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書紀/卷第七
日本書紀卷第七 大足彦忍代別天皇 景行天皇 稚足彦天皇 成務天皇
大足彦忍代別天皇。活目入彦五十狹茅天皇第三子也。母皇后曰日葉洲媛命。丹波道主王之女也。★活目入彦五十狹茅天皇卅七年(戊申八)立爲皇太子。★九十九年(庚午七〇)春二月。活目入彦五十狹茅天皇崩。
秋七月己巳朔卯己卯。太子即天皇位。因以改元。
是年也太歳辛未。
二年春三月丙寅朔戊辰。立播磨稻日大郎姫〈一云。稻日稚郎姫。郎姫。此云異羅■■。〉爲皇后。后生二男。第一曰大碓皇子。第二曰小碓尊。〈一書云。皇后生三男。其第三曰稚倭根子皇子。〉其大碓皇子。小碓尊。一日同皰而雙生。天皇異之。則誥於碓。故因號其二王曰大碓。小碓也。是小碓尊。亦名日本童男。〈童男。此云鳥具奈。〉亦曰日本武尊。幼有雄略之氣。及壯容貌魁偉。身長一丈。力能扛鼎焉。
三年春二月庚寅朔。卜幸于紀伊國。將祭祀群神祇。不吉。乃車駕止之。遣屋主忍男武雄心命〈一云武猪心。〉令祭。爰屋主忍男武雄心命詣之。居于阿備柏原而祭祀神祇。仍住九年。則娶紀直遠祖菟道彦之女影媛。生武内宿禰。
四年春二月甲寅朔甲子。天皇幸美濃。左右奏言之。茲國有佳人。曰弟媛。容姿端正。八坂入彦皇子之女也。天皇欲得爲妃。幸弟媛之家。弟媛聞乘輿車駕。則隱竹林。於是天皇權令弟媛至而居于泳宮。〈泳宮。此云區玖利能彌揶。〉鯉魚浮池朝夕臨視而戯遊。時弟媛欲見其鯉魚遊。而密來臨池。天皇則留而通之。爰弟媛以爲。夫婦之道。古今逹則也。然於吾而不便。則請天皇曰。妾性不欲交接之道。今不勝皇命之威。暫納帷幕之中。然意所不快。亦形姿穢陋。久之不堪陪於掖庭。唯有妾姉。名曰八坂入媛。容姿麗美。志亦貞潔。宜納後宮。天皇聽之。仍喚八坂入媛爲妃。生七男六女。第一曰稚足彦天皇。第二曰五百城入彦皇子。第三曰忍之別皇子。第四曰稚倭根子皇子。第五曰大酢別皇子。第六曰渟熨斗皇女。第七曰渟名城皇女。第八曰五百城入姫皇女。第九曰■依姫皇女。第十曰五十狹城入彦皇子。第十一曰吉備兄彦皇子。第十二曰高城入姫皇女。第十三曰弟姫皇女。又妃三尾氏磐城別之妹。水齒郎媛。生五百野皇女。次妃五十河媛。生神櫛皇子。稻背入彦皇子。其兄神櫛皇子。是讃岐國造之始祖也。弟稻背入彦皇子。是播磨別之始祖也。次妃阿倍氏木事之女。高田媛。生武國凝別皇子。是伊豫國御村別之始祖也。次妃日向髪長大田根。生日向襲津彦皇子。是阿牟君之始祖也。次妃襲武媛。生國乳別皇子與國背別皇子。〈一云。宮道別皇子。〉豐戸別皇子。其兄國乳別皇子。是水沼別之始祖也。弟豐戸別皇子。是火國別之始祖也。夫天皇之男女。前後并八十子。然除日本武尊。稚足彦天皇。五百城入彦皇子外。七十餘子。皆封國郡。各如其國。故當今時。謂諸國之別者。即其別王之苗裔焉。
