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26
四分律卷第二十六(二分之五明尼戒法)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
一百七十八單提法之三
编辑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提舍難陀比丘尼,是讖摩比丘尼弟子。師語:「汝取衣鉢、尼師檀、針筒來。」時提舍比丘尼,受師教不審諦,語諸比丘尼言:「師教我偷衣鉢、尼師檀、針筒。」時諸比丘尼聞此語已,即問讖摩比丘尼:「汝實教弟子偷衣鉢、尼師檀、針筒耶?」答言:「諸妹!我豈當有此意教弟子偷衣鉢、尼師檀、針筒耶?我直語取衣鉢尼師檀針筒來,不教偷也。」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提舍難陀比丘尼:「云何汝受師語不審諦?向諸比丘尼言:『師教我偷衣鉢、尼師檀、針筒。』」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提舍難陀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受師語不審諦,便語諸比丘尼言:『師教我偷衣鉢尼師檀針筒。』耶?」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提舍難陀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提舍難陀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不審諦受語,便向人說,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彼比丘尼不審諦受語,便語諸比丘尼言:「師教我偷衣鉢、尼師檀、針筒。」說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其事實爾,語言:「汝往偷取衣鉢、尼師檀、針筒來。」語諸比丘尼言:「師教我偷衣鉢、尼師檀、針筒來。」或戲笑語、或疾疾語、或獨語、或夢中語、或欲說此乃錯說彼,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八十七竟)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尼,以小事便共瞋恚作呪詛言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我若作是事者,使我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若汝作是事者,亦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云何汝等自有小事便[真/心]恚作是呪詛言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若我有是事,使我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若汝有是事,亦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六群比丘尼,自有小事便[真/心]恚作是呪詛言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若我有是事,使我入三惡道、不生佛法中;若汝有是事,亦當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六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有小因緣事便呪詛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若我有如是事,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若汝有如是事,亦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佛言:「自今已去聽稱南無佛,若我有如是事南無佛;若汝有如是事,亦南無佛。」
彼比丘尼有小事便自呪詛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若我有是事,墮三惡道、不生佛法中;若汝有是事,亦入三惡道、不生佛法中。」說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言南無佛、或戲笑語、或疾疾語、或獨語、或夢中語、或欲說此錯說彼,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八十八)
爾時世尊在拘睒彌瞿師羅園中。時迦羅比丘尼與他共鬪諍,不善憶持諍事,便自手槌胸啼哭。時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迦羅比丘尼:「汝云何與他共鬪諍,自手槌胸啼哭?」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迦羅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迦羅比丘尼與他共鬪諍,手槌胸啼哭?」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迦羅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迦羅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共鬪諍,不善憶持諍事,槌胸啼哭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與他共鬪諍者,有四種諍如上。
若比丘尼共鬪諍,不善憶持諍事,槌胸啼哭,一槌胸一波逸提。一渧淚墮一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或時有如是病,或食噎而自槌,或因大小便淚出,或因風寒熱淚出,或烟熏淚出,或聞法心生厭離淚出,或眼病著藥淚出,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八十九)
