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大革命斗争中百炼成钢

在三大革命斗争中百炼成钢

——关于对知识分子干部进行再教育的情况调查
解放军总后勤部“五·七”劳动学校
1970年6月7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我们总后“五·七”劳动学校第三队,是一个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队,由某科研单位的二百多名下放干部所组成。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从旧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或大多数是能够同工农兵结合的,有些人并有所发明、创造,不过要在正确路线领导之下,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彻底改变旧思想。这样的知识分子,工农兵是欢迎的。”这批知识分子一年来的革命实践,完全证明了毛主席指示的这一伟大真理。

着重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

编辑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三队党支部学习了毛主席这一教导,分析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揭露的事实,认识到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知识分子所面对的最严峻的问题,就是跟谁走,向谁学,为谁服务?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世界观要有个根本性的转变。对许多知识分子来说,这还是没有完全解决的课题。知识分子干部下放劳动,应当把解决这个根本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知识分子干部才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一年多来,三队党支部无论是组织这些知识分子干部参加生产劳动,还是参加阶级斗争,无论是组织他们在校内重新学习,还是走出校门接受工人、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都在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上狠下功夫。

从劳动入手,培养工农感情

编辑

由于受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知识分子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特点之一,是轻视劳动,轻视工农。这是他们不能正确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的重要障碍。

三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要劳动化”的教导,根据知识分子世界观的上述特点,决定从抓好劳动锻炼入手,对知识分子进行再教育。他们引导这些知识分子干部战风沙,斗严寒,战酷暑,在艰苦的劳动中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刻苦磨练自己。经过一年多的劳动,改变了荒滩的面貌,更重要的是使这些干部增长了工农的思想感情。

不少知识分子过去满以为自己有一套,尾巴翘得老高。可是,一投入生产劳动,这也不会干,那也干不了。有个班三个知识分子干部安镰刀把,安了三个方向,结果一个也没有安对。这时候,他们才开始感到自己不行。可是,有人却不以为然地说:“这是非我所长,用我所短。”但是,到了可以发挥他们“一技之长”的时候,又怎样呢?往往还是束手无策。研究食品贮藏的不会贮藏冬菜,学中草药的不认识地里长的甘草。土豆地里生了“地老虎”,眼看叶子枯黄了,学过昆虫学的同志翻了半天书,也没找到治法;请教贫下中农,用很简单的办法就把“地老虎”都治死了。活生生的事实,使他们真正懂得了毛主席的教导:“许多所谓知识分子,其实是比较地最无知识的,工农分子的知识有时倒比他们多一点。”从这里,使他们更加认识到劳动的伟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因而更加热爱劳动人民。

抓阶级教育,树立正确政治观点

编辑

许多知识分子之所以带有革命不彻底性和动摇性,所以没有很好地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也就是不懂得什么是阶级,什么是剥削,缺乏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三队党支部认为,再教育的内容很多,阶级教育是主要内容;重新学习的课题很多,阶级斗争是一门主课。这一教育要贯串始终,作为促进知识分子世界观转变的中心环节。

三队党支部对知识分子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组织他们分批分期地走出校门参加农村、牧区的阶级斗争,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

工人和贫下中农的忆苦思甜,是一种活的阶级教育。这样的教育既感人又深刻,使工农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焕发了劳动人民的感情,使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阶级烙印,下决心来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造。这两部分同志都提高了继续革命的自觉性,提高了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有个老教授被派出去接受革命牧工的再教育。在一次忆苦思甜会上,贫农出身的牧羊工人郭友奎,以血泪斑斑的家史控诉了旧社会的罪恶。老郭从十一岁就给地主放牧。有一次,小牛被野狼咬死了,地主把他毒打了一顿,逼着他拉犁、推磨,当牛马使用。人没有磨盘高,狠心的地主就把推磨棍拴在他肩上逼着他推……。解放了,毛主席、共产党把他从苦海里救了出来。老郭激动地说:“父母只能生我,毛主席他老人家才能救我!”这个老教授听了,增加了对他所出身的剥削阶级的痛恨,增强了对毛主席和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深有感触地说:“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供养我从小学一直读到出国留学。可是,过去我没有把学到的知识很好地用来为劳动人民服务。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革命牧工的再教育,使我懂得了革命。”他决心以“人老志不老”的革命精神,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无产阶级革命的壮丽事业。

破名利思想,为人民服务

编辑

毛主席教导说:“知识分子在其未和群众的革命斗争打成一片,在其未下决心为群众利益服务并与群众相结合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

三队党支部认为,争名争利的个人主义,是知识分子世界观的核心。要改造知识分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解决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必须抓住名利思想这个要害。他们的做法是:组织知识分子干部在下放劳动中,活学活用“老三篇”,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光辉著作,自觉地斗私批修,破私立公。

有个实习研究员,大学一毕业就被某专家选为“重点培养对象”。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科研路线的毒害和资产阶级专家的熏陶下,他一心想学到“一技之长”,写出“有水平”的论文,捞个名利双收。下放以后,他一面劳动锻炼,一面学习毛主席著作,狠斗名利思想,批判“读书做官论”等“刘毒”,思想觉悟有了提高。他带领一个小组上贺兰山采药。在林业工人的教育和帮助下,采集了四十多种中草药,并且克服了缺乏设备等困难,制成十八种药剂。遵照毛主席关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教导,对制成的药剂,他总是先尝一尝,试一试,才给别人使用,受到了同志们的称赞。他感慨地说:“过去我为名为利,十年来一事无成。而今走在光辉的‘五·七’大道上,培养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为革命事业做了一点应做的工作。”他表示要继续斗私批修,彻底改造世界观。

一年多来,三队广大知识分子在无产阶级革命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许多人过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现在拿起锄头能种地,拿起瓦刀能盖房,拿起枪杆能打仗,拿起笔杆能批修。有的人过去为名为利,同劳动人民格格不入;现在一心为人民,一心为革命,受到工农兵的欢迎。这是毛主席光辉《五·七指示》的胜利,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