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君德生事略
戴君德生事略 作者:謝洪賚 1906年 |
刊於《通問報》丙午七月(一九零六年)第二百十五回。 |
戴君德生事略〈(創立中國內地會之偉人)〉 山陰謝鴻賚
编辑去年西歷六月三日。戴君德生。卒於湖南之長沙。中西信徒。識與不識。無不驚悼。嘆哲人之云萎。囘溯四十年中。上主用君所成之偉蹟。益令人思慕不置。按君英人也。以一八三二年五月廿一日生於英吉利北部之約克郡。父母俱虔敬之徒。嘗因閱游記。畧悉中國之黑闇。預求上主。賜一子以傳道於中國。旣得君。訓之甚殷。君年十五。卽得重生之恩。十六歲習醫。始立志往支那傳道。盡心克制身體之享用。以爲後日受苦地步。繼往赫勒大埠。研究醫理。助名醫診疾得脩脯。以十分之一歸主。己之服食。儉朴逾常。深信耶穌復降之道。以一切不急需之物。時時資助貧困。一日嘗乏資。囊中止銀錢一枚。有人來延之爲病妻祈禱。君從之去。入其所居。貧困之象。鐵人下淚。顧身畔祇一銀圓。與之則己明日且無食。故不甘與之。雖向病人勸導。爲之祈禱。亦口心不符。旣念主曰。凡求者予之。卽出銀予其人。此心卽覺泰然。歸途且行且歌。明日無午餐不計也。明日有無名氏突寄金五圓來。君益信上主之報施不爽。祈禱愈誠。恃主之心益固。此後又往倫敦大醫院肄業。使費專仰上主。雖父給以資。亦謝不受。日受粗麵包一枚。果蔬若干。聊以充饑而已。偶因釘書。以針刺手。次日值剖尸驗身理之期。君亦在場相助。尸毒自針刺之穴入手。驟患重症。名醫料其不起。促之囘寓。君自顧疾果不瘳。則往中國傳道一事無所望矣。心大戚。切求上主顯能。治其疾病。疾竟不害。以身未復元。囘家靜養若干日。復上倫敦理舊業。父母廉知君前日克苦情形。傷感不已。此番强畀以資。囑君珍重身軀爲要。君亦從之。一八五三年九月十九日。君奉勸醒華會之命。由利非布勒乘帆舟來華。君之母送之江干。痛哭而別。舟始行。未出哀耳蘭內海驟遇大風。幾觸石礁。卒得轉危爲安。久之抵巴布阿島濱。海上無風。舟爲急溜飄泊。將近岸矣。島中土人。以食人著名。見舟將及岸。欣然有刧掠之慶。方舉火備烤人。舟中人惶急異常。舟主與一木工一司事俱信道者。君因告之曰舟中有吾四人信主。苟同心求風。主必俯允。諸人從之。君當祈時。覺上主已允所求。出遇舟子曰。速展帆。風行至矣。適醫師在旁。聞求風之語。狂笑辱詈。無如風果大作。舟卽遠颺。合舟慶更生焉。舟行五越月又十二日。以一八五四年三月初一日。抵上海。正值紅巾踞 城。租界以外。無乾凈土。君持函訪倫敦會麥都士教師。得有居所。專心習華語。與艾君約瑟偉烈君亞力游。日處危地。幾爲礮子所中者屢矣。西教士尚不得深入內地。明年春。君初次沿江傳道賣書。經海門崇明而至通州入城。遇兵卒之侮辱。幾遭毒手。幸州尊賢明。使人護送出城。安返上海。迨紅巾平後。君始賃一椽於上海城內。且往四鄉宣道。以麥教師之勸。改作華裝。以便往返民間。繼往崇明城中。租屋宣道。邑令不准。居一月。行文英國領事。勒令囘滬。適英國名教師賓爲廉君東來滬上。君伴之。雇舟往江浙交界一帶宣道。常遇匪類糾擾。然屢蒙上帝護佑。卒未困阨。在申時。遇船主某。言汕頭人民昏闇景象。君遂動赴汕之志。以語賓君。賓君亦有仝心。遂竝往汕頭。其地人情强悍。專好械鬬。君與賓君處之泰然。適邑令染疴。諸醫束手。聞君擅岐黃術。邀往一診而痊。令大喜。許以保護。促君設局施診。君以爲傳道之門開矣。欣然返滬。取醫藥之具。不料上帝之旨。別有經營。君一去汕。不復歸來。其後不久。賓君亦爲有司驅囘廣州云。君至上海。始讅藥材器械。俱遭火厄。深爲扼腕無已。聞本會已泒巴醫士至甯波。設局施醫。因作赴甬取藥之計。賃民船。沿運河。繞道往甬。河水旱涸。舟行甚艱。計十四日。方抵石門灣。循陸而行。