是月。天皇聞美濃國造。名神骨之女。兄 名兄遠子。弟名弟達子。並有國色。則遣大碓命。使察其婦女之容姿。時大碓命便密通而不復命。由是恨大碓命。
冬十一月庚辰朔。乘輿自美濃還。則更都於纒向。是謂日代宮。
十二年秋七月。熊襲反之不朝貢。
八月乙未朔己酉。幸筑紫。
九月甲子朔戊辰。到周芳娑麼。時天皇南望之。詔羣卿曰。於南方烟氣多起。必賊將在。則留之。先遣多臣祖武諸木。國前臣祖菟名手。物部君祖夏花。令察其状。爰有女人。曰神夏磯媛。其徒衆甚多。一國之魁帥也。聆天皇之使者至。則拔磯津山之賢木。以上枝挂八握釼中枝挂八咫鏡。下枝挂八尺瓊。亦素幡樹于船舳。參向而啓之曰。願無下兵。我之屬類。必不有違者。今將歸徳矣。唯有殘賊者。一曰鼻垂。妄假名號。山谷響聚。屯結於菟狹川上。二曰耳垂。殘賊貧婪。屡略人民。是居於御木〈木。此云開。〉川上。三曰麻剥。潜聚徒黨。居於高羽川上。四曰土折猪折。隱住於緑野川上。獨恃山川之險。以多掠人民。是四人也。其所據並要害之地。故各領眷屬。爲一處之長也。皆曰。不從皇命。願急撃之。勿失。於是。武諸木等先誘麻剥之徒。仍賜赤衣褌及種種奇物。兼令■不服之三人。乃率己衆而參來。悉捕誅之。天皇遂幸筑紫。到豐前國長峽縣。興行宮而居。故號其處曰京也。
冬十月。到碩田國。其地形廣大亦麗。因名碩田也。〈碩田。此云於保岐陀。〉到速見邑。有女人。曰速津媛。爲一處之長。其聞天皇車駕而自奉迎之諮言。茲山有大石窟。曰鼠石窟。有二土蜘蛛。住其石窟。一曰青。二曰白。又於直入縣禰疑野有三土蜘蛛。一曰打猿。二曰八田。三曰國摩侶。是五人並其爲人強力。亦衆類多之。皆曰。不從皇命。若強喚者。興兵距焉。天皇惡之不得進行。即留于來田見邑。權興宮室而居之。仍與群臣議之曰。今多動兵衆。以討土蜘蛛。若其畏我兵勢將隱山野必爲後愁。則採海石榴樹。作椎爲兵。因簡猛卒。授兵椎以穿山排草襲石室土蜘蛛。而破于稻葉川上。悉殺其黨。血流至踝。故時人其作海石榴椎之處曰海石榴市。亦血流之處曰血田也。復將討打猿。姪度禰疑山。時賊虜之矢。横自山射之。流於官軍前如雨。天皇更返城原。而卜於水上。便勒兵先撃八田於禰疑野而破。爰打猿謂不可勝而請服。然不聽矣。皆自投洞谷而死之。天皇初將討賊。次于柏峽大野。其野有石。長六尺。廣三尺。厚一尺五寸。天皇祈之曰。朕得滅土蜘蛛者。將蹶茲石。如柏葉而擧焉。因蹶之。則如柏上於大虚。故號其石曰蹈石也。是時祷神。則志我神。直入物部神。直入中臣神三神矣。
十一月。到日向國。起行宮以居之。是謂高屋宮。
十二月癸巳朔丁酉。議討熊襲。於是。天皇詔群卿曰。朕聞之。襲國有厚鹿文。■鹿文者。是兩人熊襲之渠帥者也。衆類甚多。是謂熊襲八十梟帥。其鋒不可當焉。少興師則不堪滅賊。多動兵是百姓之害。何不假鋒刄之威。坐平其國。時有一臣進曰。熊襲梟帥有二女。兄曰市乾鹿文。〈乾。此云賦。〉弟曰市鹿文。容既端正。心且雄武。宜示重幣以■納麾下。因以伺其消息。犯不意之處。則會不血刄。賊必自敗。天皇詔。可也。於是。示幣欺其二女而納幕下。天皇則通市乾鹿文而陽寵。時市乾鹿文奏于天皇曰。無愁熊襲之不服。妾有良謀。即令從一二兵於己。而返家。以多設醇酒。令飮己父。乃醉而寐之。市乾鹿文密斷父弦。爰從兵一人進殺熊襲梟帥。天皇則惡其不孝之甚而誅市乾鹿文。仍以弟市鹿文賜於火國造。
