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實錄/卷之122
卷之一百二十一 ◄ | 康熙朝實錄 卷之一百二十二 |
► 卷之一百二十三 |
監修總裁官 光祿大夫 太保兼太子太傅 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 二等伯加四級 臣馬齊 光祿大夫 經筵日講官 起居注 少保兼太子太保 保和殿大學士仍兼管吏部戶部尚書 翰林院掌院事 加二級又加一級 臣張廷玉 光祿大夫 經筵講官 太子太傅 文華殿大學士仍兼理戶部尚書事務 加五級又加二級 臣蔣廷錫 總 裁 官 光祿大夫 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臣朱軾 等奉敕修 |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十一月。丁巳朔。日食
- 吏科給事中楊周憲疏言、纂修簡明賦役全書、無益於民、請停止。上諭大學士等曰、楊周憲奏稱、纂修簡明賦役全書、將銀之尾數、收入厘內、糧之尾數、收入勺內。所增銀、米、豆、麥、為數不多。在部議所收者、乃州縣之尾數。州縣所收者、則各圖、各裏、各甲之尾數。殊為繁多、不無滋弊。且𡻕造冊籍、書吏需索、恐致擾民。伊言似是。不知戶部初題時、是何意見、果能永久無弊否。此事關係國計民生、須求確當、方可永久遵行。勿以一人以為可而輒行。勿以一人以為不可而輒止。宜虛心公議、從容確定。務期可垂久遠。倘急遽議行、不過數年、又議更改、豈可為法。爾等再公同確議具奏
- 下嫁鑲黃旗訥爾杜和碩恭愨長公主薨。遣官致祭
- 命設浙江滿洲理事同知一員
- 予雲南陣亡正紅旗七品官卦思哈、祭葬如例
- 戊午。上諭大學士等曰、莫爾賽身為大吏、貪酷已極、
穢跡顯著。非用重典、何以示懲。且九卿會議莫爾賽事、瞻顧徇庇、並未詳明議罪。真有彌天之手。朕不行立斷、誰肯執法耶。治天下以懲貪獎廉為要。廉潔者、獎一以勸眾。貪婪者、懲一以儆百。爾等將此意、傳問九卿、回奏
- 己未。諭吏部、往者康熙十八年、曾諭九卿詹事科道、一同奏事。期於政治得失、互相討究。雖微員亦得於朕前各抒己見。前阿蘭泰於九卿啟奏時、言諸大臣跪列于臣之前、故未說出、此則非朕令一同奏事之意矣。爾等將此再行曉諭九卿等
- 戶部議、侍郎蘇赫、往勘淮揚水災、疏請免被災百姓錢糧、將運丁所余米麥賑濟。應如所請。上諭大學士等曰、今國用亦云充足。前曾令詳察各省錢糧、於來歲蠲免。夫欲使民被實惠、莫如蠲免錢糧。朕南巡時、觀宿遷、邳州、百姓生計、今年尚可支持。淮揚等處饑民、已經被災、不能辦納錢糧。今僅免本年錢糧、百姓沾恩有限。須將明歲錢糧、一併蠲免、庶于民大有禆益。至直隸各省遇災錢糧、亦欲蠲免。爾等會同戶部、將被災地方、蠲免錢糧數目、一併察明詳議具奏
- 庚申。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諭戶部、朕惟自古帝王、統一寰區、懋宣德化、必子惠黎元、勤求民瘼。俾幹止甯成、家給人足、而後世躋雍熙、治登上理。朕御極以來、宵旰圖治、未敢即安。念切民依、思培邦本。雖編氓漸得遂生、而閭閻正資惠養。欲使群生樂利、比戶豐盈、惟頻行減賦蠲租、庶萬姓得沾實惠。前此用兵以來、河南、湖北、兩省民人、轉輸供億、勞費繁多。特沛仁恩、以昭軫恤。所有康熙二十五年應徵地丁各項錢糧、著與蠲免一半。其康熙二十四年未完地丁錢糧、亦著盡與豁除。又直隸獻縣、河間縣、河間衛、江南宿遷縣、興化縣、邳州、高郵州、鹽城縣、山東郯城縣、魚台縣地方、今年重罹水災、小民艱苦、亦應加恩軫恤。所有康熙二十四年下半年、二十五年上半年、地丁各項錢糧、俱與豁免。爾部速行該地方官、通行曉諭。務使人人均沾恩膏、以副朕愛育蒼生至意。如有不肖有司官役、藉端朦混、反私行重徵者。該督撫指名題參、從重治
