鬲津河在南皮慶雲鹽山三縣界南皮縣志河在 縣東南〉
〈四十五里又東逕雲縣金史地理志無棣縣有鬲津河慶雲縣志自山東樂陵縣流入又東北經〉
〈鹽山 縣崔家口 又東入山東海豐縣界又縣西南三里 有河即 鬲津之支流縣西五里有紀家河〉
〈亦流入 鬲津河又滄州志有覆釡河在慶雲縣南二十二 里即鈎盤北派自山東樂陵縣流入又東〉
〈入海豐縣界金史地理志南皮縣有潔河明一統志在南皮城外十餘步又太史河在縣治北又慶〉
〈雲縣志有馬頰 河自山東樂陵縣流入經分水鎮至縣城東南隅 入鬲津河又有篤馬河在縣南三〉
〈十里即禹貢簡河也 按九河之 説諸家不一漢書溝洫志成帝時許商言古説九 河之名有徒駭〉
〈胡蘇鬲津三河今見在成平東光鬲界中漢時近古止得其三唐人遂得其六輿地廣記又得其一〉
〈故昔人以為皆似 是而非孔穎達尚書疏據許商言謂爾雅九河之 次從北而南既知三河之處則〉
〈其餘六者馬頰太史覆釡在東光 之北成平之南簡潔鈎盤在東光之南鬲縣之北 其河填塞時有〉
〈故道今 河間弓高以東至平原鬲津往往有其遺處于欽 齊乘謂衝漳即徒駭清滄二州之間有古〉
〈河隄數重太史等河當在其地滄州之南有大蓮澱西踰東光東至海即胡蘇河澱南至西無棣縣〉
〈百餘里間有大河沙河即簡潔河東無棣北有陷河即鈎盤河濱州北有士傷河即鬲津河舊志多〉
〈採其説然亦未可盡信至今 慶雲海豐不過隋無棣一縣之地近志所載遂有 六七其附會可知然〉
〈徒駭胡蘇鬲津自屬有據則其餘六河故 蹟相去當不逺 聖祖仁皇帝御製論九河 故道折〉
〈衷羣籍謂指在濟南者過南指在永平者過北當不岀今滄景二三百里間而逆河入海亦在今天〉
〈津之直沽昔之聚訟無稽始有定論矣〉直沽〈在府城北南則衞河合南路之水北則白河受〉
〈北路之水西則丁字沽受三角淀之木皆至 城東北三岔口合流東注舊名小直沽其東南十 里曰〉
〈大直沽地𫝑平衍每遇霖潦羣流漲溢 茫無涯涘故有大直沽之名又東南百餘里為大 沽口衆水〉
〈由此入海即通典所云三㑹海口也新志 直沽今亦謂之海河南北運淀河之㑹流也自天 津東北〉
〈三岔口迄大沽口長一百二十里〉 沽〈在天津縣東九十里相去十里曰新河又曰大沽長〉
〈四十餘里明天順初議開海濱二沽以通薊州運道即北又東為郝家沽合大沽流入海〉鹹水
沽〈在天津縣東南六十里 即古豆子䴚也 隋書大業十二年厭次人格謙 為盜在豆子䴚 中王世〉
〈充破斬之括地志自渤海至平原其間濱海之處土人多謂之豆子䴚羅氏曰河間之豆子䴚今鹹〉
〈水沽是也東去 海四十里地斥鹵廣數十里靜海縣志鹹水沽在 東一百二十里乃出海要地 本〉
〈朝乾隆四年於鹹水沽開引河一道遶大韓家莊巨莊等處宣洩大泊及秋漢港之積水使歸海〉
〈河並建有閘座以時宣節二十九年總督方觀承以鹹水沽地勢本高不虞海潮倒灌奏請改石閘〉
〈爲木橋其引河則屢經疏濬俾利導焉〉西沽〈在天津縣北三里子牙河入北運河處也其上〉
〈流爲大清河又丁字沽在西沽北清河入運河縱横作丁字形故有是名自此達北運河長四十里〉
〈淀水浩淼至是始有涯岸故又名曰河頭 本朝乾隆三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廵幸天津〉
〈 迴鑾經西沽閲視有 御製詩〉明月沽〈在慶雲東北七十里胡蘇鬲津諸水匯聚〉
〈於此爲濱海產鹽之所〉平虜渠〈在滄州北元和郡縣志在魯城縣郭内魏武北伐匈奴所〉
〈開寰宇記在廢乾符縣南二百步〉劉公渠〈在鹽山縣西南五十里縣境舊承無棣溝下流〉
〈大小羣川悉附入海無棣溝塞每患泛溢明萬厯四十二年知縣劉子諴自縣西南開渠至縣東南〉
〈四十里高家灣合古黃河入海今復堙〉十字圍〈在天津城東南五十里明萬厯時江應蛟〉
〈爲天津巡撫見白塘葛沽一帶地斥鹵不耕種乃穿渠灌水墾稻田二千餘畝以防海官軍萬人分〉
〈種屯政火興 本朝雍正八年陳儀爲營田觀察使於天津仿應蛟遺制築十字圍三面開渠與海〉
〈河通潮來渠滿則閉之以供灌溉白塘沽之間斥鹵盡變膏腴〉李彪淀〈唐書地理志清〉
〈池縣西五十里有李彪淀東隄永徽三年築舊志在滄州西南十里〉塌河淀〈在天津縣東北〉
〈田十里起寕河縣迄天津攩道沽周百里為北運河筐兒港減水容畜之地 按天津諸水在運河〉
〈北者以塌河淀為歸宿其下游由賈家沽陳家溝二河入海河歸海𡻕久淤塞 本朝雍正六年乾〉
〈隆九年屢加疏濬其西又有賈家口河亦以洩塌河淀之水與陳家溝匯流入海河乾隆十一年並〉
〈經挑濬寛深使淀水暢流無盈溢之患〉盤古溝〈在青縣南為黒龍港東支及滹沱故道所〉
〈經又受上游無源水運河每不能容 本朝乾隆三十年於此濬河築隄使東支暢逹於中支而〉
〈滹沱故道之水亦得資分洩之利九域志謂乾寕縣有盤古溝水深三丈大旱不涸者即此〉尹
兒灣〈在天津縣東明永樂六年陳瑄總督海運創百萬倉於直沽尹兒灣築城置衞今去城八〉
〈里有運糧河舊自海口達尹兒灣之運路也〉黑龍灣〈在鹽山縣南十八里河間府舊志有〉
〈土臺高丈許上建龍王廟夏秋積水成川〉西濼〈在青縣東南廢興濟縣西南東西横亙凡十餘〉
〈里南北二十餘里秋水四至一望無際〉三堂濼〈在滄州北宋史河渠志熙寕六年命屯田〉
〈使閻士良專修樸椿囗增灌東塘淀濼先是滄州北三堂等塘濼為黃河所注其後河改而濼塞程〉
〈昉嘗請開琵琶灣引河水而功不成至是士良請堰水絶御河引西塘水灌之故有是命舊志今堙〉
〈廢無考〉仵清池〈在滄州東南元和志在凊池縣東南十五里寰宇記在縣東南十九里水〉
〈澄味鹹未嘗枯涸輿地廣記浮陽城南有大蓮淀魏延興二年淀水溢注破仵清村因潴為池池内〉
〈時有鯔魚言與海潛通齊乘今曰大梁五龍堂元至元間重濬州志堂有八角井每大旱禱雨輒應〉
薩摩陂〈在滄州北元和志在長蘆縣北十五里周迴五十里有魚蒲之利〉馬家口
〈在天津縣東南一里許洩南淀之水又寇家口在縣南十里許通水淀之利〉獨流口〈在静〉
〈海縣北二十里寰宇記御河合潮河東北至獨流口入海 按九域志宋史河渠志皆以獨流口為〉
〈御河入界河之 處寰宇記則以為御河入海之處蓋入海處其東 口也又明統志有獨流河在興濟〉
〈縣北 至 靜海縣四 十 五里〉郎 兒口 〈在滄州南接南皮縣界元史河渠志延祐三年滄州民告〉
〈往 年御河水 溢 萬户恐傷其屯田築塞郎兒口故水 無所洩浸 民 田廬乞遣官疏闢四年都水監遣〉
〈官相視 郎兒口 及下流 故河至滄州三十 餘里乃減水故 道名曰 盤河令 開郎兒口增濬故 河決積〉
〈水 由 滄州城北 達滹沱河以入海 舊志 郎 兒口在州 南 四十里去 南皮縣東北四十 五里 今 名邱淀〉
〈俗呼為蔡家窪〉毛公井〈在舊滄州 城内 東北隅唐 書 地理志清池縣 有甘 井開元二 十 年縣〉
〈令毛某母老苦 水鹹無以養縣舎穿池湧泉而甘 民謂之毛公井〉
前提調官〈臣〉沈兆澐恭纂輯
提調官〈臣〉王廣䕃恭覆輯
校對官〈臣〉王式和恭 校
校對官〈臣〉沈維鈺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天津府〈二〉
︹古蹟︺漂榆故城〈在天津縣北晉咸康四年石虎遣其將桃豹王華帥舟師十萬出漂榆津〉
〈即此水經注清河東逕漂榆邑故城南俗謂之角飛城趙記云石勒使王述煮鹽於角飛即城異名〉
〈矣魏氏上地記曰高城縣東北一百里北盡漂榆東臨巨海民煮海水藉鹽為業即此城也清河自〉
〈是入於海〉參户故城〈在青縣南漢元朔三年封河間獻王子免為侯國屬勃海郡後漢省〉
〈水經注水東北逕參户亭應劭曰平舒縣西南五十里有參戸亭故縣也世謂之平虜城元和志〉
〈參户故城一曰木門城在長蘆縣西北四十里寰宇記在縣西北四十六里輿地志云中有大樹因〉
〈名木門舊志木門鎮在今縣西南三十里蓋以故城得名〉長蘆故城〈今滄州治本漢參户〉
〈縣地後周大象二年置長蘆縣以水為名隋初於縣西北三里置漳河郡以縣屬之郡尋廢十六年〉
〈置景州大業二年廢屬河閒郡唐武徳四年又置景州五年置總管府貞觀元年州廢屬滄州舊治〉
〈永濟河西開元十四年大雨漂没十六年移治河東一里宋乾徳二年廢入清池後復置熙寕四年〉
〈又省為鎮入清池明永樂初移州治於此〉浮水故城〈在倉州東隋開皇十六年分高城縣〉
〈置大業初仍省入唐武德五年又置屬東鹽州貞𮗚元年省十二年移饒安縣治此屬滄州宋熙寕〉
〈四年省為鎮入清池金史地理志清池縣有新饒安鎮即此府志浮水故城在州東五十里 按此〉
〈城自貞觀中為饒安縣治元和志寰宇記皆以饒安為在州南九十里然考浮水東北流未嘗南岀〉
〈當從府志在州東為是其在州南者則故千童城也〉滄州故城〈在今滄州東南漢置浮陽〉
〈縣在浮水之陽故名後漢建武十五年封劉植兄歆為侯國屬勃海郡後魏太和十一年改置浮陽〉
〈郡屬流州景明初罷并章武𤋮平二年復置郡屬滄州後移郡治饒安以浮陽屬之隋開皇十八年〉
〈改名清池因仵清池為名唐武德元年移滄州來治其年州移饒安四年以縣屬景州五年屬東鹽〉
〈州貞觀元年復自胡蘇移滄州來治宋金元皆以清池為州治明初始省入州又徙州治長蘆明統〉
〈志滄州故城在今州東南四十里舊志一名臥牛城亦名獅子城〉饒安故城〈在滄州東〉
〈南 漢置千童縣元朔四年 封河閒獻王子擔為侯國 屬勃海郡後漢靈帝改 置饒安縣晉仍屬勃海〉
〈郡後魏屬浮陽郡熙平二年置滄州治此後又為浮陽郡治隋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仍屬勃海〉
〈郡唐武德元年移治故千童城仍移滄州治焉六年州移治胡蘇以縣屬之貞觀十二年移治故浮〉
〈水城故城遂廢元和志饒安縣北至滄州九十里即秦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將童男女千人入海求〉
〈蓬萊置此城以居之故名金火地理志清池縣有舊饒安鎮即此南皮縣志饒安故城在縣東南八〉
〈十里 按水經注元和志此城本在舊滄州南南皮東南鹽山西南樂陵西北界寰宇記以千童城〉
〈在無棣縣輿地記謂之丱兮城在鹽山東北舊志又以為在州東北皆誤又按後漢志無饒安縣前〉
〈漢志注水經注皆引應劭曰靈帝改曰饒安元和志謂即千童城則饒安與千童即是一城而舊唐〉
〈志寰宇記皆云唐武德初移治故千童城疑是靈帝時改置本非一城或唐以前嘗移治也〉定
縣故城〈丘滄州東南漢元朔曰年封齊孝王子越為侯國初屬勃海郡後漢省水經注屯氏〉
〈别河逕重合縣又東北逕定縣故城南地理風俗記曰饒安縣東南三十里有定鄉城故縣也〉乾
符故城〈在滄州東北漢置章武縣之帝後七年封竇后弟廣國為侯國屬勃海郡魏志嘉平〉
〈兀年杜恕徙章武郡蓋魏初置郡也晉移郡治東平舒以縣屬之後魏大和十一年改屬浮陽郡高〉
〈齊省隋開皇十六年改置魯城縣屬河閒郡唐武德四年屬景州貞觀元年改屬滄州元和志縣南〉
〈至州一百里寰宇記隋置魯城縣取長蘆縣北平虜城為名仍改虜為魯唐乾符元年縣東北有野〉
〈稻水穀連接二千餘頃燕魏饑民悉來掃拾俗稱聖末二年勅改為乾符縣周顯德二年并入清池〉
〈九域志清池縣有乾符寨金史地理志清池縣有乾符鎮舊志故城在州東北八十里名勝志魯城〉
〈在州東北七十里又三十里為乾符城 按寰宇記以乾符為後魏所置之西章武而以漢章武為〉
〈在其縣東南鹽山縣西北近志又以漢章武在大城縣参考道里蓋此為漢章武在大城者乃西章〉
〈武也〉高樂故城〈在南皮縣東南漢置縣屬勅海郡武帝封齊孝王子為侯國後漢省水經〉
〈注無棣溝逕樂亭北又東逕新鄉城北即地理志高樂故城也寰宇記故城在南皮縣東南三十里〉
〈今謂之思鄉城亦曰西鄉城縣志即今董鎮村〉南皮故城〈在今南皮縣東北秦置縣漢元〉
〈年項羽聞陳餘在南皮環封之以三縣號成安君文帝後七年封竇彭祖為侯邑屬勃海郡後漢為〉
〈郡治建安中曹操擒袁譚於此魏文帝為五官中郎將射雉南皮亦此地也闞駰曰章武有北皮亭〉
〈故此曰南皮晉魏皆為郡治東魏移郡治東光又移縣於今治括地志故城在今縣北四里寰宇記〉
〈齊桓公北伐山戎至此繕修皮革因築焉續通典南皮縣西去景州六十里縣北有迎河河北有故〉
〈皮城即漢晉勃海郡治舊河間府志在縣東北八里〉柳縣故城〈在鹽山縣東漢元朔四年〉
〈封齊孝王子陽已為侯國屬勃海郡後漢省水經注浮水東北逕柳縣故城南地理風俗記曰高城〉
〈縣東北五十里有柳亭故縣也世謂之辟亭非也寰宇記故柳城在鹽山縣東七十里縣志在縣東〉
〈五十里〉高城故城〈在鹽山縣東南漢縣隋改名鹽山寰宇記鹽山縣在滄州東六十里〉
〈本春秋無棣邑漢置高城縣故城在今縣南四十里高齊天保七年移於今邑隋開皇十八年改為〉
〈鹽山縣以東南鹽山為名縣志舊城鎮在縣東北三十里明洪武九年移治香魚館即今治〉無
棣故城〈在慶雲縣東相傳即管仲所謂賜北至無棣者隋開皇六年分陽信饒安二縣地〉
〈置屬勃海郡唐屬滄州宋治平元年移治保順軍而故城廢元初又分其西界於故城置縣仍屬滄〉
〈州齊乘謂之西無棣縣明永樂初始改今名舊志故城在今縣東稍南五里鬲津河東南元末毁於〉
〈兵明洪武六年知縣楊思義移治鬲津河北岸即今治 按元和志無棣縣西北至滄州一百二十〉