十三年夏五月。悉平襲國。因以居於高屋宮。已六年也。於是。其國有佳人。曰御刀媛。〈御刀。此云彌波迦志。〉則召爲妃。生豐國別皇子。是日向國造之始祖也。
十七年春三月戊戌朔己酉。幸子湯縣。遊于丹裳小野。時東望之。謂左右曰。是國也直向於日出方。故號其國曰日向也。是日陟野中大石。憶京都而歌之曰。波辭枳豫辭。和藝幣能伽多由。區毛位多知區暮。夜摩苔波。區珥能摩保邏摩。多多儺豆久。阿烏伽枳夜摩。許莽例屡。夜摩苔之。于屡破試。異能知能摩會祁務比苔破。多多濔許莽。幣遇利能夜摩能。志邏伽之餓延塢。于受珥左勢。許能固。是謂思邦歌也。
十八年春三月。天皇將向京以巡狩筑紫國。始到夷守。是時於石瀬河邊。人衆聚集。於是天皇遥望之。詔左右曰。其集者何人也。若賊乎。乃遣兄夷守。弟夷守二人令覩。乃弟夷守還來而諮之曰。諸縣君泉媛。依獻大御食而其族會之。
夏四月壬戌朔甲子。到熊縣。其處有熊津彦者兄弟二人。天皇先使徴兄熊。則從使詣之。因徴弟熊。而不來。故遣兵誅之
壬申。自海路泊於葦北小嶋而進食。時召山部阿弭古之祖小左。令進冷水。適是時嶋中無水。不知所爲。則仰之祈于天神地祗。忽寒泉從崖傍涌出。乃酌以獻焉。故號其曰水嶋也。其泉猶今在水嶋崖也。
五月壬辰朔。從葦北發船到火國。於是日沒也。夜冥不知著岸。遥視火光。天皇詔挾杪者曰。直指火處。因指火往之。即得著岸。天皇問其火光之處曰。何謂邑也。國人對曰。是八代縣豐村。亦尋其火。是誰人之火也。然不得主。茲知非人火。故名其國曰火國。
六月辛酉朔癸亥。自高來縣渡玉杵名邑。時殺其處之土蜘蛛津頬焉。
丙子。到阿蘇國也。其國郊原曠遠。不見人居。天皇曰。是國有人乎。時有二神。曰阿蘇都彦。阿蘇都媛。忽化人以遊詣之曰。吾二人在。何無人耶。故號其 國曰阿蘇。
秋七月辛卯朔甲午。到筑紫後國御木。居於 高田行宮。時有僵樹。長九百七十丈焉。百寮蹈其樹而往來。時 人歌曰。阿佐志毛能。瀰概能佐烏麼志。魔幣菟耆瀰。伊和■羅秀暮。瀰開能佐烏麼志。爰天皇問之曰。是何樹也。有一老夫曰。是樹者歴木也。嘗未僵之先。當朝日暉。則隱杵嶋山。當夕日暉。亦覆阿蘇山也。天皇曰。是樹者神木。故是國宜號御木國。
丁酉。到八女縣。則越藤山以南望粟岬。詔之曰。其山峯岫重疊。且美麗之甚。若神有其山乎。時水沼縣主猿大海奏言。有女神。名曰八女津媛。常居山中。故八女國之名由此而起也。
八月。到的邑而進食。是日膳夫等遺盞。故時人號其忘盞處曰浮羽。今謂的者訛也。昔筑紫俗號盞日浮羽。
十九年秋九月甲申朔癸卯。天皇至自日向。
廿年春二月辛巳朔甲申。遣五百野皇女令祭天照大神。
廿五年秋七月庚辰朔壬午。遣武内宿禰令察北陸。及東方諸國之地形。且百姓之消息也。