罪。如該督撫徇隱、不行糾舉。或經參奏。或被告發。定行一併從重治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
- 調鑲白旗蒙古都統莽奕祿、為滿洲都統。升前鋒統領塔爾代、為鑲白旗蒙古都統
- 壬戌。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升護軍統領伯莽喀、為鑲紅旗蒙古都統
- 丁卯。升翰林院侍讀學士阿山、為光祿寺卿
- 戊辰。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庚午。九卿等議覆、原任山西巡撫莫爾賽、應立絞。得㫖、莫爾賽、所承認贓數不符。姑改為監候秋後處決
- 辛未。上御太和門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次喀爾喀進貢使臣等行禮
- 以奉天將軍伊巴漢、為左翼前鋒統領
- 壬申。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禮部尚書哈占、以病乞休。得㫖、哈占前任川陝總督、不能實心盡職。後值大兵進剿。屢經奉㫖催促、始隨他人之後前往。並未著有勞績。乃稱捐軀思效、晝夜拮据等語。妄行陳奏、殊屬不合、著嚴飭行。仍留任、殫力供職、以贖前愆
- 癸酉。命扎薩克喇嘛垂木珠爾拉木紮木巴、得木齊商南多爾濟、副都御史拉篤祜等、齎敕往諭達賴喇嘛。敕曰、朕統馭宇內、繼絕舉廢、欲期咸底隆平。厄魯特噶爾丹博碩克圖汗、滅鄂齊爾圖汗時。羅卜臧滾布阿喇布坦、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等、紛紛離散、來至邊境。竄跡于金塔寺賀蘭山等處。乃巴圖爾額爾克濟農、額爾德尼和碩齊等、又以生計窘迫、在鄂爾多斯、毛明安、吳喇忒、寧夏等處、妄行劫掠。朕於此時、不即發兵剿滅者、乃軫念鄂齊爾圖汗、曆世職貢、誠敬奔走、是以寬宥其罪。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等、亦戴朕恩、願依朕為生。屢疏奏請敕印。前此朕曾。諭厄魯特噶爾丹博碩克圖汗雲、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等、如系爾所屬、當即收之。不能、朕另有裁度。乃彼約以醜年春為期。如逾期。悉惟上裁。今逾期已數月矣。天下太平。惟伊等兄弟骨肉分離、散處失所。朕心殊為惻然。爾喇嘛、素以惻隱之心、度此眾生。凡厄魯特諸貝子、皆供奉喇嘛、信崇爾法。朕思羅卜臧滾布阿喇布坦、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皆鄂齊爾圖汗之苗裔也。鄂齊爾圖汗、于喇嘛為護法久矣。何忍默視其子孫宗族、至於困窮。今朕欲將伊等歸併一處、安插于可居之地、以示興絕舉廢之至意。爾喇嘛其遣使、與朕使臣定期往會。朕于此即遣大臣至所約之地、偕爾使人前往