〈里今慶雲縣在州東南一百五十里然唐時滄州治清池在今州東南三十餘里則去無棣正一百〉
〈二十里也宋志周置保順軍於無棣縣南二十里九域志治平元年徙無棣縣於此今海豐縣在慶〉
〈雲縣東南四十里縣志有故城在其縣西北二十里去慶雲正二十里則即周為保順軍宋為無棣〉
〈者也縣志以隋無棣在雲宋無棣在海豐其説甚覈但以宋志即於縣治置軍使謂在慶雲則誤〉
〈矣〉乾寕舊城〈今青縣治通鑑唐光化三年朱全忠遣葛從周圍劉守文於滄州劉仁恭〉
〈救之營於乾寕軍從周逆戰於老鵶隄大破仁恭又五代周顯德六年上至乾寕軍遼寕州刺史王〉
〈洪舉城降通鑑注軍在滄州北一百里葢乾寕間始置此軍也遼置寕州於此寰宇記乾寕軍本古〉
〈盧臺軍城後為馮橋鎮臨御河之岸接滄霸二州之界幽州割據升為寕州周顯德六年收復卻為〉
〈乾寕軍仍置永安縣在城下太平興國七年改乾寕縣其盧臺軍古城在御河南七十歩周二里基〉
〈址猶存輿地廣記乾寕縣本永安縣之范橋鎮也〉興濟故縣〈在青縣東南三十里衞河〉
〈東岸本范橋鎮地金初置縣屬滄州大定六年改屬清州元至元二年并入㑹川縣後復置屬清州〉
〈明初屬滄州 本朝順治六年并入青縣〉章鄉廢縣〈在滄州東南漢置元始五年封謝殷〉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9.djvu/49Page:Sibu Congkan Xubian107-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009.djvu/50
〈舊志謂此為龍苴城誤〉韓信壘〈在慶雲縣南二十里與荻苴城相對相傳韓信下齊道經〉
〈此俗名掛甲口〉將相鄉〈在舊滄州東南有程家林以唐程日華父子相繼居此故名〉白
村〈在舊滄州北十里相傳周世宗時有白出此故名明永樂十六年鄉人龎某果於此得〉
〈白以獻〉峭帆亭〈在青縣盧臺城中中州集張斛有詩〉盟亭〈在滄州南寰宇記廢長蘆〉
〈縣有盟亭古燕齊之界二國嘗盟於此故名〉遇士亭〈在南皮縣西北三里相傳暴勝之遇〉
〈雋不疑處〉鳳凰臺〈在靜海縣西五里〉豐臺〈在青縣興濟故城東相傳因𡻕豐作也臺〉
〈高三丈今遺址猶存明張縉有豐臺夕照詩〉狼煙臺〈在滄州治東又歇馬臺在舊州城内〉
〈相傳皆周世宗所築〉望海臺〈在滄州東北一名漢武臺水經注清河枝津東逕漢武帝故臺〉
〈北魏氏土地記曰章武縣東一百里有武帝臺南北有二臺相去六十里臺高六十丈俗云漢武帝〉
〈東廵海上所築唐實錄貞觀十九年帝自高麗班師次漢武臺顧問侍臣對曰是燕齊之士為漢武〉
〈求仙處舊志望海市臺在州東四十里又有武帝臺在鹽山縣東北七十里水經注浮水所經蓋南〉
〈臺也〉觀臺〈寰宇記在南皮縣東即袁譚所築魏武擒譚於此九域志作袁侯臺縣志在縣東四〉
〈里〉讌友臺〈寰宇記在南皮縣東二十五里魏文帝與呉質等重游南皮築此臺以讌友故〉
〈名一名射雉臺〉釣魚臺〈在南皮縣西十里相傳姜太公釣魚處〉延陵臺〈在慶雲縣〉
〈西南七里旁有季札長子墓〉范丹居〈縣志在故南皮城西蓋當年避黨錮之禍因投棲於〉
〈此〉石崇宅〈在南皮縣古皮城内〉高適故里〈在南皮縣東南六十里〉魏家
莊〈在南皮縣西六里元至正十八年董搏霄守長蘆屯兵魏家莊為山東賊帥毛貴所襲戰死即〉
〈此〉清風樓〈在舊滄州晉太康中建元薩天錫錄四駐節於此有清風樓詩〉朗吟樓
〈在凔州西南三里濱河樓上祀吕純陽相傳唐開元中有道士自稱彭蠡主人索滄酒千餘斗飲竟〉
〈跨鶴而去州人因搆樓肖像以祀 本朝乾隆三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天津有〉
〈御製過朗吟樓詩〉望瀛樓〈在滄州西門外舊志一州之觀久廢〉寒冰井〈寰宇記在〉
〈南皮縣西一里魏文帝與呉質書云憶昔南皮之游馳騁北場旅食南館浮甘𤓰於清泉沈朱李於〉
〈寒冰即此井也〉
︹關隘︺天津關〈在天津縣北門外〉沽廵司〈在天津縣東九十里有廵司〉獨
流鎮廵司〈在靜海縣北二十里有廵司〉興濟鎮廵司〈在青縣東南三十里〉
〈即故縣有廵司〉杜林鎮廵司〈在青縣南七十里南接交河縣界滹沱漳河至此㑹流有〉
〈廵司〉風化店廵司〈在滄州〉孟村廵司〈在滄州〉李村巡司〈在滄〉
〈州〉舊縣廵司〈在鹽山縣〉羊兒莊巡司〈在鹽山縣〉子牙鎮〈在靜海縣〉
〈西南濱子牙河接大城縣有管河主簿駐此〉長蘆鎮〈在青縣南七十里即古長蘆廢縣也〉
〈舊為都轉運使司所駐領鹽課司二十四在滄州境及山東境者各十二今運司移駐天津猶仍長〉
〈蘆之名又舊有廵司及税課局遞運所今裁〉甎河鎮〈在青縣南九十里衞河西岸有遊擊〉
〈駐防河東即滄州甎河驛〉范橋鎮〈在青縣南九域志在乾寕軍南三十里金志屬會川縣後〉
〈廢縣志今有新集鎮在縣南三十里東臨滹沱河又崇仙鎮在縣西南五十里當河間孔道〉流
河鎮〈在青縣東北三十里衞河西岸有管河主簿駐此〉郭橋鎮〈在滄州東九域志清〉
〈池有任河郭疃二鎮金史地理志舊有郭橋鎮後廢〉合口鎮〈在滄州西晉太元十三年後燕〉
〈慕容楷將兵㑹慕容農於合口隆安二年魏主珪命拓拔遵鎮渤海之合口魏書地形志浮陽縣西〉
〈接漳水衡水入焉謂之合口水經注衡漳水入清河謂之合口〉同居鎮〈在滄州東北九十里〉
馬明鎮〈九域志南皮縣有南皮馬明樂延臨津四鎮金史地理志惟馬明一鎮元廢〉底
橋鎮〈在南皮縣東南五十里又刁公樓鎮在縣東南七十里即晉刁恊故里〉海豐鎮
〈金史地理志鹽山縣有海豐海潤二鎮後増利豐撲頭二鎮舊志海豐鎮在縣東北八十里瓦礫如〉
〈阜綿亙里餘又九域志縣有㑹寕通商韋家莊三鎮皆久廢〉崔家口鎮〈在鹽山縣東南〉
〈五十里又高家灣鎮在縣東四十里望樹鎮在縣東南三十里距慶雲縣三十里常郭鎮在縣北五〉
〈十里韓村鎮在縣北少東七十里菜園鎮在縣東北三十里蘇基鎮在縣東北五十里楊二荘鎮在〉
〈縣東北七十里距海五十里〉無棣鎮〈在慶雲縣東即故縣也九域志無棣縣有無棣劇口〉
〈車店三鎮又金志縣有分水鎮今在縣西南十二里〉水師營〈在天津縣東盧家嘴 本朝雍〉
〈正四年因又津界海為福建浙江江南 盛京諸省商船出入要隘建城周二里駐滿洲兵於此〉
〈以都統等官領之沿海試戰船俾肄水師乾隆三十二年裁嘉慶二十二年復設綠營兵増置水師〉
〈營總兵等官領之〉大沽營〈在天津縣東葛沽東近海口本朝設遊擊駐防乾隆三十二〉
〈年移駐水師營新城嘉慶十六年改設都司〉海防營〈在天津縣東六十里地名葛沽明萬〉
〈厯二十五年設副總兵駐防 本朝初設遊擊後移遊擊於大沽設守備駐此〉傅家營〈在鹽〉
〈山縣南五十里接山東樂陵縣境舊置戍於此〉板橽營〈在慶雲縣東南二十里即宋保順軍〉
〈地明宣宗征高煦時駐蹕於此相傳以板橽為營故名〉冶劒營〈在慶雲縣東北十五里閻〉
〈家務河壖相傳元海運時冶鐡處亦曰鐵匠營〉河平砦〈在天津縣東北即小直沽口宋初置〉
〈泥沽砦屬滄州政和二年改曰河平又縣境有小南河砦亦宋初置屬滄州今訛曰小南湖又縣西〉
〈二十里有黒堡城地名稍直口又吕彭城在縣北二十里〉獨流砦〈在靜海縣北九域志乾寕〉
〈軍領砦六釣臺在軍北六十里獨流北獨流東二砦俱在軍北一百二十里當城在軍北一百二十〉
〈里沙渦在軍北一百四十里百萬在軍北一百五十里靜海縣志今有獨流鋪在縣西北十八里即〉
〈獨流砦釣臺砦即今縣西南子牙鎮也當城砦在縣北六十里〉三河砦〈在靜海縣東北宋初〉
〈置三女砦屬滄州政和二年改曰三河 按水經注清河東北逕窮河邑南俗謂之三女城三女砦〉
〈之名因此〉海清砦〈在青縣東宋置巷姑砦屬滄州政和三年改曰海清 按水經注清河東〉
〈北逕紵姑邑南俗謂之新城巷姑疑即紵姑之訛也〉舊滄州集〈在滄州東南又舊縣集在〉
〈州東南一百二十里即故饒安縣接南皮界〉鹽場〈在府界者凡十富國場在天津縣東興國〉
〈場在靜海縣高家莊豐財場在滄州沽利民場在畢孟鎮嚴鎮場在同居鎮俱屬滄州阜民場在〉
〈常葛鎮利國場在韓村海豐場在楊二莊富民場在崔家口阜財場在高家灣俱屬鹽山縣又舊志〉
〈載海盈場已併入海豐場寰宇記鹹土在鹽山縣東七十里四周一百五十里地帶海濱其土多鹹〉
〈海潮朝夕所及百姓煎之為鹽 按今諸鹽場用煎者十之三餘皆因曬而成與他處異樂史所見〉
〈蓋未經目擊之言曬之法穿地為五池以次相屬土人為一溝窒其外候潮入蓄之汲貯第一池令〉
〈滿曬五六日引注第二池遞曬遞注至第四池則味漸鹹而為滷視滷之稠稀準日以曝乃納之第〉
〈五池復曬視如雪霜則鹽成矣 本朝乾隆三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廵幸天津有 御〉
〈製曬鹽場詩紀其事〉馬落坡〈在滄州東北三十里明初置巡司久廢〉竈兒坡〈在滄〉
〈州東北一百里居民於此煮鹽故名〉西沽〈在天津縣北三里以北倉大使兼其事〉楊青
水驛〈在府城外舊在武清縣南一百五十里楊柳青明嘉靖十九年移置於此又有楊青馬驛〉
〈亦在府城外有驛丞掌之兼巡司〉奉新水驛〈在静海縣南城外明永樂十三年置南至〉
〈青縣流河驛七十里〉乾平水驛〈在青縣南廢興濟縣西一里南至滄州甎河驛七十里〉
流河水驛〈在青縣東北流河鎮明永樂二年置今有驛丞兼廵司南至乾平驛七十里〉
甎河水驛〈在滄州南十八里衞河東岸〉
︹津梁︺浮橋〈有四一在天津縣西沽為入 京師通衢一在北門外鈔關口一在廵鹽御史署東〉
〈一在東門外即鹽關橋也 本朝雍正八年天津分司孟周衍建又名孟公橋四橋相距各二三里〉
〈許又天慶寺北格淀隄頭有木橋各一縣北西沽曡道有木橋五俱乾隆二十八年増建〉鴻溝
橋〈在天津縣西北隅明景泰二年建又安西橋在城西門外明宏治八年建石橋在縣北三里〉
〈本朝順治十一年建〉木門橋〈在青縣西南三十里又吳召橋在縣西南三十里登瀛橋在縣〉
〈西七十里 本朝乾隆二十九年於青縣之十里窪新開引河建木橋一凡九空〉駕虹橋
〈在滄州城東關〉會通橋〈在滄州舊城西州南諸水皆自此北流入海〉望海橋〈在滄〉
〈州東四十里〉㑹川橋〈在南皮縣南門外〉砥柱橋〈在南皮縣東南五十里〉韓
家橋〈在鹽山縣南十里又普惠橋在縣東南五十里乾隆五年於縣之西北高家灣修橋二皆〉
〈九空十一年又於縣西南之明白窪西修葺稻村橋一凡七空〉通濟橋〈有二一曰大橋在慶〉
〈雲縣城東關南鬲津馬頰二河之會一曰小橋在西關南胡蘇鬲津二河之㑹〉𬃷園橋〈在慶〉
〈雲縣東南三十里長里餘接海豐縣界又跨虹橋在縣東南三十里俱跨獻河上〉映波橋
〈在慶雲縣西三里跨鬲津河〉寶船口渡〈在天津縣東南五里明初命官往貨西域於此〉
〈泊舟季年撈一鐵錨甚巨即寶船所用者故名〉西沽渡〈在天津縣西北三里又大直沽渡在〉
〈縣東南十里相近又有寇家口渡又北馬頭渡在縣北河下晏公廟渡在河北真武廟渡在城東北〉
〈隅〉楊柳青渡〈在靜海縣北四十五里東去天津四十餘里即古柳口也自此渡上韓家〉
〈樹抵 京師較天津差近〉海河曡道〈自府城東門外三岔河起厯鹹水沽東西泥沽楊惠〉
〈莊至大沽七十餘里 本朝乾隆四年以後屢經加築遇海河汎漲保障城南實利賴焉楊惠荘建〉
〈有 行宫三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廵幸天津閲視海河 駐蹕於此又北門外舊亦有〉
〈曡道起西沽厯丁字沽至桃花口迤北界河淀之閒為南北往來孔道乾隆十三年重加修整並接〉
〈築三百餘丈後復節次加高培厚以資捍禦而便行旅〉
︹隄堰︺陸公隄〈在天津縣西門外半里餘明萬厯三十二年河自敎場口衝決浸及衞城清軍〉
〈同知陸敏捷修築䕶城隄繞城西南二面以絶水患因名〉老鴉隄〈在青縣東南即五代時葛〉
〈從周破劉仁恭處舊築隄於此防衛河之溢〉齊家堰〈在南皮縣西北二十里衞河東岸河〉
〈流湍悍爲險要之所明萬厯四十一年修築自東光縣北下口至縣西北三十里馮家口計一千七〉
〈百餘丈〉海河五閘〈起府城外之東關閘即所謂大閘口也又東爲賀家口閘又東爲何〉
〈家圈閘又東稍南爲雙港閘又南爲白塘口閘按天津城南坡水窪黄花泊秋漠港諸處乃靜海〉
〈青縣一帶水之壑易積難消 本朝乾隆四年於白塘口建閘洩積水歸海河九年復建賀家口〉
〈何家圏二閘二十九年又移建雙港閘並將五閘改建雙門各甃以石閘内引河亦一律疏濬其閘〉
〈版閉以五月使大潮不得内灌至九月海水歸壑則啟以放潦閒遇冬春雨少亦引海河之水以資〉
〈城南漑汲三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廵幸天津 親臨閲視有 御製五閘詩五十〉
〈五年以原設五閘處夏秋雨多河淀灌注不能暢消又於馬家口村前後建單空石閘二處以資宣〉
〈洩〉洩水壩〈有二舊爲石閘一在青縣南興濟鎮一在滄州南捷地鎮 本朝雍正四年建〉
〈乾隆三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廵幸天津 御舟經過閲視情形改閘爲壩有 御〉
〈製閱捷地減水閘詩四十一年有 御製閱興濟壩閱捷地壩詩〉
︹陵墓︺盤古墓〈九域志乾寕軍有盤古墓明統志在青縣南七里〉︹周︺尹吉甫墓