廿七年春二月辛丑朔壬子。武内宿禰自東國還之奏言。東夷之中。有日高見國。其國人。男女並椎結文身。爲人勇悍、是總曰蝦夷。亦土地沃壞而曠之。撃可取也。
秋八月。熊襲亦反之。侵邊境不止。
冬十月丁酉朔己酉。遣日本武尊令撃熊襲。時年十六。於是。日本武尊曰。吾得善射者欲 與行。其何處有善射者焉。或者啓之曰。美濃國有善射者。曰弟彦公。於是。日本武尊遣葛城人宮戸彦喚弟彦公。故弟彦公便率石占横立。及尾張田子之稻置。乳近之稻置而來。則從日本武尊而行之。
十二月。到於熊襲國。因以伺其消息及地形之嶮易。 時熊襲有魁帥者。名取石鹿文。亦曰川上梟帥。悉集親族而欲宴。於是。日本武尊解髪作董女姿。以密伺川上梟帥之宴時。仍佩劔■裏。入於川上梟帥之宴室。居女人之中。川上梟帥感其童女之容姿。則携手同席。擧坏令飮而戲弄。于時也更深人闌。川上梟帥且被酒。於是。日本武尊抽■中之釼。刺川上梟帥之胸。未及之死。川上梟帥叩頭曰。且待之。吾有所言。時日本武尊留釼待之。川上梟帥啓之曰。汝尊誰人也。對曰。吾是大足彦天皇之子也。名曰本童男也。川上梟帥亦啓之曰。吾是國中之強力者也。是以當時諸人。不勝我之威力。而無不從者。吾多遇武力矣。未有若皇子者。是以賎賊陋口以奉尊號。若聽乎。曰。聽之。即啓曰。自今以後號皇子。應稱日本武皇子。言訖。乃通胸而殺之。故至于今稱曰日本武尊。是其縁也。然後遣弟彦等悉斬其黨類。無餘■。既而從海路還倭。到吉備以渡穴海。其處有惡神。則殺之。亦比至難波。殺柏濟之惡神。〈濟。此云和多利。〉
廿八年春二月乙丑朔。日本武尊奏平熊襲之状曰。臣頼天皇之神靈。以兵一擧。頓誅熊襲之魁帥者。悉平其國。是以西洲既謐。百姓無事。唯吉備穴濟神。及難波柏濟神。皆有害心。以放毒氣。令苦路人。並爲禍害之薮。故悉殺其惡神。並開水陸之徑。天皇於是美日本武之功。而異愛。
四十年夏六月。東夷多叛。邊境騒動。
秋七月癸未朔戊戌。天皇詔群卿曰。今東國不安。暴神多起。亦蝦夷悉叛。屡略人民。遣誰人以平其亂。羣臣皆不知誰遣也。日本武尊奏言。臣則先勞西征。是役必大碓皇子之事矣。時大碓皇子愕然之。逃隱草中。則遣使者召來。爰天皇責曰。汝不欲矣豈強遣耶。何未對賊。以豫懼甚焉。因此遂封美濃。仍如封地。是身毛津君。守君凡二族之始祖也。於是。日本武尊雄誥之曰。熊襲既平。未經幾年。今更東夷叛之。何日逮于大平矣。臣雖勞之。頓平其亂。則天皇持斧鉞。以授日本武尊曰。朕聞。其東夷也。識性暴強。凌犯爲宗。村之無長。邑之勿首。各貪封堺。並相盜略。亦山有邪神。郊有姦鬼。遮衢塞徑。多令苦人。其東夷之中。蝦夷是尤強焉。男女交居。父子無別。冬則宿穴。夏則住樔。衣毛飮血。昆弟相疑。登山如飛禽。行草如走獸。承恩則忘見怨必報。是以箭藏頭髻。刀佩衣中。或聚黨類。而犯邊界。或伺農桑。以略人民。撃則隱草。追則入山。故往古以來。未染王化。今朕察汝人也。身體長大。容姿端正。力能扛鼎。猛如雷電。