- 甲戌。諭大學士明珠、王等皆用紫韁乘騎。或以紫韁、濫給微賤之人乘用。又其甚者、遂至給與外省官員商賈等輩、不待敝壞而更新騎用者至多。大悖儀典。良由未經定例、以至於是。王等既束用金黃帶、若騎用金黃韁、則不得妄給微賤、而等威辨矣。其令宗人府、禮部、會同定例議奏
- 先是、上諭兵部、國家武備、不可一日懈弛。舊例、每
𡻕必操練將士、習試火炮。爾部即傳諭八旗都統等、預為整備。朕於十八日、將親閱焉。時喀爾喀土謝圖汗子多爾濟厄爾德尼阿海台吉等、以朝貢在京、請於理藩院尚書阿喇尼轉奏曰、臣等以朝貢而來、聞皇上大閱甲兵。遠方之人、幸逢盛典、願一睹軍容。上曰、從來撫綏萬邦、在德教、不在威武。故兵者、不得已而用之。今四海昇平、偃兵不用。然訓練士卒、簡閱軍器、所以修武備、昭法制也。喀爾喀台吉、既請往觀、可允其奏。又有厄魯特固魯木錫台吉、噶爾丹博碩克圖汗、來使塔西蘭和卓等、亦請往觀。上亦命隨往。至是、上由
午門出宣武門。八旗都統、各帥所部將士。擐甲胄、佩弓矢、建旗纛、自灣子裏夾道分列、至拱極城。前鋒官軍、自蘆溝橋夾道分列、至王家嶺山麓。其東、則有排槍官軍。其西、則紅衣巨炮。皆次第陳列。上乃登王家嶺、升御座。軍中吹螺角者三。發巨炮三。既而排槍併發、前後相繼、聲絡繹不絕者久之、且無不中的。又命將士發紅衣巨炮。於是八旗所列紅衣將軍、及諸火器、一時盡發。凡二次。聲震天地。巨炮所擊、樹侯欄牆、莫不聲應而倒。是時阿海台吉、及眾蒙古等、皆驚懼失色。甚有匍匐僕地、戰慄不止者。有頃。阿海台吉少息。語阿喇尼曰、我等初見士馬精壯、兵甲堅利、己知聖朝軍威、無敵於天下。今觀火器轟烈如此。尤耳目所未睹聞。愈覺驚心破膽矣。上命阿喇尼傳諭曰、朕惟以寬仁撫馭、欲使薄海乂安、家給人足。近者悅、遠者來。此朕本懷也。至兵為兇器、非可輕試。苐念古來世際承平、不忘武備。閱兵乃本朝常制耳、無足驚歎也。上御行宮。召扈從諸王、內大臣、及阿海台吉等、賜食。旋復禦黃幄。設布侯校射。上先射。五發皆中。次令諸王、貝勒、八旗善射者、校射。中的者甚眾。上將還宮。阿海台吉奏請送駕。上曰、朕知爾意誠。但今日勞頓、其徑歸館舍
- 乙亥。琉球國中山王尚貞、遣使進貢方物。部議如例賞賚。得㫖、觀所賜琉球等外國恩賚之物甚菲。于厚往薄來之道、尚未允協。著內閣會同禮部、察頒錫外國之例、酌量增益所賞儀物、確議具奏
- 丙子。大學士等奏、河道總督靳輔、按察使于成龍、來京。臣等遵㫖問河工事宜。靳輔、議開大河。建長堤高一丈五尺、束水一丈、以敵海潮。于成龍、議開浚海口故道。兩人各執己見、議不畫一。臣等與九卿、俱從靳輔議。通政使司參議成其范、科道王又旦、錢玨等、從于成龍議。上曰、朕聞自宋以來、河道不甚為害。明隆慶間、諸口故道、始至淤塞。近自康熙七年、桃源堤潰決、遂為七邑之患。今兩人各持一說、亦俱有理、似皆可以建功。但不知其孰于民有益無害。爾等可傳問高、寶、興、鹽、山、江、泰、七州縣見任京官。此兩說孰是。伊等系本地人、所見必確。若因產業有礙、或徇私不以實對。雖掩飾一時、將來朕必知之。務令直言無隱
- 以翰林院侍講學士德格勒、充日講起居注官