〈寰宇記在南皮縣西三十里高三丈古老傳云墓有樹二株自有墓以來即有此樹柯條鬱茂不覺〉
〈其老俗呼長年樹〉趙武靈王墓〈在舊滄州城寰宇記州城東南隅先有古墓高二丈〉
〈唐貞元十三年増築外城掘得銘云是六國時趙武靈王墓遂置祠祭 按府志引應劭注武靈王〉
〈葬代郡靈邱縣墓不應在滄州今靈邱縣亦有武靈王墓因樂史舊記其事姑兩存之〉︹漢︺雋
不疑墓〈寰宇記在南皮縣東南二里高五丈魏太祖因不疑冢爲固以攻袁氏因亦名曹公〉
〈固〉參户侯墓〈在青縣南寰宇記在長蘆縣西北三十六里〉︹晉︺石苞墓〈皇甫〉
〈鑒城塚記南皮縣有苞墓寰宇記南皮縣南十三里有石苞臺高二丈即此〉︹唐︺程日華
墓〈在舊滄州城東南程家林〉胡曾墓〈在滄州忠孝鄉〉賈耽墓〈在南皮縣東有權德〉
〈輿銘〉︹五代︺唐李愚墓〈在慶雲縣西二里〉︹宋︺賈黄中墓〈在南皮縣城東〉
︹明︺王翺墓〈在鹽山縣西南十五里〉
︹祠廟︺福佑祠〈在天津縣東門外 本朝雍正二年建 高宗純皇帝御書殿額曰神昭〉
〈赫濯〉恬佑祠〈在天津縣海河西岸本名海神廟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高宗純皇帝〉
〈巡幸天津有 御製海神廟詩五十三年 賜今額又 御書額曰翕流順軌〉怡
賢親王祠〈在天津縣大直沽口 本朝雍正九年建〉城頭神祠〈在靜海縣南魏〉
〈書地形志平野縣有城頭神寰宇記城頭將軍祠在廢乾符縣〉包公祠〈在滄州南關祀宋包〉
〈拯〉龔公祠〈在滄州北關祀漢龔遂〉風神廟〈在天津縣東門外 高宗純皇〉
〈帝御書額曰楊仁助順〉海神廟〈在天津縣東大沽口 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奉 勅〉
〈建有 聖祖仁皇帝御製碑文雍正四年 世宗憲皇帝復 御製碑文以〉
〈賜乾隆三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廵幸天津重加修葺有 御製碑文海神廟瞻禮述事〉
〈詩又 御製扁曰東渤安瀾廟之東南臨海有觀海臺亦有 御製詩〉平浪侯
廟〈在天津縣海河東 本朝順治六年建康𤋮三十三年修有大學士陳廷敬碑文〉宏仁
廟〈在天津縣海河西岸初名龍王廟 本朝雍正四年 世宗憲皇帝賜今額又 御〉
〈書額曰承天下濟〉盤古廟〈在青縣南十五里盤古溝元世祖命有司修建並塑像〉二
郎廟〈在慶雲縣東疾疫水旱祈禱輒應其像相傳為元時劉鑾所造〉天后宫〈在天津縣〉
〈東門外小直沽元泰定三年八月作天妃宫於海津鎮即此 本朝乾隆四十九年修嘉慶七年重〉
〈修十三年 仁宗睿皇帝廵幸天津 御書額曰垂佑瀛壖〉
︹寺觀︺涌泉寺〈在府城南門内明成祖至此為民祈福宣宗征樂安州賜金幡二正統中重修〉
雲寺〈在府城外舊名白廟 本朝康熙四十八年 賜今額〉望海寺〈在天〉
〈津縣東三岔河口北岸 本朝乾隆元年修 賜額曰瀛壖慈蔭三十二年 高宗純皇〉
〈帝廵幸天津有 御製望海寺詩又御書殿額曰海藏持輪寺前有海河樓乾隆三十〉
〈八年建俯瞰波流遥瞻海色 高宗純皇帝每巡幸天津皆有 御製海河樓詩〉海
光寺〈在天津縣南五里 本朝康𤋮四十四年建初名普陀寺五十八年 聖祖仁皇帝〉
〈賜今額殿宇宏厰四圍植柳萬株乾隆三十二年 高宗純皇帝巡幸天津有 御製海〉
〈光寺詩又 御書額曰普門慧鏡寺前平曠 高宗純皇帝廵幸天津嘗閱武於此有〉
〈 御製閱武詩〉開福寺〈在静海縣西北明洪武中修有古塔在寺前隋文帝時建級十〉
〈三高二十二丈洞八尺塔前識宋元豐二年施磚人姓名〉洪音寺〈在青縣南古興濟縣東北〉
〈十五里寺有元大徳三年所鑄鐘聲極清越聞數十里〉開元寺〈在舊滄州城内有鐵獅高〉
〈一丈七尺長一丈六尺相傳周世宗時有罪人鑄以贖罪今寺廢鐵獅亦殘闕〉水月寺〈在滄〉
〈州城北三里許後周廣順中建或云元時建明正統十年建千佛閣嘉靖中於下鑄三大佛〉崇
禧觀〈在天津縣三岔河口北岸初名香林院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高宗純皇帝廵幸〉
〈天津有 御製香林院詩五十三年 賜今額又 御書殿額曰上清昭貺〉 崇
真宫〈在青縣南廢興濟縣城中即真武廟明宏治十一年建〉
前提調官〈臣〉沈兆澐恭 纂輯
提調官〈臣〉王廣䕃恭 覆輯
校對官〈臣〉王式和恭 校
校對官〈臣〉沈維鈺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天津府〈三〉
︹名宦︺︹漢︺龔遂〈山陽南平陽人宣帝時為勃海太守時𡻕饑盜賊起遂乘傳至勃海界移書勅〉
〈屬縣悉罷逐捕盗賊吏諸持鉏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持兵者廼為盗賊遂單車獨行至府〉
〈郡中翕然盗賊悉平民安土樂業遂乃開倉廪假貧民選用良吏慰安牧養焉遂見齊俗奢侈好末〉
〈技不田作乃躬率儉約勸民務農桑令口種一樹榆百本䪥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五雞民有〉
〈帶持刀劒者使賣劒買牛賣刀買犢春夏趨田畝秋冬課收斂益畜果實蔆芡勞來循行郡中皆有〉
〈蓄積吏民皆富實獄訟止息〉陸康〈呉人靈帝時除高城令縣在邊陲舊制令户一人具弓弩〉
〈以備不虞不得行來長吏新到輒發民繕修城郭康至皆罷遣百姓大悦以恩信為治寇盗亦息州〉
〈郡表上其狀遷武陵太守〉楊璇〈烏傷人靈帝時為勃海太守有異政〉︹南北朝︺︹魏︺崔
休〈清河東武城人宣武𥘉為勃海太守下車先戮豪猾數人姦盜莫不擒翦清身率下部内安之〉
〈時大儒張吾貴名盛山東休招延禮接儒者稱之〉︹齊︺高浟〈神武第五子武定六年為滄州〉
〈刺史為政嚴察纎芥知人間事合境號為神明境内無盜政化為當時第一天保四年徴為侍中人〉
〈吏送别悲號有老公數百人相率具饌曰自殿下來五載民不識吏吏不欺民殿下惟飲此鄉水未〉
〈食百姓食聊獻薄蔬浟重其意為食一口〉︹隋︺令狐熙〈燉煌人高祖時拜滄州刺史時山東〉
〈承齊之敝户口簿籍𩔖不以實熙令自歸首至者一萬戸在職數年風教大洽稱為良二千石〉︹唐︺
薛大鼎〈汾陰人高祖時遷滄州刺史州境有無棣河隋末填廢大鼎浚治屬之海商賈流行〉
〈歌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昔日徒行今騁駟美哉薛公德滂被又疏長蘆漳衡三渠〉
〈洩汙潦水不為害〉解琬〈元城人武后時為滄州刺史為政引大體部人順附〉李乾祐
〈長安人拜滄州刺史强幹有聲〉姜思度〈魏人為滄州刺史于州東南浚二渠一注屯氏河一〉
〈注漳河并引浮水入海民賴其利〉穆凝〈河内人調鹽山縣尉安祿山反署劉道元為景城守〉
〈凝募兵斬之檄州縣并力捍賊〉周代選〈盧龍人為魯城令安祿山反率縣人拒戰死之〉烏
重允〈憲宗時為横海軍 節度使建言河朔能拒朝命者以刺史失權 鎮將領軍多威福也使刺〉
〈史得職大將雖有祿山思明之姦能據一州為叛哉臣所管三州輒還刺史職各主其兵固請廢景〉
〈州法制修立時以為宜〉殷侑〈陳州人文宗時拜義昌軍節度使時痍荒之餘侑單身之官與〉
〈下共勞苦以仁惠為治𡻕中流户俱襁屬而還遂為營田丐耕牛三萬詔度支賜帛四萬匹佐其市〉
〈初州兵三萬仰廪度支侑始至一𡻕自以賦入贍其半二載則周用乃奏罷度支所賜户口滋饒廥〉
〈儲盈腐上下便安〉︹五代︺︹漢︺王景〈萊州掖人為横海軍節度使乾祐初幽州民多渡關〉
〈求食至滄州境者五千人景善懷撫給田處之臨政不尚刻削民有過必面詰之不至大過即諭而〉
〈釋去入朝民遮道留不𫉬有截景馬鐙者〉︹宋︺趙鎔〈樂陵人太宗時知滄州完城塹嚴戰具寇〉
〈嘗數百𮪍至境聞有備即引去〉柴禹錫〈大名人太宗時知滄州勤於政治部民詣濱州列狀〉
〈以聞〉何承矩〈河南人端拱初知滄州節度副使甞論關南水利請于順安砦西開易河蒲口〉
〈導水東注于海築隄貯水爲屯田收地利以實邊設險固以防塞太宗嘉納之尋以爲河北縁邊屯〉
〈田使稻田廣斥民享其利〉李允則〈孟人真宗時知滄州廵視州境濬浮陽湖葺營壘官舍間〉
〈穿井泉未幾遼人來攻老幼皆入保而水不乏斵冰代礟遼人遂解去〉田京〈鹿邑人知滄州〉
〈招集流民爲之經畫除稅租凡増戸一萬八千〉李參〈須城人仁宗時知鹽山縣𡻕饑諭富室出〉
〈粟平其直予民不能糴者給以糠籺全活數萬人〉李夀朋〈緱氏人仁宗時知滄州地震壞〉
〈城郭帑庾壽朋以蓆爲屋督吏寀繕葺未數月復其舊括蕪田三萬頃縱民耕擇其壯者使習兵河〉
〈方北湧隨塞之夀朋度必東潰諭居民徙避後三縣四鎮果墊焉司馬光岀使薦其能〉孟元
〈洺州人仁宗時權知滄州民鬻鹽爲生𡻕荒鹽多不售民無以自給元度軍食有餘悉用以易鹽由〉
〈是民不轉徙〉張問〈襄陽人𤋮寕末知滄州自新法行問獨不阿時好嵗饑爲帝言民間常平〉
〈助役之苦語甚切直〉唐恪〈錢塘人大觀中知滄州河決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水去城得全乃〉
〈上疏請暫免保甲保馬呈閲及復諸縣租等第未報悉便宜罷行之〉︹金︺張大節〈五臺人世〉
〈宗時爲横海軍節度使郡境有巨盗久不𫉬大節設䇿擒之後河決於衞横流而東滄境有九河故〉
〈道大節即相宜繕隄水不爲害〉趙重福〈豐州人爲滄州鹽副使民煑鹵爲鹽賣以給食鹽官〉
〈往往杖殺之重福不忍殺人嵗滿課殿尚書右丞完顔匡三司使按楚琥知其事乃以𡻕荒薄其罰〉
〈 按楚琥舊作按出虎今改正〉︹明︺王彬〈永樂初知青縣以河決未及築隄禾稼盡沒痛不能〉
〈救投水而死屍漂入縣甬道吏民憐之遂于隄上建祠名曰神隄〉劉福〈重慶人成化間以山〉
〈東按察司副使備兵天津營造衞城有能名〉王之寀〈朝邑人萬厯間知慶雲縣縣當九河〉
〈下流𡻕有水患之寀相度地勢集民疏濬水不爲災民𫉬灌漑之利邑多荒地民不能耕爲買牛給〉
〈無力者邑人立祠祀之〉張文煥〈掖縣人崇禎間知青縣已𫑗城破死之〉
︹本朝︺王應春〈籍無考任天津遊擊順治三年土寇薛承旗居灣頭應春往捕𫉬其黨三人馬〉
〈一匹行近唐官屯賊偵知之率衆出劫鎗矢並發傷應春馬首馬驚入村被鉤落馬死又遊擊趙成〉
〈功𠞰土寇羅守宇力竭而死遊擊孔道興亦同時擊賊陣亡事 聞賜䘏各如例〉王廷
貴〈籍無考任滄州吏目順治三年滄州盜李翔羽肆刼廷貴率捕役鄉兵出捕至王官村賊百餘〉
〈驟至鄉兵失利廷貴遇害事 聞賜䘏如例〉張必科〈蓋州人順治四年知慶雲縣强〉
〈毅有志節受事未兩月宿弊盡革㑹土寇至必科率衆登陴捍禦賊至輒射殺之賊悉衆來攻必科〉
〈射斃數賊斷手傷擲弓曰命也城破自焚死 贈僉事〉李芳春〈蓋州人順治閒知慶雲縣〉
〈邑當殘破之餘芳春年少賊甚易之乃與鎮防郭天培等密謀勦捕賊黨二千餘人訓練鄉民皆知〉
〈守禦賊相戒不敢入境〉趙良棟〈寕夏人康熙十二年以總兵官鎮天津整隊伍勤簡練士〉
〈馬雄勁爲諸鎮最〉張奎祥〈華容人乾隆間知滄州嚴禁包納政聲大著修築南關隄岸州〉
〈人呼爲張公隄以升任去〉
︹人物︺︹漢︺雋不疑〈勃海人治春秋爲郡文學進退必以禮武帝末徴拜青州刺史昭帝初擢〉
〈京兆尹吏民敬其威信有男子詣北闕自謂衞大子詔公卿雜識視莫敢發言不疑後到叱從吏收〉
〈縛曰昔蒯瞶違命出奔輒拒不納春秋是之衞太子得罪先帝此罪人也遂送詔獄天子與霍光聞〉
〈而嘉之曰公卿大臣當用經術明于大誼由是名聲重于朝廷後致仕卒〉鮑宣〈高城人好學明〉
〈經哀帝𥘉徴爲諌大夫居位常上書諫爭其言少文多質是時丁傅子弟並進董賢貴幸宣上書切〉
〈諌帝以宣名儒優容之後拜爲司隸尋以罪下廷尉太學諸生千餘人守闕上書乃減死一等髠鉗〉
〈徙上黨王莽秉政隂除漢忠直臣不附已者遂遇害〉王調〈勃海人李固門生梁冀誣固與劉文〉
〈劉鮪共爲妖言下獄調貫械上書證固之枉太后明之乃赦固〉巴肅〈高城人察孝廉厯慎令貝〉
〈邱長皆以郡守非其人辭病去後拜議郎與竇武陳蕃等謀誅閹宦武等遇害肅亦坐黨禁錮中常〉
〈侍曹節後聞其謀收之肅自載詣縣縣令見肅入閤解印綬與俱去肅曰爲人臣者有謀不敢隱有〉
〈罪不逃刑遂害〉︹三國︺︹魏︺韓宣〈勃海人累官大鴻臚始南陽韓暨以夙德在宣前爲〉
〈大鴻臚及宣在後亦稱職故時人語曰大鴻臚小鴻臚前後治行曷相如〉︹晉︺石苞〈南皮人雅〉
〈曠有智局仕魏屢遷驃騎將軍武帝即位進位大司馬封樂陵郡公在位稱爲忠勤子崇官衞尉〉
刁彝〈饒安人父恊元帝時官尚書令死于王敦之難敦誅後彝斬讐人黨以首祭父墓詣廷尉〉
〈請罪朝廷特宥之由是知名仕至徐兗二州刺史〉︹南北朝︺︹魏︺刁廱〈協曽孫劉裕以〉
〈嫌誅刁氏廱奔姚興後歸魏以建威將軍討宋徙鎮濟陽賜爵東安伯後除薄骨律鎮將皇興中與〉
〈隴西王源賀中書高允並以耆年賜几杖劎履上殿性寛柔好尚文典手不釋書所著文百有〉
〈餘篇卒年九十五謚曰簡〉刁沖〈廱曽孫十三而孝慕過人家世貴逹從師于外自同諸生學〉
〈通諸經隂陽圖緯算數天文風氣之書當世服其精博性壯烈不畏强禦延昌中司徒高肇擅恣威〉