所向無前。所攻必勝。即知之。形則我子。實則神人。是寔天愍朕不叡。且國不平。令經綸天業。不絶宗廟乎。亦是天下。則汝天下也。是位則汝位也。願深謀遠慮。探姦伺變。示之以威。懷之以徳。不煩兵甲。自令臣隷。即巧言而調暴神。振武以攘姦鬼。於是。日本武尊乃受斧鉞。以再拜奏之曰。嘗西征之年。頼皇靈之威。堤三尺釼。撃熊襲國。未經浹辰。賊首伏罪。今亦頼神祗之靈。借天皇之威。往臨其境。示以徳教。猶有不服。即擧兵撃。仍重再拜之。天皇則命吉備武彦與大伴武日連。令從日本武尊。亦以七掬脛爲膳夫。
冬十月壬子朔癸丑。日本武尊發路之。
戊午。抂道拜伊勢神宮。仍辭于倭姫命曰。今被天皇之命。而東征將誅諸叛者。故辭之。於是倭姫命取草薙釼。授日本武尊曰。愼之莫怠也。
是歳。日本武尊初至駿河。其處賊陽從之。欺曰。是野也糜鹿甚多。氣如朝霧。足如茂林。臨而應狩。日本武尊信其言。入野中而覓獸。賊有殺王之情。〈王謂日本武尊也。〉放火燒其野。王知被欺。則以燧出火之。向燒而得兔〈一云。王所佩釼叢雲自抽之薙攘王之傍草。因是得免。故號其釼曰草薙也。叢雲。此云茂羅玖毛。〉王曰。殆被欺。則悉焚其賊衆而滅之。故號其處曰燒津。亦進相摸欲往上總。望海高言曰。是小海耳。可立跳渡。乃至于海中暴風忽起。王船漂蕩而不可渡。時有從王之妾。曰弟橘媛。穗積氏忍山宿禰之女也。啓王曰。今風起浪泌。王船欲沒。是必海神心也。願以妾之身。贖王之命而入海。言訖。乃披瀾入之。暴風即止。船得著岸。故時人號其海曰馳水也。爰日本武尊則從上總轉入陸奥國。時大鏡縣於王船。從海路廻於葦浦。横渡玉浦至蝦夷境。蝦夷賊首嶋津神。國津神等。屯於竹水門而欲距。然遥視王船。豫怖其威勢。而心裏知之不可勝。悉捨弓矢。望拜之曰。仰視君容。秀於人倫。若神之乎。欲知姓名。王對之曰。吾是現人神之子也。於是。蝦夷等悉慄。則■裳披浪。自扶王船而着岸。仍面縛服罪。故免其罪。因以俘其首帥。而令從身也。蝦夷既平。自日高見國還之。西南歴常陸。至甲斐國。居于酒折宮。時擧燭而進食。是夜。以歌之問侍者曰。珥比麼利。菟玖波■須擬■。異玖用加禰菟流。諸侍者不能答言。時有秉燭者。續王歌之末而歌曰。伽餓奈倍■。用珥波虚虚能用。比珥波苔■伽■。即美秉燭人之聰而敦賞。則居是宮。以靭部賜大伴連之遠祖武日也。於是。日本武尊曰。蝦夷凶首。咸伏其辜。唯信濃國。越國。頗未從化。則自甲斐北轉。歴武藏。上野。西逮于碓日坂。時日本武尊毎有顧弟橘媛之情。故登碓日嶺而東南望之。三歎曰。吾嬬者耶〈嬬。此云菟摩。〉故因號山東諸國。曰吾嬬國也。於是。分道。遣吉備武彦於越國。令鑒察其地形嶮易。及人民順不。則日本武尊進入信濃。是國也山高谷幽。翠嶺萬重。人倚杖難升。巖嶮磴紆。長峯數千。馬頓轡而不進。然日本武尊披烟凌霧遥徑大山。既■于峯而飢之。食於山中。山神令苦王。以化白鹿立於王前。王異之。以一箇蒜彈白鹿。則中眼而殺之。爰王忽失道。不知所出。時白狗自來。有導王之状。隨狗而行之。