- 丁丑。上御懋勤殿。大學士等、以處決重囚疏、請㫖。上曰、茲事重大。人命所系。雖經廷臣詳訊、朕已矜減多人、而情實各犯、苟可生全、姑令緩死。朕與爾等詳議之。賜諸臣坐。御案先設招冊。上一一詳閱。諭大學士等曰、爾等攜有招冊節略摺子、各取出比對。因命大學士王熙、學士牛鈕、執筆。于應勾者、先勾於摺子內。有擬議未定者、姑點之、俟再議。重犯六十六人、讞詞一一覽畢。上諮詢詳慎。至再至三。乃命牛鈕、韓菼、於御案傍批紅。所勾者凡二十有九人
- 上召大學士、學士、起居注官等、至懋勤殿。上問學士徐乾學、起居注官喬萊、河工事。喬萊奏曰、從于成龍議、則工易成、百姓有利無害。若從靳輔議、則工難成、百姓田廬墳墓、傷損必多。且堤高一丈五尺、束水一丈、比民間屋簷更高。伏秋時、一旦潰決、為害不淺矣。上諭大學士等曰、朕雖未曆下河、而上河情形、曾目擊之。高家堰之水、減入高郵寶應諸湖。由湖而至運河。河堤決、始入民田。今兩人建議、皆系洩水以注海。雖功皆可成。畢竟于成龍之議便民。且開浚下河、朕欲拯救生民耳、實非萬不可已之工也。若有害於民、如何可行。于成龍所請、錢糧不多、又不害百姓。姑從其議、著往興工。如工不成、再議未遲
- 戊寅。大學士等、以翰林院侍讀喬萊等、公議摺子進呈。上覽畢。諭曰、鄉紳之議如此。但未知百姓如何。浚河原以救民。靳輔所請、既與于成龍不同、或有累百姓、亦未可知。宜遣滿漢大臣有識見者、往詢土人。詳閱形勢。必期允洽民情、有利無害、方可舉行。遂命工部尚書薩穆哈、學士穆稱額、速往淮安高郵等處、會同徐旭齡、湯斌、詳問地方父老。期於兩旬內回奏
- 刊部題、叛犯侯滿英家奴僕、應交內務府。上命發與戶部入官。因諭曰、嗣後反叛旗丁、仍如例交該管衙門。其奴僕、俱發戶部入官。著為例
- 己卯。諭領侍衛內大臣舅舅佟國維、伯費揚古曰、原任都統鄂內、內大臣坤巴圖魯、皆太宗時舊臣。效力年久。前雖軍中獲罪、事非由己。今罷職閒居、朕心深為憫念。俱授為散秩大臣。二人俱年老衰邁。能步履、令其上朝。如不能、則聽其家居。勿強也。爾等可即宣召、示朕優恤耆舊至意
- 辛巳。冬至。祀天於圜丘。上親詣行禮
- 遺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
- 壬午。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衛等、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行冬至慶賀禮。御太和門。王以下、文武各官、上表朝賀
- 甲申。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命多羅信郡王鄂扎、掌宗人府事
- 江甯將軍博霽、陛辭。上諭曰、前此將軍、副都統、與地方官不和。各不相能。自遣瓦岱為將軍、眾志克諧、彼此和協。爾蒞任後、務在輯睦將吏、撫恤軍民、待以一體。毋縱滿兵、擾害百姓。其勉力以副朕簡用之意
- 乙酉。上諭大學士等曰、今月朔日食。十六日月食。且比日積陰無雪。朕思天象稍有愆違、即當儆戒修省。或施行政事、有未當歟。或下有冤抑、未得伸歟。爾等傳諭九卿、詹事、科道、詳議以聞。九卿詹事科道因入奏曰、皇上寬仁禦下、勵精圖治。凡于用人行政、吏治民生、莫不精詳周至。民皆遂生樂業。乃猶有日月薄蝕、積陰不雪之象。是皆臣等才識闇淺、弗克稱職、以上幹天和。今惟洗心滌慮、實圖修省、仰副我皇上敬承天戒之至意