〈權沖抗表極言辭㫖懇直神䴥末襲爵東安侯卒諡安憲先生〉刁雙〈廱族孫少好學兼涉文史〉
〈為中山王英所知賞後中山王𤋮起兵誅元義事敗熙弟畧投命于雙雙藏䕶周年時購畧甚切畧〉
〈苦求南轉雙遣從子昌送逹江左明帝末為西兖州刺史盜悉擒𫉬州境清肅遷驃騎大將軍卒諡〉
〈清穆〉︹齊︺李〈南皮人家素貧常春夏務農冬乃入學年十六從浮陽李周仁受毛詩尚書章〉
〈武劉子猛受禮記常山房虯受周官儀禮漁陽鮮于靈馥受左氏又與州里楊元懿河間宗惠振等〉
〈結友詣大儒徐遵明受業潛居討論撰定孝經論語毛詩三禮義疏及三傳異同周易義例合三十〉
〈餘卷又刪正六藝經注中謬字名曰字辨仕終國子博士〉︹隋︺王伽〈章武人開皇未為齊州行〉
〈參軍被州使送流囚李参等七十餘人詣京師行次滎陽伽憐其辛苦盡脱去枷鎖與期曰某日當〉
〈至京師流人咸悦依期而至帝聞異之召伽及流人賜宴殿廷而赦之詔曰使官盡王伽之儔人盡〉
〈李參之輩刑措不用其何遠哉於是擢伽為雍令政有能名〉︹唐︺許法慎〈清池人甫三嵗〉
〈已有知時母病不飲乳慘慘有憂色或以珍餌詭悦之輒不食還以進母後母䘮常廬墓天寶中表〉
〈其閭〉高適〈滄州人明皇時舉有道科肅宗時累擢諫議大夫氣敢言權近側目李輔國惡之〉
〈岀為蜀彭二州刺史後為西川節度使徴入為散騎常侍封勃海縣侯卒諡曰忠適尚節義以功名〉
〈自許為政寛簡所莅人便之年五十始為詩即工每一篇已好事者輒傳布〉賈耽〈南皮人天〉
〈寶中舉明經補臨清尉累進汾州刺史政有異績貞元九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魏國公順宗〉
〈立進檢校司空左僕射卒謚元靖耽嗜觀書老益勤尤悉地理譔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古郡國題〉
〈以墨今州縣以朱刋落疏舛多所釐正又著貞元十道錄為相十三年檢身勵行每歸第對賓客無〉
〈少倦家人近習不見其喜愠世謂淳德有常者〉高元裕〈勃海人第進士召為右補闕敬宗時〉
〈宦豎放大臣不得進見元裕切諫累進中書舍人鄭注入翰林元裕當書命乃言以醫術侍注愧〉
〈憾貶閬州刺史注死復授諌議大夫進御史中丞厯山南東道節度使封勃海郡公元裕性勤約通〉
〈經術敏于為吏巖巖有風采推重于時自侍講為中丞文宗難其代元裕表言兄少逸才可任因命〉
〈之少逸既代稍進給事中出為陜虢觀察使以兵部尚書致仕〉︹宋︺劉遇〈清池人少魁梧有膂〉
〈力宋初以瓊州團練使從征太原累遷洮州觀察使征江南㑹諸路兵破吳兵三萬于皖口擒其將〉
〈朱令贇王暉等𫉬戎器數萬金陵平錄功加領大同軍節度使卒贈侍中〉賈黄中〈南皮人唐〉
〈相耽四世孫方五𡻕父玭每旦令正立展書卷比之謂之等身書課其誦讀六𡻕舉童子科十五第〉
〈進士累判太常禮院多識典故每詳定禮文損益得中號為稱職太平興國二年知昇州按行署中〉
〈得金寶數十匱皆南唐宫閣中遺物即表上之帝嘉其廉恪召還知制誥遷翰林學士兼掌吏部選〉
〈品藻精當官至參知政事黄中性端謹能守家法廉白無私多知臺閣故事薦引當世文行之士未〉
〈嘗自言有文集三十卷〉索湘〈鹽山人開寶進士釋褐鄆州司理參軍齊州有大獄連逮者千〉
〈五百 人有司不能決湘受詔鞫 事隨以白 真宗時累官 河北轉運使終知廣州湘 長于吏治 厯邊郡〉
〈所至 必廣儲蓋為備豫計出入 軍旅閒頗著能名〉胡 元興〈滄州 人母死土成 墳太平興〉
〈國中旌表門閭〉張凝〈無棣人真宗時任北作坊使屢破遼兵遷邠寕環慶靈州路副部署兼安〉
〈撫使邊境𫉬安澶淵之役遼人北 歸所過侵掠以凝為縁邊安撫使躡其後乃不敢 畧奪凝忠勇好〉
〈功名累任 西北善訓士 卒賞賜多以犒 軍家無餘貲子昭逺 年十六凝與 遼戰挺身陷敵 昭遠從行〉
〈即單騎疾呼 突入陣中掖凝出左右披 靡不敢動〉張 知白〈清池人幼篤學中進士第累遷〉
〈京東轉運使 時羣臣賀瑞星知白以為人 君當修德應天因陳 治道之要帝謂宰臣曰知白 可謂乃〉
〈心朝廷矣拜給事中參知政事王欽若 為相議論多相失因稱疾辭位仁宗時以工部尚 書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知 白在相 位慎名器無毫髮私雖顯貴清約如寒士 卒贈太 傅中書令諡文節知白九〉
〈𡻕其 父終邢州殯于佛寺及遼寇河北寺宇頽廢殯不 可辨知白既登第徒行訪得之其衣衾皆可〉
〈驗衆歎其誠孝〉李之純〈無棣人舉進士𤋮寕中累官成都路轉運使成都𡻕發官米六千石〉
〈捐直與民言者謂惠下損上之純言蜀人恃此為生奈何奪之事遂止累遷御史中丞疏救蘇軾蘇〉
〈轍被論誣妄為劉拯所劾出知單州從弟之儀能為文尢工尺牘登第幾三十年乃從蘇軾於定州〉
〈幕府厯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金︺師安石〈清州人承安中進士補尚書省令史宣宗〉
〈南遷留平章完顔承暉守燕都承暉將就死以遺衆托安石使赴行在安石閒道走汴帝嘉之擢樞〉
〈密院經厯官至大中累遷尚書右丞臺諫劾近侍張文夀張仁夀李麟之安石亦論列三人不巳帝〉
〈怒甚有㫖切責數百言安石驟任用遭摧折及卒帝甚惜之〉陳岢〈滄州人大安初進士天興〉
〈閒為右司諫遇事輒言無少隱及汴京被兵屢上封事言得失切中時病時相錫占哈什等沮之䇿〉
〈不行識者惜焉 錫占哈什舊作赤盞合喜今改正〉︹元︺張榮〈清州人從金太保明安降元後〉
〈領軍匠從征西域諸國至木倫河不能渉帝召問濟河之䇿榮請造舟以一月為期乃督工匠造船〉
〈百艘遂濟河帝嘉其能累升鎮國上將軍 木倫河舊作莫蘭河今改正〉劉正〈清州人少讀書〉
〈習吏事累官至中書右丞多所建白仁宗初政風動天下正與諸老臣陳贊之力居多拜榮祿大夫〉
〈平章政事卒諡忠宣〉陳顥〈清州人幼頴悟日記誦千百言以薦入宿衞尋為仁宗潛邸説書日〉
〈開陳古聖賢君艱貞之道拜集賢大學士時伺帝燕閒輒取聖經所載大經大法有切治體者陳之〉
〈每見嘉納後辭祿家居文宗立復起為大學士卒追封薊國公諡文忠顥岀入禁闥數十年樂談人〉
〈善而惡聞人過士大夫因其薦拔以至顯列有終身莫知所自者〉楊乘〈滄州人至正初為介〉
〈休縣尹民饑為盜乘招之皆棄兵願為良民累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免官寓居松江張士誠〉
〈入平江遣張經招乘乘讓經平日讀書云何經俯首不能對經促行急乃整衣冠自經死〉︹明︺馬
昂〈滄州人永樂中舉人正統時累遷副都御史參贊甘肅軍務討平赤斤𫎇古罕東等衞蕃族擒〉
〈索諾穆巴勒等自是不敢犯邊景泰初總督兩廣平蠻寇進兵部尚書尋命總督陜西未行㑹曹欽〉
〈反昂討平之加太子太保終户部尚書卒謚恭襄 索諾穆巴勒舊作鎖南奔今改正〉王翺
〈鹽山人永樂進士正統時厯官都御史出鎮撫江西陜西改督遼東軍務又改兩廣皆有異績景泰〉
〈末為吏部尚書英宗復辟眷顧益厚召對便殿稱先生而不名翺為人剛明廉直國奉公忘情恩〉
〈怨為時名臣成化初卒贈太保諡忠肅〉强珍〈滄州人成化進士知涇縣奏減賦額民為立祠〉
〈擢御史巡按遼東劾奏廵撫陳鉞罪忤汪直謫戍遼東直敗復官宏治時官南京右通政〉向化
〈靜海衞人父上為衞指揮坐罪憤而投海死化求屍不得亦投海死巳而與父屍並浮出衆收葬之〉
殷尚質〈天津衞人嘉靖中襲指揮僉事厯太原大同參將擢遼東總兵遇敵赴鬬兵盡援絶〉
〈殁於陣贈少保諡忠愍〉
︹本朝︺王正志〈靜海人順治初以僉都御史廵撫延綏軍政修明邊境乂安姜瓖叛正志檄諸〉
〈將固守參將王永疆開門納賊正志死之 詔贈左都御史廕一子〉周天命〈天津人順〉
〈治初為天津參將土寇莽塞等聚衆肆掠天命率兵赴𠞰力戰而死事 聞優卹廕其弟明命〉
〈都司經厯〉王顯謨〈天津人為漳州府同知海寇陷城被執不屈賊怒埋其身露首餓死〉
〈 詔贈按察司副使〉李尚賢〈慶雲人順治閒土寇圍城尚賢突圍出赴鹽山求援道遇賊被〉
〈執紿曰我能開門納衆賊信之隨至城下尚賢大聲語城上人曰奉使無狀為賊所執今死矣賊單〉
〈弱諸軍幸堅守無慮也賊怒殺之〉勵杜訥〈靜海人學問淵通尤工書法以諸生恭繕〉
〈世祖章皇帝實錄議敘授福寕州同未赴賜六品俸入直 内廷㝷授翰林院編修累遷〉
〈刑部侍郎岀入 禁闥二十餘年小心慎密卒諡文恪雍正九年 詔贈太子太傅禮部尚書〉
〈人祀賢良祠〉陳奉勅〈滄州人以父喪廬墓 旌〉隋光啟〈天津人為永州衞守備康〉
〈熙二十七年湖廣督標裁兵夏逢龍糾衆倡亂光啟嬰城固守力竭而死事 聞贈卹如例〉
勵廷儀〈杜訥子康熙進士授編修累遷刑部尚書 世宗憲皇帝御書矜慎平恕額〉
〈 賜之加太子少傅調吏部尚書卒諡文恭入祀賢良祠〉柴堪棟〈南皮人諸生性至孝〉
〈父母皆年登九十色養備至友愛庶弟以所應得産讓之卒入祀鄉賢祠〉俞金鼇〈天津人乾〉
〈隆武進士授侍衞洊升肅州鎮總兵辦理伊犁屯田收穫豐裕擢烏嚕木齊都統四十九年任甘肅〉
〈提督固原囘民李化玉等滋事𠞰平之旋調湖廣調直隸未起程適辰州勾補寨苗人石滿宜等聚〉
〈衆倡亂金鼇聞報馳往擒首犯燬賊巢仍留湖廣以病乞休加左都督卒〉周大綸〈天津人貢〉
〈生任彰化縣丞乾隆五十二年逆匪林爽文滋事罵賊被戕又張芝馨南皮人任彰化縣竹塹廵檢〉
〈同時遇害事 聞均卹廢如例〉黄應文〈天津人以經厯署巴東縣事嘉慶元年邪匪聶〉
〈人傑等滋事應文㑹營弁督勦屢有殱𫉬後追擊林之華黨匪於長陽縣之查角石㑹大雨賊圍甚〉
〈急應文手刃數人以衆寡不敵與其子廪生掞並殁於陣事 聞加等議卹〉章潮〈天津〉
〈人任四川長夀縣典史嘉慶二年教匪突至擊賊陣亡事 聞議卹如例〉劉揮〈慶雲人武〉
〈進士任甘肅守備嘉慶四年於鞏昌府什川鎮擊賊陣亡事 聞議卹如例〉
︹列女︺︹漢︺雋不疑母〈不疑爲京兆尹每行縣錄囚徒還其母輒問不疑有所平反活幾何〉
〈人苟不疑多所平反母喜笑爲飲食語言異於他時或無所岀母怒爲之不食故不疑爲吏嚴而不〉
〈殘〉鮑宣妻桓氏〈勃海桓氏女字少君宣常就少君父學父奇其清苦以女妻之裝送〉
〈甚盛宣不說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輓鹿車歸鄉里拜姑禮畢提甕出汲修行婦〉
〈道鄉稱之〉︹唐︺趙氏女〈滄州鹽院吏趙璘之女咸通六年璘犯罪應死將刑女請隨父〉
〈死自訴七𡻕喪母父長育之辭㫖甚哀鹽使崔據義之遂具以聞詔嘉之且減璘死〉︹宋︺賈玭
妻王氏〈黃中母也黃中參知政事太宗召見其母命坐謂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詩賜之〉
〈頒賜甚厚黃中改知澶州陛辭上謂侍臣曰朕甞念黃中母有賢徳七十餘年未覺老每與之語甚〉
〈明敏後黄中卒旣葬母入謝上賜白金三百兩謂之曰勿以諸孫爲念朕當不忘也〉︹元︺劉平
妻胡氏〈滄州人至元閒平當戍𬃷陽軍攜家以行夜宿沙河有虎銜平去胡氏拔刀追及斫〉
〈虎扶平扺陽城以傷卒事聞詔卹其母子仍旌異之〉︹明︺樊德華妻楊氏〈靜海人正〉
〈徳間流賊陷靜海虜氏怒罵賊以金帛誘之終不屈遂遇害屍僵立不仆〉陳俞妻賈
氏〈慶雲人正德六年兵變值舅病卒家人挽之去氏痛哭曰舅尚未歛婦何惜一死兵至縱火迫〉
〈之出罵不絶口刃及身無完膚與舅屍同燼年二十五〉馬氏女〈青縣人崇禎十二年兵變〉
〈女年十六逼不從遇害〉王文棟妻劉氏〈鹽山人崇禎已卯兵變攜女避地窖中兵〉
〈搜得欲犯之氏投地詈罵母女同被戕〉馬斯臧妻姜氏〈慶雲人結縭甫三月斯臧〉
〈卒氏欲從死不得㑹祭墓姑令小姑與之偕氏紿小姑曰燎𥿄用薪可往採之小姑行氏遂縊于墓〉
〈側〉
︹本朝︺馮鼎錫妻朱氏〈天津人夫亡守節撫成立順治年閒 旌〉李廷楨
妻王氏〈滄州人夫亡守節姑卧病九年朝夕侍牀褥無少怠康𤋮年閒 旌〉宋文元
女〈天津人遇盗夜入執逼不從與祖母劉氏同遇害同縣烈婦張庚錫妻陳氏張大妻張氏皆守〉
〈正戕均康熙年閒 旌〉曹氏〈天津人夫王國士貧而無行利里豪馬榛金逼妻與榛苟合曹〉
〈憤恚痛哭投水死同縣節婦邢國琦妻宫氏韓韶妻汪氏李嶲妻邢氏劉慎妻郎氏均康熙年閒〉
〈旌〉沈繼元妻徐氏〈天津人夫亡守節勤紡績以事舅姑無子繼姪世英為嗣敎育〉
〈成立克振家聲同縣節婦于允科妻龎氏張國紀妻李氏張廷宣妻申氏張鳳鳴妻婁氏王馨芝妻〉
〈李氏邢大成妻張氏林遷妻沈氏武廷豫妻魯氏王士英妻胡氏劉機妻李氏王克家妻周氏張濤〉
〈妻王氏王極妻于氏俞天覆妻穆氏張峒詹妻林氏張嵋詹妻靳氏李天生妻王氏王應祥妻鄧氏〉
〈靳廷檜妻白氏靳乾健妻陳氏李萃妻張氏孔行祚妻王氏符鍾奇妻任氏均於雍正年閒 旌〉
邊楷妻周氏〈静海人夫亡無子以嗣子託伯叔自縊以殉雍正年閒 旌〉趙鏊
妻張氏〈南皮人年十九夫亡家貧紡績養姑鞠遺腹子成立守節七十年雍正年閒 旌〉
張氏女〈天津人𡻕貢生廷琦女幼讀書許字王琈琈殁女聞訃投水死乾隆年閒 旌〉高
而恭妻孫氏〈天津人而恭為諸生早亡家貧勤女紅以養翁姑翁疾篤不能延醫氏割〉