爲雇傭所算。盡失其行李。身畔祗銀蚨一枚。不得已孤身折囘。備歷艱辛。始返上海。君卻不以爲意。惟深感上主之恩而已。又致書於刁僕。不責其罪。勸之悔改。旣而西友聞君所失。益捐資助之。是君失少。而得多也。君復往甯波。晤巴君。取得藥物。囘上海。欲去汕頭。得賓君書。知汕頭道不可傳。遂定意往甬。助巴君傳道。適同會宣道師祝君在滬。遂偕之繞內河至甬。時在一八四二年。南京之約已成。故君得於城中賃一屋。以爲住宅。兼作宣道之所。是屋不甚堅緻。每逢雨雪。室中恒濕。君處之怡然。旣而君見勸華醒會辦事。不甚合意。會中恆患欵項不足。寄來外國用資。每由借貸而來。君知之。大不以爲然。作書告會中執事。明言己意。會中任職者答書。不合君意。遂於次年告辭出會。不受會中束修。蓋君深以借貸爲悖聖經明訓也。(羅十三八)君之出會也。始終未嘗傷和氣。惟各行其是而已。君旣出會。專賴上主之資養。不知費所從來。惟一心深信。主必愛己。不使一己缺乏也。雖屢經烈試。而君之信德益堅卓。其後中英又有戰事。廣州失守。粵人之寓甬者。憤甚。欲盡殛在甬西人以爲快。議乘衆教士聚集祈禱之期。圍而滅之。後乃盡殺西商。道憲且陰許之。幸粵人有傭於教士之家者。洩其謀。教士仰求上主救護。卒有稅司。力請道憲抑止亂萌。粵人僅殺葡人數十而止。教士一無所損。君一心傳道。獲有效驗。益奮勇果敢。嘗因侍某教士痘疾。衣服盡付丙丁以絕疫氣。正患無服之際。而前寄存賓君處衣裳一筐適至。君因此益堅信上主之愛己子女。世事舉無足掛慮。君所居宅。以以便以設耳。(撒前七十二)耶和華以拉(創二十二十四)十字爲聯。所以自警。常濟貧乏。至於己無食。亦所不惜。君在甬日遇英國代女教士。志同道合。遂結姻焉。明年。夫人患危症。得愈。而巴夫人竟不起。巴君挈兒女返國。托君理醫院事務。院中住病者恆數十人。而並無恆欵。君惟以信心持之。幷以信主得助之道。詔諭同人。日以祈禱爲務。費用亦一無所缺。病人因此而信道者數十人。君兼理教會及醫院。日不暇給。見穡多工少。心每焦急。馴至不豫。因返英國養病。兼欲乘機勸導少年英俊之士。來華傳道也。攜一華友同行。以便譯書肄讀。歸途時時祈求上主。至少須遣教士五人。來浙省宣道。君旣抵英。據醫士之言。謂體氣虛弱。必居英數年。方可再蒞中華。君雖憂己所立之幼稚教會。無以自存。然順服主旨。不以爲苦。乘機助大英聖書會重修羅馬字新約全書。靜居思中國內地千萬人民。未嘗一聞眞道。君心異常憤急。力求上主施恩。速遣工人。前往中國腹地。宣傳福音。是後數年之間。君雖居英。而陸續有三四教士來華。皆與君同心者也。旣而君見各傳道會之主政者。俱不願派遣教士深入中國內地。計非另立新會不可。因與二三知己。日日同心爲此祈禱。顧立會必有發起之人。又當屬望於誰乎。君因受上主之感。欲行此事矣。然又因疑懼百端。一時委决不下。未敢自任。嘗以一日赴友人之禮拜堂。見千餘衆安坐聆道。因念中國黎庶無數深錮幽暗之中。不禁坐不安席。出而步行大海之畔。心中如有二人决鬬。終則上主之意獲勝。君遂定意爲此新會之發起人。且求上主卽賜教士二十四人。以便二人一耦。分往道未傳及之十一行省。餘二人則往東三省。自此君心始安。一意恃主而務此新會之事。嘗刋小册子曰中國當得救靈之道。分布各處。又發行一種無定期之報章。以記上主之恩賜。風聲所播。同志者漸衆。立願來華宣道者。亦已十餘人。君先招之同居。以察其心性。見其可而後用之。卒以一八六六年五月間。偕二十二人。揚帆東來。遂爲中國內地會之權輿。自彼至今。四十年中。君行事無巨細。一以信心爲主。而主亦榮之。會務日益興盛。迨君之卒。會中共有教士八百二十八人。傳道之處二百餘所。分布十五行省。受洗者萬餘。蔚然居中國各教會之首。皆信心之果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