- 大學士等、奉命撰擬蠲免河南、湖北、及直隸、山東、被水州縣錢糧諭㫖進呈。中有海宇昇平等語。上曰、今四方雖定、民生未盡悅安。朕宵旰不遑、勤求閭閻疾苦。每遇有利民生之事、惟恐行之稍遲、致民失所。孜孜不已、庶幾漸見太平。且古帝王、己治益求其治。己安益求其安。朕深自省惕。常慮始勤終怠、不克底于化成。若遽謂昇平、而泰然自足、非朕勤求上理之初意也。自後諭㫖中、凡此矜張盈滿之言、勿復擬入
十二月。丁亥朔。四川提督何傅疏請、武官亦應丁憂。上諭大學士等曰、孝者、治天下之本、理應丁憂。且武官久任。非善事。在昔唐朝藩鎮、驕蹇跋扈、皆由久典兵權之故耳。丁憂之例既定。自不致久任矣。著九卿議奏
- 戊子。上諭大學士等曰、朕昨召靳輔、于成龍、至內廷。將河圖一一詳詢。又令二人各出己見、互相論難。朕又問以淮安揚州等地、原系低窪瀦水、遂致成湖。彼處百姓、倘遇年旱、仍資湖水灌溉。況地既屬窪下、縱盡力決導、能令水盡涸乎。二人俱奏稱不能盡涸。朕意水勢稍減、即有益於民。應依于成龍所言、挑浚海口。俾所瀦之水、得以通流。其有無利益之處、不久便見。但不知所需錢糧若干、始可敷用。王熙奏曰、據于成龍疏稱、錢糧不能預行估計。想從故道挑浚、似不大費經營
- 九卿等議覆、吏科給事中楊周憲疏言、錢糧絲忽以下細數、不應刪去。其簡明賦役全書、當停其刊刻。應毋庸議。上顧吏部尚書達哈他等曰、爾等之意皆同否。達哈他奏曰、錢糧事件、臣不能洞悉。但微細之數刪去、則檔冊簡明、似易查核。臣等今議將忽以下細數刪去。所刪之銀、不過數千兩、數目不多。臣等故同一議。上曰、朕原不從所刪些微錢糧起見。但論有益於民否耳。吏部尚書李之芳奏曰、戶部前奏將絲歸於毫。今臣等議將絲以上之數仍存。忽以下之數刪去。如此、則便於查核、吏胥不得作弊、實有益於民。九卿等出。上又顧曾任有司科道錢玨、任辰旦等、問曰、此議畢竟有益於民否。錢玨等奏曰、臣等任知縣時、頗有錢糧細數繁多、檔案冗雜、由部駁至藩司、由藩司駁至州縣。輾轉駁查、滋累民間。吏胥藉此作弊。若刪去忽以下細數、實于民有益。上命如九卿議行
- 升鑲紅旗副都統苗齊納、為本旗護軍統領
- 喀爾喀色冷阿海台吉等、遣使進九白年貢。宴賚如例
- 庚寅。皇子允祹生
- 以多羅貝勒察尼、為奉天將軍
- 辛卯。上御太和門視朝。文武升轉各官謝恩。次喀爾喀、厄魯特、進貢使臣等行禮
- 內閣、禮部、遵㫖議覆、賞賚外國例。朝鮮、西洋、荷蘭、賜物素厚、不必復增。及暹羅王妃賞賜、亦仍如常遵行。嗣後琉球國王、應增緞三十疋。安南國王、增緞二十疋。暹羅國王、增緞十六疋。凡表裏各五十疋。吐魯番、亦增緞六疋。從之
- 壬辰。兵部議、都統希佛等、于黃草壩地方、擊敗賊眾、為二等軍功。又都統勒貝等、于石門檻第一崖口、擊敗賊眾、及前鋒統領沙納哈等、于桂花寺地方、擊敗賊眾、俱為一等軍功。上曰、進取雲南之兵、甚為勞苦。此三處、俱改為頭等第一軍功
- 阿霸垓多羅郡王沙克沙僧厄故。遣官致祭
- 甲午。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宗人府、禮部、遵㫖議覆、王等應用金黃色馬韁。其紫色馬韁、原非定例當用、應禁止。得㫖、郡王之長子、貝勒、貝子、著用紫色馬韁。餘如議
- 丙申。予福建陣亡蒙古佐領克什土、祭葬如例
- 丁酉。調鑲紅旗蒙古副都統阿爾法、為滿洲副都統
- 戊戌。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兵部題、浙江提督陳世凱等、將洪符琠等來降官兵招致、並非冒險招撫。不准議敘。上曰。此等若不議敘、難以鼓勵將來。著仍議敘。又議、原任護軍統領佟佳等、于四川雲陽等處、擊敗逆賊譚弘三萬餘眾。應准為三等軍功。上曰、此議三等軍功稍輕。著改為二等軍功