〈股和羹以進撫遣口授詩書後成名同縣節婦高立長妻李氏許履中妻王氏賈廷瓚妻宋氏王〉
〈國泰妻蘇氏傅珣妻宋氏劉文煥妻李氏倪世貴妻李氏曽世爵妻吉氏劉景玉妻殷氏劉景雲妻〉
〈李氏劉成名妻王氏劉國燦妻于氏張景妻章氏蘇文祿妻賈氏倪以端妻王氏楊仁滋妻李氏唐〉
〈樂山妻黃氏唐裔籙妻袁氏李培元妻裴氏周岐昌妻劉氏楊瑞琳妻王氏黄寶妻閻氏王元杰〉
〈妻靳氏鄭友汲妻武氏王承緒妻丁氏崔𥙿民妻王氏楊溥妻李氏沈名楊妻唐氏繆大超妻傅氏〉
〈李榮秀妻張氏張暢妻解氏梅珽妻劉氏劉源泗妻李氏姚詔妻張氏聞重望妻武氏解洲妾田氏〉
〈高巖妻岳氏王權妻解氏李毓蕊妻張氏李毓英妻季氏陳一酉妻董氏鍾繼祚妻李氏劉富祥妻〉
〈閻氏 沈 元焜 妻程氏 袁進舉妻梁氏李鑑 妻楊 氏劉恂 妻 李氏 李文魁 妻張氏解良東妻沈 氏王 錡〉
〈妻劉 氏單文 錦妻趙氏 劉友 益妻梁氏靳世法妻劉氏 陳文炳 妻周氏陳 立妻 李氏王暠繼妻侯氏〉
〈魏璞妻 郝氏 郝剛妻鄭氏 郝廷瑜妻吕 氏郭理志妻陳氏 關容 妻孟氏傅有 仁妻徐氏孫 寶凝妻翟〉
〈氏繆承 恩 妻王氏李汝嶠妻胡氏郭應第妻鄧氏郭鏸妻 徐 氏陸四謙妻徐氏李塏妻王氏曹世佩〉
〈妻柴氏 楊汾 妻谷氏陶宏淑 妻師氏張有恭妻馮氏鄭必 濟妻 蕭氏王埰妻呉 氏李永錫妻趙氏黄〉
〈焞妻馮 氏 劉 漢煜妻趙 氏柴宏勲妻魯氏趙連璧妻王氏 趙 完 璧妻石氏 趙都妻趙氏許敬祖妻宋〉
〈氏 張延詡 妻 馮氏宋廷桂 妻李氏汪美妻鄭氏汪炡 妻李氏 張 朝樞妻陳氏 張棟妻柳氏邢昌言妻〉
〈王氏 楊篤 慶 妻楊氏陳所養妻韓氏劉慶宏妻宣氏吳 應賓 妻 林氏孟宗尹妻蔣氏楊懋禧妻王氏〉
〈陸暉妻丁 氏 趙應貞妻 李氏張夢周妻吕氏張英妻馮氏王 思 哲妻孫氏 沈可成妻董氏姜萬㨗妻〉
〈王氏 辛念恒 妻劉氏漆生色妻李氏倪光國妻何氏母 槐慶妻 張氏母光瑜妻靳氏姜承美妻劉氏〉
〈張 書 紳 妻 楊 氏 倪 光 棨 妻 謝 氏 張 汝 弼 妻 周 氏李先 登 妻 于 氏 秦 守 安 妻 靳 氏 詹 金 妻 劉 氏 于 滋妻〉
〈羅 氏 韓再 㨗 妻 朱 氏 湯 橋 妻 穆 氏 馬 永 堅 妻 胡 氏胡 妻陳 氏 汪 文 紀 妻 楊 氏 汪 文 鋭 繼 妻 鄭 氏 于〉
〈 翰 妻 吉 氏 張 國 臣 妻 李 氏 張 鑄 妻李 氏 張 我實妻 王 氏 耿 全 德 妻 張 氏 王 銘 新 妻 張氏 于 起 泮妻〉
〈嚴 氏 于 崇 文 妻 陸 氏 張 恂 繼 妻 侯 氏 孫 天 職 妻蕭氏 劉 祺 妻 彭 氏 趙 某 妾 裘 氏 張 我 德 妻 馮 氏閻〉
〈世 英 妻 王 氏 詹 嶽 妻 孫 氏 周 氏 劉 玖 妻 靳氏 魏星士 妻 王 氏 章 紹 學 妻 李 氏 王 之 臣 妻 田 氏王 言妻〉
〈趙 氏 張 劍 妾 郭氏 楊 文 妾 郭 氏 牛 奭 妻 李氏 烈 婦金 振 妻 丁 氏 阮奇 玉 妻 諸 氏 程 氏 陶 氏 關品 未 婚〉
〈妻 呉 氏 張 有 名 聘 妻 邢 氏 貞女 梁 氏 女 均 乾 隆 年 閒 旌〉殷 氏〈天 津 人 父 早 喪兄 外 出 家 赤 貧〉
〈其 母 為 媒 妁 所 賺 年 十 六 配 邢 文 貴 為 繼 室其 姑趙 氏 有 滛 行 先 娶 于 氏 女 强 逼 繼 其 醜 不 從逐 去〉
〈繼 娶 烈 婦 伶 仃 苦 謂 可 以 氣 指 頣 使 也 婦貞 潔不 少 許 姑 屢 加 捶 楚 守 志 愈 堅 夫 姑 合 謀 乃淋 以〉
〈沸 水 熨 以 炮 烙 膚盡 潰 爛 志 益 不 移死 之 日 身 無 完 膚乾 隆 年 閒 旌〉吳 之奮妻竇
氏〈靜海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施延慶妻李氏馬呈國妻劉氏胡偉人妻姚氏劉標妻張氏谷化〉
〈鶴妻劉氏劉起沛妻于氏王士吉妻胡氏任典妻李氏劉榜妻李氏高緝雍妻蕭氏任俊妻高氏任〉
〈作哲妻張氏胡淶妻施氏張九經妻華氏劉舜年妻張氏尚禮妻蕭氏劉又足妻杜氏楊基深妻劉〉
〈氏張雲行妻杜氏朱妻夏氏于其澤妻邊氏高光族妻邊氏翟致逺妻劉氏邊嶠妻趙氏竇超妻〉
〈管氏齊士凱妻蕭氏劉選賓妻張氏姜珣妻胡氏姜維凝妻邊氏鄭萬璋妻李氏烈婦鄭萬鵬妻高〉
〈氏貞女金氏王氏均乾隆年閒 旌〉趙文玢妻車氏〈青縣人夫亡孝事翁姑姑病嘗〉
〈焚香夜禱願以身代撫嗣延祀同縣節婦齊公瑄妻孫氏倪子元妻姚氏張鏞妻解氏陳舒妻卞氏〉
〈蘇光宗 妻提氏姚元濬妻段氏馬敬止妻顧氏姚師郊妻 李氏姚念虞妻張氏陳元瓛妻姚氏姚景〉
〈遂妻陳氏蕭繼楊妻劉氏張麟生妻只氏王煜妻張氏張无㑹妻郝氏龎士華妻許氏陳仁妻郭氏〉
〈白瑞妻林氏郭寛妻李氏馬汝拜妻姚氏林偉妻張氏梁坦妻張氏烈婦李五妻劉氏均乾隆年閒〉
〈旌〉邱濬妻呉氏〈滄州人夫殁事孀姑盡禮姑亡哀毁䘮明同州節婦呉秉秀妻蘇氏〉
〈吕王諟妻王氏劉永元繼妻馬氏曹㑹璟妻吳氏張漢妻張氏陳聖震妻張氏戴寛妻胡氏袁勃妻〉
〈張氏呉重熹妻李氏張六徳妻李氏王九長妻吕氏劉鳳妻孟氏孫之綸妻袁氏白文鉽妻張氏左〉
〈方煇妻王氏張文德妻宋氏姚夢兆妻賈氏戴珽妻姚氏宋之傑妻王氏均乾隆年閒 旌〉吉
祿圖妻吳氏〈滄州駐防披甲𫎇古人夫亡守節乾隆年閒 旌〉趙守福妻
張氏〈南皮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王超妻秦氏翟有量妻許氏葉選妻劉氏均乾隆年閒 旌〉
張印利女桂姐〈鹽山人守正捐軀同縣節婦趙元棟妻王氏韓咨妻趙氏趙果妻王〉
〈氏胡士美妻王氏于廷佐妻韓氏劉文徽妻張氏烈婦王文成妻韓氏傅承先妻劉氏張得財妻邵〉
〈氏均乾隆年閒 旌〉韋小喜女〈慶雲人年十三遇暴不從投井死同縣節婦鄧鈞妻鄒氏〉
〈胡達先妻陳氏李資深妻王氏馮芳妻鄧氏馮蕙妻魏氏王者興妻張氏張翔鳳妻姚氏劉夢燕妻〉
〈孫氏齊兆麟妻李氏馬驄妻胡氏孫貴榮妻韓氏張燦妻陳氏陳鑑妻路氏均乾隆年閒 旌〉徐
東鸞妻金氏〈天津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齊旺興妻羅氏華芝妻徐氏李述妻王氏邊〉
〈二益妻張氏呉國政妻王氏楊連繼妻齊氏楊瑚繼妻湯氏趙立誥妻徐氏李永凝妻劉氏黄元植〉
〈妻王氏楊瑚妾張氏王之烑妻俞氏姜鐸妻許氏蕭經妻穆氏田德運妻鄭氏顧守富妻呉氏趙龍〉
〈光妻王氏田福妻蘇氏畢浩妻范氏于相妻郭氏主紀妻楊氏世義妻張氏張吉仁妻李氏楊瑞〉
〈圖妻劉氏張可遠妻章氏孟永烈妻張氏侯國楨妻吉氏王德孚妻汪氏俞本妻張氏符景灝妻趙〉
〈氏陸四澤妻王氏杜興基妻安氏施煥妻張氏陳九思妻張氏楊永甡妻劉氏沈元慶妻欒氏諸廷〉
〈標妻劉氏金寶妻吕氏魏兆鯨妻蔡氏張植妻姜氏侯言妻郝氏西仲祥妻許氏趙世紳妻王氏蕭〉
〈啟昌妻張氏竇永麟妻趙氏查克紹妻金氏王世忠妻崔氏竇文㑹妻董氏沈雲俊妻王氏郭樹〉
〈妻竇氏趙之佺妻丁氏潘繩妻江氏李蟠奇妻張氏邵焕妻王氏孟永位妻邢氏高際昌妻禇氏李〉
〈廷文繼妻劉氏金思敬繼妻馬氏王甲繼妻汪氏張民信繼妻毛氏劉國棟妻張氏靳鶴齡妻王氏〉
〈徐尚達妻張氏張澍妻路氏楊㨗妻李氏鄭瑞妻趙氏高文定妻劉氏高希仲妻于氏顧弼妾吳氏〉
〈邵華淳妾霍氏龍筠妻阮氏孫士毅妻吳氏侯漢妻閻氏楊繼雲妻谷氏傅毓麟妻李氏范錫光妾〉
〈趙氏王福寛妻陳氏張桓妻蓋氏王自成妻李氏沈家相妻邵氏段成式妻張氏段秉義妻龔氏韓〉
〈鏻妻沈氏段成徳妻劉氏張雙全妻穆氏徐著妻牛氏馬徳從妻章氏烈婦祁遇春妻高氏王德妻〉
〈李氏張趙氏李朱氏邵梁聘妻王氏韓李妻張氏均嘉慶年閒 旌〉邊氏女〈静海人字蕭長〉
〈庚未嫁夫亡矢志守貞同縣節婦張奉藻妻林氏姜岣妻胡氏姜維凝妻邊氏姚永瀚繼妻趙氏岳〉
〈天緯妻王氏南有功妻秦氏薛成性妻劉氏薛穎華妻戴氏沈廣業妻何氏李璣衡妻毛氏劉廷鎮〉
〈妻張氏楊緒妻張氏邊循妻劉氏張文魁妻邢氏鄭士端妻郭氏烈女陳二姐董愛姐房煥姐陳尚〉
〈志女均嘉慶年閒 旌〉周世興妻張氏〈青縣人夫亡守節同縣節婦賈光照妻段〉
〈氏司極妻劉氏王文明妻董氏沈廣業妻何氏姚恩德妻張氏烈婦孫八妻昝氏均嘉慶年閒 旌〉
高氏女〈滄州人守正捐軀同州節婦張樹萱妻李氏袁紀妻薛氏遲毓芳妻劉氏劉福德妻〉
〈張氏遲捷妻張氏劉廷瑑妻沙氏劉玉笏妻陳氏烈婦李二妻徐氏均嘉慶年閒 旌〉賽尚
阿妻張氏〈滄州駐防披甲滿洲人夫亡守節又忠福妻趙氏皓月妻祁氏扎克桑阿妻潘〉
〈氏永亮妻傅氏均嘉慶年閒 旌〉張裕慧妻王氏〈南皮人夫亡殉節同縣節婦張〉
〈壁震妻章氏均嘉慶年閒 旌〉趙俊妻王氏〈鹽山人守正捐軀同縣節婦張用荃妻韓〉
〈氏竇翊妻劉氏均嘉慶年間 旌〉楊廷臣妻宋氏〈慶雲人守正捐軀同縣烈婦宗〉
〈立妻呉氏均嘉慶年閒 旌〉
︹仙釋︺︹金︺劉德仁〈滄州人始生有光照一室及長讀書通大義㑹宋靖康之亂徙居鹽山太〉
〈平鄉有老者授以道徳要言投筆一枝而去自是學大進大定初詔居京師天長觀賜號東岳真人〉
︹土產︺簟〈唐書地理志滄州土貢葺簟寰宇記滄州土產水葱蓆莞蓆細文葦蓆〉柳箱〈唐書〉
〈地理志滄州土貢寰宇記滄州土産五色柳箱〉鹽〈漢書地理志章武縣有鹽官寰宇記滄州土産〉
〈衞志天津滄州鹽山等處俱有鹽場〉酒〈出滄州州志有菊酒時酒東陽酒等名〉蔓荆子
〈南皮縣出〉毫〈寰宇記滄州土産〉翠雀〈通志翠雀多生水際似麻雀而小毛羽綠翠可〉
〈愛〉蠏〈唐書地理志滄州土貢糖蠏天津衞志秋閒肥美味甲天下又産海蛤〉魚〈天津帶河〉
〈面海鱗族極饒囘網魚最稱肥美俗呼鮰鰉以其不受釣餌遇網即囘故名羊魚形圓尾似羊尾巨〉
〈羅魚細鱗多刺俗呼為騰香魚鍼魚其形似鍼比目魚俗呼為鞋底魚春時河豚上市尤多朱𢑴尊〉
〈河豚歌天津之水連北七十二沽漩迴汀是也又産鮝石首皆其尤者〉蟶〈通志蟶以潮退取之〉
〈府志天津産裙帶蟶極美〉蝦〈舊志出天津色白者為銀米小而紅者為金鈎米 按舊志載唐書〉
〈地理志滄州土貢絲 布宋史地理志清州貢絹寰宇記滄州土產綿綾 今皆不甚流播閒有土布土〉
〈綾質 殊 麤劣謹 附 記〉
前提調官〈臣〉沈兆澐恭 纂輯
提調官〈臣〉王廣䕃恭 覆輯
校對官〈臣〉王式和恭 校
校對官〈臣〉沈維鈺恭覆校
大清一統志
正定府〈在直隸省治西二百九十里東西距四百六十五里南北距三百七十里東至河間府景〉
〈州界二百七十五里西至山西平定州盂縣界一百九十里南至順徳府唐山縣界二百里北至保〉
〈定府唐縣界一百七十里東南至山東東昌府武城縣治三百四十里西南至山西平定州界二百〉
〈五十里東北至保定府祁州治二百里西北至山西代州五臺縣治四百五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
〈六百一十里〉
︹分野︺天文昴畢分野大梁之次
︹建置沿革︺禹貢冀州之域春秋屬晉戰國屬趙秦爲
鉅鹿郡地漢高祖置恒山郡〈治元氏縣〉後改曰常山郡
〈張晏口恒山在西避文帝諱故改曰常山〉元鼎四年分置真定國〈治真定縣〉
俱屬冀州後漢建武十三年省真定入常山國晉
仍為常山郡〈移治真定〉屬冀州後魏因之後周宣政元
年於郡置恒州隋開皇初廢郡存州大業初復改
州為恒山郡唐武徳初復為恒州天寶元年復曰
置成徳軍節度使興元元年升都督府元和十五
年改曰鎮州〈避穆宗名改天祐二年避朱全忠父諱改成徳軍為武順軍王鎔附於晉〉
〈復為成徳軍〉五代後唐初建北都尋罷改州為真定府
晉天福七年復曰恒州〈又改軍曰順國開運三年遼號為中京〉漢仍
曰鎮州尋復為真定府周又為鎮州宋復曰真定
府常山郡成德軍節度為河北西路治金因之元
曰真定路置總管府屬中書省明洪武初復曰真
定府直隸京師
本朝初因之雍正元年改名正定府領州五縣二十
七〈雍正二年升冀趙深定晉五州為直𨽻州以南宫等十七縣分屬之十三年以晉州及所屬無〉
〈極稾城二縣並定州之新樂縣復來屬〉今領州一縣十三
正定縣〈附郭東西距四十二里南北距七十里東至稾城縣界十二里西至平山縣界三十〉
〈里南至𫉬鹿縣界二十五里北至新樂縣界四十五里東南至稾城縣界十二里西南至𫉬鹿縣界〉
〈二十五里東北至稾城縣界四十里西北至靈夀縣界三十里本戰國時中山國東垣邑秦置東垣〉
〈縣漢高帝十一年更名真定屬常山郡武帝元鼎四年置真定國治此後漢屬常山國晉為常山郡〉
〈治 後魏屬常山郡北齊復 為郡治後 周兼 為恒州治 隋為恒山郡治唐初復 為恒州治 載𥘉 元年改〉
〈曰中山 神龍 元 年復曰真定長後為鎮州治五代因之 宋金 皆 為真定府治元為真定路治明為〉
〈真定府治本朝因之〉 井 陘縣〈在府西南一 百三十里 東西距九十五里 南北距一 百三〉
〈十里 東至𫉬鹿 縣界六十里西至山西 平定州界三十 五里南至 贊皇縣界六十里北至 平山縣界〉
〈七十里 東南至元氏縣治一 百二 十里西 南至平定州治 一百二十里東北至 平山 縣治八 十里西〉
〈北 至山 西盂縣治二百五十里漢置井陘縣 屬常山 郡後 漢至晉魏因之北齊改置井陘縣於 石邑〉