爾時婆伽婆在婆祇陀國。時六群比丘尼二人同一床臥,諸比丘尼見謂與男子共臥,見起時乃知非男子。時有一大將,勇健多智、眾術備具善能鬪戰,始娶婦未久被官勅當征,便生此念:「我今遠征,婦當付誰?」正欲付囑居士,居士家多諸男子,不得付囑。大將先與跋提迦毘羅比丘尼知識,念言:「我今寧可將婦付囑迦毘羅比丘尼已,然後出征。」即便付之。時迦毘羅比丘尼受其婦,為擁護故共同床止宿。此迦毘羅比丘尼身體細軟,此婦人身觸生染著心。時大將征還迎婦歸家,其婦樂著比丘尼身細軟,便逃走還至彼尼所。此大將作是念:「我欲作好而更得惡,云何我婦今不愛樂我,染著比丘尼,逃走還趣彼所?」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及跋提迦毘羅比丘尼:「云何汝等,二人同床共臥?」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及迦毘羅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二人,共同床臥?」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及迦毘羅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六群及迦毘羅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二人共同床臥者,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時有疑者,不敢與病比丘尼共床臥,亦不敢更互坐、更互臥。佛言:「聽與病者同床臥。聽更坐更臥。自今已去應如是結戒:若比丘尼無病,二人共床臥,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床者,有五種如上。
彼比丘尼無病,二人共同床臥,隨脇著床敷,一一波逸提。隨轉,一一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與病人共床臥,若更互坐更互臥,或病倒地、為強力者所執、或被縛、或命難、梵行難,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九十)
爾時婆伽婆在婆祇陀國。時六群比丘尼二人同一褥、同一被共臥。時諸比丘尼見謂與男子共臥,起時乃知非男子。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云何汝等二人同一褥、同一被共臥?」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二人同一褥、同一被共臥耶?」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六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二人同一褥、同一被共臥,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彼比丘尼有一敷,或是草、或是樹葉,諸比丘尼疑不敢共臥。佛言:「聽諸比丘尼各別敷臥氈,若寒時正有一被,聽各內著襯身衣得共臥。自今已去應如是結戒:若比丘尼共一褥一同被臥,除餘時,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二人同一褥、共一被臥,隨脇著床,波逸提。隨轉,一一波逸提。若同一褥別被,突吉羅。若同一被別褥,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有一敷、若草、若葉敷,各別敷臥氈;若寒時同一被內各著襯身衣、或病倒地、或為強力者所執、或被繫或命難、或梵行難,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九十一)
◎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尼為惱故,先住後至、後至先住,故在前誦經、問義、教授。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云何汝等為惱故,先住後至、後至先住,在前誦經、問義、教授?」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云何汝等為惱故,先住後至、後至先住,在前誦經、問義、教授耶?」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六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為惱故,先住後至、後至先住,在前誦經、問義、教授,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戒結。
彼比丘尼,亦不知是先住非先住、不知後至非後至,後乃知,其中或有作波逸提懺者、或有疑者。「不知者,不犯。自今已去當如是結戒:若比丘尼知先住後至、後至先住,為惱故在前誦經、問義、教授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知先住後至、後至先住,為惱故在前誦經、問義、教授,說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不知、若先聽、若是親厚、若親厚人語言:「汝但教授,我當為汝語。」若先住者從後至者受經,若後至從先住者受誦,若二人共從他受,若彼問此答、若共誦、若戲笑語、若疾疾語、若夢中語、若欲說此乃錯說彼,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九十二)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偷羅難陀比丘尼,同活比丘尼病而不瞻視。諸比丘尼語言:「汝同活比丘尼病,何不看視?」彼猶故不瞻視,以不瞻視故彼遂命過。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偷羅難陀比丘尼:「汝云何同活比丘尼病而不瞻視?諸比丘尼勸汝,而不從語瞻視,遂令命終。」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偷羅難陀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偷羅難陀比丘尼,同活比丘尼病而不瞻視?諸比丘尼勸汝看視,而不從語,遂令命終。」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偷羅難陀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偷羅難陀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同活比丘尼病,不瞻視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同活者,二比丘尼共生活。
彼比丘尼,同生活比丘尼病,不看視者,波逸提。除同活病,若餘比丘尼病,若和上、若阿闍梨,若同和上、同阿闍梨,若弟子、親厚知識病,不瞻視,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瞻視同活病、若己身病不堪瞻視病者,若由是故命難或梵行難不看,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九十三)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偷羅難陀比丘尼,安居初聽餘比丘尼在房中敷床,安居中[真/心]恚挽床驅出。時彼比丘尼慚愧懼失宿,即便休道。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偷羅難陀比丘尼:「汝云何安居初聽餘比丘尼在房中安床,安居中[真/心]恚挽床驅出,使彼慚愧休道?」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偷羅難陀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偷羅難陀比丘尼,安居初聽餘比丘尼在房中安床,安居中[真/心]恚挽床驅出,使彼慚愧休道?」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偷羅難陀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偷羅難陀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安居初聽餘比丘尼在房中安床,後[真/心]恚驅出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安居中者,受安居已。