得出美濃。吉備武彦自越出而遇之。先是。度信濃坂者。多得神氣以■臥。但從殺白鹿之後。踰是山者。嚼蒜塗人及牛馬。自不中神氣也。日本武尊更還於尾張。即娶尾張氏之女宮簀媛。而淹留踰月。於是聞近江膽吹山有荒神。即解釼置於宮簀媛家。而徒行之。至膽吹山山神化大蛇當道。爰日本武尊不知主神化蛇之謂。是大蛇必荒神之使也。既得殺主神。其使者豈足求乎。因跨蛇猶行。時山神之興雲零氷。峯霧谷■。無復可行之路。乃捷遑不知其所跋渉。然凌霧強行。方僅得出。猶失意如醉。因居山下之泉側。乃飲其水丐醒之。故號其泉曰居醒泉也。日本武尊於是始有痛身。然稍起之還於尾張。爰不入宮簀媛之家。便移伊勢而到尾津。昔日本武尊向東之歳。停尾津濱而進食。是時解一釼置於松下。遂忘而去。今至於此。是釼猶存。故歌曰。烏波利珥。多陀珥霧伽幣流。比苔菟麻菟。阿波例比等菟麻菟。比苔珥阿利勢麼。岐農岐勢摩之■。多知波開摩之■。逮于能褒野而痛甚之。則以所俘蝦夷等獻於神宮。因遣吉備武彦。奏之於天皇曰。臣受命天朝。達征東夷。則被神恩。頼皇威。而叛者伏罪。荒神自調。是以。卷甲■戈。■悌還之。冀曷曰曷時。復命天朝。然天命忽至。隙駟難停。是以獨臥曠野。無誰語之。豈惜身亡。唯愁不面。既而崩于能褒野。時年卅。天皇聞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晝夜喉咽。泣悲■■。因以大歎之曰。我子小碓王。昔熊襲叛之日。未及總角。久煩征伐。既而恒在左右。補朕不及。然東夷騒動。勿使討者。忍愛以入賊境。一日之無不顧。是以朝夕進退。佇待還日。何禍兮。何罪兮。不意之間。倏亡我子。自今以後。與誰人之經綸鴻業耶。即詔羣卿命百寮。仍葬於伊勢國能褒野陵。』時日本武尊化白鳥。從陵出之。指倭國而飛之。群臣等因以開其棺槻而視之。明衣空留而屍骨無之。於是。遺使者追尋白鳥。則停於倭琴彈原。仍於其處造陵焉。白鳥飛至河内。留舊市邑。亦其處作陵。故時人號是三陵曰白鳥陵。然遂高翔上天。徒葬衣冠。因欲録功名。即定武部也。
是歳也。天皇踐祚四十三年焉。
五十一年春正月壬午朔戊子。招群卿而宴數日矣。時皇子稚足彦尊。武内宿禰不參赴于宴庭。天皇召之問其故。因以奏之曰。其宴樂之日。群卿百寮。必情在戯遊。不存國家。若有狂生而伺墻閤之隙乎。故侍門下備非常。時天皇謂之曰。灼然。〈灼然。此云以耶知擧。〉則異寵焉。
秋八月己酉朔壬子。立稚足彦尊爲皇太子。是日命武内宿禰爲棟梁之臣。』初日本武尊所佩草薙横刀。是今在尾張國年魚市郡熱田社也。』於是所獻神宮蝦夷等。晝夜喧譁。出入無禮。時倭姫命曰。是蝦夷等不可近就於神宮。則進上於朝庭。仍令安置御諸山傍。未經幾時。悉伐神山樹。叫呼隣里。而脅人民。天皇聞之詔群卿曰。其置神山傍之蝦夷。是本有獸心。難住中國。故隨其情願。令班邦畿之外。是今播磨。讃岐。伊豫。安藝。阿波。凡五國佐伯部之祖也。』初日本武尊娶兩道入姫皇女爲妃。生稻依別王。次足仲彦天皇。次布忍入姫命。次稚武王。其兄稻依別王。是犬上君。武部君。凡二族之始祖也。又妃吉備武彦之女。吉備穴戸武媛。生武卵王。與十城別王。其兄武卵王。是讃岐綾君之始祖也。弟十城別王。是伊豫別君之始祖也。次妃穗積氏忍山宿禰之女。弟橘媛生稚武彦王。