〈廢故 縣入之隋開皇六年復置十六年於縣置井州大 業初州廢仍屬恒山郡義寕元年又於縣置〉
〈井陘 郡唐武德元年復曰井州 貞觀十七 年州廢仍屬 恒州宋屬真定府熙寕六 年省入𫉬 鹿平山〉
〈八 年復置金天㑹七 年於縣置威州亦曰陘 山郡元 憲宗二年徙州治 洺水以縣屬焉明初還 屬真〉
〈定 府 本朝 因之〉𫉬 鹿縣〈在府西南六十里東西 距四十五里南北距七十五里 東至正〉
〈定縣界 三十五里 西至井陘縣 界十里南至元氏縣界五 十里北至 平山縣界二 十五里東南至欒〉
〈城縣治七十里西 南至 井陘縣 治七十里東北至正定縣治六十里 西北 至平山 縣治六十里本戰〉
〈國中山國石邑後屬趙漢置石邑縣屬常山郡後漢省晉復置仍屬常山郡後魏因之北齊廢井陘〉
〈改石 邑曰井陘隋開皇六年復曰石邑十六 年析置鹿 泉縣並屬井州大業初復省鹿泉入石 邑屬〉
〈恒山郡義寕初改 置恒山 郡於石邑縣復置鹿泉縣屬焉唐武德四 年徙恒 州治真定以石邑為屬〉
〈縣而鹿泉縣屬井州貞觀十七年廢井州以 鹿泉縣屬恒州至德初改鹿泉曰𫉬鹿宋開寳六 年省〉
〈石邑縣入 焉屬真定府金興定三年升為鎮寕州元初曰西 寕州太宗七年復為𫉬鹿縣屬真定路〉
〈明屬真定 府 本朝因 之〉元 氏縣〈在府西南九十里東西 距七十八里南北距六十里 東至〉
〈趙州界十八里西至井陘縣界六十里南 至趙州高邑縣界二十里北至𫉬鹿縣界四十里 東南至〉
〈高邑縣治三十五里西南 至贊皇縣治三十五里東北至欒城縣治三十五 里西北至𫉬鹿縣治九〉
〈十里戰國趙元氏邑漢置元氏縣為常山郡治後漢因之晉改屬趙後魏屬趙郡北齊廢隋開皇〉
〈六年復置屬趙郡唐屬趙州五代唐改屬真定府宋金因之元初屬趙州太祖十五年屬真定路明〉
〈屬真定府本朝因之〉 靈 夀縣〈在府西北五十里東西距三十里南北距一百里東至行〉
〈唐縣界十五里西至平山縣界十五里南至平山縣界三十里北至阜平縣界七十里東南至正定〉
〈縣界十五里西南至平山縣界十五里東北至行唐縣界十二里西北至山西五臺縣界一百九十〉
〈里本戰國時中山國地漢置靈夀縣屬常山郡後漢至晉魏因之後周於此置蒲吾郡縣屬焉隋開〉
〈皇初郡廢屬恒州大業初屬恒山郡義寕初置燕州唐武德四年州廢以縣屬井州貞觀十七年還〉
〈屬恒州宋熙寕六年省為鎮入行唐八年復置屬真定府金因之元屬真定路明屬真定府 本朝〉
〈因之〉欒城縣〈在府南六十里東西距三十五里南北距四十二里東至藁城縣界十五里西〉
〈至元氏縣界二十里南至趙州界二十里北至𫉬鹿縣界二十二里東南至趙州寕晉縣治六十里〉
〈西南至元氏縣治四十里東北至藁城縣治四十里西北至𫉬鹿縣界二十里本春秋時晉欒邑戰〉
〈國屬趙漢置關縣屬常山郡後漢改置欒城縣屬常山國晉省後魏太和十一年復置欒城縣屬趙〉
〈郡北齊又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欒州大業初屬趙郡唐屬趙州大厯三年屬恒州天祐二年更〉
〈名樂氏五代後唐復故宋屬真定府金因之元初屬趙州太祖十五年屬真定路明屬真定府 本〉
〈朝因之〉平山縣〈在府西少北七十里東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五十五里東至正定縣〉
〈界四十里西至山西盂縣界一百二十里南至𫉬鹿縣界二十五里北至靈夀縣界三十里東南至〉
〈𫉬鹿縣界二十里西南至井陘縣界三里東北至靈夀縣界八里西北至山西五臺縣界一百八十〉
〈里戰國趙番吾邑漢置蒲吾縣屬常山郡後漢晉魏因之隋開皇十六年析置房山縣大業初省蒲〉
〈吾入井陘以房山屬恒山郡義寕初改置房山郡唐武徳元年改曰嶽州四年州廢屬井州後屬恒〉
〈州至徳初改曰平山宋屬真定府金因之元屬真定路明屬真定府 本朝因之〉阜平縣
〈在府西北二百十里東西距一百五十三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東至定州曲陽縣界六十里西至〉
〈山西五臺縣界九十三里南至靈夀縣界六十里北至山西靈邱縣界七十里東南至行唐縣界六〉
〈十里西南至山西平定州治一百七十五里東北至保定府完縣治二百二十里西北至五臺縣治〉
〈二百四十里本漢靈夀及南行唐二縣地宋咸平三年析置北寨金初改曰北鎮明昌四年置阜平〉
〈縣屬真定府元屬真定路明屬真定府 本朝順治十六年省入曲陽行唐二縣康熙二十二年復〉
〈置屬正定府〉行唐縣〈在府北七十里東西距五十里南北距四十里東至新樂縣界二十〉
〈里西至 靈夀縣界三十里南至正定縣界二十里北至曲 陽縣界二十里東南至正定縣治七十里〉
〈西南至靈夀縣治四十五里東北至定州治九十里西北至阜平縣治八十里本戰國趙南行唐邑〉
〈漢置南行唐縣屬常山郡 爲都尉治後漢晉因之後魏曰行唐縣太和十四 年置唐郡二十一年郡〉
〈廢仍屬常山郡隋屬恒山郡唐屬恒州長夀二年改曰章武神龍元年復故大厯三年於縣置泜州〉
〈九年廢仍屬恒州五代梁間平二年又改曰章武後唐同光初復故晉改曰永昌漢復故宋屬真定〉
〈府金因之元初改屬保定路明還屬真定府 本朝因之〉贊皇縣〈在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東西距一百五里南北距五十里東至高邑縣界二十五里西至山西平定州界八十里南至趙州〉
〈臨城縣界三十里北至元氏縣界二十里東南至臨城縣界三十五里西南至平定州界一百里東〉
〈北至元氏縣界二十五里西北至井陘縣界五十里本漢房子縣地北齊為高邑縣地隋開皇十六〉
〈年析置贊皇縣屬樂州大業中屬趙郡唐屬趙州宋熙寕五年省為鎮入高邑元祐元年復置屬慶〉
〈源府金屬沃州元至元二年並入高邑七年復置仍屬趙州明因之 本朝屬正定府〉晉州
〈在府東少南九十里東西距五十里南北距六十里東至束鹿縣界三十五里西至稾城縣界十五〉
〈里南至寕晉縣界四十里北至無極縣界二十里東南至冀州新河縣治一百二十里西南至稾城〉
〈縣治四十里東北至趙州深澤縣治四十里西北至無極縣治三十五里春秋時鼔國後屬晉戰國〉
〈屬趙漢置下曲陽縣屬鉅鹿郡為都尉台後漢因之晉屬趙國後魏曰曲陽為鉅鹿郡治北齊省隋〉
〈開皇中改置昔陽縣屬欒州十八年改曰鼓城大業初屬趙郡唐武德四年屬廉州貞𮗚元年屬定〉
〈州大厯三年改屬恒州五代因之宋端拱初改屬祁州金因之元太祖十年始於縣置晉州屬真定〉
〈路明洪武初以州治鼓城縣省人屬真定府 本朝雍正二年升為直隸州領無極稾城二縣十二〉
〈年復屬正定府〉無極縣〈在府東少北七十里東西距四十六里南北距三十四里東至深澤〉
〈縣界十六里西至稾城縣界三十里南至稾城縣界十里北至定州界二十四里東南至晉州治三〉
〈十五里西南至稾城縣治三十五里東北至保定府祁州治九十里西北至新樂縣治六十里漢置〉
〈毋極縣屬中山國後漢因之晉省後魏太和十二年復置屬中山郡隋屬博陵郡唐武德四年屬廉〉
〈州貞觀元年屬定州萬歳通天二年改毋字為無景福二年於縣置祁州五代因之宋景徳元年徙〉
〈祁州治蒲陰以縣屬定州金屬中山府元太宗六年屬永安州七年還屬中山府明洪武初屬真定〉
〈府 本朝雍正二年改屬晉 州十二年屬正定府〉稾 城縣〈在府東南六 十里東西距七 十〉
〈三里南北 距六十五里東至晉州界二十五里西至正定縣 界四十八里南至趙州界三十五里北〉
〈至新樂縣界七十 里東南至新 河縣界四十里 西南至欒城縣界三 十里東北至 無極縣界三十 里〉
〈西北至 新樂縣 界七十里春秋爲肥子國後并 於晉漢置 稾城縣 屬真定國後漢省後魏太和十 二〉
〈年復置屬鉅 鹿郡北 齊改曰 高城兼 移鉅鹿 郡治焉隋開皇初 郡廢十 年置廉 州十八 年復改 曰藁〉
〈城大業初州廢縣屬趙郡義寕元年復置 鉅鹿郡唐武德元年復曰廉州貞觀元年州廢縣 屬恒州〉
〈天祐二 年改曰藁平五代後唐復曰 稾城宋屬真定府金 因之元太宗六年升爲永安 州七年復爲〉
〈稾城縣 屬真定路 明屬真定府 本朝雍正二 年改屬晉 州十二年屬正定府〉新 樂縣〈在府〉
〈東北九十 里東西距五 十五里南 北距九 十五 里東至深澤 縣界三十里 西至行唐 縣界二 十五 里〉
〈南至稾城縣界二 十五里北至 定州界十五里東南至無極縣治六 十里西南至 正定縣治九十里〉
〈東北至定州治五十里西北至曲陽縣界二十五里本春秋鮮虞國漢置新市縣屬中山國後漢晉〉
〈魏因之隋開皇十六年析置新樂縣大業初省新市入九門縣以新樂屬博陵郡唐屬定州宋屬中〉
〈山府金元因之明屬定州 本朝初屬正定府雍正二年分屬定州十二年屬正定府〉
︹形勢︺河朔天下根本而正定又河朔之根本其地河
漕易通商賈四集常倚為北面之重〈唐書〉滹沱經其
南恒山峙其北東臨瀛海西擁太行控扼三關咽
喉九省〈舊郡志〉枕中山而挹秀跨冀野以鍾靈〈府志〉當
燕趙之郊雄於河朔〈明朱中敏記〉
︹風俗︺性緩尚儒仗義任俠〈通典〉質厚少文多專經術〈宋史〉
〈地理志〉風物蕃衍地廣氣豪人習為文則彬彬其質
習爲武則赳赳其雄〈正定廳壁記〉
︹城池︺正定府城〈周二十四里門四濠廣十餘丈本唐宋故址明正統十四年增築 本朝〉
〈雍正六年修乾隆十年三十四年嘉慶十六年重修 正定縣附郭〉井陘縣城〈周三里有〉
〈奇門五舊土築明隆慶三年甃本朝康𤋮十一年修雍正五年重修〉𫉬鹿縣城〈周三〉
〈里有奇門三濠廣一丈五尺舊土築明成化十六年甃 本朝乾隆三十年修嘉慶二十年重修〉
元氏縣城〈周五里門三明景泰間因舊址築萬厯三十年甃石崇禎中引槐水入渠廣三〉
〈丈又周築土牆以爲外郭 本朝順治六年修康熙十一年重修〉靈夀縣城〈周二里有〉
〈奇門三濠廣二丈舊土築明成化十八年甃甎 本朝康𤋮十一年修〉欒城縣城〈周三〉
〈里有奇門四引冶河水爲濠廣三丈明洪武十年築嘉清二十四年甃甎崇禎中改建 本朝康熙〉
〈八年修四十二年雍正二年乾隆十二年三十年重修〉平山縣城〈周四里有奇門四金〉
〈大定二年築明嘉靖中濬濠並築䕶城隄�本朝康熙九年修〉阜平縣城〈周二里有奇明〉
〈成化五年因舊址築周三里有奇本朝乾隆十一年重建十八年修〉 行 唐縣城〈周五〉
〈里有奇門三濠廣二丈外有隄明景泰間修 本朝康熙十一年重修〉贊皇縣城〈周四〉
〈里門三引槐水為濠明景泰元年因舊土址修嘉靖二十一年展築 本朝乾隆十二年重修〉晉
州城〈舊土城元築周四里許門二濠廣丈餘明正德六年増築䕶城隄周四里有奇 本朝順〉
〈治康熙年間屢修〉無極縣城〈周五里有奇門三濠廣二丈明洪武二年建 本朝康熙〉
〈七年修乾隆十一年三十三年重修〉稾城縣城〈舊城周三里門二明正德十五年増築新〉
〈城廣袤四里改設四門並鑿渠於新舊城外廣三丈 本朝順治十年修乾隆十三年重修〉新
樂縣城〈周三里有奇門二明景泰初建 本朝康熙十年修乾隆三十五年重修〉
︹學校︺正定府學〈在府治東宋熙寕中建 本朝乾隆十一年修入學額數二十名〉正
定縣學〈在縣治西明洪武七年建入學額數十八名〉井陘縣學〈在縣治西南金〉
〈明昌二年建 本朝康熙雍正年間屢修入學額數十五名〉𫉬鹿縣學〈在縣治東南元〉
〈至元中建 本朝雍正十三年修入學額數十八名〉元氏縣學〈在縣治東南宋元祐中建〉
〈 本朝順治康熙雍正年間屢修入學額數十五名〉靈夀縣學〈在縣治南元至元中建〉
〈本朝順治十五年修康𤋮八年二十四年重修入學額數十五名〉欒城縣學〈在縣治東〉
〈南明洪武二十八年因舊址築 本朝康熙年間屢修入學額數十五名〉平山縣學〈在縣〉
〈治西南明洪武三年建 本朝順治十五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阜平縣學〈在縣治東〉
〈 本朝康熙五十八年建入學額數十五名〉行唐縣學〈在縣治東北明洪武七年建〉
〈本朝康熙年間修雍正五年重修入學額數十八名〉贊皇縣學〈在縣治東舊在縣治東南〉
〈宋嘉祐中遷此 本朝屢修入學額數十五名〉晉州學〈在州治西元中統間建 本朝康𤋮〉
〈年間修入學額數十八名〉無極縣學〈在縣治東明洪武中建本朝屢修入學額數十五〉
〈名〉稾城縣學〈在縣治東南宋元祐中建 本朝康熙三十六年修入學額數十五名〉
新樂縣學〈在縣治東南宋大觀中建本朝屢修入學額數十五名〉風動書院
〈在府城内 本朝乾隆二十九年建〉尊聞書院〈在府城内舊名常山書院 本朝乾隆四〉
〈十二年建易今名〉陘山書院〈在井陘縣○本朝康熙十一年建乾隆二十一年修〉鹿
泉書院〈在𫉬鹿縣〉文清書院〈在元氏縣學宫之左明萬厯中建因薛瑄父為學官〉
〈瑄生於學舎故祀之〉松陽書院〈在靈夀縣城内 本朝乾隆三十二年修〉龍岡書
院〈在欒城縣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建乾隆三十年修〉天桂書院〈在平山縣 本朝乾〉
〈隆三十八年建〉育才書院〈在阜平縣王快鎮 本朝乾隆五十八年建〉復初書