床者,五種床如上。
彼比丘尼安居初聽餘比丘尼在房中安床,後[真/心]恚驅出,隨作方便,隨出門一一波逸提。若方便驅眾多人出眾多戶,眾多波逸提。若方便驅眾多人出一戶,眾多波逸提。若方便驅一人出眾多戶,眾多波逸提。若方便驅一人出一戶,一波逸提。若出餘衣物者,突吉羅。若閉戶使不得入,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不以[真/心]恚,隨上座次驅下座出;未受大戒人共宿,過二宿第三宿驅出;若令病人出在大小便處便利;若破戒、破見、破威儀、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若以此事命難、梵行難,一切驅出,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九十四)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六群比丘尼,春夏冬一切時人間遊行。時遇暴雨河水汎漲,漂失衣鉢、尼師檀、針筒,踏殺生草。時諸居士見皆共譏嫌言:「此比丘尼,不知慚愧、斷眾生命,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云何比丘尼,春夏冬一切時人間遊行,遇天暴雨河水汎漲漂失雜物,又踏殺生草斷眾生命?」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尼:「云何汝等,春夏冬一切時人間遊行,遇雨河水汎漲漂失衣物,踏殺生草,使居士譏嫌?」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六群比丘尼!春夏冬一切時人間遊行,遇雨河水汎漲漂失衣物,踏殺生草,使居士等譏嫌?」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六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春夏冬一切時人間遊行者,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若彼比丘尼,為佛事法事僧事病比丘尼事。佛言:「聽受七日法出界去。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尼,春夏冬一切時人間遊行,除餘因緣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春夏冬一切時人間遊行,隨入村界,一一波逸提。若無村無界處行十里間者,波逸提。減一村、減十里者,突吉羅。一村間行一界內者,突吉羅。方便欲去而不去,若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為佛法僧事,為病比丘尼事,受七日法出界行;或為強者所執、或被縛去、或命難、或梵行難,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九十五)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舍衛諸居士,請讖摩比丘尼共立制度:「我等共供養眾僧乃至安居竟。」讖摩比丘尼安居竟,而彼即住不去。時諸居士皆譏嫌言:「我等先有制度,請讖摩比丘尼來,共供養眾僧,乃至安居竟。讖摩比丘尼而今安居竟,猶故不去。」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讖摩比丘尼言:「諸居士共立制度,請讖摩比丘尼來,共供養眾僧至安居竟。今安居已訖,故住不去。」爾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讖摩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居士供養汝夏安居,今者已訖,云何故住,使諸居士譏嫌?」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讖摩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夏安居訖不去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若比丘尼安居竟,應出行乃至一宿。若比丘尼安居竟不出行,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夏安居訖去,若彼居士更請住,我當更供養;若家家傳食、若親里男女請,今日食或明日食,若遇病無伴瞻視者、或水難、或惡獸難、或賊難、或水瀑漲、或為強力所執、或被繫縛、或命難、梵行難,如是諸難夏安居訖不出行者,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九十六)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王波斯匿邊界人民反叛。時六群比丘尼,於彼人間有疑恐怖處遊行。時諸賊見已作是言:「此六群比丘尼,皆為波斯匿王所供養,我等當共觸嬈。」時諸居士見已皆譏嫌言:「此比丘尼,無有慚愧皆犯梵行。外自稱言:『我修正法。』如是有何正法?於邊界人間恐怖處遊行,與賊女婬女無異。」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六群比丘尼:「汝等云何於人間恐怖處遊行?」即往白諸比丘,諸比丘白佛。佛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在人間恐怖處遊行?」爾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邊界有疑恐怖處人間遊行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邊界者,遠城處。
有疑者,疑有賊盜。
恐怖者,恐有賊盜。