五十二年夏五月甲辰朔丁未。皇后播磨太郎姫薨。
秋七月癸卯朔己酉。立八坂入媛命爲皇后。
五十三年秋八月 丁卯朔。天皇詔群曰。朕顧愛子。何日止乎。冀欲巡狩小碓王所平之國。
是月。乘輿幸伊勢。轉入東海。
冬十月。至上總國。從海路渡淡水門。是時聞覺賀鳥之聲。欲見其鳥形。尋而出海中。仍得白蛤。於是。膳臣遠祖。名磐鹿六鴈。以蒲爲手繦。白蛤 爲膾而進之。故美六鴈臣之功。而賜膳大伴部。
十二月。從東國還之居伊勢也。是謂綺宮。
五十四年秋九月辛卯朔己酉。自伊勢還於倭居纒向宮。
五十五年春二月戊子朔壬辰。以彦狹嶋王拜東山道十五國都督。是豐城命之孫也。然到春日穴咋邑。臥病而薨之。是時。東國百姓悲其王不至。竊盜王尸葬於上野國。
五十六年秋八月。詔御諸別王曰。汝父彦狹嶋王。不得向任所而早薨。故汝専領東國。是以御諸別王承天皇命。且欲成父業。則行治之早得善政。時蝦夷騷動。即擧兵而撃焉。時蝦夷首帥。足振邊。大羽振邊。遠津闇男邊等。叩頭而來之。頓首受罪。盡獻其地。因以免降者而誅不服。是以東久之無事焉。由是其子孫於今有東國。
五十七年秋九月。造坂手池。即竹蒔其堤上。
冬十月。令諸國興田部屯倉。
五十八年春二月辛丑朔辛亥。幸近江國。居志賀三歳。是謂高穴穗宮。
六十年冬十一月乙酉朔辛卯。天皇崩於高穴穗宮。時年一百六歳。
稚足彦天皇。大足彦忍代別天皇第四子也。母皇后曰八坂入姫命。八坂入彦皇子之女也。★大足彦天皇四十六年(丙辰一一六 前紀辛酉一二一)。立爲太子。年廿四。★六十年(庚午一三〇)冬十一月。大足彦天皇崩。
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戊子。皇太子即位。☆是年也。太歳辛未。
二年冬十一月癸酉朔壬午。葬大足彦天皇於倭國之山邊道上陵。尊皇后曰皇太后。
三年春正月癸酉朔己卯。以武内宿禰爲大臣也。初天皇與武内宿禰同日生之。故有異寵焉。
四年春二月丙寅朔。詔之曰。我先皇大足彦天皇。聰明神武。膺 受■圖。洽天順人。撥賊反正。徳■覆■。道協造化。是以。普天率土莫不王臣。稟氣懷靈。何非得處。今朕嗣踐寶祚。夙夜兢■。然黎元蠢爾。不悛野心。是國郡無君長。縣邑無首渠者焉。自今以後。國郡立長。縣邑置首。即取當國之幹了者任其國郡之首長。是爲中區之蕃屏也。
五年秋九月。令諸國。以國郡立造長。縣邑置稻置。並賜楯矛以爲表。則隔山河而分國縣。隨阡陌以定邑里。因以東西爲日縱。南北爲日横。山陽曰影面山陰曰背面。是以百姓安居。天下無事焉。
四十八年春三月庚辰朔。立甥足仲彦尊爲皇太子。
六十年夏六月己巳朔己卯。天皇崩。時年一百七歳。