- 和碩額駙花善所尚郡主薨逝。遣官致祭
- 山東巡撫張鵬、疏請曲阜縣顏氏地畝、照孔氏例、從輕徵糧、以昭朝廷優恤聖賢後裔之意。從之
- 免湖南茶陵、湘鄉、邵陽等州縣、本年分旱災額賦有差
- 免山東濟甯州、本年分水災額賦有差
- 己亥。上以𡻕暮致祭孝陵。是日啟行。駐蹕薊州
- 庚子。上率王、內大臣、侍衛、部院大臣、詣孝陵行禮。奠酒。舉哀。又率王、大臣等、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奠酒。舉哀。是日、駐蹕湯泉
- 辛丑。上率王、內大臣、侍衛、部院大臣、詣孝陵。於隆恩殿行大祭禮
- 遣和碩恭親王常甯、祭仁孝皇后、孝昭皇后陵。是日、上回鑾。駐蹕馬伸橋
- 壬寅。上駐蹕三河縣
- 癸卯。上回宮
- 甲辰。上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問安
- 升兵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佛倫、為都察院左都御史
- 升護軍參領康喀喇、為鑲紅旗蒙古副都統
- 諭戶部、大通橋等倉、尚有積弊。應將各部院曾經保舉者差遣。其內務府保舉者、停差
- 兵部議、副都統額赫納等、於廣東韶州、擊敗馬寶賊眾、為二等軍功。都統勒貝等、于廣西新村、擊破吳世琮、為四等軍功。上曰、馬寶、吳世琮、俱系逆賊渠魁。此處議敘尚輕。著各加一等
- 刑部題、旗人史書等、辱駡順天府府丞王維珍。經王維珍舉首。應將史書等、枷一月、鞭一百。上諭大學士等曰、旗下惡棍、辱駡職官。如此輕處、何以儆戒眾人。著查康熙十八年定例呈奏。於是大學士等奏、康熙十八年、曾經九卿定議。諸王、及大臣僕人、有干預詞訟、索取財物者。其主知情、從重議處、僕人枷三月、鞭一百。其主不知情、僕人以光棍治罪。上曰、此情最為可惡、著從重治罪。伊主一併察議。此等事甚多。舉首者少。王維珍不顧情面舉首。可嘉。著議敘。勒德洪奏曰、其主乃康親王傑書也。上曰、朕止論事之是非、不論其為何人也
- 癸丑。上詣太皇太后宮、問安
- 甲寅。歲暮。祫祭太廟。上親詣行禮
-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
- 遺官祭太𡻕之神
- 乙卯。賜朝正外藩科爾沁、紮魯特、土默特、郭爾羅斯、奈曼、喀爾喀、鄂爾多斯、紮賴特、杜爾伯特、吳喇忒、阿霸垓、諸王、貝勒、貝子、公、台吉、及內大臣、大學士、上三旗都統、副都統、尚書、侍郎、學士、侍衛等宴
- 旌表八旗節婦、滿洲西忒庫妻覺羅氏等三十五人、蒙古德伯楞妻顧氏等二人、漢軍武景芳妻張氏等三人、烈婦、滿洲朱麻喇妻塞氏一人、各給銀建坊如例
- 是𡻕、人丁戶口、二千三十四萬一千七百三十八。田、地、山、蕩、畦地、五百八十九萬一千六百二十三頃三十七畝有奇。徵銀、二千七百二十一萬六百四十九兩有奇。米、豆、麥、六百九十一萬二千二百一十三石四斗有奇。草、二百二十九萬二千二百八十七束。茶、十五萬九千三百一十五引。行鹽、四百三十五萬六千一百五十引。徵課銀、二百七十六萬一千三百八兩有奇。鑄錢、二萬九千四百八十五萬一千四百八十有奇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