彼比丘尼,於邊界有疑恐怖處遊行,隨入村行一一界,一一波逸提。無村阿蘭若處行十里,一波逸提。行減一村、減十里,一突吉羅。若村中行一界內,突吉羅。方便欲去共期而不去,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被喚、若被請、若有所白、若為強力者所執、若被繫縛、或命難、梵行難,若先至後有疑恐怖事起者,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九十七)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界內人民反叛。爾時六群比丘尼,在彼界內有疑恐怖處遊行。時諸賊見已皆作是言:「此六群比丘尼,皆為波斯匿王所供養,我等當共觸嬈。」時諸居士見皆共譏嫌言:「此比丘尼,無有慚愧皆犯梵行,外自稱言:『我修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乃於界內,有疑恐怖處遊行,如賊女婬女無異。」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汝等云何於人間恐怖處遊行?」即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在界內人間恐怖處遊行?」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六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於界內有疑恐怖處在人間遊行,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界內者,繞城四面。
有疑者,疑有賊盜也。
恐怖者,恐有賊盜。
若比丘尼,於彼界內有疑恐怖處人間遊行,隨入村內行一一界,一一波逸提。無村阿蘭若處,行至十里,一波逸提。減一村、減十里,突吉羅。村中行一界內,一突吉羅。若方便欲去而不去、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有所白、若被喚、若請去、若為強力者所執、若被繫縛、或命難、梵行難,若先至後有疑恐怖事起者,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九十八)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尼,親近居士、居士兒共住作不隨順行。時諸比丘尼諫言:「汝莫親近居士、居士兒作不隨順行。汝,妹!可別住,汝若別住,於佛法中得增益安樂住。」而彼故不別住。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彼比丘尼:「汝云何親近居士、居士兒共住作不隨順行?」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白佛。佛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彼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乃與居士、居士兒親近共住作不隨順行?」呵責已告諸比丘:「自今已去聽僧與彼比丘尼作呵責捨此事故白四羯磨。當作如是呵責捨此事,眾中應差堪能羯磨者如上,當作如是白:『大姊僧聽!此某甲比丘尼,親近居士、居士兒共住作不隨順行。餘比丘尼呵諫言:「汝妹!莫親近居士居士兒作不隨順行。汝,妹!可別住,汝若別住,於佛法有增益安樂住。」彼比丘尼故不改。若僧時到!僧忍聽僧與彼某甲比丘尼作呵責令捨此事:「汝,妹!莫親近居士、居士兒共住作不隨順行。汝,妹!可別住,若別住,於佛法有增益安樂住。」白如是。』『大姊僧聽!此某甲比丘尼,親近居士、居士兒共住作不隨順行。餘比丘尼諫言:「妹!莫親近居士、居士兒共住作不隨順行。汝,妹!今可別住,汝若別住,於佛法有增益安樂住。」而彼故不改。今僧與彼某甲比丘尼作呵責,捨此事故:「汝,妹!莫親近居士、居士兒共住作不隨順行。汝,妹!可別住,汝若別住者,於佛法有增益安樂住。」誰諸大姊忍僧與彼某甲比丘尼作呵責捨此事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如是第二、第三說。『僧已忍與彼比丘尼作呵責捨此事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當作如是呵責。」眾僧為彼比丘尼作呵責,白四羯磨捨此事已。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佛,佛告諸比丘:「若有如是比丘尼,比丘尼僧亦當作白四羯磨呵諫捨此事。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親近居士、居士兒共住作不隨順行。餘比丘尼諫此比丘尼言:『妹!汝莫親近居士、居士兒共住作不隨順行。妹!汝可別住,若別住,於佛法中有增益安樂住。』彼比丘尼諫此比丘尼時堅持不捨,彼比丘尼應三諫捨此事故。乃至三諫捨此事善;若不捨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親近者,數數語、數數笑、數數調戲。
居士者,未出家人。
兒者,亦未出家人。
彼比丘尼,親近彼居士、居士兒共住作不隨順行。彼比丘尼諫此比丘尼言:「妹!莫親近居士、居士兒作不隨順行。汝當別住,汝若別住,於佛法中有增益安樂住。汝今可捨此事,莫為僧所呵責而犯重罪。」若隨語者善,不隨語者當作白。白已當語言:「妹!我已白,餘有羯磨在。可捨此事,莫為僧所呵責而更犯罪。」若隨語者善,不隨語者當作初羯磨。作初羯磨已當語言:「妹!已白已作初羯磨,餘有二羯磨在。可捨此事,莫為僧所呵責而更犯罪。」若隨語者善,不隨語者作第二羯磨。作第二羯磨已當語言:「已作白第二羯磨,餘有一羯磨在。可捨此事,莫為僧所呵責而更犯罪。」若隨語者善,不隨語者作三羯磨竟,波逸提。若白二羯磨竟,三突吉羅。白一羯磨竟,二突吉羅。白已,一突吉羅。白未竟、未白前,親近居士、居士兒作不隨順行,如是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初語時捨、非法別眾呵責,非法和合眾、法別眾、似法別眾、似法和合眾,非法非律非佛所教,若一切不作呵責,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九十九)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六群比丘尼,往觀王宮畫堂園林浴池。諸居士見皆共譏嫌:「此諸比丘尼,不知慚愧犯梵行,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乃往觀王宮、畫堂、園林、浴池,如賊女婬女無異。」爾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汝云何乃往觀王宮、畫堂、園林、浴池?」爾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佛。佛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六群比丘尼乃往觀王宮、畫堂、園林、浴池?」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往觀王宮文飾、畫堂、園林、浴池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若比丘尼往觀王宮、文飾、畫堂、園林、浴池,從道至道、從道至非道、從非道至道、從高至下、從下至高,去而見者,波逸提。不見者,突吉羅。方便欲去而不去,若共期去而不去,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入王宮有所白、若喚若請、若路由中過、若寄宿、若為強力者所執、或被縛將去、或命難、梵行難;若復為僧事塔事而往觀看畫堂,欲取摸法,不犯。