院〈在贊皇縣 本朝乾隆十二年建〉資川書院〈在無極縣 本朝雍正十年建乾隆〉
〈十四年修 按舊志載恒陽書院在正定縣西北明嘉靖中建萬厯十四年修趙南星有記太行書〉
〈院在𫉬鹿縣北二十里元學士高健建封龍書院在獲鹿縣南封龍山上相傳漢李躬授業之所唐〉
〈郭震宋李昉張蟠叟元李冶安熙皆嘗講學於此西谿書院在封龍山龍首峯西唐隱士姚敬棣遁〉
〈之所宋有九經張著爲山長中谿書院在龍首峯下滹陽書院在藁城縣治東明嘉靖十一年建壁〉
〈里書院在新樂縣西四十里元邑人趙士廉建蘇天爵爲之記滋溪書院在縣西南滋溪新市中元〉
〈蘇天爵讀書處今俱廢謹附記〉
︹户口︺〈原額人丁四十三萬五千九百九十五今滋生男婦大小共一百二十五萬五千二百四十七〉
〈名口計二十五萬四千五十七户〉
︹田賦︺〈田地三 萬六千六百五頃五畝五分有奇額徵地丁正 雜銀二十六萬一千六百九十七兩一〉
〈錢六分五𨤲〉
︹山川︺劒山〈在井陘縣東十里其形似劒〉射垛山〈在井陘縣東南六十里相傳王翦伐〉
〈趙下井陘嘗射垛於此〉鑾臺山〈在井陘縣東南七十里相傳隋文帝嘗駐蹕於此〉百
華山〈在井陘縣西南十里林壑深邃石磴崎嶇〉蒼巖山〈在井陘縣西南七十里層巒聳〉
〈翠高出雲表中有石泉雖旱不竭〉大臺山〈在井陘縣西北二十里趾削頂平雄秀甲封内〉
〈亦名五峯山〉觀音陀山〈在井陘縣北四十里峯插天盤亘千仞中有清泉飛瀑遶流〉
〈而下相近有鹿耳嶺山脅兩開形如鹿耳又縣北六十里有團尖山峯圓而鋭〉井陘山〈在井〉
〈陘縣東北與𫉬鹿縣接界漢書地理志石邑縣井陘山在西又井陘縣志應劭曰井陘山在南元和〉
〈郡縣志陘山在井陘縣東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陘舊志山在今縣北五十里其險〉
〈爲河北河東關要縣境諸山錯列大約與陘山相接連皆太行之支隴也〉雲鳳山〈在井陘縣〉
〈東北四十里山勢迴翔有險可恃元末土人保此曰鳳山砦又東北十里爲仙翁山上有紫雲洞相〉
〈傳張果尸解處〉海山〈在𫉬鹿縣東五里上有龍堂堂下有穴水常不竭〉橫山〈在𫉬鹿縣〉
〈東南十二里〉封龍山〈在獲鹿縣南接元氏縣界一名飛龍山史記趙武靈王二十一年攻〉
〈中山取石邑封龍晉書懷帝紀永嘉三年石勒寇常山安北將軍王浚使鮮卑騎救之大破石勒於〉
〈飛龍山隋書地理志石邑有封龍山元和志飛龍山在𫉬鹿縣西南四十五里元氏縣西北三十里〉
〈寰宇記飛龍山一名封龍山水經注云洨水東逕飛龍山北即井陘口舊志山𫝑如㐲龍欲飛狀峯〉
〈巒泉石迴環錯列稱為奇勝其最著者為龍首熊耳華蓋諸峯〉西屏山〈在𫉬鹿縣西南三十〉
〈里高數百仞峯巒連亘宛如列屏為一郡之勝西去井陘縣四十五里山跨兩縣間層崖干霄形如〉
〈卧虎一名虎山東有黑風洞可容千人〉抱犢山〈在𫉬鹿縣西八里寰宇記𫉬鹿縣有萆山〉
〈今名抱犢山韓信伐趙使輕騎二千人持赤幟從間道萆山而望後遂呼為萆山後魏葛榮之亂百〉
〈姓抱犢而上故以為名舊志山四面險絶頂有二泉山之陽又有交龍洞〉海螺山〈在𫉬鹿縣〉
〈西十里緜延聳秀其北為蓮花山下有白鹿泉隋因以名縣山之陽巖洞深邃相接如門屋曰聯珠〉
〈洞〉奇石山〈在獲鹿縣西北二里怪石峻起縣之鎮山也又縣西北一里有牛山〉神巖
山〈在元氏縣西南十里〉盤龍山〈在元氏縣西二十三里〉無極山〈在元氏縣西三〉
〈十五里以峯巒高聳而名唐書地理志無極縣有無極山縣志在縣西二十五里山不甚高土人名〉
〈為無極 按無極山本在元氏縣西距無極縣一百六十餘里縣以山名實無山形也〉石溜
山〈在元氏縣西北二十五里巖石環列旁有長溪回繞下注深壑可引以溉田又西北五里有粟〉
〈山形如堆粟又有湖山在縣西北三十里上有石洞甚深邃〉靈山〈在元氏縣西北三十里與〉
〈封龍無極並峙〉長山〈在元氏縣西北四十里頂有石牆圍砌可容萬人南麓有長山泉其相接〉
〈者曰黃山與封龍山隔溪相對又西北十里曰白石山縣志無極以下諸山與封龍山皆岡脉相接〉
〈所謂縣境六名山也後漢光和中俱錫以封號〉白羊山〈在元氏縣西北四十五里連接封龍〉
九女山〈在元氏縣西北五十里以九峯並列而名又西北二十里有磨盤山頂圓如磨〉楸
山〈在靈夀縣西七十里山多楸樹故名〉鳳凰石山〈在靈夀縣西北六十里兩山夾峙道〉
〈出其中謂之龍門口一名魯柏山寰宇記靈夀有石疃山小而峻三面削絶惟南面稍可躋陟一名〉
〈五岳山又名五臺山有五峯在縣西北有袈裟水出焉今無考〉朱山〈在靈夀縣西北九十里上〉
〈有寨場〉大喫水山〈在靈夀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其北又有小喫水山山北即團箔口兩〉
〈山對峙舊出礦寰宇記靈夀縣有牛飲山即此〉銀洞山〈在靈夀縣西北一百三十里亦舊時〉
〈産礦處〉四嶺山〈在靈夀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四面皆險北接阜平縣界其東南十里又有〉
〈六嶺山六嶺相連〉滴水塘山〈在靈夀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山形峭拔麓有石洞泉出其〉
〈中〉文山〈在𤫊夀縣北六十里上有周文王廟前有龍池水極清冽〉光禄山〈在平山縣〉
〈南十里上有後唐所封金紫光祿大夫祠即山神封爵山𫝑巃嵸南拱邑治〉覺山〈在平山縣〉
〈西六十里連接太行諸峯周迴百餘里高入雲漢〉房山〈在平山縣西北後漢書章帝紀元和〉
〈三年幸趙祠房山於靈夀元和志山在縣西北五十里一名王母山漢武帝於山上立祠今王母觀〉
〈是也舊志漢書地理志蒲吾縣有鐵山即房山也亦曰西山五代梁貞明中王鎔盛飾館宇於西山〉
〈每往遊輒經旬月即此又廬山在縣西五十里〉林山〈在平山縣北二十里東西兩峯對峙亦名〉
〈林峯又雷奎山在縣東二十里亦有兩峯對峙〉鹿駝山〈在阜平縣東五十里山形如鹿其北〉
〈爲王快寨山南即王快鎮也〉陳攤荘山〈在阜平縣南三十里山徑盤折路通靈夀〉三
箭山〈在阜平縣西七十里龍泉關側崇崖竦峙本朝康熙二十二年 聖祖仁皇帝西〉
〈巡經此勒馬連發三矢直逾巖頂居民遂呼爲三箭山乾隆十一年十五年二十六年四十六年〉
〈 高宗純皇帝西廵駐蹕皆有 御製三箭山詩〉大派山〈在阜平縣西北五里以派〉
〈水所經而名又東爲小派山兩山對峙林巒鬱然〉北山〈在阜平縣東北山嶺盤亙縣境諸川〉
〈多源於此〉大茂山〈在阜平縣東北七十里接曲陽縣界即恒山之嶺一名神尖石晉與遼分〉
〈界處今阜平曲陽唐縣望都皆緣其麓〉柏山〈在行唐縣西四十里以山有古柏而名其南為〉
〈毘山〉箕山〈在行唐縣西北五十里以峯形若箕而名其西為牛飲山漢志南行唐縣有牛飲山〉
〈即此相傳以為許由隱此上有許由 本朝乾隆十一年二十六年四十六年 高宗純皇〉
〈帝西廵過此俱有 御製詩〉雙嶺山〈在行唐縣西北八十里有雙嶺並峙其西曰龜〉
〈山〉玉女山〈元和志在行唐縣北三十六里〉五馬山〈在贊皇縣東宋建炎初和州防〉
〈禦使馬擴奔正定五馬山聚兵得徽宗子信王榛總制諸寨即此舊志山在縣東十里上有五馬石〉
〈因名巖𨻶出泉甚甘美名曰白馬泉〉贊皇山〈在贊皇縣西南穆天子傳癸丑至房子登贊皇〉
〈山漢書地理志房子縣贊皇山石濟水所出元和志山在縣東南二十六里隋因以名縣舊志今在〉
〈縣西南二十餘里高百餘丈又隋書地理志贊皇縣有孔子嶺寰宇記嶺有石室寛博其下有石相〉
〈拒狀若楹柱時人謂之三梁九柱之室室内石人像𩔖執卷故號曰孔子嶺舊志即贊皇山之嶺也〉
太行山〈在贊皇縣西八十里層巒曡嶂延袤一帶縣境諸山皆其支隴也〉枳固套
山〈在贊皇縣西一百二十里一名𥿄糊套又作子午套界連三省明季餘寇嵎於此 本朝康〉
〈𤋮三十七年巡撫于成龍招撫之因於王家坪立營防守邑自是無寇患〉四望山〈在贊皇縣〉
〈西北二十里山高聳登臨可以望逺〉壇山〈在贊皇縣東北十五里高百餘丈相傳周穆王嘗駐〉
〈蹕於此崖壁上有吉日癸巳四字云是周穆王書今移學中〉鼓城山〈在晉州西五里下有〉
〈鼔城坡以鼓子所居而名〉土山〈在稾城縣西南二十五里即右宜安城故址〉童山〈在新〉
〈樂縣西北二十餘里接曲陽縣一名見龍山緜亙數里下有小溪縈帶流入沙河〉石牆嶺
〈在井陘縣東南八十里懸崖險峻有路僅通一綫〉兩下嶺〈在井陘縣西三十里山脊隆起〉
〈東西陡削如牆壁然〉青泉嶺〈在井陘縣東北三十五里本名叱日嶺舊屬平山縣界唐景福〉
〈三年李克用敗成德軍於平山王鎔出兵赴救敗於叱日嶺即此〉割鬚嶺〈在元氏縣西北〉
〈七十里接井陘縣界中有徑通井陘相傳漢光武駐蹕元氏尤來大槍之徒皆割鬚變㡌由此遁去〉
〈因名〉長岡嶺〈在靈夀縣北十五里突起一山盤亙甚遠又横山嶺在縣西北八十里高聳干〉
〈霄雖清明時雲霧常𫎇其上〉聖佛嶺〈在靈夀縣北五十里〉車道嶺〈在平山縣西三〉
〈十里山崖積石不生草木下有深川鳥道盤曲又十八盤嶺在縣西百二十里〉分水嶺〈在平〉
〈山縣西一百五十里五臺太行之水於此分流東西故名〉陡嶺〈在平山縣西北二百六十里山〉
〈勢陡峻不可登陟又神堂嶺在縣西北二百里一名神堂關〉孫子嶺〈在阜平縣東南二十〉
〈里縣境諸山皆從恒嶺分支此嶺仰視大茂拱列如兒孫因名俗訛為縣臏所居〉長城嶺
〈在阜平縣西九十里東至龍泉關二十里嶺路陡峻直上二十里出龍泉關即山西地汛守為要〉
楊川嶺〈在行唐縣西北一百二十里郜河源出此〉鐵腳嶺〈在贊皇縣東南十二里高〉
〈險崎嶇艱於登陟元至正中縣尹武紀稍鑿平之以便行者〉十八盤嶺〈在贊皇縣西六〉
〈十里山勢嵯峨林木鬰茂中有小徑縈紆上下凡十八盤〉黃沙嶺〈在贊皇縣西北七十里槐〉
〈水源出此即寰宇記所謂黄石山也〉障石巖〈在贊皇縣西南一百十里其峯峻秀挺拔上有〉
〈石乳泉〉孟嘗岡〈在元氏縣西十八里兩岡横亙中通一綫曰雞鳴道口相傳孟嘗君度關〉
〈處〉白馬岡〈在靈夀縣東八里又獨岡在縣西北五十里〉卧龍岡〈在欒城縣東南〉
〈八里盤曲如卧龍今名浪頭邱〉百陵岡〈在贊皇縣東北史魏李靈傳李顯甫集諸李數千家〉
〈於殷州西山開李魚川方五六十里居之元和志百陵岡在縣東十里趙郡李氏别業在此〉黃
龍岡〈在無極縣東廣三百歩高丈餘土色甚黄盤繞如龍〉長銀洞〈在井陘縣東南四十〉
〈里相傳舊嘗産銀〉白雲洞〈在元氏縣封龍山龍首熊耳兩峯間方廣丈許相傳徐真君修〉
〈道處下有修真道館宋政和間賜額〉九仙洞〈在元氏縣西三十里西賈村南勢極險峻〉禪
師洞〈在平山縣西一百三十里山勢峻極上有石洞出泉洶涌冬夏不竭又白龍洞在縣西北〉
〈二十里内有龍潭水深莫測〉水簾洞〈在阜平縣東南四十里峯巒秀拔上有石洞泉從洞〉
〈口飛下如簾〉金龍洞〈在阜平縣東北九十里大茂山之口也北接例馬關舊為戍守要地〉
示衣坂〈在稾城縣西北三十里路側唐天寶末安祿山反至稾城常山太守顔杲卿以力不〉
〈敵與長史袁履謙往迎之祿山衣之金紫使仍守常山杲卿歸至坂側指其衣示履謙曰何為著此〉
〈因相與起兵討祿山後人因以名坂〉繫馬石〈在𫉬鹿縣西六里韓信砦東相傳韓信嘗繋馬〉
〈於此〉試劒石〈在𫉬鹿縣封龍山上明統志唐郭元振遊學此山見一石中裂出五色雲𰚾因〉
〈得石中寶劒左丞史彬書試劒石三字於上金南陽𢑴倫勒頌〉滹沱河〈源岀山西代州繁峙〉
〈縣泰戲山由平定州盂縣流入逕平山縣北又東逕靈夀正定二縣南又東逕稾城縣北晉州南又〉
〈東入保定府東鹿縣界戰國策趙攻中山以擅滹沱崔豹古今注後漢永平十年作常山滹沱河蒲〉
〈吾渠通漕船隋圖經魏改滹沱曰清寕河元和志滹沱水在靈夀縣西南二十里又正定縣滹沱河〉
〈南去縣一里又在九門縣西九十里去稾城縣二十九里鼔城縣北十三里元史河渠志滹沱河在〉
〈正定縣南一里經藁城縣北一里平山縣北十里延祐七年正定路言正定縣城南滹沱河北決隄〉
〈寖近城每歳修築聞其源本㣲與冶河不相通後二水合其勢遂猛屢壞大隄本路達魯噶齊哈散〉
〈於至元三十年引闢冶河自作一流滹沱河水十退三四至大元中冶河口塞復入滹沱自後歲有〉
〈潰決之患舊志滹沱河明成化八年由正定出晉州紫城口南人寕晉泊十三年大水隄潰逼府城〉
〈西南隅壞民廬舎知府田濟修築郡西北曹馬口又於舊河數里外鑿新河十餘里分殺其流復築〉
〈隄以禦舊河之水於是水有所歸正德十三年晉州紫城口淤分為二一仍由寕晉泊一東溢由束〉
〈鹿鴉兒河入深州界乃就𣵀盤集迤東築隄障東溢之水歸寕晉故道工甫畢秋水泛漲仍並南流〉
〈而東入束鹿界嘉靖十一年太僕卿何棟相視奏言晉州地形西高東下水性趨下遂失故道議於〉
〈稾城張村起至晉州故壩築隄障歸故道不果本朝順治十二年又南徙由稾城南彭村徑晉州〉
〈西南州頭村入束鹿縣百尺口至冀州歸清水河今在平山縣北八里靈夀縣南五里正定縣南八〉
〈里繞藁城縣北過晉州西南逹束鹿縣通志雍正二年滹沱河又東徙決州頭村直衝束鹿環城而〉
〈流瀰漫四野時官民咸請障歸故道仍入寕晉泊怡賢親王以泊乃三郡衆水匯歸之地不可復令〉
〈濁流淤塞乃親行相度得舊河一道由木邱南至焦岡入陽河遂遣官疏濬導水由此南流又於〉
〈州頭村築壩障其東下自是束深無衝潰之虞泊水亦填淤之患乾隆七年八年經督臣奏請建〉
〈葑壩數處十一年 高宗純皇帝聖駕西廵 駐蹕望河亭指示建壩桃水之宜不三四〉
〈年河溢南徙淤沙可耕自後益加添築以資導禦士民於河干建坊紀 恩曰 聖謨底〉
〈績十五年二十六年 高宗純皇帝西巡過此皆有 御製詩 達魯噶齊改見保定府〉
〈名宦〉冶河〈源出山西平定州東流為綿蔓水入府境逕井陘縣南又東與甘淘河㑹逕井陘縣〉
〈東之東冶村又北入平山縣西之西冶村遂稱冶河北流至合河口村入滹沱漢書地理志上艾縣〉
〈綿蔓水東至蒲吾入滹沱水又綿蔓縣斯洨水首受太白渠東至鄡入河水經注綿蔓水上承桃水〉
〈水出樂平郡之上艾縣東流逕靖陽亭南又北流逕井陘關下注澤發水亂流東北逕蒲吾縣故城〉
〈西又東南流逕桑中縣故城北又東南流逕綿蔓縣故城北自下通謂之綿蔓水又東流逕樂陽縣〉
〈故城西右合井陘山水又屈從城南東逕烏子堰枝津出焉又東謂之太白渠地理志所謂首受綿〉
〈蔓水者也白渠水又東南逕關縣故城北又東為成郎河又東逕耿鄉南又東逕宋子縣故城北又〉
〈謂之宋子河又東逕敬武縣故城北又東謂之斯洨水元和志綿蔓水在井陘縣西南八十里韓信〉
〈擊趙背水為陣謂此水也又斯洨水在欒城縣西北二十里平山縣志冶河在縣西一里自井陘縣〉
〈流至縣界湍激之聲可聞數里冬月不冰由城西北入滹沱河為兩河口一清一濁如涇渭然方輿〉
〈紀要冶河在欒城縣西北舊自平山縣東南流經此其後自平山縣東北流合於滹沱滹沱不能容〉
〈決溢爲害元至元末引冶河分流滹沱水𫝑遂殺數年下流湮塞仍決入滹沱皇慶初又議自平山〉
〈縣西北改闢河道下至寕晉使冶水仍入舊河則滹沱勢分正定之害必少但欒城地形頗低於縣〉
〈北聖母堂東冶河東岸開減水河一道以殺其勢於是冶河復導流於此未幾復廢俗亦謂之運糧〉
〈渠通志冶河故道本與洨河通自並入滹沱決溢爲患 本朝雍正四年興修水利於冶河入滹沱〉
〈處堅築大隄以遏絶之引水由正定欒城入於洨河以分滹沱之漲其後滹沱南徙府治以西河患〉
〈益少冶河入洨之道日就湮塞仍由平山入於滹沱其經厯之地本屬無多而自井陘至平山沿河〉
〈開闢水田數百頃引水注田水𫝑亦殺今成熟之效月異而歳不同灌溉有資暢流無阻蓋水道遷〉
〈徙今昔異宜惟有因所利以治之矣又按正定府志今冶河自井陘縣東東冶村經平山縣西西冶〉
〈村至合口河入滹沱河其上游爲綿蔓河雍正四年引由欒城入洨故道今湮塞莫考洨河遠隔城〉
〈西不相入矣考樂城縣有所謂舊冶河者證之方輿路程考即太白渠也由𫉬鹿入欒城之冶河鋪〉
〈東南入䕶城河南流入趙州長四十二里乾隆二十八年挑濬寛深〉甘淘河〈源出山西樂平〉
〈鄉自平定州流入繞井陘縣東南十五里之柏山巖又東北過縣東合於綿蔓水又有㣲水在縣東〉
〈北二十五里南流入甘淘河 按綿蔓水合廿淘河後始名冶河舊志多以甘淘河為冶河訛〉滋
河〈源岀山西五臺縣界東南流逕靈夀縣北行唐縣南又東厯正定稾城二縣北逕無極縣南又〉
〈東北入定州深澤縣界亦名資水漢書地理志南行唐縣牛飲山白鹿谷滋水所出東至新市入滹〉
〈沱水元和志滋水在行唐縣南二十六里北去正定縣三十里寰宇記資河從九門縣東北界入無〉
〈極界東南入滹沱河舊志滋河源出山西靈邱縣枚回嶺東南流逕靈夀縣北五十里至行唐縣西〉
〈南二十七里張茂村伏流不見至府東北三十里南孟社復出又東南逕稾城縣北三十里又東入〉
〈無極縣環縣西南東三面而東北入深澤縣界每秋水澇輒有漲溢之患行唐縣志滋河河源最多〉
〈其大者有五一岀阜平縣白蛇嶺流曰河南流入靈夀縣界义村南流一出山西五臺縣南山之〉
〈南東流與河㑹一出靈夀縣界北山五嶽寨一出王母山北峪一出王母山東峪俱至靈夀縣西〉
〈北五河村合流又東至滋峪東南又有西山之小河入焉故名滋水東過行唐逾新樂經稾城東北〉
〈抵祁州與沙水滙流 按輿圖今滋河發源五臺縣東與射虎川東西分流十餘里即入邊牆至府〉
〈界漢志出行唐是也元和郡縣志舊志謂源出靈邱又謂至行唐縣伏流皆與今水道不合行唐縣〉
〈志謂㑹五河始名滋河亦總舉相入之水言其正源則在山西界也又古與滹沱合流今折而東北〉
〈與滱沙二水合不入滹沱矣〉西韓河〈在正定縣西二十里源出縣西北大鳴泉東南流至〉
〈縣南注於滹沱圖説謂之清水河 本朝乾隆十年興修水利挑濬寛深又縣西有柏棠河其源亦〉
〈本大鳴泉以柏棠村得名乾隆十年挑濬長八里引水至䕶城河脈絡滋長田畝受涵濡之利又縣〉
〈東有東大道河縣東南有林濟河並經疏浚以分洩䕶城河之水其下游為只照河在藁城縣西北〉
〈合旺泉柏棠之水以次宣洩由此入滹沱為府治諸水之尾閭〉洨河〈源出𫉬鹿縣南東流逕欒〉
〈城縣西又南入趙州界漢書地理志石邑縣井陘山汶水所出東南至廮陶入泜舊志洨水上源有〉
〈四泉一出𫉬鹿縣南蓮花營一出縣南洚北村二泉相去五六里東流十餘里而合又十餘里至竇〉
〈嫗村入欒城界其二泉岀竇嫗村西北三里名石牛港相去六百歩皆乳泉漫流平地東行二百餘〉
〈步又三里許與前二水合四水交流故名洨水又東經欒城縣西十五里元氏縣之北沙河東北流〉
〈合焉又東南入趙州界計長四十五里下流至寕晉縣入大陸澤宋咸平五年河北漕臣景望開鎮〉
〈州常山南河入洨水至趙州以利漕即此 本朝乾隆十二年二十八年兩經挑䜜東岸土隄一道〉
〈長二十五里〉金水河〈源出𫉬鹿縣封龍山東北流逕縣城西南隅又東合磨刀泉轉東南〉
〈流經元氏縣北十五里又東至欒城縣合洨河歳久淤廢明萬厯四十二年欒城令蘇繼歐甞重濬〉
〈又磨刀泉源出𫉬鹿縣北小山流逕城東又南流入金水又孝河在𫉬鹿縣西北二十里或曰即金〉
〈水上流之别名〉槐河〈源出贊皇縣西東北流經元氏縣南又東流入高邑縣界亦名泜水即古〉
〈沮水也漢書地理志元氏縣沮水首受中邱西山窮泉谷東至堂陽入河元和志泜水在贊皇縣西〉
〈南三十五里即韓信斬陳餘處太平寰宇記桑欽水經云槐水出黃石山逹元氏縣界一曰渡水舊〉
〈志槐水出黃沙嶺流經贊皇縣西北十里入元氏縣界經縣西南六里合泜水自下亦通謂為泜水〉
〈又東南厯高邑柏鄉達寕晉縣入胡盧河 按今之槐水即古泜水至今之泜水乃别一小水舊志〉
〈謂槐水為泜水之别源非是又按此為北泜水非臨城敦輿山之水也後人混為一水亦誤今槐河〉
〈計長六十里兩旁有水渠二十二道引水灌田民資其利甚鉅〉泜水河〈在元氏縣源出封龍〉
〈山東南流經縣西南六里𥿄屯村入槐河〉沙河〈在元氏縣西北八里西山諸水所滙也亦名猪〉
〈龍河東流至趙州界合洨水計長十里又有北沙河在縣西北三十里亦出西山流經割鬚嶺封龍〉
〈山東至欒城縣西入洨水〉衞河〈在靈夀縣東漢書地理志靈夀縣禹貢衞水出東北東入滹沱〉
〈縣志衞河在縣東十里俗名雷溝河源出縣東北十四里良同村南流至縣東南合滹沱河〉嵩
陽河〈在靈夀縣西南五里一作松偹河源出楸山東南流經縣西南兩關外又東流至縣東南〉
〈入滹沱河又縣東𨵿外有淤泥河亦曰温泉南流入嵩陽河居人資以灌溉〉旺婁河〈在平〉
〈山縣西十五里泉甚煖隆冬不冰居民造楮於此亦名之為望樓河〉濊河〈在平山縣北舊入行〉
〈唐縣界即木刀溝上源古石臼河也袁宏後漢紀永平中理滹沱石臼河從都盧至羊腸倉欲令通〉
〈漕太原吏人苦役連年無成轉運所經三百八十九隘前後溺死者不可勝算建初三年從鄧訓言〉
〈罷其役寰宇記濊水出房山亦謂石臼水又謂之鹿水出行唐東入博陵謂之木刀溝又謂之袈裟〉
〈水從此過石疃山南流入滹沱舊志濊河在平山縣西北六十里東流至縣東北入滹沱今上流為〉
〈滋水所亂故道已湮下流淤塞亦不復東行也按此河亦名蒲吾渠後漢書注引古今注曰永平〉
〈十年作常山滹沱河蒲吾渠通漕船即此〉平陽河〈在阜平縣東六十里發源大茂山南流入〉
〈派河又班峪河在縣東四十里發源縣界炭火鋪鷂子河在縣東十五里發源山西靈邱縣又有小〉
〈河在縣東關外發源大派山皆南流逕縣東入派河〉派河〈即沙河也自山西繁峙縣流入逕阜〉
〈平縣南又東南厯曲陽逕行唐縣東又東南逕新樂縣西南又東過定州界至祁州合於滋河通鑑〉
〈晉隆安元年魏主珪進軍新市慕容麟退阻派水又唐至德元載郭子儀擊史思明至行唐敗之於〉
〈沙河胡三省注沙河在新樂行唐二縣間寰宇記靈壽縣有派水流逕白羊山下從行唐東過温泉〉
〈入房山界北使録自正定府七十里過沙河至新樂又四十五里至定州舊志源岀龍泉關外長城〉
〈嶺東麓流逕大派山西南又東逕王快鎮南又東南過曲陽縣逕新樂縣南門外至縣東南㑹郜河〉
〈乃南下東轉入定州界一名沙水亦曰長溪〉胭脂河〈在阜平縣西南五十里發源縣界清〉
〈竿嶺東流入派河水有紅色故名又當城河在縣西南四十里發源山西五臺縣流至縣南與胭脂〉
〈河合〉北流河〈在阜平縣龍泉關外發源關西八里之印鈔石山下流至縣西北入派河〉郜
河〈在行唐縣南一里許一作告河源出縣西北兩嶺口山谷間曰潁河南行三十里逕箕山之東〉
〈許由村之南曰洗耳溪又東南曰部河自行唐之高壘村東入新樂之西曹村㑹大沙河出境入定〉
〈州計長二十里又行唐縣西北三十五里有甘泉河源出甘泉廟南流入郜河〉賈莊河〈在行〉
〈唐縣北二十里源出縣西北武荘社北山曰曲河東流逕縣東北賈莊村曰賈莊河又東入派河〉
浴河〈在新樂縣西五里一名金水河源出縣西南十五里中同村浴兒池東流分為二皆與木〉
〈刀溝㑹曰三河與藁城縣接界〉井陘水〈在𫉬鹿縣東北水經注井陘水岀井陘山世謂〉
〈之鹿泉水東北流屈逕陳餘壘南又南逕樂陽縣城西東注綿蔓水元和志鹿泉水一名陘水南去〉
〈石邑縣十里按此水今堙〉 聖 水〈在靈壽縣西源出縣西北二十五里白石村之聖水峪亦〉
〈曰聖水洼上有清風砦又大鳴川在縣西北九十里亦曰大名川又名錦川源出横山嶺西團箔口〉
〈東下流俱注於滹沱〉淴淴水〈在平山縣西一百里自山半涌出達於平地灌田數十頃明正〉
〈徳二年於淴淴水口建城置戍〉泲水〈在贊皇縣南東流入高邑縣界一名白溝水漢書地理志〉
〈房子縣贊皇山石濟水所出東至廮陶入泜隋書地理志贊皇縣有白溝元和郡縣志濟水岀贊皇〉
〈山東北流去縣南十里此别一水應劭以為四瀆誤也舊志今名沙水在縣西南六十里源出本縣〉
〈大石門 按寰宇記謂即槐水誤〉木刀溝〈在新樂縣西南舊自平山行唐縣流入又東逕〉
〈無極縣北又東入保定府祁州界元和志木刀溝在新樂縣東南二十四里溝旁人姓木名刀因名〉
〈又在陘邑縣南三里太平寰宇記亦名長淋溝舊志新樂縣西三十五里接行唐界地卑下行唐諸〉
〈山溪之水匯於此南流為林河至縣西二十里長林橋㑹閔泉水又南折東經縣南三河口合浴〉
〈河水凡六十里又東南入無極縣界去縣西北二十里此即木刀故道也明萬厯中知縣趙璿嘗濬〉
〈之因名趙澤河 本朝順治中知縣林華皖重濬又名曰林河今俗訛為牧道溝其下流已堙餘水〉
〈與沙河相通 按今溝水出新樂縣境閔鎮村東流經藳城定州界入無極長四十五里乾隆二十〉
〈八年挑濬寛深又按林河出新樂境之北青同村與木刀溝水異源人以其水歸入木刀故誤號木〉
〈刀爲林河究之兩水各别未可混一〉大唐渠〈唐書地理志𫉬鹿縣東北十里有大唐渠自平〉
〈山至石邑引太曰渠溉田又有禮教渠總章二年自石邑西北引太白渠東流入正定界以溉田天〉
〈寶二年又自石邑引大唐渠東南流四十三里入太白渠〉七里澗〈在井陘縣東北諸山溪之〉
〈水在縣北境者皆滙流於此南入綿蔓河〉黑龍潭〈在贊皇縣西南七十里上有龍神廟〉龍
潭灣〈在欒城縣南五里昔時冶河支流〉飲馬池〈明統志在行唐縣東南尉遲敬德開〉
〈以飲馬上有鄂國公廟〉蓮花池〈在行唐縣東畿輔通志蓮花池泉從地湧寛以畝計迤邐〉
〈東南流龍泉自西北來㑹倚橋爲閘隨塍爲溝本朝雍正五年挑修改水田爲旱河其利滋溥〉
恒陽第一泉〈在正定縣西門外迤南䕶城河中舊名甘泉甘冽異他水〉白雀泉
〈在正定縣西南三里灌田數十頃相傳泉舊在白雀寺中故名〉大鳴泉〈在正定縣西北三十〉
〈里即西韓河上源也有泉數十穴大者如車輪溉田百餘頃少東有小鳴泉又有雕橋泉在縣西二〉
〈十里源出大鳴泉凡四十五穴明宣徳初知縣李守義引水溉田後淤塞萬厯四年知縣周應中復〉
〈濬又開三陽河俱由丁家橋斜角頭李家荘入河溉田數十頃 本朝乾隆十年興修水利重加開〉
〈濬〉涼樓坡泉〈在正定縣東北三里東南流為周河入滹沱〉旺泉〈在正定縣東北〉
〈隅大可數畝一支南流入城河今廢一攴西南流經西洋朱福屯等村明萬厯初知縣周應中開濬〉
〈大為民利後久堙廢 本朝乾隆十年 命總督高斌相視疏濬成通渠上建亭曰導醴十五〉
〈年 高宗純皇帝時廵 駐蹕於此有 御製九日幸旺泉導醴亭登高詩〉𫎇
泉〈在元氏縣封龍山半又有龍泉亦在封龍山〉河西泉〈在平山縣西二十五里平地湧〉
〈泉數處灌田數百頃〉温泉〈在平山縣西四十里泉從土中沸出温煖可浴又有温泉在阜平縣〉
〈西南四十里〉野狐泉〈在贊皇縣西南五十里泉水湧岀遂成大河下通槐水〉龍井
〈在正定縣北龍王廟前旱禱輒應〉聖井〈在無極縣北十五里旱禱多應邑民稱為聖泉〉
前提調官〈臣〉沈兆澐恭 纂 輯
提 調 官〈臣〉王廣䕃恭 覆 輯
校對 官〈臣〉吳思權恭 校
校 對 官〈臣〉章詒燕恭 覆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