若至僧伽藍中受教授聽法,或被請道由中過,若寄宿,或為強力者所執,或被縛將去,或為僧事、塔事往觀園林浴池欲取摸法者,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一百)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六群比丘尼,露身在河水、泉水、池水、深水中浴。時有賊女婬女,往比丘尼所語言:「汝等年少腋下未生毛,云何便出家學道修梵行耶?如今年少,可於愛欲中共相娛樂,老時可修梵行,如是二事俱得。」其中年少者聞便生不樂心。時諸居士見皆共譏嫌言:「此諸比丘尼不知慚愧,外自稱言:『我知正法。』如是有何正法?而露身形在河泉池深水中浴,如婬女賊女無異。」爾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言:「云何汝等露形在河、泉、池、深水中浴耶?」時諸比丘尼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佛。佛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露形在河、池、泉、深水中浴耶?」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六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露身形在河水、泉水、深水、池水中浴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彼比丘尼應以四事覆形洗浴,若在流水岸側曲迴處,若復有樹蔭覆處,若復水覆障,若以衣障身。上三事不得相取與器物;以衣障者,一切如法事得作。彼比丘尼,若露形在河、池、泉、深水中洗浴身,盡漬,波逸提。不盡漬,突吉羅。方便欲洗而不洗,共期而不去,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水岸曲迴處、樹蔭覆處、水覆障、若以衣障形、若為強力所執,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一)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聽比丘尼作浴衣。時六群比丘尼聞世尊聽比丘尼作浴衣,便多作廣大浴衣。時比丘尼見已問言:「佛聽諸比丘尼畜五衣。此是何衣?」報言:「此是我等浴衣。」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六群比丘尼言:「世尊聽畜浴衣。云何便多廣大作浴衣耶?」時諸比丘尼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六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多作廣大浴衣耶?」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六群比丘尼已,告諸比丘言:「此六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作浴衣應量作。應量作者,長佛六磔手、廣二磔手半,若過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浴衣者,障身浴也。
彼比丘尼作浴衣,長中過量、廣中足,長中足、廣中過量,若二俱過量,自割截作成者,波逸提;不成者,突吉羅。若語他作割截,成者波逸提;不成者,突吉羅。若為他作,成不成,一切突吉羅。
比丘,波逸提;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如量作減量作,若得已成者,當裁令如法,若重疊,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二)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一比丘尼,欲裁縫僧伽梨。時偷羅難陀比丘尼言:「妹持來!我與汝裁縫。」彼即與衣財。彼比丘尼聰明多知識,善能教化。偷羅難陀比丘尼作是意,欲使彼比丘尼久作供養故,便為裁衣不即為縫成。時偷羅難陀比丘尼所住精舍失火,衣財為火所燒,又為風吹零落。時居士見已皆譏嫌言:「此比丘尼不知慚愧,外自稱言:『我修正法。』如是有何正法?云何比丘尼裁他衣,而不即縫成,為火所燒風吹零落?」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偷羅難陀比丘尼言:「汝云何為他作衣,不即縫成,為火所燒風吹零落?」時諸比丘尼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偷羅難陀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比丘尼裁衣不即縫成,為火所燒風吹零落耶?」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縫僧伽梨過五日,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彼求僧伽梨出迦絺那衣,六難事起疑。佛言:「若有如是事無犯。自今已去應如是結戒:若比丘尼縫僧伽梨過五日,除求索僧伽梨出迦絺那衣六難事起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求索僧伽梨出功德衣五日六難事起,若縫若料理時,若無刀無鍼,若無線若少不足,若衣主破戒、破見、破威儀,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若由此事故,有命難、梵行難,不縫成過五日者,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
爾時婆伽婆在毘舍離獼猴江側高閣講堂上。時眾僧多得供養。時有比丘尼,置僧伽梨在房,不看曬治虫爛色壞。後時眾僧供養斷,此比丘尼,不看僧伽梨至村邊著,欲入村方見僧伽梨虫爛色壞。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此比丘尼言:「云何置僧伽梨在房,不看曬治使虫爛色壞?」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此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置僧伽梨在房,不看曬治虫爛色壞?」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過五日不看僧伽梨,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置僧伽梨在房中,五日、五日應往看。不看波逸提。除僧伽梨,餘衣不五日、五日看,突吉羅。除餘衣,若不五日、五日看餘所須之物,令失者虫爛色壞,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置僧伽梨在房,五日、五日看;若舉處堅牢;若寄人,彼受寄人言:「但安意,我當為汝看。」彼若看恐失,不五日、五日看,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